宝鉴(未完结更新至847章) 第 4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秦风这一席话有理有据,听得场内众人都是暗暗点头,能说出这番话,看来这年轻人还是懂得一些青铜器的知识。

    唯有李然被秦风说的涨红了脸,他本科读的是博物馆系,这才摆在齐老门下的,但现在都读到研究生了,见识居然还不如秦风这个入学刚一个月的新生。

    看到李然的脸色有些难看,秦风不由笑着说道:“然哥,物业有专攻,搞不明白也是正常的,您要是拿出来个“大明乾隆年制”款识的瓷器给我看,说不定我也会当真的。”

    “臭小子,埋汰我不是?”听到秦风的话后,李然也是笑了起来,秦风所说的这事儿,还有个典故,在圈子很多人都知道。

    从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京城兴起了一股收藏热,这玩收藏固然需要眼力和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但财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九十年代中期的有钱人,大多都是些早年下海经商的暴发户,那些人甚至连王羲之齐白石是谁,就一头投入到了收藏大军之中。

    要说古玩商最喜欢的,还就是这种人,换到十年后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人傻钱多”,遇到这样的凯子要是不宰,那忒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于是各种赝品仿制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了,有些人投入了几百上千万,却是收了一屋子的假古玩,冯永康的家族,正是把握了这个机会,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这些附庸风雅的暴发户们买了东西之后,自然还是要显摆的,于是笑话就出来了。

    有一位早年批发服装发家的董老板,跑到当时还不是很兴旺的潘家园,花了三万块钱买了一个梅瓶。

    这个瓷器形态非常优美,看了几本陶瓷鉴定书籍的董老板,自以为捡了大漏,于是在一次古玩圈子里人的聚会中,珍而重之的将那梅瓶拿了出来。

    说来也可笑,最开始的时候,那一帮子暴发户居然谁都没看出款识的不对。没口子的都在夸奖董老板捡漏了,羡慕者大有人在。

    既然是古玩圈的人聚会,总是也要有那么一两位专家的吧?当最后梅瓶落到一位专家手上时,那哥们一看落款。差点没失手将瓶子给打落到地上。

    如果是个小瑕疵,那位专家或许也就装个傻,满足这些爆发们的炫耀心理。

    不过这梅瓶错的也忒离谱了,大明年间什么时候出现的乾隆朝?专家要是不指出来。那以后他自个儿也甭在这圈子里混了。

    当那位专家说出款识不对的时候,董老板还曾经大发雷霆,说专家没文化,不过打电话让秘书一查,顿时不做声了,连带着刚才夸奖董老板的人,也是面色悻悻,一场聚会是不欢而散。

    这事儿一传出去之后,顿时被真正的古玩行引为笑谈。深感伤了自尊的那些暴发户们。都去找了专家到自己家里做了鉴定。

    鉴定的结果如何。专家们并没有多说,但自那次事情之后,京城的“文化人”数量骤减。董老板更是对古玩讳之莫深,基本上是谁提和谁急。

    “行了。小秦,来看看这些东西吧……”

    听到秦风提起的这个典故,韦老板的脸色顿时有点不好看,因为那几年他虽然没有秦风说的那么不堪,但也着实买了不少赝品,花了很多冤枉钱。

    还有就是,韦家那位打江山的老爷子,也曾经干出过一件笑人的事情来,那是当年打土豪的时候,老爷子从地主乡绅家里搜出来一幅唐伯虎的真迹。

    那会闹革…命的人,基本上文化程度都不高,老爷子对这些写写画画的东西更是不感兴趣,居然拿去了擦屁股,用完后还直嚷嚷纸太硬不舒服。

    后来这事儿被太祖知道,还把韦老板爷爷喊过去教训了一顿,并且在全军发文要求保护文物,从那之后这样的事情才没再发生。

    “小秦,我这里的东西,有一大半是从国外拍卖会上拍来的,还有十多件是现代仿旧的青铜器,你看看能不能给分辨出来?”

    韦华的话,却是有些难为秦风了,因为古玩鉴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这里一共有四五十件青铜器,想要全部鉴别出来,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原本对秦风印象还不错的韦华,现在只想让这小子出丑后赶紧滚蛋,因为在晚宴的时候他还安排了记者采访,到时候总不能让秦风当主角吧?

    “好,那小子就出次丑吧,要是搞错了,各位可别见笑。”

    秦风闻言挑了挑眉毛,他自然感觉到了韦老板心中的不耐烦,但是向让他秦某人当众出丑,秦风也是不愿意的。

    “对了,你们这里有碳素笔吗?”秦风转过头看向门边的礼仪小姐。

    “你要笔干嘛?”韦华皱了皱眉头,对着那位穿旗袍的利益小姐说道:“抓紧点时间,给他找一支碳素笔。”

    “呵呵,一会韦老板就知道了。”秦风也没多言,径直往房间的第一个展台走了过去。

    “青铜器种类丰富,但最有收藏价值的,不外乎就是青铜礼器和兵器铜镜杂器……”

    秦风一边走向那些摆在台子上的青铜器,口中一边说道:“青铜礼器又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种,韦老板眼界高,收藏的这些东西可是价值不菲啊。”

    说话的功夫,那位礼仪小姐已经是一路小跑的进了房间,将一支碳素笔交到了秦风的手中。

    “好的古玩,作假的自然就多,越是品相好的,赝品的几率也就越大。”

    接过那支碳素笔,秦风随手就在一个敞口、高颈、圈足制作精美的虎尊青铜酒器上,毫无顾忌的打了个叉!

    PS:PS:第二更送上,还有第三更,兄弟们,和第一的距离还在拉大,喜欢月底投月票的朋友都砸出来吧,月初赶不上,月底更没戏了啊!

    第一百九十八章鉴定(下)

    。

    “哎,这位先生,你这是干什么?”

    青铜器厅里是有工作人员在的,而且他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到秦风随手拿着支碳素笔在摆放的物品上面乱画,自然不会答应了。

    “小刘,不要管。”

    韦华眯缝起了眼睛,作为老板,他当然知道自己这里面那件东西是真,那件东西是假的,秦风刚才打叉的那个虎尊酒器,就是一件现代仿品。

    说实话,秦风那毫不犹豫的动作,让韦华也是吃了一惊。

    因为这里面的仿品,从烧制到做旧,都是韦华请人专门做的,每件器皿的造价都高达上万,纵然是赝品,那也能称之为高仿的艺术品。

    韦华收起了心中那一丝对秦风的轻视,开口问道:“小秦,打叉的意思就是假的,你是如何辨别的呢?”

    “青铜酒器一般是在商周时期盛行,秦汉时基本上就极少用了。”

    秦风继续向下一件器皿走去,口中却是解释道:“这件虎尊从工艺和做旧的手艺上而言是很高明的……

    不过商周时期的虎形大多比较抽象夸张,这只老虎镌刻的却是惟妙惟肖,和明清时期的有些相像,商周的年代明清的老虎,那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这虎尊酒器是假的!”

    秦风的话掷地有声,将这器皿的时代背景和特色都给阐述了出来,听得场内不管懂不懂青铜器的人,都忍不住连连点头。

    “小秦说的没错,这虎尊酒器的器形的确不对。”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青铜器鉴定专家。甘亚夫开口说道:“现在的制假工艺的确非常高明,但那些人还欠缺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底蕴,造成来的物件未免有些四不像了……”

    甘亚夫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学者,否则也不会在学术上有那么大的成就了。这说话,未免是有点过于直接了,他没看到,这番话说出后。韦老板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

    东西是韦华让人仿制并且做旧的,甘亚夫如此评价,岂不是说他没文化嘛,韦老板这心里能舒服才怪了。

    “甘老师,话也不能这么说,韦老板应该是故意做出这点破绽的,否则那就不是高仿,直接就是作假了骗人了……”

    秦风知道自己今儿是有些喧宾夺主了,他也不想被韦华这种人给记恨上。当下开口给了韦老板一个台阶。

    “你倒是挺会说话的。接着看别的物件吧……”

    韦华苦笑着摇了摇头。刚刚打了一巴掌,这反手又往自个儿嘴里塞了颗红枣,偏偏韦华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个青铜觯的器形就对。还有这个青铜角,都是真品无疑。”

    走过另外一处放置两个酒器的地方。秦风停下了脚,将其拿起后,说道:“古代人很讲究辈分尊卑,尤其是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一定是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的……”

    一件件的青铜器上手鉴定后,秦风随口就给出了真假鉴别,不过他这会没刚才那般托大了,即使是假的,秦风也会拿在手上端倪一会。

    和别人鉴定物件不同,秦风放大镜用的极少,反倒是经常将青铜器拿在鼻端去嗅闻,有时候还会用舌头去舔一些物品,看得场内众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鉴别的方法虽然很独特,但秦风先后看了二十多件青铜器,居然没一件看错真假的,这从韦华的脸色上就能看出来了。

    而且秦风没看完一个物件,甘亚夫都会拿在手里进行一番鉴定,他没说话,这也说明秦风的判定没有错。

    “嗯?这青铜剑有点意思。”

    秦风走到一个架子边上,从架子上取下那把闪烁着寒光的青铜剑,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口中喃喃道:“这工艺简直逼秦汉了,如果制剑的人放在古代,肯定是和欧冶子那些人一个等级的大师……”

    秦风拿在手中的这把青铜剑,长约90公分,剑首、剑格、铜、铜彘等附件一样不缺,只是剑柄上的木头早已腐朽掉了,剑刃锋利,寒光熠熠。

    “秦风,你的意思是,这把剑是假的?”一直跟在秦风身后的韦华,闻言眼睛不由一亮,心话可抓住你小子的把柄了。

    秦风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是假的,虽然器形对,出土也有相似的青铜剑,但这把还是假的。”

    “哈哈,小秦,你这可看走眼了。”

    韦华大声笑了起来,声音畅快之极,笑声过后才说道:“这把青铜剑是我在英国一个小镇的拍卖会上得来的,那位卖主的爷爷,当年曾经来过咱们国家……”

    韦华曾经在国外生活过几年,在国内古玩热兴起的时候,他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不过韦华并没有在国内和那些古玩商人们竞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

    因为韦华知道,在近代的这一百多年里,由于各种战乱,流失在国外的珍贵古董,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现有的文物。

    当韦华不动声色的在欧洲各国收购文物的时候,他发现,和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在好几次的拍卖会上,他都曾经遇到过国人竞拍。

    这把青铜剑就是如此,本来韦华用三万英镑就能将其买下的,就是因为一个同胞的参与,韦华最后花了整整八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足足有一百多万。

    现在秦风竟然敢说是假的,韦华自觉抓住了秦风的小辫子,他想看看这小子还能不能再嚣张?

    看着满脸得意的韦华,秦风悠悠说道:“韦老板,国外的月亮,未必就比国内的圆啊……”

    “嗯?小秦。你话是什么意思?”

    韦华这次是真生气了,看走眼就走眼呗,谁也不会拿秦风怎么样,但是看错了不承认。这品质就有些问题了。

    韦华也是久居上位的人,他这一绷起脸来,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像是秦风身边的冯永康等人,都感觉到了一阵不自然。这就是一种由财富和身份地位营造出来的“威势!”

    “没什么意思,韦老板,假的就是假的,我不能说他是真的吧?”秦风微微眯缝起了眼睛,韦华身上的气势,对他起不了半点的作用。

    随手将青铜剑摆回到了架子上,秦风说道:“这青铜剑的器形什么都是对的,用料的配方应该是出自古方,各种金属的搭配都没错。做旧也能以假乱真……”

    “不过……”

    秦风话题一转。说道:“不过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曾经说过: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场内不乏大师级的学者,秦风话声未落,甘亚夫就出言问道:“秦风,你说的是荀子的制剑论?”

    “不错,甘老师您看,这把剑的材料配方都对,但工艺师却是出了点问题。

    甘老师,你看这里剑的纹理走向,显然这是从被剥离出来的,也就是说,制造这把剑的材料,远不止做了这一把……”

    指着剑身上美丽的纹理,秦风摇头道:“可是在古代制作青铜剑的时候,都是用剑范浇铸出来的,真假还用多说吗?”

    道理其实很简单,像这种高仿的青铜器,制假成本太高,造假者自然不愿意一次只打制一把。

    所以他们会先用材料烧制出那种青铜来,然后再用机器将其切割成一把把宝剑的形状,最后进行磨制,但机器切割出来的痕迹,却是无法完全消除掉的。

    “小秦,你说的没错……”

    沿着秦风所指的地方看了足足有十分钟,甘亚夫长吁了口气,看向韦华,说道:“韦总,这……这是把高仿的战国青铜剑。”

    “这……这不可能啊,我……这把青铜剑可是从国外收来的!”

    韦华闻言脑子有些发蒙,在他的思想里,国内古玩行造假无数,但是在外国人是很遵守法律的,他从八十年代初就出过国,从来没买到过什么假货。

    “韦总,小秦说的没错,国外的月亮,未必就比国内的圆!”

    甘亚夫重复了一遍秦风的那句话,苦笑道:“这几年我们鉴定了不少从国外回收过来的文物,也发现其中有许多赝品和高仿品,应该是那些不良制假商,已经将目光盯在了国外……”

    “真的是假的?”

    韦华的声音有些苦涩,今儿这面子可真是丢大发了,幸亏自己没对人说过这把青铜剑是多少钱收的,否则恐怕明儿就会传遍整个京城古玩行了。

    “是假的……”

    甘亚夫点了点头,说道:“韦总,以后去国外拍古董,最好还是参加那些大的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那些地方,制假者是渗入不进去的。”

    在国外,经过会有一些家庭式的拍卖会,往往在一个小镇或者一个村子里举行,那些制假者就会抓住这种机会,花钱买通当地的居民,来演出这么一出戏来。

    而那些世界知名的拍卖行,为了自身的信誉,对拍品的审核却是十分严谨的,像这种高仿赝品,是很难进入到大型拍卖会上的。

    “小秦好眼光,要是带着你去,我也不会上这当了。”

    韦华为人还算豁达,自嘲的笑了笑,说道:“这物件就算是交学费了,甘老师,我这学费交的还不算多吧?”

    “那当然,在这个说个笑话吧。”

    甘亚夫听出韦老板是在找台阶下,当下笑道:“去年的时候,有位老板请我去他家里帮他鉴定古玩,好家伙,那栋别墅从一楼到三楼,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古董。

    我整整给他鉴定了三天,将所有的物件都过了一遍,你们猜,这里面有多少真的东西?”

    没等众人搭话。甘亚夫就说道:“三件,四百多件古玩里,只有三件是真品,而且还都是清末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所以咱们这行当,打眼简直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

    “嗯,小甘说的没错。”

    从进入到场内一直都没说话的齐老爷子。忽然开口说道:“小韦啊,你也不用太介怀,当年老头子我也没少花冤枉钱……”

    有了齐老爷子和甘亚夫的话,韦华的表情顿时自然了起来,当今古玩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都曾经买过赝品,他看走一次眼算什么啊?

    想通了之后,韦华对还在鉴别着青铜器的秦风,倒是生出了敬佩之意,别人刚才托大。那是有真才实学的。而非是哗众取宠。

    秦风鉴定的动作很快。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走到最后一处地方,铺着红绸缎的台子上。却是摆放着十几个古镜。

    秦风在那处古镜处看了足足有十分钟后,抬头问道:“咦?韦总。您这古镜是从什么地方收来的?”

    “这……这是早年从一处地摊上买的,没花几个钱。”

    看到那些古镜,韦华的神色有些怪异,解释了一句后,反问道:“小秦,这些古镜怎么了?难道也是假的?”

    说实话,为了让这青铜器厅显得更加充实一些,这些古镜还真是韦华找人去做的。

    不过这会韦华有些摸不清秦风的套路,生怕自己多言再说错话,干脆就说是收来的了,反正这玩意严格论起来不算是青铜器,而是杂项中的一类。

    “韦老板,好眼力啊,您这漏可捡大发了!”

    正在韦华胡思乱想的时候,秦风忽然一翘大拇指,说道:“这些铜镜应该是出土的东西,不过也有些年头了,都是真品!”

    “什么?是真的?”韦华这会大脑有些混乱了,他本以为十足真金的东西是假货,而这堆找人做出来的玩意,居然是真的?

    “没错,应该是真的。”

    整个鉴定马上就要结束了,对秦风专业知识已经是辩无可辩的甘亚夫,这会也拿着铜镜在鉴别着。

    指着手上的一面镜子,甘亚夫开口说道:“小秦说的没错,这应该是隋唐或者更早一些南陈的铜镜,不过这东西价值并不高,小秦你怎么说是捡大漏了?”

    作为杂项中的一个小类别,国内铜镜的收藏者不是很多,即使是真正的古镜,价格往往也就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并不被那些收藏爱好者所重视的。

    “等等,两位,这……这东西真的是真的?”韦华打断了甘亚夫的话,他实在是没闹明白,这找人做的假镜子,它怎么就能变成真的呢?

    不过韦华却是不知道,由于古镜在这时候的价格很低,而制作的工序却非常麻烦,不光要做出器形打磨,还要另外做旧,这花费的时间和工钱,足可以在市场上买一堆了。

    接了韦华业务的那哥们,就是动了这个心思,刚好他认识一帮豫省盗墓的家伙,花了六百块钱买了十二面刚出土的古镜,其中还有一块碎成两半的。

    只是那哥们收了韦华几千块钱的制作费,自然不会说这些铜镜是他收来的,拿到铜镜后的韦华还夸了那人几句东西做得不错呢。

    直到秦风今儿的鉴定结束,韦华将那人找了出来追问,才得知了真相,心中那是对秦风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韦老板,东西是真的无疑……”

    秦风很郑重的点了点头,拿起了那两块破碎的铜镜,说道:“而且这两块铜镜,还是大有来历啊!”

    “大有来历?”

    这下不仅是韦华一脑袋浆糊了,就是甘亚夫也有些摸不清头脑,别说这是碎成两半的铜镜了,就是品相再好,怕是也就值个千把块钱吧?

    秦风微微一笑,说道:“诸位,你们可听过破镜重圆的故事?”

    “什么?破镜重圆?”

    “这……这竟然是那块镜子吗?”

    “不可能吧?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秦风此话一出,场内顿时轰动了,几乎所有人都涌了上去,就是为了去看那碎成两片的镜子,就连齐功都坐不住了,在李然的搀扶下也挤了过来。

    实在是破镜重圆的这个故事太深入人心了,故事讲的是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遇。

    所以徐德言劈开一面铜镜,两人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希望借得铜镜能得以相见。

    后来陈朝灭亡亡,公主没入隋朝越国公杨素家中,徐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才得知妻子的下落。

    杨素也是性情中人,得知这件事后,将公主还给了徐德言,使得二人重聚,偕归江南终老。

    到了后世,人们就多用“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和故事,来比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或和好。

    古玩行最讲究的就是传承,越是有故事有传承的物件,越是珍贵,就算一个马桶,只要你能引经据典证明它是乾隆爷用过的,那也是价值千金。

    所以如果秦风真的能证明这两块铜镜,就是那成语中的镜子,恐怕韦华这会所不用任何的宣传,明儿就能红遍国内整个古玩圈子了。

    PS:PS:写了个五千字的大章,今儿更了一万一千多。

    感觉胖子给力的朋友,请把周一的推荐票投给宝鉴吧!您的举手之劳,就是胖子明儿拼命码字的动力啊!

    第一百九十九章破镜重圆

    。

    “小甘,你怎么看这镜子?”

    接过那碎成两半的铜镜端倪了半天,齐功却是将目光看向了甘亚夫,虽然身为老师,但是在古镜鉴定上的造诣,齐功自认不如徒弟。

    “老师,有您在,哪儿有我说话的份啊?”

    甘亚夫笑了笑,他其实并不想接老师的这茬,能断代出一件有传承的物件,固然能使他名声大噪,但是甘亚夫心中并没有把握,万一错了,那人也丢大发了。

    齐老爷子自然明白学生的话有些明哲保身的意思,当下绷起了脸,说道:“小甘,不要和我耍滑头,说说你看出来的东西吧……”

    “那我可就说了……”

    甘亚夫从齐老手上接过铜镜,说道:“老师,这面铜镜我倒是能断代,身为隋朝之前南北朝左右的东西,不过这……这没有任何证据,说它就是那破镜重圆故事中的镜子啊。”

    古代的铜镜,说实话就和现代的玻璃镜子一样,也是居家必备之物,当然,由于在古代铜等同于金钱,只有一些富裕人家才能得用,即使如此,数量也是非常庞大。

    除了秦朝由于制作数量稀少,而且殉葬的风气也不比后朝,出土的极少之外,自秦之后的各朝各代,死人用镜赠于殓者,即用镜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时代沿袭成为风气。

    不管去到哪个城市的古玩市场,基本上在地摊上都能看到铜镜的存在,除了秦朝的之外。从汉到宋明,几乎都能寻摸得到。

    南北朝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当时的手工艺品品质极低,铜镜的款式大多都沿袭汉朝。但也并不是罕见的物件。

    所以秦风直指这两块破碎的镜子,就是“破镜重圆”故事中的实物,学术态度一向严谨的甘亚夫,也不敢妄下断语。

    “做鉴定。就是要严谨求证,大胆推论……”齐老爷子看了甘亚夫一眼,淡淡的说道:“小甘啊,你还是保守了点。”

    既然是想把秦风推出来,齐功当然希望秦风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而这两块铜镜,就是最好的台阶,如果真能将其定位那面传承古镜,秦风进国家鉴定委员会,那就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齐老也不是无中生有。他虽然对铜镜研究的不是很多。但能给这面铜镜断代,能将一个美好的故事赋予这面断镜中,未免不是一段佳话。

    “老师。这……这面镜子太普通了,而且还没有任何铭文。”

    甘亚夫被齐老爷子说的满脸通红。不过他也是个能坚持原则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并没有因为齐功是自己的老师而让步。

    “甘老师,有铭文的铜镜大多都是汉代的,汉之后即使是仿制的铜镜,也是很少有铭文的吧?”

    秦风插口道:“而且南北朝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铸造出来的铜镜极少,大多都没有什么特色,这面镜子可不正符合当时的情况?”

    说着话,秦风的眼神瞄向了韦华,他相信韦华能看得懂自己的意思。

    秦风在这里帮韦华不遗余力的鼓吹,你这哥们总不能一声不吭的看热闹吧?话说那三代红色子弟的身份也不是摆设,总能给人一点压力的。

    接过秦风的眼神,韦华终于开口说道:“甘老师,您不能断定这镜子就是那一面,但也不能否定它就不是那面传承古镜吧?”

    韦华出身世家,又经商多年,秦风一个眼神看过来,他自然是心知肚明,如果这面铜镜能被断定为传承古镜,他这会所今儿肯定是一炮而红。

    不过韦华此时的心情,却是说不出的难受,因为一直到现在,他还以为那些古镜都是仿制的,刚才不肯说话,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而且还有一点,韦华看不透秦风大肆宣扬这两块破碎镜子的心思。

    作为见惯了政治倾轧和商海尔虞我诈的韦华,对任何人都是有种防备心理的,他起初也是怕秦风先将他捧起来,最后再爆出镜子是假的新闻,那韦华的脸面可就丢大了。

    秦风的眼神在鼓励中还带着一丝挑衅,却是让韦华改变了主意,以他的身家地位,难道还不如一个大一学生吗?这番开口,其实有那么一点被激的成分。

    “没错,是不能否定,这两块镜子的年代大致相仿,还是有可能的。”

    听到韦华的话后,甘亚夫的口风略微有些松动,他不怕得罪老师,因为他知道齐老爷子是和心胸广阔之人,平时没少因为学术上的问题和老师吵个脸红脖子粗的。

    但韦华可不一样,他所持的不仅是庞大的财富,还有韦家在京城以至国内的强大背景和势力,韦华真要是想给他小鞋穿,甘亚夫自问是消受不起的。

    文化人也是人,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尤其甘亚夫也在体制内干了几十年,他知道哪些人能得罪的起,哪些人得罪不起的。

    “甘老师,您看这几面铜镜的品质如何,是何等人家能用得起的?”

    秦风随手翻着那些铜镜,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原本他还有点别的心思,但此刻却真的认为这两块破碎的镜子,就是“破镜重圆”故事中的传承古镜。

    “这七八面镜子的质地和品相都很一般,这蟠螭纹镜、章草纹镜都是寓意平安富贵的意思,不过这碎掉的镜子,品质应该好一点……”

    甘亚夫将破碎的两块镜子合在了一起,眼睛不由亮了起来,因为两块镜子的断裂处,除了一些铜锈之外,基本上完全吻合在了一起。

    “甘老师,您也看到了,铜镜是摔不破的,而这块镜子里掺杂了青铜和锡,自然断裂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从断口处看,应该是人为劈砍开的……”

    整个厅里回响着秦风的话语声,众人都被他的分析给吸引住了。

    “其实甘老师也能看出来,这些铜镜都是出土的物件,而两块破碎的铜镜能被珍而重之的殉葬到墓里,那也说明了这面镜子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那故事中的传承古镜,它承载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才让男女主人公死后将其带在了身边!”

    一番剖析后,秦风掷地有声的话,为他的言论下了一个定义。

    “说得好,如果不是让夫妻二人破镜重圆的东西,恐怕也不会作为殉葬品吧?”

    韦华为秦风的结论大声叫好,事实上秦风的论据,也让场内的几位鉴定专家都暗自点了头,这并非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铜镜本身推演出来的。

    古代可没有摄像机,不能将每一个历史镜头忠实的记录下来,所以在考古和文物鉴定中,有很多都无法解释的现象。

    这就需要刚才齐功所说的那句“严谨求证,大胆推论”的话,来推动考古或者是文物鉴定的进程,在以往有争议的鉴定中,并不乏这样的事情。

    “小秦说的有道理……”

    此时甘亚夫心中也有七八分相信了,沉吟了一会,说道:“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成亲的时候,陈国还没有灭亡,他们的确用得起这面变形四叶八凤镜,我支持小秦的这个论点……”

    “先不要这么快下结论……”

    齐老这时开口说话了,甘亚夫虽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青铜器鉴定专家,但这东西最好还是能多方考证之后,再给其定义比较合适,这也是一件文物鉴定的流程。

    “小韦,这东西是在哪里出土的,你知道吗?”齐功转脸看向了韦华,秦风和甘亚夫都能看出这是出土文物,齐老自然早就看出来了。

    “齐老,这物件就是在古玩市场淘弄的,我都不知道是出土文物。”韦华一句话将自个儿给摘的干干净净,就算将铜镜献给国家,他也不愿意背这黑锅的。

    此时韦华也看出了点端倪,能让秦风甘亚夫和齐老都认为是出土文物的东西,岂能是现代仿制的?

    念及此处,韦华不禁将那制假的哥们恨得牙根痒痒,他也基本上想通了这关节,肯定是那人拿着仿制的钱去收了成品,谁让古镜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呢?

    “要不这样吧,等甘老师有时间,再带几位专家看看,到时候再给个确切的说法……”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光是在这镜子跟前就呆了差不多大半个小时,韦华开口说道:“今儿的鉴定就到这里,咱们一起去用个便饭,今天真是辛苦几位老师了。”

    虽然后面还有不少文物没有鉴定,但韦华原本就是想挑出几件有代表性的东西出来让专家鉴赏的,没成想出了秦风这档子事,却引出了一面著名的传承古镜?

    原本对秦风还抱有几分成见的韦华,现在却全剩下欣赏了。

    回头只要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韦华不经意的透露几句甘亚夫和齐老都认为古镜是真的之类的话,那么自己的会所就算是在行业里出名了。

    听到韦华的话,除了齐老寥寥数人外,一众专家们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这样的场合他们参加的多了,一般在饭局结束后,主人都给奉上一份大大的红包。

    以韦华的身份,这红包恐怕最少也在万元以上,对于在九八年这会工资只有数千块的专家们而言,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PS:PS:今儿白天有点事,先送上一章,对了,哥们姐们投下推荐票吧,这周推榜都没上去啊,大家看完书随手投下吧!

    第二百章余波

    。

    韦华请客的地方,是在京城饭店的谭家菜,和潘家园这边还有段路,一番安排之后,那些前来彭城的世家子弟和收藏界的人士,都被安排了车辆送到了饭店。

    而秦风、甘亚夫和齐老还有几个文物鉴定专家,则是被韦华多留了一会,因为他安排的记者,还需要对其进行一番采访。

    采访的重点一开始自然是齐老爷子,不过被老爷子几句话引出了今儿的“重大发现”后,焦点一下就聚集在了秦风的身上。

    传承古镜的发现让记者看到了亮点,尤其秦风大一学生的身份,更是将这亮点无限放大,再加上甘亚夫和齐老对秦风的夸奖,记者相信,在文物鉴定界,又升起了一颗冉冉新星。

    齐老的可以栽培,秦风也没理由推托。

    而且这个身份,对秦风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至少以后在从事古董买卖交易时,行内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年轻而看清于他。

    半个小时的简短采访后,几家报纸和电视台的记者拿着厚厚的红包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秦风等人则是坐上韦华的车子,去往京城饭店。

    看到秦风与韦华和齐老那些人一起到来,开始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世家子弟们,都感觉有些诧异,他们自问身份要比秦风高贵的多,也没受到这般待遇?

    不过秦风展露出来的才华,也让场内许多人心折,再没有不开眼的想着去挑衅秦风了,而且当秦风鉴定文物的事情一传出。他在众人心里的分量又被加深了不少。

    之前和秦风发生了冲突的陶军,也刻意上前敬了秦风几杯酒,回到自己的桌子上后,陶军却被几个呼朋唤友拉着审问。不得已说出了秦风和周逸宸离京有着莫大关系的事情。

    这个消息,足以让那些原本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们感到震惊了,于是秦风也成了这场酒宴最惹眼的人,几乎一刻不停的都在应付着众人的寒暄。

    或许是因为年纪差不多的原因。秦风和冯永康朱凯两个同学,还有韦涵菲孟瑶几个女孩安排在了一桌,在秦风的左边坐着的是华晓彤,右边则是韦涵菲。

    华晓彤不喝酒,好像也闻不得酒味,她和朱凯换了位置,坐到了孟瑶的身边,而韦涵菲则是不在乎,还喝了好几杯红酒。

    可能是喝了酒的缘故。韦涵菲的双颊都现出一丝红晕。看着敬酒的人少了许多。韦涵菲碰了下秦风,说道:“秦风,能请教个问题吗?”

    “嗯?韦小姐。什么问题?”刚才喝了一肚子的酒,秦风正往肚子里填着食。听到韦涵菲的话后,不得已停了下来。

    “刚才你说的破镜重圆,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我看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一样?”韦涵菲这话憋在心里半天了,此刻终于有机会问了出来。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秦风闻言愣了一下,不过随即意识到韦涵菲是在国外长大的,看了眼坐在身边的朱凯,秦风说道:“老朱,给韦小姐讲解下破镜重圆的故事,我先吃点东西……”

    “嘿,哥们够意思,知道老朱还单着呢。”

    朱凯低声在秦风耳边道了声谢,可怜他和冯永康来了大半天,连个衬托秦风这朵鲜花的绿叶都算不上,直到此刻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存在感。

    朱凯声情并茂的讲解了一番破镜重圆的故事,不过韦涵菲似乎并不怎么领情,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睛时不时的扫在了狼吞虎咽的秦风身上。

    “我长得有那么讨人嫌吗?”

    听着朱凯的解说,韦涵菲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庞,似乎桌子上的龙虾鲍鱼比自个儿吸引人多了,韦涵菲心中对秦风的兴趣是不减反增。

    秦风开始吃饭的时候,别人已经吃的差不多了,等秦风吃个半饱,酒席也就结束了,这让秦风大呼可惜,差点没让人动手打包。

    不过在出酒店的时候,有个会所的服务人员,将一个写有秦风名字的信封交给了他,捏着里面厚厚的一叠,倒是让秦风心中宽慰了许多。

    “秦风,你小子真是深藏不露啊?”来到李然的商务车上,几人均是用一种很异样的眼光打量着他。

    虽然他们都能看出来平时行事低调的秦风很不一般,但是今天秦风的表现,还是让几人大为震惊。

    先是展露了一手钢琴演奏的技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其后在青铜器的鉴定中,秦风的表现更称得上是惊艳,居然连齐老都对他推崇不已。

    这让秦风身上似乎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泽,使得平时和秦风处的最好的冯永康和朱凯,都不敢和他冒然开玩笑了。

    “得,然哥,骂我是吧?”

    看到冯永康和朱凯的脸色,秦风一手搂住了一个,说道:“今儿敬酒的人太多,哥们没吃饱,咱们再去吃掉宵夜,不过要朱凯你请客,刚才哥们可是给你介绍了个美女啊!”

    “我说疯子,你真无耻,美女和我有屁的关系啊,人家眼睛只看着你,应该你请客才对啊。”

    听到秦风的话后,那种熟悉感又回到了几人心里,还是那个无耻喜欢算计人的秦风,话说他们几个可都看到秦风领红包的举动了。

    打打闹闹的回到学校附近找了个烧烤摊,几人又喝着啤酒吃起了烧烤,相比在谭家菜吃,这种地方反倒让人更加放得开。

    不过放开的结果,是冯永康和朱凯又喝多了,好在是周六,秦风和李然直接在学校门口找了个小旅馆,给二人开了个房间。

    秦风更是使了个坏,把两人的衣服都脱光后,扔到了一张床上。至于这哥俩会不会从此改变性取向,那就和他秦某人没什么关系了。

    第二天是周日,秦风没回学校,而是泡在了游戏室里。学校休息的日子自然是游戏室生意最好的时候,有李天远那彪悍的个头凶恶的脸庞镇着,倒是也没人敢来找事。

    没有了周逸宸那颗老鼠屎,秦风的大学生活。终于恢复了正常。

    后面几天里,秦风大多数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里,只有几个老教授的课他才会去听,就连冯永康和朱凯与他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不过在三天之后的一个晚上,秦风买了些礼品去看望了齐功,对这位真心爱护自己的老人,秦风还是非常尊敬的,更不要说他与师父还有那么一番渊源了。

    齐功告知秦风,那面破碎了的两面铜镜。在被故宫博物院还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联合鉴定之后。被确认为是“破镜重圆”那个故事中的传承古镜。

    这件事也在古玩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由此韦华的会所也连带着水涨船高。

    韦华顺势推出了VIP会员制度,正式组建了京城第一家集古董交易鉴赏的私人会所,并且聘请多位国内知名的专家为会所的古玩鉴定师。

    除了那些平均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专家之外。年不过二十岁的秦风,居然也拿到了这么一份聘书。而且还?(精彩小说推荐:

    ) ( 宝鉴(未完结更新至847章) http://www.xshubao22.com/3/346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