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中国人说起玉石,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和田玉,不过那是托了和氏璧的福,让很多人知道了和田玉,其实在中国,一共有四大名玉。
这四大名玉,就是指疆省产出的“和田玉”、辽省岫…岩产出的“岫玉”、豫省南…阳产出的“独山玉”还有鄂省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这只貔貅所用的玉质,就是著名的岫岩玉,岫玉出产的地方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一处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才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是山泉从山中冲击而成的,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
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秦风拿在手上的这块黄玉貔貅,通体金黄,正是岫玉中的珍品雕琢而成的,而且看年头和工艺应该是清朝中期的,算是一块大开门的传承古玉。
“你小子的眼睛真毒啊,运气也是真好,一上手就挑了我这房中最好的玉……”
看到秦风手里的黄玉貔貅把玩件,朱政军不由苦笑了起来,说道:“秦风,这块玉我本不想出手的,不过既然被你看到了,也算是你和它有缘分,但是价低了,我是不卖的……”
黄玉的基质是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这才形成黄色调。
根据色度变化,黄玉又可以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
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即使在现代,极品黄玉也是很罕见的,朱政军是真舍不得出手。
“朱叔叔,这个价,您看怎么样?”
秦风伸出了一个巴掌,说道:“这黄玉的玉质和雕工都很不错,就是年份短了点,最多到清中期,我给的这个价,应该很合理了吧?”
“五万?秦风,我说你小子是葛朗台吧?”
看清楚秦风的手势后,朱政军连连摇起了头,说道:“别人拿一对清康熙官窑的青花瓷瓶来换,我都没给换,五万块钱你想都别想……”
朱政军虽然不做玉石买卖。但有很多做玉石买卖的朋友,而且自己也会经常到玉石摊子上闲逛,对自己这块黄玉的价格还是很清楚的。
“朱叔叔,您看我就像那么小气的人?”
秦风闻言笑了起来。晃了晃自己的右手,说道:“这不是五万,而是五十万,朱叔叔。您看这价钱合适吗?”
“五十万?秦风,你小子不是开玩笑吧?”
听到秦风的话后,朱政军吓了一跳,这黄玉虽然不错,但正如秦风所言的那样,年代有点近,市场价比之汉玉还是稍差一点的,应该就是在三十万左右的样子。
“秦风,朱叔叔也不能占你便宜。”
朱政军心里骂着秦风败家子。嘴上说道:“这块玉是市场价大概在三十五万。这样吧。你给四十万拿走,只要过上两年,保证你只赚不赔!”
不管再怎么说。秦风是自己儿子的同学,再加上朱凯在《真玉坊》还有股份。朱政军的生意虽然做的精明,这点人情还是要讲的。
“朱叔叔,别介啊,这貔貅我还真是五十万收,少了我还不要了呢。”
秦风摇了摇头,说道:“朱叔叔,您也知道,我那店卖的都是精品,不过在古玉中还缺少点镇店的珍品,这块玉刚好合适……”
“等等,朱叔叔不能占你这便宜……”
没等秦风说完,朱政军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秦风,在合适它也是有市场价的,黄金有价玉无价那句话,你可不会当真吧?”
古人常用“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来形容玉器的珍贵,但是对于玩这些的行里人或者是商人来说,任何一件物品,都是有其价值所在的。
“朱叔叔,您先听我说完啊。”
被朱政军打断了话,秦风也不生气,笑着说道:“朱叔叔,我从您这花五十万买这块玉,您知道我打算卖多少吗?”
“卖多少?”朱政军闻言一愣,说道:“黄玉虽然少见,但市场上还是找得到的,贵了你卖得出去吗?”
“一百二十万!”
秦风伸出了右手的一个手指头,想想不对,又抬起左手伸出了两根手指,说道:“一百二十万,这块玉我买回去就是卖这价,少一分都甭想买走……”
说到这里,秦风嘿嘿笑道:“以后万一我这价格卖出去,朱叔叔您一想,还不要气吐血啊,所以五十万的价您也别讲了,就这么着吧!”
秦风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有讲究的,这古玩行里的买卖,如果被人捡了漏,就会像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眼前秦风和朱政军的交易虽然不是捡漏,但买进和卖出的价格悬殊太大,秦风怕朱政军日后心里不痛快,这才主动多给了十万块钱的。
“一百二十万卖出去这块玉?你还真敢想?”
朱政军愣了半晌没说话,他是被秦风说出的这个价格给吓住了,这会只感觉嗓子有点干,很努力的咽下去一口口水,说道:“秦风,生意可不是你那样做的,会被人笑话的。”
俗话说行有行规,像这种玉器,市场的价格就是那么多,秦风摆出去一个天价,肯定会让同行笑话,朱政军说这话,却是对秦风好。
“朱叔叔,我这东西原本就没想着要卖给行里人。”
秦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几年国内发展很快,暴发户多的是,他们懂得什么价高价低?咱们只卖最贵,不卖最好……”
秦风早就确定了真玉坊的定位,这本就不是一家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店铺,也不是让行内人交流的地方,而是面向国内最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所以只要是品质上佳的东西,秦风都敢摆出天价来,他也不怕行里人笑话。
如果物件实在卖不出去,找个托买走不就行了?那还能帮着《真玉坊》打广告呢,对于这块黄玉貔貅,秦风也是真喜欢,巴不得没人买走呢。
“得,我是看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五十万就五十万吧。”朱政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我这玉器不少,你先挑着,回头一起算账。”
“好嘞,朱叔叔您做生意可要比生活中大气多了。”
秦风嘿嘿一笑,当下也不客气,将那一个个木盒都给打开,拿出其中的玉器鉴定了起来,这玩意一个看不好,那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
好在朱政军经常进这房中来盘磨自己收藏的古玉,装了个100瓦的大灯泡,虽然是在晚上,光线倒是很明亮。
秦风足足挑拣了两个多小时,从朱政军收藏的上百块古玉中,挑出了三十多块。
不过除了第一块黄玉貔貅之外,其余都是些价值数千至数万不等的玉器,出了房子到客厅里一合计,秦风需要支付给朱政军一百八十六万的钱款。
“朱叔叔,您这可要带个好头啊……”
秦风拿出了一张齐老爷子手书的欠条,分别在空白处填上了朱政军的名字和一百八十六万的数字后,说道:“三月之后,半年之内,凭欠条取钱,您要是不来取,这钱可就没有了啊……”
“臭小子,先算计你朱叔叔,这是杀熟啊!”
看着秦风拿出来的欠条和协议书,朱政军无语的摇了摇头,不过对齐老爷子的信誉他自然是信得过的,当下签好协议后,将协议书和欠条收了起来。
“秦风,政军这的东西你都挑完了?”
在屋里的朱老爷子听到厅里的说话声后,推门走了出来,坐到沙发上说道:“我给你联系了十多个豫省最大的玉石商人,明儿去我店里,咱们来个现场交易……”
“十多个?”听到朱老爷子的话后,秦风连忙问道:“朱爷爷,我这打欠条的规矩,您老说了没有?”
虽然手上有八百万的支票,而且秦风另外还留了五百万备用的,但是面对一个省份的玉石商人,他这点钱还真不够看的。
“当然说了,有齐先生作保,他们都是信得过的。”
朱老爷子点了点头,不过他却是没说自己也是其中的保人,做了一辈子的买卖的,朱老爷子早就过了那卖弄的年纪了。
“行了,小秦,坐了一天的飞机也累了,你早点休息吧……”
看到这会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老爷子站起身说道:“明儿我请了位老朋友来帮你掌眼,省得到时候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要说朱老爷子对这件事还真的是挺上心,不但帮秦风联系了十多个有实力的卖家,而且还找好了鉴定师,简直就是一条龙式的服务。
PS:PS:第二更,今儿三章,求月票,求推荐票啊!
第二百八十九章现场鉴玉(上)
。
“到底是千年古城,这底蕴就是不一样!”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后,秦风跟着朱凯父亲俩来到了未落洛市市中心的古玩城。
虽然古玩城没有京城潘家园那般规模宏大,但那仿宋代的建筑群,也显露出了其历史悠久的底蕴。
“秦风,你来,我给你说件事……”来到古玩城后,朱政军对着秦风招了招手。
“朱叔叔,什么事儿?”秦风跟着朱政军站到了门前,朱凯则是从面包车里拿出了几个写有收购玉器字样的牌子。
“小秦,你也应该知道,咱们洛市包括豫省,都是盗墓成风的地方,今儿送来的物件里面,或许就有出土的古玉,你是收……还是不收呢?”
在豫省做古玩生意,那是少不了和盗墓者打交道的,大大小小的古董商人,或多或少都会和那些人有些瓜葛,就连朱家也不例外。
朱老爷子今儿叫来的那些人中,有四五个背后,都有盗墓团伙的背景,这在豫省几乎都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收,干嘛不收啊?”秦风眉头一挑,说道:“他们既然敢光明正大的卖,我为什么不敢收?”
在中国,除了青铜器是国家严禁买卖的文物之外,出土的文物也是不允许交易的,只不过这种界分却是很困难的。
尤其是玉石,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后就会失去出土的特质,就让人更加难以判断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而当今市面上流通的古玉。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盗墓之人提供的。
“秦风,那你可要掌好眼啊,这古玉制假太多了,要不。今儿就收点现代的玉器成品吧?”
朱政军很隐晦的提醒了秦风一句,本来行内古玉制假就很泛滥,而豫省更是所有玉石造假的发源地,秦风来这里收玉。算是一头扎进了制假窝点。
朱老爷子虽然请了鉴定玉石的行家来帮忙,不过有些造假的玉器几乎能以假乱真。
就算是专家,也要通过特定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仅凭肉眼,判断出错的几率却是非常高的。
所以按照朱政军的说法,其实是想让秦风今儿不收古玉的,这样也就能杜绝买到假货的机会。
“朱叔叔,没事的,看不准的玩意儿我不收还不行吗?”
秦风闻言笑道:“钱在我手上。收不收的也在我。您放心吧。我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会胡乱往外扔的……”
“你明白就好。”
朱政军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不收就说看不准,其他的都别多说。省的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豫省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所说的逐鹿中原,讲的就是豫省地带,而且豫省蟠龙踞虎,像是邙山,就是绝佳的阴宅风水宝地,古代的帝王将相,大多都取此兴建墓葬。
所以豫省的古墓之多,可以说是除了陕省之外的全国之最,加上这里正处中原地带,多经战火,民风彪悍,早在解放前,盗墓行径就屡禁不绝。
而到了解放后,盗墓的风气愈发蔓延开来,邙山脚下的一些村子更是靠山吃山,将山中古墓盗的十不存一。
更有甚者还组建了盗墓集团,连官方都不敢招惹,外省的一些警察因为办理相关案件来到豫省后,往往都会困难重重,可见那些人的势力之大了。
“朱叔叔,我知道了。”秦风答应了下来,虽说那些盗墓者也是外八行中的一行,不过秦风并没有和他们打交道的意思。
“政军,过来帮帮忙。”
就在秦风和朱政军说着话的时候,一辆押款车悄无声息的开到了古玩城的门口,朱政军的哥哥朱政浩从副驾驶处推门走了下来。
朱政浩下车后,押款车的后门被打开,四个全副武装的押解人员站在了车子的四角处,一脸警惕的往四周张望着。
“朱大伯,麻烦您了。”秦风迎了上去,再朱政浩像押解人员解释了几句之后,他才得以站到了车子旁边。
“哎,是你们的钱吧,也来搭把手啊。”两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冲着秦风等人喊了一句,那四个装满了人民币的麻袋,一个人根本就搬不动。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后,秦风和朱凯父子俩都上前帮起忙来,朱政浩打了个电话,从古玩城里又出来三四个年轻的小伙子,将四麻袋钱都搬了进去。
还好朱家的字画店,就在古玩城入口处十多米的地方,旁边的几家店还都没开门,很顺利的就搬到了店铺的隔间。
而且古玩城早上基本没什么生意,门口也没多少滞留的人,短短几分钟后,押款车就开走了,倒是没吸引多少人的注意。
“朱叔叔,你们这店的门脸可不小啊。”
在搬运装钱的麻袋时,
“秦风,你小子也忒胆大了吧?这可是四百万的现金啊!”
将麻袋搬到店里后,朱政浩忍不住抹了把冷汗,就这短短的十几米距离,可是将他给吓的不轻。
要知道,前段时间毗邻的郑市还发生了持枪抢劫的事件,仅仅为了三万块钱就造成了一死一伤的后果,如果被人知道他们一大早就搬运了四百万,恐怕全国的悍匪都要集中到洛市来了。
“朱大伯,没事的……”
看到朱政浩满脸紧张的样子,秦风摇头笑道:“银行劫匪一般都是要踩几天点的,咱们这属于突发行为,不会被他们盯上的。”
敢抢劫银行押款车的,都是些穷凶极恶的悍匪,这些人往往都会制订详细的抢劫计划,像秦风这般大张旗鼓的动作,反而会让那些有心人措手不及的。
“得了,反正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别找我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朱政浩连连摆着手,要不是昨儿老爷子发了话,他根本就不敢接秦风这招,为此他连夜找了洛市银行的行长,这才能在一大早刚上班就抽调出几百万的资金。
当然,这四百万并没有动用秦风的支票,而是朱家出的钱,不过由此也能看出朱家在洛市商界的影响力了。
“好了,秦风,他们九点到,你们守着点,我先安安神。”
押解着几百万的现款,对于朱政浩来说也是头一次,他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这会只感觉心神不宁,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凯子,你就呆在隔间里,我说拿多少钱,你拿出来就行了。”
身后放着几百万,秦风也不敢大意,此刻他衣兜里装着二三十根小指长短的钢钉,就是用来应付突发事件的。
“老爷子,您来了?”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后,朱老爷子和朱凯的堂哥朱琛,还有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来到了店铺外面,只是字画店的门从里面被锁上了,他们却是进不来。
秦风连忙上前打开了门,看向朱老爷子身边的那个老人,开口问道:“老爷子,这位是?”
朱老爷子摆了摆手,说道:“小秦,这位是咱们洛市玉石协会的会长,你喊吴伯伯就行了。”
“朱老,我可当不起这称呼啊。”
被朱老爷子称为吴伯伯的老人,一脸苦笑的说道:“我这玉石鉴定的技艺,可都是跟齐先生他老人家学的,虽然没列入门下,但小秦称我一声吴师兄也就足矣了。”
七十年代末的时候,那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几乎所有的社会学科都是百废待兴,在八十年代初期,国家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讲座。
齐功作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和古玩界的泰山北斗,也做了许多诸如玉石字画鉴定的讲座,吴起华就是当年上过讲座的人。
“吴师兄,我听柳师兄提过您,正想着得空去拜访您呢。”
听到朱老爷子的介绍,秦风心中一动,柳大军的确给他说过吴起华这个人,他们二人在八十年代初是参加的同一期培训。
不过柳大军留在了京城,后面和齐功多有接触,成为了他的入门弟子,而吴起华则是回到了地方上,与齐先生只有那一段师生缘分,所以也不敢以大师弟子自居。
“是老柳啊,我们这可都老了。”
听到秦风的话后,吴起华有些感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他也不过三十多岁,一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现在却已经是白发老者了。
“哪儿的话,咱们古玩行,那是越老越吃香。”秦风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吴师兄,今儿可全要仰仗您了。”
“小秦啊,别这么说,我刚才和朱老谈了下,你这古玉,还是不收为好。”
吴起华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古玉造假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就咱们豫省有个地界,一条街都是专门制作古玉的,端得是真假难辨,我也没把握能看出来……”
虽然玩了数十年的玉石,但吴起华知道,就是凭借机器也未必能鉴定出一些高仿的假玉,更不用说只靠一双眼睛了。
吴起华倒不是怕鉴定错了坏了名声,关键他要是打眼一次,那就会给秦风带来数以万计的损失,这份压力之重,让他有些承担不起。
PS:PS:第二更,求月票,求推荐!!!
第二百九十章现场鉴玉(中)
。
“吴师兄,古玉的甄别我来负责就行。”
看到吴起华一脸为难的样子,秦风笑道:“师兄您帮着我鉴定下那些现代成品玉器的品质就行了,这次来主要收的物件,还是新玉……”
古玉虽然好,但针对的都是非常高端专业的人群,这个市场基本上是以有丰富玉石收藏经验的藏友为主体的。
至于那些并不懂玉的散客们,他们关注的只是玉器的光泽亮度和雕工是否精美,对于玉本身的文化和内涵,则是不那么看重。
所以秦风虽然在《真玉坊》里摆了六枚他盗墓所得的古玉,但开业这几天时间里,却是一件都没卖出去,只有几个行内人来咨询了价格。
反倒是秦风从津天进的那批新玉和方雅志留下来的翡翠,销售异常火爆,此次秦风前来洛市,就是为了新玉玉器而来。
“小秦你能这么想最好的,现在古玉造假的技艺实在是太高了,我也拿捏不准啊。”
听到秦风的话后,吴起华松了一口大气,他这次是来帮忙的,而不是来丢人的,万一走眼看错几个物件,那日后真没脸面去京城见那些老朋友了。
“行了,都坐下聊吧,老头子还有点今年的雨前龙井,今儿也贡献出来了。”
看到进屋后几人都是站着的,朱老爷子吩咐了起来,“政军你带着凯子把那太师椅搬过来,对,放到这桌子前面。留着回头鉴定玉器给人坐,政浩到门口迎下人,我估摸着差不多也该有人来了……”
“是,父亲!”
听到老爷子的话后。众人顿时忙了起来,秦风也想去帮忙,却是被老爷子拉着在那宽大的茶桌前坐了下来。
正如老爷子所说的那样,朱政浩出去还没有五六分钟。就陪着一位四十多岁拎着皮箱的中年人走进了店里。
“老黄,欢迎啊,没想到您是第一个来的。”
见到来人,刚刚搬完桌椅的朱政军连忙迎了上去,说道:“带什么好物件来了?上次你那对白玉龙凤佩我可是看中了,怎么样,有出手的意思吗?”
“朱大哥,那是我家老爷子留着传世的,您就甭惦记了啊!”
来人笑了笑。和朱政军等人寒暄了几句之后。来到朱老爷子和吴起华的面前。很是恭敬的说道:“两位身体可还好?正说着过几天去看看您二位的呢。”
“小黄,过来喝茶,你这段时间生意还行吧?”
朱老爷子在行内辈分是高。也没站起身,招呼来人坐下后。说道:“今儿可是京城齐先生的弟子来收玉,你可是要带点好东西来,别丢了咱们豫省的人啊。”
“哪儿能啊,朱老,我手上什么时候出了差玩意儿?”
来人也是个急脾气,被朱老爷子这么一激,却是连茶也不喝了,眼睛在四周扫了下,有些不确定的看向秦风,说道:“这位小兄弟,就是齐老先生的弟子?”
这位玉石商叫做黄炳余,他和朱家交往挺多的,是以对朱家人全都认识,眼下就秦风是个生面孔,如果不是秦风太过年轻让他有些疑虑的话,怕是早就套上近乎了。
“黄老板,我叫秦风,是刚入行的后生晚辈,以后还要请您多关照……”
秦风站起身,对着黄炳余拱了拱手,言语间却是丝毫都没提及齐功弟子的身份,这倒是让黄炳余对其好感大增。
“秦兄弟,少年有为,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干嘛呢。”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黄炳余对秦风也是赞赏有加。
“行了,你们两个别对着夸了。”
听到二人的对话,朱老爷子笑道:“等会来的人还要多,小黄,有货就先拿出来吧,回头可是要排队的……”
“好,好,老爷子说得是。”黄炳余连连点头,说道:“秦兄弟,要不然咱们先看看东西,然后再聊?”
进入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就有卖方市场转化到了买方市场,像八十年代都要凭票买的电视机,现在却是在商场里做着促销,数十个商家打的头破血流。
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古玩市场也是如此,挤压了很多货但却是出不了手的古玩商比比皆是。
尤其现在年关将近,按照中国人的规矩,都是想多回些款在手上,黄炳余也不例外,而且他最近还有个项目需要资金,所以今儿才那么大早第一个上门的。
“好,黄老板请这边坐……”秦风将黄炳余让到了那对门的老板桌处,说道:“不知道您今儿要卖的是古玉还是新玉呢?”
“新玉和古玉都有,就是不知道秦老弟你能不能看得上了……”
黄炳余将自己来到的箱子放到了老板桌上,一边打开一边说道:“新玉是疆省和田采出的上好河料,雕琢是扬州工,一共四十八个挂件,两个摆件,秦老弟你先看看……”
河料玉也称籽料,是指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外有籽皮。
经过自然的长期风化,这些玉料被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料。
籽料是和田玉中最为贵重的玉料,虽然体积都不是很大,只能雕琢出一些挂件或许手把件,但由于玉质油润,色泽莹白,价格却是很高。
尤其是这三五年中,籽料的售价涨的很快,原来几十块钱一个的籽料,现在居然都按克来卖了,在玉石行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曾经有位扬州的游客,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去疆省和田游玩,当时看到一些拇指大小的石头。感觉很是漂亮,于是就花了一两百块钱,买了一大袋子。
可是回到家后,这位游客却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些石头了。于是将其都丢入到了鱼缸里,一放就是七八年的功夫,浑然将其忘掉了。
可是有一天,一位玉雕厂的师傅去那人家中做客。在观赏鱼缸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那些玉石,拿出来一看,全是上好的籽料。
这一下可不得了,经过初步的估算,那鱼缸里的资料,最少价值五十多万,这件事传出来后,也带动了和田玉籽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好东西。是和田籽玉。难得这雕工也不错!”
秦风这次也没喊吴起华。而是打开了箱子里的那一个个小盒子,将玉拿到眼前仔细鉴别了起来。
“吴师兄,您看看。我没走眼吧?”
见到吴起华自己过来了,秦风让开身子。说道:“玉质和雕工都很好,能算得上是一等品了……”
“小秦,你坐,我站着看看就行。”
吴起华并没有坐下,而是拿过秦风看过的几块玉,放到眼前,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玉料油润,光泽自然,是籽玉无疑……”
听到吴起华的话后,秦风看向黄炳余,说道:“黄老板,这两年籽玉价格涨了不少,我也不让您吃亏,每件四千元,您觉得如何?”
“每件四千?”黄炳余闻言愣了一下,继而看向那两个摆件,说道:“那……这摆件的价格呢?”
虽然这些玉器中的籽玉有大有小,但相差的并不是很多,如果单卖玉料的话,一块差不多能值八九百块钱,提及稍大一些的也就是两三千。
由于是批量加工,虽然都是手工雕琢的,但是琢玉的工钱,每件折合起来还不到三百,秦风给出了四千的价格,却是比黄炳余的心理价位高出了一千块钱。
“这两个摆件是用和田山料雕琢而成的,虽然比籽玉稍微差一点,但也算是品质不错,尤其是这个玉白菜白中带绿,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秦风将两个摆件点评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黄老板,玉白菜我出一万二,这一件八千,您看怎么样?”
“秦老板,您说的是一针见血啊,佩服,佩服!”
秦风对两个摆件的点评,优劣全都说了出来,而且给出的价位,刚好比他们行内评估的价格还要高出那么一千出头,听得黄炳余不由翘起了大拇指,和秦风说话时也用上了敬语。
“黄老板过奖了……”秦风笑了笑,说道:“这价格您看合适吗?您卖还是不卖啊?”
“秦老板这么爽快,黄某岂有不卖的道理?”
黄炳余在箱子上拍了下,说道:“秦老板,四十八件籽玉是十九万两千,加上这两个摆件,一共是二十一万两千块钱,这零头就抹去了,您给二十一万就好,这箱子也送您了……”
“好,黄老板痛快!”秦风笑着点了点头,回头喊道:“凯子,二十一万元整,给黄老板点钱了啊……”
“怎么着,这买卖都已经做上了呀?”
秦风喊出这话的时候,店铺大门外同时涌进来了四五个人,每人手上都是拿着个包或者是箱子,显然都是冲着秦风来的。
“老黄,你来的倒是早啊。”
都是洛市人,相互之间也熟悉的很,看到黄炳余箱子里的玉后,有人拉了黄炳余一把,低声说道:“老黄,价格怎么样?这两年玉料涨得有些厉害,不行咱们可以再放放的!”
“老赵,籽料玉挂件四千一个……”黄炳余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挂件,说道:“在价格我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反正我是卖了。”
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秦风这桩买卖算是让给黄炳余不少利,投桃报李,他自然也要帮秦风说几句好话。
PS:第三更,一万字呀,兄弟姐妹们,求推荐票,求新一周上榜!!!
第二百九十一章现场鉴玉(下)
。
“四千?这价格就是和京城市场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来人也是个行家,接过黄炳余手中的挂件看了看,说道:“老黄,你交易完了没有?完了位置让我,我也带了点东西过来……”
都是在玉石行里打滚的人,一听价格,赵老板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他手上可是有不少类似的货色,压了可是有一两年了。
“哎,老赵,咱们一起来的,凭什么你先啊?”
“就是,老黄来得早就算了,你可是还在我后面进门的呀!”
赵老板此话一出,和他同时进入古玩城的几个人都不乐意了,眼瞅着来的人那么多,他们也不知道秦风的实力,万一秦风收够了不要了,那他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这些玉石商人,都是拿了原料自己去加工,然后再批发给零售商,从中赚取差价。
在这个环节里,零售商压货款不给,他们只能欠着原石和加工的钱,如此也就形成了俗称的三角债。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所以这些老板们也都急着将手中的货物变成钱款,否则这个年怕是没那么好过的。
“诸位,别急,都先过来喝口茶……”
看到几人争执了起来,朱老爷子站了出来,说道:“小秦是齐老爷子的弟子,在京城那是一等一的大商家,只要你们东西够好,还怕卖不掉吗?”
“成,朱老说话了。咱们就等等吧。”
“秦老板真是年轻有为啊,我可是听说齐老收您做弟子的事情了。”
朱老爷子是豫省古玩行里的老人,他一开口,那些人又吵吵了几句之后。也就安静了下来,只是一个个用眼神打量着坐在老板桌后的秦风。
“诸位老板,朱老说的对,只要您有好东西。我全都接着……”
秦风站起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笑道:“不过咱们还是得一个个来,要不然我眼一花,民国时的玉器给出了个汉玉价,那小子岂不是要亏死啊?”
“哈哈,哪儿能啊,秦老板说笑话了。”
“就是,齐功大师的弟子,肯定打不了眼的。”
听得秦风说的幽默。店里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不过在这笑声背后众人的心思。怕是只有自个儿才知道了。眼下来的这些人,固然有想做正经买卖的,但也不乏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
“秦风。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豫省有名的玉石大王。安德安老板,他是我的老朋友了,专程从郑市赶过来的……
这位是咱们洛市的罗老板,他可是洛市第一批做玉石生意的人,你们以后多亲近些……
小赵也是玉石行的老人了,他在南方呆过一段时间,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啊……”
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朱老爷子也不得罪人,将几人的身份一一给秦风介绍了一遍,不过听在秦风耳中,还是听出了点儿东西。
那位满头白发的安德安老板,应该是个比较诚信的商家,至于朱老爷子对赵老板的介绍,却是有点别的意思,走南闯北代表见识多心眼活,这样的人还是要防着点的。
“久仰几位前辈的大名。”
秦风对着几人笑道:“咱们今儿是做生意来的,等生意做完了,小子摆酒请客,咱们再畅谈痛饮好不好啊?”
“秦老板说的是,咱们还是先做买卖吧。”
赵老板的声音很响亮,“老黄,你这生意都成交了,还不让让位置?我今儿带的货可不少啊。”
听到赵老板的话后,黄炳余不满的说道:“谁说我做完了?刚才交易的是新玉,我这还有一块古玉呢。”
“那你快点拿出来啊。”
正说话间,朱凯拿着一包钱走了出来,看到袋子口处显露出来的那一叠叠钞票,赵老板不由表现的有些迫切。
“得,原本不想卖的,不过秦老弟您要是能给个实诚价,这玉我就卖了!”
被赵老板一催促,黄炳余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扁平盒子,放在桌子上后,说道:“这一对龙凤佩,是我黄某人家传的宝贝,秦老板您掌掌眼……”
“老黄,你不是说这东西不卖的吗?”
听到黄炳余的话后,朱政军不由说道:“我可是追了你三年了,你连个价都不愿意开,今儿反倒是想卖,这……这也忒对不起老朋友了吧?”
也不怪朱政军对黄炳余不满,他早在几年之前,就看上了对方的那两块龙凤佩古玉。
朱政军前两年曾经要拿一副郑板桥的画相换,但黄炳余死活不肯,眼下见到他居然要卖给秦风,顿时是一脸的不高兴。
“老朱,兄弟我说句实话你也别见怪。”
黄炳余看向朱政军,说道:“你也知道,我不玩字画,且不论郑板桥的画值不值这两块玉佩,我拿了你那画都不好出手……”
“想要钱你也开个价啊。”朱政军不满的打断了黄炳余的话。
“老朱,就你那葛朗台性子,能舍得出高价吗?”
黄炳余和朱政军关系极好,也不怕说了实话对方生气,接着说道:“我后天要去南方参加个玉石交易会,手上现金不够,要不然我也不愿意卖这一对玉的。”
“你……你怎么知道我出不了高价啊?”
朱政军被黄炳余说的气急,但反驳起来却是有点气短,自家知道自家事,他还真舍不得拿出几十万来购买那一对玉佩。
“去南方?”进屋后一直没说话的安德老爷子,忽然眼皮一抬,开口说道:“小黄,你这是要去参加缅甸翡翠公盘的?”
“安老,您太瞧得起我了,我哪儿有那资本去缅甸啊?”
黄炳余苦笑道:“是揭阳的朋友说那边有个小型的翡翠交易市场,约我去看看,其实都算不上是公盘……”
在场的除了朱家人之外,基本上全都是玉石行当的人,对黄炳余所说的公盘,倒都是很了解。
公盘是宝玉石原料交易专用术语,是中外玉石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原石毛料交易行为,就是将挖掘出来的玉石原料集中公开展示,买家在自己估价判断的基础上出价竞投。
这个词是从翡翠的产地缅甸传出来的,在缅甸一年差不多有三次大的公盘。
不过在国内南方的一些翡翠交易中,往往也会冠以公盘的名义来招揽客户,当然,其规模和成交量就远远无法和缅甸公盘相比了。
黄炳余所说的那个翡翠交易市场,是在潮汕地区一个著名的翡翠加工基地附近,这几年也是做出了点名气,吸引了不少南北客户前去交易。
这几年翡翠市场逐渐火热了起来,相比较和田玉等软玉饰品,色泽艳丽的翡翠,无疑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翡翠市场的竞争,远没有软玉市场那么激烈,所以黄炳余这次将家里压箱的玉器都拿出来,却是想筹集一笔资金去购买翡翠原石,以后改行做翡翠生意。
“黄老板,我先看看东西,咱们再说……”
听到黄炳余提及翡翠交易,秦风眼中闪过一丝异彩,不过当着那么多人,他也没追问,直接将桌子上那巴掌大小的盒子拿在了手上。
打开盒子,一对散发着油润光泽的和田玉玉佩出现在了秦风面前,两块玉佩一龙一凤,都为椭圆形,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块圆形的佩饰。
“好东西,这也是快籽玉做出来的,难得有这么大的籽玉料。”
秦风打量了一番之后,抬起头看向黄炳余,说道:“黄老板,这对东西真不错,虽然是清末的物件,但雕工和造型却是很新颖,您出个价吧!”
秦风能看得出来,黄炳余平时是对这对玉佩是下了功夫的。
玉佩上面油润的光泽显示,基本上他每天都在盘这对玉,而且时间最少在十年以上了,就凭这一点,这对玉佩的价格都要比市场价高出不少。
“秦老板,您要是真想要,三十万拿走!”黄炳余咬了咬牙,说道:“要是少于这个价,那我就不卖了。”
这块玉是黄炳余爷爷传给他的,如果不是现在想转型而又资金紧张的话,他还真舍不得卖,黄炳余也是打定了主意,只要秦风有讲价的意思,那他立马就将这对玉佩收回。
“好,三十万就三十万!”
秦风愣都没打一个,啪的一声合上了那个盒子,回头喊道:“凯子,再拿三十万给黄老板!”
对于极品的玉器,秦风是不会吝啬钱的,他敢三十万收这对玉佩,就有把握六十万将其给卖出去,全国有钱的“文化人”多的是,而且他们的小名也都叫“凯子”。
“好,秦老板果然爽快!”
虽然失去了玉佩有些不舍,但黄炳余心中还是挺高兴的,因为那对龙凤玉佩虽然不错,但还没能传到三代,算不上传世古玉,三十万的价格,已经很高了。
“老黄,你这买卖做的合适啊。”
看到朱凯又拎着个黑色的塑料袋走了出来,众人均是用羡慕的眼光看向了黄炳余。
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能卖得出去的玉才是好玉,否则放在手上卖不掉,那即使再名贵的玉器,也只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空头数字。
PS:PS:第一更,亲们,求推荐票啊
另外没加胖子**的,去搜索打眼real,打眼会经常放点照片上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小人(上)
。
“哪里啊,是秦老板做生意爽快……”
接过朱凯递过来装有三十万现金的袋子,黄炳余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连声说道:“秦老板,您远来是客,回头等忙完了,中午这顿一定由我来安排……”
其实黄炳余今儿来,对玉石能否卖出去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每到年关,一年的销售基本定型了,愿意用现金进货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是黄炳余?(精彩小说推荐:
)
( 宝鉴(未完结更新至847章) http://www.xshubao22.com/3/3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