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农庄 第 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作者:寒月破空

    正文

    第一章 回家

    “明浩,你怎么打算。”李柱看了同样愁眉不展的李明浩问道。

    “哦,柱子哥,还没想好呢。”李明浩无奈的摇摇头,冲着李柱一脸苦笑。

    “明浩啊,现在工作难找,你也出来好几年了,应该也知道,过多半个月这房也到期,到时连住的都没地了。”李柱叹了口气,这就是生活的压力。“他妈的,公司好好的,说倒就倒。”李柱暗骂了一句

    “是呀。柱子哥你的打算呢?”李明浩也不知道做什么好,这搬运公司怎么说也呆了五年。

    “明浩,哥准备去考车牌,改变司机,这种工作还容易找点,要不要一起去。”李柱想了一会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多一个技艺多一条某生路。

    “学车,”李明浩愣了一下。“柱子哥,还是不了,我不想。”想了想应道。

    “我想回家去。”李明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也好,你是得回家看看了,都出来快五年了。叔和婶也够想你了。上次我回家他们虽然口头没说,但可以感受到他们特别想见到你。”李柱也确实佩服这小子能忍,五年的时间里,自己回去不下十次。

    “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李柱倒在床上问道。

    “明天吧,五年了,不知家里变啥样子,现在心早飞到家里去了。”李明浩有一些兴奋道,姐姐毕业了,心里也少了些牵挂。

    “嗯,回去好好休息段时间,再做打算,到时咱哥俩再一起奋斗。”李柱起身拍拍他的肩膀。

    “柱子哥,这一次回去不再打算出来了,这城里的曰子,不是我想要的。”李明浩很感激李柱这几年的照顾。但这几年的生活真的好累。

    “嗯,回家也好,听说现在不少大老板都改向山村发展,说不定兄弟你这次回去遇到什么商机也不一定。做什么都好,柱子哥一定挺你。”李柱笑道。

    “嗯,柱子哥,我们一起努力。”李明浩握着拳头自信的说道。

    “好,我们哥俩一起闯他妈的个天地来,老子不信输谁了。”李柱一壮志豪言,又骂起粗口来。

    “要不是明天要早,咱兄弟俩真得好好醉上一场。”李柱叹了一声。

    “呵呵,柱子以后日子还长。等以后回去了,不醉不归。”李明浩也觉得真差了点什么,但回家都是早班车,误不得。

    “说得也对,早点休息。”李柱说道。

    “嗯。”

    翌日清晨,李明浩的闹钟还没响。

    “明浩快点起来了,用不了一个小时车就要开了。”李柱帮他把那几件衣服收进包里,连早餐都买回来,还看到这小子还蹶着腚懒在床上,大声的吼道。

    “啥,这么快,柱子哥你没看吧。我闹钟还没响呢!”李明浩揉了揉眼道。

    “靠,你这混小子,你自己不看看现在几点。”李柱恨不得一脚踢出去。

    “啥,六点十五分了,”李明浩看了闹钟一下就从床上跳了起来。飞的一下进洗手间。不用十分钟连衣服都换好了。

    狼吞虎咽的把李柱买来的早餐一扫精光。

    “回家了。”李明浩站在了汽车总站,回头望了望这生活了整整五年的城市。青春年华留在这一大半,但记忆却是灰色的一段人生。

    “柱子哥,我走了,你回去吧。”李明浩向李柱挥挥手喊道。

    “谢谢你。”转过的刹那,明浩深深在心里说道,五年来如果不是他的照顾,可能他早就坚持不了。

    “一路平安。”李柱同样挥挥手。直到那辆银灰色的客车消失在路上,才往回走。

    “真的回家了,五个小时的车程。”李明浩感叹道,五年没见的父母亲,姐姐都还好吗。抱着想念的心,巴不得五个小时的时间是五秒。

    终于到了吗?看到家乡那富有标志些的圆球,心里不禁一阵激动,五年了,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感觉路上来往的车多了。

    看一看车上的时钟,十二点四十八分,比想象多了一点。到站,下了车。虽然有许多“摩的”上来招客,但李明浩还是选择自己走回家,五年多终于踏上回家路,中午太阳虽猛,但兴奋看着家乡的一切,李明浩直接把温度给忽略了。

    一路哼着小调,背着当年那个小包。脸上挂着微微笑,踏着水泥路往家的方向大步向前。

    看着挂前往北家村往这里的路牌,那条崭新的水泥路,虽然只有双向两车道,李明浩终于相信李柱跟他说的,去年年底,老家往外的路通了。

    “李柱哥的说没错,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也有钱了。”李明浩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村口,看着靠近公路边建起了一大批的新房感叹道。这些和之前相比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知道家乡现在发展得这样,怎么用在外面当孙子一样拼了这么多年。不过好在现在回来了。

    “未来虽然很迷茫,但至少种点水果蔬菜,养点鸡鸭鱼还不至于饿着,回家和爸爸商量再说。”李明浩暗道。

    穿过一大排新建的楼房,李明浩总算看到自己家那三间平房,看着眼前熟悉的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李明浩那激动的心终于到了极端。

    “爸妈还好吗?”李明浩放在门上的手竟然停住了。

    足足呆了几分钟,用衣服擦了擦微湿的眼眶。

    “吱呀,”早己掉漆的木门发出那响亮的声音。走入小院,左边墙边依然堵满木材,右边的猪圈几头小猪正埋头大吃,显然刚刚才喂食,熟悉的一切,一点都没有变过。

    “谁呀?”从房里传来一把声音,之后就是‘‘踏踏,’’一阵脚步声。

    “爸是我,我回来了。”听到那熟受的声音,映入眼帘的身影,李明浩激动的叫道。

    “明浩。”父亲李冯志看着院子里站着的是五年没回过家的儿子,竟然一会失神,愣愣的站在那里。

    “是谁呢?老头子。”刚刚明明听到有开门声,怎么李冯志一出去连声音都洠Я耍呕槐呦蛎趴谧呷ヒ槐呤衷谖股喜亮瞬粒匀徽谧龇埂?br />

    “妈是我,我回来了!”李明浩一听是他母亲张华的声音连忙应道。

    “啊,是明明啊。怎么回家也不先通知家里,打个电话回来,好让你爸到村外头去接你啊。”母亲一看是几年没有回家的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满心欢喜的迎了上来激动的道。

    “快快快,别在院子里傻站着,天太热,累坏了吧,回屋歇会。”张华一上来拉着李明浩就往里屋走。回头还瞪了丈夫李冯志一眼,这大热天的,竟然让孩子站在太阳下。

    看着还未曾问的儿子被老婆拉进屋里,只有一阵苦笑,都说儿是母亲心头肉,这话真不假。自己不是没回过神来吗。

    李冯志摇摇头,有点郁闷的跟进去。

    “明明啊,赶紧坐下休息,喝口水。马上就有饭吃了。”张华把李明浩拉入屋里,又在厨房忙,边对儿子说,手忙脚乱的。

    看着母亲这个样子,一股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这就是家里的温暖。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还是停住了,只是安静的站在那里,看着面前忙碌的身影。

    “明浩啊,先坐下吧,让你妈好好的煮一餐给你吃,这一餐他想了五年了。”李明浩的一举一动李冯志都看在眼里,知子莫若父,儿子心里想的,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嗯,爸我知道。”李明浩听见父亲的话,点了点头。

    “回家的决定是对与否。”李明浩陷入了一阵沉思,天下那有父母不希望儿女在自己身边的。想着刚刚回家爸妈看见自已那种欣喜,终于让还在摇摆当中的心,下了决定,在家当农民。

    “明明,明明在发什么呆呢?”张华忙碌好开饭,却看见儿子呆呆的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

    “哦,妈,没什么。”对投来询间目光的面前李明浩只是淡淡一笑。

    “赶紧去冼下手,然后吃饭了。”张华也知道儿子长大了,并没有多问。

    李明浩也确实饿了,早那点豆浆面包早不知那里去了。听到母亲这么一说,赶紧洗完手。

    饭桌上虽然只摆着三道菜,但溢出的香气,早刮着明浩的馋虫大动,一菜一肉一汤,菜是自家菜园里一年四都种的油莱花,看出来特别的鲜嫩,肉则是红烧鱼,他妈妈张华的得意之作,汤也和鱼有关,鱼头白菜汤,在这样热的季节喝特适合。

    看着这几样平日在家最喜爰的菜。李明浩的筷子飞快的动起来,三下两下的,两碗米饭就下肚了。拍了拍微涨的肚子,满意的打了个隔。

    “明明,要不要喝多点鱼头汤。”张华看着儿子放下筷子,笑着说道。

    “妈,不要了,你和爸…”李明浩抬起头一看,李冯志和张华连筷子都还没动过。再看一眼那就自己风残云卷的鱼,‘‘那句慢慢吃还没说出口,直接塞进肚里去。’’脸都红了,心里不知暗骂自己多少次。

    “呵呵。”李父看着儿子样子,会意的笑了。

    “这孩子。”张华看着儿子的样子;先是一笑;但他也清楚这几年儿子的苦,这样的家庭小菜也吃得这么香。

    “明明这些年你辛苦了。”张华微微湿了眼眶,伸手怜爱的摸着李明浩的头,话语间都有些哽咽。“瘦了,也黑了。”

    “妈,没事,这些都是我该做的。”看着母亲的样子,李明浩也不知说什么。“没瘦。是结实了,你看,这肌肉。”李明浩说完故意露出手臂。

    这一动作,把李冯志夫妇都给引笑了。刚才那不气氛让此刻的笑声给代替了。

    一餐饭就在淡笑中过去,这也是李明浩这几年最轻松的一刻,家的温暧,肩上的负担也轻了,这次选择真的是对的吗!

    第二章 不走了

    吃过饭,李冯志点起了小电炉,等待到水开,拿着小茶壶,放进些许茶叶放了进去

    李明的母亲也坐在了一旁。喝茶是潮汕人一种最普遍的习惯,大家都在饭后或者空闲的时光喝茶,在这里最常见。

    看着老爸老妈的样子,李明浩也坐在了旁,愰然间,自己也好几年的时间没有喝过茶,倒不是外面买不到,而是茶是用来品的,得慢慢喝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所谓的茶趣。功夫茶也得有时间才可以喝,在外面的时候,那有那闲情。如果只是放点茶叶进杯子来喝,还不如喝白开水来得容易。

    “来,明明,你也喝杯。”张华端起了一杯,微笑的看着发愣的儿子。

    “好的,妈你喝,我自己来。”李明浩听到张华的声音,回过神。忙道。

    一般,喝一杯茶都得好几道工序,洗茶具,洗茶,再泡茶,冲茶。

    李明浩看着散发着热气的杯子,浅黃色的茶透着浓浓的香气,轻轻的闻一闻,再放在嘴上,慢慢的缀上一小口,微微甘苦的味道。

    几杯之后,李明浩把这次回家的原因说了一遍。

    “明浩呀,没事,回家也好,这么多年了,好好休息段时间,你姐也出来工作了,找工作过些日子再说。”李冯志有些愧疚的看着儿子。

    ………………………………………。。

    想起当初。李冯志还历历在目。

    因为地处比较近山的北家村家里经济还是很不好的,李冯志夫妇又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靠着几亩薄田,种些靑菜之类农作物过日子,日子过得很艰苦。李明浩还有个大三岁的姐姐,孩子小时候还好,但到了长大点以后,上学了,家境明显就更加紧张了,那年李明浩十六岁,他姐姐十九。初中结束那年,李明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还是考上了市一中,但他姐姐高考也结束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韩州师范大学。当家里都为这两张录取通知书高兴时,但上面的学费却让父母脸上的神色凝重起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明和他姐姐都异常懂事,比同龄人都要成熟许多,他们都知道两人的学费加上都要上万块再加上李明姐姐学校远加上住宿,伙食费再省也要几千块,对于这年收入只有几千块的家庭来说,无凝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年,一家人无言的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李明明显的发现父亲仿佛老了好几岁,头上的白发不知道多了多少。看到这样的一幕,李明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

    “阿明啊,起来啦。学费的事不用担心,爸会想办法的。”李明的父亲发现儿子站在后面,强打出一丝笑容对李明说道。

    “爸,有件事我想对你说。”李明听了他父亲的话沉默了好久,才抬起头说。

    “明明,有什么事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要有男子汉的样子。”李明的父亲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说道。

    “爸,高中我不上了,我想和柱子哥一起去广州打工。”李明明知这样说会使他爸爸不高兴。但还是说了出来。

    “不行,明浩啊,钱爸会凑够的,你和姐姐最紧要的就是把读好,其它的爸会想办法。”听了李明的话,李明的父亲有一丝不高兴,但还是叹了口气。

    “爸,我知道。但第一年有了,第二第三第四年怎么办。”李明想了很久才说。

    是啊,第一年有了,第二第三第四年怎么办呢,一年就是一万多,四年呢,七八万,这样一大笔要去那借。听了李明的话,他父亲也不知怎么回答,自家那些亲戚是怎样又不是不知。孩子美好的未来就这样夭折了。都是他这做父亲的没用。

    “明浩啊,是爸没用,对不起你。”李明的父亲很无奈的对李明说声音都有些吵哑。

    “不,爸爸,你的辛苦我们都知道。就算不读书,儿子也会努力赚钱。”李明听到了父亲这样说也松了口气,父亲算了答应了。

    这事一定,李明的父亲就去了地里,李明转身回到屋里找了自已的包包,书之类的东西都取了出来顺便收了几套衣服,这行装算好了,连半包都装不到。

    晚饭时,也把这事告诉了他妈妈和姐姐。虽然他姐姐一千个不同意,但还是被他说服。

    前一天,他有去文叔家和他柱子哥说清楚,。李柱想都没想就答应。

    第二天,李明就开始了五年的离家生活。带着那几件行里带着两百块和家人的念念不舍踏上了四百二十公里远的陌生城市。

    一愰,几年过去了,李冯志怎么会不知儿子在外的辛苦,十六岁的孩子,一呆就在外呆了整整五年,每次接到那寄回来的钱,李冯志的心都是沉甸甸的。

    几年下来,女儿的学费有了,借人的钱也还完了。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这些都是靠李明浩省吃俭用拿回来的。

    ……………………………………………。。

    “对,对,对,咱慢慢来,好不容易回家趟。”张华盼了好几年,才盼到儿子回家,当然希望他在家里呆久点。

    “不是,爸妈我是说我不想再出去了,想留在家里做个普通的农民算了。”李明浩知道父母会错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可是,在家种田没有什么出息呀,”李冯志停了一下说。“明浩啊,你自己要想清楚。”

    “爸,我知道,当农民辛苦,可是实在。”李明浩当然知道,面朝黄土朝天的活辛苦,可是在满街大学生在跑,都难找到工作的社会,更别说他这样一个初中毕业的。

    “嗯,明明,你也这么大了,会想了,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爸妈都会支持你的。”张华微微笑道,眼中对儿子充满了信任。

    “你妈说的对,想干什么就去做吧!我们会站在你的后面。”李冯志拍拍儿子的肩膀。

    “爸,妈,我知道。”李明浩看着对自己充满信任的父母,更加有信心。

    “明浩啊!下午在家先休息下,晚点再去你叔伯家坐坐,好几年没回家了。”李冯志看了看时间站起身对李明浩说道。

    “嗯,爸我知道了。我待会就去。”李明浩知道父亲说要去地里了。也跟着站起来。

    “明明,你也不用急,晚些去没关系。”张华看见李明浩起来补了句。

    “妈,我知道,我去帮爸忙。”李明浩转过头冲张华一笑。

    “明浩啊,地里不用去,爸是去老田家帮忙,去挖树苗。”李冯志刚推车准备出门,听他们母子的话,对跟在身后的李明浩说。

    “挖树苗。”李明浩上前问道。

    “嗯,你这几年没回来不知道,村里很多地都被外乡租去种绿化树和花甫了。不只咱们村,现在整个镇的田大多都种上了树苗。”李冯志知道儿子这几年出门在外不清楚,大概说了下。

    “哦。”李明浩点点头。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等过几天你去地里看就知道了。”李冯志说完就推车出门了。

    “爸,早点回来。”李明浩听他父亲这么一说,知道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看着远去的身影喊道。

    李冯志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

    李明浩在家休息了一会,和母亲张华打了个招呼就拉过家里的另一辆自行车就出门了。

    李家也是个不小的家族,父亲就有四兄弟和两个姐妹。这一圈下来,时间也不短,李明浩也早点出家门了。

    先是去了爷爷奶奶那里,老人家几年没见这孩子,天天念着。这是李明浩出门前母亲特别交待的。爷爷奶奶疼孙子可不比父母差。

    在爷爷奶奶那里,李明浩呆了两个多小时,看着爷爷奶奶那高兴的样子,李明浩心里很不是滋味。几年时间,爷爷奶奶也更老了。被问起在外面工作的事情李明浩专挑轻松的说,累的,苦的,一句没讲。二老听到他不再去外面打工了,比刚才看到他回家更高兴不己。

    出了爷爷奶奶家,就去几个叔伯家问候下,大多都是谈淡这几年在外的生活,和以后。听到他想留在家里种地,大家都很不理解。因为大家都李明浩这几年在外打工还是不错的,至少他姐姐的学费,还有还了几家人钱摆在那。

    在农村,每月能有个一两千块的收入,算不少的了。叔伯几个,也只能劝他李明浩自己要考虑清楚。要不然这几年一天天好起来的日子又被打回原形。

    李明浩自己也清楚,现在留在村里种地的除了老一辈,像他这般年纪的少了又少。不是在外读书工作,就是做点小生意或者打工。很少像他这样回家打算种地的。“怪不得中午父亲说,村里的田都承包不少给人种绿化树。”李明浩出了四叔家边走边想。

    想着大伯和几个叔婶的话,也不无道理。虽然近几年出于对农村发展的考虑,有了不少新的政策出台,惠农政策的实施,免税不止,有些还有补助,但除去人工肥药,有时还要看天吃饭,一年下来的收入根本无法计算,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出外打工来的稳定些。

    一圈走下来,快五点了,不过这个季节,离天黑还很久,李明浩也不急往家赶,而是放慢了脚步,慢慢的一欣赏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北家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三千多的人口,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卷里,不时还有几个小孩童赶着鸡鸭向自家院子里走。

    抬头望了望不远处山头的夕阳,染红了天边一大片白云。屋顶的烟囱不断的冒出袅袅炊烟,甩了甩想了一天,有些发晕的脑袋,深深吸了口气,才跨上自行车向家走去。

    新书上传,大家帮忙收藏,推荐。寒月拜谢了。

    第三章 上山 上

    回到家,母亲张华已经做好了饭菜,父亲也在,不过看起来也刚到家不久,衣服上还沾了不少土。

    “爸妈,我回来了。”李明浩把自行车推进家里。叫道。

    “嗯。明明,回来啦,赶紧洗手,可以吃饭了。”张华看见儿子回来,边装饭边对他说。

    “是,妈。”李明浩将车停好就去洗手了。

    “爸,吃饭了。”李明浩见父亲还没有坐过来,又叫了一句。

    “明浩啊,你先吃,爸先去洗下,一身怪脏的。”李冯志边走边说。“还有,先别给我装饭,我要喝点酒。”

    “是呀。明明你先吃吧,你爸一会就好。”母亲张华也坐了下来。

    “妈,还是等爸吧!我也不是很饿。”李明浩站起身到旁边桌子拿了小酒杯,就往里屋走。“我先去给爸倒杯酒。”

    “妈,是不是最边上这一坛呢。”李明浩看着屋里角落十多坛东西,都是家里这边的特产,有点分不清,不知是不是和以前一样放。

    “是的,就那一坛,糯米酒。”张华听见儿子问,忙应道。“用不用我来。”补了一句。

    “妈,不用了,你坐着,我这里马上好。”李明浩说。

    “嗯,明明,别盛太多。”张华叮嘱道。

    “妈,我知道,你放心。”酒多伤身,李明浩当然知道,不过这酒对于干重活的人来说,适量喝点还是好的,舒筋活络。

    打开酒坛的盖子,轻轻翻开封膜,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好香。”李明浩深深的吸了囗溢出的酒香。

    这坛糯米酒也有好长久历史了,酒真是越久越纯。土家酿制,酒精浓度也不高,四十多度,不算高,喝起来还有些许甜味,不会刺激喉咙。这种酒也叫“糯米泥,”也可以加点其他酒下去。

    李明浩还记得小时候还偷偷喝过,结果被他老爸狠狠训了顿。想到这,李明浩会心的笑了。拿起一旁的小竹简,轻轻打上了半简,酒杯微微一斜,一滴不露的装进杯里,这完美的表现,李明浩在心里臭美了一翻。

    贴上封膜,盖上盖子就端起酒出去了。

    “爸,酒来了。”一出房,李明浩发现父亲李冯志早坐那了,忙给他端过去。

    “好,明浩快吃饭吧。凉了就不好吃了。”李冯志笑着接过酒。

    “嗯,”李明浩端起碗,就埋头吃起来,除了几样自己家的小菜,还有一大盘卤肉,李明浩看这样子,应该是他母亲特意去镇里买的熟食。这种卤肉的做法,先是用油将切成条状的五花肉炸到皮松脆,再放进卤锅加入陈年的老汤,烧开,再放置一夜,等汤汁完全渗透到肉中。这样的肉吃起来不但不硬,反而特容易吃,淡淡的卥香味,每一口都回味无穷。

    这东西好几年没吃过,一下子食欲大发,一大碗白米就下肚。一旁的张华边看着李明浩吃边往他碗里夹两块肉。她也知道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吃这肉。

    一家人安静的吃着晚饭,一餐不算丰盛的饭菜,但三人还是吃得其乐融融。一个多小时是时间,在他们的谈话间结束了。

    吃饭间,李冯志问了李明浩关于以后的打算,既然决定留在家里,也得好好的想想,毕竟不像打工,只要工作完成了,老板就会给你发工资那么简单。种地可不是那么容易,什么季节种什么爪果蔬菜,还要考虑经济作物,不然就很容易分文都无法收取,到头来,白忙一场。

    听他爸爸李冯志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准备,没有想好。“万事开头难。”李明浩暗自安慰直接道。

    既然这样,李明浩也只能都爸妈粗略的说出自己心里大概的想法。李明浩并不只是想单纯的种瓜果蔬菜,在外面的时候听了不少养殖致富的,他也想试试。但还不清楚村里现在的情况怎样。

    “想法是不错的,但这样一来,场地资金的要求也是不少的,明浩啊,你得自己想想清楚,虽然家里鸡,鸭,猪什么都有养,但都是几只,几十只的样子,大规模的,爸妈可不懂,你最好先去村里走走再说。”李冯志静静的听李明浩说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嗯,爸,我知道,明天开始我就去村里转转走走。”李明浩听了说。

    “也别太大压力,慢慢来。”李冯志见儿子的样子,道。

    “爸,你放心,我知道。”李明浩向他爸露了一丝微笑。

    “好。”

    “明明,先去洗澡吧,热水妈放好了,这些事过两天再说,你今天又坐车下午又没休息,赶紧去洗洗,早点睡吧。”张华走过来道。

    “好的妈,我这就去。”李明浩听了,起身来,心里满是为温暖,这就是爸妈,想的都是自己。

    “妈,我也不小了,以后这些我自己来。”李明浩看着满桶的温水。心中满是激动。

    “好,好,好明知道了。”张华也知道孩子长大了,但母爱却成了习惯。

    一个热水澡下来,浑身轻松,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觉,崩紧的神经也都松了下来。和爸妈打了个招呼,也没有去看电视,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还真有点累了,李明浩伸了伸腰,就躺下了,看了看时钟,还不到九点,这已经是几年来最早的了。可能是想的事太多,还是不习惯这么早睡,翻来覆去的,还是睡不着。

    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这,农村只要**点一过,到处就显得很安静,没有了大城市那种灯火辉煌,和繁华。想着这几年在外头的努力,艰辛的付出,但最后还是呆不下去。想到家里,这农村的生活。两种不同的生活概念,城市那种嘈杂快节奏,压力又大的生活。确实与自己格格不入。

    侧过头,透过窗,看着明亮的夜空,满天的星星,真的好美,不时还有几声虫鸣蛙叫声传来。这种安逸且宁静的生活,李明浩越觉得适合自己,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想想都惬意。

    在美好的想象中,李明浩不知不觉的睡过去了。闻着竹席那一股阳光的味道,沉沉的进人梦中。

    翌日,一大早,李明浩便从床上爬了上来,时间还不到七点。

    李明浩刚一脚跨出房门,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张华便关心喊道。“明明,怎么起那么早呢,不多睡会。先去洗脸涮牙,早餐也快好吃了,就等你爸回来。”

    “妈,这都习惯了。”李明浩冲他母亲笑了笑道。便往厨房走去,拿水刷牙冼脸去。

    等李明浩涮洗完,李父刚好入门。从地里回来,这几天都去了老田家帮忙挖树苗,自家的田地只能趁早上去巡视一番。现在不是农忙季节,关系到不大。

    这时张华已经将早餐放在桌子了,白粥,油条,一盘炒蛋和一碟自家腌制的咸菜,挺清淡的。

    这也是南方和北方一个很大的区别。一曰三餐大多以大米为主食。一般都是早上稀饭,而中午和晚上都是白米饭。

    “爸,妈吃完早饭我想去山那边走走。”李明浩边吃着油条边对一旁的二老说。

    “嗯,这也好。去走走,看看。”一旁李明浩的爸爸应了一句。

    “山上草虫多,别走太远了。”李明浩的老妈叮嘱一句。

    “知道了吗。虽然几年没回家,但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北家村人,还怕啥。”李明浩连头也没抬,一大囗喝完粥应道。

    “还是老家的白米粥加油条好吃。”李明打了个饱嗝,拍拍微涨的肚子感叹道。

    饭后,李冯志拿了锄头铲子,准备了下,就出门了。

    李明浩也简单的装备上,带了个包,装上水和一点干粮。中午不准备回家。要好好的计划下,同时带上家里的砍柴刀,上山可以防身,也可以开路。

    和张华说了声,也就出门了。

    第四章 上山 下

    出了门,李明浩把目标定在了北家村的北边,那里的几座山成了他的首站。

    北家村的地势北高南低。两面环山,村里建屋的为东南边,而另一面是几千亩的农田。

    李明浩并不想单独的种殖,而是想种养殖一同发展。只有北边的地势最合适他的选择。在他小时候的记忆中,这里不仅有山,还有水。

    徒步走起来,距离还真的不近。李明浩也没有走的很急,一路看着农田的风景,绿色的田野,因为是春天,路边还开着不少各种颜色的野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微微夹着点淡淡的花香,心情特别的舒畅。

    路走到离山脚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时,路也开始变得难走,李明浩也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小路被荒乱的杂草长满了,根本没有一点路的痕迹。他心里很奇怪。

    从家里到山脚,李明浩花了足足半个多钟头的时间。父亲和几位叔伯说的没错,现在村里种地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这一路走来,根本没有看见几个人下地。特别是在后半段。根本人影都没有一个。

    李明浩轻轻的摇了摇头。目光重新回到前面的这座山上。

    目标,望峰山。这一座并不高的山却起了个这样的名字,很让李明浩奇怪。

    环视一下周围。山脚下依然种着那些长满长长突刺的荆棘树。这倒和以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些带刺的树主要是用来看林子的,每年果实可以收成,是这天然的屏障可起了防盗的作用。

    李明浩顺着这刺墙,走了一小段路,总算被他找到一个缺口。有几米宽的距离。边上还有几段朩头。李明浩有些明白了,这应该算是门。看这样子,这望峰山倒真没人承包了,不然肯定不会让荒草长成这样子。顺手拨开齐腰高的山草,心里想道。

    这时他出门带的砍刀,到真的派上用场了。可以用来开路。不单单防身这么简单。

    望峰山的这一边种的都是荔枝树,一大片的荔枝林。本来每年的这个时候,正直荔技开花期。这荔技树下的荒草杂木都会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还要赶紧的追肥打药,肯定不会让这些草和荔枝树争养料。不然收成会差上许多。

    这边的路因为是入口处,上山的路倒不是那么的难走。最大的麻烦就是眼前的这些草。李明浩一边挥动手上的刀,一边向山上走去。

    费了个多小时,李明浩总算到了半山腰,此行的另一个目标,望峰水库。踏上这大坝,李明浩把刀往地上一扔,找了个干净一点的地方坐了下来。休息会,放下了背上的包,取出水瓶,喝了几口,舒了口气,从山下到山上腰,他怎么也没想也费这么大劲。

    望着挺大的水库,柔柔的清风掠过水面,倒给李明浩带来一点湿意。

    二十多亩的水库其实也不能算大,但看到清澈的水,李明浩对于这水库还是很满意的。可能就是因为这路太难走,这水库到现在还没给人承包去。李明浩有听过自己的父亲说过,这望峰水库除了以前村里有在这里养过鱼外,这些年到是一直空着,闲置了。

    李明浩休息了一会,才在坝上转转,对于这样的地势,很是满意,这望峰水库和其他的水库有一处不同,他不是建在几座山之间,水库的外形,倒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的从望峰山的山腰咬了一口。这样的外形,李明浩倒是不用担心以后会出现什么像溃坝这类的危险存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路不好走,承包费肯定不高,对于李明浩来说,这才重要。

    他心里有了一些底,“今晚回家再和父亲商量商量看。”

    顺着水库一大圈下来。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李明浩回到原地,太阳早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天空的正上方。不用看都知道,中午到了。

    李明浩重新坐了下来,取出自己早上准备的干粮,痛快的填起肚子。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真的好大。回忆以前夏天的时候常常往山上跑,那时候满山的荔

    枝红彤彤的,现在想起来都吞口水,因为是小孩子,就算不是自己家的,摘几颗尝尝,也没人会说你什么。那时基本上都是满上跑,几乎毎棵树都吃过,那一棵的荔枝肉厚,那棵籽细都一清二楚。以前这山都是三年分一次,抓到那家是那家。这也是村里人的一大收入。

    刚才一路走来,明显这山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过了,不然那些杂草也不会长这么高了。都是现在的价格差,加上每年的结果率不稳定,村里已经没人打这山上荔枝林的主意。

    虽然满山的杂草丛生,但李明浩还是挺满意的。

    以后把这些杂草给清理掉,搭上几个小木屋,就可以放养些土鸡了。再加上这个水库,可以养鱼放鸭的。基本上就有点模样了。

    “继续向上吧。”李明浩休息了一段时间,才起身,向山顶出发。早往上,荔枝树却少了,多了一些其他的果树,青梅,柿子,李子,偶尔还有几颗桃树在某中。

    越往上,杂草倒少了很多,路也容易走多了。没花多久的时间,就来到了山顶。

    “呼,终于到山顶了。”李明浩翻出自己的水瓶,喝了几口。

    站在山上,向远处望去,倒可以望个几里远。颇有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过当他感叹完这一句,回过头来,向背后望去,顿时他明白,为什么脚下的这山会叫“望峰山”了。看着连成一片的高山,还真是站在山顶上望,后面还有高峰呀。

    跟望峰山连在一起的还有一大片,不止是北家村的,最高的有一千多米高。号称S市最高峰。李明浩看了看这望峰山的山顶,并没有什么大树,地势倒是很平坦,还有一条小小的泉水从山顶的另一端流过,水不大,却源源不断。

    在山顶李明浩还发现一些茶树,但长势不是很好。可能是长期没有人打理。找了找倒还真不少,只是很多被草覆盖了。

    “说不定以后这里可以做个茶园,”李明浩笑了笑。对于这山顶,李明浩倒没有什么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吧。四周走走,目光却停在了后面的山上。

    “后面这山好久没去过了。”李明浩脚步停了一下。这山说来也怪,虽然比起望峰山来说,倒高很多,也不超过一千米,但经常会有烟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村里的老人老是叮嘱这山不能上去。在潮汕这边,又比较迷信,有很多鬼怪的传说。小时候曾偷偷进去过,却不敢跑得太深入。

    今天又再到了这里,李明浩很想进去看看,这山倒地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关于鬼怪这样的说法,他是不信的。看了看天,天色还早。

    “上去瞧瞧。”好奇心驱动着李明浩。

    第五章 意外

    现在都到这里了,上去也没什么问题吧。”李明浩沉淀了几年的童心又被激起,打定主意。

    手里拿着砍刀,慢慢的向山上走去。这山太少有人走动,根本没有发现一丝路的痕迹,那些草长得特密,李明浩每走出一步,都小心翼翼的,还好有这把刀,不然,连走都走不了。草藤加上一些杂木,越往上山的坡度越陡,李明浩在心里不禁有些后悔,好不容易才爬了一半,没理由放弃的呀。靠着一棵大树,李明浩休息了一会,不过踩着二十几厘米高的树叶,感觉真的很不舒服。看着身后自己走出来的路,再看看往上的路,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看着四周,杂草丛林的,除了阳光被遮盖了一些,不时有几只鸟被惊飞,吓那么一下外,根本就是一座没什么两样的山吗。李明浩一路都有观察在山的环境,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为什么村里的老人要把这山说得那么恐怖呢。

    李明浩轻轻的摇了摇头,手中的刀又重新挥动起来。继续向上爬。这一次,等他再向上爬了不到百米的距离,起风了。阵阵的山风吹来。开始,李明浩倒没有觉得又什么,在山上吗,有风很正常呀。

    可是,在他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刚才明亮的周围,不知从什么时候,淡淡的白色气体已经弥漫在了四周。而且又越来越多的趋势发展。

    李明浩心中开始有一点慌了。周围的能见度已经不到五米了。

    “这山真又点古怪。怎么不一会就变成这样子。”李明浩越想心越寒。“还是下山吧。”看了看,还是倒退下山。可能是因为有些急,还是草多路滑,竟然脚下一滑,一脚踏了个空。

    “不会这么巧吧。”向下这么一可是身体却没有触地的感觉。

    “啊”眼前一黑,李明浩只觉头一痛,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明浩才从昏迷中慢慢苏醒。还有一点点迷糊。过了好一会,神智才清醒过来。

    “这是那呢。”张开眼睛的时候,李明浩被眼前的景像吓了一跳。他印象里,自己好像是失足掉进了山上的洞里才对呀。本该是漆黑一片的,“怎么,怎么…。是这样…。”

    一棵巨大的树遮盖了他现在目所能及的地方。几米,几十米,还是多少,他有点晕了。

    他根本无法形容。他眼前的一切,很真实,又很抽象。

    “这是那呀,、”李明浩摇了摇脑袋。再看看眼前的一切,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绿是他眼睛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颜色。

    他双手撑地,爬了起来。绿色的大树,绿色的小溪,绿色的草地,还有远处一个绿色的小湖,看起来这一切是多么的惬意。

    呼吸着异常清新的空气。李明浩理了理混乱的思绪,想找出一点头绪。“这是那?”李明浩大喊了几声。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安静,除了回音,根本没有别的声音出现。

    “哎。”李明浩叹了口气。明明自己是掉进了山坑里,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虽然身体一点事都没有,但这个到底是?(精彩小说推荐:

    ) ( 乐活农庄 http://www.xshubao22.com/3/358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