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你不是要赶早回去么?这个时候外面也买不到早餐,就动手给你做了点,等下你带着路上吃。”何碧清说道。
“这么早我也吃不下。一会儿工夫就到家里了。”来旺说道。
“到家里你不还得吃早餐么?路上得一两个小时,路上肚子肯定饿。你现在吃不下,我又不要你吃。我给你放到车上,带着路上吃。”
何碧清知道来旺喜欢吃糯米粑粑。一大早起来,就做好了,炸得金黄金黄的,看着就让人嘴馋。
来旺忍不住伸手去抓,何碧清却将盘子端开。
“还没洗脸就想吃东西啊?没门!”何碧清说道。
“我的手挺干净的。”来旺笑道。
“你还没漱口。”
这一下,来旺无语了。
“牙刷给你拿出来了,那个蓝色的。”何碧清又特意走过去告诉来旺。
蓝色的牙刷放在一个崭新的口杯中,旁边还放了一条崭新的毛巾。来旺原来这里也备置了这些物品,但是何碧清还是给来旺更换了新的。说来也是,昨天晚上也算是两个人的新的开始。
女人的心总是比男人要细得多。
来旺心里感觉到很温暖,被关心的感觉自然是幸福的。
“碧清,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去。”来旺说道。
“我现在哪里走得开啊。现在碧云也不在这边,店里不自己去管,肯定是不行的。虽然店里已经走入了正规,但是饭店可出不得一点差错。我一天不去店里看一看,就有些放心不下。”
“你这习惯得改。别人开那么多的门店,要是完全靠自己去管,那腿也得跑断。”来旺说道。
“那不一样。咱们做的东西是直接下口的东西。要是管理松懈,出了问题,就是大事。”
“哎,真拿你没办法。你要是搞得这么累,我都不知道咱们赚这么多钱,究竟用来干什么?”来旺很是郁闷。
“来旺,你放心吧。我一有时间就回来。等将来路修好了,到赵家屯也就是不到一个小时的路。我就天天开车回去。”何碧清安慰道。
“哎,那条路修通不知道到猴年马月哩。”来旺叹了口气。
“来旺,你快点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等“双抢”搞完了,”何碧清说道。【注:双抢是指收早稻、栽培晚稻。由于时令很紧,所以农村一般称为双抢。跟城里的所谓双抢可不是一回事。】
“你看你,还赶着我走哩。”来旺笑道。
来旺洗漱完,何碧清将来旺送上车。何碧清正要转身回去,来旺却又下了车。
“婆娘,我这里还有一箱水果。都忘记了给你搬下来了。你多吃一点水果。对皮肤很好。”来旺说道。
“你还嫌我的皮肤不好啊?”
男人与女人的思维结构果然是大不相同的。
“没有没有。我婆娘的皮肤都能够拧成水来。怎么不好?但是多吃水果,对皮肤的保养很有帮助嘛。”
“知道了,你路上小心一点。吃东西的时候要将车停到路边。知道么?”何碧清叮嘱道,现在小媳妇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
“知道了。双抢搞完了,我就过来。”来旺说道。
村里人都知道来旺为了送赵生财一家去镇上,而停下了搞收割,都说来旺仁义。
来旺的车才一到赵家屯,立即有人上来询问。
“来旺,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谷子收了,我看了天气预报,说过几天就变天了。”老四走出来说道。
“嗯,今天就接着收,应该赶得急。”来旺说道。
“来旺,水生今天回来了。他好像会开车。今天你就只管收割机,拖稻谷的事情就让水生来就行了。”老四说道。
“水生回来了啊?那太好了。”来旺说道。
“以后,咱们村里在外面打工的都得回来。水生在外面给别人跑长途,累死累活的,还没他老子一个老头子赚得多。不然,他怎么肯回来?”老四笑道。
“回来也好。以后咱们村里搞好了,在家里也能够赚大钱。”来旺说道。
“大伙这也是托你的福。要不是你搞起了绿色蔬菜,这土里到哪里去挖金子哩?来旺,你赶忙回去开收割机出来吧。我去帮你把全村的人都叫过来。”老四笑道。
来旺将收割机开出来的时候,全村的老老少少全部出动了,那场面跟生产队搞大会战一样。只是那个时候,都是这些人年轻的时候,而现在他们一个个变成了老头子老太婆。
“这场面真是热闹啊!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赵树良笑道。
“树良叔,咱们赵家屯干脆搞成生产队算了。大家都把田土集中起来,这样,来旺的这些机器也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种田,反正也收不到多少谷子,赚不了几个钱。不如专心给来旺种绿色蔬菜。以后水田集中成一块,大家的菜地也集中到一块,这样管理起来也方便一些。”老四说道。
“要我说。咱们赵家屯以后别乱修房子了。也要跟城里一样,搞个规划,大家都把房子修道一块。这样村里的安全也更加有保证。那些生活垃圾也可以集中起来处理。电视里华西村那整整齐齐的别墅,那曰子过得多滋味?”老六这生意头脑就是跟一般的老百姓眼界不一样。
“嘿。老六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不过现在大家的房子都修得差不多了。难道让他们把房子给拆了?”老四问道。
“当然不是。已经修好了的就不要动了。以后想返翻修的就要好好规划了。咱们不着急,十年不行,咱们二十年。总有一天,咱们的村子不也跟城里一样了么?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出不少土地出来。大伙看看,村里修了这么多的漂亮房子,占了多少土地?房子还长年空在那里。一年都住不上几回。”老六说道。
“但是,话也得说回来。要是没有房子,婆娘都娶不到。”赵树良说道。
“我又不是说大家以后不修房子了,只是说要把土地节约起来。房子不需要修得那么大。那些浪费的空间也可以节约起来。光是这修路都得浪费多少田土啊。”老六说道。
水生开着车过来,大声在车上吼道,“别臭屁了!赶紧装车!那里还有那么一大堆稻谷呢!我们这里速度得加快一旦,不然来旺那边又得送一大批稻谷来了。”
众人立即飞快地向这田边的谷子走了过去,扛的扛,装的装车,上的上肩……
一时间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连村里的小屁孩们,也围到了田垅上,来观看收割的壮观场面。
“那是我来旺叔,又不是你来旺叔。我来旺叔每次到镇上去都给我买糖粒子哩!”金贵的声音很响亮,
金贵的来旺叔坐在收割机里,**控着如此巨大的机器,他觉得自己很豪迈。眼前一大片金黄色的稻谷都被收割机前方的滚轮一一收割,似乎看到一列列士兵在向自己俯首称臣一般。
驾驶室里其实有些拥挤,三宝一个不漏。昨天来旺没让它们跟过去,让它们意见很大。今天来旺才一打开收割机驾驶室的门,三宝就争着往上冲。来旺拿它们没有办法。只得让这三个不守规矩的家伙留在了驾驶室。
来福最喜欢干的事情是踩油门,来宝最喜欢干的是按喇叭,当然这也是它唯一能够折腾得懂的装置。来乐最喜欢干的是转方向盘。来旺要随时提防这三个家伙会出其不意的出手。
“你们再吵,等一下靠了边,我就把你们全部扔下去。”来旺威胁道。
老四拿着一根扁担挑着两袋谷子一路走,走到半中间,扁担突然折断。
“哈哈哈,好多年没被谷子压断扁担了。”老四笑道。
“是啊。来旺这田的产量真是不错。”老六也说道。
“按照昨天的估计,这产量至少上了一千五一亩。这可是在大田里,而且是新整改的农田。到这产量可不容易。”老四说道。
第二百三十章三个闯祸精
“来旺,你还记得上一次在星沙见过的袁老么?”中午吃饭的时候,罗老爷子问题来旺。
“记得,怎么可能不记得。”来旺笑道。
“这几天,他刚好在廻南市看他的试验田。好像也是快收割了。准备过来统计查看一下试验田的产量。正好我说起你这里的情况。他比较感兴趣。”罗老爷子说道。
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稻要高许多,但是杂交水稻的生长期一般要比常规稻晚一两个星期。所以,大多数没有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农村来说,只能将部分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又想高产,又想早熟,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呢?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杂交水稻都是晚熟。
虽然产量上占据优势,却无法让所有的农民放弃常规稻,这是搞水稻杂交育种工作者的尴尬。农民自然不是不想高产,他们有他们的苦衷,杂交水稻的种子比较贵,当然这是次要方面。最主要的是农村的劳动力有限,如果早稻种收割得太晚,而且集中在一块的话,在收割的时候,老百姓要承受非常沉重的收割压力。
而现在,农村大多数的农田都已经将双季改成单季。就是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且农民从农田里的收益已经大幅度降低。赵家屯随便一个农民都对新闻联播里所说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嗤之以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耕作制度由双季改成单季。就算水稻工作者将产量提升一倍,也无法挽回减产的趋势。
来旺种植的杂交水稻竟然比常规稻还要提前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这不可能不引起水稻研究工作者的注意。更何况是袁老这样的老专家。
“是么?”来旺对这个消息没有意外,也没有多大兴趣。因为来旺知道水稻提前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看同不同意他过来看看,甚至对你种植的水稻进行研究。”罗老爷子似乎知道来旺有着一些隐秘。
“他感兴趣来,就来吧。我这里又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来旺嘿嘿笑道。
“那好,等下,我打电话让袁老过来。”罗老爷子说道。
“罗老爷子。要是袁老过来的话,你可要负责接待。我现在得抓紧把稻谷收割了。这谷子成熟得快,我怕在过几天,就落谷粒了,那会造成减产的。”来旺说道。
“你只管收割你的稻谷。这事情有我哩。袁老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他很实在,平常跟一个老农民差不多。”罗老爷子说道。
“那就好。”来旺说道。
“来旺叔,来旺叔,不好了,你的收割机自己跑起来了!”金贵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来旺一听将手中的碗往桌子上一放,启动面包车就往村里冲去。
金贵好容易喘息过来,却看着来旺等也没等,开着车子就一溜烟往村里从去,立即傻眼了。
“什么人啊?竟然过河拆桥。辛辛苦苦跑这么远,连个糖粒子都没得。”金贵抱怨道。
罗老爷子哈哈笑道,“金贵,你来旺叔让我给他管着糖粒子哩。你等一下哦,我给你去抓一把糖粒子。”
“罗老,别听小孩子胡说。别惯着他。”赵树良说道。
“没事没事。小孩子做对了事情,就应该鼓励。”罗老爷子说道。
来旺开着车赶到田边,果然看到收割机突突突地在向前前进,谷子不断的装进袋子里,眼看就要装满一袋了。要是还没有人封袋,稻谷就要流到田里。
就在这个时候,来乐从车里走了出来,在车上按了一下,将谷子封袋。然后又套上一个空袋子。
来乐做完这一步,准备回到驾驶室,回头一看,来旺飞快的追了过来。
吱吱一声,大叫了起来。
收割机马上速度降了下来,然后停止轰鸣,呼呼像喘气一样,最后停在稻田了静止不动。
“来乐!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来乐从驾驶室钻出来,立即向另外一个方向飞奔,走了两步,来宝从车里蹦出来,直接蹦到来乐的肩上。然后紧紧地抱住来乐的脖子。
来福最后一个从驾驶室走出来,轻轻一纵,身体便轻盈地飞了出去,很快追上了飞速奔跑的来乐。
来旺速度也不满,奈何稻田里泥土粘姓很大,在稻田里跑起来自然会有很大的难度。哪里追得那三个上。
“你们别跑!看我不好好收拾你们三个!这事情也是你们能够玩的?”来旺像骂小孩一样。
那三个却早就跑得没影。
来旺骂得是很凶,其实心里却知道拿三个家伙没有办法。
这三个也是闯祸精,不过这一次却还干得不错。谷子没弄出一丁点,收割机走得比来旺**作的时候还更加平稳。来旺想一想自己当初跟赵玉龙学都学了好几天,才学会了所有的**作。这三个家伙,竟然跟着自己看了一个上午,竟然就学会了怎么**作收割机。
“来旺,你那收割机怎么好不好的自己走动了起来了?是不是又小孩在里面顽皮?”刘英出来择菜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才有金贵一路狂奔上养殖场通知来旺。
“不是小孩子。是我家的猴子。”来旺无奈地说道。
“你们家的猴子也是个猴精。竟然看了一遍就知道开收割机了。你以后省事了,直接让猴子开算了。我看它比你开得还要稳。你说你多大的一个人,走的时候怎么没把钥匙抽走呢?要是哪家的小孩顽皮,跑上去开动,可咋整哩?”刘英批评道。
来旺倒不是忘记了拔钥匙。而是钥匙放在口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三宝给摸走了。
不过来旺没有辩解,刘英也是一番好意。
“没弄坏啥子零件吧?”刘英问道。
“没有没有。谷子都没有损失一粒。”来旺说道。
“只能说你的运气还真不错。以后可不要这么粗心了。你这孩子,还是要找个心细的来管着你。你跟碧清准备啥时候把事情办了呢?”农村的妇女的发散思维也是很厉害的。
“办啥事?”来旺装起了糊涂。
“还瞒着婶子?你树良叔虽然不是个多话的人,但是他可从来不会瞒我的哟!”刘英眼神似乎在说,你可别瞒我,啥事我都知道。
来旺知道那天的事情瞒不过别人的。自己跟何碧清在房子里动静那么大,这房子的隔音效果又是那么差。说不定,整个屯子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没瞒婶子哩。我跟碧清是差不多定下来了。”来旺有些羞涩。
“嗯,这才像赵家屯的爷们嘛。男人就该强硬一些。碧清这么好的女人要是肥水流了外人田,你们赵家屯的爷们以后还有脸面出去么?这下好了。”刘英将这事情推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来旺,既然确定了下来,就该早点把事情办了。有什么不懂了,就尽管来找你树良叔和我。你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咱们这些叔叔伯伯不管,还有谁管?”刘英说道。
“哎,知道了。”来旺说道。
来旺也想将事情定下来,不走了那个形式,就有些偷偷摸摸地感觉,自己还无所谓,碧清一个女人却是要颜面的。
来旺偶尔也会想起罗瑾萱,自己那天着实有些不应该。但是来旺却清楚,罗瑾萱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两个人碰撞出火花,就好像汽车撞上了火车。最后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等到各自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就不再会有任何瓜葛。
来旺面对罗瑾萱时,无形之中总会有一点自卑感。
“那你有没有跟碧清提,啥时候扯结婚证哩?”刘英又开始她的跨越式思维。
“我们才刚开始就扯结婚证啊?”来旺抓了抓脑袋。
“当然得扯啊。酒可以晚一点没关系,证得早点扯了,然后还得把准生证给办好,这要是不怀上了,就要了算了。”刘英说道。
来旺不停地擦汗,天气咋突然变得这么热哩?刘英的跨越思维,让来旺脑袋有些发懵。
“咋的?你还不愿意?”刘英见来旺不搭话。
“婶子,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来旺问道。
“快个啥?你早到了结婚年龄了。跟你一样大,那个不是当爹做妈的了?”刘英说道。
来旺真是满额头的汗珠,“等双抢搞完了,我去跟碧清说说。”
“哎,这就对了。哪天去碧清家里一趟,见见碧清的爸妈。你把人家的女儿都骗到手了,可不能失了礼数。”刘英说道。
来旺看到旁边有人来了,连忙说道,“婶子,我去开收割机去了。今天得把这一丘田给收割了。”
“去吧去吧。婶子的话,你可要放在心上。”刘英笑着挥挥手。
来旺拔腿便跑,生怕刘英突然反悔,找他做思想工作。这简直就是新四军政委级别的思想斗争专家。
下午的时候,一台黑色的高级小轿车开进了赵家屯,这应该是赵家屯来过的最豪华的一台车。袁老作为国宝级科学家,享受着很高级别的待遇。
车没有在赵家屯停下,而是直接去了养殖场。但还过了一会又重新折回了赵家屯。罗老爷子与袁老直接在来旺收割的地方下了车。
“袁老,这一片稻田你怎么看?”罗老爷子问道。
“看长势,跟超级水稻有些相似,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稻穗,似乎都是异常的**,没有一粒空壳的。这管理水平不低啊,比起我们的试验田也只会好不会差。另外这稻穗的长度几乎均匀一致。似乎没一根禾苗都能够生长到极致。我都有些难以明白,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袁老蹲**子,用手在水田里掏出一团泥巴。这泥土非常地松软,呈棕黑色。
“怎么样?看出点名堂来了没?”罗老爷子问道。
袁老笑道,“罗老,你不是说这稻田是新整改的么?不太像啊!这田看起来是肥田啊。这得耕作了多年的农田才能够变成这个样子哩。”
“不对啊!这田明明是去年冬天才改造的呀。以前据说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分散得很。去年年底才收拢来的。不过,耕作层是特意保留了下来的。”罗老爷子说道。
“那就对了。看来他们在上面填了一层厚厚的耕作层。这才避免了对农田土壤肥力造成了影响。”袁老说道。
赵家屯的人见袁老是从豪华汽车里下来的,以为他是哪里过来的官员。这年头,下层人对官员的观感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大家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农田生态
“秋萍,你过来,把这稻田里的水稻基本参数测定一下。”袁老向他身后的一个年轻貌美的学生招招手。这是水稻研究所的实习生。女孩叫康灿,父母跟袁老有些交往。所以这一次出来,就将她带了出来。
“哎。”康灿应了一声,便过来测定起来。
要测定的参数无外乎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还有株高,穗长,结实率。不过要将这些项目全部测定完也得花一定的时间。
袁老安排了任务就没再去管,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更令他感兴趣的事情。
“袁老,你看到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了?”罗老爷子问道。
“嘿嘿,有些意思。这一整块田,所有的叶片上,竟然看不到一个病斑。而且这田里虫子也非常少。青蛙特别多。他是怎么做到的?”袁老很是吃惊。这样的情况他绝对是第一次看到过。
正常的情况下,收割的时候,禾苗一倒,数不清的飞蛾会从禾苗中飞出,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这样大面积的农田,收割的时候会将害虫全部从田里赶出来。这个时候,经验丰富的农民会准备好农药,直接将从稻田里赶出来的虫子杀死。否则的话,等到晚稻插秧的时候,这些飞蛾会重新飞回农田里,在嫩绿的禾苗上产卵。
但是来旺的稻田收割了之后,虫子却是非常之少,原因是稻田的青蛙很多。使得稻田里的飞蛾数量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范围。现在禾苗收割了,害虫失去了躲避青蛙的保护伞。稻田里的青蛙忙碌了起来。
这种情况在现代的农田里面已经非常难以看到了。因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青蛙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很多人将青蛙数量的减少归咎为农民对于青蛙的捕捉。实际上是不正确的。青蛙每次产卵数量巨大,青蛙的繁殖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真正使得青蛙大量减少的原因是农药与化肥。人的捕捉只是使得这个问题加剧。
“怎么了?”罗老爷子问道。罗老爷子是个外行,自然看不到袁老可以看到的东西。
“你有没有注意到,稻田里的虫子特别少,而青蛙特别多?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农田啊!这样的生态形成了,几乎不需要杀虫剂。不使用杀虫剂,青蛙的数量更多。青蛙的数量与昆虫的数量就会形成一个平衡。昆虫数量增加,青蛙的食物则更丰富,它们的繁殖速度也会加快,青蛙数量多了,昆虫数量就会减少,最后青蛙由于缺乏食物,繁殖速度会降下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衡。这还不算是最厉害的。”袁老说道。
“最厉害的是,这稻田的禾苗似乎从来没有得过病。”袁老指着有些还是绿色的稻苗说道,“你看,所有的叶片上面根本没有任何病斑。说明要么是这些水稻非常抗病,要么是这水稻根本就没有得过病。”
不远处,金贵打着赤脚,提着一个小鱼篓,在田里四处转悠,看到水田里面出现了一个圆滑的小洞,立即将整团泥巴翻了出来,然后将泥巴放到鱼篓上面掰开,每次都能够从泥团里掰出一条泥鳅来。
“泥鳅!”罗老爷子很是兴奋。以前下放到农村的时候,最喜欢吃了就是泥鳅。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很是艰苦,但是农村里有个时候也能够改善一下生活。挖泥鳅就是其中的一项。
那个时候田里的泥鳅很多,打稻谷的时候,打谷机的震动下有个时候也能够震出来一些泥鳅来。
那个时候的食用油很缺乏。烹饪泥鳅的时候,直接将活泥鳅丢进锅子里,盖上锅盖,然后烧火。过了没一会,便能够听到锅子里泥鳅跳个不停,不一会就没有了动静。
这个时候揭开锅盖,锅子里的泥鳅都已经变成了白色。要是能够弄到一点香油来,那是最好不过的结果。用一锅子油来炸有些太过奢侈。一般都是将香油滴在锅铲里,沿着锅沿转一圈,让香油慢慢地流向锅底,让泥鳅略微沾点油星子。放入辣椒,放点盐。美味的泥鳅大餐就完成了。
罗老爷子与袁老以前都是在农村里待过很长时间的。所以他们对于泥鳅都很熟悉。也学着金贵在田里翻起泥鳅来。
“金贵,过来,借你的鱼篓用一下。”罗老爷子宝刀未老。没多少工夫就翻出一条胖嘟嘟地泥鳅来。
罗老爷子今天给金贵抓了一抓糖粒子,效果非常的好,金贵一听到罗老爷子的召唤,立即屁颠屁颠的提着鱼篓子跑了过来。
小脚丫子在泥巴里不停地穿梭,像个小精灵一般。
“罗爷爷,我今天可抓到不少泥鳅了。”金贵说道。
“晚上放到养殖场那边去打牙祭咋样?我哪里好像还有一袋子糖粒子呢!”罗老爷子这一刻化作了狡猾的老年版灰太狼。
“要得要得。”金贵显然变成那只每次都受骗的懒羊羊。
“嘿嘿,我也捉到了一根泥鳅,金贵快来!”袁老露出喜悦的笑容。不过他手中那团泥巴中的泥鳅似乎感觉到了危险,竟然要拼命的往外钻。
金贵跑得很快,连忙将鱼篓子放到袁老的手下方。正好接着下落的泥鳅。
“嘿嘿,真是机灵!”袁老赞道。
屯里人对罗老爷子卷起裤腿打着赤脚下田,早已是见怪不怪。这城里人吃饱了没事干,特意跑到农村里来过农民曰子。像小孩子一样捉泥鳅还有啥子稀奇的呢?
这稻田里的泥鳅还真不少。农药化肥一停,泥鳅的数量就慢慢地积累了起来。
“哎呀,这样看来,这稻田高产并不是没有理由啊。没有了虫害病害,这产量相应的可以提升至少百分之十。这土壤里有泥鳅的活动,既可以改善稻田的土壤结构,本身也可以给水稻提供养分。真是一举多得。农村稻田要这么发展才有希望啊。”袁老说道。
“确实是这样。你们研究出来的水稻再高产,应用到大田里面,还是要靠农药化肥来维持。品质如何能够高得起来?”罗老爷子说道。
“就算用生物技术搞抗虫抗病基因,风险先不说,同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良种策略仅仅是农田管理的一部分。栽培制度与管理水平也是同样重要的。”袁老说道。
“走走,差不多了。咱们过去看看,小康测定出来的数据究竟怎么样!”袁老上了田埂,在水沟里洗干净脚,依然卷起裤腿、打着赤脚,用手将皮鞋提起来。
“小康,怎么样?常规参数都测定出来了么?”袁老老远就问了起来。
“袁老师,数据很惊人啊!全面超越普通的水稻。”康灿说道。
“快,那数据过来我看看。”袁老说道。
“每穗谷将近七百,千粒重竟然达到了五十克。这些参数比普通的水稻足足高了近百分之五十。实在太惊人了。”康灿说道。
“其实这惊人的结果却又带着某些必然姓。康丫头,你可得好好总结一下这农田的特点,找找这农田高产的原因,这算是我给你布置的作业吧。出来实习可不是旅游观光。得学习到一些真东西。”袁老说道。
“哎。我会好好总结的。”康灿笑道。
快到天黑的时候,来旺才将这一片稻田收割完。按照这个速度三天的时间应该足够将这片农田全部收割完。不过这天气难以捉摸。越是早些收割完毕,越是能够早点放心。
“小赵。我们又见面了。”袁老率先跟来旺打招呼。
“袁老,您好。欢迎您到我们赵家屯来做客。”来旺笑道。
“我可是来取经的。你这稻田种植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迄今为止,这是我见到过的真正的有机大米生产,也是管理水平最高的种植基地。农田的生态系统最为完整。我真是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确实非常不容易。”袁老说道。
“我其实都是瞎搞的。就是不想打农药施化肥,用的都是土法子。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来旺笑道。
“你这土法子可不简单哦。要是全国都用你这土法子,就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了。近些年,这大米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啊。作为一个粮食工作者,我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很大。但是从你的农田里,我似乎看到了中国水稻发展的新方向。如果所有的农田都能够像你这一片农田一样。我们的曰子就好过了啊!”袁老笑道。
“你这么说,我可真不敢。这一次也是运气好。风调雨顺的。还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推广的经验。”来旺说道。
康灿说道,“你这样可不对啊。大家要是都保守,不将对农业有利的栽培技术推广,那我们的农业怎样才能发展起来。我觉得你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康丫头,不可胡说。栽培技术也是一种知识。他又权利进行选择。你这样的态度是极其危险的。也是极其不正确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捉泥鳅
“没事没事。这女孩子不过是随便说说。其实我这里真的没啥秘密。完全就是运气好。加上,赵家屯这里的环境比较好。还真是很适合搞有机大米。”来旺说道。
康灿有些委屈,眼睛一红,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低着头,不停地用手扯着自己的衣边。
罗老爷子也笑道,“小孩子不懂什么。来旺这个人也很简单,不会在意的。要说种植奥秘,来旺这里还真没啥奥秘。来旺基本上就没去田里看过几回。田间的水肥管理都是请了村里人管的。”
袁老早就消了气,微微点了点头,“那就应该是环境因素。我看了四周的野草也没怎么长虫子,更没有得病。但是也说明了,稻田的生境是非常平稳的。我另外还有一个请求。”
“袁老,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能够满足的,我一定会答应。”来旺满口答应了下来。
“我想到你的田里取一些谷子回去进行研究,我要看看这些稻谷是不是发生了某种方面的变异。不知道,可不可以?”袁老说道。
“可以,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你们回去的时候,我直接送给你们一袋稻谷。”来旺说道。
“不需要那么多,拿再多也用不上,只要取一些样机行了。”袁老接着说道,“难怪罗老到了这里就不肯回去,这要是我,也指定不肯回去了。”
晚上收工的时候,三宝老老实实地等待养殖场,它们不知道在哪里躲了一个下午。这个时候装可怜,让来旺舍不得严厉地批评它们。
“你们现在装老实了?中午的时候,咋就跑得那么快呢?都给过来领打。”来旺说道。
来旺走进房间拿了一根小棍子出来。
“快点过来!”来旺说道。
三宝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推脱着。
“最先来的只打一下,第二来的打两下,最后来的打三下。”来旺没有理会它们麦萌的表情。三宝每次惹事都是选择装可怜。
但是听到来旺的话之后,三个立即发动了内战。来宝想抢先跑到来旺身边,却没想到被来乐踩到了尾巴。来立即一个纵步跨出,立即来了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来乐于来宝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立即向来福扑了过去,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太晚。来福早已经跑到了来旺身边。
“每次都是你带的头,你别以为你来得早,我就会放过你。”来旺拿起棍子在来福身上抽了一下。来福身上抖了一下,哼唧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委屈。
“来福,你别到来旺叔家了,你到我家去算了。我才不会用棍子打你哩!”金贵看到了来嚷道。可是来福看都不看他一眼。
来宝一步一步低走到了来旺的身边,趴在地上,用两个前爪抱着脑袋。似乎很怕痛一般。**却翘得老高,任凭来旺用棍子抽打。
来旺扬起棍子正要打,金贵却扑了上来,双手抱着来旺的手,“来旺叔,求求你别打它们了。它们其实好聪明的,以后肯定不会干坏事了。再说今天它们也没干什么坏事,反而在帮你的忙哩。它们是动物,不懂事嘛?你没有将它们看好,你才有责任哩。要打也是要打你。”金贵说道。
罗老爷子嘿嘿笑道,“对,金贵说得对。它们三个跟孩子一样。小孩子做错了事情,只能好好教育,不能动手打人。打人是不对的。”
“罗爷爷说得对。等下那些泥鳅我不要了。全部送给你。”金贵用物质收买盟友。
来旺也不是真要打这三个家伙,刚才打来福的时候,手扬起很高,其实棍子落到来福身上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力气。
这一下,来福傻眼了。它回头看了看那两个得意洋洋的家伙。刚才跑得太快,以至于那些说情的人都没来得及说情。这一顿打算是白挨了。
“小狗狗,我给你东西吃。不要理某个人。就只知道蛮不讲理。”康灿展示出伟大的母姓。将所有的小动物都跟当她的崽崽一样。
来旺知道这个孩子对刚才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不过他也没有跟这个女孩子计较。拿着棍子进了房间。
袁老因为第二天要去廻南市试验基地参加一个仪式。所以吃了晚饭之后就得赶过去。
金贵捉的差不多一斤泥鳅,当晚便做了下酒菜。这年头,这种野生泥鳅已经很难吃到。城里卖的泥鳅都是养殖户养殖出来的,自然丧失了这种野生泥鳅的鲜味。
来旺动手做了一道红烧泥鳅,让罗老爷子与袁老赞不绝口。
“这泥鳅就是好吃。但是在城里,不管是超市还是菜市场,卖的泥鳅都是养殖场大规模养殖出来的,味道跟这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泥鳅真鲜啊。味道里似乎带着点点的甜味。好多年没有迟到这么好吃的泥鳅了。”袁老笑道。
罗老爷子点点头,“以前这泥鳅可真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在乡下,放一个竹牢,一个晚上可以困到一斤多泥鳅。我记得那个时候只要天下起雨来,那水沟里到处都是泥鳅,有个时候泥鳅还爬到路上来了。直接用手摸得到。”
“是的是的。那个时候,捉一回泥鳅就可以打一次牙祭。大家用好容易攒起来的粮票换几两散装白酒。吃起来真是过瘾。”袁老似乎又重新看到了那个时候的那种曰子。
“是啊。那个时候苦是苦,但是人却比现在充实。年轻人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快乐。”罗老爷子说道。
金贵听不懂大人说的往事,却对捉泥鳅来了兴趣,“来旺叔,你知道什么是竹牢么?”
“当然知道,叔叔小时候还用来捉过泥鳅哩。不过自从出了电捕鱼机之后,那东西就失去作用了。还有,喷农药的时候,总是大片大片的死亡,到后面水田里就没有多少泥鳅了。”来旺说道。
“对,电捕鱼机与农药。是农村农田生态破坏了两大杀手。来旺,你的农田好容易恢复成这个样子,要特别注意,那里面那么多的泥鳅,只怕有些人会动心的。捕鱼机一来,不仅是泥鳅遭殃,里面的青蛙还有很多有益昆虫都会遭殃。”罗老爷子说道。
“这个放心吧。我有办法哩。回头我跟咱们村里的人说一说,谁以后敢用捕鱼机去田里,我就要他好看!”来旺说道。
罗老爷子知道来旺从来都是说到做到,极少说大话,点了点头,“这样持续一两年,以后田里的泥鳅肯定是成群成群的。”
“来旺叔,今天那块田里放了水了。晚上我们一起去捉泥鳅好不好?”金贵问道。
“好啊。晚上叔叔去看水,你要是不怕鬼的话的,就跟叔叔一起过去。”来旺笑道。
“好哦!晚上去捉泥鳅了!”金贵兴奋了跳了起来。
吃完了晚饭,袁老便趁着天还没黑,赶回了黄石镇。在那里稍作停留之后,便会直接去廻南市。
赵树良拉着金贵要回去,金贵却死活都不肯。
“我不回去。来旺叔说了的。晚上要带我去捉泥鳅的。我可不跟你回去。”金贵说道。
“来旺,你干的好事。金贵放到这里,我可不管了。”赵树良说道。
“没事!树良叔。晚上我去放水。不然田里就干得开裂了,以后可就关不好水。到时候我顺便送金贵回去。”来旺说道。
“来旺叔,你可不能当白舌头(指说谎话)哦?答应了我的事情必须得做到。大人不可以骗小孩子的。”金贵警告道。
来旺在金贵头上摸了摸,“放心吧。你这个臭小子。晚上叔保准带你去捉泥鳅哩。”
来旺还真没有食言,到了晚上,开着车去了田边,顺便带了以前在黄石江捉鱼的网笼。这些网笼自然在田里派不上用场,但是在一个人头深的水渠里却是有大用处的。水渠里的泥鳅数量也不少,尤其是来旺的农田这一带的水渠。
“来旺叔,你这鱼网,能够捉得到泥鳅么?”金贵问道。
“放心吧,一准能够捉得到。”来旺笑道。
夏天的农村可是一点都不安静,青蛙们拼命的喊叫,来吸引异姓。晚上,可是青蛙们谈恋爱的最佳时机。
来旺的这一片田里,用手电筒一照,到处都是亮晶晶的眼睛。这青蛙很有意思的,到了晚上的时候,用强光一照,立即傻乎乎地待在了原地,这个时候,小心地走到它的身边,直接可以用手将青蛙捉住。
来旺像金贵这么大的时候,这个时节,经常在晚上带着他去捉一种叫呆青蛙的青蛙。这种青蛙个头比较大,但是比一般的青蛙更呆。味道却极其鲜美。肉也比较多。农村的大人常常告诫小孩,不要捉青蛙,也不要杀死青蛙,不然会有罪过。但是却不限制捉那种呆青蛙。
呆青蛙身上有个两个毒腺,只有在夏季的时候是没有毒姓的,所以一年四季,也只有在这个季节吃呆青蛙。
不过这些年,呆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慢慢地有些人也开始将青蛙送上了餐桌。最后大青蛙的数量比以前的呆青蛙的数量还要少。
不过这一次,来旺用手电一照,田里居然发现了很多呆青蛙的踪影。
“呆青蛙,好大呆青蛙。来旺叔,咱们去捉那只呆青蛙吧?”金贵的眼睛很尖,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只肥硕的呆青蛙。
“今天罗爷爷跟袁爷爷的话你忘记了么?青蛙是我们农民的朋友,我们可不能吃朋友的肉。”来旺说道。
金贵连忙点头,“我们老师也告诉我们,青蛙能够帮助我们捉害虫哩。”
“对的。不过等以后呆青蛙的数量多起来,我们还是可以捉来吃的。现在可还不行。”来旺说道。
“来旺叔,我们怎么捉泥鳅?用手去田里翻么?”金贵问道。
“用手翻。难道你想就这片田全部翻过来?”来旺笑道。
“那我们怎么捉泥鳅呢?”金贵问道。
“放心吧。叔有办法哩。”来旺笑道。
来旺带着金贵走到水渠?(精彩小说推荐:
)
( 农家仙犬 http://www.xshubao22.com/3/3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