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第 8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br />

    九七年,松台区政府在经过一番论证,雄心勃勃地想上北郊开发区的项目,当时的发展目标是在五年之内在北郊开辟出等同于现在中心区的经济区域,从而把整个松台城区的面积扩大一倍。

    由于时间紧促,当时松台区政府的做法是,一方面向上级报告审批的同时,另一方面,底下先迫不及待地开始土地规划,还煞有其事地组织了一次土地招商会。

    不过当时北郊的地方太偏僻,几乎是属于被遗忘的边缘,而且几年来的城市基建投资几乎为零,而且又没有特色的产业可以吸引人。松台区的决心虽大,但是那些开发商又不是白痴,可以说是一个个比鬼还精的人,到现场一看,当场打退堂鼓的人就不少。

    招商会开得热闹,对此感兴趣的人却不多,基本上都是吃好喝好,然后转身就拍拍屁股走人。

    松台区一看这个情况傻眼了,为了有效推进开发进程,也是起个领头羊的作用,营造开放氛围,当时松台区政府几乎是摊派一般的把几块地给划拨出去。几个在松台区本地稍有名气的房产开发商包括保泰地产,都分到到了任务。

    其中保泰地产的数量是两百亩,中兴地产也分到了两百亩,其他的诸如联佳、广发和金泰等,也都是分到了一百亩多亩到五十亩等不等的任务。

    保泰公司当时手头也算是有几个钱,再说李宝泰也抹不开区里的面子关系,经过磋商之后,以每亩十五万的价格拿了那块两百亩的地;中兴房产公司经过讨价还价,最后拿了一百二十亩地;至于其他的几家,本身手头就没几个钱,要是被这样摊派下去,等于是把流动资金全部套牢里面了,死活不干,都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了下来。

    等到了九八年金融危机一爆发,整个东南亚都是哀鸿一片,更是没辙了。中海市政府也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把松台区的报告给打了回来,整个事情就变得不了了之。

    不过就李宝泰来说,当初为了这两百亩地,整整有一千多万的资金被硬生生套了两年多,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进入五月,松台大学城三通一平工程开始全面铺开,北区的地价在各种媒体和坊间的炒作声中也随之上涨,达到了七十万一亩。三年的时间,土地价格翻了四倍还多,这样的生意哪里去找?怕是谁都要笑掉大牙了。

    金大牙抬头瞥了一眼韩易,说道:“你小子那弯弯肠子我可弄不明白,直说了吧,你想在这片上做什么文章?”

    “也没有什么大文章。”韩易笑嘻嘻地用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地画了一个圈,说道:“北区的土地,其主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它是联系大学城和松台城区最主要的纽带。不难想象,将来围绕这一块,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商业圈。与其我们几个开发商都散兵游勇似的几十亩、几十亩的拿地、你一栋楼、我一栋楼的建设,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联合起来运营一个大的商业楼盘。

    又或许,随着松台区和大学城真正地一大统,现在所谓的边缘地带,将会彻底地消除掉,而在不久的将来,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个真正的全新的中心商业圈。”

    “好哇你小子!”金大牙听得兴起,猛地一拍韩易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有主意,没想到是这么大的手笔。如果这一块地真象你说的那样,成为大学城和松台城区之间的枢纽,那么未来整个城市的中心还真的是要改变了。”

    “唔!那是当然的。”韩易点点头,“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取得松台区政府的支持,加强和加大对北区这片的城建投入,只有等到城市基本建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到时候再进场添一把火,那就事半功倍了,不然的话,光靠我们自己来搞,怕是要累死了都没得结果。”

    “你这么说,是要找人出面喽……”金大牙摸着下巴上的胡渣若有所思道。

    “对,而且这个人份量轻了还不行。我的想法,最好是直接找到鲁国强出面,我想这几天的时间,先就这个思路做一份初步的方案出来,看看鲁国强会有什么反应?”

    第三百八十七章邀请加入

    说实在的,金大牙表面上调侃韩易,但韩易提出来的庞大构想让金大牙目瞪口呆之余又怦然心动。金大牙在开发房产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够象那些知名的大公司般参与到某些超大型的城市建设项目中去,当然了,金大牙心里也清楚,凭着嘉义地产现在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够,或许再过个十来年,嘉义地产会有可能,不过那也是要建立在嘉义地产一直良性发展的前提下。

    但就在这一刻,金大牙突然发现梦想竟然如此接近现实。

    其实不单单是金大牙,就连韩易自己说完后仔细想一下,也为自己的计划吓上一跳。

    想的时候心情激荡,没顾及到那么多,此时冷静下来一计算,这么大的一片地,要是能全部动起来的话,那该得投入多少的资金啊?

    商业开发可是不同于盐林工业区的厂房开发。照了韩易的设想,是要建立一个集合了住宅、娱乐、商业、商务一体化的成熟的商圈,这可不仅仅是造几幢房子就能完事的,需要整体契合的布局和规划,而且建造、招商和发展的步骤也要深思熟虑。要说按照嘉义地产现在的实力,恐怕是连个边角都还不够。

    这么庞大的计划,就算是联合了保泰地产也力有不逮,韩易倒是想着顾江实业要是能参与进来,倒是勉强够格,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不算开发建造的时间,光是要把一个区域的商业氛围培育成熟,可能三五年都不止。

    韩易对此倒是无所谓,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是不知李宝泰和顾江会不会有这个耐性。

    当然了,这一切目前还都仅仅是一个想法,最终具体的实施还是需要获得松台区里的支持。北区的城市基础建设一直落后,要想发展,完善的城市设施不可缺少,这些城市设施包括了必要的水、电、道路,金融银行机构以及相关的政府办事机构等等,私人要想完成这些事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市政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份内事,最好的结果当然是由政府来完成。

    韩易用了两天的时间,费尽心思地查了一些资料,还把何晴和杨义支使得团团转,才算是勉强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捣鼓出来一份文件。其实有关的想法要转换成文字非常的简单,最麻烦的却是要怎样把开发和当下的政策导向相链接,而且为了打动鲁海强,还要着重阐述建立这么一个商圈对松台经济发展的好处来,却是颇费了韩易一番心思。

    这份报告能不能入鲁国强的法眼,才是推行这个计划的关键所在。

    韩易捣鼓出了这份文件,还没来得及先送给鲁国强,李宝泰却出人意外的先找上了门来。

    从去年的拍卖会之后,韩易和李宝泰就没见过面,不过李宝泰和黄国诚的关系良好,怎么说也不会是对立面上的人。而且韩易的计划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要联合保泰地产,毕竟李宝泰作为松台的地头蛇,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至少在人脉方面,就会比嘉义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虽然说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是国内的商业地产的开发却可以说是才刚刚起步,跨地域的开发,尤其是商业地产的开发,通常都很难。总是有着诸多场外因素的困扰,首先一个就是要处理好与当地同行间的竞争关系。当然了,如果没有跨地域的房产开发,也算不上是成功的房产开发公司。

    当初借助天籁锦苑的续建工程,嘉义公司成功进入松台房产市场,并在欧洲城项目上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和认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李宝泰一看到韩易,便主动地快步伸手过来:“韩总,可是好久时间不见了,不知最近可忙?”

    韩易呵呵一笑,说道:“还能忙什么?我们不就是欧洲城那点事,等着先把房子销售完再说吧。”

    忙不忙的,都是在松台一个屋檐下,而且是端着同样的饭碗,韩易可不相信李宝泰会对嘉义地产的底细不清楚。

    不过保泰地产前段时间一直忙于开发火车站的那块地块倒是真的,而且,自从两天前众诚地产在市中心拍得的那块地开始进场动工之后,只怕也会分散掉保泰地产更多的注意力。

    和嘉义地产相比起来,众诚地产的威胁性可是要大上许多。

    李宝泰又和金大牙打过招呼,寒暄了几句话坐下,韩易笑眯眯地说道:“听说李总火车站的那块地已经开始动工了,保泰地产今年可是要大展拳脚了。”

    “哪里,都是下面的人在做事,我倒是清闲得很。”李宝泰笑着挥了挥手,然后说道:“要说那块地,当初不是韩总你出手相助,花落谁家还是两可。这段时间忙着火车站那块地的审批,还一直没能好好感谢过韩总和金总,真是惭愧啊!”

    “李总太客气了,都是朋友,当然要互相帮忙了。”韩易嘴里谦逊着,心里却奇怪,难道李宝泰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就是为了谢自己这点芝麻丁点大的事?不过李宝泰不忙着说,韩易更不急,就等着李宝泰自个揭开底牌。

    果然,客气过后,就开始进入正题,李宝泰沉吟了一下,说道:“前几天我们松台的几家房产公司合计,准备成立松台区房产协会,我考虑了一下,想邀请嘉义地产也加入到我们的协会当中,不知道韩总和金总意下如何?”

    “松台区房产协会?”韩易下意识地朝着金大牙看了一眼。刚两天前还跟金大牙提过了联合的事情,李宝泰突然间冒出来竟然提到了组建松台房产协会的事情,虽然说出发点不同,但是和自己事先的设想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韩易一边思量着一边在脑子里快速地组织语言,倒是金大牙看到韩易的神色,先开口问道:“不知道这个协会都有哪些成员啊?”

    “除了我们保泰之外,还有中兴地产、联佳置业,另外就是金泰地产和广发地产,这是最主要的五家房产公司,当然了,如果嘉义地产加入,那就是六家核心公司了。”李宝泰笑答道:“我们准备在协会上报审批之后,再吸收当地其他的一些地产公司加入。”

    李宝泰所说,几乎已经囊括了目前松台最为主要的几家房开公司了。“如果真的以协会的名义出面推动整个北区中心商圈的发展,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韩易听着李宝泰的话,紧张地思索着。

    第三百八十八章网络风波

    “我们这个协会成立之后,还会邀请松台区的主要领导担任协会的顾问和指导,以便能够更好地和松台区的城市建设开发相结合。”李宝泰看了眼韩易,补充着说道。

    如果真要以协会的名义的名义推动北区商圈的开发,那么要把营造北区商圈的计划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共享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似乎也不是嘉义地产一个能够完成的,联合当然成了必须,可是这么多家房产公司集合在了一起,实力各不相等,出发点也不同,当中的利益诉求和协调就大大增加了难度。

    那么,嘉义地产又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

    五月十三日,关于日本稻森财团在中海建造的金融大厦设计方案带有明显侮辱中国民族的帖子已经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也是运气关系,张军逸他们发的那一篇帖子,恰好选择了在五一长假的时间,从六日深夜发出的帖子,同时在好几个网站里转载流传,很快地就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群情激愤。

    五一长假,政府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休息,并没有人特意去关注和监管网络,却是让那篇帖子在网上整整流传了四五十个小时,在八日中午的时候才被人发现,由于涉及到敏感的词汇,这几篇帖子而被很快屏蔽删除。

    以网络传播的迅捷性,这四十多个小时,可不知有多少个人浏览和转载过这篇帖子,更不要说这篇帖子还被人刻意放到了当下人气最旺的天涯网站上去了。

    最早的帖子虽然被删除了,但是这个盖子揭开之后,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能捂上的!帖子所引起的影响并未消除,网络上的议论也并没有结束,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很快的,对于事态的评论就从网上迅速流传到了坊间,并且,与中海相隔不远的建邺市也有人开始发表评论遥相呼应。

    建邺市在当初的日本侵华战争中遭受到了屠城的惨剧,几十万人惨死在屠刀之下,严重的伤害就算是过了几十年也未能抹去,对于日本人这样的行径反应尤其敏感和强烈。

    除了许多知名的文人学者和评论家以及某些身份突出的人物也纷纷撰文开始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更突出的则是中海市的各大高校,学生总是热血的,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容质疑。刚开始在校园BBS或者论坛上讨论,在这个手机开始逐渐普及,通讯发达的年代,要传播信息的渠道便捷而迅速,然后很快就传播和波及各大相联高校,于是,便有学生组织了各种具体的活动来抵制寰宇金融中心,更有人准备到日本驻中海的领事馆前去游行示威。

    而寰宇金融大厦的建造工地里,也开始出现了工人罢工的情况,还有人在工地附近设置了路障,使得工地的车子不能进出,迫使金融大厦的整个工程停滞了下来。

    事情的发展好象开始失去了控制……

    中海市政府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成立了专项小组,由副市长莫为民担任小组组长,小组的成员全都是中海市鼎鼎有名的领导,包括对外招商局局长古万山和教育局长席呈章,还有外经贸局局长章睿平。

    寰宇金融大厦是涉外经济领域里的投资,是由上一任的中海市市长领队的考察活动中取得的一个投资成果,当初还经过了大力的宣传,也是上任市长的主要政绩之一。不过当时的运气也确实不好,大厦刚刚开始建造,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让投资方不得以收缩资金停止建造。寰宇金融大厦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好不容易才有了转机能够重新建造,此时出了这样的意外,不仅仅是关系到中海市的面子问题,还有的是前任领导的面子问题。

    前一任的领导可是已经到了中央里了,虽然不在其位,但是地位更加显赫,不需要他开口说话,下面自然有许多的人揣度着要出头替他解决此类的小麻烦。

    另外,寰宇金融大厦是属于外资全资项目,本来只要你的建筑质量不偷工减料,如这般的建筑设计等等问题,是不需要中方来监管的,但是现在这事情牵涉到了最为敏感的民族问题,就算是中海市政府有心想回避,那也是逃不过去了。

    当然,比起这些来,当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安抚民众的情绪。

    要是让民众的情绪再无限制地高涨下去,说不定会酿成更大的民族对抗情绪,中海市是国内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外国人的聚集地,消息再扩散出去,怕就要酿成国际纠纷,对于中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会大有损害。

    要安抚民众的情绪,首当其冲的是要安抚那些学生。

    五月十四日,以中海市副市长莫为民为组长的专项小组走进了中海大学,并召集了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召开了座谈会;之后莫为民又接连走访了中海的几所高校,学生的游行示威被暂时制止了下来。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闹了开来,无论是中海市政府或者稻森财团都需要给国内民众一个明确的交代,并且向民众公布他们的大厦设计方案。

    五月十四日下午,韩易和金大牙一起去了一趟中海,顾江给他们两人发来了邀请,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商谈有关于顾江地产注资嘉义地产的相关事务。看来顾江在经过了详细的评估之后,还是认定了松台区的投资价值。

    “嘉义地产现在的总资产,估算应该是差不多在一亿五千万左右,这当中包括了嘉义地产的品牌以及其他的一些固定资产。”韩易手里拿着一些资料,字斟句酌地说道。

    下午到了中海之后,和顾江的会面并没有安排在商务宾馆或者其他的酒店茶楼里,而是直接在罗海江的别墅小会客厅里展开了讨论。

    嘉义地产进入地产业较早,不过前些年地产的商业化并不完全,嘉义地产最早还是靠着一些关系然后揽写城市基建工程存活,等于是给别人打下手般,等到后来慢慢积累了自己的资本和人脉,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九六年开始,商业地产逐渐兴起,嘉义地产瞅准了机会,由暖州的一些同乡帮忙进入苏扬市,不但接到了一些事业单位的集资开发房,还自己买地开发了几个楼盘,资产开始扩张到了将近一亿。

    当然了,无论是韩易或者金大牙都没有想到,就在天籁锦苑这样一个犹如鸡肋般的烂尾楼续建工程上面,竟然会获得了意外的暴利。整个欧洲城所获取的利润,也差不多要接近一亿,除开银行的百分之三十利润之外,嘉义地产在欧洲城项目上所获取的利润几乎就达到了他们四五年辛辛苦苦所获得的一半。

    而这利润当中,还不包括了现今欧洲城余下的前排裙楼产权。

    这也是为什么金大牙会对韩易的某些决定没有丝毫的疑问,举双手赞成的原因之一。不得不说,在商业上确实是有天赋的存在。就算是韩易在嘉义地产的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甚至还隐隐影响到了他的地位,金大牙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第三百八十九章组合

    “我可以注资五千万。”顾江手指轻叩桌面,沉吟了一下,说道。

    既然是谈到合作,在此之前,顾江地产应该也是对嘉义地产此时的资产做出一个大致的评估来,所以此时很快就能提出具体的数字来。

    五千万的股份注入,也就是说顾江可以在组合之后的嘉义地产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这样的数字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也许是顾及了罗海江的情分,又或许是上次韩易的话起了一点作用,顾江并没有依靠资本的优势趁机来挤压金大牙的股份。经过顾江注资之后,整个嘉义地产的资产达到了两亿,其中韩易在欧洲城上所获取的利润全部折合成股份,以两千万占百分之十的股份,金大牙为百分之六十五。

    当然了,这还是前缀的程序,真正股份组合之后,包括办公楼眼睛欧洲城裙楼等一些固定资产全部要有专业的财务人员来重新进行清算,可以算入股份之中,也可以用现金的形式进行贴补。

    三个人对于资本的认识都很到位,组合的优势明显可见,也不会纠缠于那些细枝末叶。

    “你们几个这么快就谈好了?”罗海江在楼下的小花园里亲自动手修剪花枝,看着韩易他们三人走下楼来,把手里的剪刀放入工具箱中,回过身来笑着问道。

    “呵呵,顾大哥体谅我们的难处,做了很大的让步,谈起来当然快了。”韩易心里清楚,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对于顾江实业来说,根本就不过瘾,要按照他们的惯例,起码也是要持有百分之四十以上才是正常。

    这当中也许是顾江做了工作,才有这样的结果,顾江没有明说,韩易也当然要记得这个人情,言语中便点明了出来。对于韩易来说,说句话不费什么代价,却会让顾江的心里觉得非常舒服。

    对于顾江这样的人来说,财富真的只是一个数字了,房地产的盛宴刚刚开幕,国内的大鳄们都在虎视眈眈,抢占地盘,谁也没有能力把好的项目都揽入怀中。相比起来,却是在获取财富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展延伸顾江实业的人脉关系,从长远发展构架来说,似乎更重要一些。

    而韩易要想实现开辟北区商业圈那么大的宏伟构想,资金和人脉关系都很重要,顾江实业公司此时无疑是一个极好的盟友,至少比起松台那些地产公司来说,要可靠的多。

    “前几天保泰地产的李宝泰来找过我,他们想在松台成立房产协会,也邀请嘉义地产能够加入。”几个人随意地在庭院边的石鼓凳上坐了下来,韩易提起话题来。

    “松台区要成立房产协会?他们是冲着大学城去的吧。”顾江脸上的诧色一闪而过,然后笑着问道。

    要说其他行业的协会倒是常见,但是2001年,象房产协会之类的还是不多,更何况是松台这么个小地方。

    韩易点了点头:“李宝泰他们纠合了总共五家房产公司,总的来说,这几家公司在松台的实力还算是排在前列。”

    “要说在松台排在前列我相信,不过实力……怎么过人的话就不一定了吧!”顾江轻笑着说道,“不然,李宝泰干嘛要找嘉义公司这个外来户。”

    韩易闻言晒然一笑。顾江果然精明,只是从李宝泰的行为上去,竟然马上就能推测个八九不离十。

    “虽然说他们的实力各有良莠,不过他们也算是松台的地头蛇了,有些面子还是要给的。”韩易灿然笑道:“就说保泰地产,就算是走出松台来比,实力也是不错的,听李宝泰说,那个中兴房产公司也算可以,其他的几家嘛……呵呵……”韩易现在在松台讨生活,当然不便太过评价松台的几家公司,只能是笑笑而已,要表达的意思却已经完全表达了。

    “如果他们成立的房产协会能够左右一些松台区政府的想法,倒是可以考虑加入。”顾江摸着下巴说道。

    通常的协会,总是有那么一帮子的人来打通各种关系,有些更厉害的,甚至能控制某个地区某些行业的发展,说是地方垄断也说得过去,李宝泰他们应该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试图抱成团来抵御外来的进入。

    “我大致能摸到他们的一些想法。”韩易说道:“由于整个大学城的土地,都是由松江区里无偿提供,除了校园建设土地之外,还有包括学生宿舍以及生活区商业街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他们此时抱成团,是想在这个上面分一杯羹,至于让嘉义地产加入,我想大概是李宝泰自己的意思,对于其他几家的实力有些没底,嘉义地产却有欧洲城的例子放在了那里。不过我猜其他的几家倒是恨不得都让自己给吞了。”

    “他们倒是能吞得下去?”顾江冷哼了一声。

    也不是顾江轻视,只是作为消息灵通的人士,顾江的人脉可以让他知道很多内幕的消息。松台大学城是由中海市提出的大型项目,虽然是落户松台,但是其中的许多关节,是由中海市来直接推动和操控的项目,象高校园区搬迁、银行贷款、城建筹划等等一些关键的问题,中间牵涉到的关系实在是复杂,通常来说,上面发话打了招呼,松台区政府也不敢忤逆,所以说中海市的某些开发建筑公司能够优先获取项目也不是奇怪的事。

    这一点李宝泰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也硬不过上头的人。不过松台大学城几十亿的投资,光基建项目总共就有好几期,无论对于哪家公司来说,都是超大型的项目,要光凭着一家的实力就想全部吃下去,那简直就是妄想。无论如何,松台的开发商也算是地头蛇了,别人吃肉我啃骨头,也算是够可怜了,如果连骨头都没得啃,不说李宝泰他们心里恼火,恐怕就是松台区政府也会脸上无光。

    总不能又送地又出钱的,却连口汤都喝不上。要真是那样的话,只要李宝泰他们暗地里使些小手段,松台区下面的人鼓动起来,稍微让工程延滞也是极为简单的事情。中海市相关部门的人也不会是笨蛋,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不过至于手指头缝里能够漏出多少的活来,却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李宝泰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组成松台房产协会,纯粹就是要增强说话的份量了。

    第三百九十章策划

    “管不管得他们吞不下去,我倒是觉得如果能让他们做出些举动来,还可以吸引一点注意力,也方便我们行事。”韩易淡笑了说道。

    顾江闻言眼光闪了一下,侧过脸来凝了声音问道:“有什么好的想法?”

    “也不算是什么大的想法。”韩易嘻嘻笑了一下,说道:“我是觉得,开发房产,为什么非要去争夺那些所谓的黄金地带,毕竟每个城市的黄金地段总是只有这么一两处,还不如避开,转而寻求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区域。其实所谓的黄金地段,大多也都是人为所造成的,既然是这样,那么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黄金地段,只是看这个地方能不能兴旺起来罢了。”

    顾江闻言点头,韩易所说的虽不是绝对,却也不无道理。这个世界上,除了极少数的得天独厚的地方,一般同处一个城市,都是视乎上头政策发展的倾斜度而定,就算是交通和流通渠道,也可以靠人为改造,更不用说各种宣传了。几乎每个地方的名品街和商业圈都脱不开这种浓厚的人为痕迹。

    就说现在红红火火的绍城纺织城,早在十来年前,前身不过是默默无名小镇边的一块农田,最早弄成纺织城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看好,因为那个时候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很浓厚,那里的店铺造好之后,一度空置在那里无人问津,镇里的人四处奔波求着别人过来投资,而一间店铺的产权整个转让,也不过是几千元而已。

    而现在呢,随着出口贸易的放开,纺织出口贸易成倍增加,如今纺织城里的一间店铺,光是一年的租金,就达到了惊人的三五十万。

    韩易继续说道:“前几天没事的时候和金大哥在一起合计了一下,觉得嘉义地产实在是没必要硬要挤入这个缝隙中,不但吃力,还不讨好,还不如独辟蹊径来得爽心一些。”说着侧过脸来对着金大牙道:“金大哥,这个事你有经验,还是你来和顾大哥说得清楚一些。”

    金大牙听着笑骂道:“你小子,事情是我们商量的,你说和我说还不是一样,偏偏还要让我。”

    “当然不一样了,你现在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大了嘛!我以后还要在你手下混,可不能抢了你的风头。”韩易腆着脸笑道。

    顾江和罗海江被韩易这话都说得微笑了起来,两人心里想的却是不同。罗海江是看着韩易现在举止言谈越发的成熟,心里由衷高兴。金大牙无论如何说,也是将来嘉义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就算是交情再好,但是必要的尊重还是要的;顾江却是看着韩易年纪轻轻,却并没有通常年轻人喜欢抢着出风头的毛病,心里对他更高看了一眼。

    金大牙笑骂了一句后,便没有再多推辞,轻咳了一声说道:“那天李宝泰来过之后,我和韩易商量了一下,觉得他们的眼光还是有点问题。当然了,大学城是明摆在那里的诱人蛋糕,也不由他们不上心。”

    “你觉得他们哪里有问题?”顾江问道。

    “现在大学城一期的平整项目,已经确定的有中海的致信地产公司参与,听说致信地产是有些政府背景的,不然也拿不到这个项目。李宝泰他们这么多年来都只是安于松台这一隅,和中海的房产公司相比,人际关系上就差了一大截,这真要是硬挤进去,很可能就会引发矛盾,房地产公司可以琢磨的漏洞太多,要打压也方便的很。”金大牙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地图来,在石头圆桌上铺了开来。

    “你倒是专业,还随身带着地图。”罗海江在边上笑道。

    金大牙呵呵笑了一下,说道:“我这人脑子不够使,只能想着勤能补拙,随声带着地图,也不是太麻烦,还可以翻看,方便了许多。”说着话的时候,把地图平铺于圆桌上,用手捋平了,手指着说道:“我和韩易看过地图,倒是觉得这个地方有潜力可挖。”金大牙伸出手指,在中间的地带画了一个圈。

    顾江环了双臂撑到桌上,注视着前面的地图,双眼炯炯有神:“你们准备怎么做?”

    “九七年的时候,松台区政府就曾经有意向要把北片区域重点发展成为松台新城,毕竟松台区往南是铁路和国道,未来还有高速路,虽然有隧道相连,却无形中被分割成了分散的好几块区域,而北边地域宽广,发展空间巨大。只不过当时因为正好遇上金融危机,还有中海市政府可能是考虑到大学城等种种原因,最后这个提案无疾而终。可是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不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就连大学城的最终位置也已经落成。如果能够说动松台区政府,把新区开发的重点适当向北边延伸一些,那么围绕这个地方,发展成一个新的中心商圈,就可以把松台区和大学城有效地连接起来,而这一块地方,也就会成为未来整个区域包括松台区和大学城的中心地带。”

    “你们上次拍卖的两块地,是不是也在这个地方?”顾江眼睛盯着地图,若有所思地问道。

    “是的,我们买的两块地,就在这里。”韩易指点着地图上,接着话道:“不仅是我们的两块地,据我们所知,保泰地产在这块地方还有两百亩地,另外,中兴房产也有一百多亩地,如果能够集合起来的话,就有五百多亩地,绝对有发展前途。”

    “五百多亩地,确实也不小了。”顾江地产也是做过大项目的公司,顾江对于五百亩地的项目也不会太过惊讶,轻轻点了点头,“有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我们只是初步的意想,是想和松台区政府达成共识,然后联合保泰地产和中兴房产,最好能够先统一开发成几个高规格的小区,这样就能形成足够的声势,也就能有效带动周边的地块相继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韩易说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躲在背后打冷枪

    等到大学城完全建成之后,除了学生之外,可以预计在松台区将还会增加五六千人的教职工。作为大学里的教师,这些人的薪资并不比那些坐在写字楼里西装革履的白领低,有些课题丰富的甚至要超出许多,虽然说这些教职工并不是都会随着大学城落户松台而在松台安家,但是日常的生活和娱乐消费却是不可避免。

    如果再加上几万名的学生消费,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形成和维持韩易预想中的城中心商圈,无疑是需要极大的消费带动,可不仅仅是指望松台城区的居民,在韩易的臆想之中,大学城里每年不断流动的学生和教职工可能是更加强力的主力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松台区政府的态度就很重要了。”顾江不愧是经验丰富,一下就看准了最关键的地方。

    “我的想法,最好是能够通过关系直接和现在的松台区区长鲁国强联系,把我们的方案递交给他。”韩易说道。

    虽然说鲁国强现在已经升任区长,不过和鲁国强的联系能够通过黄国诚来实现,这点韩易心里有数,也能说出这句话。

    重新开发北区,对于松台区来说,不过是把以前被搁置的项目重新提到议程上来,毕竟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日益月新,与时俱进,有些事和物在以前不合适,可能过了若干年之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首要大事。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提请北区开发事项,对于鲁国强来说,也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而且鲁国强初登上区长的位置,想来也是要做出一些政绩来稳固自己的位置,也要为进一步的升迁捞足资本,应该会乐见其成。

    以松台区的地理格局来说,要想扩大城区,摆脱发展的桎梏,往北延伸发展才是最为正确的方法。

    问题是,松台区有多大的决心?松台区的决心大小,可是直接关系到北区城建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度,这对于一个成熟社区的促进尤其重要。

    “如果能这样的话,那是最好了。”顾江点点头,抬起头来看着韩易,说道:“要操作这么大的一块区域直到成熟,所耗费的资金将会非常大,你们有估算过嘉义地产的承担能力吗?”

    就算是出奇制胜,最后说话的还是要靠实力。嘉义地产的资金本来就不多,而北区两块地的出让金就达到了一亿三,幸好是土地出让金可以分期付款,但就算是这样,也占用了将近三千多万的资金。

    韩易呵呵一笑,说道:“暂时还没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我想怎么着也先等正式的项目书做出来,让鲁国强区长过目了之后再说。呵呵,如果政府能大力支持的话,李宝泰他们的信息这么灵通,不可能不知道的,到时候恐怕他们的动作比我们还快。”

    听韩易说话的语气有点漫不经心,让人有错觉他的这个想法是不是一时热血上涌的拍脑壳想法。顾江听着却笑了起来,用手点着韩易,嘴里说道:“你啊……你啊……竟然想着让别人冲锋,自己躲在后面打冷枪,难怪老金经常说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奸商……”下面的话却是没再说出来。

    “顾大哥实在是过奖了,要说奸商的话,我哪里还够得上规格,那名号可不是一般人能当得了的。”韩易腆着脸笑道:“顾大哥觉得这样如何?”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顾江是一点就透,韩易都才是说了个开头,顾江显然是已经理解了他全盘的想法,虽不全中,却也相差不远。

    罗海江笑吟吟地看着韩易在那里插科打诨,以他的精明,几乎是和顾江同时就猜到了韩易真实的想法,心里不禁感慨着师傅的眼光还真是独特,从初见韩易,两年的时间,几乎是看着他成长,但此时此刻也诧异于他的成长之快,竟然能够这么快就完全融入了商场的规则之中。

    “确实不错。”顾江抿了一下嘴,微微蹙眉思忖着说道:“既然这样,要玩就玩得大一点,我看那项目书上,你就写上预备的投资额为……五亿?要不就八亿?嗯……就五亿。”顾江一边自语着一边摊出右手的巴掌来,“我看这个数字差不多了。”

    韩易一下瞪大了眼睛,看着顾江说道:“老大,不是吧!五亿?”

    “怎么啦?”顾江一脸不以为意的表情,“是不是觉得太少了?那就八亿吧。”

    韩易一脸被打败的表情,哭丧着脸说道:“顾大哥,我倒是想八亿来着,可是就连这五亿,恐怕都拿不出来吧!”

    顾江呲牙笑了一下,对着韩易说道:“你小子少跟我打马虎眼,你不会告诉我你没有那个心思。反正是要吹气球的,那就吹得再大些又何妨?再说了,你怎么就知道我们拿不出五亿来,这商业圈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总的要一步一步地开发,再过个三五年的工夫,谁能预料那个时候我们会发展到什么样?”

    “好吧,五亿就五亿吧!”韩易摊了摊手摆出了一脸无奈的表情,不过那样子却让人怎么看都不觉得他有多沮丧。

    “你们两个,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啊?什么五亿八亿的,我们有这么多钱吗?”虽然事先和韩易就此事商量过,不过此时,金大牙显然是没搞清楚状况,在边上稍显郁闷地嘟囔着。

    也难怪,韩易有时候想事情的特点本来就是天马行空,或是灵光一闪,在此之前,或许模模糊糊地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刚才和顾江问答之间,整个轮廓却变得异常清晰起来,便把这个想法补充了进去。

    “老顾的这个点子不错,五亿的项目投资规划,我就不信松台区政府还能不动心?”罗海江在边上笑着道。

    “最重要的是,不管这个议题是由鲁国强亲自提出,还是让别人操刀,至少要让提出这个议题的人有足够的底气,这就对了。”韩易补充道。

    第三百九十二章抛砖引玉

    五亿资金投入,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其实也不能算是太过耀眼的手笔。不过2001年之前的松台区,引进的外来投资实在是差强人意,黄国诚前几天在闲聊的时候就不经意地抱怨过,松台区的招商局简直是个摆设,白白养活了一群人。

    听着黄国诚的抱怨,韩易倒是想起来松台区的那个招商局副局长萧慧君来,那天的接风宴,这个女人圆滑成熟的为人处事让韩易印象深刻。心里想着招商局都有这样的精兵强将,竟然还招不来客人,也是这地方实在缺乏吸引人的焦点罢了。

    要说松台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交通方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但有大片土地可以发展工业,而且还有环境优美的森林公园。不过相对中海市下属 (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