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第 8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反应出来乐云市政府对王忠发事件刻意的冷处理。

    那么也就是说,王忠发所购买的厂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还是属于个人的合法资产。

    就如曾庆华所言,立信公司完全只要遵守好自己开发商的本分便可。既然当事人已经不在了,那么就把这幢厂房的产权划归入王忠发的直系亲属之下,至于最后该如何处理,是充公还是什么的,就不关立信公司的事了。

    想通了这事,韩易便打了个电话给方宏,把自己和曾庆华商议后的决定跟他说了一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让人通知王忠发的家人了。”方宏每天上班都很准是,现在也是早早就到了办公室,听完韩易的话,说道。

    如果是放在通常,以方宏的能力,就这类事根本就不需要让韩易特意从松台特意赶回来处理。但是王忠发的事情并不仅仅是一个产权归属问题,方宏在乐云呆了这段时间,韩易许多东西也不瞒他,自然是知道了许多人所不知的事。虽然只是一幢厂房,但当中还牵涉到其他的许多隐情,因此方宏才不敢自作主张。

    王忠发的家人,除了妻子之外,还有一双儿女,都还是上学的年龄,女儿已经读了高中,儿子还是初中。

    韩易回到了立信公司的时候,正好碰上了王忠发的妻子。“这位是我们的韩总。”看到韩易进门,方宏便伸手介绍道。

    王忠发的妻子连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看向韩易的眼神里便带了一丝期望。王忠发的妻子年纪并不大,才四十刚出头的年纪,却已经生出了许多的白发,一副心力憔悴的样子,苍老得如同五十岁了,只是从那脸部的轮廓还可以依稀看出当初那俏丽的模样来。

    韩易不禁在心中轻叹了一声。看来自从王忠发出事之后,这个家庭的日子并不好过,也承受了许多的压力。人情,人情,有人才有情!所谓人走茶凉,这人世间的人情世故本就如此,有权有势的时候,有人就眼巴巴地会贴着你,盯着你,恨不得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服务,就连上个厕所都有人给你递手纸,你就算是想甩都甩不脱,你要是跟他客气,他还跟你急。可一旦你要是失势,马上就会变得门可罗雀。这还算是好的,趁机落井下石者也不在少数。

    据韩易所知,王忠发在世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着一大帮的人,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无非是想从他的手里搞到贷款或者带有其他的不可言喻的目的。可自从王忠发出事之后,一部分人立刻消失,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非常积极地鼓动着王忠发的妻儿去上访上告。当然了,这些人如此出力地出谋划策上窜下跳,究竟是真的出于义愤还是另有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事情虽然是由王忠发的家人所挑起,但是很明显这只不过是一个由头或借口罢了,之后的事情在各方的努力和默契之下,达成了不为人知的妥协,而原本应该是主角的王忠发家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角逐当中却彻底地沦为了配角。

    虽然最终医院赔偿了王忠发家人二十万,但是人终究是没了,再多的钱又有何用!而且王忠发的老婆从来也不敢过问王忠发的事,家里的财政大权也从来是王忠发说了算,每个月给老婆几万的家用,就算是王忠发有千万的家产,却也是由王忠发他自己一手掌握。

    也许王忠发也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这么不明不白地就完蛋了,竟然连一丝的遗言也来不及留下,而他藏匿在外的所有的钱财也便成了空影,不知道是便宜了银行还是便宜了某个人。

    韩易从碧辉收集的情报里知道,王忠发在外面还养有一个情人,不过不是在乐云市区,而是在虹镇。王忠发在虹镇的河头村那里造了一幢精致的别墅,那个情人就住在那里,王忠发工作之余就开车去那幢别墅里相会。

    “韩总,我听说忠发在工业区这里买了一幢厂房,不知道……”王忠发老婆的口气明显有些迟疑。因为就这幢厂房,王忠发也并没有过户到她的名号或者子女的名号下面,也没有向家里人提起过。而王忠发老婆之所以知道这个事,还是因为方宏主动打电话通知的。

    韩易不禁在心里又叹了一口气。王忠发在盐林工业区买厂房的事知道的人不少,可是王忠发出事后到现在都已经这么久的时间了,却没有一个人告之王忠发的老婆。真是人情冷暖,受者自知。

    第四百零四章孤儿寡母(修改)

    (今天的这个章节码得有些仓促,晚上重新看过之后,觉得还是把前后顺序调换显得更加合理一些,因此修改了一下,希望大家原谅。)

    “你好,杨女士是吧?”韩易之前从资料中得知,王忠发的老婆姓杨。

    韩易边说边接过方宏递过来的文件夹,翻开道:“你的先生王忠发去年在我们公司购买代建了一幢厂房,当时是签订了土地购买合同和代建,并已经预付了土地购买款以及代建款总计六百万,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款项,另外我们在合同上还有条款注明,就是厂房至交付前两个月,需要再支付总金额的百分之三十,等到完全交付过户时,再缴清剩余的百分之五十。那么……如果你是要接手厂房的话,还需要支付剩余的余额去掉零头后,正好是六百万,这里是详细的数据,请你过目。”

    韩易说着话,然后把手里的文件夹递给了王忠发的老婆。

    “六百多万……”不过很显然,王忠发的老婆是让韩易报出来的一连串数字给听呆了,愣愣得半天也没想着伸手去接那文件夹,嘴里喃喃自语了有那么十几秒的时间才像是猛然回过神来,咽了一口唾沫声音颤抖地追问道:“真……真的有六百多万?”

    “是的。”韩易抬眼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急切而又惶恐的神情,平静地点了点头。

    从资料上得知,这个女人无疑是一个善良贤惠的传统女性,即便是王忠发饱暖思淫*欲移情别恋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争取什么,只是一心一意地持家过日子,也从没有想到要卷入王忠发的那个圈子里去,对于王忠发在外的那些事情也从来不过问。就算是那个时候到市政府去上告,也不过是因为哀夫心切失去了方寸而受人蛊惑被人利用所致。

    “当然了,这六百万是王忠发先生购买厂房的预付款,现在我们的厂房已经全部完工,按照当初的协议,本来两个月前就是要先交付另外的三百六十万,否则就会视为违约,不过介于王忠发先生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们也酌情另外处理。那么现在如果杨女士想取得整个厂房的产权的话,还需要再续交六百万。”韩易补充道。

    “啊!还要再交六百万!”王忠发老婆脸上的神情一下凝滞在了那里,仿佛是从高空一下子跌落到了低处。

    韩易瞥了一眼王忠发的老婆,说道:“另外,我们合同上都已经注明,如果是在规定厂房交款日期后半个月内没有交付款项的,则可视为违约行为,我们公司有权单方面撤销合同,而且还要扣除总金额百分之五的违约金。当然了,我们的厂房也是有规定的交付日期的,超过交付日期,也是同样属于违约行为,也需要交付违约金,这一点,杨女士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拿着合同去律师事务所咨询。”

    韩易一番话说完,王忠发的老婆却已经完全地懵了,只知道在那里喃喃念叨:“还要六百万,到哪里去搞六百万啊……”过了一会,王忠发老婆才艰难地小心翼翼问道:“如果……如果我拿不出剩余的六百万,那该怎么办?”

    “这个嘛……按照合同条款,则需要扣除总金额百分之五的违约金,也就是六十万。”韩易回答道。

    “六十万!这么多!”王忠发老婆有些傻眼了。就这样就要少掉了六十万,换了谁都是有些无法接受。

    “对不起,我们也是按照合同规定,同样的,如果我们违约的话,也是要照着合同赔偿的。”韩易虽然理解王忠发老婆的心情,却也只能这么耐心地解释道。

    “可是……我们真的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啊!你也知道,我们家老王走得不明不白,家里根本就没留下什么钱,你让我到哪里去找六百万啊?韩总,你行行好,能不能不要扣除这六十万啊?你知道,我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要养,我自己又没有工作,孩子以后读书结婚都要好多钱……”王忠发老婆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完全失去了方寸,语无伦次地急切说道。

    “果然是不出所料!”韩易苦笑着看了一眼方宏,方宏也同样回以一个无奈的苦笑。

    王忠发有没有钱?这个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然的话,王忠发也不可能一口气就拿出几百万来买下盐林工业区的厂房。不过王忠发的钱却是他一个人的,也许是因为主管银行的工作,对资金的管理习惯了,在家里王忠发也是独揽财政大权。

    王忠发的老婆是他同一个村子的人,年轻时还是当地有名的村花。当年,王忠发还是乡里的一个小小办事员时,也是颇费了好大的心思才击败了众多的对手后追上了她,婚后十来年也是夫妻恩爱,一度被视为模范夫妻,还有了一对儿女。

    不过随着王忠发地位的逐步提升,还有岁月对他老婆容颜的无情侵蚀,王忠发的心思也逐渐地变了。

    改革开放,引进的不仅仅是繁荣的经济体系,还有的就是各种五光十色的休闲娱乐,一句话,只要你能大把地撒钱,那些青春靓丽的女孩就能排着队地任你挑选采撷。

    难怪坊间曾流传过一个笑话,就是说的一个离退休的老头子在夜总会潇洒之后,感慨地说道:“还是改革开放好啊!不然的话,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哪里还有得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抱啊!”

    当然了,想要潇洒是要花钱的。不过对于王忠发来说,钱自然不成问题,城市信用社就是他的小王国,除了其他的那些想要从城市信用社贷款的人经常性地请他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之外,王忠发另外还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小情人,一个才十九岁的北方小姑娘。

    对于王忠发在外的所为,他老婆当然也会是有所耳闻,这个社会上永远也少不了那些喜欢议论家长里短的人或是喜欢冷嘲热讽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不过王忠发老婆却是那种典型的农村贤惠妇女,自认韶华逝去,也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只要王忠发还能顾着家就好,只把满腔的心思都放在了子女身上,也从来没有想过刻意要去争什么财政大权。

    王忠发死后,给家里留下的除了房子之外,竟然只有区区十几万的储蓄,而这十几万,还是他老婆从每个月王忠发给她的家用中节省下来的,说是私房钱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医院赔偿的那二十万了。

    而当王忠发老婆拿着王忠发的身份证去银行查证王忠发的储蓄时,却被告之除了王忠发的工资卡上还有三万多元之外,其他的就全部没有。

    虽然说三十多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应该也算是不少的钱了,不过王忠发老婆毕竟也算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她自己又是没有工作的人,而且还有一对儿女需要抚养。更何况王忠发的儿子还是在省城读高中,一年的费用也不在少数,一时间少了王忠发这个顶梁柱,除了回到普通人的那种节俭的生活之外,根本是别无他法。

    因此王忠发购买厂房的这几百万对于王忠发老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百零五章做好事也要合情合理合法

    从王忠发出事的那时候起,韩易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今天的这种状况,而现在,不过是这预想的慢慢变成现实罢了。几个月的时间,通过碧辉的情报系统,已经足够韩易了解清楚王忠发家庭的一切。

    或许在王忠发的眼里,可能这六十万只是区区小数罢了,因为一年之内,从王忠发手里流出的资金就以亿计,但是现在很现实的问题是,王忠发不在了,而王忠发的老婆却又明显的不是那种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六十万对于王忠发老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尤其是在前途一片迷茫的情况下,虽然说跟随着这六十万的还有五百多万,但是对于一个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而且是处于四处楚歌之下的家庭来说,五百万又能代表什么呢?

    还有一个事韩易不愿意去想,那就是一旦赵斌掌握的主动权之后,王忠发的事就有可能旧事重提,那么到那个时候,这五百万还会不会再是合法的收入,那就难说了。

    这并不是韩易多虑,而是韩易心里很清楚赵斌是不会甘心就这么屈辱地罢休,而挫折只会让赵斌更加地小心谨慎。暂时的蛰伏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出击,赵斌让碧辉公司出头去找林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了。

    想到这里,韩易在心里不禁又轻叹了一声。稍稍沉吟了一下,韩易才轻咳了一声说道:“杨女士,请问你决定对于这个厂房有什么处理意见了吗?”

    “我的处理意见?”王忠发老婆一脸迷茫。半晌,王忠发老婆才期期艾艾地说道:“你们能不能再等一段时间,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再回复你们好吗?”

    对于她来说,这笔财富是如此的巨大,巨大到让她无法想象。王忠发老婆一直以来都是勤俭持家的女人,就算是王忠发一个月甩给她好几万的家用,她也是以为那是王忠发有本事才能赚这么多钱。不过她万万是没有想到,王忠发给她的那几万家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得了的巨款,但是对于王忠发来说,却只不过是相当于手指缝里流出来的零用钱罢了。

    “那……好吧!”韩易有些无奈地和方宏对视一眼。

    待到王忠发老婆走后,韩易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掏出口袋里的烟扔了一根给方宏,自己也点上一根,抽了一口才摇头感慨道:“老方,你说这算什么事啊!”

    其实韩易心里很清楚,王忠发老婆所谓的回去和家人商量,只不过是一个拖延的借口罢了。因为明摆着王忠发老婆现在是无论如何也是拿不出六百万的余款来的,而且她说的和家人商量,还能和谁商量?难道是和她那个上高中的儿子,又或者是才上初中的女儿?

    但是以韩易的性格和做事手段,却又不可能去强迫她们。若说是拿出合同来,也不过是为了避免日后落人口实罢了。真正韩易打心底里,实在是不愿意在这种事上如此大费周章,不过是六十万罢了。俗话说的好,法律也不外乎人情。不管王忠发以前是怎样的人,但所谓人死万事空,虽然不能说是雪中送炭,但是落井下石的事情却是韩易做不出来的。真的让立信公司自己回购了又如何?更何况现在这盐林工业区的厂房价格已经开始升了上去,就算是立信公司回购也不会吃亏,而且还会有些许赚头。

    盐林工业区自从第一批厂房造好之后,有几家购买了厂房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一些生产设备转移了过来。尤其第一批购买厂房的人,都是暖州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不但名下的公司企业众多,其人脉也甚是宽广。就拿顾春来来说,不仅是把他自己的一个制鞋厂搬了过来,而且他另外购买的一幢厂房也租给了一个暖州有名的制笔企业。另外那些第二批认购的顾春来的那些亲友们,也是陆陆续续地或是把自己的分厂搬到了盐林工业区来,或是租给了那些办企业的亲朋好友。

    到目前为止,第一批五十幢厂房,已经有十几家开始进入了紧张的设备调试和招工,不出意外,一两个月之内就可以进入正常生产。

    厂家的快速入驻,大大增加了盐林工业区的人气,也表明了盐林工业区的潜在价值。也正是由此,盐林工业区的厂房在今年初就开始快速上涨,最终第三批放出来的三十幢厂房,价格已经到了两千一平方的关口。

    而第一批的十幢厂房,因为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价格也早就升到了两千两百一平方,而且就这,还是没得买。相比起韩易当初一千九百八的承诺,可是远远超出了,这也让几个当初内部认购时没有出手购买厂房的人后悔莫及,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今年这一批推出的三十幢厂房上,造成了三十幢厂房上市短短二十天便被抢购一空的情景,简直是让那些当初不看好盐林工业区甚至抵制盐林工业区的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而这一切,又间接地进一步推动了盐林工业区的人气。

    这样的情况下,盐林工业区第二期计划开发的八十幢厂房根本就不需要做多大的宣传,还没开工就已经迎来了无数的咨询意向电话,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要求先下单预付资金订购,不过对于这些咨询电话,韩易只能吩咐公司的公关部给予婉拒,因为不同于第一期的五十幢厂房用地是属于私人的土地,第二期的开发计划,还是要和盐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

    换而言之,现在的开发项目已经不是立信公司能够独家说了算了,而是要被乐云市政府掌握了。

    由此,如果是由立信公司回购王忠发的那幢厂房,就算是不要那六十万的赔偿,以每平方两千二的价格计算,除开建设资金的积压和利息等等,立信公司也至少能够有两百万的利润空间存在。

    然而这个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韩易心里很清楚,盐林工业区如今如此的红火光景,可不知是有多少双眼睛暗地里虎视眈眈地盯着它,就等着立信公司能够露出痛脚来,从而能够有正当的借口来取而代之。

    韩易盘算着就算是要立信公司能够不计违约地进行回购,也需要是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让一切都显得合法合理合情,才能使得立信公司不致落人口实,被人乘机挤下台去。

    第四百零六章暗斗

    两天后,有关于盐林工业区第二期的开发计划会议在盐林工业区管理委员会隆重召开,与会的人员除了立信公司的高层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几位负责人之外,还有就是乐云市土地管理局和城建局的几位领导。另外,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杨景宏要代表政府出席会议,并要在会议上就盐林工业区未来的开发计划和前景做重要讲话和指示。

    “老方,你觉得杨景宏会搞什么名堂?”得知杨景宏会出席这次的会议,韩易只能是报以苦笑。当然了,杨景宏主管的职务来说,出席这个会议也是正常。

    方宏吸了一口烟,才缓缓说道:“你可别忘记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现在可是马云天在管着,而马云天明摆着是已经实打实的是铁了心地要向赵斌靠拢了。工业区开发虽然是属于政府管理的事情,但是如果已经定下了大的基调,市政府当然也不好太过强硬地插手监管,毕竟要顾及到赵斌的面子,而这大概也是向明权和赵斌之间平衡的一个筹码。杨景宏如果要想谋己私利,又或者想在这上面做点让赵斌不舒坦的文章的话,不在此时,又更待何时。”

    盐林工业区是在赵斌的一力之下才推动起来的,现在盐林工业区又是如此的红火,作为赵斌的得意政绩之一,想让赵斌放手都难。虽然说盐林工业区第二期的开发计划是属于政府工作,首先是要报批市政府审核,然后通过市政会议后才能实施,但是市委本身就对政府的工作有指导权力,不然的话,又如何能体现出党领导一切的权威来。

    作为暖州市也是少有的大型工业区,把盐林工业区的开发计划提高到党委书记会上甚至是常委会上来讨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有关盐林工业区的开发计划,立信公司早就和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做过细致深入的沟通。说来马云天也不算是外人,除开私人的交情不说,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和韩易还算是同一阵营的人,也即是所属于赵斌这个团体的人员,只不过马云天算是圈内,而韩易和他的立信公司算是外围力量,马云天自然是希望立信公司能够顺顺当当地把工业区的开发进行下去,这样无论是对赵斌还是他这个开发区主任都有好处。

    至少,如果马云天想要再上一步的话,就非得要拿得出手的成绩来,而现在盐林工业区搞得如此红火,马云天自然是不想当中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杨景宏是常务副市长,也是所谓的政府二把手,至少明面上,杨景宏如果发话了,那么马云天在他面前当然只有听命的份,就算是心有不满,至少表面上还是要敷衍执行杨景宏的决定,就像是今天的这个会议一般。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早就造了新的办公楼,从先前的那个临时办公点搬了出来,现在的这个会议室显得非常宽敞,一张长椭圆形的桌子放在正当中,围着桌子是一排的座位,这么十几号人坐进去,还显得非常空阔。

    韩易和方宏进门的时候,马云天早就在了会议室里,正在靠近了里面主位的位置陪着杨景宏说着话,另外边上还有几个开发区的官员竭力地陪着笑脸。

    看着韩易和方宏进来,马云天便站起身来,脸上堆了笑招呼道。杨景宏却只是抬眼瞥了韩易和方宏一眼,没有说话,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来。作为主人,马云天当然不能冷场,便热情地介绍道:“这两位是立信公司的韩总和方经理,上次杨市长检查工业区的时候见过一次面。”

    马云天开口介绍,韩易也不好太下了他的面子,微笑着问候道:“杨市长百忙之中能够抽空来指导开发区的工作,真是不胜感激。”杨景宏却还是面无表情地轻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了韩易的问候,轻视的态度表露无疑。

    虽然是碰了个冷脸,韩易倒也没有太多的尴尬,毕竟从心理上就已经有这个准备了,不过韩易倒是觉得,同样是作为政府的领导,杨景宏比起赵斌来还真是差了一个档次,就算是韩易接触过的鲁海强或者黄国诚,比起杨景宏来说在待人接物上也大气了许多。就韩易认为,身为一个上位者,最需要的是冷静而客观地去分析和看待事物,如果没有容人的心态,那么很多时候他的判断就会产生颇偏,从而产生错误。

    从这一点上来说,韩易越发觉得杨景宏不可能会是赵斌的对手,就算杨景宏身后的背景再大也是没用,因为他这样的人注定了不会想着堂堂正正地去击败对手,而总是喜欢在暗地里搞些阴谋诡计,这也是一个人的心性所决定。

    韩易没觉得什么,马云天却是觉得有些不大自然,站在边上讪讪地也不好说什么,等到看着韩易的脸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方才放下了心来。

    说实在的,马云天对于杨景宏的这种态度,也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些奇怪,杨景宏这人为人虽然傲慢,却还没到目中无人的地步,今天他的表现却是有些太过了。不过马云天不愧是官场上混了多年的老油子,转念一想,便隐约有些猜到了杨景宏的意图来,可惜的是当着杨景宏的面又不好说出口来。还真怕韩易是年少气盛,受不了杨景宏的激将法而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那这个会议可就真的是由杨景宏唱独角戏,一个人说了算了。

    这么一瞬间马云天便转过了这么多的心思,韩易当然是不晓得。也幸亏他这个人生性豁达,倒也算是误打误撞,先打乱了杨景宏的如意算盘。方宏不做声地站在一边冷眼旁观,犹如看戏般的把这一切看在眼底,嘴角倒是浮起了一丝不可察的笑意来。

    杨景宏用眼角的余光微微撩了韩易一眼,看到他竟然还能保持脸色平静,心想这个毛头小子倒是沉得住气,不过就算是再怎么样,今天也不能让立信公司就这么舒舒服服地把盐林工业区开发下去。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不禁一声冷笑,只是脸上并没显露出来,正好这时马云天为了消除尴尬,在边上招呼着让大家入座,便轻轻哼了一声,转身往会议桌的主位上走了过去。

    第四百零七章发难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没有独立的小会议室,对于这十几个人来说,这样的会议室显然是有些大了,坐得空落落的。杨景宏在最前头的主席位上坐了下来,马云天陪坐在身侧,而在另一边,紧贴杨景宏而坐的则是城建局局长牛犇,在乐云市,谁都知道牛犇是杨景宏的头马,说是心腹也不为过,当然要紧贴领导了。

    而在牛犇的下手,坐着的是土地局局长蒋肖云。和牛犇脸上刻意堆满的笑容不同,蒋肖云的脸色非常平静,说是面无表情也不为过,仿佛今天之所以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走个过场似的。

    其实蒋肖云的心里水一般得清,他今天还真的就是准备来走过场的。土地管理局局长有什么用,如果什么话真是杨景宏定下了基调,他能反对吗?更何况还有个与他同级的牛犇在边上。只要是杨景宏说出来的话,牛犇肯定是百分百的附和,就算杨景宏说地球是方的,可能牛犇也会例举出各种事实来支持。

    蒋肖云下面的就是几个城建局和土地局的副局长,还有主管科室的科长。而另一边,则都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里的副主任和几个科室头头。

    韩易和方宏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随意地找了会议桌中间的位置坐了下来。由于是工作会议,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和繁文缛节,由开发区管委会的一个副主任客串了一把主持人的角色,先说了几句客套话,对到场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然后便鼓掌欢迎杨景宏就建设和发展工业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

    底下的十几个人应景般地响起一阵稀里哗啦的掌声,韩易一边鼓掌,一边似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杨景宏,只见杨景宏微点着头附和着拍了两下手,便拿过前面的话筒,略微调整了一下高度,然后稍稍仰了头看向了下边轻咳了一声,底下的掌声顿时犹如听到信号般霎那停止了,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杨景宏的发言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也没有怎么看讲话稿,便侃侃说来,显出了一幅胸有成竹挥斥方遒的样子,当中举出的相当多的例子来说明也算是相当精彩,从当下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各个角度强调了发展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和利用好盐林工业区对于乐云市轻工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

    不过韩易对于这种纯理论性的东西还是不怎么感兴趣,听了一会,便有些无趣地左右看了看边上和对面坐着的人,看到管委会的那帮子人一个个仰着头凝神注目,仿似都听得津津有味,有好些还在前面放着笔记本,听着讲话的同时一会儿还低下头快速地在上面记些什么,心里真是好生佩服那些人的学习精神。

    等到杨景宏讲话完毕,已经是过去了将近四十分钟,掌声过后,然后就是马云天汇报管委会的工作以及远景工作计划。

    其实就现在的开发区管委会,因为先前的盐林工业区开发工作基本上还都是立信公司以私人的名义开展,对于开发区来说,如何开展工作还是处于一个观望阶段,毕竟管委会的这么一帮子人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开发区的经验,可以说是处于摸索之中。这一段时间来,除了协助立信公司协调四通一平的工作之外,整个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重心就是各个科室马不停蹄地连番地跑着去参观别人的开发区,总体来说,除了省内之外,连边上几个省市稍微有名气点的开发区也都跑了个遍,成果硕累,有目共睹,汲取了大量的开发区有益的经验,整个管委会对于搞好盐林工业区的工作顿时都显得信心百倍。

    参观工作之余,当然也是要稍微做点事,不然的话,开发区管委会不就成了纯玩团了吗,传出去也会影响管委会的名声,而且还会让其他的部门眼红,所以,总的来说,管委会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至少在看过了立信公司的建设项目之后,由立信公司派出了一名工程师,指导着把第二期需要开发的地块按照规划目标先把四通一平的工作也做了起来。

    不过对于马云天来说,当然是不可能就这么寥寥几句地敷衍过去,便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讲述管委会全体成员如何在党委和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发挥了公仆精神,本着为乐云市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理念,如何不怕艰辛,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目前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和突破等等……。

    韩易听得心里都有些发笑,心想着这以前怎么就没觉得,老马的口才倒是挺不错的,正走神的时候,又是一阵掌声响起,马云天的讲话已经结束。基本上此类的会议,到会的主要领导总是要说几句话,也算是对工业区的工作表示支持,马云天讲话结束后,然后又轮到了城建局长牛犇和土地局长蒋肖云发表讲话。两人就谁先讲话相互客气推辞了几下,然后是牛犇客气了几句后当仁不让地先说了开来,韩易瞄了蒋肖云一眼,却发现蒋肖云对于牛犇的先声夺人没有任何的反应,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想着这蒋局长倒是真沉得住气的人。

    韩易知道一些蒋肖云的底细,别看蒋肖云不怎么声响,在乐云市却也算是一个人物了,能在土地局的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而屹立不倒的人,怎么的也是有两把刷子。而且韩易还知道,蒋肖云在新阳路的土地征收工作中,可是出了大力,立下了大功劳。

    按道理讲,蒋肖云比起走杨景宏路子上来的牛犇来至少在业务上可是比他高明了许多,不过蒋肖云一直以来都是游离于核心圈子之外,也没有刻意地向谁贴近,就算是上任书记在的时候也是一样,却仍旧能够牢固把持土地局的位置,把土地局经营得如铁桶般,从侧面也反映了蒋肖云在乐云市的人脉。

    韩易想着,赵斌如果要想依靠城市建设在乐云市作出番成绩来,蒋肖云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拉拢对象。

    牛犇的讲话也不多,他的水平也讲不出太多的大道理来,除了拍胸脯对工业区的建设表示支持外,又对杨景宏的讲话极力地恭维了一番便结束了,然后是蒋肖云,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对开发区的工作表示支持外,便没有其他了。

    几个主要领导都讲话完毕,那个客串的主持人便说请立信公司的负责人讲几句话。方宏和韩易早有默契,便心领神会地站了起来,就盐林工业区的下边开发计划照单讲了一遍,也没有什么新意,反正就是表决心之类的空话,也就是几分钟就说完了。

    等到方宏讲完,杨景宏看了看下面,说道:“今天这么多人汇集一堂,主要是探讨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发盐林工业区的问题,听了几位主管领导和立信公司的讲话,我想说几句,那就是盐林开发区的一切工作标准,就是要以积极配合招商引资的工作为重点,在这里我要重申一句,任何影响到乐云市和工业区招商引资的行动,开发区管委会都要予以严密的监督,并有责任及时上报市政府,不可延误,否则的话,谁出了问题,我就唯谁置问,一查到底,坚决不放过。”

    听着杨景宏的话,韩易心里顿时生气一丝疑惑,这杨景宏的葫芦里到底是卖得什么药?

    别人不知道,韩易心里可是一清二楚,盐林开发区是赵斌力挺的项目,杨景宏一直以来不是唯恐开发区不黄,什么时候态度变得这么支持了?“总不会是杨景宏受了什么刺激了吧?”韩易心里想着,撇了眼和方宏交换了一个眼神,却看到方宏眼里也是同样的充满疑惑。

    这个时候,马云天的脸上几番变幻,连连点头,对杨景宏的话表示赞同和坚决拥护,并大声承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绝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能够管理好开发区的建设开发,为乐云市的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马云天的表态,杨景宏轻嗯了一声,然后点上一根烟,缓缓说道:“马局长,这段时间,我也听到不少有关开发区的事,总的来说,还都是不错的,这说明开发区的工作还是正常的,也是对管委会工作的肯定。不过……”杨景宏说到这里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停顿了一下,吸了一口烟。

    马云天闻言脸上顿时不自然地轻抽了一下,也不敢插嘴,连忙仰脸看着杨景宏,一幅恭敬聆听的样子。韩易若有所觉杨景宏的目光在自己的脸上扫了一下,然后就听着杨景宏接着说道:“我听到不少的传言,都是反映盐林工业区新造的厂房价格有些过高,让一些原本有意进入工业区的企业非常为难,不知道马局长有没有听说过这个事啊?”

    第四百零八章反击

    盐林工业区从开始进入建设阶段之后,由于立信公司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又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没有出现因为资金问题而有丝毫的停顿,很快就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而且随着坳山头连接四环路多的道路开通之后,原本困扰工业区发展的交通问题已经消失无踪,于是那些原本对工业区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和抵制的人也都开始改变了最初的看法。

    随后,韩易出人意料地以代建的名义进行一次另类的内部认购之后,使得盐林工业区的人气为之大增。内部认购看似由于资金短缺的一个融资手段,其实韩易只是想借助这个表象来发出一个信号,也许这可以归结于一种别样的营销手段,就如某些楼盘暗地里的内部认购一般,那就是告诉别人,如果你要看中的话,那就趁早下手,不然的话,到最后可就是有钱都买不到了。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第一批内部认购的厂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现在就算是涨到了两千二一平方,也是有价无市,根本就没人舍得再出让,从而让许多人只能无奈把目光投向第二批,当然了,受第一批内部认购厂房的刺激,第二批内部认购厂房仍旧是有价无市,让许多人开始感觉到了一种危机感。

    而这种危机感一方面是来自于盐林工业区厂房的缺乏,另一方面也缺少不了赵斌的配合。

    盐林工业区是赵斌一力推动的重要项目,可以说是赵斌和乐云市高层博弈,以求能站稳脚跟的一个筹码,自然是不会因为立信公司接手之后便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算是立信公司有心想摆脱,恐怕赵斌也不会轻易放手,这其中也涉及到立信公司和赵斌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协议,那便是在盐林工业区进入正常建设渠道之后,赵斌运用行政力量开始督促城建局和土地局以及城建管理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对老工业区进行逐步的清理和土地回收工作,以便能够最终把老工业区的地带变成可供开发的商业地块。

    如此的双管齐下,又怎么能不让当地的那些企业感到莫大的压迫呢?

    所以,盐林工业区的厂房从最初的一千八涨到现在最高的两千二,除了宣传营销之外,还有就是市场刚性需要的推手有意无意的作用结果。

    但是让杨景宏这么一句话说来,无形中便立时给立信公司扣上了一定大帽子。虽然杨景宏的话语当中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又怎能听不出这话背后蕴含的寓意呢!

    马云天脑门上的汗一下子便冒了出来,一时却又不知该如何回答。身处他这样的地位,也实在是为难。马云天的心里当然是一清二楚,立信公司怎么卖厂房,以怎样的方式和价格卖厂房,说白了都不过是他们公司内部的事罢了,就算是立信公司把厂房卖出天价,那也是他的本事。但是马云天同时又不能无视杨景宏的话,不说杨景宏的级别明摆着比他高了一级,就杨景宏扣过来的那个大帽子,不但是盖住了立信公司,而且当中还隐约地影射了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失职。

    马云天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难怪杨景宏会说出前面的那番话来?不过是为了后面的发难做好铺垫罢了。

    早就准备了杨景宏会在会议上发难,却没想到他会是抓住了价格一事说项,看来无论杨景宏是出于何种目的,对于盐林工业区也实在是够用心的了。

    韩易看了眼马云天,见他那个为难的样子也实在是于心不忍,便站了起来,神色从容地说道:“杨市长,有关于盐林工业区厂房的价位关系,我有几句话想解释一下,是否能够允许?”

    杨景宏看到韩易站起,眼睛轻眯着端详?(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