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了,我下午还有一个会议需要参加,赵书记那里我就不去了,马市长替我传达问候便可以了,有关于高新区的事情还要请马市长多多辛劳。”韩易微笑着推辞道。
自己已经把底牌亮了出来,赵斌那里也就不必去了,而让马云天去汇报则是更好,毕竟这工业区招商引资的工作是马云天在主管着。
“这样啊……”马天云见韩易推辞,也没有坚持,顿了一下,然后放缓了声音道:“韩总,前几天的市委例会上,赵书记就高新园区的工作曾经做过一个初步的批示,一句话,就是要遵照暖州市党委政府的指示,全心全力地把高新区给办好。为了支持高新区的建设,也为了能够给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带来更大的便利,赵书记除了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之外,还提出凡是入驻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都可以享受免除第一年税利,第二年税利减半的优惠。当然了,这牵涉到整个税收财政的调整,具体详细的措施还需要和财政局以及税务部门进行协商,争取能够早日形成文字性文件下发各部门。”
“利税优惠?”韩易闻言一愣,赵斌的这个礼可送得有些大了!要知道这般的招商引资,在西部地区并不少见,但是在沿海这一带轻工产业集中辐射的地区,可谓是寸土寸金,更不要说暖州这样特殊的地带了,有地还怕没有企业来?由此可见,赵斌对此还真的是上心了。
也就是那么一瞬,韩易立时恢复了神色,浅笑着回道:“赵书记对高新园区如此看重和支持,让我顿感肩上的担子增重,就怕会辜负了赵书记的期待,实在是有些惶恐啊!”
“韩总这话就客气了,谁不知道立信公司的实力啊!现在这盐林工业区的大好形势就是明证。”马云天呵呵笑着说道,“韩总,赵书记对于立信公司可是十分看好,也一直期待着立信公司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啊!”马云天脸上的笑容让人看着却仿佛是带着另一层说不清的意味。
韩易闻言也随着马云天一同笑了起来,马云天的话中已经透露出来了足够多的信息。也许是马云天现在的身份有所不同,因此说话也变得更加隐晦和艺术了,但是刚才说的那些话却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韩易,赵斌对立信公司的态度。
从盐林工业区第一合作会议后,赵斌没有任何的表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景宏对立信公司的发难,倒不如说是对赵斌的发难罢了。
要让一个人难堪,莫过于把他最得意的事物给践踏!杨景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而且,这样还附带着另一个目的,如果赵斌出面,则冲突不可避免,那么作为党委的一把手,不能团结下属也算是一项失职;而如果赵斌为了自保而听之任之,则能够让赵斌刚刚树起来的那一点点拥戴势力分化,可谓一举两得。
杨景宏的目的初步达到,赵斌果然没有任何表态,从外表上来看,赵斌是不敢触碰杨景宏的逼人锋芒,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也幸好是韩易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又有碧辉公司的那一层关系在,才晓得赵斌在背后做的那些事,也因此才没有对赵斌生出更多的间隙来。
而现在,赵斌应该是为先前的退让做出了补偿!
第四百二十六章看清本质
赵斌在盐林工业区第一次合作会议上的不表态,对于立信公司来说,要说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是乐云市消息稍微灵通一些的人都知道,盐林工业区耽置了这么久,也就是在赵斌空降乐云担任书记之后一手扶持起来的项目,而前前后后,包括土地买卖、纠纷解决、工程建设等等,有心人事后回想起来,都能或多或少地从中可见立信公司的身影。可以说,如果没有立信公司的鼎力支持,那么盐林工业区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会一如既往地搁浅,从而让赵斌的满腔自信胎死腹中。这对于赵斌这样急于在乐云市站稳脚跟树立自己的威信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甚至可以让赵斌从此被架空也是不定。
而立信公司最终取得这个项目,则也被视为赵斌的授意成分居多。
在许多人的眼里,立信公司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赵斌在乐云的嫡系,被打上了鲜明的赵斌烙印。许多人猜疑其横空出马的目的,不过是某些势力要扶助赵斌上位罢了。当然,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原本被视为鸡肋的盐林工业区里会蕴含如此大的商机。
然而赵斌上次忍让的态度,又让许多人心中的猜疑开始发生摇摆,这立信公司是不是失宠了?而更多的传闻,则是这立信公司成为了赵斌向杨景宏妥协和示好的牺牲品。说实在的,无论是商场还是官场,没有永远的敌人,而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过河拆桥的事并不少见,就比如电视电影里放的也不少。这样的结果,就是连带着立信公司的可信任度随之大大降低。
毕竟,现在许多人都是盯着赵斌的态度来做事。比如说银行、工商、税务……
墙倒众人推的道理韩易当然晓得,不过因为现在所显出来的情况还不明显,这有些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都在边上小心翼翼观察着。不过韩易相信,若是再过上个那么两个月还无变化,恐怕就不同了。不说其他,昨天银行里就曾传出风声,对于立信公司今年这贷款的续贷问题就有了些争执。
韩易倒是有心想再等上一段日子,好仔细看看清楚某些人的嘴脸。锦上添花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做,而诸多事物则是在危难之时才能看清其本质。但是,现在赵斌的举动算是间接地表了态,也让许多人都会暗地里庆幸没有冒然出手。而对于韩易来说,也不能不领赵斌这个情。
“韩总,这两天后,乐云市将举行一个全市范围内的经济工作会议,到时候,负责工业的金市长也会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还有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乐云市一些知名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到场,立信公司也在邀请之列,到时候韩总能不能抽个空出来参加会议?我和金市长还有会议主办单位沟通一下,最好是能在大会上把整个高新园区的构想以及当前的一些形势和所取得的成绩讲一下?”
马云天口里说的金市长是现任乐云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金乐洋,年纪刚过了四十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还能当两届,算是少壮派了。金乐洋和马云天的年龄相差不多,原来马云天在经贸局的时候就因为工作上的事有过不少的接触,现在马云天成功上位,这地位接近之后,说话也更加方便。虽然说马云天接手了盐林工业区那一块,有挖了金乐洋墙角的嫌疑,不过金乐洋心里却很明白这盐林工业区就是个定时炸弹,现在表面上看着火热风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炸到人,巴不得让马云天去接手,因此这工作上实在是没什么冲突,再加上马云天新到市政里面,也是刻意接近相关人士,而金乐洋也明白这马云天陡然上位,身后摆着的是赵斌这个一把手,算是乐云市的新贵。党委里管理的就是人事权,和赵斌搞好关系,对于进步不无裨益,虽然没有很密切急切的举动,却也是不拒绝平常的相交,所以这关系也算是比较融洽和亲近。
马云天的话让韩易回过神来,侧过了脸来歉然说道:“马市长,实在是抱歉,我今天下午就要有事赶去中海,主要早就约好了是和博思科技的罗总要见个面商谈一下相关的投资计划,这个会议……我恐怕是赶不上了。马市长,现如今博思科技那边的事我可不敢放松啊,这可是关系到立信公司上下饭碗的事!”韩易用略带了点玩笑的语气说道。
经商和政治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大大小小的会议繁多。当然了,其中差别是有的,不过这会议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且这会开得越多,事情越好办。韩易明白,所谓的经济工作会议,不过是政府组织了一帮乐云市叫得出名号来的商业人士,然后提供这么一个场所和机会让各方相互认识协调,从中发掘出一些新的商机。这样的会议初衷自然是好的,毕竟这商人之间增加交流机会,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过要让韩易参加这样的会议,去夹在一帮中年政府人员和成功人士当中参加这样的会议,听着各方的宏篇大论,然后再相互恭维,说着些久仰之类的话,却无疑是一种折磨。无奈之下,韩易只能是把罗海江搬出来做藉口,不过这藉口至少说起来也是理直气壮,脸不红心不跳。
“呵呵,那是,那是!这博思科技的事当然比这个会重要,毕竟这博思科技要真能到乐云来投资,那可比开十个会都来得实在。”马云天闻言笑了起来。这参加会议和见罗海江,孰轻孰重,马云天当然分得清。顿了一下,轻叹道:“说起来上次你那烧烤店开业的时候,我也是见过罗总的,听说罗总也是乐云人,不过他是贵人事忙,很少到乐云来,不然的话,如果能有他牵头组织一些中海的企业家来乐云考察的话,那对乐云市的发展可是裨益多多啊!”
马云天是三句不离本行,说着话就牵到了招商引资的话题上去了。不过从这一点上这也可以看出,马云天比起某些人来,也算是能做实事的人,当然了,这实事做好了,马云天的位置当然更加稳固,而且还是升迁的本钱。
韩易听着马云天的话,无声地笑了起来。马云天的心思他如何不晓得?便开口说道:“马市长的心愿我一定会传达到。如果罗总有空的话,我想他是不会拒绝到家乡来走一圈的,怎么说,罗总也是从乐云出去的人。”
“这样可是最好了,还请韩总多费心。”马云天闻言心里一喜。虽然不是很清楚这韩易跟罗海江之间究竟是如何的关系,但是就凭着韩易那一个小小的烧烤店开业,罗海江都能特意从中海赶回来捧场,这关系却是绝对不一般。
如果有韩易居中牵线的话,这罗海江成行的可能性便又大了几分。到时候不出意外的话,这份成绩自然是落到他马云天的头上。
和马云天又闲聊了几句,韩易见没有其他的事了,便起身告辞,马云天坚持了送韩易到走廊上,要下楼梯的时候,韩易停脚想了一下,说道:“后天的经济工作会议,我会让方经理出席,呵呵,说实在的,对于公司的日常事务,方经理可是比我更清楚,让我出席,可是说不上三句话,到时候反倒叫人笑话了。”
“呵呵,这样最好了,虽然韩总事情忙,不过有方经理出面,我也算是在金市长面前有个交代了。当初我可是拍着胸脯答应了金市长一定能请到立信公司的,这下可不算我食言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松台新城
从马云天的办公室里出来,上了车后韩易对张勇简单地吩咐道:“去乐云碧辉。”便不再说话,低头沉思起今天的事来。
其实今天的事情说起来也简单,也没有太多可思量的地方,无非就是赵斌通过马云天的口子里传了个话,既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是对立信公司的一种安抚。
当然了,以赵斌的地位,按说本不需要做出如此的姿态来。其实说白了,官就是官,民就是民。无论立信公司来得关系有多深厚,背景有多好,赵斌对于立信公司来说,始终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这一点韩易心里自然清清楚楚。要说放眼整个乐云市,大大小小的各种企业多如牛毛,立信公司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一家刚成立不到两年的小公司,比起那些十几二十几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大集团大公司来说差距可是不止那一丁半点,但只是因为现在乐云市的情势发展却阴差阳错地把双方不由自主地绑在了一起,造成了如今这样一种荣辱与焉的局势,倒是由不得赵斌不对立信公司不上心了。
车子开了十几分钟,就到了乐云碧辉的门口,这时韩易也已经把中间的利益关系给前前后后梳理了一遍,心里也有了一些底。
张勇把车子开去停车坪,韩易下了车,熟门熟路地上了曾庆华的办公室,曾庆华早就在办公室里等候了。
“怎么样,马云天有说什么事?”看到韩易进来,曾庆华说着上下打量了一下韩易的脸色,摆了下手笑着说道:“先不要忙着说,我猜猜看,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是不是找你商量那高新区的事?”
“曾哥果然厉害!”韩易笑着答道:“有关在盐林工业区范围内设立高新区的事乐云市里已经开会决议通过了,另外这个事暖州市里也已经通过。不过这还不止,乐云市还决定对高新区实现税务优惠政策,第一年对所有入驻的企业全部实行免收税,第二年征收一半,第三年才开始正常征收。”
“呵呵,还有这样的好事!”曾庆华有些诧异,笑道。
“应该是确定的!”韩易点了点头,“据马云天说,这个提议是赵斌在市委会上提出来的,目前基本上是已经定了,就等着部门协调了。”
曾庆华微微颔首,轻抚着下巴道:“这样看来,设立高新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是啊!”韩易说道:“曾哥,照这个情势看来,高新区没什么事了,接下来的那些交给老方就可以了。我想过几天召开下股东大会,把盐林工业区前一期开发的事给总结一下,另外,前一期的相关利润结算和分红也要先办妥了。”
“开股东大会?”
“是的!”韩易点点头,说道:“曾哥,上次的股东大会,原以为这第二期马上开工,剩余资金进行再投入,所以作出了先分红百分之二十的决定。不过我看现在这个局面,剩余的那一千亩地一时半会是动不起来了,另外我看光开发高新区的话也用不了这么多的钱,所以我想……原定的分红方案给它再改一下,把这次获得的利润全部返回,只要留下初始的开发资金就足够了,免得白白浪费和占用资金。”
虽然说和盐林开发区管委会签有正规的合作开发合同,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韩易还是不想撕破脸皮来拿合同说事,这样的话,倒真的是落入了别人的圈套。而设立高新区对于韩易来说,原来是一个过渡,不过现在从赵斌的态度来说,却不失为一条正道。不过高新区的开发却不必像原先那样争分夺秒,而是要徐徐图之,留出空隙的时间来看清楚整个形势的发展来。
“这倒也是。”曾庆华这样的聪明人当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所在,点了下头,沉吟道:“既然是这样的话,先分了也好。不过……”
“不过怎样?”韩易问道。
曾庆华的脸上浮起一丝神秘的笑意来:“你说如果我们把这么一大笔的钱都给它抽出乐云来,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
韩易到达松台的时候,正好是下午三点左右。回到宾馆后匆匆地洗了个澡,还没来得及换好衣服,就听着放在柜子上的手机铃声响个不停。韩易一边拿毛巾擦拭头发,一边拿起手机一看,正是金大牙打来的电话。
“金大哥!”韩易接通了电话,笑着道。
“我刚才碰到了张勇,才知道你小子回来了啊!”金大牙在电话里嘿嘿笑道:“怎么的,你小子回来事先也不说一声。”
“金大哥,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还怕我这路上给丢了啊!”韩易随口应道。
“嘿!你这小子,少在这里给我装糊涂。”金大牙在那头马上扯着他那大嗓子叫道:“你小子倒是好,这里的事丢下来一拍屁股就走,你不知道老哥我这几天的辛苦啊!你小子要是收拾好了,现在就马上给我滚过来!”
韩易听着金大牙在那边叫苦,呵呵笑了起来,心里却明白金大牙为何这样火急火燎。
松台区新城镇开发本来就是蓄势已久,可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搁浅了。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大学城开发的好消息,到最后还被人撇在了一边。可以说,整个松台区从上到下明着不说,心里却都不是个滋味,不然的话,鲁海强也不会在大学城管委会那里不顾身份地拍桌子了。
直到韩易提出来那个再造中心商业圈的新点子来。五月二十七日的松台区政府工作会议上,鲁海强主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如何加快松台区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的讲话,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松台再次发展的希望。
其实为官一方,基本上的人心里都是有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抱负的,不过这大浪淘沙,留下真金的当然是少数,更多的则是被流水冲走,与淤泥混为一体。抛开那些不顾法纪,不择手段贪赃枉法的不谈,天长地久,许多人的性子在圈子里就被慢慢打磨了,有门道的早就蹿了上去,剩下的那些则是死守原地,等待最后的退休养老,所谓最大的目标,也无非是在退休之前混上一个好的级别,以待退休金上能够多加那么一点钱。
不过有句老话说,不求上进的同志不是好同志。这话在现在听着虽然有些俗,却是很多人的心声。但是要求上进,就得有好政绩拿出来,而好政绩,则是要有事实和亮点摆出来让人看到。这一点,光靠着嘴巴说说却是不行。而现在,这松台区新城镇的开发,无疑是给许多心有不甘的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因此,有关新城镇开发的各项事宜竟然出奇地顺利,只是短短几天,整个松台区上下便达成了共识,连新城镇开发委员会和专项工作小组都已经成立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地标项目
松台区政府如此之快的动作,不但是出乎了韩易的预料,也让金大牙着急上火了。当然了,金大牙着急上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黄国诚隔三差五的就过来询问诸般开发事宜。可是金大牙当初也只是从韩易这里听到了一个大概的规划意图,都没来得及好好商量,韩易就拍拍屁股回了乐云,这个时候黄国诚过来问他,能问出个什么东西来?
金大牙急,黄国诚比他还急。
要说这新城镇开发,明面上的宣传都是鲁海强上位之后,积极响应国家的新城镇开发计划,独辟蹊径,站在另一个角度高瞻远瞩而发起的一项改善整个松台区市政建设的一项工程。
当然了,这是为了宣传的需要,也是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不过作为居中的牵线人,黄国诚可是清清楚楚里面的门道,那可是他黄国诚牵绳拉线才到了鲁海强那里,这也是关系着黄国诚前程仕途的一个大好机会,黄国诚能不上心吗?
鲁海强在区政府会议上讲了话,表了态,上下便开始雷厉风行地忙乎了起来,不过这新城镇开发毕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这可是牵涉到一个城区今后几十年发展的一件大事,开出来的街道和建起来的房子也不是摆设的模型,能够说拆就拆的,总得有个详细全盘长远的规划。
在此之前,新城镇开发一直是松台区致力的方向,不过当时的规划方案放到现在,当然已经是面目全非,只能借鉴,不能拿来通用了,所以,松台区政府还特意邀请了中海市一些知名的规划专家为新城镇的开发事宜出谋划策,力争能够拿出一个最好的规划方案来。
就这样,松台区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对现在的城区和即将开发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另一个方面又安排专人进行资金筹备,而且还向中海市政府递交申请报告,鲁海强亲自牵头申请市政建设资金补助。
“既然他们连规划方案都没有做好,那还用得上我们?金大哥,我看你这纯粹是瞎操心了。依我说,黄国诚下次再来的时候,你就让他把规划图亮出来看看,他不就没话了吗!”韩易听了金大牙的抱怨,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呵呵,你小子说得倒轻巧,你这话以为我不会说啊!”金大牙显然是有些不满韩易那轻巧的态度,瞪着他那双牛眼道:“那老小子现在算是赖上我们嘉义了,你知道他要干什么吗?”
“你说他想干什么?”听着金大牙话里有话,韩易来了兴趣。
金大牙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声,说道:“黄国诚想让我们嘉义给他们造一幢地标呢!”
“地标?”这下轮到韩易有些发愣了。
“可不是!”金大牙甩了甩脑袋,很满意自己这话对韩易造成的震撼,这下子也不急了,顺手拉了张椅子过来坐下,然后好整以暇地说道:“要我说,还不是你小子上次那个什么广告词惹出来的祸,就是那个什么“站在松台区最高的楼上俯瞰风景”,这下倒好,黄国诚倒是说了,说这整个松台区,也就是我们嘉义地产有着建这三十层以上高楼的经验,也只有我们嘉义地产有这个实力,而且有欧洲城的样板在那里,交给了别人不放心。”
金大牙在那摇头晃脑地说着。说实在的,黄国诚虽然说是给嘉义地产出来个难题,不过怎么说,人家这也是间接认可了嘉义地产的实力,由不得金大牙不得意。
韩易听金大牙这么一说,也不禁笑了起来。要说起来,这句广告词可也算是他的得意之作了,欧洲城的楼盘当初能卖得这么火热,这句极具诱惑性的广告词可是功不可没。
不过这地标嘛……韩易不禁有些沉吟。
经过这么长时间在房产开发和建筑方面的磨炼和积累,韩易可不再是是当初的那个无知者无畏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了,不说其他的,就金大牙讲的那些个投标的门道,就让他感觉到这个行当的水有多深。更别提上次邱兴文和万启勇之间那种你来我往的那种价格战,也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还有上次的土地投标里面的那些个门道,但是得到的好处却不仅仅是在于一个楼盘上的得失,而是关系全局的发展,可笑万启勇现在还为自己能够力压立信公司和碧辉两家而取得乐云市新区A1的所有权而沾沾自喜。
韩易倒是想知道万启勇到真正开发的那当口,知道自己这资金链绷得太紧后会用什么招来解围?
地标通常是指某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它可以是独具地方特色和地理特色的建筑物,也可以是自然物。通常的地标,是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有内涵,地标性的项目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其对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文化影响上,从深层次上来说,它是一个“文化策源地”,另外,地标还具有的功能则是能够满足人们商务、聚会、娱乐、爱情等等各种活动需求。
所以,综合来说,地标项目的建设,不仅仅是有漂亮外观的高层建筑这么简单,而是能够融合于城市之内,并能够影响城市发展建设,和时尚潮流相融合,符合时代发展的这么一个建筑,而不仅仅是一幢单纯的高楼那么简单。它的含义,从韩易所通读的各种资料理解来说,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那么一个建筑。
要建造一个地标,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通读一个城市的经营理念,才能建造出符合这个城市的地标来。
要说以嘉义地产现有的实力,操作这样的一个项目,工程建筑方面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说企业内涵方面,可能就有所不及。所以现在金大牙提到了地标建设,不说嘉义地产现有的资金量能不能承受得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光是以嘉义地产的软实力来说,也是有所不逮,心有余而力不足。
韩易的性格,要嘛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实力不济的话,到时候如果弄出来一个不三不四的四不象来,韩易觉得反倒不美。不要名声没拿到,反而影响到嘉义地产的声誉和今后的发展,说不定一个操作不慎,稍有差池,就能让嘉义地产的资金链绷断,弄得灰头土脸的下场,那就适得其反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玩不起躲得起
“喂,我说你小子想什么呢?快说说黄国诚那里要怎么个回话?”金大牙的话把韩易飘远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金大牙显然是有些兴奋,也没等韩易回答便搓了搓手顾自道:“松台区的这地标,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规划出来,不过照了黄国诚那里透出来的口风,是想造一幢集综合办公、商务和休闲等等一体化的大厦,这楼高起码是要到五十层了,你说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好这地标工程,呵呵,到时候就取名叫“嘉义大厦”,你看怎么样?到那个时候,我们嘉义地产可就不仅仅是在松台有名,我看在整个中海都能排上个名号了吧!”
“五十层?”韩易闻言不禁晒然而笑,黄国诚还真的敢想啊!不过韩易思及现下的一些城市发展境况,却也不得体谅黄国诚的这种心理。
象现如今的城市建设可以说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并不为过,不过确实也因为眼界的不同,却相应地也出现了一部分的误区,总觉得这高楼大厦是越多,才能越体现出现代化建设的味道来。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之下,许多地方更甚的是出现了相邻的两个县市进行攀比式的建设,就如今天你这市里建一幢高楼,明天我就建两幢,你今天造一幢三十层的,那好,明天我就造一幢三十层以上的,总是要压过你一头才觉得脸上有光。
而对于这种地标式的建筑,某些地方更是趋之若鹜,有一种笼统而简单的想法,那就是越高越好,恨不得能够一直造到顶天上去,才能体现出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志向来。至于这楼造好了最后该怎么用,倒是真的没多少人去考虑过。
以韩易的眼光来看,松台区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时至今日,其发展却远远滞后,不能和它历史上的名声相提并论。就松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口流量,真要是在这松台区建一座五十层的大厦,韩易还真的想不出来要怎么样才能把这样的一幢大楼塞满。
如果造一幢大楼光是为了图个名声,却放在那里只是作摆设的话,韩易觉得还不如不造,而把那些钱用到该用的地方更好。
“呵呵,金大哥,你说这地标的建筑真要是我们来造的话,大概需要多少的资金啊?”韩易看那金大牙兴奋的样子,也不想在这当口上直接泼他的冷水,便笑呵呵了问道。
“这个嘛……”金大牙做了这么多年的工程,虽然没做过这地标工程,但是却并不陌生,也心知这地标工程,没有绝对的实力根本是不能碰,先前也是被黄国诚那想法给闹得,心头一热乎,也就没想那么远,此时被韩易这么一问,顿时愣怔了一下,便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心算起来。
“我的个老天啊!”金大牙也不愧是老手了,这厢心里默念着算了一会,便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虽然没那么精确,但总体来说也是差不了哪里去,就不禁惊呼出声。
韩易看着金大牙的这幅表情,不禁笑了起来,说道:“金大哥,不是我说泄气话,就我们现在的这个实力,要想搞地标工程,还是差了一点。”
韩易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现在的嘉义地产正处于转型期,有了顾江地产和立信公司的资金注入之后,实力当然是有所提升,不再是以前那种单打独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模式了,而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开发几个综合型的高档小区来,争取在业界博取一个好的声誉,而此时松台区的发展对于嘉义地产来说无疑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上头有国家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支持政策,还有黄国诚和鲁海强的支持;再有欧洲城的口碑和样板在;再加上借助大学城开发的东风,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东西几乎都能搭上边了,这样的条件,如果还不大踏步前进,那又更待何时!
但是现在黄国诚竟然想让他们接手地标项目,那就值得商榷了。众所周知,地标项目开发周期长,占用流动资金的时间也长,风险当然也随之而增。而且地标工程基本上都是属于纯商业建筑,鲜有住宅楼盘,这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加大了资金快速回收的难度。毕竟商业大楼的话,是要整体完工之后才能进行招商引资,而不是象住宅那般只要能结顶之后就马上可以申请预售证卖房了。
当然了,商业地产的利润对比住宅来说,可能会更高,可问题是,你玩不玩得起?有没有那个实力、资金和时间来奉陪?
而另一方面,韩易还考虑的是,嘉义公司一旦接手地标工程,那就有可能成了众矢之的,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硬生生生地盯着你。这也就破坏了韩易打算的让嘉义地产先埋下头来稳定发展的思路。
不是有句老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话韩易以前可是听老头讲过好多次了,怎么不会铭记在心?
韩易还真的不想嘉义公司陷入这个泥潭之中。也许黄国诚也没有别的什么心思,纯粹是想扶持一把,让嘉义地产能借此机会出一回风头,打出一个好名声来,这从侧面上,也可以反映出黄国诚对嘉义地产实力的信任和认可。当然了,上次韩易所言的顾江地产和立信公司入股嘉义地产的事,大概也是给黄国诚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虽然说做地标工程,名声肯定是有了,但是如果为了这样的一个虚名,而把整个公司的全部前程都给押进去,韩易还是觉得实在是不可取。
“金大哥,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做这地标项目吗?”韩易问道。
“算了,算了!咳……这东西,也就是那些有钱人玩的玩意,咱们是没那个闲工夫去伺候它了。”金大牙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过大概是因为信心被打击到了,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无精打采的。
韩易看到金大牙的这个样,不禁又有些好笑,连忙说道:“金大哥,说实在的,以我们嘉义地产现在的实力,真要是咬紧了牙关硬顶着上,再有松台区政府从中帮衬着,说不定也能成,不过这么一来,我总觉得有些不怎么划算,风险担得大不说,而且工期又长,从我们现在的发展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嗯,我知道。”金大牙当然清楚韩易要表达的意思,挥了下手说道:“嘉义地产要上这个项目的话,要嘛一飞冲天,要嘛就坠入低谷,等着破产,这话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小子也不用开解我了,这里面的门道我当然清楚。其实真要发展的话,什么地方不可以,我们现在又有这么好的资源,不定非要绑死在这棵树上。”
“呵呵,金大哥果然是目光如炬,看得深远。”韩易笑道。
“你这小子,少来寒碜我了。”金大牙作势欲打,嘴里笑骂道。顿了一下,皱起眉头道:“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做的话,该怎么跟黄国诚说啊?”
“还能怎么说,就直接明说了呗!玩不起还躲不起啊,就说我们实力不够,希望他能够另请高明不就得了!”韩易挑了挑眉毛,说道:“中海这么大的地方,高端的地产企业多的是,要找出一个能够承建这地标项目的人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哪里有这么简单。”金大牙听韩易这么一说,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你说这新城镇开发计划是谁提出来,那可是鲁海强。要说这地标项目,虽然是黄国诚开的口,可这背后难道就没有鲁海强的意思?”
“这……”被金大牙这么一说,韩易不禁寻思起来。
金大牙看似粗犷,可在人情世故上却比韩易要老练许多,给他这么一提,韩易也不禁有些踌躇。要知道在松台大学城的主要项目上,几乎都是中海市的建筑企业在把持着,这也是让鲁海强心里头最不爽的一个地方。
也许还真的是如金大牙所言,鲁海强就是想要从松台区里弄出个企业来承建这地标项目,也好抹抹那些中海企业的脸面。
可是这么一来,纵观整个松台区,除了保泰地产之外,还真的就剩下他们嘉义有这个实力了。李宝泰是个老狐狸,老谋深算,门道儿精深得很,肯定是不会将这么个烫手山芋接在手里。不过李宝泰是地头蛇,在松台根深蒂固,就算是拒绝,也是几句场面上的话就可以应付了过去。而嘉义地产算是外来户,要想在松台扎根发展,今后这需要仰仗政府层面上的事可就多了,如果就这么推了出去,就算是黄国诚那里没关系,就怕鲁海强会有留下不好的印象,到那个时候可就坏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想办法说动松台区里,让他们不要搞这地标项目了。”韩易思忖了一会,然后一咬牙说道。
“啊……?”金大牙目瞪口呆。没想到,韩易想了半天,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来,顿时有种被打败的感觉。回过神来后问道:“不要搞?这是他们政府的事,我们怎么出主意?”
“不是,不是。”韩易知道金大牙是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忙解释道:“也不是叫他们不要搞,就是想办法说动他们,让他们迟点搞。呵呵,也就是迟上那么个五六年吧!”韩易呵呵笑道,语毕又点了点头,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唔……有个五六年的时间下来,也应该是差不多了。”
第四百三十章别后重逢
“有关地标的这个事情,顾总知道了没有?”韩易突然想了起来,开口问道。
“这个嘛……”金大牙挠了挠头,“还没呢!这个事,也就是黄国诚昨天才跟我提了一嘴,还没来得及跟顾江说。”
“这样……”韩易闻言轻微地皱了下眉头。倒不是因为金大牙没把这事告诉顾江,而是想到这顾江地产实力雄厚,这几年在地产上发展迅速,而且雄心勃勃一心扩张,颇有问鼎地产界领军人物的野心。
自己是对这个地标项目是没什么奢望,但要是顾江知道了这地标项目,不知道他会作何打算?
从办公室出来之后,正好看到何晴手里抱着一叠资料迎面走来。淡黄色的职业套装,米色高跟鞋,一身标准的职业白领打扮。原来简短的头发已经重新长得长了,挽起来一个发髻,用了一个简单的象牙白簪子别住,露出洁白如玉的脖颈来,那身职业套装穿在她身上,勾勒出完美的身段来,使得那原本稍显严谨的职业套装也变得生动起来。
迎面不断地有公司的职员走过向何晴问好,态度恭谨,而何晴的脸上始终挂着温煦的淡淡微笑,一一点头应答。
“怎么拿着那么多的资料,事情很多吗?”虽然分开也就是短短二十来天的时间,但是韩易此时看到何晴,心中却不期然地有着一股发自心底的喜悦,看着她走近,微笑着关切招呼道。
看到韩易的时候,何晴有霎那的愣神,紧接着那双晶亮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别后重逢的惊喜。“嗯,这些都是欧洲城的一些售后资料,现在欧洲城所有的楼盘都已经销罄,这些需要归档整理,以便物业管理。”何晴看了韩易一眼,伸手捋了一下从耳后垂下的发丝,脸上带着暖暖的笑意,柔声回答道。
何晴来到松台之后,一直担任的是总裁助理的职位,具体工作是全面负责协调整个欧洲城销售管理事项。
按照通常的道理来说,助理的职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所在,就是上令下达,用以沟通总裁办和下面部门的一个枢纽。当初韩易带何晴到松台来,初衷也不过是想让何晴能够换一个工作环境,当然了,韩易的内心里,也隐约地有着一种想让何晴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私心。不过说实在的,韩易的这个总裁也实在是当得有些不怎么合格,而且他的性子也没有通常管理者那么强烈的控制欲,许多相关的工作都往往是制定出一个大致方针,然后召集公司高层开会讨论通过后就完全放手了,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是直接增加了何晴这个助理的工作量。
也幸好何晴这人是那种柔顺的性子,对此情况也没有一句怨言,反而对于韩易交代下来的事情都尽力承担了起来,这也就让她额外承担了比这个职位多出许多的工作量来。
不过说实话,压力等同于动力,这句话也没有说错。对于何晴来说,虽然以前在立信公司里也曾经担任过助理的职位,但是那时不同,不但有韩易,还有方宏这样的高级管理人员,许多事情都能帮衬着。而来到嘉义地产之后,人生地不熟,所有的东西都能靠着自己,而且她也算是随着韩易空降过来的管理人员,自然会有许多人心里有着不同的想法,再加上 (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