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第 9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哦,那个事啊……”张军逸当然知道韩易话里的意思,先笑了起来,轻轻抿了一口茶,开口说道:“今天中午的时候,严总给我来的电话,说是那个事成了,特意来电表示感谢。这事具体的经过,严总当时也没细说,我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又进了论坛和几个朋友一起交流了一番,才知道原来上次那事在网上闹开了以后,传播面颇广,影响也极大,差不多是各大网站和论坛都转载了,后来听说是有人将此事直接捅到了高层,引起了高层有一位领导的关注,在了解了事情的详细经过之后作了批示,表示经济要发展,但原则必须要坚持!就这么几个字,呵呵,却是比我们磨破了嘴皮子还要来得有效。中海市政府得到批示之后,不敢怠慢,马上组织了外事人员与日本那个什么稻森株式会社进行协商,修改原有大楼的设计方案。”

    “张老板说的是寰宇金融大厦那件事吧?”顾江在边上听着,开口问道。他也是参加过严辛同那个酒会的人,张军逸刚说了个头,他就听出来了。不过顾江对于后来韩易和严辛同接触以及筹划的事却不晓得。

    “是的。”张军逸一边点头,一边有些诧异地看了眼顾江。

    “顾总也参加过严总的那个酒会。”韩易在边上解释了一句。

    张军逸有些了然地哦了一声,然后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说起来,那寰宇金融大厦原本是要建成亚洲第一高楼,那可是一百多层,高达将近五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能改变设计规划的!因此中海市政府和日本投资方甫一接触,马上就遭到日方的断然拒绝,还拿出了相关协议来,示意原设计方案是通过中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核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还威胁说如果因为中海市政府的执意要求而造成损失,那么就不惜诉诸法律解决,并要把此事通告全球。”

    “这小日本也他妈的忒嚣张了,也不看看这是在谁的地盘上!”金大牙在边上不屑地撇撇嘴。

    “金总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张军逸笑了一下:“可是这有些人,却真的是认不清。又那小日本一说诉诸法律,某些人马上就慌了手脚,又想着去弹压民意去。一面连忙安抚日方,一面就又急忙向上头请示,说了一大堆的理由,总之最后一句话,那就是这设计方案是万万不能改的,不然的话,会严重伤害到日本友邦的感情,而且还会影响到中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影响海外投资者的信心,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啪!”的一声,金大牙倏地拍案而起,怒目圆瞪,“真他*娘的,这还是中国人吗?这是恨不能给小日本当孙子啊!”

    “呵呵,金总稍安勿躁。”张军逸笑容依旧,轻轻招手让金大牙坐下,然后继续道:“这谈判的事,不知怎么搞的又被传到了网上去,顿时引起一片哗然,网上网下吵成了一片,更因此而引发了中日民间黑客相互攻击事件。不过也正是因为此事舆论太甚,又有先前那高层的批示在,中海市政府不敢强违,又派出了工作组进行谈判,这次的立场更为坚决,措辞也更为严厉,颇有拼着损失也要一拍两散的气势。呵呵,这小*日本也是属于那类欺善怕恶的典型了,我们的气势上来,他们就软下去了。不过这高楼的设计也确实是不好随意更改,一发而牵全身,而且工程建设在即,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再从头到尾更改整个设计方案。因此到了这最后,根据双方协调和专家的意见之后,就双方各退一步,楼体设计不改,但是顶上的那个太阳图案,却是由圆形改成了方形。唉!这虽然说不是最好的结果,却也能算是差强人意了,也总算是不枉了大家的一番心血。”张军逸轻叹道。

    第四百四十七章这事可为

    从香雪居出来,已是过了子时,四周寂静。韩易走出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香雪居靠近山边,四周花草树木林立,环境优雅,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天然的青草芳香,随风迎面拂来,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黄国诚的司机直接把车开了过来,众人相互握手道别之后,韩易上前了几步替黄国诚打开车门,黄国诚含笑点头致谢。

    等到黄国诚上了车后,韩易稍退一步微笑道:“黄区长,安置房的事,等我们公司开会研究之后再给你个信。”

    “那是,那是。”黄国诚笑着点了点头,看了韩易一眼,又看了眼稍远处的顾江,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车子缓缓拐弯调了个头后,黄国诚从车里伸出手来,笑容满面地向韩易等人挥手道别,不过韩易却觉着黄国诚那笑容,怎么看着都有那么一丝苦涩无奈的味道。

    韩易站立含笑挥手目送黄国诚离去,回了头来,仿佛是很随意地问了一句:“顾大哥,你说这安置房的事,真的是不能搞?”

    前面吃过宵夜之后,黄国诚便很明智地没有再提安置房的事情。应该说是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重复赘述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事实上事关几千万的投资,也不是说在这样的场合就能当场拍板决定下来的,那样的话就真的成了儿戏了。

    就算嘉义地产有投资的意向,正常的程序怎么也是要有详细的资料传送,然后再经过严格的的预算统计,如果再严谨一些,还需要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之后才能决定。对于这一点,黄国诚心里也是非常清楚,之所以今天晚上特意找了韩易等人提起此事,目的有二:一来,确实是想着嘉义地产能够参与此事。毕竟嘉义地产有了顾江实业的投资加盟之后,整体实力大增,如果能够参与安置房的开发,对于整个安置房的建设项目又多了几分保障和胜算;而这二来,黄国诚也是想就此方案听听韩易等人的专家意见。有许多事是旁观者清,鲁海强的业务再精通,也总是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多听取一些各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对于安置房项目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无论是鲁海强还是黄国诚,本质上还是那种能听得进合理建议的人。

    不过可惜的是,黄国诚的如意算盘好似有些不那么如意了。顾江说的那一番话,虽然中肯,却也是象是当场泼了一盆冷水。当然了,让黄国诚更为失落的是,顾江说话的口气中仿佛还带出了那么一丝随意,也即是说,顾江对于这个安置房项目不是那么在意,这就意味着,嘉义地产也就有很大的可能不会介入安置房项目。

    那么,顾江先前说的那些话,可不就是场面上的客气话喽!黄国诚混迹官场这么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几分的,不然也当不上这个副区长。

    对于顾江的这种态度,黄国诚并没有太多的见怪又或者记恨。从根子上来说,黄国诚还算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天籁锦苑的事而主动放下身段去找韩易,而且也明白商人讲究的是在商言商,没有利益的事,傻子才会去干呢!不过黄国诚原本信心旦旦而来,被顾江这么一说,走的时候心情未免就有些郁闷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沮丧!

    顾江和韩易并排而立,昂首遥望黄国诚的车子远去沉入黑幕,闻言收回眼光,侧过脸来微笑道:“怎么,小韩你还念着这事呢?”

    韩易郝然而笑:“也不是,总觉得这安置房的方案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这么废置了怪可惜的。”稍顿了一下,才又若有所思沉吟道:“不过我觉得……这事还是有可为的。”

    说实在的,从心底里韩易还是支持安置房的事的。这不仅仅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也是和黄国诚以及鲁海强的政绩无关,韩易只是单纯地觉着这安置房无论如何也总是关乎民生的事,能帮得上忙总是尽量,那种无能为力的滋味总不是让人很舒服。

    “哦。”顾江闻言轻哦了一声,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笑容来,瞥了韩易一眼,转瞬呵呵笑了起来:“小韩有想法……?”看到韩易张口欲言,丢过去一个眼色,拍了一下韩易的肩膀轻笑道:“天色不早了,先回去吧!”

    韩易就下意识地顿住了口。

    也是,这里可还是在香雪居的地盘上,而张军逸则不折不扣的是黄国诚的好友,而且还属于关系非同寻常的那种,虽然以韩易对张军逸的初步了解,张军逸的为人还不致于作出偷听他人谈话的举动来,不过所谓古话有云:隔墙有耳,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里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

    顾江果然不愧是老江湖,事事考虑详细周到,“呃……”韩易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难得看到韩易的窘样,顾江哈哈大笑着拉开车门上了车。

    “小韩,现在可以说说你的想法了。”车子回到嘉义地产在欧洲城的办公楼,进了金大牙的办公室后,顾江笑着做到了沙发上,顺手丢了根烟给韩易。

    听到顾江这么一说,金大牙有些不解地看着两人。刚才香雪居的时候金大牙去取车,也没听到两人说的话。顾江先前发话让他先回办公室的时候就心里疑惑,此时亦然。

    顾江看着金大牙的神色,便伸手点了点韩易,笑着解释道:“小韩觉得黄国诚说的那个安置房的项目还能有操作的余地。”

    金大牙闻言了然地点点头。说实在的,对于这个安置房的项目,金大牙之前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不过后来听了顾江那样一分析,也便失去的兴趣,原因无他,项目利润太低,而且还要冒着大量资金被积压,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这对于正处于上升发展中的嘉义地产来说,这样的项目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过金大牙也知道韩易的性格,更知道这个小兄弟年纪虽轻,脑子却确实灵光,很多时候能看到别人所不能见的地方,这也是金大牙佩服韩易的地方。

    有眼光,有远见的人,总是会让人佩服的。

    “嗯!”韩易点了点头,拿起打火机点上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趁着这空挡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才缓缓开口道:“顾大哥,金大哥,我说说我的几点建议,如果有考虑欠妥和不周到的地方,你们把把关。”

    第四百四十八章想办法提高利润

    “如顾大哥所言,安置房项目最大的弊端在于,不但项目利润太低,而且建设资金积压太多,回收时间长,如果承接这个项目,对于公司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利,甚至是会危及到公司的生存状况。”韩易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整理过自己整个的思路,此时侃侃而谈,便显得从容。

    顾江和金大牙轻轻点头。韩易所说的都已经是明摆在面前的东西,顾江在香雪居的时候已经分析的透彻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顾江才会对安置房项目不置可否,给黄国诚摆了个龙门阵。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个项目所带来的好处。”

    “呵呵。”顾江轻哦了一声,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笑容来,点了点头道,“有什么好处,小韩说来听听?”

    “安置房项目,是由政府牵头,首先,在项目审批上就不成问题,这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工期进程,依照于此,那么也就能够预算出我们的资金回收周期。而第二……”韩易思忖道:“我觉得我们搞房地产开发,牵涉到的政策关系千丝万缕,和政府搞好关系也是非常必要。”

    房地产开发,尤其是在国内搞房地产开发,实际上除了资金风险外,政策风险是第一位。尤其是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做生意,没有政策的支持,光是应对那些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检查审核之类,就能让人崩溃。

    抛开这些不谈,商业房产开发,还有个地域限制,嘉义地产算是外来户,是来抢食的,当地的房产商如何反应还是两说,虽然说当初的天籁锦苑能够顺利开发下来,那也是天籁锦苑项目的难度大了点,别家做不了,嘉义也就底气十足。

    到普通的商业房产开发,那又不同了,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这是当然。”顾江听到这里,便指着金大牙哈哈大笑起来,“小韩这是提醒我们眼光要看得长远,要和松台区政府搞好关系啊!”。

    顾江是聪明人,如何听不出韩易话里隐喻的意思来。

    “顾大哥和金大哥你们都是老江湖了,哪里用得着我提醒啊!”韩易淡然一笑,接着说道:“鲁海强和黄国诚看来是铁了心的要搞安置房项目了,既然他们主动伸出橄榄枝,我们何不借此机会上步。再说,没有我们,松台还有好几家房产开发公司,就算不是为了钱,但是利益所在,总是会有人接手的。”

    “那倒不一定。”顾江摇摇头道:“松台本地的房产开发公司,充其量也就这么几家,有实力的不多。保泰应该是他们当中实力最强的,早期积累下来,资金不成问题,而且上下各方面的人脉也不错,应该是最有资格的;再下来就是中兴,也算不错,中兴前年开发的一个楼盘,销售量还不错,资金也相对宽裕。还有广发,也能算得上一个,其他的嘛……呵呵。”

    韩易看着顾江的笑容虽轻描淡写,但隐带的那丝不屑却表露无遗,自然是对其他的那几家房产公司没放在眼里。

    这倒也不是说顾江看不起人,而是以顾江实业的实力,自然有其资本的骄傲,两厢比较,确实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让韩易觉得诧异的是,顾江初来乍到松台,却对松台的情况摸得如此透彻,看来事前也是对松台的房产开发形势下了一番功夫的。

    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是放之世界皆准的道理,商场如战场,但凡成功的商人大都拥有这样良好的习惯。不过韩易倒是从中也可以得以窥见顾江实业的实力,在房地产界果然是根基深厚,人脉甚广,光就这手资料收集的本事就不含糊。

    顾江看了眼韩易,接着说道:“这事如果是放在中海或者杭城甚至是深市这样的大城市,会有很多的选择,别的不说,至少这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就会多得多。不管怎么说,这安置房也是政府工程,而能和政府牵上线,是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求之不得的事,更何况还是政府主动牵头的工程,有实力的开发商更是不会在乎那几千万的资金投入,只要他们能够今后在其他的项目上获取到足够的利益。但是在松台,真的很难。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有的资金链能不能支撑起这个项目?保泰有资金有实力,但是今年他们有好几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我想他们的资金量不会有太多的宽裕。中兴和广发也有项目在手,虽然不多,但也足以牵扯了他们的资金。而且作为地头蛇,他们在松台各方面的关系也不错了,用不着再冒险。几家公司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能看到安置房项目其中蕴含的风险,因此,如果有借口的话,我想他们是会推脱的。其他的几家……如果他们自不量力接手的话……”顾江皱了皱眉头,“我看情况只会更糟,说不定会又是第二个天籁锦苑。”

    第二个天籁锦苑!呵呵,顾江话里所指还真是不客气,搞不好那安置房会变成烂尾房!

    听了顾江的一番分析,韩易默然点头。自古不暇,又何谈接济他人?这是常理。

    “小韩,再谈谈你的想法?”顾江指了指韩易道。刚才这话题已经是岔开了。

    “嗯。”韩易点了点头,“除了上述的两点外,其实安置房项目真的是没什么好了。不过我有一个想法,安置房项目归根结底,那就是利润所得和其投入不成正比。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我们何不从利润入手,想办法提高它的利润率,呵呵,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了嘛。”

    “提高它的利润率?”顾江的眉毛便轻轻地扬了一下。

    和嘉义地产合作,对于韩易这个合伙人,顾江当然是从各种渠道了解过的,不但是天籁锦苑的案例,甚至是包括了他在盐林工业区上的操作。顾江在暖州的人脉还是很深厚的,想了解到一些东西并不困难。

    对于韩易的评价,这个年轻人,脑子里的许多想法天马行空,总是能让人出乎意料,但事实证明,却又合乎情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赋。有些人总能看到人所不能见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江才说服家族与嘉义地产合作开发。顾江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或许能给他带来惊喜,而不仅仅是看在罗海江的面子上。

    当然了,罗海江的面子也很重要。

    “那小韩你说说看,如何提高它的利润率?”顾江轻轻吸了一口烟,然后掸了掸烟灰,不动声色地问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实物置换资金

    “要提高利润率,通常的可以有这几个方面入手。”韩易边想边缓缓说道,言语谨慎,毕竟他面前的两个人都是在房产圈里打滚多年的人,不是他这个新丁可比。

    但是嘉义地产重新组合,角色地位发生变化,韩易却又必须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不再是仅仅依靠了罗海江的面子,因此,他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通常的做法,最基本的,那就是从材料上入手,呵呵。”韩易说道,“也就是我们可以按照材料的价格起伏分阶段购入材料,从而降低原材料投入,节省资金。不过这样做的坏处就是不能保证工期的连续性,进而拖延了工期进程。”

    “嗯。”顾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施工材料建设方面,当然是能省则省,这方面,要督促项目经理去把握,不过这也只是一部分,相对于材料的节省,工期的延迟不但加长了资金回收的时间,而且工人工资的支出也会增加,对于整体的成本节约来说作用不大,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房产价格高速增长的前提下。”

    顾江的言语淡淡的,显然是对韩易的这个说法有些不以为然。也是,顾江是老地产商了,对此类做法自然是熟门熟路,哪里还用得着韩易来提醒。韩易这么一说,颇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

    韩易淡淡一笑,继续说道:“要说这材料节约,据我所知另外的方法还能很多,不过我想这些顾大哥和金大哥都是不会用的吧。”

    “那是当然!”顾江眼里精光一闪,沉声说道,语气断然。

    韩易这所谓其他的方法,虽然没有明说,但言外之意,当然是脱不了偷工减料的这些手段,这也是某些房产商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而常做的一些事。

    不过韩易从罗海江那里得到的信息,顾江为人做事目的性很强,好胜而且目标远大,也可以说是野心很大,进入嘉义地产就是他的一步尝试,自己扩展总不如兼并来得快捷,而且兼并一些有相当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同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了,这些想法他是不会告诉罗海江的。

    顾江的远景目标是要把顾江实业未来做成至少是在国内排名前十的知名地产企业,又岂能自掘根基?对于眼前这种蝇头小利,当然是不屑了,因此对于韩易的这话,没有好脸色那是自然的。

    “呵呵,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在工程建设上想办法了。”对于顾江的态度,韩易恍若未见,仍旧是浅笑着说道:“也就是管理上多下工夫,科学统筹地安排施工,减少工期,同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这样可节约的资金不是一丁半点。”

    “嗯。”顾江轻哼了一声点了点头,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点之外。”韩易嘿嘿一笑:“我觉得我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安置房本身,它的潜在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又或者是说,松台区政府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安置房项目后续的价值所在,因此,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顾江就微笑了起来。

    这个年轻人,肚子里果然有货,看来他前面说了这么多,不过是给现在的话铺垫罢了。

    顾江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轻轻摇了摇头,问道:“你说安置房的后续价值,我想不出我们还能从中得到什么?”

    “整个安置房小区建设完毕,将会形成一个新的聚集区,金大哥,你估算下能有多少人呢?”韩易稍微卖了个关子。

    “这个……”金大牙迟疑了一下,马上开口说道:“按照这两个大型小区的规模,正常预算,总能有个两三千人口的,差不多是相当于农村一个小城镇的规模了。”

    “嗯,差不多是这样的规模了。我的估算,大概能超过三千,三千五六的样子。”韩易点点头,说道:“我有个想法,我们是否可以和政府达成一个协议,那就是先不急着用土地来置换建设资金……”

    “不用土地,那用什么?”金大牙情不自禁地插口问道。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下跟松台区政府协商换一种形式来支付垫付的建设资金,比如说,其中一部分资金可以用安置房小区的附属设施,以及附属的门面店铺等等……呵呵,实物置换,也是一样。”韩易的笑容有几分诡诈。

    “实物置换……好!”顾江稍一沉吟,便已经想通了几分韩易话里的意思,轻轻敲了一下茶几,抚掌笑道:“我就知道小韩有好想法,不过还是没想到这点上面去。呵呵,用实物代替建设资金……不错,不错,确实不错。”顾江一边说着一边连连点头,眼睛看着韩易,微笑道:“小韩的意思,是要打那些门店的主意喽?”

    “正是,顾大哥,金大哥,我大略估算了一下,安置房小区的附属楼以及下面的门面店铺规划出来,大概能有几万个平方。我们可以想象,几千号人只要入住小区之后,他们日常的吃、穿、住、行以及基本的娱乐休闲活动必不可少,鉴于目前安置房所在地与城中心区域相距甚远,因此他们的消费大多只能选择就近解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就预示着,未来几年,围绕安置房区域的门店将会非常抢手,因为有人会看到商机,那么门店的价值也便会成倍增长。比起房子来,门店的增长速度可就快多喽。”韩易笑道。

    “确实不错。”金大牙也有点会意过来,点头道,“新城镇不断开发,老城区不断改造,几年之后,这一带安置房的规模将会逐步甚至成倍增加,那么商家也会成倍增加,相对于商品房来说,门店的升值更快,无论是出租或者出售,都很划算。”金大牙也是老行家了,韩易这么一点,他立即就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好处来。

    “是的,金大哥说的不错。鲁海强刚上松台区区长的位置,起码要在这个位置上呆个几年,我看他是个有想法的人,对松台旧城改造的决心也很大,因此未来几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片区域会形成一个新的大规模的生活圈。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新城镇中央商圈之外,再出现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辅助生活商圈,我想,这对于民生是有所帮助的,也是松台区政府所乐见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好处,目前还看不出来,只能等日后见分晓,呵呵。”顾江笑得更开心了。

    “顾大哥果然看得远。”韩易笑着小小奉承了一句,“所以这种规模不断推广之后,我们如果接手,那么我们就是首选,今后的安置房工程就都会找上我们,我们和松台区政府的联系便会更加密切。而且安置房工程关乎民生,对于嘉义地产的名声宣传也大有裨益。”

    “这么说来,这个安置房项目还真是可为了。”顾江思忖道,“我看我们都可以考虑一下和松台区政府签订一个长期的安置房建设合同,比如说每年保证多少平方的建筑面积?这样既不会导致我们的资金积压过多,而且还可以保证我们在安置房项目上的优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最好了。”韩易说道:“实际上接手安置房项目,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金大哥曾经跟我提过,鲁海强和黄国诚似乎有想要我们接手松台区新城镇地标的想法。”

    “哦,新城镇的地标?”顾江轻哦了一声,眼睛望向了金大牙。

    金大牙点点头:“黄国诚是跟我提过这么回事,不过我找个借口拖延了,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不适合做地标项目。”金大牙原本对地标项目还是有几分想法的,不过听了韩易的分析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地标的事现在还不能插手。”顾江轻嗯了一声,挥了一下手,“地标项目众矢之的,贸然介入对我们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韩易说得好,如果我们接手安置房项目,那么鲁海强就不会要求我们再接手地标项目,这样一来,既和鲁海强搞好了关系,又不会因地标项目而和他们交恶,而且还无形中提高了嘉义地产的名声价值,可谓一举三得。

    不过在此之前,我觉得,我们还不应该先着急接手安置房项目,呵呵,最好是能够拖过这个月底,那应该是最合适的。”

    韩易和金大牙闻言一时愕然,不过转眼便明白了顾江话里的意思,不禁相对呵呵轻笑了起来。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啊!韩易现在确实是感受到了顾江这生意经的厉害,也由衷感到佩服,短时间内便考虑得如此周到,连对方的心理感受都计算了在内,看来这生意经确实是大有名堂啊!

    第四百五十章三个人都走光了

    六月二十八日,韩易离开松台回到了乐云,这是早就答应了韩莹的事。韩莹今年是要参加高考的,七月七日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虽然说现如今的高考已经不如几年前那样千军万马拥挤独木桥那般壮观,其录取名额也是大大增加,但是好学校还是抢手,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对此也是牵肠挂肚。

    高考,说是关系到很多人一生前途和命运的大关口也不为过,尤其是在国内的这样一个国情下。

    韩莹平时性格虽然有点大大咧咧,而且对于自己的成绩也颇为自信,但是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有几分紧张怯意,正好韩易前几日打电话回家的时候,韩莹便特意要求过让他回来陪她去考场。对于这个唯一的妹妹,韩易非常的宠爱,这个小小的要求自然不会拒绝,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为恐意外,韩易特意提前了几天回家,一来早点回家让小妹安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端午不能回家陪亲人的歉意。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也是韩易需要回家处理,那就是有关王忠发那块厂房的事。据李绮雯打来的电话得知,事情的变数很大,上次王启发和他老娘来立信公司闹过一回之后,却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很快就通过司法渠道把王忠发老婆告上了法庭,其目的如何,当然不得而知。

    价值六百万的厂房,可以让很多人眼红,就算是亲人也不例外,更何况王忠发已经不在了,王忠发老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外人无疑。王启发虽然无能,但是前有王忠发的关系,多少还是捣鼓下一些门道,要欺负孤儿寡母却还是绰绰有余。

    盐林工业区地块是由立信公司开发,王忠发是业主之一,案件一旦上庭,立信公司作为开发商是需要上庭作证的。虽然说立信公司有其他人可以代理,并不需要韩易这个法人代表亲自出马,但是韩易倒还是想亲眼看看这案子到底是怎么审理的。

    就在韩易离开松台后第二天,顾江也启程回了杭城。

    顾江地产的总部是在杭城,松台这边顾江虽然是顶了个董事长的名头,但是目前嘉义地产并没有什么新的开发项目,也用不着顾江这个董事长做什么重要决策,因此顾江实在也没有必要长期留在松台。

    说白了顾江地产的根子还是在杭城,松台不过是顾江地产进军中海地产业的一个桥头堡罢了,要是在这上面花费顾江太多的精力,也有点得不偿失。

    而金大牙,却是比韩易还提前了一天离开松台回了暖州嘉县,理由是他的儿子要填报中考志愿,这可是关乎下代成长的大事,当得金大牙这个一家之主回去拿个主意,而且有些该跑的门路也要跑,该关照的也要先打声了招呼。

    至此,嘉义地产的三大主事人竟然先后走得一个都不剩,公司里的日常事务则是暂由总裁助理何晴与营销部主管杨义主持。

    回到乐云,韩易先回了一趟家,和父母见面问好,韩莹却是没有回家,正好这一个星期,正是最紧张的冲刺时刻,学校对于韩莹这样的尖子生是要重点培养,专门组织了学校里最精干的教师队伍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辅导,这个辅导要等了快临近考试前三天才能回家调整心态。

    韩易在家里呆着也没什么事,索性便让张勇先开车送他去了荣记商贸。车到荣记商贸,看到的是一副忙碌的景象,好几辆小四轮等在门口,几个工人正忙着装卸货物,李猛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弯着腰清点着货物,又不时地对着边上的一个工人叮嘱着什么。

    “猛子。”韩易打开下了车,微笑着招呼道。

    听到韩易的招呼声,李猛一下抬头,脸上就露出又惊又喜的笑容来:“韩易,你回家啦!”

    韩易呵呵一笑,点头说道:“今天刚到的家。”说着走上前来,拍了拍李猛的肩膀,笑着问道:“猛子,你多少也是个当老板的人了,怎么还是这副打扮!”

    由于天气炎热,李猛只穿了个白色短背心黑色七分短裤,露出身上结实的肌肉来。这一身打扮,却是任谁也无法把他和这批发部的负责人联系起来,倒象个工头多一点。而事实上,如今的李猛已是不同往日。

    荣记商贸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和发展,现在在乐云市也算是小有名气。除了主业的青岛啤酒批发之外,李猛另外找了一些门路,代理了一些其他品牌的饮料和酒类批发。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要守业的话,还真的是需要李猛这样能耐得住性子的人,这也是韩易当初放心把荣记商贸交到李猛手上的原因。李猛对韩易有感恩之心,把荣记商贸当成了自己的事在做,大事小事俱都全力以赴,李猛的生意头脑虽然比不上韩易和于荣精明,但是胜在踏实,而且这人讲义气,有诚信,基本上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稳当当,为荣记商贸赢得了不错的信誉,回头客一多,生意蒸蒸日上是自然的。在李猛尽心尽力的操持下,荣记商贸的生意是越发的红火和繁忙。

    而随着荣记商贸的生意日渐红火,整个批发部也是鸟枪换炮,除了暖州的两家批发部之外,去年和今年在乐云市也新开辟了两个分点,另外还有暖州其他几个县市的代理商,虽然说批发的利润薄,但是架不住这量大,每天的营业额超过了十几二十万那是正常,逢节假日的时候更是要翻上几倍。而韩易对待自己的兄弟当然不会吝啬,给出的工资待遇也是极高,而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李猛还在荣记拥有着百分之五的股份,每月所得分红自然不菲,家里的生活也早已摆脱了先前的窘迫,李猛不但在乐云市中心买了新房子,把老娘接了进去,还买了一辆车子。

    有房有车,按照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如今的李猛当算是一个成功的老板了。

    听得韩易这么一问,李猛便憨笑着摸了摸头,说道:“习惯了,我们这批发部也就这么大的摊子,几个人都转的过来,事情又不是很多,就是个送货收货的事,就这么让我闲着更难受,再说了,有些事非得要自己过手了才放心。”

    韩易就笑了起来。也是,李猛这样的性子,让他闲着什么都不干就在那里指手画脚地指挥,还真是会憋坏了他。

    李猛说的轻松,但是韩易心里可是一清二楚,送货收货还有收款之类的事,看着没什么,却都是麻烦的琐事,当初韩易自己刚上手的时候,可是忙得头昏脑胀才勉强理出个头绪来。

    两人闲聊了几句,就到了里面的房间里坐下,有负责杂事的小姑娘过来泡了两杯茶。

    “猛子,我看你这段时间干得不错啊!现在整个批发部的规模可是比起以前来大了一倍还多,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啊。”韩易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韩易在松台的时候,李猛和他经常有通电话,公司的日常发展等一些情况也都时时汇报,对于新开辟批发店等一些大的决策也是事先征求过韩易的意见,经过韩易明确的同意之后才会去执行。因此韩易对于公司的日常发展不说了如指掌,但还是清清楚楚的。

    “什么功劳,我也没做什么事,就是守店呗!”李猛嘿嘿一笑,也不多说。

    韩易又笑了起来,李猛就是这么个性格,说得少,做得多,不过韩易自己心里却是有数。

    第四百五十一章改变荣记商贸的股份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些荣记商贸的琐事,韩易就开口说道:“猛子,关于这批发部的事,我有点想法和你商量一下?”

    “是不是批发部有什么问题?”李猛听韩易这么一说,脸色马上变得严肃起来,点了点头说道:“阿易,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

    对于韩易,如果说李猛以前只是感激的成分多一些的话,那么现在是绝对的信服,甚至是带有那么一丝敬服的意味在里头。

    如果没有韩易当初的伸手,李猛都不能想象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怎样?是继续在拳台上拼命呢,又抑或是为了生活而铤而走险,走上歧路?那么又哪里来如今这开小车住新房安逸稳定的风光生活!

    李猛的母亲不止一次的在李猛耳边念叨,叮嘱李猛一定要记得好好地报答韩易。虽然说韩易从来就没有流露过要李猛报恩的意思,但李猛是个孝子,对于老娘的话铭记在心,因此对于荣记商贸的事是真正的上心上力,在他看来,管理好荣记商贸,也是对韩易的一种报答。

    因此,只要是韩易的吩咐,李猛绝对没有任何反对的念头,就算是说韩易要现在就把荣记商贸给卖了,李猛也绝无二话。

    韩易看了看李猛严肃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挥了挥手笑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要搞得这么严肃啊!”

    李猛松了一口气,转而问道:“阿易,是什么事啊?”

    韩易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我这次回来,过段时间马上又要回去松台了,接下去那边的项目开始之后,可能在那边要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想趁着这几天把荣记商贸的事情给好好安排一下。”

    “行,没问题,你说怎么做就可以了。”李猛很干脆地回答道。

    在他的心目中,荣记商贸本来就是韩易一个人的公司,无论韩易做什么决定都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是韩易说要现在把荣记商贸关掉,他也不会反对。

    “因为我不在乐云,所以荣记商贸的事暂时就只能靠你来管理了。”韩易看了李猛一眼,说道:“因此,我决定把荣记商贸的股份再重新分配一下。从我的股份里再抽出百分之百分之十来,你和志飞两人每人占百分之三,方隽百分之二,剩下这百分之二是给猴子和小孟他们两个的。”

    “阿易,你不用这样的……”李猛瞪大眼睛,一下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大声说道。

    门外有几个批发部的员工听到里面李猛的高声,以为是两人发生了争吵,就有些好奇地凑过来探头往里瞧。“看什么看,都去干活去。”李猛没好气地呵斥了一句,几个员工连忙转身各自忙事去了。不过很显然,他们的心思还有些关注在这里,不时地偏了头瞥向房间。

    刚才就有一个进入批发部最早的老员工悄悄地跟他们通过气,这在房间里跟老板说话的年轻人,是这个批发部真正的大老板。现在两个老板之间似乎是发生了矛盾,这就由不得他们不关心了。

    李猛呵斥了那些员工,随手关上了门,转身对着韩易说道:“阿易,咱们兄弟,你还信不过我吗?不是我吹牛,我敢拍胸脯打包票,只要有我在,你只管放心在松台,我会把荣记商贸给你看得好好的……”

    韩易轻轻挥了一下手,打断了李猛的话,微笑着说道:“猛子,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这个事其实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我现在的重点是在松台房地产上,就算是会乐云,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管理荣记商贸,所以荣记商贸的事就全靠你和志飞几个人了,俗话都说,皇帝也不差饿兵!做多少事就该得多少回报,给你们适当提高股份奖励是完全应该的。”

    关于荣记商贸股份分配的问题,韩易其实想过很多次了。就目前荣记商贸在李猛几个人的管理之下发展势头很不错,也可看出李猛几 (精彩小说推荐:

    ) ( 商道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61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