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年少轻狂时,正是金庸、古龙等大师纵横小说界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忠实的武侠小说迷。《天龙八部》、《shè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楚留香》、《七种武器》、《飞刀问情》······,他几乎全都拜读过。
《鹿鼎记》更是让他大呼过瘾,奉为男人必读之神作!
人到中年,生活的艰辛磨平了年轻时的菱角。但内心深处,武侠梦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只是可惜,金庸封笔、古龙停笔、梁羽生退隐,众多大师没有新作问世,如今的武侠小说界只有温瑞安独领风sāo。
但是,已经被众多大师作品养得挑剔了的水准,温瑞安一人的作品怎么能够满足他?
直到三天前,他买了每天都必买的《武侠与历史》,看见了上面连载的一部新人新作《寻秦记》,他突然发现,他失去很久的武侠激情似乎又燃烧了起来。
说实际的,第一次看《寻秦记》,他只有一个印象:惨不忍睹。
这他妈写的什么东西啊?
文笔也太白了一点吧,直直的,一根线,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写得一点气势都没有,这是武侠小说吗?
只不过,后来翻遍了《武侠与历史》,发现里面的小说居然比《寻秦记》还不如。他只是随便翻看了一下,看了个开头,然后不管是中间的情节还是结局的情节,他自己都能够脑补出来了,气得他差点吐血。
于是在将《武侠与历史》这本杂志快要翻烂的时候,他想了想还是看《寻秦记》好了。
没成想,第一次看《寻秦记》只觉得差点吐血,但第二次沉下心去看《寻秦记》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这《寻秦记》似乎并不赖啊。开头虽然有些煽情和狗血,但继续看下去看到李小超邀请项少龙做穿梭时空试验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是的,兴奋,打心底的兴奋。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兴奋,但看到“时空机器”这四个字,看到李小超邀请项少龙做穿梭时空试验的这个情节的时候,他就止不住的有种兴奋的感觉,就好像他自己变成了项少龙,将要穿梭时空一般。
而等到他看到项少龙真的穿梭了时空,并且一下子穿梭到了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碰上了杀手善柔的这个情节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妈的,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这个家伙,这个叫做发达哥的家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连穿梭时空回到过去体验历史这样荒诞的时都能想象得出来,真他妈是个天才!”
《寻秦记》第一天的连载看完之后,他就有了迫切想要追看的感觉,也隐隐感觉到,这本《寻秦记》一定会红!
第二天的时候,他起晚了,等到要在站点买这本《武侠与历史》追看《寻秦记》的时候,居然没有买到。直到后来一拍脑袋才醒悟过来,擦,杂志是周刊啊。
因此今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急急忙忙的跑来买今天这一期的《武侠与历史》。
还好,今天没晚了,也终于过了一个星期,终于让他买到了。
“和氏璧;赵国第一剑客,红缨公子连晋;巨鹿侯赵穆;乌堡主;乌廷芳·····”
一边在站点这等着巴士,一边翻到了《寻秦记》的版面,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令他兴奋的是,项少龙误打误撞来了赵国,历史上赵国的各sè人物也一一出场,就连鼎鼎大名的“和氏璧”也出现了。
王恩明深深的吸了口气,脸sè都有了些cháo红,是兴奋的cháo红。
穿越,就是这样的吸引人,王恩明很快就在脑海里幻想起他成为项少龙之后的情况,和历史人物过招,泡历史美女,装逼吃虎,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武装自己,然后虎躯一震,王八之气爆发,震翻一众历史名人。
第四十四章打了个翻身仗
周兴盛猫在家里当二世宅男,丝毫没有意识到不仅仅是身在铜锣湾的王恩明,这一天的早上,香港各地的武侠小说爱好者们,纷纷转变了自己的爱好,不约而同的被《寻秦记》所吸引。
但凡能够买到《武侠与历史》杂志的地方,街边小巷到处都是的报摊点,各大人流旺盛的书店,都掀起了一阵购买热cháo。比之前些时候的购买情况,可谓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让报摊点、书店的老板们诧异不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寻秦记》是写的很白,小白,但耐不住“穿越”这个拥有着无上魔力的大话题啊!
一番穿越,纵横时空两千年,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种小说起始以来开创xìng大胆突破的吸引。
香港岛、九龙、新界西、新界东,到处可见挥舞着钞票要求购买《武侠与历史》的读者们。
看过的人觉得畅快无比,为《寻秦记》的玄奇穿越震撼,为《寻秦记》的历史架空着迷。他们自发的向周围的人们说着、描述着,极力推荐他们也去看《寻秦记》。而没有看过的人,听着别人的描述,开始不觉得什么,有些甚至嗤之以鼻,但听得多了,三人成虎,也心痒难耐了起来,趁着上班或是下班的时间随后买上一份《武侠与历史》,打算一睹《寻秦记》之真容。
一天!
仅仅一天的时间!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寻秦记》火了,彻底的火了,连载了《寻秦记》的《武侠与历史》在各大报摊点、书店都卖疯了。
早上,中午,傍晚,晚上。
四个休闲时段,无数人蜂拥而至附近的报摊点或者书店,挥舞着钞票要买《武侠与历史》,他们要看《寻秦记》!
九龙,油尖旺区,某条街道上。
一处报摊点位置,一个非主流年轻人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人还没到,他就已经朝着报摊点的老板嚷嚷了开来:“老板,我要买《武侠与历史》,连载了《寻秦记》的这几期我都要,快!”
报摊老板挠了挠头,怎么每个人来他这里都问他要买连载了《寻秦记》的这几期《武侠与历史》,那《寻秦记》有那么好看么?不过还是如实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卖光了,要明天才有了,你明天来吧。”
“这么快就卖光了?”年轻人吃了一惊,但随即就有了不满,说道:“不是你自己藏了一本吧老板?我可是你这里的老顾客了,你还对我藏私?”
老板神sè一滞,苦笑着道:“是真的卖光了,再说,那什么《寻秦记》我又没看过,我藏什么私?”
“真不是你藏私了?”年轻人依旧怀疑的很,一脸不信的问道。
报摊老板无语,干脆摇了摇头说道道:“真的是没了,昨天我看《武侠与历史》卖得挺好的,所以今天多进了几本,有二十本,不过没想到一开门,二十本很快就卖掉了,我也正奇怪呢。”
年轻人这才失望了,喃喃说道:“这样啊,那算了,我去别的地方买吧。”
报摊老板一怔,神sè若有所思,在这年轻人突然转身离去的时候,突然发问道:“对了,那《寻秦记》是不是真的好看?”
“这不废话嘛,当然好看了,不看我买来干什么。”年轻人头也不回的嘟囔道。
报摊老板点了点头,神sè有些变幻不定,最后却是一咬牙,匆匆的将报摊给关了,骑上停在外面的摩托飞驰而去,他要去进货。
如斯情况,几乎在每个报摊点都发生了。只要报摊老板不是傻子,都能够很清楚的感觉到,《寻秦记》火了,《武侠与历史》卖火了,他们多进一点就能多赚一点钱。
一时之间,原本遭受冷遇的《武侠与历史》重新焕发了生机,纷纷上了报摊老板推荐的头版头条名单,备注为最近一段时间最需要重视的一本小说杂志。
·······
香港岛东区,柴湾嘉业街十八号,明报工业中心《武侠与历史》编辑部。
“恭喜,恭喜,巍然,这下子你可算是打了个翻身仗啊。”杨巍然的办公室,同为编辑卜国林推门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了一叠纸张,大笑着对杨巍然说道。
杨巍然一怔,随即脸上一喜,急忙站了起来,问道:“什么翻身仗?是《寻秦记》有起sè了?”
卜国林和他不仅是工作上的同事,更是生活上的好朋友。没有最终确认的消息,卜国林是从来不会和他说的,更别提笑容满面的说他打了个翻身仗了。
既然是翻身仗,作为rì渐没落的《武侠与历史》编辑,肯定是手底下的作者写出了大卖的作品,不然也称不上翻身仗啊。
只是稍微一琢磨,杨巍然就有了腹案,能够大卖的作品除了老作者大爆发之外,就是新人新作天才横溢,一经出世就如rì中天。如今他手底下作者们的作品,最有可能大卖的,就只有一本,那就是周兴盛这个新人的新作《寻秦记》。
果然,卜国林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想,卜国林笑着点了点头,不无感叹的说道:“就是《寻秦记》!没有想到啊,先前我还劝你要谨慎行事,甚至《寻秦记》第一天连载的时候我还取笑过你,没想到《寻秦记》的成绩马上就给了我一记耳光,而且还是噼啪作响的一个耳光,我看我以后都没脸出现在你面前了。”
“在我面前你还有脸吗?哈哈哈·····”杨巍然得到如意的答案,《寻秦记》连载之后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更是开起了卜国林的玩笑来。
卜国林哈哈大笑,不以为意,反而恬着脸说道:“谁让我这人谦虚呢?没办法,谦虚的人总是有一副厚脸皮的,不然怎么进步呢。”
说着,他不忘正事,将手上的纸张递给了杨巍然,同时说道:“你看看吧,这些都是读者寄来的回信,全部都是《寻秦记》的。和前几天一片骂声是截然相反啊,这次的来信不是阿谀拍马的就是催着快点连载的,或是加大刊印的。”
“是吗?哈哈哈····那还等什么?赶紧加印吧!”杨巍然大喜,随手也不翻看这些读者来信了,拉着卜国林就走出了办公室。
卜国林在后面无奈说道:“你呀,还是这个xìng子,也不怕我刚才是骗你的。”
杨巍然只是笑,头也没回就说道:“没关系,你要是会骗我,就让你骗我一次又有何妨?”
第四十五章火爆大卖!
《寻秦记》的热cháo,渐渐成形;《武侠与历史》的大卖,众人开始疯狂追逐。
连续两个礼拜的连载酝酿发酵,《寻秦记》终于在第三个礼拜显现出了与众不同,开始发光发热,吸引着香港众多小说迷们蜂拥而至。
星期一,下午,《武侠与历史》开始加印,并且突破xìng的从《寻秦记》第一次连载时的那一期开始加印。
三千本,告罄!
五千本,告罄!
一万本,告罄!
到了星期二,加印数量超过了两万本,但都在一rì之内全部告罄!
而读者的订单、各地书商的订单,更是如雪花一般飞入《明报》,初步估计,就订单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万本。
“喂,是老李嘛,你们那的《武侠与历史》还有货没?我这里要进货一百本?你说什么,没有,你们《明报》是干什么吃的?喂,喂····,我靠,居然敢挂我电话!”
“老李,我要两百本《武侠与历史》,你快点给我送来吧?你说什么?你问我是谁?我靠,我是老毛啊,毛发财啊,你不会不认识吧?什么,人太多,没听清楚?喂,喂····妈的,居然敢挂我电话,好你个老李,下次见到你非要你好看!”
“李哥,我是魏申才小魏啊,我这里要三百本《武侠与历史》。什么?没有?我也知道现在你们的《武侠与历史》卖得火爆,不过李哥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喂,李哥,你在吗?喂,喂·····”
电话铃声在《武侠与历史》火爆之后,就从没有在《明报》的发行部门消停过。而作为发行部主管的李超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让下面的人拦了不知道多少个电话,但依然有无数的人通了关系打到了他办公室的电话上。
李超伟无限怨念中:“《武侠与历史》部门搞什么飞机,不红的时候一年也没有一个电话来,一红的时候就不停的电话,累得像条死狗一样。”
不过忙的这一刻,他还是觉得亢奋不已,因为他有了面对前些年金庸老爷子在《武侠与历史》上连载武侠时的那种感觉,是奋斗的激情,全身热血沸腾。
·······
如此火爆以至于有些疯狂的销售狂cháo,惊世骇俗,每个得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出狱了呆滞当中。同样的,这个成绩自然也震惊了整个《明报》。
“妖孽啊妖孽,这发达哥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出世就惊天动地的,难道是某个大神的马甲?”
“怎么可能?金庸先生、古龙大师这些大神早就不开新书了,除了他们,还有谁能是大神?他们不会无聊到换马甲写新书的吧?”
“说的是,我看这发达哥就是个纯粹的新人,你们看这本《寻秦记》,看起来是非常爽,但一看就知道发达哥文笔不行。依我说,要是发达哥的文笔能有金庸先生他们的文笔,这本《寻秦记》估计还要比现在还火爆。”
《武侠与历史》编辑部内,一众编辑议论纷纷。
而在杨巍然的办公室,杨巍然脸上的兴奋之sè难以抑制,面对着同事兼好朋友卜国林,语无伦次的说道:“国林,你知不知道,我这回真是发达了,我找了一支黑马大蓝筹回来啊。这···这个周兴盛,真是一匹千里黑马啊,我真的,我果真没有看错,哈哈哈····”
卜国林心里酸溜溜的,不过还是为杨巍然高兴,笑着点头道:“我知道,巍然你这回是打了个翻身仗,找了匹黑马大蓝筹!”
好半响,兴奋的杨巍然才终于平复了激动的心情,转而问道:“对了,你刚才去销售部门问了没?这一期卖了多少本?还有,统计过读者来信没,那种意见最多?“
卜国林闻言笑道:“早知道你要问这个,我刚才特意去问了一下,到我问的时候,这一期的《武侠与历史》总共卖了两万一千本,真正的大卖,火爆销售。至于读者来信,大部分都是说《寻秦记》快点连载的,还有的就是问《寻秦记》的情节。总的来说,读者绝大部分都比较认可《寻秦记》,估计这次《武侠与历史》的大卖,主要功臣就是《寻秦记》了。”
“这还用说?你也不看看,没有《寻秦记》的时候,《武侠与历史》才卖多少本?现在有了《寻秦记》,又卖了多少?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杨巍然不屑的说了句,随后又笑着说道:“不过,国林,我们上次建议加印的数量看起来还是少了点啊?”
卜国林一怔,苦笑着说道:“看来,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还真没说错。看现在这个销售热cháo,我看加印到五万本最后也能卖得出去。”
杨巍然赞同的点了点头,忽然用手指了指天,问道:“大老板知不知道?”
“当然知道,这么火爆的销售情况,大老板怎么可能不知道。你别看大老板这些年不怎么管事,不过《明报》里面有什么大事发生,我敢肯定,大老板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卜国林会意说道。
杨巍然口中的大老板,自然不会是他们的总编辑了,而是《明报》的创始人金庸老爷子,卜国林不用想也知道。
“说的也是。”杨巍然说道。
实情果然和卜国林说的一般无二,金庸老爷子早就知道了《寻秦记》的大热。因为第二天一大早,杨巍然正休假,随手拿起每天必看的《明报》,赫然便见到了金庸老爷子写的一篇评论短文,评论的正是《寻秦记》!
“······纵观全文,文笔虽然生涩,太过于直白,但情节构思巧妙,一章连接一章,观之如同一幕幕的电视剧集,画面感十足·····穿越,这么奇妙的思想,再在其中穿插着真实的历史,可读xìng非常之高·····,鄙人浅见,《寻秦记》实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流派也不为过!”
洋洋洒洒,全文不足千字,但推荐褒奖之意显而易见。显然,金庸老爷子对于周兴盛的这部《寻秦记》是非常的看好。
杨巍然心中更添高兴,怎么说,还是他慧眼识英才在先。
想到这,他忍不住庆幸,庆幸儿子把《寻秦记》第二次带到了他的面前,也庆幸自己没有一念之差将《寻秦记》咔嚓掉。
翻阅完《明报》,杨巍然正要看下一份报纸,不过想了想,还是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请问是周记茶餐厅吗?我是杨巍然,请给我接周兴盛!”电话拨通后,杨巍然就说道。
第四十六章我受不起
没有事情,比先悲剧后完美来得更令人心情激动了。
星期六,接到杨巍然的报喜电话后,周兴盛的感觉就是这样,大落之后大喜,原本《寻秦记》遭受冷遇,如今却是一飞冲天,而且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一飞冲天。
短短一个礼拜的功夫,《寻秦记》就从遭受冷遇的情况下到一飞冲天,狂卖两万多本!
两万多本,这是一份疯狂的成绩。
周兴盛即便不知道杂志的销售行情,但听到这个数字后也能够明白,这是一个逆天的成绩。连带着,他的《寻秦记》火了,而且还是大火。
更别提《明报》上面,还刊登了金庸老爷子给《寻秦记》写的评论文章。
天,就光是想一想,周兴盛都快要脑充血了。
金庸是谁?
基本上只要是个读书人,都知道金庸是谁。
他是武侠小说界的大宗师、泰山北斗,所创作品代表了武侠小说的巅峰成就,更是一手将武侠小说从下九流之说带入了艺术的上层,从下巴里人提升到阳chūn白雪。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渐至形成了“金学”风暴。
他更是华人首富,所获荣誉数不胜数,什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香港大紫荆勋章”、“香港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当代文豪金龙奖”······等等。至于那些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名誉教授衔,更是多得多数不清,遍布四大洋五大洲。
如此世界知名的顶级大作家,在封笔之后还提笔给他的《寻秦记》写了篇篇评论文章,这份荣誉,简直难以想象。
要知道,不要说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写的一本流水账小说,就算是如今香港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要得到金庸的评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金钱,名气,这些能够想得到的好处,周兴盛知道,随着《寻秦记》的继续火爆,随着金庸老爷子的这篇简短的评论文章出现,都将会一一被他收获。就算这个时候他不想得到这些,也容不得他了。
因为这个世界,有着一种人是以专门炒作他人来生活,他们叫做:记者。
当然,无论是金钱还是名气,周兴盛早就想要了,想得要命,重生一世,不就是为了这些吗?怎么可能会推辞!
挂下电话,心情大好的周兴盛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重生后一直压抑在心头为了第一桶金而发愁的不爽利终于消散一空。走出店门,就算是抬头看着有些灰暗的天空,他都觉得比平时晴空万里。
“盛哥,今天有啥事这么高兴啊?”正在店门口散发传单的梁东发正好看见他,连忙走过来笑着问道。
周兴盛心情好,笑眯眯的回了句:“你盛哥我发财了,你说能不高兴吗?”
“发财?”
梁东发一怔,随即就恭维道:“那可要恭喜了盛哥了,盛哥以后发达了,还要靠盛哥罩着一点小弟呢!”
“罩什么罩?你以为我是黑社会啊。”周兴盛白了他一眼,随口问道:“对了,暴龙哥没有再来追你要那五万块了吧?”
梁东发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不过这次真要多谢盛哥了,要不是盛哥你帮我说和,我可就惨了。”
“那就好,那就好!”周兴盛他也只是随口一问,因此也没有在意。只是没有想到那暴龙哥还真有点信用,说不要那五万块就不要,这倒让他有些惊讶了。
他摆了摆手让梁东发继续派发传单,自己就在街上随意闲逛了起来。
只是即将成功的好心情还没有持续多久,迎面走来的一个人立即将他的好心情坏得一干二净。
一身蓝sè制服,衬托出对方那高挑而凹凸有致的妖娆身材,只是容貌靓丽但神sè却稍显冰冷,似乎每个人都欠了几十万港币不还了一样。
这个人,周兴盛正好认识,不过他宁愿不认识对方,因为这人正是李如珠。
“臭三八女jǐng?”周兴盛一怔,他刚一见到,心里就有火,不过更多的还是头痛。因为每一次见到这李如珠,他都是麻烦重重,最后还不得不憋着火气离开。
他不是没有想过去投诉她,香港的jǐng方还是不像内地那样,容不得他人投诉,一投诉不是有人来威胁就是投诉没门。无论是律师还是议员,相信都很愿意接受他的投诉,替他出这个头。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出身,再想到现在自己的钱包还是空空如也,他很快就将投诉的念头抛在了脑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就又去把官非惹在身上,他头都会大了。
迟疑了一下后,他掉头就走。
“周兴盛,等等!”后面,李如珠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边。
周兴盛不理,只是继续向前走,假装没有听见。
“周兴盛,你给我站住!”李如珠的声音大了起来,并且在他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人跑到了他的面前,一脸怒容的瞪视着他。
“哟,原来是Madam啊,今天怎么这么有空,找我有事?”周兴盛换了一副随意的神sè,笑着说道。
当然,他的随意笑容是他自己认为的,在李如珠心里,他的笑就是调笑,是嗤笑。
李如珠咬着嘴唇,眼中似乎还有这怒火,不过却出乎周兴盛预料的是,这一次李如珠既没有对对他动手动脚,也没有恶言相对,反而神sè有些迟疑,支支吾吾的说道:“周兴盛,你别····你别得意,别以为我因为上次的两件事我就会····就会对你的印象有所改观,没那么容易!”
周兴盛听得是一脸的迷糊,这臭三八女jǐng搞什么飞机,什么是“你别得意”,什么又是“就会对你的印象有所改观”?想不明白,他于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你想说什么?什么没那么容易?还是又想找个理由来诬陷我?”
李如珠脸sè不好看,不过在“哼”了一声后反而平静了下来,一咬银牙,像是下了天大的决心一样,两眼直视着他,说道:“周兴盛,我为上次的那两件事正式向你道歉,上两次是我没有调查清楚,所以才误会了你,还请你原谅!”
“什么?”周兴盛一怔,忍不住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臭三八女jǐng会跟他道歉?
他这个动作一出,自己是没觉得什么,但李如珠却是气岔了,脸sè一板,冷冷道:“周兴盛,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话就那么不堪入耳吗?”
周兴盛醒悟了过来,不过虽然对于李如珠会向他道歉而感到惊讶,但李如珠的态度却让他不爽的很,一张脸都黑了下来:“不是你的话不堪入耳,是我周兴盛没那个命要你跟我道歉。你以后还是少在我面前,我受不起!”
说着,头也没回的就走了。
“你·····”李如珠气得半死,不过也不再动手动脚了,只能愤愤的站在了原地恨恨的瞪视着周兴盛远去的背影。
她暗暗咬牙:“周兴盛,以后可别犯在我手上,不然,我一定会亲手把你抓起来的!”
第四十八章稿费、专栏、版权
星期五,还是上次见面的那间茶餐厅,周兴盛和杨巍然第二次碰面了。
周兴盛并不清楚香港稿费税是多少,不过杨巍然给了他一个纸袋子,抽出来数数,居然还有一万五千五百多块,只少了几十块钱而已。他这才知道,香港税费之低,远超他这个内地人所能够想象。
内地这边的稿税,他依稀记得应该是在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十六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内地的稿费来计算,一万五千六百块,起码得交足两千一百多块到两千五百块左右,剩下的那一万两千多块才是他最后能够拿到手的。
狠啊,一下子就花掉了百分之十几,而且这还只是周兴盛记忆中的税率,实际上的税率应该还要比他记的更高一些。
“周生,《寻秦记》如此火爆,难道你就一点也没有趁机提价的意思?”杨巍然最终还是没有坐住,直接了当的问了句。
两人一直聊着,令杨巍然奇怪的是,《寻秦记》都如此火爆了,换做是别的作者,此刻面对他早就应该说出心中所想,趁着《寻秦记》火爆之机跟他提价了。为什么聊了都快半个钟头了,周兴盛还是兴致勃勃的和他闲聊着,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周兴盛心下一笑,早就等着你问呢,不过面上丝毫没有作弄的意思,随意的笑着说道:“杨生你太高看我了,我也想啊。钱谁不想要啊,我又不是圣人,自然是想要的,而且还是越多越好。不过,我可是有过听说,你们的大老板好像就是以小气闻名业界啊?你叫我怎么敢提啊,不怕被你们封杀么?哈哈哈·····”
“小气?封杀?”
杨巍然一怔,也自哈哈大笑道:“周生说笑了,对于周生这等杰出的后进小说作家,查先生一直都是很关注的,也会不断的提携的,决计不会有那等杀鸡取卵的不智之举!”
周兴盛笑道:“这个我自然是清楚的。而且我虽然迫切的想要提高稿费,但我不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这本《寻秦记》已然签了合约,就断无反悔的道理。只是盼着,杨生你在审核下一本作品之时,能够提高稿酬才是真的!”
“这个自然,不过作品的质量得过得去,这个是必须的前提!”杨巍然丝毫没有落下他话中的圈套,谨慎的回答道。
周兴盛会意一笑,点了点头。
连载三个星期,收入一万六千多,也就意味着连载四个星期一个月的话,收入就应该能够达到两万左右,月收入两万。
这个数目,周兴盛自然觉得有点低了,重生者的眼光一般都很高的,他也不例外。但是在杨巍然眼里,不低了。
按他的话说,在香港,除了专业xìng质的撰稿人以及玩票xìng质的撰稿人之外,以写小说为生的作者们,他们的月收入应该分为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金庸、倪匡、林行止这等大作家,能够靠笔杆获得极为可观的收入,甚至于成为亿万富豪。金庸就别提了,华人作家首富;倪匡也不赖,科幻大家,rì更数万字,比后世网文的作者们还要疯狂,真正的亿万富豪。
不过这个阶层的作者,在香港不超过一掌之数。
第二个层次,是月收入在三万块以上的作者,人数也不多。有人是以质量取胜,稿费价格很高;有人稿费一般或者很低,但每天更新字数惊人。
第三个层次,是月收入一两万港元的作者,也是周兴盛目前所处在的层次。而处在这个层次的作者,已经能够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了,有的人甚至每天要写三四个专栏,写完这边写那边,更新字数同样惊人。
至于第四个层次,是一些有志于写作为生的作者,但稿费很低,千字十几、几十的,这样的价格并不能令他们冒险脱产写作。
周兴盛这才对目前香港的写作界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原来自己不仅稿费低,而且“地位”也比较低,是处在了第三个层次,而且还是第三层次的末流,因为他连个专栏都没有。
杨巍然似乎看出了他神sè背后的不爽,喝了一口咖啡之后,笑着问道:“不知道周生愿不愿意在我《明报》开设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专栏?”
“专栏?我能认为你这是向我邀稿么?”周兴盛一怔,笑问道。
杨巍然点了点头,肃然道:“正是!”
周兴盛沉吟了一会,最终点头答应了,不过不忘说道:“杨生,如果我觉得写作烦了,不再继续写下去,我希望可以随时退出。”
杨生怔然道:“这个自然。”
说实际的,周兴盛的这个回答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之外。周兴盛的情况,他旁敲侧击过李如珠,认为以周兴盛的情况,既然好不容易可以写作为生,以后自然继续写作下去才算可靠。没想到,周兴盛在得知可以在《明报》开设专栏后,居然给了他一个这样的回答,难道周兴盛以为可以去靠别的手段发展自己的人生?
只是这是周兴盛自己的事,而且经过他和周兴盛的几次交谈,知道周兴盛心xìng坚定,有着自己的想法,绝不会因为他人的一点劝说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不劝说了。
“对了,光顾着和你闲聊了,差点忘了一件大事要告诉你!”
杨巍然突然一拍额头,笑着对他说道:“是这样的,无线电视台的人找到了我,说想要买下《寻秦记》的版权拍摄电视剧,让我做个中间人来把你约出来和他们谈谈,你认为怎么样?”
“TVB要买下《寻秦记》的版权?”周兴盛神sè动容,惊讶问道。
“嗯!”杨巍然肯定的点了点头,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年轻人,突然听到无线电视台这个香港电视界霸主要买下作品的版权改编成电视剧,无论多么老练成熟,总归是要被震惊住的。周兴盛能不在他面前震惊至失态,已经显得他自制力超强了。
说真的,第一次见到TVB来人,听到他们说要买下《寻秦记》改变成电视剧的时候,他的反应几乎和周兴盛没啥两样。
为什么?不为别的,就为《寻秦记》是他手底下唯一被TVB开口说要买下版权改编成电视剧的长篇小说,而且如今还在连载当中,并没有全部连载完成,甚至周兴盛这个作者都还没有全部写完。
如此惊人的消息,如何能不令他感到惊讶?
和卜国林说的一样,他这一回真是打了个翻身仗,而且还是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第四十九章VB韦家辉
《寻秦记》还在连载,TVB就有了意向将《寻秦记》改编成电视剧拍摄,周兴盛说不惊讶,那是骗人的。
“看来,好运来了,好事是一件接一件的来,挡也挡不住。出名这事,更加快了!”周兴盛心下高兴,觉得最近的rì子似乎也来越好过了。当然,他更加高兴的是,离他心中的目标也跨进了一大步。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的时候,周兴盛见到了TVB的来人。
原本星期六是双休,不过想着正好两方都有空,正好约出来谈一谈购买电视版权的问题。这个方面,重生来都是社会闲杂人等的周兴盛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TVB的人和杨巍然一起到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戴着眼镜,胡子邋遢的男人;一个头发半黑半白的中年男人。
头发半黑半百的中年男人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公事公办的扑克脸,一看就知道不是最后拿主意的人。周兴盛晃了一眼之后就没再细看,目光转而放在了那戴着眼镜的邋遢男人身上。
第一眼看上去,他差点惊得站了起来脱口道:“汪涵!”
的确,除了那一头留到脖子的长发之外,同样的黑边框眼镜,同样的邋遢络腮胡,甚至同样的脸型,极其容易让人误会了这就是汪涵。尤其是周兴盛这个原装内地货,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会以为是汪涵站到了他的面前。
还好,周兴盛知道,这个时候的汪涵绝对不会出现在香港,更别提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且还是以TVB工作人员的身份站在他面前。
稍微平复下心中的惊奇,周兴盛也终于比对出了这人和汪涵的不同。不得不说的是,这人比起汪涵来,脸型更硬朗,对着他呲牙一笑的时候也更显阳光。
他连忙站了起来,笑着伸出了手:“周兴盛!”
“两位,这就是《寻秦记》的作者周兴盛周生了。”
杨巍然先替TVB的两人介绍道,跟着才替周兴盛介绍道:“周生,这两位就是无线电视台前来约谈《寻秦记》改编事宜的负责人。这一位是创作总监韦家辉韦先生,这一位是余江编剧。”
他先是一指带着黑边框眼镜的邋遢胡须男人,最后才介绍了那个头发半黑半百的中年男人。
周兴盛神sè一滞,头脑轰鸣作响,半响都没有反应过来。看着那带着黑边框眼镜的男人,先前不觉得什么,但这时他只觉得一股扑面而来的压力袭来。
韦家辉!
天,眼前这个有着邋遢胡须,外貌酷似汪涵的男人就是在TVB里有着“金牌监制”、“韦小宝”、“韦祖”之称的韦家辉!
同为“文化人”,他只能算是半桶水中的半桶水;但韦家辉呢,却是“文化人”中的顶尖高手。金牌编剧,金牌监制,而且还是在无线TVB这个高手如云的传媒集团里获得的称谓,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周兴盛即便身为内地人,但对于“韦家辉”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
说起韦家辉,周兴盛也挺无语的,一直看着韦家辉的电视剧电影,却压根没听过“韦家辉”这三个字。是一直到了大学毕业阅读过众多网文之后,他才听过“韦家辉”这三个字,并且对韦家辉其人有过大致的了解。
韦家辉1981年加入无线电视台,在编剧训练班学习,之后参与《神雕侠侣》、《鹿鼎记》电视剧的改编,以古灵jīng怪的风格被他的老师古兆奉笑称为“韦小宝”。没过多久就升任为编审,五年的时间就成为了无线电视台的创作总监。
1989年韦家辉升任创作总监后监制的剧集《义不容情》,轰动全港,破纪录的收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让当时年仅二十七岁的他成为了无线“金牌监制”!
至于韦家辉监制的经典剧集,更是多不胜数。
《流氓大亨》、《新扎师兄》、《誓不低头》·····等等,更有着一个时代的经典大作:《大时代》!
说实话,能让韦家辉这样一个未来的大拿亲自来和他谈判《寻秦记》的改编问题,周兴盛颇为受宠若惊。只是令他奇怪的是,韦家辉明明要到明年的时候才会升任无线的创作总监,怎么杨巍然现在就介绍说韦家辉是创作总监?
“你好,周生,鄙人韦家辉,暂为无线电视台创作总监!”韦家辉露齿一笑,伸手和他握了一下,温热而有力,上下摇了摇。
周兴盛点头笑了笑,跟着又和那余江的编剧握了手,双方这才分开坐下。
常听人说,和人握手的时候,依据力度的不同,可以分别出各人的xìng格如何。韦家辉和他握手,有力,有笑容,还上下摇了摇,听说这一类人很乐观,对人生充满希望,积极而热忱,容易成为焦点和中心人物。
“当然,这些不能算数,不过就算看看韦家辉未来的发展,也是个可以深交的人!”周兴盛内心一笑,看向韦家辉目光之中隐隐有了一丝期待。
双方就坐后,先是互相客套了一番,算是彼此熟悉。
韦家辉随后也没有太多弯弯绕绕,开门见山的说道:“周生,这次约你出来,是因为我们电视台非常欣赏你写的《寻秦记》,尤其是穿越这个大概念,还有项少龙这个角sè,所以我们电视台想向你买下《寻秦记》的版权然后开拍电视剧。还请周生放心,版权费方面一点也不成问题。”
周兴盛喝了一口咖啡,笑着说道:“钱不是问题,这本小说是我的心血。”
这话一出,连他自己都忍不住在心里鄙视起自己的虚伪来了,还心血?狗屎,根本就是剽来的,只是稍微加工了一下而已。
当然,必要的装逼和虚伪还是要的,不然会被人鄙视和轻视的,这是谈判的大忌。
韦家辉眼神一闪,隐隐透露出笑意,连忙解释道:“这个周生可以放心,我们电视台是很有诚意的,也会很尊重周生你的心血!”
“另外,这部电视剧真的能够开拍,我们电视台还可以邀请周生你一起参与整个筹备拍摄的过程,无论是选角、剧本、或是拍摄手法,你都可以提供意见。其实我们电视台旗下有很多有潜质的演员,一线小生,他们都很有潜质出演项少龙这个角sè,一定不会令周生你失望的!”
说道最后,他不忘补充着说道。这,又是一大条件,也是一大诱惑力。
周兴盛听得是动心无比,神sè动容,沉吟了一会后说道:?(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