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 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梁香凝瞪了他一眼,同样叹了口气,然后才道:“我也是因为你从来没骗过我,所以才喜欢上你的。不过,如果你刚才能够骗我一次,我会非常高兴的,不会怪你。”

    周兴盛哑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生男生女的问题,现代的医学已经证明了这是男方的问题。

    但是,不论是哪对夫妻,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理所当然的将责任推到女方身上,包括女方自己也是如此。所以,这也造成了女方非常喜欢问男方,是喜欢生男孩还是喜欢生女孩的问题。

    以周兴盛对梁香凝的了解,梁香凝应该不会如此才对。但真正临到时,梁香凝还是不可避免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周兴盛自己其实也很无奈的,不过他很快就照直说了,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说谎话骗她,甭管这个谎话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谎话始终是谎话,善意或者恶意,这都是说谎者的借口而已,当时看可能会有用,但真正揭穿那一天,反而会显得更加的残酷。

    周兴盛的的确确希望这一胎能够生一个男孩,相信这也是所有中国男人的想法,同样也是所有国外男人的想法。

    当然,这里的男人得是正常的男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别说什么现代社会了,一切都得改变,那都是狗屁。更别说什么国外社会崇尚自由,那更是一堆狗屎。

    古今中外,不论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主心骨从来都是男人,希望得到的后辈也都希望是男孩。

    因为这是父系社会!

    财产的继承、基业的继承、理想的继承、祖宗血脉的继承,这都的是男孩来完成。没有哪一个家庭是希望由女孩子来完成的。

    女权主义者也别听了这话不高兴,因为这就是现实。

    有一个现象从侧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女子嫁人之后,对外的称呼上都得冠以夫姓。美国总统布什的妻子的名字就冠以了“布什”这个姓,又譬如香港、台、湾这两个中国古代文化保持相对完整的地区,也有着这种规矩。像梁香凝,在外界,包括媒体新闻上的称呼,不是直接“梁香凝”三个字来称呼,而是应该“周梁香凝”四个字,前面要加上周兴盛的“周”姓。

    当然,对于这种现象,周兴盛是不予评论的,这是文化的传承,不是他个人可以改变的。

    “如果是男孩,你希望他像谁?”梁香凝不再提及那些令人不愉快的问题,转而笑着问起了这个。

    “当然是像我了,这么帅,难道像你,以后成为一个美男啊?”周兴盛笑着回答道。

    “如果生女孩的话,那肯定是得像我了,这么漂亮!对了,是女孩子的话,你给她起什么名字?”

    “周香凝!”

    “如果是男孩子呢?”

    “周昊恩,昊天上帝的昊,感恩的恩,我希望他以后能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样啊,那如果爸爸不喜欢怎么办?”

    “他不喜欢也得喜欢,我是孩子的爸爸,我说了算。”

    “你真霸道!”

    “当然!”

    、、、、、、、、、、、、、

    第二十九章市值二十六亿!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兴盛很深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蕴含的哲理。

    梁香凝怀孕后,周兴盛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格外不同了起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精神百倍,心情也是好到不得了,丝毫没有因为最近的低潮而心情不愉快,战斗力十足。或许,这就是成为一个准爸爸之后的心态改变。

    如今,他不只是上有老,中间有老婆,现在可是下有小了,感受到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催人奋进。

    周兴盛听过一则冷笑话,说一对夫妻,丈夫不知道什么原因变得沮丧、信心全无了起来,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气无力的,妻子见了,没有责备丈夫,而是默默的将丈夫的信用卡、银行卡全部刷爆,然后将这些刷爆的卡以及账单放在丈夫的枕头底下。结果就是,丈夫见到了这些刷爆的卡和一大堆账单,重新变得战斗力十足,精神百倍了起来,因为他要努力赚钱还卡帐。

    周兴盛觉得自己现在就是这种状态,为了不知道是女儿还是儿子的后代,他必须也不得不战斗力十足,他要替后代打下一个太平江山来。

    虽然说老子英雄儿狗熊,老子太能干了,儿子一般都是志大才疏的主,甚至是废物、寄生虫。不是有名言么,老爸你赚了这么多钱,不就是给我花的吗?那我干嘛还要那么努力的工作,累不累啊?

    但没办法,人的天性如此,总是想着将一切美好的东西和自己拥有的一切全都交到后代手上。

    再怎么精明能干,大气十足的领袖级人物,在这个问题上都是一样。

    周兴盛也不例外,只是身为过来人的他清楚的知道,他的确是想要将一个太平江山交到后代手上,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容忍后代的无能。之前特意和李果宝这一香港的李氏望族结交。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他希望吸取李氏望族对后代成功教育的经验,用到他的后代身上。有可能的话,打造一个大大的周氏望族,这是他近些日子来萌生的一个念头。

    富不过三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些都说明着一个家族的传承问题,总是会衰落下去的。

    不过周兴盛却不这么看,他想到的是一个家族之所以会衰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人丁的问题。一个是教育的问题。

    先说教育的问题,古代的教育肯定没有现代这么发达,这是肯定的。所以常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其实在现代来说,如果良好的教育一直贯彻了下去,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一代又一代,每一代都受高等教育,自然一代比一代开明和昌盛。

    再说人丁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有的家族。虽然教育问题一代一代的贯彻了下来,但是人丁的单薄,甚至于最后没有一个男丁的出现,最终还是衰落了下去。这是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了。没有人,来血脉都无法传承,还谈什么家族,自然一切休提。

    所以说。一个家族的长盛不衰,必须要有两种保证,教育和人口。

    就好比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法门其实也是教育和人口。看看中国就知道了,近代被欺辱践踏,整个国家一穷二白,但是没关系,人还在就成,四万万同胞齐心协力,再加上倾全国之力办教育,很快的,五十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英美等国数百年的努力,再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么一想,周兴盛自己都有些无语了:“照我的想法计算,我以后还得多努力,让梁香凝多生几个了?坑爹啊!”

    不过,叫是这样叫的,但周兴盛很喜欢,只是梁香凝就要受苦了,他的心里不由得生出浓浓的愧疚。

    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孩子的到来,似乎增长了周兴盛的气运。

    周兴盛双喜临门了!

    1989年7月1号,周师傅控股正式在香港联交所内挂牌上市,公开发售股票。当天上午,股票就被抢购一空,远远超出了周兴盛以及公司团队所有人的预期;这还不止,股票价格更是节节攀升,到当天下午收盘时,原本3港元的股价已经涨到了12港元,足足暴涨了四倍,堪称传奇史诗!

    在香港联交所内,也不是没有公司股票当天上市当天就猛涨的情况,但从来没有像“周师傅”这样,足足涨了四倍。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是个会算数的人都能够知道,这意味着“周师傅”的市值被远远低估。因为“周师傅”的上市计划里,公开发售的股票是占总股本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三千三百万股的自由股,每股12港元,总金额高达三亿九千六百万港元,这才相当于“周师傅”市值的百分之十五。综合计算一下,“周师傅”的市值达到了二十六亿四千万港元!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消息报导出去后,震撼了所有香港人的心灵,亮瞎了一众新闻媒体的钛合金狗眼。

    《星岛日报》以“周师傅王者降临!!!!!”的大字标题全版面报导,感叹号一连串的缀在后面:“很难想象,一个只有老板是香港人的内地企业,还是个食品企业,上市成功暂且不说,股价居然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上涨着,涨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足足翻了四倍。不论是当天的股市,还是以往的股市,周师傅都以一种无可匹敌的气势降到了股市上,堪称王者降临、、、、、、、、、、”

    《明报》以“周兴盛……………上帝之手”的标题报道着:“、、、、、、、周师傅的传奇,我们瞠目结舌,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周兴盛上帝之手的魔力。他似乎真的化身成为了上帝之手,在娱乐圈,但凡他看中的影片、演员都会大红大紫;在金融市场,但凡他看中的机会,无一例外的都成了他赚钱的机会,先有日元大涨风波。后有黑色星期一的突然爆发。如今,在商业上,他依然有着这种魔力,创立不到四年的食品公司,甫一上市,市值当天就上涨四倍,达到了26亿多港元,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到心脏都要跳出来的传奇、、、、、、、、、”

    “、、、、、、、市值当天就上涨四倍,这是史无前例的传奇、、、、、”…………《大公报》。

    “、、、、、、四年时间,铸就市值超过26亿港元的企业。周兴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文汇报》。

    “今天,是属于周师傅的时间,更是属于周兴盛的时间。一天时间,诞生了市值超过26亿港元的食品企业,这只能是发生小说故事里的情节,但如今却活生生的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属于周兴盛的魔法,因为他是上帝之手、、、、、、、、”………………《东方日报》。

    、、、、、、、、

    第二天,所有香港的报纸都报道了此事,“传奇”是他们不约而同称赞的字眼。他们是被震惊到差点疯狂了。

    至于看了报道后的每一个香港人,无一例外的,在被突袭而来的电视台记者问到此事的时候,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感慨。

    有人震惊的说道:“我个乖乖。刚上市就涨了四倍,这还得了?过个几年还不上涨几十倍?然后马上就成了市值超过百亿的大企业?”

    有人羡慕妒忌恨的说道:“早知道,我也去买了。”

    也有人一脸钦佩的道:“真不愧是我的偶像,上帝之手。旗下一个食品公司一上市就股价翻了四倍,市值二十多亿。如果偶像旗下所有公司都上了,还不立马破百亿啊?看来。前些时候的财富统计还是蛮准的嘛,偶像果然有十几亿美金的身家。”

    更有人喜滋滋的说道:“哈哈哈哈,幸好我买了。我告诉你们吧,我早就在关注周师傅上市的这事了,也不看看周师傅的老板是谁?他可是周兴盛哎!上帝之手,做生意到现在还没超过四年,都已经是超级富豪了,身家十几亿美金,甚至比李超人的钱还要多。他成立的公司要上市,能不关注吗?股价上涨是肯定的,我反倒觉得,才上涨了四倍而已?也太少了点吧,至少也得涨个十几二十倍这才合理嘛!”

    好嘛,在周兴盛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身家已经超过了李超人,他的影响力居然也遍及整个香港,并且深入人心。

    周兴盛要是知道这种情况,非得好气又好笑,哭笑不得。

    当然,高兴是必须的。

    “周师傅”在股市上的表现,说实在话,的确令周兴盛都为之震惊。

    周兴盛想到过“周师傅”在上市后会出现股价一路上涨的情况,但预估也只是预估上涨个一倍,毕竟现在是89年,周师傅真实的盈利情况也就能够支持到这个地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一上市,股价居然一路直升,翻了四倍!

    说不高兴,那是假话,周兴盛的感觉甚至是兴奋难以抑制。

    股价翻了四倍,市值也就翻了四倍,超过了26亿港元。他手里现在拥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也就意味着如果套现的话,他将会有超过9亿港元的进账。而在这几年间,他在“周师傅”上面的投资还不到一个亿港元,也就是说,不到四年时间里,初期的那些投资足足为他带来了九倍的利润。

    而这,还只是周师傅刚开始上市而已。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师傅”的股价还将继续上涨,他手中的股份还将持续涨价,获得的利润也随之一路倍增下去。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

    不过,在这之外,周兴盛也有些担忧。

    股价飘红,打着滚往上翻倍,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好的方面自然是手上的股份越来越值钱,坏的方面则是股价虚高,远远超出了每一股的分红预期。

    在后世,互联网泡沫为什么会发生,其实就是股价虚高的问题。

    在盈利能力还极其低下甚至亏本经营的时候,股价还一直往上涨,根本就不足以股份分红。在前景广阔的时候,还可以挺得住。持有股票之人也很有信心,一直捂着手中的股票不放手;但前景堪忧的时候,情况就立即变了,一面是没有分红,公司随时会倒闭,一面是手中只有一张张股票的证明,没有半毛钱在手,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顶得住?

    于是乎,在动荡的金融市场里。众多的网络公司在经历初期的辉煌之后纷纷倒闭了,市场上一片哀鸿遍野。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前不久的“黑色星期一”以及后来的“次贷危机”,其实都是这种原因。

    尽管“周师傅”的情况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以周兴盛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的情况,出了事情也能兜得住,但必要的防备措施还是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环,在“周师傅”内部深化改革管理以及品质、创新的问题,在外部拓展渠道、拓展市场。

    当然。“周师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周兴盛该亲力亲为了,他只是一个董事长而已,他需要的是专业的经理人来打理“周师傅”。然后他掌握大方向和沟通一众公司股东,真正的作用是沟通!

    说来,周兴盛挺讨厌以这种模式来管理公司。

    股东多了,经常性的为了某件事而争吵。一个决议常常要开四五次会才能够达成,甚至有的时候无疾而终的情况比较多发生。

    不过,再怎么讨厌。有可能的话,他还是会将他旗下一个又一个的公司股份化或者上市化,

    这里,股份化和上市化是两个概念。上市化必然是股份制公司,但股份化的公司可以是不上市的公司。

    股东多了,是会多争吵,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公司不至于僵化和裹足不前。

    股东多了,也有另外的恶劣影响,那就是控股权被夺,创始者反而被踢出局。好比后世的国美,创始者黄广裕反而被董事会踢出了局,甚至因此而入狱,堪称悲剧中的悲剧。周兴盛每每想起,都是不寒而栗。

    但是,相比较而言,周兴盛却是宁愿公被别人夺去,也不愿意公司的发展陷入困顿甚至是最后倒闭。被别人夺去,至少公司还在,发展还在继续,他作为创始者也足以欣慰了;但公司若是陷入了困顿甚至是倒闭,那种痛苦就等于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陷入困境甚至是直接死亡,足以令他大受打击。

    再者,公司股份化或者是上市化,这是一个现代公司发展的必然规律,违背不得。

    而说起公司上市,周兴盛转过头来发现,万科也应该要上市了吧?

    这一世的万科,比起原本时空中的万科,起步更早,资金更充裕,在专业上也发展得更早。得益于周兴盛入股华人置业,成为了举牌股东之一,万科多次得以和华人置业这位“老前辈”合作开发内地房地产项目;也得益于周兴盛入股郑玉彤的“新世界”,连同香港招商局,万科也参与角逐并大获成功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可以说,万科在这几年间四面开花,连续出击,实力是大大增强了。不敢说和华人置业、长江实业这些地产公司相比,但也奋起直追,相差不远了。

    至今,万科已经成为了内地房地产公司第一,在全国多个省市建立分公司,从建筑到项目开发,全程一条龙,员工多达一万两千余人,总资产超过了五亿人民币!

    周兴盛极少插手万科的发展之路,也只在万科要做极其重要决定的时候才会出来说上几句。不过,对于万科,他却是极为上心的,毕竟万科的前途可是数千亿规模的超大型房地产公司。

    运作上市,成为了他现阶段的首要目标。

    当然,万科的上市肯定也是放在香港。原本可以运作去美国上市,融资美元,市值可以翻n倍,不过现阶段内地方面还有些问题尚待问题,美国那边也有顾虑,两方面都不好搞掂,所以最后只能放弃。

    周兴盛和汪石一次电话聊天中谈及了此事,汪石明显的很有兴趣,甚至可以说早就在等他这句话来。因为他刚一提及万科上市的可能,汪石立即就表示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透露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暗暗的在筹备万科上市的事情了。

    可以想见,万科在香港的上市,肯定又会引发一场惊天大地震,周兴盛他也会再一次的站在风口浪尖。

    不过,周兴盛不在乎,反而有些迫不及待。

    一个又一个公司的上市,他的影响力将会空前强大,身价也会不断的往上翻着跟头,这就很难再有人或者机构、政府来打他的主意了。一直当着鸵鸟,周兴盛心里的那团邪火是越来越往,他需要站在风口浪尖吹吹风冷却一下,更要让这股邪火被外界感知,被某些人感知,他快要出离愤怒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们掂量掂量,我现在都凶猛成这样了,以后会怎么样?

    周兴盛就要这样高调的做事,嚣张霸气的宣告自己的攻击力,你们等着,我会来报复的。

    周兴盛打着的就是这个主意,所以他不在乎。

    第三十章香港电影的未来

    盛夏,又是一年之中电影界的暑期档大战时间。

    相比起86年到87这两年间,从周兴盛手上诞生的影片横扫整整一年所有时间段的繁盛又寥落的情形,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在任何时段,电影界都是平平淡淡,偶尔有着一些惊喜,再也不复繁盛和轰轰烈烈,暑期档这个火爆档期也不例外。

    周兴盛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当家庭主男,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梁香凝的身上,以及最重要的宝宝身上,其余时间都在处理公司的事物,但也会时不时的抽空关注一些香港电影的问题,重要的暑期档自然不会错过。

    还好,相比起去年的暑期档,今年的暑期档还是有不少作品令他眼前一亮的。

    首推的一部电影是吴宇声继《英雄本色》两部曲之后的《喋血双雄》,7月6号上映,8月2号下画。无疑,这又是一部经典的英雄片。

    其次值得一提的影片,一部是英叔的僵尸片《一眉道人》,一部是嘉禾制作的《急冻奇侠》。

    僵尸电影,这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自从问世之后。不过近年来,随着僵尸片的泛滥成灾,跟风之作不断,反复模仿毫无创新,观众已经渐渐失去了兴趣。不过英叔的这部《一眉道人》却是另辟蹊径,开创了“土洋结合”的模式,引入西方吸血僵尸,最后的大结局来了一场中西大战。不得不说,够创意,即便是周兴盛也是看得津津有味,貌似在前世,他对于英叔的记忆只在《僵尸道长》。

    嘉禾制作的《急冻奇侠》是在8月18号开始上映的,成绩理想,甫一上映便引发了轰动。观影者众。

    这部影片,周兴盛清楚的记得前世看过,以当时的水准来欣赏的话,肯定是无语得很。影片的构想是来自阿诺?施瓦辛格的《魔鬼终结者》,最大卖点是人类被急冻后穿梭时空从明朝跑到了现代。这种穿越的电影,在后世可以说是半点吸引力都没有,因为穿越剧已经一大堆了。不过放到现在来,《急冻奇侠》还是非常新潮的,也挺刺激,值得一观。

    周兴盛也关注了一下永盛电影公司。今年的暑期档,永盛却是没有影片上映。

    值得周兴盛注意的是,永盛在6月份的时候上映了一部赌片《至尊无上》,在周兴盛的记忆里,这部影片是香港赌片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刘德桦和谭勇麟、关之林、陈玉怜四人主演。这一世也没有发生改变,阵容照旧、剧情照旧。

    “少了你,香港的电影可是失色不少,光辉不再。”邹文淮看了一眼站在他不远处的周兴盛。淡淡的说着,拎着手中的高尔夫球杆走向了小白球的位置。

    这下,轮到他打球了。

    富豪们的休闲娱乐方式,除了喝酒、打牌、更多的还是打打高尔夫或者旅旅游、做做体育运动什么的。

    桑拿、洗浴、赛车这些刺激的事情。很少,多半是爆发富的行为,除非是有着特殊的癖好。

    周兴盛最近经常打高尔夫,和香港的一众富豪大亨们。基本上在香港叫得上名号。

    和邹文淮一起打高尔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天这次则是邹文淮主动相邀的,天气也事宜。所以周兴盛也没有托辞,直接就来了。梁香凝也跟着来了,虽然怀有身孕,但也才三四个月,肚子只是微微的隆起,不注意的话还真看不出来,所以不必太过紧张。而且,适当的运动和放松心情,其实还有助于梁香凝以及宝宝的健康。

    邹文淮也不是一个人赴约的,一起来的还有何贯昌以及程龙、梅雁芳。

    几人都穿了运动装过来,头戴白帽,手拿高尔夫球杆,一个个都显得年轻了十几岁。

    听着邹文淮的话,周兴盛笑了笑,没有说话,眼睛看向了远处。

    前方,身穿白衣白裤、头上戴着白色帽子的女球童健步跑着将他打出去的小白球给拾了回来,马尾辫子在后背一晃一晃的,年轻靓丽,活力十足,看得令人心情愉悦。

    邹文淮走到小白球前面,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摆好姿势,比划了两下后,果断挥出,“啪”的一声轻响,小白球应声飞出,呈抛物线形状。

    众人打的都是休闲高尔夫,设定的距离自然不会太远,以便于小白球飞出后可以看得见是否准确的落进了洞内。

    很显然,邹文淮的球技还是非常有水准的。

    小白球飞出后,很快落地,虽然没有直接落到洞内,但一直往前滚着,最后还是落到了洞内,虽然是滚着进去的。

    “好球!”周兴盛大声赞道,双手鼓掌。

    邹文淮颇为自得的笑了笑,嘴上却是说道:“老了,身子骨不行了,现在连眼睛也不行了。换做是以前,肯定是直接进洞。”

    周兴盛笑着说道:“那真是太可惜了,没能见识到邹老当年的风采。”

    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就算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也会变得人老心不老,不服输,想当年。周兴盛领教过多次,所以一般都是虚言奉承着,绝对不会当面争辩或者拐弯抹角的说什么,不值当,也太没礼貌了。

    邹文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这事,转而忽然问道:“小周,你的生意做得那么大,旗下又有亚视这样的传媒业大公司,就没有想过将电影这一块也发展起来?或者,不为自己,也为香港电影尽一份力不是?自从你半退隐之后,香港电影可是好一阵子没有热闹了,相反还有了没落的趋势,我可是急得头发都快白了,深为担忧。”

    “戏肉来了!”周兴盛暗道一声,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旧笑意吟吟。

    他故作皱眉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一脸无奈的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香港就那么大,并没有庞大的市场作为根据地。随着亚洲各国的相继崛起,本国的电影事业必然要被洗牌和被保护起来。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将亚洲当做是我们的后花园了。如此一来,前途自然堪忧。”

    对于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周兴盛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从兴起到辉煌,再到之后衰落,最后的破灭,香港电影的兴衰存亡,周兴盛都看在了眼里。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深深喜爱,看着港片长大的八零后一代,周兴盛对于香港电影的破灭无疑是痛心疾首的。深深的为之惋惜。重生这一世,他也想过保护好不让破灭,但这几年的历程让他明白,香港电影的破灭并是以个人的意志来转移的,至少这个人不会是他。

    香港市场的规模太小、内地市场的还未开放、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市场又开始被各自的政府祭起了保护壁垒,就算再逆天,也不可能逆天到在这种情况下将香港电影发展得有声有色。美国好莱坞电影之所以发达,在全世界横冲直撞,首先是因为它有着将近三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做后盾。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存在。好莱坞电影也不可能发达起来,就更别提向全球输出了。

    就算他写再多的好剧本,将后世那些经典的好莱坞大片也都改编成香港版的,也只能是稍微延缓没落的时间而已。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内地电影。

    随着内地经济的腾飞,电影事业必然也随之腾飞。加上内地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近乎于数之不尽的人才,内地电影必然会崛起于中国,覆盖亚洲。走向全世界。香港电影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内地政府也不可能将香港电影的地位等同于内地电影,除非五十年后香港彻底回归怀抱的时候。

    周兴盛看过有小说写着。内地市场对香港电影开放,香港电影就不会没落,感觉只有一个字:假!

    认真来说,从改革开放起,内地市场已经像香港电影开放了,只是口子没有那么大而已。

    到了后世,口子基本上可以说放开了。

    但是香港电影的结局呢?

    依然还是没落!

    几乎全体的电影人才都北上内地!

    所以,听着邹文淮的话,周兴盛心里是一片平静,不为所动。

    邹文淮似乎看出了他的意思,脸上神色复杂,叹了口气后,惋惜的说道:“谁说不是呢?”

    语气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周兴盛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这应该是一个资深香港电影人最后的叹息了,他不得不佩服邹文淮这一辈的香港电影人,他们对香港电影是真心热爱的,为它笑、为它哭、为它着急、为它心痛。反观他自己,他的喜欢,只是建立在喜欢一部又一部好看的电影之上。至于香港电影的结局是如何,是破灭还是继续兴盛,他其实是不会在意的,最多也就是在破灭之后惋惜一下,转瞬即忘,并没有付出过真感情。

    他不由得脱口说道:“或许,我们也可以试试看,不过要换一种方式。”

    邹文淮明显的怔了一下,但随即就大喜,急忙问道:“什么方式?”

    这个时候,何贯昌、程龙走了过来,梅雁芳和梁香凝手挽着手,两个人亲似姐妹的也走了过来。

    说到底,这一次邹文淮相邀周兴盛出来打高尔夫,并不是真很闲,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请周兴盛出山。

    “出山”这个词汇用到周兴盛身上,似乎不太妥当,直接就把周兴盛的辈分无端拔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成了圈中的前辈。但是没办法,也没人敢反驳,因为在电影圈,周兴盛的成绩实在是太光芒耀眼了,无人可堪匹敌。前无古人,现在也没有来者,相信即便很多年后,也是没有来者的。

    四个人中,梅雁芳不算,毕竟唱歌才是她的主业。

    邹文淮、何贯昌、程龙三人的意愿才是最强烈的的,自从合作过《先知》之后。

    一部《先知》就让他们赚了上亿美金,而总投资也不过一千多万而已,还是港币,翻了几十倍。

    尝到了甜头的三人,原本是想着撇开周兴盛,自己单干,正想着如何开口的时候。周兴盛自动退隐了。于是乎,三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一连炮制了多部在香港来说是大制作的影片,跟风《先知》,希望以此完成华丽丽的突破,从此嘉禾挤身世界顶尖的电影公司。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却很骨感。

    三人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依然只能在香港圈子里打转。

    偏偏近年来,香港电影市场又陷入了普遍的低迷状态。而且对比分析之后,几乎所有香港电影圈子里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香港电影正在走向没落。

    这个时候,三人是傻眼了。

    一边是冲不出香港,一边是香港市场正在日趋式微,等于是两头受气,两头被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中。

    自然而然的,处于半退隐状态的周兴盛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也和香港电影的未来沾上一点边。邹文淮此刻和周兴盛说话,这才故意开口闭口香港电影的未来。

    表面看来,周兴盛是被算计了。

    但真实的情况,周兴盛是心知肚明。香港电影日趋式微。其实也就等于嘉禾日趋式微,由不得邹文淮心急如焚。邹文淮刚一开口问他为什么不在电影行业上大展一番拳脚,又说担忧香港电影的未来,他立即就明白了过来。邹文淮是一半真心,一半遮掩,到底还是希望继续和他合作。更确切的说希望他出手相助。

    对此,周兴盛并无意见,反正短短时间内他已经思考好了,也想着借助邹文淮的力量。

    所以,他很快就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我们可以不直接输出我们的影片,转而输出自己的文化和理念。”

    “输出文化和理念?”包括邹文淮在内,所有人都怔在了原地,不太明白他这话的真正意思。

    周兴盛笑道:“香港电影的发展,主要还是市场不够的问题。当然,大量粗制滥造的影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我们现在不谈,先谈市场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做后盾的话,不说发展成美国好莱坞那样,但也不会出现如今这种后继乏力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拓市场。在之前,我们开拓市场的方式一直都是直接华人主演,或者是拍好片子、或者是和当地电影公司合拍片,然后拿着片子就上映。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就算成功了,影响也不大,票房也不高,所以,我们可以、、、、、、、、、、、”

    话还没说完,程龙突然插话了,说道:“李小龙不就成功了?”

    邹文淮、何贯昌两人尽管对程龙突然插话皱眉不已,但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周兴盛的这番话,他们听了是很不舒服的。至于原因,程龙也说了,就在李小龙,李小龙是在他们手底下功成名就、轰动世界的。然而,在周兴盛口中,李小龙拍的电影却是不成功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周兴盛这时却是恼怒不已,既然要听他说,但在他说的时候又胡乱插话,这是非常不尊重他。

    以前的话,倒也没什么,但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这就是**裸的打脸了。

    即便插话这个人是程龙,后世大名鼎鼎的世界级动作巨星!

    他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冷哼了一声,说道:“那只是特例而已!到现在为止,你见过谁复制过他的传奇?如果这种不能够被复制的电影例子也算成功的话,那我真是无话可说了!要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特例,而是大众化,只有大众化才能够让香港电影的辉煌得以延续。”

    邹文淮隐蔽的瞪了程龙一眼,先是咳嗽了几声,然后才说道:“话是这么说,但以你想法,我们应该用哪一种方法?”

    程龙尴尬的摸了摸大鼻子,退后几步和梅雁芳站在了一起,他决定不再掺和说话了。

    周兴盛肚子里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随后就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

    不过,他不再详细的解释了,而是简单的说道:“拿美国市场来说,有好莱坞这么高的高地在,想要创造大众化的模式,一定不能够太快,我们应该温水煮青蛙,循序渐进的发展。先是融入好莱坞,接着开拍夹杂大量香港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式大片,最后等到彻底适应之后,我们才开拍纯正的香港电影,大举进攻。这是一份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计划,不能操之过急。”

    其实,周兴盛所说的完全就是后世好莱坞电影攻占内地市场策略的翻版。

    当然,好莱坞电影面对内地市场,有着它天然的优势,所以进攻过程十分的顺利。

    换成是香港电影进攻美国市场,天然劣势一大堆,这就注定了进攻过程将会十分的艰难和漫长。

    周兴盛虽然有着这个打算,但单独靠他一个人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联合其它有能量的人协同作战。面前的邹文淮,就是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

    第三十一章杜鲁门说干掉日本人

    夏日的天气,尽管凉风徐徐,总归还是带着一丝热意,不宜在户外过多的运动。

    聊着香港电影的话题,周兴盛和邹文淮一行人上了小车,气氛比先前热烈了许多,言笑晏晏。

    “现在各国的电影,已经明显可以看得出区别,属美国电影实力最为雄厚,甚至可以说称霸全球,别国电影根本就不能与之匹敌。我的意见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干脆我们组团去美国收购一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打到美帝国主义的内部去。”周兴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右手挥舞着,语气沉稳有力,显然是蓄谋已久了。

    邹文淮和何贯昌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沉默了,皱着眉头。

    周兴盛的这个计划不可谓不高调,甚至是震撼。

    以他们两人的想法,要想将香港电影做大做强,一定得不断的拍好的影片去冲击世界市场,更需要有一个超强号召力的国际巨星。这是从李小龙时代遗传下来的策略,从他们在李小龙不幸逝世之后开始主推程龙走向好莱坞就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

    反观周兴盛的意思,却是要先打入敌人内部,输出自己的文化,之后才演员、文化全套搬过去。

    一个是想着一炮而红,一个是想着温水煮青蛙,不可同日而语。

    似乎,他们两人的想法天生就和周兴盛的想法冲突,或许可以说天生就是两条平行线。

    当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周兴盛这个计划之初,一上手就是要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魄力和格局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深远。

    几乎可以想象,一旦他们组团收购了如今享誉全球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之一。他们必将轰动整个世界!

    只是,这个想法,他们是不敢想象的。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没那么多钱!

    收购一些规模小、名气小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以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但是若要收购像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环球这些历史悠久、在全世界都享有赫赫声威的电影公司,他们就力有不逮了。往少了说,几亿美金,往多了说,数十亿美金。但再少,七八亿美金总是需要的。

    七八亿美金,换算成现在的港币,七八十个亿!

    现阶段,别说是他们两人旗下的嘉禾了,就算是李超人,要想完成这笔收购,也是非常吃力的。

    不过现在,听着周兴盛口中的“组团收购”。两人同时心下一动,互换了一个眼神,不过依旧在心里头琢磨,并没有说出口。

    两人想着。周兴盛的计划,还是很有搞头的。

    第一个,组团收购,分担了风险。更能有集合众人之力,别说七八亿美金了,就算是数十亿美金。只要团队强大,照样不是问题。

    第二个,周兴盛既然开了这个口,想必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而且,以周兴盛在电影行业的嗅觉和才华,相信收购之后的电影公司必然能够快速重振声威,蒸蒸日上。别的,他们两人可以不信,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是深信不疑。

    周兴盛自然不知道他创下的名头在这个时候起到了非常作用的促进作用,他只是见到两人皱眉不语,心中念头一转,不再进行游说了,反而很随意的说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到消息,日本的索尼公司已经和可口可乐公司达成了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协议,不日就将入主哥伦比亚?”

    “有这事?”邹文淮大吃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何贯昌、程龙、梅雁芳三人也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看着他,显得非常震惊。

    “你们不知道?”周兴盛扬了扬眉,诧异的问道。

    邹文淮神色一滞,差点没被他的话给气得内出血,沉重的摇了摇头道:“的确是不知道!”

    何贯昌由衷的感叹道:“真是难以想象,哥伦比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香港做大亨 http://www.xshubao22.com/3/363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