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你要炼钢技术干吗?你该不会是想趁这个机会为国家捞点炼钢技术吧。”吴慧芳说。
“芳姐,过去我们都有个判断说钢铁业是属于夕阳产业,这话说的不对,至少在中国就不对。据我分析,中国有着廉价的劳动力,有机会成为制造业大国,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而且中国的经济才刚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自然而来就对基础设施有了要求,我们再也不能以八十年代的眼光看代现在。因此,国家必定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所以到时候,钢铁、水泥等都是很有市场需求的。
再说等房地产发展起来的话,那更是一个大市场。所以,只要国家政策得力,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中国市场会给我们和所有的人创造一个奇迹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钢铁行业插上一脚。“吴志长篇大论地说了一番,不过吴慧芳还是有点不同的意见。
“小志,你所说这些都很有道理,可是你也说了,这一切都是你的分析和猜想。再说现在的世界经济变化的很快,那要是经济情势一旦发生变化的话,那情况可就不太妙了,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谨慎行事。”
“我知道你是好心的,不过我对自己祖国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的,虽然说经济形势会发生变化,那是肯定的了,毕竟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是你们也别忘了,我们国家的总设计师邓公可就说过要坚持社会主义一百年不动摇。”吴志微笑地说,这话中亦有安慰吴慧芳的意思。对于吴慧芳的担忧,吴志怎么能不明白,只是吴慧芳还不了解吴志而已。
“邓公是说过,可是谁能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呢。”吴慧芳依然不死心地劝着。
“哈哈,我看你是多虑了。邓公是谁,别看邓公个子小,那可是经过三起三落的响当当的大人物,说一不二的。你们再想想89年的事情,我们江主席就不是依靠着邓公的支持继续改革下去的吗。所以对于祖国的发展,你和我就不要杞人忧天了,要相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啊。”
“吴总,这可不是什么杞人忧天不优天的,而是我对未来的担忧。”
“别说了,我现在清醒着呢。再说我也知道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是靠着你们辛辛苦苦地为我赚来的,我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钱打水漂了吗。”
“那倒不会。”
“那不就结了。而且这钢铁厂我还是打算在南昌投资。”吴志一边说一边把玩着手上的茶杯。
“小志,真要在江西投资钢铁行业?”吴慧芳依然担心地说。她生怕这是吴志的心血来潮,为了发展江西的经济,会不顾一切地往江西扔钱。
“嗯,江西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的,煤炭资源也算丰富的,而且还有河运。”
“可是按照经验来说,我们是不是把钢铁厂设置在靠近海边的位置比较好,这样的话不管是从进口还是出口都很方便的,你看宝钢不就是设置在沿岸吗。而设置在江西省,除了你方才说的煤炭资源丰富外,我可看不出来有什么好的。”吴慧芳撇着嘴说。
“瞧你说的,江西就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事实嘛。”
“哈哈,真是头发长见识短。我跟你讲,在江西投资钢铁行业是我经过深思熟虑过的。虽然说江西只有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煤炭对钢铁厂还是很重要的。电力就更不用担心了,运输的问题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钢铁厂也将设置在南昌,这就可以利用河运和鄱阳湖的。至于铁矿嘛,没有的话那就去收购,反正我也不在乎这点钱的。”
“小志,什么叫不在乎这点钱,难不成你的钱海了去了,或者是大风刮来的。”吴慧芳赌气地说,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吴志硬是要往江西投资呢,投资也就摆了,还没完没了的,真是气死人了。
“哎呀,芳姐,你就相信我这一回吧,你说我有哪次的投资失败过。再说,这钢铁厂还是很适合我们的需要,毕竟我们自己在江西有汽车厂的,三十万的规模。我们自己生产汽车业是需要钢材的,你要知道,一辆轿车有65%都是钢铁。也就是说一辆轿车所需钢铁将近900公斤,车身用的冷扎钢板、地板横梁、纵梁等受力大的零件等均要钢材的。三十万辆的规模,再加上海外那些工厂规模以及雪花电器所用的家电钢板等需求,那量可是大了去哦。这么一块大蛋糕,没理由将其往外推,便宜其他人呢。”吴志吧嗒吧嗒地说。这么一块大蛋糕,没理由自己不吃,送给别人吃的话,还不一定会讨好呢。
听着吴志的详细分析,吴慧芳心里也在转悠着,转悠着吴志这话是不是可靠。按照华腾汽车厂的初期30万的产能来计算的话,一年就需要消耗掉将近27万吨车用板材的;英国的莲花汽车公司,虽然产量不大,但是他们需要的板材更为高级,附加值也更高。
再加上斯柯达的一年18万辆的产能,一年的消耗就达五十多万吨的高价值的板材,至于瑞典的萨博,以及雪花电器那将近80万台所用的家电板材,吴慧芳还没算进去呢,这大概地一算,所要的数量还真是不少,看来这钢厂还真是有他存在的必要。想明白了的吴慧芳顿时就不再劝了,而是直接说:“小志,你是不是还忘了国内汽车厂家的。”
“我怎么能忘的了国内的三大汽车集团呢。不过我没打算将我们生产的板材卖给国内的厂商,这些东西都是高价值的产品,当然是用来赚赚老外的钱。这样的话想必上面的人也是很乐意见到的,毕竟中央支持的宝钢也在快速地发展,自己这点小厂就不跟人家宝钢抢中国市场了,毕竟人家宝钢也不容易。”
“这叫什么话,那是说明他们的产品还不行,达不到外国那些汽车厂家的要求,否则,人家早就出口创汇去了,还用等到我们来主攻国外市场。”吴慧芳不服气地说。
“哈哈。你这话也就在这里说说就算了,在外面可是要小心点。中国可不是香港。也不是所谓民主的山姆大叔的家。”吴志提醒了一下。在中国,虽说自由,但是那是相对的,所以要时刻注意那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也是,我们国家还真的是很特别。在中国做生意,那是一定要将政治的,官商官商的,做生意就要考虑到政治问题,不讲政治的,怎么能将生意做大呢。当政治需要他的支持的时候,想要做大的话,就得屁颠屁颠地去执行。”
“哈哈,你说的还真有道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放弃国内市场的。就是因为政治,你想,这宝钢是国有企业,是中央花了大笔的钱建立起来的,而且邓公也说过宝钢不会让人失望的。所以宝钢是背了很沉重的包袱和责任的。而我们的就不一样,轻装上阵,而且还握有着大把大把的资金和固定的市场,所以我们就不需要跟其抢占中国市场了。”
“看来小志你所想的远远比我们还想的远,不过说真的,我们真的是很想向吃猴脑那样把你的脑袋敲开一个口子看看,看你的脑浆和我们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年纪轻轻地就比我们还成熟稳定老练。”
“瞧你说的,那肯定都是一样的嘛,你我都是亚当和夏娃生出来的嘛?不过我知道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所以说,我自己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至于为什么会让你们如此的嫉妒,那是因为我是个天才般的先知。”
“说你胖你还真的喘上了。”
“那当然要喘上了!不然还真的是对不起你的一番苦心。哈哈。”
“好了废话不说了,还是说说这钢厂的事情吧。”
“之前我都说了那么多,那也是废话,因为我说的那些话的前提就是假设在我们能够从那些人拿回炼钢技术以及我们能够在这基础上研发出更为先进的基础上,在这之前,我说的那些都是空话,而且我们还得要讨大价钱去买。
当然国内的汽车厂也许可以等到我们钢厂生产出来的车用板材。不过我们的莲花汽车和捷克的斯柯达的我们暂时就先向外面买吧,如果收购成功的话。
正文第一百七十三章我们不稀罕!
所以说发展钢铁真的是很有必要,汽车厂和雪花电器厂,这些都是对钢材的需求量很大的。以后或许我们还会进入地产项目,这有需要大量的建筑钢材的。所以,钢材厂这个项目一定要上的。
使用自己生产的钢铁,不仅能保证质量,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我们公司的汽车以及家电等产品的竞争力和毛利润。更重要的是不受制于人。所以这次的钢厂主要以汽车板材和家电用的铁为主,至于建筑钢材就先缓缓吧,现在还不是进入房地产的好时候。
再说,等我们所有的产业都做大的时候,恐怕这钢厂也得扩大规模的,虽然上海有着宝钢,技术也很不错的。但是你们也别忘了,我们相比于宝钢的优势是什么,市场和资金。市场不用说了,你们都知道的,资金呢,那就更加不用说的,我们可以引进技术的,嘿嘿,现在不就有人上门给我们送技术来了嘛。“吴志笑着说。
国内现在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够生产出汽车用的板材,吴志记忆中的中国第一家生产出来的汽车用板是号称投资最大的宝钢。
只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宝钢生产出来的板材质量还不是很稳定,君不见在1990年代时候,上海大众都四个月没向宝钢下过订单了。人家不下单,那就说明人家认为宝钢的车用板材质量不过关。
不过说真的,发展了这么多年了,日本和德国的炼钢技术依然是世界首屈一指,中国至今无法获取其技术关键。技术无法获取也就罢了,更可恶的是他们生产出来的很多钢产品都是限制出口到中国的。
在西方一个杂志的作者就曾经这样估计过:如果中国的人均GNP达到日本的一半,甚至1/4。日本人就会感到压力沉重,就会担心失去对亚太经济的主导权。所以日本有人认为,在经济技术方面,必须保持领先于中国10—15年。
中国的材料技术一向比较都落后。后世的中国迟迟没有制造航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钢材的质量,航母的钢板要经受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冲击力,要求很高,因此对钢材的要求很苛刻。航母的钢板人家不会出口给中国,炼钢技术人家更加不会出口中国,因为他们谁也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体制的中国崛起的那么一天。
再说,吴志也不想自己的汽车生产受制于人,同时为了能够让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吴志才想自己建钢厂。
“那你看我们有必要新建一个吗,要新建的话,时间会延长很多的。”想通了自己拥有钢铁厂的好处和便利,吴慧芳也就开始关心钢厂的建设问题了。
“那些都是国企,包袱太重了,收购比新建还麻烦。毕竟现在的国有企业的经验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受着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很多国企还停留在计划计划经济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看电视机行业就知道了。
再说,我的目的并不是想收购国企钢铁厂,其实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自己不受制于人,二是想要将国营企业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尽早显露出来,好让我们的国企能够走的更远。所以我们以后在国内的公司企业原则上是独资企业的,多做几次鲶鱼。“
这也是为什么吴志要成立独资企业,这样的话,在企业里就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与国营企业竞争,尽早把问题逼出来。早点逼出来,效果就会更好,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嘛。就按体检来说,这事情就很有必要的,你去体检的话,医生就会帮你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的。没有的话那就好,可是有的话,那就得去解决,像某些比较难治的病,发现的早还是很容易治好的,可是要真等到病情严重,到了那时,自己才发觉的话,那就晚了。所以说我们要尽早逼出来,要是等到他们自己发现的话,一个字————难。
“是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过我们有必要弄得这么麻烦吗?你直接跟那边的人提出来不就行了,反正吴关政可是很支持你的,也相信你说所的话。”吴慧芳依然不明白地说,按照优化选择来说,这事情吴慧芳认为直接与管事的人谈比较好,既不用给自己制作麻烦,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金钱。
“难道你不知道眼见为实吗。靠嘴皮说并没有什么用的,像这种根深蒂固的问题就得让它公开暴露出来,才能让相关的人都长长记性。再说,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国营企业才会有机会再次焕发生机,同时国内的经济才会发展的更快。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将会很忙的,还请芳姐您多担当点。”
“不就是忙点嘛,又不是没忙碌过的。反正你也给我开着高薪呢,我不怕的。哈哈。”
在敲定了最后的计划,吴慧芳就安安静静地等待着第二天黎明的到来。第二天,日本人早早地就来了。
这次,吴慧芳依然没给那些日本人好脸色看,冷眼看着日方代表,吴慧芳依然不客气地说:“这次又有什么话要说的。有话就快说,没有的话就赶快闪人吧,别在这里制造噪音和垃圾。”
“不好意思,我们为昨天的事情向你道歉,另外我们想与贵公司商量一下,那个合约能不能就此作废,当然,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会一次性付给贵公司一百亿美元。”日方代表在道歉后就说出了他们心中的打算了。本来吴慧芳早就知道日本人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对赌合约,她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些日本人居然天真地让自己把到手的鸭子拱手相让!
“什么?作废?你们的诚意?你们还皮厚啊,这样的话你们都敢说,你们真想我们终止这合同?”
“是的,希望吴小姐您还能仔细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日方代表再次点头说。
“哼,如意算盘打得好响嘛,不过我也懒得跟你废话。合约作废是不可能的,另外以你们日本人的精明怎么会不知道这合约的价值是多少吧?一百亿就想把我们打发掉?还真拿我们当猴耍啊。不过将合约到期时间提前的话还是可以商量的。
不过我要提醒各位的是,想要我们提前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但是你们也要明白,我们都是商人,你们也别忘了商人的本性。所以想要我们将合约的时间提前,你们得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嘛。“
“那不知道贵公司想要修改合约哪些条件,以及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日方代表急急地说。而吴慧芳则是慢吞吞地说:“我们将时间提前至七月底,另外底线可以提高到25000点。这就是我们可以对你们让步的底线。”
在对赌合约上,就是因为李成听了吴志的话将底线设置为了38500——20000点之间,当时日经指数正疯狂上涨,而且再加上日本人普遍相信股市不会下跌,所以日本保险公司的人一看到这个条件时,想都没多想,直接把它给签约了。
当时日本人还嘲笑李成等人的愚昧,说他们这是给他们送钱来了。如今才知道,原来自己那个时候是多么的狂妄自大,现狂妄到今天跑到人家里来求饶了。
当然这合约吴志不可能放弃的,但是适当的让步还是可以的,比如吴志同意将时间提前至7月,同时指数底限为25000点。
谁都知道,股市呈现抛物线涨势时,最后10%的涨势期间,通常包含了50%至75%的涨幅,现在的环境可能就是如此,投机客别想接住坠下来的重物,也别想阻挡冲出来的列车。也就是说股市这东西涨得越快就会跌得越狠。而且根据吴志的记忆,在1990年10月份日经指数就跌破20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
“那不知道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很简单,几项技术而已。我们的条件就是斯巴鲁汽车独有的两大汽车技术和马自达汽车的转子发动机技术,另外还要你们日本最先进的全套炼钢技术,比如转炉复合吹炼法什么之类的。”
转炉复合吹炼法,此法是西德、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英国和日本在大体相同的时间内研制的。复合吹炼法具有降低低碳钢的生产成本、提高钢水收得率和使用废钢比例高、节省铁合金、减少渣量、钢中含氧量少、钢质清洁等优点,这个技术,中国没有。
世界上的钢铁技术很多,但既能为大钢铁厂用,又能适应小型钢铁厂的技术不太多。不过能为中型规模的钢铁厂所用的技术就比较多了,属于中国自己的可就少的可怜。
这工厂吴志本来就没打算建多大的,除了满足自己工厂的需求,剩下的一部分就用来销售的,所以这钢厂的规模就让吴志定位了60万吨左右。所以这技术也是吴志这次想要的其中一个技术。
“不可能。”日方代表大声地叫喊着。他们知道,这些技术都是那几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更是自己国家不允许出口的技术。
“哈哈,这可由不得你们说不可能。实话告诉你们把,我所说的这些技术,我们公司会有办法获得,只不过是时间会稍微晚点,所要操心的事情也稍多点而已。你们要是不想干的话,那你们就请回吧,我们不稀罕!”吴慧芳一脸不屑地说。
对于吴慧芳的不屑,日本人老实的很,他们现在正在想这事情值不值得去冒险。毕竟这些技术肯定会涉及到国家限制出口政策的。想了许多,吴慧芳看到了日本人一直都在摇头,表情更加不屑了。
正文第一百七十四章收购齐洛瓦?
对于这样的让步,日本人当然是不会满意的,接下来又是一阵磨嘴皮,但是吴慧芳就是不松口。无奈之下日本人也只好答应了吴慧芳提出来的办法,不然怎么办,有总比没有好,再说这次是他们求着人人家,而不是人家求着自己,人家肯同意做些让步就很不错了。
而且他们也都一致认为这合约的时间一提前两三个月了,至少可以为他们节省几百亿美元。至于吴慧芳提出来的条件,他们也只能尽力去想办法搞定。毕竟经济危机时期,大家都不好过。
对于日本人的表态,吴慧芳也懒得去分辨真伪。这次双方签订的只是意向书而已,而正式生效还得等一手交合约一手交技术的时候呢。
送走了日本人,按道理吴慧芳就要回北京了。只是北京那边实在是没什么事情,所以吴慧芳也就暂时留在香港了处理公司人事方面的事情了,光辉国际猎头公司那边已经找来了好几位精英过来了,正等待吴慧芳的进一步的接触。
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事部门,使得吴慧芳不得不依赖于猎头公司,谁都知道,猎头并不是一个“免费的午餐”。找猎头的话,那就要付相对高昂的费用,这个都为许多企业所熟知,吴慧芳也知道。凡是了解猎头行业的人基本都知道猎头费用是所聘人才年薪的1/3-1/4。如果是老客户或是大客户(委托职位比较多),还可以有一定的降价余地,但很少有低于所聘人才年薪的18%。
像光辉国际这样一个国际著名的猎头公司要求服务单位就必须是年薪在25万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吴慧芳委托光辉挖过来的人的待遇都在25万美元之上。由于中腾投资公司委托的职位比较多,多达五十位,所以光辉国际同意将费用设置为行业最低水平的18%。尽管这样,但对吴慧芳来说,这费用依然惊人,最少也得四五百万美元。
就在吴慧芳打算见见光辉国际挖过来的人的时候,程兰则是忙于应付着南昌市的父母官程安冬,程安冬一行人也来到了惠宁电器来视察了,明面上是视察,实际上是想来劝说程兰收购齐洛瓦的。而且在这行人中,还有齐洛瓦公司的人。
其实齐洛瓦的前身是专业生产无线电通讯产品的军工企业。军转民以后,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势,不问市场需求只顾埋头生产,导致产品结构严重老化、档次低、质量差,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几近为零。
加之管理不善,企业累计亏损3500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年债务利息高达400万元,而且产销量不足,根本不具备冲击市场的能力。现在整个企业举步维艰、人心思走。
最近程安冬得到了身在北京的吴关政捎来的消息,说是国务院可能会在4月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的工作。由于这一段时间里市场疲软,产品严重积压,企业流通资金严重缺乏等矛盾很尖锐,导致企业、单位之间互相拖欠货款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大概估计,1989年全国拖欠总数已达1000亿以上,而且直到1990年后,这数字还会继续呈上升趋势。
这三角债在齐洛瓦也存在的,而且问题还比较严重,很典型的一个,光是年债务利息就高达400万元,要是被抓了个典型的话,那程安冬自己的仕途也算是到此为止了。至于后世中程安冬为什么会没事,吴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而程安冬知道惠宁电器很强势,他自己也不想过多地跟惠宁电器打交道,谁都知道,一个不小心,或许就会惹麻烦上身的,毕竟麻烦从嘴巴出来的悲剧也不少。尽管这样,程安冬还是决定去拜访一下惠宁电器,不管怎么样,程安冬都觉得自己还是要和惠宁电器的人搞好关系。即使要自己这个市长装成个缩头乌龟,也在所不惜。因为程安冬明白,此时装一时的孙子,就是为了长久地当爷爷,这一笔账,程安冬自然还是能算得清楚地。
这个官场老油子还深知一句行话————在现行的体制内,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行,而且这政绩还得选个合适的时机让领导看见才行。因为升职的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你的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你的政绩。
而迅速地成为掌管一个百万人民的省会城市的父母官,其中唯一地一个诀窍,就是在工作中不停地做出一番又一番地政绩来。而这些政绩中,又有不少的是为了让自己地顶头上司来看地。所以只要这次能够被上面的领导树为典型,那自己这次荣任省长助理就更加有底气的。
至于说下面地老百姓们是不是满意,呸。那都是扯淡——老百姓们又不掌握着他地生死命运,掌握着他的生死命运的可都是上面的人,所以只需要做出政绩让上面的人看到。至于下面的老百姓,程安冬才没那么多心思管他们干什么!
再加上自己将会在4月份任江西省省长助理,在这紧要关头,程安冬可不想因为齐洛瓦的三角债而受累。要知道,省长助理这个位置可是有很多人盯着。
虽然说省长助理不是副省级,但省长助理却是享受着副省级的待遇,一般都是由省里比较重要的、准备提拔的厅级领导来担任;同时省长助理比其他的厅级领导地位重要、显赫,工作分工也重要。而且省长助理还是一个很好的升官跳板。所以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程安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带着一群人美名其曰地上门视察来了。
在接到市秘书长的电话后,程兰马上就召开了会议,要求员工必须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然还得把卫生搞一下。
两个小时后,程安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惠宁电器总点。在程兰的陪同下装模做样地视察了一圈后,程安冬一行人就来到了程兰的办公室。先在热闹地寒暄了一会儿后,程安冬就直接进入正题了。
“程总,今天来呢,我们市里有件事想请你帮帮忙。”
“市长,你太客气了吧。我们都是本家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吧,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程兰笑着说。面对程安冬,程兰没什么好紧张畏惧的,省长跟省委书记都见过了,还怕一个市长。倒是程安冬在跟程兰说话的时候客气的很,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是这样的,我们南昌老字号企业齐洛瓦最近发展出了点问题,你看惠宁电器能不能帮下忙?”
“市长,你想我们怎么帮?”程兰很爽快地说。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程兰并不知道齐洛瓦这个企业,更别说齐洛瓦的经营情况了。什么都不知道,就等于是两眼一抹黑,怎么帮啊。虽然说齐洛瓦是南昌本地企业,又是生产冰箱和冰柜,不过在惠宁电器店里,并没有齐洛瓦的立身之地。
“你看你们能不能收购齐洛瓦啊?”程安冬轻轻地说。
“收购?这可是南昌市的老字号企业耶!”程兰惊呼着,她没想到人家居然是想让自己这样帮忙。
在听到人家想让自己收购那个齐洛瓦,程兰心里就有底了,想必那个齐洛瓦肯定是亏损的很厉害,不然市里也不会这么急着给齐洛瓦找买家。按道理说,市长上门来求程兰帮忙,程兰应该尽力去帮,之前吴志就曾跟程兰说过:在中国做生意,那是一定要讲政治的,不讲政治的,怎么能将生意做大呢。尤其是,当政治需要我们的支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力支持。
想起自己儿子说过的话,程兰并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拒绝,而是笑着说:“市长,在南昌市,比我们惠宁电器实力雄厚的公司可是还有好几家的,而且齐洛瓦又是国有企业,你们找我们私营企业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这不是没办法了嘛。大家都很困难,而且齐洛瓦的一千多员工总要吃饭啊。”程安冬叹着气说。其实他也不想找惠宁电器的,他本身就是官场的人,有事情自然去找国营企业的,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是自己权利范围内诸多的国营企业都很不争气。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南昌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显得弱不禁风。有些表面看起来红红火火的市属企业,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税、欠息、欠工资等问题;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的国有企业多的是,例如洪都机械厂、南昌肉联厂、南昌莲塘酒厂以及气缸厂、防水材料厂等国企经营都遇到困难。像经营情况好点的南昌钢铁厂、江西汽车制造厂等省属国企,程安冬还没那个权力,所以程安冬才无可奈何找上惠宁电器了。
其实南昌市的老字号国有企业齐洛瓦与海尔几乎是同时起步做冰箱的,按道理说,后世的海尔能有这么好的成就,那齐洛瓦应该也不差的吧。可谁知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由于管理不善,或者是说没有碰上像张瑞敏这样有魄力的人,齐洛瓦远远地被同时代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抛在脑后了。
但是作为南昌市的老字号国有企业的落败,而且还亏损了3500万,这紧紧地牵动着南昌市和省委的神经,特别是那一千多名职工的就业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个国企包袱,程安冬才找上了程兰。
正文第一百七十五章又是一座大大的金山!
在来惠宁电器总店之前,程安冬就仔细想过了,齐洛瓦是生产出来的冰箱和冰柜,惠宁电器则是专门销售家电,正好是对上口了,接下来的情况应该会比较顺利的。没想到惠宁电器也有推脱的意思。
“啊?该不是闹得一千多员工都没饭吃的地步?那企业到底具体是怎么个情况,跟我说说吧。”程兰无奈地说。
随后就有人把齐洛瓦的情况从头到尾都说了一遍,包括齐洛瓦在1987年的广告语。诸君是否还记得在1987年的时候,东方齐洛瓦冰箱那经典的广告语:“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便会想起东方——齐洛瓦”。
在听到齐洛瓦累积亏损3500万元的时候,程兰的脸色都青了,到了这个时候,程兰终于明白了南昌的父母官想要自己做什么呢,敢情拿自己和惠宁电器做冤大头呢,替他们当官的堵窟窿、擦屁股。
在忍住心中的愤怒听完齐洛瓦那惨不忍睹的情况后,程兰并没有马上回绝程安冬,而是说要现场考察一下后再做决定。接下里的话就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了,当然对于程安冬来说,好话能多说点就多说点,一点也不吝啬自己心中的好墨水。只要这个马屁拍得好的话,说不定这几千万的债务,人家惠宁电器就会扛着呢。
为了不让人家以为自己只是随便应付他们的,第二天程兰就带着唐钰还有惠宁电器的几个员工一起来到了齐洛瓦公司。来到了齐洛瓦公司一看,顿时让来人深深地皱起眉头。
从外面看,厂房大多破旧不堪,不利于标准化生产线的安装,等进了齐洛瓦公司后实地调查后才发现这公司的问题太多了远比昨天说的还要严重的多,负债重,包袱重,人员良莠不齐等等。看到诸多的问题,唐钰当时就跟程兰说要拒绝市长的建议了,因为此时的齐洛瓦简直就是一个腐烂掉的烫山芋,而不是一个香饽饽。
光是企业明帐上累计亏损就达3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也超过100%,年债务利息更是高达400万,仅仅是这几项就把唐钰给吓呆了。这样的企业简直就是赔钱货嘛,更为重要的是收购齐洛瓦后还得重建、理顺历史种种关系,还得安排好这一千多名职工,这还不如直接成立一个新的家电厂来的轻松省事,至少新成立的工厂可以轻松上阵。
但是由于南昌市领导非常重视齐洛瓦的发展,老是想让惠宁电器接管。他南昌市可没考虑的那么多,他们只是只是知道惠宁电器有的是钱。他们盯上了惠宁电器的钱包了,谁叫惠宁电器一捐款就是五千万的大手笔,不盯惠宁电器盯谁!
不好当场拒绝的程兰回了公司后就召开了会议,探讨着收购齐洛瓦的利弊,谁料众人都是反对惠宁电器收购齐洛瓦,看着大家都在强烈地反对着,程兰也就将这一决议告知了程安冬。
“程市长,真是不好意思,恐怕我们惠宁电器没有那个能力收购齐洛瓦公司。”
“程总,齐洛瓦什么情况,我们市里都知道,只是还想请程总您看在这一千多员工的份上帮帮忙吧。”程安冬极力劝说着。
不管程安冬说了多少好话,甚至还说将齐洛瓦一分不要滴送给惠宁电器,程兰都没给出程安冬想要的态度。笑话,他程安冬真当程兰是傻的,一分不要地送给惠宁电器,可别忘了齐洛瓦背负了3500万元,还有一千多名员工的问题。
等程安冬说累了,程兰才笑着说:“程市长,不好意思,恕我们惠宁电器不能收购,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就先行告辞了。”
虽然程兰说了不可能,但是程安冬并没有死心,他直接打电话给吴关政了,把事情都跟吴关政说了,而且言下之意就流露出了想让吴关政来当说客了。吴关政来当说客,这意义就不用了。不管结果如何,这包袱或许会让惠宁电器接收定了。为何这样说,就是因为这里是中国,就是因为吴关政说话的分量比程安冬的要大。
人精似的吴关政当然也明白程安冬的弦外之音,对此吴关政欣然答应了,其实这对吴关政来讲也是一个好事,把齐洛瓦的事情解决了,自己等人的责任就会轻一些,而且这次还让程安冬欠着自己一个人情,这是多划算的交易啊。只是吴关政和程安冬彼此都没想到这人情很快地就用上场,一个使用着人情,一个还着人情。
自古以来就是官商官商,有官才有商,而且在中国做生意,特别要注意与政府打交道的。事后有点担心的程兰就打电话给吴志了,告诉他南昌发生的事情。
而远在香港的吴志一听到是南昌市里想要惠宁电器收购国企齐洛瓦这个烂摊子的时候,吴志就想起了自己后世在百度上随意间看到齐洛瓦做的广告。
一个疲惫的旅者在沙漠里走,突然间,他好像看见了什么,跌跌撞撞地跑上前去,发现了一个冰箱,打开冰箱的冷冻室,他拿出冰爽的饮料一饮而尽……传来的画外音是:“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便会想起东方——齐洛瓦……”
对于1987年的齐洛瓦,吴志还是蛮佩服的,能够想到利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而且这个广告做的很成功,成功的让人拿着条子来提货。当然这可能是目前为止齐洛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最成功的广告。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广告的制作成本,只有1万多元,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话。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所带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来到,齐洛瓦没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再加上管理不善,齐洛瓦越来越落败了。
如今却是接到自己老妈的电话,又从老妈的口中听到了齐洛瓦公司的事情,这让吴志有点感叹。不过想必现在谁也猜不到吴志内心正在的想法,对吴志来说,程安冬可是送了一份大礼给自己。
齐洛瓦的前身就是专业生产无线电通讯产品的军工企业,虽然说已经军转民了,但是技术和人员还是在的,这人和技术可都是宝贝了。
现在已经是1990年了,大哥大和寻呼机都是很畅销的,也是个高科技产品。对于现在摩托罗拉仅仅凭着寻呼机这一产品就卷走了中国几个亿,这么大的一个蛋糕吴志还没舍不得给外国人吃。
军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供应部队的,那产品的质量当然是没话说的。所以吴志很相信齐洛瓦生产无线电通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对吴志来说,军工企业这四个字又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如今政府想让自己收购齐洛瓦,可正中了吴志的意。
对吴志来说此时的南昌市的领导市里真是太可爱了,简直就是惠宁电器其中一个最可爱的团队了。要知道,南昌市领导可是又为惠宁电器想了一个赚钱点子,那就是生产、销售寻呼机,那可是暴利啊。而寻呼机完全可以在齐洛瓦生产,只要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凭着军工企业的过硬技术,想必这传呼机难不倒齐洛瓦的老员工们。
要知道,现在市场上卖的寻呼机的价格可都不便宜的。早期的BP机全是进口产品,品牌包括摩托罗拉、松下等,这时的传呼机价格都是三四千元,可是贵的很。
吴志也知道,传呼机的大时代高潮即将来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电蛐蛐”叫声的时代即将来到,而寻呼机带来的利润又是一座大大的金山!
正文第一百七十六章得寸进尺
吴志清楚的记得,寻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寻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能拥有一部寻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就像后世的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IPOD出现一样,大家都想要,吴志也是其中的一位。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那时候使用的是模拟信号BP机,用户需致电寻呼台才能查询到回电号码。1984年,广州开通数字寻呼台,用户才可以直接看到回电号码,同时按一定顺序组成的数字还可以表达一些意思。只是有点郁闷的是,使用这些洋品牌的传呼机,须满大街找电话才可以知道呼叫内容。
而这郁闷的却正是吴志的机会,也是齐洛瓦东山再起的一个机会。虽然现在市场上都已经了有了不少洋品牌的寻呼机,例如摩托罗拉、松下等洋品牌的,但是那些寻呼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只要齐洛瓦生产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寻呼机,而且还是汉字的,再加上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话,想必会大卖的很。要知道在1997年,中国第一台高速汉字机呱呱坠地,仅1998年一年波导就生产销售寻呼机102。4万台。
特别是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你说,吴志还会担心自己生产出来的传呼机的销量问题嘛,傻子都能知道答案的。
虽然说十年之后,传呼机会在手机强大的攻势下,逐渐败下阵来,并出现下滑。但这对吴志来说,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自己赚了,因为卖寻呼机就是等于获得暴利。
当然,吴志知道,传呼机可以获得暴利,但是寻呼业更为暴利。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寻呼用户数量逐年激增,寻呼业可是创造了10年黄金暴利时代。特别是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而2000年又是中国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先知 http://www.xshubao22.com/3/3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