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所以尽管现在重生了,但吴志心中的那份情结依然还在。如今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吴志依然期待见到自己的二姐。
周末来了,吴志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二姐,也看到了自己二姐穿着师大附中的校服,看着那一点也不好看的校服,吴志超级郁闷,没想到此时的校服会是这样的,跟后世自己穿的就没什么两样,一样会起球,穿着一点也不舒服。还不如七八十年代的衣服好看,那时候的红领巾,军装,还有白衬衣,蓝裙子蓝工作裤,都比现在的校服要好看!
自从改革开放后,“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当然一开始比较散乱,而且校服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吴志就知道自己后世所就读的中小学都没有校服,直到上了高二才穿上学校发的校服。不过那时的校服依然会起球,而且很薄。
此时学校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情的,就是因为这样,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只是这个时候的学校的校服质量和品位还真的是不敢苟同,既不合身又不好看,一点青春气息都没有,吴志的几个姐姐们都已经到了爱美的年龄了。
所以对于校服她们都有点抵抗。甚至还怪上了吴志,如果她们还在家里那边上学的话,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了。就算是校服,孩子也应该有爱美的权利。
这不二姐吴萍就开始向吴志抱怨了:“弟弟,都怪你,把我们调到这里来读书,还穿着这么一点也不合身的校服。不合身也就算了,更郁闷的是这校服一点也不好看。”
“你才多大了,就这么爱美了。”吴志故意笑着说。
“哼,关你屁事,不管了,这校服我真的是不想穿了。”
“不想穿就别穿了吧,”
“可是老师硬是逼着我们穿啊。”吴萍又无奈地说。
“哎,那你想我怎么办?总不能给你搞特殊,那样会让你与同学们格格不入的。”吴志无奈地说。可是一想到过不了几个月,自己也要跟姐姐们一样穿上着一点气息都没有的校服,吴志自己都有点无奈。特别是想到在后世中,听到了不少黑心商人为了利益生产出了含毒校服和PH值不合格校服。而且此时候的衣服并没有像后世那么讲究的,什么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什么不可以接触皮肤等之类的划分。
其实说真的,对于此时的校服,吴志也没什么办法的。学校让学生统一穿校服的本意就是想让大家在学校里人人平等的。同时学校也是为了规范管理而进行统一的着装。而校服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
吴志的回来,让吴关政等人知道了,这段时间的等待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因为国务院那边总是为这事情没着落,让吴关政等人只能干急。
听到吴志回来了,吴关政就跟毛志勇说:“毛书记,小志回来了,你看我是不是要回去跟他继续沟通一下。”
“那你去吧。我就继续留在这边等消息吧。”毛志勇挥一挥手说。
回来之后,把手头上的事情都处理了差不多后,吴关政就再次来到了惠宁电器总部来了。在两人互相倒苦水的时候,吴关政就笑着说:“听说梅花牌的衣服还不错,又好看又耐脏。”
“梅花牌?”听到吴关政说起梅花牌后,才开始在自己的记忆中掏出了关于梅花牌运动服的片段。在经过吴关政的几次提醒后,吴志才想起来了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梅花牌运动服的辉煌时刻。
整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人都以穿着梅花运动服为荣,从国家到省等各级运动队,很多都将梅花作为专业运动队服。而在1984年奥运会前后的十年则是“梅花”最辉煌的年代。
作为国内一个专业的体育运动服装,梅花成为了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即1984年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指定运动服。正是在这届奥运会上,许海峰穿着量身订制的梅花运动服赢得了我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铁榔头”郎平和队友们拿下了奥运会排球冠军并在之后实现了世界排坛的五连冠辉煌,而跳高名将朱建华则为中国实现了奥运田径奖牌零的突破!梅花运动服见证了中国“黄金一代”运动员的光荣与梦想!
尽管是通过招标而成为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参赛服装,梅花牌也远非完美无憾。即使在最辉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它也被同行业公认为“傻大粗”。梅花厂的运动服除了真材实料之外,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款式、样式不如青岛的‘蓝天牌’、上海的新、漂亮。款式陈旧的原因,也许与当年“梅花厂”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关:中层干部不调入,也不调出。
不过那时不但运动员爱穿梅花运动服,老百姓也爱穿。只是现在梅花厂有点没落了。而这就跟梅花厂的体制有关系了。而政府的指令对经济的干涉,给了“梅花”最后一击。
“是啊,最近我在北京的时候,还特意去了天津市南开区呢,只是可惜的是现在的梅花厂有点没落了。”
1987年在广东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梅花牌拿出一百多万元赞助全国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服装,即便梅花当时如日中天,也很吃力。而耐克和阿迪达斯不仅免费提供服装,还一掷千金赞助其训练、生活费用。这种今天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赞助手段,在当时却给包括梅花牌在内的国产老品牌以沉重打击。君不见几年后,全国的运动员穿的都是耐克、阿迪了。
“哦,吴叔,那梅花厂的运动服有什么特色吗?”吴志关心地问。其实对于梅花牌运动服,吴志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吴志也没穿过。后世的吴志穿的运动服都是晋江系服装,对于梅花牌运动服也只是从网上有点了解。
“说起它的优点啊,那还真不少。那就是真材实料的而又妥贴紧身是梅花运动服穿着的最大特点,当然提到梅花运动服独特的魅力来自于它独特的”涤棉交织“结构:表面化纤染色鲜艳,不掉色不缩水,不易起皱;而里面的棉织物吸湿性强,柔顺度好。”
“既然你都知道梅花牌运动服好,为什么我们省学校的校服不选则梅花牌的呢?”吴志故意不明白地说。
“这原因有很多啊,我们也要照顾本地的企业啊,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啊,”这也难怪,南昌本地就有国有服装厂,为了照顾本地的国企,只好牺牲学生家长的钱包了。
“那要是价格合适的话,那你们领导会不会将校服供应商换成梅花的。”吴志再次问道。
“这没问题啊,只要跟教育部打个招呼就可以了。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梅花厂现在的辉煌不再了,而且生产的款式也没有青岛、上海的好。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南昌服装厂啊。”吴关政再次提起了南昌服装厂。
正文第一百九十章先下手为强
对于吴关政的弦外之音,吴志怎么会不明白呢。想要江西的学生穿上梅花牌运动服,就得先把南昌服装厂给解决掉,看吴关政的那一幅诡异的笑容,吴志就知道,自己又钻进了吴关政老狐狸的套了。不过对吴关政的想法,吴志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此时能够因吴关政的提醒才想起梅花牌运动服。要是发展的好,运动服又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啊。而且这样一来也就是一个攻北一个攻南,简直是完美的布局。
“好说,一起收购就行了。看来你的几句话就让我为你们解决了一个难题啊。”此时的南昌服装厂,已经是资不抵债了。如今还是维持,就是为了照顾那几百名职工的生计。
“哈哈,小志,你可真是我们江西的福将啊。”
“福将,我看是提款机吧。”
在决定收购梅花厂后,吴志就让自己的这边的人加快速度了,一来避免人才流失,二来就是想要赶上北京亚运会这个宣传机会。后世的李宁不就是从梅花厂挖走了厂长李记铎。连李宁公司CEO张志勇都承认:90年代,李宁运动公司的营业额比鞋业公司都要大,按生意贡献李记铎是第一位的。
这次的收购,吴志就让唐钰亲自负责。尽管唐钰一直说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吴志还是把这事情交给唐钰负责。其实吴志是有目的的,梅花厂并不大,而且关系也不复杂,所以吴志就想趁这次的收购机会锻炼一下唐钰,更何况唐钰之前还参与了齐洛瓦收购案。
当然,为了让唐钰更加放心,吴志也给唐钰支了几招。由于此时的梅花厂是国有企业,所以吴志想让毛志勇帮忙牵牵线。当吴志把这个想法跟吴关政一说,吴关政马上就说:“这没问题,能够帮上你们的忙,我们也就安心了。”
“谢谢了,过两天我就让唐钰去北京找毛书记,然后在一起去天津,你看这安排怎么样?”
“我看可以,不过南昌服装厂你打算怎么处理?”
“哈哈,放心了,我答应收购的就会收购的,不过得等到天津那边完事才行。”一听到收购南昌服装厂的前提就是成功收购天津梅花厂,吴关政也就放心了。连亏损五千万的齐洛瓦都能吃得下,更何况一个天津梅花厂。
两天后,唐钰等人就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而毛志勇则是亲自在机场迎接,让唐钰等人有点诚惶诚恐的。曾几何时,轮到省委书记亲自来接自己。
在稍作休息后,毛志勇和唐钰等人就赶去天津了,由于之前接到了吴关政打来的电话后,毛志勇就做好了准备,在让人收集天津梅花厂的资料的同时,毛志勇还亲自跟天津纺织局的领导们沟通了一下。所以在毛志勇和唐钰一行人进了天津城后就直接朝天津纺织局奔去了。
收购梅花厂的事情进展的不是很顺利。尽管有了省委书记充场面,天津纺织局的人对唐钰一行人不是怎么热情的。对他们来说,虽然此时天津梅花厂正在没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厂依然在正常运营,年产值依然是一个亿。他们不希望就此将天津梅花厂卖掉。
不过这事情可是由不得他们来决定的,在谈判的过程中,唐钰开出了五千万的收购价格。这对天津纺织局的人来说,已经很多了。梅花厂虽然号称是年产值一个亿,但是真正能够赚的就没有多少了,不然在1987年广东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梅花牌想要拿出一百多万元赞助全国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服装,即便梅花当时如日中天,也很吃力。而竞争对手耐克和阿迪达斯不仅免费提供服装,还一掷千金赞助其训练、生活费用。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豪爽给当时梅花牌在内的国产老品牌以沉重打击。
尽管如此,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满足的是人的欲望。看到唐钰报出了五千万,纺织局的人并没有答应,而是开出了他们自己的报价——-八千万。他们知道,八千万绝对是狮子大开口,但是这正是他们的本意,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阻止唐钰他们收购天津梅花厂。
对于天津纺织局的人狮子大开口,唐钰等人都是很反感,连毛志勇听了后都深皱眉头。而这正是他们所想看到的。
仔细一想后,唐钰才明白人家是不想卖。但是在来这里之前,吴志就曾交待过自己一定要把天津梅花厂收入囊中。对于天津梅花厂,吴志看重的是梅花这个牌子,许海峰穿过、女排也穿过、朱建华也穿过,更为重要的是国人都知道梅花牌,而且还深深地喜爱着。
君不见后世中的国货达人和梅花迷的疯狂。90年代停产,库存消化至今的“梅花牌”运动服,如今在网上快卖断货。尤其是洛杉矶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运动服,更是成了如今潮人们的最爱。淘宝网上,只要梅花牌运动服一到货,哪怕是时间长久有瑕疵的,也会被“梅花迷”们一扫而空。
随后唐钰就提出来要参观一下梅花厂,听到唐钰不再提收购的事情,还以为是被自己开出的八千万给吓住了。所以在参观的时候,天津纺织局的人就随便派了个人陪同着唐钰,而唐钰也没在意,只要有厂里的人陪同着就行了。而陪同的人就是天津梅花厂的厂长李记铎。
在走到一些大型设备的时候,李记铎很明显地兴奋。经过李记铎这么一讲解,唐钰等人才明白了为什么李记铎会这么兴奋。原来眼前的大型设备都是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价值一千多万元。而当年“梅花”之所以能在全国服装行业获得“两金两银一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进口设备。就是中国运动员穿去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那些运动装都是这些进口设备之功。
当然除了看设备之外,唐钰还顺带察看了天津梅花厂的技术力量。看着眼前的所有老“梅花”运动装的技术资料和样本。在参观的时候,唐钰还跟厂里的职工交谈着。在交谈的过程中,唐钰很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些员工对梅花牌的浓烈情结。这时唐钰才明白,原来吴志不是在胡闹。也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将其收入囊中,因为唐钰相信吴志看中的是天津梅花厂的资本和品牌的力量以及员工们对品牌的浓烈情结。
当下,唐钰就想先下手为强了,思考了一下后就跟纺织局派来陪同的人说想要召开一下会议。对于唐钰的提议,陪同的人感到很为难,不过李记铎可是高兴的很。人家要召开会议,那就说明人家对梅花厂动心,要是真的有人能够收购天津梅花厂,天津梅花厂定能发展壮大,也能让这些对梅花牌有着浓烈情结的人放心。
不等天津纺织局的人做决定,李记铎就自作主张地将一些厂里中高层干部以及职工代表们都找过了来。看着眼前的一批人,天津纺织局的人也只好答应了。
他只是没想到,这次的会议居然就是决定了天津梅花厂的命运的会议。在这次的会议上,唐钰提出了收购天津梅花厂的意思,台下的那些人都很支持,台下人的反应让来人都很震惊。不过这样也好,更合了唐钰的心意。
当然,为了能够让梅花厂的人更加坚定地支持自己收购,唐钰还开出了天价的待遇。厂长待遇年薪十万,其他的职工则是统一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五十倍。唐钰的这一决定更是大受欢迎,让李记铎等人兴奋了好久,也震撼了来陪同的天津纺织局的人。
其实此时的梅花厂职工包括厂长的待遇都不是很高,一个月一百都没有,全针织运动衣厂工资最高的是一位姓胡的八级钳工,一个月也只能挣一百多元。而作为厂长,李纪铎的工资还不到一百元。
受到了金钱的刺激,李纪铎带领所有的人郑重地向唐钰表态了,全力支持其收购天津梅花厂。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尽管还有点磕磕碰碰的,但是唐钰并没有放弃,因为现在唐钰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经过了两天的拖拖拉拉,天津纺织局的人才说:“这事情我们纺织局我们做不来主,我们会请市里决定的。”
唐钰当然明白他们玩什么阴谋诡计的,当下就跟李纪铎交待了一些。经过毛志勇的帮忙下,过了些时候,全厂的请愿书就到了天津市市长聂璧初的桌子上。看着眼前的请愿书,聂璧初又是一阵头疼,怎么又是国企落败后被收购的事情。
正文第一百九十一章今天你捐了没有?
随着经济转型,越来越多的国营企业发展越来越困难。国企的困难,让聂璧初这个当市长的看了也心痛。自解放以来到1980年代末,以“飞鸽”为领头羊的天津市自行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天津市的骄傲。这些年来,自行车产业累计上交国家利税60多亿元,是天津市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只可惜的是辉煌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飞鸽”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却不能在经济转型中继续发扬光大,而之前飞鸽能够生存的靠的是两大法宝:政府指令下的银行贷款,和包销全部产品。几十年来,“飞鸽”基本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绿色,并没有什么变化。
而如今,席卷全中国的体制改革扩展到了自行车行业。政府这才发现,自己已经逐渐扶不住这个庞大而附加值极低的产业了。自此,飞鸽就开始没落了。而聂璧初现在头疼的就是自行车行业的事情。一个飞鸽就已经聂壁初很烦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搞得聂璧初不厌其烦地大手一挥地写下了“同意”这两个字。
最后还在聂市长派人调节下,天津纺织局的人才最终答应了唐钰的收购要求,八千万的天价收购天津梅花厂的所有。成功收购后,唐钰就开始将产权理清楚了。唐钰可不想自己花了八千万元收购来的梅花厂还与天津纺织厂纠缠不清的,同时还临时召开了天津梅花厂私有化后的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很多很多的决定,如企业改名,唐钰将天津梅花厂改成了梅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对于这点,所有的人都无异议。尤其是请李记铎担任新公司的厂长,并收回了梅花商标的使用权,对此所有人更是没异议。众人如此地齐心,就是因为唐钰的一句承诺,那就是之前答应的所有员工的工资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五十倍。面对着这么一个一不小心就成了万元户的机会,有人反对的话那可真是没天理了。
在这次的会议上唐钰还特意解释了一下何谓“为人民服务”。
“大家知道为人民服务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吗?”
“这还有什么意思,不就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生产衣服给全国人民穿。”
“你们说的没错,在这厂子还是国企之前,你们要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今这厂子已经是民营企业了,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当然你们自己心里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寸,对为人民服务,你们有你们的标准。不过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种东西之所以存在,就必定有他存在的理由,能够蓬勃发展,就证明人们对它有需求。而我们梅花牌运动服如此地受到人民的欢迎,那我们就有继续坚持的理由。另外能让人们对我们梅花牌运动服喜上眉头一笑,这就是为人民服务,能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买衣服,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同心协力下,短短的两天内,梅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就从此大变样了,焕然一新了。当然,与李记铎相比,在服装这个行业,唐钰属于外行的,所以唐钰不会盲目地干涉梅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日常运营。
但是唐钰所提出的意见,李纪记铎还是很重视的,如唐钰提出来的,加大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等等意见,尤其是加大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为何会这样,那是因为身为技术科长的何光莹承认:“梅花”逐渐没落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条件不利,而且梅花人很容易满足。“
所以唐钰就是提醒李记铎加大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人一旦满足现状的话,那可就什么都完了。当然,唐钰也不会忘了吴志交待的任务,那就是要求生产校服。对于唐钰提出来的条件,对李记铎等人来讲,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两个小时后,十套新做出来的全新设计衣服就摆放在唐钰的眼前了。
其实这些衣服的设计,李记铎心中早就有谱了,之前碍于纺织局的决定,李记铎才不得已地按照纺织局的命令管理梅花厂。
如今梅花公司由自己掌管了,而且这校服还是要送给老板过目的,李记铎等人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同时为了让老板耳目一新,所以李记铎才决定将采用全新的款式。生产出来后,众人均是高兴的很,终于可以看到了新的产品出世了。看着眼前款式漂亮新颖而又做工精细的校服,唐钰很高兴。
“嗯,真不愧是我们花了八千万收购的好企业,做出来的衣服就是不一样。”
“多谢唐总的夸奖了。不知道唐总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吗?”
“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继续开发出新产品,另外你们还得多设计好几种男女款式的运动服和校服,要是这几件校服老板满意的话,到时就会有大单过来,所以你们还是用点心。”
“唐总,你就转告老板,让他放心,我们梅花人不会给老板丢人的。”李记铎很正式地说。
“好的,有了你们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在处理了差不多了,唐钰等人就离开了天津回到了南昌,毛志勇也随着唐钰一起回到南昌了。继续等待上面消息的事情,毛志勇都交代好了,都交给驻京办的人去负责了。身为一省的书记的毛志勇,总不能老是呆在北京等消息,不然的话会让人家误会或者是说闲话的。
就在唐钰在天津忙着的时候,吴志就派人实地考察了南昌服装厂并让人收集了南昌服装厂的资料了,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当然这是吴关政跟程安冬亲自打过招呼的。能请得动省长和市长的人亲自打招呼的人,必定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南昌服装厂的人没有为难吴志派过来的人,反而很好地协助。
收集完了资料,吴志就没有了进一步的计划了,只是让那些人准备一下收购计划,然后再把自己的意思给写进去。
等到唐钰传来可以成功收购天津梅花厂的消息后,吴志才继续行动了。拿着已经准备好的计划书,吴志亲自带队来到了市政府。
在市长办公室里,吴志就亲自跟程安冬谈:“程市长,咱们都很熟了,我们怎么做事的,想必程市长你也是很清楚的。所以这次呢,我们大家谁都不要啰嗦,你先看下我们的计划。”
说完,就有人将计划上手递上来了。随后吴志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们惠宁电器准备收购南昌服装厂的计划。这里面包括了我们收购的价格以及对南昌服装厂的发展计划和人员安置等一切情况。”
听完吴志的话后,程安冬就很仔细地看着计划。在看计划的时候,吴志并没有打扰,而是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大约一根烟的功夫,程安冬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很高兴滴说:“就按你说的办。”
时间坐了有点久了,屁股都有点疼了,吴志想想也该是时候告辞了,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自己的屁股着想。
告辞之后,吴志就安心地等待着唐钰的凯旋而归。
由于靠近北京,身在天津的唐钰很强烈地感受到了国人对亚运会的热情,走在街上,听到最多的就是今天你捐了没有。而这一句“今天你捐了没有”则一度成为此时正在流行的话语。
唐钰回来后,唐钰就把自己在天津所见所闻都告诉了吴志。唐钰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吴志。对于唐钰的想法,吴志当然支持了,因为唐钰想要趁着北京举办亚运会的机会做一下宣传。
这时的吴志才想起自己也该捐款了。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说啥也不能让中国在世界上丢脸。而且自己作为中国人,说什么也得支持,更何况现在自己还有些能力,那就更该支持了。
看着唐钰从梅花公司带来的几款新校服,这校服的品质较市场上的校服有较大的改进,不仅色彩搭配比较和谐,款式也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而且布料也不错,摸上去舒舒服服的。不过有点问题的是男女校服居然都是一样款式的,就是吴志都分不出来那件是男生的,那件是女生的,一句话就是分不出性别。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正文第一百九十二章捐款和赞助
有了梅花公司后,这时,吴志就感觉再继续用惠宁电器名字就有点不适合了,想必当初取这个名字的吴慧芳自己本人也没想到惠宁电器会发展的这么快。
惠宁电器的主业就是销售电器的,而梅花公司则是生产服装的,雪花电器公司和齐洛瓦电器公司都是生产电器的,所以有必要成立新的公司来管理这四家公司。
于是吴志再让人去注册新的公司,公司的名称就是惠宁集团了,对于营业执照等一些繁琐之事,吴志就扔给下面的人去做了。
同时吴志还将惠宁电器、雪花电器公司、齐洛瓦电器公司、梅花公司以及之前入股其他家电公司的股份全部注入惠宁集团里去。
当然为了方便管理,吴志还把南昌服装厂并入了梅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了。这样一来惠宁集团就有了齐洛瓦电器公司、梅花体育用品公司、惠宁电器公司(连锁销售)、雪花电器公司等四家子公司了。
要进行捐款,那肯定是以惠宁集团和旗下四家子公司的名义捐款,看来这次的捐款数目也不会少了。要知道在去年,仅仅是惠宁电器就捐了个五千万元。当然这次的捐款依然会轰动全国,这绝对是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同时也会让江西再次出尽风头。所以有了这个想法后,吴志让自己的老妈带着自己跟毛志勇和吴关政谈谈了。
“毛书记、吴省长,我们国家现在不是正在举办亚运会嘛,所以我家吴志说想捐款。”程兰笑着说。对于自己儿子的想法,程兰绝对地支持,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而且去年的捐款就为惠宁电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好啊,那是好事啊,我们省里绝对支持你们的善心。”毛志勇高兴地说。
“不过这次的捐款数目依然不会少,会有上亿的捐款额度。所以我们才过来跟书记和省长你们商量一下的。”
“这么多?”毛志勇和吴关政都被程兰所说出来的数字惊呆了。也在感叹惠宁集团的财大气粗。
“是啊,这都是我们惠宁集团以及其他公司的一点心意。不过鉴于影响,所以我想跟你们通下气,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适当地宣传一下。”
这下,毛志勇和吴关政都意识到了,人家这是送好事上门了,如果捐款数目上亿的话,绝对会轰动全国的,到那时,江西又要出尽风头了。而在自己等人的政绩上又是重重的一笔。
当下,毛志勇和吴关政再次表态尽全省之力支持惠宁集团的捐款行为。不过现在吴志有点烦,这想事情容易,可是执行起来就很难。虽然说捐款很爽快,也就是把钱捐出去就行了,可是有点商人性质的吴志不想白白地浪费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要宣传的话,吴志本身就可以,只是吴志并不想过早地进入全国媒体的视野,而惠宁集团里又没有设置公关部门,集团里也没有适合做公关的人才,所以吴志才有点烦。
正在吴志烦的时候,吴慧芳已经回到了香港,在香港没看到吴志,吴慧芳就知道吴志回去了。所以吴慧芳就打电话打到吴志的家里,不过此时是程兰接的电话。
在电话里,吴慧芳也没多说什么,就是说了一句让吴志打电话给她,接下来的又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话题了。
没多久,程兰的话就传了过来:“小志,慧芳叫你打电话给她。”
这时的吴志才知道,吴慧芳一定是回香港了,正准备向自己汇报圈地运动的情况。脸露喜色的吴志在打过去的时候,电话那端很快就有人说话了:“小志,你怎么跑回家了?”
“我不回家干嘛,你们都走了,更何况我也好久没回家吃妈妈做的饭菜呢。”
“就是知道吃,吃死你吧。”
“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害不害臊。你应该去了看了德国柏林墙吧,感觉怎么样?”
“也没什么,不就是一道墙而已。”
“什么就一道墙而已?要不是因为它,我们现在能圈这么多便宜的土地和房产?事情进行的怎么样啊?”吴志说。
“还不错,花了二十亿。只可惜你给的时间不够,不然的话我们还可以圈的更多。”吴慧芳有点遗憾地说。
“也不少了,能够花出二十亿,那可是超出我的想象,你们能做到这个地步,那就说明圈地计划很完美。时间虽然不够,有了点小遗憾,但是依然很完美啊。有道是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美神维纳斯还断了一条胳膊呢!”
“还维纳斯呢,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吴志的一席话,让吴慧芳的心暖暖的,正所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暧。
“那个,芳姐,没事的话就带几个懂得公关和策划的人过来,我这里有点事情需要人来处理。”
“发生什么事情了。?”吴慧芳紧张地说。
“没什么事情,你别焦急,只是我想捐款,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宣传一下。”
决定了捐款事后,吴志就把目光盯上了亚运会的赞助权了。虽然说赞助、捐款都是为了发展某项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救济,一种无偿或不求受益的奉献行为,是完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不存在外来压力和强迫行为。但在吴志眼中,赞助和捐款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捐款和赞助都能够取得很好的名声,但是赞助远比捐款来的更为功利性。
如果捐款和赞助都差不多的话,那吴志就没必要多此一举了。而且做赞助,还会获得捐款所不能得到的好处。对吴志来说,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想通过赞助亚运会来做广告,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赞助活动作为广告宣传的载体,使公众获益,以赢得公众的普遍好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赞助所获得的“冠名权”提高广告的效果,打响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于体育比赛活动是新闻媒介热衷报道的对象,而且拥有众多的观众,对公众的吸引力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加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吴志才让吴慧芳带着公关人员和策划人员过来。
看来以后也得成立公关部门了,这惠宁集团发展的是实在太快了,都有点不受吴志控制了,吴志也没想到自己这一回来,一不小心就收购了天津梅花厂和南昌服装厂。要是长时间呆在家里,那还得了。
由于吴志没有说什么时间过去,有点心急的吴慧芳当天就带着几个下属坐飞机去南昌了。吴慧芳不是第一次来南昌了,也不是第一次来惠宁集团了。所以这次就轻车熟路地出现在吴志的眼前,愣是把吴志给吓了一跳。
人来了,吴志也没客气着,让其稍微休息后,马上就开工了。赞助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又是一种投资行为和宣传方式,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与技巧性,一次完整的、成功的赞助活动,需要做好赞助研究、制度赞助计划、评估和审核赞助项目、实施赞助方案等等方面的工作。
正文第一百九十三章皮痒了
在经过一整天的策划和沟通才搞好捐款的宣传计划,而赞助则是放在捐款之后来执行了。想要搞好宣传当然少不了新闻媒体的参与。吴关政也跟江西省的大型报社和电视台都打过招呼了,让他们全力协助惠宁集团的捐款活动。这对他们新闻媒体来讲,也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一个轰动的新闻素材,是那些新闻媒体工作者所希冀的。由于参与方有着各自的需要,所以合作都很愉快。
这几天,江西注定要给全国人民带来太多的震撼和惊喜,也给吴志带来了一点点惊喜。在搞得差不多了时,吴志就想要出去走走了,这几天都志忙活着,都没时间出来走走。
对于吴志的建议,程兰不会反对,吴慧芳也不会反对,唐钰更加不会反对了。
“妈,这几天南昌市都漂亮成这个样子了。”吴志跟吴慧芳还有自己的老妈、唐钰一起出来逛街的时候,就发现了现在的南昌市真的是太干净了,太漂亮了,一点也不像前几天的南昌。此时的南昌倒是先给吴志等人带来些惊喜。
在得知会有大批的记者来南昌,省里和市里就对南昌市的市容特别上心。特别是南昌市中心的八一广场,更是干净的不得了,就连前几天还看到的一些有裂缝的地砖都被重新更换了,垃圾桶也换成新的了。值得一提的就是此时广场上还摆满了花花草草的。看来省里和市里都为这次的计划下了一番苦功夫啊,也算是间接的帮了吴志的忙,让吴志请来的“客人”们都有个好心情。
看着眼前礼让行人、搀着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婆婆过街的场面,吴慧芳调侃着:“哈哈,大姐,依我看啊,这都是托吴志的福,我们今天才看到了如此干净、如此漂亮的南昌,你看现在的人都在讲文明了,文化素质都提高了不少。”
其实这还真的是被吴慧芳说对了,这还真的是托了吴志的福。因为吴志正在实施一个让人震惊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同时又会在南昌市的江西宾馆进行,同时这计划还需要全国各地的报社记者和媒体们的热情参与。
既然会有全国各地的记者和媒体机构要来,那这就是一个向外界宣传英雄城的好机会,也是向外界宣传英雄城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毕竟谁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要想发展经济,吸引内外资,就得有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地区各城市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就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
而投资者来考察投资的话,第一眼就是看这个城市的市容了,因为投资方总得要进城,这一进城不就看见了整个城市的市容了嘛,也就看到了这个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投资的事情才会有希望。
“还真没想到,这省里跟市里的速度够快的。这才多久,就把市中心搞得这么干净漂亮,再给他几天,那整个南昌城不就大变样了。”
“那是肯定的了,这些可都难不倒那些当官的人了。”
“不管这么多了,既然现在市容这么漂亮,那我们就好好逛逛吧。”
逛着逛着,吴志就有点失望了,这一路走来,都没有碰上路边摊的特色小吃,看来这又是市里面的一个杰作了。虽然没有小吃,但是吴慧芳和老妈还有唐钰等人的兴致好的很,到处逛着商场,商店。在逛商场、商店的时候,她们都受到了良好而又礼貌的接待。人家都那么客气地接待,吴慧芳和程兰、唐钰就有点不好意思不买点东西了。这一逛,大包小包就出现在吴慧芳和程兰的手上了。等到实在是拿不了那么多的大包小包后,程兰和吴慧芳等三人这才作罢,停止了逛街,提前打道回府了。
就在吴志忙着跟老妈和程兰等人回家的时候,吴志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看着那身影,吴志并不能肯定地确认是她们俩,因为吴志在回来之前就跟她们打过招呼的,而当时她们也没跟自己说过她们也会老家探亲的。
尽管如此,吴志还是想了一下,现在正在4月了,4月5号就是清明节了,他们该不是回来扫墓的吧。这样想了下后,吴志就觉得有点道理,于是吴志就决定试着去喊一下:“严雅馨。”
正在四处逛街的徐英听到了有人在叫,而且严雅馨也听到了有人叫着自己的名字,正四处打量着,看看是哪位在猴叫着。
这一转头,吴志就确定了那似曾相识的人就是严雅馨,而严雅馨也看到了正在惊愕的吴志。这下,看到了吴志,严雅馨可是高兴的很了,一不小心就挣脱了徐英的牵手,朝着吴志跑了过来,还高兴地喊着:“小志哥哥,小志哥哥……”
吴志没想到严丫头居然敢如此地大喊大叫,叫得让众人纷纷注目着自己,好像自己是一个当街玩耍的猴子。吴志没想到,吴志身后的程兰等三人更是没想到,没想到就是这么随便一逛,也能碰上了这么一个小妹妹。
跑到了吴志的跟前后,严丫头才气喘喘地说:“小志哥哥,你怎么也来到了这里?”
“为什么,我还想问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不应该是在香港呆着吗?”
“哼,我就是要来。”
就在吴志跟严雅馨拌嘴的时候,徐英也跑了过来,看着吴志身后的三人,徐英也热情地过去打招呼。这一打招呼后,彼此之间就不再陌生了,特别是程兰,在听到吴志在香港的时候还没少到徐英家里蹭饭的时候,对徐英更加热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先知 http://www.xshubao22.com/3/3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