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先知 第 5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官场是个权力场,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跟商场、战场没有什么两样的。商场有时还可以做到双赢,而官场则是永远都没有双赢的,却有两败俱伤的;

    战场上起码是敌我关系,而官场上常常是战友、同学、师生、师徒,为了一种利益,为了一种权利,可以不择手段,六亲不认,丧失人性。

    所以做官能做到吴关政的地步,想必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可是吴志又哪里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人也不少。

    像吴关政原本都很聪明的人,在这一着急的时候,居然都卡壳了,跟电脑当机没两样。根本就没想到绑匪会使出一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是幻想是美好的,现实太过骨感了。

    由于车子离出城处有段距离,再加上公安人员正在排查,所以对急速行驶而又急刹车的桑塔纳没有注意到,所以黑色桑塔纳就安然掉头直回城内了。

    虽然说街上的桑塔纳不多,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歹徒会开着二十几万的桑塔纳来作案,而且还敢顶风回到城里来。

    就在绑匪们准备回城里的时候,于万华等人则是经过调查和分析以及推断,就觉得这次的绑架可能是为了钱。除了这点,他们实在是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可能性。

    为方便侦查及掌握线索,在经吴关政的批准后,于万华就安排人全天候地去监听吴志家里的电话,程兰办公室的电话也被监听了。

    就在常规性的思维下,公安干警们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这也使得歹徒们成功地进入了藏身地点。两人在小心地将已经被**袋套住的吴志移至安全地点后,桑塔纳就再次地离开了。

    晕过去的程兰已经躺在医院了,现在已经醒了过来,还打着点滴呢。程兰醒过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吴志是不是真的被绑架了,程兰到现在为止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被绑架。

    直到程安冬代表省里和南昌市委及市里来安抚时,程兰才不得不相信这个事情了。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程兰的心理承受不了,都快要崩溃了,关键时刻还得靠着家里的顶梁柱来支撑着。所以在确认无误后,程兰就上气不接下气地通知了远在广西的吴胜利。

    接到自己老婆打来的电话,吴胜利很高兴,本来吴胜利还想跟老婆说些情话,以慰相思之苦。从过完元宵节后就出来到现在,时间也不短了。

    可是一听到程兰的哭声,吴胜利立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难不成家里出事了?今天早上一起来,吴胜利的右眼皮就一直在跳着。

    吴胜利当然知道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但是经历多了,吴胜利对此也就见怪不怪了。眼皮跳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发生什么事情。

    可如今实在是有点不寻常,自己的眼皮跳的比以往都久,而且现在又听到了老婆的哭泣,家里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的。于是吴胜利就急忙地问:“兰兰,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

    “老头子,你快回来吧,我快受不了。”程兰哭哭滴滴地说。那个伤心欲绝的样子让人瞧着都心疼。

    “我马上就回来,先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吴胜利焦急地说。结婚这么长时间了,吴胜利也没见过程兰哭的如此伤心欲绝。不过越是哭的厉害,事情也许就更加严重了。

    “儿子被绑架了,我现在在医院里。”

    “什么?被绑架了。我马上回来。”吴胜利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儿子怎么会被绑架了。

    但是吴志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人万万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所以强忍住痛苦的吴胜利当天就坐上了飞往南昌的飞机。

    下了机场,又是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当程兰看到吴胜利的那一刻后,程兰再次崩溃了,嚎嚎大哭了起来了,心中所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大的程兰承受不来。

    吴胜利一来,在旁边看护的吴慧芳就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进展都跟吴胜利说了。在听到这么久了,警方那边却是一点线索没有后,吴胜利就心急地拿起电话打给吴关政了。

    “吴省长,我是吴胜利。我的儿子都被绑架了这么久了,怎么你们政府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呢。吴省长,出了这档子的事情,让我们真的是很担心南昌市的治安问题啊。

    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绑匪就敢如此绑架,这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这往后还有谁敢上街的。

    听唐钰说,小志还是从你办公室出来之后没多久就被绑架了。

    要是我儿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或者是事情超出我们的控制的话,就别怪我们狠心了。“吴胜利很生气地说。

    在吴志要求将家搬到南昌的时候,吴胜利本来以为城里的治安比老家那边好很多,不用担心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也就答应了先到南昌住,等搞定了家里的老祖宗后就落户南昌。如今看来,这省会城市也不过如此,抢劫绑架的事情依然少不了。

    “胜利,对于这件事,我们省里感到很抱歉。你放心,我们正在全力地寻找,我们也不希望吴志出现什么问题。”吴关政说。

    对于吴胜利的话,吴关政并没有生气。为什么要生气,将心比心,吴关政自己也有儿女,吴关政理解吴胜利这种行为。

    吴胜利有这样的表现,那是为人父子该有的表现,正是父爱的表现,一个父子对儿子的关爱,何罪之有。

    当然对于吴胜利所说的狠心,吴关政多多少少也猜得出来,既然能做中国首富,其实力自然不容小觑。而其的狠心莫不过于是撤资或者是将惠宁集团以及其旗下企业迁离江西,人家都说担心南昌的治安问题了。

    只是吴胜利说的狠心,正是吴关政等人很担心的。不管人家吴胜利说的是不是气话,他们都很担心。

    正文第二百三十二章DNA鉴定

    第二百三十二章DNA鉴定

    吴关政不得不担心,谁知道正在气头上的人会不会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谁都知道这野马一旦脱缰了,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个事情一旦一个搞不好,就会闹得人人皆知的地步。到了那个时候江西省委和市委领导八九不离十就要受到千夫所指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有百口都难辨了。或许会夸张了点,但是谁也没怀疑过。谁叫此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实在是太特殊了。

    而且被绑架的人也太特殊了。前几天,人家还受到主席和老爷子的接见。这回到江西,一转眼就被绑架了,你让大家怎么看待江西啊?

    在结束与吴胜利的通话后,吴关政再次召开了临时常委会,专案组的成员也参加了。在会议上,吴关政通报了事情的进度以及刚才与吴胜利的通话事情后,会议上又陷入沉静了。

    “大家怎么看吧。人家吴胜利也特意从广西赶回来了。我现在就担心吴胜利那伟大的父爱会蒙蔽了他的理智,然后做出疯狂的事情来。”吴关政心情很沉重地说。

    半根烟的功夫了,大家都没有说话,看着眼前的一群人,吴关政不耐烦地说:“你们都不说话,那我就说说吧。这件事必须要尽快解决的,我们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公安局的和检察院的人一定要抓紧时间找到绑匪,然后救出吴志。有什么需要的,就直接找我吧。好了,大家快去工作吧。”

    这会议开了一个又一个,现场勘查了一次又一次,盘查了一次又一次,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时间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慢慢地溜走了。

    天黑了,也就代表着一个白天过去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忙碌了这么久了,他们依然没什么收获,既没有吴志的消息,也没有绑匪的消息。

    只是发现了绑匪抛弃的一辆遮住了车牌的白色昌河面包车,经多位目击证人辨认,确认此车为歹徒留下的。

    发现了绑匪的作案工具,自然就有得公安局的和检察院的忙了。取证的取证,调查的调查,询问的询问,总之该做的都做了,但是老天爷不作美,依然没有什么发现。

    这也难怪没什么发现的,绑匪本身就是在公安局混过的,自然明白警察如何做事的,所以按道理说绑匪们应该是不会笨得留下什么证据给警察的。

    还真别说,他们还真的是没留什么有用的证据给警察,车上没有任何人的指纹,也就是表明绑匪戴着手套作案的。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现的,在车上警察发现了吴志故意遗留下来的一只鞋子,但这对他们来说,也只能是证明了这车子就是绑匪用的车子。除此之外,就没什么有用的证据了。

    找到了总比没找到的好,在没有发现什么线索后,于万华就让人以昌河车的地方为中心向周围方向进行搜查。既然绑匪将车子抛在这里,或许说不定周围还会有什么发现的。

    果然,半个小时后,终于有了新发现了。只见地上有一个袋子,而袋子里面全是衣服。根据目击证人的证词,他们警察就断定这是绑匪扔掉的衣服。

    等法医赶到后,大家立马就开始工作了。看着全新的衣服,法医们不得不佩服绑匪们的智商。居然懂得利用穿新衣服来作案。只要绑匪们小心一点,那衣服上就不会有留下什么指纹、纤维之类的东西。绑匪们很小心,法医们更加细心,对着全新的衣服细细地检查。

    经过检查,法医们还是找到了他们留下了一点点的证据,那就是歹徒们的头发和衣领上的头皮屑。至于其他的,暂时还没什么发现。

    本来,公安局的人还可以凭借着这新衣服找到绑匪是在哪里买的,只要找到了商店,那或许就会有所发现的。

    但是这样做就会惊动了不相干的人了。由于大家都很谨慎,再加上这案子需要保密,他们也就放弃了这个查法。不得不说,于万华他们是谨慎的过头了。也是因为过于谨慎,让他们做事情的时候总是缩手缩脚的。

    对于警察们的忌讳,法医们都建议对绑匪们换下来的衣服做DNA鉴定。做DNA鉴定的话,就不会惊动那么多不相干的人,事情也较为容易控制。

    于是公安局的法医刘进城就对于万华说:“局长,我们现在好不容易发现了绑匪们的头发和头皮屑,只要能够做一下DNA鉴定的话,就会加快案情的进度,甚至还会直接告诉我们谁是绑匪的。”

    “小刘,这DNA鉴定的事情,我也略有所闻的,只是我们江西还没那个条件啊。”于万华无奈地说。

    之前,于万华就想给江西弄一个DNA鉴定实验室。在87年的时候,于万华就想了,还就此跟当时还是江西省委副书记的吴关政谈过。

    那个时候,正是我们国家确定正式立项进行“血液DNA指纹图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于万华就敏锐地感觉到,这课题研究将会建立起法医DNA指纹图技术,并应用于案件检验。

    一旦研究成功的话,必将使我国法医生物物证检验技术实现了从只能排除到直接认定个体的飞跃,也会开启我国法医DNA检验的新时代。到了那个时候,DNA鉴定技术必将会对他们公安局破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于万华的想法,吴关政很认同,也很支持,只是光口头支持有什么用,这DNA鉴定实验室还得用钱来支撑着,没有钱,那还谈个屁的DNA鉴定实验室。

    当时的江西经济虽然比以前好点,但是没有好多少。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十年动乱之后,江西就渐渐地被国家政策遗忘了。

    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江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吸引外商投资,所以江西的经济始终是慢慢地增长,慢的跟蜗牛有得一比了。

    经济发展慢,那江西财政的腰包也就鼓不起来了,腰包不鼓,那拨给下面的预算也就不多了,毕竟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但是考虑到DNA鉴定试验以后的发展和作为,吴关政也就答应拨一半的款了。有了省里一半的拨款,那剩下的一半就需要于万华自己去筹集了。于是于万华就到处去筹钱,筹备多时,依然筹不齐建造DNA鉴定实验室所需的款项。

    最后的结果就是:于万华这一敏锐的想法,却是无情地被资金不足地扼杀了,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最后就是不了了之了,省里的拨款也如数上缴了。

    “局长,我知道我们这里不能做DNA鉴定,但是北京那边等其他地方就可以做啊。”刘进城继续说。

    “这不好吧,一旦到外地去做DNA鉴定的话,我担心这事情我们就捂不住了。就算捂得住,那在时间上也来不及了,这案子你是知道的,上面要求我们限期破案的。

    要搞这个DNA检测的话,光是在路上来来回回所花上的时间就要一两天,再加上DNA鉴定的话,那说什么也得要三四天了,真的是来不及了。唉,真是糟糕透了。“于万华唉声叹气地说。

    这个案子,可不是一般的案子,而且书记和省长都直接过问了,公检法三家也全部出动了,连武警都被请过来帮忙。而且省长还明确地表示要限期破案,这才是于万华唉声叹气的地方。

    “局长你说的没错,是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刘进城回答着。

    于万华的确没说错,虽然此时的DNA鉴定技术还不是那么普及,但是对于万华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此时的DNA鉴定方法不仅简陋,而且还很费时。DNA鉴定那完全是靠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仅仅是做一个简单的检材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也就说仅仅是检测一下绑匪衣服上的头皮屑和头发的话,就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要是再检测一下这衣服上其他东西的话,那还不得花上四五天了。

    “哎,算了,反正这事情我也是无权做决定的,还是让专案组的组长吴省长来做决定吧。”随后于万华就打电话给吴关政了。

    “省长,我们法医发现了绑匪们遗留下来的证据。”

    “那太好了。你们都找到了什么证据?能不能判断出来绑匪是谁?或者是能不能找到绑匪?”吴关政一口气地问了三个问题。

    这也难怪,吴关政也是紧绷的很,特别是吴胜利打来电话后,就更加紧绷了。他吴关政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让江西成为外商的禁地,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成为国人的唾骂。

    “省长,我们只是发现了绑匪们换下来的衣服,在衣服上我们只发现了头发和头皮屑。”于万华实话实说了。都这个时候了,也该实话实说了。

    正文第二百三十三章真的晚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真的晚了!

    “什么?只发现了绑匪的头发和头皮屑?”吴关政生怕是自己听错了,再一次地问道。

    “是的。”

    “那也就是说我们还不知道绑匪是谁?”吴关政失望地说。真的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省长,虽然说是发现了绑匪的头发和头皮屑,但是我们的法医想进一步对头发和头皮屑进行DNA检测。只是我们这里还那个条件,你看我们……”

    于万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吴关的话给打断了。只见吴关政无奈地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冒那个险啊,要知道这事情一旦泄露出去的话,那事情就棘手了。”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打起精神好好地继续侦查下去。这DNA检测的事情就让我跟毛书记商量一下吧。”

    面对着这两个证据,吴关政真的是犯愁了,到底该不该拿到外面去检测。心里始终拿不定主意的吴关政就来到了毛志勇的办公室了。今天大部分的人都呆在这里,都还没回去。

    在把事情的进度的事情跟毛志勇说了后,只见毛志勇也犯愁地说:“老吴,这可咋办呢?咋办呢?”

    “书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刚才小于打电话过来,他想问我们要不要将那两个物证拿到外地去做DNA鉴定。”

    “拿到外地做?老吴你平时都很聪明的,怎么现在我看你像是山药蛋脑袋檀木心,你不开窍。你我都是在官场打滚了这么些年,你是光长饭量不长心眼啊。

    你也不看看这被绑架的人是谁啊。那是惠宁集团的少东家,而且老爷子和主席都接见过的。要是让外面的人知道吴志在我们江西出事了,这引起的后果可不是你我所能担待的起啊。“

    “书记,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就在吴关政和毛志勇在商讨对策的时候,呆在家里的老太太却是一个人对着桌子的饭菜发呆。本来高高兴兴地做好饭菜等着自己的孙子和儿媳妇回来吃饭的,却没想到,就是刚才的一个电话,让老太太抱怨了老半天了。

    这个电话是程兰亲自打的,由于程兰现在还在医院,而吴志又是不知所踪。为了瞒着老太太,程兰也就编了个借口,说自己临时有事要带着吴志去北京。

    还呆在南昌的老太太还不知道吴志被绑架的事,没有人跟老太太提起。要是老太太知道的话,那肯定又是一个晕了过去,那医院不得又增加一个病人了。

    要知道,吴志可是她的孙子,虽然不是唯一的,但是老太太最喜欢的孙子就是吴志,宝贝的很。现在吴志被绑架了,程兰都晕了,更何况老太太。

    而且大家还怕老太太会有危险,毕竟老太太年纪也大了,身体素质不如程兰的好,怕老太太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程兰醒了之后倒是没什么大碍,就是哭哭滴滴的,可谁能保证老太太晕过去之后能不能挺过来。

    要是万一挺不过来的话,那就是一条人命了。出了人命的话,那事情想再捂住也捂不住了。出了人命,程兰和吴胜利还能够理智的下来吗?一个不理智,吴志被绑架的事情想不大条都难,比上青天还难得多。

    所以就在程安冬代表着省里和南昌市委及市里来看望程兰的时候,程安冬就把省里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下。

    大家也觉得省里考虑的还算周详,这事情还真的不能让老太太知道,谁也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再出事了。而老太太在得知他们不回来后,自己就随便吃了一点后就上床睡觉去了。

    而在省政府大楼里,商讨了半天,毛志勇和吴关政两人也没有讨论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最后还是再次召开专案组临时会议了。

    在大家都认为暂时不宜将物证拿到外面去做检测的时候,吴关政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暂时不做DNA检测了。

    折腾到了现在,吴关政都很累了,但是现实却逼的吴关政不得不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所以吴关政就打算回家拿下厚厚的外套来御寒,正准备着熬夜呢。

    虽然已经到了四五月了,但今天有点冷,特别是到了晚上,更冷。为了不让自己感冒,也为了自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吴关政就回去了。

    刚回到家的吴关政一口水还没喝就被自己的老婆追问着:“老吴,惠宁集团的少东家是不是被绑架了?”

    “这怎么可能,像吴志那么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被绑架呢?”吴关政故作镇定地说。

    说实话,吴关政心里也在犯嘀咕:“这事情明明封锁了,也让知情人都保密了,怎么自己的老婆也知道了这件事呢?”

    “老吴,你啊你,看来你这个省长的位置是坐得太舒服了,这反应也太迟钝了吧。”张谨裳有点不满地说。

    “你说什么呢。”

    “我都看到新闻了,都有记者报道了吴志被绑架的事情了!”张谨裳也懒得追问了,直接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听到自己的老婆这么一说,这下吴关政可就慌了,再也坐不住了。只见吴关政紧张地说:“什么?哪个台的?”

    “你自己看吧。”随后,张谨裳就打开电视了。

    一看台标,原来是外省的。没看多久,吴关政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了。吴志被绑架的事情果然上了电视。果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这时吴关政再一次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次惠宁集团的少东家被绑架的事情,那些记者肯定会刨根问底的,到时候关于吴关政被绑架的事情就会闹得满城风雨的,说不定还会惊动上面的人和老爷子。

    或许这个新闻上面的人早就知道了吧,毕竟惠宁集团的那耀眼的光环还在,而且关注惠宁集团的人也不少。

    至于补救的方法,除了让人家电视台立即停止继续发布这个消息之外,他吴关政还真的是没想到。就算人家愿意立即停止继续发布,但那也晚了。消息都已经发布出去了,自己都看了,更何况别人。

    吴关政也还没笨到让人家电视台和媒体们封锁消息,那就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国人,吴志真的是被绑架了。

    吴关政想的一点都没错,真的晚了。这则新闻已经惊动了国务院了,李澎总理正在看着新闻呢。

    李澎总理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看下各个地方的新闻,以此来关注全国各地的情况。要是没能及时回家的话,李澎的夫人朱林就会坐在电视机前面,帮着李澎看新闻,一看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会等李澎回来后一一告知,算是一个标准的贤内助了。

    这不,李澎就跟往常一样,忙完了事情就回家了。这刚一回家,就看到了自己的夫人朱林在看新闻。而朱林一看到李澎回来,马上就说:“老李,快点过来看看。今天有大事情发生了。”

    “什么事情?那我是不是错过了新闻?”

    “没有,快点过来,正在播着呢。”朱林急急地说。一听到正在播,李澎大步一跨就坐到电视机的面前,经过朱林的提醒后,李澎就注意到了正在播出的新闻所谓何事了。

    原来是有记者报道江西惠宁集团的少东家吴志被绑架的事情了。本来李澎不以为意的,因为他不知道这消息的真假性,毕竟江西那边并没有上报此事。

    再接着往下看了一下后,李澎顿时就觉得这是记者为了吸引国人的眼前故意瞎编的,而为什么会找上吴志,就是因为最近的惠宁集团风头正劲,国人也正在关注着惠宁集团。

    为什么李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假的,那是因为他李澎不相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从八一广场绑架吴志。

    先不说吴志的身份特殊,应该有人会保护的。就是冲着江西的治安问题,他李澎也绝对放心,自从他进国务院以来,江西就从未发生过一例的绑架案,让李澎他安心了不少。

    当然李澎他也知道,自从改革开放后,在老爷子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的主张后,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就开始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有着超前眼光的人也因此而一跃成为了富人,中国新富阶层迅速扩大。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针对富人的绑架案发生率也有骤增之势。

    毕竟眼红的人还是有的,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心里不平衡的人。而且一般做绑匪的人都是好逸恶劳、不愿吃苦而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走捷径赚大钱的人。

    要知道,这些绑匪们的至理名言就是:“我不能成为首富,但我可以绑架他儿子。”众多被抓住坐牢的绑匪,都很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口上。

    谁都希望成为富翁,而那些好逸恶劳、不愿吃苦而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走捷径赚大钱的人更是想的快要发疯了。但是在他们这些人看来,只有绑架富豪才能快速致富了。

    正文第二百三十四章片断

    第二百三十四章片断

    为了致富,他们可都是豁出去了。干成了,就是一大叠一大叠的钞票。没干成的就算自己倒霉。

    其实这绑架是犯法的,绑匪也知道他们所谓的“梦想”一旦成真,那就是严重犯罪,是罪大恶极、没有翻身希望的罪行。

    尽管这样,但绑匪们依然似乎并不为所动,还总说什么要回报总会有风险。哪有做强盗的肯定不会被抓呢?

    也是,既然要当一回绑匪,那他就应该明白有吃肉的时候就得有挨打的时候。

    而这些人都是对打工很不屑,都是一些好逸恶劳、不愿吃苦而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走捷径赚大钱的人,而也正是这样的人占了绑匪的绝大多数。

    应该承认,不少绑匪是所谓的“三无”人员,经济上属于低收入人群。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穷人是最具有忍耐性的,最安分守己的,这从封建时代开始就有了。

    所以说那些绑匪和他们本身所处的阶层并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绑架案件的形成,主要还是犯罪分子自身原因。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起步阶段,矛盾比较多,比较容易引发绑架。

    其实,从80年代在上海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起绑架案后,绑架风险就逐年增加了,绑架犯罪也正在从单个犯罪向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演变。要知道,1984年全国就发生绑架劫持人质案件5起,1985年12起,1986年16起,到了1987年就增加至29起了。

    事实上,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市的媒体上,绑架案早已成为法制报道的重头新闻,而绑架案赎金也越来越高,往往高达几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撕票杀人也常常见诸报端。

    在1985年9月,乐清县的一对农民郑乐芬夫妇合谋组织了所谓的“民间金融互助会”。这两位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的农民,在资金稀缺的80年代中期,就控制着上亿元的资金。

    而也是在1985年,“抬会”被取缔后,在乐清县引起了一场巨大骚乱。会员急于向中小会主索回会款,甚至采用绑架人质、非法拘禁等手段,造成了3人死亡、53人被绑架和非法拘禁。不仅在乐清、平阳也先后发生过两次“会案”,共涉及资金几十亿元、造成几十人非正常死亡。

    所以说在中国发生的绑架案,基本上都是经济绑架,因此绑架实施者几乎都是为了钱财,目标、目的都十分明确。目前,绑架风险日益逼近富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李澎也知道,在中国的绑架绝大多数是经济绑架,既然是图财,那绑架肯定多针对富人。不过惠宁集团的确是很富有,但是绑匪也不应该绑架惠宁集团的少东家啊。

    人家惠宁集团可是全国首善,为了支援北京亚运会,可没少出钱,而且还给国家牵来了高达80亿投资的华腾汽车公司这个项目,这两个贡献一点都不少。关注的人多了,谁人还敢如此顶风作案呢。

    在考虑到种种因素后,李澎就认为是有些道德丧失的记者通过胡乱编造吴志被绑架的消息来吸引国人的眼球。

    越想越觉得可能后,当下李澎怒道说:“这些记者简直是太不像话了,都瞎编到全国首善的头上了,这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嘛!”

    一气之下,李澎就准备打电话打到报道吴志被绑架的电视台所在的省长了。不过电话还没拨出去,就被朱林及时地给拦住了。

    “老李,你凭什么就说是记者们胡乱编造的呢,我看就很真实的,有条有理的,头头是道,我倒没瞧出有瞎编的成分。”

    “这还不是瞎编,就是因为太详细了,太头头是道了,所以才是胡编乱造的。”

    听着李澎的话,朱林也觉得有道理。就好像是正在现场似的,这也太详细了吧。不过朱林在想到此时的记者媒体们都很讲究职业道德。并不像香港那边的记者那样,为了博民众的眼前而随便捏造、编造假消息。

    在朱林眼中,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谁叫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而忠实地报道事实,则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

    所以说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

    既然他们电视台敢播放出来,那说不定就是真的,因为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得罪惠宁集团的话,那绝对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

    先不说惠宁集团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也不说江西省委那帮人会有怎么反应,就是自己的丈夫李澎都没放过他的,更何况是那些国人。

    在想到诸多的因素后,朱林于是就对李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听了朱林的想法后,李澎真的是觉得朱林说的太有道理了,这记者没道理为了吸引眼球而不顾自己是否犯法而瞎编这则唯恐天下不乱的消息,这可是要吃了牢饭的事情。

    更何况这记者要发布消息,不是还有主编或者是其他的负责人把关的吗?难不成这些人也丧失了职业道德,都忙着吸引国人的眼球?

    逐渐冷静下来的李澎想了一下后说:“我还是打电话过去吧,不管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都要取消掉。如果是真的话,那就处分轻点,要是假的话,哼,敢知法犯法,我李澎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说完后李澎就打了电话过去。李澎知道,吴志被绑架的事情所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全国首善的儿子都被人绑架了,那以后还会有谁继续这样行善。怪不得老人常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在打电话确定了消息的真假后,李澎就说:“好了,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你马上让他们把这消息给我撤了,然后登一下声明。”

    “登声明?等什么声明?”

    “还能是什么声明,当然是道歉声明,总之让国人相信这消息是假的就行。”

    “好的,我马上就去安排的。”

    “唉,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宣传部门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个消息也敢播出来,难道你们都没一点点政治觉悟吗?都没考虑到报道后所引起的后果吗?真是的,快点去办,我现在正在看新闻。”

    李澎的一句我正在看新闻,立马就让接电话的人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了。本来他还想通过此消息让江西省委难堪的,然后让惠宁集团挪诺窝的。没想到反而惊动了国务院,而且还惹得总理亲自大电话过问,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没过几分钟,国人都看到了某省的电视台新闻出现了不寻常的片断,是一个道歉声明的片断。李澎也看到了,朱林也看到了。

    看到这样的片断,朱林就笑着说:“老李,像这种烂理由,他们也好意思向外界声明,你就不怕会起到反效果?”

    “真的会吗?”

    “你说呢?”

    “我也不知道啊,说真的,像这种比扯铃还扯的理由,说出去也没多少人会相信的。不过现在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就怕老爷子那边会过问啊。”李澎又开始担心老爷子的质疑了。

    “那能怎么办,事情都发生了,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你还是打电话给江西那边的吧。”朱林安慰地说。

    这时,李澎才开始往江西省委方面想了,既然人家电视台说,是一个在南昌八一广场亲眼目睹吴志被绑架全过程的过路人如实提供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而自己这边又没收到江西上报的事情,那就是说江西压下了这件事情。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刚才还在担心老爷子过问的李澎立马就愤怒了,愤怒的直拍桌子说:“他们江西省委真是胡闹,就知道压住压住,什么事情都要想往下压。要是压不住怎么办。要惠宁集团的少东家真的要出了点什么事情,事情不是他们所担待的起。”

    “老李,你先别生气。也许他们是有苦衷的。”

    “他们能有什么苦衷,还不是为了他们的乌纱帽而欺上瞒下的。就算有苦衷,那至少也得上报一下国务院嘛。如果他们告诉了国务院的话,那今天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国务院的人又不是不知道轻重。”李澎生气地说。当然这生气不是对朱林,而是毛志勇和吴关政他们了。

    随后李澎就愤怒万分地打电话给毛志勇了。接到李澎的电话之前,还在办公室的毛志勇在就接到了下面的报告,说是吴志被绑架的消息上电视了。

    这才刚挂了电话,又来了一个电话,看着很陌生有很特殊的电话号码,毛志勇暂时想不起来这电话会是谁打来的。

    正文第二百三十五章报复性的绑架

    第二百三十五章报复性的绑架

    听着这急促而又刺耳的铃声,毛志勇不情愿地接起电话了。刚把话筒放在耳边,毛志勇就听到了李澎那愤怒的声音:“毛志勇同志,你的政治觉悟都到哪里去了。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及时上报国务院?”

    “总理,对不起。”

    “就知道说对不起。说对不起能有什么用,老实说,为什么不上报?”

    “总理,我知道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本来我们是想将这事情压下来,把这影响降到最低。只是没想到还是没捂住。”

    “哼,就知道压住压住,你们能压得住吗?要是你们能够压得住,为什么电视台还报道着,你们知不知道这影响有多恶劣啊。

    说的难听点,我看你们是为了你们的乌纱帽。毛志勇同志,难道你就不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吗?“李澎怒气冲冲地说。

    没等毛志勇接上话,李澎就继续说:“这笔账先记着,等下跟你们算。先说说事情的进展如何,有没有发现是什么人做的。”

    听到要过问事情的进展,毛志勇立马就实话实说了。在听到案子到现在还是没进展时,李澎又皱上眉头了。他也觉得毛志勇的安排没错,这件事情还真的是不能大张旗鼓地做。一旦大张旗鼓地去做,那不就是等于告诉了国人吴志是真的被绑架了嘛。

    “那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做?”

    “我们想要到北京做DNA鉴定。或许会有什么发现的。”毛志勇谨慎地说。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毛志勇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先做了DNA鉴定再说。

    “那也得要好几天的时间。太费时间了。这样吧,你们就继续侦查,明天一早,就会有人来协助你们的。”李澎无奈地说。

    “好的,谢谢总理对我们江西的关心。请总理您放心,我们会尽快破案的!”

    就是毛志勇正接着李澎打来的电话时,吴关政正在看着那道歉声明的片断。当时吴关政就想到,这可能是上面的人看到了后进行了干涉的。不然不会出现这种道歉声明的,就算是新闻是假的,那人家电视台也不会当天播放消息当天就登道歉声明的吧,那不是纯属吃饱饭没事干——找揍的吗。更何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真的,

    要知道,对电视台来说,登一个这样的道歉声明,无疑会让国人对该电视台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可是人家还是登了。想到这,吴关政就感觉有点不好了,恐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于是立马就打电话给毛志勇了,只是毛志勇的电话一直保持在正在通话中,有点猴急的吴关政水都没喝上一口就直接拿了外套直接赶到省政府大楼了。

    车子还没停稳,吴关政就打开了车子,快步跑了上去。在吴关政气喘喘地赶到毛志勇的办公室的时候,毛志勇才挂了电话。

    “书记,出大事了。”吴关政紧张地说。

    “我知道了,那事情都上了新闻,于万华他们到底是怎么做事的。”毛志勇很生气地说。

    不生气不行啊,这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刚才就连国务院总理都打来电话过问了这事情。

    “书记,老于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的,我可都是再三交代了他们要严格保密的,按道理我们这边应该不会泄密的吧。”吴关政不明白地说。

    “那为什么还有记者报道了这件事情呢,难不成是记者瞎编的不成?就算是瞎编的,也不会这么详细跟事实一模一样的吧。”

    “也是,真的是很详细,那会不会是那些过路的行人泄露出去的吧。”

    “不管是谁泄露的,都没用了。现在不管怎么说都晚了,要补救也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恐怕家里有电视的人都看到了这个消息了吧。而且现在这事情已经惊动了国务院了。”毛志勇无奈地说。

    “什么?惊动了国务院了?这也太快了吧。”

    “快什么快啊,电话都打过来了,还是总理亲自打的呢。”

    “啊,那总理都说了些什么?”

    “无非就是问问事情的进度,不过听总理的意思,明天会有人来接手了。虽然总理没明说是谁,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国安部的人来协助我们破案的吧。”

    “不是吧。都出动了国安部了?”

    “你以为这是小题大做吗。你?(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先知 http://www.xshubao22.com/3/365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