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漫画家 第 6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是不用花一分钱。

    而一大早前来书店购买的群体中。大多数都是男性漫画迷,以青少年居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少女漫画的女性漫画迷稀少。而是女人往往不会为了漫画而一大早来追,她们往往都是顺便来买或者找个人少的时间段。

    一个合格的漫画迷往往都是一个宅男,他们守得住寂寞,同样也相当狂热,像是见到好友就会调侃二次元世界(本人深受其害,和好友一对比感觉自己就一伪漫画迷)。那种如同在论坛上侃侃而谈的论调简直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

    当然如果经常在一家书店购买漫画,往往都会遇见很多眼熟的人,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彼此间由于爱好而成为朋友。

    书店的阅读室往往都是放在角落或者二楼上,在不影响生意的情况下给予读者一个安静的氛围,当然这是岛国很多书店的做法。至于大陆。你就乖乖的站着,老板不把你轰出去已经谢天谢地了。起码我如果是老板,看到你天天来我店里白看,恐怕脾气哪怕再好也有爆发的一天。

    岛国的阅读室基本都并不大,不过起码有能让人坐的位置,读者们三三两两的坐在阅读室中,拿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就这么将心神沉入其中。

    这些书籍中,大多数都是《周刊漫画times》,在星期六基本没有大型漫画刊物发售,是以《周刊漫画times》可以说没有主要竞争对手,至于次要的竞争对手,它们对《周刊漫画times》的销量难以产生多大影响,这就是大型漫画刊物的底气。

    这些漫画迷绝大多数都是翻开《周刊漫画times》,就那么直接翻到《轻音少女》的页面上,开启观看。

    在看到主角平泽唯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看到平泽唯天然呆的举止后,心里不禁暗呼卡哇伊。

    一开场,新学期开始,平泽唯起床晚点,在被妹妹叫醒后才匆忙起床,颇有点《魔法少女樱》的开头一幕。

    在平泽唯步入高中生活后,天然呆的她对于入部完全没有选择,因为她压根记不清自己有什么特长。

    这时候学院的轻音社因为曾经的社员都毕业的关系导致无人加入,而只有达到四个成员才不会被废部。可是,秋山澪和田井中律在决定加入轻音部后,一时间却找不到人手,这下该如何是好!

    就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平泽唯把轻音当作简单的音乐,又因小时候玩响板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所以心里萌发申请入部的想法。当然其中大多数还有食物的诱惑存在,只是当平泽唯直到轻音部的正确含义后,就又萌生出退出的想法,或许在她看来,她并不适合太复杂的东西。

    而在另一方面,温柔可爱的千金大小姐琴吹紬被田井中律强拉入社。于是,便有了贝司手秋山澪,鼓手田井中律及键盘手琴吹紬。

    就在大家满怀期待的等待唯到来时,又因为平泽唯完全不会吉他,而终于下定决心告诉大家不想入部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一期的《轻音少女》结束,想要继续就要等下一期了,还好《周刊漫画times》是属于周刊类型,不然等待是很令人烦恼的。

    第三百一十四章《挪威的森林》

    在《轻音少女》进入连载初期的时候,《周刊漫画times》这本青年漫画周刊销量就在以滚雪球般的速度极速增长,直到六十万的时候增长速度才明显变慢。

    除了《轻音少女》确实吸引很多漫画迷外,最主要的仍然是赵尘庞大的名气在发生效应。身为目前最畅销、人气最广的漫画家,起码在岛国这块地方赵尘有着绝对的号召力。

    就像一些成名漫画家在完结成名作后,下一本漫画质量评价只能算是一般,可单行本却往往不比上一本差太多,这就是本身的底蕴和名气在作怪,同样也是漫画迷早已养成习惯的原因。哪怕画的不好,也会先入为主的脑补将其提升一个档次,还美其名曰别人的眼光有问题。

    这种让人感到无语的事情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相当常见的事情,当然能够说出这番话的除了真的眼光有问题外,其余往往都是某个漫画家的死忠漫画迷。

    对于这种漫画迷,你还真不能说他喜欢的漫画家和其作品的坏话,不然后果很严重,起码争论的面红耳赤是少不了的。

    而就在《轻音少女》进入连载没多久,三大社反而感到越发急切,之前赵尘的动作实在太大了,一口气收购两大漫画社不说,更是接连连载《三国志》和《轻音少女》,使得天下社再度拥有两部主要刊物。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等到天下社这两大漫画刊物站稳脚跟。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这么一来,三大社再度加大了动作,不计代价的开始动用各种人脉。当然其中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礼品笼络相关官员,来促使三大社融合的提案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不过三大社融合毕竟有了垄断的性质,哪怕三大社人脉再宽广、金钱打理更多,可同样需要一些时间才行,光是各种立案、调查就要花费次要的时间,哪怕这些都只是做个场面。

    三大社的举动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赵尘这边,对于三大社的融合赵尘并没有给予阻拦。实在是人力有时穷尽,自己虽然有些人脉,可毕竟不是岛国人。在这种时候阻拦。无疑螳臂当车,明知会失败,还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可不是智者。

    是以最近他在做的都是如何扩大天下社的办法。不过在收购两大社后。光是消化天下社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不然就会有损根基。至于漫画刊物方面,赵尘更是做到了极致,如今的天下社可是有整整六部主要漫画刊物,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字,因为哪怕是小学馆、集英社达到这种销量的漫画刊物也就那么两三部。

    这六部漫画刊物同样已经达到了目前天下社的极限了,主要天下社是旗下有实力的漫画家也就勉强支撑六部刊物的连载作品,再多真心没有好的漫画家可用。而想要有更多更多实力的漫画家。那还需要通过大量时间来培养新手漫画家,可这无疑也不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想到这。赵尘就不禁有点苦恼,不过他很快就有了决断,既然在漫画方面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强,既然如此趁还有些时间不如趁机可以加强小说方面。

    要知道目前的天下社确实成为了岛国第一漫画社,当然只是目前,只要三大社成功合并,第一就和天下社失之交臂了,想要重新拿回第一,到时候完全得看情况。

    只是这只是漫画社方面,可若是论岛国出版社的话,天下社也就堪堪进入前五,怕是连集英社都不如,若是和第一第二的讲谈社、小学馆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主要就是在小说这方面缺口太大。

    只要三大社合并,那么讲谈社这个第一出版社的名头也得让位,而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原本就发展一般的天下社小说部分还不得被彻底压制,到时候怕是从此不见天日了。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目前还有时间,来尽快加强小说版面的能力。

    这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抄袭目前还没有出版的世界各大著作,另一个则是挖人。

    赵尘前世虽然是个漫画助手,可一些世界名著还是耳濡目染的看过,倒也记得那么一些。只是岛国的小说家,他还真不认识几个,而在目前这个年代活跃的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著作《挪威的森林》的作家村上村树。

    赵尘脑袋里关于村上村树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的作品属于欧美式的风格,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在后世更是并被誉为岛国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想到村上村树,赵尘立即就让手下去将村上村树的资料找来,对于村上村树,他也就只是记得这个名字而已,并不是非常了解,同样他也不知道《挪威的森林》著作的具体时间。

    天下社到底是一个巨型出版社,虽然小说只是附带的产业,可出版社里还是有村上村树的具体资料。

    目前的村上春树已经有三十多岁了,出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曾经在唱片行、咖啡厅打工,更是开过酒吧。

    当然这些都是村上村树前期的工作,直到村上村树29岁岁的时候才起了写小说的念头,随后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制。

    村上村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可谓一鸣惊人,当时获得第23届岛国群像新人奖,虽然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说奖项,可对村上村树来说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了,最重要的是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对于作家来说。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连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还创作什么。所以有信心的不一定是畅销作家,可畅销作家必须具备足够的信心,尤其要对自己创作的小说认可。

    不过哪怕第一部作品成功获奖,可阅历丰富的村上村树还是持着谨慎的态度一边经营酒吧,一边从事创作。

    直到1981年,村上村树才终于下定决心从事专业创作,并将酒吧转让他人。在这一年中的3月份。发表《纽约煤矿的悲剧》。4月,发表《袋鼠佳日》,由此直至1983年都在该刊发表系列短篇小说。同年开始作为编委参与《早稻田文学》的编辑工作。为时一年半。

    在期间他还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名为《寻羊历险记》,不过这篇长篇小说销量只能算是普通,并没有将他成为知名小说家。

    也就是说。目前的村上村树只是有点名气的小说家。如果光是这样的话赵尘立马就会下手。可惜他还是有一层顾虑,毕竟这份资料里显示村上村树这货是讲谈社的签约作家。

    如果是三大社的那还好说,反正都属于见面就会眼红的仇敌,挖了心里更加痛快。可讲谈社不一样啊,讲谈社不仅是目前岛国第一出版社,更是和赵尘有着口头盟约,一起抵挡三大社的‘神圣同盟’!

    也就是说,这次若是要挖村上村树的话。那就得从盟友手中挖人。这无疑会让双方都不好看,有可能直接撕毁盟约。当然这主要是目前的村上村树还没有彻底展开他的实力的关系,不然就会变成反目成仇了。

    “那么纠结干嘛,反正讲谈社也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多,再不下手可就没机会了。”

    赵尘思索了一会后,终于下定决心,当时和讲谈社成为盟友也就是联合用来抵御三大社的威胁,可目前的天下社已经彻底成熟,就算三大社成功合并,只要有他在就能够挡住,联盟反倒没有多少作用了。更何况目前的村上村树名气不大,挖来的话讲谈社也不一定撕毁盟约,因为村上村树今年已经35岁了,还没有表现出超然的潜力。

    名气和潜力可以说是衡量漫画家或者小说家的标准,村上村树入行五年,可取得的成绩确实不咋样,顶多也就是有点名气;至于潜力,你不能太过祈求一个29岁入行的作家能够太大潜力,毕竟这几率很小不是,这五年写下来的小说也没有大卖的,大多数更是短篇。可以说无论是名气还是潜力,现在的村上村树根本算不了什么。

    正是由于村上村树目前的这种情况,赵尘倒是比较看的开,认为就算自己挖走村上村树,讲谈社也很可能不会翻脸。当然了,若是村上村树日后成名了,讲谈社翻脸就成了必要,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起码赵尘认为天下社足以在小说方面站稳脚跟了。

    为了解决村上村树的问题,赵尘可是直接约见了村上村树,村上村树是一个长相比较平凡的中年人,皮肤黄中带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

    话说绝大部分作家和漫画家基本也不善言语,主要是宅的久了,对说话也就失去了兴趣,往往是用嗯、啊、哦之类的单词来回答,越认真的作家越是如此。

    “你好,村上先生!”

    在两人互相打量的时候,赵尘率先打着招呼。

    “你好,赵尘老师,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见,真是见面远胜闻名!”村上村树阅历丰富,同样也继承了大多数岛国人的圆滑个礼貌,在见到赵尘的时候不着痕迹的来拍他的马屁。

    “额。”赵尘也没想到村上村树会是这个开场白,对方日后可是大名鼎鼎的牛人作家,怎么会拍这种马屁。不过赵尘明显忘了,名人也是人,在他们成名之前也会有这种时候,尤其是赵尘的经历非常富有传奇色彩。

    “赵尘老师,您这次特地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吗?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

    在村上村树看来,对方可是赵尘啊,这可是说是传奇人物,只要能够有点瓜葛。对自己的好处可以说是数之不尽,村上村树如此想着。

    “村上先生,这次冒昧找你过来。主要是希望能够和你取得合作,你先看看这个大纲!”

    赵尘拿出一份草稿,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眼,这是他用一天时间搞定的大纲,其作品名就是《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村树1987年的作品,同样也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位列世界名著。这部长篇小说上市后在岛国总共畅销一千多万册。大陆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也有786万册,引起“村上现象”!

    至于世界总销量,怕也有数千万册之多。在岛国小说能有这种销量的岛国历史上总共也就那么几本。

    说真的,《挪威的森林》情节赵尘哪怕不需要翻记忆也记得很清楚,没办法,这本世界名著里可是有ooxx的内容。虽然不多。可让人印象深刻,不愧是岛国人著作的。

    村上村树明显诧异了一下,他想过赵尘来找他的目的,以为赵尘找他来是想让他将漫画改编成小说呢,因为这种事他确实干过。可没想到确实合作,不过就是如此村上村树也有些激动,赵尘主业虽然是漫画家,可也有《大唐双龙传》和《2010太空漫游》这两部作品。后者更是和克拉克这位科幻大师一起著作的,在小说上的实力可想而知。

    就算如此。哪怕手中的大纲很一般,村上村树也会同意,因为光是赵尘的名气就能给小说带来大量的销量。光是如此,就能让他彻底成名。

    没有人不喜欢往上爬,只是没有机缘罢了。而现在有了机缘,村上村树自然不会放过。不过就算如此,他还是拿起那份草稿开始看了起来,心里确实思量着,只要大纲剧情不是太差他都会应承下来。

    大纲比较简单,但也有不少深度的内涵。

    小说中主角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就一个人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故事的转折很快发生了,在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渡边才发觉直子竟然是处,只是不料第二天直子不知去向。

    直到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个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不久后,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两人随即就渐渐熟络起来。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就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

    在这期间,渡边的内心无疑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直到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清楚了一切,并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按照信上说的直子原本想将第一次给自己原本的男友木月,可惜两人正要ooxx时,直子的那里还是干的,哪怕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湿润。主角渡边的运气无疑是极好的,直子20岁生日的时候那里相当凑巧的湿了,结过就导致直子第一次被渡边拿走,而除了这一次,直子后来仍旧无法湿润,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在起作用。

    村上村树在看到那个部分的时候看的异常仔细,甚至还抬头用奇怪的眼神看了赵尘一眼,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反而继续看大纲。

    一个小说家也许不能做出名垂青史的小说,可他们的眼光都是有独到之处,村上村树很快就沉迷在了大纲所描述的世界中,直到看完的时候才终于清醒过来。

    “村上先生,怎么样?”赵尘喝了一口咖啡,问道。他倒是很有信心,毕竟《挪威的森林》本来就是村上村树三年后的作品,自然会相当和他的心意。

    村上村树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赵尘,不过嘴里还是说道:“很好,我觉得如果写出来这起码会是一部畅销小说。”

    “这是肯定的。”赵尘心里不禁腹诽,哪怕《挪威的森林》真的一无是处,以他的名气也能将其推到畅销小说的地位。当然,他才不会去管村上村树的真实想法。

    “村上先生,你应该也清楚一件事,只要是和我合作的对象,都要签入天下社才行,不然天下社也有不少签约小说家,文笔好的也不少,我也不会因此找你,我看中的是你的潜力。”

    听到赵尘的话,村上村树点点头,他也清楚这件事情,同样也明白事理。如果赵尘和其他漫画社的漫画家合作的话,那无疑是帮其他漫画社培养人才了,只要不是笨蛋都不会这么去做。

    村上村树日是聪明人,他自然清楚和赵尘合作的好处,这意味着他即将要发达,不过他也有一层顾虑,那就是他目前的出版社讲谈社。

    第三百一十五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只要不是愚忠都会选择和赵尘合作,而能够成为愚忠的往往都是身居高位亦或者得到高层赏识。就像古代诸侯间相互侵略一样,只要最终获得胜利除了几个外,其余的基本都会顺势投降。

    人类是自私的生物,这个倒是确实,能够做到无私的也只有圣人,不过圣人毕竟属于极少数。

    村上村树也不例外,尤其他还是生长在岛国这么一个国度,岛国人虽然平时谦虚有礼,动不动就躬身问候,可这只是外在形势。内在则是以自身利益为主,是以在岛国的历史上还真找不到几个无私的圣人,反倒是一个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比比皆是。

    村上村树能够在日后做出那么多好作品,自然不会是笨蛋,相反这货可以用大大的狡猾来形容,千万不能被他的外貌所欺骗。

    就像一个笨蛋可能成为小说家,另一句话则是小说家都是异常博学的人。两句颇有点对立的语言形成了一个让人纠结得话题,不过你还真不能去反驳这个观点。

    村上村树无疑是个聪明人,同样他对讲谈社也谈不上所谓的愚忠。他进入讲谈社还不到五年不说,更是在这五年中没有成名,也没有得到某某高层的欣赏和认可,自然愚忠这个词语和他无缘。

    人都是自私的,村上村树自然不是所谓的圣人,他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是思考下利弊。

    他清楚一旦他答应了赵尘的条件,那么日后很有可能会来个一书成名。可若是答应,怕是会恶了讲谈社,不说以后再也回不去讲谈社,说不定还会在他成名后让讲谈社对他耿耿于怀,借而伺机报复也未必没有。

    可若是不答应赵尘的话。不说会失去这么一个大好时机,更有可能会恶了赵尘,而赵尘个人能够代表天下社等多个大型公司,看上去似乎比得罪讲谈社更惨。

    思索只是几个瞬间的事情,利弊的差距很明显,在这种选择中只有傻瓜才会拒绝赵尘的提议。村上村树自然不是傻瓜。最终同意下来。

    “很好,我会派手下去买断贵社的合同,村上先生在回去后只要尽量配合就行。等村上先生加入天下社,我会安排好你的责编的,至于《挪威的森林》,村上先生在完成后记得转交给我,如果我这边可以通过,那么就能够立即发行单行本。”

    赵尘例行公事的将一些必要的讲个明白,省的到时候出错就滑稽了。

    村上村树点点头。在和赵尘签署了合同后返回。

    赵尘在返回工作室后,将属于自己的工作尽力分担给手下完成,而他则是打算抽出一点时间来写篇小说。好吧,是剽窃未来的畅销小说。

    不要认为赵尘很无耻,其实在穿越者中算是道德高尚之辈了。一,在剽窃他人作品后他还会给予原作者补偿;二,他从来没有认为剽窃他人作品是高尚的行为,是以从来不会在某些漫画家面前吹牛;三。一个每年捐款捐到手软的富豪更是明证;四,某人可是一直标榜要用文化侵略其他国家。尤其是岛国。一切的一切都表示,赵尘虽然没有所谓人品可言,不过也并不算是无耻之徒,何况剽窃的大多是岛国人的作品,起码内心中某人在剽窃这些作品的时候不会愧疚。

    《挪威的森林》虽然出彩,可到底只是一本小说而已。也就能用来撑撑场面,想要剧烈扩张无疑还是力有不逮。是以赵尘才会花心思想要继续剽窃未来畅销小说。

    岛国的小说他还真没看过几本,而且除了《挪威的森林》外,其余的早已被作者出版,可以说关于岛国的畅销小说赵尘脑袋里几乎没有存货了。如此他才会将主意打到其他国家的作品身上。

    在众多畅销作品中选择无疑是极难的,不过选择同样也很简单,因为其中有一部小说在销量上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总销量远不是其他畅销小说可比,它就是《哈利波特》系列!

    这本由英国作家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系列,共有七集,而偏偏赵尘都看过,感觉不错,起码看的时候容易入迷。

    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七年学习生活中的冒险故事。在赵尘重生之前,这部系列已被翻译成整整67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近五亿套,名列世界上最畅销小说之列,完全称得上是吸金利器。

    由于哈利波特的火热,未来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把这七集小说改拍成八部电影,前六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两部。八部电影的总票房收入达到恐怖的七十六亿美元,也因此哈利波特系列成为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

    哈利波特的成功受益最大的无疑是罗琳和华纳电影兄弟公司,后者赚了数之不尽的票房受益,而前者更是成为身家过十亿美元的英国富婆。谁能想到,一部小说系列能够赚这么多钱,如果在哈利波特出来之前,恐怕都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可罗琳偏偏就做到了,这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另外,在电影里哈利波特系列扮演的几个主要角色也因此受益,从无名小卒迅速转为世界级明星,这造星的能力同样恐怖异常。

    另外,在罗琳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针对特定年龄层读者的想法,只是想将自己想写的故事刻画出来。不过出版社在出版第一部的时候,显然把读者群定位为9到15岁的青少年。不过事实证明,喜欢哈利波特的成年人也并不少。

    也因此,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拥有各个年龄层面的爱好者,在有些国家甚至同时出版两个版本的封面设计。一种自然是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另一种则适合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尽管两种版本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可如此作为同样也促进了哈利波特的销量。

    而且随着系列小说情节的发展,罗琳的笔调也开始愈趋老练成熟。这是作家的通病,或许故事的精彩程度不好说,可随着刻画文笔总会越发流畅。加之故事主角哈利?波特的不断成长,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在风格上,整个小说系列一直都在逐步发展。也就是说,这部系列的剧情相当稳定。并没有让人一下子感觉接受不了的事情,罗琳控制节奏的能力也就可想而知。

    要知道想要写一部小说,并不是普通人所想的那么简单,这往往需要经验、技巧和天赋三者合一,是以很多小说家在写小说的过程中笔锋突然奔溃,原本流畅的剧情仿佛投入了一颗老鼠屎一样,能够瞬间将这部原本写的好好的小说打入深渊。是以想要写好一部小说,往往还需要大纲辅助,若是再有水磨的功夫打造。长此以往下来也就能够让作家控制住节奏。

    当然这种写崩的情况最常出现在网络文学中,主要是网络文学的更新速度过快,一天往往数千上万,这么块的速度下谁又能够把握自己不会写崩。

    要知道不算网络文学的话,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往往需要一名作家一两年的时间,这之间的周期和字数委实相差过大,而《挪威的森林》就是如此。

    赵尘在决定出哈利波特的时候,脑子里就自动过滤原作家罗琳女士。没办法,目前的罗琳女士才刚上大一。同样还没有成为作家的心思和觉悟,让这个时候的她去写哈利波特系列,无疑吃力不讨好,光是笔锋就和十几年后的她差距不小。

    同理,现在的罗琳也没有在火车站遇到那名身材瘦弱的少年巫师,光是兴趣就差上不少。哪怕有赵尘的大纲支持,总体魅力恐怕也要比原版弱上一筹。

    光是这两点前提,就足以淘汰目前的罗琳。而将这样的作品交给别人赵尘自己都不放心,就怕别人将好好的经典作品毁掉。

    另一方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每一部其实字数都不算太多。前三部更是都只有二十万出头,对于赵尘来说用不了太久就能完成一部。

    何况赵尘的打算很简单,那就是先写出第一部,然后等第一部销量持续打开的时候再出第二部,这么一来才能够彻底刺激市场,同样也能让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变得轻松。

    赵尘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在做出决定后,就开始动手。他相信只要哈利波特系列出世,那么天下社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出版业更上一步,这并不是说笑,而是事实。

    至于他原本的工作,能够推脱给手下自然尽力推给他们,美其名曰让他们提高水准。而这他也比较放心,经过这几年的时间,他的专职助手里可以说个个都是人才,风格多样,其中画工好的也是比比皆是。虽然不能完全接管他的工作,可只要有分镜稿,倒也能省去三四成的工作。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性的,毕竟助手的画工和他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哪怕最重要的地方都由他动手也是一样,时间若是久了难保读者看不出来。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第一集名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一集在历史上是在1997年6月由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在当时这只是一家小型的中立出版社。只是在出版这一集哈利波特系列后,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这本书大受好评。直接导致系列前三集都获得了9…11岁年龄组雀巢聪明豆儿童图书奖。而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2000年出版的时就候比较高调了,由于之前的积累,受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普通新书。

    而就是在第四集开始出版的时候,美国的电影巨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把这部系列小说搬上大银幕,并在2001年正式推出根据第一集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电影播出的时候,更是将哈利波特推向了巅峰。

    至于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第六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在出版的时候更是大作广告宣传,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相当高调,销量也因此迅速占领各国图书销售排行榜。

    可以说,哈利波特的系列是这样的,前三集属于低调期。这个时候的哈利波特系列处于积累名气的过程,而华纳兄弟的决定无疑让这部系列销量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让罗琳和出版社尝到宣传的优良效果,于是就有了后面大范围的宣传决策。

    不过赵尘显然和罗琳不同,赵尘如今已经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人之一,而当时开始写哈利波特的罗琳只是一个新人。两者间的名气差距可以说是天和地的差别。另一方面,天下社也远不是那个中小型漫画社能够相比的,光是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分社就足够让哈利波特系列少走很多路了。另外赵尘手下还有属于自己的公关媒体,这同样能够提高哈利波特系列的销量。

    尤其这个年代不同于21世纪,21世纪的大多数人类都已普及电脑或者开始普及,哈利波特系列或多或少会有不少下降。而这个年代有电脑的可谓寥寥无几,电脑游戏更是属于刚刚开发的阶段,于是在这个年代人们很多都会将时间打发在书籍上,尤其是像哈利波特系列的课外书。

    另外再说说剧情方面。《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如果在这个时代出版,那么竞争对手无疑更少,在这个年代出版几乎不会出现相似的书籍,主要是集中在剧情上。

    在一天晚上,年仅一岁的男孩哈利?波特失去父母,被神秘地被送到女贞路4号的门前,开始了在他姨父姨母家饱受欺凌的生活,也是受难的日子。

    十年过去了。住在姨夫姨母家的哈利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但是在他十一岁生日那天,一切终于都发生了变化。一只猫头鹰送来了一封信。邀请哈利去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神奇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去上学。

    在九月一日开学当天,哈利终于来到古堡般的魔法学校,这里无论是环境还是人们都让他震惊异常,从上课到吃饭睡觉都充满了神奇的魔法。

    不过最让哈利波特高兴的是,他总算是结识了两个朋友,一个就是忠厚善良的男孩罗恩。另一个则是聪明伶俐的女孩赫敏。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心要与他作对的德拉科?马尔福。

    在进入学校后,哈利开始学习以前从来不知道的魔法,在一个学期他学会了空中飞行,学会了使用基础咒语。还学会了骑着扫帚打魁地奇球。一件可以让他随时从别人视线中消失的隐形衣更给了他出入任何场合的自由。

    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种更加神秘的力量始终萦绕在哈利的周围,他额头上那道由伤害他父母的凶手留下的闪电伤痕比起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地隐隐作痛,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

    同样在这里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哈利和罗恩、赫敏发现学校三楼的一个房间里竟然有一条长着三个脑袋的大狗;魔法界的银行古灵阁离奇被盗;黑魔法防御术课教师奇洛的头上总是莫名其妙地围着一条大围巾,还发出令人恶心的味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块神秘的魔法石有关,都与那个杀死了哈利父母的伏地魔的邪恶巫师有关,而就是在这里哈利开始了他在魔法世界中艰难多舛的命运。

    《哈利波特和魔法石》虽然是哈利系列的第一集,在笔锋方面或许比不过后面六集,可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集,交代了背景以及几处足以承上启下的伏笔,而随着剧情展开,终于导致这部系列的后劲越发强大,才有了那如滚雪球一般的销量。

    当然近五亿的销量只能算是正版,而若是算上不计其数的盗版的话,那么世界上每十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买过一套哈利波特,至于看的人无疑就更多了。

    当然这个销量不能和那些宗教、政/治之类的必要书籍做比较,因为没有实际意义,如果用《圣经》来比的话那真是没有任何可比性了,更何况《圣经》销售了多少年,这同样也是一个让人纠结得问题。可哪怕算上《圣经》,哈利波特系列销量也足以进入前十,甚至前五的位置。光系列书籍来说,其他小说系列在销量上根本无法比较,哈利波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系列书籍。

    哪怕论平均一集的话,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能够超越的怕也只有《人性的弱点》、《致加西亚的信》之类的神书才能够比拟,可见其到底是有多变态。

    第一集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共有近23万字数,以赵尘的抄袭速度怕是也就一个月左右就能搞定。

    为了提高质量,赵尘决定请几个笔锋好的手下来进行帮忙,提高小说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缓缓流逝,很快就到了《龙珠》完结的时刻。

    第三百一十六章《龙珠》完结

    在赵尘实施天下社小说扩展计划的时候,1984年的冬天已经过去,来到了1985年的春天。

    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充满喜悦,现在已经到了新年时分,这个时候是大部分人休息的时候,学生放着寒假,大人们则是休假,只有少部分人们还在继续努力工作或者复习,而这类人无疑是悲催的,至少在其他人眼里就是如此,他们才不会管你是工作狂还是死读书的好学生。

    而正是到了这个时候,赵尘的《龙珠》终于开始步入完结,赵尘的《龙珠》篇幅明显要比原版缩减,连载的时间也就近四年,和原版相比无疑缩水了不少。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龙珠》的剧情不再拖沓,反而越发显得流畅,起码漫画迷的评价就是如此。

    也是因此,《龙珠》的评价要比原版好了很多,主要是原版有点拖沓,更是连续战斗了n场,可怜的小悟空整天都在被虐中成长,活脱脱就是一篇悟空被虐成长记。

    明显赵尘对《龙珠》的改变是成功的,对他来说只要读者双了就行,至于所谓的业内人士评价可以无视。因为在业内人士看来,《龙珠》连续三年单行本总销量占据榜首位置,明显还能继续,而不应该这么快完结,他们认为只要赵尘继续逼迫小悟空进行热血战斗,哪怕漫画迷看习惯了,《龙珠》后面的销量是不会减少太多的,这样才最符合个人和天下社的利益。

    这一点连天下社的编辑们都是如此的想法,更不用说其他漫画社的了,毕竟《龙珠》目前处于绝对的巅峰状态,以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起码还能保持一两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利益大到很多漫画家都无法想象。

    不过。赵尘是不会更改这个决定的,其一就是《龙珠》确实到了尾声阶段,也就是现在的魔人布欧篇,若是再画下去就要原创了,赵尘每天这么多工作,根本抽不出多少时间来搞原创。是以这不符合他的利益了。其二,赵尘是一个还算尽职的漫画家,他不希望故意加长篇幅来黑漫画迷的钱,同样也希望《龙珠》的评价能够保持,而不是被别人说成为了钱连节操都卖了。

    这让他想到了《灌篮高手》的漫画家井上雄彦,当时的《灌篮高手》就处于人气的顶点,一个个漫画迷尽皆期待着,尤其是湘北还没有获得全国大赛冠军,樱木和流川枫还都属于一年级的情况下。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井上雄彦不顾编辑和漫画社的反对,硬生生的将其强行完结,这份魄力当真是相当难得。

    这也是赵尘佩服井上雄彦的地方,要知道井上雄彦明显可以再画两年的全国大赛,篇幅起码能达到原版漫画的一倍,而以《灌篮高手》当时的单行本销量来看,在篇幅增加至少一倍的情况下,以《灌篮高手》一亿多点的销量足以达到两亿以上。

    两亿的单行本销量啊。在赵尘的认知中,也就《海贼王》和《龙珠》能够达到。足以成为单行本总销量第三。而如果单论单卷的销量的话,则是由于《海贼王》卷数过多,平均单行本销量是不如《灌篮高手》的。也就是说,只要井上雄彦继续画《灌篮高手》的话,那么《灌篮高手》取得的成绩无疑是相当变态的,到时候什么三大运动漫当真是不用比了。《灌篮高手》稳夺魁首,真是可惜了。

    再看看下列几个漫画名,《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乌龙派出所》和《名侦探柯南》,这五部漫画几乎个个达到上亿单行本总销量,不顾相对于总销量来说。我们应该更惊叹于它们的卷数以及连载时间。其中最变态的无疑就是《乌龙派出所》,在赵尘重生这部漫画连载仍旧处于连载状态,近四十年啊,这是有多坑爹。这货还在继续刷新连载回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总销售量超过一亿五千万本以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发行量最多的漫画。

    当然,由于《乌龙派出所》在大陆的名气有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漫画家 http://www.xshubao22.com/3/365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