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 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但是一进屋,梁医生便发现叶兴国的身后多了一个年轻人,正在给老爷子按摩,这让他大为惊讶。

    “首长——”梁医生刚要开口。

    叶兴国摆了摆手说:“小梁呀,没事,我这把老骨头还没那么脆弱。”

    第34章雅集斋

    不一会苏省陈书记、储省长带着省委常委的一帮人恭谨地走了进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苏省的常委会改到这里开了呢。

    梁医生很多人都认识,但是谁也没见过于飞。不过见他站在叶兴国的背后,给他按摩肩膀,众人以为是叶兴国的孙子辈,而且是比叶建军还得宠的孙子,都暗暗记下了于飞的面容。

    于飞哪里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些大佬们惦记上了,对于这些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面孔,于飞虽然有些吃惊,但也处之泰然,毕竟哥们又不准备走仕途,也求不到你们门上。他这种淡然的态度更让苏省的高官们坚定了自己的猜想。

    见面的时间很短,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陈书记便带着常委的一帮人告辞了,叶兴国挥了挥手,像是挥去灰尘一般,说道:“小军,于飞呀,你们俩送送。”

    “啊?”于飞一愣。心说叶建军去送他们也就算了,自己又不姓叶,老爷子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叶建军心中也有些惊疑,叶兴国这一举动明显是告诉这些人,于飞是他叶家的人。于飞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让爷爷如此的看重?

    苏省的一帮高官,能坐到这个位置,又有哪一个是傻的?都记下了于飞这个名字,回去一定要下面的人好好查查,有机会也结交结交。虽然这个叫于飞的年纪看起来很年轻,但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从来就不是年龄。

    “于飞,你要是有空的话来一下夫子庙吧。对,关于店铺的事。”打来电话的是齐跃。

    齐跃叔侄俩一大早便去了朝天宫古玩市场,不过现在古玩收藏越来越热,两人跑了个遍,也没有一家店铺愿意转让,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了夫子庙。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始建于宋,明清时期成为东南诸省的文教中心。秦淮河南岸的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2000年初,夫子庙古玩城建立,虽然从规模和知名度上现在还远远比不上朝天宫,可是夫子庙的地理位置好啊,游客来宁都可以不去朝天宫,但是不可能不来夫子庙,而且外界传言朝天宫的古玩城有可能会拆迁,所以夫子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赶巧了,叔侄两人在夫子庙转了不多久,便发现了一家藏银器店要转让。

    藏银器算是偏门,但是近年来藏传佛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信佛的人也多起来,藏银器也越来越热。虽然原本想要做文房用品的生意,但是机会难得,两人当时就心动了。

    不过开店铺做生意是于飞提出来,也是他投资,齐跃只是负责跑店铺,最后的主意还是需要于飞来拿。

    “叶哥……”于飞有些为难地看了叶建军一眼。

    “小于啊,有事你就去忙吧。”说话的是叶兴国,刚才于飞接电话并没有避开他们,所以叶老爷子也知道于飞有事要办。

    叶建军也不好说什么。只不过梁医生有些不可思议地看了于飞一眼,能陪着老爷子一起出行,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很多人恐怕打破头都挣不来,于飞竟然放弃了。唉!真看不懂这个年轻人。

    齐跃说的藏银器店名字叫雅集斋,在夫子庙古玩城的二层。距离董德昌的宁都典当行并不远,走路也就十多分钟的样子。于飞很满意,虽然有右手辅助自己并不担心会收到赝品,但在古玩的定价方面,自己可不擅长。如果不熟悉行情,就有可能多花很多钱,到时候少不得要麻烦董德昌。再说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呆在店里,如果自己不在,齐跃他们也可以请董德昌掌掌眼。

    于飞进到雅集斋的时候,齐跃、齐志陪着店主正在抽烟聊天。

    店主姓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头发染成了黄色,左耳上还打着一个金色的耳钉,根本就不像一个做古玩生意的。

    稍稍聊了几句,于飞知道了这个藏银器店是年轻人父亲老刘开的,但是几个月前老刘在回家的时候出了车祸死了,连一句话都没留下。

    老刘四十多岁才有了小刘这个儿子,从小到大特别溺爱,舍不得管束。小刘呢也很有“不负众望”,吃喝嫖赌,样样占全。老刘在世的时候,小刘还有些怕头,不敢太过分。听到老刘不在的消息,小刘差一点没放鞭炮庆贺。

    这个店是家里的收入来源,但是小刘自己没那个心情打理,伙计也被辞退了。现在小刘缺钱用,便有了将店铺盘出去的想法。

    要说这店铺位置还不错,但是小刘店主的要价太黑了。租房合同签了十年,一年的租金原本是三万块。现在刚刚过去一年,还剩下九年的租期,也就是二十七万。店里的商品虽然不错,价格却不高,但是小刘店主竟然开出了七十万的价格,加上租金就是小一百万。

    于飞也觉得价格有些高,自己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其实和刮来的也差不多)。

    店里因为三个烟枪的存在,所以烟雾缭绕的,于飞也点了一支,在脑海中盘算着多少钱能拿下这个店。

    小刘店主知道于飞才是真正的买主,见于飞点了烟,很殷勤的将手边当烟灰缸用的一个脏兮兮的青花小罐递了过去,以防止烟灰掉落下来烫坏了地板。

    于飞伸手接过小罐,突然被烟呛着似的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于飞,你要是不会抽烟就少抽一点,慢点吸。”齐跃劝道。

    于飞一边咳嗽一边心想,不会抽烟?哥们从小学就开始偷父亲的烟屁股抽,现在烟龄都不见得比你短,你竟然说哥们不会抽烟?

    他之所以呛着,是因为他感觉到右手从小刘递过来的小罐中吸收到一股混沌之气!

    感情这败家孩子拿着个古董当烟灰缸呀。

    “刘老板真是雅人呀,烟灰缸都这么别致。”于飞好容易才停住了咳嗽,脸更是憋得通红。他举着手中的青花小罐准备套套小刘的话,看看他知不知道其中的底细。

    “嗨!什么雅人呀,我老爸不抽烟,店里连个烟灰缸都没有,我只有拿这个破罐子充充数了。”小刘店主说着又拿起了一个和小罐一样颜色的盖子放在桌子上,说道:“拿盖子这么一扣,一点烟都出不来。”

    于飞看了一眼罐子中的烟头,果然,里面的烟头都是新的。

    于飞心里一阵哆嗦,心说这个小罐可至少值十几万块呀,就被你小子拿来当烟灰缸用,这个手笔还真够大的。

    “不瞒刘老板,这个店铺我真的很想盘下来,不过这价格确实太高。”于飞装作很随意的将青花小罐放在桌子上,但是下意识的还是放在了自己的这边。

    “于老板,这店里的所有东西七十万都给你,这个价格不算高啊。”小刘说。

    于飞嗤笑了一声说:“我又不做这个生意,这些东西别说七十万,七万我都不会要。不如这样,你这个店不是还有九年的房租吗?我给你加五万,你把店里的东西都搬走如何?”

    “于老板,你要是这么说这个店铺我还真没法转给你了。”小刘店主有些急眼了。

    于飞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连抽了几口烟说:“好吧,既然话说道这个份上,我也不墨迹,七十万是不是这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了?”

    “当然,当然。”听于飞有答应的意思,小刘连连说。七十万他确实是狮子大开口了,没有想到对方还真能答应。

    “也包括这个烟灰缸哦。”于飞装作很随意的拿起那个青花小罐。他之前听说过有个人拿个古玩当猫食盆诱惑别人买猫仔的故事,为了防止小刘店主也这么钓自己,于飞还是要把话问个明白。

    “那是自然。”小刘有些奇怪的说道,不由的看向那个青花小罐。

    于飞知道小刘是起了疑心,便装作很肉疼的将青花小罐放下,说道:“说实话,要不是店铺太难找,这个高的价钱我根本就不考虑。不光是这个烟灰缸,就是你刘老板刚刚用的打火机都别想带走了。”

    “哈哈哈哈。于老板风趣,真风趣!”小刘也放下心来笑着说。

    一百万盘这样一个店确实有些高。齐跃连连向于飞使眼色,但是于飞假装看不见。

    齐跃不得不开口劝道:“于飞……”

    “齐哥,别说了,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转让的手续,你和刘老板去办一下吧。”于飞说着把手中的银行卡递了过去,他还真不敢让他们多留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跳了出来。

    “爽快!爽快!”小刘店主怕于飞反悔,赶紧拉着齐跃去办转让手续了。

    第35章青花蟋蟀罐

    等两人一离开,于飞蹭地一下站起身来,拿起那个青花小罐,对齐志说道:“赶紧拿一些水来。”

    想想又算了,说道:“我出去一趟,你在这里等齐哥回来。”

    于飞将青花小罐中的烟头都倒出来,用手抹了几下,还好没有留下什么烟烫的痕迹。他从店里找了几张报纸将小罐和盖子包了几层,便揣着直奔董叔的宁都典当行,十几分钟的路程,于飞七八分钟便赶到了。

    于飞进门的时候,董德昌在鉴定一个当品,便让他先去办公室里等一会。

    坐下来之后于飞冷静了下来。怎么跟董叔说呢?告诉他自己又捡了一个漏?可是这才几天的功夫?先是子冈款执莲童子,再是王维的伏生授经图,现在又来这么一个小罐,虽然于飞不知道这个小罐具体是什么和具体的价值,可是肯定也是价格不菲。这么看起来好像这些漏都排着队堵到自己的面前,等着自己来捡一样,说出去谁信呀?

    不过,既然已经进了屋了,这回去也迟了啊。

    “于飞,等急了吧?”正在思量间,董德昌走了进来,后面跟的是文轩。

    “没有没有。”于飞笑着站起身迎道:“倒是董叔工作那么忙,小子还总是过来打扰,心里过意不去呀。”

    董德昌摆摆手说:“我这也难得有个活,刚才有个青皮拿了一个熏香炉非要说是宣德炉,真是异想天开。”董德昌摇了摇头,他说的是实话,作为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下面还有两个鉴定师,平时需要他亲自鉴定的物件并不多。

    今天也是没事,听说有人当宣德炉,董德昌便想去看看,哪想到根本就是一个熏香炉,还缺了几个口。那个青皮无赖竟然开口要当二十万,也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捡来的,真是想发财想疯了。

    “哦?于飞呀,不会又淘到什么物件?”董德昌坐下来,看到桌子上报纸包着的两个物件。

    于飞一边将报纸打开一边说道:“今天在夫子庙古玩城见到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物件,感觉上是个老东西,拿来给董叔掌掌眼,看看是不是捡漏了。”

    站在一旁的文轩嗤笑一声,小声地嘀咕道:“你以为漏子都是你们家养的呀?”

    对于文轩的态度,于飞虽然有些不喜,但也没有在意。

    董德昌咳嗽一声,说道:“文轩的话虽然难听,可是也有几分道理,做古玩生意最要不得的就是总是抱着捡漏的心理。”

    于飞点了点头,说道:“董叔教训的是,小子记下了。”

    报纸打开了,露出里面的青花小罐和盖子,小罐显得脏兮兮的,上面还残留着没有擦干净的烟灰。

    董德昌皱了皱眉头,一时也没看出来是什么。

    文轩有些幸灾乐祸的说:“于飞,你不会是拿了谁家的烟灰缸吧?”

    “文轩,去拿块布来。”董德昌说,又转过头:“于飞,这东西的品相可不算好,你花了多少钱?”

    “小一百万。”于飞说。他不好说是盘店的时候附送的,没花钱。说一百万也不算错,毕竟如果不是想买这个青花小罐,自己也不会花一百万去盘那个店。如果这个小罐能值个十几万,那么那个店盘的价格就不算高。

    董德昌吸了一口冷气,一百万这个价格可不算低了,除非清楚东西的价值,否则就是自己也不太可能花一百万买这样一个小罐。

    “你呀……”董德昌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觉得于飞的赌性太大了。

    这时文轩拿了一块布过来。董德昌接过布开始慢慢地去擦小罐上的污迹。

    还好,这些污迹并不难擦,一会的功夫,小罐便露出了真容。

    罐体作圆柱形,口沿及底部略为收敛。罐口直径大概十四、五厘米,腹径长一些,底径又短一些,高大概十一、二厘米。浅盘式盖,盖和罐体相扣合时,陷于罐的子口之中,形成“座盖式”。盖正中有一小孔,可作系钮绳和通气之用。圈足浅而宽,露胎,胎釉结合处可见火石红线。器物胎体厚重,釉层肥厚,白中发青。

    董德昌的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口中喃喃地说:“不可能呀,这是宣德器物的特色呀。”

    他又接着看罐上的青花纹路。罐盖上绘制瓜瓞纹,茂盛的叶蔓缠绕着一大两小共3只果实。罐腹上绘两丛瓜瓞纹,每丛4只,共有8只果实。叶蔓掩映,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董德昌小心翼翼将青花小罐地放到桌子上。不知道是不是于飞的错觉,他觉得董德昌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于飞呀,刚才你拿它当烟灰缸了?”董德昌问。

    “是。”于飞微微有些脸红,刚才为了不让小刘店主怀疑,他也向罐子里面弹落了几次烟灰,不过烟屁股可没舍得掐灭在里面。

    “你呀,你呀,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了。”董德昌用手虚点着于飞的头,好像于飞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这让文轩心中暗暗窃喜。

    “董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虽然于飞知道这小罐是个老物件,但是却不知道它的来历。看这样子董德昌应该知道了它的来历,但就是不说,都快把人急死了。

    “这个罐子应该是大明宣德皇帝青花蟋蟀罐。”

    “蟋蟀罐?”于飞一愣,“您说这东西是斗蟋蟀的?”

    “没错。你别看罐的底部凹凸不平,这是斗盆的需要,故意做成这样的。蟋蟀罐这种器形只在明朝宣德年间有,因为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所以也被称为蟋蟀皇帝。当年景德镇官窑曾经做了很多个蟋蟀罐,可是存世非常稀少。你看这缠枝瓜纹,蓝中泛绿,是不是和其他的青花有所不同?这是用进口的苏麻泥青料绘制的。”董德昌解释说。

    “董叔,我有一些不明白,既然当初景德镇官窑做了很多蟋蟀罐,那存世的为什么会那么稀少呢?”于飞问。

    “那是因为宣德皇帝驾崩后,太后下令将宫中所有的蟋蟀罐全部砸碎了。九三年的时候,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发掘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时,出土了大量碎瓷片,复原出一批蟋蟀罐。其中有云龙纹、双凤纹、松竹梅纹等多种纹饰。但是完整的蟋蟀罐却从没见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让我看到一只。这只罐上的缠枝瓜纹也叫瓜瓞纹,大的为瓜,小的为瓞,谓之瓜瓞绵绵,有子孙昌盛之意……”

    “可是师傅,这个蟋蟀罐这么小,即便真的是宣德年间的官窑恐怕也不值一百万吧?”文轩说。

    这也是于飞关心的问题,说了半天这个蟋蟀罐到底能值多少钱呀。要说这个小的罐能值一百万,于飞也不相信,只要它能卖个十多万,那于飞就不亏。于飞拿起桌上的水杯,很悠然地喝一口。

    董德昌很不满意文轩打断了自己的话,瞪了他一眼说:“你懂什么,零一年的时候一个不带盖的宣德蟋蟀罐拍出了一百八十万,这只带盖的,而且品相又这么好,要是拍卖的话恐怕不会低于三百万。”

    “噗——”于飞刚喝进嘴里的一口水全喷了出来。

    第36章藏宝阁

    要是换一个人告诉于飞面前的这个不起眼的青花小罐,好吧,就算他是宣德皇帝的蛐蛐罐能值三百万他指定不信,这钱好像太好赚了吧?自己刚刚花掉了一百万,可是转眼的功夫就倒赚了两百万,还外加一个藏银器店和一屋子的藏银器。

    文轩一听也傻眼了,他本来指望师傅能说出一个极低的价格,他更想看看于飞在听到这个价格后如丧考妣的表情呢。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蟋蟀罐竟然能值三百万!他家也算富裕,两三百万也并非拿不出来,可是那都是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赚来的,可是于飞呢,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做到了。

    “于飞,这个蟋蟀罐你要是打算出手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拍卖公司。”董德昌说道:“不过呢,我可告诉你,宣德蟋蟀罐可是非常难得的,过几年价格会更高。”

    于飞想了一下,虽然自己身上还有几百万,并不差钱。可是这个蟋蟀罐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也没有条件收藏,要是一不小心摔了碰了,那价格有可能就大幅下降了。不如现在出手换成现钱的好,毕竟那个藏银器的店还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于是说道:“董叔,麻烦您帮我出手了吧。”

    “行,只要你考虑好了就行。”董德昌说。

    于飞并没有把蟋蟀罐拿回来,而是直接放在了董德昌那里。以他对董德昌的了解,也不怕他赖了自己的东西。

    “爸,今天工作忙不忙,累不累呀。”于飞刚离开时间没多久,董子韵便带着冷雨霏进了办公室。今天的董子韵显得特别乖巧,竟然主动给董德昌捏起了肩膀。

    “别!”董德昌没有好气地说:“你这样,我浑身都哆嗦,还是先说你想要什么吧。”

    自己女儿的秉性董德昌是一清二楚,这样献殷勤肯定是有什么事求自己,而且看这样子事还不小。

    “哎呀爸!你听听你说的话,多难听呀,女儿疼老爸不是应当的吗?”董子韵装作很委屈地说。接着又看到放在桌子上的宣德蟋蟀罐,便拿了起来,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呀,蛮好玩的,上面还画着西瓜呢。”

    董德昌连忙说:“赶紧放下,那是于飞刚拿过来的蟋蟀罐。”

    “又是于飞?”听到这个名字董子韵打心眼里觉得烦,“他拿着东西来干什么?难道还要斗蟋蟀呀?这么大人了,闲不闲呀?”

    “你懂什么?”董德昌站起身从闺女手中拿过蟋蟀罐说:“这是宣德时候的青花,是古董,至少值三百万。”

    “三百万?!”董子韵惊讶地说:“爸,你没看错把,这个破罐子能值三百万?你说那小子是不是去盗墓了呀?怎么三天两头拿出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都还么值钱。”

    董德昌被闺女的话气笑了,说:“你以为盗墓就那么容易啊?再说盗墓都不一定能盗到这些好的东西。”

    现在盗墓的小说太多,都觉得在中国好像遍地古墓就等着人去盗一样,而且只要是个人,拿了把洛阳铲一盗一个准,里面不是奇珍就是异宝。其实中国这些古墓大一些的不是被盗空了,就是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没有水平的盗墓贼连古墓都找不到,即便是盗了几个普通的古墓,也没有什么油水可言。

    “切!谁稀罕。”董子韵听说蟋蟀罐是于飞的,便兴趣缺缺。

    “叔叔,是这样的。”见董子韵被于飞气得昏了头,连正事都忘记了,冷雨霏便开口说。

    董德昌也露出温和的表情,这让董子韵大为疑惑,到底自己和冷雨霏哪一个才是父亲的亲闺女呀。

    冷雨霏到宁都之后一直住在董德昌的家中,她和董子韵完全是两个性格。董子韵闹,冷雨霏静。用董德昌话说那叫知书达理,有大家闺秀的范。真不知道她和董子韵怎么会成为朋友的。

    “我想请子韵去西藏写生,所以想请叔叔您批准。”

    “写生,写生好呀。”董德昌顺口说,突然又瞪大眼睛,大声说:“你说你们要去哪?”

    “西藏呀。”董子韵理所当然地说。

    “就你们俩人?”

    “是呀,我们俩人怎么了?难道你还怕人把我们拐卖了呀。”董子韵说:“以我的身手,哪个不开眼的要敢打我的主意,哼哼,我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董子韵的脸上露出一丝“狞笑”,仿佛看到于飞满脸是血的跪伏在自己的脚下一般。

    “不行!绝对不行,你们简直是胡闹。”董德昌一口拒绝了:“你们以为西藏是什么地方,不说别的,那里的海拔就够你们受的。”

    “可是……”董子韵还要再说,董德昌却打断她说:“这件事不必再说了,我不同意。”

    “老古董,老顽固!”两人出了典当行,董子韵气呼呼地说道。

    “好了,别说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俩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冷雨霏劝道。

    “我说什么来着?他肯定不会同意的,你偏偏还让我去说,这不是找不自在吗?”董子韵原本是想和冷雨霏悄悄去西藏的,但是冷雨霏觉得这事还是要跟董德昌说一下。没有想到果然如董子韵预想的那样,董德昌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那现在怎么办呢?”冷雨霏轻皱眉头说,她也没有想到董德昌的封建家长作风那么重。

    董子韵脸上露出坏坏的笑,说:“我们私奔吧。”

    “什么私奔呀。说得那么难听。”冷雨霏也笑了。

    “我们这难道不算私奔吗?小妞,你就从了本大爷吧。”董子韵说着伸手去捏冷雨霏的下巴,遭到冷雨霏的猛烈反击,当下闹作一团。

    三天后,董德昌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了董子韵留的字条,说是已经在前往西藏的途中,让他不要担心,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

    董德昌气得直跺脚,可是也没有丝毫办法。他也不可能丢下这么一大摊子去西藏找闺女,再说西藏这么大,即便是他去了都不一定能够找到,也只能等她们从西藏回来,再教育她们一顿了。

    当于飞回到雅集斋的时候,齐跃已经办好了转让的手续,从此这个藏银器的小店就姓于了。

    于飞把宣德蟋蟀罐的事跟他们简单的讲了一下,两人听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那个他们刚刚当烟灰缸用的小罐竟然值三百万?!于飞又给了两人每人20%雅集斋的股份。原本按照于飞的意思是给他们每人30%的,但是两人坚决不同意,最后改为20%,两人才接受。

    这样于飞占有雅集斋60%的股份,是大老板,齐跃和齐志分辨占20%的股份,是二老板和三老板,至于伙计,先让齐跃客串吧,以后根据店的规模再看要不要招人。

    至于店的名字于飞本来想用创意山门的名字的,不过齐跃说藏银店用这个名字有点不伦不类,于飞一想也是。

    最后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用“藏宝阁”这个名字。其中的藏字既有收藏的意思,也有西藏的意思,可谓是一语双关。

    名字想了之后,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货源问题了。

    第37章货源

    老刘“走”的匆忙,什么后事都没有交代。而小刘呢又不务正业,对店里的事根本就不闻不问,如果不是缺钱,恐怕他都不会到店里走一趟。对于进货的途径小刘只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

    齐跃按照那个电话打了过去,对方是一个叫做格桑的藏族人。在听说店铺转让的事之后,格桑也答应继续供货,但是合同什么的还要当面谈,重新再签一次。格桑在拉萨一时脱不开身,所以必须有一个人去拉萨找格桑谈合作的事。

    谁去合适,这是个问题。齐跃老成持重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店刚盘下来,工商、税务很多事还要处理,而且还要照顾妞妞上学,根本就走不开。齐志呢,当过兵,身手好,但无奈不是做生意的料。要是让他去,恐怕把合同签成卖身契都有可能。那就只有于飞了。于飞是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而且有着同龄人没有的稳重,又是藏宝阁的大老板,名正言顺,他去齐跃也放心。

    本来齐跃是想让齐志陪着于飞一起去的,不过被于飞拒绝了,因为店盘下来之后,一大摊的事,齐跃还要照顾妞妞,根本就忙不过来。自己去西藏是去签合同,又不是同黑帮谈判,拉萨又是藏区最大的城市,治安还算不错,根本没有什么危险。齐跃一想也是,也就同意了。

    于飞订的是四天后的机票,又和格桑打了个电话约了见面的时间。然后于飞上网搜了一些关于藏银器的知识,毕竟以后要做藏银器的生意,如果自己这个老板还是一窍不通的话,那也确实说不过去,不说远了,就说马上要和格桑的面谈吧,那也是要装装门面的,否则被对方发现自己是个外行,如果格桑又是一个不讲究的人的话,那可就要吃亏了。

    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白铜,但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完全以白铜替代。格桑做的藏银器都是白铜,所以价格也不高。

    至于齐跃的工作要更多一些,他不仅要熟悉这些知识,还要和古玩城的其他店铺建立联系。毕竟在很多时候,生意都是介绍来的。藏宝阁是一家新店,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老主顾,如果光靠散客撞大运似的来买东西,恐怕连每个月的房租都赚不回来。

    第三天的时候,董德昌打来了电话告诉于飞宣德青花蟋蟀罐已经拍卖出去了,成交价扣掉手续费还有三百八十万。之所以会那么快,是因为正巧赶上一个拍卖会,对方听说寄拍的是一个宣德青花蟋蟀罐,当即决定临时加拍,并作为拍卖会的压轴品,而且紧急印刷了一大批的宣传彩页,算是做足了广告,也带着拍卖会的上座率高出往常不少。

    拍出这么高的价格,除了因为最近青花收藏热外,拍卖方的宣传也功不可没。

    于飞自然是喜出望外,约好了下午去拿支票。于飞还专门从店里挑了一个藏银的转经筒作为礼物。

    “你看你,我上次不是说过了吗?到你董叔这来,空着手就行,你又乱花钱,下次再带东西上门,我可不给开门了。”董德昌开玩笑地说。

    “董叔,我这可没花钱。”于飞笑着将盘下藏银器店铺的事跟董德昌简要地说了一下。

    听到于飞在一天的时间里便决定盘下了一个店铺经营,董德昌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服老不行呀,还是你们年轻人呀,胆子就是大。不过,藏银器是个偏门,老头子可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董德昌本来是想让于飞开一个古玩店,不管是文房用具还是玉石、瓷器,董德昌都有一些门路,毕竟在古玩行的地位摆在那里,相信也不会让于飞吃亏。没有想到的是,于飞竟然偏偏选了藏银器。

    “董叔,你就放心吧,我明天就直飞拉萨去谈供货的事。至于客源嘛,可就要麻烦董叔给多介绍介绍了。”于飞知道董德昌在古玩行里的人都熟,面子大,如果他能帮自己做做小广告,效果肯定比自己花钱要好得多。

    “你小子,一个传经筒就想使唤我呀?”董德昌开玩笑地说,突然,他话锋一转,问道:“你刚才说要去哪?”

    “拉萨呀。”于飞说道:“供货商在拉萨,这次去是要和他们签合同的。”

    “于飞呀,董叔想求你个事。”

    “董叔,看你说的,你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行,还什么求不求的,你不怕折杀我呀。”对董德昌,于飞是很尊敬的。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可是他帮助自己的可不少,如果不是董德昌,伏生授经图也不可能卖出八百五十万的高价,宣德青花蟋蟀罐也可能被自己几十万就转手卖掉。而且,董德昌还给于飞展示了自己的所有藏品,让于飞右手混沌之气增长了不少。

    说到混沌之气,增长的速度可太慢了。当他吸收蟋蟀罐中的混沌之气的时候几乎都感觉不到增长了,这让于飞颇为苦恼,照这个趋势下去,自己需要摸多少古玩才能提升自己混沌之气啊。

    “是这样的,子韵这丫头不听话,今天给我留了个条便去了西藏了。你也知道西藏那个地方,海拔高,民风彪悍,我怕她们两个女孩子会吃亏,所以我想你去拉萨,如果看到她们,帮我照看一下。”虽然董德昌骂起闺女来恶狠狠的,可是心里终归是关爱的。特别是子韵的妈妈走得早,董德昌又当爹又当妈的,为了子韵竟然一直没有续弦。

    “董叔知道,你和子韵有一些误会,这样做,对你来说有些强人所难了。”

    “董叔你放心,如果看到她们我一定会照看好她们的。不过西藏这么大,如果她们不去拉萨,我也就没办法了。”虽然对董子韵很不感冒,但是既然董德昌开口了,于飞一定会答应。不过确实像他说的那样,这次的目的地是拉萨,如果董子韵不去拉萨,他也不可能一个地一个地的去找。

    董德昌点了点头说:“于飞呀,让你费心了。”

    回到家的时候,齐跃已经把行李箱给准备好了,里面还带了一件羽绒服。

    于飞笑道:“齐哥,你这是干什么?这已经六月了,你竟然给我带这个?”

    “你知道什么?小志说了,拉萨的温差大,白天热,晚上却能把人冻成冰棍,带一件羽绒服有备无患。”齐跃说。

    齐志点了点头,说道:“于哥,我当兵的时候去过西藏,羽绒服你带着吧,也省得到那边再买。”

    于飞知道这叔侄俩是为了自己好,也不便拂了他们的好意,便点了点头说:“行!不过这些吃的都拿出来吧,你们以为我去西藏野外生活呢?这是什么?鲜奶?!这是不让带上飞机的。”

    “叔叔,那是我放进去的。”妞妞举着手说,好像做错了事一般。

    “呃——”于飞突然之间很感动,虽然和他们认识不长,可是他们却把自己当成了最亲的人。

    于飞打开奶盒,一口气喝完,打了个嗝说道:“妞妞真乖,叔叔最喜欢喝奶了,谢谢妞妞。”

    听了于飞的话,妞妞开心了,从厨房里抱出整整一大盒十多包鲜奶,说道:“叔叔这里还有很多,你都喝了吧。”

    于飞:……

    第38章达到拉萨

    去xz,有些药品是必备的,比如治疗头痛的百服宁、抑制高原反应的高原安、红顶天及西洋参含片等等,至于感冒冲剂、泻立停之类的药品,齐跃也准备了不少,最后光是药品就有一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于飞是去xz卖药的呢。

    进藏的路线很多,但最快的莫过于乘坐飞机了。虽然刚刚买了个房子,又盘了个店铺花掉了一百多万,但是宣德蟋蟀罐卖出了三百八十万的高价,现在于飞的身家已经小一千万了,倒也没有必要省一张机票钱。

    宁都没有直达拉萨的航班,于飞只能先去sh浦东机场转机。

    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四十了,飞机晚点了近一个小时。

    一下飞机,于飞不由庆幸把那件羽绒服带了过来。6月份,宁都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0多摄氏度,但是在拉萨最低的温度只有5、6度,这让于飞颇感适应不了。

    而坐飞机来拉萨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的气候变化。虽然于飞一直自诩身体很棒,但是下飞机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些头晕。

    出了机场,于飞看到接机的人群中,一个人正举着一块写着自己名字的纸板。

    举牌子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米七左右的身材,偏瘦,皮肤黝黑,在阳光下更是透着亮光,眼睛很大,脸上带着两片高原红。

    于飞走到他的身边,伸出手说:“你好,我是于飞。”

    男人有些迟疑地伸出手和于飞握在一起说:“你就是于飞?”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有想到于老板这么年轻。我是格桑。”

    在格桑的心中,于飞确实太年轻了,虽然藏族的男子大多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闯生活,但是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男孩,表情温和中微微带着点羞涩,身上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纵横商场的冷静与果敢。

    “还好,年轻没有罪。格桑大哥,你也别叫什么于老板了,叫我于飞就行。”于飞说。

    于飞的直率、随和让格桑对他的好感大增。不由咧嘴说:“好,那我就托个大,就叫你于飞了,还没有吃饭吧。”格桑对于内地的商人本来没有多少好感的,特别是曾经的老刘店主,说什么话都要绕几个弯,害得格桑简单的脑袋总是要转好几分钟才明白他想说什么。

    格桑这么一说,于飞还真感到有些饿了,从早上七点多上飞机到下午三点多,早餐和午餐都是在飞机上吃的,那个炒面的味道实在很一般,弄的于飞也没有什么食欲。

    “别说,我还真饿了。”于飞笑着说,肚子也恰到好处地发生咕咕的叫声。

    “哈哈。”格桑爽朗地一笑说:“走,今天格桑让你尝尝地道的藏菜。”

    格桑的车是bj牌的2020,这车虽然也是越野车,看起来很威武,价格却很便宜,也就五六万的样子,不过这车低转速大扭距,只能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而且没有空调。

    于飞的头还有些晕,格桑让他躺一会。于飞听话的靠在座椅上,用右手捏了捏头,却惊讶的发现在混沌之气进入脑袋之中,刚才的头晕竟然很快消失了,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右手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驱除高原反应,这对于飞来说是个意外的收获。

    格桑并没有带于飞去拉萨城中的餐馆,而是直接将他直接带回了自己的家。

    藏族人是非常好客的,招待贵客的方式是家宴。

    格桑原本是想带于飞去当地的餐馆用餐的,却没有想到于飞说话对了他的脾气,所以直接把他带到了家里。

    “白玛,把家里最好的牛羊肉都拿出来,今天我要和于飞兄弟喝个痛快。”白玛是格桑的妻子,在藏语里是莲花的意思。

    格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多吉七八岁,小儿子平措五六岁,和格桑有七八分的相像,不过也说不准,反正在于飞的眼中藏族人都差不多。好在于飞早有准备,给他们带了两把玩具枪,把两个孩子乐得直跳。

    传统藏菜以煮、炸为主,很少是炒的,因此海拔太高,炒菜一般炒不熟。

    为了招待于飞,格桑确实是下了功夫,什么蒸牛舌、爆焖羊羔肉让于飞大快朵颐,不过也有于飞吃不惯的。比如有一道叫久玛的菜,差点让于飞吐了出来。据格桑介绍,久玛也叫“血肠”,是将刚宰杀的牛、羊的血加入糌粑和盐、野葱,搅拌后再灌入洗干净的牛、羊肠子里,放进锅里用水煮熟的。在当地是非常受欢迎的菜,但是于飞没那个福气享用,吃了一筷之后,无论格桑怎么劝,都不愿意再尝了。

    格桑见于飞并没有多少高原反应,便拿出了自家酿造的青稞酒和于飞喝了起来。

    藏族人的酒量很大,于飞也不差,两个人就用两个小碗喝得不亦乐乎。青稞酒度数不高,后劲却很大,到后来于飞都不知道是怎么上床睡觉的。

    此时,在拉萨的一个宾馆中,董子韵正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哼哼呢。她和冷雨霏两人昨天就乘飞机到达拉萨了。虽然两人之前也听说xz海拔高,可能会有高原反应,但是董子韵自恃身体好,根本就不在意。一下飞机看到与宁都完全迥异的蓝天白云,董子韵激动得大喊大叫,不一会儿功夫便受不了了,还是冷雨霏把她扶到了机场的急救中心吸了一个多小时的氧气,这才没有出事。

    不过两人的游玩计划却全泡汤了。整整在宾馆中躺了一天,董子韵的感觉才好了一些。

    “子韵,来喝点粥吧。”冷雨霏端着一碗碎肉煮的粥吹了吹喂给子韵。

    董子韵摇了摇头,“我不想吃,没有胃口。没有想到你没事,我反而躺下了,真是没天理了。”

    “你呀,让你不要大喊大叫,你偏不听。”冷雨霏说:“不过急救站的人说了,你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休息两天也就好了。”

    董子韵哭笑不得地说:“来拉萨一天了,竟然连个门都没出,好像我到这就是为了住宾馆似的!连个澡都不让洗。”

    藏区的水很珍贵,而且天气冷,洗澡容易感冒,在高原地区感冒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个道理两个人都懂,不过让两个姑娘几天不洗澡实在有些难为她们。

    “好了好了,你少说几句吧。好好休息。也许明天就能好了。”冷雨霏看董子韵吃完了粥,便把她的枕头放下来。

    自己却抱着画板走到窗口画夕阳下的拉萨城。

    一辆汽车从窗下经过,虽然一闪而过,但是冷雨霏却觉得车中的人似乎有些眼熟,不由咦 (精彩小说推荐:

    ) ( 捡漏 http://www.xshubao22.com/3/38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