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 4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迷惑的看着近乎无所事事的二狗等人,不知道该怎么报告。

    第二次再进叁井家的别墅,于飞淡定了很多。

    跟随叁井纱织,一路来到了别墅的地下库房中,立刻,一个超过两百平方的巨大储藏室展现在于飞的面前。

    虽然是地下储藏室,但是一来布置非常的典雅,在几乎自然的灯光照射下,让于飞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时空转换感。而且于飞猜测,储藏室中应该装有非常先进的干燥设备,没有丝毫潮湿的感觉。

    “真的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私人收藏室。简直可以比国内很多的省级博物馆都要广博。”于飞由衷的说。

    叁井纱织微微一笑并没有否认,事实上叁井住友的古玩藏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超国内的省级博物馆。

    在显眼的位置上,放置了几个博古架,架子上摆放的大多是宋以后的精品瓷器!于飞粗略的扫了一眼,便看到元代蓝釉描金执壶,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罐,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方烛台,明青花三羊开泰图仰钟式碗,清康熙青花龙纹瓶等瓷器珍品的踪迹,从混沌之气探测来看,这些竟然都是大开门的物件!

    这让于飞非常的无语,自己捡漏买了一只成华斗彩鸡缸杯便高兴的忘乎所以了,但是这里的每一件藏品的价值都不下于成化斗彩鸡缸杯!甚至于远超其价值。

    以元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罐为例,这玩意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可以拍出了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的!不但如此,整个储藏室中都充斥着浓郁的混沌之气!显然,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着的应该都是各个时期的古董。于飞觉得自己刚才的说法实在有些太保守了,这里古玩质量之高根本就不是省级的博物馆能够比拟的!叁井集团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即便是自己将四百万两黄金全部据为己有也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于飞也没有客气,将所有古玩中的混沌之气吸收一空,感觉到体内的混沌之气隐隐又有提高的迹象,这让于飞感到此行不虚。

    “于飞君还看的上眼吗?”叁井纱织笑着说。

    于飞点了点头说:“说实话我真的是太惊讶了,之前我已经设想过堂堂的叁井财阀的私人收藏室会是怎么样的规模,但是我还是太低估了这里的规模!现在,我有些觉得纱织小姐捐给宁都慈善拍卖会的藏品实在有些小家子气了。这里恐怕随便挑出一个价值都要超过那些古玩的总和了。”

    叁井纱织笑笑,并没有反驳。

    “不过,我很奇怪的是,这里为什么都是中国我古董呢?”于飞奇怪的问。如若说叁井住友仅收藏中国艺术品的话,那叁井纱织完全不必要为了这样一对圣武天皇剑而以物易物。那其他的藏品又在哪里呢?

    “很简单,因为这里只是中国艺术品的储藏室。其他的藏品另有放置的地方。”

    什么?!这么大的古玩收藏室竟然只是叁井住友所有的古玩收藏地之一!那他的藏品之多简直是骇人听闻了!

    第217章兰亭序(上)

    叁井住友这个老东西竟然私藏了这么多的中国古董,而且大多还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这让于飞的心中生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灿烂想法。不过他也知道,这两柄圣武天皇剑的价值有限,恐怕很难换得高价值的古董。

    不过谁知道呢,说不定在日本人的眼中,这两柄剑还是什么圣物也说不定呢,反正是奇货可居,能换就换,换不到咱再谈,一开始又何妨狮子大开头呢?

    打定了主意的于飞眼睛中闪现出饿狼一般的光芒。

    “于飞君,后面这些货架上,你可以任意挑选一件来作为圣武天皇剑的交换。”叁井纱织看似非常大度的多。其实暗地里并非如此,后面架子上的古董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市场价位都要比博古架上的古董要低上很多。虽然数量非常庞大,可供选择的余地似乎很广,但是如果换做任何一个人,即便是资深的古玩鉴定专家也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价值最高的物品。更何况是于飞这样一个年轻人呢。

    如果她要是知道于飞混沌之气的秘密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大度了。

    于飞刚才在吸收混沌之气的时候已经粗略的看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心仪的交换物。

    但是于飞会简单的答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见于飞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不,不,沙织小姐,我想我需要说明白,圣武天皇剑可是一阴一阳两柄。即便是一对一交换的话都应该交换两件物品。而且作为个贵国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物,圣武天皇剑的价值可谓是无可估量的,用这些普普通通的文物做交换。不是太玷污它的价值了吗?”

    叁井纱织见过无赖,却没有见过于飞这样的无赖,更没有见过像于飞这样能把无赖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的。明明是想多换一些东西,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好像处处在替你着想似的。好像在说:并不是我不愿意交换,实在是换少了就等于是侮辱你呀。

    不过,于飞的态度也在叁井纱织的意料之中,以于飞的性格。他如果痛快的同意交换那才算是怪事呢。

    “那依于飞君的意思呢?”叁井纱织笑着问。

    “你看,你这里的好东西那么多,少个一件两件也没什么。对吧?当然了,我这么说不是想多换你的东西。恰恰相反,我完全同意以二换一。”于飞表现的非常大度。

    他的态度反而让叁井纱织心中有生出几分戒备和紧张,她现在有些不知道做出交换的决定是对是错了。

    “不知道于飞君要换得是哪件物品呢?”叁井纱织问。

    “其实也没有大不了的。我要换得就是它!”于飞伸出手却指向了博古架。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叁井纱织差一点跳起来。

    于飞指的竟然是元青花岁寒三友图大罐!它的市值可是将近三千万美元的。而圣武天皇剑历史研究价值再高,象征意义再强,能卖个一百万美元就已经是顶天了,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其实能不能卖到十万美元都不一定。

    这个于飞竟然想这样以二换一?!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不,程度不够,简直是痴人说梦。

    “于飞君。你一定是在开玩笑。这样的交换,真亏你能说得出口。”叁井纱织不无讥诮的说。

    于飞耸了耸肩嬉皮笑脸的说:“我没有开口。我只不过是手指了一下而已,只是没有想到沙织小姐的悟性竟然这么高。”

    这个无赖!叁井纱织恨恨的想到。

    “好吧,既然沙织小姐舍不得,那我也不强人所难,就换那个号了。”于飞说着又指向了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方烛台。

    表面上于飞似乎是退而求其次了,可是永乐青花烛台的市场价虽然远远低于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但是也在三百万美元以上。

    真不知道这个于飞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竟然提出这样无厘头的交换条件。

    “这个也不行?那那个呢?或者这个也可以?”一会儿的功夫,于飞已经将博古架上的物品指了一个遍。

    “于飞君,我想可能是我之前说得不够清楚。”叁井纱织可不愿再看他这么拙劣的表演下去,“我所说的交换仅限于后面的架子上,博古架上的物品是不可交换的。”

    “是这样呀。那真是太可惜了。”于飞惋惜的摇了摇头,“还以为沙织小姐有多么大方,没有想到……唉!当我什么都没说。”

    叁井纱织真的有些哭笑不得,这与大方不大方有屁关系呀?再大方也不会拿几百上千万美元的东西随便和别人换着玩的。

    “其实,我很想把这一对圣武天皇剑带回国的,到时候,我在宁都博物馆中专门僻出这么一小块地方,把这两柄剑展示出来。不知道那又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呢?”于飞又开始威胁了:“像沙织小姐之前说的那样,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既然在贵国的博物馆中可以展览我国的古董,那么我国的博物馆中也展出贵国的国宝,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来而不往非礼也。对吗?只是不知道当贵国的国民看到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于飞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叁井纱织的眼,想从她的目光中看出一些端倪或是动摇。

    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叁井纱织神情平淡,自始至终都带着淡淡的微笑,丝毫不为于飞的话所动。

    “于飞先生说的很对,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也很想看到圣武天皇剑在贵国展出的情形,于飞君请自便。”叁井沙织说。

    哟呵!这个小酿皮竟然不上套,nnd,看来没有办法了。

    “好吧,虽然沙织小姐如此的固执,但是我于飞却不是绝情之人。”于飞叹了口起说:“如果说我想换那幅字,我想沙织小姐应该不会反对吧?”

    于飞说的是挂在东面墙壁上的王羲之的《兰亭序》。

    竟然是它?叁井纱织一愣,但还是说道:“于飞君,虽然这幅字临的已经有了几分神韵,可是毕竟不是真迹,而且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临,价值并不高,甚至算不上什么古玩,最多是一件老仿吧。只是父亲喜欢才挂在这里的。如果不然——”

    叁井纱织没有说下去,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不是叁井住友喜欢,这幅画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这个房间,更别提挂在这里了。

    于飞点了点头,这他当然知道。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游玩时做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王羲之写完后,曾试图重写几篇,以达到更好境界,但都比不上原本,王羲之大喜,将之妥善保存,作为传家之宝。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兰亭序》已经是天下闻名。智永死前将《兰亭序》交给了他的弟子辨才和尚。唐太宗极其推崇王羲之的真迹,命令手下四处搜刮,一听说《兰亭序》真迹在辨才那里,便多次索取,可辨才守口如瓶,多次声称真迹不知下落。

    唐太宗便派同样对书法有所研究的萧翼去和辨才套近乎,寻机取得《兰亭序》。与辨才搞好关系后,萧翼趁机要求欣赏《兰亭序》,辨才没有防备,就拿了出来。萧翼说:“好啊!原来真迹真的在你手里,你这可是欺君大罪!”随即掏出了唐太宗的圣旨。

    为了保命,辨才不得不交出了《兰亭序》。太宗大喜,准备把它作为殉葬品,在他死前又命人描摹了几本摹本,分给王公大臣,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一睹《兰亭序》的风采。

    五代温韬盗昭陵后,盗取文物清单内却没有《兰亭序》原本。这么一来,《兰亭序》原本其实葬于乾陵(武则天陵墓)这么个不入流的说法也就开始有了佐证与市场。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

    但是此后《兰亭》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

    于飞会脑子发热为了去换一幅临摹的《兰亭序》吗?

    ps:今天第一章到!!求收藏、推荐、月票!10张月票加1更!欢迎加入qq群347346993

    下一章217章兰亭序为误传,请忽略。对于红绿灯操作的失误给诸位造成不便,特此道歉!!

    第217章兰亭序

    ps:今天第一章到!!求收藏、推荐、月票!10张月票加1更!欢迎加入qq群347346993

    于飞当然不会为了一幅赝品《兰亭序》而将好容易得到的圣武天皇剑就这么交换出去。事实上,如果不是叁井纱织还在他的面前,恐怕他早已经忍不住跳起来了!

    事实上,刚刚他将博古架上的古玩点了一遍,并非是真的想换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是为了给这次替换埋伏笔,做铺垫!

    刚进门的时候于飞已经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兰亭序》,不过他也并没有在意。《兰亭序》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但是真迹却早已经没有踪影,围绕着《兰亭序》的临摹本也是多不胜数。别的不说,上午于飞逛古玩店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书画的古董店中都藏有一幅《兰亭序》!

    但是当于飞吸收混沌之气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幅《兰亭序》中竟然也存在着浓郁的混沌之气,就浓度来说,年代更是在唐代之前!

    难道说这幅《兰亭序》就是当初唐太宗下令临摹的那几幅之一,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论起价值来也是不低了。

    但是很快于飞便发现,自己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这幅画的混沌之气似乎分里外两层的。这种情况于飞之前也遇到过。

    很有可能,这幅画中还有夹层。

    但是没有道理呀,这幅画是装裱过的。而且就挂在墙上。生宣本来就是薄。这样一来几乎是透亮的。这种情况下,别说什么夹层了,就是夹一张小小的纸片都能看出来。于飞相信叁井住友不是瞎子。也相信他既然喜欢这幅字,并把它挂在如此显眼的谓之,当然不会连看都没看过,既然如此,他难道就一直没有发现这幅字中的夹层?

    “是吗?这幅字竟然是临摹的?我倒要好好看看。”于飞顺着叁井沙织的话走近了两步,想仔细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然你以为呢?要真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那它的价值可不在收藏室内的任何一件藏品之下了。”叁井纱织说道:“只是可惜的是。后人再也无缘见到《兰亭序》的真迹了。历史的变迁让多少璀璨的艺术淹没呀。”

    叁井纱织的感叹于飞并没有听到,他现在正专注于面前的《兰亭序》呢。即便他听到了肯定也会撇撇嘴说猫哭耗子。在日本数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中不知道抢掠损坏了多少古代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价值甚至于并不比《兰亭序》低。准确的说来。罪魁祸首就是你们日本人,现在你还在这假惺惺的,真是让人倒胃口。

    “不错,不错。”看着眼前的字。于飞连连赞叹。

    “这幅字临摹的功底确实很好。连家父都时常赞叹,不知道这位临摹的人是谁,如此的高水平的临摹,肯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叁井纱织说。什么出自名家之手也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她却不知道于飞说的“不错”,根本就不是感叹这幅字临摹的好。他已经发现了这幅字的夹层秘密!这一发现简直快让他的心跳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这幅《兰亭序》字幅之内竟然还有一幅《兰亭序》!里外两层兰亭序完全的重合,所以根本让人发觉不了有夹层的存在。

    里面那副《兰亭序》的混沌之气浓郁程度就在魏晋前后,难道说眼前的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非常有可能!《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其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市场价值绝对比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要贵重的多。而且是有价无市的。

    《兰亭序》失踪了那么多年,很多人认为它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以这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伪装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是临摹者的功力还是掩藏者的技艺都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不是于飞拥有混沌之气,只怕这个秘密还将一直的保存下去。

    没有想到竟然能在叁井住友的私人藏馆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兰亭序》,于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带回国去。只是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叁井纱织的怀疑呢?

    于飞深深的呼吸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他怕叁井纱织从他的眼睛中看到狂热与惊喜,纱织太聪明了,有可能会发现不对,进而产生怀疑。那样的话自己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再次睁开眼睛,于飞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沙织小姐,这幅字我实在太有眼缘了,虽然不是真迹,但是我还是想交换这幅字。”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君,你确定?”叁井纱织奇怪的看了《兰亭序》一眼,虽然她也知道收藏界有眼缘这么一说,很多真正的收藏家因为眼缘而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买下喜欢的物品。

    可是这一切应该与于飞无关,毕竟以于飞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一个无耻的实用主义者,如果两样物品摆在他的面前,一件是价值一百万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是价值一百万零一毛的黄金,或者是支票,她敢保证于飞选择的肯定会是黄金或支票!眼缘这一说法应该是与他无缘的。他如此的看中这样一幅后人临摹的赝品,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他看出了什么?是看出了临摹者的身份?叁井纱织知道有些名家在成名之前都是临摹前人的画作的,有一些的作品甚至比原作的价值还要高。比如张大千,他的临摹作品的市场价格确实有的超过了原作。

    叁井纱织倒是没有想过这幅画就是《兰亭序》的真迹,毕竟这个想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了。

    “当然,你也知道,圣武天皇剑的价值那么高,用这么一幅临摹作品做交换,恐怕我肯,纱织小姐你也不肯。”于飞又说道。

    纱织心说:谁说我不肯了。但是她刚想说话,却又被于飞接了过去。

    “这样吧,后面架子上的古玩我任意挑一件作为交换可好?你放心,我不会挑选,我随意的说出一个位置,请纱织小姐将相应位置上的古玩拿出来作为交换。你看这样可好?不管挑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价值几何我都不会反悔,即便它只值一日元,我都不会反悔。”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先生请放心,这里没有一日元的藏品。”叁井纱织这么说其实是已经认可了于飞的提议。

    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的古玩有几百上千件,就这样密密麻麻的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还带着包装盒,根本就看不到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又会值得多少钱。更何况,古玩的价值虽然与体积有关,可也不是绝对的,以体积来衡量价格根本就不可取。

    那样的话于飞以位置挑选古玩,而不是一个个的仔细挑选,赌性就显得太大了。他挑到极品古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虽然这个收藏室中的古玩大多都是精品,但是货架上还是有一些价值一般的藏品的,甚至还有几件赝品,那是叁井住友刚开始收藏古玩的时候打眼交的学费。

    和一般人不同,叁井住友并没有讳莫如深,而是将自己打眼买来的“瞎活”也陈列进自己的收藏室中,以此来时时警示自己,一定要专心细致。

    如果于飞很不凑巧的抽到了一个赝品的话,不知道他的表情会有多精彩。

    话虽这么说,但是叁井纱织对于飞的怀疑已经打消了。这样的于飞才符合他的个性。她哪里想到有混沌之气的帮助,于飞查看这些古玩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个的去看,而只是要用混沌之气一扫就可以了。即便古玩装在盒子中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这么说沙织小姐是同意了?”于飞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挑到了价值非常高的古玩,纱织小姐也不心疼吗?到时候不会哭着闹着不给我带走吧?”

    “愿赌服输,即便于飞君挑中了其中最好的藏品,沙织都绝不反悔。”叁井纱织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于飞要的酒是叁井纱织的这一群话,“下面我要开始挑选了。”

    第218章兰亭序(下)

    ps:今天第二章到!!求收藏、推荐、月票!10张月票加1更!欢迎加入qq群347346993

    于飞当然不会为了一幅赝品《兰亭序》而将好容易得到的圣武天皇剑就这么交换出去。事实上,如果不是叁井纱织还在他的面前,恐怕他早已经忍不住跳起来了!

    事实上,刚刚他将博古架上的古玩点了一遍,并非是真的想换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是为了给这次替换埋伏笔,做铺垫!

    刚进门的时候于飞已经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兰亭序》,不过他也并没有在意。《兰亭序》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但是真迹却早已经没有踪影,围绕着《兰亭序》的临摹本也是多不胜数。别的不说,上午于飞逛古玩店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书画的古董店中都藏有一幅《兰亭序》!

    但是当于飞吸收混沌之气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幅《兰亭序》中竟然也存在着浓郁的混沌之气,就浓度来说,年代更是在唐代之前!

    难道说这幅《兰亭序》就是当初唐太宗下令临摹的那几幅之一,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论起价值来也是不低了。

    但是很快于飞便发现,自己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这幅画的混沌之气似乎分里外两层的。这种情况于飞之前也遇到过。

    很有可能,这幅画中还有夹层。

    但是没有道理呀,这幅画是装裱过的。而且就挂在墙上。生宣本来就是薄。这样一来几乎是透亮的。这种情况下,别说什么夹层了,就是夹一张小小的纸片都能看出来。于飞相信叁井住友不是瞎子。也相信他既然喜欢这幅字,并把它挂在如此显眼的谓之,当然不会连看都没看过,既然如此,他难道就一直没有发现这幅字中的夹层?

    “是吗?这幅字竟然是临摹的?我倒要好好看看。”于飞顺着叁井沙织的话走近了两步,想仔细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然你以为呢?要真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那它的价值可不在收藏室内的任何一件藏品之下了。”叁井纱织说道:“只是可惜的是。后人再也无缘见到《兰亭序》的真迹了。历史的变迁让多少璀璨的艺术淹没呀。”

    叁井纱织的感叹于飞并没有听到,他现在正专注于面前的《兰亭序》呢。即便他听到了肯定也会撇撇嘴说猫哭耗子。在日本数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中不知道抢掠损坏了多少古代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价值甚至于并不比《兰亭序》低。准确的说来。罪魁祸首就是你们日本人,现在你还在这假惺惺的,真是让人倒胃口。

    “不错,不错。”看着眼前的字。于飞连连赞叹。

    “这幅字临摹的功底确实很好。连家父都时常赞叹,不知道这位临摹的人是谁,如此的高水平的临摹,肯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叁井纱织说。什么出自名家之手也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她却不知道于飞说的“不错”,根本就不是感叹这幅字临摹的好。他已经发现了这幅字的夹层秘密!这一发现简直快让他的心跳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这幅《兰亭序》字幅之内竟然还有一幅《兰亭序》!里外两层兰亭序完全的重合,所以根本让人发觉不了有夹层的存在。

    里面那副《兰亭序》的混沌之气浓郁程度就在魏晋前后,难道说眼前的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非常有可能!《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其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市场价值绝对比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要贵重的多。而且是有价无市的。

    《兰亭序》失踪了那么多年,很多人认为它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以这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伪装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是临摹者的功力还是掩藏者的技艺都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不是于飞拥有混沌之气,只怕这个秘密还将一直的保存下去。

    没有想到竟然能在叁井住友的私人藏馆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兰亭序》,于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带回国去。只是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叁井纱织的怀疑呢?

    于飞深深的呼吸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他怕叁井纱织从他的眼睛中看到狂热与惊喜,纱织太聪明了,有可能会发现不对,进而产生怀疑。那样的话自己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再次睁开眼睛,于飞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沙织小姐,这幅字我实在太有眼缘了,虽然不是真迹,但是我还是想交换这幅字。”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君,你确定?”叁井纱织奇怪的看了《兰亭序》一眼,虽然她也知道收藏界有眼缘这么一说,很多真正的收藏家因为眼缘而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买下喜欢的物品。

    可是这一切应该与于飞无关,毕竟以于飞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一个无耻的实用主义者,如果两样物品摆在他的面前,一件是价值一百万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是价值一百万零一毛的黄金,或者是支票,她敢保证于飞选择的肯定会是黄金或支票!眼缘这一说法应该是与他无缘的。他如此的看中这样一幅后人临摹的赝品,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他看出了什么?是看出了临摹者的身份?叁井纱织知道有些名家在成名之前都是临摹前人的画作的,有一些的作品甚至比原作的价值还要高。比如张大千,他的临摹作品的市场价格确实有的超过了原作。

    叁井纱织倒是没有想过这幅画就是《兰亭序》的真迹,毕竟这个想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了。

    “当然,你也知道,圣武天皇剑的价值那么高,用这么一幅临摹作品做交换,恐怕我肯,纱织小姐你也不肯。”于飞又说道。

    纱织心说:谁说我不肯了。但是她刚想说话,却又被于飞接了过去。

    “这样吧,后面架子上的古玩我任意挑一件作为交换可好?你放心,我不会挑选,我随意的说出一个位置,请纱织小姐将相应位置上的古玩拿出来作为交换。你看这样可好?不管挑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价值几何我都不会反悔,即便它只值一日元,我都不会反悔。”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先生请放心,这里没有一日元的藏品。”叁井纱织这么说其实是已经认可了于飞的提议。

    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的古玩有几百上千件,就这样密密麻麻的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还带着包装盒,根本就看不到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又会值得多少钱。更何况,古玩的价值虽然与体积有关,可也不是绝对的,以体积来衡量价格根本就不可取。

    那样的话于飞以位置挑选古玩,而不是一个个的仔细挑选,赌性就显得太大了。他挑到极品古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虽然这个收藏室中的古玩大多都是精品,但是货架上还是有一些价值一般的藏品的,甚至还有几件赝品,那是叁井住友刚开始收藏古玩的时候打眼交的学费。

    和一般人不同,叁井住友并没有讳莫如深,而是将自己打眼买来的“瞎活”也陈列进自己的收藏室中,以此来时时警示自己,一定要专心细致。

    如果于飞很不凑巧的抽到了一个赝品的话,不知道他的表情会有多精彩。

    话虽这么说,但是叁井纱织对于飞的怀疑已经打消了。这样的于飞才符合他的个性。她哪里想到有混沌之气的帮助,于飞查看这些古玩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个的去看,而只是要用混沌之气一扫就可以了。即便古玩装在盒子中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这么说沙织小姐是同意了?”于飞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挑到了价值非常高的古玩,纱织小姐也不心疼吗?到时候不会哭着闹着不给我带走吧?”

    “愿赌服输,即便于飞君挑中了其中最好的藏品,沙织都绝不反悔。”叁井纱织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于飞要的酒是叁井纱织的这一群话,“下面我要开始挑选了。”

    第220章怒火

    ps:今天第四章到!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求订阅!每10章月票再加更一章!!

    欢迎加入捡漏交流群:347346993!

    “这是——”打开盒子,于飞装出惊讶的表情说,其实这惊讶也并不全是装出来的,虽然早已经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可是在打开盒子的那一刹那,于飞还是被盒子中的精美的瓷器给惊呆了。

    “于飞君是古玩鉴定的专家,该不会不认识这是什么吧?”叁井沙织没有好气的说。

    “这竟然是宋汝窑莲瓣龙纹碗?而且还是奉华款的。”于飞惊讶的表情看起来多少有些假。

    这个碗敞口,弧腹,卧足。碗心刻云龙纹,外壁浮雕三层莲瓣纹,叠压层次清晰,制作精良,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中的上品。

    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有“似玉非玉”之美誉。汝窑的特点来源于他的制作工艺。

    制作一件汝窑陶瓷的工序多达十三道,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成瓷缺陷的修补,做工精细,设计唯美、承艺汝瓷以“釉色层”领先,器型古朴典雅得当,光润有度,由于汝瓷釉层厚。常有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着附于裂纹处,形成不规则的变换交错的花纹。故而手感润滑如脂,似玉非玉之美。

    汝窑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亦不多见,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67件,弥足珍贵。也有家财万罐不如汝窑一片的说法。

    而奉华款的汝窑则代表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一般都是汝窑中的精品!相传宋徽宗赵佶时,一献女取名为“奉华”,“奉华”得到宋徽宗宠爱后。御封她为刘妃,赐宫一座,取名叫“奉华宫”。很多有奉华款的汝窑均为奉华宫的专用物。

    按理说汝窑的价值丝毫不在元明青花之下,于飞见过一个类似的汝窑碗在北京中嘉拍卖会上卖出了两千三百万的高价。这样一个汝窑碗竟然没有放在博古架上。这让于飞非常的奇怪。其实这要说是日本人的习惯和喜好问题了。日本人酷爱元明时期的青花。对于两宋的瓷器的喜爱却要弱上不少。这才给了于飞捡漏的机会。

    “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你的运气,这么多件藏品,你竟然还能挑出这最贵重的一件。”叁井纱织颇为无奈的说。

    “这……真事不好意思,如果是其他的藏品,即便再贵重我也不在意,只是这件汝窑瓷器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于飞装出为难的表情说。

    “好了,好了。纱织虽然不是男儿身,但是说出去的话还是会守信的。这件汝窑瓷器就归于飞君了。”叁井纱织将原本装着瓷器的盒子推到于飞的面前,至于里面的瓷器?于飞两手紧紧攥着呢,仿佛是生怕被叁井纱织抢回去一般。

    刹那间于飞都感觉到自己快疯了。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自己竟然用两把破破烂烂的圣武天皇剑换到了《兰亭序》的真迹(有可能),外加一个汝窑的瓷器!

    这样的买卖简直太赚了,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纱织小姐,这是天皇剑,请你收好。”于飞一改之前对圣武天皇剑无限爱惜的摸样,很随意的将两柄剑放在了几案上。

    办理完相关的相关的手续之后,于飞连一刻都不想呆下去了,他现在就想找个地方,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件刚刚到手的古董。

    “纱织,感谢你如此的信任,让我看到了如此大规模的私人收藏室。我想我现在该告辞了。”于飞说。

    “偌大的收藏室,如此众多的中国的古玩珍品,于飞君不想再仔细的欣赏欣赏?这可是储藏室第一次向中国人开放哟,于飞君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呀。”

    叁井纱织甜甜的一笑,将“第一次向中国人开放”这几个字咬得很重。

    “不必了。于飞就是一个俗人,这里的东西再好也不属于我,与其看着眼馋,倒不如眼不见为净。”于飞说的是实话,什么“入我眼即我有”这样的境界于飞恐怕一辈子都达不到了,他现在的思想境界是:看上眼,我就要拿走。至于什么第一次向中国人开放之类的话语,于飞更是直接忽略了,你把它当成处女的初夜吗?咱没有那个兴趣!

    两人一边说,一边出了收藏室。叁井纱织安定一个按钮,收藏室的门缓缓的关闭了。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保安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在叁井纱织的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话。

    立马,叁井纱织的脸色变了。

    对于叁井集团内部私密的事,于飞并没有打听的兴趣。他专心于欣赏刚刚到手的汝窑瓷。等叁井纱织的交谈结束,便说道:“纱织小姐,你的人品让我敬佩。那我就不叨扰了。”

    说起来,拿了东西就马上走人这种行为确实不太地道。但是于飞真的不想也不敢继续留在这里。他担心叁井纱织这个小娘皮会反悔!即便她不反悔,要是她的父亲叁井住友知道之后会不会来阻拦呢?因此他认为还是尽快的把东西拿出叁井家,最好拿上孔大山的货船才好!

    “于飞君,恐怕你现在还不能离开。”

    于飞的心中一跳,该来的还是来了,果然是没有那么容易离开的。

    他的眉毛一挑:“纱织小姐这是要强留客吗?是要限制于飞的自由?真没有想到,我交的竟然这样一个豺狼之友。”

    于飞的话语虽然平淡,但是语气中带有压抑不住的怒火。

    叁井纱织有些委屈的说:“于飞君,您可能有所误会,想要留下您的并不是我。”

    “不是你?那会是谁?令尊?”于飞心说不管是你还是你老爹,那还不都是一个意思??

    叁井纱织啼笑皆非,同时心中有些难过,难道在于飞的心中,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她拉着于飞的手腕,把他带到三楼的窗口处,打开了窗帘,周围的情况顿时尽入眼底。

    在叁井府邸周围此时少说已经围了大几十号人!而在叁井府的内部,保安人员也已经严阵以待,形成了一个对峙的局面。

    好在,外面那些人并没有马上的冲进来,否则叁井府的这十多个保安可万万不是对手。

    “他们是什么人?”于飞明白了叁井纱织的意思,敢情要留自己的不是叁井家,而是外面的这些人呀。

    “于飞君这么聪明,会猜不出来?”叁井纱织不知道于飞到底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三口组,竟然让对方出动了如此大的阵仗要留下他。难道是他睡了渡边原则的女人?!很有可能,渡边原则那个老东西,听说最近又新纳了一个小歌星,他老迈的身体怎么能满足歌星年轻的需要,不会是于飞在无意之中帮渡边原则一个忙,安慰了一下小歌星的身体吧?

    于飞哪里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叁井纱织已经转过了如此龌龊的念头?

    “三口组?”要说谁与自己有交集,而又有如此的实力的话,恐怕非山口组莫属了。

    “你呀你呀。”叁井纱织对于于飞的风流不由有些失望。

    “山口组如此的大动干戈,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但是他们还顾及我叁井家,一时半会不会怎么样。时间长了就说不好了。不过于飞君你放心,我已经紧急调派了人手,只要你不出这个门,就没有人能把你怎么样。所以,于飞君,还要请你留下多盘旋几天了。我已经派人和他们进行接触,看看能不能不动干戈。”叁井纱织说。

    对于叁井纱织的安排于飞很感动。但是又腾起了无边的怒火!

    第221章托庇于女人?

    ps:今天第一章到!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求订阅!每10章月票再加更一章!!

    欢迎加入捡漏交流群:347346993!

    于飞没有想到山口组竟然真的如此明目张胆,简直把他当成砧板上的肉了。自己堂堂的男人,什么时候需要托庇于一个小女子了。

    “对不起,纱织小姐,给您添麻烦了。”于飞非常真诚的说。不管叁井纱织的好意他接不接受,也不管这个女人说的是真是假,他都必须领她这个情。

    叁井纱织展颜一笑说:“于飞君不必挂怀,只要您记住纱织永远是您的朋友,这就够了。”

    于飞点了点头,紧接着神情一变说:“不过,让我于飞托庇于纱织小姐,于飞即便再无耻,却也做不到。”

    即便是再苦再难的时候,于飞都没有想过去依靠女人度过难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托庇于女人,是于飞难以忍受的,说他大男子主义也好,说他死要面子也罢,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于飞君,中国有句古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君是前途无量之人,又何必与此等宵小之辈斗气?君日后之成就,必是此辈望尘莫及的。还望君能暂避锋芒。至于君托庇于纱织则更是荒诞,我们是朋友对吗?是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今日纱织助君,他日君也自会帮助纱织。不存在托比一说,也请君不要介怀。”

    叁井纱织一口气说了很多,她没有想到这个成熟的男人竟然如此的任性。或者说有血性,这让她又是欣赏又是着急。如果于飞什么都没有说,就乖乖的躲在她?(精彩小说推荐:

    ) ( 捡漏 http://www.xshubao22.com/3/38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