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 10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节目,等你把原石解开之后,我们再来看。你看怎么样?”于飞的建议本来是非常好的,也正是李思思想要的结果。她的责任可不是维护专家的名誉,更不用管这块原石中是否真的有翡翠,她只要节目能顺利进行就好。

    但是现场的观众见到如此针锋相对的“顶牛”,虽然大部分人对于赌石并不精通,但却不妨碍他们的好奇和兴趣。

    所以纷纷要求杜先生现场把原石解出来。

    既然观众如此要求,于飞和李思思也没有办法。于是请工作人员拿来了水、桌椅板凳等可能需要的工具。

    “放心!”杜先生阴测测的说道:“不会用很长时间的。”

    “那是最好。”于飞淡淡的说道,然后走回了专家席。

    “于老师,你有把握?”王秋成连忙上前问道。

    “没有呀。”于飞轻松的说道。

    “啊?没有把握你怎么敢和他赌呀?要说这种人,几句话打发打发也就是了,何必和他较真呢?”王秋成急道。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副嘴脸。”于飞说道:“把我们当成什么人,像这样的人就该教训教训!”

    “可要是原石中真的有翡翠呢?那被教训的就不是他,而是你于老师了!”王秋成顿足道:“这样,趁他现在还没有动手,赶紧阻止他,你要是碍于面子不好说的话,那么我来说怎么样?”王秋成这样做当然是想以自己的面子来替于飞挽回几分,也是冒着不小的风险的。

    “于老师,王老师,要说也应该我来说。”欧阳霞说道:“这本来就该是我的事,又怎么能让你们替我呢?”

    杜先生看着窃窃私语的几位专家,面现冷笑,手中的砂轮却一直没有打下去。

    于飞转头看了他一眼,杜先生以为于飞要示弱了,嘴角微翘,身体不自觉的抬高了几分,仿佛是想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接受于飞的臣服。

    “喂,杜先生,这都几分钟过去了,你怎么还不赶紧解呀?别浪费大家的时间呀。”于飞不耐烦的说道。

    “就是呀,你磨蹭什么呢?你再磨蹭,该有还是有,不该有也不会现在长出来。”很多观众纷纷附和。

    “你!”杜先生一张脸涨的通红,缓缓的说道:“我先观察一下原石的走势,再决定从哪里下刀。要是一个没观察好,切到了玉肉,你赔我吗?”

    杜先生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所以现场的人都不说话了。

    于飞刚才那话一出口,杜先生就知道今天无法善了了,只能是鱼死网破了。

    当下再不迟疑,手中的砂轮与原石剧烈的摩擦,火星和碎石四溅,现场除了两个人,其他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很多人更是站起身来,踮起脚,甚至站在了凳子上,想看看最终的结果。

    杜先生心中冷笑,他真的很想看看当原石中解出翡翠的时候于飞于老师会是一个什么表情。同时他也非常惊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于老师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就能判断出这样表现的原石中竟然会没有翡翠呢!!

    于飞则坐在专家席上,喝了两口水,眼睛一闭,竟然假寐起来。这份稳坐钓鱼台的心态让很多人钦佩不已。

    “看呀,专家就是专家,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一个人说道。

    “废话,又不是他解石,他着什么急?着急有用吗?”另外一个人反驳道。

    萧翼看了一眼于飞,心中冷笑:“哼,装模作样!等会要是真的解出翡翠来,看你怎么收场!”

    “各位观众,经过紧急的研究,杜先生解石的整个过程都将直播到现场的大屏幕上,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就可以了,不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更不要踩踏板凳,以免发生意外。”见现场氛围有混乱的趋势,李思思连忙说道。

    这要是真的有人从椅子上摔下来,或者是发生了踩踏事件,那她这个天下宝藏的栏目也不用办下去了。

    好在,听了李思思的话之后,大部分的观众都坐了下来。

    毕竟大屏幕播放的可比他们肉眼看到的要清晰多了。

    杜先生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惯于解石的,握着砂轮的手非常之稳,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颤抖。

    他不断的抄起水撒在切口上,好把上面堆积的碎石屑冲掉,当然也能降降温。

    因为砂轮比较小,所以解起来非常慢。

    正当大家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喊道:“出绿了!”

    第482章直觉

    ps:红绿灯拜求月票~~~~

    果然,通过大屏幕,可以隐约的看到,在切口处透出了丝丝的绿意。

    杜先生停下了手,舀了一勺水冲在切口处,顿时,绿意更加明显!显然,并不是现场观众的眼睛看错了,真的是出绿了。

    杜先生的脸上显现出得意的神色:“于老师,这怎么说呀?”

    于飞淡淡的一笑,还没有说话。

    这边萧翼已经忍不住了。他冲着于飞说道:“于老师,怪你刚刚不该把话说得那么满呀,你看现在,唉!让我怎么说你好呢!?”

    虽然表面上听起来萧翼是在替于飞着急,但是实际上却是在嘲讽。

    于飞冲他一笑说道:“我的事就不劳箫老师挂怀了。”

    一句话说得萧翼脸色极为难看。

    然后,他站起身的走下了专家席,同时站起身还有欧阳霞,接着王秋成也站起臣来,很显然有些祸福与共的意思。一时间,专家席上只剩下萧翼孤零零的一个人,显得非常尴尬。

    “还真是出绿了呢。”于飞凑近了看了看,说道。

    “那还有假?”杜先生傲然说道:“而且从种水和色彩来看,都属于高档的翡翠。可笑刚才还有人说这块原石中没有翡翠存在呢!”

    这话是于飞说的,现在话音还没有落就被杜先生用事实痛击,要是一般人早就羞的脸红脖子粗了。

    但是于飞却似乎丝毫都不羞臊,似乎刚刚那句话并不是他说的一样。

    “我只是有些奇怪。这块翡翠原石中怎么就没有‘雾’呢?”于飞说道。一般来说原石中的翡翠周围都是有“雾”存在的,当然这也不绝对。

    “谁规定出绿就一定要有雾的?”杜先生回击道。

    “说的有理。”于飞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切到一半了,那何妨全切开呢?”

    于飞此话一出。杜先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这个微小的一瞬间的变化没有逃过王秋成的眼睛,他有一丝奇怪,为什么出绿了于飞却一点都不着急,为什么在听于飞说要全部切开的时候,杜先生的脸色会变化?难道说于飞发现了什么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

    “既然已经出绿了,那胜负已分。而且在这里切开太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大家都是来鉴宝的,在这切原石有什么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杜先生就是不想切开。

    “现场的观众们也很想看看这块原石中的翡翠到底有多大,又是什么种水。价值能达到多少,至于时间,我想大家还是能等的吧?大家说是不是呀?”于飞的话很明显是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现场的观众不由纷纷附和。

    “是呀,不如全切开吧。也让俺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货色。”一个人说道。

    “就是呀。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也不在乎多等这一会儿呀,就这样看到一半,心里跟猫爪似的,连觉都睡不好呀。”另外一位观众说道。他的话顿时引来了一阵笑声。

    杜先生看到自己的借口没有起到作用,不由有些犯难,特别是他看到于飞幽深的眼眸,似乎已经完全把他看穿一般。这让他心中惊惧,不由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起来。

    自己没事非要到天下宝藏要什么证书呢?真是吃饱了撑的。

    “不是我不想切。我是做原料生意的,所以并不解石,这块石头已经开天窗了,而且种水也不错,肯定能卖出不低的价格了,我也犯不着去冒那个险。”杜先生又推脱道。

    确实一般做毛料生意的只是囤积原石,很少自己解着玩的。

    “再说了,我对解石也不是很精通,这一刀下去要是破坏了翡翠,那很有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万的损失,到时候我就是欲哭无泪呀。”

    杜先生的解释合情合理,现场的观众虽然很想看看里面的翡翠到底价值多少,奈何也不能强逼人家。

    萧翼一声冷笑,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于飞打赌输掉了,哼!看你怎么收场。

    “没有关系。”于飞随手拿出一张支票,说道:“这里是两百万的现金支票,估计买你的这块原石也是绰绰有余了。杜先生不妨当场解开吧,如果破坏了翡翠,或者说切垮了,那则二百万支票就是给杜老板弥补损失了。”

    于飞的出手很大,不少人惊讶出声。都没有想到于飞这样一位鉴定专家竟然出手如此阔绰。

    要知道古玩收藏爱好者手里一般不会有什么钱的,因为有钱了就想换成东西。

    而于飞又如此年轻,也没有听说有什么家族背景,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钱?

    王秋成也吓了一大跳,小声的劝阻说道:“于老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老师您放心,我自有道理。”于飞一意孤行的说道。

    然后,他又转向杜先生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这块原石有什么猫腻的话,别说两百万,你连一分钱都拿不到!”

    于飞“看”得清清楚楚,虽然这是一块后江场区的老坑原石,但是却是一块作假的原石,原石中的翡翠是通过冲心的方式填进去的,只有一小块。

    杜先生此次来天下宝藏节目的目的也就非常明显了,当然是想用这种比较隐蔽的造假方式蒙骗专家,然后在利用普通人对专家的盲从心理,将这块原石卖出一个高价!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遇到了于飞这样一个较真的主!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和杜先生“顶真”下去的,神仙难断寸玉,况且这块原石的皮色表现非常好,出翠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已经切出翠的情况下,竟然还要赌!这样的情况,杜先生从来就没有设想过。

    “于老师,您看这又是何必呢?”于先生不复刚才的气势,似乎想息事宁人了一般。他态度的突然转变让现场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意外。

    “不瞒杜先生说吧,我于飞这个人呢从小就讨厌假货,特别是那种为了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的造价行为!”于飞厉声说道:“杜老板推三阻四不愿意彻底解开原石,难道说这块原石上有什么猫腻吗?”

    “是呀!难道说真有什么猫腻?”一位观众说道。于飞的话一下子就点燃了观众心中怀疑的火花。

    “不然他怎么就不愿意解呢?”另外一名观众附和道。

    杜先生一看就知道今天的事情无法善了了,他怨毒的看了于飞一眼,于飞处之泰然,因为挑起事端的是杜先生,而不是他,他从来就没有主动惹事。

    现场已是僵持不下。有些好事的观众,甚至喊号子一般,不断的叫道:“解开,解开,解开……”

    王秋成走到于飞的身边,小声问道:“你有几分把握?”

    在他看来于飞敢自掏腰包拿出两百万元和杜先生赌,显然是有很大把握的,出席这样一次节目的通告费也就几万块钱而已。

    “我没有任何的把握。”于飞说道。

    “啊?”王秋成一愣,心说你没有把握还敢玩那么大?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块原石肯定有问题,我相信我的直觉。”于飞坚定的说道。

    这下王秋成无语了,还直觉呢。你以为你是女人呢,天生就拥有第六感!像那些青铜圣斗士,每次被打到死去活来了,才会领悟第六感,燃烧小宇宙。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欧阳霞竟然也说道:“我也相信于老师的直觉!”

    嘿!竟然还有一个凑热闹的。

    王秋成实在没有办法说了。在上节目之前,欧阳霞的长辈和于飞的老师董德昌都曾经委托王秋成照看这两个晚辈,却没有想到现在这两个晚辈丝毫不听自己的话,自己就像多余的一样。

    这些年轻人一点都没有自己年轻时候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小心。是自己当初太谨慎了,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太过胆大了?

    王秋成叹了一口气,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第483章最后一件藏品!

    ps:月底月底了!!月票月票呀!!!

    此时杜先生已经骑虎难下了,即便他现在不彻底解开,现场观众已经对他起了怀疑,即便节目没有被播出,口口相传之下,恐怕他这块原石也很难卖出价钱来。

    最终,杜先生牙一咬,说道:“好!我解开!我就不信我花了八十万买的原石中竟然只有那么一点点的翡翠!!”

    他有意把声音放的很大。于飞微微一笑,他知道杜先生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不过他也没有拆穿。

    他看不惯的是杜先生拿着造假的原石招摇撞骗,甚至不惜损坏一位专家的名声。但是这种人给些教训就行了,也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

    刺耳的摩擦声再次响起,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杜先生解石的结果。

    萧翼感到整件事诡异极了!大占上风的杜先生,竟然会因为于飞的几句话而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咔嚓一声,一块石头被削掉了,露出了翡翠的断面,里面的情形让所有人大失所望,因为里面的翡翠只有一指大小!而且诡异的是,在翡翠的周围竟然没有渐变,仿佛翡翠是从天而降,长在原石中的一样!

    如果不是的亲眼看到原石是被切开的,甚至有人都会怀疑这个翡翠原石是造假的。

    于飞蹲下身,看了看石头的切面。又用手摸了摸翡翠的周围,然后目视杜先生,却什么话都没有说。

    杜先生知道于飞这是在给他最后的机会!咬了咬牙说道:“这块原石是假的!没有想到这么多年的交情。他竟然骗我!!”

    “什么?!怎么可能是假的?”现场观众一时间炸开锅了。

    “对呀!我明明看到这块石头切开的呀。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你们看看那个切面确实有点造假的痕迹。翡翠太干净了,周围连个水雾都没有。”另外一个人怀疑道。

    既然杜先生自己承认了,于飞也不为己甚,装模作样的问道:“杜先生,何以见得呢?”

    杜先生看了于飞一眼,他不知道于飞是从什么地方看出这个翡翠原石是造假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于飞早就知道。所以才会如此笃定,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甚至愿意拿出两百万的支票来赌。

    这个人太深不可测了。杜先生深深的懊悔惹上了于飞,在他看来,四位专家中最可怕的应该就是这位于飞老师了。

    证明翡翠造假并不难,虽然这块原石造假的水平很高。而且也非常巧妙。但是人造的和天然的不同之处太多了,随意指出几处就能让现场观众恍然大悟。

    面对杜先生懊恼,于飞反而劝说道:“赌石是有风险的,特别是遇到一些无良的商人,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我个人认为赌石并不是一个可取的途径,小玩玩可以,可要是指望这个发家致富。甚至堵上所有的身家就不明智了。赌石自古有一句话,‘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因为赌石输光了家财。甚至家破人亡的例子是在太多太多了。”

    没有人知道这位苦口婆心劝大家不要赌石的专家,自己却在平洲公盘上大赚特赚,甚至赖此起家。

    杜先生抱着他那被切成两半的原石黯然离场。

    于飞再次赢得了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

    “于老师,谢谢您!”欧阳霞由衷的说道。在明白这块玉石是造假的之后,她就知道杜先生的意图了,如果没有于飞替她出头揭穿了这个阴谋,那她今天可就难堪了!

    “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于飞笑道。他这么做虽然是在帮欧阳霞,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不惯杜先生的所作所为而已。

    “没有想到于老师对玉石也很有研究呀。”走回座位的路上,欧阳霞又说道。

    “只不过是玩过几天而已。”于飞说的是实话,但是欧阳霞哪里肯信?一个只是玩过几天的人怎么可能对翡翠的厂口如此的了解,又怎么可能判断出翡翠原石中有没有翡翠?她还以为于飞是有意谦虚。既然于飞不想说,欧阳霞也没有多问。四人走回位置坐了下来,天下宝藏节目继续开始。

    “真的是太精彩了。”李思思说道:“没有想到一块小小的石头也能给大家带来如此一波三折的经历,真是疯狂的石头呀。还是想借用于老师一句话送给大家,赌石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谨慎。好,掌声请出下一位藏友……”

    中午的时候,于飞等四人在电视台吃了一顿便餐。李思思和刘传以及四位专家坐在一起。刘传为上午杜先生的事向几位专家表示了歉意,如果没有于飞的精彩表现,那么欧阳霞就下不来台了。对此于飞等人也没有多在意。毕竟是匆忙上马的节目,有一些疏漏也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苛责。

    于飞的大度让李、刘二人对他更加的好奇,有意无意的在探听着他的背景。而王秋成和欧阳霞在经历了一个上午的鉴宝之后,和于飞更加的熟络,说说笑笑的很是投机。只有萧翼一人闷头吃饭,一声不吭。看得王秋成摇头不已。这个萧翼,气量也太小了。

    上午的鉴宝风起云涌,与之相比,下午的节目录制就显得波澜不惊了。一是因为刘传临时安排了筛选的人员,虽然只是初筛,但是杜先生那样的情况肯定是不会出现了。

    终于,一天的录制即将接近尾声。李思思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是结束了,这样一天的节目录制下来还真是够累的。后面的事就交给别人了,要剪辑成几期节目,又怎么剪辑,她就管不着了。

    而于飞等四人也感觉到有些疲倦。虽然很多宝贝让人见猎心喜,但是送来鉴定的大部分藏品还是赝品。

    四位专家也只是挑一些有代表性的藏品进行讲解,其他的没有代表性的或者种类重复的藏品,只是判定一下真伪,估一下价格就打发了。

    在近百件的藏品中,瓷器占据了百分之三十的比重,玉石占据百分二十左右,而书画类的藏品仅有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都是属于杂项。

    于飞在鉴定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根据自己的眼力进行判断,然后再用混沌之气进行验证。让他感到兴奋的是,他判断的准确性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说明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鉴定水平果然是不断提高了。

    最不爽的当然要数萧翼了,书画类的藏品竟然只有十件,而且记仇的于飞根本就不给他上手杂项古玩的机会。这也就算了,就连王秋成和欧阳霞都不怎么将藏品交到他上手了。这让他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尴尬的坐在那里,冲着摄像机镜头无奈的苦笑。

    以至于当节目播出后,大火特火的除了天下宝藏节目本身、青春美丽的李思思、年纪轻轻却博闻强识的于飞之外,还有萧翼!

    他的火是因为他的微笑。当年度的网络流行语中,排列前十位的就有一个“萧老师的微笑”,用来形容无比尴尬,却又无法解释、辩驳的境况。这让萧翼知道之后羞愤欲死,却又无话可说。

    正当刘传和李思思的以为一天的节目就将这么结束的时候,意外却还是到来了。

    当一位藏友小心的捧着一幅卷轴走进演播大厅的时候,李思思也同时宣布——

    “欢迎这位藏友,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位藏友带来的宝贝应该是我们本次天下宝藏栏目鉴定的最后一件藏品了。”

    众人一听是最后一个了,顿时注意力又集中起来。

    既然是书画藏品,自然是要送而给萧翼鉴定的。

    萧翼心中一喜,没有想到竟然由自己来为这次的天下宝藏画上句号。

    第484章黍离

    ps:月底了,红绿灯拜求支持~~~

    随着李思思的话音,从演播室的大门内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虽然不奢华,但却颇有儒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资深的藏友。

    “王先生您好!”李思思打了个招呼,问道:“今天要请专家鉴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藏品呢?”

    王先生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说道:“今天我带来一幅黄宾虹先生的《黍离图》,想请专家给我鉴定一下。”

    一听黄宾虹的名字,现场不由引起一阵小轰动。

    因为黄宾虹太出名了。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卒于1955年。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黄宾虹先生的画可非常难得,还是请箫老师鉴定一下吧。”李思思说道。

    王先生点了点头,将画轴送到萧翼的面前。

    萧翼小心的打开卷轴。只见画中画着一棵玉米,长在石头旁边。下面又出了一枝花作为陪衬。颇有寓意和情趣。在画的左上方,题着一首诗:“太虚蠓蠛几经过;瞥眼桑田海又波;玉黍离离旧宫阙。不堪斜照伴铜驼。”下方是黄宾虹的钤印。

    对于书画作品,于飞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很无聊的呆在一旁,期待着节目录制早点结束。

    他已经厌烦了,外面排了那么多的藏友,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却不能一一鉴定了。要按他的意思。藏宝人拿着自己的宝贝排着队进来,然后于飞老师像老师批改学生试卷一样,“这一件假的!”、“这一件真的!”、“这一件西周的!”、“这一件呃……上周的!”……这多过瘾啊。偏偏像现在这样一件古玩就要鉴定老半天。太没意思了。

    萧翼一边看一边点头,以他的鉴定能力当然可以看出这幅画用笔冲和,书写自然,既写实又写意。绝对是黄宾虹先生的真迹。

    看完了之后。萧翼并没有像其他鉴定专家那样把藏品递给身边的专家,而是直接宣布了结果。由此可见,因为于飞的关系,他把王秋成和欧阳霞都记恨上了。

    “我们知道,黄宾虹大师擅画山水,是山水画一代宗师,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

    萧翼终于抓住机会了,大说特说,直说的吐沫飞溅!让李思思皱眉不已,不由的看看时间,照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我们看这幅《黍离图》。人们只知道黄宾虹先生以山水画闻名于世,殊不知他的花卉画也别有情趣,而且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妙在自自在在。他所画的一花一叶,点画不加雕琢,看似无法,却寓法度于其中。简淡清雅,奇崛有致。有人说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是密体,而花鸟画为疏体,具备简、淡、拙、健的特点。所谓简就是简洁——”

    “箫老师,依您看来这幅画对不对呢?”李思思终于忍不住了,如果任由他发挥下去,真不知道他会讲到什么时候。

    而旁边的于飞则有意的夸张的哈欠连天了。

    被李思思打断了自己发挥,萧翼的心中不爽,不由哼了一声,连她也一并怪上了。

    对此,李思思也只能很无辜的笑了笑。

    “这幅画无论从笔法,从色彩,从款识等诸多特征来看,确实属于黄宾虹的真迹!”萧翼一锤定音的说道。

    王先生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多的表示。

    “那请专家老师给估个价吧。”王先生说道。

    “黄宾虹的画作近年来升值的非常快。精品的山水画作一平尺的价格都在百万以上,您这幅不是黄宾虹的代表作,画的又是花鸟,所以价格要稍微打个折,大概在一平尺柒拾伍万左右,这幅画在三平尺以上,保守估计也在贰佰贰拾万左右。”萧翼对书画的市场行情是非常清楚的,很快便估出了价格。

    “谢谢你!”王先生的表情很平淡,似乎有些不满意似的,上前拿了画就要离开。

    突然一个声音说道:“等等!”

    这么回事?怎么叫等等呢?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就连准备说结束词的李思思都有些猝不及防,望向始作俑者。

    说出“等等”这两个字的正是于飞。

    “于老师,有何见教?”萧翼冷冷的说道。

    “见教不敢,不过我却觉得这幅画不对。”于飞语出惊人,现场第一次出现了专家意见相左的情况。

    看点来了!场上的观众顿时都被吸引住了。

    “笑话!于老师这是质疑我的鉴定结果了?”萧翼说道,脸上的表情带着一丝的不屑,似乎是于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谈不上质疑,就事论事而已!”于飞说道。原本见是书画作品,于飞也就没当回事,甚至连正眼看都没有。他眼光高的很,虽然知道是黄宾虹的作品,都没有去看。

    直到王先生拿着画想要离开的时候,于飞才习惯使然的用混沌之气“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发现问题了。

    这幅画的年代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而黄宾虹早在一九五五年就过世了,也就是说这幅画根本就不是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换句话说,这幅画是赝品!

    “于老师,说任何话都要负责任!”萧翼说道。这幅《黍离图》他仔仔细细前前后后都观察过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凭他于飞又能发现什么?

    “你说这幅画不对,那好,你拿出证据来呀?只要你拿出证据,我就信你,否则的话就不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萧翼回答道。

    “证据当然有。”于飞也是毫不相让。

    “箫老弟,于老师,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两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掐”起来了,王秋成连忙解劝。

    虽然于飞在本次节目中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鉴定水平,但是王秋成还是直觉的相信萧翼。

    “于老师呀,箫老师是书画鉴定方面的专家,他鉴定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王秋成小声的对于飞说道,想让他抽身而退。

    “我原本也这么认为的。”于飞说道:“不过很遗憾,这幅画确实是假的!”

    于飞寸步不让的说道。

    这一下王秋成也没有办法了。在这种情况下,谁主动退缩谁就是认输。

    好吧,现在的这种情况只有任由他们去了。

    “这位专家老师,您说我这幅画不对,请问有什么证据吗?”王先生扬了扬手中的卷轴说道。

    “证据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幅画根本就不是手绘的,而是印刷的!”于飞说道。

    第485章印刷品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哈哈哈哈……”萧翼发出了放肆而夸张的笑声:“印刷?你说印刷?你没搞错吧?难道你不知道印刷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吗?”

    “特征,不知道箫老师说的是哪些特征呢?”于飞不慌不忙的问道,相比于萧翼的急赤白咧,于飞的气度不知道胜了多少倍!这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叹,看来年龄和修养并不是成正比的。

    王秋成也叹了一口气,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恐怕这次的天下宝藏节目,最后的专家对决才会是最大的亮点吧?

    “于老师你听好了。”萧翼从鼻腔中冷哼一声,仿佛长辈指导后辈一样:“印刷品的油墨没有书画用墨舒展、自如,而且书画作品的颜色和印刷品的颜色虽然看起来的极为相似,但是仔细分辨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同时,用鼻子闻一闻,印刷品是没有墨水味道的,有的也只是油墨味。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用10到20倍的放大镜可以看出印刷品都是由不同的墨点组成的,这些墨点在印刷行业上叫网点,因为印刷要加网才能实现层次多变的效果,比如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网点来实现的。”

    萧翼侃侃而谈,几句话便把印刷品的分辨讲解的非常清晰。

    然后他一脸得意的看着于飞,“可是你再看王先生的这幅画,用墨舒展自如。笔触清晰。”萧翼将放大镜放在画上,“用放大镜来看也没有任何墨点的存在。于老师,您不会是刚才鉴定的太多了。得了妄想症了吧?”

    萧翼的最后一句话很是轻佻,相当于直接的人身攻击了。这样没有素质的行为,让很多人讶然。不过萧翼这么说也有几分他的道理。

    传统的造假主要有之类:一是临摹,这是画家学习国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但是通常临摹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高。当然也有例外,张大千先生学画时就喜欢临摹。他临摹的作品很多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甚至在拍卖行的价格比原作还要高!

    第二种是仿制,这也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

    第三是向壁虚造。是一种臆造,即根据书画家的特点进行主观的臆造,是技术含量最低的造假手段,但也能骗到人。特别是那些在收藏中猎奇的人。总是想当然认为这是合理的,结果收了一屋子的千奇百怪的瞎活。

    第四种是半成品造假,画家本人画到一半,没有完成,造假者会完成补全冒充,这类作品半真半假,很难鉴定。

    第五种是专门针对古代册页造假的,称为“雨夹雪”类。把原本一本册页临摹,以真假交错方式重新装订成两本册页。属于鱼目混珠的做法。

    第六种是假画配真题跋或真画配假题跋。

    第七种是本人请人代笔,古今画家都存在这种现象。特别对于一些作品市场行情比较好的作者,因为其作品供不应求,作者在无暇分身的情况下,便会请人代笔。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有出现了水印添墨、电脑刻章、装裱作旧、陈旧宣纸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

    但是像萧翼说的那样,印刷品上会留有墨点,这就如同印刷品的“胎记”一样,是复制品与手绘作品的主要区别,可以说是无法去除的。

    萧翼的反驳证据非常有利,一切不利的矛头都指向了于飞。

    “到底是年轻呀,虽然知识非常渊博,但还是有看走眼的时候。”一位观众惋惜的说道。

    “我看于老师的眼力是到了,就是有些太冲动了。”另外一位的观众说道:“你没看刚才于老师从始至终都没有仔细看那幅画一眼吗?”

    看到于飞被萧翼质问的“哑口无言”,王秋成、欧阳霞甚至包括李思思都暗暗的替他着急。

    “王先生,您的藏品能否让我上上眼?”于飞本来想直接反驳萧翼的。

    但是想到自己还没有仔细看过那幅画,要是知道细节显得太不合理,也太武断了,恐怕会招致怀疑,因此于飞缓了一步。

    “于老师请便。”虽然于飞质疑王先生的画是印刷品,但是王先生并没有惊怒,还是很配合的将画递给了于飞。

    于是,在众人的瞩目下,于飞再次打开了那《黍离图》。

    现场的大屏幕将《黍离图》的影像清清楚楚的显示了出来。

    看着这张精美的画,现场观众议论纷纷。

    “这幅画应该是真品无疑!于老师这次可是鉴定失误了。”一位观众说道。

    “不一定,这幅画太完美了,肯定有问题。我支持于老师。”另外一位观众反驳说。

    好在于飞只是看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站直了身体,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幅画确实是一幅印刷品!”

    “啊?”现场不由想起一阵惊呼声。要知道很多人还以为于飞提出看画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他大可以说刚刚是因为没有仔细鉴定这幅画,所以才有了疏忽,经过刚才的鉴定,他已经可以断定这幅画确实是真迹。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依然坚持这幅画是假的。那就意味着他必须将萧翼的证据一条一条的推翻,同时也要将这幅画的不对一一指出来。

    萧翼的论证非常有利,年轻的于飞能做得到这一点吗?这是很多人都怀疑的。

    “于老师,空口无凭,还是拿出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吧。”萧翼不屑的说道。

    “箫老师稍安勿躁。”于飞总是不急不慢的架势,“刚刚箫老师的鉴定对于以往来说确实没有丝毫的问题。但是就造假来说,不管是工艺还是技术都在日新月异的改进,要想准确的分辨真伪,就要求我们的鉴定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加以提升。只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能让所有的造假手段无所遁形。”

    “于老师,少整那些没用的,你只要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就行了。”萧翼不耐烦的说道,浑然忘记了刚才他鉴定的时候,口若悬河是多么的罗嗦和讨人厌。

    “好!如你所愿。”于飞说道:“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九九九年,美国惠普公司研制出来的颜料喷墨印刷设备,这种设备在复制假画的时候会先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后输入电脑;随后把电脑显示的颜色转化成印刷色系,即黄、品红、青、黑四原色;最后就是控制墨滴分布,打印作品。在印刷过程中,颜色、位置都由电脑程序控制,非常细致。因此它使用的颜料墨与书画作品使用的颜料更为相似,可直接印刷在无涂层的宣纸上。微喷技术使得墨点细小,印刷作品的墨点很难被观察出来。同时制假人还会选择使用激光制版,再利用相关技术消除网点,使检测方法抓不到把柄。”

    “什么?”于飞的话彻底颠覆了大家对于书画作品鉴定的常识,如果印刷品检查不到墨点的话,那又该怎么检查呢。

    “一派胡言!”萧翼反驳道:“如果出来了这样的技术,那么我怎么不知道,又为什么连一件这样的造假作品都没有遇到过?”

    “很简单。”于飞笑道:“箫老师每天沉浸在古玩字画的鉴定中,哪里有时间去关注最新的技术革新呢?别说你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造假作品,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不就是一幅吗?”

    于飞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时机了解到了这一消息。虽然混沌之气能够鉴定出这幅画不真,但是要找到有说服力的理由还是太难了。于飞便想到了之前看到的那种技术。

    萧翼还想反驳,却听有人说道:“不错,确实有这样的技术。”

    第486章邀请

    ps:月底了月票别留着了,都投来吧!!!

    是谁?是谁竟然如此坚定的支持于飞?!

    萧翼用他怨毒的眼睛巡视着,于飞所说的内容,他压根就不信,他不信会有这样的印刷技术竟然连墨点都能掩盖的看不出来。

    他认为这根本是于飞在杜撰!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会有人附和,自己这个书画鉴定专家都不知道的事情,竟然会有这么多人知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人肯定是于飞的死党,要么就是于飞有意安排的。

    但是当他看到说话的人的时候,顿时愣住了。

    因为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黍离图》拥有者王先生。

    “王先生,您……”萧翼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他早看出王先生气度不凡,所以在言语之间也不愿意得罪,却没有想到王先生竟然倒打一耙,反过来帮于飞!

    王先生并没有因为萧翼的惊讶和委屈而停止,而是继续说道:“于老师说的不错,这样的印刷技术确实已经发明出来了,而且也已经应用到古董的造假中了。”

    “什么?”现场的观众议论纷纷,都感觉到匪夷所思。本来萧翼对于印刷品和真品区分的方法讲解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都感觉到深有所得,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方法都已经落后了,不能用了!

    “那箫老师刚刚说的区分方法岂不是什么用都没有了?”一位观众心直口快的说道。

    “那可不是》你没见他自己都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跟他学,就是学了十分又有什么用?”另一位观众说道。

    萧翼一张老脸涨的通红。在这么多人面前被质疑,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他自认为在古玩的鉴定方面很有天赋,而且从小混迹古玩市场。经验丰富,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名声竟然在天下宝藏的节目现场?(精彩小说推荐:

    ) ( 捡漏 http://www.xshubao22.com/3/38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