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2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光膀子瞪着舒校长说道:“姓舒的,你是不想活了吧?你这人不配当人民教师,不但同情右派,还竟然嫌贫爱富,说好的女婿说不要就不要了。滚!”

    舒校长以前被学生批过,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想再替郭拙诚说话,但又不敢说出来,心道:郭拙诚这孩子以前那么聪明,那么机灵,今天怎么变得如此呆笨了呢?明知道人家是来抓把柄,是来找茬的,你怎么就顺着他们的话说,怎么把你爸私下在家里说的话说出来?你这不是害你爸爸吗?

    郭拙诚似乎真的傻了,又说道:“我爸说的可多了。”

    光膀子装出和蔼的样子,笑问道:“比如呢?”兴奋的目光显示他是多么的迫切,多么地激动:把柄啊,就这么容易到手。

    第一四四章岿然不动

    郭拙诚说道:“比如,我爸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应该让所有的上山知识青年都参加考试,只要他本人没有犯罪,不管他家里的人是右派、是地主还是资本,都应该容许参加考试,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他还说,过几天等他从农村调研回来之后就着手筹办补习班的事,让所有愿意参加高考的人都参加培训※取免费,实在不行也只要交一点点钱,给老师一点生活补助就行。”

    光膀子青年大喜,想不到郭拙诚这里又报出一个猛料,他现在真是爱死这个无脑的郭拙诚了。有了这个把柄,把它交上去,还不让郭知言这个县委书记不死也脱一层皮?

    舒校长急了,顾不上其他,连忙说道:“郭拙诚,你瞎说什么,马上给我回家去。”

    但围上来的那些学生则一个个脸上放光,特别是那些家庭成分不好的学生更是心跳不已:连右派、地主、资本家的子女都可以参加高考,那我更加可以了。还不用交钱?太好了!郭书记真是好人啊。

    光膀子青年大声说道:“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都听见了郭知言的儿子刚才所说的话。他不但在做同情右派的事,在做鼓动农民走回头路的事,而且他还制定了一个个反命计划,你们听见了没有?”

    殷桂等几个人大声喊道:“听见了!”

    有一个人还大喊道:“郭知言是反命!打革分子郭知言!”

    几个人还真的喊起口号来。

    郭拙诚算是见识了这个时代的狂热,他大声喊道:“你们也太能颠倒黑白了吧?一个上级组织任命的领导干部,随便就被你们诬陷为反命。我看你们才是反命!……你们还有事没有?没有事就给我滚,我们这么还要上课呢,别影响大家学习。”

    光膀子等人倒也没有胆子大到敢到学校里打架,不说是他们,就是混混熊癞子也不敢,最多也只能堵在校门外。

    实际上,现在光膀子的心里早就笑开了,对于打不打郭拙诚这个小孩子,他无所谓。听了郭拙诚的那些话,他觉得今天的收获大大超过预期,回去说给某些人听,得到那些人的夸奖远比打这个孩子爽得多。

    他冷笑几声,举手一挥,说道:“走!今后找他算账!”

    几个人就这么离开了,只有那个被郭拙诚扔出去的学生和殷桂心里很不舒服,两人都以为今天能好好打郭拙诚一顿出出气,谁知道这些同伴就这么走了。

    学校又恢复了平静,郭拙诚“正式”成为了补习班的老师,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郭拙诚讲的课,每次郭拙诚讲课,教室都会坐得满满的,走道和后面还站了不少其他班级的学生。他们一个个听的非常认真,那专心的样子比幼儿园的小孩子还听话。

    后来还有学生要郭拙诚给他们上物理课、上化学课,但郭拙诚拒绝了。因为身体特别是嗓子受不了。

    但是,他也没有完全不讲物理、化学课,只是将教室移到了舒校长的家里,听课的学生只有了梁凉、舒巧两人而已。

    本来舒校长要殷桂也一起听听,但殷桂拉不了面子,加上他的成绩跟两个女孩的成绩相差太远,坐在一起感到很难堪,于是他干脆不与郭拙诚见面,嘴里说的却是看不惯郭拙诚与舒巧在一起说说笑笑,简直不成体统。

    舒校长两口子却装着没听见。

    有了《宜贡日报》的宣传,有了郭拙诚面对众人的泄密,县城到处流传着县委书记郭知言替右派目、同情右派、鼓动农民分田地的事情,也流传着郭知言不久就会撤职的传言。

    传言传到印刷厂,厂里的右派既感动又担忧。在他们心目中,郭知言是他们的亲人,更是他们的恩人,他们甚至消郭知言能主动站出来与他们划界线,他们不想看到郭知言因为他们而倒霉。

    有的人甚至悄悄地找到田小燕,请她劝她的丈夫郭知言做一个样子与右派划界线,他们诚恳地说道:“田主任,我们现在有了郭书记的保护,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如果郭书记出事,我们又找谁?谁又敢帮我们出头啊?”

    田小燕唯唯诺诺,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心里已经认同这事的她还是回家将自己的的说给了儿子听。

    郭拙诚却轻松地说道:“妈,你就放心吧。爸爸绝对不会有事的。”他的话很冠冕堂皇,“做人也好,做官也好,都应该凭着良心做事。明知道右派是无辜的,明知道他们受了冤枉,我们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农民分地也是好事,大家都知道。再说,爸爸现在也不是真的将公社、大队的田地分掉,只是赞同下面的干部将农民的自留地扩大一部分而已,怎么说也没有什么大事,你着什么急?”

    他只能说这些大话、套话,不能说还要一段时间公安部就会向中央递交有关给全体右派帽的报告,也不能说几个月后川昌省委将下发肯定农民扩大自留地、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的文件。

    可以说郭拙诚的本意就是要让右派感激父亲郭知言,要让农民都知道父亲郭知言是在舍身为他们挑涤。

    关键也就是在目前这段时间,现在正是赢得民心的黄金时期,过了这段宝贵的时间,想赢得民心都不可能。那时候上级鼓励这么做了,你吆喝声最大也显不出珍贵来。

    田小燕的日子过得忐忑不安,地委书记卢南陵的日子也不同一般。现在舆论造出去了,郭知言的名声可以说是“臭”大街了,但他却不敢真的对郭知言下手←传部副部长黎迈好几次明里暗里提醒他将郭知言拉下马,可是卢南陵得到各种渠道来的信息都是郭知言竟然做的都对,都符合现在的潮流。

    虽然现在官方没有明确对右派说平反,但也没说继续打压。至于扩大自留地,不说其他地方,就是宜贡地区也有不少地方在做,郭知言并不是特例。

    最让卢南陵郁闷的是,省委书记阳铭同志一反过去暧昧的态度,现在在内部会议上开始明确表态支持,甚至在不同的场合直接表扬了郭知言这个小小的县委书记♀个时候将郭知言拉下,还不狠狠地得罪这个政坛大佬?

    卢南陵甚至觉得自己现在是在成就郭知言的贤名,是在帮他铺垫仕途。

    就在他为自己举棋不定而懊恼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他郁闷之极的事:极力想拉郭知言下马的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黎迈竟然在玩女人的时候被人堵在床上,现在被关押在公安局,举报他的人就是他原来的手下,一个叫吴昊的人。

    卢南陵不惋惜这个看不住自己裤裆的家伙,无论是坐牢还是枪毙,对他都无所谓,他在乎的是这个家伙被抓后,会不会供出其他内幕,会不会造成宜贡地委的官场大震荡。

    此时的他一边咒骂着黎迈这个王八蛋,一边安排人紧急处理有关事情,尽可能将黎迈被抓所产生的影响压缩到可以控制的范围。

    让卢南陵几乎致命一击的是,中央正式下发了有关恢复贤圣同志职务的文件通知。那个风传将上台的小个子伟人终于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就是官场白痴也知道,随着这个伟人的上台,中央的政策肯定将有所调整,而且会按照这个伟人的思路进行调整,以前很多他所反对的政策将会被取消。

    不但是卢南陵,就是这段时间夹起尾巴做人的地区行署专员汤和春在看到这个文件后也忍不住哀叹了一声,心道:“完了,右派们的春天到了。……,这个姓郭的怎么怎么好的眼力?怎么对局势把握得如此精准?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才能不被淘汰?”

    不知不觉间郭知言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从上面来的压力一下烟消云散了。

    没有了小人的掣肘,郭知言的工作自然更加没有什么麻烦。郭拙诚也安心地在学校又当学生又当老师,日子过的充实而忙碌。

    但是,郭拙诚一直没有忘记另一件事:印刷厂印刷高考资料。

    在他的推动下,在右派的全力支持下,在田小燕这个“太上皇”的亲自指挥下,印刷厂对高考资料清样进行了仔细检查和讨论后,开始加班加点的印刷。

    虽然到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的,的国家万一不恢复高考,这些书本可就砸在手里。即使这些损失不摊到个人身上,但印刷厂的日子将越来越难熬。

    他们都焦急地等待着恢复高考的正式信息。

    但是,在郭拙诚的坚决坚持下,田小燕咬牙命令印刷机二十四小时不酮,拿出所有资金大肆采购纸张。

    除了郭拙诚,所有的人忐忑不安地看着一卡车一卡车的纸张变成一本本一本本散发油墨香味的书籍,源源不断地运进仓库堆放起来。仓库越堆越满……

    第一四五章订单缤纷(求订阅)

    众人盼望的消息终于出来了!

    10月21日全国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消息中还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其他地方的有资格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不同,水甸县的年轻人在高兴之余更多的激动和庆幸,要知道他们可是比其他地方的考生提前三个月进入补习!

    他们与其他考生已经不是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将来考试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占很大的便宜。

    最激动的是那些所谓“地反右”的子女们,在县委书记郭知言的推动下,他们和其他人的子女一样参加了高考补习班,心里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有资格参加高考。等上级有明确的政策宣布他们真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后,一个个泪流满面,一个个说着感激郭知言的话语,差点将他当成了再生父母,当成了他们最大的恩人。

    而且他们是第一批拿到高考辅导书籍的人△为右派子女,又是印刷厂的子弟,他们每人都免费得到了一套共四本自学丛书。他们第一次没有被人歧视,第一次提前他人享受到了这种待遇,虽然一套书只有二元多钱,但让这些右派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激动了好久。

    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宣布后,就是已经知道这件事的郭拙诚内心也有难以抑制的兴奋,他知道这是他这辈子人生的真正起点。

    他甚至有点紧张、有点的。

    当然,他不是的能否考上大学,而是的能否成为全省的高考状元。至于全国的高考状元,他倒是没想过,主要是这次考试各省自行命题,各省与各省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人们不会无聊到推举一个全国状元来。

    与郭拙诚的的相反,田小燕却是大喜,心中悬着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从来没有承受过如此巨大压力的她不由热泪盈眶。激动之余,她立即安排人员将早已经印刷完毕的《高考资料征订单》寄往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时按照郭拙诚事先制订的计划,将印刷好的书籍租用军队的卡车,一车车运往夔关市。

    夔关市是位于长江边上的一个港口城市,水运非常发达,上千吨的轮船可以直达北楚省的戈汉市,那里有水路和铁路达到全国各地。

    在此之前,印刷厂已经在夔关市、戈汉市租好了存储书籍的仓库,安排好了人员。其中牟小牛就长在戈汉市,按照郭拙诚的要求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结交有关人员。

    开始五六天,没有收到一封信的书籍订单,也没有接到一个电话。

    孤注一掷的田小燕等人有点沉不住气了,一个个用探询的目光相互打量着同事。倒是厂长笑着安慰道:“哪有这么快啊,我们的订单还没有邮寄到别人手中呢。至少也得七八天,加上他们讨论思考一二天,然后把订单寄回来要七八天,非得半个月二十天不可。你们怎么就这么着急呢?”

    大家讪讪而笑:“是啊,是啊,我们太性急了。”

    田小燕回家后还是坐立不安,看见儿子回家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

    郭拙诚主动说道:“妈,你们就不能放松一下自己?以前你们着急国家不宣布恢复高考,的损失大的怎么办。好,现在恢复高考的消息来了,你们应该放心了吧?可你们高兴没几天又开始的没有人订货。嗨,我真是服了你们。”

    面对自己的妖孽儿子,田小燕竟然有点不好意思,她期期艾艾地说道:“我……我……,这不是事情太重大吗?我们印刷厂可是砸锅卖铁印这些书籍。如果……我是说如果失败了,我们厂那么多人靠什么过日子?总不能吃书吧?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把你爸拖下水。”

    郭拙诚说道:“再耐心等三天,如果没有,我负责将它们卖掉。”

    田小燕白了儿子一眼,说道:“你卖掉跟我卖掉有什么区别。如果这是出了问题,我揪掉你的耳朵,哼!”说到这里,母亲的权威又在她身上恢复了。

    田小燕没有等到三天,因为第二天一上班,专门成立的销售部就接到了沪盒新华书店的电话,仔细询问了书的内容。在印刷厂保证如果质量不合格负责赔偿后,对方一口气要求订购二十万册!

    “二十万册?”销售部的人大吃一惊,屁股从椅子上弹起来,惶恐地追问了一句,“你们真的要这么多?”

    销售部这个惊恐的样子比在野外突然看见一条毒蛇还过分,让他旁边的另一个人也吓了一跳,连忙跑过来,将耳朵紧紧贴在话筒边。

    对方显然很得意自己造成的轰动效果,很牛皮地说道:“这是第一批!如果质量好,销售情况理想,我们再追加五十万册。”

    销售部人员听到这么大的量反而不敢做主了,连忙请对方等一下,他去找印刷厂负责人来决定。

    田小燕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工厂虽然一直在加班加点印刷,但到现在为止也一共才印刷了五十万册。沪盒一个新华书店就要订购总量的一小半,这可怎么办才好?

    等她接了电话,说出工厂目前存货不多的实际情况,沪盒新华书店的人立马说道:“我们马上付钱,但你们必须优先供应我们的。”

    到底是直辖市的单位,干什么都牛气,首先就砸钱下来。

    田小燕还能说什么呢,她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大声说道:“好,好,我们一定努力加强生产,坚决满足你们的需求。坚决为沪盒人民做贡献。”

    她那说话的样子就如下级向上级汇报一般。

    如果按行政级别来,沪盒新华书店也确实是水甸县印刷厂的上级,而且差别很大,人家是副厅级单位,而印刷厂是不入流的副股级单位,现在还被撤销了等级。从这个方面来说,印刷厂的级别连跟沪盒新华书店提鞋都不配。

    挂了电话,惊喜的田小燕立即跑到厂党委书记和厂长两人所在的办公室,大声宣布了这件大事。如她所预期的一样,两位领导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田小燕。

    沪盒在水甸县人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其地位与首都燕京相差无几。对于燕京,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就是天门。

    如果剔除掉这个地方,沪盒在人们心目的地位比燕京还神圣。

    沪盒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沪盒生产出来的商品都是他们所见过最好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布匹等等,只要是沪盒出的,一定是高档货,价格高不说,还得有购货票,也只有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用得起。

    昨天厂长还在劝人家要淡定,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差点缓不过气了,脸色潮红地说道:“沪……盒……真的是沪盒?二十万册?”

    消息在第一时间里传遍到工厂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心存疑虑的人一下子如打了鸡血似地亢奋起来,本来懒洋洋的身体一下充满了活力,印刷厂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田小燕走到哪里,那里的人都恭敬而客气地打着招呼。

    在这一刻,再也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更没有人质疑她专权。现在她和她丈夫的形象在这些人心中无比高大。

    沪盒新华书店的这个订货电话如一根导火索,引爆了订货的狂飙。挂了这个电话不久,销售部的电话就再也没有停过,一个个都是要求订货的,而且数量都很大,至少是一千册以上。销售部的人昨天还的没有人订购,今天却的答应下来之后无法供货。

    等到晚上一归拢,仅仅一天竟然谈妥了一百三十万册的量!

    看着这个数字,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还是第一天啊,第一天就有这么大的量,今后还不知要多少。”

    结果田小燕回家又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郭知言以为老婆身体不舒服,连忙问她怎么啦,要不要请假休息几天。

    郭拙诚笑道:“爸,你就别献殷勤了。妈妈是被富贵病闹的,她心里其实狂喜着呢。”

    郭知言急忙问道:“啊,小燕,有人下订单了?”目光里充满了急切。

    田小燕白了丈夫一眼,又狠狠地瞪了儿子一下,想开口说什么,但还是觉得有点不解恨,伸出手在郭拙诚额头上重重地点了一下:“臭小子!就你能,啥都知道。今年若是考不上大学,我让你三日三夜不吃饭,哼!”

    郭知言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太好

    燕,你们卖出去多少?”

    田小燕揪了丈夫胳膊一把,说道:“孩子在呢,喊得这么肉麻……,”娇羞之后又得意地说道,“今天我们谈妥了一百三十万册!够多的吧?”

    郭拙诚、郭知言不约而同地张大了嘴巴,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多?!”

    郭拙诚的动作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虽然他知道这类书籍肯定抢手,但绝对没有想到抢手到如此程度。

    一百三十万册,就前世也是一个让人流口水的数字,这才一天啊!

    第一四六章参加高考

    沪盒新华书店下订单之后仅仅两天,就有人开始亲自上门要货。

    开始几天只是川昌省各新华书店的人,后来是外省的,最后连东北龙江省冰城新华书店都派副书记亲自前来提货,按他的说法是提不到货不走。

    与前世一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印刷厂不断接到地区行署甚至省委领导批的条子、写的批示、打的电话、……。

    内容无一不是请求、要求或者命令印刷厂优先给某些单位解决书籍问题。

    这些条子、电话、批示让田小燕等人应接不暇。虽然让人很烦很累,但他们痛并快乐着♀些小人物很是享受了一番被大人物尊重、被其他人讨好的快感。

    因为僧多粥少,高官们的条子、批示、电话也只能满足一部分,那些满怀信心而来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能领走几册书。

    现在,印刷厂的干部职工很自然地都成了人人争抢巴结的香饽饽,很多外地来采购书籍的领导在街上只要听说某个人是印刷厂的,立马就陪着笑脸凑上去,打听有关印刷厂的事情,游说着请他介绍厂里的领导给他认识。

    就是在印刷厂里打扫卫生的老头、老太,现在走在街上都是昂头而行,恨不得在额头上贴上三个字“印刷厂”,以吸引更多羡慕的目光。

    那些在前段时间争先恐后要求调离印刷厂的人,肠子都悔青了,更是受到了别人的讥笑,讥笑他们从金窝窝里哭喊着跳进垃圾堆里。

    之前,这些调离了印刷厂的人对帮助他们调离的亲戚朋友千恩万谢,而现在这些后悔不迭的家伙恨不得冲上去给这些亲戚朋友甩上几个耳光才好:“草,如果我没有调离印刷厂,老子现在也是吃香的喝辣的,走出去谁不巴结我?”

    印刷厂的待遇可是大大地改变了,虽然不敢如前世某些企业那样大肆发钱,但一些暗地里运作却是少不了的:不是昨天发肥皂,就是今天发大米〔么绿豆、白糖都是以防暑物资大袋大袋的发,还有鸡蛋、猪肉什么的,都是以加班补助发下去的。

    以前穷到连饭都没吃的右派,现在可是吃得满嘴流油,打的饱嗝都有肉香味,真是让人嫉妒,眼红。

    有几个门路宽的人试探着找人要重新调回印刷厂,但厂里的人一句话就堵死了:“县委郭书记说了,现在印刷厂不缺人,谁同意调人进来,就让谁自己发工资给调进来的人。”

    对于印刷厂发生的事,郭拙诚只是从母亲那里听到了一些,田小燕并不想让他插手,怕耽误他的学习。

    郭拙诚自己也不想插手,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是脑子有问题也知道怎么做,无非是加班加点印刷、加班加点运输、加班加点地采购原料,然后是大把大把地数钱。

    他没有将这个集体印刷厂办成现代化传媒企业的心思,也就没有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在里面。等右派们的政策一改善,他们肯定就会远走高飞,这个临时“安置点”的使命也就完成,将来会变成怎么样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了。

    他现在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在教学上。

    因为国家恢复高考的通知发出后,报名参与高考的人实在太多,历届高中毕业生凑在这一次报名,导致各地新成立的招生办叫苦不迭,最后各省几乎同时想出了一个办法:筛考!

    也就是将所有报名参加高考的人进行统一的资格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考生才容许参加正式的国家高考。

    川昌省这次筛考是在11月5日进行的。全省参加这次资格考试的人高达二十一万,最后只有五万人获得了参加正式高考的资格。

    让其他地方的人意外、而水甸县的人却认为理所当然的是:水甸县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近四百名考生中,竟然有三百二十七人获得了正式参加高考的资格。只有六十四个人被淘汰♀六十四人中就包括那个不愿意跟郭拙诚学习的殷桂。

    这个倒霉的殷桂首先被舒校长大骂了一个下午,第二天又被闻讯赶来的父母骂了一整天,最后在他答应今后一定跟郭拙诚、跟舒巧、梁凉她们好好学习、保证明年通过筛考后,他才摆脱了被骂的厄运。

    全省筛考平均淘汰率为百分之七十六,而水甸县的淘汰率只有百分之一十六!这个消息轰动全省,不但宜贡市、攀枝县等附近的考生纷纷前来请求参加补习班,就是省城也有人前来请求参加培训班。

    一时间县城里的招待所、旅社人满为患,县城一中到处都是请求上补习的人,甚至影响了在效习的高中生。

    自从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后,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以前完全不同,大部分学生终于与“刻苦”二字粘上了边。

    最后还是郭知言拍板,腾出一个效益不好、时常工的工厂出来,接纳这些外地来的考生上补习班,同时严禁非本校高中生进入学校,并向外通知不再招收补习班人员,这才把局势稳定下来。

    当然,在补习班人员招收的时候,又有领导打招呼、批条子,让郭知言有点烦不胜烦。不过,这种麻烦依然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十二月二十四日,郭拙诚和全国五百七十万考生一样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具有成年人心智的郭拙诚也不由激动不已:我参加第一届高考了,呵呵。

    他也就是激动了一下而已,当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进来的时候,他内心平静如水,接过数学试卷不慌不忙地浏览着,看着看着,他的嘴角浮起了一片笑容。

    他无意中抬头看了一下旁边,只见周围的考生一个个惊喜不已。

    有一个女孩还朝郭拙诚看过来,眼里露出感激的神色,那意思在说:“郭老师,谢谢你,这里的题好多都是你讲过的题型。”

    有一个男生朝郭拙诚账一下眼:“郭老师,你真牛!这里竟然还被你押中了一道呢,十五分的题,前天你在黑板上讲解过的,一模一样。”

    考虑到这是考场,大家都没有发出声来,也没有过多的感情交流,都低头认真地做着试卷。

    郭拙诚没有装,没有对那些题目搞什么多种解答,也没有用什么大学里的高等数学去解题。他老老实实地按照高中的知识解答着。

    他解答得不急不缓,字写得异常工整,就如是印刷的一般。

    他知道这张试卷绝对可以打满分,他现在认真解题的目的只是让阅卷老师感到赏心悦目,让他阅卷的时候惊叹。他不但把字写得很工整、很漂亮,就是排版也很有讲究。他估计即使卷面上有扣分的地方,这个阅卷老师也不好意思下手。

    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郭拙诚就被无数的大哥大姐围住,他们都热情地说着感谢的话,最活泼的反而是那些女生,或扯着他的胳膊喊郭老师谢谢,或站在他面前眼冒星星问他为何如此有本事,还有的干脆抱着他又是笑又是跳的……

    很多人在欣喜地对着答案,有的人则拿着水甸县印刷厂出版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翻看着,寻找里面相类似的甚至完全相同的题型。

    一个个向别人说着自己是如何地精明,如何地想尽办法买到了这套书,同时不忘夸赞这个印刷厂做的好事。

    夸赞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人远远不止水甸县,几乎全国各地各个考场都有发生。

    郭拙诚事后发现,虽然每个省是**出题,但每个省的数理化试卷都多少从这套丛书里寻找了习题作为考题。很多省份只是将里面的习题改了一下不太关键的数字,然后作为考题让考生考。

    正因为如此,水甸县印刷厂出版的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后来被考生们称之为高考圣经,都以拥有一套为荣□至就是已经考上了大学的人还不愿将这套丛书送人、舍不得送给下一届的人使用,而是将它们带到大学,或者干脆珍藏起来秘不示人。

    导致这套自学丛书一版再版,其印刷总数远远超过了前世那套横扫印刷界的自学丛书的数量。让水甸县印刷厂赚得盆满钵满,这个小小的集体企业成了宜贡地区乃至川昌省的明星企业,其规模大大超过郭拙诚的预期。

    十五年后,这个企业几经波折、几轮起伏,最后在田小燕董事长的带领下在沪盒股票市场以“西南传媒”的名义整体上市,实现了新的辉煌。

    当然,这是后话,这个印刷厂的跌宕起伏非常复杂,在此不必细述。

    下午考的是语文。对于这一届的高考,前世的郭拙诚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虽然数学试卷中他押中了一道题,但那是碰巧,或者说出题的老师根本就是从自学丛书中抄下来移到试卷上的。

    但是,他却清楚的记得川昌省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目是《大治之年气象新》。

    他之所以如此清晰地记得这篇作文题目,是因为前世的时候他的岳母娘是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退休之后很是无聊,时不时说起她过去教书期间的一些辉煌历史,说得最多的是她的一位学生在77年高考时写的那篇高考考试作文刊登在国内有名的某张大报上。

    凸的打赏,感谢各位订阅)

    第一四七章我想和你在一起

    老太太还多次说过这个时候的高考对作文要求宽松:只要文字够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能够将报纸上的时髦语句灵活地用上、符合当时的政策就能得高分。

    老太太平时不喜欢唠叨她的学生谁谁谁当了什么大官,谁谁谁有了什么大的成就,而是喜欢唠叨的是谁谁谁在学校里用功、谁谁谁考试的时候取得过什么成绩,特别喜欢述说那些以前成绩不好但在她的教育下取得进步的学生的一些小事。

    郭拙诚当时想不听都难,因为上门去看望她两口子的时候,除了他其他人都不喜欢她的唠叨,他总不能凉着这位老太太让他难堪吧?他不但听而且还不时插一二句话,问上一二个词,老太太高兴得像过节似的,见人就夸她的女婿好,体贴老人关心老人。

    郭拙诚心里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他老婆也清楚,他儿子更清楚,但一家三口都只是私下了笑笑而已。他自然也被妻子、儿子赋予了全权安慰老太太的重任,每次回来探望两个老人,他就是老太太的专职听众。

    看到语文试卷上的作文题目,郭拙诚心道:“好人还是有好报啊,如果当时不听老太太的唠叨,这一世哪里记得这个作文题目?……,嘿嘿,当时应该多问她一些其他题目就好了。”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高考分数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他绝对能考到高分。知道了所有的题目,也不过是考高分,即使全部科目都是满分也不可能跑到火星上去读大学。凭他现在的知识和高考成绩,他还不是随便填报国内哪所大学都能被录取?

    对于这道高考作文题目,郭拙诚自然没有告诉别人,只告诉了梁凉、舒巧两人,因为她们不是别人。而且他也没有直接告诉她们,而是自己为她们出了十道作文题让她们和自己一起写,其中有一道就是这个题目。

    写完这些作文后,他又请语文老师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听取语文老师的意见之后,他们再进行修改☆后,郭拙诚有意无意地逼着她们背熟其中的两篇文章,自然,这两篇中就有考试的这篇了。

    ……

    两天的高考一闪而过。

    高考最后一门课考完结束的时候,舒校长早已经守在郭拙诚所在的教室门口,看见郭拙诚一出来就抢上几步将他扯住,以不容反驳的口气说道:“走!到我家吃饭去!”

    走在去舒校长家的路上,无数的考生都恭敬地招呼:“郭老师好。”

    招呼完郭拙诚,他们这才喊一声舒校长,那架势完全是因为舒校长是跟郭拙诚在一起,粘了郭拙诚的光,否则的话他们未必未招呼他。

    舒校长不但不生气,反而更高兴,一张脸笑得如菊花一般,代替郭拙诚回应那些考生,让郭拙诚哭笑不得。

    郭拙诚刚进舒校长的家,舒校长的老婆就双手捧着一杯茶过来,热情地说道:“小郭,这次真是谢谢你n巧的事真是劳你费心了。”

    郭拙诚笑道:“应该的,应该的c巧最后一门应该不会差吧?”

    舒校长哈哈大笑道:“怎么会差?她基础本来就扎实,作文又押中了题,想不考高分都难。哈哈,小郭,不是我吹牛,我女儿这次考试的分数有可能超过你哦。”

    “爸,你瞎什么?我怎么能超过郭老师?”这时,舒巧和梁凉手桥手走了进来,两个女孩的脸激动得通红,双眼看着郭拙诚直冒星星。

    最后还是梁凉忍不住,挣脱舒巧的手冲过来一把抱住郭拙诚,放声大哭起来。

    舒巧一愣,也很快依偎进她妈妈的怀里抽泣着。

    看着她们喜极而泣,舒校长继续哈哈大笑,他老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笑着说道:“好,好,你们总算苦出来了。你们可要好好感谢小郭老师……”

    郭拙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梁凉的脸,说道:“好了,好了,成绩考得好是好事,哭什么哭?哭花了脸可不漂亮哦。”

    那样子就如长辈安抚自己的孩子一般。

    确实,他现在的心智比怀里的梁凉大两倍还不止,加上他的身高比梁凉还高一点点,他心里还真把自己看成了她的长辈。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饭,郭拙诚又陪着两个兴奋的女孩对了一遍答案。

    看着他被两个高兴之极的女孩又拖又扯折腾一番之后,舒校长问道:“小郭,你爸爸妈妈让你报考哪个大学?”

    两个女孩一下安静下来,四只眼睛齐齐盯在郭拙诚的脸上,芳心却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莫名地,舒巧的脸红了,接着,梁凉的脸也红了个女孩羞涩地低下头,谁也不敢看人在心里都在骂着自己:“不害臊,他才多大?我比他大这么多,……,他这么优秀怎么可能看得上我?……”

    脑袋虽然低下,眼睛虽然不敢看,但她们的耳朵却尽可能地张开,仔细地聆听着他所发出的声音,心道:“如果他报的不是京城那两所著名大学,我就跟他报一样的学校。如果他报那两所学校,我们就报京城的学校,这样就离他很近了……”

    郭拙诚没有注意她们,更不知道她们的想法,或者说完全不在乎她们的想法,他说道:“我爸爸妈妈对我没什么要求,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舒校长,你是不是有什么建议?”

    显然,舒校长今天拖他来吃饭的目的就是如此,郭拙诚就顺势问了出来。

    果然,舒校长笑着说道:“我还真有点想法想和你谈谈,请你斟酌一下。我知道你们的知识水平,也知道你们这次考试的大致成绩,但更知道其他考生的情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三个都有机会上京城的庆华大学和燕京大学……”

    话音未落,三个女人一齐啊了一声,有惊讶更有惊喜c校长的老婆激动地问道:“老舒,不会吧?她们的成绩真有这么好?小郭我知道,可巧巧和梁凉她们的成绩……”

    舒校长摇了摇手,脸上得意之色明显可见,他说道:“这是你们不了解全国考生的现状。你们想想,我家巧巧和梁凉是什么时候开始补习的,是从六月份就开始了,都是在小郭的指导下学习,而人家呢,都是在国家下发恢复高考的通知之后才开始补习的。他们的时间比我们少了好几倍,他们又不可能有小郭这么好的老师,而且现在高考的成绩也基本出来了,虽然还猜不准具体多少分,但大致分数我还是知道的。如果她们两个还不能达到燕京大学的分数,那这个世界的天才也太多了。”

    见舒校长说得这么肯定,舒校长的老婆高兴得有点控制不住自己,连忙回厨房烧开水去了,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舒巧和梁凉则大大松了一口气,四只水汪汪的眼睛看着郭拙诚,恨不得撬开他的嘴巴,让他说出:“我会填报燕京大学的。”

    其实郭拙诚心里也知道三人的成绩如何,但他现在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有了一个新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不能去京城上大学,但这件事又不能说出来。

    于是,他说道:“既然舒校长这么说了,说明我们的成绩肯定很好,一定能达到这两所著名大学的分数标准。我们就往最好的学校报,大家都到京城不是多一个伴吗?……,不过,梁凉,我还是消你报华夏音乐学院。我觉得那里才是你发展的舞台。”

    这次梁凉报的文科,除了语文、数学、政治外,另外一科考的是史地,与舒巧和郭拙诚不同。在他们所知道的著名大学里,好像只有燕京大学才文理科全收。也就是说,梁凉若想和郭拙诚读同一所大学,必须两人同时报考这个学校。

    听了郭拙诚的话,梁凉眼泪一下喷了出来,颤抖着问道:“郭老师,我业余时间学音乐行不?其实我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爱唱歌,我可以不唱的。我还是想……”

    郭拙诚断然道:“不行。我就是喜欢你唱歌。”

    开玩笑,这辈子好不容易挖掘出一个有完美嗓音、有音乐天赋的人才,难道就让她埋没在一堆书呆子当中,难道让她今后成为一名洋打工的?

    在郭拙诚的心目中,燕京大学也好,庆华大学也罢,都不是他的理想之地“世,这两所大学占用了国家极大的财力资源,占用了国家大量的优秀生源,但并没有培养出与投资相应的绝世人才,反而为外国培养了一大批打工仔,给全国的大学带来了一个不好的风气。

    虽然中国的应试教育和僵硬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是这两所大学造成的,但它们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如果国家不是将财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过分地朝这两所大学集中,也许中国的教育就不是这个样子,也许其他大学也能冒出一二个摘取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一味地将这两所大学神化,结果树起来的样板却是如此不堪。

    说它们不堪,是相对一个gdp占世界前三位、人口基数更是占世界第一的大国而言的。如果将这两所大学平移到菲律宾,那自然是逆天的存在。

    第一四八章打造一个权力世家

    梁凉想不到郭拙诚这么说,她愕然地看着他,好久才说道:“好?(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