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3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褪敲挥薪拥酵ㄖ模部级霉叵笛扒笞约豪肟耐揪丁?br />

    郭知言作为县委书记,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几乎将其他工作压下来,专门为这些右派们鼓与呼,帮忙他们找关系探门子,给与右派们各种帮助,更是将这些人感动得哗啦哗啦的。

    在郭知言的努力下,印刷厂的右派一天天减少,出去的右派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

    也就意味着郭拙诚编制的人脉网在无声无息地扩展……

    与此对应的是,印刷厂的重要性在郭知言心目中慢慢减退。在郭拙诚的建议下,郭知言不顾别人的惊讶,毅然将老婆田小燕调离了人人眼红的印刷厂,重新回到了县教委。

    又正如郭拙诚所预计的,在所有领导的强烈请求下,从肥得流油的印刷厂出来的田小燕一下提升为县教委第一副主任。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中层干部升为教委领导。

    对于田小燕的蹿升,破天荒的没有一个人有反对意见,大家还觉得她亏大,都说郭知言有点自私,为了自己的官声、为了表现自己的高风亮节,竟然牺牲老婆的利益。

    这些话传到郭知言、田小燕耳朵里,两人为儿子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策成功偷着乐了很久。当然,田小燕也为此在丈夫面前威风了好几天,小小地弥补了自己的“损失”。

    此时的人们似乎还不明白官场上的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升官是提级别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这个“觉悟”,因为在历次政治动中,官员往往朝不保夕。大多数时候人们更在乎的是不是升官,最在乎的是提不提工资,有没有工资以外的福利。以至于那个时代有很多领导将子女安排进厂矿企业,很多在单位不得志的机关干部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调到效益好的企业工厂去,宁愿不要干部身份,这在几十年后几乎不可想象:后来的人们为了能当上一个公务员,就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所以田小燕的调离在所有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想象,实在是风格高尚。

    当右派的事情完全按照郭拙诚书写的剧本在上演的时候,郭拙诚的上大学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他报考滇南大学的事情惊动了滇南大学的领导。国家虽然没有公开考生的高考成绩,但负责录取工作的人知道,而且因为郭拙诚的成绩太突出,知道这个成绩和郭拙诚名字的人就更多了♀些人和水甸县的舒校长、王老师等人一样,都很惊讶郭拙诚的选择,甚至比舒校长他们更吃惊。

    舒校长他们惊讶的时候,高考分数还没下来,他们只是猜测郭拙诚的成绩一定很好,估计考上庆华大学、燕京大学都不难,但心里还有一丝怀疑,怀疑郭拙诚是不是高考的时候考砸了,所以填报了一个稍微普通的大学,以保证能被录取。

    滇南大学的老师看到了却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四门功课竟然只有语文扣了二分,政治扣了三分这个成绩是川昌省的第一名也是滇南大学所有录取考生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超出整整三十分

    这还不让他们惊讶的话,看了郭拙诚的档案后,没有一个人淡定了,没有一个人不目瞪口呆:他的年龄竟然只有十来岁他是去年连跳数级从初一跳到高中毕业班的这孩子小小年纪竟然立过两次大功,一次是不顾死亡威胁,舍身保护攀甸水库,一次是为坦克发动机提出改进思路

    牛人啊

    连远在京城参加全国教育会议的滇南大学校长赵启东接到电话后也不得不惊呼道:“天才啊天才,他怎么到我们学校来了?最不济也应该到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去啊。”

    当然,郭拙诚能来这里他是高兴的,他在电话里连声嘱咐学行生办的人尽快与郭拙诚和他的家人联系上,一定要好好地接待他,好好地安排好他的生活,必须确保他上学途中的安全、住宿的安全、学习的安全,决不能将他以普通考生对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天会议召开之前,赵启东就被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们围住了,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郭拙诚抢到他们学校去。

    沪盒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最先找到赵启东,他一把将赵启东拖到一边,很仗义地说道:“……,赵校长,这事你得大方一点。虽然这个孩子报考的第一志愿是你们滇南大学,但肯定不是他的本意∽先,他还是一个孩子,还不知道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区别,还不成熟的他与其说是填志愿,还不如说是瞎碰运气。如果现在把分数告诉他,让他重新填报志愿,他绝对不会再填报滇南大学,无论从哪方面讲,滇南大学都排不到全国前十名,他怎么会真心选你们这所大学?

    可以说,这个孩子这次犯了一个小错误,但情有可原,不熟悉啊。不说是他,就是我们这些人,面对国家突然宣布恢复高考,也有点反应不过来,是不?我们不能因此而耽误孩子吧?我们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机构,怎么可能让他被埋没?怎么能不给他提供最优秀的培养条件?让他呆在滇南大学读书,即使对他本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一个天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吗?”。

    第一六一章争夺天才

    第一六一章争夺天才,到网址

    第一六二章大学校长的急智

    第一六二章大学校长的急智

    从内心来讲,滇南大学校长赵启东也认同郭拙诚是误填了志愿,如果他是自己的儿子,他绝对会想方设法把志愿改过来,甚至在之前还会给儿子的脑袋狠狠敲一下:“你怎么能填报这所大学?平时看你这么聪明,这时怎么变得这么蠢了?”

    但人都是讲面子的,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凭什么你们大学能接受优秀学生而我们学校不可以?人家填报的是我们大学,我们大学一样能容下他△为滇南大学的校长,我也想滇南大学更加闻名啊。

    赵启东校长理直气壮地对这位同行说道:“你错了不要以为我们滇南大地处偏僻,你就认为郭拙诚同学误填志愿。我认为这个孩子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一定是他内心的意愿‰你不要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到这个聪明的孩子。”

    就在这时,更多的校长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个个冲了上来。当然,最牛的自然是京城那两所大学的校长。看到那两个大佬出现,刚才沪盒那所著名大学的校长都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把面对赵启东的位置让给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在急剧减少:没办法,现在中国哪所大学也无法跟这两所大学相比。

    两位大佬显然也知道自己的份量,虽然神态不是趾高气扬,但语气却有点不容反驳。一个校长握着赵启东的右手,说道:“老赵,这孩子的档案给我们学校吧。今后每次进京,我请你吃饭。”

    另一个校长抓住赵启东的左手,说道:“调档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吃饭有什么意思?我知道你喜欢字画,什么时候请你光临寒舍,我将我收藏的宝贝全部请你鉴赏一次。如果你喜欢哪件,我可以……可以借你用几天。”

    其他大学校长知道自己没戏,也就在旁边打打边鼓,议论着打听来的郭拙诚的事情。大家无一不说孩子填报志愿是胡乱填的,主要是孩子年龄小,不知道其他考生的情况,更不明白大学招生的情况。话里话外,都是说滇南大学走了鸿运,不知为什么让这个孩子知道了这个名称,但他们都劝说赵启东主动放弃。

    赵启东急了,连忙说道:“我说你们是不是该多思考一下?我试问你们,一个能够连跳几级,能够在考前辅导其他学生学习、能够考出如此高分的学生,他能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吗?能不知道自己应该考哪所大学吗?就算他自己真的一时糊涂,难道他的老师没有提醒他?难道他的家长没有提醒他,但他依然填报我们滇南大学,说明他是有意而为”

    几个争抢郭拙诚的校长一愣,不得不认同地点了点头:是啊,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们刚才做的假设只适合一般的孩子,只适合那些估分误差大的孩子。郭拙诚是什么人,是天才啊,他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众人虽然明白了,但心里却更加糊涂:他看中了滇南大学的什么呢?难道他真的看到了滇南大学有其他大学所没有的优势?可他在志愿表上选择的滇南大学机电系自动化控制专业并不出色啊。全国这个专业不说有一千个,至少有一百个吧。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科技成果,还是技术水平,不管怎么排,滇南大学的这个专业也排不到前列啊。为什么?

    有一个校长讥讽地问道:“我还真是愚钝‰赵校长说说他有意而为的原因吧。”

    不解的校长们一齐盯着赵启东,似乎从他脸上能看到什么理由来。

    赵启东哪里有什么原因透露?他聪明的脑子一转,咳嗽了一声,说道:“大家想必都知道郭拙诚同学的一些情况。他是川昌省南部人,对不对?那里的气候和我们滇南省的气候接近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离家上学,气候变化太大,对他的身心健康不利……”

    “无耻啊,有这么无耻的理由吗?连气候都被他扯出来了。”当赵启东在说理由的时候,旁边不少校长在腹诽。

    赵启东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占不住脚,可急切之间哪里能想到什么好理由?他也不管别人的目光,一边继续思考寻找原因,嘴里一边说道:“第二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机电系是由以前的动力机械系和电子系合并而成的,郭拙诚同学喜欢电子,但在动力机械上有很高的造诣,到了我们这个机电系,他如鱼入水,可以任他遨游。想学机械?可以,这里有著名的教授帮他。想学电子?可以,这里有很多老师帮他。其他大学也许这两个专业都比我们强,但未必有我们这么方便。可以说,我们学校的这个系几乎是为郭拙诚同学量身打造的。”

    这下在心中腹诽的校长们忍不住冷笑起来。一个戴厚镜片眼镜的校长说道:“赵校长,你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难道说这种幼稚的话不脸红?你们的机电系都合并两年了,还好意思说是为他量身打造。到底你是神仙还是他是神仙?能够预知两年后的事情?再说,你们两个系之所以合并,是因为你们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行,不得不合并,还吹这么大的牛。哼,真是好笑。”

    赵启东也不生气,笑道:“您没有听见我说了一个副词吗?几乎,几乎是为郭拙诚同学量身打造,听到没?总而言之,郭拙诚同学在这里有一个可以迅速提升的空间。还有一点,你们知道我们系有一个人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实在想不出滇南大学机电系里有什么大人物,整个滇南大学也就几个人有名,没听说是机电系的。

    赵启东笑道:“我就知道你们不知道。我告诉你们,我老婆在机电系当副主任”

    “啊——”众人面面相觑,“无耻”二字差点从他们嘴里喷出来。

    为了减少被人鄙视的时间,赵启东连忙说道:“我老婆在这个系,我个人肯定会花更多的精力用在这个系了。那郭拙诚同学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怀。懂不懂?”

    众人无语。

    大家都觉得赵启东简直就是在说相声。可他依然镇定自若,又竖起三个指头,说道:“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郭拙诚是聪明人,他知道宁为鸡头不做牛尾的道理。你们这些名牌大学里面有多少天才?有多少异士?他过去了最多就是锦上添花,你们未必会花多少心思在他身上?而我们滇南大学不同,他对我们可是雪中送炭,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天才,肯定会全力以赴地培养,他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关怀。我们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一个杰出人才。”

    说到这里,其他人不得不点了点头,冷静下来后,发现赵启东的几个理由也未必不是理由,虽然这是他急智想出来的,听起来有点荒诞不经。

    见赵启东如此坚决,连令人脸红的理由都娓娓道来,校长们都没有再为难他:欣赏一个学生是一回事,真要闹到跟同僚们撕破脸将他抢过来,他们还不至于。

    最后赵启东和两位著名大学校长达成一致:郭拙诚在滇南大学读本科,而在他们那里读研究生。

    赵启东心里笑道:谁知道他愿意到哪里读研究生?我们现在都是瞎操心。

    郭拙诚在众人迷惑甚至嘲笑的目光中顺顺当当赶到了滇南大学,以实现他迅速上位的计划。

    接到新生接待处的电话,系主任曹宁西亲自跑出来接待了他,亲自带他到了宿舍。

    对于郭拙诚的住宿,学蟹费苦心。没有将他如金丝猫一样养起来,但也没有将他混到普通学生中,而是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从青年教师住的那栋楼腾出一间房间来。在这间宿舍里安排了四张床铺供四个人住,不像其他学生在学生宿舍八个住一间。

    而且学校对同宿舍的另外三个人也进行了认真地选择:一个年纪十六七岁的新生叫廖新文,是郭拙诚的同班同学,这个孩子是学校安排陪郭拙诚做玩伴的№外两个是大二的,他们都是工农兵大学生。一个叫匡国胜,一个叫柳援朝。其中匡国胜年纪较大,约三十岁,是工人出身。而柳援朝二十岁左右,是从下乡的农村推荐上来的。

    匡国胜看上去就老实耿直,憨厚稳重,脾气很好,是学校安排来照顾郭拙诚生活起居的,也消他能及时处理寝室内部可能产生的纠纷。四个人呆一起,总有跌跌撞撞的时候。

    柳援朝英俊帅气,一身的腱子肉,热衷于体育运动,学徐导消他能带领大家——主要是郭拙诚——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也消他的豪气能感染到郭拙诚,不至于让这个天才变为书呆子。

    凭良心说,在目前情况下,学校能做到这一步确实是够意思了。在其他大学,学校未必会如此关心他。

    郭拙诚有成年人的心智,自然能体会出学校的苦心,他真诚地对系主任曹宁西表示了感谢,感谢学徐导的关心。

    让郭拙诚想不到的是,同宿舍的三个人中,有一个人竟然很熟悉。当然这个熟悉的时间是在前世,而非这一世。

    看到柳援朝的时候,郭拙诚并没有意识到他是自己的熟人,但系主任亲自介绍他的名字时,郭拙诚的眼睛一下亮了:他在这?哈哈,来对了

    第一六二章大学校长的急智

    第一六二章大学校长的急智,到网址

    第一六三章另一块基石(月票加更)

    第一六三章另一块基石

    他以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这个名字叫柳援朝的人,看了好一会才依稀认出他就是前世记忆中的那个讨厌的家伙。

    前世的时候,郭拙诚和柳援朝就是同事:郭拙诚当县长时,他当政法书记。郭拙诚当县委书记时,他当组织部部长。

    两人虽然是同时,但相互不对付,大的矛盾没有,但小矛盾不断。

    而麻烦制造者就是眼前这个家伙〉际上,他与县委常委里的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很僵。军人出身的他看不惯地方上的干部,总觉得地方上的干部**、贪渎、好。

    他掌管组织部大权时,对有军人经历的干部都是大开绿灯,有什么升职的机会都想到那些人。而对纯粹是从地方升上来的干部或者学院派干部,则百般挑刺,有一点小小错误就抓住不放。

    每次召开人事会议,这块茅坑里的石头就开始大放厥词,固执己见。让当时的一把手郭拙诚很是无语∫亏大家都不待见他,没有人跟着他闹,否则他的威信将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在县委,他与他纠结了好几年,直到郭拙诚升到了市里,这才摆脱这个家伙的阴影。而郭拙诚的下一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新的县委书记是空降下来的,来头很大,哪里会如郭拙诚一样忍耐?第一次常委会就被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茅石激怒了,两人当众大吵,差点还因此动手。

    那个官场新贵自然低头:世界上哪有堂堂一把手向四把手低头的道理?官司一下打到了市里、省里,最后听说还闹到了中央某些大佬的面前。闹得县里、市里鸡飞狗跳。

    新县委书记的来头大,柳援朝这茅石头的来头竟然也不小,这下可谓针尖对麦芒者相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新县委书记因为掌控力不足,屁股没有坐热,就调到另外一个县当县长去了▲援朝因为不尊重领导受了一个处分,调整统战部任部长。

    当时得知这个结论后,郭拙诚背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以前没有跟这个家伙对着干,在非原则问题上有时放他一把。否则,无根无底的自己哪里有能力对付他的后台?

    前世的那个家伙远没有现在这个英俊的样子,更没有这么和蔼、阳光。

    当时他不但一条腿瘸了,脸上也有一道长长的紫色疤痕,整个人看起来异厨狞、恐怖,也只有军人敢跟他打交道。他仗着自己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对谁都不鸟。

    人们都以为他的腿伤和脸上的伤疤都是战场上得到的,常常看见他那吓人的疤痕而对他产生崇敬之情,在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敬意。如果有领导跟他发生了矛盾,传到老百姓耳朵里,老百姓无一例外都站在他这边,都说他铁面无私。

    加上这个家伙确实不贪不色,他在民间的官声远远超过其他领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他更加“肆无忌惮”地跟领导对着干,似乎想当现代的包青天。

    只让同僚们恨得牙齿痒痒的,一个个更加疏远这个官场另类,就差骂他神经病了。

    后来,郭拙诚在市里因为主管过一段时间的统战工作,与柳援朝还是有交往。

    经过了与新县委书记的风波,又不再主管组织工作,这个家伙多少有点改变,与郭拙诚稍微能说上几句话。

    有一年春节几个县的统战部在市里开完会之后聚餐,这个家伙喝醉了,一定要扯着郭拙诚说话。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小时,直到迷迷糊糊睡着了,郭拙诚才脱身。

    郭拙诚也因此知道了柳援朝的一些事情:他的腿伤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不假,但脸上的伤却是跟混混们打斗留下的。也正是这次打斗,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让正在读大学的他躲进了他父亲手下的军营里,一边在军营里养伤一边等待外面那件事的平息。

    结果很不巧,在这个时候中越边境战争爆发,临时挂名在军营里的他因为严厉父亲的干预,也无奈之下走上了战场。

    凭借从小呆在军营养成的素质,凭借他的勇敢,他在战场屡立战功,直到在进攻老街时腿部中弹负伤退出。他从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残疾人,心情自然不好,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孤独、暴躁外加一点点抑郁。

    伤好后,因为他父亲是军队高官,加上他父亲手下的军官照顾以及他自身获得的军功,虽然瘸了一条腿,但柳援朝还是在后勤部门谋到了一个职位。

    可是,没有多久,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有感军队的庞大臃肿、战斗力低下,最高首长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一锤定音道:裁军一百万

    不但柳援朝就地转业,就是他父亲——某军军长——和他的部队也转业了。因为在中越边境战争中,该军的战绩并不理想,特别是其下辖的一个师在执行前指下达的穿插任务失败,部队损失惨重,连带军首长也被前指通报批评。

    柳援朝的父亲转业后,昔日威风凛凛的军长在省里担任的是省政协副主席,享受军级干部待遇。但他几乎没有去坐过一天班,而且很快就申请提前退休。

    因为郭拙诚对柳援朝不感冒,他说酒话的时候,他听了一些,但听的不多,更没有询问,所以对他的情况只知道一个大概,连他具体在哪所大学都没敢清楚。

    想不到两人竟然住同一间寝室,真是上天造化人啊。

    “有了他,我的计划就更容易实现了,完全不用处心积虑地钻营。”郭拙诚强行压抑住心里的兴奋,更压抑住心里残留的对柳援朝的不待见。

    但柳援朝还是看见郭拙诚有点异常,他很爽朗地笑问道:“小子,你不会认识我吧?看你的目光怪怪的。你也不用喊我叔叔,咱们是兄弟。今后我带你打篮球”

    郭拙诚笑道:“谁带谁还说不定呢。我相信你的篮球技术还不如我。”

    柳援朝大乐,哈哈大笑道:“哈哈,小子,你口气不小啊。知道哥哥我的绰号不?……,行,我倒想看看你的狗屁技术,千万不要被我打的满地找牙。干脆,这么样把,咱俩各自组织一支队伍,看谁是大爷谁是孙子。”

    听了他们的对话,系主任曹宁西大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只要这孩子不是闷声闷气的书呆子就好。

    他看着郭拙诚问道:“郭拙诚同学,你对学校的安排满意吗?”。

    郭拙诚自然知道学校的一片苦心,连忙说道:“很满意,谢谢曹主任的关心。”

    曹宁西见他如此懂事,心里更觉得舒服,高兴地说道:“应该的。现在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人才我们自然要特殊对待。不知道你有什么其他要求,如果可以,我现在就可以答复你。”

    见系主任如此许诺,其他几个人很是惊讶,虽然学校早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但他们还是猜想着郭拙诚的背景▲援朝自己是军长之子,还觉得这小孩的背景不凡。

    郭拙诚摇头道:“不必麻烦领导了,我没其他要求。只是想什么时候能见见粟广笙教授就行。”

    曹宁西不解地问道:“你想见粟教授?你认识他吗?”。

    郭拙诚回答道:“不认识。但我对粟教授慕名已久,我外婆也很佩服他。他现在在学校吗?”。

    曹宁西心里想:怎么扯到你外婆了?到底是孩子,以为说出家长来,份量会足得多,大人会更重视。他说道:“很不巧。他现在到沪盒去了,那里有一个科研项目需要他参加。如果他回来,我让人通知你‰你耐心等几天,没关系吧?”

    他说话的态度还是用平等的口气说的,因为他是聪明人,一下想到郭拙诚之所以填报这所学校,很可能就是因为粟广笙的原因。

    郭拙诚客气地说道:“没关系,谢谢曹主任。”

    此时的他只有高兴,虽然不能立即见到粟广笙,但见到柳援朝这个家伙,可以说是额外之喜,他的计划可以大大简化而超前。

    等曹宁西走后,柳援朝就带着寝室里的同伴一起去了操场。

    廖新文是球盲,除了认得郭拙诚他们手里拍的是篮球外,其他都不懂。郭拙诚拉他上场,这家伙不是走步就是打高射炮,扔十次九次都扔到场外去了,耽误了不少时间去捡球。

    寝室长兼保姆的匡国胜比廖新文这个书呆子的球艺好一些,但好的有限,竟然懂得什么是三步投篮,只不过是嘴里知道,手和脚不知道。

    剩下就是郭拙诚和柳援朝对打,两人打了十几分钟,都知道各自的球艺不错,虽然没有对方嘴里自夸的那么牛皮,但也没有对方心目中猜想的那样不堪。

    没有多久,球场了慢慢聚集了不少的人,里面还有几个是柳援朝的熟人、朋友。在柳援朝的安排下,分成两队对攻,自然郭拙诚和他分属不同的阵营。

    两人始终没有忘记篮球场上谁行谁不行的事。

    第一六三章另一块基石

    第一六三章另一块基石,到网址

    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气真棒

    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气真棒

    柳援朝以身体强壮为特色,如推土机一般在人群中横扫对手。郭拙诚以身体灵活见长,在人缝中左冲右突。

    不知不觉间,郭拙诚都忘记柳援朝前世在他心目中的印象,觉得这家伙也蛮不错的,是一个直爽人,与前世完全不一样,值得真正一交。

    这更让他欣喜不已,多一个有实力的朋友自然求之不得。

    郭拙诚总算见识了老三届的学生是如何刻苦学习了♀些高考幸运儿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睡觉、吃饭没有看书,其他时间都在用功,与郭拙诚前世大学生活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些人的用功程度远远超过他前世读高三的用功。

    倒是他们寝室的四个人轻松得多,廖新文是因为年龄小还是孩子心性,见郭拙诚他们不怎么刻苦,他也没有太用功▲援朝、匡国胜则依然保持原样,上课的时候去上课,不上课的时候就做各自的事。即使如此,他们远比郭拙诚前世的大学同学用功得多。

    在课堂上,虽然郭拙诚的年纪最小,但因为他的个子不矮,加上气质又比廖新文等年纪小的同学显得成熟得多,反而没有人认为他是最小的,大部分同学将他视为同龄人。

    加上他开朗的性格,他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充满朝气的大集体中。

    在班级如此,在寝室里也如此,三个人都把廖新文当成孩子,将他视为应该关心的对象,郭拙诚则成了匡国胜和柳援朝的玩伴。

    特别柳援朝与郭拙诚很对胃口,没有几天就将郭拙诚视为了朋友,将他纳入了他的生活圈子,每次打篮球或者他的那一帮狐朋狗友有活动,他就喊上郭拙诚。

    郭拙诚很高兴地和这个爽朗的家伙结交起来,脑海里完全出掉了柳援朝前世在他心目中留下的不好印象。

    不知不觉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n期六下课后,柳援朝找到刚出教室的郭拙诚,神秘兮兮地问道:“明天有时间没有?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郭拙诚平静而牛叉地问道:“好玩吗?”。那语气似乎是如果不好玩,我就不去了。

    柳援朝急忙将郭拙诚拖到一边,说道:“当然好玩。打枪,你说好玩不?”

    男人就是再成熟也割舍不了军人情节。郭拙诚眼睛一亮:不但想打步枪,还想打机枪∠次在省城嘉江市因为与杨小光他们起了龌龊,结果连机枪摸都没摸到就走了。

    “今天下午就出发,怎么样?明天早晨起来就可以打了。”见郭拙诚眼睛发亮,柳援朝得意地说道,“如果你的运气好,我们还能看炮兵打*。轰——最带劲”

    郭拙诚还真没有近距离看过火炮发射的场景,只见电影、电视里见过。听说能看炮兵发射,心里自然更是跃跃欲试,他更高兴的柳援朝主动提出到军营。

    他之所以报考滇南大学,一个原因是因为粟广笙教授,如果能够帮助粟教授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取得成果,不但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更为自己的宏伟目标打下一块坚实的基石。

    另一个原因就是军营,滇南省的军营,这才是他放弃京城两所著名大学而来这里的主要原因。他想利用前世记忆里的某些信息在滇南省的军队里成就一番事业,如果能在这里上位固然是好,如果不行就拿着这些成绩回到川昌省找军区司令员韩豹兑现相关红利,以实现将来的快速上位。

    众所周知,明年的2月将爆发中越边境战争,中**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只要稍有信息来源的人都知道,经过了十多年耽误的中**人是以惨胜结束的,无论是战术动作还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都已经落后了。

    无论是战争进行期间,还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军队上下都知道军队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指导思想、战略战术、机构组织、武器装备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郭拙诚前世不是军事主官,也不是军事技术人员,但他脑海里不缺先进的军事思想,不缺先进的见识。特别是前世他那个小舅子不断灌输给他的特战部队方面的知识,对目前军队的发展绝对有用。他前世本来就喜欢看军事视频,喜欢看军事书籍,喜欢看与军事有关的内参,不说谈中**队的发展,就是谈起外**队,谈起美国的军事发展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他不敢说自己现在能带领一支部队在战场上横扫敌军,但他自信有能力和现在任何一个军方大佬谈军队建设,和任何一位军事研究人员侃未来的军事发展,能说出令他们目瞪口呆又豁然开朗的军事技术。

    更何况他本身还记得中越边境战争中的几个著名战例,如果有机会结交几个军队官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点”一二,就能让中**队避免更大的伤亡、取得更大的成绩c要取得了大的战绩,这些高官们肯定不会吝啬给一下功劳给他,他在军方就有了不小的人脉,将这些人脉与韩豹那里的人脉结合起来,官场经验丰富的郭拙诚就有把握获得好处。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结交军官的机会,一个能和军官平等对话的环境。

    为了找到这个机会,为了得到这个环境,他曾经苦思冥想过,也曾经制订了很多计划,其中报考滇南大学放弃京城那两所著名大学,就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中越边境战争在中国的广桂省、滇南省的边境爆发,其中广桂省的军队称为东线军团,由许大将军指挥,战争惨烈伤亡巨大。滇南省的军队称为西线军团,由临时上任的杨大将军指挥,进展神速战果很大。

    郭拙诚选择滇南大学就是计划结识滇南军区野战部队的军官。一旦成功,他就可以将他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见识和一些前世带来的“秘密”用巧妙的方式告诉这个军官。让对方他取得比前世更大的战果,与东线部队形成更大的差距,进而突出他的战绩。

    这样,对方肯定会佩服他、欣赏他,进而大力推荐他。

    想必没有人怀疑战争时期的特殊性,火线入党、火线提拔、特殊对待等等例子举不胜举,郭拙诚看中的就是这个特殊

    郭拙诚之所以不选择去广桂省,是因为前世那里东线军团的士兵打得异常惨烈☆著名也最受人指责的就是东线总前指下令高平地区的穿插截敌任务,原定一昼夜穿插到位,将敌人兜住予以全歼。但因为敌人出乎意料地炸开水库毁坏了道路、因为穿插部队遭到早已经埋伏路途的敌军阻击、因为沿途经过敌重兵把守的水口和布局关两地,……,结果四昼夜也没有穿插到位,还牺牲了无数的战士。

    没有军事指挥经验的郭拙诚自诩没有雪中送炭的本事,更没有扭转战局的能力。人生经验和官场经验丰富的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东线战场的结果,即使他提出建议,说出某些秘密,让这里的部队取得比前世更多的战果,比前世减少了不少的伤亡,但人家也不会太感激他,他们会以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不是他们自私,是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前世损失那么大。没有了比较,自然体会不到郭拙诚的作用。况且这么一来,东线和西线的战果、损失会接近很多,在所有人的眼里都会得很正常:都是中**队,战斗力当然差不多。

    郭拙诚另外一个的就是:万一自己这个军事盲出了昏招,扩大了战场损失,那就糟了。广桂省的东线的损失本来就大,这一扩大,人家能不把所有责任往他身上推?能不大踩特踩他结识的官员?毕竟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他脑海里记忆的那些信息未必就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而在滇南省的西线就没有这个风险,即使损失扩大一点,也不过与东线拉平了一些而已。在众人眼里很正常:大家打的都是狡猾的越南鬼子,损失能不一样大吗?

    ……

    郭拙诚最的的就是能不能认识军方大佬。遇到了柳援朝之后,他的心情变得轻松:直接从柳援朝身上着手就是。

    跟匡国胜打了一个招呼后,两人乘长途汽车出了省城。一路颠簸了两个多小时两人这才在一个军营外下车。

    军营外面有一个陈旧的水泥门楼,两个持枪的士兵如木桩一般储在入口两边。

    柳援朝拿出一本红壳证件交给士兵,士兵看了后朝柳援朝敬了一个军礼。郭拙诚没有惊讶,跟着柳援朝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道,郭拙诚随着柳援朝进了一栋**的房子,门口一个带手枪、明显是警卫涅的士兵看见柳援朝,笑着招呼道:“你好。来了?”

    柳援朝朝他摆摆手,问道:“我叔在里面没?”

    士兵点了一下头,将绿色的院子大门拉开。

    郭拙诚心里暗喜:有**的小院,有警卫站岗,这里的主人至少是团长以上。

    还没有进屋,只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传了出来:“搞什么鬼?难道你们除了能吃饭,就不能做了人事?我不听我只要求你们,命令你们必须达到演习要求否则,老子撤了你”

    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气真棒

    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气真棒,到网址

    第一六五章打师长的脸

    第一六五章打师长的脸

    柳援朝先朝郭拙诚笑了一下,问道:“牛不牛?”这才在门上敲了敲。

    “敲什么敲?滚进来”只听见里面咔嚓一声挂电话的声音,然后一声吼声传了过来。

    柳援朝推开门,笑道:“夏叔叔,干嘛发这么大的火?”

    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军人瞪了柳援朝一眼,又瞥了郭拙诚一眼,对着楼上喊道:“老婆子,来客了——。下来吧”

    楼上一个妇女的声音飘了下来:“是援朝来了吧?……,我就知道是你,稀客啊。”

    柳援朝笑着朝上面喊道:“朱阿姨好。”

    郭拙诚先喊了军人一声夏伯伯,然后对从上面下来的妇女喊道:“朱阿姨好。”

    妇女看着郭拙诚,眼神里闪过一丝疑问和诧异,笑着问道:“这小孩是谁啊,我怎么没见过?”

    柳援朝连忙说道:“朱阿姨,你可不要乱说。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今年正儿八经高考考上的大学生,叫郭拙诚。他可不像我一样是靠农民伯伯推荐才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他现在和我是室友,篮球打得特好,如果我不是占力气的优势,只能甘拜下风。”

    郭拙诚想不到前世固执、呆板的柳援朝有如此活泼、谦虚的一面:“看来他性格的变化就是明年的那场战事。如果前世他的性格一直保持现在这个样子,他的仕途何止是一个县委常委?……,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中年军人诧异地打量了郭拙诚一眼,眼里不再如开始那么无视,但也没有什么重视可言。毕竟他的年龄和资历都摆在这里。

    妇女也很惊讶,有点尴尬地笑了一下,对郭拙诚说道:“小郭,你可不要生阿姨的气。你多大了,这么早就考上了大学,看你样子一定很聪明。”

    正说话的时候,一个士兵从厨房里出来,手里端着两杯茶。

    郭拙诚礼貌地从勤务兵手里接过茶杯,说道:“没事。大家都误解我,习惯了。”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中年军人眼里闪过一丝欣赏之色,他看着郭拙诚说道:“小子。我就懒得跟你说对不起了。我是军人,虽然很佩服读书人,也喜欢打篮球打得好的。但我更喜欢枪法好的、能吃苦的士兵。你打过枪吗?”。

    军人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老婆笑着说道:“你啊,哪里谁都打过枪?”

    郭拙诚认真说道:“打过。”接着又说道,“我想,这里几个人的枪法应该属我最好吧。”

    中年军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连那个端茶出来的勤务兵也笑了。

    柳援朝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指着郭拙诚说道:“你……你小子吹牛也不能这么吹吧?你知道夏叔叔有一个绰号叫什么?鹰眼就是说他视力超群、枪法准确。就是我,你小子也得甘拜下风,十发子弹至少九十五环以上。你懂什么是环不?我带你来就是让你知道打靶是咋回事的。”

    这家伙言必称绰号,以前吹嘘自己会打篮球是如此,现在说中年军人的枪法也是如此。似乎有了绰号就能证明一切,殊不知“鹰眼”实在与枪法没有多大关系。

    郭拙诚反问道:“九十五环以上?是二百米靶吗?”。

    为了得到中年军人的“欢心”,郭拙诚自然不会谦虚。

    柳援朝脱口问道:“什么二百米靶?……,怎么可能?二百米靶就是夏叔叔也打不出九十五环

    子,你吹沛是不打草稿。我怀疑你摸过枪。”

    郭拙诚笑道:“你们的枪法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打二百米靶的话,应该在九十七环以上。”

    中年军人瞪着眼睛说道:“小子,你可不要在我夏海涛面前吹大话。吹破了牛皮可是要关禁闭的,我这个当师长的可没有徇私舞弊的习惯。”

    郭拙诚轻松地笑道:“夏师长,这种事似乎凭嘴巴说没用吧?谁强谁弱必须靶场见真章才行。我也不敢说要求关夏师长的禁闭,如果我赢了?(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