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4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柳援朝认同地说道:“这样好就这么定了。……,由我带第一组人员绕开这个谷口继续按计划前插,寻找他们的总指挥部,叶俊辉、邓子峰带二组、三组的人留这里,尽量不要惊动对方。”

    宋军很郁闷地说道:“绕口这个谷口?太远了吧?”想不到陈鹏这个外来的家伙想出了一个骚主意,却被柳援朝接受了,他很不忿:这些建议应该由我们“老兵”提出来啊。

    柳援朝对地图很精通,他看了一下地图,觉得距离确实有点远,就问道:“那你的意见是什么?”

    宋军指着北面的大山说道:“直接爬上去,翻过山梁朝里走这上面应该是个制高点,这面一般爬不上去,对方最多在那里设置了观察哨,防守肯定不太严密‖我们特战队都没想从这里爬上去,他们更想不到。”

    几个人眼睛一亮。

    “一组跟我来”柳援朝大手一挥,二十几人弯腰急急朝大山奔去≤了五十几分钟,他们来到了山脚下。

    在月光中柳援朝看看这座山崖:山崖下面是缓坡,长满了各种带刺的树长,长得十分稠密。而缓坡的尽头陡然成了直角,十分陡峭,徒手攀岩虽然平时做过这样训练,可是在夜晚和这陌生的地点,无疑让他有点犹豫。

    “让我来吧。”宋军看出柳援朝有点犹豫不决,便主动承担起开路的任务。

    “好,你来”柳援朝此时也下了决心,随即下达了前进的命令。

    宋军一拐一跳一跃,就如林中的小鹿一般灵活,几下就冲到了缓坡尽头。

    接着孙兴国也冲了过来,然后是大块头张剑。

    有了老兵带头,其他人也冲入了有刺的树丛中。因为刺太多,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被刺破,一不小心脸上、手上都会被尖利的刺划破,但是没有人发出声音。

    看了看身边的士兵,柳援朝很是满意。

    穿过刺树林,宋军抬头看了看山崖上那棵被淡雾笼罩的松树,无言地将背后的背包取下来,拿出一把弩,孙兴国则默契地递上一条绳索。

    大块头张剑将箭和绳子绑在一起,一边小心地打结,一边嘀咕道:“就是太垂直了,老子手脚展不开,要不哪有这么麻烦?系块石头往树的丫杈一扔就搞定……”

    宋军没有去听张剑的嘀咕,他将弩上紧弦,瞄了一下,放下,又举起瞄准,抠下扳机:“嗦——”

    箭带着绳子准确穿过树杈,再射入乱石中。

    宋军嘴里说:“成了”但还是小心地扯了扯绳子,等箭从乱石中扯出来之后,下垂在树身边。他用力抖了抖绳索,很快,箭枝与起伏的绳索相交。就在这一瞬间,宋军用力将绳索一扯,绳子就死死地扣紧在树身上。

    刚过来的柳援朝提醒道:“小心点

    心驶得万年船,别交待在这里,那就惨了”

    张剑道:“乌鸦嘴。”然紧紧扯住绳索,对宋军道,“上”

    宋军双手交替抓着绳索,身体如猿猴一般顺着绳索快速地朝上升,几个起落就到了那棵松树旁边,右腿一抬就翻到了大树。

    很快,他将背上那根粗大的绳索扔下来,张剑接过过将它绑在身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这才大大地吐了一口气。

    听到张剑的呼吸变化,旁边的陈鹏心里好受了许多,心道:“草,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些‘新兵’的呢,感情你大块头也一样的啊。”

    很快孙兴国顺着新架设的“绳索桥”爬到了树上,与宋军骑坐在同一根树枝上人用手语简单地交流了一会后,宋军从树上溜到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悬崖往上爬去。

    这里的悬崖虽然陡峭,但有不少嶙峋的石头可以攀爬。大约十分钟时间,宋军在众人的期盼中终于登上了峰顶。

    第一九七章神圣的地位

    第一九七章神圣的地位,到网址

    第一九八章总参出动

    第一九八章总参出动

    到了山顶,宋军将绳索一头拴牢在一块大石上,另一头抛到崖下。好在这山崖不高,正好抛到孙兴国所在的位置根绳索终于搭起来一道从下到上的“桥梁”。

    张角接孙兴国之后第三个上来的,他小声问道:“你和宋军谈什么?”因为是夜晚,两人又在树荫下,所以两人的手语他没有看到。

    孙兴国回答道:“我和他都挺想念老班长的。他教我们的方法,他给我们打造的工具,都很好。如果他在这里就好了。”

    第一组的士兵一个个顺着绳索爬了上来。每上来一个人,宋军就小声告警道:“小心不许发声,上面有敌军。”

    “**,敌军真是牛气冲天啊,这里竟然连明哨也没派一个。”柳援朝趴在一颗巨石旁,从这里可以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帐篷,不时有一声呼噜声传过来。

    孙兴国匍匐到了跟前,仔细听了一会,回来报告说只有十一个人。

    “俘虏他们”柳援朝和张剑想到了一起,两人同时说道。

    这十一个人是一个班,班长姓杨,此时的他就如一只绵羊一样对入侵的恶狼没有一点反抗能力。三更半夜,当他被灯光照醒了的时候,刚一睁眼,他就发现一把匕首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啊,谁?”出于本能,一声惊叫让整个帐篷内的士兵惊醒,可是迎接他们的是黑洞洞的枪口。

    “我宣布你们已经被俘虏了”张剑端着一挺机枪得意地说道。

    “不行,我们都已经阵亡了。”杨班长不同意。

    他可不愿意当俘虏,在实战中俘虏很容易被敌人拷打、折磨,被*掉的机会很大,还不如死了好,至少不丢脸。为了争取死亡的待遇,他补充道,“我们是因为反抗被杀的”

    反正是演习,柳援朝懒得讲究这些,还是给对方留个面子吧,于是直接宣布他们死亡。

    如果审问他们,他们就是不说,反而显得自己无能。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这里朝前走的时候,担当尖兵的孙兴国兴奋地转回来,说道:“班副,班副,下面真是敌人的团部那里灯火通明,一些明显是军官的人在那里来来往往。”

    正打量特战队身上穿的特殊衣服、特殊工具的杨班长脱口问道:“你们不知道团部在下面?那你们还费这么大的力气爬上来?真是吃饱了撑的,万一摔下去,还不粉身碎骨?”

    这话明显透露出下面就是团部。

    但柳援朝他们对这些宣布死亡了的家伙不能打也不能骂,因而也弄不明白这个“死了”的杨班长是无意泄漏了秘密还是故意误导他们。思考了一会,只好就下令道:“大家就地休息,尖兵继续查明情况”

    杨班长本来有点自责,心里埋怨自己泄漏了军机,但见柳援朝一副不相信自己话的样子,心里产生了恨意,冷冷地哼了一声,转身就往帐篷里走。

    看到杨班长眼里的嘲笑,柳援朝笑了,对孙兴国道:“情况明了了。下面就是蓝军团部。我们都休息吧,留下值守的人就行,今天也累了一晚了。等天色一亮,居高临下看清楚情况后就撤退。”

    张降偷地对着宋军做了几下手势,脸上露出一丝鄙夷,只是因为月光不太亮,加上宋军的眼神只注意张剑的手势,自然没有看见≡远处的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宋军也飞快地回了一个手势人相视一眼,笑了。

    后面的柳援朝听到两人的笑声,好奇地问道:“你们笑什么?”

    张剑夸张地打了一个哈欠,说道:“没什么。感觉累了,睡觉。”说着,他倒地就睡。

    宋军也就势斜靠在石头上睡了起来。

    柳援朝知道这两个家伙肯定刚才交流了什么,只是不愿意说给他听。虽然他没有看见他们的手语,但他知道这两个家伙开始想他们的“师傅”了。

    柳援朝怀疑的没错,刚才张剑和宋军交流的手语都是与郭拙诚有关v剑的意思是说如果老班长在的话,肯定会带领大家冲下去,先把敌人的指挥部干掉再说,用不着在这里等到天明。

    万一蓝军发现山顶值守的做了俘虏,一定会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虽然特战队员不怕与对方搞阵地战,但面对面的对抗永远没有偷袭好玩,永远没有那种戏耍别人的乐趣。

    宋军手语说的意思是柳援朝比老班长还是差了一点,没有老班长的气势,干什么都畏手畏脚,似乎都忘记了老班长以前说过的什么“斩首行动”了。

    两个家伙倒也不是真的不服柳援朝,也不是真的认为现在冲进去是最好的,他们只是表露一种消释放一种怨念而已,他们很消能在郭拙诚的指挥下行动。

    清晨,柳援朝站在山崖上,拿着望远镜,山下面的情况一目了然:山的南面,也就是他们经过的谷口方向,驻扎了蓝军的一个营;山的西边是蓝军的团部和一个营;另一个营在山的北面,只不过距离较远。

    团部所在地是个比较空阔的地带,在山口必经之地,蓝军安排了三道防线,纵身的树林里,吉普车往来频繁,那里肯定是指挥中心,在树林后面是炮军阵地,炮镜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

    应该说蓝军做了大量的防御措施,大量的假目标做得很逼真,但是因为这些假目标还没有最后完工,站在高处的柳援朝一眼就看出了真假。

    盛国忠一边娴熟地按着无线电发报机,一边仔细地聆听着柳援朝口述的情报。

    没有几分钟蓝军的情况就非冲楚地呈现在红军首长面前。

    几个红军首长大喜,他们脸上的愁容一下甩到爪哇国去了。参谋长与总司令相视一眼后,大声命令道:“记录红军前指命令:……”

    特战队在接到命令坚守山顶的同时,也收到了指挥部发来的嘉奖电。

    当柳援朝他们欢欣鼓舞凯旋时,郭拙诚和粟广笙教授一起坐上了去广桂省的火车。随同他们去的还有“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研制小组的人员。他们这次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不但消军队的专家能检验这套系统,还消能检验一下这套系统的升级产品。

    在粟广笙教授看来“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更高级,更科学。

    在他们卧铺舱隔壁住的是部队的军官,他们是军队派来负责联系、接待和带路的。

    这次总参负责的科技成果验收将鉴定地点放在广桂省,粟广笙教授是有点不满的,觉得军队太不尊重他们滇南大学了。按一般惯例,这种验收不是在发明者所在地的附近,就是在京城,或者因为情况特殊必须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地区,比如化学武器、原子弹什么的,一般不会选择人文条件都差不多的邻省。

    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吗?

    对于粟教授的埋怨,郭拙诚装着不知道地劝说了几句。虽然军队的人都没说出鉴定地点放在广桂省的真实原因,但郭拙诚却能猜到,只不过这是机密,他不能说。

    明年年初,中越边境爆发自卫反击战,中**队就是从滇南、广桂两省边境出发攻入越南的。火炮称为战争之神,在战场上肯定会大量使用,上次试验的地点是在滇南省,已经证明“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不错,说明它能适应滇南的气候条件,适应那里的环境。

    现在将试验地点移到广桂省来,显然就是验证它是否也适应广桂省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应这里的环境。

    在普通人想来,广桂省、滇南省都是南方,气候条件相差不大,这套系统能在滇南省适应,肯定也能在广桂省也适应。

    殊不知科学可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即使百分之九十九有可能适应,也必须要试验,验证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是不是出纰漏。

    就如枪械设计制造出来之后,有专门的专家在不同的气温、不同经纬度、不同的海拔高度进行各种射击试验♀行人会说这类试验百分之九十没必要,但他们依然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因为他们的的不是一万次成功,而是的的那个万一不成功。

    万一它们真的出现“水土不服”,那可是致命的,损失的可不单单是金钱,更多的是战士们的生命。

    与年轻战士的性命相比,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于是,就有了郭拙诚、粟广笙他们的广桂省之行。

    让郭拙诚惊讶的是,军方的目的不仅仅是郭拙诚所猜想的这么简单,他们想的更多更远,他们竟然将一台“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搬进了坦克里

    郭拙诚不得不佩服军队真是敢折腾,亏他们想得出来。

    刚走进军队招待所大厅,一个声音惊讶地喊声:“郭老师你怎么也来了?”

    ,感谢janan、开切自由人、joke

    2008、小草鞋女孩、燕语呢喃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一九八章总参出动

    第一九八章总参出动,到网址

    第一九九章首席少年专家

    第一九九章首席少年专家

    郭拙诚闻声看出,只见一群明显是老知识分子的人在那里办住宿登记手续,在人群中他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六一七厂的黄副总工程师。与这个厂的王厂长荣升为厂党委书记一样,黄副总工程师也因为功劳而荣升为厂总工程师了。而原来的赵总工程师则因为功劳晋升为厂长,与王书记搭档组成班子。

    郭拙诚一阵汗颜,被这么一位老同志喊老师,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连忙迎上去握着对方早已经伸出的手,说道:“黄总,你来了。你千万不要叫我小郭老师,就叫小郭。我怕啊,我怕别人将我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给打死。”

    黄总工程师笑道:“我就是的你怕,这才喊小郭老师。否则的话,我早就喊郭师傅了,干脆折衷一下,还是喊你小郭老师吧。你们也是为了坦克的事来的?”

    郭拙诚摇头道:“不是。我是为了一个火炮辅助系统鉴定来的。”

    黄总工程师惊讶地问道:“那个什么辅助系统就是你搞出来的?小郭老师……不,郭老师,你真是不同凡响啊,连总参都惊动了。不过,也是,我们……”说到这里,具有保密意识的他没有再说下去,反正郭拙诚也明白他说的是坦克发动机的事。

    得,弄了半天,人家还是叫郭老师了。

    郭拙诚连忙抱拳,说道:“请您别折腾我,您这是折我寿呢。……,我也是一个普通参与者,最大的功臣还是我的导师粟教授。”

    这个时候,郭拙诚他们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都是因为惊讶于黄总工程师这么大一把年纪了,又是德高望重的专家,怎么喊这个一个小屁孩为老师?这小屁孩难道真有什么本事?

    一个老专家笑着插话问道:“粟教授?是不是粟广笙?他是我以前的高中同学,这家伙确实有本事,可他什么时候跑到中学部教初中生、高中生了

    伙子,我看你虽然身材高,人长的也结实,但年纪不会超过十五岁吧?你怎么认识粟广笙的?你是他的学生对不对?”

    “任烈希,你这个‘对不对’你又在说我什么坏话?”这时,一个慈祥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话的内容似乎在责怪对方,但语气却很高兴。

    刚才说话的老专家转身迎了上去,说道:“我说老同学,你耳朵是属狗的?这么多年没说过你,刚说你不负正业,你就听到了〔么时候到的?”

    粟广笙高兴地握着同学的手,说道:“到了一会。你什么时候到的?不会也是有什么项目吧?”

    任烈希说道:“还不是为你们那个系统做后勤的。”

    因为“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是军事机密,大家都只能用项目、系统什么地代替。黄总工程师甚至连郭拙诚是这个项目的技术主要负责人都不知道。

    粟广笙看着任烈希问道:“这个系统与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做材料的,又不是做半导体材料。如果你是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我还真得去找你。”

    这时,一个跟郭拙诚一起来的女同志隔着人群对郭拙诚喊道:“郭教授,你的行李已经放到207房间了。等下你直接去207房间就行。”

    郭拙诚连忙问道:“我不是住205吗?谢谢你们,我……”

    “啊——”几个人都惊呼起来,心里狂呼:这是什么情况,称他为教授?有没有搞错?

    就是熟悉郭拙诚能力的黄总工程师也张大了嘴巴。

    粟广笙得意地笑着说道:“各位惊讶了吧?哈哈,你们不知道,我们小郭,郭拙诚虽然年轻,但已经是我们滇南大学的正儿八经的副教授了。其实,就是正教授也可以授得,只是因为年龄太小,怕引起轰动而没有这么做。我可以说这里没有一个专家的计算机编程超过他,没有一个专家在数字逻辑方面的知识超过他。

    既然我们今天都在这里,组织上也没有提前要求我们不能相互探讨,那我就给你们透露一点点秘密。我猜想大家都是为了鉴定我们学校开发的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来的,你们知道这套系统是谁开发的吗?就是我们的郭教授他是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技术总负责人首席专家,少年专家”

    说到最后,粟广笙教授很是自豪,单瘦的身子挺得笔直。

    任烈希死死地盯着郭拙诚,好一会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转头对着粟广笙,不相信地说道:“怎么可能?他就是从娘肚子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也不可能超过你粟教授吧?难道他真是天才?刚才他自己都说了,这套系统是以你粟广笙为主开发的。虽然你的本意是为了抬高你的学生,但也没有必要这么抬高吧?谁信?……,你们说,你们信不信?不信,对不对?”

    任烈项后一句话是对着大家说的,他这个人总喜欢在结尾加上三个字“对不对”。

    好几个人都摇头道:“不信。”

    甚至连黄总工程师都没有出言为郭拙诚辩护。

    有一个老知识分子还振振有词地说道:“怎么可能嘛。我看他也就是一个初中生,撑死一个高中生,估计连英语都没学过。他会编什么程序?……,对了,我想起来了,郭拙诚,你是川昌省高考分数最高的,又是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中年龄最小的,当时我们大学去调档都没有成功。你是这一届考上的大学生,我没记错吧?”

    他不知道他最后说出的这些话反而让大家开始相信郭拙诚是牛皮哄哄的人了:全国最小的高考生,又是川昌省的第一名,这不是妖孽是什么?

    现在还没有人喊出什么全省“高考状元”这个词,还是规规矩矩地说“第一名”什么的。

    任烈希见同学粟广笙笑而不语,就知道这小子真的是这套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主要研发者,也真的是滇南大学的副教授。

    他笑着抓住郭拙诚的手,摇着,说道:“小郭教授,你在金属材料方面有研究没有?能不能给我支支招?你是全才,对不对?”

    显然任烈希说的是玩笑话,是为了掩饰自己刚才不相信郭拙诚的言行。

    他万万没有想到,郭拙诚对金属材料还真有“独特”的见解,完全可以在任烈镶个专家面前支招:只要将他在机床厂用过的那些新材料说一说,至少比现在的材料先进了三十年。虽然他不懂具体的冶炼方法,但作为曾经担任过设计所所长的他肯定知道材料的成分,知道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因为这是一个机床设计者所必须知道的,作为军事爱好者,他还大致知道前世坦克上常用的复合装甲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郭拙诚现在显然不会说出来,被人们认为天才可以,但不能太逆天,总得有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上次坦克发动机的事想出的虽然是一个蹩脚的理由,但多少能够应付,如果自己在马上在这里献宝,在这里高谈阔论,找理由就难了。纯粹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他笑着说道:“任教授好,我听说过您。我爷爷叫郭晋元,是嘉江大学……”

    不但任烈希大笑起来,粟广笙也大笑起来,还有一个年纪稍微年轻的中年人也笑了。

    任烈希看着郭拙诚笑道:“怪不得,怪不得,我说小子你怎么这么聪明。原来是四个专家教授的后代。我想一定是你爷爷奶奶、你外公外婆的优秀基因都遗传到你身上了,对不对?”

    粟广笙一愣,问道:“‘对不对’,你认识他的外公外婆?”

    任烈希点着粟广笙的鼻子说道:“你啊你,刚才谁还说什么如果我研究半导体,他就找我,对不对?”

    粟广笙不解地问道:“是啊,我现在就消采购到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难道他外公外婆是研究半导体的?”

    任烈希故意冷笑道:“你这家伙真是骑着马找马啊。我告诉你,我跟他外公不熟,但跟他外婆熟。而且你跟他外婆的关系肯定不差。他外婆叫郝小秀,郝教授,你敢说你不知道她?对……”

    粟广笙急忙抓住郭拙诚的手,惊喜地问道:“郝教授是你的外婆?现在她是不是到美国进行技术交流去了?……,怪不得,我说你编程序怎么这么厉害,我说你怎么对电路图、数字逻辑这么精通,感情你家里还藏着这么一个大师啊。”

    旁边一个刚围过来的人问道:“他爷爷又是什么人物?”

    任烈希说道:“他叫郭拙诚,你说他爷爷是不是姓郭?那你说在我们材料领域,有几个姓郭的,又是在嘉江大学的?……,呵呵,想到了,对不对?”

    虽然这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专家,但一人有四个亲人都是教授却只有郭拙诚一个人,人们不由啧啧称赞。对于郭拙诚的逆天也都开始理解,或者说强迫自己理解。

    “这孩子还跟我打埋伏,我看他的档案里没有写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资料,让我差点失去一次更好的交流机会。”粟广笙笑着说道,“现在她外孙抓在我手里,想不帮忙都不可能了,呵呵……”

    这些话听在郭拙诚耳朵里,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第一九九章首席少年专家

    第一九九章首席少年专家,到网址

    第二00章怪异的高层

    第二00章怪异的高层

    不过,他知道这些人话里都有故意夸赞自己长辈的意思〉际上,无论是这世还是前世,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并没有他们所说的这么有名气,如果说外公带有归国经济学家的光环,外婆在京城的研究所工作,多少占据了名声和地理之便而让人有点敬重,而爷爷奶奶纯粹是普通的教授,与身边这些专家们有不小的差距,不可能被他们如此看重。

    但郭拙诚不会谦虚,人家夸自己的长辈,唯一的办法就是表示感谢。

    郭拙诚自信自己在这世有能力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取得比前世大得多的成绩,至少将来跟身边这些专家们可以平起平坐。

    总参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第二天就开始了,不出郭拙诚等人所料,进展很顺利。在进行对比组试验的时候,拥有了“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发射组明显比传统的发射组快速了不少,准确度也提高了一些。

    虽然准确度提高不是很明显,但拥着这套系统的发射一直没有犯任何错误,每次报出的射击诸元都正确无误的。只要炮兵观测员测绘的坐标、环境参数正确,火炮基本就能集中目标,误差很小。

    而传统组也就是人工组则有两次计算失误:一次是在对环境进行参数补偿时,一个火炮专家凭自己的经验取的数值不科学,导致炮弹偏离目标太远。一次是因为有一名计算人员在计算庞大数据时因为紧张,其中一个中间数据计算错误,导致方向偏转过小,射偏目标。

    如果是在过去,几十发炮弹只有两发炮弹出现误差,算是很高水平的炮击了,完全可以算为优秀水平。可是现在与“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进行对比,这个误差就让人注目了,更加衬托了这套系统的优秀。

    完成了“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试验,根据滇南大学科研开发组的建议,总参首长很高兴地同意试验“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升级产品。

    这套系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原有“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上增加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改变了输入键盘。

    不但输入数据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输入的数据,而且能方便地调看各种计算结果,能在黑白电视机上一次性看到多门火炮的各种射击诸元。

    郭拙诚是重生的,他认为这套升级了的系统跟前世经常见到的计算机系统近似,终于有了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可是,试验的结果却大大出乎郭拙诚等人的意料之外。

    虽然粟广笙他们讲的喉干舌苦、兴致昂扬,可总参首长特别是野战部队的首长兴趣寥寥,好几个首长干脆摇头离开,而留下来的那些首长虽然笑容满面,但他们的笑容明显是装出来的。他们之所以脸上布满笑容,完全是因为原来的那套“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好,他们不想让粟广笙教授等人感到难堪,不想影响他们最快得到这个好东西。

    对于自己新的成果不被重视,粟广笙教授很不解,很迷惑,再三请求军方的人发表看法后,军方一个参谋人员这才说道:“粟教授,我们没有说你们新开发的系统不好,用起来确实直观,还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减少操作步骤。”

    粟广笙教授连忙问道:“是啊。可为什么你们的兴趣都不大?我看你们明显不喜欢它。”

    参谋却说道:“主要是你们以前开发的‘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太好了,我们的战士几乎不用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操作。只要会认识基本的汉字、认识阿拉伯数字就行。可你们新开发的系统看起来水平高了很多,可屏幕里面只有英文、数字、拼音字母,没有汉字,我们看不明白,还非得学英语不可。还有,一台这样设备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数据统一在一个屏幕上,……,不好”

    粟广笙教授惊讶地问道:“数据在一个表格里输入和显示多好啊,又轻松又明了,还不需要按原来那么多的按钮?就是英文单词也没有几个,战士们只需花几天就能记住。我……我不明白……。”

    参谋苦笑道:“数据集中在一个表格里,看起来确实方便多了,可是,这样也不利于我们控制啊◎一有士兵因为疏忽大意输错了数字,或者故意使坏,旁边的战士很难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中发现问题,不像原来那套‘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每次输数据都必须按下相应的按钮,其对应的灯亮了,他才能输入数据。因为旁边监视的士兵只需要注意这里就行,有什么错误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出来,当场就能进行修改。再说,我们炮兵指挥员对这些数据没兴趣,我们只关心这一炮打中没有,打中了好。没打中,马上调整旋,重新发射。”

    旁边一个军官一直在听他们交谈,这时插话道:“还有就是多一套设备,我们就得多花一份心思来照顾它。电视机这玩意太金贵了,万一撞到哪里破了,谁负责?我觉得还是老的系统好,一个小小的箱子连几根线就行,多结实啊。如果外壳采取钢板,就是手榴弹也炸不开,多好。”

    几个军方人员快速地点着头。

    粟广笙教授木了:敢情高级的东西反而不受欢迎?

    不说粟广笙,就是郭拙诚也目瞪口呆。直到这个时候郭拙诚才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把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军人大量使用电脑的情景认为是军队现代化必然之路,以为自己开发这套系统肯定会受军队的欢迎,殊不知部队不怕浪费人力,因为他们有的是人,不怕有什么麻烦,只要制订规则就能让士兵完成,他们要的就是简单,要的就是傻瓜型设备。

    粟广笙教授则是从显示单元的开发中看到了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输入输出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完全摆脱了过去的先纸带打孔,再由读带机读入的繁琐步骤。

    郭拙诚自然知道这种输入输出系统的改革可以说是**性的,目前美国已经在逐步普及,而中国尚没有起步。

    郭拙诚还知道屏幕上只显示英文会让战士们茫然甚至反感,但他却没有办法让中文显示在屏幕上。虽然他知道中文字符显示的原理,但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开发这套软件,没有时间建立中文字符库。

    而且在他想来开发中文显示还不到时机,现在使用计算机的单位都是科研机构,这里的人大部分对英语并不陌生,即使有个别年轻人不懂,也很快可以在别人的带领下学会,对中文显示技术没有迫切的要求☆主要的是现在国内的计算机还没有带显示器的,开发出来会让人觉得这套技术是天下掉下来的一样,惊疑不定。

    虽然军队的首长不喜欢“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升级版,新开发的设备也被军队所拒绝,但总参的领导还得看到了升级版的前景,同意为他们申报军内科技成果奖。里面自然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感谢滇南大学对军队的支持不遗余力。

    对于这种照顾,粟广笙一口拒绝。他气呼呼地说道:“没有必要既然你们用不上,我们就不在这里献丑了。我相信升级版中所含有的显示技术一定能找到识货的人,一定能拿到其他部委的成果奖”

    这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特别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更是如此。

    滇南大学拿出了升级版,而军队则对“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深化,就是将“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安装在行进的坦克里进行试验。

    当然,这套系统不是用来对坦克本事的火炮进行计算和指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坦克上安装的火炮是直瞄式火炮,与炮兵大型的榴弹炮、加农炮等远程火炮的“盲射”方式完全不同。

    坦克里的炮长根据车长的命令,利用瞄准器材直接瞄准目标进行射击,其发射速度由供弹速度和瞄准手的瞄准速度决定,瞄准手完全是凭经验,靠熟能生巧来提高发射速度和准确度的,完全没有必要用什么火炮指挥辅助系统来计算弹道什么的。

    部队将“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安装在坦克里的用意是用来建立一个移动式火炮指挥所,将以前三个帐篷浓缩在坦克里。

    恍然大悟的郭拙诚看着总参的首长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干脆设计制造一辆炮兵指挥车?坦克的空间太小,就算把火炮系统、弹药室拆掉,也腾不出什么地方啊,太拥挤了。”

    总参首长回答道:“来不及啊。我们也没有想到开发什么专业指挥车,我想没有比坦克更结实的车辆了吧?利用坦克改装既快速,又能迷惑不明真相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就是不知道你们开发的这套指挥辅助系统能不能经受振幅这么大的颠簸。计算机可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很多研究所的计算机根本不能动,一动就出故障。今天就利用你们在这里,进行全面的试验。郭老师,你有信心没有?”

    第二00章怪异的高层

    第二00章怪异的高层,到网址

    第二0一章军长求上门

    第二0一章军长求上门

    郭拙诚自信地说道:“只要不是被水浸,不超过设定的温度,不被重物砸,不被子弹或炮弹直接命中,这种颠簸是绝对不会影响其性能的。”

    总参的领导还领着郭拙诚、粟广笙等人参观了他们改装的移动炮兵指挥所。虽然从外表看坦克没有什么变化,炮管炮塔都濒了,只在尾部增加了一根长长的金属天线。但其内部却改得面目全非,里面只剩下了必不可少的发动机、减速箱、悬挂系统。里面标准配置用的坦克无线电收发机改成了大功率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同时将里面的发电机也进行了更换。

    “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被他们安装在一个钢架子里,有一主一辅两个桌位,主位让数据输入人员输入数据,辅助位置的人则用于监督和接听炮兵观测员发来的数据。原来的火炮位置则有一张小小的桌子,上面可以摆放地图等指挥用具。

    让郭拙诚很惊叹的是,经过这么大型改装,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坦克里竟然塞进八个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的火炮指挥所。

    无论它最后使用情况如何,郭拙诚心里都感到很欣慰,为军队能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能够从实战出发考虑问题而高兴。

    郭拙诚、粟广笙等人试着在里面坐了一会,感到很难受,个子稍微高一点根本无法站直。但那些军人却毫不在意:“太好了,有了这玩意,我们就可以做到随到随打,随打随撤。敌人想找到我们都难,就算他们发现了,也打不到我们”

    几天后,整个科技成果鉴定会结束,“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当场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单位主要是滇南大学。

    这个所谓的移动火炮指挥所也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进步奖,获奖单位一大堆。军队本系统内的几个排在最前面,然后是滇南大学等其他几个大学,可谓人人有份,一时皆大欢喜。

    结束时,军方召开了隆重的庆功会。不但滇南大学的领导来了,军方的大佬来了,广桂省地方政府也有几个高官露了面,可以说整个庆功会的规格非常高。

    这些高官无一例外被郭拙诚年轻的面庞和坐在首席的位置所惊讶。能够在首席就坐的不是军政方面的高官,就是负责“y—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开发的主要专家,一般专家是上坐不了这个位置的。

    郭拙诚其实也不想被人围观,几次提出坐到其他的桌子,但被粟广笙教授和总参的领导劝说或命令下坐这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些好奇的高官们诉说自己的基本情况,面对他们一句句惊叹说着谦虚或感谢的话。

    庆功宴快开始的时候,郭拙诚惊讶地看到了柳援朝的父亲柳程智军长。他是被一群人簇拥而来的,看见郭拙诚之后加快了步伐,很远就举起手招呼道:“小郭——”

    郭拙诚苦笑一下,急忙离开座位迎上去,双手握着对方早已经伸出来的手,喊道:“柳军长好。”同时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柳程智是人精,一下看出郭拙诚的疑惑,笑道:“今天我来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是祝贺你们的‘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个项目是由我们军部的名义向上级申请的,现在总参领导认可了你们的科技成果,也有我们的贡献在里面。我这个军长来拜访总参领导,来慰问感谢你们这些科研人员,应该不算僭越吧?第二个目的就是专门找你,等庆功会之后,我有话跟你谈。”

    听了柳程智的话,其他人都惊讶不已:一位堂堂的军长跟一个小孩有什么谈的?就算他是一名专家,那也是一个搞技术的,与你堂堂的军长有什么共同语言?这孩子到底是何方神圣,让柳军长如此器重?他对家人、对手下可是有名的严苛,怎么对这个孩子就这么随和、这么客气?

    柳程智不解释这些还好,他这么一解释,反而让郭拙诚心里更惊讶。吃饭的时候,郭拙诚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不时猜测着他有什么事,为什么要找他:“难道他为特战队的事而来?特战队出了什么事?”

    庆功会很热闹,大家的情绪很高兴≤参、地方政府、野战军军方、开发组的代表相继上台发了言,郭拙诚作为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也上台念了滇南大学早就准备好的发言稿。

    接下来就是喝酒吃饭,郭拙诚因为年幼,没有人让他喝酒,他举着白水朝首席上的每个领导都敬了一杯。

    宴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柳程智起身对郭拙诚道:“小郭,走我们做我们的事去。”

    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中,郭拙诚跟着柳程智走进了宴会大厅旁边的一间房子里。还没落座,柳程智就劈头问道:“小郭,最近收到援朝的信没有?”

    郭拙诚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可能收到了,但我没看,更没有回信,因为我这段时间太忙了。”

    柳程智笑道:“小子,听说你收的信比一栋楼的信还多,人家都要专门为你开一个邮局了。要不要上级为你配备一个勤务员,专门为你处理信件?”

    知道对方说的是玩笑话,郭拙诚也笑道:“那敢情好☆好能配一个勤务兵,帮我洗衣服什么的,我现在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

    想不到柳程智点了点头,说道:“应该的。如果……”

    郭拙诚连忙笑道:“呵呵,开玩笑的c要有这么一个人,我还不尴尬死?……,我的那些信很多只是别人问一声好,我没有必要一封封地回。”

    柳程智笑道:“哪些是需要你必须一封封回的?听援朝说,你都有女朋友了,是不是?”

    郭拙诚一阵汗颜,堂堂军长竟然这么八卦。他反问道:“你说可能吗?”。

    “你随便坐。”柳程智自己走到一张木椅子边坐下,脸色变得认真了很多,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