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郭拙诚也没有矫情,实际他也不准备征求赵启东的意见,这个校长虽然知识水平高,但受时代的局限性,对未来特别是对计算机、半导体以及整个it行业完全不清楚,给他看了也是白看,还得花时间跟他仔细解说,还得花时间让他接受一些新理念。
更主要的是赵启东是慷慨大方的人,不会计较这些形势的东西,不会因为没有让他看资料而耿耿于怀,郭拙诚自然就不愿意耽误时间了。再说,这篇建议文章是他以个人名义递去的,利用的是他个人的人脉,如果里面有问题也无需的对整个滇南大学造成不利影响。
至于文章中可能存在错误什么的,郭拙诚自信没有,前世就已经是高官的他,在政坛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细节追求到了几乎苛求的程度,就是错别字、标点符合他也会注意。
班时间一到,郭拙诚就回到办公室吩咐手下马复印文件,同时将原件急送京城。
看着原价装入机密文件袋后,郭拙诚先到粟广笙教授的办公室,了解了一下计算机的研究情况,特别是了解了一下软盘驱动器的事情,凭着前世的记忆说了一些大概的思路,然后又乘车前往计算机生产车间。
所谓的生产车间,其实就是机箱制作车间和一个元器件焊接车间,都是利用原来电子厂的厂房进行的,只不过现在的规模扩大了不少。机箱车间几乎占了厂区的百分之七十,因为空间限制,还有很多材料只能露天堆放。
现在车间里的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剪板机、卷扳机、冲床、钻床、焊接机、喷漆机、烘干机……都在二十四小时不同的运转,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机箱一个接着一个地被装进纸箱里,然后码在仓库中,等待卡车运往广桂省的港口,再运往美国。
看到郭拙诚过来,已经担任计算机厂厂长的邬盈连忙迎了来。
郭拙诚问道:“寻找合作方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因为星火计算机在美国展览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校方担忧的心一下放了下来,一致同意郭拙诚早就说过的加大生产能力的主张,不但将自己的生产车间扩大,还在四处寻找合作方,消将机箱生产任务分配到合作方处。
邬盈摇头道:“想和我们合作的单位很多,但符合我们质量要求的几乎没有。不是加工不行就是喷漆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郭拙诚也跟着摇头道:“实在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啊,怎么就不行呢。……,这样,你把收购价格提高一些,在利润的刺激下,他们也许就不会敷衍我们了。”
感谢老宋327、皓矾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
第三六九章全部报废
邬盈摇头道:“作用不是很大,利润再高,他们个人也拿不到手☆关键还是他们的领导,说我们的要求这么严,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盯着,远不如完成级下的任务。而且,做我们的机箱,很多材料都需要级批下来,没有级的批文,他们就是想做也无法做。……,依我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级出面,压他们做,让有关部门批给他们材料。”
郭拙诚摇头道:“现在省里比我们还头痛,因为物质缺乏,根本就没有多少材料下拨,连原来制订的生产任务都无法完成,哪里有多余的材料给我们加工?
我的本意就是消用高的价格吸引下面的工厂,让这些厂领导偷偷的把那些计划物资转移到生产我们的计算机箱来。虽然一个工厂做不了多少,但一个工厂做几百、几千,加起来就不少了♀本来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哪里敢惊动那些古板的官员?我们的报告打去好几天了,什么反响都没有,再等等。人家都说了,如果半年内能给我们批示,那就算最快的了。”
邬盈说道:“是啊。还是你说的对,只有有个人办的工厂出现,这些事就好办了,他们会想方设法搞来材料进行生产。”
郭拙诚笑了一下,没有回答她。
僵死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打破,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私人企业:因为你买不到原材料,因为你没有销售渠道,因为你找不到运输的车辆♀一切都需要有关部门批准。
这时,邬盈说道:“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军方帮忙,找军工厂生产,让军工厂承担我们生产机箱的任务。他们虽然是部队,纪律很严,但只要说动了他们和他们的级,原料物资反而没有地方国营企业管的这么死。i”
郭拙诚又摇头否定道:“算了。到时候再说。”
郭拙诚不是不想动用军方的关系让附近的军工厂一起制造机箱,让他们赚钱缓解军工厂的困境。可以说现在的军工厂都和六一七厂差不多,几乎没有了军方的订单。虽然在自卫反击战前夕国家临时增加了不少订单,但因为战争的时间太短,增加的那一点点订单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改变不了根本问题,他们依然无米下锅,依然嗷嗷待哺。
在刚考虑高科技示范区的时候,郭拙诚还考虑过让这些军工厂提前实现军转民,把计算机制造、组装、包装等工作交给他们来做。
可是后来他在考虑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两伊战争的事情:如果历史不发生偏差,几天后苏联将入侵阿富汗。美国和中国为此迅速靠拢,成为了不是联盟的联盟,共同资助阿富汗国内的抵抗组织。那时候美国出钱,中国出物,共同为抵抗组织提供常规轻武器和军用物资♀个行动让中国不少军工厂稍微缓了一口气。
如果说有了苏联入侵阿富汗而让工厂苟延残喘的话,那么接踵而来的两伊战争则让工厂过的非程润了。由于当时美国对中国的军火贸易睁一眼闭一只眼,使火出口猛增,同时向交战的双方伊拉克、伊朗大量出口包括坦克、步兵战车、火炮等重武器在内的几乎一切常规武器和军需品。
这次大规模的出口军火,不但使中国的常规武器得到了长期严苛的战争检验,改进和升级了武器性能,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军事科研人员,更为主要的是中国赚取了大量的宝贵外汇,挽救了危危可及的工厂,为后来中国自行研制现代化武器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和人才基础,也间接地促进了中国航天、导弹、雷达等高科技设备的进步,甚至也帮助中国海军装备实现了更新换代。
这种令人欣喜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两伊战争结束19年,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借中国发生动乱而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制裁,使中国的军工厂再次陷入低谷。
郭拙诚可不想因为什么狗屁计算机机箱而耽误这个良机,他宁愿让这些机箱在美国生产,把这些小小的利润转让给西环电子公司。等将来中国放开了对企业的限制,等将来企业真正能自主经营了,再将生产权拿回不迟。
他不想找军方帮忙的另一个原因是,周围的军工厂因为地处交通不便的山区,这里又位于国家战略大后方,这些军工厂基本都是生产坦克、火炮、步兵战车等重要武器的工厂,里面的科研人员都是研制大型武器的,让他们来研制计算机机箱生产,研究计算机的焊接和装配,真的是大炮轰蚊大材小用。
邬盈哪里知道这些,她刚才还为自己打听到有关军工厂的情况而高兴呢↓要劝说这个年轻的级改变主意,一个管理人员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看到郭拙诚也在这里,正欲开口向邬盈汇报的他连忙住了嘴,不断向邬盈使眼色。
邬盈连忙问道:“是公事还是私事?”
那个人犹豫了一下,说道:“是公事。……,”最后咬牙说道,“是这么一回事,刚才我们在验收一批机箱的时候,发现后面插槽所在的槽宽有点大。”
邬盈问道:“大了多少?”
见已经说开了,这个人一五一十地汇报道:“平均大了零点三毫米的样子。我们质检组认为应该报废,可蔡主任说这个只是做插板用的,宽点没关系,就怕窄了插不进去°点三毫米根本不影响外观,更不影响使用。他建议对加工者通报批评但产品算合格。”
用过台式计算机的人都知道主机后面的插槽是做什么用的,不说宽零点三毫米,就是宽一毫米,只要定位的螺丝孔在标准位置,都不是问题。
邬盈生气地说道:“怎么能随意放宽标准?涉及的产品有多少?”
这个人很痛心地说道:“蔡主任就是考虑到这个量太大了,报废的话心痛……”
邬盈心情很不爽,打断他的话厉声问道:“一共有多少?数字!”
这个人心虚地看了邬盈和郭拙诚一眼,说道:“一百二十四个!”
“啊,怎么这么多?你们现场检测的干什么去了,去睡觉了吗?”邬盈大怒。如果只有几个机箱,虽然心痛忍忍也就过去了,报废就报废,可听到有一百二十四个,邬盈身体都哆嗦了一下,开始后悔让对面的人当着郭拙诚的面汇报。
一百二十四个多少钱?那可是一百美元一个,一万二千四百美元!相当于人民币两万元,相当于多少工人的工资啊。
邬盈将可怜的目光落在郭拙诚脸,虽然哀求的话没有说出来,但目光里的神色无疑显露了一切。
郭拙诚知道自己不能放松,有了这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况且这两万元在他这个重生者眼里完全不算什么数字,更没有心痛的感觉。
他说道:“我们要算大帐,不要算小账纸的这些数据都是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既然是他们标出的数据,说明很有用,不容随意更改,否则就是他们的失职。如果我们以为无所谓,那还要技术人员干什么,还要检测人员干什么?一句话,严格按图纸的数据来,在数据公差许可的范围内,就验收,不在许可的范围内就报废。我看是不是举行一次……”
说到这里,他住嘴不说了。刚才他想到了前世一个著名冰箱企业在起步前,企业里的很多人不重视质量问题,冰箱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也想出厂销售,后来这个厂长来了一个公开的砸冰箱举动,昂贵的冰箱当众砸烂后,那些不重视质量的人感到了震撼,再也不敢随意放开标准,因而产品质量稳步升,这个企业最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企业。
郭拙诚不想剽窃这个著名企业家的创意和举动,他只淡淡地说道:“全部报废!严肃处理!公开通报!从生产工人到管理人员以及检测人员!”
邬盈硬着脖子说道:“是!”红着脸匆匆离开,走在路,她还的郭拙诚发火、发怒。
郭拙诚倒是没有如邬盈所想的生气:质量问题哪一个企业都遇到过,就看领导者如何处理♀次能够花两万元给所有人一个教训,能够让所有人重视质量问题,那么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两万元的价值可能比两千万、两个亿的价值都大。要知道将来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的价值越来越高,现在坏一百二十四个机箱才报废两万元,将来报废一台高端设备,很可能是几十万元、几百万。
在外面检查了一圈后,郭拙诚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里面埋头设计游戏机、编写游戏剧本。直到有人通知他说赵启东校长找他,他才扔下手头的工作到了校长办公室。
赵启东将郭拙诚喊来主要是商量计算机系行政主楼的搬迁问题以及充实计算机系行政人员的事情。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三七0章紧急进京
第三七0章紧急进京
两人讨论了仅仅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因为郭拙诚对计算机系占有学校主行政楼早就有尽快搬迁之意。至于校长建议计算机系添加行政人员的问题,他本来就缺少这方面的人,学校安排的人他自然照单全收。
对于这些人的工作安排,他则准备回去交给系办公室的相关人员解决,懒得插手。
赵启东自己也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他可不想把手伸到计算机系去,见郭拙诚毫无异议地接收,自然也没有再说什么。开始的时候他的郭拙诚不愿意接受几个年纪大、性格有点必的干部,准备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因为现在这种人太多了,不可能都给计算机系安排年轻活跃的。
谈完公事,赵启东又拿出郭拙诚写的那个意见稿,说道:“拙诚,这个建议稿很好。我真是佩服你啊,虽然我对计算机领域不是很懂,但还是看得我热血沸腾。呵呵,真是可以用上‘热血沸腾’这个词。
如果我们真的能利用我们开发的星火计算机,建成一个人才流动的洼地,那真是我们滇南大学之幸,也是全中国科研机构和国家之幸。现在我的的就是你所说的人才流动能不能实现,如果国家还如现在这样卡着人事档案,各单位都不放人出来,你的人才流动就不可能实现,就算有这么一个洼地,那也流不进多少水。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对你的心胸宽广表示钦佩,你这纯粹是为全国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为全面提高我国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在做出牺牲。
我提议一点的是,你这个建议稿里应该写上这些对我们的人才言传身教的人从哪里来,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从哪里来。虽然现在你已经从美国西环电子公司要来了一百个人,但你的计划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还远远不够♀不仅擎到美国方面放不放,美国专家愿意不愿意来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国家容许不容许在一个地方一下容纳这么多外国人,容许不容许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一下接受美国人的教育,会不会因为受到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效果,我建议你在报告里注明一下,注明我们是如何对外国培训人员是如何把关的,将来是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的。
我的有人会说美国人正愁找不到影响我们的渠道,现在我们送上门去他们肯定蜂拥而入。一旦里面混有那些不怀好心的人,怎么剔除他们、防范他们?如果出了事,谁来承担责任、又有谁能承碘个责任?”
来自前世的郭拙诚对这些确实没有什么“警惕心”,他觉得只要进行技术保密就可以,对于思想方面,前世好像根本就不再管,随便美国人跟中国人接触,也没看见几个人真的被外国人腐蚀,想不到此时赵启东一下就指了出来。
想到这个时代才进行改革开放,郁闷的郭拙诚只好说道:“这要看我们的上级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哪一步,如果还是如以前一样死死地关着国门,或者虽然将国门打开一条细缝,但进来的所有东西都要经过显微镜和放大镜,没有一个堂堂大国的心胸和气度,那个示范区就很难成功。但我相信我们的领导人不是这样,我们都不会再受极思想的束缚。
当然,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技术保密工作,防止那些外国人偷取机密№一方面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不让外国人有可乘之机。”
对于这种事情的讨论,赵启东自然不是郭拙诚这个毫无顾忌的人的对手,郭拙诚年纪小,就是说错了什么也不用承担后果,而他却不得不三思而后说。
见郭拙诚这么说,他笑着道:“我只是提醒你一下,如果上级问起来,你要考虑如何回答☆好不要像刚才你所说的一样,说虚而又虚的话,你得具体说将来需要引进多少外国技术人员,需要引进多少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专家,需要加强多少政工干部,这种问题越具体越好,千万不能让人抓政治上的尾巴。”
在这方面,郭拙诚心里本来有鬼,他就是消美国人以为这里是一个“和平变”中国的缺口,是一个巨型蛋壳上突然出现的裂缝,让他们朝这里涌来,倾泻他们的糖衣炮弹。只不过这些还不能说给赵启东听,因此他装出一幅很认真受教的神态接受他的教导:“赵校长,你说的对,我确实有点忽视了。等下回去修改一下,把你的意见加上去。”
……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天,郭拙诚从广播新闻里日本以通商产业大臣为团长的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对于这个新闻,郭拙诚并没有往心里去,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代表团根本就是冲着他,冲着他的星火计算机而来。
直到第二天上午突然有省委办公室的人前来学楔知他下午坐飞机进京,他还没有将这个代表团与自己联系起来。
省委来的通知人吩咐他准备相关材料,就那个高科技示范区的事接受领导的咨询,同时让他跟学校进行工作交接。
对于前面的话,郭拙诚只惊讶中央领导办事速度的快捷,这寄上去才几天,他们不但看了他的建议稿还命令他立即前去汇报。当然,他更窃喜中央对自己的重视,更高兴他们对这个高科技示范区的重视,否则的话,上头肯定不会这么快命令他进京,再多就是批转有关部门讨论其可行性,如果下面的意见一致才会启动进展流程。
可对通知者说的后一句郭拙诚就感到有点奇怪了:进京汇报工作很正常啊,又不要耽误多长时间,为什么要进行什么工作交接?我只需要向副手说一声,最多就是召集几个主要领导开一个小会,临时进行一下分工的调整就行,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工作交接,除非是本人要调走。
郭拙诚一边收拾资料,心里一边想开了:“难道把我调走?不会吧?刚刚有了起色,星火计算机的事正在关键时机呢。再说,你们肯定知道我既然提出了建立高科技示范区这个建议就是想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在这个将成立的高科技示范区捞取一些政绩了再走啊。还有,你们能把我调到哪里去?虽然我的行政级别已经是正厅级,但其他地方有哪个正厅级位置适合我?人家会服我这个娃娃厅长的指挥吗?”
无论郭拙诚怎么想,都觉得现在不是调走的时候。但上级的命令如此,郭拙诚还是在收拾完有关与高科技示范区的资料,收拾完游戏机设计资料整理后,跟粟广笙等系领导进行了工作交接,之后到校长办公室向赵启东做了简单的汇报。
对于交接工作,粟广笙等人也是惊讶不已,但他们趋向于认为是传达命令的人传错了,把简单的工作安排误传成工作交接。他们都说现在计算机系根本不可能离开郭拙诚,不但学校知道这点,就是上级领导也知道这点。他们还自圆其说地说或许是上级安排郭拙诚进中央党效习,因为学习时间稍长,所以现在简单交接一下。
赵启东因为知道郭拙诚写了那个高科技示范区的建议稿,他想得更深一点,听了郭拙诚的汇报后,他一边沉思一边说道:“或许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你这个计划的高科技示范区将与我们学校的计算机系脱离,甚至与我们滇南大学脱离,你上任当这个区长,自然要放弃这边的工作。第二种可能,上级考虑到滇南省的交通太落后,大学缺乏,有技术有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你计划的这个高科技示范区的需要,他们将这个高科技示范区设在其他省份,而你的位置自然随着这个示范区的变化而变化。”
赵启东说的是两种可能,实际上还是一种事实,那就是郭拙诚将从滇南大学脱离出来,专门负责高科技示范区的运作。
郭拙诚也猜想事实的可能性如赵启东猜的差不多,上级让他专心负责高科技示范区的工作,完全从大学科研机构脱离出来。
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都想错了。
飞机票早有省委办公厅的人买好,还开来了介绍信。郭拙诚交接完工作,亲自将自己最近写的游戏资料交给杰克驻这里的代表,然后在计划好的时间里坐车去飞机场。登机的时候凭他的军官证和介绍信顺利坐上了飞机。
他乘坐的客机还是来自苏联的小飞机,一路颠簸嘈杂,很不舒服。四个小时后,飞机终于载着被震得昏头昏脑的旅客到达京城机场。
一个年轻威武的军人大步走近刚下舷梯的郭拙诚,小声问道:“你就是郭拙诚?”
郭拙诚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
第三七一章最高首长认同
第三七一章最高首长认同
军人伸手欲接郭拙诚手里的行李箱,郭拙诚却给了对方一个凌厉的眼神。
对方只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身体竟然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他稳了稳神,有点尴尬、有点慌乱地从口袋里掏出证件,客气地递给郭拙诚。
郭拙诚随手接过,看了一眼后还给对方,然后也把手里的行李箱递给他。
一路上两人无话,那个年轻军人专心驾车,郭拙诚坐在后面闭目养神,思考着如何向领导汇报。
让郭拙诚有点吃惊和意外的事,车直接从机场开向西山,开进了一所戒备森严的大院落。一路上不断有人检查,郭拙诚一连掏了五次介绍信、军官证,就是那个司机也掏了三次证件,车辆被从里到外检查了两次,他们才得以七弯八拐地来到一栋彩色琉璃瓦盖的小楼下。
从车里下来,又是两名明显是勤务兵的战士过来接过郭拙诚的行李箱,引他到了一所房间里坐下,泡了一杯茶后,说道:“首长们正在开会,请你稍等。”
听说让他稍等,郭拙诚才感到真切起来,如果马上就带他去见什么首长,那才奇怪呢♀些领导该有多少事要做,怎么可能专门等待你一个小子?即使你是正厅级干部,到了京城,到了这个九重之地,根本算不了什么。虽然说没有一块砖头从上落下能砸死三个厅级干部那么夸张,但出门确实可以不时碰到。
郭拙诚心里思考着:“到底是哪一位中央首长接见我?是国家计委主任还是国家科委主任?不会是国務院的领导吧?呵呵,那我太幸运了“世,我还真没单独见过副总理以上的高官呢。”想起现在自己年纪轻轻就是正厅级干部,跟前世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前世奋斗了半辈子才到市长职位,也不过是正厅级干部,而且还是靠当时的岳父鼎立相助才逐步上位的,否则的话很可能就在那个机床里当一辈子的技术员了。
“岳父这辈子会不会又转业到那个机床厂当书记?他的女儿该小学毕业了。我要不要现在去找他,认识他?”郭拙诚思绪到处飞。
让他感到非常郁闷的是,这一等竟然等了四个多小时,勤务兵为他换了三次茶水。
开始的时候,郭拙诚还保持端正的坐姿,双手平放在膝盖着,就如一个军人一样。可是,长时间的坚持让他也有点吃不消,加上之前坐飞机也有点累,同时为了养精蓄锐不至于首长接见的时候有气无力,他放松了一下自己,身子轻轻地靠在沙发背上,借以休息。
现在的飞机可没有前世波音飞机坐的舒适,从滇南省会到京城的飞机还是过去二十年前从苏联购买的伊尔12,是1951年进口的♀款活塞式双发飞机当时购买的目的是用来做军用运输机的,只是后来因为民用航空飞机少,被部队改装成了客机,由此可见其舒适性如何。
更何况苏联设计飞机、坦克的时候都没有如西方国家那样注意人性化,他们注意的是速度、力量和简单。与郭拙诚同机的很多人下飞机的时候都是脸色苍白,走路摇摇晃晃,远远没有前世的波音客机舒服,这种飞机的噪音能让你耳朵发酸,嗡嗡的声音直到下飞机好久了才消失。
这一等,从下午五点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幸亏勤务兵送来了几块饼干,否则他的肚子非造反不可。
当时间快接近十点的时候,勤务兵才过来小声说道:“首长已经回来了,请跟我来。”
跟着勤务兵走进不远处一间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三个男子,其中一个站起来伸出手,笑着问道:“你好,你就是郭拙诚吧?真年轻啊。”
郭拙诚对这个人隐隐有点印象,但一时吃不准是谁,所谓的印象,是来自前世的。他也伸出手,握住对方,说道:“你好,我就是郭拙诚。”
对方这才说道:“我叫秦元辉,我是国務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今晚有首长专门听取你的汇报,等下汇报的时候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随意,只说与你建议稿有关的话题。明白吗?”
郭拙诚连忙说道:“好的。我明白,我会注意的。”
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他终于想起了这个在前世担任过二届北方龙江省省长的人“世从电视里看到他的时候,远比现在年纪大得多,是以刚才一下没有看出来。
他刚才讲的都是郭拙诚需要注意的事项,就如过去臣子见皇上,都必须经过礼部一番培训,免得失礼惹得皇上不高兴。
现在是新时代,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还是要提醒。一个地方上来的小干部,如果见了领导因激动而感情失控,或者嚎啕大哭、或者喃喃自语、或者邀宠献媚、夸夸其谈试图展现自己的优秀和忠心,都会让汇报进行不下去,耽误所有人的时间,会让上级首长心情很糟糕。
他们说话的时候,其他几个人也在打量郭拙诚,脸上稍微露出了一丝惊讶,显然是惊讶郭拙诚的年轻,惊讶他能够出现在这里,惊讶他怎么够资格向首长汇报。
郭拙诚也不为人知地打量了他们一番,从他们的年龄和动作看,他们的级别比秦元辉的低,估计是普通的秘书或记录员或其他工作人员。
这时,秦元辉又言简意赅地说道:“你的那份建议稿我们这里已经复印了,你只需准备你汇报所需要的。你准备好了没有?”
郭拙诚认真地回答道:“都准备好了。”
秦元辉指了一个位置给他:“你先休息一下,首长们都在路上。”
郭拙诚一愣:首长们?难道有好几个首长?看来真是三堂会审啊。
虽然郭拙诚两世为人,胆量大,但到了这里,说不激动绝对是假的,要知道这里的任何一位首长都能决定他今后的仕途,也掌握着他的命运,他想不紧张都难。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能喝水、咳嗽的声音都没有,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除了郭拙诚做在会议桌边,就是秦元辉也坐在远离会议桌的地方,和另外两人一样坐在远处靠墙的沙发上。
大约等了十几分钟,只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秦元辉说道:“来了。”说话间,他已经站了起来,但没有上前。其他几个人也先后站起,一个个如雕像一样储。
郭拙诚自然也站了起来,目光看着门口。
首先进来的是一个精瘦的独臂男子,他先扫了郭拙诚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异色,但随即变得正常,还朝郭拙诚笑了一下,但没有走过来,而是站在门边,对着外面说道:“今天得吃点夜宵,我估计这个会议一时半会完成不了。”
郭拙诚一眼就认出眼前的男子是谁,更知道这位独臂将军不少事迹,包括前世的。他一直对这个老革命充满了崇敬。
他内心真的想走上去,向这位老革命敬一个军礼,但考虑到纪律,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停滞不前,按照秦元辉的要求站在原地用目光迎接。
是的,当级别相差太大的时候,低级官员连迎接别人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人家高官不一定愿意跟你握手,也许他们不想让你打扰。就如前世电视里首长接见会议代表一样,先由会议代表排好队站好等待了,首长们才出来,跟排在前面的人一一握手,之后面带笑容坐在前面一排照相,以显示他们的亲民。
这位独臂将军现在是国務院副总理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连他都要站在门口等待后面的首长进来,那这个首长该是谁啊?
郭拙诚的心脏不由怦怦直跳:不会是他吧?
他的猜想在下一秒得到了证实,一个爽朗而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好你个一把手,是在埋怨我占了你的位置吧?今天这个会我还非参加不可。我也想见见这个小朋友。”
郭拙诚激动而欣喜地看着门口,但很快那位独臂将军朝郭拙诚招手道:“小子,你过来迎接一下老首长。”
“是!”郭拙诚连忙答道,并动作迅速都镇定地离开座位走到门边,说道,“首长好。”
独臂将军点了点头,然后对刚出现在门口的那位神采奕奕的老人说道:“这就是你说的小朋友,看起来很标致,想姑娘似的。”
郭拙诚哭笑不得:有我这么样的姑娘吗?但他很尊敬地对那位最高首长说道:“首长好。”
最高首长伸出右手,握着郭拙诚的右手笑道:“蛮不错的。有股子军人的气质∵,进去开会,后面的家伙你就不要理了,今后再说。”
除了最高首长贤圣同志,国務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虞罡秋同志,还有国務院副总理、国家的主要决策人之一的大管家程蕴同志,以及国務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俊毅,外交部副部长祁鹏多。
!#
第三七二章中央大佬云集
第三七二章中央大佬云集
与会者级别之高,让郭拙诚呆若木鸡。
在出发的时候,他以为能有国家计委副主任接待、听取他的汇报就不错了。要知道国家计委是高配的,副主任属于正部级;当他坐在房间里长时间等待时,他心里估计这个人应该是国務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虞罡秋同志:能够把他从滇南省喊过来,又能让他坐在那里等上四个多小时,一般部级领导不会这么傲慢,让一个请上来的同志等这么久;而到了会议室等待的时候,他才敢奢望有最高首长出面。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但最高首长出面了,而且还带来了好几个国家政策决策人,带来了几个领域的掌舵人。
郭拙诚的心里忍不住喊道:“我的天!这阵容也太潘?”
最高首长贤圣同志见郭拙诚一副失态的样子,宽和地笑道:“小娃子,不会害怕了?看见我都不怕,见了他们就怕了?”
郭拙诚连忙集中精神,说道:“报告首长,我不是怕,只是震惊。我实在没想到上级对我的建议如此重视。”
国務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虞罡秋同志笑道:“震惊?呵呵,你小子是该震惊一下了。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都被你震惊好几次。老领导,现在就开始?”
最高首长点了点头,说道:“开始,争取时间。免得有人又要操心我的身体,又要找借口吃夜宵。”
虞罡秋笑道:“主席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这么不顾身体地操劳,我们当然看不过去。一个会接着一个会,就是年轻人也受不了。”说到这里,他对郭拙诚吩咐道,“小伙子,开始。”
郭拙诚努力是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发言。他没有完全按照原写的建议稿念文字,而是先简单汇报了一下目前星火计算机在美国的销售情况,而又重点汇报了目前有多家美国公司争相购买计算机专利的事情,以翔实的数据说明了中国生产的星火计算机虽然产量很少,暂时无法产生更多的产品来赚取足额的利润,但专利却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贤圣同志打断他的话问道:“你是说这些专利卖出去之后,将来还能有稳定的收入进来?”老人的脸上露出一片欣喜之色,其他高官更是一脸的企盼。
郭拙诚肯定回答道:“是的。因为我们的专利转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种授权,按对方的销售额来收取,只要这些企业对外销售他们的计算机,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收入。”
外交部副部长祁鹏多惊喜地说道:“这不是一本万利吗?你们啥也不做就能赚钱。……,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申请专利的没?卖专利可比卖什么都好,我们的纺织厂工人一天从早干到晚,一个人赚取的外汇还不到三美元。你们一台计算机就能赚到三百美元的专利费,而且你们什么事都没做。……,我的乖乖,真是想不到啊。”
国務院副总理程蕴同志笑着说道:“想不到我们的外交部副部长变成了一财迷,就是有专利,你们外交部也无法坐收渔利?”
祁鹏多尴尬地笑道:“我还真心地心痒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为了销售我们的纺织品,为了销售我们的海产品,我们外交部可是和商务部的同志一样不断巴结那些洋鬼子呢。我想我们在计算机方面有特点,能申请专利,那其他方面未必就没有?小郭,你说呢?”
郭拙诚回答道:“是的。在其他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在外国赚钱的技术。比如我们的陶瓷工艺,我们的宣纸制造工艺,比如我们的酿酒技术,还有我们的杂交水稻技术,我们的大豆培植技术,我们的沼气技术,等等,都可以从国外换为大量的外汇。”
几个对专利没有什么了解的大佬不由张大了嘴巴,一个个不相信地问道:“这些都可以换取外汇?”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是的。只有外国没有的,只要我们比他们好的,我们都可以申请专利。当然申请专利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专利是不是国家机密,申请的话会不会造成泄密,如果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带来危害,我们就不要申请专利了。
如果我们估计某项技术外国人长时间内发现不了秘诀,我们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而我们根据这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那我们也不必申请专利。对于某些技术是否申请专利必须进行均衡考虑,申请专利对我们国家有利,我们就应该积极申请,对我们国家带来的只是短期利益,甚至还可能因为泄密而损坏我国的利益,那我们就不应该申请,而是加强保护、加强保密,防止其他国家借技术交流、借帮助取经的名义盗走。”
虞罡秋认真地问道:“专利这玩意我怎么觉得没什么好处,反而阻碍了技术进步。我先说一下我的意见,等下请你帮我解释一下。如果所有技术都申请专利进行保护,那么一个企业要学另一个企业的技术的时候,都必须交钱,如果这个企业没有钱,他们是不是学不到技术了?
你也知道,现在我们企业与企业之间学技术根本不需要钱,只要单位的介绍信或者上级一个电话,另一个企业就能学到手。当然很多机密技术的步骤要复杂些,但也没有非得交钱才行的地步。我觉得拥有专利的人对使用专利的人是另外一种形势的剥削。
呵呵,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这个问题,不是说你郭拙诚剥削者,要说剥削也是我们中国剥削美国,与你无关,你不用的我们会说你是资本家。”说到最后,他开了一句玩笑。
不知不觉地,谈话内容由高科技示范区变成了专利研讨会,或者说专利问题探讨会。
郭拙诚笑着说道:“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观念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逐利的,都是追求利润的。就算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也是赚取的利润越多越好,而不是相反,吃财政补贴越多越好,最左的人也不会这么说、这么想。技术研究,特别是复杂的技术研究,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不是某一个人脑袋一拍就能想出一门技术,就能想出一个别人想不出的办法。
对大多数个人和企业而言,要得到一门别人所没有的技术,是非沉苦而幸运的,试想一下,如果他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被人无偿使用,他们心里服气吗?心情会很好吗?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工厂都是国家的,这些技术也是国家的,让别人免费学会天经地义,没有什么不服气的。
可是,他们将来会再舍得投入巨资进行科研吗?如果研究出来了还好,如果失败了呢?谁会替他们承担风险?这种只有风险没有收益的事情谁愿意干?即使上级安排,上级给他们发工资,恐怕也积极性不大,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
如果想到自己一旦研究出来了,利润就会滚滚而来,那企业投入科研的信心就会十足,也会舍得投入,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地促进了科研的发展。比如我们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现在就是干劲十足,正在积极研究计算机技术♀也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展迅速的原因。
表面看,一个企业只有出钱才能买到技术确实是阻碍了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技术进步。但如果你是那个想买技术的人,你在得知必须花巨资才能拥有技术的时候,你可能会采取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我不买了,我自己研制♀显然能促进科技进步,因为多了一个企业研制,技术肯定就多了一个前进的机会。一种可能是看到市场前景好,考虑到一旦拥有这个技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