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8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既然他们能到世界抢占商品市场,那他们就必须放开他们的市场才行,势必会让我们进入他们的市场‰问,在这里情况下,对我们美国有害处还是有好处?请问,你怀疑经济的快速流通会摧毁中国的顽固吗?到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只剩下了北极熊这个恶魔与我们的价值观完全背离了,这不皆大欢喜吗?”

    对于商务部长的夸夸其谈,副国务卿很愤怒,他大声说道:“我再次重申,消阁下不要在发表这种煽动性言辞‰简单而肯定地回答我,到底苏联人会不会南下,什么时候入侵阿富汗,理由是什么?既然你这么有把握,就不要再把问题往cia身上推,你们商务部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商务部长哪里知道,他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几大财团交给他的任务而努力罢了,以前口口声声说苏联会进攻阿富汗,也是从报纸上、杂志上估计的,或者说纯粹是为了应付副国务卿的进攻而临时找的一个理由,虽然后来有cia的官员也这么说,但他知道谁也无法保证苏联真的进攻,而且是现在就进攻。

    就在他琢磨如何回答,或者说如何将舒尔茨再次推到前台的时候,总统吉米卡特已经对吵吵闹闹的会场很不耐烦了,他转头对舒尔茨道:“请你说说你对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看法。”

    总统毕竟是总统,等他说话时,所有官员都住嘴不说,和他一样都将目光落在cia的舒尔茨局长身上。

    舒尔茨虽然不知道今天总统会亲自点将,但他还是成竹在胸地点了点头,稍微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后,不慌不忙地说道:“因为阿富汗是传统的反西方国家,现任总统阿明之前的领导人也是亲苏和反对我们美国,导致我们在阿富汗的情报机关很难开展工作。虽然现任总统阿明有亲美倾向,一些政府高官受他的影响而偏向我们,但苏联在这里经营多年,苏联间谍克格勃几乎遍及阿富汗全国,我们的情报工作举步维艰。但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迹象,认为苏联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可能在近期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

    摆明了自己的功绩和说明了结论后,舒尔茨继续说道:“在这里,我不再说阿富汗内部的一些情况,也不说阿富汗现任总统的一些糊涂举动让苏联认为他们的南下战略受到了威胁,今天只就我们发现的苏联在阿富汗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以前几年里,苏联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在阿富汗进行了大量的战场建设,还修建了几条战略公路和两个空军基地及喀布尔国际机场,并在苏阿边境修建了大型后勤补给基地☆近一段时间,他们又向阿富汗派遣了三千多名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完成了对阿军一些要害部门和部队的控制。从上个月开始,苏联还不断派出高级军事代表团考察阿富汗。我们判断,这是苏联对阿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情况,为制订入侵计划做准备。

    其次,苏军以保卫在阿基地和人员安全为名,已经着手向阿调运先遣部队。本月上旬,有1500名配备有坦克、火炮的苏军人员被空运进阿,尔后配置在萨兰山口,一些工兵部队也进入阿境,修复赫拉特附近被破坏的路段、桥梁并恢复一些机场和军事设施‖时以‘军事援助’的名义,通过公路向阿运进大批武器装备。

    根据昨天收到的情报,苏军已先后向巴格兰姆空军基地和首都喀布尔机场分别空运了1个空降团和1个多空降师,就其位置和他们的战斗力而言,这些部队可以轻易夺占和控制周围要害地区。

    又根据我们的卫星图像判研,在苏阿边境集结有东西两个战役集群,他们目前已经秘密机动到边境地区进入了出发阵地,各种装备器材和后勤毕物资也向边境调集。

    据我们从阿内部的人收集到情报,苏军有向阿境内重要军事基地派遣电台的迹象,很可能在架设专门的通信指挥网№外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顾问以冬季装备换季和检查维修为名,集中和拆卸了阿军的主要武器装备,限制作战飞机驾驶员飞行,使阿军实际上被解除武装处于无法作战状态。……”

    副国务卿很不耐烦舒尔茨的“唠叨”,见他停下喝水,连忙说道:“舒尔茨先生,能否用一句话概括,阿富汗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听了你说的,我感觉战争已经打响了。”

    舒尔茨回答道:“可以用迫在眉睫来形容,现在就差一根火柴而已。”

    总统很不满地扫了两人:丫的,不知道你们的大佬在认真听吗?斗什么嘴?

    副国务卿讥讽地说道:“是吗?导火索似乎已经在燃烧……”

    副国务卿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官员急匆匆地走过来,有点慌乱地将个文件袋递给舒尔茨c尔茨看了来人一眼,动作迅速地打开文件袋,刚扫了一眼,脸色突变。

    他没有任何思考就将这张纸弯腰递给总统卡特。

    卡特显然也知道发生了大事,郑重接过纸张快速地看了起来。看完,他抬头看了刚才送信过来的官员,问道:“消息已经证实?”

    来人连忙立正敬礼:“报告总统阁下,消息已经经过多方面证实。我们的高空卫星已经拍摄到夜里燃起的火光,与我们秘密渠道传来的消息很吻合。”

    卡特总统大声道:“此次会议就此结束。下面召开有关应对苏联入侵的问题。在会议进行之前,我很遗憾地告诉各位,苏联已经对阿富汗发动了可耻的进攻路部队已经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国内疾进,他们的空降部队已经发起对总统府的攻击,目前总统阿明已经与外界失去联系。”

    除了舒尔茨,几乎所有人目瞪口呆:战争真的爆发了?这头凶恶的北极熊真是贪婪,真要南下啊。怎么办?又要派我们的子弟上战场吗?

    这时,总统助理也急匆匆地进来,凑近卡特总统的耳朵小声说着什么。

    卡特沉着脸点了点头,欠起身,但又坐了回去,说道:“现在时间紧急,本人提几条建议请各位谈论:第一、为了共同对付苏联,将中国拉上我们的战车,本人建议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设备出口,只要不是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的技术,都可以考虑。第二,国务卿立即向外界宣布我们对苏联的谴责和抗议……”

    他匆匆说了几条意见后,立即离开会议室,因为那里还有英国首相在等他的电话。

    就在美国的国家机器高速因为阿富汗战事而运转起来的时候,中国高层也开始苏醒,因为信息手段的落后,加上时区关系,此时的中国正是深夜,中国国家机器的运转要比美国慢上许多,虽然阿富汗近在咫尺,而美国离阿富汗半个地球。

    当美国正紧张而热烈地讨论应付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事情时,中国的高层也陆续从热烘烘的被窝里起床,坐上汽车奔向会议室。

    在京的许大将军自然也是被通知的人之一,这老头跟其他一脸凝重的高官不同,他一脸的高兴:“哈哈,***苏联佬竟然也知道玩声东击西的名堂啊“几天还在报纸上大肆吹嘘他们从东德部分撤军,还在抨击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老子都被他们给迷惑了。以为他们不会向阿富汗动手呢。”

    旁边一位将军有点意外地问道:“许老,看您的样子,您还乐意他们入侵啊。人家可是再一次逼到我们家门口了。”

    !#

    第三八六章指点江山

    第三八六章指点江山

    许大将军说道:“这事得一分为二的看。只要阿富汗不是这么轻易倒下,我国就能缓过一口气来,能够做我们的事情。他们苏联想两线作战?敢吗?他们面对的可不单单是一个阿富汗。”

    睡在床上的郭拙诚虽然很想知道苏联是不是如前世那个时间入侵的,但苦于他的级别不够,就算中央得到了消息也不会第一时间告诉他,更何况当时通信手段落后,不说他,就是中央领导想在第一时间知道也难。

    不过,他刚刚进入梦乡不久,一个工作人员就过来敲门了:“首长,上级通知你马上到东楼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

    郭拙诚心里大喜,立即判断肯定是阿富汗战争爆发了,苏联“如期”入侵阿富汗!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一边大笑一边快速地穿衣。他失常的动作让进来通知他的工作人员感到莫名其妙,但又不敢询问,只在心里嘀咕:他怎么啦?

    等他稍微洗簌一下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小会议室的时候,最高首长贤圣同志已经在坐,而且整个会议室就他一名高官,旁边只有一个年轻的勤务员。

    等勤务员泡好茶离开后,贤圣同志劈头问道:“你是不是早已经知道苏联今天入侵阿富汗?”

    郭拙诚先点头,然后问道:“我们的情报机构是如何认为?”

    贤圣同志说道:“发现了相关迹象,但无法预计战事会不会爆发,何时爆发。……,你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消息?”

    郭拙诚假装有点为难,犹豫了一下,道:“一方面是从西环电子公司总经理杰克布鲁斯那里获得,他有一个朋友是情报机构的,因为他只是小商人一个,人家对他不太设防,一些不重要的情报在喝酒的时候透露过№一个方面就是我的分析,从报纸上的内容分析出来的。我总觉得苏联不好这么安于现状,他们南下战略是既定的,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阿富汗倒向美国一边。加上苏联在伊朗人质问题上插手,鼓动伊朗与美国作对,他们又在东德撤军的问题上大张旗鼓,我认为苏联动手的时间快了。况且现在欧洲经济不景气,对阿富汗并不能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苏联不入侵,那就怪了。”

    “就如上次你鼓动你外公写那篇经济文章一样?全部是从公开发表的报纸上分析出来的?”贤圣同志凌厉的目光盯在郭拙诚脸上,一股气势扑面而来,让郭拙诚有点喘不过气。

    郭拙诚努力控制自己不慌乱,镇定地说道:“确实是这样。只是我也不知道能分析得如此正确,或许我有这个天赋吧。其实,不但是我,你们不也分析正确吗?要不上级也不会让我外公把那篇分析文章带到国外交给布鲁斯家族。”

    贤圣同志玩味地笑了一下,收回目光,说道:“你别给我们脸上贴金,我们是不是分析出来了你还不知道?就算有人的分析思路和你相似,那也无法如你那样具体到数据。……,现在如你所愿,随着阿富汗战争爆发,为了将我国捆绑到他们的战车上,成为抗击苏联的马前卒,美国肯定会放宽对我们国家的控制,你所要求的那些设备很可能会顺利得到。……,你认为我们国家当前最迫切引进的设备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把握哪些方向性?”

    郭拙诚也知道这个能看穿一切的老革命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他不怕,他平静地说道:“我们都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虽然不能定位于某一项具体的发明某一项具体的科技,但普遍认为是电气化,电力的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机械、化工、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呢,我和一些人研究分析过,大家都认为这次工业革命是以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标志的。半导体的发展支撑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基础。简单地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计算机技术和它所衍生出的无数行业。”

    没有真正见识过计算机的贤圣同志没有惊讶,只是问道:“计算机技术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不是意味着它深入到我们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是的。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家里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都少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乘车出行少不了计算机技术对车辆的控制,少不了计算机对车辆的管理,至于飞机,更是少不了计算机技术来实现飞机起飞、发动机等主要部件的状态监视、自动控制飞行。

    如果说军队,坦克少不了它,军舰少不了它,至于导弹,更是将计算机的运用用到了极致,导弹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控制芯片和控制程序的先进性,电子元器件的抗干扰能力。

    说严重一点,计算机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用不了多久,战场上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有血有肉的战士上战场厮杀,只需要在一个防护严密的地方操控电脑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那些科技水平低的军队,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只能恐怖于那些从天而降、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导弹。”

    对于计算机的描述,郭拙诚只能粗略地、用最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贤圣同志又将目光落在郭拙诚脸上,问道:“这就是你退出部队、继续科研的原因?我相信就算将来到处都是导弹,部队也是不可替代的吧?”

    郭拙诚回答道:“是的。但战士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功能将被无人战斗机、无人装甲车所代替,而真正的部队主要用来收尾和收拾残局,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占领。但战争的胜负早已经由导弹所决定。”

    贤圣同志问道:“我们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不再被西方国家甩开,必须在计算机技术上追上并超过他们?”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是的,必须这样。”

    虽然他知道这么说话有点越格:面对一个国家元首,你一个小小的地师级干部也太张狂了吧?但郭拙诚知道贤圣同志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君子,也是一个宽厚的长者,不会计较这些形势上的东西。再说自己现在努力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说话,一个孩子能有大人那么多穷讲究吗?

    果然,贤圣同志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的不快。

    郭拙诚又说道:“除了大力引进半导体、特别是硅晶圆的生产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我们还应引进特种金属冶炼设备、传感器技术、汽车和坦克发动机技术。”

    “对于苏联的入侵,你有什么建议?”贤圣同志笑问道。

    “那我就不谦虚了。虽然我知道首长您成竹在胸,但我也利用这个难道表现的机会吹一吹牛。”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我认为苏联是不可能征服阿富汗的,就如当年越南有我们国家支持的,而气势汹汹的美国人只能铩羽而归一样。当年的越南与美国相比于现在的苏联和阿富汗,虽然阿富汗可能弱小些,但他们有美国和我们中国的支持,苏联绝对不可能成功。而且现在的苏联表面看强大无比,比当年的美国还狰狞,但强大的军力掩盖不了他们内部的社会矛盾,掩盖不了他们后继乏力的本质。

    既然我们知道他们无法得逞,而且他们还可能陷入阿富汗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我们就可以、或者说应该好好地利用以获取更大的好处,趁着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还不知道这次战争的最终结果,我建议我们国家采取如下策略或政策:雷声大雨点小,不见好处不动手。”

    对于郭拙诚的无耻,贤圣同志笑了起来:“哈哈,你这个小赖皮。好像还能从美国佬那里挖一大块下来似的。”

    郭拙诚也笑道:“首长,您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您只不过想文雅一点挖,我是很无耻地挖,反正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为什么不挖?当年他们美国佬和其他七个国家一起入侵过我国的,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收回一点利息而已。”

    贤圣同志想不到这个小家伙脸皮这么厚,要东西要的理直气壮。他说道:“如果我们拖拖拉拉,受苦的可是阿富汗的老百姓啊,我们总不能看着邻居家里的人遭受痛苦而无动于衷吧?再说,救阿富汗也是救我们自己,就如我们救朝鲜、救越南一样。一个大国应该有一个大国的气度。”

    郭拙诚如孩子似地马上反驳道:“首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怎么能用邻居与邻居之间的关系来等同呢?邻居与邻居之间关系再差,也很少刀刃相见吧?而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常有的事情。有人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我们生长在中国,我们就只能全心全意为中国人谋利益,别国的狗屁事情与我们啥关系也没有。不是吗?”

    !#

    第三八七章寄予厚望

    第三七章寄予厚望

    郭拙诚知道自己面前这位睿智的老人什么都知道,他之所以班ménnong斧,并不是奢望这位坚强如钢的老人突然改变他的决定,他只是提醒一下。

    贤圣同志这批革命者与前世的那些不要脸皮谋si利的政客不同,也与外国那些为了选票什么都不顾的政客不同,他们都是从农民家庭出来的,还濒着“与人为善”的淳朴农民思想,就是自己家里穷光蛋也要让客人吃好喝好。

    郭拙诚之说这么多,只是想稍微灌输一点自si自利、多替自己国家考虑的理念给他们。

    贤圣同志哭笑不得地说道:“不出头不扛旗是对的,但你这样一味地谋取利益不讲付出,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利益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国家付出才有另一个国家得到。就如你为了引进那三亿美元设备,不也付出了星火计算机技术吗?两者只有都能实现有利可图才可能进行jiāo往。我们中国只要不当傻大个就行了。”

    显然贤圣同志只是想了解一下郭拙诚为什么能准确判断出苏联的这次入侵:郭拙诚对引进三亿美元设备的自信让他感到狐疑,特别是听郭拙诚说过几天后美国就会放行这批设备,让他更是感觉到有什么大事发生。现在阿富汗战争爆发,他一下就知道这个小子早已经预知了这次战事会爆发,也知道这次战事会帮助他解决那三亿美元设备进口的阻拦。

    “他的情报为什么这么准确?”这是贤圣同志悬在心头的一个巨大的疑问,这小子的预测能力实在有点邪乎,心里甚至有点舍不得将他派到基层锻炼。

    之所以将郭拙诚从最适合他的开发区一把手位置上调离,是因为贤圣同志有更多的想法,他觉得这小子是一块没有雕琢的宝yu,如果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束缚他,很可能会让他畸形增长,虽然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对国家的贡献远远没有一个领导者的用处大。从文化大命革那段特殊时期过来、深知那段特殊时期危害的他,最大的感受是政策的重要xing,好的政策能让国家兴旺发达,不好的政策能使国家陷入深渊。而好政策是由jing明的领导者制订的,国家最需要的就是这种jing明的领导者。现在人才极缺乏,但不是做具体事的人才少了,而是统领一方的大将太少了。

    很多以前还可以担当一面的大将被死或老死,即使残留下来的几个人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年龄的原因而只能处于休养状态。而且这一辈的人因为受到过害,思想多少有点扭曲或偏ji,他们要么死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强调政策回到解初期那段红火的日子,从而变得必固执,要么要求彻底否定现有的一切政策,宣扬所有的都得重起炉灶再来。

    现在担任中高级干部的人很多就是在那段特殊时期提拔上来的,喊口号的本事不缺但做实事的能力很少。贤圣同志很想将那些夸夸其谈、尸位素餐的人赶下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不出大luàn子,也没有人顶上来啊。

    自从知道了郭拙诚,他就注意上了这个令人惊讶的小子,注意到他小小年纪就能指挥一个团队研制“hy—001火炮控制辅助系统”并获得全面成功,知道那些专家学者都能服从他的指挥安排。在部队里,这个小子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一群吊儿郎当的麻烦兵调教成一等一的好兵,将几十号人调教成一个无坚不摧的整体。在越南战场上,他不但指挥了一个连、一个营,还指挥了一个团,而且战果辉煌。……

    最为难得的是,这小子眼光独特,很有经济头脑,看到了越南的钛矿设备后,竟然可以抛弃战功不要,而致力于将这个价值昂贵的钛矿设备夺下来运送回国。现在这套设备不但让中国得到了一笔额外之财,更主要的是能大大提升中国研制、生产厂矿机械设备的能力。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深远的。

    等郭拙诚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星火计算机后,贤圣同志更是下定了决心要将这个小子好好培养。因为这小子有着其他官员完全没有的与国外企业家打jiāo通的能力,具备一个开拓型人才的所有素质:其他人面对西环电子公司只能一步步退让,只求能把计算机销售出去。而郭拙诚不但能为国家赚回巨额利润,能利用专利技术让国外厂商对中国技术刮目相看,更为主要的是他能桥对方的鼻子走,能够让自己赚了大钱的同时让对方感ji他。

    贤圣同志不让郭拙诚担任开发区一把手,就是不想杀ji取卵,不想将他局限在技术方面、局限在日常的管理方面,而是要将他磨练,要让他基层、对全局有一个通盘的了解。更消他能破解农村、乡镇发展的难题。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般人看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灵丹妙yào,但作为一个睿智的政治家,他知道这个把田地分到各农户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临时措施,暂时能让农民吃饱饭,能够过得比大集体时好一些。只要用脑袋想一想,每家每户凭分到的三四亩地怎么也不可能因此发财。过去一些地主有土地上百亩,也无法发财,只不过有饭吃而已。除非家有良田千亩,又是士大夫家庭,不用缴税。

    可中国的现状就是人多地少,每人能平均分到两亩地就是上限,上十亩、上百亩良田只能是做梦,也就是说农民束缚在地里想发财绝对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年轻时留学法国、最近亲自访问过美国的贤圣同志知道,将田地这么分下去,变成了一个个零碎的地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统一防病治虫,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规模化灌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三的棉huā出现了病害打农yào,害虫很可能跑到李四的地里,当李四发现自己的地里有虫害而打yào时,害虫又飞到王五家的地里,王五家喷洒农yào的时候,害虫很可能又重新回到张三家。因为农yào的有效期是有限的,杀虫的效果远远没有统一进行好,还làng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个无奈之举是中国的现状

    i的,分田到户虽然是一个麻烦,但总比继续搞大集体大家一起饿死强得多,如果继续大集体的搞法,国家将很快崩溃。

    贤圣同志深深知道中国的出路、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是得靠现代化,还是靠工业才行。巨大的农业人口如何平稳的、安全地转化为工业人口,如何创造比农业多得多的工业利润,他自认没有经验,最多就是mo着石头过河。他现在有点寄消于眼前这个小子,寄消这个既懂组织管理、又对国外情况熟悉、还具有长远目光的小子能探索一条新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出来,以彻底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

    探索这条路子绝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远比郭拙诚发明几项专利、远比开发几个轰动美国的新产品、远比为国家赚钱几亿美元、远比他带出一个师一个军……,意义重大得多。

    之所以让郭拙诚直接下基层,不让他直接掌控一个县甚至一个地区,是因为这样做风险最小,受到的阻力最小,中央也好控制,毕竟这只是mo索,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如果他真的在小地方成功了,再让他掌控更大的地域不迟。

    反正他还年轻,不,可以说是年幼,时间对他充裕得很,即使十年年又何妨?就算十年之后,很多孩子才刚刚大学毕业呢。

    对于郭拙诚似是而非地回答他如何知道阿富汗战争的爆发,贤圣同志没有在深究。对于他口无遮拦的说出那些在国际上只重利益的说辞,贤圣同志只是笑了笑:小子,你还不知道人穷志短是什么概念,等你到了基层你就知道只谋求利益是如何的艰难。你真以为第一代开国领袖都是傻子,都是拿着钱当纸片luàn扔的二世祖?支援其他穷国都是有目的的!

    想到这里,他越发下定了决心,让郭拙诚到基层好好锤炼锤炼。

    说完这些,两人还就西环电子公司所派人员的监视问题进行了jiāo流。虽然贤圣同志不相信郭拙诚所说的,什么他之所以能分析出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因为从西环电子公司的人员中得到了情报,但对于防止西方国家就此派间谍、特工进来是必须做的,为了减少麻烦,为了不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坏,这些外国人必须监视。

    因为郭拙诚之前说过那些话,此时的他只好自认倒霉,附和着要对外国人监视,支持贤圣同志有关限制外国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外国人接触的秘密等级,以及对自己国家的人员进行相关的保密安全教育。

    第三八八章一件大事

    第三八八章一件大事

    俗话说小心没大错,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真要阴沟里翻船了,到时候他就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为郭拙诚的使命完成,在天亮后不久就被工作人员“驱逐”出了大内,并通知他:一个月内赶到鲁河省仓沭地区报到等待分配工作。

    虽然赶“赶出”了大内,但上级还是安排他住进了一家军队的招待所,因为他在京城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上级自然不会就此放他走:向钱雪森这个科学泰斗汇报有关重大科研项目裁撤问题的想法。

    因为上级说目前钱雪森同志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暂时不能接待客人,郭拙诚只好耐心等待〉际上来自前世的郭拙诚知道,钱雪森并非真的病了,而是在沪盒主持某型号的洲际导弹研制任务,这是一种一箭多星的新型战略导弹,能够发射多个弹头,不仅可以同时摧毁多个敌对目标,让敌人防不胜防,还能欺骗对方的跟踪,让敌人一筹莫展。不说现在的美国无法防御,就是前世美国建立了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无法应付,这是中国少有的杀手锏之一。

    这个型号的洲际导弹从研制到发射到定型本来是极密的,按道理前世郭拙诚虽然是正厅级的市长,但也无权知道,之所以后来人人皆知,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泄密事件。

    1981年9月20日,中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国内的简短报道虽然语焉不详,但国际间反应却是爆炸性的,因为这极可能标志着中国已掌握

    了“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高科技。各国驻华武官均受命向中国官员和一切可能的渠道查探详细消息和资料。

    中国官员当然是守口如瓶,其他渠道也毫无结果。可万万想不到的是,卫星发射后仅仅三天,京城一家电台即播出题为《太空奥秘夺桂冠》的广播稿。次日,京城一家报纸干脆登出《我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详细报道,并附有三颗卫星的图样以及卫星在车间实施组装的照片。

    前后两稿都翔实报道了这三颗太空飞行物的运行轨道、无线电遥测频率等等。国外情报部门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中国情报部门却大惊失色,立即严查。一查之下,原来是某部一工程师之“杰作”。该人不经请示,稿子在火箭发射前已写好,卫星升空后传送电台、报社,并谎称已经“送审”。

    想到泄密,郭拙诚突然想起了京城某制药厂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发明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虽然中国根据这个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赚取了巨额外汇,但也由于有人在杂志上泄密,导致技术流失,让中国独享的技术与西方国家分享。

    郭拙诚一下坐不住了,立即打电话到国家计委办公室,请求紧急会见虞罡秋副总理。接电话的人问清了郭拙诚的姓名和代号后请他等候他们的通知。

    让郭拙诚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二十分钟,独臂将军就出现在他面前。

    看着等得有点不耐烦的郭拙诚,虞罡秋哈哈大笑道:“怎么,就这点时间都等不得?老子见贤圣同志都比你等的久。”

    郭拙诚尴尬地说道:“谁知道您亲自过来啊,我以为您即使不在部里,那些人也应该告诉我,别让我在这里傻等。”

    虞罡秋笑道:“你小子都说是有紧急情况汇报,我敢不重视?有些事电话里很难说清楚,你又不像我一样有车可以代步,所以就直接过来找你了。说吧,什么事,要不要其他人回避。”

    见郭拙诚犹豫,虞罡秋将跟他而来的秘书以及过来泡茶的工作人员赶开,问道:“是不是关于与日本人谈判的事情?我们昨天可是按你的意思将与日本谈判的消息透露给了美国驻我们国家的新闻记者。就在昨天晚上,不,应该是今天凌晨,美国外交部紧急召见我国驻美国大使,目前还没有消息传来,肯定是有关阿富汗入侵的问题。我相信中美关系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透露与日本谈判的内容,肯定有助于我们的设备进口。”

    郭拙诚说道:“我说的不是这件事。对于这件事,我相信您的判断,这些设备肯定可以进口,而且其数量、规模都将大大超过我们以前的计划。等到苏联完成占领阿富汗的主要地区和战略要点后,为了赶跑他们,为了遏制他们进一步扩张,中美的关系肯定会更进一步,相关的技术交流和设备采购会更上一个档次。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甚至根本没有想过的技术都会随之进来,就看我们的谈判技巧和我们自己的实力了。”

    虞罡秋虽然有点怀疑郭拙诚的话,不相信美国会真的向我们出售高端技术,但此时的他没有表示质疑更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那你说的是什么事?”

    郭拙诚说道:“我说的是有关京城制药厂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据我所知,这个方法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很快就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奖励。我从滇南大学过来的时候,西环电子公司的人向我透露,有美国大企业想购买这项技术‰问我们会不会出售。”

    郭拙诚又栽赃到西环电子公司上,采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提醒虞罡秋,免得他怀疑自己是神仙。

    虞罡秋果然大惊,问道:“我们的这个发明才出来,外国人是怎么知道的?”

    郭拙诚没有一点说假话的心虚,而是很镇定的说道:“还处于保密吗?是啊,外国人怎么知道的呢,这个名称这么长又拗口,他们怎么就记住了呢?肯定是我们有些同志不注意保密,说给熟人朋友听了,结果几经辗转让外国人知道。”

    为了避免虞罡秋回去后大动干戈,郭拙诚又说道:“不过,我从对方那里知道,他们只知道这个名称,只知道一点点粗略内容,还不知道具体的方法,要不他们也不会出钱购买。虞副总理,我们出售吗?”

    虞罡秋反问道:“你认为呢?”接着,他又说道,“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买卖,就看价格如何。你们的星火计算机不也卖了吗?”

    郭拙诚摇头道:“如果是我,当然不卖了♀可是一个商业用途极其广泛的技术,与计算机根本是两个概念n火计算机只不过是理念走在别人的前头,只有靠专利来保护。因为星火计算机只要走向市场,有心人一下子就能破解,就能逆向设计,没有不可逾越的门槛。我们不申请专利,人家也会申请专利,然后反过来指责我们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逼得我们非申请专利,非公开技术不可。

    但他们这个方法不同,按照这个方法制造出来的产品人家根本无法逆推。大家卖的都是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产品跟别人一模一样,怎么逆推?根本无法从产品窥视为什么我们的生产量这么大、我们的成本为什么这么低、我们的质量为什么这么好。只要我们严守秘密,他们就不可能迈过这道槛。”

    虞罡秋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申请专利,也不把这个方法买出去,而是加强保密,坚决不让这个秘密泄漏?”

    郭拙诚说道:“是的。只有闷声发财才是最好的。等待苏联入侵,我们国家和美国、欧洲国家的关系正常化之后,我们的产品就可以大量地打进他们的国家赚钱巨额的外汇。远远比现在卖技术好得多。当然,如果预计到会发生技术泄密,那说什么也没有用,赶快申请专利吧。”

    虞罡秋说道:“我会安排人员对这个产品的用途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仔细的调研,会大力加强安全教育,绝不让这个技术泄密。”

    虽然虞罡秋如发誓地保证了,但郭拙诚还是不放心:引起前世这个技术泄密的渠道是一个并不出名的学术刊物,也是一个参与研究的技术人员为了出名而发表了相关文章。当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直到这篇泄密文章发表好久了、外国企业开始按照文章中的方法制造出产品了,国人才发现。

    他说道:“要特别加强对那些参与研究的技术人员进行教育,这些人不是主要参与者,很可能不理解也没有体会到研究的辛苦,不知道技术的珍贵,为了让自己出名,为了赚取几元钱的稿费而向杂志、报纸、电台提交论文、通讯稿、采访稿,让我们防不胜防。”

    虞罡秋看着郭拙诚道:“你是不是意有所指?”

    郭拙诚有点慌乱地摇头道:“没有、没有。我只是有感而发。”

    实际上,他确实不记得这个人具体是谁,毕竟当时看新闻的时候只是好奇地看了一下,心里很是憎恨这种家伙,但没有真的往心里去。

    !#

    第三八九章会见钱老

    第三**章会见钱老

    郭拙诚镇定了一下,说道:“我认为我们国家对于敌特的防范是很严格的,也是很到位的,从这方面泄漏秘密的可能性很小。反而是我们内部,一些没有注意的途径容易发现泄密。打一个比方,假设我是这个药厂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看到这个方法活动了国家奖励,心潮澎湃之下写一篇通信稿,标题叫《团结奋斗,勇攀世界医学高峰》,新闻稿里将厂领导夸的一塌糊涂,说领导如何领会中央精神,说领导如何有远见,说技术人员如何在得知父母死亡的情况下依然战斗在试验第一线,等等。

    为了文章的真实性,里面自然少不得将技术的一些内容写上。对于这么一篇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我们国家优越性的文章,你说主管工厂宣传教育的领导是不是很可能大笔一挥,同意推荐?报纸、电台收到如此鼓舞人心的文章,会不会不加思索地批准发表?有的人为了出名,很可能绕过厂领导的审查直接向报纸、电台送。文章发表后,报纸电台的领导很可能还意犹未尽,派记者来继续深挖新闻线索。”

    如果这些话是其他人说出来,虞罡秋肯定会付之一笑:这纯粹是猜测、臆想和推测,难道我堂堂的副总理没事做,就凭你的这几句话就要求下面各单位严防死守防止泄密?你知道你这些短短的话里涉及多少部门、多少行业、多少领域吗?真要动起来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过,说话的是郭拙诚,而且他是郑重其事地说的,可以说他今天这么焦急地找自己,就是为了说这段话。从过往的事情看,这小子的预言太准确了,这小子的判断力太厉害了,不重视不行。而且,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发现了什么?

    作为一名被领导异常器重的少年高官,作为一个一心往上爬的官迷,他绝对没有闲得无事找事的无聊,也绝对不会无的放矢,这样肯定对他的仕途没好处。既然他说了,肯定有原因,我们绝对不能拿他是一个孩子来敷衍他、思考他。

    他相信郭拙诚绝对是意有所指,虞罡秋严肃认真地说道:“对于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我们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绝对不会让其泄密。我还会召集有关部门研究保密的方法,封杀一切能导致泄密的渠道‖时制订出一套有关杜绝从杂志刊物、报纸电台电视泄漏重大科研秘密的法律法规♀套法律法规不仅仅?(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