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警察们都没有理会郭拙诚装逼的话,而是被汉子嘴里的“首长”惊呆了。
苏所长先给郭拙诚让开道路,等郭拙诚离开几米后才对那个汉子道:“他……是首长?什么首长?”
汉子没有回答他,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蓝本本交给苏所长。苏所长先狐疑地看了汉子一眼,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蓝本本,仔细看了又看,又打量了汉子的相貌一下,这才客气地交还,等对方接过蓝本本,他很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首长好!请指示!”
汉子将蓝本本揣进口袋,说道:“把这些流氓混混关起来审清楚,十天后我们再来听取汇报。”
这时,郭拙诚已经走到袁莉的跟前,袁莉眼冒小星星,异常柔声地问道:“你好棒哦。你怎么这么厉害?”
郭拙诚开玩笑道:“你怎么就不关心我受伤了没有?”
袁莉不好意思地笑了,问道:“你没事吧?”
郭拙诚看着饭店入口,问道:“我们进去吃饭吧?你看,这里的人都跑了,我们用不着等这么久。”
袁莉点了点头,说道:“进去吧。今天让我好好犒劳犒劳你。”
看到他们进来,那些还没有被冲散、没有离开的人们纷纷让开,一个个用又敬又畏的目光打量着郭拙诚,心里都在嘀咕这个看起来还是一个孩子的人怎么这么有本事,他又是何方神圣,竟然让派出所所长敬若神仙的人对他毕恭毕敬。
郭拙诚没有矫情,桥袁莉的手从人们让开的大道大步走了进去。
看着这么多人对自己心仪的人敬畏无比,连自己都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袁莉差点乐晕了,人如在云雾里一般,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全身软弱无力的她将身体大部分都挂靠在郭拙诚身上,心里消这段路长些再长些,最好今天晚上走不完。
郭拙诚力气很大,对袁莉挂靠在身上的几十斤没有什么感觉,他很快就走进了餐厅,眼睛稍微一扫就朝大厅二楼走去。
餐厅的服务员虽然没有看见外面的情景,但见那些进来不久和刚进来的人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敬畏,她们也对郭拙诚异常客气起来,一个服务员微笑着领他们入座。
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郭拙诚和袁莉小声地说着话,主要是袁莉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心里的感受,然后说着家里和学校的事。不是袁莉嘴巴多,是因为无论袁莉怎么问,郭拙诚都不回答,或者环顾左右而言他,兴奋的她只好自己找话题说了。
正说着,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哎哟哟——,痛死我了,那些王八蛋好狠,如果我知道是哪个小兔崽子踩的我,我捏死他。哎哟哟……”
正在说话的袁莉小声笑道:“活该!踩得好,叫你说拙诚是小资级思想,哼!”
郭拙诚早就认出了这个男人,一个好为人师而胆子忒小的家伙。
这时,扶着他上来的另一个男子说道:“李局长,幸亏您机灵,如果不是迅速朝旁边滚动了一下,您这条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当时我吓得脸都白了,想不到您这么机敏。”
李局长先是白了对方一眼,又觉得对方在夸赞自己,说道:“不行,不比当年,老啰。想当年我在工厂当车工的时候,什么难活到了我这里都是一次性加工成功,干了那么多年总算有了一点小名气。刚才我也是碰巧避开了一下,算不得什么。哎哟哟……”
那个男子巴结地笑道:“李局长真是谦虚。您在那个工厂可是大名鼎鼎,谁提起您的名字不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您可是工厂的一面旗帜。我得好好向您学习,今天您可要多喝一杯。你——”
看见郭拙诚,那个正在拍马屁的男子愕然止步,讪笑着看着他和袁莉。
郭拙诚本不想理他们,但见他们走到自己身边,两人又看着自己,只好开口说道:“你们也进来吃饭?李局长,你没事吧?”
李局长眼里闪过一丝慌乱,连忙说道:“没事……没事……。您也在这吃啊。”
袁莉心里一直对这个家伙有火,就促狭地问道:“哎哟,李局长,请问您在哪个单位高就啊?刚才我可没有看见您如果的反应敏捷,倒是看见您鬼哭狼嚎的。您现在还准备喝酒,不怕伤口发炎吗?”
如果是开始遇到他们的时候袁莉说这种话,李局长肯定会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可是现在知道郭拙诚深不可测,而且郭拙诚还抓住了自己的把柄,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骂,甚至能发怒都不敢,至少不敢在脸上表露出来。他转头悄悄地瞪了旁边的男子一眼,心道:“今天跟着你这个王八蛋来这里,算老子倒霉,昨天不来老莫,明天不来老莫,非得今天请老子吃饭。看老子今后怎么收拾你,你想让老子帮你办事?哼,做梦吧!”
那个男子显然也是精明人,心里暗叫一声糟糕,但随即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主动说道:“这位同学你好♀是我们物资局的李观鱼李副局长,刚才在外面说的都是无心之语,请不要记在心上。”说到这里,他又扶着李观鱼道,“李局长,我们去那边?那边人少。”
李观鱼异样地看了身边的男子一眼,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去那边。……,两位,你们好好吃,再见。”
看着那两个男子离开的背影,郭拙诚冷笑一声,道:“真是一丘之貉。”
!#(
第三九八章新的仕途
第三九八章新的仕途
那男子刚才说出李局长的姓名、单位、职务显然是故意的,因为他判断出郭拙诚和袁莉都不认识李观鱼。等过了今天,他们无法拥有李观鱼在外面胆虚时所说那些混话的把柄,因为他完全可以来一个死不承认,而且不说郭拙诚想不想利用这个把柄,就是真想整他在茫茫人海中未必能找到他。
而现在这个男子这么一说,郭拙诚不但能轻易地找到李观鱼,还有了这个男子做证人。随时都可以讲这个把柄利用起来,让李观鱼时刻生活在恐怖之中。虽然所有的人包括李观鱼自己都知道郭拙诚要挟他的机会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郭拙诚心血来潮呢?这就让他心里总是放不下,总是悬着。
郭拙诚能这这个把柄,那个男子自然一样能抓,因为证人可是相互的,郭拙诚能找他作证以证明李观鱼说过这些话,他一样可以找郭拙诚为证人,证明李观鱼犯过错误,使李观鱼不敢对付他。
倒霉自然只有这个李观鱼局长。
袁莉本就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她眼睛骨碌一转,问道:“拙诚,他是不是把我们当枪使?知道我们不屑理李观鱼,那家伙就用我们来拿捏他。”
“聪明!”郭拙诚笑了一下,赞扬完袁莉后说道:“他拿我们当枪,你要不忿,你也可以拿他当枪使哦。如果你想做正当生意,甚至还是可以利用他们一下,让他们为你服务。”
袁莉眼睛一亮,不由兴趣大增,不过她现在一时想不出做什么生意,只想讲那个同样讨厌的男子当枪使一下。她连忙问道:“拙诚,快说,快说,我们怎么做?”
郭拙诚说道:“等下你只要跟他说一句‘你跟李观鱼的关系很紧密哦’就行。”
袁莉大乐,恍然大悟地笑道:“是哦,到时候他离开李观鱼不好,不离开李观鱼也不好。离开了这个局长大人,他想办的事办不成。不离开这个局长大人,又害怕我们说他是李观鱼的同党。呵呵……,妙!”
第二天,郭拙诚、田鸿蒙、杰克三人就游戏公司的事情又研究了一天。
期间,郭拙诚还抽了不少的时间单独跟外婆郝小秀说了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关于硅晶圆生产工艺改进的事情。本来郭拙诚计划自己做这个试验的,可是上级将他调开,只好将这个工艺告诉外婆,让她去试验,证实他记忆中的知识。
吃完晚饭后,舅舅田维清用自行车送郭拙诚去火车站。
本来袁莉坚决要送的,但被她的姐姐袁梅拦住。袁梅敏锐地发现她的婆婆不消袁莉和郭拙诚走的太近,而且她自己也不消妹妹跟自己的外甥来往,因为辈份实在太乱了。她借口身体不舒服,要袁莉为她按摩而留下了她。
郭拙诚乘火车回到宜贡市的家里,父母都已经知道他回来而在家里等他,一家人自然很高兴,就是爷爷奶奶和伯父一家也过来了。
这个时候父亲郭知言的调令还没有下来,但上级已经跟他通过气。
对于这个任命,郭知言显然不怎么愿意,现在他在川昌省正春风得意的时候,宜贡地区的领导对他亲睐有加,虽然只是一名副专员,但他的话有时比地委副书记还管用,地委书记看见他,都是跟他热情地打招呼c及到他的工作,基本都是郭知言一言而决。
况且大家都知道,现在川昌省省委书记、省长、军区司令等人都和他有一些交情,虽然这些交情大部分来自儿子郭拙诚,但也不妨碍他在仕途的进步,不妨碍他工作顺利。
对于开发区什么的,郭知言一点把握也没有,不知道这个开发区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开发区?开发、开发,那不是设计新产品吗?怎么能让我一个行政官员去做什么产品开发呢?而且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跑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熟悉的领导没有,听话的部下没有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就是行政级别提高了一级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他还是决定去上任。不仅仅是从小就养成了听组织话的习惯,上级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事与儿子有关,这个开发区是儿子一手促成。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的儿子搞出的东西,如果老子都不支持谁会支持,更何况儿子这几年干的都是大事、正确的事,自己能从一个处在危险位置的县委副书记一跃而为地区副专员,不全是儿子的功劳吗?他相信儿子这次也不会错。
最让郭知言决定欣然前往的,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任命由中央直接下的,是最高首长亲自拍板!这跟省委书记、省长的任命完全一样的待遇,也许有的省长任命还没有运气让最高首长决定呢,很多时候最高首长都是圈阅一下就行了。
当然,郭拙诚的母亲田小燕也功不可没,她不断吹枕边风让郭知言听从上级命令,不断说儿子郭拙诚不会害他。
回来之后,郭拙诚和父亲郭知言在书房里谈了整整一天,然后晚上又接着谈。除了他们两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有送过几次茶水、水果的田小燕知道两人谈的是将来开发区如何发展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郭拙诚在说,郭知言在听。
看到丈夫如小学生般听着儿子说话,田小燕没有惊讶只有欣慰,满脸都是笑容。
在家里呆了两天,陪了父母、爷爷奶奶、姐姐、伯父一家,之后郭拙诚又找他的生意伙伴牟小潘解情况。
牟小牛在郭拙诚回家之前就接到了郭拙诚的电话,他是从外地特地赶回来会面的。先是牟小牛汇报了他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然后是郭拙诚安排他下一阶段的工作:将这几年赚的钱尽量集中起来,到滇南省开发区旁边开设宾馆、饭店,在此之前,郭拙诚还要他办好护照,到香港去考察一下那里的酒店服务。
对于牟小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在二十二个省会城市开办了经营点,郭拙诚很惊讶很高兴的,特别是这些经营点都在赢利,虽然赢利不多,但能保持这些点能养活聘请的人员就足够出乎他意料了♀些人员都是私下进行聘请的,并没有签订合同更没有组织关系,基本上都是一些待业青年或失业的人,上一个月班就发一个月工资。因为工资远远高于当地企业的平均工资,所以员工的忠诚度很高,并没有辞职不干的。
当天晚上,郭拙诚将牟小牛、熊端阳等人召集在一起聚餐,所有的人都很兴奋,除了郭拙诚因为年幼不喝酒,其他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见完朋友,安排好这里的事,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一月底。按照上级的要求,他离去鲁河省报到的时间不多了,郭拙诚只好跟父母、爷爷奶奶、大伯等人告别,独自一人坐上了去滇南省的火车。
父亲郭知言需要等到正式调令下来才能办交接手续,组织进行正式谈话后才能离开,所以没有和他一起同行。
在滇南大学呆了两天,拜访了同事、朋友和省里的领导,参加了两次践行宴会,郭拙诚这才离开滇南省前往鲁河省。
自此,他的生活、他的仕途开始了新的一页。
直到他离开,滇南省的人也不知道郭拙诚去哪里工作,调令上写的是一个明显是秘密单位的代号,这些纪律性很强的人都没有打听这个代号意味着什么,郭拙诚自然也没有说。郭拙诚知道这个调令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应付他们的。而真正到鲁河省报到的是另外一张介绍信和派遣证。
对于郭拙诚被调走,滇南省熟悉郭拙诚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感到惋惜,特别是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专家们更是很不乐意,虽然不敢明说上级领导在瞎闹,但话里的意思都明白无误。
当郭拙诚还坐在火车上时,鲁河省吼地区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长河县县委书记都很郁闷个人刚刚通完电话,电话的内容是关于一个专业干部的职位安排问题。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之所以郁闷,是因为他对这个年轻的军队转业干部一点也不熟悉,他的档案还在路上,只知道一个名字,可地区专员就打电话来说请他安排一下。如果是平时,有专员打电话给他仅仅是安排一个科级干部的职位,他二话不说就安排下去,心里还会自豪,毕竟帮专员解决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地区专员能让你帮这么一个小忙,并不是他真的非找你不可,而是他看得起你,让你有一个立功的机会,毕竟一个科级干部在堂堂的专门面前实在不值一提,随便交待谁都能办好。
问题是现在离过年不久了,各单位的领导班子从下到上都基本配齐,能安排的职位都已经安排,这个时候哪里有空位置?还不得从已经安排好了的位置中挤一个出来?无论是因人设岗让别人腾出位置,都是麻烦事,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
第三九九章县委书记的深思
第三章县委书记的深思
如果只是这样,这位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也不会如此郁闷:无论是因人设岗还是把别人的乌纱帽取下戴这个军队转业干部身上,都是下面的人去操作,他只需把话说得强硬一点,暗示这是上面领导压下来的,下面的人就会觉得非办不可,一定会把这事办得妥妥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办不但会得罪地委组织部,会得罪一些还没露面的大佬,到时候他自己的乌纱帽都可能落地,孰轻孰重谁能不知道?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郁闷的是自己跟专员不是一个阵营的!
虽然他不是专员的敌对阵营——地委书记所领导的那个圈子,他所处的是第三个阵营,属于间派,一个一直专员和地委书记之间徘徊的阵营。因为地委书记的强势和权力大于专员,他们多时候偏向于地委书记这边,但基本能保证处间。
现接到专员的电话,为专员办事,他心里很腻味。如果接电话的这个县委书记是自己的阵营,或者属于专员沈小山的阵营都好解决,可偏偏这个县委书记袁兴思是地委书记唐刚的铁杆,是地委书记唐刚一手提拔上来的♀家伙对唐刚忠心耿耿,平时就是放一个屁也会向唐刚汇报,别说这种大事情了。估计这个电话放下不到三分钟,地委书记的秘书就知道这件事了,就会有人猜测他所的间阵营是不是改变了立场。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组织部副部长所的阵营不是经常偏向地委书记吗?现让地委书记的手下做这事,只不过是让对方回报一下,让对方知道自己这边的阵营还是偏向于他们的,虽然说不上什么弊大于利,至少也没有这么严重,根本不值得如此郁闷、如此担惊受怕,真是庸人自扰。
如果专员沈小山打电话的时候没有说那句话,组织部副部长当然是庸人自扰。可当时专员沈小山是这么说道:“你告诉袁兴思,这个军队转业干部必须安排,你就直接告诉他是我沈小山说的,行政级别不能低于正科级,又必须好好历练历练他。告诉他们,这位年轻的同志是一位有化、有能力的军队干部。”
这话说过去,长河县县委书记袁兴思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专员沈小山为难他。他心里恨沈小山的同时肯定会把仅仅是传话的自己也顺带上。
组织部副部长心里想:沈小山这是拿他和那个军队转业干部当枪使,用来试探他对沈小山的态¢织部长才调整不久,换上的是地委书记唐刚的人〃员自然不想组织部就此成为地委书记的后花园,他不让自己的亲信——另一个副部长——给袁兴思打电话而是让自己这个间派打,不就是组织部里栽下一蓬刺吗?
“我草他***,我害谁惹谁了,一直小心翼翼的我容易吗?”这位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恨不得对着天空狂骂一顿。他,也确实只有对着蓝天大骂的胆量。
坐县委书记办公室的袁兴思目光依然落那部电话机上,嘴里噙着的香烟有一下无一下点吸着,鼻孔里碰出的烟雾也是乱糟糟的,与他此时糟糕的心情相吻合。
“草!沈小山这个光瘪三到底什么意思?安排一个科级干部用得着你堂堂的专员亲自出面打招呼,还把这个胆小的副部长也带了进来?”
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自然是位高权重,古时可是称得上里侯,也就是说方圆里之内都是他的王国,里面的人都是他的臣民,这些人的生死富贵都抓他手里,没有一点能力、一点手腕绝对不行。
现的他比那个长期坐办公室的组织部副部长可是想得深远多了,不但想到了沈小山这是拿组织部副部长和那个光知道名字叫郭拙诚的军队专业干部当枪使,把组织部副部长当着了栽组织部的一蓬刺,他想到了郭拙诚这个人不简单,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军队转业干部,否则不可能也没资格被一个专员用来当枪使。
能够被用来当枪使的即使不是一根铁棒,也应该是一根木棒,如果只是一根稻草,根本唬不住人,徒费一身力气也舞不出让人害怕的把式。
袁兴思并没有如组织部副部长所预计的放下电话后就向地委书记汇报,而是陷入了沉沉的思考:“沈小山这么做,肯定是知道我会向唐书记汇报,既然知道还让组织部副部长这个蠢货给我打电话,说明他消我打电话给唐书记,他乐于看到唐书记第一时间内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呢?”
一口气抽完两支烟,袁兴思心里似乎亮堂起来:“沈小山肯定会以为我们反对他,对他的这个要求肯定会拒绝,他是设置圈套,消老子和唐书记钻进来。一旦我们不给这个郭拙诚安排工作,他肯定就有后作,肯定会给我和唐书记出难题。我?也许他还不看眼里,他针对的肯定是唐书记。那他能给唐书记出什么难题呢?我可不能给唐书记惹麻烦啊。”
袁兴思是聪明人,没有将心思死死地落沈小山会给唐刚出什么难题上,毕竟他只是县委书记,对上面的事情还是不太清楚,对于沈小山脑海里的事,他就是想破脑壳也想不明白,除非自己化成一条小虫子钻入沈小山的脑子里翻看。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要费神去想,想多了反而可能错误越多,与现实相差远。
他现多地思考郭拙诚这个人,消从他这个人身上打开缺口。虽然郭拙诚的信息非常有限,他只知道这个家伙的名字、年龄和军队转业干部的身份,但足以让他思考很多东西:
越边境战争是去年2月17日爆的,到3月16日就基本结束。但越边境之间的战斗并没有真正的停止,双方边境线上依然打得热火朝天。**队边境一线的有利地形上把守,越南军队为了夺取这些要地而不断进攻。**队有战斗经验的士兵特别是军官都没有马上退役,大都被留战场上与越军战斗。
这个叫郭拙诚的军官现转业,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这家伙是一个刺头,肯定是一个立了军功但又不怎么服管的人,否则他不会这个时候转业,因为军队不会放。二是这个家伙有点后台,年纪轻轻就是相当于营级的科级干部、了军功而升官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后台年纪仅仅十岁的他不可能升这么高。
而且按照惯例,军队干部转到地方,一般都按低一级甚至两级使用,例如营级干部是科级,但到地方上后,安排的职位一般是股级、副股级,完全不入流的干部。但现沈小山明确要求他的安排不低于科级干部,这就是特例,当然这个特例现也说得过去,毕竟现还战争,为了安抚部队的干部安心打仗,不降低级别安排也是应该的。
袁兴思进一步思考到郭拙诚的后台,这个能让郭拙诚部队里借军功之利升官的后台肯定不是什么大人物,至少不是实权人物,否则不会把这个青年安排到全省都有名的贫困县——长河县来,而应该安排到地区的机关单位,那里工作轻松而进步的机会多,至少得安排稍微富裕的对方。
很有可能郭拙诚的这个后台也是一个刺头、一个没有实权仕途快到头的家伙♀种人一般年龄大、资历老,虽然没有实权但胆子大,敢说敢闯。安静的时候,这种人人畜无害,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干部涅,虽然时不时摆摆老资格,但总的来说还是安稳守纪,安于本份。但是,一旦触了他们的逆鳞,那可是天王老子都不怕,可以直接跑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捶椅子拍桌子的角色,让那些比他年轻、资历比他浅的领导干部头痛不已。
遇到这种事,领导干部只能顺着这些老家伙的意思来,般安慰,以迅速浇灭老家伙的心头之火。否则,事情会越闹越大,同僚们看热闹看笑话不说,还会让领导怀疑你的工作能力,怀疑你适合不适合担任领导,那损失就大了。
因为袁兴思先入为主地认为沈小山不安好心,以至于他越想越偏激,越想越认为自己的思考接近事实,越想越认定沈小山就是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出来让他袁兴思和唐刚接♀不知他的想法与现实相差十万千里。
基于他的判断,袁兴思进一步思考道:
如果我给这个郭拙诚顺利解决工作,安排一个好职位,外面不知情的人就会认为沈小山有能力、有魄力,随便打一个招呼,你袁兴思再牛、再有地委书记做靠山也不得不办。那些摇摆观望的人就会投靠沈小山或者继续观望◎小山也顺利地向郭拙诚那个刺头后台表示了他的照顾,坦然接受对方对他的好感。可以说,这么做的话袁兴思只是为沈小山做了嫁衣。
相反,如果不给郭拙诚解决一个好工作,甚至故意刁难呢?
!#
第400章错综复杂
第400章错综复杂
如果袁兴思胆敢这样,真的不给郭拙诚一个好的位置,那你就等待郭拙诚身后刺头喷出的怒火吧,而且这怒火肯定不会烧向他袁兴思,而是烧向他身后的老板——地委书记唐刚。无论唐刚能否摆平那个刺头后台,沈小山都能站在一边看热闹,欣赏他的得意杰作。
除了这些,估计沈小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把郭拙诚这个刺头放在你长河县,就是让他发挥搅屎棍的作用,让你袁兴思在今后的工作中郁闷,看你能忍耐到什么时候。
“草!这个光瘪三真是厉害啊,竟然想出如此高招,还环环相套呢。”袁兴思不得不承认沈小山的思维慎密。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只敢在办公室偷偷地对着蓝天骂娘、对着地板哀叹,不敢让任何人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袁兴思的反响却威风得多,只见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破口大骂:“我草你光瘪三的姥姥,竟敢拿这种事坑害老子,老子跟你没完!”
这话通过门缝、窗户缝传了出去,很多人都会心地一笑,知道袁兴思这个大老粗又在发飙,只是不知道这次针对的是谁,不知道哪个人又成了他嘴里的瘪三。
现在的县委书记办公室可不能与前世的县委书记办公室相比,里面不但没有装潢豪华的休息室、睡房、洗手间,连小会客室和小会议室都没有,就是办公室也只有十几个平方,里面的用品更简单,就是一桌书桌、一个资料文件柜兼书柜,一个存放机密文件的保险柜,还有就是几张椅子和一个茶几。不说比不上前世乡镇和居委会一把手的办公室,就是与村干部的办公室也没法比。
条件好的县,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还能有一台新的台式电风扇,加上晶体管收音机算是一套高档电器了。条件不好的县也就是一个吊风扇和一台旧收音机就应付了。
对于袁兴思的骂声,大多数人不知道骂谁,但他的通信员知道△为他的心腹,通信员常常在袁兴思这里听到“光瘪三”这个词,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这个“光瘪三”指向谁,等到有一天无意中注意了地区专员沈小山的脑袋,发现他脑门顶上光溜溜的,只是用周围的头发来掩盖,加上沈小山的名字中有一个近似的“山”字,以及袁兴思的阵营与之敌对,这才知道这个“光瘪三”是专指地区专员的。
坐在外面的他心里咯噔了一下:“沈小山又怎么啦?刚才打电话来的可不是专员,甚至都不是专员那个阵营的,你为什么发火?”
除了保密电话,除了袁兴思桌面上那台红色电话机的来电是袁兴思亲自接的,其他电话都是他这个通信员先接听,一般下面乡镇来的电话和县直机关来的电话,只要他认为不是很重要,他都可以直接回复或者征询了袁兴思的意见后再转到袁兴思这边。
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存在,但他还是没有使用红色电话机的权力,打过来的时候是用的普通电话,经过了他一番客气的询问后才转到袁兴思的桌子上。他自然知道打电话的人,只是不知道具体内容而已。
这时,袁兴思在里面吩咐道:“小马,给我拿点茶叶过来。”
通信员连忙应道:“好的。”心里更是疑云重重。
说完这两个字,小马立即起身,走出他那个不到三平方米的小房间,来到了走廊上。确认办公室的门关严后,他就站在离门约三米远的地方如标枪似地站着。
这是他和袁兴思早已经约好的暗号,拿茶叶过来并不是真的到县委办公室去拿茶叶,而是表示县委书记袁兴思有私密电话要打,为了不让外面无关的人听见,也为了不让其他干部不知情而冒失撞入,通信员小马就临时充当警卫员。
没办法,现在的条件确实如此简陋♀在前世不可想象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却显得非除常。
袁兴思拿的是红色保密电话,对着里面的接线员命令道:“给我接地委书记办公室。”
为保密电话服务的接线员显然素质极高,不但很客气地应答了袁兴思的话,而是很娴熟地将线路接通,并发出振铃声。
袁兴思很幸运,接电话的正好是地委书记唐刚。
听到唐刚那声威严的“喂!”,刚才怒气冲冲的袁兴思立马露出了满脸的笑容,魁梧的身躯也弯了下来,很客气地说道:“唐书记您好,我是袁兴思啊,我有一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想聆听您的指示。”
对于袁兴思的客气,唐刚只嗯了一声,说道:“兴思啊,说吧,什么事?”
袁兴思如被主人顺着毛摸了几下的宠物狗,立即眉开眼笑地说道:“唐书记好。刚才地区那边有人打电话给我,转达了那个人关于安排一位转业军官工作安排的事。我认为这是他扔烫手山芋给我们,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了又想,想顺手推舟又不知道对不对,所以想请示您一下。”
显然袁兴思不是不知道如何动作,已经打定主意的他只是想向领导汇报一下,既让上级领导知道这么一回事,又让领导知道自己谦虚,在大事不会乱做主。
唐刚稍微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啊太敏感了,一个普通的工作安排嘛,有必要这么郑重其事?不错,你一个大老粗也知道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有很大进步啊。我知道你们县的人事安排已经进入尾声,相关大的调整没有,小的调整还是可以的。既然人家这么安排,你就按照他的做,你是下级,上级的指示还是要听的。还有事吗?没有事了我就挂了,等下还有一个重要会议要我主持。既然组织上让你成为长河县的一把手,你就要负起责任来,不要事事都向上级汇报。我挂了!”
显然唐刚也知道袁兴思的意思,知道他已经拿定了主意,而且知道他所说的顺水推舟是如何做,觉得这样很好,也就没有多说。
袁兴思连忙点头道:“好!好!唐书记再见。”
实际上他刚说了一个“好”字,电话里就传来了忙音,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地把话说完。说完之后,眼睛又看着电话机话筒,盯了足足三秒钟,这才把话筒放在座机上v直腰板、收起笑容,然后威严地坐下来。
他回味了一下刚才唐刚所说的话,仔细领会了里面的精神实质,感觉领导终究是领导,什么话都说得很平淡,如果比仔细分析还真不明白里面的道道:“一个普通的工作安排”就是唐刚对这事的定性,以一件普通的事情来对待地区专员的明确指示;“上级的指示还是要听的”,这话得反过来听,意思是有时候不听也是可以的。
搞定了对上的问题,袁兴思就开始思考对下面的问题,思考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小小地开心一点,让那些不对付的人狠狠地郁闷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在官场上县级单位不算大,县处级县处级,在真正的官员眼里还只是基层干部。但即使如此,作为县委书记的他也知道管理一个县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人事方面的事尤其如此。每一次人员调整,每一次官员的升迁或贬低,无比牵动无数人的心,很多时候影响这些人一生的命运,甚至整个家庭整个家族的命运,不可能不慎重。
科级干部,级别很低,是正式官职中最低的一级,但也是县委能直接管辖、直接任免的最高职位,再上升一级就是副处级,县里只有建议权没有任命权,至于正处级干部,连建议权都没有,最多在某个县长调离或退休的情况下,上级咨询县委书记的时候,县委书记才有权提一下意见,这些意见只能作为上级领导的参考而已。至于县长,上级领导都不会问他,总不能出现某个地区领导向县长问道:“你觉得下一任县委书记由谁担任合适?”
真有上级领导这么问县长,那往往说明上级领导已经不看好这个县长,将这个县长排除在提拔成为县委书记的名单中,相当于当面打脸。
正因为县级领导能直接管理的最大级别是科级,这个级别的干部安排权自然成为了县级领导争抢的对象。每次围绕科级干部的调整,县里的领导都要进行一番龙虎斗,也往往因为这番龙虎斗,县里的各相关势力不可避免地进行整合,那些在干部调整中表现强势,争取到了最佳位置,争取了更多名额的势力自然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得到更多人员的投靠,实力势必进一步加强,也更有利于下一次干部调整中得分,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相反,那些在干部调整中失分的势力,很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人心惶惶、离心离德的他们在下一次的干部调整中很可能失分更多,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
第401章各怀鬼胎
第401章各怀鬼胎
长此以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势力越来越壮大,可以通过吞并、蚕食其他势力而扩大实力。相反,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势力只能就此偃旗息鼓,或投靠其他的势力,或干脆就此解散,成了过眼云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将这句话套到官场可以说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派系∠到庙堂中枢,下到村委居委会,县级组织是承上启下的一级政fu,派系自然也存在。
作为县委书记,即使他不怎么努力,也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方令别人不可小视的势力,因为县委书记天生就是管帽子的,所有干部的调整升迁都要他点头认可才能实行。但是,不能就此说明县委书记在人事问题上为所欲为,毕竟他的上面还有上级,毕竟其他领导也有一点的话语权。
大多数时候,各方都是进行均衡、进行妥协,都是进行利益交换,县委书记一方大口吃肉的时候,其他领导也得有一口汤喝,以求得大家一团和气,在基本达到自己目的的同时不让矛盾反映到上面去。
一旦相互之间的矛盾让上级领导知晓,基本上没有单独一方能得到好处,很多时候被上级领导各打五十大板,因为上级一样要平衡、要妥协。
县委书记的天敌自然是县长,也唯有县长这个级别与县委书记一样的干部有资格和县委书记对阵,其他领导必须扭成一团才有一拼之力。
让袁兴思很郁闷的是长河县就有四股势力,他和县长马庆豪各领一股,另一股则是以县委副书记赵洛夫、副县长谭庆兵为代表的势力。而以公安局长张恒德为代表的势力则是第四股。
连常委都不是的张恒德之所以能领导一方势力,不仅仅是这个家伙罗织了诸多地方势力,更是因为这个家伙在地区有一个大的靠山:吼地区军分区司令员是他的亲叔叔。他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娃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农民升到大队民兵连长再到公社民兵营长再到公社武装部长,然后担任派出所所长,再到公安局副局长再到县长的公安局局长,……,就是因为有那个司令员关照的结果。
张恒德领导的这股势力不容任何人小视,就是副书记赵洛夫、副县长谭庆兵领导的那股势力也甘拜下风。副书记赵洛夫、副县长谭庆兵他们几个领导扭成一团,往往只敢以中间势力存在,很少跟县委书记袁兴思、县长马庆豪的势力进行面对面地碰撞,他们一般都是在其他势力碰撞时捡一点碎肉吃一吃。可是,张恒德的势力就敢面对面地碰撞,就敢在县委书记、县长的餐盘里抢鸡腿吃!因为他们上有军分区司令员撑腰,下有各基层干部撑腰,一旦恼怒了他们,县委书记下发的指示都是废纸,根本没有人理睬。
袁兴思的上一任县委书记就是不信这个邪,在地区专员的支持下,跟张恒德面对面地干过,利用一件民愤极大的轮致死案迟迟未破而撤掉了张恒德的局长职务,降为县城城关镇派出所所长。
可是,未等这个县委书记弹冠相庆,张恒德就带人破获了一起强奸寡妇案,作案者赫然就是这个县委书记。而且事实俱在、证据充分,这个倒霉的县委书记一下懵了,直到丢了官职关进监狱才大呼冤枉,说是别人设计陷害。
这个时候又有谁听他的?倒台的官员不如鸡,谁会为了一个名声已臭的人翻案?再说,就是设计陷害,别人也没有抓着你的那玩意往寡妇下面塞吧?如果你洁身自好,别人想陷害你也不成啊。
不但这县委书记坐了牢,连带着地区专员也被上级批评了一顿,还写了书面检讨÷调来的地委书记唐刚也趁势上位,在地委班子中迅速站稳了脚跟、掌控了全局。在这一点上,唐刚对张恒德还是默默感激的,这也是袁兴思不敢对其过于强硬的一个原因。
张恒德因为不畏上级阻拦、破案有功而得到了组织的好评,在军分区司令的运作下,很快就官复原职,重新坐上了公安局局长宝座。
当然,张恒德也不是没有损失,这一退一进,让军分区司令心里产生了疑虑,不再认为这个侄儿是单纯的,也不认为他是完全冤枉的,因此不再事事照顾他,不再为他谋求进步□至在张恒德争取上位要进入县领导班子的时候,他还亲自出面阻拦。当然,他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张恒德同志还年轻,还需要磨练。暂时不适合提到这么高的位置。”
袁兴思知道军分区司令对张恒德有了看法,但他依然不敢对其下手,因为人家血浓于水,他当叔叔的批评他,甚至怒骂他都可以,但其他人就不行。一旦稍微对这个家伙做得不好,人家就以为他在欺负张恒德,很可能大力反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