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果然不出乎郭拙诚的预想,现在的彭和文比所有镇领导都贴心,只要他认为对郭拙诚有利的,他就自动去做了。就是副书记马贵博,只要他做出或说出对郭拙诚不利的行动或话语,彭和文都敢面对面地顶撞。
马贵博这个老家伙自恃在整倒马修德的行动中有功,自恃自己资格老,身上没有任何污点而把脑袋昂得高高的,除了在郭拙诚面前稍微老实一点外,在其他人面前完全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在他想来马驿镇镇长的位置非他莫属,现在上级让郭拙诚党政一把抓,只是临时的,只是为了提高郭拙诚的威信。等缓过一段时间,等马修德正式判了刑,或者被枪毙了,上级肯定会重新安排一个镇长。为了表现自己,他一反过去的常态,不再做过去的老好人,而是开始在其他人面前指手划脚,开始频频发号施令以显示他的存在。不是今天批评这个就是明天批评那个,特别是在那些直接归镇长管的部门,他更是当仁不让地插手。
因为知识的局限,因为思想的老化,他的言行自然跟郭拙诚这个年轻人,这个有两世经验的人相冲突,往往郭拙诚的话刚刚传达到下面,马贵博就把它的意思改变了。
比如三个工厂,马贵博认为这是将来归于镇长管的,在人选方面,在经营方面都要插手,但被郭拙诚坚决制止了。至于他的那些小动作,也被彭和文为首的人坚决抵制。
有一次马贵博借口朱彩虹上班时间穿的太漂亮,喊到他办公室进行批评↓好彭和文路过看见了,他立即冲进马贵博的办公室,当面跟这个老家伙辩论。
彭和文是笔杆子出身,干的就是宣传工作,加上他心里鬼点子多,马贵博哪里说得过他?更何况马贵博本身就有无理取闹的意思,年轻女同志穿得漂亮一点天经地义。
彭和文根本不需要抬出郭拙诚的牌子,就把马贵博批的体无完肤,把那张老脸气成了猪肝色。(未完待续。。
第537章军工厂大会战
~日期:~11月11日~
事后,郭拙诚明面上批评了他,但并没有按照马贵博的意思让彭和文向其道歉、向其做检讨,反而在马贵博不在的时候,说了他一句话:“你啊,实在精明,怎么就不稍微注意一下方式呢。”
这话表面听起来似乎有批评的意味,但联系当时的情况,彭和文心里反而理解为郭拙诚在责备他当时没有把办公室的门打开,没有让其他人也听见。
自然,这事之后彭和文更加不怕马贵博了。
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彭和文的作用,马贵博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并没有因为马修德的倒台而有多少改善。
总而言之,彭和文从马修德的军师,一下变成了郭拙诚的一条狗,要他咬谁他就咬谁,甚至根本不要他说,他就会主动去咬谁。
当然,郭拙诚有时也说一二句鼓励的话,相当于扔几根没有肉的骨头,但也乐得彭和文尾巴摇的更欢,干劲更大。
郭拙诚刚要答应去他家吃饭,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郭拙诚拿起电话一听,是216厂的鲍志宏亲自打来的,他告诉郭拙诚:“郭教授,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手扶拖拉机样机,准备明天试车。你明天有时间过来吗?”
郭拙诚大惊,连忙问道:“怎么可能?这才几天时间?”
这个惊讶不是装的,从那天到216厂到今天才过去了十天的时间。短短十天时间。从什么都没有到出样车,实在是惊人。虽然他知道216厂为此成立攻关小组,但再快也没有这么快吧?
对方显然很满意自己制造的效果,说道:“郭教授,你不知道。我们216厂为了早日完成你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厂党委经过研究后,决定举全厂之力完成这个任务。不说我们有了样品,就是没有样品,我们也要在半个月内设计制造出来。让郭教授看看我们军工厂的力量、看看我们的技术能力。”
郭拙诚吃惊地问道:“你们把在职的专家也调来了?”
鲍志宏笑道:“那可不?厂里的一切都为这件大事让路。你当时也看到了,你在写协议的时候。那辆从我们后勤部开来的手扶拖拉机就被专家们全部拆开了。每三个专家负责一个部件,进行功能分析和测绘。我、盛厂长和我们厂前任和现任总工程师亲自担任整体规划。咱们连夜加班加点,所有技术人员轮流干,第二天下午就拿出了所有测绘图纸和试制图纸。
那天晚上。我们铸造车间的师傅们就根据图纸和实物做出了壳体的木模。而我们的总工办公室对图纸进行优化。郭教授,你也是搞技术,我们下这么大的魄力,不说区区一辆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扶拖拉机,就是卡车,我们也要搞出来。要知道,我们可是造坦克的军工厂。”
听了鲍书记的话,郭拙诚不得不认可人家做出了产品的事实,以这种疯狂的劲头来进行生产,速度哪有不快的?一个手扶拖拉机本身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还有实物可供参考,想拖时间都不行。
如果是在前世,用这种方式来设计、开发、生产一个简单的产品,成本真是不可想象,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厂长全部出动,还有各车间全部为其开路,没有几百万绝对拿不下来,也只有国营大厂有这个魄力,也只要这个时候才有可能进行这种不计成本的大会战,才有人将人工费特别是专家的人工费不屑一顾。
按他们的想法。闲着也是闲着。
郭拙诚知道216厂之所以这么积极,拼得这么凶,是因为他们现在被逼上了梁山,可以说成功与失败在此一举。
他不知道的是无论是鲍书记还是盛厂长,亦或是省科工委的徐俊龙副主任。都被郭拙诚的能量吓呆了。如果说他跟虞罡秋副总理打电话只是说明他与中央领导的关系不错,或者是私人交情不错。但还上升不到用“能量巨大”这个词来定义。
但是,二天之后,全军总装备部就派人到了216厂来调查其生产能力。来人听取了厂里的汇报并落实了真正的生产能力后,短短一天的时间上级就以一纸电文越过省科工委直接给了216厂一千万的订单,让这几个知道内情的人差点吓尿了。
而且国家科工委也接着下来调查了解216厂设备改造的问题,对盛厂长提出的设备清单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大大增加了高科技设备、进口设备的份量,很多设备都是盛厂长等人都没有听说的,让那些技术专家们欣喜若狂。
鲍志宏等人更从这些设备想到了未来的光辉前景:国家能下拨这么多设备,不意味着今后的订单源源不断吗?他们总不可能让它们在这里生锈吧?
按照国家科工委的意思,只等新设备一到,以前的旧设备就逐步淘汰,淘汰下来的设备直接移交给长河县,由长河县进行处理。
厂外的人不知道情况,往往以为淘汰的设备不行了,只能当成废铁卖,但盛厂长等人清楚,这些设备没有能当废铁卖的,真要成了废铁,也早就卖掉了♀批由上级强行淘汰的设备,或者用换下来的设备更妥当一些,它们都是可以用的,而且能够做大用,特别是对地方企业而言,它们都是高级货,都是宝贝。
所有的一切说明什么?说明上级领导在无条件支持郭拙诚!
上级以这种方式在支持郭拙诚把手扶拖拉机厂办起来,而且是在郭拙诚不知道的情况,根本不需要郭拙诚去求爷爷告奶奶。
216厂的领导、省科工委的某些领导心里震惊得无以复加,就是傻子也知道郭拙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让他们必须仰视的人。不说开发、生产手扶拖拉机对216厂有好处,就是没有一点点好处,甚至有害处,他们也会光着膀子大干,谁愿意跟自己的仕途过不去?
这就是手扶拖拉机出现的速度只能够用奇迹来形容的原因。
郭拙诚笑问对方道:“鲍书记,既然你们动作这么快,那今天晚上能够试车吗?我要得急。”
鲍志宏立马说道:“当然可以,我们是的你太辛苦了。要不,让我们派车来接你吧。路上滑,骑摩托车可不安全。”
郭拙诚说道:“没事。我马上出发,到你们厂吃晚饭≡急吃不了热豆腐,今天我就要吃一吃热豆腐看看。”
鲍志宏笑道:“好嘞,我等你。保证让你吃得开心。”
放下电话,鲍志宏立马将厂办主任喊来,让他亲自去食堂,要食堂里的师傅拿出最好的手艺,拿出最好的食材,做一桌最好的饭菜。不要多,就五六个菜就行,但必须要好吃。如果菜市场还有更好的,就立即去买来,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拿出最好的一桌饭菜来,不讲价钱。
厂办主任狐疑地看着鲍志宏,忍不住说道:“鲍书记,谁要来啊,我没收到任何上级领导视察的通知啊。”
鲍志宏喜滋滋地说道:“上级领导算个屁!是马驿镇的书记要过来!快去!”
厂办主任开始还没明白:“马驿镇书记……是……是郭教授吧?”脸上立即眉飞色舞起来,马上笑道,“我马上去!我就守在食堂里,看着他们做。只要一点马虎,我就甩他的耳光。哈哈哈……”
鲍志宏也大笑起来,比前世中了的人还高兴:中了只是一些钱,而交好了关键人物升了官,那才是钱权两得呢。
那天郭拙诚回去后,鲍志宏磨着省科工委副主任,让他说了一下他参与测试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事情,更知道了郭拙诚的不平凡。
两人都对此感叹不已。
实际上,216厂今天下午已经做了长时间试车。他们已经主动购买了十台柴油发动机,在零部件一做好就组装起来,试制出来的十台全部在工厂的大操坪里进行了怠速、前进、后退、运输等试验,基本到达了设计要求,综合了郭拙诚说出前世那些经验,新生产新山寨出来的手扶拖拉机自然被作为样板的还好。
在试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都被专家们当场发现了。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在图纸上标注。
几个专家还一起讨论解决办法,以便定型的时候全面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在郭拙诚面前表现好,为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郭拙诚的验收,郭拙诚看到的也就只能是第二试车了。
当然,郭拙诚对于这点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这不是216厂欺骗自己,而是尊重自己,或者干脆说是在讨好自己。
因为要到216厂去,到彭和文家吃饭的事只能告吹№和文心里微微有点失望,但脸上没有任何表示,马上询问郭拙诚坐什么车。
听到郭拙诚说骑摩托车出发,也好心劝了几句,让他注意安全,将郭拙诚心意已决,他马上给派出所打电话,要求派出所准备最好的车,全面检修之后灌好汽油。(未完待续。。
第538章质量太好了
彭和文还主动提出陪郭拙诚一起过去,郭拙诚笑着拒绝了:“不行!路太难走了。就算你不怕吹得半死,不怕冻成冰棍,我还的路上出车祸呢。那种路实在太难走了。”
下午六点,如果是南方,这个时候太阳还挂在天上,但在马驿镇这个北方小镇里,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寒风也非常刺骨。但鲍志宏带着厂党委班子人员和临时提拔为中层干部的邓云闲列队站在厂大门口迎接。
因为都没有吃饭,大家可谓饥寒交迫,但所有人脸上都没有一丝不耐,更没有愁容,而是一个个精神十足。
实际上,鲍志宏只是喊上了盛厂长,并没有通知其他厂里其他领导,但厂办主任和副主任主动相陪后,四个人的队伍在大门口就有点显眼了,很快就传到了厂领导班子的其他人员耳朵里,那些班子人员自动从下班的半路上转过来,跟在鲍志宏后面列队等待。
他们之所以这么积极主动毫无怨言,实在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要迎接的这个人带给了全厂太多的利益。没有他,厂里今年就不可能有一千万的订单,更不用说今后还可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涌来。
有了订单不但他们这些当领导的扬眉吐气,让其他周围的企业眼红不已,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戚都有事做了,很多提前退休都又被返聘回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大家的工资不再是百分之五十、七十,都是百分之百。而且听说马上就有奖金。
最明显的就是原来不准备发多少过年物资的后勤部现在已经放出风来:每人,包括退休职工,至少有十斤肥肥的过节肉发,每人至少有五斤鸡蛋♀可是一个肥年啊!
因为保密。除了鲍志宏、盛厂长,其他人并不知道郭拙诚跟副总理打电话的事,他们甚至不完全清楚一千万订单是如何通过郭拙诚的手下到了216厂。但并不愚蠢的他们还是从鲍志宏过于热心手扶拖拉机的制造、多年未出现的大会战因为手扶拖拉机而重新出现、手扶拖拉机与千万订单同时而下、两位厂里大佬谈起郭拙诚就脸色突变、指挥拖拉机生产过于亢奋、盛厂长莫名其妙开始引进设备调查……,等等一综合起来,自然都发现了端倪——郭拙诚不简单!
这个年轻得过分的镇党委书记不但能挽救216厂,更能挽救他们的仕途。
当郭拙诚骑着摩托车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那些没有见过郭拙诚的厂领导还是大吃一惊,特别是那些完全不知情【在旁边看热闹的工厂职工,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嘴里能塞进一个鸡蛋了,还在张大:“草!这也太年轻了?有十五岁没有?”
如果不是鲍书记、盛厂长异常热情地迎上去。如果不是鲍志宏嘴里喊出郭教授,对方也很自然地答应,他们真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等待的时间长,但吃饭的时间很短,因为郭拙诚不喝酒。在部队养成吃饭快速的习惯依然未改,或者说不愿意改动。
虽然饭菜的味道很可口,但他也只是几分钟就吃完了三碗饭,然后捧着厂办主任亲自递上来的茶水喝着。一边对还在吃饭的厂领导,说道:“不用急。慢慢吃,只要不喝酒。吃饭的时间多的是。”
饭后的试车自然是成功的,亲自驾驶手扶拖拉机围着广场跑了几圈的郭拙诚比较满意。
之所以只是比较满意,不是因为手扶拖拉机质量不好,反而是太好,好得超过郭拙诚的想象。为什么质量好,他反而不满意呢?实在是因为216厂在制造过程中太不计成本了。无论是主要部件还是次要的配件,都是高级货。虽然零件在制造过程中执行的是民用产品级标准,但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
现在216厂还来不及估算成本,按郭拙诚的估计,如果估算成本的话,不考虑专家和技术工人的技术付出,不考虑这次会战的管理成本,只就手扶拖拉机本身而言,至少每台在四千元以上,而现在市场的手扶拖拉机零售价格只有三千多元,就算是到了前世,也只有七千元,那时候的物价跟现在可没法啊。
如果以这个状态销售出去,售价至少在六千五百元以上才行,只有这个价格才有可能产生利润,才能应付工人的工资、原材料、销售人员的工资、运输费用、仓储、税收以及其他费用。如果要考虑售后服务的话,价格必须更高。
当然,在这个时候,能考虑售后服务费用的企业很少,承诺产品三包什么的还没有出现。
那就是说买一台216厂的手扶拖拉机,足够买其他工厂的两台手扶拖拉机了!谁会买?这十台拖拉机只能做摆设,只能打广告用。
看完了试车,郭拙诚不好意思当面说把拖拉机的质量做差些,他只能说必须大幅削减成本开支,必须把手扶拖拉机的每一分钟都抠出来。
他最大的理由就是,我们生产的手扶拖拉机是为农民兄弟服务的,购买手扶拖拉机的都是单家独户的农民,家里都不富裕,大家都是一个铜板扳成二个铜板使用,买这么高级、这么昂贵的产品回家,他们心里肯定会流血。
对于以生产坦克部件为主的216厂技术人员和工人,郭拙诚说的这些话基本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因为他们长期生产坦克,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他们考虑的永远是如何让零件的性能更好,如何让零件的寿命更长。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产品的质量与战士的生命挂钩,如果生产了质量不好的产品,那就是在谋害战士的生命,不但自己内疚,还得接受严厉的处分。相反,如果产品的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一个档次,那就是挽救了更多战士的生命,他心里高兴,领导也会表扬他。
因此,他们虽然听了郭拙诚的话,觉得郭拙诚说的有道理,但要他们改正却困难重重,就是高级专家竟然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才能把产品档次降低。因为他们的心里想的永远都是如何提高质量。
这也是后来很多军工厂转型,转为民用企业后,却无法跟乡镇企业竞争的原因。很多乡镇企业购买的是大企业淘汰不要的产品,上车床操作的都是腿上泥巴还没有洗干净的农民,他们有的连稍微复杂的图纸都看不懂,但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却能畅销全国。
这固然是因为他们的制灵活,推销产品时用金钱、烟酒开路,但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心能黑、敢黑,价格低廉得吓人,让转型而来的军工企业目瞪口呆,根本不敢这么做。直到多年以后,大家的心都黑了,没有不敢做的产品、没有不敢赚的钱、没有不敢送的礼了,情况才好转。
很多人不知道军工厂转为民用有多惨烈,那时候有上万家企业转型,但真正转型成功并取得效益的,也就是长虹、熊猫得屈指可数的几家,极大部分不成功,很多军工厂被破产、被兼并、被出售,最后连名字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如手扶拖拉机车厢上用的支撑肋条,如果是军工企业做,必定是采购正规的钢条,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裁取材料,进行表面加工之后再焊上去,然后喷上防锈漆,等防锈漆干了再喷面漆。
而乡镇企业则往往是用废旧钢条或钢筋,让一个农民用压剪剪断,然后悍上去,再喷上面漆。虽然外形看上去差不多,钢筋虽然细一点,但也不影响手扶拖拉机装栽稻谷什么的。几年后坏了,农民就用铁丝甚至绳子捆起来,继续跑。
当农民选购时,农民看了军工厂做的产品很高兴,眼睛一亮,但看其价格时,眼睛不由一翻。看乡镇企业的产品时,眼睛一眯,但看其价格时,眼睛却一鼓。
“老子又不是娶老婆回家,干嘛要那么漂亮?只要路上不散架就行。”农民往往这样安慰自己,从而毫不犹豫地购买低价的产品。其实,就算他们娶老婆,也不一定非漂亮老婆不娶,没有钱的、自感魅力不够,只要对方是女的就行。反正关了灯之后,效果都一样。
见到专家们无从下手,就是鲍志宏也一副为难而尴尬的样子,郭拙诚自己立即把自己划归到奸商这一类,很无奈地向鲍志宏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把将来继续从事坦克生产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马上请出去,不许这些人再参与手扶拖拉机的设计和生产。”
没办法,如果自己把降低产品质量的理念植根于那些将来生产坦克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心里,那与犯罪无异,也会降低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他只好忍痛除开这些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
那些人很狐疑,不知道郭拙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在鲍志宏等厂领导的劝说下,很多人都离开了,最后那些刚进厂的学徒也被郭拙诚请开,现场只剩下几个退休老专家。
因为人少,现场一下安静了许多。
第539章好事连连
唯一例外的就是鲍志宏和盛厂长,他们是作为决策的领导留了下来。
看到眼前只有十来个人,郭拙诚将他们请到招待所会议室,然后让招待所的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一张纸一支铅笔,然后说道:“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请大家帮一个忙‰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想买一台手扶拖拉机,自己想利用它到附近农户家里运输东西赚点钱,帮别人耕一亩地赚点生活费,你认为我们生产的拖拉机该如何改进一下好。”
一个技术人员马上举手道:“郭教授,那你得说出一点参数吧?比如装载多少吨,一趟要跑多远,农村的路如何?要不我们根本没法改进啊。”
郭拙诚心里苦笑了一下,说道:“装载的吨位不变,一趟能跑三十公里。至于路面就是我们出厂区不远之后的路。我提醒一下,一般运输一车稻谷送到五公里左右的粮站,运输费大约二元。”
一个专家马上说道:“怎么可能这么低的价格?设备折旧费都不止。”
郭拙诚说道:“那好。你就想一个场景,假设厂里在离你家八百米的地方分给了你一套新房子,你要搬家,想找后勤部租一部手扶拖拉机帮你运输家具,你自己愿意出多少钱?就按你自己愿意出钱的数字来。不过,我再提醒你一句,农民一家的收入不到你收入的十分之一,所以你不能以我就搬运一次,搬家是大好事,钱给多点就给多了,无所谓♀样考虑不行,要尽量减少你的感情因素〉事求是地思考该出多少钱合适。你不吃亏人家司机也不吃亏。”
郭拙诚自己也知道这话说出来有点词不达意,这种事根本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想知道大致价格也要找农民了解。但自己说出的数据,虽然经过了调查,他们未必会信。只好采取这种办法,让他们凭“良心”考虑。
郭拙诚说的话模棱两可,但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尽可能减少成本!
很快,许多提议就出现了:降低座垫的等级,用普通的海绵和人造革就行;座垫不需要采用那么多减震弹簧,采取一边用铰链固定,一边用弹簧悬挂就行;除了主骨架,不需要采取45号钢;车厢不需要用五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肋条无需十毫米的钢板裁切;扶手采用钢管卷曲……
很多专家是“昧着良心”在砍,大冬天的♀么大年纪了竟然因为减少成本而额头出汗了。郭拙诚心道:真是可怜啊。
倒是邓云闲不以为然,他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有太多的的,等这些意见综合后。我们还要再重新研究。我可是看见过有些农民的手扶拖拉机零部件松动后干脆用麻绳捆绑的。他们一样开着到处跑,不管怎么样。我们的产品总比麻绳捆的强吧?
邓云闲的话招来了一片白眼,但也给了那些内心不安的专家不少安慰,他们总算开始举起了“屠刀”。
两个小时过去,郭拙诚收到了上百条意见,除了有些意见走得太远,为了迎合他而完全不顾质量外,大部分意见都是不错的。
有个专家将自己的意见交上去之后,心有余悸地说道:“郭教授,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质量就跟样品差不多了。那怎么还有竞争力?人家未必就一定会买我们的。”
郭拙诚说道:“我们的质量跟他们差不多,但我们的功能比他们强,关键部件比他们好,农民选择我们产品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再说,我们现在才起步,规模一下子无法提高,就算我们只有人家一半的销售量,我们现在也做不出来。等我们的产量上去了,我们就有了改进的能力。中国农村市场是巨大的,只要我们的质量比人家好一点,只要我们的价格不比别人高很多,我们的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
一个专家的的问道:“那等我们的产量上去了之后,我们怎么办?卖给谁?”
郭拙诚说道:“手扶拖拉机毕竟是低端产品,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就生产它,我们将来生产更高级的更实用的产品,比如卡车,比如工程车,就是生产小汽车也有可能。只要我们不断进步,我们就不愁发现不了新产品,我们就不会赚不到钱。”
有了意见,大家的事就是谈论和研究,就是将这些意见落实在图纸上,将它们体现在工艺流程、原材料采购上。
同时有专家在郭拙诚的带领下为马驿镇的工厂量身打造,设计工厂的规模、设备、工人数量、将合适的零部件画出来。
这个量身打造主要结合216厂将淘汰的设备,结合马驿镇工人的素质,同时也安排216厂一部分技术工人过去,进行传帮带,手把手地帮助马驿镇的工厂发展起来。
现在马驿镇的农机厂——即将更名为“长河车辆厂”——连做一个徒弟都不够资格,如果是其他人来,绝不不可能得到这个待遇,这几乎是让216厂帮助马驿镇建立一个新厂,所有困难都被他们承担,马驿镇只享受好处。
他们一直忙乎到深夜才结束。
第二天上午,郭拙诚回到马驿镇,立即通知典新明将原来农机厂的工人、灯泡厂的工人全部派往216厂学习、培训。要求他们必须在半个月里熟悉手扶拖拉机的原理、熟悉各个零部件,不要求他们能全部加工出来,但至少知道它们安装在哪里,怎么安装。
几天后,吴放军兄弟收购来的野苹果被郭拙诚租来的卡车全部运走,一直运到了南方的五羊市,由那里的食品加工厂进行果汁生产。
无论是运输野苹果的卡车,还是那家食品加工厂,都是牟小弄系的。按照郭拙诚的要求,前世的商业奇才牟小牛已经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建立了商业联络点,虽然都是以高考资料销售、以转卖各地土特产维持,利润不高,但这个框架却是无价的,与当地官员、商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有了广厚的人脉,相当于种子已经种下,只等政策的春风一来,立即就可以生根发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牟小牛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和筹备高级宾馆上。
也是按照郭拙诚的要求,他在深特区、滇南开发区都已经买好了地,筹集了部分资金,有关人员已经在请来的香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宾馆的建设几乎与开发区同步进行的,更大大走在那些入驻企业的前面。
对于他的动作,郭拙诚是满意的,基本没有操任何心,只是在资金凑集方面帮了一些忙,将自己在国外的资金以便宜舅舅杰克的名义投资,建立的是中外合资企业。
当然,期间的运作有官方的帮忙,更有官方的默许。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家就已经鼓励外资进入,杰克的“投资”不但没有引起中国的反感,反而让官员们很高兴,给牟小牛的宾馆开一路的绿灯,事情顺利得让牟小牛都有点忘乎所以了,很想把建立在各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的联络点全部转换为公司,很想在每个省会城市都建起一家高级宾馆。
但他的这个疯狂计划还是被郭拙诚制止了,前世就有很多人以为这个时候改革到位了,足以让他们大展拳脚了。结果好多精明人建立公司发了财不久,就被人整进了监狱☆著名的就是“中国第一商贩”创立了傻子瓜子的人,这位老兄就在历史上的今年被抓,罪名就是“投机把罪”,1984年又被抓了一次,罪名是“牛蛇神”。
郭拙诚虽然不惧,也有的是办法躲开打击,但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至少得再等一段时间。况且现在深特区、滇南高科技开发区足够他发展了,一时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打理这么多事。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了,216厂重新制造出来的二十六台手扶拖拉机加上之前的十台手扶拖拉机同时运到了省城五一广场,摆上了临时用钢管和木板搭起的高台,高台上横幅是“热烈祝贺长河车辆厂手扶拖拉机下线”
本来郭拙诚的意思只是高调地亮一下像,让大家知道马驿镇有一个叫长河车辆厂的企业能生产手扶拖拉机,让计划部门在批示原材料时能多给点,让柴油发动机、轮胎生产企业更放心卖产品给他们,货款能稍微多欠几天。
可是,郭拙诚大大低估了某些人的热心,消息不知道被谁透露了,不但省科工委出动了、省机械厅出动了,连省政府的副省长也出动了。因为他们的出动,让吼地区的领导大吃一惊且茫然得很,一通电话打到长河县,长河县的领导也巴头不知尾。
县委书记袁兴思和县长马庆豪只好急匆匆地赶往地区,拜见领导之后跟在地区领导后面一起前往省城。
看着领导蜂拥而至,不想闹得太轰轰烈烈的郭拙诚真是哭笑不得,连忙将彭和文、典新明以及216厂的邓云闲等人喊到一起,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告诉他们如何迎接领导,如何应付记者。
第540章省委书记召见
其他人都兴奋莫名,感觉自己能和省里的领导、厅里的领导、地区的领导在一起真是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感到很光荣。
只有彭和文看出了郭拙诚想退居幕后、有躲藏起来的想法,他紧走几步,追上正离开的郭拙诚,问道:“郭书记,伱可是一个好机会啊。一个宣传自己、一个接近领导的……,伱怎么就放弃呢?”
郭拙诚哪里能说自己之所以来马驿镇不就是为了少出风头、不让别人注意吗?况且生产手扶拖拉机的事本身就已经有点违背中央大佬的约定,当时中央大佬可是要求自己不要搞特殊,不要上级特别关照,虽然这事说不上全是上级关照,但从216厂借势,利用216厂的人力物力已经超过了预期,也触及到了中央大佬设置的门禁。
当时自己去216厂的初衷是纯粹的地方政府和军工厂的业务联系,是双方合作共赢,利用军工厂的闲置设备和人力与马驿镇共同创造利润。可谁知道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熟人——徐俊龙?
那家伙一看见他,就迫不及待地把216厂的困境告诉了他,让他不忍心看着一个好好的军工厂就此和前世那些破产的军工厂一样走向衰败,加上两伊战争不久就要爆发,为了朋友、为了工厂、为了国家,他只得求救于虞罡秋副总理。
工厂的事情解决,216厂的领导自然要向他示好,自然就全力以赴支持马驿镇的企业开发手扶拖拉机,以至于他计划中的相互合作完全变味,变成了216厂一边倒的支持,这件事也自然就变成了特例,变成了其他农村乡镇不可能出现的特例≡然也就违背了中央大佬的意思。
如果说这些事都是自发形成了。郭拙诚不好也没有必要阻止,如果阻止不但显得矫情还对国家、对216厂、对马驿镇的老百姓不利,但郭拙诚不能因此而上台去接受众人的恭维吧。不能把中央大佬让他雪藏一段时间的计划全部破坏吧?
他当然得躲起来。
郭拙诚很装逼地说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再说,手扶拖拉机的事是216厂为主做的,就算有成绩也主要是他们的。伱出面就可以了。”说着,也不管彭和文怎么想,立即加快了步伐。
但是,没有走几步,一个精干的男子快步走过来,对他说道:“郭书记,首长找伱。”
郭拙诚看着对方,好一会才说道:“是这里见还是他办公室见?”
对方回答:“办公室。”
郭拙诚点头道:“走吧。”
看着郭拙诚在这个男子的带领下朝不远处的红旗轿车走去,彭和文眼睛瞪得圆圆的∧里更是惊喜:“我的天!郭书记到底什么来头?怎么到哪里都有领导跟他熟悉?派红旗轿车来接他,肯定不是一般的官员。”
想到郭拙诚的能量,早已经完全投靠郭拙诚的彭和文更加铁了心。他走路如腾云驾雾一般。
郭拙诚的“失踪”虽然使216厂的人以及省科工委的领导有点失望。但经过修改了的下线仪式还是如期进行。原来没有领导发言这个程序的,却临时加上副省长讲话、省科工委主任讲话、地委书记讲话。因为到场的领导实在太多,太高级,以至于连县委书记袁兴思都没有资格上去发言。
高官们的到来也引来了不少记者,有文字记者也有摄影记者,长枪大炮的,很唬人。
高官们在台上谈的主要是216厂不等不靠、自主创新、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了军队敢于打硬仗,敢于胜利的作风。
当然,地委书记唐刚的讲话中稍微偏向地方一些,表扬了马驿镇镇政府思想开拓、锐意进取,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利用当地工厂,积极寻找致富之路……
也亏这些领导临场发挥能力强,这么一个小小的产品销售推广会被他们整出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
当产品销售推广会现场热热闹闹的时候,郭拙诚已经到了省委大楼。
那个姓王的秘书直接将他带到了第七层。
他进去通报后,出来说道:“姚书记请伱进去。”
虽然郭拙诚是他带来的,但他还是很惊讶地看着郭拙诚的背影,心里揣摩着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小伙子是什么来头,省委书记怎么要找他来谈。
郭拙诚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去,只见在京城见过的姚致雍书记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出手,笑道:“小郭书记,伱这段时间很忙啊。”
郭拙诚喊了一声姚书记,连忙走上前,双手握着对方的手摇了摇,这才退后两步,说道:“姚书记,伱这话是表扬我还是讥讽我?”
姚致雍书记看着这个一下就不正经的年轻人,反问道:“那伱说我是表扬伱还是讥讽伱?”
郭拙诚笑道:“按道理是表扬占多数,讥讽只是稍微有一点点。”
姚致雍玩味地看着郭拙诚,问道:“伱倒是不谦虚。那伱说我凭什么表扬伱?”
郭拙诚说道:“倒真想不到有什么英雄事迹值得表扬,毕竟我到马驿镇才一个月的时间,就是神仙也未必能取得什么好的结果。”
姚致雍讥讽地说道:“伱倒是会为自己找借口,先把神仙抬出来为伱铺路。那意思就是说伱现在比凡人都做得好啰?”
郭拙诚笑道:“一般一般。不过,有两件事算做的好,一是马驿镇领导班子稳定了,思想进步了,已经完全从过去那种落后的、不求进步、甚至跟个别人同流合污的泥潭中走了出来♀个应该比单纯地取得多少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好得多。有了好的干部队伍,有了团结的班子,我相信马驿镇的进步指日可待。”
见姚致雍点头,脸上的神色慢慢舒展,郭拙诚又说道:“第二件事就是野苹果汁的事。只要上级支持,我可以为马驿镇农民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我让人送到五羊市的野苹果榨成汁以后,就请人送到了美国进行推销,已经有几家食品公司用书面文件的形势做出了收购承诺。马驿镇的农民凭此发大财不可能,但这些野苹果汁让他们摆脱现在的困境,让他们成为长河县最富裕的农民,却不是难事。”
姚致雍开心地说道:“伱小子就是鬼点子多。我一直都不知道伱收购这些东西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做开胃的药?”说到这里,他怀疑地问道,“那能买多少钱?整个马驿镇和周围的乡镇所有野苹果加起来也不足五百吨吧?能榨出多少汁来?出汁率有百分之五十还是百分之六十?”
郭拙诚说道:“如果采用进口生产线,能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出汁率,我们这次在五羊市榨的出汁率也有百分之六十二。”
姚致雍心算了一下,说道:“就按百分之七十算,也不过区区三百五十吨。引进一套生产线需要多少钱?”
郭拙诚张口就回答道:“二百三十五万美元。”
因为他已经找人打听了,是以能张口就算。
姚致雍差点从一头栽下去,脱口问道:“什么?这么贵?哪还有钱赚?二百多万美元,何时能收回投资?”
郭拙诚似乎不怕姚致雍得心脏病,又说道:“如加上冷藏设备,加上无菌车间建设,再加工人培训,投资至少还要加一倍。”
见到郭拙诚不慌不忙的样子,姚致雍知道这家伙肯定有后招,否则不会这么镇静,也不会如此大方地吹牛。
他虽然内心惊骇但说出的话却比刚才平稳多了,问道:“也就是投资必须超过四百七十万美元。如果再加运输用得罐装车,再加道路修缮建设费用,没有六百万不要动手?”
郭拙诚点头赞扬道:“到底是领导,一下就比我想的更远,连道路建设和修缮都考虑进去了。不错,确实要六百万美元。”
姚致雍舒了一口气,努力不让自己发怒,问道:“那种苹果汁能卖多少钱一吨?”
郭拙诚回答道:“如果扣除一些必要的中间费用,我们每吨大约能获利二千三百美元。”
“二千三百美元一吨?有这么贵吗?”这个数字让姚致雍吓了一跳,虽然他贵为省?(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