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实际上,郭拙诚还真对以色列这款梅卡瓦mk1型坦克有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款坦克从推出之日起就开始闻名,并长盛不衰。
从内心来讲,郭拙诚是想放弃这个依据在苏联坦克上的方案。这不是他看不起苏制坦克,毕竟苏制坦克从他诞生之日起就创造了无数的辉煌,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t34坦克更是威风凛凛大发神威。而且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穷国家——的坦克基本是以苏制坦克为主。如果我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坦克,肯定会有广泛的用户群。最主要的是苏式坦克操作简单、零部件结实耐用,虽然功率效率低,但无论是维修还是驾驶都无须高深的技术,很适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军队。
可是,郭拙诚知道苏联用不了几年就要解体,虽然这是苏联内部的事情,但这种政治上的打击同时会对苏制坦克的销售和苏制坦克的信誉产生不利影响。让很多处于中间立场的国家转而购买欧美的坦克。仅仅凭中国的努力很难改变这个现状,到时候中国的坦克销售一定会如前世一样陷入困境。
然后因为苏联将来解体就完全放弃这个方案,郭拙诚也难以下这个决心,因为郭拙诚无法肯定中国掌握以色列技术、欧美国家的坦克技术会到达一个什么程度,如果如邯郸学步一般,欧美和以色列的坦克技术没有学好。而苏制坦克又丢掉了,那问题就严重了。中国的坦克就会出现断档,将大大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更别提坦克出口赚钱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前世闻名世界的中国99型主战坦克就是以苏制坦克为主进行研发的,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样被世界所看重,而学欧美的坦克反而直到前世都默默无闻。
想起这些,郭拙诚心里很是纠结:他既想我国全方位地采用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想让前世威名赫赫的99式坦克因自己的决定而夭折。
在原有的历史上,中国的坦克研发也存在两个方案的激烈碰撞,只是前世中的一个方案不是使用的以色列技术。因为有关新式坦克的设计是在1984年才开始,那时候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已经如日中天,加上中国当时很谨慎,对以色列的关系很糟糕,不像现在在郭拙诚影响下这么“无原则”。想获得以色列的坦克技术很难,也没有人敢于去找以色列拉关系。
当时的一个方案是以美国的m60a1坦克为蓝本,另一个方案是以t72为基础,两方的拥护者为此争得不可开交。因为两种设计理念各不相让。分歧较为严重,导致第三代坦克项目论证工作暂时中断。
一直到1986年夏天,第三代坦克的研究方向才确定下来,采用类似t72坦克的整体设计方案,由总部与国防科工委联合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最后终于出现了99坦克。
当然,这个坦克融合了西方不少先进技术,如该型号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的就是wr703
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是从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
该型号坦克上采用欧美技术安装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该系统属指挥仪型数字式坦
克火控系统,主要由昼夜观瞄、测距三合一的下反稳像式瞄准镜、火控计算机、控制盒、耳轴倾斜传感器、炮塔水平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炮控分系统组成。
可以说,99式坦克只是以t72为平台,分批次进行操纵系统、动力系统、火控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它们具有防护手段多、火力配备强、指挥控制精、机动性能优的共同特点。
……
郭拙诚心道:“到底怎么办才好?”
郭拙诚在犹豫在纠结,但两个研究所的竞争却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各自使出了全身解数,特别是在辩论的时候更是唇枪舌战,火星四溅,就差赤膊上阵了。
因为按照郭拙诚制订的新管理办法,一个研究所的方案是否被采用,所涉及的利益是天差地别:被采用了,至少能保证这个研究所今后五年内全所干部职工吃香的喝辣的,关系到自己在银行里的存折数字快速上涨;而一旦落选,这个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只能帮别人打工,只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作为评委,坐在评判席上的九个专家们又是高兴和激动,又是紧张和不安。
高兴和激动是因为两个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都对他们很客气,很尊重。最重要的是,他们从两个研究所的争论中看到很多新的创意,知道了很多新的技术。这不预示着今后中国坦克的设计迈上一个可喜的新台阶吗?
紧张和不安的是,他们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感到方案取舍是多么的困难,即使不谈任何感情上的原因,纯粹技术上的原因就让他们很难下定决心。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这些评判专家在评审的时候可不是说一句话,几个字就应付得了的,你必须说出取和舍的理由,你必须评论每个方案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
虽然他们之前已经收到了双方的资料,已经对双方的方案很清楚,也多少有了自己的意见,但听了两家研究所的演讲、辩论后,他们还必须小心而认真地修改自己的意见,必须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否则,郭拙诚坐在这里可不是给别人看的。
到时候若让他看出你这个专家在敷衍,在应付,甚至在卖人情,他绝对不会放过你,不但下次不会让你坐在评判席上,无法享受别人的尊重,无法领取高额的评判专家奖金,就是目前的专家地位都可能不保,也许从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级别降到工程师、技术人员级别,那亏的可不是一点点。
等待双方演讲完成、辩论完成,九个评判专家在秘密的办公室召开评判会议的时候,这里一样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如同刚才在大会议室一样,这里的专家也分为了两派,而且这些专家完全是从技术上、可行性上、适用性上、经济上进行争论的,这里的火药味丝毫不弱于刚才两个研究所的争论。
郭拙诚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感受到,这个时候的专家还没有前世某些专家那样为了钱而成为不要脸、不讲社会公义和道德的“砖=家”。他们是真心出于爱=国家、爱军队,是真心希望中**队崛起、中华民族腾飞的心态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没有任何政=治方面的色彩,也没有任何崇洋媚外的思想。
让郭拙诚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人竟然争论了一个晚上,连晚饭都没有吃。最后还是郭拙诚强行命令大家休息,让食堂送来了夜宵,这才让他们稍微停顿了一下。
吃夜宵的时候,双方竟然还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圈子,支持采用以以色列梅卡瓦坦克为蓝本的专家们坐北边的桌子,而支持以t72为开发平台的专家们坐南边的桌子。
让郭拙诚感到特别怪异的是,南边的桌子围着四个专家,北边的桌子也围着四个专家,只有专家组组长陪着郭拙诚和闫宇在中间的桌子上吃。
第686章野心好大
而且这个专家组组长已经明确告诉郭拙诚,他本人是中间派。他强调说自己不是无原则,而是因为他两个方案都舍不得放弃,他都觉得很好。
郭拙诚很理解他的想法,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
可是,评判小组组长的行为遭到了两方专家的一致鄙视。
按他们专家的说法,作为专家评判组的组长,在不用组长的职位影响别人思维的时候,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定一个方向,否则要你组长何用?你组长都和稀泥,那下面的专家怎么做?都和你一样和稀泥,那这个评判又怎么进行得下去?
看着两边的专家都一副实在必得的样子,郭拙诚很是欣慰。他觉得这个风气如果能保持下去,何愁科研项目不能完成?何愁中国的坦克发展不起来?
一个专家到前面去添面条的时候,正好另一边的专家也去。两人在铝盆前凑到了一块。那个年老的专家说道:“小钱,难道你就真的这么固执?以前你可不是这样,你每次都是根据事实来的……”
姓钱的专家立即打断对方的话,说道:“张老,你错了。我问你,这次到底是你固执还是我固执?既然你知道我每次都是根据事实来,说明我每次都是对的,每次都是实事求是的。我看倒是你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你的……”
这家伙无耻地利用了对方随意的夸奖。给了张教授一个针锋相对。
姓张的专家激动地打断对方的话吼道:“你……你……,亏我以前对你那么关照。你肯定是忘记了,我只要有了新技术,就跟你探讨;买到了好的书就让你先看,你现在竟然……,那我问你,你敢不敢放下你现在的地位,敢不敢过去参与他们的研究?你这是嘴巴上厉害,站着说话不腰疼。小钱,不。钱教授,我是真的认清你了。你……”
姓钱的专家脸色通红,大声道:“有什么不敢?我现在就可以卷起铺盖到801所去!你敢吗?哼,说我站着不腰疼,你呢?我谢谢你以前对我的关照,但那是私事,不能把这种私人感情掺杂到这么重大的国家大事中……”
姓张的专家马上说道:“我当然敢!我本来就想打报告下去!什么私人感情,我刚才也是为了国家。为了军队才这么说的。如果按私人感情,我还得感谢你,是你照顾了我那儿子不少……”
开始的时候,郭拙诚是抱着好笑的心思听他们打嘴仗的,但听着听着,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同时在心里快速地核计起来。
等所有专家吃完,食堂里的人将碗筷等收拾走之后,郭拙诚突然站起来说道:“大家静一静。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一个新的建议,你们各位专家看行不行?”
通过这段时间的争论。大家的心里多少都有点火,现在见郭拙诚“虚情假意”地询问行不行,心里更是不爽。
刚才那个姓张的专家被昔日的好友挤兑,心情很郁闷,听了郭拙诚的话,他忍不住噌地一声站起来。大声说道:“郭主任,你这是假客气。你是我们的领导,就算不行,我们能阻止你说话吗?”
他的话刚说出,却遭到了同一阵营里的专家的反对,虽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讥讽。有一个专家一把将姓张的专家拉得坐下。有一个专家则笑着向郭拙诚解释,解释说姓张的专家这是因为心情不愉快而出言无状。
还有一个专家则小声对气呼呼的张教授说道:“张教授,现在可是关键时刻。你这么一骂,还不把郭拙诚推到了另外一边吗?那我们这边可不就惨了?”
张教授愕然张大嘴巴,吃惊地说道:“是啊!”目光担忧地看着对面。
果然,听了姓张的专家嘲笑郭拙诚,对面的专家们脸上浮现出一丝高兴的笑容。
郭拙诚自然不会计较这些,笑道:“张教授的话说得很对。我确实是啰嗦了,既然想提意见就提,搞这些虚礼不对。好,那我就把我的建议说出来。我的建议是两个方案都保留,但两个方案都要提升,都要升华。”
“啊——”所有的专家都一愣,“两个方案都保留,那还要我们这些专家干什么?提升什么?又升华到什么层次?”
在众人的期盼中,郭拙诚大声说道:“对于以t72为平台的802所,我建议他们的坦克立足于今后十年的坦克市场,既要保持坦克的先进性,又要保持坦克的继承性,同时作为801所某些先进技术的试验场所,在一些高科技方面作为801所的后备力量。
而以吸收西方技术为主的801所呢,他们研制的坦克着眼于十年之后,无论是堆砌新技术、新材料也好,还是提出坦克新概念也好,必须保证这种坦克在十年之后是先进的,至少是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的。”
众人又是一愣,眼睛死死地看着郭拙诚,眼里充满了激动,同时也有不少的怀疑。
郭拙诚的话听起来确实振奋人心,可是中国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有这么强的技术实力吗?如果能同时进行两种不同坦克的研制,那我们还在这里争吵什么?
张教授大声问道:“郭主任,你说的这话有点不现实吧?两种坦克同时研制,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未必有这个实力。”
郭拙诚说道:“我们中国是大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劣势,而且远超一般的西方国家,最多也就是与美国、法国有点差距而已。我们比以色列强好几倍,人家小小的国家能研制一种不错的坦克出来,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如果是一年前,我不敢吹这个牛,可是现在,我敢这么说,同时研制两款坦克是可能的。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我国的经济,特别是军工企业现在不但不需要国家进行财政补贴,而且还能向国家上缴巨额利润。据我所知,以色列在研制梅卡瓦的时候先期在法国的帮助下只投资了六千万美元,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投资了一亿美元,一共也就不到两亿美元的资金。人家投资两亿美元能成功,我们投资四亿美元能成功不?要知道我们国家的人工工资远比以色列的低得多,虽然我们已经大幅增加了你们的工资,但与以色列的工资水平相比,你们的工资只够人家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同时开展两个项目的研发,一共只需投资八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一年前不说你们会把它看成是天文数字,就是我,就是上级的中央领导会看成是天文数字,但现在不会了,只会把它看成是一笔非常大的巨款而已。
这笔钱是很大,但各位不要睁大惊讶的眼睛,因为这是一次投资,一次利润奇高的投资。只要我们研制成功了,我们不但要赚回来这八亿,而且要赚回来八十亿。这笔账我相信各位都会算。
我们现在不是纯粹的埋头研究了,一样要考虑经济问题,一样要考虑投入和产出。其实,只要能收回投资,我们就赚了,因为新式坦克出来,就能大大提升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就能提高我军的军威,提高我国的国威,就能影响更多的国家。这个,是金钱无法估量的。在这里,我请你们放心,只要能研发出性能优良的坦克,在资金方面你们不要着急,少了钱找我就是,如果我拿不出钱来,你们找我算账。”
刚才说话的张教授说道:“可是,研发坦克可不是有钱就能研发出来的,钱只是能够进行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不是决定性因素。研发坦克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需要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需要足够的技术储备。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才吗?有这么多人才,有这么多技术储备吗?”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有!在座的你们不就是高级技术人才吗?几大研究所不就是足够的技术后备力量吗?技术储备我们也不缺。首先,我们已经有了成熟而完备的69坦克制造技术,也许我们比不上苏联,但除了苏联,没有哪一个国家的69式坦克技术比我们强。在t72方面,我们也有了很多研究,也只比苏联稍逊一些而已。
其次,我们的炮制造技术很强,以前我们在炮材料方面是短板,可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的炮材料难关已经攻克。还有一个大家也许没有想到的技术储备,那就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这个世界上,目前能够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上强于我国的,只有美国。
以前苏联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确实比我们强,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已经超过了苏联,在计算机制造方面,我们已经遥遥领先于苏联和其他国家,基本上与美国并驾齐驱。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各位一下,在新式坦克的研发过程中,你们应该且必须大量的、全方位地使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687章最高首长拍板
郭拙诚很大声而肯定地说道:“即使我们在运用这个新技术的时候用得很笨拙,用的很麻烦,用的时候导致功能堆砌或重叠,但依然要用。
在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的时候。上级组织肯定会帮助我们,但请我们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一切以欧美国家马首是瞻。但也不要过于固执,不要把明明不好的东西、比西方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下来。特别提醒一点,各位的脑海里要时刻绷紧一根弦,不要为了显示我们的成就而在有意无意间泄漏我们的科技秘密。我们在某些技术上取得了进步,比如在材料方面,我们有不少技术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西方国家。不能轻易让外国人学走。”
……
说话的时候,郭拙诚自己都觉得啰嗦,觉得自己不干脆,但他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地说这些,主要是想提振科学家自信心的同时防止他们走弯路,走错路。强行逼着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减少他们摸索的时间和精力,以快速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复杂而重大的新产品在出台之前,科研人员都要进行无数次的试验。要排除无数错误的才能一步步朝前走。
郭拙诚的用意就是尽量减少试探的次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试验。这些试验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可以为科研人员积累更多的经验,但现在有了郭拙诚这个重生的作弊者,自然就没有必要了。
就如炒股一样。如果你知道了k线图,知道了每天的最高点、最低点,你就完全没有必要在涨的时候担心它突然下跌,以至于将股票卖出去,吃不到更多的收益。也不会在它下跌中继的时候进行所谓的抄底,结果抄在地板上,等待你的还有地下室甚至地下室下面的地狱价,而是应该好整以暇地在最高点附近抛出。在最低点附近买入,让你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坦克项目的争论就这样在郭拙诚的强行命令下结束,专家们怀着激动而狐疑的心情离开。
激动是因为按照郭拙诚的意思是中国在进行第三代坦克研发的同时进行第四代坦克的研发,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流坦克的拥有者,虽然不敢说就此全面超过美国和苏联,但至少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足以笑傲世界军市场。
狐疑的是中国有这个能力吗?国家特别是中央委会同意他们提出的方案吗?虽然郭拙诚一再保证他提出的方案是合理的,但多少有点过去大进的样子,那个时候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震天响,结果不但没有赶超反而倒退。
而郭拙诚现在提出的方案可不是什么超英赶美了,而是直接超越美国和苏联,比过去的口号还牛皮,还要响亮。
真的能行吗?几乎所有专家都在心里这么问。
他们又隐隐觉得能行,这几年的发展实在让他们惊讶,不说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因为这些与他们这些人没有过多的关联,因为他们对坦克的研制更多地集中在机械方面,集中在火炮方面,但是,h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火炮材料,坦克发动机等方面的进行却是明显的,是跨越似的。加上以此为交换条件从欧美国家换来的夜视仪技术、红外技术、火炮雷达技术,中国的武器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在前进。
如果真有这么多资金投入,如果真的能从西方国家换来中国没有的技术,开发出新式坦克还真有可能。
评判组的专家散了,焦急等待消息的801所、802所的专家却傻了!
他们是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砸傻了:“什么?两个方案都同意?三机部将把两个方案同时向中央委提交?真有这种好事?”
按照事先的规定,方案被三机部提交给中央委,那就意味着提交方案的研究所获胜,就可以获得一千万元的奖励。现在两个方案同时提交,那就是说他们获得了并列第一,都有一千万元的奖励!
除出分给下属研究机构,如坦克发动机研究所、坦克火炮系统研究所、坦克悬挂系统研究所等等,他们至少还能剩下五百万的奖励,这下真发财了,呵呵。
当然,在这种情况,两个研究所不敢截留太多的奖金给自己,甚至连五百万都不敢留下,因为两个方案同时提交,很可能两个方案同时被批准。因为郭拙诚主任的意思就是希望两个方案被上级同时批准,那就意味着两个研究所同时开展研究,也就是说两个研究所同时要下属研究所协助,如果不给下属研究所一点甜头,人家就会跑到另一方去,那是就麻烦了。
一周之后,整理好的方案由郭拙诚亲自送到了中央委办公厅,送到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工委的案头。
显然因为郭拙诚的作用,报告提交不到半个月,中央委下来一分通知,要求郭拙诚到会进行说明。其重点不是说明为什么研发某个型号的坦克,而且向中央的大佬说明为什么中国同时进行两个型号坦克的研发,必须说明为什么不一个个来,为什么不好中选优。
郭拙诚如期出席了会议,并将按照精心准备的材料做了细致的说明,说服了不是狐疑的大佬。
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级同意了三机部提出的方案,特别是几个与会的高级将领力挺郭拙诚。加上研发的资金由三机部自己解决,从三机部得了不少外汇的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工委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最高首长最后拍板:两种方案同时进行!
该说的该交待的,郭拙诚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两个研究所的事情了,他没有再插手。因为涉及到具体的研发,郭拙诚可有自知之明,他远远不是那些专家对手。最多给那些专家们打下手,或者在旁边“胡言乱语”一番,将前世记忆中的有关坦克的资料说出来。不过,现在他基本掏干净了脑海里有关的记忆,再说也说不出多少
他现在只是协调各单位的人员调配,首先是将评判组的专家全部安排下去,让他们到两大研究所当研究人员,具体的安排由那两个研究所的领导负责。其次,就是根据两个研究所的提议,从外面的单位调集人员,特别是将京城那个研究所的精兵强将拆开,插入到两大研究所中,充实这两大研究所的力量。
还有就是要求上级组织相关技术交流,特别是外国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必要时购买欧美国家的技术或专利。
京城坦克研究所这次肠子都悔青了,第一次被刷出去的时候,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太难受,估计缓上一段时间后就能忍下来,开始为最后的获胜者打工。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然有两个获胜者,虽然他们多了一分选择的机会,可以在两大研究所之间进行选择,可是他们的心情就更难受了。为什么他们享受同时晋级的好处?为什么他们同时获得一千万的奖励?
第688章事业腾飞
最令他们沮丧的是:两个方案确定后,上级还直接下命令将他们研究所里面的精兵强将给挖走了,他们可是研究所的顶梁柱,没有了他们研究力量一下消弱很多,将来还怎么跟其他研究所抗衡,将来怎么还有翻身的机会?特别是听到第四代坦克也开始研制,也就意味着近十年他们都没有机会参与坦克研制的竞争了!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
郭拙诚感觉约翰布鲁斯有点偷懒,涉及到纯美国之间的业务往来。如果合同数量巨大,合同涉及的时间很长,这个老家伙就把这些一股脑地推到郭拙诚这边,说好听点是征询郭拙诚的意见,说不好听就是不想浪费脑细胞。
他曾经对不想过多插手的郭拙诚大言不惭地说,谁叫他郭拙诚这么精明?有了郭拙诚的把关,他签合同的手都不用发抖了,心脏也不用怦怦直跳了。
郭拙诚现在悲哀地发现自己成了很多人的依靠。很多人遇到难题第一时间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第一时间征询他的意见。那些人即使自己想出了什么方法,也要先通知或向他汇报之后再实施,耽误了他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对于他们这样的行动,郭拙诚真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你们这也太真诚、太听指挥了吧?
反倒是业务量最大、效益最好的网络游戏集团公司一般很少麻烦郭拙诚。他们那里只在每一个季度派人送来一大堆资料、账务让他检查。郭拙诚也只是在账务过来了,才花两天两夜的时间。看得天昏地暗,看得昏头昏脑。
只是折磨几天,郭拙诚还是很感激的,毕竟那么大一家公司,账务太多了。不挤出时间看是不行的。
他之所以这么“轻松”,主要得意于网络游戏集团公司有他的外公田鸿蒙在那里掌管,很多事情他都可以大胆拍板。
田鸿蒙因为能够大胆拍板,很多事根本不需要麻烦郭拙诚。
他能这么做,也敢这么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觉得自己是郭拙诚的外公。自己这个当外公的,又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如果什么事都要去请示郭拙诚这个外孙,实在有损他的形象,实在有点不好意思,老脸有点挂不住。
其次就是田鸿蒙有点野心。他的野心就是要把外孙和儿子杰克合资的公司打造成一个世界最著名的公司,进入世界前一百强,要成为一艘商业上的超级航空母舰。
田鸿蒙认为什么事都去询问郭拙诚〔么都是由他指点,那航空母舰很难打造成功,他活了这么多年,翻遍了任何资料,还没有发现一个公司凭借一个幕后人指点几下就能成世界巨无霸的,除非郭拙诚是真正的神仙。一个公司要崛起,一切还是公司管理人员来努力,还得他们自己多思考,多动脑筋,郭拙诚只能作为危急时刻才使用的大杀器。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集团公司里有了一个叫山内博的日本人成了田鸿蒙的助手,成了总经理助理♀个山内博可不是普通人,他可是任天堂的掌柜。
经过努力,现在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终于成功地收购了日本任天堂公司,让这世没有机会腾飞的任天堂成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下面一个名不经常的小部门,为集团公司生产零配件,其研发部门被并入集团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
此人不是重生者,自然不知道自己前世的创意被郭拙诚所盗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挣扎,知道自己的公司在别人的严格打压下无法起水后,他不得不将任天堂以合适的价格卖给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自己也在这个集团公司高层一次又一次邀请下来里面打工。
进了公司后,他全方位地了解了公司的运作情况,立马对这个公司的创意和运作慕顶礼膜拜,感觉到异常地亲切,异常地符合自己的想法。他内心震撼的同时,也有一丝庆幸,如果自己真按自己原来的想法来,肯定不是它的对手。
这个公司的一切简直就是把他心底一直思考的、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想法,都展现在他面前,甚至比他想象的做得还好,取得的效果也比自己想象的大。
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的高层还没有做他的思想工作,他自己就下了在这里一直干下去的决心,一直干到退休,因为公司的理念太符合自己内心的理念了。
郭拙诚知道山内博在公司干得浑身是劲后,偷笑了好几次:山内博同学,这一切本来都是你的啊,你能不感到亲切吗?你在这里工作能不感到得心应手吗?
直到山内博接受了职位开始工作后,郭拙诚才放心了:任天堂没有了山内博这对翅膀,或者任天堂的这对翅膀现在插到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的身上,腾飞的将只能是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而不再是前世的任天堂。
郭拙诚还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连任天堂这个名字都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过一段时间,连痕迹都不会留下一丝。将来估计就是日本人也会茫然:“任天堂?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家公司吗?他们是卖什么的?好怪的名字哦。”
对于外公田鸿蒙致力于**自主运营公司的观点和想法,郭拙诚自然举双手赞成,并为此多次告诫自己的便宜舅舅杰克不要偷懒,要自己想办法。
杰克耳朵是听到了郭拙诚的劝告,但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的他一天天都兴奋着,一天天看到利润如洪水一般冲来,激动莫名。
别看手持游戏机很不起眼,也不要以为电视机游戏机似乎很不高档,但网络游戏集团公司从它们身上赚的钱可不少。因为量大啊,销售到世界各地的产品数量都是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级,加上现在是游戏机的起步阶段,世界上还没有同类产品与之竞争,或者说还没有其他公司的产品够得上竞争的资格,游戏机和游戏产品卖的都是高价,利润都在百分之百以上。
杰克早就对郭拙诚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更是产生了膜拜,至于做主不做主,他没有田鸿蒙那么多想法,反正遇到自己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就找郭拙诚。
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虽然才成立不久,但现在已经产生了巨额的利润,每月的纯利润就高达十五亿美元之巨,月营业额为二十二亿美元♀个数字固然无法跟前世的那些著名公司相比,如微软公司在2011财年年度营业总额达699。4亿美元,但在这个时代绝对不容小视。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利润总额都接近或超过中国的武器出口。
而且在郭拙诚的提议下,网络游戏集团公司还开始生产与游戏有关的各类商品,如公仔、卡通片、玩具、衬衫以及其他相关的小配件,带动了国内无数小企业的诞生和成长。
现在郭拙诚很是庆幸孙雪这个姑娘当了自己的保健医生和生活秘书。刚开始的时候,郭拙诚觉得自己年纪轻轻配一个保健医生和生活秘书实在是好笑,看着她一本正经地忙上忙下,他都是用戏谑的目光看待她的行为的。
孙雪对他的想法很是不满,曾经多次抗议过他对自己工作的不重视。
郭拙诚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干脆将她作为自己的联络人,让她做为自己的代表前往自己所拥有的公司去了解情况,把自己的意见带到牟小牛、袁莉以及田鸿蒙那里。
第689章给未来的大佬升官
开始的时候,她以为郭拙诚这是支开她,不愿意天天看到她,因为委屈得想哭。
。人家早就认识他了,早就表示出了爱慕之心。
她竟然还是后来者,捷足先登的大有人在。
她一直以为郭拙诚年纪还小,应该没有女人会有那种心思,毕竟郭拙诚表现成熟、让人看不出真实年龄,那是在战场上,但在平时他显然还是一个孩子的涅。
其他女孩怎么可能会对一个小男孩子产生那种男女之情呢?只有自己和他在战场上在硝烟中相遇,只有自己这个女孩看到了他铁血的一面。被他那无穷的魅力所吸引,而其他女孩没有这么感受啊。
可是,她现在发觉郭拙诚在三年前,也就是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他就已经释放无穷魅力了。可以说,那个还在中国最著名学府庆华大学学习的舒巧和年轻人的偶像歌手梁凉就是因为他而改变了命运。没有他。她们就是普通女人中的一个,舒巧这个老师的女儿将来最大可能就是在小镇上继承父亲的衣钵当老师,肯定不可能像现在成为最高学府的天之骄子。
如果没有郭拙诚,梁凉更凄惨,估计卖了几年蔬菜后就会嫁给周围一个普通农民→儿育女成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肯定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为亿万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没有郭拙诚,她唱的歌曲不会打动亿万老百姓,最多打动她的老公和她的孩子。
她们比自己更有理由追求他,更有理由感激他,更有理由接近他。而且。她们现在也真正融入了他的生活,现在帮他开办公司,帮他赚钱,而没有给他增添一点麻烦。
想到这里,她有点急了。
思考了很久后,她开始频频和袁莉等人接触,开始拼命地学习相关经商知识,开始站在郭拙诚私人的立场上考虑各种问题。并尝试着处理一些事情,不再一天到晚只想跟着他。
郭拙诚自然不知道孙雪心里的小九九,虽然看见孙雪变了,但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反而鼓励她多学习,多接触他的事情。因为他发现这小女孩越来越对商业熟悉,处理问题时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能够帮他很多忙。
他心里很是高兴。
另外,孙雪离开他身边后,他还有点小小的庆幸,因为不用的西班牙那个热情女孩一封又一封情书被她知道。现在那个奔放的王室女孩现在有点情痴入魔了,恨不得一天写十封情书才好,即使郭拙诚不写一封回信,她也从来没停止过在纸上抒情。
幸亏郭拙诚没有告诉她他的电话,少了一番无奈的烦恼。
郭拙诚自诩和那个玛德莱娜公主真的没什么,或者说他与所有女人包括孙雪都没什么,毕竟他现在的年龄还小,自感谈恋爱实在早了一些,他现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远远还不到谈恋爱的时候。
可是,这种事又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他不要玛德莱娜公主写信,说自己还没到谈恋爱的时候,人家就是要写,还说她有爱别人的权力。再说,郭拙诚也不想对玛德莱娜公主太绝情,不管怎么说自己在处理机者事件中多少利用了她,西班牙之所以向中国示好购买一批坦克,玛德莱娜公主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没有她,中国的坦克不可能打入西方国家的军市场,因为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东西都是落后的、粗杂的。
看到一封封散发着玫瑰香味的信件不时飘来,孙雪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上的神色显然不高兴,好几次欲言又止,但每次都没有说出口。
现在孙雪离开这里,她就可以眼不见为净,心情不会因为这些事而自生烦恼。
“郭主任,这是上面转来的两份报告,请你看一下∠级等你的意见。”郭拙诚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秘书闫宇走了进来,将一叠材料递给他,同时指了指上面的几张纸。
郭拙诚看了最上面那张纸的署名,笑了,说道:“行,我先看看。……,今后一段时间,我得把主要精力放这里了。你先去忙你的吧,到时候我喊你过来。”
闫宇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郭拙诚所说的就是中国在伊拉克波哈兹地区正在进行的油田建设这件事。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关乎中国能否早日腾飞的关键。它非常重要,又擎甚广,国内的国际的,事情多得不得了,想省心是不可能的。将来他至少得分出三分一的精力关注这件事。
因为郭拙诚已经知道那里的地底下蕴含了丰富的石油,郭拙诚并没有如其他人所想的那样急于勘探,急于在那里打出原油来,而是进行勘探钻井之前的准备工作。他要求在地质勘探前大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输油管道、仓库、储油地、变电站、蓄水池、宿舍、研究所、蔬菜基地、养殖基地……
为此,他亲自找上级领导,请求将褚绪基、文保衡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让中央大佬很是惊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个进了郭拙诚的法眼,被他赋予这么重要的涤。
中央大佬虽然有疑虑,但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这个现在53岁的褚绪基,未来共和国的铁腕总理,被郭拙诚任命为这里的董事长。文保衡,这个现在才39岁,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被郭拙诚任命为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
在中央提供的人员名单中,两个人的年纪都不大,特别是文保衡的年纪是很轻,资历也不老,加上现在的职位也不高,甚至属于“低级”干部,却被郭拙诚委以如此重任,不但其他人惊讶万分,就是他们自己更是迷惑不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吗?”
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还是纯洁的,面对突然而来的职位,他们没有陷入狂喜中,而是先自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他们两人,两个未来的总理,不约而同地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里言明自己的资历太浅,对国外又非常陌生,恐怕难以承碘么重的涤,请组织上考虑让其他经历更丰富,职位更高的老同志担任,这样的话可以减少更多的麻烦,更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而且能够更容易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郭拙诚都没仔细看完,就龙飞凤舞地在上面批示了同样两句话:“这是组织交给你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