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16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否定完凶手是来盗窃资料的目的后,郭拙诚又说道:“至于是不是来谋杀我或者其中某位专家的,有这个可能,但可能xing很小。今天的子弹表面看有可能是针对我而来的,但仔细想想又不是,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真的要杀我,他有好多更好的机会,就是在开枪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就有一个比开枪时更好的机会。请各位看看这里的地形。”

    说着,郭拙诚指着墙上悬挂的地图,顺着一条小路说道:“我从后面的大院里散步,再跟着招待所的工作人员从后面走到前面这栋楼,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就是从这栋楼的侧门进,另一条路就是我实际走的这条路,从东边走过来。在这一段路上,我几乎都在对方的视线里,也就是在他手里步枪的shè程内。

    如果他要杀我,在这段路上开枪杀我远比我进了大楼、通过窗户口shè击瞄准容易得多。他为什么不在这里狙击而要等我进了那个相对外面幽暗得多的楼梯口?我想你们也不会认为他是在卖弄自己的shè击水平吧?他可不是临时呆那里的,从现场遗留的玻璃瓶、饼干等东西来判断,他在那里呆了至少有半天也就是六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说到这里,郭拙诚笑了一下,但其他人都没有笑,因为这次凶手是不是针对郭拙诚,关系实在太重大了。一般的猜测、联想都不能算数,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事实来证明凶手不是针对他才行。否则,破案的重视度还要提高,甚至可能要调集全国公安系统一切jing兵强将进驻这里,就是把大(连)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凶手给找出来,可以说不计成本,不计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

    目前大量的军jing已经在待命,只等上级一声令下,他们将全面封锁辽东半岛,包括海陆空三个途径。所有离开辽东半岛的道路一律戒严,不许汽车、轮船、飞机离开,可以说就是有一只苍蝇飞走,也要抓下来看看公母。

    相反,如果能够确认凶手的目标不是郭拙诚,即使凶手想杀的是市长、市委书记等高级官员或者是项目组里其他专家,国家有关部门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最多就是命令大(连)公安局或者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勒令他们限期破案,也不会将整个辽东半岛戒严,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基本上会做到外松内紧而已。

    可以说,判断凶手是不是针对郭拙诚,将关系到巨大的人力物力的调配,在座的人员都必须慎之又慎,不能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郭拙诚现在能想到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公安人员又怎么会想不到,只是他们的立场和职位不同而已,郭拙诚可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认为凶手不是针对自己,他就可以大声地说出来,面对别人的质疑也能坚持这一判断,由此可以不再cāo心,可以放下这里的事安心地做科研方面的事情。

    可是,公安部、当地驻军、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领导们却不能也不敢这样“草率”,即使他们心里也是这么认为,但他们还得寻找直接证据,还得有说服上级的铁证。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zhongyāng大佬根本不会认可,还会没鼻子没眼睛地将汇报的领导狂骂一顿,严重时很可能给你处分,将你降职。

    郭拙诚自然理解这些人心里的想法,继续说道:“如果按我的想法,这个家伙之所以杀人原因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与招待所的这个死者也就是招待所主任私人有仇,不过,这个可能xing也不是很大,毕竟他出来迎接我是临时的。他的动作对凶手而言是随机的,凶手很难预测到死者这个时候出现在楼梯间。根据我的了解,死者和这里工作的大部分干部职工一样,平时他出入这栋大楼都是走侧门,今天出来迎接我,不但凶手难以料到,就是我和那个陪同我的招待所工作人员在事先也没有料到。

    如果不是因为太阳大,我喜欢在太阳底下走,我也很可能会从侧门上去。这样的话,那这个主任就不会出现在这个楼梯口这里,凶手也就没有shè杀的机会。除非喊我过来的那个工作人员和凶手相互之间约好,相互之间通信。但这个工作人员也是不知情,甚至不知道他的主任会出办公室迎接我。因为保密的原因,这里只有三个人知道我的身份,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我们在这里干什么。”

    郭拙诚喝了一口水,说道:“有一个可能是这个凶手没有固定的目标,纯粹是为了报复社会,纯粹是为了制造慌乱和轰动,只要能杀当官的,他就能出一口怨气,就高兴。当然是杀的官员越大越好。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xing相当的大,我建议大家朝这个方向努力。

    另外,根据他藏身的杂物间的现场和子弹的准确度来看,这个人应该在部队呆过,枪法还不错,虽然不到神枪手的水平,但在部队也算是高手。”

    公安部的一位领导问道:“你能肯定他不是国外的间谍?能肯定他是国内的人?”

    郭拙诚笑道:“不能肯定。我刚才说的只是我的猜想。”

    公安部的领导点了点头,转头对大(连)市公安局的人问道:“这个招待所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我是说老百姓是不是将这里的领导干部当成是大干部?”

    市公安局局长肯定地回答道:“是的。不说是普通老百姓,就是我们zhèngfu工作人员也认为这里的干部都是高级干部,因为这个招待所不对外,接待的不是部队的首长就是zhèngfu的高官。外面的老百姓都说在这里面打扫卫生的都是连级干部,一般的人政治(审查)不合格都别想进来。”

    “呵呵……”几个公安部的领导笑了起来。

    随着他们的笑声,其他部门的领导也笑了,会议室的气氛一下缓和了很多。

    显然,公安部领导听了郭拙诚的一番话之后心里一下轻松了好多:如果只是普通的枪击案,即使对方想报复社会,也不是什么大事。至少作为公安部领导的他们就没多大的压力了,zhongyāng有关部门也不会再给他们设置苛刻的期限。反而是他们可以向下面的公安厅、公安局下命令、设期限。

    公安部的领导又转头对公安厅的一位领导问道:“查清了枪支是哪里来的吗?”

    公安厅的领导为难地摇了一下头,说道:“还在查。只能初步判断出这支枪是在过去那种混乱年代丢失的。那时候许多造(反)派都拥有枪支,大街上经常出现两对武力对峙的情景,各个造(反)派之间三言两语不合就可能开枪shè击。那些丢失的枪支根本无法确定是损坏了、回炉了,还是被人隐匿了。就是相关枪支的资料也有不少被人为地烧毁,故意地毁损,寻找起来非常困难。”

    第716章线索

    对于那段惨痛的历史,与会的这些人都记忆犹新。

    什么叫武(斗)?就是那个时期不同造(反)派组织之间武装冲突。从最开始的棍棒,到自制步枪、手榴弹,甚至土炮、装甲车等都加入到冲突中,与解放战争中的一些小型战斗的规模和烈度几乎不相上下。

    武(斗)最早是在沪海市开始的,后来逐步扩大到全国。武(斗)者多为年轻人,多为大学生、高中生,这些年轻而有知识的人在这种令人痛心的冲突中死伤惨重。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惨的武(斗)就发生在川昌省的第二大城市里:

    1967年7月7ri,该市两派武(斗)组织在一家柴油机厂发生冲突,当场打死9人,伤200人。这次武(斗)中双方首次使用了枪弹。自此,这里的武(斗)全面升级,从使用小口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和手榴弹到动用坦克、高shè炮和舰艇,从巷战到野战,规模越来越大,死的人越来越多。

    这场冲突中最惨无人道的事就是双方互相杀俘虏。他们相互将昔ri自己的同胞、同学、校友变为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全国其他地方的武(斗)烈度没有这么大,但也不会小多少,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人拿着枪支进行武(斗),因此而导致枪支遗失,军队和公安机关无法掌控这些枪支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个领导说的意思就是这支枪是黑枪,不说难以查到,就算从枪号查到了源头,查到了是哪个部队流失出来的,或者是曾经的民兵丢失的,但没有任何用处,根本无法查到这次是谁使用它shè杀招待所的主任。

    公安部的领导思考了一会,断然说道:“那就按郭主任说的办!先查一查招待所主任有没有仇家,有没有做什么激起民愤的事。如果凶手不是针对郭主任,不是针对这个项目,那就有可能是针对招待所的领导,而这个主任显然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

    另外,也是按郭主任提示的,我们从部队shè击高手入手,先把附近最近几年退役的士兵全部核查一遍,再对照这些人调查他们这段时间的行动。……,但愿这家伙不是流窜作案,否则就麻烦大了,必须成倍地扩大排查区域。”

    这种说困难的话按道理不应该由上级领导说出来,如果连上级领导都没有信心,那下面的干jing怎么办?这种话一般是由下级向上级发牢sāo,当案子卡住的时候找一个理由搪塞一下,以便领导给他们宽松一下时间。

    而且,这个公安部领导左口一句按郭主任的提示,右口一句按郭拙诚的提示,实在有点丢面子。好像郭拙诚是什么大领导似的,“提示”二字怎么听怎么都有“指示”的意思。

    几个地方公安系统的领导心里怪怪的:“他不就是三机部办公室的主任吗?又是负责科研项目方面的,怎么好像比你公安部的领导权力还大似的?这这么说,丢不丢我们公安系统的脸啊?”这些公安系统的领导不敢用吃惊地眼神看着上级,只是在心里嘀咕,“这领导也忒没水平吧?怎么能说这些泄气的话,应该鼓气,应该下死命令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公安部领导如此“低声下气”也有难言的苦衷,因为他知道自己旁边的这个小年轻手能通天。他的话根本就是说给郭拙诚听的,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万一上级领导看到郭拙诚后问起这件事,而案子又没有破的话,他希望这个小年轻会替他们公安系统美言几句,会替他们辩解一下,至少不会落井下石。

    驻军首长因为接到上级通知随时听从郭拙诚的指挥,如果郭拙诚有需要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他很惊讶,但现在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看到公安系统的领导那惊讶的样子,驻军首长感到很爽:“呵呵,你们公安系统的再牛,还不一样在我们军队的人面前小心翼翼?”但他脸sè没有表现出任何神sè,一副危襟正坐的样子,目光只是瞥了一下郭拙诚。

    郭拙诚知道公安部领导的意思,心里暗笑了一下,心道:这家伙不简单,舍得丢面子,却赚了大实惠,万一将来案子方向错了,我得替他承担部分责任。

    不过,这事他并不怎么在意,既然自己发表了看法,自己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再说,自己也想看看自己的判断对不对。

    但他也不想继续坐这里被人家当枪使,就说道:“我很赞同公安部领导的意见。我也祝愿大家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因为我那边的事也很紧张,下面的会议我就不参加了。孟副部长,再见。”

    孟副部长看到郭拙诚扫来玩味的目光,知道郭拙诚看破了自己的心意,就笑了一下,起身相送。

    在郭拙诚的坚持下,战机项目的评审得以继续进行。

    因为郭拙诚的提议,枪击案指挥部没有将此案定xing为间谍案,因而公安人员没有打扰住在招待所的专家们,没有来挨个调查有关泄密的事情,更没有限制专家的ziyou,连招待所的干部职工也没有被jing察们过分地sāo扰。干jing们只是让他们一个个谈一下这几天的情况,每个人耽误的时间还不到半小时。

    公安人员的重点放在外围调查上,放在招待所领导的仇人上,放在社会闲杂人员和平时流露出对社会不满的人员上。这些人成了jing察们调查的重点,一个个被喊到派出所交代问题。真正的枪击案案子还没有理出什么头绪,却破获了不少过去未破的陈案旧案,也牵涉出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案子。期间,甚至还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他们竟然抓获了一名从外省流窜到这里,改名换姓结婚生子的杀人犯。

    如果这个枪击案不破,那这个抓获杀人犯的案子算不上什么功劳,上级领导也不会大张旗鼓地表扬,因为大家都郁闷着呢。相反,如果这个抢劫案破了,那这个抓捕杀人犯的案子也是一件值得大肆赞扬的事情,相关干jing肯定会因此而立功受奖。

    所以,破获这起意外的杀人案后,干jing们对枪击案更上心的,一个个没ri没夜连续奋战,渴望立功的他们希望能就此和枪击案一起获得嘉奖。

    不得不说,世界上的事最怕认真,一旦认真起来,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就变得可能了。就在枪击案发生后的第三天,有一个基层公安人员反映他在调查招待所主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疑点,只是因为不敢确定,就将这个情况汇报到了枪击案的指挥部。

    因为侦破方向是郭拙诚提议的,这个疑点提交上来后,郭拙诚第一时间内就被孟副部长请到了会议室,请他一同听取下面干jing的汇报。

    前来汇报这个疑点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附近派出所所长,一个是户籍jing。从外表看,户籍jing的年龄要比派出所所长的年龄大得多。

    面对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领导,那个所长的脸上明显有一层紧张之sè,说话都有点不利索,而那个户籍jing却镇定得多,甚至还有一丝傲气,目光不时看向几个一脸严肃的领导。

    看到两人的神态,孟副部长对那个户籍jing道:“情况是你发现的?那就由你来说明吧。”

    户籍jing立正敬礼后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在调查死者的仇人和社会关系时,发现死者和百货商店的一个柜台长有那种不清不楚的男女关系……”

    众人听了一喜,一个领导脱口问道:“那个女的男人是干什么的?部队转业的吗?”

    几个人都把目光对准户籍jing,希望听到他们所希望的信息。

    户籍jing有点鄙夷地看了这个发问的领导一眼,回答道:“她男人早死了,死了两年,是普通工人。”

    “嗨——”那个领导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随即感觉自己太紧张了,有点失态了。就板起脸说道,“那你快点说啊,快点向领导汇报啊。”

    户籍jing很“委屈”地说道:“是你领导在问,我不能不答啊。”接着,他继续汇报道,“这个女的因为通过这种关系认识了招待所主任,她在百货商店的地位ri益提高,从一个普通的营业员提升到了柜台长,而且在这个百货商店里很吃得开,里面的经理和党委书记都要高看她一层,就这样她在社会上也慢慢有点一点能量,能够帮人办一些事情。”

    听了半天见他还没有说到主题,几个领导有点不耐烦了,一个个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如果不是有公安部的领导在,恐怕再就骂开了。

    户籍jing继续说道:“后来这个女人把她丈夫的弟弟介绍进了离这里约一公里远的剪刀厂。”

    就在众人以为这个进了剪刀厂的人是枪击案的怀疑对象,以为这个人因为看到嫂子与招待所的主任勾搭,愤而将嫂子的情夫干掉时,只听户籍jing却有点得意地说道:“你们肯定想错了,这个人肯定不是嫌疑人。他这个人啊……”

    第717章紧急回京

    郭拙诚乐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只不过没有笑出声。

    好几个人尴尬地相互对视一眼,脸憋的通红。

    这个户籍jing似乎得得意自己营造的气氛,大声地说道:“她的这个内弟实在不是东西。高中毕业后,他没有上山下乡,也没有找事做,而是到处乱混,经常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惹得天怒人怨。我们派出所经常接到有关他的报jing,他也成了我们派出所的常客。这家伙大罪不犯,可小错却数不胜数。有些坏事我们知道,有些坏事我们却不知道。这不,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

    显然大家没有听他说故事的心情,不但市公安局的人烦了,省公安厅的人烦了,就是公安部的孟副部长也皱起了眉头。

    旁边的派出所所长显然知道自己这个部下是一个话唠,他早就想代替这个家伙汇报,可是因为孟副部长发话,他不得不忍了又忍。

    就在他准备主动出言的时候,郭拙诚插言打断户籍jing的话问道:“他是不是欺负了哪个女人?最后导致这个女人的未婚夫发怒了?”

    户籍jing一愣,抬头看了郭拙诚一眼,说道:“你这个娃不错啊。你一个普通的勤务兵都想得出来?不错!他就是欺负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子。那个女娃子啊……”

    郭拙诚心道:我猜出来还不容易?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混混能做的所谓天怨人怒的事,基本就是男女方面的事情。现在可没有贩(毒)、也没有逼良为娼的烂事。

    他再次打断户籍jing的唠叨问道:“这个被欺负的女人的对象是不是一个军人?以前不在一起,现在他退役回来了,可以在一起了,结果那个女的不嫁给他?而要嫁给这个混混?”

    户籍jing大惊,张口结舌地看着郭拙诚。

    就是派出所所长也用吃惊的目光打量着郭拙诚。

    郭拙诚提高声音异常严肃地问道:“那个退役回来的军人是不是左拐子?”

    “啊——”户籍jing惊呼一声,连连点头道,“是,是……,他确实是左拐子,你认识他?难道你是这里的本地人?”

    郭拙诚说道:“因为现场遗留下来的痕迹表明他是左拐子,装水的玻璃瓶、饼干都放在左边,而且他躺的地方右边堆放着不少杂物,说明他的右手不习惯做事,习惯用左手……”

    说到这里,郭拙诚转头对孟副部长道:“凶手就是他!”

    随着郭拙诚的话音落下,公安系统这个强大的暴力机器开始快速运转起来,一道道铿锵有力的命令从指挥部发出……不得不佩服人求生的本能,当数以千计的军jing扑向那个凶手家庭所在的地方时,房子里却空空如也。如临大敌的jing察们在他狭小的房间里倒是发现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似遗言又是战书,不但把他所遭受不平说了出来,还在里面发誓要再杀几个坏家伙以解心头之恨。

    这个叫王方玮的凶手之所以枪杀招待所主任,是因为招待所主任是那个混混的靠山。在他控告混混强(jiān)自己的未婚妻、逼迫自己的未婚妻嫁给混混的时候,这个招待所所长却,却利用他的职权到处插手,到处捂盖子,不但将这个混混保护下来,还出钱为混混购买家具、布置新房,还给女方许诺不少普通老百姓得不到的好处。

    王方玮屡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情况,要求上级部门公平处理,可每次都是那个家伙从中作梗,使王方玮的上诉劳而无功,特别是女方怀孕后态度变化,更多人开始相信是女方不喜欢王方玮,是她自愿嫁给那个混混——也就是招待所主任情妇的内弟。

    这样一来,王方玮更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妻离他越来越远。

    这个混混自然逍遥法外,等风头过后,这家伙不但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多次当面羞辱王方玮,还让街道办事处不给他落实工作,即使安排工作也只给别人都不要的工作。

    士可杀不可辱,王方玮一怒之下起了杀心。

    他将他父亲曾经藏匿起来的枪支悄悄取出来,然后到招待所踩点。

    因为这个招待所只对内不对外,普通人根本进不去,他只好另觅他途,最后找到了与招待所只有一墙之隔的百货商店也就是招待所主任情妇所在的单位。他偷偷上去后,发现这里是一个极好的伏击地点,不但晚上没有人来,就是白天也很多有人过来。

    凭他在部队当侦察兵时学的本事,轻易躲过了偶尔几个上来拿东西的老头老头。

    为了踩点,王方玮在这里呆了整整三天,终于看了那个混混的后台——招待所所长,也摸清了他的一些规律。虽然不能肯定他什么时候经过哪里,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但他知道对方总不时从办公室出来,或上班、或上厕所、或送客、或迎客、或下班……,很多时候他都会经过楼梯口的窗户附近。

    踩好了点后,王方玮悄悄地回家,先用计将那个骗污自己前女朋友的混混骗到城郊结合处,将那个家伙用石块活活打死,塞进菜农家的粪坑里,然后利用一个晚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携带枪支潜伏到百货商店杂物间,在这里等待目标的出现,准备用子弹送这个混混的后台上西天。

    出事的那天早晨,招待所主任上班的时候因为和办公室主任一起来的,而且巧不巧的是那个办公室主任正好走在靠窗户这边,挡住了对方的身体,王方玮不敢确定能将招待所主任一枪毙命,就忍住没有开枪。

    他继续等待。

    这一等就等到了郭拙诚出场。当那个秘书带着郭拙诚过来的时候,王方玮心里预感到那个主任可能出来,也可能是因为他躲在杂物间百无聊赖,就漫不经心地枪口瞄准了楼梯口那里,这个时候他没有决定是否开枪。

    这个主任也算倒霉,因为他知道郭拙诚的身份,自己派秘书将他喊来本身就让他有点不好意思,只是因为在其他地方讨论专家伙食费的事有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正好他又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就让人请郭拙诚过来。既然到了,自己自然要迎上去,毕竟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

    他不知道的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迎接动作,竟然迎接到了死神,一颗早已经等久的子弹朝他飞了过来,击中了他的胸膛。

    大仇得报的王方玮虽然知道自己这一生完了,但异常轻松,准备多杀几个人然后自戕。不过,当他的准星瞄准那个秘书时,他的目光却和旁边那个年轻人的目光相撞。年轻人的目光竟然让他不由一阵心惊肉跳,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子弹shè出却偏移了目标。

    本来准备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准备在这里利用地势大开杀戒王方玮一下没有了底气,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字。

    这个字一旦出现在他脑海里,立即生根发芽了——他扔在枪支就跑。心虚的他来不及走楼梯间,直接从三层的窗户跃下,骑上自己藏着角落里的旧自行车逃之夭夭。

    开始的时候,他有点失魂落魄,到骑着自行车走了一段路后心情就安定下来了,一边懊恼地骂自己太胆小,一边思考对策。

    镇定地回到自己的房子后,王方玮认真地写了遗书,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后到单位请了假,然后不慌不忙地走了。

    虽然这个时候jing察已经开始封锁道路,但他凭借熟悉地形和身体强健的优势,凭着在部队学的侦察兵本事,或化装或躲藏或爬墙或攀树或潜入水中,辛苦而顺利地逃出了戒严圈……当军jing们进入他的房子时,他早已经跑出好远了。他留下的遗书让公安们紧张万分,因为这家伙在遗书里宣称他杀官员的办法竟然是身绑炸(药)包冲进市zhèngfu,将市zhèngfu大楼炸成碎片,他与官员同归于尽。

    虽然明知道这个家伙在声东击西,但公安和军队却不敢掉以轻心,他们一方面组织力量追查王方玮,一边派军jing保护zhèngfu机关和重要单位,受保护的不仅仅是市zhèngfu。

    当然,这一切都与郭拙诚无关。他在得知那个凶手确实不是间谍,确实不是针对自己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机项目的评审中。直到zhongyāng的命令下来后,他才中止。

    zhongyāng命令郭拙诚放下手里的工作紧急前往京城参加将召开的zhongyāng经济工作会议。

    现在郭拙诚在zhongyāng大佬眼中就是一个合格的经济专家,虽然研制新式战机很重要,但zhongyāng经济工作更重要,更何况郭拙诚只是统筹战机的研发工作,并非由他亲自研究。把大政方针制订好之后,他在不在这里并没有多少关系了,只要这里的人严格按照制度来就行。

    除了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郭拙诚回京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听取从伊拉克回来的褚绪基汇报波哈兹地区的基础建设情况。褚绪基这个前世未来的总理、经济专家现在被委任为那边的最高领导人,全面指挥波哈兹地区油田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输油管道的建设。

    第718章太善良了

    目前伊拉克波哈兹地区的油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那里的工作由褚绪基在负责,伊拉克方面只是配合。

    随着工程的进行,特别是铁路和公里向伊拉克国内延伸深入,他们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大,其中有很多问题不但褚绪基他们在现场解决不了,就是由伊拉克官方出面也难以进行,还需要郭拙诚拍板定案。

    现在最让褚绪基感到棘手的问题是,中国工程队与伊拉克当地居民和当地zhèngfu的关系问题。在那个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存在不少经济非常落后的部落,这些部落里的人很想从中国人身上捞一些实惠,加上有不少人不愿意搬离自己的家园,所以中国工程队在建设公路、铁路时,遭到了当地人的激烈反对。那些部落里的人坚决阻止中国修建的铁路、公里或者输油管道穿过他们村庄、田地,严重时双方差点发展到兵刃相见的地步。

    中国是一个友善的国家,中国人特别是出国了的中国人,都是特别地善良,特别地有爱心。这次调配到伊拉克的工人,无论是石油工人、建筑工人还是技术人员,他们在出国前都进行了集中培训,都受到过严格的教育。当时有关部门和领导要求他们出国后一定要善待当地人,一定要尽量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做他们的朋友,要让当地的伊拉克人民感受到中国人是友好的,过去施工采油是在帮助他们,是为了他们好。

    选派的这些人都是遵纪守法的模范,都能严格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出国的时候都写了决心书,都向组织做了保证,那就是把中国人的博爱用到伊拉克人民身上,给伊拉克人民带出深情厚谊,发扬国际主义jing神,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所以,这些善良的中国人遇到当地部落的人拿着砍刀、木棍与他们对峙的时候,他们傻眼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这里的人根本与自己心目中的人完全不同。

    无论中国人说什么,无论中国人说的天花乱坠,人家都不听,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在这里修铁路、修公路铺管道是为了他们好。

    伊拉克人骂他们是强盗,不但说他们毁坏了他们的农庄、田地,还掠夺他们的地下资源。他们说他们不需要中国人来帮忙,他们不稀罕中国人带来的什么好处,他们只想在这块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安静地生活,不愿意接受中国人的“好意”。

    中国工程队里的人每次和伊拉克当地人辩论,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因为事实摆在双方人的面前,中国人来就是采石油的,就是为了为中国谋利益的,说再多再好也改变不了这个基本事实。

    人家根本不稀罕中国人带给他们的好处,更何况现在中国人也没有不可能给他们什么好处,只能口头许诺什么解决部分人的工作而已。

    谈了几次后,中国人不但没有说服那些当地人,反而让中国人自己都迷惘起来,感觉自己还真的错了,感觉自己理亏:

    明明自己如过去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是在贫穷落后的国家来掠夺资源的。现在中国人在这里做这些,不就是为了把这里石油采出来运到中国去,或者把石油采出来运到国际市场高阶卖掉,换回来的钱带回中国吗?这与过去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什么两样,怎么是帮助人家呢?如果这样也算是帮助人家,那解放前那些外国洋人在中国搞殖民地不也是帮助中国人民吗?

    不得不说中国人太善良了,他们没有把伊拉克人说服,反而自己把自己给说服了,总认为自己这些人在这里做的不厚道,总以为自己是在做强盗,是在侵略别人的资源。

    有了这种心思,有了这份内疚,他们在与那些部落的交往上自然越来越束手,越来越不敢理直气壮,对上级的命令也越来越打折扣,有时还反对上级领导的决定,甚至劝说自己的领导不要做的太过分,免得影响了两国人民的感情。

    他们的行为自然也影响了帮助他们、配合他们工作的伊拉克士兵。

    伊拉克士兵在帮助中国人的时候,按上级命令执行的他们开始时很积极,对那些部落的反对者很坚决地处理,又是打又是抓的。毕竟他们的上面有乌代压着,不积极执行命令不行。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慢慢地发现中国人自己都是软绵绵的样子。看到伊拉克士兵打那些阻拦施工的当地人时,这些中国人不但不支持,不赞同,还向那些当地人表示同情,甚至出面劝说他们阻拦他们施暴。中国人的倒戈使当地人将所有的怒火和仇恨集中到士兵身上,大骂他们是“伊jiān”,说他们吃里扒外,说他们是冷血动物。

    这让伊拉克士兵极其失望而沮丧。

    毕竟执行任务的不少士兵本身就是当地人的子弟,面对长辈的怒骂,面对中国人的退让,他们发现自己左右不是人,不由对中国人充满了恼怒,只是因为上级的命令而不敢过于表现出来。

    经过几次事件的处理,伊拉克士兵慢慢地变了,内心开始向当地人倾斜,在职责上只负责保护中国人的安全,绝不涉及中国人与当地人的纠缠中,除非当地里举着武器冲过来打人,他们这才将双方隔开。

    伊拉克士兵一退缩,当地人的气焰自然迅速暴涨,工程进度自然越发迟缓。

    就是已经建好的基础建设也开始有人破坏,还是当着你的面拆除。

    对此,伊拉克士兵不闻不问,中国工人徒然着急,拿不出好的办法应付。

    直到看到国家物资大量损坏,一部分中国人的心态才开始发生改变,才三三两两开始阻拦当地人的行为,从口头谴责慢慢升级到动手,甚至出现过小规模的(械)斗,双方都有一些人员受伤。

    就这样,中国工人和当地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工程颇有进行不下去的迹象。

    褚绪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回国的。

    开始的时候,他不想惊动国内,很想凭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更想做一番事业给信任他的上级组织看看,写报告的时候也是报喜不报忧。

    但是,没有多久,他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有些事情根本不是他一个临时总指挥和手下几个人能解决的。在某些老领导、老干部的掣肘下,他很多事根本开展不了。他要打击一个部落的人,一个老领导却说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能打击。他要将抓到的人送到伊拉克jing察手里,要求对方拘捕,手下的老同志又说这样不行,会进一步加剧两方之间的矛盾。

    面对ri益严重的局势,老同志一致要求大家放下身段,深入部落各个家庭去做思想工作,祭起中国最有力的法宝——谈心,以心换心,力争把民心争取过来。

    可是,这些老领导似乎忘记了,就算谈心也要有后盾的,世界上从来只有上级找下级谈心,实力强的找实力弱的谈心的。

    从来没有实力弱小的人能找实力强的人谈心成功的,也没有下级找上级谈心成功的。毕竟谈心是一种说服工作,是强行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有双方都知道如果谈心不成,做谈心工作的人后面还有其他手段,那些接受谈心的下级或实力弱小的人才可能就范。

    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中国人再有乌代撑腰,但也属于实力弱小的一类,因为乌代高高在上,他不可能事无巨细掌握这些事。而中国人来这里人生地不熟,内部又有这么大的分歧,怎么可能是地头蛇的对手,怎么可能轻易从当地人手里夺回资源?

    谈心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中国人甚至都不能进入当地人的家庭,还没有进村口就被那些当地人给赶出来了。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被赶出来的老同志还在检讨自己的方式错在哪里。

    无奈之下,褚绪基只好利用回国的机会找郭拙诚好好汇报,寻求突破当前瓶颈的方法。

    郭拙诚对伊拉克的事早有耳闻,但他没有急于插手。面对这种事,他一时也拿不出好的办法,在他想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铁腕手段,不仅对外采取铁腕手段——对那些阻工的、搞破坏的当地人进行严厉打击;而且对内——国内派出的工作人员——也同样要采取铁腕手段,把那些婆婆妈妈的“大善人”全部给调离重要岗位,让那些有血xing的,敢抢敢干的人年轻人顶上去。

    不过,这涉及到人事安排的问题,这些人都是国家干部,他们的职位变动可不是郭拙诚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如果他在人事方面表现得太过,如果他雷厉风行地撤换一批、提上去一批,zhongyāng大佬肯定有看法,他们也许会以为郭拙诚想在那里建一个私人王国,搞独断专行,想全面控制这家企业。

    第719章全国经济

    也许最高首长不会这么想,依然会给他一如既往的支持,但其他大佬则未必,特别是那些保守的老头们。

    那些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了一辈子的“好人”,绝对会发难,最高首长能不能顶住那些人的进攻呢?如果自己雷厉风行地大动干戈,会不会给中国改革带来yin影呢?

    郭拙诚没有绝对把握预测今后的后果,逼得他不得不慎重。他希望褚绪基这个前世的铁腕总理能接受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由他在伊拉克具体实施,而不是郭拙诚自己出面,如果他能就此解决问题,也许就可以不用惊动zhongyāng大佬了。

    可惜他失望了,虽然他给褚绪基写了一封信,信里给了这个前世的铁腕总理以明显的暗示,可褚绪基并没有如郭拙诚所预想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整改,那里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少改观。

    开始的时候,郭拙诚心里有一肚子的怒火,觉得褚绪基这个人有点名不副实,让自己浪费了感情。不过,仔细思考了一段时间后,郭拙诚还是“原谅”了他,认为他也有他的苦衷,铁腕总理也不是随时能动用铁腕的,现在的他还没有采取铁腕手段的资格,特别是对待年纪比他大、职位比他高、资历比他深的老同志,他根本铁腕不起来。

    在前世他之所以能采取铁腕手段,那是因为他处在国家权力的顶端,能够指挥几乎所有有权势的人、所有权力的有关部门做他的坚强后盾,而且他前世的所作所为顺应民心、遵从民意,所以他能展现铁腕,所以能够杀贪官除污吏。

    可现在的他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也没有这个根基。没有足够的人脉,郭拙诚一下将他提高到这个位置,完全是拔苗助长,有点理想化,再要他勇往直前,简直就是逼他自杀。

    坐在回京的车上,郭拙诚苦思着解决伊拉克工地问题的方法。

    他风风火火回到京城,马上就被工作人员接到了会议室。

    因为会议正在召开,郭拙诚从后门进入,悄悄地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认真听着领导们的讲话。

    经济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目前市场上飞涨的物价。

    当中国的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大量运往中东国家的时候,中国很多军品企业、民品企业一下子从困境中yu火重生,经济状况与前世有了天壤之别。大量产品的输出虽然给中国带来巨额外汇,但也带来了不少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抬高了国内的物价,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翻着跟头往上窜。

    因为中国这个时候商品并不丰富,极大多数的商品完全可以说供不应求。开始的时候只是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缺少。但随着大量物资的出口,就连农产品也开始变得稀缺起来,特别是棉花、黄麻、蓖麻、花生等经济作物。

    虽然这个物价的上涨是因为出口带来的,未必是一?(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