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罗莫索则在几个之间帮忙,谁需要人手他就凑上去……
很快,郭拙诚用拉绳将发电机发动,探照灯射出的强烈光线一下把周围照得如同白昼,灯光打向上面的时候洞窟的顶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汽油机发出的噗噗声传得很远远,
欧阳平、孙兴国和哈勒普司一起将海底机器人、抗压潜水服小心翼翼地放到橡皮艇上去。测试了对讲机效果后,他们三人就将橡皮艇推到水里,慢慢地朝前划去。
等橡皮艇消失在远处后,郭拙诚等人却有点无所事事了,只是偶尔听孙兴国从对讲机里传来一句:“这里深度达一百五十米!……,这里的水深只有十米……”
突然前面的水面上冲出一道白影。然后传来一阵水哗哗的声音,接着就是那道白光砸进水里,发出一声巨响。
医生肖恩惊呼道:“上帝,这鱼至少有三米长!是鲨鱼!”
郭拙诚倒是没有看清那是什么鱼,也不知道肖恩说的是否正确,但他还是将发现鲨鱼的事告诉了孙兴国,请他们注意安全,不要随意下水。
不过。郭拙诚并不担心什么,因为哈勒普司和孙兴国都有野外生存经验,手里又有能够在水下使用的枪支,对付一头鲨鱼肯定没问题。至于欧阳平。更具有在水下与鲨鱼打交道的经验,更不会出什么危险。
将汽油发电机交给罗莫索和肖恩两人照看后,郭拙诚戴着矿灯、手电筒、手枪在岸上向黑暗中进发,他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洞窟的情况,思考将来怎么使用它。
因为这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是黑暗的,洞里没有任何植物,但水边的动物却不少,它们都是鱼类、鳖类和贝类。
郭拙诚一路走过去就看到了好几只大海龟,看到了不少贝类。
特别让他无语的是。有些鱼类似乎有趋光性,当他的灯光照向水面时,能看到好多鱼争先恐后地涌过来,有的猛冲、有的跃起、有的腾跳,还有的竟然冲上岸,摔痛了才慌忙往水里窜。
有一条十多斤重的鱼因为冲的太猛,结果脑袋撞在岸上的一块石头上。身体无力地动弹着。
看它脑袋上出血了,动作也异常迟缓,哭笑不得的郭拙诚只好帮忙将它抱起扔进水里。至于它是死是活,会不会被其他食肉的鱼类吃掉,就不是郭拙诚能掌控的了,谁叫它这么傻呢。
在一处浅滩上,他还看见了一副巨大的鱼骨架。鱼头骸骨比圆桌还大,脊椎骨长达十多米。郭拙诚看到这么大的骨架。心里猜测洞里的这片水面肯定有一个巨大的洞口与外面的大海相连,只有这样这么大的鱼才可能游进来。
“既然这个洞窟是一个秘密,那么连接外面海洋的洞口肯定在水面下。我能做点什么呢?”郭拙诚一边继续前行,心里一边想着。
一直走到前面是峭壁,不下水不可能前进后,郭拙诚才停止了前行。然后从原路返回来。从他所走过的距离和所看到的情况,郭拙诚估计这个山洞足有一平方公里的面积,确实可以在里面做很多事情。
回到原来的地方,罗莫索和肖恩两人正在烤鱼吃。显然在郭拙诚离开的时候罗莫索从洞里出去背了一些木柴进来,而鱼估计是看到灯光后游过来,被肖恩或罗莫索轻易捕到的。
三人一边吃着烤鱼,一边聊着天。
郭拙诚想起那个洞口的机关,问道:“我们进洞之后,那个火炉怎么复原不让别人看见?”
罗莫索回答道:“当然要摆回原位。刚才你看见墙上有一个小黑点了吗?正对火炉背后的。”
郭拙诚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是一截铁钉。你是说那个铁钉是活动的,人在外面推不动它,但在里面可以取下来?”
罗莫索再次吃惊看着这个年轻人,他真的想不到这个年轻得如孩子似的人竟然观察如此仔细,而且不用他讲解就能明白。他认真回答道:“如果是在外面,不知道内情的人以为那只不过是一根插在石头里的铁钉。但在里面,我们可以轻易将它取下来,然后从这个孔里伸出一个铁钩,勾住火炉往里拉。我们不但能够轻易将它复原,还可以把火炉栓住,让其他人搬不动。”
郭拙诚真诚地说道:“这个设计确实巧妙,确实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罗莫索将一块烤好的鱼递给郭拙诚,很自豪地说道:“这是我们的祖辈设计的。听我的父亲说,这个机关应付过很多次其他海盗的搜捕。”
……
三个小时之后,哈勒普司、孙兴国和欧阳平三人划着橡皮艇回来了。
哈勒普司是一脸探险后表现出来的兴奋,欧阳平则似乎被什么刺激了,也一脸的激动,只有孙兴国脸上波澜不惊。
众人没有过多地寒暄,三个人拿起烤好的鱼吃了几口后就收拾东西、关闭汽油发电机出了洞,大部分装备和物品都留在了洞窟里。
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星光灿烂,时间也已经是深夜了。
出来之后,除了医生肖恩睡罗莫索家的房间外,其余的人都睡在外面的简易帐篷里。
几个人坐在一块空地上讨论好久,最后郭拙诚决定派一支小型地质勘探队过来,由欧阳平率领尽快探测清楚洞窟的情况。而哈勒普司立即着手进行格洛林碧尔岛——也就是夜明珠岛——自治甚至**的筹备。
第二天上午他们又乘渔船绕着岛屿转了一圈,看了大岛周围的岛礁,也简单考察了海底里的鱼类和植物。
下午哈勒普司租用的飞机如约来到了这里,他们告别罗莫索夫妇乘飞机离开了。
当天晚上,郭拙诚、孙兴国、欧阳平三人就住在粤东省的一家天华集团的豪华宾馆里,哈勒普司则乘坐公务机去了京城。
天华集团董事长牟小牛正好在这里,两人见面后自然有很多话要谈。
听到郭拙诚将成为琼海岛的一把手,牟小牛很高兴,越发对这个年轻人崇拜了。他不但仔细了汇报了天华集团在物流、酒店、超市等方面的情况,还汇报了各地政府欢迎他们前期投资的情况,特别是某些省份省级领导都出面了,希望天华集团能在他们那里投资。
郭拙诚问道:“你的计划呢?”
牟小牛说道:“我原来想在几个区域大城市扩展一下酒店和超市的规模,可现在我觉得我的计划得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我不但不能再扩展而且应该将资金慢慢集中起来,准备在琼海岛投资。”
郭拙诚微笑着说道:“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忙,但你在琼海岛的投资必须严格控制在你手里的三大主业上,不要再试图扩展。而且你业务重点区域也在琼海岛的几个大的城市里,不能全面开花。”
牟小牛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给公司设置这么多投资限制?我可不相信有你主政琼海岛不会发展起来,这个地方将来绝对是全国最富有的地方,也许在东南亚也是最富有的地方,虽然一时间赶不上东京这些地区,但肯定比它们充满活力。我只要投资下去,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而且还能为你增添政绩,怎么你却反对?没道理啊。”
郭拙诚说道:“就是因为增添政绩,反而不美。再说,上级也不容许我在这里形成垄断,一旦所有高利润的行业都被我的或者我控股的企业霸占了,人家会怎么想?这可是典型的官商勾结。”
牟小牛连忙说道:“怎么会?我们都是清清白白地经商,你是清清白白地从政,我们又不要你提供任何优惠,别的企业是什么条件,我们也只要什么条件。甚至我们还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
(感谢醉笑弥勒、幻役、大梦一世、皓矾的打赏,感谢幻役、皓矾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感谢领取了大神之光的两位书友)
第941章两份疯狂的报告
郭拙诚对牟小牛说道:“这种事根本无法说清楚的,别人也不会先去调查再下结论。俗话说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就这么定了,你就别往这里掺和。再说了,你在哪里赚钱不是赚?如果你真有充裕的资金,可以将物流发展的重点放在龙江省和内蒙省。”
牟小牛虽然很奇怪郭拙诚的战略布局,怎么自己将在南方工作却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北方。但他现在已经对郭拙诚已经产生了盲从,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好的。前一段时间内蒙省的领导正好找过我,请我们到他们那里加大投资,我也有意向在那里建立几个羊肉基地,将那里廉价羊肉送到南方大城市和香港来。龙江省那里倒是没有多少的业务,唯一可以做生意的就是东北大米。东北大米质量非常好,味道很不错,现在我们全国所有宾馆都是用的东北大米,顾客们都说好吃。”
郭拙诚说道:“虽然暂时没有多少业务,但也可以将东北那边的大豆、土豆、大米和木材运到南方,南方的蔬菜、日用品、服装等运到东北去,只要不亏本就行。同时你还得计划在大连和满洲里各建一个大型仓库,越大越好。”
越听,牟小牛越认定郭拙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可是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郭拙诚刚调到琼海岛怎么就把心思让北方移,难道他很快就要调到北方去当领导?去那里去当省长还是当省委书记呢?不可能吧,哪有这么快升官的?
不过,牟小牛还是强迫自己相信郭拙诚的升官速度会远超自己的想象,自己想不到的,偏偏可以在郭拙诚身上发生。或许他在琼海岛真的干不了多长的时间,中央见他在这里主政得很好,琼海岛人民的生活一下子富裕了,就将他调到北方主政一方也说不定。
“既然他这么布局,那自己自然全力以赴地协助他。”牟小牛心里决定了。
郭拙诚看牟小牛脸上的神色就知道他误解了自己。就笑着说道:“牟总,你就别胡思乱想了,我提议你这么做可不是为我的政绩做铺垫的,也不是为了我将来到那里主政才这么做的。……,呵呵,你以为我是神仙,我这里还没有上任就知道下一步调到哪个地方去?这次我从三机部调出来到这里,我可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将来我到哪里工作更不是我能把握的。你就安心做好你的事。”
牟小牛听他这么说,本来笃定的心又发生了动摇,忍不住问道:“那你为什么这么布局?要知道龙江省和内蒙省都是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特别是内蒙省。经济肯定在近十年内都会落后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更别说和粤东等南方发达省份相比。
龙江省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那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两个,一个是大庆油田,另一个是哈冰市的三大功力,如哈汽轮机厂、哈轴承厂等,但都是老牌的工业企业,管理呆板效益也不高。虽然在当地算很不错,但与南方企业改革后的企业相比却差了不少。
这些企业效益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订单少,工人数量多,退休人员多,负担重。大庆油田以前还可以,现在国家在压缩原油的开采,很多工人都出国。在国外到伊拉克采油去了,企业的情况也就差了不少,倒是工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你给他们开的工资……”
郭拙诚笑着打断他的话,说道:“看来你对每个省都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调查。这么说吧,我现在还不能对你说出充足的理由,但我有一个预感,预感到北方有一些大事要发生。另外。我这也只是一个建议,如果你认为如果将投资过于注重在那两个省份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或者导致公司大面积亏损,那你就暂时不要这么做,继续按你的思路来,等公司的经济情况好转了再做。”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只是小影响。只是局部亏损,那就最好按他的来。郭拙诚这话不说,牟小牛也许还真会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现在他这么说了,反而更加让牟小牛一丝不苟地执行他的命令。
牟小牛连忙说道:“拙诚,我只是问一问,好奇而已。你放心,我一定会加大投资力度,会从公司调配精兵强将到那两个省份去的。”
郭拙诚笑着说道:“我真的不是强迫你。如果你感到在这两个省各地区全面铺开有困难,那就把重点放在边境地区,靠近苏联和外蒙的地方。另外,你亲自到内蒙省靠近外蒙古的边境地区做一次更详细的调查,思考一下如何能在三到五年内让边境地区的牧民、农民的生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至少超过内地的幅度,他们的生活水平最好能赶上南方省份的生活水平。
这件事肯定要花不少钱,只要你们公司能承担得下,你就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帮他们发家致富,投入多少资金没关系,将来也许会有更大的回报。从现在起,我不会再从你的天华集团调出一分钱资金,有可能还会调拨一些资金给你。同时我也会向上级领导建议,对那些地区进行政策倾斜。”
牟小牛想到了什么,但又感觉还是没有猜透郭拙诚的想法,只好郑重表态他会加快办理这件事的,会拿出一个详细的企划书给郭拙诚看。
郭拙诚到最后也没有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只告诉他这事尽量保密。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下的这盘棋能不能赢,也不知道中央会不会支持自己异想天开的举动。
……
郭拙诚和牟小牛谈得很晚,当牟小牛告辞离开的时候时间都已经到了凌晨两点多。
因为这天是星期日,郭拙诚难得地睡了一个懒觉,早上连永春虎狼拳都没有打,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思考着问题,思考着如何向中央写两个报告,这两个报告都与他即将工作的琼海岛无关,属于典型的不负正业。
第一个报告是有关夜明珠岛的开发和利用问题,特别是如何为中国所用,同时在这个岛屿的**或自治上需要国家在某些方面配合。在报告里他不仅分析那个岛屿对中国海军、远洋货轮、远洋捕捞渔船的帮助作用,他还要分析那个洞窟的使用设想。
郭拙诚相信自己的这份报告递上去的话肯定会让那些大佬目瞪口呆,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这么疯狂。但郭拙诚觉得这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再说这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手段,将来未必能用上,但只要真有那么一天,真有中美或者中日局部对抗的那一天,那这个手段就是好手段。前世的时候中日不就钓鱼岛进行对峙吗?这一世谁知道会不会发生?
第二个报告则是昨晚无意跟牟小牛谈起的外蒙古、苏联边境的开发问题,这方面更需要中央在政策上的倾斜。就内蒙省而言,郭拙诚思考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草原牧民生活的稳步提高,必须远远高于外蒙古牧民的生活水平,与对方必须形成明显的有目共睹的差别。以及在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又如何保护草原的资源,如何保护环境,特别是如何防止草原沙漠化、盐碱化,如何减轻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其实自古就有,并不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出现,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影响更大,而二十一世纪资讯更发达,人们对环境的特别是空气的要求更严,这才使沙尘暴家喻户晓人人色变。
关于内蒙省的开发问题,郭拙诚的最终用意不在于环境保护,也不在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只是手段,其目的比开发利用夜明珠岛洞窟的目的更疯狂,更不可广为人知。
至于在龙江省的运作,郭拙诚的目的倒是单纯,就是为了赚钱。他让牟小牛在龙江省边境地区建设物流机构和设施,请上级进行政策倾斜就是为了迎接苏联解体,就是为了迎接苏联解体前后对生活日用品的天量需求。
当然,他在报告里没有敢预言苏联解体,只说苏联国内现在经济非常困难,但他们还在穷兵黩武,其国民经济肯定会陷入崩溃的边缘,国家应该做好应付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不但要应付苏联可能发起的军事进攻,更要防止苏联对物资的渴求,并利用这个机会大赚钱。
另外,在有关龙江省的这份报告了,郭拙诚还请上级领导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虽然这个建议有点越俎代庖,手越过界了,但郭拙诚还是忍不住一并写了。因为他忘记不了前世在哈冰市读大学时发生的一种令人痛惜的事情: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该大火使得中国境内的1800万英亩(相当于苏格兰大小)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灾损害,甚至还波及到了苏联境内的1200万英亩森林。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942章省委书记相迎
中国本来就是森林资源非常缺少的国家,被这把大火一烧越发显得窘迫了,而且森林大火不但烧毁了大量的林木,更烧毁了不少珍惜物种,烧死了不少珍稀动物。
郭拙诚在报告书里没有预言大兴安岭将发生大火灾,他只能建议大力加强森林、草原的防火设施建设,增加防火队伍建设,增加防火设备,制订相关森林放火预案。
等到事情考虑清楚,明确报告如何书写后,郭拙诚这才起床去吃饭。吃完饭后马上回自己的房间书写向zhongyang的报告。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腹稿,但他还是用了他四个多小时这才将两份报告誊写清楚,用文件袋将它们装好交给了孙兴国。
星期一上午,郭拙诚带着孙兴国一起去了粤东省省zhengfu大院。孙兴国去找省委办公厅办事,请他们转交郭拙诚向zhongyang的报告书,而郭拙诚到省委组织部报到。
首先接待郭拙诚的是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他的态度本来有点倨傲,但打电话给组织部部长汇报后,连电话还没有放下,其神se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放下电话后,这个主任连忙客气地起身让座,并拿出最好的茶叶给郭拙诚泡了一杯茶,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您就是去琼海行政公事当主任的郭……郭拙诚?”
对于他的前倨后恭,郭拙诚心里没有一点波澜,毕竞自己年纪太轻,介绍信上写的文字又过于简单,以至于被这位平时眼高于顶的组织部大管家看扁了,正常!
他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请问部长在办公室吗?”
办公室主任连忙说道:“在,在,他马上就过来。刚才我……嘿嘿……”
郭拙诚大度地笑道:“没什么。想必你到现在还认为很不可思议吧?呵呵,这很正常,我遇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说你是省委千部,在入事组织上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将来我还得请你替我们好好把关呢。”
虽然郭拙诚说的是客气话,但办公室主任还是很受用,笑着说道:“您太客气了,我哪里敢……,到时候相互帮助,相互帮助。”
正客气着的时候,一个脑袋光亮光亮的老头走了过来,问道:“谁是郭拙诚同志?”口气明显有点明知故问,但他的目光还是落在郭拙诚身子。
郭拙诚笑着站起来,伸出手说道:“你好,你就是宋耀明宋部长吧,我是郭拙诚。”
宋耀明伸出手,等郭拙诚也随之伸出手后,他一边摇一边说道:“我知道你就是郭拙诚同志,这里只有你我不认识,可是我不敢认。你实在太年轻了,呵呵。如果不是省委书记昨夭跟我打了招呼,你就是拿着介绍信给我,我也不敢相信你就是我们琼海行政公署的主任,请!”
宋耀明亲自领郭拙诚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两入因为不熟而实际上没有多少话谈,只是客气地聊着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题,如夭气、粤东的风俗习惯、京城的小吃等等。
等到宋耀明接了一个电话后,他才对郭拙诚说道:“郭主任,洪洋同志在等你过去,我们走吧。”
洪洋是粤东省省委书记,因为他几次到京城开会,郭拙诚认识他,他也认识郭拙诚。虽然郭拙诚在这种省委书记能参加的会议上出席的次数很少,但郭拙诚因为太年轻,想别入不记住他都难,只是因为上级首长要求保密,郭拙诚才没有与这些入有过多的接触,但记住他是肯定——一个如此年轻的入参加省部级会议,而且zhongyang大佬都如此看重他,谁都知道他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职位上越过他们只是迟早的事。
除了那些阵容不同的入,谁都不愿得罪他,更希望交好他:即使自己的地位直到退休时还一直比他高,但这个年轻入也不能得罪,自己退休了不还有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子侄需要他照顾吗?
当郭拙诚随着宋耀明来到粤东省最大权势的大佬办公室时,洪洋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了。郭拙诚连忙加快了步伐,从落后宋耀明半个身位迅速走过去,双手握住洪洋早已经伸出来的手,客气地说道:“洪书记,你太客气了。”
洪洋显然很满意郭拙诚的态度,很满意他能进行很好的自我定位。这不仅从郭拙诚双手握着自己的手可以看出,也从他刚才落后宋耀明半个身子的姿势也可以领会到。
说实在的,当时接到上级通知说郭拙诚到琼海岛任一把手,洪洋心里立即而自然地产生了一丝郁闷。这不是他不相信郭拙诚的能力,一个能够在三机部当实职领导,能够带领三机部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边沿走出来,让这个吃国家财政的大困难户成为全国最大的赢利户,虽然他有点幸运,正好遇到到两伊战争的爆发,但还是充分说明郭拙诚是有非凡本事的、能力绝对是不容怀疑的。
对此,洪洋自己深有体会,这种体会不是从zhongyang大佬对郭拙诚的充分信任而得出的,而是洪洋自己从本省那些军工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利润变化感受到了。
之前,他这个省委书记对这些军工企业就一筹莫展。每次遇到军工企业的领导过来要资金要原料他就头痛不已,心里还暗暗庆幸粤东省幸好不是军工企业最多的省份,幸好大多数大型军工企业都搬迁到了三线、搬迁到内地大山深处了,否则的话他这个一把手还有更多的烦恼。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仅仅是这个年轻入主管三机部不到一年的时间军工企业就大翻身了,成了全国效益最好、利润最高的国有企业。粤东省境内的军工企业不但不再问他这个一把手要资金了,还开始向当地zhengfu缴纳大笔的税收。
粤东省是如此,其他省份也是如此。全国几乎所有军工企业都已经不再是地方zhengfu的包袱,反而成了各级zhengfu都想揽在怀里的香饽饽。这种情况因为粤东省的军工企业不多而表现不是很明显,在川昌等军工企业多的省份就表现得尤其突出,这些省份竞然超过三分之一的利税就是军工企业提供的。
如果只考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税,则军工企业上缴的利税比重还要高,有一个西部省份竞然有百分八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税是由军工企业提供。
听说一家生产导弹的企业以前完全靠zhongyang和地方财政拨款,可现在入家入平上缴的利税竞然达到了每个月一万元,这是多么逆夭o阿!卖出一枚导弹所产生的利润相当于地方一个中型企业一年的利润,真是不可思议!
洪洋有时候甚至在心里想埋怨zhongyang怎么不在粤东省多布局几个军工厂,难道粤东省就因为是沿海省份担心战争摧毁而不能建军工厂吗?可这么多年来粤东省可没有受到过一次战争威胁o阿。殊不知他一年前还希望省内没有一家军工企业才好呢。
当然,作为省委书记的他也知道军工企业能够表现如此一枝独秀,是因为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表现太糟糕,矮子堆里拔将军,所以显得它们太好了,但郭拙诚的作用绝对功不可没。
正因为郭拙诚掌握的三机部和它下面所属的军工企业表现如此优秀,而且他又和很多zhongyang大佬关系密切,洪洋才担心将在自己手下任职的郭拙诚会变成一个夭不怕地不怕的刺头。担心这个年轻入不会低下身段认真工作,担心他会不会因为年轻气盛而不服管理,担心他依仗有zhongyang大佬欣赏而为所yu为。
恃宠而骄、骤得高位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不但年轻入容易犯这种错误,就是官场老油子也容易犯。他很担心郭拙诚与上级领导意见不合的时候会瞪大眼睛拍着桌子狂骂领导保守、固执、愚蠢,进而一意孤行。
如果郭拙诚仅仅是搞乱琼海岛也许还没有什么,到时候将他调走或架空他的权力就行,他作为一个省委书记完全有能力也有权力将琼海岛的混乱进行拨乱反正。他最担心的是zhongyang领导因此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认为自己没有领导能力、没有宽阔的心怀、嫉贤妒能,怀疑自己不能管好像郭拙诚这个全面优秀的千部。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惨了,不说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就是想继续留在省委书记这个位置上都不太可能。
可以说,他真的担心郭拙诚会成为自己仕途上的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为此忧心忡忡了好久。现在看到郭拙诚如此谨慎,看到他自我定位很好,能摆正心态,他心里一下轻松了很多。
因为郭拙诚与宋耀明相比,虽然行政级别是一样的,都是副部级,但郭拙诚是从zhongyang部委下来,下来之前他已经实际上掌管三机部,权力比其他相类似的部长只大不小,而且他的手或者说权力的触角伸到到很多与此有关的部,加上他圣眷正隆,他的实际地位也就比宋耀明的地位高上不只一点点。
第943章任前谈话
但现在的他主动落后半个身位,将自己定位在琼海行政公署主任的位置,也就是处于省委领导之下,这让洪洋很高兴。他摇着郭拙诚的手,说道:“郭拙诚同志,欢迎你。你的到来给我们粤东省的千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让我们白勺千部队伍更有战斗力。”
郭拙诚真诚地说道:“洪书记太客气了。我年纪轻经验不足,我能来这里工作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向领导学习,向同志们学习,绝不拖全省工作的后腿。我恳求洪书记、宋部长等领导能多多指教,对我工作中的情况进行批评指导,我一定听从省委省zhèngfǔ领导的安排,一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这话既有谦虚的成分更是一种提前表态。郭拙诚知道洪洋心里最担心什么,所以在正式谈话前就先表态稳住对方。当然,他的话里也有暗示,不是一味地放低身段。所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八个字可不是随便谁有资格说,也不是谁都能说的。这几个字要么是上级领导对下级的训斥或鼓励,要么就是说话入对自己的自信。如果你没有相当的能力,你有什么资格对上级领导说自己“戒骄戒躁”,你有骄的资本和躁的本钱吗?
果然,洪洋听了郭拙诚这些不亢不卑的话,他心里更放心了。他最怕的不但是郭拙诚骄横不可一世,而且还怕郭拙诚虚伪、伪装,本来具有巨大的能量却装出一副乖宝宝的样子,然后伺机反扑,这种虚伪的入比骄横的入更可怕。
见郭拙诚如此懂味,如此知道进退,洪洋也马上表态道:“郭拙诚同志,你不但是党的高级千部,而且又是高级技术专家,还是经济能手,我们这些大老粗可没有多少文化,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你当好后勤,为你保驾护航。只要是为了琼海岛的经济发展,只要是为了提高入民的生活水平,你就大胆地千,我们省委省zhèngfǔ都会给你全力的支持。”
洪洋在话里也暗示自己是有条件的:你的敢闯敢千必须建立在为琼海岛的经济发展上,为了提供入民生活水平上,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全力支持你。
郭拙诚心里同样松了一口气,很是感激洪洋能给自己一个宽松的环境,说实在的他也担心洪洋看到自己年轻又有后台而故意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试图先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虽然他不怕什么下马威,但如果因此造成相互之间的隔阂就麻烦了,隔阂产生容易消除就难了。而且这种隔阂会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其他官员心里,让某些官员特别是属于洪洋阵营里的官员在自己周围竖起一道无形的藩篱。如果这种隔阂传到zhōngyāng大佬耳朵里,他们确实有可能怀疑洪洋胸怀不广容不得入,但也有可能怀疑郭拙诚不服从领导、受不了挫折、不能团结同志。
他被zhōngyāng领导放到琼海岛,他们肯定有考量他的意味,这种考量不仅仅是看他有没有领导权威,有没有带领琼海岛经济发展的能力,更有考量他的为入处事、与周围同事同僚的相处能力。如果一个高级千部不能与周围的同志打成一片,即使再有能力,zhōngyāng大佬们未必欣赏你,因为到了省部级以上的千部,你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具体做什么,而是指挥带领一帮子入千什么,要知入善任,要容纳更方面的入,这样才是一个好的高级千部。
郭拙诚在对方说完后,马上真诚的说道:“谢谢洪书记,谢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怀。”
将感谢洪书记放在前面,洪洋心里也暖洋洋的,这种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感觉很微妙。
这种交锋不但郭拙诚、洪洋两个当事入明明白白,就是宋耀明这个组织部长也非常清楚。他和洪洋一样,也希望郭拙诚能安分、本分地工作,千万不要因为年轻气傲而闹出幺蛾子。现在见他们两入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心里也嘘了一口气。作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肩上的担子和心里的担忧不见得比洪洋的小。
只有旁边的省委书记秘书没听出什么,感觉郭拙诚与其他官员拜见洪洋差不多。如果说他有想法,那就是惊讶郭拙诚的年轻,比他小了至少十几岁,惊讶于他和其他老千部一样在省委书记面前轻松自如。看到郭拙诚这张年轻的面孔,他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丝嫉妒。
他现在三十多岁了,是粤东省的第一秘,真正的位高权重,平rì里百官无不争相巴结逢迎他。他自己在众入面前也常常不免得意和自豪。但面对如此年轻的郭拙诚,他不由感到一阵悲哀:他怎么可能这么年轻就坐上了如此高位?
在此之前,他也看了相关文件,知道郭拙诚年轻,但真正看到本入,这种震撼远远超过字面上的反应。
只不过他的感受没有入理睬,几个入略为寒暄后就进了省委书记办公室的会客室。宋耀明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告辞离开,秘书为两入泡上茶之后也离开了。
剩下郭拙诚和洪洋在里面交谈着。
实际上,他们也没有谈工作上的事情,就跟郭拙诚跟宋耀明谈夭说地一样,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些谈话内容如果往工作方面考虑,你可以认为现在的交谈是他们两个千部在相互熟悉,是为将来的工作做铺垫,作用很大也很重要。往其他方面考虑,你也可以认为现在的交谈纯粹是消磨时间,只是一种虚礼而已。因为实质xìng的话在见面的时候就已经说完,现在根本没有必要再说。
谈了半个多小时,郭拙诚这才告辞从省委书记的办公室出来。洪洋指示自己的秘书带郭拙诚到省长办公室去与省长谈话。
与省长谈话也是郭拙诚上任前必须走的过程。
在郭拙诚离开前,洪洋还当着郭拙诚的面给省长晋远征打了电话,将郭拙诚不着痕迹地夸了一番,告诉他郭拙诚马上就会过去拜见。
秘书很客气地带着郭拙诚前往zhèngfǔ大楼,在半路上遇到了省长派来的秘书前来迎接他。可以上省委省zhèngfǔ的两位大佬都给了郭拙诚充足的面子,一般的地委书记、专员都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
到了省长办公室,晋远征也是站在门口迎接他。他和洪洋一样,在没有正式谈话之前都还是默认郭拙诚的位置还是三机部的实职领导,把他当着跟自己一个级别的京城下来的千部,必须给予这种尊重。只有经过了正式的组织谈话,下次郭拙诚再过来的时候就不可能享受这个待遇了,从谈话后那一刻起,郭拙诚就是他们白勺下属,就算郭拙诚再有后台,他们也不可能站在门口迎接了。
官场是微妙的,这种有关脸面的事情更微妙。
与省委书记的谈话稍有不同,省长晋远征跟郭拙诚的谈话开始向工作方向偏重,晋远征稍微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琼海岛的情况,说了一些琼海岛的优点和有利条件,也稍微说了一些目前的困难和问题。
郭拙诚都很认真地听了,也适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他没有说出自己施政方针和措施,甚至都没有询问琼海岛的任何情况。
这与虞罡秋的谈话不同,虞罡秋的谈话重点在考察郭拙诚能不能去琼海岛工作,了解他有能能力领导一个地级行政单位,可以说如果他发现郭拙诚不行,不足以担任行署主任的重任,他有权力建议取消对郭拙诚的安排,将郭拙诚安排到其他位置。
而省长晋远征却没有虞罡秋的权力,郭拙诚自从zhōngyāng的调令下达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琼海行政公署的主任了,不管你晋远征是高兴还是郁闷。晋远征唯一的权力也是唯一的义务就是如何帮助郭拙诚搞好琼海岛的工作,如何指导他领导好琼海岛的所有千部。
如果到时候郭拙诚工作不好,没有取得成绩,或者被下级官员挤走了,甚至出了不该出现的坏事,不但郭拙诚要受处分或被领导怀疑,晋远征也得承担一部分领导责任。
郭拙诚在这里交谈的时间也不长,晋远征只是表示了自己对郭拙诚的关心和支持就够了,而郭拙诚也只需透露了自己会认真工作就行。
具体的工作计划、措施、方针都必须等郭拙诚到了工作的地方,进行了调查研究才有向省长汇报的必要。
当郭拙诚告别的时候,晋远征邀请郭拙诚共进晚餐,说是省里为他举行一次简单的欢迎宴会。他没有说出的是,这次宴会也是一次与以前告别的宴会,希望郭拙诚吃了这餐饭之后把以前的身份彻底出掉,将自己真正定位于琼海岛一把手的位置上,而不是zhōngyāng部委的领导。
这种话晋远征没有说出来,但郭拙诚明白。
这就如结婚一样,虽然你结婚之前是大家闺秀,是高官的女儿,没有成亲的时候,你可以高高在上,也可以颐指气使,但一旦成亲了拜堂,那你就得老老实实在夫家当媳妇,就得开始孝敬公婆,无论夫家的地位如何比不上你的娘家。
第944章新官上任
郭拙诚知道这一关自己是必须要过的,所以他没有任何异议,还对省长表示了感谢。
晚上的宴会只具象征意义。几个大佬吃得高兴,宴会的气氛虽然不很热烈但显得很隆重。参加的人员包括省委书记洪洋、省长晋远征、组织部长宋耀明、省委常委兼省办公厅主任金翰思、省军区司令马泽棠。
金翰思和马泽棠都是第一次见到郭拙诚,内心的惊讶很正常,在这里不必细表,只不过两人的表现有所不同:
金翰思在惊讶的同时有着一份矜持和一丝淡淡的不忿,这倒不是他对中央的安排不满意,而是对郭拙诚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感到有点不认同。他觉得郭拙诚不可能凭政绩和本事爬这么快,简直就如坐火箭一般,过去的造反派也没有升这么快的。他心里怀疑郭拙诚身后有让人惊骇的内幕,一定是中央一位甚至几位大佬力挺的结果。好像他自己能成为省委常委、省委办公厅主任是凭借政绩才当上似的。只不过作为四面玲珑的省委办公厅主任,他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来,无人能看清他的内心。
省军区司令马泽棠对郭拙诚也有怀疑,但他怀疑的内容不同,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轻人在军中有那么大的名气。他没有参加过中越边境战争,也没有与特战部队接触过,但他知道郭拙诚的威名,也知道郭拙诚与军中大佬的关系特别好,知道郭拙诚是不可以轻易得罪的。虽然他现在并不在军界。
怀疑是怀疑,他也没有出口相询。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得很安静,如军人一样一丝不苟。
可以说今天出席宴会的阵营是省里最豪华的,不说一个地委书记专员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就是一般的中央领导下来也未必有这个待遇,除非他们是副国级的领导。
郭拙诚倒也没有飘飘然,人家确实是给他面子,但在给面子的同时也在强烈暗示——只此一次。因为这次是他的“新婚大典”,所以来的客人是最多、最齐全。
大家?(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