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22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孟父从女儿手里接过衣服,对郭拙诚说道:“小郭,换了吧。在这里你得听她的。”

    孟薇说道:“臭烘烘的,我可不想你把我家弄脏了。”

    显然是因为她还在读书,所以家里并没有给她单独建房子。郭拙诚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大方地接过衣服,略微转了一个位置就把身上的外衣和长裤脱了,换上她父亲的衣服。

    孟薇笑着看着郭拙诚**的上身,说道:“想不到你还很结实哦。难怪你那么大的力气,抱着大牛叔跑那么快。”大方泼辣的她转头对她父亲道,“阿爸,你把阿妈和我绣的绣品请他看看,问他我家的绣品能不能卖出去换回钱。我想外面的汉入应该也喜欢我们黎族的刺绣。”

    听到女儿说起拿绣品出卖换钱,孟父脸上全是尴尬之色,好像这是一件很让他丢脸的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才好。

    孟薇一边拿着盆子去打水,一边说道:“阿爸,你就是太古板了。我们又不是去偷、去抢,我们是拿东西去换钱,怎么不行?你真看着小虎没钱治病,大青没钱读书吗?”

    孟父朝郭拙诚笑了一下,说道:“小郭请进来吧。请你帮她看看,我女儿我老婆绣的绣品真的漂亮。”

    郭拙诚从他们父女的对话中听到了不少信息,她家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他忍住没有询问,而是跟着孟父进了房子。

    等他坐下,孟父就拿来了好几块绣品递给他。

    郭拙诚拿着散发着一股香味的绣品,一本正经地看了起来。

    说实在话,身为男子汉的他可没有欣赏绣品的眼光,从小他也看到过蜀绣,也就觉得好看而已,并不知道好在哪里。

    而眼前的这些绣品他只知道好看但不知道技术高不高难度大不大。绣品上的图案非常鲜艳、圆润,但郭拙诚认为绣品的底布却有点问题:一是有点粗糙让入一看就不高档,二是底布的线条不均匀。

    郭拙诚知道这种底布都是她们自家纺织的,这种家织棉布的质量跟织布入的手艺有关,手艺高的纺织出来的布就高级,棉布脱色技术也相差不齐,有的洁白如雪,有的却有点泛黄。

    显然,孟薇母女纺织技术不是很高,脱色方面也差强入意。

    郭拙诚看了一会,对旁边的孟父老实说道:“孟会计,我还真说不出它们白勺好坏。绣的图案确实好看,但这底布不是很好,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换回钱。”

    孟父有点心灰意冷地说道:“是o阿,这底布确实差了点。可惜了她们母女俩的辛苦。一夭到晚有空就绣,想为我孙儿孙女他们赚几个钱。”

    郭拙诚将绣品叠好,问道:“既然自己家织不出好的布,千嘛不买一些好的布料来?想要换更多的钱就得做最好的o阿。”

    孟父叹了一口气,说道:“还不是家里没钱?万一还是没有入要,那不亏大了?”

    郭拙诚一想也是,这种风险在别入眼里也许没有什么,但在缺钱入心里却是一道难于逾越的鸿沟。他想了想,说道:“要不你把这几块绣品卖给我,我让别入看看。如果别入喜欢这种图案,我就让他们送好的布料过来让你们加工。……,钱我没带在身上,刚才给童大牛治病去了,到时候你可以从他家要回绣品的钱。”

    孟父连忙说道:“这样太好。这几块就送给你了,你是帮我们白勺忙,怎么能收你的钱?”

    郭拙诚也没有客气,他凭他的目光在这些绣品中选了四块,然后让孟父用一块1日布包起来。

    因为他的衣服还在孟薇那里洗,他一时也走不了,就千脆坐下来和孟父攀谈起来。

    因为是农场的会计,孟父知道情况可不少,基本上郭拙诚想了解的基层情况他都能回答出来。

    在孟家呆了快两个小时,见自己的衣服千了,他就换回自己的衣服,就和孟家分手告别了。走的时候,他手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包袱。

    琼海岛是热带地区,气温高加上今夭是晴夭风大,郭拙诚的衣服千的很快,除了口袋和腰带处没千透以外,其他都千了。

    孟薇送郭拙诚都了好远,直到离开他们白勺寨子好远了,远远看见农场总部的时候,她才转身往回走,走的时候还不忘提醒郭拙诚别骗她,她会在家等绣品消息的。

    郭拙诚还没走到农场总部门口,叶樟他们就返回来了。因为郭拙诚已经从孟父嘴里知道了农场的情况,他们也就没有再去农场,而是直接驱车进了澄海县县城。

    “童大牛的情况怎么样?”郭拙诚上车后第一句话就问道。

    第956章忍无可忍

    叶樟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郭拙诚问的是那个全部被马蜂刺肿的男人,就说道:“他的情况已经稳定了。。。离开的时候医生告诉我说他没有什么大碍,在医院里治上三四天就行。”说着,他把一把钞票递给郭拙诚,说道,“医院答应先治病后付医疗费。我也给他们说了,不能因为医疗费不够而不给他治病,至于将来医疗费如果他家给不起,就让医院来找我。我买了一点营养品留在那里,他们家很感激你的。”

    郭拙诚没有矫情,接过钱后就塞回口袋了:这种事需要帮的时候就帮,不需要帮就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未必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指点才能生活下去。自己今天也算帮助了他们,强行再塞钱的话确实没有多少必要。

    他们的车很快就进了县政府。因为澄海县的县委书记有事外出,接待郭拙诚的是县长贺千钧等人。

    在大楼下,郭拙诚和他们稍微寒暄了几句,相互介绍之后就随着对方一起进了会议室。

    在会议室里,贺千钧先给郭拙诚和叶樟一人一叠稿子,然后自己拿起一叠准备向郭拙诚进行详细的汇报,但郭拙诚却出乎意料地扬了扬手里刚得到的发言稿,问道:“你汇报的内容都在这叠纸上吧?”

    贺千钧一愣,但还是点了一下头,回答道:“是的。”

    郭拙诚说道:“那就不必了,等晚上回房间了我仔细看就是。现在我想了解的是你们县除了财政困难外还有什么难点问题,面对这些困境,你们县委县政府是怎么计划的?你们有没有一整套带领全县人民发家致富的计划?如果有在这里跟我说一说就行。你们放心,我今天不是来挑刺的,也不是来批评的,我是来取经的,是来学习的。我想更多地了解你们的想法,以便充实我的计划。”

    几个县领导面面相觑。他们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哪有这么强势的?怎么说我们都准备了这么久,这么多,你就是再不愿意听也应该做一个样子给大家看,给我们一个台阶下吧,这也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你这么做,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有个副县长忍不住地问道:“郭主任,我们现在汇报的情况也很重要啊。里面包含了我们的成绩和付出,包含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努力。难道你只喜欢听关于将来的大话套话?现在我们就是把未来描绘得一片美好。说将来我们的情况如何如何,这有什么用?到时候能不能实现都难说。”

    郭拙诚看了这个副县长一眼,严肃地问道:“请问你的姓名,职务。”

    副县长心里哆嗦了一下。但马上说道:“我叫苏跃畴,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刚才在大门口迎接你的时候,贺县长已经向你介绍了。”

    郭拙诚笑了一下,说道:“人多一时没记住。……,苏县长,不,苏副县长,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只喜欢听大话套话?我说了要你们说大话套话了吗?”

    苏跃畴噫得差点翻了白眼。他一副豁出去的样子,说道:“这用得着你说嘛。你一来就说什么给我们干部加工资,还说要把工资提高到现在的二十倍,这不是说大话那什么算说大话?充实你的计划,你的计划已经很庞大了,还需要我们充实吗?”

    因为越说越激动,最后的话明显包含讥讽。

    郭拙诚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反问道:“那你怎么就断定我说的是大话,而不是实在话?你怎么就断定我实现不了?”

    苏跃畴冷笑道:“你可以随便问一个人,问他对你的计划是怎么看的。我相信只要脑子正常的人就不会相信你的计划能实现。要你这么说,那我也敢说我们澄海县的经济在五年内增加十倍!这个成绩够可以了吧?比你那个工资提高二十倍更靠谱吧?”

    郭拙诚一副严肃的样子,说道:“苏副县长,我可以告诉你,我说让大家的工资增加二十倍可是在大会说的,相当于在全公署的干部和领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我当时可是说了,如果到时候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私人掏钱赔偿。我问你,你敢不敢立这个军令状?如果五年内澄海县的经济增加不了十倍,你立马辞职走人?”

    “笑话!这么多干部,这么多工资。你赔得起吗?你以为你是资本家,是亿万富翁啊。”显然在郭拙诚的追击下,苏跃畴已经真的豁出去了。他大声说道,“如果你郭主任能拿自己所有家产赔给公家,我苏跃畴就敢辞职走人。”

    郭拙诚冷笑道:“哼哼,看来你苏跃畴还是没有我这么有胆量,一个小小的辞职承诺都不敢做,还要将我与你捆绑在一起。苏副县长,我鄙视你!”

    这下不但苏跃畴愣住了,其他官员包括叶樟也呆若木鸡:我鄙视你,这是什么话?

    郭拙诚接着说道:“其实,就算你真的能带领澄海县的经济在五年内增加十倍,我也不会欣赏你,还离我要求相差很远。你们澄海县的干部工资将平均增加二十倍,如果澄海县的经济只增加十倍,这是不行的。我问你,你们干部的收入增加速度凭什么要远远高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难道你们就真的高贵些?……,我告诉你,澄海县的经济至少得增加二十倍甚至三十倍,你们才有资格拿二十倍的工资,你们才能拿得心安理得。”

    会议室的干部们再次石化:我的乖乖,五年增加十倍还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这比大跃进时放卫星还卫星!

    郭拙诚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脸色发白的苏跃畴,说道:“苏副县长,请问你对澄海县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建议,或者是某些灵感之类的、幻想什么的都行,说错了没关系,给大家提示一下,开阔一下思路也好。”

    那架势就如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题似的,郭拙诚就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苏跃畴就是下面窘迫的学生。

    苏跃畴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如果郭拙诚年龄大,他这么说苏跃畴还可以接受,偏偏他是一个小年轻,当自己的儿子都还小了,可他那老气横秋的说话样子真是让人气愤!

    苏跃畴也不示弱地盯着郭拙诚,说道:“郭主任,我现在一时想不到能让财政增加二十多倍的办法,但我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你说的我们澄海县的经济在五年内增长二十倍甚至三十倍的可能性。我想这个数字足以吓死一大批人。”

    他干脆直接用上了“吓死人”来形容郭拙诚的说法。

    见他们两个像斗鸡一般,几个县领导眼里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显然他们对郭拙诚这个年轻得过分的一把手也有怨念,只是不敢发作而已。现在有苏跃畴这个人在前面当炮灰自然很高兴,最好是斗得两败俱伤,他们虽然获不了多少利,但也可以看看热闹不是?

    郭拙诚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依然波澜不惊地对苏跃畴说道:“看来你对我的计划仔细研究过啊。好,我很高兴,那你就说说你怀疑的理由,我洗耳恭听。”

    说是洗耳恭听,但郭拙诚的样子很找抽,就如一个家长面对自己调皮而反抗的孩子一样,一副你说可以,但我做家长的就是不听,以前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苏跃畴恨不得冲上去吐他一口唾沫。当然,这种没素质的事他是不会做的,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

    不过,他还是气愤地哼了一声,说道:“郭主任,我们的财政要增加,必须从农业、工业、贸易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吧?只能采取措施从这几个方面来提高收入,对不对?”

    他说话的口气完全是责问的口气了。没办法,实在是被郭拙诚的态度所气的,虽然他心里隐隐猜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可能采取的是激将法,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郭拙诚依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配合似地回答道:“差不多。”

    苏跃畴很不忿地说道:“什么叫差不多?只能这样!好,那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个个驳斥你。首先我要告诉郭主任的是我们在农业领域提高收入是很困难,几乎不可能。要提高农业收入无外乎两个方法:第一,提高农业产量,包括提高单产数量和增加农用面积。第二,提高粮食价格。对于第一个方法,我们的土地是有限的,能够开垦的地方基本都开垦完了,不可能再增加种植面积。而农业单产的提高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在单季亩产水稻约四百五十斤,即使农药、化肥再充足,采取最好的良种,也不过增加到五百多斤。

    每亩每季增加五十到一百斤看起来增加了不少,但成本都随之增加,其最终效果到底是增加了收入还是减少了收入都难说,更别说提高什么二十倍了!提高二十倍是一个什么概念?那就必须亩产达到九千斤!可能吗?我们这里大跃进时期放的卫星也不过夸亩产一万斤而已,你这么做就是放卫星!”

    感谢皓矾、steenkel、上班幻想族的打赏,感谢tiger1103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957章临阵点将

    苏跃畴继续忿忿不平地说道:“我们澄海县是农业县,连农业都无法提高二十倍,其他的更难。……,我还是说一说我县的工业吧。我们澄海县与全琼海岛一样,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们没有大的企业、没有高技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说,我们的产品还因为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而滞销,生产出来也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你真以为人有多大,地有多大产?你手一挥就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到处都竖起了工厂?不可能!”

    说完,他拿起自己面前的茶缸狠狠地喝了一口水,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郭拙诚。

    郭拙诚微笑着说道:“你刚才说的三个方面好像还有贸易没有说吧?也说说。”

    苏跃畴气得差点暴起,说道:“贸易?我们澄海县的贸易更差啊,有什么好谈的?整个琼海岛有什么贸易,不就是出口一些水果,一些水产品吗?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每年的贸易额能增加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就不错了。即使按每年真的增加百分之十,五年最多增加一倍而已,二十倍怎么可能?……,郭主任,你以为贸易随便就能增加的吗?我们想增加,人家未必想增加。再说了,我们的水果、海产品的产量也就是这些,生产的数量都不可能增加二十倍,利润更不说了,完全是做梦!”

    郭拙诚点点头,说道:“就你的看法,你认为在工业方面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得到改善,才能把效益提高?对于贸易方面,你认为我们怎么做才好。我们先不说那个二十倍的目标,只就目前的情况进行改善,能改善多少就是多少。”

    看到郭拙诚退让了一步,不再坚持他那所谓的增加二十倍,苏跃畴心里的火气也小了一些。感觉自己刚才也有点过分,心里不由一阵尴尬。

    其他几个县领导也听出了郭拙诚的退让,心里却与苏跃畴不同,他们却产生了一丝鄙夷:到底是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大话说出去看你怎么收回。

    苏跃畴略微思考了一下,认真说道:“虽然我不是主管工业的,但工业方面我认为主要还是缺少产销对路的产品。加上原材料不足、我们这里的交通又不发达,工业的发展很难。我们的产品在内地根本没有任何名气,不但运不出去,也难以销出去。除非我们能开发一个老百姓喜欢的产品。除非我们的交通改善,除非上级能给我们充足的原材料,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业想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可是,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原材料增加或者交通改善,都涉及到大批量的资金投入,困难很大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内能产生大效果的。

    而且郭主任应该知道,我们澄海县和整个琼海岛一样是农业为主,我们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占整个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他的是渔业和贸易收入还不到三分之一。工业方面的收入以前还有不少,可现在国营企业基本上都是亏损,都要进行财政补贴。我们县还没有军工厂,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有大的盈利,现在能自保的企业就是不错的了。

    在贸易方面,我们以出口水果为主。自建国以来我们就自己培育和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水果品种,我们澄海县出口的水果一般有几十种。但数量都不大,现在还不能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要为种植粮食让路,它们的种植面积都太小。”

    郭拙诚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学技术,同时发展交通,我们的工业就能进步?如果我们加大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是不是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苏跃畴自嘲的笑了。说道:“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谈何容易?就算资金吧,哪里筹集这么多?上级也困难,不可能下拨这么多资金。还有,工厂技术能力的提高也非常困难,现在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不是跑去深圳就是跑到滇南开发区去了。

    上级一再强调要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除了橡胶、油棕、剑麻等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的面积不受限制可以增加外,香蕉、菠萝、杨桃、西瓜等等水果的面积必须压缩,以确保粮食总产量。这也没办法的事,老百姓要吃饭,政府手中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郭拙诚说道:“如果现在上级不强求你们的粮食作物面积,如果容许你们大面积种植优质水果,你们的经济收入能增加多少?”

    苏跃畴立即说道:“这可不行,这是违反纪律的。你可不能因为增加收入而不顾……”

    郭拙诚说道:“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上级领导有上级领导的考虑,以前我们国家粮食缺乏,粮食产量不足,最主要的是我国外汇收入太少、太宝贵,不但不能进口粮食反而要把宝贵的粮食出口以换取外汇。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国的外汇收入比较充足,国家完全可以进口一部分粮食以弥补国内的粮食缺口,而且现在全国农村都进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国家对我们琼海岛的粮食依赖大大减小,我们完全可以腾出更多的地方来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完全可以种植价值高的水果。一斤稍微高档的荔枝在香港就能卖一百多元,足够买一百多斤粮食了。我们为什么不卖出这些高档水果换回更多的粮食呢?”

    这种道理很简单,只要郭拙诚一提醒所有的人都明白,只是以前大家不这么想,而且因为以前中国的水果销售不好,担心产量多了人家不要,加上全国都是“以粮为纲”,粮食被所有国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所以大家都一个劲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一个劲地压缩其他作物特别是水果的种植面积。

    再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真要发生灾荒什么的,国际市场上的粮食未必能满足需求,到时候外国一定会乘机加价不说,还有可能被某些国家刁难买不到粮食。如果那样,中国的麻烦就大了。毕竟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基本就被西方国家敌视着,只在苏联露出獠牙四处扩张时,美国企图让中国当阻挡苏联的炮灰而与中国建交后,中国被敌视的情况才有所改善。

    但“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粮食,必须保证粮食自给自足”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国人心灵的深处。

    虽然郭拙诚说出了这个道理,大家也认同用高级水果换回更多的粮食是一个好办法,但他们心里还是心有余悸,还是不敢苟同。

    苏跃畴问道:“万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卖粮食给我们怎么办?”

    “那我们也不卖高档水果给他们!”郭拙诚断然说道。

    所有人如看傻子似地看着郭拙诚:你还真是傻得可爱啊,是我们求人家购买我们的水果,不是人家求我们。你的水果爱卖不卖,人家可卡你的粮食脖子呢。

    郭拙诚笑着说道:“要我说你们忧国忧民是好的,是值得表扬的,但你们也太忧了,忧的程度太深了,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自信。你们忘记了整个地球都是一个大家庭,需求都是相互的了。你们都知道地球上有热带、有温带也有寒带,生长在热带的人们需要吃寒带的粮食,同样生长在寒带的人们也需要吃热带的水果。你们看看地图,比较一下是热带地区的面积大还是其他地区的面积大。同时,你们还要注意在考虑水果生产的时候把干旱的非洲排除在外,他们那里因为缺少和土地贫瘠生产不了多少水果。”

    郭拙诚继续自信地说道:“即使我们的水果真的卖不到国外去,我们也可以买给国内,卖给内地,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吃。很多地方的人还没吃过香蕉,没看见过菠萝呢。中国这么大,琼海岛这么小,就是全部拿来种植水果,也不够全国人们吃的。你们不要忘记了,国家在一天天改善,老百姓的收入在一天天提高,以前他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但现在他们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奋斗。

    苏副县长说的对,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在大力提高水果种植面积的同时,必须提高水果质量和档次,必须加大交通投入,让水果从树上摘下来的第二天就出现在市场上,甚至当天就能让人看到。我们的水果必须慢慢成为世界最好水果的代名词,让人一吃水果就想到我们琼海岛,就知道我们的水果最好吃,最新鲜,同时价格也最高。

    为了保证我的水果档次和质量,我们必须多栽种良种,必须多栽种稀罕的品种,同时必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尽量采取纯天然的办法种植。采取以益虫灭害虫,以农家肥代替化肥。对于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澄海县必须首先抓起来,这事就由苏副县长负责吧。我要在这里进行试点,要尽快看到成效。”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958章霸气

    郭拙诚又许诺道:“如果你苏副县长抓出了成绩,我就让你抓全琼海岛的水果生产。水果产量上去了,利润多了,其功劳可以全归你,而相关责任和风险可以由我来承担!苏副县长,你从现在开始就给我下去调查,尽快写一个计划给我。你只考虑你的事,考虑如何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其他的你都可以不理,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我都帮你解决!”

    苏跃畴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虽然他极力掩饰自己,但两世为人的郭拙诚怎么不知道他的内心想法呢?这可是一条没有任何风险的康庄大道啊。

    在苏跃畴怦然心动的时候,郭拙诚继续说道:“我还可以帮你聘请全国甚至国外的水果专家过来,从育种、栽培、种植、存储、运输、销售进行全面地规划。如果因为资金和政策原因阻碍了你的计划,你找我,惟我是问。但是,如果我给了你所需要的一切而你却拿不出好的办法,无法开展工作,那我惟你是问。你不但别想升官了,就是想当普通干部也不行,我会将你一撸到底,甚至开除公职。当然,如果有人胆敢给你使绊子,胆敢阻拦你,我就撤了他,无论他是哪一级干部,不管他是来自县里还是公署,甚至来自省里,我也为你摆平。”

    如此霸气的话让与会的人员无不凛然,特别是郭拙诚那双晶亮的眼睛扫过几个县领导的时候,几个县领导不由颤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和惭愧。

    上过战场的他杀过无数人,他的眼神可不是一般人敢对视的。

    郭拙诚盯着贺千钧县长,严肃地说道:“贺县长,你代表县委县政府表一个态吧。在表态之前,我可以先提醒你,这事你必须支持,必须全力支持。就算苏跃畴是你的下级,他需要你支持他的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帮他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到时候,你会从中得到好处的,你会为此而庆幸的。当然,你也可以试探一下我的底线,看我能不能对你怎么样?我告诉你,只要我坐在行政公署一把手的位置上。你最好按我的来,只要我在位一天,我就能管你们一天。你们要拆我的台,要跟我玩什么。最好等我下台滚蛋后再做,否则你们一定会后悔。”

    这话简直就不是一个高级干部所说的,威逼利诱几乎全用上了,就跟街上的流氓地痞差不多。

    被郭拙诚盯着,贺千钧心里很是郁闷,但还是说道:“我一定支持苏县长的工作,一定把全县的水果栽培工作搞好。”

    虽然贺千钧的话里有话,将支持苏跃畴的工作局限在水平栽培上,但郭拙诚没有点破。他说道:“贺县长的表态很好,我希望县里的同志也这么全力支持。……,今天我之所以这么说话,是因为这是非常时期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中央领导要求我带领大家给琼海岛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采取这种非常规手段不行,没时间。我没时间消耗在统一所有干部的意见上,没时间跟你们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更没有精力让你们全部都认同我的想法和做法。

    我说的话,你们先遵照做就行。至于我的方法对不对?将来你们走到更重要的岗位后是不是学我这样?这不是你们现在考虑的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我目前的方法是不对的,你们不能把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运用到其他地方、其他单位去。我的这种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如果在其他地方使用,非出大问题不可,你们也非得受组织处分不可。即使将来我们琼海岛真的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所做的一切也不值得你们学习,而且一旦琼海岛走上了快速前进的通道。我也会改邪归正。所以,你们现在遵照执行就是,不要学我这种霸道的管理办法,将来依然老老实实地按组织原则来。”

    可以说郭拙诚这是第一次披露了他的一部分心迹,也稍微解释了他的施政特点和原因。至于别人怎么了解、怎么看待他的所作所为,就不是郭拙诚所能掌控的了。他知道有人肯定会对他安排的工作阳奉阴违。肯定有人会向上级汇报他的跋扈,肯定有人因为看不惯他的行为而大怒……

    郭拙诚说道:“从今天我了解的情况和刚才与你们交谈的过程来看,我提出在五年内将经济规模增加二十倍的计划还是保守的,应该还可以再增加。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我们澄海县的底子真是太薄了,现在简直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我们澄海县的财政收入竟然有百分之七十是靠农业税来的,实在可怜。真因为可怜,真因为我们的底子薄,那么提高起来就快。把一个比方,某人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元,如果增加十元,那他的收入就增加了十倍。但是,如果他的收入本来就是一百元,如果增加十元,那他仅仅增加了百分之十。

    在这里,我对澄海县不提太多的要求,我只希望在五年之后,我们县的农业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它所占的比重必须小于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甚至可以为零,也就是我们澄海县成为在全国第一个取消农业税的县。”

    取消农业税在前世基本都实现了,而且国家不但不收取农业税反而对农民直接补贴:你种一亩地,国家不收你一分钱还每年补贴两百元。如果你种的是特色产品,种的是解决城市菜篮子的蔬菜,国家的补贴将更多。

    但郭拙诚现在说出来让这些人再次目瞪口呆,再次认为郭拙诚疯了。皇粮国税自古皆然,怎么可能取消?如果取消,国家财政的缺口怎么填补?

    郭拙诚没有理他们的惊讶,说道:“对于我的计划和目标,用不着讨论,只请大家拭目以待就是。对于增加澄海县的财政收入,我希望你们多多思考,多多想办法。‘开源节流’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到却很难。为什么难?难在哪里?是因为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想这个问题,都在为此想方设法,能够做的古人和前人都已经做了,能够想到的古人和前人都已经想了。

    但是,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呢?不是!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很难进步了。那么我们怎么做才好?……,我们只能另辟捷径!今天有一件事给了我一个提示,我在这里说一说,当然,我不是说这事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财政来源点,我在这里说的意思只是请大家开阔思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今天我和叶主任乘车前来澄海县,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农民被马蜂咬伤,情况很危急。在帮忙送这个农民去医院时,我认识了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女孩子。她家里有困难,有人要读书有人要治病,很需要钱。她家该节省的都节省了,也借了不少亲戚朋友的的钱,可钱还少了,怎么办?这个小女孩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她和她妈妈平时空闲绣出来的绣品卖掉,放下没有必要保持的矜持而做点小生意以改变自己家里的窘境。

    这就应了一句话,那就是穷则变变则通。家里没有钱就去做生意赚钱,这就很好啊。我就希望有更多的人有这种经商意识,我也希望我们的政府引导大家都做生意。

    老百姓自己能想出出售自己绣制的绣品,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举一反三帮一下老百姓?有绣品的出售绣品,没有绣品的就可以出售蜡染,没有蜡染的也可以出售竹篾编制的小巧用具或者装饰品,也有一些会做小吃的人,我们政府可以帮他们出售一些特色食品。

    现在城市街道已经有了不少小商小贩,但他们基本被生活所逼的,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待业人员。我的意见是这些无奈经商的必须鼓励,而那些现在不想经商的人,我们也要鼓励他们经商,鼓励剩余的劳力走出来。

    过去我们看不起商人,认为无商不奸。后来我们又对商人施以太多的限制,一条投机倒把就让大家吓得心惊胆颤,不但不敢做生意,还认为是很羞耻的事情,真是岂有此理,这种观点必须改掉!投机倒把必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不能再成为制约老百姓做生意的锁链。只有老百姓富裕了,我们的政府才会有钱,商品只有流通才能产生利润。”

    贺千钧尴尬地咳嗽几下,说道:“郭主任,投机倒把这可是国家法律……”

    郭拙诚断然说道:“如果是以次充好、卖假货、卖劣质产品甚至卖有毒的、卖那些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商品,可以由政法机关严厉处置。

    而一般的商品价格、销售方式等行为则视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可由工商管理机关进行管理和引导。我这里只提一个原则,那就是鼓励老百姓经商,具体的办法由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后再实施。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配合我提出来的将琼海岛打造成人间天堂的目标来的。到时候有成千上万的外国人、内地人前来旅游,他们不但要玩、要住、要吃,还要买纪念品、买特产回去,大的企业可以满足他们的大部分需求,而我们的小商小贩也可以进行补充。”

    (感谢王憬贤、y228、stevenkel、皓矾、zswdbb的打赏,感谢yangminfafaf、tomcat、星空疯子、最近吃素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959章决战前夜

    这次调研座谈会最后变成了郭拙诚的动员会和劝诫会。不过,他采取的方式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几乎是威逼利诱都用上了。采取这种非常规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让下面的干部早一点统一思想,或者说早一点让他们分红,分化成不同的体系。

    是的,郭拙诚的意思一方面是物色能跟他一起闯荡的干部,另一方面则是早日将那些敢闯、敢干、“有野心”的干部从保守的、不愿意闯荡的干部中分离出来。

    他将利用上级领导给他的尚方宝剑拉拢、鼓励那些不安分的活跃分子,打压那些不愿意闯荡的稳妥分子,以更快地消除改革的阻力。

    他知道,即使愿意跟他闯荡的人也未必一开始就是支持他的人,这些人反而因为个性强、想法多很可能比那些保守的稳妥派更激烈反对他。只有自己采取雷厉风行的手段才能改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

    比如这里的苏跃畴副县长开始的时候比贺千钧县长反应还激烈,对郭拙诚不但反感还充满了敌意,但经过郭拙诚这段时间的煽风点火,他的心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郭拙诚画出来的大饼让他不得不动心,他不得不思考自己是否赌一把。

    郭拙诚估计这个苏跃畴会比贺千钧更快、更大的几率站到自己一边。

    当然,想让苏跃畴马上就旗帜鲜明地站到他这边是不可能的,郭拙诚自诩还没有这种王八之气,自己必须还要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让他明白自己能在公署站稳脚跟,让他明白跟着自己闯荡不会有粉身碎骨的风险,至少风险与收益是均等的,甚至收益还要大过风险,苏跃畴这些人才可能真正表明态度。

    ……

    在澄海县吃了中饭。郭拙诚就告别贺千钧等县领导,带着叶樟前往高临县。

    与在澄海县一样,郭拙诚不管对方的反应如何惊讶,也不管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在这里扔下一个个重磅炸弹,夸下一个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海口,仔细观察了各个干部的不同表情后,这才结束表演。

    在高临县“调研”结束后。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县。他的调研路径是沿着前世那条高速公路而行的。

    五天后,郭拙诚到了三丫市。

    三丫市别称鹿城,位于琼海岛的最南端,这里蓝天碧海。椰树婆娑,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城市,全年有近300天艳阳高照,它前世让世人向往而流连忘返的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负氧离子含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这里还是琼海岛的长寿之乡。

    郭拙诚在这里呆了整整三天,跑得最多的就是海滨和沙滩,心里一边想着开发计划。前世的时候三丫市的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市总产值高达百分之六十九。郭拙诚希望在自己的领导下。不但要进一步提高其比例,更主要的是要提高旅游收入的绝对值。

    他必须要好好想想,思考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情况下保护好自然环境,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前世商人宰客的事情发生,减少旅游区的负面影响,思考如何规划酒店和娱乐场所。

    在这里他反而没有过多的施放“炸弹”,没有过多地放出让干部目瞪口呆的豪言。如以前其他领导下来调研一样,他还一本正经而认真地调查了本地的工厂、企业,特别询问这些企业、工厂的排污情况,废水废渣的处理情况。

    这让一直陪同他的叶樟很是惊讶,不知道郭拙诚是改变了性格还是认识到了前几天的错误,是不是有人把行政公署那边的传言传到他的耳朵里,以至于他有所收敛。

    叶樟这几天都与行政公署那边有联系,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时间他就打电话回自己的办公室询问情况,正如他所预计的一样,行政公署里没有一个领导干部向郭拙诚请示汇报,好像郭拙诚不是行政公署一把手似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必要让他这个一把手出面处理,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被其他领导干部处理好了。

    郭拙诚也没有强行插手。甚至都不询问叶樟了解了什么,不询问公署那边是不是有什么事找他,每次叶樟打完电话回来向他说没什么事的时候,郭拙诚都笑了笑,一点也不着急自己被架空,一点也担心自己回去会如何尴尬。

    每当送走了当地领导,郭拙诚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写写画画,或者安安静静地思考问题。

    叶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问题,自然不好插言,只是有点替他打抱不平。

    叶樟作为办公室主任,对官场的事还是很了解的,他觉得那些公署领导实在有点过分,就是做了表面功夫也应该做啊,随口问一问郭拙诚的情况不行吗?

    不过,他只是中层领导,因为担任公署办公室主任的时间不长,还没有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