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22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要知道之前很多人对郭拙诚的承诺几乎呲之以鼻。

    随着这些荒谬消息的传开,很多人强迫自己认可郭拙诚能够达到他的目标,他吹牛是有本钱的。

    这些消息的传播愁坏了好几个人,可他们对此又无可奈何。

    关应杰在脑海里将这些消息和熊慧忠说的事实认真地思考了一遍,然后装作不慌不忙的口气说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对郭拙诚这个人进行重新考虑了。”

    熊慧忠点头说道:“我相信郭知言是郭拙诚的父亲。但我不相信他还有什么后台。就算他真的有什么后台,如果他胡乱指挥。胡乱定下建设项目,我们也应该制止他。我们这么做是对全岛人民负责,是对国家和上级组织负责,也是对他本人负责。”

    关应杰对于熊慧忠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有点不爽,不过脸上依然波澜不惊,他说道:“老熊,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我们必须对所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现在他一下引人了这么多资金,肯定获得了省委领导的认可。如果我们还在这事上与他计较,失败的肯定是我们。到时候万一投资商撤走资金,所以的责任就会由我们承担。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狠抓财务制度,利用财务制度这根缰绳套牢他这匹烈马,不让他把我们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搞乱。”

    熊慧忠不相信地说道:“在项目投资手续上我们都无法制约他,在财务制度上又怎么可能控制他?人家投资商根本不需要从我们这里拿钱,我们最多就是催促投资商早一点把钱拨付到位。早一点开工建设。无论投资商是否按时拨款,我们都无法牵涉到郭拙诚身上。我们对他几乎没有约束力,人家之所以直接在省里提出项目,就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们乖乖就范呢。”

    关应杰微笑着说道:“老熊,你的眼眶太大了。没有看到细微的地方才是最好发挥的地方。”

    熊慧忠强迫自己思考了一会,试探着问道:“你是说我们在资金方面……”

    关应杰说道:“只要我们都强调财务纪律,他就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你想想,他郭拙诚现在不是在省里召开的会议上公开向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的同志说每人每天补助二十元,还有伙食交通补助还有星期日加班补助。请问这么多钱他从哪里来?工程项目的钱是不可能动用的,只能专款专用。而我们现在公署的财政情况你也知道,如果支付了欠款,下个月连干部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他总不能凭空变出钱来,如果真有这个本事,那我们就确实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着他折腾。”

    熊慧忠高兴地说道:“对啊,我们完成可以卡住这条渠道。……,对了,我们还可以让财政局把那些欠款尽可能地清掉。等他看财政局账上的数字都为零,看他怎么兑现给省厅那些人的补助,看他用什么名目开支,呵呵。”

    关应杰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样子,说道:“这是欠款也是我们应该还的,还有下面那些单位企业确实需要资金,我们不能不管不顾。”

    熊慧忠没有欣赏关应杰又当什么又立牌坊的话,笑着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到时候我真想看看他是一副什么表情,一分钱都没有,一分钱都不留给他!”

    关应杰接着又出招道:“老熊,你知道1911年上半年发生的事不?”

    熊慧忠对此一无所知,他更不明白关应杰在讨论如何对付郭拙诚的时候,却突然说起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他老实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时候还是清朝政府,武昌起义还是那一年十月十日发生的呢。你怎么说起过去的事?”

    关应杰叹了一口气,说道:“唐代魏征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告诉你,1911年川昌省就爆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当时腐朽的清政府要将好几个省的铁路修筑权交给外国列强,结果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各地掀起了‘拒债’、‘集股’为中心的保路热潮,纷纷抗议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到处举行集会,坚决要求拒外债、保路权。”

    熊慧忠大惊,问道:“难道这种让外国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还是卖国行为?这……这……怎么能这样?你是不是搞错了?”

    关应杰慢条斯理地说道:“是不是卖国我现在不清楚。你想想,连你我都不是很清楚,我们是不是让老百姓也知道一下,让他们去评判,却断定?”

    熊慧忠担忧地问道:“这样的话会不会让领导知道我们……”

    关应杰打断他的话说道:“你怎么就这么死板?让人民群众去判断不好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说,我们完全可以在党报上发表纪念保路运动的文章啊,文字里完全不与现实挂钩,只赞扬那些为了民族利益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谁能抓我们的把柄?难道纪念革命先烈还错了?”

    熊慧忠还是心有余悸,问道:“关主任,这让外资修路到底是不是出卖了国家利益?”

    关应杰想不到熊慧忠如此迂腐,如此钻牛角尖,不由皱眉道:“老熊,你有必要弄得如此清楚吗?”

    熊慧忠却坚持道:“当然。如果他引进的项目真的损害了国家利益,我就敢向上级报告,请求上级处分他,撤他的职。”

    关应杰冷笑道:“这种问题你还需要问我?想一想上级批准同意了就知道。熊书记,我们还是务实一点吧,干什么事都急不来的。”

    听了关应杰的话,熊慧忠一下如泄了气的皮球,有点无奈地说道:“是呀,省里都同意了,怎么会卖国呢。……,好吧,我们就慢慢来。我总觉得这个小子不是干正经事的人,如果我们不努力,还不知道他将琼海岛带到哪里去,到时候琼海岛会成为什么样子。”

    ……

    郭拙诚将书写报告的事交给了从省建设厅、省财政厅撬过来的几个人之后,他就乘车回到琼海岛,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处理,那里只剩下一点扫尾工作,只剩下提交给有关部门,这些完全可以由那些新招聘来的人做,对他们也是一种考验。

    坐了一天的车,到了公署后,郭拙诚立即将自己在省城抽时间写的汇报材料交给了秘书卞凉,要求他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他将在公署常委会上向常委汇报有关招商引资的情况,汇报招聘人才的计划,同时布置项目动工的工作。

    等秘书去忙打印的事去,郭拙诚又打电话将公署办公室主任叶樟喊到了办公室。

    未等叶樟进来后汇报近期公署里的事情,郭拙诚就劈头问道:“叶主任,请问有关刺绣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

    叶樟连忙将手里的资料交给郭拙诚,说道:“郭主任你看,这是澄海县县志办的同志写的有关刺绣的资料,包括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传说等等。这里是我们和孟薇同志和她母亲一起写的有关刺绣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绣品等级的区别等等。”

    郭拙诚对刺绣不是很懂,但他知道看刺绣的来历、发展历史是否悠久,知道看整理出来的民间传说是否吸引人。同时他也知道看刺绣方法是不是有一般人难以学会的技巧:如果刺绣方法太简单,就很可能被人呲之以鼻,如果太复杂,人们看了又引不起兴趣。

    他拿着这些资料看了一会,觉得内容还不错,虽然里面因为政治立场问题,编写者过于强调人民群众的智慧,对一些民间传说明显进行了处理,去掉了里面一些因果报应和封建迷信的东西,但读起来还是不乏趣味性,从这些文字里能体会到少数民族妇女勤劳、质朴的品格以及她们幸福而美丽的追求。

    第985章精美的录像

    叶樟看到郭拙诚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又说道:“主任,那个叫潘丽丽的女同志还用摄像机摄下了孟薇和她母亲刺绣的场面,也由她妈妈解释了有关刺绣的方法,你要不要看一下?我看很好的。”

    郭拙诚一愣,问道:“怎么看?放电影吗?”

    叶樟说道:“不是,是录像机。只要把录像带放进录像机里,然后它就把图像从电视机里放出来。这套设备还是潘丽丽同志带过来的,说是美国最新生产的高档货。”

    潘丽丽拿的是香港证件,用网络游戏集团公司管理人员的名义,加上她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粤语更是非常娴熟,以至于叶樟认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潘丽丽自然不解释说自己是越南人,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数的麻烦。

    郭拙诚没想到现在琼海岛就有录像机了。对于磁带录像机,郭拙诚还是清楚的,因为滇南开发区就引进录像机技术的事情,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曾经打电话征询过郭拙诚的意见。郭拙诚当时回答说让私营企业引进可以,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还有十几年的辉煌时期,但它远远比不上电脑的前途,滇南开发区不能因为它而影响了电脑的开发、生产。

    后来确实有私营企业与美国接触商讨技术转让的问题,但目前应该只是处于商讨阶段,远未到达生产的程度。郭拙诚为此想提前开发出光盘、光驱。以比前世更快的速度取代磁带、录像机。只是因为他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暂时也没时间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没有动手,等将来自己的工作稳定下来,有空余时间后再向有关科研部门提出相关技术建议。

    郭拙诚还知道磁带录像机是1928年10月一位名叫芬奇巴耶特的英国人申请的专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制成了一种电子录像机。它具有两个大磁带盘,磁带以每秒5米的惊人速度通过一个静止的录像磁头,但因为形体和结构十分笨拙而不实用。

    1956年4月,美国的安潘克斯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录像机价值7。5万美元。体积却比一辆小汽车还要大。直到1969年录像机才开始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尼克松与当时的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曾经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美国的技术人员利用结构小巧的录像机录像了两大巨头唇枪舌剑的场面,并在电视台播放。

    不过因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此时的录像机一时还没有进入商用,没有进入普通家庭,直到最近几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广泛使用后。录像机的价格才降下来,体积也减少了,西方那些富裕家庭才开始购买,市场越来越大,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直到被光驱以及vcd、dvd等彻底驱逐。

    “现在的录像机是什么样子?”郭拙诚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叶樟走到了他的办公室。在叶樟的办公桌上,他看到了一个两尺长,足有半尺高的机器,旁边连接着一台黑白电视机。

    郭拙诚差点失笑:好笨重的玩意,呵呵。

    叶樟对录像机显然不太熟悉。他有点笨拙又很小心地将一盒录像带塞进机匣,双手将其轻轻地推进去之后。再谨慎地按下了播放键,然后再慌乱地将电视机旋钮打开。

    一阵雪花点之后,黑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漂亮的孟薇和一个与孟薇相貌相似的女人,两人坐在一起正在专心致志地绣花。

    接着,以学徒身份出镜的孟薇询问母亲有关刺绣的问题,同时一边按照母亲的指点不停着绣着。整个情景很温馨,很和谐,两个漂亮的女人加上漂亮的刺绣,给人一种恬美的感觉,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显然,为了拍摄这段录像,潘丽丽和叶樟等人做了不少准备,用来刺绣的底布明显是进口来的高级货,绣线也很高档,甚至连周围的家具什么的都做了精心的调整,虽然不奢华但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家所能拥有的,极富有民族特色。

    画面上不时出现周围的幽幽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机灵的小鸟……,甚至还出现了两头长臂猿。它们伸出修长的双臂在森林人戏玩着、追逐着,随手摘下一支香蕉扔进嘴里……

    郭拙诚一边看一边欣喜地说道:“叶主任,这录像录制的真不错啊。是你导演的吗?”

    叶樟显然对“导演”这个词还不是很熟悉,但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说道:“我哪有这个本事?让我写写画画可以,拍摄这个还真不在行。这都是潘丽丽和她带来的一个人搞的,我们都是配合她们。里面孟薇她们说的话有一些台词是我写的,她们背下来再说出来。想不到孟薇这小姑娘记性很好,上千字的台词念几次就会了。你看,她比她妈妈可自然多了。”

    在话里,叶樟也为自己表了一下功。

    在叶樟看来,这是郭拙诚到琼海岛工作以来唯一做的好事,也是唯一一件可靠的事,还是一件可以出政绩的事。只要这件事做成功了,只要有绣品能出口,就可以为老百姓真正带来好处。什么修高速公路啊,什么成倍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收入啊,都是一些没谱的事,只能引来众人的议论,暂时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无法持久地为郭拙诚带来好处。

    郭拙诚不知道叶樟在想什么,他看着屏幕说道:“孟薇她妈妈演的也不错啊,虽然有点生涩,但这样才好,让人知道她不是演员,知道她是真正的绣女,这样更容易打动别人的心,能引起别人的购买**。”

    叶樟笑道:“郭主任,你的意见跟潘丽丽同志的一样,她也是这么说的。你现在看的这段录像是我们第四次录制的,本来我还想再录一次,潘丽丽说可以了,如果加入太多的演戏成分反而不好。”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匠气太多损美感。……,如果用彩色电视机播出来更应该好看一些。”

    叶樟正要说话,见郭拙诚的精神突然专注起来就连忙闭嘴。此时屏幕上出现了孟薇一个人一边坐在窗前绣花,一边唱着歌曲的画面,她唱的估计是黎族民歌。

    郭拙诚听得很入神,虽然他听不懂一句歌词,但旋律和音色很美,不知不觉地打动了他。

    一直听她唱完,郭拙诚才说道:“很好听,这歌很好,是当地的民歌吗?”

    叶樟说道:“是的。我认为她比我们有些歌唱家都唱得好。”

    现在人们不喜欢说歌星和歌手,能够上电视台和电台唱歌的人都被人尊称为歌唱家,因为能够上这两个平台唱歌的人都具有很雄厚的势力,不是前世那样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登台,他们倒也没有侮辱“歌唱家”这个词。

    郭拙诚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明白叶樟这多少有点拍马屁夸张的成分,估计他心里以为自己喜欢这个小姑娘,所以替她美言几句。

    郭拙诚一边起身,一边说道:“这录像的内容不错,再请专业的导演剪接一下,给它们配上英语解说词就可以对外发布了。……,叶主任,这事你得负责办好,跟潘丽丽多联系,催她们快点。搞好了对我们琼海岛的旅游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你可不要小看。”

    叶樟心里道:“郭主任,我现在哪敢小看啊,您就做了这么一件好事,我能不上心吗?要知道我的额头上现在刻的可是你郭拙诚的郭字呢。”

    他回答道:“郭主任,你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这件事。有关录像带的事,潘丽丽已经带着原始的录像带去了香港,她将在那里请专家进行整理剪辑,估计这两天就会把整理好的录像带拿过来给你过目。我也已经在澄海县找了一个地方租下,按照你的意思让孟薇她们成立一家公司,她妈妈、她父亲,还有一个叫童娅娅的姑娘,是孟薇的同学也参加进来。”

    郭拙诚很满意地说道:“行。你告诉她们,她们的绣品出国越快越好,早一点见成效就早一点吸引更多的绣女加入,她们赚的钱就更多。海关出口方面要给她们方便,你出面帮她们疏通一下关节,让流通更加顺畅。但在税收、绣女工资等方面你也得督促一下,她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来,不容许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不容许出现克扣绣女和工人工资的情况。同时,你还要帮她们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有不懂的,你问我。”

    最后这句话说出来,很是霸气。

    叶樟连忙说道:“好的。我会找相关部门联系的。……,郭主任,是不是要给她们自主进出口权?这个公司才成立,恐怕有点难度。”

    郭拙诚说道:“当然要给她们进出口自主权,如果谁不同意,你找我。你让孟薇找潘丽丽借一部分运作资金,先把公司的注册资金搞多一些,五十万元吧。到时候让孟薇她们用绣品做抵押慢慢还就是。”

    第986章好战分子

    “五十万元?这也太多了吧?”想起潘丽丽那个娇滴滴的小女子,叶樟吃惊地问道,“潘丽丽肯借这么多钱给她们?她哪里会有这么多钱?”

    郭拙诚说道:“这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扶植孟薇就是扶植潘丽丽她自己,凭什么不借?你放心,她有这笔钱的。”

    郭拙诚心道:潘丽丽的后面就站着我,她能不借吗?五十万元算什么?

    “好的,我会跟她们说。”叶樟虽然嘴里答应,但心里却没有底,毕竟五十万元这个数字太吓人,而且在叶樟看来为了更容易获得绣品的进出口经营权而故意增加注册资金,似乎没有必要。如果上级不批准,你的注册资金就是增加到一百万元也不会批准,如果上级要批准,你十万元的注册资金他们也会批准。一家刚起步的小企业,根本用不完这么多钱。

    但他嘴里没有说出来,在他看来完全是郭主任在三机部大手大脚习惯了,干什么都是花几十万上百万的。他心里恨不得大声问道:“郭主任,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工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才八十多元吗?新进厂的学徒才十几元呢。”

    郭拙诚显然知道叶樟心里在想什么,解释道:“叶主任,你不要用老眼光来看到新事物,也不能用老办法来对待新企业。什么将就,什么凑合,什么差不多等等做法和想法都不行,你们必须给我最好的。她们的绣品拿出去必须给人以震撼。即使我们的绣品卖给国外普通家庭,也应该是精品。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出品牌。这五十万元主要用来修建企业大楼,用来美化企业环境,用来扩大绣品的宣传,用来采购高档的辅助材料和工具。

    我告诉你,这五十万元远远不够,这还只是国内的开支,国外的开支将比这多得多,只不过不由孟薇她们来办就是。我计划在欧美国家的大城市开办一百多个店铺。要将琼海岛的所有民间艺术品、特产什么的都摆在外国人面前,让外国人与我们的琼海老百姓面对面。我只不过以销售绣品为契机,最终目的是为琼海老百姓闯出一条发家致富的大道来。”

    “在国外开办一百多个店铺,我的乖乖,那得花多少钱啊?”叶樟目瞪口呆,“绣品这小东西能赚到这么多钱吗?总不能开始亏太多吧?”

    郭拙诚感觉自己既然说到这事,干脆就多说一点。让叶樟明白自己的想法,让他更好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他继续说道:“叶主任,跟着我将来有更多让你惊讶的事情,你用不着把眼睛瞪得天大。只要天不塌下来,你就得给我努力工作,不管我提出的目标有多吓人。你都认为可以达到就是。对于绣品这件事,我不仅仅局限于卖出去,还要卖得多,还要卖得价格高,同时让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我们这里有这种好东西。要慢慢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培养和刺激他们的购买**。将来不但可以利用这些店铺出售我们琼海岛的绣品。还出售粤绣、湘绣、苏绣、蜀绣。

    为了早一点产生利润,我还计划在琼海岛办一个职业中专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在国外的销售人员。这所学校的学生就在应届高中生中招收,那些落榜的学生中只要他们的英语成绩好就入读,我们只看他们的语数外……政治四科成绩,重点是语文和英语,到时候他们的发展前途未必就比那些考上大学的差,他们的收入还可能大大超过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有关建立职业学校的事,你有空的时候帮我想想,想想如何筹建,只等公署的财政情况好转,我们就开始着手进行。”

    本来郭拙诚只想说语数外三科的,但想到现在国家对政治课很重视,也就只好加上了这门课。

    因为不是马上就要办理,叶樟心里倒也没有产生什么不愿意的想法,立即答应道:“好的,我会找相关学校去了解情况。”

    ……

    关了录像机和电视机后,两人又回到了郭拙诚的主任办公室。叶樟仔细汇报了公署最近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并将相关必须处理的文件交给了郭拙诚批阅。

    叶樟临走的时候,似乎很随意地问道:“郭主任,卞凉同志工作能力还可以不?”

    郭拙诚明白他问话的意思,就说道:“不错,就让他当我的秘书吧。”

    当天晚上回到自己的房子,孙兴国已经在里面等他。看到他进来,孙兴国连忙为他泡了一杯茶,招呼道:“首长,你回来了。”

    郭拙诚问道:“你的案子破得怎么样了?凶手抓到了吗?”

    孙兴国点头道:“还算顺利,昨天把犯罪分子抓捕归案了。……,其实就是一些生活琐事引发的,那些被害者死的太可惜,也就是三十元的债务而已。”

    郭拙诚没有追问案子的情况,不说三十元,有的抢劫犯仅仅抢了一元钱就被枪毙了,还不一样感到“冤屈”。他问道:“在公安局的工作还算顺利吧?”

    孙兴国说道:“基本上适应了。就是文件太多,会议太多。”

    郭拙诚笑道:“那是当然。如果不开会怎么能体现领导的权威呢?到时候你当了一把手还不是一样召开一个又一个你看来很重要、别人看来可有可无的会议,呵呵。”

    孙兴国马上说道:“我才不会这么穷折腾。等我当了公安局局长,我就减少三分之二的会议,文件也尽量少发。现在的文件几乎都是重复的,无非是强调什么什么,要求我们重视什么什么,谁不知道啊?”

    郭拙诚开玩笑道:“看来你真是有野心的人,刚刚坐上副局长的位置就盯上了局长的位置。”

    孙兴国笑了一下,说道:“你不是这么要求我的吗?……,不过,我现在还真不能当局长,还有很多要学的,你说的要我留意如何评价一个岗位的效率,我暂时还真的说不出一二三来,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学习一段时间。还有你说的联防联动机制,困难可是不小,至少交通工具严重不足,骑自行车只能保证城镇中心地带。”

    “行,那就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如果你还拿不出措施,想不出办法,那你就滚蛋吧。”郭拙诚说道,“副局长也不用干了。”

    孙兴国眼睛一亮:“回部队?”

    郭拙诚瞪了一眼,说道:“想得美!我告诉你,你这一辈子也别想再回部队了,只能老老实实在地方上干。先当公安局长,再当公安厅长,将来当政法书记,如果你运气好,未必就不能当公安部部长。”

    如果这话是在别人面前说,不但显出郭拙诚狂妄之极,而且显得他没有一点政治水平。这种事情能说吗?升官的事你就是心里渴望得很也不能对别人说出来啊,这么说的话无疑就说明你过于热衷升官,过于热衷权力。虽然人在官场都是如此,心里都巴不得自己的官越当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但就是不能说出口,只能闷在心里。

    可是,在孙兴国听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他听了郭拙诚的话并没有什么心潮澎湃的感觉,反而有点失望,嘴里嘀咕道:“头,我才不想当什么局长、厅长、部长,我只想当一个连长营长什么的,当一个可以带部队上战场的军官就行了。”

    郭拙诚笑道:“那你投胎投错了,你应该投胎生在伊拉克、利比亚、非洲那些小国,要不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也行,那里好像战争终年不断,将来也有的是战争,至少还要打上几十年。可是你却偏偏生在中国,这就不可能了。随着我们国家国力进一步上升,外**队根本不敢对我们动手,他们巴结我们都来不及呢,你拿着枪炮找谁干?”

    孙兴国却反对道:“那不一定啊。我不能代表中国打仗,我可以代表其他国家打仗,可以代表中国的友好国家跟别人打仗啊,反正我又不要什么军功,只要能上战场就行。”

    郭拙诚笑了笑,没有说话。

    孙兴国又问道:“头,你认真我们真的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那不太可惜了?”

    面对这个“好战分子”,郭拙诚一阵无语,说道:“你好好干吧。如果到了公安厅的位置,到了武警总队队长的位置,或许你好有指挥战斗的机会,至于亲自上战场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你应该庆幸比我强,我将来连指挥战斗的可能性都没有。”

    郭拙诚脑海里想起了前世国内的一些分裂势力,虽然他不敢断定这一世是否还有大规模的分裂势力出现,但小股分裂势力肯定存在,一样需要军警们去歼灭。

    孙兴国嘿嘿地笑了笑,然后说道:“如果你出手,那我们这些人就别想玩痛快了,那些敌人还不一个个死得不能再死?你不上战场最好,呵呵。”

    第987章强行命令

    郭拙诚没好气地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跟着我上战场太无聊,太不让你尽兴了?”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孙兴国急忙说道,“我们以前跟着你打仗非常痛快,战场上非常解气,打仗那真是爽啊。可……可是现在没有大仗打了,小打小闹的,你就不要出手了,让我们这些人上去试试身手过过瘾吧。”

    ……

    两人打屁聊天说了半个多小时才各自做自己的事。

    第二天一早,郭拙诚刚进办公室,卞凉就红着双眼走了进来,对郭拙诚客气地说道:“主任,这是你写的汇报材料,请您审核一下样稿,只要你签字认可我们就马上印刷。”

    郭拙诚接过卞凉递上来的一叠稿子,关切地问道:“看你这样子,你忙了一个通宵吧?累不累?”

    卞凉先点了一下头,又摇了一下头,说道:“不累。我们有好几个人在忙,你可是一个人写出来的,说劳动量的话,你比我们几个人的总和都大得多。”

    郭拙诚没有急于校稿,而是问道:“你看了这些汇报材料后,有什么想法?……,照直说,把你内心想的都说出来。”

    卞凉已经从叶樟那里知道自己被郭拙诚认可,将成为琼海行政公署的第一秘,内心又激动又感激,他知道郭拙诚这是考验他,于是他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接着才说道:“主任。我认为这份汇报材料里涉及的内容让人感到很振奋,如果这两个项目真的能够完成。将大大改善我们琼海岛的交通,对我们琼海岛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我们琼海岛的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可是……,可是,我觉得这两个项目太大了,投资太多了,万一到时候没有增加这么多车,万一琼海岛的经济发展不起来,那这两条路就浪费了。大部分功能都会闲置起来。我的意见是,能不能先修一条一级公路试一试,或者只修一条路,比如高速公路或者铁路,这样冒的风险就小多了,……。对不起,郭主任。我不是反对您的意思,我是担心琼海岛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会这么快。”

    郭拙诚笑问道:“你是的真实想法?好!有肯定又有否定,说明你还真思考了。……,你先回办公室睡一会,当我校阅之后再喊你。”

    卞凉没有听到郭拙诚对自己意见的正面答复,心里有点失望。但他更明白自己只是他的秘书,根本没资格跟他探讨这么重大的事情,人家领导已经表扬你思考了,这就足够了,难道还要和你心平气和讨论不成?

    他连忙说道:“郭主任。我不累,等中午休息的时候躺一下就恢复了。你先校阅吧。我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等你改好了,我就去印刷厂。”

    看到卞凉手脚麻利地收拾桌上的文件、报纸,郭拙诚没有再说什么:年轻人熬几个通宵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坐下来认真地校阅着自己书写的汇报稿。

    下午,公署在第二会议室召开公署全体党委会议,由郭拙诚亲自汇报有关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这两个大项目的情况,同时安排项目的相关工作。

    郭拙诚这么做显然是一种补火,也就是先斩之后的上奏,不过,他这是一箭双雕:一方面让全公署的领导知晓两大项目的事情,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这个机会要求下面县乡各级政府配合这两个大工程的建设。

    郭拙诚可以越俎代庖地提出这两个大项目,但建设这两个大项目可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完成不了,必须依靠公署的干部职工才行。

    郭拙诚采取的不是先做思想工作再让大家表态支持,而是直接采取直接宣贯的形式:事情就这么确定了,你们下面必须配合。

    公署一共三十二名党委委员,除了出差的三个人,其余的人悉数到位,而且还有六个候补委员以及包括卞凉在内的两个秘书负责记录会议而坐在列席位置。这么多人将中型会议室里坐了一多半,大家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整个会议室里充满了呛人的烟雾。

    郭拙诚是踩着时间来的,既没有提前以示谦虚,也没有推迟以显示自己的尊荣。

    他坐下之后,抬头对自己的秘书问道:“卞秘书,我的汇报资料都发下去了吗?”

    卞凉连忙站起来回答道:“报告郭主任,都发下去了。”

    郭拙诚看了右边的熊慧忠,又看了左边的关应杰,问道:“我们就开始?”

    熊慧忠没有说话,装着认真看汇报材料的样子。关应杰微笑着说道:“开始吧。人都到齐了。”

    话刚说完,就听到右边的熊慧忠冷笑了一下,但关应杰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容更浓了。

    显然,熊慧忠冷笑是笑关应杰在拍郭拙诚的马屁,“人都到齐了”这是下级向上级报告的架势,他觉得关应杰这是自甘堕落,自居下位。

    而关应杰则对熊慧忠的冷笑不以为然,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比熊慧忠更懂得收敛,更懂得按规矩办事,不争这些虚伪的东西,一切靠实力说话。

    郭拙诚懒得理他们心里想什么,他对着话筒说道:“同志们好!现在就开始开会了。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由我本人来向全体党委委员汇报一下我公署即将开展的两个大型项目的有关情况,大家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但一些来龙去脉都不清楚,我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汇报一下,让大家心里有数。同时我就这两个项目的事情进行必要的工作安排,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好。

    我汇报的相关内容其实已经用文字的形式发到了各位手中,根本用不着大家再聚这里开会。特别是与会人员中,有好几位是下面县的县委书记,来回一趟都不容易。但我坚持要开这个会议的原因就是强调相关配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你们的工作态度将直接关系到两个重大项目的成败,请在座的各位务必重视,并要求你们带着今天的会议精神回到各自的单位后,马上召开会议落实我布置下去的任务。这件事非常重要,容不得任何人敷衍、推卸,谁要阳奉阴违,谁要耽误了工程进度,我就拿谁开刀。

    警告的话我先说在这,现在我说一说两大重大项目的情况。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要将琼海岛的经济打一个大的翻身仗,就必须解决粮草问题。我先问一下大家什么是粮草?也就是什么是制约我们琼海岛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呢?

    在这里,我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琼海岛最主要问题就是交通!

    一个地区要发展,无非是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和渔业,二是工业,三是服务业。但无论是哪个方面都必须依赖交通才行。

    农业增产了,蔬菜丰收,水果成堆了,除了留下农民自己吃,还要换成金钱,我们的农民才能发财,这就必须有运输工具把我们的粮食、我们的蔬菜、我们的水果尽快运出去。如果是稻谷还好说,毕竟只要晒干还是可以存储两年三年的,完全不急在一时,慢慢地运到粮库去就行了。

    而蔬菜和水果可不行,水果最多也只能存放十天半月,蔬菜则更短,放一周就焉了。按我们现在的马路,汽车一小时才开二十三十公里,遇到雨天,速度更慢。农民的菜从地里摘下来,从岛南运到我们这里的海卡市的海轮码头,短的需要两天,慢的需要七天甚至更多,再搬到船上运出去,运到香港、澳门的时候早就成了一堆垃圾。

    水果因为稍微耐存储而情况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等运到香港、澳门的时候早就失去了新鲜感了,不但外形干瘪好无美感可言,其口感也不好,难以卖出好价钱,农民和商贩辛辛苦苦忙乎了好久也赚不到什么钱。

    如果我们建设好了高速公路,其车速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甚至一百二十公路,即使从最南端的三丫市出发,到海卡市的码头也只需要两到三小时,大大节省了路途的时间。

    渔业的情况不用我过多说了,大家都懂。鱼从海里捞上来之后,必须尽快处理,或冰冻或腌制,最好的当然是将活鱼运到市场,这些也都依赖交通才行。

    显然,交通的改善对农业和渔业产品的销售具有巨大的好处,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修通后,我们再一步步朝岛内各处延伸,最终做到村村通水泥公路。那么,我们农民早上摘下的水果和蔬菜,中午就可以装船运往香港、澳门。

    如果我们购买了有冷藏功能的大货轮,到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水果和蔬菜都还是水灵灵的,鲜嫩得很,鱼也活蹦乱跳。这样一来批发我们水果、蔬菜和海产品的商贩高兴,买水果、蔬菜和海产品的顾客也高兴,他们都愿意出高价,我们自然可以赚更多的钱。”

    (感谢寒夜独钓客、zswdbb的打赏,感谢liaoni0599、皓矾、无人争锋、十万里长城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

    第988章开火

    郭拙诚继续说道:“交通对农业、渔业的好处显而易见。那么对于工业呢?工业产品的销售当然没有农产品那么严格的时效性,但是工业产品对交通的依赖并不比农业弱多少。因为工业不但涉及到产品的运出,还涉及到原材料的运进。另外,工业产品还需要客户上门看货、验货,还需要进行谈判,每一个流程都要与交通有关。如果交通落后,地区偏僻,根本就不会有客户愿意上门做生意,就是订货了,身处交通不便的工厂也常常耽误合同执行时间,就会失去信用,企业的市场就会失去,利润更无从谈起。

    至于服务业就更加依赖交通了,没有好的路,谁会来旅游?没有好的路,谁会来住宾馆酒店、谁会来吃饭?没有好的路,谁愿意在我们这里开娱乐休闲场所?即使我们这里真的有金银宝贝,真的有珍珠钻石,也无法发财。

    实际上,我们琼海岛人民确实守着一个聚宝盆过着苦日子。你们也许不知道琼海岛好在哪里,你们也许还怀疑这里优美的环境可以换来巨额利润,也许你们对其他地方梦寐以求也求不到这种的气候条件不以为然,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棵摇钱树、一个聚宝盆。

    同志们,一年四季水果飘香,一年四季植被茂密,这都是金钱啊。正是因为交通不便,来的人不多,这才让珠宝蒙尘。

    没有交通,我们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不能发展。而农业、工业、服务业不发展,我们琼海岛的经济就不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老百姓就不可能发家致富。相应的,我们的干部职工的收入就不可能增加。我所提出的在五年内各位的工资增加二十倍就是一句空话,我的信用就会破产,我们琼海岛永远只会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落后、贫穷的印象。”

    郭拙诚大声说道:“因此,我来琼海岛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引进巨资,大力发展我们琼海岛的交通。”

    ……

    郭拙诚的汇报深入浅出,可谓苦口婆心。

    这并不是他啰嗦,而是现在的干部心里都没有经济这根弦。根本没人去想农民赚钱的事。在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稻田增产,如何多交爱国公粮。

    前几年的时候,如果谁卖蔬菜,谁卖水果,那就是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尾巴。现在虽?(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