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26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1152章强势的老大

    郭拙诚却反对道:“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太落后,农村的病人很多都因为没有钱而没有进正式的医院就医。有的病人在条件简陋的乡级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寻医买药,还有很多人甚至就是在家里治疗,或者说苦捱,靠身体与病魔做斗争,最多找一些土单方对付。熬赢了,他们也许会痊愈,熬不过往往就是死亡。

    一旦大家富裕了,手头有钱了,很多本来在家里苦熬的病人就会进医院。那些在普通医院甚至卫生所治疗的城镇居民就会进高级的医院。这样一来,这两大医院肯定会人满为患,我们就是扩建增设最多的床位也解决不了问题,至少短期内不能解决。

    你这种开辟低费区或者人为地降低医疗费用的办法不可能长期,也会受到医院和医生越来越多的批评,受到他们越来越多阻力,将来的人和单位会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前世当过市长的郭拙诚是深知治病难这个情况的,随着经济发展,入住大医院的病人会呈爆炸似地增长,医院里的病人不再如现在这样门可罗雀,而且拥挤不堪,有名气的医院甚至连挂号都困难,一号难求。

    有的人要连夜排队,排上一个整晚才能拿到号子,有的干脆出高价从别人手里买号。至于病床更是有价无市,很多病人为了得到病床,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住院治疗。

    孙雪惊讶地问道:“如果医院都开始斤斤计较经济收入,那他们岂不是将病人当财物?把他们当成摇钱树,希望病人越多越好,越严重越好,病人花的钱越多越好。这可与医生救死扶伤这个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她是官宦子弟,虽然不是高高在上的人,但对底层的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山区的穷迫情况了解不多,不知道那些农民一年到头难得赚到一元钱,年景好的时候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年景不好的话,连肚子都难以对付,只能出外逃荒,哪里还有钱就医买药?哪里还敢奢侈住院?就是住医院不要钱,医药费不要钱,他们也难以住下。因为住院要吃饭不是?

    可以说,对穷苦人而言,治病住院和进鬼门关一样,根本不是孙雪这种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所能想象的。

    郭拙诚苦笑道:“我想将来肯定会这样。随着人们越来越在乎收入的增加,至少有很多医生,很多医院会走上这条邪路。我们现在就是要提前预防或推迟这个想象的产生。或者让这种事发生时所生产的程度低一些,让老百姓的负担稍微轻一些。”

    孙雪感叹地说道:“经济发展也有这么多坏处,想起将来医生将病人当银行,心里就感到害怕,还不如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工作,都认真负责的为病人看病疗伤。”

    郭拙诚笑道:“什么事情都有利有弊。就看我们如何避免弊端的产生,让有利的方面增加更多。我们总不能看着外国人吃肉而我们中国人只能喝汤,甚至连汤都喝不上。再说,我们可以提前想办法,提前制订相关制度,防患于未然,同时在舆论上加强引导和监督,从国外寻找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或者将其危害减轻到最小的程度?”

    孙雪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郭拙诚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孙雪失望地说道:“如果连你都没有办法。我想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办法了。如果将来的医疗卫生领域真的变得这么糟糕,我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发疯。防患于未然,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可不会简单。资本家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可以杀人放火,某些医生也许敢拿病人的病情来要挟。……。不过,拙诚,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好的办法,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

    郭拙诚心道:前世这个问题不但存在而且突出,导致医院和患者的矛盾很突出,还不时酿成一些医患冲突,要解决谈何容易?不过,他深信只要知道有这个问题会发生,知道这个现象将存在,政府加强提防总比不提防好,毕竟前世的医疗还是发展的,能够看得起病的老百姓还是越来越多,医疗状况一天天改善。

    他肯定地说道:“你说的对,我们总会想出办法,不是我想出,其他人也会想出来。世上还是好人多,医护人员中好人更是占极大多数,而且他们一直接受思想道德的教育,一直受到各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监督、约束,他们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孙雪点了点头,说道:“拙诚,那我今后就算辞职了,我也帮你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我不但要对全国的医疗行业进行调查,还去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也到苏联、非洲、中东等国家进行相关调查,我也相信我们能找到更好的办法的。”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郭拙诚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孙雪依依不舍地离开。她的父亲、爷爷不是军队就是政府的高官,她自然知道红色电话意味着什么。

    郭拙诚很随意地拿起电话,虽然态度恭谨了一点,但心里却没有把这个电话当一回事,以为是省里的领导打过来的,只要对领导表示一下客气、一点尊重就行。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电话是由国家安全局局长李关定打来的。

    听对方自报家门,郭拙诚很是吃惊地问道:“李局长,怎么是你?你怎么打电话给我?是不是有关我的事情?”

    对于郭拙诚来说,他唯一有点害怕的就是国安局这个部门找他,不是因为他会做有损国家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有好几个企业在国外,这些企业有时候可能做一些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事情,虽然他不在乎国安局来调查,也愿意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整改或注意,尽量不损害中国或中国的盟国的利益,但是毕竟还是一件麻烦事,能不产生交集自然更好。

    李关定笑着说道:“怎么,你做贼心虚还是有什么事情向我反映?”

    郭拙诚说道:“都有,都有。面对你们这种强势部门,我还真有点心虚,生怕被你们喊去喝茶。”

    李关定一愣,问道:“喝茶?我哪有时间喊你喝茶,你郭拙诚也是大忙人,有时间出来喝茶吗?”

    喝茶是从香港传人内地的一个词,意思就是警察或国安局的这些人找你问话。

    郭拙诚认真地问道:“李局长,你找我有事吗?”

    李关定反问道:“你刚才不是说有什么事情要向我汇报吗?那你先说说你想汇报的事情。让我听听是怎么一回事,我还真有点纳闷,你找我有事。”

    郭拙诚哪里有什么事向他汇报,刚才不过是随口一句而已。但他还是很快说道:“有关与外蒙边民来往的事情,我听说现在两国之间的来往很频繁,手续很简单。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强化边境出入关手续,减少普通边民的来往。”

    李关定一愣,说道:“你有意给内蒙省、龙江省提供更灵活的经济政策,有意加大这两个省份边境地区的资金投入和其他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就是为了让这个省份边境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吗?不就是为了显示我们内地与他们外国之间的差距,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出他们的羡慕,甚至吸引他们过来看看,吸引他们多多了解我们的情况,让他们回去之后广为宣传我们中国的好处,让他们产生回归中国的心思?现在怎么又要严格控制边境管理了?这可与你的做法背道而驰的。”

    接着,他恍然大悟似地说道:“哦,我知道了,你小子是故意盖着捂着,让人产生神秘感,这叫欲擒故纵,对不对?”

    郭拙诚其实是在拖延时间,是在思考自己控股的公司最近一段时间做了什么事,思考是不是真的做了损害国家的事,以便自己心里有一个准备,好从容面对李关定的询问,不至于他责问的时候,自己手忙脚乱。

    郭拙诚深得圣心,可以和最高首长直接联系,就算有事也能通过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他还是不愿意这样。就如前世一样,最大的干部也不愿意跟纪委打交道。刚才只是随口说出一个话题,但没有想到李关定一些联想这么多。

    他顺着对方的话说道:“是啊,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让他们来去自由,他们不但会了解我们边境的经济情况,也会了解我们内地深处的情况,就会发现我们这是故意这么做的,其实就是驴粪蛋子外面光,所以他们进来可以,但不能为所欲为。

    而且,我们现在对边境地区的物资收购,如牛肉、羊肉、羊皮、牛皮、牛奶、木材等等,都是高于我们国内其他地方的价格,采取的是保护价,这个好处可是给我们的国民而不是给外国人的,如果他们将他们的羊、牛赶到我们国内,那我们可就亏大了。”

    (感谢漠孤烟、书友090422142642561、stevenkel的打赏,感谢军仔1970、dreamsky119、johntang、手雷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求月票)

    第1153章神秘老大的心思

    李关定笑着说道:“郭主任,你心里真的有鬼吧?跟我东拉西扯的,说话完全没有了之前的严谨。我告诉你,这次你可想错了。你考虑的只是我们自己,没有考虑苏联和外蒙的情况。我告诉你,即使我们现在将国门全部打开,他们两个国家的人也进来不了几个。

    因为他们的边境控制太严格了,边境线就如军事火力控制线,普通边民是过不来的,偷渡的话很可能会被击毙。现在能过来的都是经过了他们严密审查的人,里面不是来探查情报的特工人员就是来找我们问题、找茬的记者,或者少许官家子弟,普通百姓很少很少。对于特工,我们当然要严格控制,但对其他人员,我倒是建议让他们多来多往。”

    接着,李关定又说道:“对于那两个国家的人进入我国,我们的关卡可以放松。因为无论是找我们缺点的记者,还是那些官家子弟,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只要他们不是瞎子,他们就能看出我们的经济形势比他们的好,即使他们深入内地,我们的现在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样会在他们内心产生震撼。

    如果我们悄悄地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他们在我们国家采购一些在他们国家采购不到的奢侈品,采购一些好的家庭用品,他们的心思反而比普通老百姓转变得更快,他们更喜欢比较,更喜欢在私心议论他们政府的得失,很得意也很自豪地在他们各自的圈子里诉说我们的优点和他们自己的缺点,其影响力反而比普通老百姓的大得多。只要怨气和不满在他们之间滋生,我们的目的就能更快地达到。”

    郭拙诚脱口说道:“和平演变?”

    不得不说,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翻版,看来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师傅。大家有了底气都会去做。

    郭拙诚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向边境地区运送一些质量好,价格高的奢侈品,运送洗衣机、电视机、冰箱、计算机什么的?”

    李关定说道:“什么东西都行,无论是苏联还是外蒙,他们国内的民品都非常缺少,他们的轻工业商品都是笨、粗、大,如果拿我们商品过去,都是他们的最爱,当然。这些记者也好,官家子弟也好,都是有钱人,能够提供更精巧的东西更好,我们可以在税费方面优惠一些。可以按成本价给他们。这样的话,他们就更能喜欢往我们这边跑了。”

    郭拙诚想不到一个国安局的局长竟然对经济手段这么高明,他真怀疑他是不是搞经济出身的。对于苏联、外蒙市场上的情况,郭拙诚自然是清楚的,前世不就是有人拿方便面、羽绒服等中国内地销售不出去的东西去跟苏联换民航飞机吗?他之所以在琼海岛这里向外资企业承诺包销十二年的产品吗?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看中了苏联、外蒙这两个巨大的轻工业产品消费市场,特别是苏联,简直就是一个轻工业产品的黑洞。能吞噬无数的商品,可以说外面有多少,他们就能吞噬多少。

    而且,苏联与外蒙不同。苏联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经过了七八十年的积累,拥有无以伦比的支付能力,无论是他们的重工业产品。还是航空航天产品,或者是资源产品。都可以拿来支付,即使他们的原油、煤炭、钻石等一时间采掘来不及,他们完全可以拿钢铁、木材等进行支付,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通过转让技术,派遣专家出国,也足以支付这些价钱。

    要知道苏联的专家可不是吃素的,不但是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就是西方国家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军事研究机构也需要他们,对他们敞开大门。

    前世的时候,苏联派遣了一些专家出国赚钱,但更多的是被西方国家所收买。无论是科技人才还是科技资料都是成批的出走、成吨的出卖,那些从苏联**出来的加盟共和国的科学家更是走的彻底,走的干净,一些独联体国家的技术人员差点走得一干二净,都高呼着奔向西方国家。不但是他们本人,就是他们的同伴对于他们如此投奔过去的敌对国家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都以能进入西方国家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至于科技成果、科技机密、军事机密什么的,也没有几个人会去关心,为了能得到高的薪水,能得到安逸的生活,除了自身的器官不卖之外,啥都可以卖。

    可惜,中国虽然与苏联接壤,但因为体制与苏联接近的原因,也因为中国的经济与西方世界相距甚大,加上中国当时有所顾忌,动手太晚,因而引进的苏联人才并不多,“叛逃”到中国的科技人员更是屈指可数。

    郭拙诚这一世花费了很多精力思考苏联解体的事情,他不但希望将外蒙等割让出去的土地收回来,还希望将苏联的木材、煤炭、原油、钢铁大批大批地弄回来,更希望拉走一大批苏联专家,拉走一大批苏联的科技资料,用以夯实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为中国腾飞做好必要的物资、人才的准备。

    郭拙诚笑着说道:“我们对他们的出入境放松,是不是反过来对我们内地的人进入边境地区要加强?”

    李关定说道:“对!你不知道,自从我们对边境地区执行新的政策后,内地很多人开始向边境地区集结,很多边境小城人满为患,大家都一窝蜂地跑到那里做生意。很多人还将内地的牛羊赶往边境,然后在那里卖给收购部门,然后运往内地,这一来一往,徒然增加了运输距离,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很多内地人在那里开办工厂,因为技术含量低、资金少,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明显低于内地的,价格却又高于内地的,导致不少人对那里的产品质量产生了怀疑。加上龙鱼混杂,地域宽广,治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让边防部队和警察头痛。”

    郭拙诚无奈地笑道:“嘿嘿,我可没想到会有这个问题出现。不过,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不难。第一,当地政府,特别是工商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严防伪劣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第二,加大运输能力,将内地质量好,价格合适的商品尽快运过去。第三,尽快在边境地区建设百货超市,严控进货渠道。当然,我们还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就是控制内地的人过分往边境地区集中,沿途加大货物的查验,适当提高相关税率。”

    李关定说道:“我们也认为过分地堵截是不行的,毕竟边境地区适当增加人口、加快市场繁荣也是一件好事,也是吸引苏联、外蒙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分地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更不能被我们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这段时间虽然发现了问题,我们依然没有什么新政策出台,我们国安也没有加派人手加大检查力度。不过,你所说的这些办法都是经济方面的,我可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我想这些措施政府只能推动、引导,而不会投入太多的资金。说白了,虞副总理他们是希望你的天华集团、iic公司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郭拙诚说道:“我就担心有人会说我野心太大,想控制政府或地方上的经济命脉。其实,在边境地区增设百货超市、增设批发市场,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其他企业怎么就没有行动起来呢?”

    李关定笑道:“呵呵,人家哪有你们的实力?仅仅在边境地区建一个超市有什么意义?内地的进货怎么进,庞大的商品运输怎么解决?哪像你们可以一条龙服务?……,无论哪个企业非得经过几年的磨合、几年的壮大才行。依我看,你就不用这么多顾忌了,谁都知道你是为了国家。钱?你还少吗?你到哪里不是赚钱,哪里赚的钱会少?”

    停顿了一下,李关定说道:“要不,我帮你打一个报告,就以我们国安与你们天华合作的方式,用你们开办商场做声音为掩盖,帮助我们国安在当地的行动,帮助我们监控那些苏联和外蒙的官家子弟,掌握他们的动向。”

    郭拙诚连忙说道:“别!别!虽然我身上虱子多了不怕痒,但与你们合作,我会睡不着觉的。我还想将来到苏联、到其他国家开办超市呢,如果我们合作,传出去,我还干得下去?你要怎么做是你们的事,只要不让我们的人知道就行。……,李局长,我看你早就对我们虎视眈眈了吧?这绝对不行。”

    李关定失望地说道:“你这家伙就这么嫌弃我们,我们跟你一样,不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我这么做还是为你多增加一层身份呢。”

    郭拙诚说道:“那我就多谢了,但还是不要你的这份好意。你有本事让我们不知道就行。”说着,他又把话题转移到前面,说道,“目前边境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我们不别太着急。只有出现问题才正常,说明我们是在一步步发展,不出问题才不正常呢。”

    (感谢kel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1154章局势剧变

    郭拙诚继续说道:“俗话说堵不如疏,如果我们一味禁止老百姓的流动结果未必明显,肯定会造成老百姓对我们的不满。我认为我们的政策应该更多地注重于疏导,注重于引导,注重于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只有等我们的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发财了,他们在家乡赚的钱不会比在边境地区赚的钱少,他们才不会远走他乡,他们逆着我们的要求进行流动的情况也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好转……”

    李关定显然失望于郭拙诚阻止他将国安人员安插进天华集团,心里多少有点不满,再也不愿意和他在经济方面、地方政策方面磨蹭,不愿意和他浪费时间谈与他工作无关的事情。

    他说道:“郭主任,我们可以谈点别的吗?”

    郭拙诚心里已经有了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谈话,说明李关定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放心了的他笑着说道:“我们不说得正有意思吗,?怎么就不说了?说真的,我还以为你很有经济学家的本事,或者说你完全胜任在政府里担任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一定会称职。”

    李关定郁闷地说道:“行了,行了,我现在还没有改行的打算。等你当了我的领导了,你再把我调到其他部门吧。”

    他才不愿意改行呢,国安局局长多好啊,外行人也许不知道,但作为他本人还是很喜欢这一行的。

    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李局长,那你今天打电话来找我什么事?”

    李关定说道:“这段时间你知道阿富汗战场上的情况吗?”

    郭拙诚愣了一下,说道:“阿富汗?那里不是入侵的苏军和阿富汗抵抗组织在对打吗?与我郭拙诚有什么关系?难道阿富汗组织最近吃了大亏,溃不成军了,希望我国在军事上直接援助。这恐怕不好吧?”

    李关定说道:“恰恰相反,现在苏军接连吃了几次败仗。阿富汗的局势很可能有变化。”

    郭拙诚笑道:“那很好啊,苏军吃亏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他们死的越多,他们的国力就衰败得越快,就越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就越能够拖垮他们的经济,到时候我们就……”

    说到这里,郭拙诚突然停止了说话,吃惊地问道:“你们得到情报。苏军可能会吃大亏?”

    李关定冷笑道:“哼!你说啊,继续吹牛啊。……,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苏军很可能吃大亏,如果我们不插手的话。苏军的损失很可能数以万计,甚至十万级。”

    郭拙诚立即说道:“这可不行!损失太大了,苏军很可能会就此缩回去!……,你们真的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请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苏军为什么会接连失败?”

    苏联是中国的敌对国家不假,但他们是也美国和欧美国家的敌人,而中国和美国却是面和心不和。从根本利益来说,中国和欧美国家也是敌对的。因为地球只有这么大,资源只有这么多,一个集团占据的多。另一个集团占据的自然就少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除非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国民过得如欧美国家好,除非欧美国家也真的良心发现自己占的太多,不再紧逼中国。否则的话中国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中国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按理应该占有世界四分之一的资源。但这个理是没有人跟中国人讲的。西方国家几千年来都是喜欢抢别人的、夺别人的,占的越多越高兴,抢得越多越得意。他们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什么良心,只有拳头,典型的欺软怕硬。

    有人也许会说世界将变成一个村庄,通过贸易来进行分工,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加工来养活自己,为西方国家提供产品。但是,这个只是一个善良的想法,只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中国不会答应,西方国家也不会答应。

    中国不答应是因为中国人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凭什么我们中国人要靠赚血汗钱养活自己,还要承担环境污染和损害健康、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责任,这个代价太大了。

    而西方国家不同意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把命运把握在别人手里:短时间里从中国拿取产品可以,但长期不行。谁知道中国什么时候醒悟过来卡着不卖,或者因为战争冲突什么的打贸易战,那没有加工厂的西方国家怎么生活?而且谁也保证中国不会在科研、金融等领域赶上来,不与西方国家抢夺这方面的市场?到时候中国什么都行了,什么都不求西方国家了,他们连睡觉都睡不着了。

    重生而来的郭拙诚可是知道西方国家是一群什么东西,好处一点也舍不得放弃,只想什么好处都占尽,时不时发动经济战、金融占、贸易战,从而大肆掠夺发展国家的财富。如果这些文明的战争达不到目的,他们就直接发动军事战争,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消灭伊拉克;以不听招呼、利比亚元首名声不好的原因来摧毁利比亚;接着又以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为借口要推翻这个政府。

    至于他们是不是搞错了,借口是否站得住脚,他们是不关心的。比如伊拉克被美国为首的军队摧毁后,翻遍伊拉克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美国所指责的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伊拉克推翻就已经推翻了,萨达姆也给吊死了,就伊拉克纳入了自己的小弟行列,其他的干脆不敢,其他国家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因为总不能要求美国把伊拉克复原,也不能将死于非命的萨达姆一家再活过来。再说,你要求美国这么做,他们会这么做吗?他们连道歉做做样子表示做错了都懒得做。

    很多人都相信西方国家是善良的,是其他国家的典范,他们创造并遵守普世价值。比如他们打下伊拉克之后就撤军了,并没有永久地霸占在那里,甚至连伊拉克的官员都不是他们安排的,而是进行了选举得来的。中国还在伊拉克的重建中抢到了不少项目。

    但郭拙诚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他们才是一群真正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他们有时候之所以不杀人,之所以摆出一副温和的样子,是因为他们暂时杀不了,能力还有所不逮,只好暂时忍让。只要他们认为可以杀了,不用担风险了,他们的狰狞面孔也就露出来了,他们的炮弹就开始在那些不听话的国家头上轰炸。

    美国他们之所以不在伊拉克长期驻军,并不代表他们就此放弃了伊拉克,并不是给了伊拉克人民自由就轻轻地离开,摆摆手,不留下一片云彩。他们确实没有留下一片美丽的云彩,而是留下了一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汽车炸弹,到处都是自杀袭击,几乎每一个月都有死伤的消息出来,很多无辜的市民,包括妇女儿童被炸死。

    美军自然不会愿意在那里死伤自己的士兵,长期驻军不但名声不好,而且还要承担昂贵的军事费用,要面对死亡,他们哪里有这么傻?反正伊拉克已经属于他们的阵营了,他们内部愿意闹腾就让他们闹腾去。相信他们闹腾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会闹够了,最多就是把伊拉克闹成无人区,死得差不多了也会安静下来,到时候再去收拾就行,反正地底下的石油、伊拉克的战略位置是消失不了的。

    中国也好,俄罗斯也好,在伊拉克抢到的那些重建工作的订单,那都是小儿科,相对拿下整个伊拉克这个西瓜而言,中国获得的也只是一颗小小的芝麻而已,美国人正好也忙不过来,让中国帮忙正好,还能得一个好名声呢。

    在郭拙诚心里,西方国家就是国家,虽然绝对说不上好,但也不能说他们太坏,因为他们就是为自己服务的,为自己的国民谋利益的,无论是入侵别的国家还是对其他国家横加干涉,都是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服务的,对他们的表现用不着气愤,甚至都用不着失望。

    国家本来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

    也就是说,中国也应该变成西方国家这个样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应该从别的国家掠夺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包括资源、人才、名声,甚至漂亮的风景、没有污染的环境,能够夺就要夺。

    既然如此,西方国家与中国就是天生的仇敌。苏联是西方国家的仇敌,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可以与苏联交朋友。

    只是与苏联这个“朋友”成为朋友可得有一定的胆量和智慧,否则你有可能被这头贪婪的北极熊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但是,如果与这头北极熊死扛的话也是极其不明智的。如果赤膊上阵跟苏联绝对,即使自己获胜也将奄奄一息,得好处的只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感谢漠孤烟、jerryw1975、kel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155章中国出手?

    中国最聪明的做法当然是鼓动西方国家、苏联相互斗;中国站在旁边看热闹;一边为他们加油;一边时不时递给他们一根棍棒、递上一把砍刀。

    等他们身上被砍下一块肉、卸下一条胳膊或一条大腿的时候;咱们就假惺惺地哀叹一声;表示一下同情;然后将这块肉、这条胳膊或这条大腿拿去烤了吃。

    其实;相对西方国家而言;中国有理由和苏联保持比西方国家更好的关系;原因很简单:

    首先;中国和苏联的地理形势决定了两者最好保持良好关系。中苏是有漫长边境线的邻国。两国只要对抗;双方的边境地区绝对都应该成兵百万以上;因为漫长的国境线需要这么庞大的军队来维持;也只有上百万的军队才能守护这么广大的地区。

    而且面对于苏联;中国在地形上处于天然的弱势。苏联的国土是从西部、北边来包围中国的;中国的重要战略位置如厩、海津市、哈尔冰等都在苏联中短程导弹的覆盖之下;从外蒙发起进攻的话;坦克用了多少小时就能冲击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而苏联的莫斯科等大中型城市都在遥远的欧洲;中国要威胁它们;非得用远程导弹、洲际导弹不可。

    苏联用价值相对较低的中短程导弹轻易可以对中国的大中城市进行饱和攻击;中国用远程导弹、洲际导弹轰炸;不说国力能否承担;就是精确度也不可预计;说不定某一枚导弹失的打到人家芬兰、瑞典或丹麦去了;那乐子就大了。

    如果中苏对峙。吃亏的绝对是中国;苏联可以好整以暇;从容应对;即使丢失了一部分国土;根本无关痛痒。可是。中国在北方的边境一旦遭到入侵就会胆战心惊;因为厩直接暴露在对方的兵锋之下。

    六十年代幸亏有太祖、周首辅以及一大群从战场上走出来的领导;这才敢在苏联的威胁下安然入睡;这才敢与苏联撕破脸皮对着干。

    如果中苏对峙;中国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无法估量的精力来应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的中国跟苏联搞好关系是有理由的;是有现实需求的。

    其次;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对中国的内心需求是少的;也就是说苏联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内在推动力相对西方国家要小得多:苏联国土面积巨大。真正可谓地广人稀;资源极其丰富;在其他国家的每一寸国土上挤满了人口时;苏联还有很多地方还没有人涉足;很多地区还是无人去的原始地带;还有天量的资源等待他们去勘探、去采掘。无数的上等木材因为无人砍伐而腐朽;无数的煤炭在自燃。无数的水力资源在白白流淌……;因为人家根本不在乎;实在太多了。

    面对中国人满为患而资源贫瘠的土地;苏联人的愿望还真不强。

    而资源更贫瘠;土地开发更成熟的西方国家反而有点垂涎中国这块“地大物博”的土地;即使他们不想占有这块地方;也因为害怕中国庞大的人口流向西方;故而必须对中国加以防范;对中国设置重重阻碍。

    正因为如此;郭拙诚看到了中苏关系的微妙。中央大佬也看到了中苏关系的微妙;这才有了李关定打来的这个电话。

    前世的时候;中央大佬一样看到了这个微妙;一直与解体后的俄罗斯保持了友好关系;一直在国际大问题上共进退。

    只是这头北极熊极不老实。往往说出的话没多久就食言了。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中;前期的时候话说得很牛皮、很硬气;又是喊抗议又是又是喊派兵;其言行远比中国的谴责要强硬得多。

    但等西方国家真正动手的时候他们一下就缩回去了;屁都不敢放一个;多次把中国扔在干岸上;面对西方国家的战争“胜利”;面对一个个中东国家被美国收拾;中国很是尴尬;进退不能。

    与这种国家打交道必须小心又小心;否则很容易被人家出卖;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但是;中国还得利用他们;还得让他们为中国的利益服务。

    李关定打来这个电话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中国不能坐视苏联损失太大;不能坐视他们灰溜溜地滚回去。

    一方面中国不希望苏联就此从阿富汗脱身;从阿富汗这个战争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将来没有其他“更好”的地方和方式来消耗他们的军力、国力和资源。特别是不希望苏联撤军后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苏联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如果苏联在阿富汗发生惨败;以至于灰溜溜的回去;西方国家就会因此大松一口气;对苏联的惧怕就会荡然无存:作为一国正规军;装备超牛、人数超多;还干不过一群抵抗组织;那这军队也太菜了;有什么值得惧怕的?虽然这些抵抗组织得到了美国、中国的支持;名义上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战斗力并不比普通国家的军队差;但他们终究抵抗组织;终究不是正规军。

    如果西方国家不怕苏联了;他们对中国的依赖就会大大减少;中国与西方国家谈判的筹码就会减少很多;中国想从西方国家得到高端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危及一些本已经展开了军事合作项目;这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因此;中国有理由有必要不让苏联损失太大;有足够的原因将苏联留在阿富汗;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他们的国力慢慢熬干;将他们慢慢煮死。

    可是;前世的苏军在阿富汗并没有真正军事上的失败;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失败;国力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这才撤军的;这世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面对郭拙诚的询问;李关定回答道:“苏军之所以连连失败;主要是因为我国和美国加大了对阿富汗抵抗组织的援助。他们得到了大量训练的同时也得到比美国还好的武器装备;特别是美国方面加大了资金援助;接收了很多国外雇佣军;加入了不少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是其战斗力大涨;特别是美国为抵抗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卫星图片;派出专家告诉他们如何研读图片;使他们对苏军的行动了如指掌。

    另外;随着苏军出国后对世界的了解;他们发现不但西方国家比他们发达得多;老百姓的生活比他们富裕得多;就是我们中国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开始接近他们;很多地区的老百姓远比他们还富裕。按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中国就会全面超越他们。甚至在武器装备上会比他们更高级;性能更好。

    从抵抗组织手里他们缴获的物资和武器远比他们的好;这些乌合之众吃香的喝辣的;吃穿用比他们还好;而且抵抗组织为了逃离苏军的打击可以随意扔掉崭新的武器;并能在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表现比苏联正规军还正规军。他们都不敢也舍不得扔掉性能并不出色的武器。

    这一切都让苏军的士气大降;士兵对战争都产生了厌恶感;对前途也失去了信心。不少士兵甚至军官都有向抵抗组织出售情报的;甚至有士兵叛逃到抵抗组织这边;让抵抗组织针对苏军的漏洞进行了几次有效的偷袭。

    昨天;抵抗组织在苏军一个叛逃军官的指挥下;袭击了苏军的一个师部;不但俘虏了苏军的师长、师参谋长;还炸毁了进剿苏军的后勤基地;让已经进山清剿的部队陷入了群龙无首且断粮缺弹药的地步;形势岌岌可危;而救援部队因为距离远、路况复杂且敌情不明而一时赶不到;最多派出战斗机壮壮胆。

    更为危险的是;这两个被俘虏的高级军官受不了严刑拷打和移民美国、获得高额赏金的诱惑而投降了;向抵抗组织提供了苏军的大量机密;让抵抗组织看到了消灭进山清剿苏军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大增。信息传到美国;美国一样大喜过望;他们派出的军事专家已经前往战场;各地抵抗组织和不同类型的游击队也在美国的命令下朝该处集结。”

    说到这里;李关定明显有点不满;说道:“对于这件事;美国方面是瞒着我们的;显然他们也知道我们中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我们还是通过我们的情报人员和一些中间人士获得的消息。”

    对美国隐瞒这些情报;郭拙诚很理解;现在谁不对别的国家瞒一手?谁心里不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反正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郭拙诚笑道:“既然他们瞒着我们;正好啊。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有理由回复他们。……;李局长;请问上级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又要求我做点什么?”

    说着;他又笑了;说道:“我知道;你们又是要我去当告密者;利用我在国外的人脉;神不知鬼不觉地让苏联上面知道这件事;对不对?”

    第1156章工作移交

    郭拙诚有自知之明;他还没有自大包办一切的地步。这种事情的处理中央大佬比自己熟悉而内行得多;而且他们也知道他的特长;在这种事上不会征询他的意见;能通报一下就不错了。

    至于派他去阿富汗战场;更是不可能。

    上次他去贝卡谷地带着中国和伊拉克的特种兵与以色列对阵就已经被上级警告;当时就明确规定他不许上战场;现在怎么可能将他派往阿富汗帮助苏军?一旦苏联得知了郭拙诚的身份;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带往莫斯科;就是损失那一万多苏军也在所不惜。

    现在谁不知道郭拙诚是一个宝?

    如果让苏联人把他给绑架走了;那中国就亏大了;真可谓丢了夫人又折兵。

    李关定也笑了;说道:“你猜想的没错;就是请你利用你的人脉把目前的消息传递给某些人。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人帮助他们。”

    郭拙诚问道:“帮助的对象是我的人还是苏军?”

    李关定道:“你的人还需要帮助吗?你不可?(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