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27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只要没有倒闭,他们就心存侥幸,就愿意死守在企业这里,与周围的企业和城镇居民相比,他们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再说,大家都相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相信国家会让一个大型企业倒闭。”

    郭拙诚说道:“是啊,国企的改革真的困难重重,谁也不敢说自己有绝对的把握。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有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我们动手早,我们的企业还远没有达到苏联国企那么困难的程度,而且现在三机部所属企业的改革在先,让不少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感情的阻力因此而减少了不少。

    除了这个时间因素,我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现在国内对产品的需求很旺盛,特别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产品需求量很大,我们很多困难企业可以趁机转型,生产一些民用产品,生产轻工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安置很多工人,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过于担心工人失业的问题。

    可以说,现在对国企改革正是时候,如果等到民间企业一哄而起将轻工产品市场、民用品市场给占据了,那么国企改革就困难多了,转型更是难上加难,你都不知道生产什么好,不知道转型之后会不会比现在更惨。”

    虽然郭拙诚知道中央领导安排自己父亲去龙江省主管全面工作,但其重点是主管龙江省的国企改革,应该在领导面前多说困难,多强调改革的艰难,这样的话对父亲今后的工作有好处,可以让父亲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改革成功了,说明他有魄力、有能力,功劳巨大,战绩辉煌。如果失败了,说明改革的困难很大,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客观原因,实在不是人力所能为,将来也没有什么责任。

    但郭拙诚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将父亲推上位是他的既定目标,而上位的途径只有华山一条路,必须靠政绩上去。可以说这次郭知言要在龙江省政府一把手的位置干下去,并成为省委书记之后进一步上升,国企改革必须成功,不能失败,至少要比其他官员主持改革要好,没有退路。

    既然如果,郭拙诚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说出改革的利弊,说出父亲面临的困难和有利因素,这样才能完全取信于领导,取信于其他官员。

    郭拙诚还知道中央大佬让父亲去主持这场改革,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并不是真的完全信任父亲才这么任命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帮助父亲完成这个工作,所以自己也得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信心、有把握。

    (感谢001的大赏,感谢漠孤烟、kel、aa2012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189章中央大佬的微妙心思

    如果自己一味地讲困难、讲条件,固然可以为父亲将来失败留下后路,留下替自己辩解的理由,但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因素。不但会被官场上的同僚们鄙视,还会让中央领导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办法,怀疑自己纯粹是为了父亲升官而升官。

    听了郭拙诚正反两方面的说明,虞罡秋果然放心了,他说道:“小郭,你能看得这么全面真不错。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评价,你就一定能找出合适的改革办法。我们将龙江省交给你父亲就放心多了。虽然你父亲的经验丰富,党性原则强,接触了很多新生事务,但我们还是希望他能更进一步。主管一省的全面工作可不是一个开发区、一个地区所能比拟的。”

    郭拙诚点了点头,说道:“我清楚。”

    虞罡秋说道:“那就这么定了,等中央组织部对你父亲考察后再宣布,你回去之后好好琢磨一下国企改革的事情,好好向你父亲建言,我相信龙江省的国企在他的领导下能打一个翻身仗,能够呈现昔日的辉煌。那些大企业可是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为国家的发展牺牲了很多,我们希望他们能越来越好,而不是出现倒闭和破产。……,哈哈,你心里不会有什么不平衡吧?”

    郭拙诚笑道:“怎么可能不平衡?升官的是我父亲,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是郭拙诚的内心话,相对自己升官而言,郭拙诚更希望父亲能早一步升官,因为郭拙诚知道中央将出台很多新政策,特别是对官员来说将有很多限制,中央领导的职位不能搞终身制。到了年龄后他们将退休、离休,而地方上的干部则更严格,一般来说省部级以下的干部将在六十岁时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至少得离开实职性岗位,最多到人大、政协等部门工作。省部级的也就是六十五岁,推迟五年而已。

    父亲郭知言当然还远没有到六十岁,五十岁不到的他还有十多年可以努力升官,可是官员的升职可不是真的严格按时间来,主要官员只要错过一次机会就是要等待一届五年。现在父亲郭知言只是省委委员。即将升为省委常委到不是常委,这道坎迈过去的话要几年才可能升为省长、省委副书记这类,如果再往上升就得再有五年。

    如果没有自己,父亲郭知言凭他的年龄和政绩当上省委书记、中央领导都有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可是有了自己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自己铁定要晋升的,自己铁定要成为省长、省委书记甚至中央领导的。

    如果自己先父亲一步升到中央委员,无论是避嫌还是为了不惹别人说闲话,父亲郭知言就不可能再升为中央领导了。因为父亲政绩再大也不过是一般的官员,他的能力再怎么出色也只能算是优秀官员,并不超出其他官员一大截。不升他的官其他人一不会感觉有多大的损失,三条腿的蛤蟆难找,能当官的人却多如牛毛,凭什么郭家一定要有两人升那么高的位置?他上去不就是因为有一个能干的儿子吗?

    完全可以断定。如果强行将郭知言升上去,周围的官员肯定会说三道四,国内媒体也许不会说什么,但国外媒体肯定吵翻天。肯定对郭拙诚的声誉也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如果父亲先升官,别人就不会说什么。等到父亲在上面的位置坐稳了再升郭拙诚。那时候就没有多少人说什么了。因为郭拙诚的能力是有目共睹,他不升职谁拍胸口敢说自己可以升?虽然说国内升职不是凭能力来,但在同样有上级领导关照的情况下,同样受领导青睐的情况下,有本事的有能力的人升职自然就快,在一定程度上优先升职那些有本事、有政绩有担当的人。

    这样一来,郭家父子升官就水到渠成了,惹来的非议就少了很多。

    可以说,郭拙诚在这方面也是有私心的。

    郭拙诚的心思虞罡秋又怎能不清楚?中央领导这么做未必就没有通盘考虑这些情况?对于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他们不想压制,但也不能凭借政绩而一味地提升,如果真的让郭家父子两人同时进入九大长老之中,对中国的政治也许是一件幸事,但也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央大佬们可不敢冒这个险,但他们又必须给郭知言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太高了固然不行,但太低了也不行。

    郭拙诚不知道的事,中央大佬们经过估量,决定了让郭知言主管一省,当上中央委员,先干省长,干满十年再干省委书记,然后就在这一等级调动位置,或各部部长或部委主任。

    至于郭拙诚的职位就不限制了,他能升到什么职位就升到什么职位。

    虞罡秋起身想给自己倒点水,郭拙诚连忙抢过他的茶缸,快速走到办公桌旁边提起竹壳保温瓶为他倒了半杯开水,然后走过来递给他。

    虞罡秋接过茶缸,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你们琼海岛夺得奥运会举办权的可能性很大,对此,你有什么计划,希望上级组织做些什么工作?你还不知道吧,就在刚才你来之前不久,美国奥委会一名委员以私人名义给我们体育总局的领导人打来电话,说是支持我们中国获得举办权。加上以前苏联的承诺,现在奥委会有投票权的国家基本都已经明确答复,可以说这次举办权已经是我们的了。这件事如果不在我们国家举办没事,一旦在我们国家举办,就必须办好,这是有关国家声誉的问题,不容有失。”

    郭拙诚说道:“我们琼海岛的人手太少,有关组织工作我们目前只能提建议,提想法,还需要国家组织有关人员帮助我们。目前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情,一是场馆建设,一是运动员培养。场馆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安排,除了体育主场要**建设投入巨额资金外,其他场馆建设可以和学校、企业联合起来建设,举办之前可以让企业、学校使用,只在举办奥运会之前一个月或两个月进行简单的维修、装饰就行,奥运会闭幕之后可以永久地交给他们使用。”

    郭拙诚说道:“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培养运动员,奥运会在我们这里举办,如果成绩太差的话,咱们面子上不太好过。我建议我们在全社会掀起一场人人参与运动的热潮,大力宣传运动的好处,鼓励各学校、企业、单位选拔运动尖子,省体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增加资金对这些尖子进行重点培养。

    这一段时间,我对我国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让人对我国的体育项目进行了评估。我们在体操、举重、射击、排球、跳水、击剑等项目上有优势,在跳高、女子篮球、手球等方面的水平也不错。这些项目可以作为重点来培养,可以投入巨资,不但要给他们优厚的条件训练,还要让他们走出去,去国际赛场上见识见识,与国外的教练进行技术交流,让他们学一学英语,这样才能让运动员知己知彼,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成绩,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郭拙诚的意思就是一个:对中国运动员进行职业培训、职业训练。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中国运动员基本都是职业的,除了体育运动就是体育运动,并不存在真正的业余运动员。

    中国运动员的生活水准虽然远高于普通人,吃的很好,运动条件也不错,因为条件的限制,他们与国外运动员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饮食方面还不科学,对运动员增加营养还没有摆脱吃大鱼大肉这个传统的进补办法,运动器材也都是因陋就简,只要能用就继续用,至于出国参加比赛、进行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很多运动员直到参加国际赛事了才出去一趟,以至于不少运动员在国内的水平不错,一旦进入国际赛场面对成千上万的外国人,他们就大失水准。

    以前是国内国际形势不容许运动员大批走出去,不但是资金不足,而且是没有几个体育发达国家愿意接待中国运动员,更别说进行平等地交流了。中国人又很讲究自尊,很好面子,外国人不邀请,中国运动员就不出去,以至于中国运动员都是关在家里自己练。

    现在条件改善很多了,资金相对充足,国际关系也很好,最主要的是郭拙诚手头掌握的几家公司完全有财力、人脉、能力安排中国的一部分运动员走出去,可以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进行友谊赛、对抗赛。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组织运动员出去也不是纯粹赔钱的事情,可以通过广告等方式收回一部分投资。

    所有人都知道,体育也是体现综合国力的一条途径。当国旗一次又一次在体育场馆冉冉升起,当国歌在体育场多次奏响的时候,体育比军事行动更能打动人们的心,更容易让人觉得国家的强大。

    为了为国家增光,郭拙诚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部分资产,愿意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

    当然,他也能从这些方面收获自己的名声,能在更多人心里刻下他的名字,对他将来仕途的升迁肯定有益。

    第1190章与副总理的交手

    虞罡秋爽快地说道:“行,你把你的详细计划尽快写出来,我们让有关部门研究一下再进行运作。办国际性的运动会是一件好事,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要办得过得去,我们的运动员在体育项目中也许拿不到多少金牌,但至少比赛的场面要热热闹闹,要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热情好客,要让他们觉得我们中国人爱好和平。资金方面我们也不能太小气,不要你个人掏太多。当然,呵呵,你不掏一点也不行,谁叫你的钱这么多呢。”

    郭拙诚笑着说道:“这次我就不跟你讨价还价了,国外的费用我包了,不过,运动员的服装、国外比赛的运动器材什么的我也包了,而且一包就是十年。这个你不反对吧?”

    虞罡秋惊讶地问道:“一包就是十年,本来我会认为你掏钱吃了亏,可看你这说话的样子,似乎你占了便宜。你承包运动员的衣服、器材是不是有钱可赚?你这家伙就如狡猾的狐狸,我不得不留一个心眼。”

    郭拙诚苦笑道:“老领导,有你这么说一个下属的吗?有你这样对一个忠心耿耿的革命同志如此怀疑的吗?”

    虞罡秋笑着说道:“如果是其他人,我这么怀疑你确实不对,我应该首先对你表示真心感谢。可你不同,你这家伙心里的弯弯道道很多。谁知道你打什么主意?其他人包服装、器材肯定是亏本,但你未必,谁要说你能从石头里榨出油来,我信!”

    郭拙诚微笑道:“你意思是说我刚才的表情不到位,没有骗过你啰。”

    虞罡秋用手点着郭拙诚的脑袋说道:“你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你这是故意露出破绽让我知道这里面有鬼,然后你又花言巧语来哄骗我。骗我点头。等到这事定下来之后,等我终于知道里面有很多鬼名堂的时候,你就会说当时我是知道情况的,已经征得了我的同意,没有哄骗我,对不对?你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我们防不胜防。说吧,你承包运动员衣服、器材的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郭拙诚笑道:“虞副总理,你太精明了。我的一点小心思都被你瞧得干干净净。真让我出了一身冷汗。”开完玩笑,郭拙诚说道,“我其实就是想利用运动员来为我的企业打广告,在衣服上印企业的商标图案、公司名称。”

    虞罡秋认真地问道:“这有多大效果?现在有电视的人家可不多。仅仅凭比赛场地那些观众,能有多少人看到?”

    郭拙诚说道:“我的广告是打给外国人看的。外国现在的电视基本普及。另外,我不但会购买中国运动员的广告权,还会买外国运动员的广告权。如果只买中国运动员的广告权当然会亏本,中国运动员出去的机会不多,中国现在又没有多少电视机,但我买下十年的广告权就不同了,用不了十年中国的电视机就会普及。家家户户都会有电视机,广告效果就出来了。到时候,我就能大赚其钱,或许还能把现在的投资都给赚回来。老领导。你不会反对吧?”

    虞罡秋说道:“如果真是这样,我同意。一个国家总欠一个私人的钱不是好事。再说,这是你的目光深远,你对中国的前途这么有信心。愿意将宝押在未来,我作为你的领导总不能不充满信心吧?总不能阻止你这形同赌博的决定不是?行。我同意了,同意你包办他们的服装、器材,包办十年就包办十年。有了好的服装、好的器材,我估计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会高兴得直跳,这也算我们国家为他们做一件好事。”

    郭拙诚笑道:“我就知道虞副总理很大气,不会斤斤计较这些小事。要不,给我十五年?我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几所体育培训学校什么的。”

    虞罡秋“怒骂”道:“小子,你可不要得寸进尺,十年我都觉得有点亏。给你十五年,到时候我不在位,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指着我的脊梁骂我这个老不死的。就是死了烧成骨灰,别人也会说我是卖国贼,我可不敢答应你。”

    郭拙诚笑了笑:“真是这样吗?那为了你的名声,我还是不要了,你们自己去买衣服买器材吧。”

    虞罡秋当然知道郭拙诚是开玩笑的,如果他真的想时间延长肯定会之前说出来,哪有把好处说尽了再要求延长的,就是傻子也不会这么做。因为他知道郭拙诚再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也不会太占国家的便宜,吃相也不会太难看。

    他说道:“组织运动员出国培训、比赛、交流的事情就劳你们费心了,这些费用肯定相当大,十年的广告费未必能弥补,大家心里都有数,反正你家大业大,亏点没什么关系。”

    郭拙诚确实是开玩笑的,他只是把自己的吃亏说在明处而已,毕竟近十年的广告效用很难有多大,他现在也只是估计,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大的。

    谈好奥运会的事情,两人又谈了夜明珠岛成立国家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实在有点儿戏,但在那里成立一个国家对中国是有利的,特别是对中国海军的建设和成长,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保护,对中国远洋船队的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好处,国家还是乐见其成。

    再说那块地方本来就不是中国的,属于太平洋岛国,目前在美国的势力范围内,以前的时候中国的影响力不可能深入那么远。一旦那里成立了一个亲中国的国家,中国就能利用它来发挥影响,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多了一个帮手、鼓吹手和炮灰,何乐而不为?夜明珠岛一旦在国际上取得一定的声望,不但可以帮助中国在南海诸国和太平洋岛国中间说好话,能减少因为中国对外扩展而在这些国家产生的怨言,而且中国还能利用它作为联系西方国家的跳板,以备某一天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恶的时候使用。

    中国要崛起,这是无疑的,无论中国的崛起如何和平、如何温柔,都势必影响一些国家的利益,将来不可能不让某些国家产生怨言,不可能不使某些国家产生恐惧和害怕,这就需要有第三人帮中国去说好话、去斡旋、去调解。

    中国和美国的最终利益也是冲突的,目前因为苏联的咄咄逼人而团结在一起,但一样存在斗争,存在利益的争夺,一旦如郭拙诚所说的苏联将崩溃,那么西方国家就少了一个对手,他们就会寻找新的对手,而这个对手只能是中国,这是中国庞大的人口、中国的实力、中国的体制、中国的地域决定的,其他国家不能也不配做这个对手。

    在最恶劣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双方都信任的国家来传递信息,为中国说公平、公正的话。

    虞罡秋感叹地说道:“对于夜明珠岛建国,我们可是喜忧参半,特别是对你,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夜明珠岛建国对中国有好处,至少是现阶段有巨大的好处,可是,又关系到你,只有你在岛上发挥影响力,对中国的好处才大,可如果你在岛上发挥影响力,国内的其他人又担心你出卖祖国的利益,消息传到民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说三道四,还不知道有多少闲话针对你,有可能还毁了你。”

    郭拙诚说道:“担心和忧虑?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我是不可能丢下这里的工作去那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的。那里毕竟不是我的名义成立的国家,我也不会,或者很少上那个岛,也不会占用工作时间处理岛上的私人事情,除非国家需要。只要我国的媒体不公开,等到民间都知道这事真相的时候,我也许已经退休了,那时候还不无所谓。”

    虞罡秋不解地问道:“你退休了?你现在才多大?要退休可是要需要五六十年,至少四十五年吧?”

    郭拙诚却说道:“根本用不了这么久我就得退休,至少得退出政坛,退出官场。当然,我退休的话,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该走了。现在你们不是在酝酿出台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制度吗?我想随着这个制度的出台,没有人在一个重要职位上干多久吧。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再高也有下坠的时候。

    一个人人在重要岗位上呆十年?十五年?最多最多二十年吧?到了这个时间无论是有多大的能力,无论他是多么睿智,我认为他都得下。依我看,其实在重要岗位上最多呆十年就足够了,任期两届。我就不信十亿人口的大国就只有某一个人适合担任某一重要职位,就只有他来领导别人才不会出乱子。一个人长期恋在一个重要位置上就容易产生**,就容易形成小集团、小团体,里面就鱼目混珠,就鱼龙混杂,甚至藏污纳垢。”

    这是郭拙诚第一次就领导人任职时间长短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对轮流当权的态度,同时也暗示自己将来即使真有机会向上更进一步,也不会贪恋权位。

    (感谢kel的打赏,感谢浙江台州、军仔1970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191章安排新官位

    当然,郭拙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说明自己不会因为要到夜明珠岛上当所谓的国王而置这边的工作而不顾。

    虞罡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玉帝,谁长期占据一个高位也不能成为普渡众生的观音。可是,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还不能cāo之过急。”

    郭拙诚理解地说道:“我知道,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有老百姓的习惯问题。老百姓就希望能有老领导在位才感到安心,才觉得会稳定。废除终身制并付诸实施,需要领导们巨大的勇气,也需要领导们做出更多的牺牲。”

    虞罡秋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问道:“有时间到龙江省去调研吗?你先去了解了解一下那里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情况,心里先有一个底,到时候跟你父亲也好谈。”

    郭拙诚说道:“您不说我要申请去。现在琼海公署那边事情还不多,有褚绪基、文保衡两人在那里负责,一切工作都能正常运转。”

    虞罡秋笑道:“看来你很信任褚绪基、文保衡等同志,你都快做甩手老板了,天南地北地到处跑。”

    郭拙诚说道:“那是当然,他们思维开阔敢担当,而且组织原则强,我自然信任他们。可以说,他们现在就已经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说主持一个公署的工作,就是坐在更高的位置上他们也能胜任。”

    虞罡秋半真半假地说道:“小小的公署集中了这么多人才,这可是一种变相地浪费。我们正好想调一位同志出来,你的意见呢?”

    郭拙诚说道:“虽然我舍不得,但还是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不过,我可以提一下有关建议吗?”

    虞罡秋道:“想调他们去帮助你父亲?”

    郭拙诚笑了,说道:“知我者领导也。国企改革可是zhèngfǔ这几年的重头戏,甚至可以上升到改革成本的高度。国企改革成功了,就彰显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国企改革不成功,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虽然不能由此断定改革开放失败,那只是也是一种遗憾,一种巨大的遗憾。现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可谓成果辉煌,但工业领域的改革还任重道远。”

    虞罡秋说道:“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你不说我也清楚,这不,我们都把你给派上去了,明知道琼海岛的工作非常重要,比一个省的建设还重要,能否在南海各国建立起中国的威信,能否让我们广袤的海疆稳如磐石,琼海岛是关键中的关键,但为了国企改革,我们不得不让你腾出一部分精力来。你就不要再强调你父亲工作的重要性了,只要他为在龙江省闯出一条国企改革的路子,只要他在这里取得一批好的经验,就算他没有做出多大成绩,组织上也会给他做出肯定的评价。你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算计了,总不想吃亏。”

    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我还没吃亏?”

    虞罡秋突然问道:“小郭,等琼海岛的工作走上正轨,琼海行政公署升格为省一级zhèngfǔ机构后,有没有兴趣到发改委来工作?我现在兼任这个发改委主任实在有点力不从心,有点尸位素餐的感觉。应该让年轻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有能力的人来担当。”

    郭拙诚吃惊地说道:“你怎么这么说?这也谦虚得太过分了吧?这几年国民经济发展这么快,国力增加这么多,发改委可是功不可没,大家谁不知道?你作为发改委主任,更是成绩斐然。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不说别的,至少我郭拙诚是做不出这些成绩的,无论是三机部还是琼海岛都不可能发生这么多变化。虽然你年纪大,我也不吹你经验丰富,但你能接受新观点,为我保驾护航,我真的很钦佩你。没有你的指导和支持,就没有我郭拙诚的今天。”

    这些确实是郭拙诚的内心话,郭拙诚现在已经将虞罡秋当成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当成了和蔼可亲的长辈,他之所以能在地方上放手工作,能在领导面前畅所yù言,做事肆无忌惮,这绝对离不开虞罡秋这个老领导的支持、帮助甚至纵容。

    郭拙诚的很多行动在那些老干部眼里绝对是另类、是叛逆、很多还是叛道离经的,如果没有虞罡秋和最高首长在后面为他支起保护伞,如果没有他们为他遮风挡雨,他郭拙诚就是最有本事也难以施展手脚,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甚至面临生命危险,更别说成为高官了,就是当一个小小的富翁也难。

    说真心话,郭拙诚是希望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但他又不希望虞罡秋、最高首长等人真的退休,这样的话,他就少了依靠,就都了一份担心,很多时候会束手束脚,会顾忌这里顾忌那里,他所管理的地方有什么新政策出台,不说制订这些政策之前要征得上级的同意,至少在执行之前要努力说服他们,这就势必耽误很多时间,牵扯很多精力。

    一些没有绝对把握,或者大多数人不理解的新政策,很可能胎死腹中,不得不提前夭折或被迫推迟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出台。

    像请外国人拍摄《海燕号沉没》、地方申请举办奥运会、公署申请海空军进驻琼海岛、组织远洋捕捞队、关闭琼海岛上大部分国防工程等等事情,郭拙诚是不可能单独做主的,很多是犯忌的,就是省委书记也未必敢这么做,必须先找领导说明,再以组织的名义向上级打报告,等无数的领导签字后才可能进行。

    虞罡秋欣慰地笑了笑,说道:“你的意思是我还不算占着茅坑不拉屎?”

    郭拙诚认真说道:“你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谁不佩服你?谁不感谢你?”

    虞罡秋问道:“我认为你很适合当发改委主任,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省,都不利于你才能的发挥。”

    郭拙诚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说等把琼海岛的工作做满意了再说。

    ……

    告别了虞罡秋,郭拙诚还走访了在京城的几位老领导,也看望了几位朋友和昔日的部下,并到凤凰机械去看了看,最后到舅舅家看望了舅舅舅妈和刚出生不久的表弟。舅妈袁梅生的胖小子现在尚在襁褓中,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表哥,脖子上挂着郭拙诚托人在香港买的一个银项圈和一小小的长命锁,上面刻着“长命百岁”的字样。

    处理好京城的事后,郭拙诚带着从琼海岛赶过来的秘书卞凉前往东北三省调研。

    作为一个地市级领导,郭拙诚却东北三省调研实在有点不伦不类。本来他想找虞罡秋副总理要一个国家发改委巡视员的身份,但虞罡秋却说道:“你‘郭拙诚’三个字就是最好的身份,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了解什么就了解什么。没有正式的身份只不过没有人大张旗鼓地迎接你而已,我想,你也喜欢这些繁文缛节吧?吃那种几百人在一起的大宴席,还不如掏几元钱在一家小店随便吃点什么,又自在又惬意。”

    郭拙诚只好带着秘书卞凉乘火车一路低调而行,口袋里揣着三张由东北三省省zhèngfǔ办公厅开出的介绍信。这些都是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他办的。这三个介绍信必须办理,否则的话郭拙诚也许住不了宾馆,进不了工厂,有关部门也不会让他查看报表、数据,也就难以深入调查企业的情况。

    当郭拙诚还在火车上的时候,伊拉克军方发动了对伊朗的偷袭战。

    因为伊拉克这次准备充分,而伊朗毫无防备,加上郭拙诚为他们制订的作战计划很周密,动用的又是伊拉克最精锐的特种兵,所以战事很顺利,战争意图都顺利实现,不但端掉了伊朗一个师的指挥部,击毙了该师几乎所有军官,瘫痪了师指挥部,击溃了该师下属的两个团,全歼一个团,俘获了近三千战俘,斩首行动大获成功。

    乌代大喜过望。

    他一方面命令宣传部门开大宣传机器大肆宣传这种战斗的成果,在巴格达公开展示被俘的敌国官兵,一方面他终于举起了屠刀,趁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注意到这次大捷的时候,派出自己的特工悄悄搜捕那些反对他的人,秘密处死那些筹划推翻他的一些高官,连同他的弟弟库塞也给秘密地杀掉了。

    自认无后顾的乌代心情大爽,很想将郭拙诚喊过去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心情巨爽的他大手一挥,给郭拙诚划了很大一块地方,让他在这里建设宫殿,营造庄园,同时乌代还让人给郭拙诚订购豪华私人游艇、养蓄矫健的骏马,他还亲自带领一群高级官员前往波哈兹地区的中国石油城了解情况,帮助中国方面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中国工人与伊拉克当地居民、部落之间的矛盾。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192章异常的热情

    在听取了中国方面驻伊拉克的工作人员就有关情况的汇报后,总统乌代下令将几个看到中国富裕而眼红、阻扰中国勘探、钻井、运输的部落首领进行了严厉处罚,并当场签署了逮捕令。特别是他下令将一个唆使手下提著炸毁一个井架、挖断一根尚未投入使用的部落首领当场执行枪毙后,当地土著和他们都首脑都吓得脸色苍白,对中国工人的态度为之一变。

    乌代总统代表伊拉克答应中国在那里建设大型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可以在当地销售也可以直接从伊拉克口岸出口;容许中国突破在波哈兹地区的工人数量限制;容许中国工人在波哈兹地区租赁土地种植蔬菜……

    中国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让步,招聘了一批当地土著进基地当工人,容许当地人进入中国人开办的蔬菜市场采购从国内运过来的蔬菜,价格与中国工人的一样,但只限于采购者自用,不容许大量采购并贩运到外地;中方提出在当地落后地区捐赠十所学校和三所医院,由中方负责教师和医生;中方同意向伊拉克派遣农业方面的专家,指导伊拉克进行农业生产;中方承诺在伊拉克建设一条自动火炮生产线、转让火箭炮发动机技术……

    乌代总统见中方这么做,觉得很有面子,再次做出了一个让中国人惊喜的动作:伊拉克大幅降低中国采掘的石油出口税率,在原来本不高的基础上再降低百分之二十五。

    乌代总统这么做并不是纯粹让利于中国。他也是为他的国家考虑的。他的这些优惠措施就如中国前世的招商引资政策对外商的优惠,他需要的是中国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他希望的是能用一些暂时的、局部的牺牲来换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另外,他这些友好的举措还能得到中国政治上的支持,能获得郭拙诚的好感,可谓一石多鸟。

    实际上,乌代不是前世某些人所认为的穷凶极恶、贪婪愚蠢,就算他真的愚蠢,也会有精明的手下劝说他少做蠢事。

    而他们真正付出的其实就是一种他们并不稀罕的东西——石油。石油在前世的时候异常宝贵,将其看成战略物资。似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但这种物资在中东地区而言并不这么重要,就如中国的石头一般,虽然有用,能够造房子、制水泥,但实在太多,想看成宝贝也不行。

    石油在中东地区几乎到处都是,而且在这些国家内部石油的价格还真不高。如果没有欧佩克这个组织进行管理和对外联合行动,中东的石油价格会更低。中东地区最缺的是水,最缺的是粮食和蔬菜,很多人宁愿找到稳定的水源,而不是找到油田。

    而且他们都知道,地下的石油终究有采掘结束的时候。最终依赖的还是水源,还是技术,只有这些才是最可靠的,拿不可靠的石油去换取技术,换取现在急需的资金。远比将石油封存起来留待今后再采掘好。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拥有一万元。远比今后拥有两万元、五万元甚至十万元好得多,因为现在一万元不但能解决现在的温饱问题,还可以用来投资,用来增加人口,用来稳定环境,其回报远远大于将来凭石油因为稀少而增加的价值。将石油封存相当于存钱于银行,有利息而已,而现在将石油卖掉则相当于办公司……

    这个道理谁都懂,包括中国。前世的时候中国刚刚找到大庆油田,刚刚解决石油自用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向日本向一些非洲国家出口石油。不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愚蠢,不是他们不知道石油的宝贵,实在是因为没办法,实在缺钱。向日本出口原油换取外汇采购国外先进装备,向非洲出口是为了换取政治上的支持,为被美苏孤立的中国打开一条政治渠道,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在伊拉克也是这么想的,先将石油出口换取国家发展了再说。

    当中国方面又收到伊拉克给的红包的时候,郭拙诚正在前往东北调研的途中,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一个县城里呆了三天,在没有惊动任何当地领导的情况下进行的。

    他没有去大型的国有企业,也没有进其他事业单位,只是在县城里跑了跑,看了看,更多的是菜市场、百货商店,另外就是去农村看了看,看农民种地、收获。

    住的也是刚刚出现的家庭小旅馆,只要拿出卞凉的工作证就能解决问题,根本不需要拿出当地省政府开出的介绍信。实际上,卞凉的工作证也是一种掩饰了身份的,工作单位并不是琼海行政公署而是一个企业单位。这是郭拙诚通知卞凉来京时就嘱咐了的。

    等郭拙诚对这个县城的城市和农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他才离开这里,登上火车去一个地级市调研。在他想来自己这么做已经够低调了,当地人应该不知道,等他将外围的情况了解清楚之后再拿出省政府开出的介绍信,再进大型企业了解情况。

    但是,郭拙诚还是低估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敏感度,低估了他们的嗅觉。当他和秘书卞凉刚从火车上下来,站台上就已经列队在欢迎他,排在队伍前面的赫然是当地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整个火车站虽然没有戒严,但到处可以看见公安人员的身影,几个关键位置都安排了荷枪实弹的军人,上下车的旅客都被和郭拙诚所在的位置隔离开来,在另外的地方上下车。

    面对地方政府如此高的规格,郭拙诚哭笑不得,嘴里只能说你们太客气了,太惊扰你们了,我可领当不起。

    他的行政职务跟这里领导相同,级别虽然比他们高一级,但他不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不便于指责他们,更不能摆冷脸说他们把接待工作搞得太火。如果那样,那就是他太摆谱了,只是笑着说道:“如果你们去我琼海岛做客,我可拿不出这个热闹的阵势,你们可不要骂我。”

    几个人笑了笑,明白郭拙诚不喜欢这个场面。他们其实也是没办法,不知道如何接待郭拙诚才好,抱着礼多人不怪的心理才安排这么一出场景的。

    地委书记握着郭拙诚的手说道:“郭主任,欢迎你们来这里检查指导。琼海岛现在是一片热土,我们可是早就想去取经学习。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组织干部去取经了,我们不要任何招待,只请你们不藏私,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让老百姓发家致富就行。我们是要麻烦你们,哪里还敢耽误你们的宝贵时间。

    可是,现在你是来帮助我们,是为我们送宝贵经验来的,是指导我们工作,你就是我们的老师,你就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我们怎么能怠慢?过去学生拜先生不但要三跪九叩,还要给老师束修,幸亏是新社会了,我们不兴这一套,但基本的礼节不能丢。”

    郭拙诚摇着对方的手笑道:“祝书记真会说笑,今天我是受命来调研的,只是参观学习。抛开这个任务,我们琼海公署和你们地委可是兄弟单位,咱们彼此彼此,我们学习你们,你?(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