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31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江海涛则轻松地说道:“这只是发出警告信号。就看对方如何应对了。”

    马延蜀背后冷汗直冒。心里在想:“对方都装填鱼雷了,要是我该怎么应对?”

    他明知道对方不是针对自己的潜艇,但也担心被误伤,再也没有看热闹的心了。他的目光看向江海涛。

    与马延蜀一样,副艇长甚至政委都是一副紧张的神情的神情。他们也看向江海涛。

    江海涛却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不时皱起眉头在思考什么,嘴里突然喃喃地说道:“难道美国佬真的不知道印度潜艇的存在?可他们的动作实在有点像有备而来。”

    虽然声呐室的人没有将A舰标明是美国潜艇,也没有将B舰标明是印度潜艇,但江海涛自己已经将它们标注了主人。

    声呐室似乎认为马延蜀等人的神经紧张得还不够,又发来一道信息:“B号潜艇装填鱼雷!A号潜艇启动主动声呐并跟踪B号潜艇!”

    接下来的一条消息几乎使指挥舱的人都呆住了:“A号潜艇发射四枚鱼雷!”

    “啊——!”江海涛、马延蜀等人不可置信地盯着屏幕,“这不是演习啊——”

    似乎是为了解除江海涛等人的疑惑。声呐室的信息不断传来:

    “鱼雷距离B号潜艇九海里!”

    “鱼雷距离B号潜艇八海里!B号潜艇紧急下潜!”

    “鱼雷距离B号潜艇五海里!B号释放一具声诱器!”

    “鱼雷距离B号潜艇三海里!A号潜艇启动!航速十节!航向九十五度!”

    “B号潜艇发射四枚鱼雷!A号潜艇航速十八节!”

    “鱼雷距B号潜艇一海里,A号潜艇航速二十五节!并紧急上浮!”

    “B号潜艇中鱼雷二枚,二枚失的!”

    很快二声沉闷的爆炸声传来,江海涛等人甚至感到了潜艇的轻微摇晃。

    声呐室忠实的履行着职责:“A号释放一具声诱器!”

    “鱼雷距A号潜艇三海里!”

    “三枚鱼雷失的。一枚鱼雷继续跟踪A号潜艇!”

    “一枚鱼雷在A号潜艇附近爆炸!A号潜艇继续前进,航速二十四节,航向九十度,深度六十米。”

    “这家伙使出吃奶的力气来逃命!”看到这里。江海涛猛地朝马延蜀问道,“马参谋长。你说它是不是专门埋伏在这里截杀这艘印度核潜艇的?……,你们说呢?”

    说到最后,江海涛转身将目光扫向副艇长、政委等人。

    但是没有人应声,第一个被问到的马延蜀想了一会,回答道:“这怎么可能?印度可是美国用来对付我们中国的盟友,美国现在交好印度都来不及,它可是围堵中国的马前卒,他们怎么可能击沉盟友的核潜艇?难道是……难道是嫁祸给我们……”

    就在这时只见控制台前面的红色小灯亮了起来:紧急警报!

    江海涛、马延蜀等人大惊,目光死死地盯着计算机屏幕。

    “警报!一枚鱼雷改变原方向朝我艇所在方位冲来!深度一百三十米,速度四十节,距离五海里!”

    “警报!鱼雷距我四海里,深度一百二十米!”

    大家都紧张地紧盯着屏幕,脸上露出惊慌之色,有一个参谋甚至开口对江海涛说道:“艇长,我们快点开动啊。否则来不及了!”

    连副艇长也失态地朝离自己最近马延蜀问道:“走还是不走?”

    马延蜀见江海涛不但没有理睬这些人的话,反而闭上了眼睛,就强自镇定地说道:“现在启动离开也来不及了。……,别说话,等候命令!”

    一时间几个人都闭上了嘴巴,指挥舱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

    这时屏幕上再次发出警告:“警报!鱼雷离我三海里,深度一百一十米!”

    江海涛却镇定地说道:“等!”

    马延蜀听了这个命令,反而松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军官说道:“现在跑来不及,反而会因为潜艇发出噪音吸引鱼雷的引导系统将鱼雷引过来。……,不要急,我们这里有海底礁石保护呢。”

    声呐室又发来警告:“警报!鱼雷离我二海里,深度一百一十米!”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连续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很快声呐室发来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的消息:“警报解除!鱼雷在我艇上方的海面自爆!击中一块大礁石。”

    指挥舱里的人大呼一声“哇!”

    然后忘情地与周围的人拥抱在一起,庆祝着“劫后余生”。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也够让人心惊胆战的了,对爆炸引起的震荡没有人去关心。

    几个指挥者包括江海涛都如虚脱一般地坐在座位上,刚才的“狂欢”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反而抽走了他们身上的精气神。

    潜艇在深海里潜行,平时足够隐蔽,但也经常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风险,有时候被误击,有时候撞上海底石头,有时候遇到涌动的暗流将潜艇压入深海……,这些潜在的危险有时候比战争还可怕。

    过了不知好久,江海涛、马延蜀等人才回过神来,了解到美国的那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已经驶出七十多海里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高速离开事发现场,噪音比来时大得多,因此031号潜艇的声呐系统能侦测更远的距离),他们才命令潜艇上浮到水面潜望镜深度,慢慢接近那艘倒霉的核潜艇沉没海域,两部潜望镜在海面搜索着,同时放出核辐射探测仪。

    没有探测到核辐射。

    在那片海域里悬浮着一层油污,还有一些橡胶、木板、衣物等杂物。不久,他们还找到了几具漂浮在杂物之间的尸体。

    马延蜀盯着某具尸体看了一会,很肯定对江海涛说道:“他是印度人。击沉的核潜艇确实是印度的。旁边还有欧洲人,可能是那些帮助印度人使用潜艇的法国人。”

    江海涛看了一眼那些尸体,说道:“既然法国、英国违背国际公约卖核潜艇给他们印度,可美国佬又怎么将这艘核潜艇击沉?难道他们想嫁祸给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就会替他们背黑锅?这也太天真了吧?”

    第1340章悲催的印度核潜艇

    马延蜀说道:“谁知道美国佬在玩什么把戏?……,老江,我们要不要把拖几具尸体和获取一些物证进来?等回基地后,让我们的那些情报人员和领导去头痛吧,他们会绞尽脑汁来思考美国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只负责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就是。文學馆”

    “行,你来安排吧。”江海涛认同地点了点头。

    因为潜艇处于潜望镜状态,一般海员都可以担当蛙人从鱼雷管出去,所以没有几分钟两个海员就从鱼雷管里爬到外面游泳到了那几具浮尸旁,他们先是收集了一些具有明显特征或标志的小物件,然后一人拖着一具稍微完整的尸体进了鱼雷管。

    江海涛仔细地检查了拖进潜艇的尸体和物件,他和跟他一起来的情报参谋一致肯定这确实是印度的军服,不仅仅有肩章可以作证,还有内衣上的文字,特别是那块用丝线吊着的身份识别牌,准确无误地显示这具尸体就是印度的,牌上有核潜艇的舷徽、舷号,还有这具尸体的血型和军衔。

    吩咐海员将两具尸体以及相关物件密封起来保存后,江海涛又回到了指挥舱。他指挥着潜艇下潜到印度潜艇沉没的地方,打开探照灯围着那具潜艇残骸仔细看了好久。

    印度的核潜艇沉没在一片深度在一百米深左右的海底斜坡上,虽然海底的海水还没有完全澄清,但他们还是能看出遇难的核潜艇艇艏已经炸飞,指挥塔也被炸得只剩下一点蒙皮留在后面。

    指挥塔后面的八十多米的部分非常完整,现在斜靠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上,它的尾舵高高翘起,而前部又深深扎在海底深处,在031号潜艇的探照灯光下。犹如一支竖起的蜡烛,只是非常巨大,而颜色深黑。

    如果从尾舵计算到海面的距离,大约只有三四十米,真不知道这艘潜艇当时是怎么样的形态,又怎么会摆出如此样的形态。

    江海涛实在是想不到一场核潜艇大战竟然如此快就收场了,从这艘倒霉的潜艇打开主动声纳开始搜索对方到美国的那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逃离现场,前后还不到三十分钟,难道这就是古代侠客的“一剑封喉”?

    围着残骸看了约二十分钟后。江海涛他们就准备驾驶着潜艇离开。他们要离开现场到达安全位置、不泄漏自身行踪的位置后向上级报告情况。不但要汇报印度核潜艇被美国核潜艇干掉这件事本事,还需要上级拿出办法来处理这件事,他们要接受上级临时交给他们的任务。要知道核潜艇爆炸可不是小事,很可能导致核泄漏,造成大的环境污染。中国政府必须拿出对策。

    虽然所有核潜艇都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被击沉或出现事故时发生核泄漏,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核潜艇一旦出现异常后就能自动关闭核反应炉。封装核反应堆的外壳异常坚固,只要前后舱门被自动封死,即使承受三千米深的水压也不会坏掉,也不会发生核泄漏。可以保证上百年不锈蚀损坏。

    可以说核潜艇在战争中只要不被重型鱼雷直接射中这个部位,它就是安全的。

    可是,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大意,谁又能保证爆炸后不发生最坏的情况?

    江海涛他们刚才之所以过来。不顾危险过来就是勘查现在它发生泄漏事故没有。他们实在不相信印度组装的这些万国核潜艇。

    潜艇调头摆正方向进入稳定行驶状态后,指挥舱里的几个人小声谈论起来。

    副艇长不无幸灾乐祸的表情说道:“美国的那些人太残忍了,这么快就发射鱼雷。”

    马延蜀笑道:“你以为都像我们中国人这么慈悲?这件事也是一连串的误会引起的。要是我指挥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我也会这么干的。”

    副艇长说道:“那你说他们还有理由了?对方仅仅是主动声纳寻找而已。”

    马延蜀回答道:“那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开始也只是装填鱼雷啊。这也是一种警告‘语言’。阻止对方继续使用主动声纳对准它。他们不但不关闭主动声呐,反而以强硬地装填鱼雷来回答警告。美国当然就发射鱼雷了。”

    副艇长道:“他们美国能够装填鱼雷,印度为什么就不可以?”

    马延蜀笑道:“这是潜艇战的特点,后发现对方的本就处于不利地位,先机已经被别人抓到,他们就只有认输的份,要不就像刚才这样同归于尽的办法。”

    副艇长问道:“如果你是印度的指挥官,你怎么办?”

    马延蜀道:“很简单,马上关闭主动声纳,然后视情况而定,或者上浮表示好意,或者主动退走。主动权抓在别人手里,除非潜艇性能明显比对方优异,否则只有挨打的份。一味地充英雄是不可能的。”

    副艇长道:“万一是战争期间呢?”

    马延蜀道:“那就象刚才一样,立即发射鱼雷。印度的指挥官经验还不足,表现得优柔寡断,要战斗就早点下决心,这么近的距离完全可以让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也受点伤。他们发射鱼雷的时间太迟。”

    副艇长点头表示认同,要么不打要么就干脆点,潜艇最忌拖泥带水。

    旁边的技术专家感叹地说道:“一艘核潜艇这么容易就毁了,太不可置信。这么一艘潜艇至少值十几亿美元吧,虽然它是印度七拼八凑造的?”

    副艇长不以为然地说道:“十几亿美元算什么,拼装未必就便宜?金钱在这里都只是一个数字。刚才那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至少值三十多亿美元,加上它携带弹道导弹,其价值也是好几个亿。它是如此昂贵,所以它只要受到一点威胁,他们美国佬肯定就会动手。”

    马延蜀说道:“太平洋里至少沉没了五六艘核潜艇,大西洋也不少。大海吞没的钱真是太多太多了。去年不就有电视报道了苏联的潜艇在巡航事沉没吗?”

    突然声呐室发来信息:“报告,沉没的核潜艇里有敲击的声音,据我们判断不是设备发出的声响,而是人为的敲击声。”

    所有人一愣,一时间面面相觑:里面竟然还有人活着?

    但是,031号潜艇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反而是加快速度离开事故现场。

    等离开现场五十多海里后,江海涛指挥潜艇浮上水面,释放拖曳阵型长波通信电缆,利用潜艇上的长波通信系统向上级详细汇报了相关情况,然后下潜继续朝琼海岛的海军基地而去。

    这不是江海涛等人漠视生命,而是因为031号肩负着太重要的使命,他们不可能冒着031号潜艇被他国发现的危险而留在原地,也不想让美国知道他们击沉印度核潜艇的时候,031号就在旁边当看客,因为他们不知道美军击沉印度核潜艇到底是什么意思,虽然他们心里猜测到很可能是想嫁祸中国,但这些有关国家命运的大事还得上级来思考,不是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所敢随便置喙的。

    可以预见,这里的战斗发生后,美国、澳大利亚甚至日本、印尼等国都能通过被动声呐接收到爆炸信号,都会如上次郭拙诚指挥中国潜艇击沉日本潜艇一样,一窝蜂地赶到现场看热闹,调查情况,就看谁最先赶到了谁抢到先机。上次美国人因为地理优势而最先赶到,其他国家就只能在事发地点的外围转悠。

    031号潜艇可不想被其他国家的反潜飞机、反潜给逮住,到时候某些国家还不大肆宣扬印度核潜艇是中国人击沉的?那可是人赃俱获,中国实话实说也会被认为是狡辩,他们还会说中国人是因为印度核潜艇进入南中国海而恼羞成怒。

    ……

    031号潜艇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在一瞬间就传到了海军基地,然后被迅速转发到中央。

    中**方和中央大佬立即如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快速运转起来,郭拙诚也被喊到了秘密会议室,与中央大佬一起研究对策。

    情况很紧急,中央大佬的决策也很快,人数到齐,看了军方传来的031号发来的信息,与会的人一致认为:美国击沉印度核潜艇的目的就是嫁祸于中国,期望印度与中国直接干起来,以拖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改善,同时还可以让中国继续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帮助美国对付苏联。第二,美国其实是不希望印度拥有核潜艇的,这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一种威胁,但他们在目前世界局势下,又不想与印度的关系变差,因而采取这种极端而见不得人的方式。

    他们的观点还有一个情况可以佐证,那就是中国特工很容易地获得了印度核潜艇的行踪,知道印度核潜艇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如果没有美国在背后推动,中国情报人员想这么快速而准确获得这个消息很难。

    这显然是美国下的一盘棋,一盘并不深奥的棋。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中国的运气这么好,或者说美国的运气如此糟糕,他们的一举一动竟然恰巧落在中国031号潜艇的眼里。

    (感谢kel、漠孤烟的打赏,感谢家里有宝两个、cshda裤、爱情小飞飞的月票,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1341章中国不怕事

    很快,中央大佬就做出了决定:从琼海岛的空军基地立即出动歼十战机、飞豹战机和反潜直升机,立即封锁并包围事发地点,阻止其他国家的船只进入周围。派出军舰全速驶往事发地域,派出水下搜索队员全面寻找美国击沉印度核潜艇的证据,了解沉没的印度核潜艇是否还有利用的价值,评估沉没的核潜艇是否会给南海海域造成污染。

    如果有造成污染的可能,则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减轻或消除污染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提供向美国、印度进行索赔的依据。

    当然,在事情尚未调查清楚之前,中国对外保持沉默,不对外发布任何消息。

    事情一旦发生,中央大佬也不是怕事的人,人家都已经跑到自己家门口打架了,躲起来不见人,或者装着没看见都不是一个大国应用的态度。况且中国在琼海岛又是设海军基地,又是建空军基地,其目的不就是不让他国染指中国的南海吗?现在那里发生了大爆炸,当然是中国进行处理,其他国家的一切军事力量都必须离开,他们只有在公海的通航权,没有其他权力。

    中央大佬们来得快,拍板的速度也快,散会散得更快,稍微商量了相关应对办法,稍微商量了如何应对美国、印度或者媒体记者的询问后,大家就散了。

    正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回家的郭拙诚却被虞罡秋拉到了他的办公室。

    在他的办公室里,已经有一个人在等着,郭拙诚一眼就看出对方是前世鼎鼎有名的航天专家——孙嘉东。

    今年六十岁的孙教授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目前他担任中国北斗星全球定位系统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中国定位卫星的总工程师。

    郭拙诚如敬重钱雪森教授一样敬重这个前世提出我国探月工程实施方案的科学天才。更敬重他正直、顾全大局、敢于决策的性格。

    看到他,他连忙走上前去,伸出双手客气地说道:“孙教授,你好,这一段时间你可辛苦了,无论是与苏联合作还是我们自主研究,你都付出了太多的精力。”

    孙嘉东摇着郭拙诚的手笑着说道:“郭主任,你太客气。你对我们的支持才大呢。没有你,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才能组织这么大的摊子。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真的,我们几个老家伙都私下说,我国的科技界幸亏有了郭主任的领导,否则不说取得这么多成果,就是维持下去都不容易。有人说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是井喷似的。要我说,现在的发展只能用爆炸两个字来形容。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感到自豪啊。”

    郭拙诚连忙说道:“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也就是为你们这些科学家做了一点后勤工作,还真值不得你们夸奖。有什么做的不对,你们可要当面指出来,不要讲客气。你们可是祖国的宝贝,你们是科学家中的天才,谁耽误了你们的工作,谁就是犯罪。”

    孙嘉东连忙说道:“真的够好。够好了。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家属都念叨你的好呢。说真的,现在跟以前比,简直就是天堂。我们都不好意思要这么多福利,更不好意思要这么高的薪水。你说。我们可是跟别人拉开太大的差距了,我们担心啊,这样做,该给国家增添多少负担?”

    郭拙诚说道:“你们这么想就错了,我们国家的分配制度就是多劳多得,这些待遇是与你们的贡献想匹配的,你们不要担心自己拿多了,也不要担心将来会有什么运动。相反,你们拿的越多,国家就越高兴,因为你们的贡献就越大。你们获得的报酬与你们的贡献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你们拿得多,其他科学家才敢拿,这样才能吸引全社会的人羡慕科学家,会有更多的人潜心于科研。这样才能促进我们进步。”

    孙嘉东笑道:“按你这么说,我们要当千万富翁才好啰?”

    现在他们这些首席科学家的工资年收入早就朝百万了,以至于他只好说千万富翁。

    旁边的虞罡秋笑着说道:“可不就是这样吗?现在郭拙诚就是要把你们几位顶级科学家打造成亿万富翁呢,千万富翁算什么?”

    孙嘉东目瞪口呆地看着郭拙诚,说道:“这也太多了吧?我们拿这么多钱干什么?有这个必要吗?”

    郭拙诚笑道:“作用大得很,从国家来讲,提高你们的收入具有广泛的政治意义,让全社会的精英都脚踏实地地钻研科技,不被外界的花花世界所迷惑,因而快速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从你们私人来讲,你们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你们可以买高档、豪华的别墅,你们可以聘请高水平的管家、保姆,你们可以吃好的食物,你们的家人同样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这样能让你们全身心地投入科研。钱用不完,你们可以送给儿子、女儿,送给孙子、孙女,可以让家庭关系更和睦。呵呵,好处多着呢。”

    虞罡秋笑着打断他们的谈话道:“你们两个说得一高兴就把正事给忘记了。小郭,我请你来可不是单单是为了让你对孙教授表示敬意的,我还有很多事情要找你谈呢。”

    郭拙诚笑着说道:“孙教授他们可是中国堪称国宝级的科学家,看见他们我能不高兴吗?你是领导,有什么事吩咐我做就是,还用郑重其事地说不成?”

    虞罡秋说道:“现在孙教授他们遇到了一点难题,想听听你的意思。”

    郭拙诚看着孙嘉东很客气地说道:“孙教授请说,只要我能解决的我一定解决。”

    孙嘉东说道:“现在我们这里加入了不少苏联科学家,其中航天方面的科学家也不少,有好几个都是全世界航天领域的佼佼者,比我孙嘉东强多了,我想组织他们直接进行载人航天的研究,开展探月工程。他们苏联有这两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将那些科学家加进来,能大大缩小我们跟苏联的差距,也能大大促进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但这件事事关我国国家的机密,我来一是请示你们我们能不能将苏联科学家加入我们的核心团队来。二是我们希望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一起进行,因为我们如果有了苏联科学家的加入,我们就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有了足够的高新技术材料,加上我们在自动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足够同步进行了,但问题就是资金方面很紧张,如果同时进行的话,国家每年至少要多投资八十七亿美元。”

    说到这里,虞罡秋说道:“如果是在平时,这八十七亿美元还真算不得什么,我们在其他方面挤一挤就够了。可是现在我们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外蒙要用钱、电气化铁路要花钱、高速公路要花钱、远洋船队要花钱、大型钢铁厂要用钱、航母要用钱、特种材料厂要用钱、教育要成倍增加投资、医疗要成倍增加投入……”

    郭拙诚说道:“行了,行了,你的难处难道我还不知道?我又不是天外来客?其目的不就是要我投钱吗?”

    孙嘉东以为郭拙诚不愿意,连忙而急切地说道:“郭主任,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且这两个项目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都是航天领域,可这两个项目并不是重复投资。如果国家真的拿不出资金来,我们可以压缩一些。你看看,这是我们编制的可行性报告……”

    郭拙诚连忙笑着说道:“不会拿不出的,不用压缩了,我是跟虞副总理开玩笑的,只要是你提出的项目,我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保证资金。我可以保证每年给你们增加一百亿美元的资金,只是这资金的来源我要跟虞副总理说道说道,但无论说、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影响你们的自己工作。”

    开玩笑,郭拙诚重生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力强势,而航天技术就是一个最能综合体现国家实力的领域,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高科技工程,前世的时候每次看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天宫一号、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什么的,心情都很激动,内心很自豪,这一世怎么能不全力支持?

    一百亿美元看起来很多,但郭拙诚自己完全能拿出来。再说,苏联解体在即,这对郭拙诚而言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前世西方国家从苏联掠走的财富要用万亿美元来计算。

    第1342章考察似谈话

    而这一世郭拙诚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又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从苏联人手里掠走西方国家前世掠走的一半应该很容易吧?如果真的实现他掠走数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愿望,那区区用于航天的一百亿美元科研经费算什么?

    一百亿美元小菜一碟!

    郭拙诚现在是真正的高福帅,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钱人。如果不是因为担心有人说三道四,他还可以直接承包了航天项目的费用。

    孙嘉东还真没有跟郭拙诚打过经费方面交道的经验,也还不完全清楚郭拙诚的性格,以至于张口结舌的他不知道郭拙诚说的是真是假。

    在他想来每一个科研项目报上去,上级领导没有不砍掉一些的,有的时候甚至砍掉一大半,就算答应了的资金额度,也是求爷爷告奶奶地去请求才能取到,而且他还不能生气,因为国家太困难了,有不少好项目不就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夭折?主管领导哪有郭拙诚这么大方的?

    你说只敢要八十七亿美元,他却说要提供一百亿美元。这也太好说话了吧?虽然他听说了郭拙诚很大方。

    看着孙嘉东一副狐疑的表情,虞罡秋笑呵呵地说道:“孙教授,你就别怀疑了。小郭的性格我知道,他答应了一百亿美元就一定会给你们一百亿美元,绝对不会克扣。我估计是他很看好这个项目,也很支持这个项目,如果我预计的不错的话。如果你们在科研上真的遇到了难题。真的需要更多的资金。你们还可以提出来,他一样会答应。”

    郭拙诚认真地说道:“虞副总理说的没错,有关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太空站、北斗星全球定位系统、全球通信网络系统、洲际导弹、新兴材料、杂交水稻等等关系重大的项目,你们需要多少资金,我们就会提供多少资金。”

    接着,郭拙诚又恳切地说道:“对于你孙教授和钱教授手中的大项目,只有需要不需要资金的问题,没有资金限制的问题。只要你们是为了技术进步。为了解决科研或制造的问题,只要是为了我们国家的技术腾飞,无论你们需要多少资金,我们就砸锅卖铁也要凑齐。”

    虞罡秋也说道:“过去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原子弹、核潜艇,勒紧裤袋都要进行,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强大多了,自然也不需要真的勒紧裤带了。孙教授,你就放心吧,我会尽快安排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评审组,只要一半以上的同志同意你们的方案。我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相关资金拨付到位,保证不会让你无米下锅。”

    孙嘉东很是感动。在激动和惊喜中离开了。

    两人客客气气送孙嘉东出了门,等对方走后,郭拙诚笑着对虞罡秋说道:“虞副总理,你又敲我的竹杠啊。明明知道我不能拒绝孙教授、钱教授他们的项目,你就把我给喊过来,太狡猾了。”

    虞罡秋笑道:“这有什么办法?谁叫你这么有钱呢?我们可没有吃白食,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完全是量力而行。你应该感到自豪,在你的帮助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大家在高兴的同时都在念你的好呢,你就知足了吧。”

    郭拙诚说道:“我可不想有你们念我的好,被你们这些大佬念叨,我还不短几年的寿?”

    “你这小子,没有骂你你就皮痒了?我们又不是阎王恶鬼,念叨几句怎么会短你的寿?”说着,虞罡秋一屁股坐下,感叹道,“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在之前我们怎么会想到这么多项目一起上?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空母舰、大推力火箭,这些我们都是做梦都想做,可是不但没有资金也缺乏人才,可是这些困难我们的问题竟然被你一个人解决了,而且还是在解决了电气化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大型船舶制造等问题后实现,实在是难能可贵。就是现在让我死,我也可以高兴地闭眼了。”

    郭拙诚说道:“你怎么突然变得婆婆妈妈,多愁善感起来了,还说出这种糊涂话?现在可以说是中国崛起的黄金时期,容不得我们偷闲。”

    虞罡秋说道:“是啊。现在真是难得的好日子,虽然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很爽,全身都是劲。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历史时期,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我们还真的不能松懈啊。”

    郭拙诚说道:“别多愁善感了,你还是说什么事吧,我相信除了为孙教授争取资金外,你肯定还有事找我。”

    虞罡秋将秘书为郭拙诚泡好的茶推到郭拙诚面前,认真地说道:“也不是有什么大事,只是想跟你谈谈。”

    郭拙诚一愣,不知道虞罡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道他为什么摆出这幅严肃的样子,不由脱口问道:“是什么事让你如此忧心忡忡?”

    虞罡秋喝了一口茶,说道:“你说将来的中国将往何处走?”

    郭拙诚看着虞罡秋,回答道:“你这个题目真的太大了,我可回答不了你。”

    虞罡秋没有责备郭拙诚,似乎他知道郭拙诚会这么回答。他喝了一口茶,咽下去后用自言自语的口气说道:“虽然我们不是看着苏联成为世界强国的,但我们知道苏联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曾经的苏联是多么地不可一世,一副要主宰世界的样子。可是,这才多少年,他们就这么分崩离析了,想挽救也难啊。现在就连我们中国都想从它身上挖出一大块肉来烤着吃,几年前连想都不敢想,只是担心苏联会不会重兵出击,我们该怎么提防他们。

    古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可苏联的变化还真没有四十年,由盛转衰几乎是瞬间的事情。抛开社会制度不谈,可美国怎么就没有衰败的迹象?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就比苏联拖得长,即使苏联崩溃了,他们美国也未必会崩溃。

    美国与英国、法国等盟国的关系虽然没有苏联与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关系紧密,可是他们的活力却永远超过苏聊他们,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可以这样相互帮助又相互平安地维持下来?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最主要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中国有朝一日真的取代苏联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升上云端后怎么不坠落下来呢?

    郭拙诚,说真的,想想苏联的过去,看看苏联的现在,我们还真的有点担心,或者说有点恐惧。我们担心的是该如何保证我们国家强盛后不转为极弱,如果真的如苏联这样大起大落,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至少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安定,有饭吃,不求有多少钱,但求子孙后代平平安安,这就足够了。……”

    当虞罡秋说话的时候,郭拙诚没有插言,也没有发出嗯、啊等语气词以表示自己在听,他知道虞罡秋今天说这些话肯定是有深意的,代表的不是他虞罡秋一个人,而是很多老同志的意见。

    似乎是一次考察似的谈话,表面看这次谈话是两人私下的交谈,但往深处看,又何尝不是一种组织谈话,一种默默地告诫和提醒?郭拙诚当然不能嘻嘻哈哈地对待,也不能随意说话,必须给中央大佬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才行。

    这一世与前一世不同,前世中国对苏联的崩溃根本没有预见性,完全没有想到庞大的苏联在一夜之间就倒下了,以至于他们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在惊慌的同时只顾于守着自己的国家,生怕跟着苏联走向崩溃,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往前走,直到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开始富裕,其他国家尊重中国的时候,他们才放心了,才重新具有了自信。当时他们的心思全在国内,对于苏联的崩溃完全是旁观者,就如看着一栋巨大楼房倒塌的看客,看到之后赶紧回家加固自己家的房子,根本没有想到去从苏联倒塌的房子里抢点什么东西,甚至欧美国家把苏联抢光之后,也不敢去捡一点强盗遗落的玩意,他们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家的房子不倒,自己家不被强盗光顾。

    可这一世因为郭拙诚的存在,他们提前知道了苏联要崩溃,对苏联的崩溃早有了心里准备。更因为中国国力强势,在郭拙诚的鼓动下,他们也有了从苏联倒塌的废墟里拣点什么东西,拿点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回去。不但他们想在苏联房子倒下的那一刻就开始抢,甚至在苏联房子还没有倒塌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巨大的口袋,就准备了长长的勾杆,目光也盯紧了那些值钱的玩意,就等它发出轰隆的声音,勾杆就会伸到那些值钱的东西身上。

    显然,郭拙诚主持的勾引苏联科学家、技术人员的活动其实就是寻找到了苏联房间里最值钱、最闪光的宝贝。

    第1343章中央大佬的担心

    现在这些宝贝早就被郭拙诚以帮助苏联装修的名义在口袋里装了很多,一旦房子倒下,这些宝贝就会因此易主,就变成中国人的了,欧美国家想如前世那样抢走他们,想都不要想。

    中国领导人自然不会如前世那样非常担心中国这栋大房子倒塌,现在中国的生活蒸蒸日上,国力一天比一天强,就是傻子也知道中国正在走上坡路,即使遭到美国或者苏联的进攻,中国也不会因此崩溃,最多是妨碍中国快速发展、拖累中国几年时间而已。但大佬们想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将来中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后怎么保持长治久安。

    这不是中央大佬不自信,而是不希望中国走苏联的老路,是未雨绸缪,“善用兵者不虑胜先虑败”,这是先站稳脚跟,不好高骛远,一步步踏实地走上去。

    中央大佬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很快就要退居二线了,将来的国家将由新一代领导者来领导。而郭拙诚无论将来是否成为国家领导人,无论他是否会登顶成为国家的最高元首,他在中国的政坛影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谁也无视他的存在。他的思想、他的观点都无疑会对其他领导人产生影响。

    如果郭拙诚能够稳妥地找准中国稳妥前进的步伐,中国就能稳定发展一个世纪,至少能稳定发展五十年,就有极大的可能让中国新一代领导层成熟起来,就能摆脱苏联的那些由盛转衰的命运,中国人民就有福了。毕竟郭拙诚现在年轻得很。才二十出头的他能够在政界发挥几十年的作用。他的那些朋友、亲信还可以将他的影响扩大到政局的各个领域。他的思维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央大佬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发现郭拙诚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无论是科技界还是政界,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思想战线,都能发现郭拙诚强大的影子。就在如果郭拙诚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还好,那么国家和人民都有幸了,可如果郭拙诚要走歪门邪道的话。那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他们可不想将国家的权力交到一个奸雄的手里,更不容许郭拙诚将整个国家当着他揽权夺利的工具,不能因为郭拙诚的私心将整个国家推入威胁的境地。

    现在中国看起来在一天天腾飞,形势在一天天好转,但中央大佬必须保证这个腾飞和好转的目的必须是老百姓富裕起来,必须是子孙后代享受更多的福利,享受更多的安宁,而不是将他们带入战火。

    就在郭拙诚思考着如何回答的时候,虞罡秋问道:“小郭,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也说说的看法,我们该如何避免苏联目前的这种结局?”

    郭拙诚想了想。说道:“具体如何做,我也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来,毕竟你给出的这个题目实在太大,我要能说出来,那纯粹是骗你,完全是夸夸其谈。我一下子无法找到治本的药方,但可以在这里谈谈治标的几个方法。

    首先,国家的军力是要加强的,但不能像苏联那样穷兵黩武,称王称霸。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我们立足的首先是守,必须确保能守得住,守得稳。正因为我们立足的是守,我们就没有必要将国家财政过多的倾斜到军事方面、军备方面。

    其次,我们要重实利而非虚名,什么第三世界的领袖,什么发展国家的领路人,什么穷兄弟们的老大哥,我们不去追求,谁愿意当谁当,我们的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用于改善贫穷落后地区的经济。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也是互利互惠的,我们不应该搞什么无偿援助,不会自己勒紧裤袋去帮助他国,除了我们必须承担的人道主义援助,除了我们必须坚持的人间道义,其他的包袱我们不会去背。其他国家要好处可以,但这些国家必须拿出好处给我们,我们才能交换。

    这样才能体现平等,施舍不但不能体现平等,反而有干涉他国内政之嫌疑,人们在内心里未必会记得施舍者的?(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