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第 31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开玩笑,你们想进入中国,我们现在中国人都太多了,都在进行计划生育呢。再说,你们进来有什么好处?吃一点占一点无所谓,最怕的就是随着你们进来,民族矛盾也带了进来,导致中国动荡不安。

    其实,不只是中国不愿意这些难民进中国,最不愿意这些难民变为中国人的就是那些刚成立的国家,他们可是知道原苏联所属领地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很多地方难以见到人烟,又时不说走路,就是开车很久也难看到人,在他们心里,土地可以减少一些,人口可不能再减了,就算土地里埋有黄金,也得挖出来才能成为宝贝,可没有人的话,谁帮你勘探?谁帮你开采?谁帮你提炼?谁帮你搬运?谁帮你看守?

    郭拙诚要做的第三件工作就是安抚、安置好原来已经在中国的苏联专家、科学家和现在投奔而来的技术人员。因为郭拙诚之前做了大量的收买工作,加上中国确实尊重他们,重用他们,而中国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又比苏联的好很多,最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这里不搞大锅饭,不搞平均分配,强调的是竞争,只要你有本事你就能获得晋升,你就能获得高收入,所以来中国工作的很多科学家、专家大部分已经认可了呆在中国。

    特别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随着苏联解体后从国内传来越来越多,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恐怖的消息,那些犹豫着是不是留在中国的科学家、专家也打消了犹豫,那些本来铁了心要回去的人也开始转变态度,有的表示留下,有的则开始动摇。

    第1360章新增五个省

    当然,也有一些铁了心的原苏联科学家、专家闹着要回去的,郭拙诚就根据他们的本事分门别类地处理:对于有真正本事的科学家、专家就采取先转移到其他地方再采取强制手段关押的办法;对于没什么本事或者中国不缺的科学家、专家,郭拙诚就放回几个,让他们净身回国,以显示中国对这些人是来去自由、去留自便。

    不得不说郭拙诚是相当腹黑,远没有其他中央大佬那么宽厚、慈祥。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倒是振振有辞:“苏联解体了,人家都是接收这个接收那个,我们养几个人还不行?放他们回去?到时候他们发明了什么不是用来攻击我们,就是跟我们在市场上竞争,夺走我们的利润,那就是养虎为患,绝对不行!”

    只不过这种傻乎乎坚持要回国的犟驴还是很少的,毕竟谁都知道回去的面对的是战乱的局势,贫困的生活,更不知道效忠于谁,原来的苏联都垮了。

    更多在中国的苏联科学家、专家都愿意留下。很多本来还是在原苏联内部的科学家、专家闻听中国待遇好而主动前来投靠,甚至是冲破阻力和封锁冒着风险过来。

    对于这些人,郭拙诚自然是举双手欢迎,中国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些人。他还让人到来自苏联的科学家、专家们中宣传,只要有科学家、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过来,中国就一律放行,而且他们还可以带自己的家人一起加入中国。来了就给安家费就给安排工作就给安排住房。十五年之后只要他们提出申请。还可以选择留下或离开中国。

    这番消息传出去,一下激发了原苏联科技工作者投奔中国的热情,中国边境口岸一下子涌入了无数的人群,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让海关人员一下忙得头昏眼花。

    别以为苏联人就纯朴大大咧咧,实际上里面也不乏活络的人,有的科学家、专家干脆做起了生意,出售自己的亲友指标。将那些交了钱的邻居、熟人冒充是自己的亲友、亲人夹带入关。甚至还出现了中介,专门做这一类生意,从愿意花巨资成为中国人的本国人中收取高额费用赚钱。

    对于这种事,中国海关根本没办法去调查,也不想花费精力去调查。为了吸引科技工作者进来,很多时候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可某些人有十几个所谓的兄弟、姊妹或子女。

    对于相貌相差太大,实在破绽百出的,这些人竟然拿出什么同父异母、什么同母异父、什么收养,什么私生子、什么偷情生的。等等情况让海关人员目瞪口呆,但大部分都得以顺利通过。

    让郭拙诚等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们这种不作为、这种不去调查的行为竟然催生出了一个行业,竟然引发了一场逃奔中国的风潮。那些在新成立国家已经安顿好了,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一些科学家、专家也被人鼓动当“头羊”,以他为中心,以所谓的亲戚、亲友关系为纽带,带着一大帮人进入中国。

    有的被中介人威逼带着一群人前往中国,有的甚至是被家人“绑架”当头羊的。

    越是有本事的,越是名气大的,中介人越上心,他的家人也越希望他当头羊,因为他越容易被中国接受,能够带走的人就更多,中介人获利就越丰,头羊的家人获利也越大,做一次这样的生意甚至一辈子都不用再工作了。

    这就相当于蛇头、偷渡,就如前世有人为了到美国打工而付出舌头几十万美元、借钱也要去美国一样。

    其实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傻子,中国的所作所为不但那些科学家、专家明白,那些中介人更明白,那些科学家、专家的家人也明白,中国人做的目的不就是变相鼓励这些有能力的人移民中国吗?不就是在抢夺人才吗?只要中介人人做的不是太过分,只要这个人才“携带”的人口不太多,他们才不会为了剔除不是这些人才的亲人而耽误这些人才进入中国呢。

    再说,中国一下子回收了这么多国土,这些国土上不一样要安排人来耕作?安排人来管理?不一样要开矿,要办工厂吗?增加几千人、几万人对一个大国而言简直比毛毛雨的影响还小。

    因为郭拙诚的努力,这一世没有如前世一样属于原苏联的科学家、专家一**逃奔到西方、逃奔到美国,更多的人选择前往中国。

    同样,因为这一世的苏联解体与前一世的苏联解体区别实在太大,郭拙诚干脆没有再去指挥iic公司、网络游戏集团公司、天华公司等控股公司如何到这些从原苏联国土里新成立的国家去赚钱,就让他们自由去发挥好了。反正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专家,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部,在不知道未来如何的情况下,这些部门的专家远比郭拙诚还专业,他们看问题比郭拙诚更深、更远,而且这些新国家在他们眼里有很多商机,有很多发财的机会。

    不只是俄罗斯、乌克兰、托博尔、哈萨克斯坦等新成立的国家,就是立陶宛、爱沙尼亚,甚至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一样具有巨大的商机,iic公司特别是iic下面的诚信投资银行都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甚至是哈勒普司为首相的塞谷自治王国也看到巨大商机而手痒不已,哈勒普司先从郭拙诚这里申请到大笔资金,然后添上他自己积累的资金,以及他所募集到的资金,放下首相的身段,开始在那些国家大展拳脚,开始大把赚钱。

    因为他是塞谷自治王国的首相,很多时候他这个身份甚至比玛德莱娜公主的身份还好使,在伦敦出售国债的时候,有无数的富人和商人购买他的国债,以至于他一下就募集到了几千亿美元的资金,在东欧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里呼风唤雨,四处抓钱,让很多人眼红不已。

    现在这些国家缺的就是钱,这些国家的管理者只要见了钱,不说出卖矿石、木材、机器、厂房,就是自己的亲娘都敢卖,可以说现在他们实在太贫困,也只有拿这些东西来跟外界换取金钱、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活下去,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力。

    郭拙诚的全部身心用在国家大事上,自己的私事都没有去考虑。

    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的局势一步步稳定,整个原苏联各个新成立的国家也逐步稳定下来,虽然还不时有消息说这里发生了叛乱,那里发生了枪战,但整个局势还是朝稳定的方向发展。

    欧美国家忙于消化那些提出加入北约的国家,他们没有任何精力对外伸手,就是美国也没有能力发动对外战争。而中国也更忙于消化这些回归了的国土,忙于与中国接壤的新成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签署外交协议,划定边境。

    外交方面还不是最忙的,最忙的还是国内的事情,随着国土的回归,中央决定成立东蒙省、西蒙省、外兴安省、贝尔加省、库页省和葱岭省。

    其中东蒙省和西蒙省是外蒙与内蒙省以及一些收回的国土连在一起后再进行区域划分的。外兴安省顾名思义就是外兴安岭以北、以西的回归国土组成的一个省,而贝尔加省也是贝尔加湖一带回归的国土组成的一个省。库页省则包括了库页岛和海参威以及周围的地域构成。而葱岭省则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夹在阿富汗、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一大片领土,大部分属于帕米尔高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这么多省要成立就需要大量的官员,需要从内地省份调拨大量脚踏实地的、有能力的官员去填充。当然,更需要国家调拨大量的物资去救济那么贫困的人们,至于由此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只能留待以后再说了。

    现在可以说国家财政部到了最可怜的时候,与一年前,不应该说几个月之前,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前的日子简直没法比,那时候财政部的领导们多威风啊,口袋里那是鼓胀鼓胀的,大家都是财大气粗,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人民币都不在话下,只要投资合理,只要有可以预见的赢利他们就敢拍板投资。

    可是,现在不说上千亿元的投资,就是十几亿甚至几亿元的投资都不敢拍板了,因为口袋里没钱啊,账面上的数字都到了惨不可视的地步,几乎又回到了改革开放才开始的那几年。现在国家到处都需要钱,特别是新回归而建立的省份,那是无论有多少钱扔进去都听不见声音的那种,你有多少钱它们就能吞进去多少,还是不要水的干吞,喉结都不会滚动一下。

    现在财政部的官员包括程蕴副总理都忍不住念几句郭拙诚的好,当时财政部也是困难重重,账目上只有欠账,只有赤字,可经过郭拙诚短短几年的努力,账面上的情况立即就改观了,账面上的数字不断地上涨,官员们的苦瓜脸也飞快地舒展,最后笑成了朵朵菊花。

    (感谢stevenkel、漠孤烟的打赏,感谢黑夜飘血、糟黄瓜的月票,感谢各位订阅)

    第1361章最关键时刻

    如果现在郭拙诚也能提供大量资金就棒极了。现在只要有钱,中国的事情就不存在什么困难。

    现在谁都知道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几千年了也就是现在最强大。

    所有的人都可以预计到,只要中把回归的国土全部消化好,只要把国家稳定下来,只要国家的工作重新走上正轨了,只要中国的发展进程不被外来的敌对入侵打断,中国很快就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即使跟美国还有差别,那也是一些微小的区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足以跟美国平起平坐,可以称得上超级大国了。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绝对不能被这些回收过来的国土给撑死,必须尽快将这些国土变为能够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助力,而不是相反。

    要达到前面所说的实现强国梦的几个“只要”,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但要中国人埋头苦干,还需要领导人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广交朋友减少敌人,广揽新的技术,打开各国市场,特别是避免战争。

    中国接收了这么多国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强大了,相反这些增加的国土现在恰恰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的暂时的阻力,或者说它们的加入目前不但没有增加中国的综合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可以将现在的中国国力形容为“黎明前的黑暗”,也可以将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大手术后需要静养、康复的时期。

    趁他病要他命,这可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明白的道理,也不仅仅是中国领导人才知道中国目前是最关键时期,而且外国政治家也知道,他们更知道如果错过这段时期。如果让中国平稳过渡,如果让中国缓过一口气过来,到时候中国可不仅仅是崛起这么简单,绝对会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其他国家只能仰视中国才行。

    中国不怕国内的麻烦,也不怕前行路上的阻力,最怕的就是外国的入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好几次发展崛起的机会,但都被外国入侵行动所打断。最明显的一次就是中国清朝时期发生的洋务运动。当时。中国和日本同时有感于自己国家落后于西方,因而都开始了变革,当时中国的是洋务运动,而日本进行的是明治维新。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当然是日本是成功的。而中国却是失败的,但这是人们都把目光落在甲午战争上,是以甲午战争的成败来检验中日改革成败的。

    如果抛开这个令中国人痛心的事实,只就工业发展而言,只就科技进步而言,中国和日本的改革其实都是半斤八两的,日本和中国都是西方国家的小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最多只是成绩有点好一点,有的差一点而已,但水平都相差不多。绝对没有等级差,更没有质的区别。

    而且当时的清王朝即使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后被折腾得奄奄一息,但清王朝还是比日本富裕得多,比日本更有资格和机会超越日本。在更多的领域追赶西方国家,而且当然中国的几个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受西方国家重视的水平,都远远超过日本,中国人财大气粗,凭借巨额的资金和无边无垠的市场完全有资格与西方平起平坐地谈判,当时的西方还不了解中国,还没有吞并中国的胆量和野心,如果就这么平静地发展下去,中国完全可以将本就落后中国的日本甩去几条街。

    但是,日本不但看到了危机,更看到了机会,他们看到了中国虽然富裕,但无法集中,中国的军队虽多,但没有跟着时代进步,更没有一个有威信的领导核心,特别是经过太平天国的打击后,清王朝中的满人想抓军权却抓不到好兵,只好给汉人使绊子,而汉人有好兵却受到满人的制约和提防,不敢按自己的心愿和国家的需要来增加实力……

    于是,他们集中全国之力悍然入侵庞大的清王朝。

    除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人,其他人很多都不看好他们的能赢。当时不但中国的统治者以为日本不自量力,傻乎乎地学西方来入侵中国,就是西方国家也完全不看好日本能赢。在他们西方国家看来中国海军的实力在欧洲虽然排不上前几名,但在亚洲却是第一,日本海军只能做中国的小弟。而中国陆军数量庞大,军队可以永无止境地补充,后勤方便物资充足。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之所以支持日本进攻中国,只是因为英国人希望日本当炮灰,希望日本把中国打得遍体鳞伤,他们还和中国讨价还价,可以从中国捞取更多的好处。英国如此,法国、美国、俄罗斯都是如此,都是拿着小板凳磕着瓜子看戏的人。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小小的日本竟然真的将庞大的中国给打趴下了,竟然让清王朝投降了,竟然勒索了数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的失败可不仅仅是让中国人颜面扫地,让日本人拿走了数亿两宝贵的白银,更主要的是让西方国家发现中国原来还真是一头没有杀伤力的肥猪,是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土财主,从而想从中国人身上赚便宜的就更多。更为主要的是日本人打断了中国发展的近程,直接导致洋务运动变得中止,使中国滑入无法发展的深渊,而且让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而日本人不但获得了强有力的自信,国民更接团结,获得了西方国家的重视,而且那些巨额资金的到来让他们获得了前进的动力,让他们追赶西方的脚步迈的更快、更稳健。

    可以说日本人的入侵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会。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开始稳定,特别是张作霖张学良父亲控制的东北其发展已经超过日本了。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当时的东北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

    后代的人往往只记得上海滩的繁华,只记得十里洋场,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

    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一千八百多个。哈尔滨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

    与东北相对应的是,关内的经济也开始恢复,虽然有人给蒋某人脸上贴金,说什么当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不容讳言的是1927年到1937年确实是蒋某人在大陆执政比较稳定的时期,国民经济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发展再一次被日本打断,日本全面入侵中国,让中国崛起的希望再次被扼杀。

    可以说日本是非常阴毒的,在中国两次最关键的时刻,他们都给了中国最沉重的一击。特别是从1931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他们举全国之兵进攻中国,差一点就把中国给干掉了。即使最后没有干掉中国,也让中国再次失去了崛起的机会。

    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第三次崛起的时机,而且其表现比前两次要好得多,希望更大。日本人就算这次看到了,却因为本事不够,根本没有了扼杀、阻拦的能力。

    日本人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但欧美等西方国家却有。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曾经胆敢也有能力消除中国崛起的希望,那么他们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就更有信心让中国崛起的希望成为泡影。

    外国人能够这么想,中国内部的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最高首长等人看到了,也想到了,还担心着,郭拙诚也看到了,想到了,也正在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是中国最有希望崛起的时候,也是最孱弱的时候,必须小心又小心地呵护这棵幼苗,绝对不能让它夭折。

    要呵护这颗幼苗,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太低调了不行,太高调了也不行。当年日本入侵东北的时候,蒋某人就对日本妥协,张学良更是无耻地宣布不抵抗,命令当时中国最精锐装备最好的部队——东北军退入关内,交中国经济最发达、富裕程度最高的东北地区拱手交给了日本,希望国联会制裁日本,逼迫日本撤退,这显然是世界上最低调、最委屈自己的行为了。

    但蒋某人和张学良的举动并没有带来如期效果,反而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导致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开始全面侵华,开始想将整个中国纳入他们的统治中。

    第1362章平静下的暗流

    在崛起的时候过于高调也不行。

    日本的崛起和沦落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们两次入侵中国的行为虽然都成功地打断了中国的发展步伐,掐灭了中国崛起的希望。但他们自己却因为过于高调,过于野心勃勃而丢失自己崛起的希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国力在迅速壮大,科技在快速发展。如果他们不是对华入侵,而是安安心心地发展自己,也许他们就真的成了世界强国了,结果发展入侵中国的战争后,国力不升反降,特别是二战投降后,国家都不再是正常国家,国防都被美国控制,只能当美国人的哈巴狗。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他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国家实力也是一步步壮大,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果他们安心于自己的发展,他们又何尝不是世界强国,但他们偏偏要高调,要入侵其他国家。最后,他们和日本一样彻底失败了,虽然和日本一样几十年之后又成了经济大国,但他们失去了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

    而且这一世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但战败的日本很难成为像前世一样的经济大国,就是德国也难现前世的经济辉煌。他们的成绩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中国身上去了。

    纵观历史和现实,中国领导人必须在低调和高调之间进行科学的选择,必须合理的规避风险同时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一句话:难啊。

    不管中国领导人如何又高兴又为难,某些国家对中国的提防之心就没有减少过。让中国在北方欣喜地接收曾经属于中国国土的是。远在中国南面的印度就有点坐不住。他们一方面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说中国很可能依仗自己的武力单方面对印度采取行动,以收回他们所谓的与印度有争议的领土,一方面他们又四处活动,派出政府高官拜访各国领导人,向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政府或媒体诉说自己的无辜,诉说中印边境的领土完全属于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印度的领土,甚至连中国四川、藏区都本来是属于印度的。特别说什么曾经英**队达到的地区就是印度传统的地界。是中国人在入侵,是中国人在欺压。

    他们还将自己在1962年的那场中印之战说成是印度忍让,不忍看到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爆发全面战争,不忍看到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战争难民甚至死去。如果不是印度忍让,那场战争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不会是那样的结局。

    他们一次又一次声明英国探险家麦克马洪随手在地图上画的那条直线就是中印之间的疆界,并假称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必须遵守。

    他们还说现在中国凭借有了几样现代化武器就开始耀武扬威,不但要东进太平洋,与美国共同控制太平洋。他们还将整个南海据为己有,残酷地打压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甚至还将他们的魔掌伸进印度洋,完全无视印度洋是印度海军的传统势力范围,无视印度为了维护印度洋的安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另外,他们还向中印边境调集军队,不断举行各种规模的演习,摆出一副誓死保卫他们所谓领土的架势。

    他们甚至声称中国这里利用苏联的解体,利用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利用西方欧美国家忙于整肃新加入北约组织那些国家的机会,趁机霸占了大量根本不属于中国的领土,说中国一边宣称不承认以前清朝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卖国条约,一边又将以前的政府管辖过的地方、只是军队去过的地方,甚至连军队都未曾到过的地方都称为己有,完全是一种假借历史的侵略。

    西方国家确实对中国在这次苏联解体的事件中一下收回这么多国土又是嫉妒又是担忧,可是他们现在力不从心,无法阻止中国的行动,现在有印度跳出来,确实让他们欣喜若狂,立即开始符合起来。

    苏联解体不到三个月,在印度上蹿下跳下,在欧美国家暗地里鼓动下,国际上竟然形成了一次反对中国的浪潮,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里一下成了过街的老鼠,电视里、报纸上全都充满了谴责之声,充满了讥讽之声。

    看到世界发生如此“可喜”的变化,印度人大喜,以为自己再一次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就如憋了气撑起肚皮的蛤蟆,以为自己无敌了,因而越发猖狂起来,调门越来越高,有些动作也越来越大。

    是的,印度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挑衅中国,是因为印度政府里面也有目光敏锐的高官,他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最孱弱的时候,也是希望最大的时候,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将中国的希望之火掐灭,印度将会被中国远远地甩在身后,他们将永远比不上中国,他们将会被后人视为最无能、最没有作为的人。到时候不但他们现在控制的中印有争议的地区会被中国夺走,就是本来就是属于印度传统领土的地方也可能失去。

    即使中国自己不动手,他们的小弟——巴基斯坦——可不会客气,首先会占领克什米尔,然后朝印度本土进攻,真若被巴基斯坦爬到自己的头上,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心都会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还不如自杀算了。

    随着中国的蓬勃发展,这种结局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成为现实的可能性非常大,与其将来羞愤欲死,还不如现在奋起一搏,争取在西方欧美国家的帮助下,一举将中国打成一滩烂泥,永远被印度压在身下。

    失败?失败也没关系,不过是将结局提前了几年或几十年而已。再说,如果真的失败了,自己不还可以凭借反对中国的这个功劳跑到西方去当英雄,移民到西方当富家翁也不错,现在美国的人、日本的人正在到处寻找能帮他们一起围堵中国的人,他们的承诺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就差公开宣布了。反正左右都不会吃亏,傻瓜才不干呢。

    不错,美国以及美国控制下的日本确实是在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寻找愿意围堵中国的官员,这些人或明或暗,只有你有真正的实力,只要你能在官场有一席立足之地,就是他们收买的对象。

    他们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是因为他们知道围堵中国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符合印度人心里那个复仇的心理,也符合印度想出人头地的想法。

    在华盛顿的一家豪华办公室里,几个官员模样的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谈论着什么。

    一个穿白色衬衣没有打领带的官员忿忿不平地说道:“我就是认为沃克太胆小了,太短视了。他当总统远没有那个演戏的当总统胆子大。”

    沃克就是指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现在的美国总统,两年前竞选上位。而他嘴里所说的演戏的总统,是指布什的前任里根。

    一个穿着西服带着领带一本正经样子的男子冷笑了一下,说道:“格里顿先生,请你注意你的言辞。当然,我对你意思还是赞同的,现在的大佬们实在太老实了,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这是在养虎为患。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妥协,执行的是绥靖政策,是在培养中国人的野心。布朗先生,你说呢?”

    一个正在抽雪茄的男子轻轻地喷出嘴里的烟雾,说道:“这就是你们只能当部长,而布什先生能当总统的原因。”

    如果没人说出这几个人的身份,你也许不会感到什么不正常,但如果你知道他们的身份,肯定会被吓一跳,他们竟然都是美国政府的高官,职位都是部长级的,到小国家却访问,非得总统亲自出来迎接不可。

    一副散漫样子的格里顿担任的副国务卿的职位,他看着依然吞云吐雾的布朗说道:“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应该无视中国的发展,就放任他们的强大,等到他们强大的一天,我们美国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点头哈腰?”

    布朗赫然就是副总统,他将雪茄从嘴里取下来,轻轻地放在水晶烟灰缸的边沿上,双手拍了一下,说道:“那我问你格里顿先生,你以为我们不给中国那些领土,他们就不会强大了?你说说,打架的时候是手指都张开推过来危险还是对方将手掌捏成拳头击过来危险?你以为我们美国就是上帝,就可以随心所欲?我们接收的波兰、东德、匈牙利、南斯拉夫等等国家就这么好听好?你难道就没看到有多少苏联人愿意跟着中国跑吗?”

    说到这里,布朗又拿起雪茄,噙在嘴里吸了两下,说道:“我们美国,我们西方国家如果不给他们中国几根骨头让他们啃着,让他们暂时满足,他们就要做很多让我们头痛的事,就算不咬我们几口,只在旁边狂吠,也会让我们心烦意乱的。你们难道没看出来,当中国接受了那几块地盘之后,他们反而没有了原来的趾高气扬了吗?”

    (感谢漠孤烟、stevenkel的打赏,感谢希望圣光、月光流星的月票,感谢各位订阅)

    第1363章开始围堵中国

    布朗得意洋洋地笑道:“他们现在拿了那些贫困的土地,虽然长远来看,他们是赚了,但暂时呢?即使你们不明白,那我问你们,你们知道蟒蛇吗?蟒蛇在平时是很凶残的,是无敌的,不但可以吞下温顺的小羊,就是老虎也不惧,可以一口吞下一个壮汉。

    可是,当它吃饱的时候,将它肚皮撑大的时候,它就无力了,它就昏昏欲睡了,它就再也不能进攻任何敌人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躺着,只能静待腹部食物的消化。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上去刺它一刀,就算是一个孩子也能杀死它。

    现在的中国得到那些广袤的领土就如吃饱食物的蟒蛇,成了最无力的时候。你们没有感觉他们现在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在暗地里搞我们的鬼了?他们再也不能两边取利了?如果不是我们用别人的领土安抚好他们,你们以为我们北约组织能如现在一样可以平平静静地将我们的边界线向东方推进几千公里?我们的战略纵深能增加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你们想想,如果不是我们与中国‘通力合作’,苏联解体之后我们能如果高兴而安全地瓜分它?如果不是中国获得了好处,他们和我们一起打压俄罗斯,让这头北极熊老老实实地低下头并被分裂为三个国家?”

    格里顿不满地说道:“可是,可是布朗先生,我们把这么多土地给他们,他们只要稳定下来,只要把这些土地消化了。我们还有可能战胜他们吗?即使他们现在是吃饱了食物的蟒蛇。那我们也应该拿刀去刺啊。”

    布朗反问道:“他们中国以前的土地还少吗?他们以前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了吗?现在巴西的面积那么大。有谁认为他们是强国是大国?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国土面积的大小有必然联系吗?”

    格林顿说道:“虽然不是成正比,但至少可以说面积越大实力就越强。特别是土地落在中国人手里的时候,要知道他们有海量的人口,他们的人都是勤劳的,都愿意依附在土地上生活。”

    布朗笑道:“呵呵,苏联以前有那么大的领土,最后还不是一样解体。他们中国的国土面积最大,也没有苏联的国土面积大吧?现在的中国国力没有苏联强吧?中国的军力更比不上苏联军力吧?中国的盟国没有苏联多吧?结果呢。苏联还不是崩溃了?

    你只看到中国现在是一条吃饱了食物,腹部撑大的蟒蛇,却没有看到我们也是吃饱了撑大了腹部的蟒蛇。我们现在同样焦头烂额,我们同样要消化我们占有的地域,我们同样要稳定这些地方。你说,你现在愿意丢失得到的一切去和中国拼吗?难道你没有自信,自信我们在安抚好我们占领了的地方后在集中全力将中国打趴下?拿刀子去刺蟒蛇的为什么一定是我们自己,难道我们不能派其他小孩去吗?……,奥根尼,现在你知道我们安排你去做的事有多重要了吧?那就是让你鼓动几个小孩别颤抖了。拿刀去刺无力进攻的中国蟒蛇。”

    他一边居高临下地说着话一边抽着雪茄,嘴里的烟雾不时从嘴角喷出。更显示出他的高傲和得意。

    那个一本正经的官员,也就是奥根尼苦笑了一下,说道:“我总觉得那些印度人真的做不了什么事,除了能忍,我真的看不出他们能做什么?如果说佩服,我这一生还真的佩服印度人做火车的本事,就算是好莱坞电影里那些土著拿着木棍、砍刀与现代化军队做殊死搏斗也没有让我佩服过。现在我们花费巨资用在印度人身上,他们能承担我们的重任吗?”

    布朗说道:“no!no!no!我们并不需要他们印度或者菲律宾担任重任,重任这个词可不是随便能用的,他们也担当不起。我们现在只需要他们帮一点小忙,帮我们牵制一下中国,让他们中国没有精力消化那些收回的国土,让他们的资金不能全部让那些新国土转移,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地将那些的老百姓生活提高。”

    布朗继续说道:“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能收买人心,就会将这些国土真正地与他们原有的国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一旦那里的老百姓归心了,一旦那里的老百姓产生了认同感,我们再挑起他们的民族矛盾就困难重重,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金,还要损失更多的情报人员。

    我们只需要印度将中国的注意力转移一下,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也不奢求他们能全部地移到南方,至少得转移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都行。那样的话,他们中国就没有能力安抚好那些新国民,就无法提高那里的生活,就无法让他们正常运作。一块没有有效益的企业,一块没有能养活自身土地上人口,一块到处都是骚乱的地方,对中国而言不是福音而是麻烦。只要等我们从东欧这里空出手来,他们一切就晚了。”

    格里顿说道:“现在的印度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苏联解体之前的中国。当时我们需要中国当炮灰来与苏联对抗,需要中国吸引苏联的注意力。现在苏联崩溃了,我们的对手变成了中国,所以需要印度来代替中国,当我们阻挡中国的炮灰。那么,请问布朗先生,有朝一日中国崩溃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又要将对手换成印度,需要再找一个国家来充当我们消灭印度的炮灰?我们这么做,难道不值得深思,不值得反省吗?这么做不是浪费了我们纳税人很多钱?”

    布朗冷笑道:“你还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好心肠,浪费了纳税人的钱?难道看到我们的敌人一个个倒下,他们不高兴吗?能够推翻苏联,难道不是我们巨大的功绩吗?这点点钱又算什么?再说,印度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敌人吗?与其担心印度成为我们的敌人,你还不如担心日本,不如担心欧洲。他们看到苏联倒下,心里正燃烧着一团火焰呢。印度,你就是放任他们发展,他们也发展不起来。”

    奥根尼笑道:“放任他们发展绝对不行,那是害他们。只要他们没有敌人,他们立即就会四分五裂,立即就会都在街上游荡。只有给他们安排一个敌人,只有让他们觉得他们代表正义在进攻敌人,他们才能有一点点可怜的雄心,他们才会团结起来。……,布朗先生,你真的以为他们在这段时间里能将中国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布朗吸了几口雪茄,说道:“这就看你奥根尼的本事了。这就需要你们情报局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一个能让印度刺激中国的办法。”

    奥根尼眼睛一亮,问道:“战争?”

    布朗故意好久没有说话,良久才说道:“一个人要上位,要有机遇,要有人脉,还要展现出让人钦佩的成绩。不是吗?”

    ……

    很快,印度的报纸上,媒体上出现很多辱骂中国的声音,辱骂巴基斯坦的声音,说巴基斯坦就是中国的走狗,帮助中国进攻印度,阻扰印度的发展,阻扰印度老百姓发家致富。

    在某些人的操纵下,印度的舆论开始从主要辱骂中国变为以辱骂巴基斯坦为主、辱骂中国为辅了,开始不断有人爆料说巴基斯坦在印巴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大量增加兵力,从中国大量进口武器武装部队,说巴基斯坦明显是在做进攻印度的准备。

    有的媒体还在报纸上刊登所谓的最新照片,将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巡逻的情景说成是对方进入了实际印控区,还说什么巴方军人肆意侮辱印度居民,逼迫印度居民后撤搬离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

    有人公开呼吁印度应该先下手为强,不能坐视印度的利益被巴基斯坦鲸吞,不能如1962年一样被中国偷袭。印度拥有世界第三的军力,怎么能被一个毫无战斗力的敌人欺负,如果不把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爪牙斩断,中国就会借道巴基斯坦进入印度,到时候就悔之晚矣,我们应该知道打巴基斯坦就是打中国。

    “打巴基斯坦就是打中国!”

    这句口号在媒体大力宣传下成立大多数印度人的共识,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