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酆炀看影送蚨嗳艘幌氯窦醯饺颍坏皆吹囊话搿?br />
而这次能够活下来的肯定超过半数,如果加上他这里收容的,红军损失就更少了。
在这些前来投奔的四千多名红军官兵中,有近三千官兵是完好无损,只要给他们子弹、给他们枪支、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让他们消除无法忍受的疲倦后,他们就能投入战斗,他们就是谁也打不垮的精锐部队。
即使在一千多伤病员中,也有一半左右的官兵伤势并不严重,他们之所以虚弱无力,主要还是因为饥饿,还是因为劳累、因为几天几夜不睡觉、高强度地行军、打仗而导致失去了战斗力。只要稍加救治给他们食物,只要给他们时间休息,他们同样就会生龙活虎,同时会成为战斗经验丰富的钢铁战士。
听了庄宗权有关收容的红军官兵情况的汇报,郭拙诚不由大喜,对眼前的危局全不放心上了。他心里想:“有了这一大批红军官兵的加入,我还怕什么?无论是你桂军进攻还是你蒋芥石的中央军包围,我都能打得你们满地找牙。”
确实,在他们刚结束歼灭桂军四十四师的战斗后不久,就有不少指挥员建议郭拙诚趁现在桂军混乱、中央军茫然的时候杀出去,突破湘江天险追上主力红军。
但郭拙诚不为所动,继续安排部队打扫战场等事宜,之后又让庄宗权、陈鹏带兵前去湘江渡口附近收容失散、被围的红军官兵。
等到一批又一批红军官兵过来后,更多的指挥员劝说郭拙诚快速行动,抛弃一切辎重轻装疾进,或者留下一些轻伤的官兵断后,但郭拙诚依然没有同意,反而安排大家变休息边整编。
他不是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也不是不知道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可是他更知道,如果他现在率领这支疲兵突破湘江天险的话,会遭到桂军的疯狂追击,会遭到湘军的拼死阻击,还会遭到中央军的拦腰冲击,虽然他自己等人完全可以安全突围,能够顺利追上中央红军主力,但牺牲一定很大,好不容易聚合在一起的红军官兵会死伤惨重,十不留一。
在敌人的四面八方的合围下,在敌人从地上到空中的打击下,没有休息过、没有吃饱过、伤情还没有修养的情况,红军官兵的战斗力绝对发挥不出正常情况下的一成,更何况这些部队里还有不少桂军俘虏。这些转变了身份的俘虏兵在打顺风仗的情况下也许会一心一意地跟红军走,不会在乎自己是红军还是桂军。可一旦打了败仗,一旦遇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不哗变、不反过来来**枪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们绝对会逃跑、绝对会趁机投降。
那样的话,郭拙诚这段时间的努力几乎是白废,他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因为桂军损失重大而急于收缩防线,而中央军忙于堵截红军官兵而一时来不及对马头岭这边动手,所以郭拙诚他们有惊无险地渡过了一个晚上,平安地迎来了12月2曰的朝霞。
经过一夜的努力,战场早已经打扫完毕,庄宗权、陈鹏他们的队伍也归队,马头岭的整编也基本完成。
虽然他已经写信给了李宗仁、白崇禧要求互换俘虏,但郭拙诚还是安排手下的人将四十四师的俘虏打散编入了自己的部队。
原来的部队、俘虏、陆续收容的红军官兵,郭拙诚的手下官兵竟然一万一千多人,如果只比较人数,机会跟红军长征前一个军团的人数差不多。现在马头岭以及古岭头到处都是红军的身影,有的在修筑战壕,有的在训练,有的在疗伤,有的在睡觉……
郭拙诚没有和一头雾水的手下讨论部队的去路,也没有去安排部队的其他事宜,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庄宗权他们还是陈鹏他们,都会把这些事安排得好好的,虽然这些人脑海里不断在思考部队下一步如何走。
他只是交待他们练兵、休整,以恢复官兵的体力,提高相互的认同感,自己却带着孙兴国、宋军和新成立的警卫排悄悄地到了离古岭头不远处的一个山峰凹地,吩咐孙兴国、宋军将这个山头戒严,禁止任何人进入他所在的凹地,甚至就是孙兴国、宋军本人未经他的招呼也不许他们进来。
他还吩咐孙兴国,如果四十八个小时他还没有出来,他们就回去,听从庄宗权、陈鹏的指挥,将部队带出去追赶主力红军,然后交出指挥权,听从红三军团彭总的安排。
对于他对李宗仁、白崇禧写的信对方是否会回应,回应后如何处理,郭拙诚没有过多的安排,因为他知道李宗仁、白崇禧是不会爽快答应的,他写信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迷惑他们而已,让他们猜不透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这是郭拙诚要做另外一件大事,因为发现自己左手掌上的梅花已经变成了淡红色,他必须前往1991年那个时代做一些必要的部署,要向最高首长汇报有关情况以获得他的支持。现在红军正是最危急的时刻,必须由1991年那个时空来反哺。
为预防万一,担心自己穿越失败或者无法再回来,郭拙诚做好了两手准备。
确认一切没有问题后,站在山坳里隐蔽处的他毅然将右手食指点在了左手掌掌心那朵淡红色梅花的花蕊上。
这次他没有晕过去,只是眼前一黑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一个有四个似乎像计算机屏幕的房间里。从左至右屏幕上端的黑色边框上标识着“一、二、三、四”四个汉字。
最左边也就是标注了“一”字的屏幕,和最右边的屏幕标注了“四”字的屏幕上,都显示的是一副地图,只是左边的“一”号屏幕上的地图显示的面积大得多,而最右边“四”号屏幕上的地图显示的面积只有很小的一块。
中间左边的屏幕——也就是标注了“二”字的屏幕——显示的是三个很规矩的长方体,里面空空如也。左边的长方体标注了“1991年的存储空间”、右边的长方体标注了“1934年的存储空间”,而中间的长方体标注的“两时空交换物品空间”。
中间右边的屏幕——也就是标注了“三”字的屏幕——显示的是一段文字,里面的内容显示了“使用和艹作说明”和疑难问答。
仔细读了“使用和艹作说明”,郭拙诚才知道其余三个屏幕是表示什么意思和做什么用的。最左边的“一”号屏幕显示的是1991年这个时空的世界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中国以及夜明珠岛已经被点亮,说明郭拙诚对这些被点亮的地方有控制能力或者通过他的努力能影响到这些区域,他可以从这些地方提取他所需要的物资,也可以将1934年那个时空运来的物资放在这些地方,只要他事先做好了保密工作,提取的过程不会让其他人看见就行。
最右边的“四”号屏幕显示的是1934年这个时空的世界地图,但在这张地图上只有小小的马头岭、古岭头被点亮,也就是说他目前只能控制这些地方,只能从这些地方提取物资运输到1991年的那个时空,或者将那个时空的物资放在这些地方,同样要求保密,不能让其他人看见。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42章回到1991年的时空
但是,两个时空交换物资是有条件的。首先,两个时空的物资全部以1991年这个时空的物价来进行计算价值,每次都必须进行等价值交换,1934年的时空不能凭空索取。第二,每次交换物资的总体积必须小于对应的存储空间,大小、长度也受这个存储空间的长宽高所限制,现在长宽高只有十米。不过,这个存储空间会随着郭拙诚控制的地盘和实力增加而增加。第三,从1991年这个时空运输过来其物资的技术水平不得超过这个时代太多,至少得有人在开始研究了才行,也不得运输有思维能力的人类。
……
很快,郭拙诚就将这个房间里四个屏幕上具有的所有功能都了解透了。高兴的他唯一不爽的就是“必须进行等值交换”的规则:在1934年这个时空里,他现在完全可以说是穷光蛋,除了要消耗粮食衣服的人,就是要消耗枪支弹药炮弹的军队,根本拿不出能够与1991年那个时空进行交换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如果不想办法获得可以跟1991年那个时空进行交换的物资,他就不能从1991年那个时空获得东西来壮大自己的军队。
“怎么就不能赊欠、不能贷款呢?等我今后占领了更多的地方后在还不行吗?”郭拙诚有点忿忿不平。不过,这种程序是设定了的,他根本无法讨价还价。对于这些规则,他除了遵守还是遵守。
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很简单,郭拙诚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按照屏幕上“使用和操作说明”的提示,他选择了只身前往1991年那个时空。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则。作为第一次返回的他享有一项今后没有的福利,那就是他这次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再只身返回来。而今后穿越两个时空的间隔时间至少在三十天以上。
但进入操作房间不受此限制,只要左手掌掌心的梅花变成淡红色就行,他就可以随时出入并进行两个时空的物资交换操作。
因为只能在1991年那个时空呆一个小时,郭拙诚无奈地将现身地点设在1991年时空的京城大内里。在最高首长办公室不远出现。
他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现身,走出来后直接走向最高首长的秘书办公室。
看到郭拙诚出现,秘书办公室的所有人包括外面值班的警卫们都大吃了一惊,因为他们既没有接到传达室、警卫室的电话,又没有接到郭拙诚的预约,不知道他为什么贸然出现在这里。就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但惊讶是短暂的,这里工作人员都认识郭拙诚,不说郭拙诚位高权重,不是他们所能怀疑的,就凭郭拙诚受最高首长的器重这一条,他们也只能客气有加。值班的小秘书立即拿起电话向最高首长的工作秘书请示。
郭拙诚很快就得到容许走进了最高首长的办公室。
最高首长看到郭拙诚也是惊喜不已。连忙喊他坐到身边,问寒问暖。
两人呆在办公室里密谈了近一个小时,直到郭拙诚身体有不适了,知道这是那个系统在提示自己该回去了,两人才结束谈话。
最高首长动情地握着郭拙诚的手说道:“你就放心大胆的干,这边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对你那个时空进行研究、处理相关事宜。你也不要时刻想着如何帮这边,你在那边好好干就是。我们这里还能顶住。根本不怕西方国家的制裁与围堵,正如毛主席说的,让他们制裁吧,制裁十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我们在那个时代受的苦太多了,你一定要设法帮帮他们,让中华民族早一天脱离苦海。相关物资在二十四小时内就会运到我们商定的地方,二十四小时之后那里就会戒严,没有人看到,每天的正午十二点我们会安排不知情的人巡视,查看你又没有取走物资以便进行补充。
你不用背什么包袱。你想,像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多养活几万人、几十万人根本没问题,就是几百万问题也不大。十亿人口百分之一就是一千万,就当我们多了百分之一的负担就是。我们省下一口吃的。他们就能解决很多困难。只要你能找到,就可以用来交换。你可以就地砍伐木头,砍伐竹子,这些我们这边都需要,就是捕鱼送过来也行,甚至石头也可以交换嘛,你把石头直接放到我们的水泥厂旁边,不就可以煅烧成水泥了?这也是商品啰,一样可以交换。既然是等价交换,我们这里封存不用的老式武器,连伊拉克、约旦他们都不要,只能做废铁用,完全可以用石头换走嘛,哈哈。”
郭拙诚一想也对啊,那些封存的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和使用过的旧武器,就是民兵都不要,完全是废铁价格,与1934年那个时空交换的话,可以大赚便宜。那些武器送到1934年绝对是好东西。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一下好了很多,高兴第朝最高首长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说了一声:“首长,我走了。再见!”
在最高首长慈祥而激动的目光中,郭拙诚走进一个秘书们使用的洗手间,关上门,确认里面没有人后,他将右手食指按在左手掌心的淡红色梅花处,人一下回到了刚才离开的操作间,之后再在屏幕上选择离开。
回到了山坳处,郭拙诚看了看左手掌的掌心,梅花的颜色已经变淡,意思是暂时不能进入操作间了。
他笑了笑,从山坳里走了出来,与孙兴国、宋军和警卫排的战士会齐后回到了指挥部。
果然,白崇禧没有答应郭拙诚的要求,他没有派人来送信,而是让人拍发了一封拒绝的电报:“……,鄙人乃中华民国之官员,岂可接受土匪之要挟?堂堂桂军肩负兴国之重任,横扫举国之宵小。尔等祸乱之徒,凭借一时之侥幸,与我等讨价还价,实在无耻至极。我桂军百万雄狮灭你等乌合之众只是举手之劳,为天下苍生之计,鄙人奉劝你或你之部下立即向桂军投降,交给我被俘官兵,可保得性命一条,否则……”
郭拙诚看着这半文半白的电报,皱眉道:“这不是他白崇禧本人写的吧?哪有这么酸溜溜的?还不如说‘发我百万天兵,将你们这些妖魔碾成齑粉’来得牛气。”
庄宗权看了之后也笑了,说道:“这样啰嗦真是难得一见。呵呵,也许他们认为我们是土匪,‘齑粉’的‘齑’不认识。……,队长,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说着,他收起笑容,眉宇间隐隐有着一丝忧色。因为时间拖的越久,中央红军主力离这里就越远,他们受到的军事压力就越大,即使真的要转回中央苏区,那也应该早点动身啊。时间长了,无论朝哪个方向前进都不行,到处都会被围得铁桶一般。红军也是人组成的,不可能真的是铁打铜铸的,真要四面被包围,一样逃不出去。
郭拙诚说道:“别急。你认为他们真的能将我们四面包围?”
庄宗权问道:“不会吗?”
郭拙诚说道:“至少桂军是不会愿意我们四面被围的,他知道真要把我们包围了,我们就会狗急跳墙,专门往防守薄弱的地方冲。你说说,与湘军和中央军相比,我们会捏那个软柿子?他白崇禧是聪明人,还不明白自己的地盘就这么没有了?”
想了一会,庄宗权很是吃惊地看着郭拙诚,问道:“你以前真的只是一名普通战士?”
庄宗权毕竟只是一名普通的副团长,根本就没有郭拙诚这么高的眼界,也没有郭拙诚的大局观,更别说他对当今国内各势力之间的了解了,他只凭目前的情况来分析。
郭拙诚却继续坚持刚才的话题说道:“实际上,白崇禧心里还是很愿意跟我们谈判的,只是还不知道我们的底细,不知道我们的战斗力。我们已经消灭了他们一个师加一个团,但我们不是偷袭就是玩前后夹击的把戏,而且我们的阵地一次又一次被他们突破,他白崇禧到现在为止都不敢肯定我们的战斗力很强,当然也不敢以为我们的战斗力很弱。
正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战斗力如何,所以他怕受骗,如果他跟我们谈判了,将来却轻易被中央军或湘军给灭了,他还不后悔死,还不以为我们在虚张声势骗他,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坚决把我消灭。这样的话,就不会被别人笑话了,说他小诸葛聪明一世,却被一群乌合之众给耍了。”
庄宗权抑制住内心的惊讶,说道:“你是说白崇禧要真正知道我们的战斗力,知道我们是真的惹不起之后,他才会坐下来真心实意地谈?”
郭拙诚点头道:“既然是军事谈判,双方的实力就得差不多,至少认为对方有谈判的资本,否则只有消灭或者投降。”
庄宗权问道:“我们就要做给他们看看,要再跟他们打一仗?让他们明白我们是什么样子?可我们若万一失败了呢?”
(感谢stevenkel、达流氓兔、maooo001、张鹿鹿的打赏,感谢李匪盗、飘雨、y228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43章白崇禧的郁闷
郭拙诚很是轻松地说道:“失败?失败了就等于我们白忙了,仅此而已,这有什么关系呢?死就死啰。……,哈哈,我们这些差点没有命的人也就是本就被阎王喊走了,现在能多活几天,还有什么遗憾的。”
庄宗权苦笑道:“是啊,我们能多活一天就等于多赚了一天,早就值了。”
郭拙诚笑道:“老庄,你就别多愁善感了。我相信,我们不会失败的。而且,只有打赢这一仗,不但让白崇禧乖乖地跟我们谈,还要让中央军害怕,不敢逼我们太紧,让湘军也好,粤军也好,都对我们退避三舍。真达到了这个效果,天下我们何处不能走?我们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了。”
庄宗权总感到郭拙诚在说大话,但他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听他的,他心里还是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郭拙诚会创造奇迹。不过,他还是提醒道:“郭队长,我们缴获的粮食和弹药、药品、衣被等等都不够啊,粮食最多能坚持十天,弹药最多坚持打两次今天这样的战斗。”
郭拙诚笑道:“够了!能够吃十天,还能进行两次战斗,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我们红军哪次不是靠缴获,哪次当过地主家有余粮了啊?”
说到这里,他吩咐道:“你还是安安心心地布置防御吧,不要让敌人钻了空子摸进来。练兵的事情,我们就交给陈鹏、洛熙、刘向阳、宋军他们就是。我自己找那些被俘的桂军军官谈一谈,里面肯定有从正规军校毕业的,或许能找出一些专业人才帮我们。”
实际上,他更多的是想了解湘、桂之间的这些地区有什么矿产资源,有什么可以拿到1991年那个时空去卖。虽然那边的最高首长说就是石头也行。他们也买下来煅烧水泥,但郭拙诚还是觉得运一些对那个时空有用的东西过去才好。
当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粮食,可以从老百姓家里征用,也可以用缴获的钱从周围的地主、富商手里购买。但郭拙诚不准备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粮食,如果把这边的粮食运走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老百姓饿死。
郭拙诚和庄宗权同时出了门,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
远在桂林的白崇禧此时心情极差,高级茶杯都被他摔了好几个。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昨天马头岭、古岭头的那两场战斗是如何打的。自己先是被一个莫名其妙出现的队伍吃掉了一个正在进攻古岭头的团,接着又丢了前去消灭这个奇怪队伍的一个师。
白崇禧自认为自己没有轻敌,给予这个奇怪的队伍以足够的重视。恨这个队伍咬牙切齿的他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他们,他不惜动用了一个主力师,还动用五架飞机,完全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
可偏偏他娘的出鬼了。四十四师一次又一次报告说他们冲破了对方的一道又一道防线,轻易就冲上了对方把守的山头,可又一次又一次地被赶了下来。
这本来也不算稀奇,哪支红军部队不是顽固而狡猾的?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交出阵地,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认命了?他们肯定要反击要挣扎的。
当时以为也就是多拉锯一段时间,多消耗一点子弹,最后还是会被四十四师给灭掉。他在发给王赞斌师长的电报中多次告诫他小心谨慎。不要急于求成。而王赞斌也没有失去理智,是小心地应对,指挥得中规中矩,即使开始有一点急躁,想来一个四面出击一举将守军全歼,但两次失败后很快就改变了策略,集中主力于主要方向,对守军进行重点进攻。
开始的时候还收到他们进展顺利的报告,可是没有多久就失去了联系,内心惊疑的他还在思考将发生了什么事。是电台被打坏,还是部队被打散,最后却是被人送来他们全部被俘的噩耗。
这让白崇禧实在不明白这守军怎么这么厉害,杀鸡用牛刀竟然这鸡把牛刀给啄坏了,太逆天了吧?如果你红军真有这么厉害。几个逃窜的士兵就然消灭我桂军的一个主力师,你们还会被迫离开中央苏区?你们还会被蒋芥石的中央军赶得到处跑,还不立马把这些敌对势力给全灭了,还不轻松地横扫天下?
白崇禧自认自己不愚蠢,但他想破脑袋也没有想明白马头岭上的红军是怎样一支奇怪的部队,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用手里的武器打下五架飞机的,而且是五架飞机同时打下,没有跑掉一架,连一个回来报信的人都没有。
更不明白王赞斌他们一直占上风,最后却全军覆没,好像包围和被包围掉了一个个,主动包围别人的被别人吃了,被包围的人吃掉了包围的人,真是见鬼!
虽然他很惊讶,也快被一个主力师覆没而气成脑瘫,但聪明的他还是断然将正在进攻红军主力的桂军撤回来,全力加强灌阳县一线的防守,不但提防这支奇怪的部队,也提防蒋芥石的中央军趁势进入。至于红军能不能斩草除根、红军会不会死灰复燃,可不是他白崇禧和桂军考虑的问题了,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说。
在收到郭拙诚来信的那一刻,他脑子里还真产生了让郭拙诚的部队为他阻挡中央军的打算,割一个灌阳县给红军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事,与丢失整个广西相比,与失去自己的基业委身于蒋芥石相比,分出一小块地方真没什么。
但正如郭拙诚所预计的,白崇禧他实在不相信这支身在万军围困中的奇怪队伍是否真的有战斗力,担心自己跟郭拙诚做了交易后,对方却轻易给中央军给灭了,自己丢了脸面被人笑话不说,还等于把把柄交到了蒋芥石手里,等于打开大门延请中央军进来,所以他要再看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要评估他们有没有能力在这里立足一段时间,给中央军一个下马威。
只要这支部队把中央军打痛了,他就放心了,让他们在这里落脚一段时间没有一点问题。至于是不是担心这支部队会不会因此壮大,因此在这里落地生根并逐步侵吞周围其他地盘、甚至鸠占鹊巢将他白崇禧给赶跑,白崇禧一点也不担心,即使这种部队都是神仙也没有这个本事。
只要中央军将主力红军消灭了,或者将主力红军赶到了边远贫瘠的地方,这支小部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他们没有弹药、没有药品、没有衣服,甚至没有粮草,没有人口,凭灌阳县这个穷得咣当响的地方,能养多少兵?能造出枪支弹药?能经受周围不断派出的军队的进攻?
所以,他给了郭拙诚一封那样的电报回复了他。
表面上他是坚决回绝郭拙诚,但实际上是在静观其变,是在等待郭拙诚下一步的动作,想看看他的桂军撤走后,郭拙诚面对中央军的时候是如何表现的。他知道中央军绝对不会放过马头岭的红军,绝对会利用消灭这支红军的机会进入广西。
他收缩桂军死守要点,等待中央军与这支部队的好戏出现。
……
郭拙诚现在正在和被俘的几个中级军官在“聊天”,询问广西境内,特别是广西北部的情况,了解周围的风土人情和物产。
虽然这些桂军军官很不想说话,但见郭拙诚问的不是军事秘密,加上郭拙诚又暗示如果他乐意就放走他们一部分人,所以也有一句无一句地聊着。慢慢地,郭拙诚脑海里慢慢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心情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与他所了解的一样,别看广西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的土地很贫瘠,山多地少,到处都是杂草、竹林,在这里郭拙诚似乎捞不到什么可以跟1991年那个时空交往的东西,实际上这里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矿产。
自清朝的洋务运动以来,当时的清政府就开始用这些丰富的稀有金属矿产出口到西方国家换取机器、武器、弹药,发展到民国时期,这种交换的量越来越大。占据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之所以崛起,除了他们本身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他们将这些稀有金属矿产大卖特卖,大肆出口到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换回他们急需的武器装备,从而使桂军能在各个军阀的窥视下发展壮大。
桂军知道用这些矿石出口换取武器,湘军自然也知道,也大卖特卖,以换取能够装备军队的武器。
这种情况发展到抗日战争前期更是处于鼎盛时期,当时大量的锑矿石、铬矿石、镍矿石、铌矿石等等国民政府大批大批地被运往西方国家,换回了大量的西方军械。例如蒋芥石几个最精锐的德械师,36师、87师、88师,他们所装备的德国武器装备基本都是用这些出口的矿石换来的。
因为锑、铬、镍等稀有金属是现代武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德国等西方国家缺少这些稀有金属。
可以说,这些稀有金属矿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44章高官入伙
只不过也因为矿石大量地出口到国外,造成这些地方的稀有金属矿藏存储量大大减少,到建国后很多矿场因为无矿石可挖而废弃了,有的也只坚持了短短的时间,也变得枯竭。
但是,改革开放前后这里又发现了大量的重稀土,使这里的矿场又焕发了第二春,再次开始源源不断地为人类奉献宝藏,为人类造福。
稀土是值钱的,有人称之为现代工业的黄金,无论是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还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高科技设备都离不开它们,但在稀土这个大家族里,重稀土比轻稀土更显得娇贵,因为它们更稀少。中国号称是世界稀土存储量大国,但重稀土的数量并不多,它们大部分都存储在中国南方的少数几个省份。
郭拙诚现在当然不可能组织开矿,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采矿设备,他现在想做的就是抢、就是夺。
也就是把桂军、湘军组织矿工挖出来准备卖给西方国家的矿石给据为己有,然后运到1991年那个时空去,既可以帮助那个时空里被西方国家全面围堵的中国,又可以换回红军急需的武器装备,可谓一举两得。
在与这些被俘的军官谈话中,他了解到在江华县存储了不少挖出来的矿石,因为战乱很多矿工被抓入军队当民夫,这些矿石都没有来得及运走。
得知这个好消息,郭拙诚没有再和俘虏浪费时间,而是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开始思考如何获得这批矿石。
他同时思考除了矿石之外还有什么物品可以交换,而且不对这个时空的民生产生太大的恶劣影响。因为这个时空的生产效率极低,无论是运走粮食还是其他农产品、家畜什么的。如麻、棉、大豆、稻谷、小麦、生猪、牛、羊等等,都会加重老百姓的生活困难,让本就贫困的他们更加困顿,他只能另辟捷径。
“文物?”郭拙诚也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一是因为1991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兴起文物热。收购文物的价格很低,愿意出钱的也是香港、澳门那边的人,不说是否搜集到,就是运过去都是贱卖,造成损失。二是文物太敏感,如何大规模运送的话。会破坏那个时空的原有秩序,一个本该只有一个的文物一下变成了两个,会让那些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发疯的。
“动物,珍稀动物?”郭拙诚认为这个一下想到的主意是一个好主意,也是一个好生意。比如,现在南方。也就是他所处的这个周围的群山里生活着无数的华南虎、豹子、狼,人们都视它们为祸害,杀掉它们是为民除害。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七十年代,1959年当时的林业部就明文规定把华南虎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
因为解放后这一带经常出现华南虎吃人的事件,当地政府还组织了专门的打虎队,枪杀了无数的老虎、豹子、狼。报纸还表扬了好几个打虎英雄。如湖南耒阳的陈耆芳就组织几个猎人成立打虎队,在短短七年时间猎杀了一百七十八只老虎,被树为打虎英雄,不但有媒体表扬,还有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书籍来介绍他的英雄事迹。
可是在1991年那个时空这个地区的老虎、豹子早已经绝种,又因为郭拙诚提起宣传环保意识,现在华南虎、云豹都列为了保护动物,禁止猎杀。如果能捕捉几头送到那个时空,那绝对是皆大欢喜的事。虽然民间禁止老虎买卖,但作为国家。1991年的中国肯定是会愿意花巨资购买几十头的。
除了可以运输华南虎、云豹等在1991年那个时空显得珍稀而现在到处都有的野兽外,还有鱼类、鸟类等等。从这个时空送走几十头、几十条、几十只数量众多的动物,没有什么坏处,更不会破坏两个时空的平衡。
……
就在郭拙诚天马行空地思考时,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下午。
马头岭、古岭头随着太阳的西下而变得热闹起来。很多疲倦的红军士兵睡足后又变得生龙活虎了,有的寻找熟人朋友,有的主动请求参加训练,也有的找自己临时的领导建议打出去,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也有的在修筑战壕、修筑工事,还有的在搬运武器装备和粮草……
看着战士们热火朝天的样子,郭拙诚很是自豪,心中唯一遗憾的就是手下的红军将领级别都太低了,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团长,而且一个身负重伤一个昏迷不醒,根本不能参与组织管理,更别说指挥战斗了。
现在他只能拿着陈鹏他们当牛使,什么事都喊他们。而庄宗权因为级别太低、眼界不宽,只能做一些具体事情,还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
就在郭拙诚为此苦恼的时候,突然庄宗权打来电话,说是客人来了,请郭拙诚是否下山迎接。郭拙诚感到很奇怪,不知道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客人来,连忙询问到底是谁。
庄宗权说道:“是红三十四师首长到了,为头的叫王光道,是红三十四师参谋长。”
郭拙诚一愣:“红三十四师不是突围成功了吗?怎么还有参谋长在这里?”正准备动身前去,但想了想,还是拿了彭总拍发给自己的两封电报,这才叫上孙兴国,一起快步下山。
等到郭拙诚下了山,见了王光道等人,才知道这是庄宗权自作主张,并非是对方要求他下来迎接。不过,郭拙诚倒是没有责备庄宗权,反而悄悄地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显然,庄宗权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太高,是所有来这里的红军官兵中职位最高的。他一是担心对方是来夺权,担心对方持了尚方宝剑把郭拙诚的指挥权拿过去。他让郭拙诚下来看情况,然后再做决定是赶走对方还是收留对方。
二是庄宗权做出一个姿态,那就是向对方表示他一个副团长都不能作主放他们上山,要向郭拙诚请示,你们新来的就不要摆资格了。同时郭拙诚下来迎接表面看很客气,实际上也分清了谁是这里的地主、谁是这里的客人。
看到周围的官兵看似客气实则戒备的样子,王光道握着郭拙诚的手笑道:“郭队长,我可是来逃奔你的,你不欢迎?”
这话不但让庄宗权大惊,连郭拙诚都有点不相信,要知道师参谋长可是正儿八经的师级干部,他们的上级就是军团干部了,也就是彭总一级的人物,自己这个特别行动队现在可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堂堂的师参谋长怎么能说是投奔?
王光道又笑了笑,将郭拙诚扯到一边,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电报纸递给了郭拙诚。
郭拙诚一看,心里这次明白发生了什么,感情自己口袋里的两封电报就不要拿出来了。
他连忙伸出双手握住王光道,高兴地说道:“王参谋长,这真是太好了,我正苦于没有领导干部帮我呢。你知道我手下官兵有一万多人,缺少的就是干部。”
王光道可是正儿八经的师参谋长,红三十四师能够成为铁军,他这个参谋长的功劳肯定不小,如果有他加入,郭拙诚很多工作就可以开展了,将来也会轻松了很多。
“啊——,一万多人?”王光道还只是张大了嘴巴,跟着他身后的几个官兵都不禁惊呼出来,但脸上更多的是不信。
王光道忍不住问道:“这里真有这么多人?”
郭拙诚笑道:“等下你就知道有没有了。王参谋长,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同志?”
王光道连忙指着跟他过来的人介绍道:“这位是红三十四师101团的团长苏达清同志、这位是政委彭竹峰同志。随我们一起来的还有师政治部主任张平凯同志,但他和副团长范世英同志一起在后面带着第一零一团余下的同志。我们稍微快一些,他们等下就到了。”
苏达青、彭竹峰两人上前朝郭拙诚敬礼道:“首长好!”
郭拙诚举手还礼,并笑着对他们两个看起来不怎么情愿的人说道:“欢迎你们过来帮助我们。你们辛苦了,先上去休息一会?”
在上山的途中,看到那么多人在训练,在修筑工事,他们不得不相信这里有了一万多人。郭拙诚也从王光道嘴里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到了这里。
原来他们是红三十四师的断后部队,面对中央军的阻截和桂军的追杀,他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特别是他们边打打撤到湘江边上时,中央军已经在江的对岸修筑了战壕和工事,重兵把守的湘江根本无法渡过。
面对这些情况,作为断后部队的指挥官王光道和政委张平凯只好用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向率领开路部队的指挥官陈树湘师长报告,请求批准他们返身回湘南打游击。
还未等师长的电报来,有人发现追击他们的桂军突然停止了追击,而是莫名其妙地撤退了,这让王光道又是高兴又是奇怪,联想到之前桂军也不是那么死拼的样子,他们知道桂军要么是内部出了问题,要么就是桂军与中央军之间出现了矛盾。
(感谢maooo001、stevenkel的打赏,感谢szfmjuy、红色南京、香语留馨、开心的陶爸爸、不用说嘛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45章队伍升级
就在王光道和张平凯以及第一零一团的团干部商量如何利用这个良机返身战斗时,师部转来了第三军团对王光道、张平凯以及第一零一团的命令:立即赶往古岭头,所有幸存的官兵全部加入特别行动队,听从郭拙诚同志的指挥。
在指挥部休息没有多久,庄宗权还没有将所有情况汇报完毕,红三十四师政委率领第一零一团的官兵到了。这个团说是说一个团,实际上连军官到士兵加起来还不到四百人,其中还包括一百来号伤病员。
看着这些在历史上都壮烈牺牲了的官兵,郭拙诚可谓感慨万千。
不过,他没有过多的感慨,因为有了王光道、张平凯等高级军官的加入,郭拙诚现在可是放手对部队进行整编了,可以从干部这里着手。
他将王光道、张平凯、陈鹏、孙兴国、洛熙、宋军、刘向阳、庄宗权、盛国珍、苏达青、彭竹峰、范世英等人召集在一起,商量有关分工的问题。
根据他的提议,大家一直同意张平凯担任特别行动队政委、王光道担任特别行动队参谋长、陈鹏为行动队副队长。
下面分为六个大队,其中陈鹏兼第一大队的大队长、范世英为副大队长;苏达青为第二大队的大队长;庄宗权为第三大队的大队长;彭竹峰为后勤大队的大队长;洛熙为炮兵大队的大队长、刘向阳为副大队长;孙兴国为特种兵大队的大队长、宋军为副大队长。
盛国珍为特别行动队直属情报支队的支队长。
其中第一、二、三大队和后勤大队各下辖三个支队,而炮兵大队和特种兵大队因为人数少,分别只辖两个支队和一个支队。
每个支队下面辖三个分队,而每个分队下辖四个排,每个排下辖四个班。每个班由十二人组成。包括正副班长和十名战士。
听了郭拙诚的提议,大多数人都兴奋不已,要知道按照他的建议,这大队就相当于其他部队的团,而支队相当于其他部队的营。分队相当其他部队的连,特别是班排采取的四四制,不说在红军里,就是在国民党中央军里也算是加强连、加强排了。一个大队下辖三个支队九个分队三十六个排一百四十四个班,其基本人数就是一千七百多人,如果加上军官和一些必要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