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一千多红军俘虏能够关押在这里,能够在桂军的押解下能自己走动,肯定都是没有受伤的,他们拿起武器就是一支部队。
孙兴国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想改变原来的计划,提前到八点行动。现在我们先休息一下,七点半我们几个人提前起来讨论一下任务分配。”
两人就在民团的指挥部里坐在椅子上睡觉休息了。
晚上七点半一到,几个指挥员被喊醒,他们在会议室里低声讨论了一下行动计划,因为他们早就对这里的军营了如指掌,面对毫无防备的三百名团丁,大家并没有多少压力,就由孙兴国小声的分配了任务。
快到八点的时候,民团团长来了,正如孙兴国所说,他是给宋军、赵晓田来送金条的。在孙兴国的暗示下,他“知道”了宋军、赵晓田是孙兴国的上级派来监视孙兴国行动的,他们有权上级汇报,一旦孙兴国过于包庇民团和民团团长,而民团团长又没有摆平他们的话,他们很可能会让这事曝光。
民团团长只好咬牙再掏钱摆平他们。
很快,随着孙兴国一声令下,民团所有没有值班任务的团丁在他们各自指挥官的带领下威风凛凛地列队跑步来到了操场接受孙兴国他们的检阅,操场四周一下子点起了十几个牛油火把,把操场照得亮如白昼。
随着民团团长大声喊着口令,这些刚刚在中学操场进来了强化训练的团丁在这里做的倒也像模像样,为了让队列更严整,他们的机枪、迫击炮等都放在队列的前面。
等他们重新列好队,民团团长很自豪地请孙兴国去训斥。在这个团长心里,他对孙兴国还真是感激不尽,如果不孙兴国提前通知他,如果不是他刚才领着团丁在中学操场又是打又是骂地操练这些家伙,他们现在怎么可能表现这么好?
孙兴国先是赞扬了几句,接着宣布民团进行演习。民团团长虽然惊讶,但也没有提出异议,只是用心地听着孙兴国宣布演习的内容。等听到孙兴国宣布的内容后,他松了一口气,没有发现什么不正常。
因为孙兴国只是宣布有一个排的团丁马上出发,去接管几个城门的值守,将正在值守的团丁换回来,接着又宣布一个排的团丁去替换在监狱里值班的团丁。
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宋军却警告他们必须认真值守,谁也不能擅离自己的位置,不要因为听到演习时发出的零星枪声就慌成一团,谁要不听指挥而逃跑的,一律枪毙。
等到那两排团丁离开不久,孙兴国、宋军就让民团团长和一个排的团丁带他们到县城里转一转,看看县城的治安情况。
陪着这一排团丁走的是特战队的一个排。他们排着整齐的两列,开始在街道上行进。只不过,特战队的队伍和步伐都明显比团丁的强,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一路上,民团团长很热情将沿途的那些大户人家、官员住宅、相关单位如警察局、税务所等等部门都一一做了介绍,还带他们检查了一些岗哨,以显示他的工作成绩。
他不知道的是,他们一行人离开不久,剩下的特战队员就从黑暗里走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就对准了这些人。
团丁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人甚至以为这是演习内容一部分的时候,他们的枪支弹药很快被收缴一空。几个看出情况不对试图逃跑或反抗的团丁立即被镇压,他们的脑袋很快就被砍下扔在那些终于回过神来的团丁面前。
很快,这些猝不及防的团丁乖乖而惊惧地举起了双手,按照特战队员的命令走进了一间房子里。他们心里还在猜测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都很少想到对方是红军,以为是桂军内讧或者是桂军要收拾地头蛇,或者是蒋芥石的中央军来了。现在中央军卸磨杀驴,赶走了红军就轮到桂军倒霉了。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们并没有什么反抗的意愿,感觉现在完全是与他们无关的狗咬狗,他们只是被殃及的池鱼。
那些临时被替换下来的值班团丁,他们兴冲冲地按照命令从城门口、监狱交班回军营,可面对他们的不是夸奖,也不是演习,而是黑洞洞的枪口,以及那几颗血淋淋的人头。
他们很快就被缴械,无奈地投降了。
孙兴国他们转了快一个小时,最后到了关押红军的对方,在孙兴国的命令下,民团团长将他手下的团丁和配合他们看押俘虏的警察召集在一起训话。那些团丁就是刚才被派来替换的人,他们不但认识民团的汪团长,也认识孙兴国、宋军,对于集合的命令很认同。
当有警察怀疑的时候,这些团丁还主动向他们解释了孙兴国他们的来头。听说孙兴国他们来自白总座的行辕,看到特战队员手里拿的精良武器,感受到团丁对他们的敬畏,这些小警察也相信了,按照命令来到了监狱中间的空地上。
孙兴国之前之所以多此一举的派这些团丁前来替换原来的团丁,就是为了这一刻,就是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正宗的钦差,并把这种感受通过他们传递到其他人,以减少他们的警惕心。
显然,孙兴国的目的达到了。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新年快到了,祝所有书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第1454章全军齐动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好办了。
面对突然指向他们的黑洞洞的枪口,面对一片哗啦的拉开枪机将子弹推上膛的声音,茫然的团丁、警察除了惊讶就是惧怕。
民团团长和他的警卫员想逃跑,但很快被宋军一个背摔、一个扫堂腿给两两掀翻在地。另一个叫罗大牛的特战队员冲上去,对着民团团长警卫员的脖子就是一踩,只听咔嚓一声,脖子就断了,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喷出了酱红色的血液。
民团团长又后悔又愤怒又惧怕,双眼一翻,晕了……
这时只听孙兴国冷笑一声,只见他右手轻轻一挥,他手里的匕首笔直朝一个想掏枪的警察飞去。
“嗤——”一声轻响,匕首瞬间就扎进了这个倒霉警察的胸口上。
警察双手按着胸口的匕首,惊惧地瞪大眼睛,惨叫一声转了半圈,身体砸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很快死去了。直到这时,胸口的鲜血才慢慢渗透出来。
有了这三个人做榜样,其他人都战战兢兢地举起来两条胳膊……
很快被关押的红军俘虏放了出来,民团团长等人被关了进去。
1939年12月3日晚,江华县就以这种方式被特别行动队占领。
听到孙兴国他们是红三军团的自己人,死里逃生的红军俘虏兴奋极了。按照孙兴国的命令,他们迅速推出了他们的指挥员,并迅速以指挥员为中心组成了一个个营、连。
就在这时,在民团军营里处理了民团事宜的特战队员用一辆牛车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到了监狱这里,并迅速下发下去。
虽然一辆牛车送来的武器并不多,但凭借它们。千余被解救的俘虏足以控制县城了,因为县城里只有民团和警察,现在民团几乎全部缴械,警察也被抓了不少。这么多红军战士和一百多特战队员几乎没有了什么敌对力量。
稍微商量了一下,孙兴国就让宋军带一部分特战队去接管几处城门。他和红军官兵推选出来的指挥员一起讨论接下来的工作。
第一件就是县城拿下来之后如何防守。如何保密不让桂军知道。第二件事就是如何拿走土豪劣绅和官员的财产。当然,还有一件事就是向正在朝这里前进的郭拙诚汇报县城已经到手的消息。
宋军带人去接管城门的行为非常简单,完全是手到擒来。
当他带着特战队员前往城门口的时候,那些守城门的团丁都是孙兴国才派出来替换原来值守团丁的,他们都认识宋军和他手下的队员。
看到他们过来,不用宋军等人介绍。他们就立马“知道”这依然是演习的一部分,他们客客气气地出来迎接特战队员们,对宋军他们发出的命令更是不打折扣地完成。
以至于特战队员依然没有动一枪一弹就将城门拿下了。
那些团丁莫名其妙地成了俘虏,直到他们被押送到监狱关起来,看到里面有自己的同伴后才真正明白今天这事不是演习,而是中了人家的道。
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能为力,还在希望上面狗咬狗的行动结束后,把他们这些被殃及的池鱼早点放出来:“你们桂军与中央军相争,与我们这些小小的团丁毛关系也没有,我们只是守一守城门,维持一下治安,你们谁当头都与我们无关。”
正在前往江华县县城途中的郭拙诚接到孙兴国的汇报。也很高兴。他想不到自己的计划不但提前顺利实现,还凭空又多得了一千多精锐部队,这些红军的加入更加纯洁了队伍,增加了骨干,更加让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加。
收到这个消息后,郭拙诚立即下达了两条命令:
命令张平凯、王光道、陈鹏、苏达青、庄宗权、彭竹峰、洛熙、刘向阳等领导留下少量士兵迷惑敌人外,利用夜色立即脱离敌人的接触,为加快前进速度,可以放弃辎重、火炮、弹药,同时留下所有桂军俘虏中的伤病员。留下部分或全部粮食,必须于后日(12月5日)凌晨五点前赶到江华县县城会师。
命令孙兴国、宋平留下必要的人员协助红军战士防守县城,等待郭拙诚所率领的部队前来外,他们率领其他的部队乔装江华县城溃散的民团团丁向南进攻大路铺镇、白芒营镇,造成威胁桂林进攻广西的态势。
随着这两个命令的下达。孙兴国、宋军他们倒是没什么,反正县城里现在已经戒严,一千多解救出来的红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街道上巡逻,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当官的、有钱的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都缩在家里不出来。再说,现在是深夜,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视、电影啥的,晚上天一黑基本都是睡觉,直到第二天天亮了再起来做事。
即使有勤快一点的人,或者要出远门赶路的人,他们虽然早一点但也不会还没有过凌晨就起床,就算有,那也只是极个别,随便巡逻的官兵怎么处理都无关大局。
孙兴国、宋军等人则在监狱里做团丁的工作,询问哪些人愿意戴罪立功,谁愿意带他们去攻打大路铺镇、白芒营镇。而且他们这一问,还真有不少人愿意,就连那个汪团长也主动要求表现一下。
孙兴国从里面挑选了二十几个看起来确实愿意的人,包括那个汪团长。
之后,孙兴国对红军中为首的领导做了安排,又留下一个班的特战队战士在这里做好迎接郭拙诚的准备,很快特战队就消失在夜幕中,朝县城的南方前进了。
马头岭、古岭头以及灌阳县县城这些地方就有点不同了,这些指挥官倒不是不愿意执行郭拙诚马上撤离战场、马上与敌人脱离接触的命令,他们实在是舍不得那些火炮、弹药和粮食。
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都是战士的生命,只有有它们,战士们才能打败敌人才能活下去,有时候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得比战士、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郭拙诚说一声丢弃,他们哪里能丢弃得下?
再说江华县是一个什么地方,那里可是一个四面皆敌的地方,加上山多地少,根本没法获得多少粮食,虽然有一些矿石,但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拿了这些矿石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炼不出金属来更运不出去卖钱。
不过,在陈鹏、洛熙、刘向阳等人的坚决要求下,他们最后还是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借口郭拙诚在命令中没有坚决要求他们炸毁所有火炮,没有要求摧毁所以炮弹,更没有要求将所有粮食留下,他们决定拆走一些火炮、运走一些炮弹,扛走所有迫击炮和迫击炮的炮弹,粮食更是运走一大批。
他们给郭拙诚的回电是保证不会耽误行军时间,就是爬也会按照郭拙诚命令的时间赶到目的地。
接到他们的电报,郭拙诚很是无语,但他也理解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现在太穷了,好不容易获得的宝贝,哪里愿意丢弃、炸毁甚至留给敌人?
他只好再次发报,电报里强调必须炸毁一些火炮,必须丢弃大部分粮食,必须让对方知道我们是怕了中央军。必须让敌人知道,我们害怕在中央军、桂军的夹击下全军覆没。
收到郭拙诚的这个电报,张平凯、王光道才明白郭拙诚的真正意思,但是,这样反而让他们担心了。因为郭拙诚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如果真的被中央军、桂军全力夹击的话,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特别是现在全军往江华县县城会师,完全就是往敌人家里跑,与中央主力红军背道而驰。早就成为了一支孤军的他们这么往敌人包围圈里钻,不是往火坑里跳吗?就算你带领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给中央主力红军减轻压力,那也应该更加虚张声势,让敌人害怕,让敌人畏缩不敢进攻啊,哪有你这样把自己的弱点显露出来,哪有鼓动敌人快速进攻自己的?
要知道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万多部队,但队伍的成分太复杂了,即使抛开那些被强行改变身份的俘虏,就是收容的这些红军也是乱七八糟的,来自无数个单位,来自不同的派系,拥有不同的职位。
现在整支部队完全可以用乌合之众来形容,如果打顺风仗还可以,不但可以锻炼部队,还能提振士气,能让官兵归心,但你现在这么做可是故意给自己制造险情,故意让自己增加压力啊,万一失败或者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江华县县城,那队伍能不能掌控都难说。
他们想是这么想,但看到郭拙诚在电报里写的几个“必须”,他们只好服从了,迅速安排人员炸炮、丢弃粮食,同时安排部队快速而“慌乱”地撤退。
陈鹏他们倒是没有任何心理抵触,就是洛熙这个炮兵大队长也一点没有表现出什么痛惜的表情,在他的脑海里,郭拙诚的命令就必须严格执行,再严重的事情也要做,区区缴获的几门炮炸掉算什么?
……
郭拙诚和他率领的部队在12月4日凌晨三点的时候赶到了江华县城,很快就顺利地接管了指挥权。
(感谢stevenkel的打赏,感谢sblb、982230、碌碌无为1、lintao1966、青枫、薪金、sertee、我爱红烧肉、snbzq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祝各位书友新年好!)
第1455章给白崇禧的电报
才找人了解了完江华县城的情况,郭拙诚就接到孙兴国、宋军发来的电报,告知他们已经占领了大路铺镇,正在前往白芒营镇途中。同时他们认为桂军目前还不知晓特别行动队的行动,孙兴国询问郭拙诚是否容许他们继续向南进攻。
郭拙诚马上回电,要求他们占领白芒营镇之后立即就地修筑工事,等待后续部队来接防,他们在交接阵地后返回县城,另有其他的重要任务安排。
孙兴国之所以发电报询问是否继续攻击前进,是因为他和他的特战队感到很不过瘾,他们一行人在占领大路铺的行动中根本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想想也知道,桂军连江华县城都只安排了一个民团在把守,那些比县城小得多的小镇自然没有安排什么兵力。再说,大路铺和白芒营镇完全是桂军的大后方,红军都已经过了湘江,哪里会有人还想到有敌人过来偷袭?
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大路铺镇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这里只有一个排的地方民团在驻守。这二十几个团丁并没有按正常的军事部署来镇守镇子,而是只守了他们宿营的院子,也就是在他们睡觉的院子门口安排了一个哨兵而已。
孙兴国找他们还多亏了随队而来的民团汪团长,是他敲开镇长家的门,从睡眼朦胧的镇长嘴里知道这一个排的兵住在一个财主的家里。
这种战斗根本不需要孙兴国和他的特战队插手,想图表现的汪团长早就带领他的团丁将那些人全部俘虏了,一个个捆成粽子样带到了孙兴国面前。
收到郭拙诚的电报时,孙兴国他们正在为占领下一个目标——白芒营镇——做准备。这次他们倒是遇到了一些阻力,虽然他们还是乔装溃败的民团团丁。那个汪团长也还是很努力,但让孙兴国很无奈的是负责白芒营镇镇守的是一个连级规模的民团,而且这个民团已经不属于江华县民团的管辖了,指挥权被上级移交给了桂林方面。
最为不幸的是,这个民团的头头与这个汪团长不对付。两人之前就有矛盾,加上孙兴国他们到达白芒营镇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对方看出了队伍中夹杂了不少陌生人,而且他们的武器明显看出不是民团所能拥有的。
虽然那个头头没有猜测到孙兴国他们是红军,但他们还是产生了戒备,不容许他们马上进镇。而是要询问上级是否同意他们进来后再决定。
孙兴国当即当机立断,下令强攻,趁对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良机进行冲锋。当孙兴国他们的机枪怒吼和迫击炮开始发射后,那一个连的守军立即败了,哭爹叫娘地转身就逃,已经决定投降的那些民团团丁也不用孙兴国指挥。立即顺势追了上去,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占领了这个镇,大肆打伤守军二十多人,俘获守军六十多人,只有十几个反应敏捷或者没有参加战斗的团丁逃跑了。那个与汪团长不对付的头头早就在第一轮射击中被机枪子弹击中脑袋,死得不能再死了。
不过,孙兴国的人马也开始出现了死伤。因为团丁表现太积极,在孙兴国还没有下令冲锋的时候就冲锋了,结果被守军打死了一人打伤了两人。
那些团丁倒是没有什么失落,还觉得自己一方用这么小的代价就取得了击溃对方一个连的巨大战果,值得大吹特吹了。
郁闷的是孙兴国,感觉很丢自己的面子。
不过,他也没有批评他们,反而安排团丁好好安葬死者,自己掏出十元银元委托死者的朋友将钱带给他的家人。另外也安慰了伤者几句,表示会将他们的功劳汇报上去。他们和汪团长都会得到表扬、得到奖励。
孙兴国在这里郁闷,在江华县城的郭拙诚却遇到了一件好事:
早晨部队在抄那些县城官员、政府和劣绅奸商的财产时,他们不但找到了大量的粮食,大量的金钱,还从县政府院子里找到了一批没有来得及运到前线的武器弹药。
这给那些刚解救出来的、除了拿民团武器的。剩下的几百名没有武器的红军官兵带来了福音。
抄家的时候,对政府官员和政府本身的财产,指挥官郭拙诚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完全是大抄特抄。可是对那些富裕的商人,郭拙诚就有点不好意思下手,感觉自己就真的像土匪头子一样,只好捏着鼻子,找人在街上询问了那些平时克扣下人工资的、那些犯过血案欠下血债的、那些曾经主动资助官兵打过红军的,还有那些贩卖烟土或放高利贷的、……
然后以此为借口对这些商户、财主进行财产没收。那些没有什么劣迹的,郭拙诚就只好放过他们了。
郭拙诚毕竟来自现代,并没有对这些富户赶尽杀绝,不但阻止了有些人提议枪毙那些人的建议,还给那些人留下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就连那些政府官员也尽量不枪杀。但是,对真正民愤极大,双手沾满了老百姓的鲜血,曾经杀害过红军官兵,残害过红军俘虏的,郭拙诚就没有客气,不管怎么说,为了威慑宵小,为了提振士气,他必须枪毙这些人渣。
等到收缴上来的物资汇总后,郭拙诚不得不感叹这个县城里的官员、富户绝对是很富裕的,完全不是他之前所想象的贫穷:一共缴获银元二百一十万元,金条六百二十七根,银锭三千九百斤,另外还有很多烟土、布匹、粮食等值钱的东西。
后来郭拙诚才这里江华县内有两个金矿,五个银矿,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每年都能冶炼一些,大部分被桂军收走了,还有一小部分被县里的官员和富户截留了,几年积攒下来才有这个让郭拙诚高兴的数字。
看着黄金和白眼,郭拙诚双眼发光:有了这些真金白银,他就能与1991年那个时空进行物资交换了。而且他这些这些真金白银能够换回不少的武器装备。因为中国封存的那些武器价格并不高,跟废钢废铁的价格差不多,那还是在过去“全民皆兵”的时代封存的,数量巨大,放在军火库里根本就是占地方,没有什么用处,军方早就想把它们处理掉了,只是苦于没有人愿意买而已。
想到这里,他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左手掌,见到了那朵若隐若现的梅花,只是现在还没有变成淡红色,看样子还得等一天自己才能进入那个操作室。
郭拙诚心想:“他们会在那几个仓库里放一些什么武器呢?呵呵,如果真的拥有了足够的武器,我们能不能把中央军给打得满地找牙?”
高兴之后,郭拙诚精神抖擞地回到了临时指挥部,对同样一夜未睡的盛国珍道:“给白崇禧发一封电报。”
等盛国珍做好了记录的准备,郭拙诚口述道:“……,因将军不愿与我军谈判,我军为求生存只好对江华县城不告而取,若为此惹将军不快,郭某之罪也,在此对将军略表歉意。现我大军在桂军合围之前已经跳出了将军为我们安排的包围圈,但贵我双方的关系犹在。郭某希望继续与将军谈判以解决红军与桂军之间存在的问题,不知将军是否有兴趣?
对于本次谈判,郭某愿意给将军两个选择,第一,继续拒绝跟我红军谈判,将军为了保住家业而迅速撤军,死守桂林,坐等我军和中央军先后杀奔而来,等我军进攻桂林失败而离开后,将军和李宗仁大人一起去蒋先生那里当寓公,过上不再操心繁重军务的逍遥日子,在此我郭某提前为将军贺。
对于这一点,郭某还想提醒的是贵军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你们必须从接到这封电报的时候起马上撤退,即使如此还要祈祷我军动作迟缓踌躇不前,没有毅然切断从桂林到灌阳县县城道路的胆量,否则,将军的麻烦就更大了。一旦郭某断然下令全军压上,在已经消灭了将军手下十六个团中的四个之后,郭某或许会再次侥幸得逞,再灭掉将军手下四个团。
不过,你放心,我红军不会死攻桂林重镇,就算攻下也不会在桂林常驻,而是会横插而过,赶往贵州,在那里与我主力大军汇合,不会让将军招待我们太久。毕竟客人做久了,主人会很不高兴的。
早已闻知将军是当世诸葛,应该已经猜测到我红军主力部队不会再赴湘鄂之地,不会跳入蒋先生用重兵布下的包围圈。此外,如果将军不在乎我部红军路过桂林,将军甚至可以不用调动部队对我提防,放任我们自行离开即可。
第二条路就是将军深明大义,愿意应郭某之邀进行对双方有利的谈判。此次谈判郭某要求甚小,仅仅要回我被俘的余下红军官兵,另外只需将军拔出九牛一毛,支付我一百五十万银元、一百斤黄金、千斤白银足矣。这点点钱财也就能让我近万大军喝一杯茶、吃一餐饭而已,想必将军不会吝啬而加以拒绝。……”
(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祝各位新年大发)
第1456章当头一棒
郭拙诚在给白崇禧的电报里继续写道:“倘若白将军愿意低下身子下交郭某,听取郭某的意见,郭某将立即释放王赞斌等将军,方便白将军重新组建桂军虎狼之师。同时我部也将放弃进攻桂林,转而给中央军当头一棒,趁中央军混乱之时郭某我再挥师过江,追我主力而去,或者返身杀回我原根据地。无论如何郭某不敢再叨唠将军和贵省军民,……”
写到最后,郭拙诚还给了对方一个最后期限:限十五小时之内答复,否则红军将从白芒营镇出发,挥师南下与白崇禧决一死战。
之前郭拙诚派人给白崇禧送信,告诉了双方可以联络的电报频率,这次他让盛国珍依然按这个约定的频率发了过去。
上次白崇禧让人通过那个频率给郭拙诚发来的一份半文半白的电报,虽然文字里一口拒绝了郭拙诚谈判的建议,实际上也变相的告诉了郭拙诚双方还是可以联系。
很快,这份电报的内容就送到了白崇禧的案头。此时虽然时间还早,但身为军人的白崇禧早已经起床吃了早饭。可想不到一准备办公就收到了这个如噩耗似的电报。
读了这份电报,本来神清气爽的白崇禧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栽倒在地,他咬着牙冷着脸将身边的人挥手赶走。
“叭!——”
在参谋人员关上大门的那一刻,里面传来的一声摔碎瓷器杯子的脆响,让走廊上的人都吓得一哆嗦,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出。
气愤的白崇禧此时脸色青紫,浑身无力地瘫坐在太师椅上。一个昨天才换上的高档茶杯此时已经被摔成了无数碎片躺在地上。茶水和茶叶弄得地板湿漉漉的,一片狼藉。
怪不得白崇禧如此生气,在他看来稳稳的一件好事,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在他想来那个不知道啥时候冒出来的郭拙诚肯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定是看出了桂军与中央军有矛盾。他一定会利用这个矛盾。
白崇禧由此断定郭拙诚只会安排少量兵力抵挡只是在试探并不会全力进攻的中央军,会派出主要兵力虚张声势进攻灌阳县县城,以逼迫自己答应他的谈判条件。
于是,白崇禧将计就计,悄悄地调动军队对灌阳县县城下面的红军进行合围,一方面全力消灭这支突然出现的红军。一方面打消中央军有可能进驻桂军地盘的打算。
事情的发展也确实是如白崇禧所想,红军果然是派一部分部队阻挡中央军,大部分部队在灌阳县城下进攻。
可是,他们怎么就突然夺取了江华县县城?自己的计谋早在对方的算计中,成了一个笑话。
他们哪里来的兵力?他们又怎么敢深入这种四面皆敌的险地?他们应该在灌阳县县城那里等待重新开始谈判啊,他们应该集中力量形成拳头突破湘江追赶红军主力啊。哪有这么不敢牌理出牌的?哪有这么冒险的?这不如小偷被发现了却钻进主人的卧室吗?还不被瓮中捉鳖?
白崇禧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可是,不明白原因的他却知道红军这个出其不意的动作给自己带来多少被动。这股红军确实如小偷被发现后潜入主人的卧室一样,一方面他确实会被四面包围成为瓮中之鳖,可是另一方面也让主人投鼠忌器,他完全可以在卧室里放上一把火,在烧死自己的同时让主人倾家荡产。
红军这个时候占领江华县城的后果很严重。远远比之前桂军丢失一个师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如果说之前损失一个师是砍掉了白崇禧伸向外部的一只手,让白崇禧断绝了趁机占领湘南、赣南而扩大地盘的企图和建立横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区的强大势力的梦想,那么这次江华县被夺,却可以形容为被敌人用剑抵到了胸膛。
如果红军再度发力,他们完全可以以江华县为踏板,直接进攻他们桂军的老巢桂林了。
这次郭拙诚占领江华县完全不同于十二天前那次红军占领江华县。同时是江华县县城被占,但这次被占的危险性比上次大得多:
上次红军占领江华县的时候,桂军主力都还在广西,正在源源不断地北上。双方的主力只能算是在江华县顶上了,桂军的先头部队与红军的先头部队在江华县城发生了撞击。虽然这种撞击非常激烈,但桂军身后还有主力部队做后盾,桂林和整个广西自然安然无恙。
当时的白崇禧一点也不担心红军能把桂军怎么样,即使出现极端情况——红军占领江华县城不走了,也不过是红军扼杀了桂军北上抢占湘南、赣南地盘的企图而已。只不过双方在江华县对恃而已。
更何况当时桂军还能走灌阳县北上,而红军根本没有办法长期呆在江华县不走,因为他们一旦呆久了,后面追击红军的中央军就会很高兴地将他们围起来并吞下肚。
可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现在桂军为了报被郭拙诚消灭了他们四个团的仇而倾巢出动,欲将郭拙诚和他的部队歼灭在灌阳县城下。正因为主力部队集中在灌阳县,不但江华县这边空虚,桂林的兵力也不足。
现在的桂林就如一个脱得干干净净的少女,身上没有一缕衣服,仅靠一层薄薄的处女膜岂能阻挡流氓的侮辱?
郭拙诚如果真的破罐子破摔,或者说真的按他电报中所说的孤注一掷,不顾一切挥军从白芒营镇杀出,全力杀向桂林,那就真如小偷在主人卧室放上一把大火了。
桂林即使最后不会被红军占领,桂林和桂林周围地区也会被打成一片废墟。集中在灌阳城主力部队就会被切断联系与后方的联系,大军就会失去后勤补给,整个广西、整个桂军一下变得危险万分。
最让白崇禧担心的是,中央军如果此时落井下石,或者蒋芥石又使出他最娴熟的手段,拿着巨额的资金收买、威压桂军的高级将领,就如他以前分化、瓦解其他军阀一样,那么桂军离分崩离析的日子就不远了。
桂军很快就会如其他地方军阀一样成为历史名词。这叫白崇禧如何不心急?如何不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白崇禧不是常人,他很快就自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他从郭拙诚的电报里看到了一个机会,看到了一线生机,一个郭拙诚主动给出的机会,一个郭拙诚愿意留给他的一线生机。
“看来这家伙不想破罐子破摔,还是想利用我们与蒋某人的矛盾来浑水摸鱼啊。”白崇禧自言自语地说道。
冷静下来的他安排勤务兵把白瓷茶杯的碎片清理走,让一直在外面等待的海竞强进来。
海竞强是他的外甥,看白崇禧没有他想象中的愤怒,脸上甚至还有一丝笑容,心里感到很奇怪,说道:“舅舅,这家伙就是一个吹牛皮的家伙,还狮子大开口,真是不自量力。”
白崇禧皱起了眉头,有点不满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吹牛?江华县你联系上了?”
海竞强尴尬地摇了摇头:“没有。但他们怎么这么快就……”
白崇禧说道:“人家早就算准了我们这么做,事先一步而行。再说,他们占领江华县的部队未必就是进攻我们灌阳县县城的部队,人家的部队规模很可能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或许真有他所说的近万人。”
海竞强本来就想反驳,因为他根本不相信郭拙诚能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拉起一万人,但看到白崇禧一副疲倦的样子,就没有再刺激他,而是问道:“舅舅,这么说这个姓郭的很聪明?不但算计了我们,还能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拉起了这么大的一支部队。可是,他又为什么返身杀回江华县?凭他一万部队,冲破湘江防线未必不可能,至少他们几个首脑可以逃跑。”
白崇禧点了一下头,说道:“你这句话总算问到了点子上,他为什么返身杀回?难道他有足够的把握再杀出去?既然之后能杀出去,现在或之前杀出去不是更好吗?那样的话机会更大,虽然死伤惨重,但总有突围的希望。他这么返回,完全是自断后路。”
海竞强说道:“他们共匪很强调牺牲精神,或许他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主力逃得更远。舅舅,你看,他在这里还说他们的主力会不去湘鄂边境跟贺龙的部队汇合,而是杀向贵州、四川,这是不是真的?他这么说不是泄漏了他们的军事秘密吗?”
白崇禧瞪了这个外甥一眼,说道:“他一个才出头的年轻人能想到,难道我白某就不能想到?既然我能想到,他现在对我说出来或者不说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军事上的事实实虚虚、虚虚实实,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或许他是故意这么说来引开蒋某人在湘鄂边境布下的重兵呢?……”
(感谢达流氓兔、stevenkel、风疾落叶舞、中友1104181817的打赏,感谢caryzhuang、开心的陶爸爸、不眠的熊、天~天、由z甲、lion100、egk、老王、老旱枪、天下☆风流、三月、phs78等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祝各位书友新年好!Ps:春节期间暂时只保持一天一更,见谅。)
第1457章百思不得其解
白崇禧以长辈的身份说道:“你要知道现在指挥共匪主力红军行动的可是一个德国佬。这个家伙根本不懂我们中国的实情,除了喊杀喊打之外啥也不懂,谁知道他会不会带领那帮子从苏俄回来的人强行要求主力红军继续冲向湘鄂边境,一定要与那里的匪首贺龙会师?也许这个姓郭的就是看到了这个悲惨又无奈的情况,想通过这种方式多少引开一些拦截的兵力。这样做虽然希望不大,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海竞强说道:“这些共匪也真是傻,真是蠢,怎么会让一个外国人来领导呢?”
“这可是我们这些人的福气啊。”说到这里,白崇禧难得地笑了,说道,“呵呵,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封电报阴这个姓郭的一下,让他不是承担‘泄漏军事秘密’的责任就是背上‘暗地里反对红军最高领导人李德’的罪名,只要让他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跟他们的上级不是一条心,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或许他们内部人还真把他给毙了。”
海竞强想不到白崇禧这个时候还有心情笑,还有心思去管对方私人的问题,在他看来姓郭的是不是被他们内部的人枪毙是今后的事,不是现在考虑的。他连忙问道:“舅舅,现在我们怎么办?”
白崇禧轻松地问道:“什么怎么办?……,你着什么急?我问你天塌下来了吗?即使天塌下来了,也有高个子顶着,我们急什么?他姓郭的愿意跳入陷阱,愿意自断活路,我白某当然要成全他。我看他这几千人近万人呆在江华县能干什么。看他们吃什么,弹药在哪里补充。”
海竞强更急了,说道:“可是,他说他要从白芒营镇向南进攻,要切断我们桂林到灌阳县的道路。难道他是虚张声势,说着玩的?万一他真的破釜沉舟这么干,到时候中央军可绝对不会不落井下石的,我们的部队现在都在灌阳县县城,即使不在那里,也在赶往那里的途中。这样……这样不……不就危险了吗?”
白崇禧说道:“人家姓郭的不是给我们指出了如何行动吗?马上从灌阳县撤退。全部撤退到桂林来。”
海竞强瞪大眼睛,问道:“舅舅,您是说我们真的跟他谈判?”
白崇禧将电报纸往桌上一扔,说道:“谈,为什么不谈。我上次回那封电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今天?不谈的话我们会损失巨大,谈的话我们有好处。当然要谈。”
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不谈能行吗?人家手里捏着尖刀,刀尖都已经刺穿衣服抵肉上了,你还有不谈的资格?人家是光脚的,我们是穿鞋的,他可以拼光自己的队伍,而自己哪怕是失守一下桂林都不行。那样的话人心就散了,军心就没有了。哎,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上次就谈。那样的话,自己的底牌就比现在多得多。
想到这里,白崇禧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姓郭的不是简单人啊,他早就计划好了今天这步,我们桂军和中央军都被他耍了,都没有想到他会反戈一击。杀回马枪杀到江华县来。……,为什么共产党那里有这么多能人,他们到底有什么魔法吸引一个个能人投奔他们并死心塌地?”
海竞强却有点不服地说道:“舅舅,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吧?他姓郭的未必有您说的这么强。您看他这些谈判要的什么东西,除了要回他们被俘的官兵。其他的不是黄金白银就是银元,他一个带部队的军人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为什么不要武器弹药?他陷在我们四面八方的包围之中,拿着这些钱既买不到武器,又买不到粮食,连盐巴布匹都买不到,这有什么用?吃不能吃,穿不能穿,纯粹是累赘。这家伙不会是土财主吧?难道他想带着这些财宝扔下部队一个人开溜?”
白崇禧点了点头,说道:“他的这一点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我还真不知道他是想拿这些钱收买我们桂军或者中央军的将领,还是花钱来鼓舞士气,虽说他缴获了不少武器,但这些武器都是有限的,打掉一颗子弹就少一个子弹,损?(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