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即使那些逃跑得快的,遇到高射机枪也难以逃脱被击中的命运。
要知道向他们射击的可是郭拙诚从1991年那个时空带来的58式双联高射机枪。该枪采用气体助退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用闭式弹链和弹箱供弹,实施自动射击,每分钟可以射出多达三百发的口径为14。5毫米的高动能子弹,有效射程高达两千米。
现在这种螺旋桨飞机从五百米的低空想爬升到两千米以上的高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飞机的前方、右侧、左侧都有这种双联高射机枪埋伏着。
这种可以用来对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先进飞机的高射机枪现在打目前这种飞得低、跑得慢、几乎没有装甲的飞机,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蒋芥石政府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购买了一些如霍克2的战机,虽然这些飞机的性能比桂军购买的要好,飞机蒙皮有不少采取了金属,但它们的动力依然较小,飞行速度也只有二百五十公里左右,也就是与跑车差不多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根本感觉不到有多快。如果不是因为红军训练不足,这些飞机会在第一时间被干掉。
十架飞机差点全军覆没,有九架飞机被先后击中,有的冒着浓烟翻滚而下,有的干脆凌空爆炸,有四架飞机是在往低处飞的时候击中的,有三架飞机是在爬升逃窜的时候被击中的……
其中有三名飞行员在飞机受损后拉开舱门跳伞。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自动弹射装置,得自己拉开舱门背着降落伞跳。
十架飞机耀武扬威过来,不到一分钟就有九架被击落。
那些正在掩埋尸体的俘虏们心情虽然早已经麻木,但此时此景还是让他们震撼无比,有人看着烟雾弥漫的天空陷入了深思……
郭拙诚没有随大部队前进,他这次亲自操纵了一挺58式双联高射机枪朝飞机射击,并成功地干掉了两架。
当他发现大部分飞机被击落,而又有三名飞行员跳伞后,他立即下令停止射击了,放任那架死里逃生的飞机狼狈而逃。
显然有人对郭拙诚放过那架飞机颇有微词,要知道现在有六挺双联高射机枪和十挺单管高射机枪,要揍下那架慌忙爬升的双翼飞机并不难,为什么就不全歼呢?
郭拙诚没有解释他为什么放过那架飞机,而是马上安排特战队员去抓捕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可是宝贝,无论如何必须抓到自己手里,这可是宝贵的种子啊,以后建设空军可就靠他们了。
同时,他又指挥防空支队的官兵将高射机枪拆开,各自背上一部分部件离开了江华县城,风风火火朝大部队追去。
郭拙诚就是希望那架飞机将他遭遇到的情况报告给周浑元,让他知道他的两个师被歼灭了,江华县这里还有能够打下飞机的武器,你们就千万不要派飞机过来,派过来的唯一下场就是死。
这样一来,周浑元就得猜测江华县这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就得思考他该采取什么措施,还得战战兢兢地向蒋芥石汇报他自己都不清楚的战况。
第1470章两个师消失了?
而郭拙诚他们却因此更有时间离开江华县,离江华县远远的。。等到他们发起下一次战斗的时候,蒋芥石等人才可能知道郭拙诚他们早就不在江华县了,一定会再次大吃一惊。
不错,特别行动队大部队早在昨天深夜和今天凌晨就陆续悄悄地离开了江华县县城,朝东方——也就是红军主力曾经过来的方向——大步前进了。
正如白崇禧所说的,中央军在这一带的防守完全是核桃形的,外面很坚硬,就如铁疙瘩似的,可是在里面却很稀松。这不是蒋芥石故意在唱空城计,实在是因为他的部队不足,而且也没有想到还会有红军有胆量反杀回来。
这次被郭拙诚歼灭的第15师(师长王东原)实际上就是一支预备队,也是一支守卫后方的部队,其战略用处就是防止红军返身回来的,同时威慑那些根据地里一些零星的留守红军、失散红军闹事的。
可是,因为郭拙诚他们异军突起,蒋芥石为了不让湘江防线出现漏洞,为了继续保持对红军主力的强大压力,他只好将这个第15师从后面调了上来,准备在歼灭了郭拙诚的部队后再退回去,将那些空出来的红军根据地进行来回的扫荡,将里面的红军势力斩尽杀绝。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蒋某人根本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师和第96师还没有与敌人大战三个回合就被斩落马下。这样一来,中央军的后方就不可避免地露出了一道空隙,就让郭拙诚有了可乘之机——一个悄然潜入后方的机会。
郭拙诚得到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第15师的歼灭而有了一条返回根据地的空隙,而且通过监听中央军内部通信,郭拙诚对江西、湖南南部、广东和广西北部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当然他了解这么清楚还因为他记得历史上的一些事件。
从1991年那个时空运来的小箱子里就有这方面的具体材料。
可以说,蒋芥石的军事部署在郭拙诚眼里是透明的,他的队伍虽然有一万多人,但悄悄地穿过中央军的阻拦却是游刃有余。
当郭拙诚的部队从江华县进入蓝山县并向宜章县方向快速疾进的时候,中央军的指挥官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唯一知道的就是萧致平的两个师出了问题。
第三纵队总指挥不断地询问手下的参谋飞机送来消息没有,不断询问与萧致平等人联系上没有,参谋们心里虽然烦躁,但依然每次都是战战兢兢地回答说没有。
直到中午十一点半,终于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一架飞机回来了!
“怎么回来的只有一架?其余九架呢?”周浑元大惊失色,连连问道,“还有九架呢?它们去了哪里?”
参谋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
倒是他的参谋长轻声建议道:“司令,等飞机降落之后再问飞行员吧。”
虽然飞机上安有无线电对讲机,但这个时代的对讲机作用距离很短,大约十公里左右,基本只能是机群之间相互对话,或者飞临飞机场的时候与塔台对话。
“是啊,是啊,我太姓急了。”周浑元大声命令道,“备车!我要去飞机场。”
当周浑元赶到飞机场的时候,飞机已经降落,不过降落的时候非常不顺。显然是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太大,被在江华县城上空的那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逃出来强撑着飞到了目的地,他一下激动了,感觉自己终于死里逃生了,以至于动作走样,下降的飞机速度没有降下来就砸地地面上,反弹上去再砸下来,最后落地时整架飞机翻了两个跟头带停止。
幸亏机场早做好的消防的准备,在飞机触动的那一刻消防队员和急救人员快速冲上去,将飞行员从尚未爆炸起火的飞机残骸里将他拖了出来。
只不过,这个飞行员虽然没有死但也昏迷了,让非常想了解情况的周浑元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差一点掏出手枪将他给毙了。
好不容易在医生的急救下两个小时之后苏醒过来,可飞行员的话让周浑元更加糊涂了:“一路上没有看到一个官兵?难道两个师的人马突然人间蒸发?江华县一切如常?红军竟然有能够将飞机打下来的武器?十架飞机飞过去,一瞬间被打下了九架?这怎么可能?红军什么时候拥了如此神奇的武器?”
周浑元的参谋长提醒道:“我们要不要问一下桂军?”
得到提示的周浑元眼睛不由一亮,重重地哼了一声,大声道:“走!回去!”
回到指挥部的周浑元没有急于派出部队查看,也没有思考部队下一步该怎么做,而是在认真地思考如何给蒋芥石发报。
他现在的心思就是告状,就是向蒋芥石控诉桂军的无法无天。
在他看来,这次萧致平的两个师绝对是被桂军和红军联合起来剿灭的。虽然他不知道桂军用了多少手段,投入了多少兵力才能将中央军的两个师歼灭。
按道理就是桂军全军出动也未必能消灭这两个师,但现在没有必要追究这些细节,只要把元凶揪出来就行,只要能应付蒋芥石的追问就行。具体的细节等将来再慢慢调查不迟,至少要保证自己这次能过关,不能让蒋芥石给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的职位给撤职了,甚至把自己给枪毙了,那样的话才真是冤枉啊。
不但周浑元是这个想法,他的参谋长、副司令也是这个想法,因为现在谁也不想当替罪羊,谁也没有能力承担丢失两个师的重罪。
既然你桂军不仁,就不怪我们不义了!
很快一封义愤填膺的电报在几个指挥官的紧急协商下出炉了,第一时间发到了蒋芥石的案头。
“娘希匹!中国的王八蛋就是被这些军阀搞坏的,一个个就知道看着自己的家里。……,竟然敢杀我两个师,老子与你势不两立。”蒋芥石看到电报勃然大怒,如果白崇禧此时站在他面前,他非得将对方打得五个窟窿十个洞不可。
“校长,学生认为这事存在太多的疑点。”陈诚见蒋芥石勃然大怒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疑点?什么疑点?两个师的官兵突然消失不见,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说他们不是被桂军勾结红军给灭了,还能有其他原因?他们不就是因为担心红军从白芒营镇向南进攻他们的桂林吗?于是就充当了红军的帮凶,就对我中央军下手。”蒋芥石喋喋不休地说道。
陈诚依然说道:“校长,学生认为桂军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实力。他们一共才两万多人马?大部分都集中在灌阳县县城一带,这两天都忙于撤退回桂林,他们就是飞也飞不到江华县,更别说消灭我们两个师了。”
蒋芥石也很快冷静下来,刚才是因为丢了两个师而气昏了脑袋,并不是因为他愚蠢。他狐疑地看了一下电报,自言自语地说道:“是啊,他们桂军的战斗力我知道,虽然是所有军阀中实力最强的,但最强也差我们中央军一等,他们敢调动全军来围歼我们的两个师?借李宗仁、白崇禧两个胆都不敢,万一不成功,他们只有覆没一途。”
见蒋芥石冷静下来,陈诚说话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说道:“是。这些人都是见利而趋、见害而逃的家伙,他们在这个我们马上就要消灭共匪的时刻和我们翻脸?如果他们这么做,就算这次胜利了,他们也知道只要我们收拾了共匪,头一个要歼灭的就是他们。”
蒋芥石问道:“你是说是桂军给红军提供武器,借红军的手……”说到这里,蒋芥石停住没说,接而摇头道,“这个更不可能。送少量武器和粮食给红军有可能,但要说白崇禧那个老狐狸会送大量的武器给红军是绝不可能的,他没有这么傻更没有这么短视的目光。一旦红军得了武器,那就马上成了一头猛虎,立马掉头就能把他们给吃掉。如果说我蒋某人灭了桂军还能给他李宗仁、白崇禧一个位置坐坐,能让他们当一辈子的富家翁,那么共匪拿了他们绝对就是枪毙了事。……,可……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诚说道:“校长英明。我认为很可能是桂军利用他们埋藏在我们内部的间谍将萧致平、王东原给收买了,答应了他们丰厚的条件从而投奔了他们。”
“收买?”对收买敌对势力中有用的人,蒋芥石可谓最娴熟的高手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无出其右者,被陈诚这么一说,他立即就在心里认同了,自己以前对冯玉祥等军阀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冯玉祥当年指挥部下与蒋芥石的部队激战,却不料他的那些部下收下了蒋芥石大量金钱后就突然易帜了,扛着蒋芥石的旗帜反身攻打冯玉祥,冯玉祥大败而逃。
两个堂堂的师就这么消失了,也只有用这种理由才能解释,蒋芥石越想越只有这种可能。
(感谢stevenkel、极度深海潜水的打赏,感谢peter5806、夷江漂勇、读书是一种享受、tommy888、~落↘熙~、greenland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71章最冤的人
想到别人竟然也用这一手来对付自己,蒋芥石又惊又怒。
他咬牙切齿地下令道:“马上给我抓!把萧致平、王东原的家人给我统统抓起来!马上给我发报,发报给李宗仁、白崇禧,命令他们马上把我的两个师送回来,把萧致平、王东原这两个家伙给我押过来,我要亲手毙了他们。
辞修,你给我警告他们,三天之后,不,明天,明天如果我还没有见到萧致平的脑袋,我就亲自带兵,尽起我中央军将士,一举踏平桂林!我要将他们……把他们全部枪毙!”
陈诚立正敬礼道:“是!”
但他没有立即走开,而是低声说道:“校长,学生还有一事不明。他们怎么能一下打下我们的九架飞机?难道他们从国外买到了我们所不知道的新式武器?我们虽然也买了高射炮,可是要做到一举打下九架飞机很难,而且我们的高射炮还刚刚到位,还没有投入实战。他们,桂军怎么可能买到性能这么好的高射炮?通过什么途径买到的?”
蒋芥石看了陈诚一眼,很快明白陈诚的意思不仅仅是说什么疑点,而是在提醒蒋芥石桂军正在大肆扩充实力,他们扩充实力的速度大大超过自己的想象。如果放任桂军这么扩装下去,桂军马上就会成为一头无法控制的巨兽。也就是说这次他蒋芥石有了这个借口,不应该仅仅发一封电报恐吓李宗仁白崇禧一番就够了,而应该做出一些更加具体更加实际的动作,应该让桂军感到真正的害怕,让心甘情愿地臣服在中央军的领导下。
陈诚的这番话可以用“煽风点火”来形容,只不过说的比较委婉而已。
蒋芥石想了想,说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追杀红军,桂军的事只能暂时缓一缓了。……,就让周浑元的第三纵队进驻灌阳县县城,看他白崇禧下一步的行动再做定夺。”
陈诚见蒋芥石已经采取了行动。自然不会再说,连忙离开与侍从室的人一起拟发向白崇禧的电报稿。
如果现在有人评价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冤,自然是非白崇禧没属了。
当初为了交好蒋芥石,他们桂军与中央军联合对逃窜的红军围追堵截,一共两万多官兵的桂军可以说是付出了全力。湘江战役中取得的战果也主要是由桂军取得的,主力红军的三大阻击战中,有两大阻击战是由桂军和红军打。其战果也主要由桂军取得的。
可是,他们全力在前方作战的时候,后方却出了大乱子,自己的四个团被一股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红军给灭了。
让白崇禧和桂军最心寒的不是自己的四个师被歼灭,而是中央军接下来的态度。明知道红军驻守在古岭头、马头岭,明知道红军在进攻。中央军不但坐山观虎斗,派出一个团在外面看热闹,而且还在心里图谋桂军的地盘,驱赶红军进入广西,然后循着红军的脚步进入广西。
萧致平率领两个中央军师来打江华县城,一样抱着将红军往南赶的心理,这他娘的还是盟军吗?这还是兄弟所作所为吗?
结果。郭拙诚将两个师的中央军歼灭,最担惊受怕的就是他白崇禧和他的桂军,因为害怕郭拙诚乘胜杀往广西,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得不释放自己抓获的红军俘虏,还给了对方一笔巨资。
拿着蒋芥石发来的电报,白崇禧欲哭无泪,心道:“这几天我白崇禧和我桂军足够委屈了吧?可是你蒋某人还在冤枉我。说我收买了你的两个师,说我吞并了你们多部队。你狗日的脑子被狗吃了?怎么就不想想两个师的人马是这么好收买的吗?老子就是神仙也没有这么快的动作啊。
总算你蒋某人还有点点良心,没有说老子白崇禧与红军联合起来,没有怀疑是不是桂军和红军一起把这两个师给包围消灭了。
现在你要老子交人,要把你的部队还给你,要把萧致平他们押给你,哼哼。老子真有这个本事还会如此委屈自己,还会听从你蒋某人的指挥?老子早就推翻你自己坐龙庭了。”
白崇禧不知道的是,蒋芥石开始还真以为是桂军和红军联合作战把两个中央军的师给灭了,只是想到桂军和红军加起来也未必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消灭两个师。不可能让两个师的人马连发报救援的时间都没有,这才认为是白崇禧收买了中央军将领的。
白崇禧一边发报辩解,一边调动兵力着手布局,防止中央军暴起进攻广西。
收到白崇禧晚上发来的电报,蒋芥石自然认为这是白崇禧在狡辩,是在掩盖他们图谋**的行动。但想到现在依然是剿灭共匪的关键时机,还不是与桂军全面动手的时候,因此他一方面下令周浑元派人前往江华县附近了解情况,其他大部队进驻灌阳县城,另一方面则邀请白崇禧、李宗仁十天后到南京面谈,消除误会重叙友情。
第二天周浑元派出了一个主力师前往江华县看究竟。现在的他实在不敢再派空军的飞机去了,要知道现在的飞机价格实在太高,连同飞行员在一起,相当于同样重量的黄金,谁也损失不起。再说,也没有飞行员愿意去送死,那个苏醒之后的飞行员说起江华县就脸色苍白,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对方用什么打下飞机的,只看见飞机周围到处都是爆炸的火光,自己的同伴一个接着一个被击中。
这个主力师的师长心里自然害怕,现在萧致平、王东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五千多官兵两天了还没有一点音信,实在太怪异了。他可不想步萧致平的后尘,因而能拖则拖,能慢则慢。在他心里萧致平不可能被白崇禧收买,因为他和萧致平很熟悉,两人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不可能为了眼前一点点利益而抛弃家人,抛弃老婆孩子父母投靠一个不如蒋芥石的人。
升官发财固然是好,但必须得有命享受才行,没有了命,一切都是假的。因为他认为萧致平他们肯定是被别人给消灭了,至于是不是红军,是不是红军和桂军联合起来消灭的,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也怀疑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支军队有这么大的能力,竟然将两个师瞬间消灭,连发电报救援的时间都没有。
师长是如此的害怕,他手下的官兵自然也大胆不到哪里去,一个个都不愿走快了去送死,一天移动的距离只有区区二十公里,估计等他们挪到江华县县城非得十天半月不可。
就在白崇禧和蒋芥石相互埋怨、相互对骂、相互威胁的时候,就在周浑元的一个师如蜗牛般挪向江华县县城的时候,郭拙诚率领的部队在短短三天多的时间内已经过了蓝山县,已经过了宜章县到达了汝城县境内,行程达到两百六十多公里,然后在一个山区里停了下来,占据了几个小村子,并开始对各个方向进行警戒。
郭拙诚计划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在这里对部队进行整编,对官兵进行教育,然后让官兵进行军事训练。
整编和训练都容易,毕竟郭拙诚、陈鹏等穿越而来的人都是这方面的行家,而那些身经百战的红军更是训练方面的能手,只不过郭拙诚他们的技能更高。
但郭拙诚他们也只需要向那些接受能力强的人传授几次就行,那些人很快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最让他们操心的就是官兵进行教育了。
在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诉苦大会,因为极大部分官兵在成为红军前都是穷苦人或者是穷苦人的孩子,郭拙诚相信在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办法在现在一样能取得成功,他现在只不过是将时间提前了几年而已。
他为难的是对高级将领的教育,如何引导他们摆脱苏联的影响,如何从崇拜苏联的情结中走出来。要知道这些高级将领都受教育多年,很多人还留学苏联,如果贸然就说苏联的不好,郭拙诚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可能引起混乱,特别是现在那个叫李德的德国人还没有下台,王明还在莫斯科遥控指挥红军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离心离德。
不过,郭拙诚即使明知道会有巨大困难,也决定这么做。首先就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说起,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说起,说明只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只有将理论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其次就是灌输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中国的革命不能听一些不了解中国,甚至都没有到过中国的人指挥。
还有就是向所有党员强调共产主义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消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别从而实现世界大同、实现没有国家的世界是很难很难的,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感谢屁屁打天下、寒夜独钓客、stevenkel的打赏,感谢金蔚、lmy657356、十块头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72章往哪里走?
在实现世界大同之前,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还是存在矛盾的,有时候还很尖锐。革命者不能过分地强调共同点而忽视相互之间的区别,更不能忽略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存在的不同利益诉求。
也就是说中国依然也只能是中国,苏联也只是苏联而已,他们不可能也没有资格理所当然地领导全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不能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其他国家所融合。当然,中国也不能随便融合其他国家,不能将其他国家随意纳入自己国家的管理之下。
一句话:世界大同之前,国家与国家都是**的,都是平等的。
这些在后世听起来非常明白、非常清晰的道理,但在那些从莫斯科回来的人心里则认为这是落后的、是反动的、是叛逆革命的。他们认为持有这些观点的人是对“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共产主义,很快就会消灭国家差别、阶级差别”没有信心,他们参加革命只是为了投机,为了争权夺利。
在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看来,他们加入这个组织的使命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国家,就是为了将红旗插遍全球,就是为了将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将来不分国别不分民族,全人类都应该奉行一个理想、一个主义,将现在世界存在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全部推翻。
郭拙诚如果贸然说出中国共产党不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中国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说出中央红军只能接受毛主席的军事指挥,不但他会被自己的同志无情的斗争,同意他意见的人会遭受残酷的打击,就是目前被排除在最高领导层以外的毛润东也会有生命危险。
那些极端拥护苏联的人会认为这是毛润东私下安排郭拙诚这么做的,为了就是培养自己的势力,也许红军会因此出现巨大的分裂,会出现让敌人高兴让自己的同志痛心的内讧。会出现难以忍视的相互残杀。
郭拙诚自然不希望内部发生流血事情,但又必须让一些人猛醒,必须由他在前面说出来,必须由他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来带头,让中国早日**自主起来。因为他不但可以随时跑路,更主要的是他对目前这种部队有强大的掌控力。而且那些从中央军、桂军俘虏转变过来的红军还没有接受目前的教育,他们反而更加容易接受郭拙诚的观点。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铤而走险,为了防止有的人誓死捍卫王明搞的那一套,郭拙诚还有意将宪兵队的队伍扩大,由孙兴国单独领导,宪兵中的官兵不是红军士兵,就是中央军、桂军的俘虏转化来的。这些人只敬畏郭拙诚。只佩服郭拙诚,其他人想劝说他们来对付郭拙诚是不可能的。
而特种大队则交给宋军单独带领。
同时,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不让某些人与留苏王明派的人联系,郭拙诚在部队离开江华县县城之前就借着保密,借着不被中央军发现行踪的借口,对部队要求严格执行无线电静默。不对外发电报。而只容许小功率无线电步话机工作,其用途主要用于部队内部的敌情通报、命令下达。
不过,郭拙诚也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在这支部队的威信很高,对很多人都有救命之恩,很多人根本就是他或者是他带着其他人把他们从濒临死亡的境地救出来,从敌人的监狱里把他们放出来。
而且,郭拙诚对这些被俘的红军官兵一如既往地信任。回到部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拿到了枪,以前曾经是指挥员的也很快成为了指挥员,没有人去审查他们,没有人歧视他们,这让他们很是感动,要知道红军之前对被俘过的人是很不待见的,宣传的都是誓死不投降。宁死不当俘虏。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重感情的民族,特别是救命之恩更是讲究回报。郭拙诚知道除非自己做的太过分,这支部队的大部分人不会因此反对他的,最多是争辩反驳。
……
就在郭拙诚忙于整编、整顿和教育军官的时候。周浑元派到江华县县城查看情况的那个师终于慢慢地挪到了江华县城里。实际上,如果不是县城里的商人从县城出来到外地做生意,因而与这个师的中央军相遇,恐怕这个师还要磨蹭好几天才到来。
从商人嘴里听到江华县县城现在是一座空城,里面只有一些被红军释放的的民团团丁、中央军军官、桂军军官,已经没有了任何其他武装人员后,这个师的师长还将信将疑,还对商人进行了一番审问,把商人分开单个询问后再比较,这才确认商人没有说谎,也确信县城里没有了红军。
师长惊讶之下强令一个连立即进城。
于是,一切真相大白了。
不过,大白的是中央军覆没的过程,但有一个问题很不明白:“那些红军去了哪里?”
还有一个师长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央军被俘的军官、桂军被俘的军官在12月8日——也就是空军九架飞机被击落的那天——就被红军释放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及时从县城撤退,没有找各自的部队报告情况,而是和县政府的官员老老实实地呆在县城里一动不动,一呆就是七八天。”
顺利“占领”了江华县城后,这个师长一边向上级报捷,一边找人了解情况,让他郁闷的是那些被释放的中央军军官都不愿意谈这件事,除了报一下自己的姓名、职务,其他都不想说。
反而是从一些市民的嘴里知道了更多的情况,知道了桂军和红军还真有一腿,有很多人亲眼看到桂军的飞机连夜给红军扔下了很多银元,还有一些不知道里面装什么的木箱。
疑云在这个师长的心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他将他所了解的一古脑全部向周浑元汇报了。收到消息的周浑元也是满腹狐疑,连忙向蒋芥石汇报。
蒋芥石同样纠结着,心里很是郁闷,娘希匹都不知道骂了多少次。一方面他担心这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红军或在什么地方出现,到时候眼看就要灭亡的红军死灰复燃,他的剿共行动从巨大的胜利变成巨大的笑话,另一方面还担心桂军真的红军联合了,或者说那些在江华县消失的红军加入进桂军中,把桂军染成红色。
蒋芥石很纠结,红军最高领导层也同样很纠结。如历史上一样,他们正在刚占领的湖南黎平县县城召开会议,讨论部队将朝哪里去的问题。
会议也如历史上一样争吵激烈,以李德、博古等人为首的留苏王明派系依然坚持去湘鄂边境,与贺龙的部队汇合,认为只有这样才有立足之地,才能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如果按照以毛润东提出的前往贵州、四川等中央军控制力度弱的地方,表面看是可以暂时逃脱危险,但实际上将来的困难更大,要一切重新开始,会被紧随其后的中央军如赶兔子似的到处跑,最后不是覆没就是溃散。
毛润东却认为现在中央军、湘军早就在去湘鄂边境的路上布下重兵,这么冲上去就是往蒋芥石的口袋里钻。我们红军已经钻过好几次中央军的口袋了,已经损失了无数宝贵的力量,如果再来一次湘江战役,那我们就会全军覆没。
况且中央红军即使成功地进了湘鄂苏区,即使与贺龙的部队会师了,一样依然处于中央军的包围之中,困境依然没有摆脱。
而中央红军主力杀往贵州、四川的话,虽然那里对红军是陌生的,在那里建立根据地非常困难,但对中央军而言一样是陌生的,他们一样难以发挥他们的优势。红军完全能够摆脱他们的追剿,可以容得真正的喘息之机,从而再谋发展。同时,如果红军在贵州、四川实在呆不住,还可以向北发展。
李德骂毛润东是胆小、害怕战斗,不敢冲击中央军的防线。而毛润东则指责李德愚蠢、蛮干,不尊重战士的生命,是在用红军的鲜血来验证他的大兵团作战理念。他提出应该追究李德等人在湘江战役中的失败责任,是他们愚蠢的指挥导致牺牲了数万红军官兵……
如果没有湘江战役的失败,毛润东是不可能有机会与李德等人面对面斗争的,恐怕他早就被李德下令枪毙了。正是因为湘江战役惨败,所有的官兵都从心底产生了愤怒,都有意无意地对李德等人表示了不满。
李德等人虽然依然有身在莫斯科的王明的支持,但众怒难犯,不得不忍受毛润东等人的炮轰。
可以说,湘江战役的失败最痛心最难受的就是毛润东了,因为这支红军队伍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起来的,是他将一群不足千人的残兵败将带上井冈山,然后不断跟蒋芥石的部队拼杀,从血海烈火中慢慢壮大、慢慢成长起来,极大多数将领都是他手把手培养出来的。
(感谢stevenkel的打赏,感谢绿之树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473章伟人的眼力
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别人胡乱折腾,被别人愚蠢地挥霍,毛润东怎么能不痛心,怎么能不愤怒呢?
正是因为毛润东为了不让这些活生生的官兵无谓地牺牲,他大胆无畏地与李德等人做斗争,也正是彭总、朱老总以及极大多数红军将领的坚决拥护,还因为“最高三人团”中的周煾来及时表态支持毛润东的主张,加上王稼祥等高层领导的据理力争,最后黎平会议以毛润东等人的胜利而告终:红军主力放弃李德制定的原来计划转而向贵州进发!
自此,中国红军领导人终于走出了真正读力自主的第一步。。
这个决定让广大红军官兵,特别是高层将领,无不欢欣鼓舞,笼罩在他们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虽然前面的道理依然不轻松,依然困难重重,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也看到了一线生机。
抑制不住兴奋的毛润东正往住的地方走时,却见彭总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连连喊道:“老毛,老毛,等一等。”
毛润东哦了一声,转身看了彭老总一眼,奇怪地问道:“彭总,看你急毛急火的,发生什么事了?”接着笑着说道,“这可不是你啊,泰山崩而脸不变色,难道发生了比泰山崩塌还要大的事?”
彭总跑到毛润东跟前,将手里的东西往他手里一塞,说道:“你看看,你自己看看!你看这小子在搞什么名堂。”
说着,他挥了挥手,让跟着他们两人的警卫员走远一些。
毛润东先看了彭总的脸一眼,然后才看手里的东西,见是一张国民党的报纸,又笑着说道:“呵呵,好东西啊。……,有了这个,我们就眼不瞎了,耳不聋了。我说你彭老总,是不是关心则乱啊,他这个小家伙做了什么事让你如此生气了?”
彭老总用粗大的手指头点着一条新闻说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小子竟然当起了土匪,竟然把学生娃娃都给绑架了!我们红军怎么能干这种事呢?这不是给某些家伙送把柄吗?到时候我们怎么敢给他说话?他又是跟桂军做交易,又是违反纪律强行逼迫俘虏加入红军,又是……,嗨,如果不是这小子会打仗,帮了我们的大忙,解救出了大量的红军将士,帮助了红三十四师脱险,我还真想毙了他!”
毛润东笑了笑,低头看起报纸来。
报纸上的那个标题是《中央军歼灭郭匪拙诚大部,郭匪劫持学生狼狈逃窜》,毛润东急忙寻着里面显示的时间,等看到时间后,轻松地说道:“看来他们还没有找到他的行踪,都过去十来天了。”
彭总粗大的手指戳了戳报纸,不解地问道:“老毛,你怎么不急?这小子怎么这么搞?实在太不稳重了吧。我看他搞什么保持无线电静默就是故意的,故意不听我们骂他。”
毛润东笑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刚才在会议上还说我们不能听莫斯科的遥控指挥,不能按那些不知道中国情况的人瞎指挥,可现在你怎么就想遥控他郭拙诚了?呵呵,你老彭可不能对别人一套,对自己一套啊。”
彭总连忙说道:“这哪跟哪啊,我又没说他指挥不对,我也不会干预他打仗。可是,他做这些事……,我不是为他好吗?一颗好苗子可不能就这么毁了啊,毁在这些小事上实在不值得,是不是?你看他挥兵夺取江华县县城,我可是一句话都没说。”
毛润东说道:“你是嘴上没说,但你心里肯定说他在乱弹琴,怎么反而往敌人肚子里钻,要学人家孙悟空钻芭蕉扇公主的肚子不成?我倒是觉得这小伙子有想法,有野心。这种野心好啊,能救回我们的战士,能救回我们的官兵,这可是菩萨做善事,只要他能接回一个战士,我就给他树大拇指,我就愿意让他当指挥员。更何况人家现在还吸引了全部桂军,吸引了不少中央军,大大有利于我们西进。你从这报纸的内容看到了什么?”
彭总撇了一下宽厚的嘴唇,说道:“看到了什么?还不是中央军在夺江华县县城的时候吃了大亏不?……,你是说他不但没有突围出来,现在反而往里面钻的更深了?”
毛润东一边将报纸仔细叠好,一边说道:“这报纸我得回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他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已经接近我们中央苏区的边缘了,最后是上井冈山还是去瑞金我就不清楚了。”
彭总急问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他能生存下来吗?”
毛润东笑道:“你放心,从他这几次指挥的战斗看,完全掌握了轻、灵、快的游击战特点,能消灭多少中央军我不知道,但他的生命肯定有保障。蒋芥石连他的行踪都抓不住,哪里能消灭他?再说,这小子可不会严格按我们的规矩来,他是有便宜就占,有吃亏的事就跑,或许他会吃得满嘴流油的。现在中央军都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追,他可是可以大闹天宫哦。我还真期待他能闹出多大的动静。”
彭总说道:“我也不能放任他如此胡闹……”
就在这时,朱老总陪着周煾来走了过来,彭总连忙收住了话题:他还是很护犊子的。
周煾来看到彭总,笑问道:“彭总,你是在说郭拙诚的事吧?你也看到报纸了?”
彭总瓮声瓮气地说道:“他是我们第三军团的,我当然得关心一下。我觉得这小子虽然做了不少错事,但功劳还是很大的,将来也可以将功折罪。现在只有他杀的敌人最多,立的功劳最大。”
听了他的话,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周煾来说道:“是啊,就凭他那份指出我们应该向贵州、四川进军的电报,就凭他拖住了全部桂军,凭他解救出了红三十四师,他就是我们的大功臣。要我说啊,现在他也不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国民党的报纸说他劫持了学生娃娃,难道我们就能断定他是真的劫持了学生娃娃?再说了,报纸上不也说他‘假惺惺’地给了学生家属三元银元吗?你说这个世界上哪有绑匪给人质钱的?我看他是另有目的,或许将来这些学生娃要感谢他呢。”
彭总说道:“这小子就是干一些出乎人意料的事。你说说,他要这些学生娃娃干什么?我可怎么也想不明白,带着这些孩子不是累赘吗?打仗的时候,人家中央军可不会顾忌他们是不是孩子,该扔的炮弹不会少。”
周煾来却对毛润东说道:“老毛,我猜想他是不是要回中央苏区重建根据地,要在那里办学校,办工厂,这可是大手笔,他忙得过来吗?”
毛润东还没有说话,彭总就摇头道:“不可能,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办不成这些。人家蒋某人看到他出现在那里,还不如发疯了似的要灭了他。要知道为了将我们赶走,他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