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等到警卫员找到他的将军礼仪服过来时,只听一声枪响,然后是一个人倒地的声音。
很快,很多军官都闻声跑了过来,只看见黄杰倒在血泊之中,他手里还抓着一支金色的手枪,枪口还有一缕青烟在飘动。
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射入,几乎是从左太阳穴出来,完全是对穿,可见他当时自戕的镇定和他的决心。那张被他写了字的电报纸工工整整地放在弹药箱上,还用一个手枪的弹夹给压着,似乎是怕它被风刮跑了。
……
战场上的枪声、炮声都已经停息。
只见一队队威武雄壮但也杀气腾腾的军队从西边树林里冲了过来,他们几乎没有停留,也没有用枪指着这些投降了税警总团官兵。而是如一股洪流朝东边前进、前进……
看到这支部队的装束。税警总团那些官兵更是惊讶不已。因为这支部队与他们心目中的红军实在相差太远:他们武器装备精良,军服整齐高档,每一个人都戴着坚实而轻便的头盔。身上配备了工兵铲、水壶、急救包……
少数心里不服的税警总团官兵看到了他们的样子,心里反而舒服了很多,感觉自己向他们投降并不可耻。
等直属纵队完全控制了局面,那些俘虏按照命令开始慢慢转移时,郭拙诚和彭总、林总等人才显身了,他们穿过血腥而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了黄杰殉命之地。
看着自戕的黄杰,郭拙诚心里有一股难以的郁闷。不过,他也理解黄杰的行为,理解他矛盾的心理。也许这是他最好的归属,也是最好的结局。
他转身对那些税警总团的高级军官吩咐道:“在附近找一副好的棺木将他收殓,我们一起好好送他一程。”接着,他又吩咐自己的手下道,“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把所以战死的兄弟都埋好,树一块牌。尽量把他们的名字都刻上去,以待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人来祭拜。”
处理黄杰的丧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郭拙诚很快就将他的精力用到了如何镇守四川的东大门上。随着税警总团的覆灭,重庆的安全完全没有问题,现在他的任务就是守住四川并伺机向东扩展,就是将整个四川囊括起来,将防线从重庆一下推到夔门,推到三峡,直接与湖北接壤。
当郭拙诚在布置四川的防务时,彭总、林总都走了,他们按计划将率领各自的部队夺取成都、德阳、绵阳,直到剑阁关甚至直到关中地区。
现在的彭总和林总以及他们手下的指挥员们无不信心满满、摩拳擦掌,都想拿着这些装备的好武器好好发挥一番,不能只让直属纵队专美于前,他们也应该争立战功,要知道他们之前可是大名鼎鼎的常胜部队,怎么能成为战争的看客呢?
得知税警总团全军覆没,总团长黄杰自杀成仁,一直提心呆胆的蒋芥石一下晕了过去,从椅子上倒下来躺在地上。如果不是侍从官立即喊来医生救治,可怜的蒋先生很可能就此仙去。
当蒋芥石躺在床上接受医生治疗的时候,税警总团被红军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一些有心人的耳朵里,带来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变化:
桂军开始收缩兵力,将原来好不容易占领的湘南地区放弃了,移兵桂林附近,重兵守护桂省境内的大中城市;湘军首脑何健也迅速将兵力集中到长沙、衡阳、岳阳、常德等大城市,对于中央军的命令开始置若罔闻;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将开始往冀南、豫东前进。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阎锡山拥有的晋军开始提高战备……
而浙江的财团们则与蒋芥石拉开了距离,开始物色新的代理人。广东方面的各政治势力也蠢蠢欲动……
红军这边自然是喜出望外,随着税警总团的覆没,整个四川、贵州的安全形势得到了全面的改观,可以说现在这两个省周围已经没有能够威胁红军的成建制部队了,红军已经完全可以放手发展生产,可以安心培训军队训练士兵、可以组建军事院校进行军官的现代化培训了。
正因为形势发展很顺利,毛润东、周煾来、朱老总等中央领导在税警总团被歼灭的第六天就动身前往重庆了,而且很快大家就决定将重庆作为中央红军指挥部所在地,全力经营四川、贵州两省。
成都的战斗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描述的,就用一个成语——传檄而定——来解释:一路上兵强马壮的红军可以所向披靡,川军都是纷纷投降,少有胆敢阻拦的。只是在成都外围的时候四川军阀邓锡候的部队,两军才进行了一次交手。不过,这次战斗也同样乏善可陈,实在是两支部队的战斗力相差太远了,刚一交手,红军的迫击炮、九二步兵炮一轰,连重机枪还没有来得及开打,那些川军就迫不及待地逃跑了,那些背着烟枪的浑身无力的士兵更是大喊投降。
对于这些烟鬼,红军确实不喜欢,很想几梭子给突突了,因为这些家伙完全是累赘。
如果抓俘虏的话,红军倒是希望抓那些不抽大烟的,身体健壮的士兵。而这种烟鬼抓起来一点用没有,还要给他们强迫治疗烟瘾,要给他们戒毒,真是麻烦。
就这样,红军跟在这些溃兵的后面一路冲进成都,然后又跟在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的败兵后面前往更北的城市。当然,那些败兵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最先逃跑的跑过了成都之后实在没有力气了,于是跪地投降,那些成都的败兵代替他们继续逃跑,继续领着红军奔赴下一个战略要地、下一个城市。
占领的成都、占领了遂宁、德阳、绵阳、南充、江油、阆中、南充……
在川军兵败如山倒、红军走到哪里哪里的守军就投降的时候,红军夺取城市最大的困难不是兵力不足、战斗力不强,而是双腿走不快,四川的路太难走。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四川包括重庆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全部落入了红军的手中。
这是红军领导人之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一个月之前他们还在疲于奔命,今天还不知道明天的事,为每一次摆脱敌人的追击而庆幸,哪想到现在一下海阔天空,连天府之国以及贵州都占了下来?
就在这时,中央红军还迎来了另一个好消息,湘鄂边境的贺龙、关向应所率领的红军在四川红军的接应下,顺利冲破地方军阀的阻拦,胜利进入四川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使红军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
郭拙诚现在忙得不可开交。
红军按照他的预想将四川、贵州,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埋头发展,就是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将红军主力打造成一支准现代化的部队,打造成一支远超这个时代的部队,这需要郭拙诚付出很多很多。
首先是在军事上,特别是在军事装备上要大量运进接近甚至超过这个时代的武器,比如坦克,比如飞机,比如火箭筒,比如雷达,比如……,只有这些武器装备运过来,红军的战斗力才能越过这个时代,才具有与美国、德**队一拼之力。
至于海军则还需要一段时间,实在是因为人才不够,现在的红军里根本就没有一个懂得海军知识的。还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培养海军技术人才和海军军事人才,等到红军占领沿海地域的时候,就能迅速建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现在郭拙诚打算就是先进行各军种的基础知识培训,等有了人才的雏形了再开始组建。
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都是搞技术兵种,决不是将飞机运过来、将舰艇运过来,空军和海军就能瞬间建成。
其次,郭拙诚还要做的就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一方面要推广农业用的良种,包括水稻良种、小麦良种、玉米良种、土豆良种以及棉花、黄麻、大豆等作物的良种,让老百姓单产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推广畜牧业的良种,包括生猪、牛、羊、鱼、鸡、鸭,推广这些家畜良种,不但可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能改善部队的食物结构。
(感谢河马象的打赏,感谢十万里长城、老书虫828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20章最紧迫的大事
部队的粮食补给不可能完全靠1992年那个时空来解决,极大部分必须依靠这里的自力更生,1992年那个时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一种应急。
郭拙诚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大力进行水利建设。大型水坝、水电站暂时自然没有时间去建设,也没有这么多人才,但小型水电站、小型水坝、乡村里的蓄水池等必须马上动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兴修水利才能出现更多旱涝保收的良田,老百姓才能在保证自己能吃饱的情况下有余粮出售,也才能确保人畜有水喝。
他要做的第四件事就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包括修公里、修铁路、修机场。特别修铁路,郭拙诚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来进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不大力修建铁路,部队就不能快速运输,从1992年那个时空运过来的坦克、装甲车就很难出川。当然,修建铁路所需要的材料,所需要的勘探资料、设计资料、线路图纸……,这些郭拙诚都可以从1992年那个时空运过来。将那个时空退役和即将退役的蒸汽机头大批大批地运过来,将那个时空的铁轨、枕木,施工机器也大批地运过来,这里需要的就是人工。
郭拙诚要做的第五件事就是大力开办学校,从小学开始,中学、大学都要开办。对于大学,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理工科大学、医科大学和军事院校,什么文学、艺术什么的,只能今后再说。教科书倒是不难。仪器仪表有了1992年这个时空也不是很困难。最困难的是缺少老师。现在不说是交通闭塞的四川、重庆,就是京津等地方一样缺少懂得现代科技的人。郭拙诚只好采取师生一起拿着教科书进行互教互学,谁领悟得快一些就让他当老师,或者大家轮流来,教会一批再来一批。
大力开办小学,强令所以五岁以上的孩子都要读书,无论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每一个读书的孩子学校都负责解决早餐和中餐两餐饭。学习成绩好的还有金钱奖励。
他自己也知道这么做的话确实有些功利,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利,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产生竞争,就开始争胜好强,但郭拙诚没有办法,实在是时间不等人,无论是拔苗助长还是错误引导,先让全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再说。
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学好知识,要知道孩子们获得的金钱奖励不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会眼红。他们获得的奖励很可能是穷人家一个月的收入。有了这些奖励,孩子就算不努力学习。他们的家长也会逼着他们努力学习。
为了解决根据地的财政问题,郭拙诚已经请1992年那个时空帮忙为这里印刷钞票,取名为华币,按元角分来区分,比例跟1992年时空的一样,按十元华币可以兑换一枚袁大头来折价。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每一个月评比奖励一次,第一名到第十名,奖励的金钱为十元到一元。而且还设单项奖,学校一共设置六门课,包括中文、数学、科学常识、地理、技能、体育。
所谓的技能是郭拙诚自己瞎想出来的,就是孩子打扫房子、缝补衣服、煮饭、修补家具等等方面的能力,他是在1992年那个时空去美国等西方国家旅游时发现那里的学校有这么一门课,老师告诉孩子们缝制衣服、做木工、做铁匠。
郭拙诚现在条件有限,不可能让孩子们真的学那些技术,就简单地培养他们的动作能力,免得从学校出来后都是书呆子一个,也是让孩子们知道劳动光荣。
郭拙诚要做的第六件事才是最难的但又不得不办,那就是建立工厂、开办矿场。现在他要开办的工厂几乎都与军事有关,而是都是重型武器,比如生产坦克,比如生产火炮,比如生产炮弹……
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生产线都是从1992年那个时空运过来,但工厂的厂房依然要他安排,厂房的设计要他过目。而且最麻烦的还是人才,根本没有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是搅拌机、吊车、卡车等设备都没有人会开,都是要边培训边试用边工作,看着大家都刻苦学习但又一时学不会的狼狈样子,郭拙诚真是心急如焚。
之所以要建设矿场,除了给炼钢厂等企业提供原材料,郭拙诚还得大量收集可以跟1992年那个时空可以互换物资。现在唯一的硬通货就是矿石。虽然黄金、白银是好东西,但这类东西实在太少,就算把四川、贵州两省的有钱人家的黄金白银搜刮尽了也没有多少,更何况很多富裕人家并没有违法乱纪,又没有血债,你根本不能下手去抢,能够抢的,能够没收的,或者能够抄家的,只能是那些军阀,那些不良的商人,就是那些已经投降的军阀你还不能抄家,即使明知道他家有好几根金条,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且你还得保护他,不让这些金条被其他人偷走了。
谁叫红军一直有优待俘虏的传统呢,而且郭拙诚又带来了人性化的思想,那就是个人正当的财产不容侵犯。
所以郭拙诚只得采取挖矿的办法,什么金矿、银矿、煤矿、铁矿都挖,也幸亏贵州、四川都是资源大省,攀枝花那里就有不少的稀有金属矿藏。
除了矿石矿产什么的,郭拙诚还在寻找其他可以替代的物资,比如木材,比如珍稀动物什么。
无论是大规模采掘矿石,还是大规模砍伐树木还是有组织地捕捉珍稀动物,都有可能对这个时空的环境造成人为的破坏,但郭拙诚却依然要做,因为他太需要1992年那个时空的装备了。这些装备虽然是封存的,虽然价格都不高,但郭拙诚这边需要的量实在太大,价格再不高总价值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不得不在这边牺牲一部分环境,不得不降低环保要求。
其实,郭拙诚也想了,现在即使真的采掘了很多矿石,或者砍伐了大量树木,或者捕捉了不少珍惜动物,但只要今后注意保护还是可以弥补上来的。比如采掘矿石就是暂时的,今后红军控制了全国,控制了其他国外的领土后,就可以停止四川、贵州的采掘,可以凭借先进的科技和产品到外面购买。
虽然现在砍伐了很多树木,但只要贵州和四川避免了战争,主要在今后注意植树造林,注意保护森林,那么四川和贵州的环境保护肯定比1992年那个时空还保护得好,要知道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才是最大的。如果按照本来的历史让四川继续发生军阀混战,让日本鬼子的飞机在四川特别是重庆狂轰滥炸,其对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郭拙诚现在砍伐几年的树木、捕捉几年的动物。
一枚燃烧弹引起的山火就可能烧掉人工几年的开采量,能烧毁树林中的任何动物、植物,远比人工有选择性的砍伐残酷得多。
彭华鼎忙得焦头烂额的同时只好将部队组建和训练的事情交给了陈鹏、毛润覃等人,现在直属纵队正式更名为第三军,郭拙诚是第三军的军长兼政委,毛润覃为副军长,陈鹏为参谋长。对于现代化军事建设,毛润覃现在只有当学徒的份。不过,他的心态很正,自己不把自己当副军长看,而是老老实实地跟在陈鹏后面当学徒。因为郭拙诚经常不在部队,他还主动承担起政委做其他官兵思想工作的重任,或命令或劝说,让其他高级军官严格按照陈鹏的要求进行学习,进行训练。
现在陈鹏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训练一支机械化部队,训练一支空军部队。
现在郭拙诚已经从1992年的时空运回了一批二战和二战之后不久使用的坦克,中国自行开发的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等。
虽然中国自行开发的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的时候比较晚,但其技术并非全面高级,并没有采取过高的金属材料和尖端的科技,所以能够顺利地运到这个时空。
其中坦克也是如此,不但运来来了t34、t54坦克,还运来了62式轻型坦克。
如果说坦克、火炮是以苏联和中国自己的为主,那么飞机则主要采取的是美国的。通过玛德莱娜公主和iic公司的努力,他们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二战战机,也购买了好几条飞机生产线,其中包括发动机生产线、航空炸弹生产线。因为考虑到1935年这个时空的技术条件,郭拙诚没有将这些生产线运过来,而是请1992年那个时空的人帮忙将生产线放在那个时空。
运过来的飞机包括f6f单发单座地狱猫战斗机、f4f单发单座野猫战斗机、p47单发单座雷电战斗机、p51单发单座野马战斗机、p40单发单座鹰战斗机、p38双发单座闪电战斗机、b17四发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b24四发解放者重型轰炸机、b25双发米切尔中型轰炸机、b26双发掠夺者中型轰炸机等少数几种。
(感谢极度深海潜水、g的打赏,感谢书友52517128、破碎的心no1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21章惊人的军事政变
主要是这些飞机在二战时的产量都很大,都是生产了数千架,有的甚至超过一万三千架,不但技术非常成熟,性能稳定,更主要是美**方以及厂家和个人收藏者封存的多,价格也相对便宜,生产线也多,购买起来价格相对较低、美国政府方面的管制也少。
购买武器装备也好,购买生产线也好,工人和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使用手册和技术手册进行慢慢琢磨、进行电影电教片培训,反正时间也不是很急,有现成的武器装备从1992年那个时空运过来,暂时可以交付部队。
最难的就是武器装备如何让士兵使用,如何让他们更快地形成战斗力,所有人都知道,不是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到军队手里,军队就会变成现代化军队,一支部队要提升得走很远的路。
对于坦克还好说,反正找一块荒地大家轮流上去开就是,加上陈鹏、刘向阳、宋军等人都是开坦克、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的高手,在说明书、电影科教片的帮助下,很快有不少接受能力强的人能开动它们,驾驭它们前进、后退、转弯,也能开始发射炮、使用车上的并列机枪、航向机枪进行射击。
更复杂更高超的动作虽然战士们暂时不会,但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摸索就行。反正只要地方大、有燃油,他们就可以试了一次又一次,不怕你试坏就怕你不敢试,只要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学得有模有样。肯定超过世界各**队。毕竟现在其他国家还没有t34、t54这么高级的坦克。甚至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坦克,更别说陈鹏他们还拥有这个时代最牛的坦克战术。
而驾驶飞机就麻烦多了,因为陈鹏也好宋军也好,他们都没有开过这种老式的二战战机,而俘获的那些桂军飞行员和中央军飞行员又没有开过如此先进的战机。这些俘虏兵之前还看不起红军,总以讥讽地眼神看着红军那一门门火炮和一挺挺轻重机器,总以为这些武器没什么了不起,跟飞机比简直就是弱爆了。
但当他们看到这些铮亮的飞机时一个个傻眼了。心里再也没有一点讥讽反而有了一种自卑,胆怯地看着它们,直到陈鹏等人爬进驾驶舱坐在那里对照说明书操作并喊他们也上去试的时候,他们才敢小心翼翼地爬上去。
对于飞机驾驶,一样都是学都是坐在飞机上磨,从启动发动机开始,先让飞机的螺旋桨转起来,再让飞机在地面移动,再尝试飞起来,反正大家一起学一起试。谁掌握得多一些谁就当师傅。
1992年那个时空除了给他们印刷了大量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使用规程,还拍摄了好多的教学电影,告诉飞行员们一步步掌握驾驶技巧。'
对于在学习中撞坏了飞机,出了事故,陈鹏等人并没有责备,一边叫飞行员们放心大胆地试验,一边大家一起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让陈鹏等人意外的时,最先能驾驶飞机飞行,驾驶飞机射击,甚至能玩出不少花样,如横滚、翻筋斗、俯冲等动作的,竟然不是陈鹏等老特战队员,也不是俘虏来的中央军或桂军的飞行员,而是从大学生中招来的一个四川学员。
这个叫刘文臻的小伙子竟然有天然的飞机驾驶天赋,别人还在地面飞机爬行的时候,他就掌握了基本的驾驶技巧上天了。当别人能够飞上天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战斗技巧。
陈鹏自然大喜,不但开会表扬,发放大笔奖金,还立即提升他为飞行团团长,让他带领一批领悟得快,技术掌握得快的飞行员进行训练。
这种奖励和提升更加进一步激励了其他学员学习的热情,他们投入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学习更刻苦更认真了。飞机上天由一架变为两架,再增加到三架、四架、五架……
特别是那些俘虏过来的飞行员,他们本身有飞行基础,看到一个从来没有摸过飞机的人超越了他们,他们又是羞愧又是不服气,除了睡觉没办法外,其他时间都呆在飞机上或飞机周围,脑子里想的永远是飞行,思考的永远是如何驾驭它们……
其实,如此刻苦学习、如此刻苦练兵、如此争分夺秒的人远远不止空军、坦克部队、炮兵部队、工兵部队,还有技术工人,还有各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这个时代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做事就是做事、学习,一天投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远远超过八小时,大多数的人都是用不但八个小时的时间睡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和进行个人卫生清理,其他时间都是用来工作。
这不但是因为郭拙诚用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来激励他们,更是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太知太欠缺了,太需要学更多的新东西新知识了。
四川、贵州就以这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进着,用以伦比的速度掌握着知识掌握着技巧掌握着新机器新装备……
至于军事院校的事情,郭拙诚因为事情太多,根本没有时间插手。当然,他也是为了避嫌,不让中央领导产生疑虑。如果他忙这么多事还插手军事院校的话,那些学员肯定就会受到郭拙诚的影响,他在军队和地方上的影响就会以伦比。要知道蒋芥石之所以起家,之所以能掌管中央军并登上总统宝座,就是因为他牢牢掌握了黄埔军校,就是因为他依靠这所军校掌握了极大多数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有了他们的拥戴他才能登顶。
郭拙诚不想让人怀疑他有野心,同时他也不想插手太多的事,他在军事院校上所做的工作就是从1992年那个时空运来大量的军事教材,交给了刘伯承等军事院校的领导,让他们按照这些教材去教学。时间也不知不觉地到了1935年夏天、秋天、冬天,很快1936年到了,1992年那个时空也变为了1993年的时空。
……
整个四川、贵州的军民过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年,就在过年前的那几天里,大家又迎来了一件大好事:
谢子长、刘志丹、徐向前等人领导的陕北红军从西北过来加入四川红军,红军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因为全国革命形势的好转,谢子长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在战场上受伤因伤痛严重而逝世,而是在医生的抢救性痊愈。
随着红军与中央军之间的战斗停止,四川、贵州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军事培训。郭拙诚精心抓捕的税警总团官兵已经完全融入了红军队伍中。这两万多经过了准现代化培训了的军队加入红军后,让红军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不小的提高,让郭拙诚、彭总、林总等人指挥起部队来更加得心应手,也逼迫红军队伍中原来的将领不得不用尽一切办法学习,或者主动要求到军事院校去深造,因为只有努力学习,只有接触现代化军事培训,他们才不会落后,跟得上新形势下的变化,才能将那些新式武器发挥出更好的效能。'
郭拙诚自然对他们大开绿灯,鼓励他们学习,鼓励他们进军事院校深造,这种鼓励不但是精神上的还有物资上的职位上的。
就是那几个被俘的现役德**官也被郭拙诚利用起来,强迫他们当教官。
在大家的努力下,红军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与日俱增。
时间不知不觉地移到了1936年6月23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老百姓都在过这个吃粽子的节日里,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历史上没有出现的大事: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冯玉祥联合东北军、晋军、西北军等一起出兵进攻南京、讨伐蒋芥石!
这个事件让从1993年那个时空过来的郭拙诚目瞪口呆,忙于工作累得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的他接到中央开会讨论当前局势的通知,他一时间回不过神来: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张学良、阎锡山等人竟然公开进攻蒋芥石?
直到赶到位于重庆市政府的那间保密会议室,郭拙诚才平静了一些。
毛润东显然比他更有接受力,当郭拙诚进入了那个严格的保密房间后,毛润东喝了一口茶水,笑呵呵地说道:“小郭,这件事可是惊天动地啊。……,呵呵,你用不着太惊讶,也不要以为局势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历史的走向。这实际上是非常符合辩证法的,你想想,我们红军把蒋某人的力量大大削弱了,他现在手里的力量远比本来历史上力量小得多,法掌控全局的情况下,其他人其他势力自然就蠢蠢欲动。本来双方的力量是平衡的,可现在一方力量变强了,一方力量变弱了,如果变强了一方不动手那才不正常呢。”
(感谢极度深海潜水的打赏,感谢书友131017145405585、k20080127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未完待续……)
第1522章提前发动统一战争
旁边的周煾来也笑着说道:“看来今后的局势都得我们自己去预计,自己去把握,不能再完全依循本来的历史。小郭,历史的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正是你和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崛起。”
郭拙诚不好意思地笑道:“是啊,是啊。……,只是这次太意外了一点,嘿嘿。”
毛润东挥了挥手,说道:“坐,坐,小郭请坐下。……,在召开全体中央领导同志的大会之前,我们四个人好好议一议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郭拙诚坐下后问道:“主席,是不是说中央有向外地发展的想法?”
毛润东点了点头,很肯定地说道:“是的。我个人认为现在是该考虑一下向外扩展的问题。……,之前我们想的不错,时间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的军事行动越往后推,我们的力量就越大。等我们准备好了,出去就是雷霆之击。这确实很好,这叫一举定乾坤,将那些反动派一下砸得稀巴烂。”
郭拙诚接口说道:“是啊,我认为这样最好。要不不动,一动就将敌人全部消灭。”
毛润东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固然好,如果没有发生张学良、阎锡山发动的623事件我们应该这么做,蒋某人统治着除贵州、四川以外的地方,虽然受到国民党的盘剥,老百姓的日子难过,但也比较安宁。日子勉强能过。
可是。现在阎锡山等人发动了政变。要推翻蒋某人自立为总统,而他们的能力又不足,根本不足以领导全国,甚至连中央军都不能完全控制,其结果就是蒋芥石不甘心自己被推翻必然要反击,而其他军阀也会蠢蠢欲动,出了一个阎锡山、张学良,到时候肯定会出现王锡山、马学良。之后会出现李锡山、赵学良,中国的政坛就会如走马灯似的换一个不停,你刚唱罢我登台。而表现在军事上就是今天你进攻我,明天我进攻你,今天你的军队扫过来,抢粮抢钱抓壮丁,明天我扫过去,同样抢粮抢钱抓壮丁。你说,老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
他们这样打来大去,会把我们本就贫穷的国家打得更加贫穷。让我们本就不厚实的家底打得更加一贫如洗,到时候老百姓的粮食粮食没有了。民间的壮丁壮丁没有了,一切变得赤贫了,不但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救助老百姓,更主要的是让老百姓过着没吃没穿的日子,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病死、奔波死。”
说到这里,毛润东问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郭拙诚连忙说道:“明白。对不起,我只强调我们现在的困难,我只以为我们的军队现在战斗力不强,如果现在打出去,不知道有多少战士会牺牲,没有去考虑其他地方的老百姓的日子。确实,如果我们呆在这里不断地训练部队,虽然我们的战斗力增强了,但老百姓的日子就苦了,对中华民族的力量而言,也不是好事,很可能更加消耗了国家的元气,到头来我们得不偿失。”
周煾来笑道:“呵呵,小郭,你也不用给自己上纲上线,我们大家的心意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现在军阀们不容许我们再在这里训练下去。”
朱总司令也说道:“世界上没有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也没有常胜不败的军队,军队必须在实战中锤炼,一点点完善,一点点壮大。先进的武器要转化成强大的战斗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战。现在我们相对其他军阀、相对中央军是非常强大的,但也并非人家没有一战之力,他们一样在训练,一样在购买新式武器装备自己。他们为了在武器上超过我们,正在大肆搜刮民间的钱财,一船船运往国外购买武器。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也不能等!运走的可是老百姓的血汗,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劳动的结晶。”
毛润东在郭拙诚的规劝下不再那么嗜烟如命,他已经很少抽烟,而是用喝茶代替。他喝了一口茶咽下去后,说道:“朱老总说的没错,现在中央军也好,各地军阀也好,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地横征暴敛,尽量搜刮钱财去购买外国的武器,在这点上,我们不能等,真要等到无数的老百姓饿死了,我们再打出去的话,对那些已经死了的人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一个不能等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不会让我们潜心发展,现在军阀混战,蒋某人的控制力大大下降,日本人肯定不会只在旁边看笑话,肯定不会坐等我们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后再出兵,他们很可能会马上出兵,占领我沿海大中城市和富饶的地方。”
郭拙诚立即认同地说道:“是!虽然按历史的本来走向是明年的七月七日日本才会大规模入侵我国,但现在情况变了,我国的局势对他们有利了,他们动作的时间肯定会提前。我们决不能让日本人打进来。”
不是郭拙诚没有想到,实在是郭拙诚的野心太大,他只想如何拥有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只想自己的部队一出现就让日本鬼子、美**队、德**队望而却步,以至于他的全部心思、精力、时间都用在建设、发展、训练上,用在搜集能跟1993年那个时空兑换的物资上,根本没有去考虑军阀混战的事情,他们打死打活他根本不在乎,同时也没有去想日本鬼子会提前动手的可能。
不过,现在被三位伟人一提醒,觉得现在军阀混战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预想不到的后果,但这种后果也包含了红军一样可以趁乱出兵,给各个军阀各个击破,提前实现统一全国的可能。
想明白了这一点,郭拙诚说道:“我们提前一天出兵,就能提前一天让老百姓摆脱战乱之苦,就能早一日增加抗击日本鬼子的元气。而且,我们占领的地方越多,就越有资本兑换更多的武器装备,就越能更快地提高我们的战斗力。”说到这里,他说道,“我同意提前动手。”
毛润东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来自未来时空的郭拙诚这么快就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在他们看来郭拙诚因为拥有未来几十年的信息优势,远比普通人要坚定,也远比普通人要固执,要说动他改变主意很难,他们因此而做好了长时间劝说的准备,想不到郭拙诚根本不用他们劝多少,很快就改变了他之前的想法。
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考虑如何打、从哪些方向进军的问题,也要考虑哪支部队打前阵,哪支部队作为预备队,同时要考虑后勤运输,民众安置,宣传发动等一系列工作。
在进军方向上就有两种考虑,第一种就是挥兵北上,也就是不顾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在江苏一带与中央军的混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西北地区,占领内蒙、外蒙,之后席卷华北,等消化这些地方后,再挥兵南下,经略中原……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左勾拳,这样的话虽然统一全国的时间要慢一点,但强在稳妥,强在步步为营,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那些地方几乎没有红军的一合之地。而且利用军阀混战的良机,让他们的力量相互削弱,让他们狗咬狗,等到红军把周边的力量都消灭了,等军阀相互之间内耗差不多了,红军再腾出手来消灭他们。
盘踞在西北的马家军在历史上很强横,历史上曾经打败了西路军,让西路军红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现在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撼动武器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红军,历史上肆掠的马家军骑兵在红军无数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面前,只能是靶子,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第二种方案是红军直接从重庆出发,如一支利箭直插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直接将中央军主力、西北军主力和东北军主力给予全歼,短时间内消灭各军阀起家的资本,消灭他们赖以盘剥老百姓的本钱,同时给其他地方其他小军阀以巨大的威慑。等到消灭了这几大军阀武装,其他武装就不足为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传檄而定。
这是一个漂亮的黑虎掏心,如果成功了可以实现一锤定音,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全国统一问题。但这样的话,红军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插下去,在敌人还没有清醒前就解决掉他们,也就意味着正在逐步成型的三个野战军也必须中断训练投入战斗,甚至还必须将所有正在进行地方建设的部队集中起来参战,暂缓地方建设。
两个方案显然各有各的好,前一个方案唯一的缺点是时间长一点,但好处是明显的,那就是稳妥,可以在不耽误三个野战军训练、成军的情况下实现,这三个主力野战军可以等到与中央军、西北军、晋军决战的时候再杀出。
后一个方案则胜在速度快,能够更快地控制中原,更快地实现全国统一。
(感谢极度深海潜水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523章来一个黑虎掏心
郭拙诚、周煾来、朱老总都偏向于采取第一种方案,因为他们心里还是希望三个主力军的训练最好不被打断,最好让他们早日成军、早日形成战斗力。这样的话红军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日本鬼子突然发难而入侵中国,红军也可以立即将三大主力投入战斗,给日本鬼子以迎头痛击。
毛润东却认为采取第二种方案好。他认为采取第二种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缩短统一全国的时间,只要日本鬼子不全面入侵,统一了全国的红军就可以集中全国力量来进行备战,就可以更加容易打败日本鬼子。即使日本鬼子提前动手,红军也可以边抵抗边备战,日本鬼子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一样要备战一样要征兵,这就给了我们时间,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暂时放弃一些地方让我们的三大主力争取训练的时间。再说,我们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在歼灭以张学良、阎锡山为首的军阀集团时完全可以不用出击,完全可以继续在家训练,可以继续保守秘密,只有等到与日本鬼子动手的时候再给他们一闷棍。
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尽量避免各地方军阀有可能存在的投敌行为。按照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有很多地方部队、杂牌部队投降了日寇,帮助日寇进攻中国欺凌中国人民。如果我们的红军先进攻周边地区,比如西北、内蒙、外蒙等地,然后席卷华北等地,那些军阀们也不会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我们下一步会收拾他们,在明知无法抵抗我们的情况下,只要日本鬼子趁机出兵,这些败类很可能如历史上一样开始大批投靠日寇,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军阀邀请 (精彩小说推荐:
)
( 功高权重 http://www.xshubao22.com/3/3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