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影视城?”
“不错,你看。我拍个民国的电视剧,除了跑了一趟湘南外,其他外景基本上都在本地解决了,我们灵泉县本身就有不少有点年代的建筑古迹,先天条件不错。
还有,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会越来越热,大拆大建下,全国不少文物古建筑会遭到破坏,到时我们把它们都移过来集中到我们县,这样一方面保护了文物,我们也节约了建影视城的开销,一举两得啊!”
“好主意啊!”郎丰也被他说兴奋了,补充道:“我国的古建筑大多木质结构,讲求的是与周围山水自然地和谐统一,这就把我们县好山好水的优势发挥出来了!”
这边几个人讨论灵泉县的发展大计,越来越起兴。
另一边,曾辰光一班学生们已经畅游江心,他们放开心怀,玩得正是开心。告别了四个月的紧张拍摄,告别了四个月的紧张、枯燥、疲劳,他们肆意挥洒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朝气,他们的青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第四十二章希望的田野
今天是暑假的最后一天,剧组昨天已经解散,秦天柱决定利用这最后一天的休息时间去看看离这里不远的张晓蓓。
他一大早来到张晓蓓家,发现张晓蓓正在锁门,准备离开。她带着草帽,提着一壶水,包了几个煎饼,看这幅打扮,是准备出去干农活了。
张晓蓓看到秦天柱过来,小吃一惊,“呀,秦天柱你怎么来了,我正准备出去,到自家田里拔拔草呢?怎么,你的戏拍完了?”
“拍完了,今天休息,准备到你这里放松一下!”
张晓蓓吐吐小舌头,抱歉道:“对不起啊,秦天柱,恐怕不能招待你了,我今天有农活要干!”
“无妨,我也陪你到田里干农活!”他主要是想和张晓蓓呆着,至于干什么事,那都是无关紧要的。
张晓蓓看着他细皮嫩肉的样子,怀疑道:“你行吗?干农活很辛苦的!”
什么叫我行吗,秦天柱气坏了,被一个小女生轻视,真是太伤他这个小男人的自尊了,呛道:“你个小女生都能干的事,我一男子汉怎么会不行!”
张晓蓓看他态度坚决,也就同意带他同去,她心里打定了主意,到了田间,让他在旁边看着就好,他一个城里人,自然是干不惯这些农活的。
在路上,秦天柱了解到张晓蓓一个暑假都没闲着,几乎都在忙着收割稻子、插秧苗,也就是农忙时节的双抢工作。作为农民,这是一年中最累最辛苦的时候。张晓蓓与父亲两人要张罗家里的十几亩地,两人其中一个身体不好,一个是才十四岁的小女生,自然比别人更是辛苦。
秦天柱听说她一个暑假,几乎都是在干着这些重活,怜惜之意大起。他自己也觉得这段时间一直拍戏,甚是辛苦,可与张晓蓓比起来,他真是幸福多了。
“对了,张叔叔呢?”
“爸爸给人干小工去了,得给我赚够下个学期的学费啊!所以剩下的田间管理的活就交给我了!”
“张叔叔不是身体不好吗,老是干重活,不太好吧?”
“要生活,就只能这样喽!”她小小年纪,一番话说出来,却满含了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其实,学费的钱我可以帮你垫的,我上个学期成绩进步那么大,还没好好谢你呢!”
“一码归一码,我们家的事自己会解决,你要再跟我说这些,朋友都没得做!”
哎,真是好倔强的小女生啊!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地头。张晓蓓今天的工作就是给眼前这一亩地的水稻田除草,嗯,人工的除草。至于说除草为什么不用除草剂,那还用说吗,当然是为了省钱了,我们的晓蓓同学很会过日子的。
张晓蓓想让他在旁边看着就行,秦天柱哪里肯答应,他一个大男人哪丢得起这个脸。
“晓蓓,你别看不起人,我虽然生活在县城,但暑假也经常到乡下爷爷奶奶家玩,我也是下过地的人!”
他暑假的时候确实是下过地,但主要是在田间钓青蛙、捉蚱蜢,至于农活,那是从没干过的。当然,这种事情,他会到处乱说吗?
他撸起裤脚,二话不说,走下水稻田里。
张晓蓓怕他没干过,叮嘱道:“你拔草要记得连根拔起,再团成一团,踩到泥里!”
“知道,知道。咱也是老手了!”
说完,把前面没有把根除掉的杂草再除一遍。他看张晓蓓也下了地,有心在小美女面前表现一番,干得那是格外卖力。
两人原先齐头并进,秦天柱鼓起干劲,冲到了前面,他要把张晓蓓甩开一大截,咱得让她见识下男子汉的实力对不?
张晓蓓看他一开始就使出力气猛干,就知道没干过农活的,不知道诀窍。不过她也没点破,这种小男生总是好面子的,还是让他自己领悟吧。
果然,还没干半个小时,秦天柱就不行了,手上动作慢了下来,眼看身后的张晓蓓离自己越来越近,心里急得不行,可是手上是越来越没劲了,腰酸背痛的厉害。他很想休息一下,只是人家小女生都没喊休息,他怎么好意思休息?
丢不起这个人啊!
“那个,晓蓓,我看你也累了,你先上去休息下吧!”秦天柱想,等你休息了,也不好意思让我一个人继续干吧?到时自己客套一下后,也就能借坡下驴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怎么会,我不累啊,才干了半个小时,这还正开始呢!”
啊,她还正开始啊!敢情这小丫头还真是个干农活的大拿啊!苦也!
张晓蓓冰雪聪明,一愣神的功夫,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原来不是说我累了,而是你累了。她笑道:“不过,我倒是口渴了,我们一起喝口水吧!”
“对,对,我也口渴了,我们先喝口水吧。”谢天谢地,终于有台阶下了,他真是快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休息了一阵后,秦天柱力气也没回复多少,手上的动作是越来越无力了。
张晓蓓为了完成任务,也顾不上他的脸面了,“你刚开始,用力过猛了。这干农活是一整天的劳动,与长跑一样,要讲究节奏!这样,你负责眼前的三株,我负责九株,你跟着我的节奏走。”
秦天柱奇道:“晓蓓,你也没多大啊,怎么干起活来这么老练?”
“呵呵,”张晓蓓得意道:“人家八岁就下田帮助家里插秧了,算起来,已经干了六年的农活了,算是个老庄稼汉喽!”
她原本白嫩的一张小脸被晒得有点发黑,顾盼得意间露出细细白白的牙齿,嘴角边是两个小酒窝,真是美得很。
秦天柱还能说什么?只能乖乖听从眼前这“老农”的教诲。
咦,怎么腿上痒痒的。秦天柱把腿拔出水面,一看原来是左腿上被叮了两天蚂蝗。好肥好大!
“啊!”秦天柱一声惊叫,忙从水田里跑了上来。他对这东西,心中很害怕,倒不是被咬怕痛,而是感到心中发毛恶心。他以前在乡下的田间,大多是在干燥的田里,就是怕蚂蝗这种东西。
张晓蓓看他吓成这样,忙过来安慰道:“是被蚂蝗咬了,不怕不怕,我给你拔下来!”
这一刻,秦天柱觉得两人之间性别换位了,自己变成了胆小怯懦的小女生,需要张晓蓓这个大哥哥来保护!
今天真是把老脸都丢光了!
“要不,你就在旁边休息吧,别下田了!”
“无妨!”秦天柱咬咬牙拒绝道,大男人怎么能这么没出息!反正我今天一定要奉陪到底,大不了我不去管自己腿上的蚂蝗了,收工的时候,让张晓蓓帮我一起拔下来!
……
两人的午饭也是在田间解决的,一直到傍晚时分,两人才把一亩地的杂草除干净。
“秦天柱,今天可真谢谢你了,要我一个人干,肯定要干到天黑了!”
秦天柱有些汗颜,大部分还都是张晓蓓的成果。他虽然拧着股劲死撑,但劳动成果有限的很。
“晓蓓,我是不是太没用了?”
“怎么会,你可帮了我大忙!”
她说的是实话,她不在乎秦天柱干了多少活。她在乎的是今天有这么个小男生一直在陪着她,陪着她一起受苦受累,一起说话解闷,她的心里被秦天柱填得满满的,暖暖的。
秦天柱揉着自己的腰,感叹道:“今天真是累死我了,这比我拍戏可辛苦多了!”
看他腰酸背痛的样子,张晓蓓说道:“时间还早,你到前面小山坡的草地上躺着,我给你揉揉!”
听到有额外的小美女的按摩服务,秦天柱心里挺美,暗叹这一天的苦也没白挨。
“秦天柱”,张晓蓓边给他捶背边问道:“我这几天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你们剧组的消息呢,你拍电视剧辛苦不?”
在晓蓓面前,他可不好意思叫苦:“再辛苦也没你干一个暑假的农活辛苦呀。”
“我习惯了,还好啦。我种下秧苗,给他们施了肥,除了草,秋天的时候,就能收获金灿灿的稻米了,这么一想,我就不觉得辛苦了。你看,眼前的秧苗,我半个月前刚种下时都是病怏怏的,现在一株株都已经长得很精神了。土地真好啊,你对它付出了劳动,它就能让你收获回报。”
秦天柱听着她对土地的朴素情感,一时间有点失神,我对《恰》剧付出了劳动,付出了智慧与汗水,它是否也会给与我丰厚的回报呢?
傍晚时分,西边晚霞满天。一阵晚风吹来,吹散了整个白天的暑气,吹起田间秧苗禾叶的沙沙作响,似乎在倾诉着它们茁壮成长的欢乐。
远处依稀传来了村里的老广播声,细细一听,是《希望的田野》的歌声。老歌老调老广播,是否也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呢?
第四十三章后期制作
天空高高大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
薄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急。
歌长夜,看北斗。
蝶恋花,梦难求。
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
美啊潇湘伟少年,踏浪湘江争风流。
名和利,别问候。
书与剑,到心头。
挥笔万山红,举臂托飞舟。
美啊中华伟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
这是秦天柱写的《恰同学少年》的片尾曲,不过原歌词作者是国家一级作家写的,这与写《笨小孩》不同,需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才行。
以他目前的水准,自然差距巨大,这个差距也不是目前他已有的光环所能解释的,所以他特意做了些改动,使歌词尽量的与自己水平靠拢。然后通过凌雅雯的修改斧正,这一切就变得自然了。
“妈,这是我写的片尾曲的歌词,你这个专业人士给我看看!”
“这么快歌都做出来了,难道你真有音乐天赋?以前没看出来啊。”凌雅雯边说,边拿起歌词。
水平不低嘛,只是个别用词过于白话,拉低了歌词的水平档次。“你这歌词意境是很好的,只不过太白了点,这是你语文功底太差,叫你平时不好好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秦天柱装出受教地样子,问道:“噢,哪里太白了,我觉得自己写得还蛮赞的。”
“呶,这里,天空高高大雁飞,”凌雅雯指着这一句道:“可以改得更加书面语一点,天空可以改成天穹,大雁嘛,还是改成鸿雁更合适!”
果然,经过专业人士的校正,以及秦天柱在一旁的循循诱导,歌曲正在还原它的本来面貌。
“妈,您真有才,经这么一改,果然效果好多了,你这个语文老师真不是白干的。”完事后,秦天柱还不忘给老妈来一记廉价的马屁。
凌雅雯听了,心中也挺受用,“你啊,才气是有的,就是基础差了点,等有空我给你补补高中的语文课,给你打打基础。”
哦,惹麻烦上身了,我连初中语文课都嫌烦,更别说高中语文了。
他岔开话题道:“我哪有空啊,我们的剧国庆的时候就要在县电视台播出了,我得抓紧时间做后期!”
他确实要忙后期,工期还是挺紧的。
后期制作大致可分为画面剪辑、声音制作、片头片尾和字幕、混录合成等工作。梅花传媒还只是个皮包公司,要啥没啥,所有的后期工作都是在县电视台制作的。
画面剪辑可以笼统地分为两步:初剪和精剪。
初剪就是根据场记单的记录,挑选出每一个镜头里导演最为满意的一条,按照剧本内容的提示和导演的分镜头设计,将一场戏中的镜头顺序地连缀成篇。初剪工作一般由场记辅助操作编辑机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它不需要在剪辑的过程中发挥什么创造性,只需要完成镜头的挑选和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将镜头处理干净,去掉开头和结尾等与内容无关的“杂质”。
剧组租用了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所有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可以方便地调换素材,所以初剪工作不必等全部拍摄完成后才开始。为节约时间,剧组副导演李光,大约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电视剧的初剪了。
精剪则是在初剪的基础上对电视剧的剪辑效果做进一步的艺术加工。精剪工作一定要在导演的艺术监督下进行,很多导演甚至亲自担任剪辑师的工作,也有的导演更愿意将这个工作交由专门的剪辑师完成,但是导演的意见一定要参与到剪辑工作中。
秦天柱当然是更愿意将这项工作交给李光这个学剪辑的专业人士的了,得给人才们发挥的空间不是,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能偷懒尽量偷懒。
不过,由于他还不会使用非线性编辑机来做剪辑,李光倒是经常把他拖过来一起学习使用,这对他的导演生涯也是有帮助的。
大约到9月下旬的时候,画面的剪辑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至于声音制作,由于剧组采用同期录音的方式,倒是省去了配音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音乐的录制了。
李光问道:“你的音乐准备地怎么样了,都没听到动静,不会拖后腿吧!电视台这边可是已经打出了预告,《恰同学少年》10月1日,国庆节播出,声势造的挺大的。咱们可不要放了人家的鸽子呀。”
秦天柱答道:“应该没什么问题,乐谱我早交给了褚琴老师。片头曲由灵泉中学乐队负责,片尾曲是个合唱,我们班的文娱委员厉羽希,这几天正领着我们班的人在练习呢,他们练得挺勤的,应该没问题的。”
想起当初自己把两首曲子拿出来的时候,无论是何珊珊还是厉羽希等美女都满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眼神,秦天柱就觉得轻飘飘的。
哎,可惜都是自己剽窃的,要是自己真那么有才就好了。
第二天,校乐队和初二三班合唱团一起来到县电视台录音棚。
“怎么样,厉羽希,都练熟了吗?县电视台的录音棚租赁费也不便宜,你可要给我一天就过啊!”
厉羽希不耐烦道:“知道了,你个吝啬鬼,都问了好几遍了,咱们班同学也都练了半个月了,周老师也支持的很,保证没问题!”
当初秦天柱找到她,要她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最后的片尾曲。一接到这个任务,厉羽希就很兴奋,心想他还是看重我这个文娱委员的才能的嘛。为免他失望,她半个月来几乎废寝忘食地在忙这个事,就是当初小升初的时候,她都没这么勤奋过。好在,周建国也是剧中成员,对她的工作也是支持,一路绿灯放行。
秦天柱唯恐有失,又叮嘱道:“不仅仅要练熟,更重要的是要情绪饱满,要有感染力,要把歌曲中的勃勃生气表达出来”
这男生有时还真是罗嗦,厉羽希撇撇嘴,一遍一遍叮嘱,比她妈妈还唠叨。
“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咏长夜,……”
录音棚里传出了同学们清亮的歌声,歌唱他们的青春,歌唱他们的理想,歌唱他们的未来。
歌很好,唱的也很好,《恰同学少年》也会很好的。
第四十四章这是灵泉县的盛事(上)
二更送到,三更要凌晨两点多了
————————————————————————————
1997年10月1日,共和国国庆节。
耿大叔是县城里有名的馒头铺老板,他家的耿记馒头皮白个大,远近闻名,生意红火。辛勤忙碌一天,每天晚饭后,家人围在一起,看看电视,对他来说那就是一天中最大的乐趣。
晚上七点半,灵泉电视台正在播送本地新闻。
“本台消息,为迎接伟大祖国48周年华庆,由我县民营企业梅花传媒公司制作的红色献礼剧《恰同学少年》,将于今晚八点正式登陆我台。
这是我县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这充分说明在灵泉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套班子的领导下,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建设,已经走在了兄弟县市的前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县县委书记赵长风同志,县长戴瑞同志,特意向梅花传媒公司表示祝贺,庆祝我县这一文化战线的盛事!”
接下来,就是大段的对梅花传媒副总周嘉朋的专访。
周嘉朋也很应景,说本剧就是在县领导的直接关怀下,为迎接祖国成立48周年华诞,特意开拍的。
看着电视台的新闻,耿大叔嘟囔道:“电视台这几天连番宣传,这是终于要播出了吗?看看也好。”
他儿子小耿,正在读小学六年级,抗议道:“爸,巨江电视台要放香港的武侠片《笑傲江湖》,赶快换到巨江台吧!”
“干嘛换台,这是我们灵泉县自己拍的电视剧,当然看灵泉台了。”
“这种献礼剧,主旋律片有什么好看的,就是朝廷台拍的这种片子都不好看,我们这种小地方能拍出什么好剧来。我看八成又是我们县哪个领导的政绩工程,纯粹浪费钱!”
耿大叔有点生气,“好不好,也得看过再说吧。我听说这部剧大部分场景是在水泽乡拍的,你爸我就是水泽乡出来的,先让我看看稀罕。”
耿大叔老婆李婶也附和道:“是啊,看看这电视剧把我们水泽乡拍得怎样也好!”
见父亲母亲坚持,小耿也不好说什么了,反正他是绝不相信灵泉这种小地方能拍出什么像样的电视剧来的。电视剧那么好拍的话,现在也不会搞得神州大地的荧屏尽是港台剧的天下了。
“那要是不好看,你们要转到巨江台啊!”
同一时间,同样的事情在灵泉县的各个不同家庭上演着。
……
何珊珊家。何珊珊今晚早早回到了家,何成瑞奇道:“呀,姗姗你这么早就回家了?”现在还没有什么国庆黄金周假期,往常的时候,灵泉中学高三年级国庆节照样上课晚自习的。
“嗯,学校善解人意,早点放我们回家看电视呢。”何珊珊边说便把书包往床上一扔,与何成瑞和褚琴一起守在电视机旁。
这可是我主演的电视剧啊,哼,小柱子,要是你把我拍得不好看,看我怎么收拾你。
……
厉羽希家。厉羽希嘟着嘴向她爸爸撒娇道:“爸,你怎么还不回来啊,我们的电视剧都要开始了!”
她爸爸厉恒建赔笑道:“快了,快了!我不正在陪客户吗,一会就好!”
“什么生意比你女儿第一次拍的电视剧还重要吗?你再不回来,我以后都不理你了!”
“好好好。女儿更重要!”厉恒建朝对面巨江市的客户摊摊手,抱歉道:“没办法了,女儿生气了,那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那客户也理解的点点头:“自己女儿拍的电视剧是该回家看看。是你们灵泉县制作的《恰同学少年》吧,我在巨江市也有耳闻,你们灵泉县厉害啊,现在都走到市里前面去了!”
“瞎胡闹,拍着玩的吧!”厉恒建是不太相信一帮娃娃能拍出什么像样的电视剧的,不过女儿的面子一定要给的。
……
李建衡一家也都下班的下班,放学的放学,全家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
李建衡母亲问道:“建衡,忙了半年的电视剧就要播放了,你自己有没有信心啊!”
“有,当然有!我们导演秦天柱很厉害的,我看过部分内容,《恰》剧一定精彩!”
几个月的日夜相处,他与秦天柱之间的一点小恩怨早就烟消云散了,现在他对秦天柱只剩下了佩服与崇拜。不过,他虽然对《恰》剧自信满满,真要与全县观众见面了,心中又不免惴惴。
……
赵健家,曾辰光家,秦天柱家,周建国家,周嘉朋家,余德水家,甚至是县委书记家,县长家,无论有什么样的争议,都一致把频道锁定在灵泉电视台。无论喜不喜欢,先看看效果再说,灵泉人民的家乡自豪感都挺浓的。
晚上八点整,电视上已放完广告,正片开始。
“嗒~嗒~滴,哒~~哒~哒哒,……”片子片头就出手不凡,以一段悠扬绵密的小提琴曲拉开,画面也以一种舒缓的节奏,缓缓打开。
片头曲《一叶知秋》,情感细腻,似乎表达的是青少年男女的朦朦爱情,又似乎表达的是少年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你也可以理解成是表达学生时代的青春岁月。
无论如何,片头很棒,一下子就使得本剧有鹤立鸡群之感,与平常看到的呆板沉闷的众多内地剧大大不同。
正坐在电视机旁边的耿大叔一家已经被吸引了进去,连小耿也不嚷嚷着换台了。
《恰》剧第一集的内容有:
时任湘南第一师范校长的孔昭绶前去拜访他的留日同学--“板仓先生”杨昌济。想请他到一师任教,不料却遇上湘南省都督谭延辏б怖蠢衿秆畈贸鋈问〗逃境ぁC娑院衤桓吖伲畈眯痪硕骄钠盖耄赐饪悸乔巴皇χ唇獭?br />
商会陶会长的女儿陶斯咏在书店看中一本《达化斋读书录》,不料此书却同时也被一高个青年看中,青年因无钱买书悻悻离开,陶斯咏追上将书送给青年,青年追问斯咏的姓名地址,斯咏却不肯告诉他,青年只能追在后头喊:“那你来找我吧,我就住前面湘乡会馆,我叫毛zd。”
第一集的内容上倒没有什么出奇,但《恰》剧本来是2007年的作品,那时内地的电视剧制作水平已有了很大进步。与1997年的内地剧相比,一个明显的进步就是叙事的节奏更快更流畅,没有给人拖沓冗沉的感觉。
秦天柱在拍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一些小改进。
他参考了很多后世韩国偶像剧的方法,比如在表达书店买书,毛主席与陶斯咏邂逅的戏中,他拍了不少男女主角的特写镜头以及慢镜头回放,间中还有音乐的烘托。让电视剧前的观众忍不住的希望男女主角间,难够来点什么。这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剧中来。
不知不觉间,一集结束了。
时间过得好快,这是耿大叔一家的共同感觉。小耿也早就忘了他转台看《笑傲江湖》的事了。
全剧无尿点啊。
片尾曲是秦天柱所在的初二三班的合唱《美哉潇湘伟少年》,曲调悦耳动听,曲意积极向上,斗志昂扬。值得一提的事,秦天柱不但在片尾的鸣谢单位中写上了“曾泽建筑工程公司”的大名,他还把曾泽公司的logo大大地悬浮在片尾,时间长达10秒,好大的一个广告啊。
这是秦天柱的想法,曾叔叔公司不大,能够掏出10万元赞助他不容易,他也想给曾叔叔大的回报,不能让曾叔叔吃亏是不?
第四十五章这是灵泉县的盛事(下)
第一集一播完,秦天柱家的电话就没停过,大多都是原剧组成员打来的。大家都很激动兴奋,他们原本看过了不少的拍摄素材和故事剧本,对本剧有不少的信心。只是大家都没想到经过了剪辑以及加入了音乐等后期加工后,效果这么好。
《恰》剧能把现在国内各个电视台的电视剧都给毙掉了,这是剧组所有人看了电视后的想法。不要怪他们狂妄,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作品,更何况《恰》剧确实质量相当的过硬。
现在已经是晚上11点了,今晚播放的剧集早已放完,秦天柱家的电话还是响个不停
“喂!”凌雅雯今天也不知接到几个电话了,有些机械的问道。
“你好,你是凌雅雯凌老师吧,我是赵长风!”电话那头传来浑厚又带点苍老的声音。
凌雅雯一时没反应过来是谁,“赵长风?”
“灵泉县县委书记,赵长风!你们的电视剧我今晚也看了,拍得很好啊。向你们表示祝贺!”
等反应过来是灵泉县一把手的电话后,凌雅雯有点懵,她这还是第一次与这么大的官员通话,“谢谢赵书记!”
“嗯,现在很晚了,秦天柱还没睡吗?没睡的话,我跟他聊几句!”
凌雅雯笑道:“没呢,今天晚上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找他的,他现在还亢奋着呢!”
秦天柱也知道了,这个电话是县委书记打来的,他接过话筒,“你好,赵书记!”
那边的电话带着笑声道:“怎么样,小柱,现在还很兴奋吧!”
“嗯,都是朋友的电话,主要是原来的剧组的人,剧集效果好,大家都很高兴!”事实上,他一晚上都被各种赞誉包围,脑子还是晕乎乎的。
赵长风心情很好,他说道:“我听郎县长说,你才是个初中生啊,我真是不敢相信啊!我们灵泉县确实是个好地方啊,出人才,哈哈哈!”
在县委书记面前,他倒没有依着自己的本性瞎吹起来,谦虚道:“我就是运气好,什么也没多想,就去干了!”
“这种事,还就需要有你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才行,我们这些大人瞻前顾后的,可被你少年人比下去了!”
赵长风说了一阵后,想起自己的来意,清了清嗓子,代表县委向秦天柱正式道贺道:“秦天柱,你们公司的电视剧拍的非常好,弘扬了社会的正气,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代表灵泉县委县政府,对你的成绩表示祝贺与肯定,对你为灵泉县所作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望你能再接再厉,争取为我县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秦天柱兴奋一晚上,第二天起的较晚,等他来到教室,发现大家并未像往常一样在早读。全班的同学围在一起,听圈中厉羽希、赵健、李建衡,曾辰光几个人在那里胡侃,说得就是昨天播出的《恰同学少年》。
厉羽希神气道:“我昨天叫我爸爸回来看《恰》剧,他还满脸的不情愿,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说我们这些小孩子,能捣鼓出什么名堂出来。结果,等我们的《恰》剧一播出,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其他同学凑趣的问道。
“他眼珠子都掉下来了,一个劲地说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哈哈哈,笑死我了!”
厉羽希得意非凡,也不介意在同学面前嘲笑父亲的丑态,她昨天太痛快了。
事实上,厉羽希也没说谎,厉恒建昨天是真被镇住了,他也算得上是个成功的商人,知道许多事知易行难,拍电视剧哪有这么容易?他是清楚自己女儿的那个剧组是什么底细的,说他们是草台班子都抬举他们了,更何况那个什么导演竟然是羽希的同班同学,这太滑稽了,分明就是在玩嘛。
然而,现实给了他狠狠一记耳光。他也不得不承认,电视剧拍的很赞。难道真是国内其他的同行太渣了,一群小孩子拍的电视剧都能这样出众?有那么一瞬间,他考虑是不是也可以搞搞文化这门生意了。
“呀,柱子你来了!”曾辰光眼尖,发现了站在门口的秦天柱,他对秦天柱笑道:“柱子,你昨天可是把我老爹给美坏了,给他公司做了那么大的一个广告!现在这部剧的质量这么好,广告效果怎么也不会差!”
“那是,哪能让曾叔叔吃亏!”
其他同学看到正主来了,纷纷朝他围过来,“秦天柱,你太棒了,我崇拜你!”
“秦天柱,你把何珊珊拍得太漂亮了,不愧是我们学校的校花啊,我特迷她!”
“秦天柱,你还有没有下一部啊?我现在特后悔当初没参加全校选秀,要不然,现在多露脸啊!”
“是啊,是啊。都怪我妈,说什么学生以学习为重。我现在都后悔死了!”
“有什么好后悔的,你去了也选不上!”
……
一时之间,大家吵吵闹闹,赞叹惊讶者有之,扼腕叹息者有之,捶足顿胸者有之,好不热闹,连班主任周建国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呀,不好,班主任来了!”不知谁一声喊,大伙看到周建国后,连忙一哄而散,心想这下子周建国又要发飙了。
不料,周建国却并没有训斥大家破坏早读纪律的事。
“那个,”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有点吞吞吐吐的问道:“昨天的《恰同学少年》看了吗?老师的表现怎么样?”
昨天的剧中,周建国扮演的孔昭绥戏份不少,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班主任也是来讨论《恰同学少年》的,大伙心中大乐,“好,周老师演得非常好,以前怎么没发现我们周老师这么帅呢!”
大家也都很捧场,对着班主任马屁连天。
“嗯,那大家要继续看下去啊,老师的表现会越来越好的!”周建国也不谦虚了,忍不住自吹起来。他现在心情非常好,想起昨晚自己上幼儿园的小女儿,提着个本子说是自己的粉丝,要自己的签名,周建国就忍不住想笑。这傻女儿,不过,真可爱!
周建国一颠一颠走出教室外,全身轻飘飘的,至于早读的纪律,那是早忘记了。
初二三班的学生也头一次发现,他们以前的冷面阎王,有时也挺可爱的。
看班主任没管他们,大伙又三五成群的讨论开了。张晓蓓有些遗憾,对秦天柱道:“你们这些走读生,说得我们这些住校生都心痒了,就是没得看,气死人了。等我们回家,也不知还有没有得播放!”
这个问题秦天柱也没辙。
李建衡是班长,消息比较灵通:“别慌,我以前就听说,周末的时候许多不回家的住校生经常到县城瞎逛,容易惹是生非,学校早就有想法想在每个班里都按上电视,让住校生在学校有点娱乐活动了。现在《恰》剧播出,学校有意把这项工作这几天就做起来!”
果然,没过多久,学校广播里传来了通知,“灵泉中学广大师生,为丰富我校住校学生的周末业余生活,经我校领导决定,即日起全校每个班级安装电视,希望……”
“耶!!!”
一群住校生欢呼起来,属于他们的福利来了。
初二三班被安排在第一个,余校长亲自带队,带着几个工人过来安装。看见余校长,秦天柱忍不住问道:“校长,学校不是财政紧张吗?”
余德水翘起下颚的胡须,理所当然道:“再紧张,也不缺这点钱,更何况这是原来就计划好的事情,只不过提前罢了。现在千事万事,让全校师生尽快看到《恰》剧是同等大事!”
呵呵,这下好了,秦天柱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全校疯《恰同学少年》的场景!
第四十六章美好的愿望
随着《恰》剧的持续播出,剧情也渐入佳境。灵泉县现在几乎每户人家都把自家电视的频道锁定在灵泉电视台,每天晚上等着《恰》剧的播出。
大家已经不是出于最先的家乡情结支持一把的想法,而是确实被剧情所吸引。
《恰》剧本质上是部谈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它是拍给教师看的,拍给学生看的,同时也是拍给广大的家长看的。试问,哪个家庭没有个望子成龙的愿望?中国人对教育问题的重视那是古已有之,持续千年的。而《恰》剧就是揭示给广大的家长看,什么才是理想中的教育,他们的儿女如何才能真正成材,这能不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吗?这就是《恰》剧最广大的基础。
而灵泉中学现在就是《恰》剧热潮的中心,学生们一下课就围在一起聊剧中的人物,聊剧中的教育,聊剧中人物飞扬的青春,聊他们崇高的理想,聊他们纯真美好的爱情。
老师们也在聊《恰》剧,聊剧中的教师对于教育是如此的虔诚,对教育的理想主义情怀始终不曾忘却,对学生的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时刻铭记。而他们现在呢,是否还能够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辱没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现在,周末是灵泉中学最热闹的时候,不仅是住校生,大多数走读生也一起来学校观看。一来班上同学一起看热闹,二来嘛学校播放的是碟片,一天播六集,大家看得更加痛快。大家一起看《恰》剧,聊《恰》剧,学生们的生活从来没有这么美好惬意过。
只是校领导们又是高兴,又是担心,这几天师生们的心思都有点浮躁啊。
“书记,你看我们是不是采取点措施控制一下,”余德水向校党委书记问道:“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他们好几人都是《恰》剧的主演,对《恰》剧热情最高,议论最多,心思都没放在学习上了!”
吴书记摇摇头,“还是任其自然吧,余校长,你干了这么多年的教师也知道,他们高三学生很快就面临人生大考,心思特别敏感些。有对未来的恐慌,有对青春的留恋,有对爱情的向往,因此,更容易对《恰》剧产生共鸣吧!”
余德水点点头,表示同意,“那就先这样吧,等这阵风潮过了,再抓抓高三的学习纪律!嗨,都是秦天柱这小子惹的祸,尽给我添麻烦!”
吴书记笑骂道:“老余,你这话可口不对心了啊。他现在要是不给你找麻烦,我看你还不乐意了呢!”
还真没错啊,秦天柱这小子,真叫人又爱又恨,余德水愤愤地想到。
“阿嚏!”
秦天柱打了个大大地喷嚏,也不知道谁在念叨他,不过想来,这段时间念叨他的人肯定不少。
今天是星期天,秦天柱躲在家里休息,这段时间也确实忙坏他了。他也没到学校和大家一起看剧。咱得矜持一点不是,老是被大家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哪怕是秦天柱这样的厚脸皮也吃不消啊!
“小柱,给你妈去街上买些馒头回来,冰箱的馒头都用完了!”凌雅雯家一般都备一些馒头,早上加点馅进去就能吃了,很方便。
秦天柱有点不愿意,哎,咱都是当老总的人了,怎么尽叫我干这种小孩打酱油的事情,让我手下的人看见了多影响自己的形象啊。
“还不快去!你是不是皮痒了,想让我帮你挠挠啊?”
凌雅雯可不因为秦天柱拍了部好剧就会对他怎么着,她这段时间一句好话都没给秦天柱说过,总之不能让他太得意了,这小子特别容易翘尾巴,不经夸!
更何况,她这几天也烦恼的很。灵泉中学几个班中就属自己的高三一班和秦天柱所在的初二三班最疯《恰》剧。没办法,几个主演都在她的班中。问题是她的班可是毕业班啊,哪能这么放纵?有心不让学生们看,不让他们讨论吧,又有点舍不得,毕竟是自己儿子的电视剧,学生们也难得有机会放开心怀。可真让班里就这样下去吧,也不是个事啊!
都是这个凑小子惹得祸!
秦天柱懒洋洋的走在街上,他家一般都是到县城菜市场的耿记馒头铺买馒头,耿记馒头铺的馒头最是松脆爽口。
上午时分菜市场最是热闹,叽叽喳喳的吵得不行。
让秦天柱自豪的是,他仔细听了听,菜市场中除了最常见的讨价还价的声音外,就属讨论《恰同学少年》的最多。
哎,这剧在本县真是太红了!菜市场这种市井黎民聚集的地方,是最容易看出剧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的,如果他们都在谈论这部剧,那《恰》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他径直走向耿记馒头铺,馒头铺生意很好,老板耿大叔一边熟练的给顾客称馒头,一边和隔壁豆腐摊的周大妈聊天。
那周大妈感慨道:“这《恰》剧还真是部好剧,我现在天天和我女儿在一起看。老耿,你是不知道,我那个女儿正在读初中,叛逆的很,我说东,她说西,平时你问她话,她也爱理不理地,嫌你烦!她以前可不这样,以前可乖巧了!”
“孩子大了都这样,报纸上说这就是代沟!”
“或许就是代沟吧!不过自从有了《恰》剧就不一样了,她说她特别喜欢剧中湘南一师范的学习生活,那才是她想要的。我看了也觉得像剧中那样教育孩子更好,没想到我们娘两这么一说倒是有了共同话题,这几天我们娘两说的话,比我们平时一年说的都多。哎呀,我那可爱的女儿又回来了!”
耿大叔也赞同道:“是啊,我那儿子一个劲地说剧中的学生真酷,灵泉中学真厉害,他明年也要考灵泉中学。天晓得,灵泉中学可是省重点,就我家儿?(精彩小说推荐:
)
( 内地娱乐开发商 http://www.xshubao22.com/3/3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