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人物的伟大历程 第 3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敝洌拐娴牟荒芎茏匀坏亟邮芪馍绯つ沁瓦捅迫说暮蛭娜酚胛馍绯び泄由趺艿墓叵刀一共恢挂淮危蛭恢挂淮危攀顾诟詹拍侨盟臣辗珊斓姆ü履旰炀频淖饔孟拢行┩跛裕沟盟谒退目腿嗣媲跋缘糜械愦笱圆徊蚜恕U馔彩怯肽腥擞泄信叵档呐耍诠『侠镒钊菀追傅拿 蛔⒁獬『细跛杂谧约旱纳矸莸厝鼋柯艄裕⒁虼硕沙鲇猩舜笱牛踔廖薏蝗妹餮廴艘谎郾憧啥创┑乃渌挡缓鲜室耍唇跚槔淼拇朗吕础?br />

    这对于吴社长而言,则是因为她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就算你再怎么着,也不过是个风尘女嘛,最多只能算是规格高一点的风尘女罢了,充其量也就是比一般的风尘女多出几分文才,哦,如果你真的没有几分文才,老子还会和你一而再,再而三吗,不过是一来想借助一下你那还算比较能给人以安逸和舒适感的身子,偶尔出出火而已,二来嘛,最多也就是通过你那还算是有点才情的青春气息,聊以补充一下老子的已经略微有那么一丁点显得较不如前的激情罢了,看把你呀小妮子美的,竟然还敢如放肆得没深拉浅的,怎么,好像真的以为你是爱情烈火咋的,就算你真的是爱情烈火,也未必能燃烧我这爱情的沙漠吧。

    仅在刹那之间,这位靓女虽然已经把心里的不快,明显地呈现于嘴角之间,但出于职业素养,闻听此言,立刻在眼角眉梢之间迅速浮现一缕虽然不是很自然,但对于在那样的场合之下,似乎是因为自己原本想卖弄一把一直跃跃欲试的风骚;而且自信她也算是学有所长,此番语言组织不错,但却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他所服务的客人为之动了不大不小的肝火,她在神速懊悔之余,代之以她那仿佛是天造地设的,专门用来迎合像吴社长与鲍银泉这样的成功男士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表情,尽管如此,如果你细心品读她那瞬息万变的表情,还是能够品读出她虽然的确是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不得不以她那特有的虽说有待于历练,但潜在的品位却不能不说是很高的神秘,和伴随着用比神秘更胜一筹的妩媚与无言伴奏下的笑眯眯,而结束了那差一点就出现的尴尬局面,和给今天这一特殊场合平添的不必要的不快。

    鲍银泉对着那位靓女道:“怎么还不快点把你的那位靓妹叫来,今天我一定要好好领教一番你们那叫什么功夫来着?”

    吴社长赔笑道:“并蒂莲花轮番绽放,勇士豪情雄起春床。”

    “对,对,对,并蒂莲花轮番绽放功夫,听说好利害呀,可别叫老子消受不了哟。”

    那位靓女道:“请您放心,没关系的,我们会依照您的口味、感觉行事,一切都会按照您的吩咐,而且是随时根据你的需要,来随时随地地与您的兴趣,同步提升您对我们服务的满意度,再适时地来伺候您的。”

    鲍银泉笑眯眯道:“哦,这可够麻烦的啦。”

    吴社长不乏风趣地说:“仁兄只管尽情地销魂好了。”

    另一位没有经历过前番场景的靓女即刻符合道:“谁说莫道不销魂,奴比黄花瘦啊。”

    因前番被吴社长训斥过的那位靓女,赶紧给她的这位姐妹使了个眼色小声道:“别多嘴,我知道你比我的嘴还贫,留着劲慢慢有你使的呢。”

    吴社长对二位靓女即严肃又认真道:“你们尽管放心,只要是能伺候好鲍先生,我吴某人是决不会亏待你们的。”

    据说,有此等功夫者,都是学有所成的妙龄靓女,而且这两位其中的一位还是一所相当有名大学的校花呢。

    虽然这几个人在茶余饭后的闲聊就此匆匆结束。其间算是吴社长的介乎媒体与文化圈子之间的朋友,当时虽然也在场,但慑于鲍总的财大气粗和吴社长的威严,和碍于他们共同用来留给人们在公开场合仰视的脸面,而没有直接当众扫他的面子。只得在私下里与几个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拿着因为憋闷在肚子里,实在搅得他不顺畅的气随意地发起了感慨:“时下真是不好说。”

    “夫子又要发什么高论?说说看,到底怎么不好说?”

    “你可否读过《企业家》周刊?”

    “读过,办得还算不错。至少比时下某些根本就不容易入流的杂志办得有品位,上层次,我的几个朋友都在那里工作,有当中层领导的,也有当编辑媒体人的。”

    “你说那个鲍总,嗬,十多年前我就认识他,不就是仗着他坐了几年的牢,嗬,你说他妈的岂不是咄咄怪事,他坐牢还真的坐出运气来了,听说是因为自打在牢里认识了钱副市长就时来运转了。”

    “那个钱副市长我听说过,不但是犯有重大经济罪而且还涉黑,加上包养情妇罪等数罪并罚,才刚刚被判了十五年,听说此人上上下下的人脉,非同一般,不然别说十五年,我看就算枪毙他几次都够了。”。

    “你说的那是哪百年的事了,钱副市长早就从牢里出来了。”

    “是吗?”

    “听说现在在国外开跨国公司呢,而所谓的跨国公司,只不过就是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政府官员做生意而已。”

    “听说这两个孙子在牢里的关系不但处得特他娘地好,而且还是喝了血酒成了拜把子的弟兄。两个人发誓出来之后一定要一起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钱副市在堂堂正正那会儿,自然就是有案底的,而出来之后,别说负责政府这一块的公关,纵然就是不在干起他涉黑的老本行,与黑道上的人打交道也是水到渠成嘛。而钱副市长自然是负责公关政府这一块,鲍银泉负责社会上的事,或是钱副市长负责海外市场,鲍银泉负责国内市场,你想想看,这样的结果该是什么?”“那还用说,官场通吃,国内外通吃,黑白通吃啊,这岂不是可以叫做通吃天下啦。”

    “听说鲍银泉那小子可是发了大财的呀。”

    “还不是靠政府里有特别的关系,发政策漏洞的横财嘛,这年头最可怕的就是‘混进官场里的流氓’与社会上的流氓沆瀣一气。”

    “何必动那么大的气嘛,夫子是不是也想发财了?你不是和鲍总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吗?你要是想发财随便和他靠近点不就结了。”

    “我,我靠他发财?除非我已经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耻辱,已经耻辱得茫然木讷了。”

    “怎么讲?”

    “我原来看他还是蛮不错的,这几年怎么愈发地觉得他被几个臭钱撑得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我知道你是游东方的老部下,是不是因为他冒犯你的领导了。”

    “算了,还是不说了。说多了好像是我又在拍领导的马屁了。”

    “干嘛不说了呀,有话好好说,说得多难听,怎么叫拍领导的马屁,不平则鸣嘛。”

    “是呀,就算是为领导鸣一两声不平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是的,游东方的事业是不如从前了,而且他说得也没有错,几百号人的工资常常是不能按照准确的时间发放,甚至还有减半发放的时候,但就算是想尽办法也没有拖欠太长的时间呀,效益不好大家也都能理解。就算是游东方再怎么着也不能与他同日而语吧。好赖他还是能与那几百号人同舟共济,鲍总就是再腰缠万贯,还不是仰仗着自己公检法里有人,常年变着法拖欠‘农民工’的血汗钱而中饱私囊,靠操作关系,搞商业贿赂而发不义之财。只有吴社长这样的人才能与他那号人走到一起去,这倒也是,这年头不像吴社长那样的人尤其是标榜自己是文化人的也根本就是少得可怜,当然了,你也根本不能怪吴社长那样的人见钱眼开,因为我们就是处在一个见钱眼开的非常时期,这是不是也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须要呢”

    “还是要想通一点为好,谁让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再走共同富裕的路呢。”

    “不过,这个时间是不是是太长了,两级分化的距离是不是拉得太大,这样的过渡时期,是不是拉得太长长复长长了呢。决不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允许具有更多更好的人文精神追求,和更高雅的品位,而是就该让金钱充斥每一个人的精神道德,直至道德在金钱面前完全失去他应有的成色和品位,或者说根本就完全不需要把道德与品位放在一起。瞧他那副令人厌恶的品位……”

    “你说谁一副令人厌恶的品位?”

    “吴社长呀,我觉得他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算是此君比较知心的这位朋友道:“我说老弟,这年头,一没有金钱二没有地位你还谈什么品位呀,文人的品位?就凭你我那点东西能算是什么品位呀,依我看,你还是实际一点吧,不要老是坚持文人的那点说好听点嘛叫清高,说得实际点嘛,不过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已,你厌恶别人的品位,难道别人就欣赏你这副酸溜溜的样子吗?”

    “好,好就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你厌恶我的酸溜溜,就请你滚远点好啦。”

    “我这就滚,你慢慢发酸吧。”

    “我就是要酸出个样子来。”

    此君把他的朋友哄走,或是他的朋友被他不入流行为而气走之后,他不但没有把气尽撒,反而愈发地憋闷在肚子里搅得自己的心房七上八下不得劲儿,没说出的话反而如鲠在喉,回到家里为了一吐为快迅,迅速在灯下写下了如下几段虽说有些不入时,但却不能不算还是颇有点滴哲理的话:

    文明这个针对野蛮而言的名词,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被人们乱用得渐渐失去了他本身的寓意,而是愈来愈变得与文明不搭边了,许多被冠之以文明招牌的背面充斥更多的是物欲。

    时下,只要是被冠之以文明,尤其是文明得有些伟大的和任何打着伟大文明旗号的虚假文明,就很容易轻易跃上高贵文明的殿堂,虚假的文明,愈来愈开始逼近由虚假文明创造的虚假的高尚,甚至被所谓的文明制造的虚假文明,已经慢慢超越了文明本身。只要是一旦贴上文明标签的东西,哪怕是文明的垃圾,也会在人们追逐所谓文明的时尚下,获得非文明所愿的令人瞩目,甚至由瞠目结舌演变为刮目相看的喝彩。更有可能在文明的旗帜下,甚至在践踏文明的时尚游戏中,被追逐文明时尚的人们蜂拥而至的热情,哄抬得不同程度地轮番复轮番地涨价。

    哪怕你是因为文明的垃圾而一夜暴发,哪怕你是虚假文明派生的人渣,只要是你因为能够得到,被物化了的所谓文明社会的认可,只要是你把因为不文明的暴富,或因为暴殄文明,而又对所谓的文明社会“有所贡献”,你就可能一夜间成为文明的使者。

    在文明社会飞速进步时代,衡量文明程度的高低与否,往往是因为财富的多少来判定的,这无疑是文明在刚刚开始时候的误区,也是文明进入非文明时代前的文明的变异。

    随着文明的深入与在文明之上,再冠之以进步字样穿透力的加深,尤其是在所谓文明的一片虚华的喝彩声中,哪怕什么都在涨价,但作为体现文明精神;文明意识;文明人格与文明的人品的最实质的东西,却不但不涨价,反而愈发地降价、贬值,因为愈来愈多的文明人,已经不能适应文明的变异,与被践踏到失去文明的内含,和文明所应该具有的操守了。

    随着文明与进步,所谓的文明已被愈来愈多在打着文明的幌子下,干着践踏文明勾当的人,在文明的潮涨潮落中;在因为时代的变革中,而演绎出一出出文明戏的上演与落幕,还有操控文明的人在台前幕后,拿着文明与进步大做文章,为那些打着文明的旗号而大发横财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温床,致使冒充文明的人愈来愈多,就连文明的垃圾们也都在文明的主潮中,充当起了文明的弄潮儿了。并日趋将文明商业化、金钱化、买卖化,使其隶属于财富的多寡和金融寡头与商界大亨们的金钱控制之下,甚至都有与时代的主旋律分庭抗礼的趋势,在慢慢滋生开来……

    因此,虽然人们的精神道德眼看着就要突破了,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道德底线,但时下并不能不让在非道德中获得,远比道德本身更多实惠的人们熟视无睹,甚至无不是甘愿为了获得实惠的非道德,而远离廉价的道德操守的束缚。

    尤其是在弘扬道德精神的旗帜下,人们的道德操守,不但不能因为人们对道德操守的守望,而使具有道德水准的人的道德素养涨价,而是出现令道德的守望者心灰意冷的贬值。

    守望精神道德者的道德精神不涨价,使道德精神日趋沦丧者的价值却逐日上升;道德愈来愈被非道德,或道德的缺失导致道德操守更加廉价得无从拍卖,无从收回因为道德的培养而付出的血本,这无疑是道德,在与被物化了的文明的较量中道德的失败,和崇尚道德者本身的悲哀。

    因为任其道德沦丧,远比从新建立道德秩序来得更实惠,这不仅是因为道德已经愈来愈贬值,而更是因为从新建立道德秩序,远比任其道德沦丧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随着文明社会进步节奏的加快,人的精神也无不是,在主张精神的上升与下降的双重力量的僵持,或反作用下,甚至在打着精神上升的旗号的精神沉沦者的高谈阔论中,以其飞快的速度下滑到,令善良的人类良知,不得不开始恐惧的时候了。

    为了这段莫明其妙的文字,这位先生还真的孤芳自赏了好一阵子。他觉得似乎还应该再写上点什么,才能抒发只为此番而郁郁寡欢的情怀,他既而再写道:

    无耻的行为对于小人物而言只能是混世的本钱,无耻的行为体现在大人物身上,则可以上升、演变成无耻行为驱使下的无形善举,再由无形善举演变成无形的大恶,由大恶支配下的善举,远比无耻本身更加无耻得无形。

    正因为人们容易看穿小人的有形无耻,往往不能原谅无耻的小人,小人的有形无耻,只能以小人无耻的行为无耻有形的小人本身。无形的无耻在大行无耻其道时,因为总是打着善举的旗号,人们对于无形的无耻却迷迷瞪瞪、浑然不觉。文人虽然不具备无耻资本,但却不乏帮闲资质。

    正因为文人是用文字来无耻的,无耻的文人一旦操纵文字的无耻,就难免把真假、雅俗混淆,拿无聊文字游戏,冠之以肩负人文精神使命的创造。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卑鄙龌龊心理,或或明或暗的表现,这是人性始然。不管是高贵的人,还是低贱的人,无论是哲人,村妇,领袖人物,还是平民百姓,直至贱氓,只是卑鄙龌龊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哲人的卑鄙龌龊形式高深莫测;领袖人物的卑鄙龌龊既高贵且高明;村妇的卑鄙龌龊既赤裸裸又充满愚昧和愚蠢的特色;贱氓的卑鄙龌龊则无疑更能充分体现贱氓卑鄙龌龊的本色,最不入流的当然莫过于: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贱氓的卑鄙龌龊,和高贵与低贱的卑鄙龌龊的贱氓了。所以尼采说:“这地球有一种病,这种病就叫人。”他似乎是因此才得出:“人是应该超越的”理论或结论的。尼采无疑是堪称伟大的哲人。但不知为什么,他竟然疯了,是因为他太过于高尚了,还是过于卑鄙龌龊了,还是太不适宜于世界上如此众多,形形色色的卑鄙龌龊众生呢?

    直到他老婆叫他道:“我说你听没听见?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明明的择校费是不是有着落了?”

    “哦?是的,卑鄙龌龊,你是说我卑鄙龌龊吗?”

    “神经!你打什么差嘛,我是问你明明的学费是不是有着落了?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我怎么敢说你卑鄙龌龊呢?”

    “哦,对,对,对,我最好不要也卑鄙龌龊,绝不。明天……我明天想办法,明天一定想办法,终归会有办法的。”

    他这才从自我精神亦自负的精神世界的翱翔中,回到了被金钱左右得同样不免时常犯患得患失的活生生的现实中来……

    第十七章:轰轰烈烈与小桥流水

    坐在办公室里忙碌了大半天的游东方突然感到饥饿难忍,他抬头看左边墙角的落地大钟,不知不觉已近下午五时。他站起身来收拾一下公文包,然后锁门下楼,向保安人员简单地叮嘱几句,就钻进碧绿色的奔驰驱车回家。

    他在路上缓缓地行驶,脑子里突然臆动了一下,在不远的小餐馆门口停下来,将一份牛肉面填下肚后就径直向城东开去。当游东方出现在紧紧依偎在浣春溪怀抱中的芙蓉林公园时,已是傍晚时分。绿草茵茵、繁花似锦的优雅环境中,依然是游人如织。他踏风而行,登上浸春亭,由城区蜿蜒而出的浣江与浣春江在脚下汇流,形成更急更湍的水势奔流而去。不久前一场罕见的狂风、雷电、暴雨,倾天而下的滔滔激流将河道涤荡得干干净净。

    在浸春亭下形成汇流的两条河流,借助水势的铿锵而在优雅自如的意境中,演奏的自然合旋激荡起的阵阵浪花飞溅奏鸣旋律,却在游东方的心里渍下黯然印痕,触景生情的他又勾起了杂志企业集团之梦……

    当年,从北京回到浣城的游东方,因为受到中央权威部门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的鼓励,充满希冀地将杂志业实业集团的探索性的构架从幕后推到了前台:企业家社正式向省相关职能部门递交了申请组建“世纪东方杂志业集团”的杂志告。这份杂志告,是中国期刊单位正式向相关出版管理机关申请组建杂志业集团的第一份杂志告,它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价值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报告本身。

    递交上去的杂志告虽然得到省里相关权威部门和职能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却招来一些传统的、主流媒体的非议,特别是由于国家政策方面的瓶颈障碍,迟迟无法得到认可、迟迟不能通过审批。而这一超前的、顺应时代发展先进经营理念却得到了期刊界的广泛认同,在宏观控制、体制冲突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期刊单位纷纷动作起来,把组建杂志业集团作为头等计划开始实施。新兴媒体对传统的官办媒体的强力冲击所带来的格局变化和生存威胁,使他们高度一致地强烈呼吁保护党杂志传统期刊的核心作用。接下来的一波接一波的全国杂志刊市场整顿,都是围绕着保证党杂志传统期刊主流地位的方向而展开,新兴媒体在客观上受到了抑制,在企业家社杂志业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市场导杂志》、《商界精英杂志》也因此无法获得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许可而被迫忍痛停办。

    当国家最终把组建杂志业集团作为中国期刊改革的方向予以政策性确定之后,传统媒体的优势就凸现出来:几十年由政府源源不断地巨资投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机器设备、强大的人才积淀,使靠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杂志业市场的新生力量劣势凸显,已经难以与之抗衡,由党杂志传统期刊为核心的杂志业集团的大旗一面面树立起来之后,没有了自己的子杂志子刊的《企业家》周刊,组建杂志企业集团的规划就已经成为一种梦想……

    人声渐消,夜色已沉,四周的景灯,唰唰唰地亮了起来。在如同白昼的夜里,瑟瑟秋风扑打在游东方的身上,带来阵阵寒意刺激着他的思维继续活动。面对新形势,他知道调整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又一次来到他面前,他必须做出新的选择。

    面对杂志社重新要为生存而战的困难面前,游东方脑海里晃动着创业初期吃白面馒头的情景告诉他;饥饿年代吃树皮的日子告诉他;他曾经爬过的陡峭山间小路,那在雨后向他折射的一道道油汪汪的光亮告诉他;还有那条令他心驰神往的季节小河也在告诉他……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蹚不过去的河。路,还要继续往前走下去;人,还要继续拼搏下去。面对今后的路,不管是宽阔的大道,还是荆棘满布,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不管是欢乐的,忧伤的还是幸福的,失落的,最有意义最值得去追寻的,是永远看不见的前路。他依然还是相信:人的理想有多高远,路就有多长,而别无选择就是唯一的选择,既然没有退路,那么,就只有前途。

    瑟瑟秋风再次刮起,天空中雨丝如注。为了中国期刊改革上下求索的游东方,用心血拼写出了自己后半生惊天泣鬼、载浮载沉的人生,绝意踏上荆棘遍布小径的他,早已淡忘了自己的个人苦难。望着永远向前的滔滔江水,游东方绝意再踏新的征程,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

    他迈出浸春亭,当他在穿过芙蓉林时,有几片被风雨吹下的芙蓉花瓣撒落在他身上……一头扎进风雨中的他,当芙蓉花瓣打在他那已经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脸上的瞬间,苏东坡那两句咏叹芙蓉的著名诗句迅速摄入他的脑海:“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向来以秉持冷静思考为己任又不拒绝拥抱激情灵感的游东方,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在对于那令他总是能够热血沸腾的前途的亢奋憧憬中,忘记时刻怀抱感恩之心接受灵感的灵光对他的钟情与偏爱,在给予他对于理想未来的新的启示,和对于生活希望憧憬的更多的激情的激励中,随时调整导引自己航船的舵轮,使其永远不偏离他所想往的理想彼岸的既定方向。此时的他,在风雨中又义无反顾地加快了行进的脚步,坚挺、刚毅的背影,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先是被万家灯火替代,即之又被渐落渐急、由小到大的秋雨装点一新的浣春江畔的夜色中……

    同时,在中国现代期刊史上率先提出期刊产业化经营、走集团化之路的理论者和践行者,却因众多现实因素掣肘,无奈地看着伟大构想、宏伟目标,也悲壮地与自己渐行渐远……

    至此,不仅让你由衷地感慨道:不管是走向成功的个人,还是走向成功的集体,只可以在成功的那一刻,在被为你而喜不自胜的成功的随从们簇拥着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向垂青于你的成功深深鞠上一躬,以示你对成功对你的错爱的敬畏与谦恭,最多再与一时垂青于你的成功和成功的随从们共同陶醉一番,但你一定切记,决不能长久地陶醉、沉迷于成功的沾沾自喜之中,那样,无法预知的失败,说不定就在前方未某个未知的角落悄悄地恭候你呢。沾沾自喜于已经取得的成功,无疑是迈向失败的开始。此番言语只是有所感悟而已,纵然有人从中读出有指责的韵味,那也是笔者在由衷地告诫自己,或是在善意地劝谏能够接受善意者的劝谏者而已。

    游东方的故事无疑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的时代壮举。他的意义不仅在于影响了中国的期刊改革,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家》周刊这面旗帜的摇旗呐喊与强力造势下,近乎催生了中国一个庞大的企业家阶层(这也便是你之所以用《小人物的“伟大”之路》这个书名由来吧)。

    二十世纪末发生最大的事变是由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以抓精神文明为主向以抓物质文明为主的过渡。既然方方面面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体现经济主要因素的企业无疑在社会中开始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游东方与某些“没有理想信念,只有钞票算盘”的办刊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办刊不是像某些办刊者,完全追求创造物质财富,他则是以办刊作为追求真理,获得真理的必要手段,不是靠低俗的东西迎合读者胃口,而是用新、精、趣、雅的东西给人们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用高、深、力、广的东西给人们以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启迪、追求和探索真理的理论的力量。就全国期刊杂志业之怪现状:一律的期刊噱头“猛料”嗜血欲,再加上其他荒诞离奇的东西搅和在一起。对此,游东方始终格外地冷静清醒。企业家周刊人,找准自己的市场,进一步使杂志的版面紧贴企业和企业管理层。虽然低俗的东西既能迎合更多的读者,也有更好的商业卖点,但这恰恰是游东方所不齿的东西,他所走的路和追求的目标,与某些品位低下的杂志和一贯以哗众取宠,甚至拿庸俗作为时尚新潮来夸耀,比庸俗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杂志,根本就存在境界上的差异和截然本质上的区别。

    正如一个名人所说:如果没有《企业家》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中国期刊杂志业将在计划与市场的反复拉锯中摆动更长时间。尽管大浪淘沙,许多后来者都在中国杂志业舞台上找到了应有位置,甚至将《企业家》周刊远远地甩在后面(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在曾几何时还有过这样一份杂志),但他已经成为中国期刊改革史上一道绚丽的霞光。

    纵然是游东方所创办的《企业家》周刊在“竞争缺位”的杂志业竞争中倒下,那也是他心甘情愿接受他冲破传统体制,闯开期刊改革大门的市场化结果,而他亲手点燃并轰破期刊顽固体制大门的炮声必将永远响彻在华夏上空,影响着中国的期刊改革继续前进。

    如今的《企业家》已经拥抱起她的青春芳龄,青春芳龄对于历史来说是短暂的一瞬,对于青年来说是刚刚启动生命之舟、面对充满无穷造化的世界,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驶向暴风雨冲刷渡口,而刚刚开始接受命运的挑战洗礼、对于在穿云破雾中为时代播撒光明与希望、传播美好精神食粮的宣传队、播种机的驾驭者——充满殉道精神的、为战斗而生的这支创业团队的主帅来说,无疑是经历了高潮涌起时勇立潮头;大潮退却时,仍然坚守自我信念的精神与意志品质的血与火的磨砺。在潮涨潮落中,无论是被他掀起的汹涌浪潮卷起拍打着涌上浪尖,还是跌落深谷,无论是被无情地搁浅于沙滩,乃至从人潮鼎沸的前台抛向无人问津的幕后,都从未停止过他那在搏击中演绎着的不甘沉寂与生与死相拥相伴的,一幕幕挑战命运的充满悲情英雄色彩的本色剧。是的,真正的英雄纵然倒下去也只能是他的身躯,而不会因为身躯倒下了失去他的精神本色,英雄的意义在于他灵魂的灵动而不在于他的躯壳,纵然躯壳倒下了的英雄,他灵魂的灵动也还是会站得高高地,笑看潮涨几多,潮落几何……

    正因为如此,游东方引领他的创业团队虽然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但却并不意味着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就算是他真的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也还有他播撒的思想精神继续导引众多的人沿着他未竟的路实现他未竟的事业。游东方的意义不同于某个企业的老板或是某个农场主,一旦企业或农场赖以支撑航行的“战船”在搏击风浪中搁浅,就算他无法面对现实而拒不退出令他不堪重负的现役,无情的经济规律,也会强迫他自动把那曾经似乎已经被他牢牢把握的资本和财富“格式化”,他纵使因此不甘而哀怨但却也只有无奈,而绝不会寻得释怀、洒脱的解脱。那是因为这样的人如果也算是英雄的话,也只能属于那种昙花一现式的“英雄”,只能属于那种作为一个企业家或农场主式的“英雄”,一旦企业被格式化,农场泡了汤,也便没有资格再被称其为企业家或农场主了,这应该是经济时代经济运行规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游东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追求的始终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纵使他的财富在商海中被荡涤归零,作为曾经引领无数人创富,具有独立人文精神品质的独立思想者,却不能不因此而更体现他无私无畏的悲情本色,他的意义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的精神境界,在于他在人文精神驱使下的灵魂的灵动。哪怕他真的就算是一无所有,也不会因此失去他的行为本色,这恰恰会使他作为悲情英雄,抑或充满悲情精神的英雄色彩更厚、更浓。

    正如无愧于人生本色的人,始终拚搏于与生与死相拥相伴的战场,终不失人生本色与灵魂的皈依;正如真正的人,是因为充分地体现了人生的精神本色才会虽死犹生一样。游东方不但正是这样的人,他还为他的创业团队注入了誓与命运抗争的灵魂的灵动。就算有一天这个团队在完成他们的拓荒使命之后,或在被他们曾经掀起的时代浪潮中,不得不退却抑或被吞没,就算所有的人都沉下去了,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品质所升华的思想灵魂的灵动,也该是依然高傲地站在那曾经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不断地被掀起的时代浪尖上,笑看前赴后继者在潮起潮落中的搏击,并继续为他们造势助威,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无疑将化作一部被写在以无形的沃土作纸张,充满无形精神交响演奏的、讴歌时代主旋律的交响诗——谁让他们的主帅就是那位,以脚踏祖国版图,唱响时代沃土为不辱时代使命的人物呢。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完全倒下去了,在他们倒下的地方,也必将冥冥展现给曾经被时代激情赋予了感怀情感的人们,以我们的时代曾经在期刊领域出现过一位赛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一个创业者、改革者、具有独立的人文精神品质,和充溢着不停地奔涌着自我独立思想精神激情者的影像——浓缩在那样的场景之上;也必将在风声,雨声,时代积极进步节奏中,或是在一个时代结束,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激情演奏的余韵演奏,感怀着在特殊的国情,更特殊的体制下,因为有了他,才曾经有了第一首那唱响中国期刊与改革,并引发时代激情裂变,裂变般的时代激情,和更充满着生动造化的时代激情,那交响诗般的华彩乐章,抑或她的袅袅余韵。因为他的作为,或哪怕是因为他同行中的某些人的过于不作为,而只是觉得他有些侥幸,或是因为命运过于青睐他,而使他在同行中实在是不能不给人以侥幸之嫌,这也符合历史的某些不成其规则的规则,因为,历史上就常常会出现侥幸的事件,这其中不乏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时代人物的诞生等等。

    游东方的侥幸之处似乎就在于:他竟然能够在堪称铁幕般壁垒森严的一张杂志独领风骚的期刊领域,以他那赛唐吉诃德的纵马扬鞭精神,把它给活活地撕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而正当《企业家周刊》这匹在逆风中疾驰的杂志业黑马,在中国期刊天地纵横驰骋扬尘之处,呼唤出来的竟然是万马奔腾的空前景象。你之所以如是说,那是因为,事实上,他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决不逊色于充满英雄史诗般的悲情色彩的,这不仅是因为继他的精神之后,不但影响了众多的时代踏浪者,掀动着时代的潮涨潮落,他的作为,也无不是昭示了晚来的创业者,进取者,创造、进取与拚搏的激情——因为他们也都不同程度地在游东方的激情之后,被赋予一种赛游东方的精神激情,这无不归功于伟大的时代那前无古人的精神旋律。正因为这是一个日趋进步的时代;日趋走向和谐的时代,而只要是进步的时代,就必然需要这样的人,更需要这样的人的激情演奏,和精神激情的引领;只要是公证的历史,就必将不辜负谱写时代激情的人,也一定为他们在激情成就梦想中的创造而喝彩。

    用游东方赋予的游东方精神,和无数渴望成为游东方精神的接力者的精神,创造出无愧于游东方的精神追求,也更无愧于未来具有追求精神,进取力量的无形精神意志营造起来的精神纪念碑,就这样已经矗立在我们面前了。不管你正视与否,他已经高高地矗立在时代精神的天空了,至少他已经在冥冥中矗立在,为了理想而追逐无限的人们的精神的天空中,哪怕他就算是若隐若现地矗立在,时代的激情激发出来的众多的时代踏浪者们的身后,或是摇曳于曾经被时代的精神赋予了时代激情,而曾经一度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神经的杂志业与期刊改革浪潮的潮涌之间,而引发无形的产业巨变而待到潮退之后,和硝烟散去之后的山冈之上、山谷之中,或是依然矗立在那专门用来遗留历史残痕的某个角落,但他却还是在你精神天空之中的最显要位置,留下了人生中追求高远精神的永久碑记,至少在你的精神世界中,已经起到了具有精神“主宰者”般的作用和影响,不然,你哪来如此的创作激情,而伴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和他那充满悲情色彩的生平而奔涌呢。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激情或是典型的煽情,相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是激情的话,无疑是因为游东方的精神引发了你的激情,如果是煽情的话,那也是因为在充满生动造化的时代里,我们的主人公太赋予时代激情赋予他的“煽情”秉赋了,他在为时代的激情的“煽情”中,无疑堪称是具有大师级别的时代“煽情”者,正因为受了他为时代的激情而“煽情”的精神鼓励,你恐怕在众多为时代煽情者树碑立传者当中,也能称得上是时代煽情者中具有独领风骚的了,这也并不是因为你是肩负着为时代而生成的煽情使命,其实,你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资质,但既然游东方有了充满时代精神的生动创造,你能够为他被时代激情与时代精神赋予的追求与创造而煽情,这却不能不说是你的荣幸所在——因为你的激情无疑相当于中国文坛的帕瓦罗蒂嘛(这只是你自我的良好感觉而已。)如果没有时代精神的激情,如果没有时代精神激情赋予主人公以更充溢的与众不同的追求和进取激情,也便没有你这充满如此煽情韵致的创作激情的升腾和潮涌了。

    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欣慰地看到,在这座用英雄主义精神建造的纪念碑上,不但无形地记录着拓荒者用激情汗水眼泪书写、记录下的无形无名,但却无不充满着灵魂的灵动精神的创造,而在寂寞地默默地启示着晚来者,跃跃欲试地开始了他们一轮接一轮的追赶时代潮涨潮落的跋涉,也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在这座无形的纪念碑下面,已经有一条用拓荒者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铺筑起来,并保留给后继者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正朝着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美好境界延伸得更明晰、更浩然、高远……

    在他们以艰难的步履,以拓荒者的意志品质,以充满艰苦卓绝的苦难的跋涉足迹所到之处,已经踏出了一条更好走的启迪晚来者的路,而那希望路标所指向的希望之路,也许就在他们“倒下”的地方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延伸。

    当你踏在那样的路上,你也许已经无从感叹他那因为不甘寂寞,才得以留给后人以思想;因为精神境界不断蒸腾,才不断超越他那不甘寂寞的思想;因为感恩戴德于时代精神赋予了他以澎湃的激情,而让他跻身于时代精神的最前沿,才有了他不断地为推动时代新的踏浪者们,沿着他的足迹前进并赋予他们以智慧与力量;因为为了给这个不断朝向和谐、进步、公平、正义的时代增添更具有标杆和借鉴作用的精神食粮,他才得以他那永无止境的追求而不断追求人生的新境界。只有对他书写或记录的历史怀揣一份感激的、继他而来的时代踏浪者们,才不会忘记,在他们追赶前辈的精神,在朝前迈进的足迹里,有他的精神启迪,有他曾经的灵魂的灵动的影子的驱使,并在冲他们默默微笑中而为他们加油鼓劲。在这些游东方们的晚来者的足迹里,难道不也会有留给更晚的晚来者,同样像他们曾经朝着游东方的躯体踩过去一样,而让那些比他们更晚来的晚来者,也一如既往地朝着他们的身体踩过去。难道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循环往复,才有了我们时代的与时俱进和继往开来吗。

    企业家周刊人无疑曾经扮演了这样具有悲情色调的角色,他们将来也许还会扮演同样的角色,这也是公证的历史赋予真正的无愧于时代人物的悲情使命,被命运之神赋予他们点燃挑战命运之神的火种,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时代选择了悲情的他们,难道他们不正?(精彩小说推荐:

    ) ( 一个小人物的伟大历程 http://www.xshubao22.com/3/394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