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博客 第 4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韩启明,不得了,乖乖,国内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竟然会是她爸?丁宁忍不住重新打量起韩雪儿来,看她额头有没有高高地隆起,表示充满智慧的那种。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秘密的,特别是老爷子不愿渲染这些,所以,还请你保密!”雪姐适时插话道,打断了丁宁对韩雪儿的重新审美与评估。

    丁宁忙不迭地点头。

    “本来,我以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可是,我老爸是个老古板,不同意随便兼职,他说要见见你。搞清楚你那个什么研究所然后才决定,所以wωw奇Qìsuu書com网,到底能不能成。还要靠你自己!”韩雪儿张开手解释道。

    丁宁再忍不住兴奋跳了起来,然后握紧了拳头,然后对韩雪儿说道:“等下我可不可以要老爷子给我签名吗?”

    “你好象还没要过我的签名,都是替别人要,难道我老爸比我还有名吗?”韩雪儿的嘴有些撅了起来。

    “差不多,都差不多!”丁宁激动了,然后又忍不住使劲地看了看韩雪儿。

    韩雪儿被这一眼看得浑身不自在了,好象这家伙的眼睛忽然有了透视功能一样。丁宁这时说道:“果然是基因好啊!”

    丁宁心中暗想,是不是纯为下一代考虑考虑让韩雪儿充当自己孩子他妈?

    出了门,丁宁随韩雪儿上一辆普通地上海大众车,丁宁猜大概去老爷子家韩雪儿都会乘这辆车。大明星就是不一样,出门换车就像换衣服一样随便。

    一坐上车,丁宁就嬉皮笑脸对韩雪儿说道:“其实,我是想向老爷子讨一副我们研究所的题词的,即使老爷子不来。有这个,就算是我来北京没白来。”

    现在研究所的也有题词,不过那是周辉书记题地,如果韩启明教授的题词弄到了,书记的自然靠边了。一个地方行政领导地题词只有不开眼的当宝,实际上不值钱得很,可韩启明教授就不一样,那是泰斗级的人物,有这种级别的题词。人家还不知道你学术背景有多深了。这个才叫对口题词。

    虽然陪睡一晚,但韩雪儿以为没那么多含金量。丁宁又马上要走,所以赶紧着能帮什么张罗着帮一下,韩雪儿忽地就想起丁宁对诸同事的托词,说他来北京的目的是来请知名教授的。韩雪儿一下想起了老爸,这不是现成地,所以一大清早起来,就忙着联系老爸说帮丁宁说这事。

    这会子见丁宁的高兴劲,韩雪儿心里也高兴,自己总算实在地帮了一下丁宁,只是老爸老古董,不是那么好说服的,韩雪儿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丁宁,于是说道:“还不好好想一想,等下怎么说服我家老爷子。我家老爷子几乎不在什么机构兼职的,这都是冲我的面子才见见你的。”

    听韩雪儿这么一说,丁宁赶紧认真构思起来。

    去韩雪儿父母家再次证明北京是座巨大的城市,车足足开了个小时都还没有到。

    丁宁显得沉默寡言,眉头在跳舞,显示他在分秒必争地思索问题。

    韩雪儿看着心里好笑,估计他大概在打腹稿,准备对付老爸的言辞。看起来他很重视这事,这样,自己这样牵线搭桥也算是对他这么帮自己地一个回报之一。

    可是,丁宁想的时间似乎长了一些,他这个呆子,他也不问问自己,最后,还是韩雪儿实在忍不住自己开口说起她老爸这个人怎样怎样,有什么喜好,丁宁应该注意些什么,结果韩雪儿唠叨了半天,换回的是丁宁古怪的眼神,韩雪儿才醒过来,自己实在像领着男朋友第一次回家的状况,韩雪儿于是立刻不再说了。

    三个小时后,终到了韩雪儿父母家。

    韩雪儿父母住在一四合院里,如今地北京,这样的房子少了。

    从车子拐进一小胡同开始,丁宁就有一种小隐于市的感觉,等到了门口,这种感觉就越发浓烈了。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砖雕起来带有“吉祥”字样的照壁,众人再饶过垂花门就到了内院,置身这样的四合院里顿时让人忘了周围地高楼大厦,让人不禁有一种穿梭时空之感。

    一位酷似韩雪儿地中年妇人立刻迎了出来,丁宁还未说上话,韩雪儿就已经上去和妇人拥抱,果然,是韩雪儿的老妈。

    丁宁没来由地腿肚子转筋,心里哆嗦,不过等待韩雪儿老妈温和地目光扫过来的时候,丁宁又不再紧张了,原因是韩雪儿妈妈和韩雪儿一样温柔亲切。

    丁宁赶紧上前。亲切地呼了一句:“阿姨好!”

    “哦,你就是小丁吧!”韩雪儿老妈上下左右细细打量起丁宁,颇有些丈母娘看未来女婿的样子。

    丁宁有些惶恐,韩雪儿在旁深知老妈之意。忙娇呼了一句:“妈!你怎么盯着人看啊!”

    韩雪儿老妈笑道:“好了,好了,大家一起进去吧。你爸在作画了。”

    丁宁听到这句,为显示自己有修养,连忙说道:“既然叔叔在作画,那我们就在外面等一等。”

    “不妨,不妨,韩雪儿她爸是个人来疯,有人在旁边看,他更来劲了。”韩雪儿妈妈解释道。

    丁宁跟着韩雪儿。韩雪儿跟着她老妈,最后一个则是表情稍微轻松一些了的雪姐。

    正房地厅堂,丁宁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凝神作画,由于是低头,看不清楚容貌,看情况,似乎到紧要关头。

    这个时候,韩雪儿老妈也不作声。只是领着众人围在桌子看。

    见韩雪儿凝神看老爸作画,丁宁也把头探过去。原来,韩雪儿老爸正在画一副山水画:

    一条白练从千尺高的悬崖上跳出,落在了崖底;悬崖底杂乱地堆着各式各样的巨石,一石头上盘腿坐着一闭目老僧。周围配以怪松,蒸腾着渺渺云雾,很有意境的样子。

    韩雪儿老爸绘画也到尾声,刷刷最后寥寥几笔,完工。然后抬起头。双目炯炯有神看过来,笑道:“见笑!见笑!”

    丁宁没作声。依然盯着那画,努力装出一副很懂在欣赏地样子。

    韩雪儿看在眼里,以她对丁宁丁大讲师的认识,估计他一踏进来就开动起了心计。

    韩雪儿倒是很期待,丁宁的口中究竟要说出怎样天花乱坠地话语来巴结自己的老爸。

    不过现在看来,显然丁宁的戏演得有些过了,因为,他好象呆住了。

    “这位小友,可否评说评说?”韩雪儿老爸对丁宁这副痴迷状果然有几分好奇,出言问道。

    韩雪儿闻言立刻脸一红,心里预计了丁宁要说出些上不了台面的话。

    “啊?!”丁宁故意表现出一副惊醒过来的样子,说道:“啊,叔叔你好,我不懂画,说不上什么,只是忽然就这么低头一看,满耳都是瀑布声,所以,刚才失态了。”

    “哦?!”韩启明抬起头,心道:自己的画还有这等功力,这年轻人很会说话啊,连忙说道:“过誉了!”

    韩雪儿一听眼睛瞪大了,这家伙,真是看不出,原本以为他哄骗小女孩是一能手,没想到,哄骗起上了年纪的人来也有一套。

    丁宁笑道:“阿姨与韩雪儿都是久居城市之人,见此画心中或少有感受,但是我不同,我们春州随处可见这样的山水,我们那光明顶上地云谷飞瀑正与叔叔笔下所绘非常相似。有一夏日我上此山,正逢大雨,那瀑布由上至下,有雷霆万钧之势,相当壮观。”

    韩启明眼睛一亮,说道:“原来如此,画给知音人,那我,就把此画赠给你,如何?”

    丁宁脸上一喜,连忙说道:“那自然是太感谢不过了!”

    韩雪儿有些傻眼,一转眼功夫,许多人求之不得老爸的字画就这样轻松给了丁宁,莫非这家伙不仅与自己有缘分,和自己家里人也那么有缘?

    其实,韩雪儿没有深刻体会丁宁话中深意,丁宁的这番赞扬着实有水平,譬如说观画如听瀑布声,这的确是夸大之词,韩启明听了虽高兴,却也把丁宁看作是个会说巧话的年轻人而已,然丁宁接着又说,仅是他这山中来的人才有这番领悟与感受,才使这赞美的话真正落到了实处,因此,韩雪儿老爸才在瞬间就泛起了知音感。相应的,韩启明地画从不轻易相赠,这一轻飘飘之举,却是做给韩雪儿看的,那意思说你带来的客人老爸是很给面子的。

    韩启明问清楚丁宁姓名,刷刷提起毛笔书写起来,然后欣然落款盖章,接下来自然是等待吹干再拿到大栅栏那装裱,过几日再交给丁宁。

    丁宁自然高兴得不行,觉得自己这个开头着实不错,心想着怎么趁着这个劲再说服韩雪儿老爸担任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书画桌很快撤去,韩雪儿老爸老妈坐上手,丁宁与韩雪儿像小两口一样坐在下头。这是一标准地明式风格的厅堂,家具都是黑沉沉色调的木制的。丁宁不懂这些,但也觉得整个厅堂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古朴典雅之气。眼下,这二位长辈这么一安坐,正符合儒家正襟危坐地状态,长辈地威严以及长辈的关怀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给丁宁地感觉了,像极了旧式家长殷殷盘问晚辈的架势。丁宁被这架势有些吓倒了,一愣神,就有些找不到话头,立刻显得有些拘谨起来。

    雪姐显然和韩雪儿父母很熟,这个时候自然充当起大丫鬟的角色,忙着在旁端茶倒水什么的,适时地冲淡了丁宁的尴尬。

    韩启明和夫人对视了一眼,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那就是好好考察一下这个小伙子。

    尽管还没来之前韩雪儿就已经“警告”了二老,要他们不要想歪了,就仅仅是帮一个普通朋友的忙而已,但是,韩雪儿肯带一个男人回家,而且求老爸,这就已经是破天荒第一遭的事,因此,韩雪儿的老爸…………韩启明格外重视。

    从进来开始,丁宁说的那些得体的话,韩启明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就是不知道家事如何,以及更多想问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当着女儿的面自然无法开口。

    第一百二十四章 聘请韩教授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聘请韩教授

    见老爸与老妈两个不说话,却是光盯着丁宁看,韩雪儿直想跺脚,知道二老还是忍不住往那方面想,忍不住嗔道:“爸!哪有这样看着人家的!”

    韩启明干咳了一下,然后装作不慌不忙地抿了一口茶水后,说道:“好吧,丁宁,你是我家韩雪儿推荐来的,老实说,我对这个差使没什么兴趣,不过,我倒是对我们家丫头推荐的人的感兴趣。”

    老爸还是忍不住说出来了,韩雪儿拿眼睛瞪向老爸,结果被他无视。丁宁听到这话,偷偷瞥了韩雪儿一眼,见她气得两腮微鼓的样子,脑袋一热,一下管不住嘴,说道:“大抵,还入得韩叔叔的法眼吧。”

    韩雪儿晕了,这丁宁丁大讲师还真不是一般无知无畏啊。

    说这些话,后果好象很严重,不过,事实上,韩雪儿父母怎么看起来都挺和蔼可亲的。

    韩启明笑了。

    他喜欢这个说话干脆的小伙子,更主要的是,这时他注意到这小伙子的那双眼睛,澄净得像山间的清泉一般,冲这一点,人品就差不了,以后,韩雪儿嫁给他一定吃不了亏。

    作为父母,韩启明与她妈妈无时不刻操心这个宝贝女儿的未来,再过几年就往三十蹦了,而且还身处最复杂的演艺圈里,她怎么有名他们管不了,但早点结婚早点让二老抱外孙这一点是跑不了的。

    韩启明由于带学生经常和年轻人接触,因此对年轻人时下地心思也是有些了解的。

    据他的了解。现在地年轻人都是不喜过早结婚先干出一番事业来的。韩启明很开通,觉得这样的想法也对,男的最好是而立之年。事业有了一定基础,人生阅历也有了一些,初步懂得什么是家庭的义务与责任之后,这个时候结婚是恰当的。于是,韩启明忍不住问道:“小丁啊,今年多大呢?”

    “三十了。”丁宁答道。

    “哎呀,而立之年了。”

    “是啊。”丁宁应道。

    “家里还有什么人啊?”这话是韩雪儿老妈忍不住插话了。

    韩雪儿看话题确定无疑地往准女婿身份靠了,连忙说道:“妈。爸,你们也真是的,人家丁老师是有正事找你们。”

    韩启明一楞。随之呵呵一笑,然后说道:“小丁啊,说说你们学校吧。”

    在电话里头,韩启明当时是一口否决了的,即使是自己地宝贝女儿提出的也不行,人生难得自由身,何必系上满墙名,这是韩启明做人的准则,可是,韩雪儿在后面提到了。要带他上门来看看,这就引起韩启明充分地警觉了。

    现在,从女儿目前的表现来看,似乎也有那么一点意思,那么。自己是否应该卖这个面子,答应这小丁的请求,别忙,且听他怎么说!

    “春州是个小地方,春州大学也仅仅是所地区级的大学。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没什么目标。仅仅是想在偏荒之地做出一流的学问来!”丁宁毫不客气地说道。

    听到这话,韩启明的眼睛立刻瞪大了。心想:这个年轻人,口气很大啊。

    想到这,韩启明点点头说道:“年轻人,有远大的志向固然是好的。”

    丁宁点头道:“是的,我们明白,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可以说,就学术而言,我们几个人只是空有热情而无其它,几乎是一张白纸,但是,就是因为是白纸,所以才可能涂画出最好地图画。”

    韩启明笑了,这话他经常听,有道理,但放到现实情况中就全无用处,当今这个社会,从零开始的事有多难,他很清楚,尤其是学术方面。在韩启明看来,一个三流大学的研究所喊出这样的口号,无非的学术方面大跃进而已。韩启明心里这么一想,对丁宁地评价不由地低了几分。

    丁宁每说一句都小心观察韩启明的神色,因此知道韩雪儿老爸心里面是很不以为然的,于是继续说道:“事实上,一般人的理解,城市,特别是都市,那是政治中心,是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在都市里会聚集绝大多数主流的学者,他们在都市著书立说,形成各种学派,因为都市有信息交流通畅,交通方便等种种优势,但是,有好就有坏地一面。都市过于浮躁,过于喧闹,这必然会影响到学者做学问地心态,而偏远之地,十分清净,远离纷争,这样坐下来搞学问好象更安心一些。”

    丁宁这么一说,韩启明倒是有几分同意。

    的确许多学者也嫌城市太过吵闹,只不过他们在一边抱怨同时,一边却又离不开城市。就拿韩启明自己来说,他曾经就有个找个偏远之地安静做学问地想法。这个想法,虽有一定道理,但还是不切合实际。

    “而现在,信息交流各方面,应该说小地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大城市的居住等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这是又一个不利意思怒。我想我们研究所是有可能吸引一批年轻有为的经济学者到我们那去做学问的,比如说我们研究所的副所长高凡,才二十来岁,他的导师就是齐国

    “哦,是他的弟子!”韩启明在座位上欠了欠了屁股,齐国正和自己有南齐北韩之称,他的弟子少有听说到欠发达地区去的。

    “您可听说过我们春州?”丁宁突然发问道。

    “不曾听说过。”韩启明实话实说。

    丁宁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不过,我听说您对禅宗很是有些兴趣。”

    “哦,这你也听说了!”说完,韩启明不由看了看自己宝贝的女儿韩雪儿一眼。

    韩雪儿意识到这是丁宁说服老爸关键时刻,连忙说道:“爸,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丁宁他自己本来就知道的。”

    “呵呵,是啊,有些兴趣,做学问的人就是要心静,有些棘手的问题要学会参,参透了就有解决之道。”

    “那么,叔叔就应该知道春州这个地方。”

    “说说看,为什么我应该知道?”

    “禅宗一门花散五枝,历史上有三枝落在春州,其中包括曹洞宗,临济宗。”

    “哦,是那个春州啊,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果然,这样说来,也算是昔日佛门圣地。”

    “圣地不敢说,只是那一方山水,山谷清幽,飞瀑鸟鸣很是适合参禅悟道,去年我就组织春州的禅宗论道活动,国内诸位大德都去参加,盛况空前。”

    “哦?!小丁,下次若要举办,可要请我啊。”韩启明立刻来兴趣。

    韩启明这么一说,丁宁说服他的信心倍增。

    “现在,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所的情况。”

    丁宁认真地讲,韩启明认真地听,当他听到落后的学术水平要想急追就要先建立一套先进的学术激励机制时就不由开始心动,一开始做好了搪塞的想法就由此消退了,等到最后听完丁宁完整的介绍完他的先进的学术激励机制之后,他完全对眼前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了。很明显,自己低看了这位小伙子,这个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的讲师,竟然有这样的抱负,有这样的见解,更难得的是这些见解并不是空谈,而是听起来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不说别的,就说完全抛弃现有国内评聘职称的体系这一说,就证明他有大勇气大智慧,而这一切,他目前就能完全办得到,就又只能说明他们领导是英明的,是完全放心他一手去干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三流大学还真说不定搞得出一流的学问来。

    最后,丁宁接着陈述为什么会建立区域经济研究所。

    丁宁说,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太多人集中在像苏南,温州,深圳这样的区域,很少有人注意中部省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中部省份依然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照搬的模式,这些年来干的无非是把沿海发达地区不要了的污染企业请进来,做这些蠢事。丁宁说,实际上,归根到底是要自力更生,是要依靠本地区人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所以,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宗旨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为区域经济发展聚集一股属于自己的人才力量。

    韩雪儿听得有些难消化,但在韩雪儿的老爸韩启明听来,丁宁实际上已经描绘出一副很清晰的画面,这就是说,对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与其借鸡生蛋,不如想办法让自家的鸡生蛋。韩启明敏感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所要从事的事业,是一桩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大事。

    丁宁最后诚恳地表达出想聘请韩启明教授为区域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请求,并说如果区域经济研究所有任何做得不满意的地方,韩启明随时可以宣布离开。

    话说到这里,韩启明心动的,而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自己宝贝女儿看这个小伙子的神色是自己从未看到过的,似乎自己的答应对她很重要,如果这个丁宁确实有能力,对学术发展确实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想法以及实行的步骤,那么,作为一直对学术腐败痛心疾首的他为什么不去扶持这年轻人一把呢?而且,这小伙子还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女婿,举闲不避亲,这也是传统美德之一,何乐不为呢?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回春州大干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回春州大干

    当双脚结结实实地落在春州的最繁华的街道…………中山路上看到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丁宁心中禁不住感慨万千,这,才是属于他的春州!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座属于他的城市,一旦他找到这种感觉,那么他就找到归属感。

    找到归属感并不容易,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漂泊,在一个又一个城市挣扎,这种挣扎很痛苦,丁宁了解这一点,因此他觉得自己实在算是个幸运的人。而这种幸运,和韩雪儿以及黎宇能成为大明星的幸运是完全不同的。

    与大城市里的人相比,这里的人个个平庸无奇,他们口中听不到太多时新的词语;他们同样也会经历许多,人生道路也会有起伏,但这一切来得要比都市中人温和许多,幸福也罢,痛苦也罢,人们都相信,一切随着时间都很会很快过去。

    阿雅是其中坚韧忍耐一个典型;张大海是其中浑浑噩噩没理想没追求自由自在过自己生活的典型,而自己,也是一个典型。

    站在街头发呆,没人理他,这种感觉不错。丁宁从北京回来就激动了一晚,现在很快不再激动了,就好象一切都被眼前这平实朴素的生活给融化掉了一般。

    是啊,有什么大不了的,认识韩雪儿有什么了不起,和她有两天晚上亲密地在一起又有什么呢空间一旦隔离,就不再有同呼吸共命运之感,而到现在为止,自己没有深刻地想念韩雪儿,至少证明一点,自己真的已经成熟了。

    丁宁长长呼出一口气。没错,自己属于这里,而不属于北京,也不属于上海。不属于那些张大了“吃人的口”的大城市。

    丁宁发了一阵子楞,随即轻松地迈动着步伐,挤进了人流,很快,他也泯然众人矣。

    丁宁回春州时处暑节气已过。

    丁宁有些惊叹古代人的智慧,果真处暑一过,就能明显的感觉天气凉爽了几分,当然。街道上两旁地法国梧桐树还是郁郁葱葱很繁茂的样子,但丁宁知道,过不了多久。秋天就会真正降临,树叶就会纷纷随风飘零,显出一番萧索的模样。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过得快的原因就在于四季分明,转眼夏天,转眼秋天,然后转眼冬天,四季地变化清楚地显现着时光流逝的轨迹,丁宁三十了,而立了,想起韩启明教授望着自己激动而希冀的眼神。丁宁想,是不是要应该考虑结婚了?而对象,是韩雪儿。

    丁宁禁不住笑了,又一场短暂而美好白日梦而已!

    当丁宁来到春州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开始上班了,他很快发现自己没时间想其它了。前些日子区域经济研究所招聘时受骚扰的盛况又重演了。

    丁宁屁股刚坐稳,办公室里的电话就不断,搞得小叶的汇报工作也经常被打断。

    电话的内容无非是以下几个步骤:一,喜闻丁所长回来了;二,今天晚上给丁所长介绍几位好朋友……

    对于这些电话丁宁都以刚刚回来还有许多事要处理为由婉拒。最后。忍无可忍的丁宁把电话线给拔了,心道这些人属狗地。鼻子也太灵了,这才刚来上班几分钟?

    丁宁挥手,让小叶继续汇报工作。

    小叶主要说了两件事,一件是高凡副所长带队扎根春州大酒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件是所里新调来的几个同志已经各自提交了他们的研究立项申请,申请书就放在丁宁地桌上。

    丁宁认真地听,但是心虚有些被小叶今天的装扮有些打扰。

    昨天晚上通知自己已经回来,让她明天给自己汇报工作,丁宁在想,是不是小叶今天精心打扮过,要不然怎么这般犹如夏荷一般婷婷而立的美丽,怎么看怎么内心感觉到要死要活的诱惑,要知道,在刚刚见识韩雪儿之后,小叶还能在让丁宁内心泛起波澜,这简直是奇迹。丁宁不禁想,难道他是很容易在各档次各水平同样热切激动欣赏女性的主?

    小叶汇报完了,丁宁想了一会,立刻指示小叶记录,说现在刻不容缓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来自全国各地专家评审团队,对所里的立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主要是一些经济学家。

    小叶一一记下,心里却不大以为难,那些个大学者能愿意担任春州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名誉教授吗?

    丁宁看出小叶的担心,笑着她只管记就行了。

    的确,在从前他是在说大话,不过,韩雪儿老爸答应了情况就不一样。

    他是一面金字招牌,再打着他地名号去号召那些知名的经济学人,应该会吸引一批人来。

    而且,丁宁还有更疯狂的想法,那就是让高凡走他导师的路子,想办法聘他导师为区域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如果北韩南齐这两尊神都能请来,那区域经济研究所在什么都还没做的情况这名声就已经打出去了。

    走了韩雪儿后门请到他老爸之后,丁宁这会子地自信心可谓无限膨胀,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下面要做的事多着了,丁宁吩咐完小叶后赶紧给高凡打电话,通知他来办公室一趟。

    高凡接到丁宁的电话时就像是抓到了救命草,顺利地摆脱了李清梵的“纠缠”,拦了辆的往学校里赶。

    李清梵李大总经理显然有些不象话,手头地诸多要事不做,经常有时间来陪自己,美其名曰是和自己这工作组一起深入了解酒店地方方面面,并向高凡老师学习。

    不是高凡敏感,而是李清梵太过大胆。高凡感觉得出,这“家伙”粘上自己,这可不好,一来自己已经有非常爱的女朋友。二来他高凡也从来不屑做这等假公济私地事。

    高凡在的士车上就想,得找几乎和丁宁聊聊这事,让他再去跟李清梵说说,别这么追天入地的。他受不了!

    当然,办公室里不说这个,私下有空再说,可是高凡转念一想,觉得还真不好开这个口,一说出来,可以想象丁宁这家伙会怎么笑话自己。算了,还是不说。现在还只是一个苗头,李清梵也没把自己怎么着,这事自己目前应该能应付。

    高凡带着杂七杂八地念头推开所长办公室的门。看到的场景是小叶在旁站着,丁宁则站在椅子上举着锤子正往墙上砸钉子。

    高凡笑道:“大所长,这等小事还劳您亲自动手啊,打个电话,叫学校总务处派个人来就行了。”

    丁宁“砰砰”一阵钉好了,从椅子上跳下来,说道:“那得等多久啊,打个电话过去,那人再打电话找人,这人还得正好在学校。还正好手头没事才过来,受不了,我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我们研究所的规矩,以后也要记住。就是能自己动手解决地绝不麻烦别人,每一个人除了做自己手头事之后,打水扫地啊这些杂事我们都可以自己做。”

    小叶笑道:“领导这意见好,我记录下来,以后啊这就是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工作优良作风之一。”

    高凡笑道:“小叶。你当然高兴了。这原本是你该做的。”

    丁宁说道:“高凡,你舍得使唤小叶我可舍不得。我们这不要丫鬟,要培养出千金大小姐。”

    高凡摇了摇头笑道:“小叶,你阳光灿烂的好日子到了!”

    小叶抿着嘴说道:“两位领导这么体恤下属,下属也自然卖命。”

    “要的就是这句话,来,小叶,帮我扶一下这画,在下面帮我看,正没正?”丁宁说着把他带过来的被精装裱过的山水画交到小叶手中。高凡这才闹明白,丁宁钉这些钉子,原是要在自己办公桌后墙上挂一幅画。

    丁宁挂好后,拍拍手走到高凡跟前,说道:“这画怎么样?”

    高凡也不懂画,但是看起来很有气势很有意境的,感觉应该是不错的一幅山水画。

    丁宁得意地提示道:“高凡,你再看看落款是谁?”

    高凡仔细看去,落款赫然是“韩启明”,写上“赠小友丁宁”地字样。

    眼熟,这名字太眼熟,高凡在经济学***里混,这里头的绝顶高手怎么会没印象?不过,这乍一看没马上想到那去,毕竟太过不可思议了。

    丁宁特欣赏高凡现在这样的表情,忍不住笑道:“怎么你搞经济学地还不知道这位老大是谁?”

    高凡就觉得脑袋“嗡”了一下,心道这不可能,肯定不可能!

    春州大学算那门子大庙啊,能请到这位神仙?!

    高凡于是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丁宁。

    丁宁严肃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我没事跑到北京去干什么,就是请这位大神啊!”

    “你怎么做到的?”高凡还是不敢相信,春州大学的一个小小研究所的所长,跑过去去请全国经济学学术界泰斗级的人物,然后随随便便就请到了,这怎么可能,这说出去,谁信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足足磨了半个多月,当然了,还亏了中间人,要不然是不可能了。”

    “哪个中间人?”高凡问道。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是韩老答应做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名誉所长的,我找你来,就是找你商量一下,我们找校领导汇报一下,然后发聘书,我们赶紧着再一同去北京,别老头改主意了。”

    小叶在旁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原来丁所到北京是忙这个了,把一个学术界的权威请来了,看高副所的激动样,看来对方来头不小啊。

    趁热打铁,丁宁说道:“高凡,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把你地导师也请来!”

    高凡忍不住张大了嘴,这太吓人,全国最顶尖的就这两个,一下都请来区域经济研究所,那真是发达了,这个在学术界了够得上一大新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区域经济研究所大大出名了,前景良好啊。高凡激动了,然仔细想想,觉得不太可能,说道:“希望不大。”

    丁宁说道:“的确希望不大,但是,如果我们说明,韩老已经同意担任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呢?说不定他感兴趣啊,韩老这么愿意提携后进,你导师怎么能落人后呢?”

    高凡眼睛一亮,地确,这二老的关系既相当良好又有彼此竞争微妙关系,这么一上门,说不定能行,高凡立刻严肃地说道:“丁所,你把你到韩老家怎么说动他的仔细讲给我听听。”高凡要进一步确认丁宁是怎么做到的。

    丁宁坐在椅子上把在韩雪儿老爸家发生的那些事,他们之间地对话仔细地都说给高凡听,当然省略了开初二来把自己当女婿审地那些话。

    高凡听完,大赞道:“老大,厉害啊,你说得哪一套,连我都觉得很心动,可以说切中了学术界的时弊,老家伙们对这些最有感触,也最感到无可奈何,说不定还真指望你在这不入流地大学里,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丁宁说道:“我们这个学校,基础薄弱,学术不行,但是也有好处,就是没什么学术割据,学术山头的局面,大家自由安心地做学问,如果我们研究所能打造出这样一个环境来,就已经很有优势了。”

    “对!”高凡也激动了,说道:“从学术环境,学术保障激励机制上打造一个优秀的平台,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不管外面的风雨,就管好自己的阵地,要说服这些大佬,我们就得更加详细深入建立区域经济研究所内部制度开始,制度优越才可能保证有更多更好的成绩,有这个,我们就不怕,就不自卑!”说到这,丁宁停顿了一下,对小叶说道:“所以,我们这些天应该忙这样一件事,把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介绍给搞出来,把最核心的东西用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出去再走一趟,希望找到更多更好的学术界人士加入我们,这是搞什么?这就是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一次公关!”

    听到丁所的豪言壮语,小叶就知道自己现在有得忙了,而且是大忙,虽然脑袋赶不上两位领导的念头。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与高凡一同去游说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与高凡一同去游说

    在春州呆了三天,丁宁和高凡彻谈了两次。

    两个知识分子说得意气风发,颇为理想主义,就好象全国一流的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就已经在春州大学建立起来一样。

    不过,他们的确没有空谈。他们充分认识到,建一所大学不是建高楼,先建的应该是大学精神,搞研究也是这样。丁宁琢磨着,穷乡僻壤的春州要搞出点名堂必须得先树立起个学术精神了,而且真正把它落到实处,彻底影响人的工作方法研究方法,这样搞才有意思,否则只是新设了一个学术衙门而已,更耽误了韩雪儿老爸的美意。

    丁宁与高凡取得了共识之后,春州不敢多呆,立刻带着金灿灿的聘书赶往北京韩家,以免到手的鸭子飞了。

    到了韩教授的家,高凡才真正完全相信丁宁了,之前,他还一直有做梦的感觉。

    依据原计划,高凡先亮相,把这个堂堂“南齐”的弟子的风范亮出。

    韩启明对高凡也是感兴趣,问他一些时下热点问题,结果高凡应对如流,完全不因偏居小地而荒废了学业,且言谈举止中多了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与冷静。韩启明对此很是满意,又问高凡为什么毕业后要去春州。

    高凡对这等早准备好了的提问又是一番侃侃而谈,其表现让旁边的丁宁不禁叹为观止。

    高凡说完。接着丁宁上。

    这就是高凡对宁景仰地地方。

    原来,他们所带的聘书只是盖了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章子,从官面上说就是韩教授并不学校聘请的而仅仅是研究所聘的,这样做显然是十分不够礼貌以及不够庄重的,至少说明一点,春州大学学校领导完全不重视,试问,在这等情况,一位在全国有着赫赫声名的大学者会怎么看呢?

    高凡没想到的是丁宁直说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丁宁恬起个脸来说道:“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研究所给您的聘书。我自回去后。就准备向领导汇报这个事,结果一个领导也没见着。”

    丁宁说得是事实。

    丁宁带着高凡把研究所准备聘请韩启明教授为名誉所长地事向领导汇报。原来的校长与书记自然是找不到了,估计要蹲大狱了。

    丁宁和高凡就琢磨找个管事地副校长或者副书记,结果一去行政楼,那感觉一个萧条啊,一个副校长与副书记都不在!再一打听,这些个副校长与副书记据说都不在春州,不是在省城,就是在北京。

    忙什么?据说都一个个跑关系去了!

    其实,春州大学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省城里派来个人来主持局面。现有的副职很少升上去了,不过官场上地事难料,而这实在是个机会,因此有许多准备搏上一搏,因此。春州大学的政务,基本呈现一种瘫痪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丁宁自然无法得到盖有学校公章的聘书。丁宁也就没管这么多,索性就盖自家章,这样虽然埋汰了人家老爷子。但仔细解释。凭着自己与韩雪儿的关系,老爷子大致不会生气。

    因此。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春州大学这些个丑事丁宁一五一十抖落给老爷子。

    韩启明听完皱起眉头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区域经济研究所还能有什么作为?

    老爷子的心思丁宁看出来,不容他有多余的思考时间,赶紧说道:“是这样,这种局面对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基本没什么影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研究所是市里面重点扶持的,有市委书记支持,财政也是比较独立的,所以受到冲击不大,更主要的是,我反认为这种局势对我们区域经济研究所有利。区域经济研究所要想在学术研究发展赶超其他的地方,必要有非常之举,这些举动,有些可能就不对领导地脾气,或者格格不入,那么就有可能遭到领导的干涉,但是,现在领导没了。我打一个比喻,就好象一家菜园子,结果有两家在争,都说是自家的菜园子,光争斗了,平时就无心管理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看这菜园子,那么一定是那生命力强的长势喜人。”

    丁宁这个比喻倒生动,把眼下的局面看得也算透彻,大学里地明争暗斗韩启明看得多,因此丁宁说出来他也没觉得奇怪。他这样一分析,反是体现其高明之处,趁着没人管的这段时间,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真的来了人,一看,都成了气候,有些看不顺的也不好横加干涉了,这是关键,要学术进步,就得始终牢牢地自己掌握这个自由发展权,否则,别说小小的春州大学,就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全国最一流地人才,最好地装备,都做不出世界一流的学问来。这方面地认识,韩启明是很深刻的。

    因此,丁宁在春州大学这一亩三分地折腾的这些事在韩启明看来可以当作是学术革命的实验田。这田,说来说去,还真没办法在那些老牌子大学干,山头太多,谁当老大就够争几年。正是因为感觉到在重点大学无望,所以他才考虑丁宁这个三流大学。毛主席闹革命也是从农村闹起来的,这是有道理的。所以说,韩启明不仅仅是看女儿面子的,而是这家伙确实有他的一套,这会子直言春州大学的窘状,并做了他的分析,进一步证实此人的人品以及应变的能力,不是死做学问的人,因此,说不定,这一亩三分地真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

    一念及此,韩启明笑道:“小丁。我明白你地意思,你是说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好称霸!”

    老家伙果然是老家伙,一点就透,丁宁点头说道:“就是这样,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所建设的步伐夜以继日?(精彩小说推荐:

    ) ( 同居博客 http://www.xshubao22.com/4/404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