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第 11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其中沿海的民营富商无疑最积极的,毕竟他们的实力最雄厚,改革的经验最丰富。其中浙商代表中长集团的荣新友更跑在最前面,他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注意到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全国钢铁行业的全面紧缺时代即将要到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他就考虑过上马建设钢铁厂,可惜当时国家对钢铁项目审批极为严格,民营资本根本没戏,无奈之下他退而求其次,去购买钢铁的上游产品铁矿石山。

    国内有铁矿众所周知,但国内铁矿石品位低,熔炼过程中的làng费和成本大大高于国际水平就不认为人知了。中国已探明铁矿石资储量为9亿吨,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铁矿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个百分点,平均品位为33,已探明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7。

    举个例子,当年上海宝钢上马,是日本新日铁公司感念周总理而半卖半送给国内的,当时两国建jiāo,周总理提出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不要纷争而要合作,中国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其中日本的炼钢技术就是合作项目之一。为此新日铁把自己技术很先进的一家钢铁厂几乎照搬到了上海,这就是宝钢的来历。

    宝钢的技术设备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但投产后不但产量上不去,质量也无法保证。yīn谋论者顿时大叫我们中了日本人的圈套,对方在设备上做了手脚。而作为日本当时援建中国的最大项目,这种大帽子自然引起了中日双方的重视。

    于是中日两国专家成立的联合调查组仔细调查后得出结论,主要是中国铁矿石品味过低造成。就是说宝钢不能采用国内铁矿石炼钢,只要学习它在日本的孪生兄弟,直接进口澳大利亚的富含铁矿石才能达到炼钢要求。这代表改革初期,我们还要huā费大量宝贵外汇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才行。结果yīn谋论者还是大骂中了日本人的计,huā了大把外汇建起钢厂,还要再huā钱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这不是败家吗?

    现在转回头看这些争论就觉得很好笑,日本当时援建上海宝钢,除了耍一些小动作为本国企业制造机会外并无不妥,基本上还是诚心实意帮助中国的。这无可厚非,毕竟不是每个外国人都是白求恩。当时日本钢铁企业大部分都采用进口国外铁矿石就证明宝钢不是他们设下的圈套。因为日本国资源贫瘠,铁矿石储量很小,并且没有富铁矿,所以日本钢铁企业早在二战后就全世界寻找矿源,最后锁定的目标就是澳大利亚和巴西。

    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距离日本等亚洲国家很近,是进口铁矿石的首选之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大陆西部荒原更是人迹罕至。但只要乘飞机从荒原上空飞过,即使是mén外汉都看得出来这些在阳光下完全呈现红sè土地里蕴含着多少铁致。澳大利亚的红土地拥有世界上含铁成分最高的土壤,所以才会呈现如此壮丽的红sè来。而在内陆一些地点,铁矿石甚至直接luǒlù在地表。澳大利亚铁矿不但开采方便,而且铁矿石含铁量也非常高,是国内铁矿石含铁量的十几倍。

    在国际上类似铜、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经过西方资本主义几百年的运作,达成了两种定价体系。其中石油等商品的定价就是依靠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博弈形成基准价格,这样做的好处是价格相对透明,竞争jī烈。但是铁矿石的定价与此不同,铁矿石的生产因为储量关系高度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也就造成了国际铁矿石的大部分产能都集中在世界三大生产商手里的局面,那就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英国的力拓公司好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

    早在1981年,这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就和国际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几巨头形成了一种每年一次的年度价格谈判机制,亚洲的日本新日铁公司和韩国的浦项制铁公司就分别代表各自国家的钢铁企业和三大铁矿石巨头进行谈判。只要世界钢铁企业代表中的一家和三巨头达成协议,这一年的铁矿石基准价格就算达成,其他钢铁企业必须在一年内接受这个铁矿石价格,而三巨头也不得无故擅自变动铁矿石价格。

    这样做的好处是钢铁企业能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进货价格,在组织生产和估算生产能力及库存上能早作准备。三巨头也能得到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会因为市场变化而受损失。但是毕竟铁矿石的生产被三巨头垄断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种定价谈判往往以三巨头抬高铁矿石价格而告终,日韩企业于是早早的布局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生产,或是直接参股三巨头,来个堤内损失堤外补。

    荣新友和杨星都是最早看出这种情况对于国内钢铁业这个新来者的不利之处,随着国内钢铁产量升至世界第一,国内大钢铁企业迟早会顶替韩国钢铁企业的位置,和日本、欧洲的钢铁企业坐在一起参加铁矿石定价谈判。

    这种谈判民营钢铁厂估计是没法掺和的,但听任国内钢铁企业被三巨头狠宰一刀,他们又不甘心。荣新友又想要建设能炼制高端钢铁的钢铁厂,杨星则有意扩展星威资源的业务到铁矿石开发,二者一拍即合,双方在98年就达成协议,合作在澳大利亚西部勘探铁矿山。

    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即使中间出了荣新民和荣新友兄弟俩的bō折,双方依然准备深化合作。去年底,荣明友成功买下了澳大利亚一家中等规模采矿企业的全部股份,并取得了几座品味很高的铁矿山开发权。这让荣明友的钢铁梦触手可及。

    但铁矿开发是个前期投入巨大而见效慢的行业,澳大利亚西部的基础设施又很落后,铁矿周围往往人迹罕至,得到开发权后还需要修理公路铁路、住宿设施以及招募工人,把矿石运出去。最关键的是还要在澳大利亚西部和国内沿海一带寻找合适的港口,铁矿石可是动辄成千上万吨计算,最合适的运送方式就是海运。

    名震天下第四百五十四章修建新港

    第四百五十四章修建新港

    中长集团前身是靠生产小商品和对外批起家的,对涉及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型机械采购以及国际物流业都很陌生,没有中星国际在背后支持,荣明友是万万不敢投巨资买澳大利亚的铁矿山。所以得知荣新友干的好事,他不惜亲自屈尊降贵带着荣新友上mn负荆请罪,就是还生怕双方的合作生变。现在看来杨星并没不介意,于是他就放开胆子向杨星和盘托出了他的构想。

    听完他的构想,杨荣光这才明白,原来儿子找自己来不全是为了让荣明友放心的,两者之间的谈判的确和他有很大关系。当初杨荣光扬风格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星辰制造总裁之位,让给了藤野宗一郎,但并不表示他在星辰制造的影响力下降。

    他在技术和管理上得到儿子背后力tǐng,并通过自我学习,在当年他供职的那家华夏九都建筑机械厂中大展拳脚,在职业经理人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后,更名为星豪重工大的大型工程机械公司已经成为星辰制造集团下属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企业,在全国重工行业中都是佼佼者,前不久才在“十方俱灭”的海外上市狂cho中成功登6德国法兰克福股市,杨荣光现在也是响当当的国际大企业的总裁了。

    星豪重工主营业务是大型工程建筑机械,在世界重工领域里因为技术含量和投资巨大,德、美、日、韩等寥寥数国的产品几乎垄断了世界市场,这些年由于世界经济蓬勃展,国际大型基建项目欣欣向荣,用于建设的特大工程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星豪重工在杨荣光身先士卒的带领攻关下,开出了不少具有中国特s的工程机械,比如世界上输送马力最大的移动h;n凝土搅拌站、起重臂最长的吊车等,在去年中星国际世界大会上大放异彩,很涨了儿子的面子。

    作为市场新生力量的星豪重工因此在国际竞争中不落下风,利润一直占星辰制造集团的大头,就连星天动力的汽车项目也无法相比。而荣明友这回找上杨星,计划之一就是想采购一批用于澳大利亚铁矿山开使用的矿山机械机械,另外从人迹罕至的澳大利亚西部荒漠中间把大量铁矿石运走,还需要大量的重型卡车、修建公路和铁路的工程保障车辆,以及港口港口装运设备等等,可以说基本囊括了星辰制造的产品目录,特别是星豪重工的产品更是急需。

    除了建设矿山之外,荣明友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既然他们拥有了上游的铁矿石,为什么不趁现在国内放宽民营企业进入国家基础行业的时机,在国内选择地点建设一个新港?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港口资源属于战略稀缺资源,围绕港口兴建的电厂、钢铁厂、船厂、等大型厂矿,更是把港口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产销基地,这样就地把铁矿石转化为终端产品,既提高生产效率又同时大大节省运输成本,而制造出的产品转销国外,这座港口就是一个聚宝盆,可以提供长达几十年的财富。

    这并不是什么新思路,日本这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为什么在二战后几十年就全面恢复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这种大大压缩运输成本,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大有关系。杨星曾给九都市委书记阚东田展示过日本著名的石川岛播磨生产中心卫星图片,那上面显示的从石川岛东段码头运进铁矿石,经过炼钢、轧钢、切削,加工、装配等工序,从岛的西段直接就能驶出一艘万吨,中间几乎没有仓库,物流成本被压缩到了极致,加上围绕整个港口工厂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整个石川岛就是一部可怕完整的机器岛。

    杨星听完荣明友的解说不由怦然心动,心想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他也早有意在沿海建设一个完全为集团制造业服务的大型工业码头,当初他在国内集中设立五大产业园,就是师从日本制造企业的榜样,减少生产环节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现在已见雏形的集团六大产业园中有四个设在海边,自北向南的天津、上海、深圳和香港码头也的确为集团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扁平化,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做出了贡献。

    但这四大港口都是早已开成熟的老港口,每天出货量基本饱和,而中星国际的企业需要和众多其他企业争夺码头泊位,经常需要排队等候,成为制约企业成本的一大瓶颈。最近星海商贸集团就向杨星提出了建议,与其在国内众多港口里做凤尾,不如新建港口当个jī。

    中国海岸线绵长,拥有建设深水港口潜力的地方数不胜数,即然这样为什么集团不干脆兴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港口?要知道李嘉诚能成为华人第一富豪,除了房地产业外,长江集团拥有旗下遍布全球十几座港口的经营权功不可没。

    如今星海商贸和长江集团以及特家族的东方航运共同组建的香港合资运输公司已经上了轨道,对于在国内拥有属于集团港口的渴望当然愈强烈了。现在听到荣明友说出和自家公司异曲同工的建议,杨星和杨荣光jiao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笑了起来。

    双方一拍即合,荣明友就想支开儿子荣新友,毕竟这涉及到两家重大的战略决策,他不认为杨星会大方到在才给他制造了麻烦的荣新友面前谈这种大事。

    “荣叔叔既然都肯hua这么大手笔做大事,我作为小辈当然更没意见,我想问一句,澳大利亚矿山那边荣叔叔觉得谁去主持比较好?”杨星这时突然cha嘴进来。荣明友一愣了,刚才大家谈得很融洽,杨星在老爸面前当然不能端着架子,荣明友的岁数比杨荣光还要大上许多,杨星就一直称他为“荣叔叔”。但现在听他语气里并没尊敬的意思,而是眼光盯着准备离开荣新友的背影,荣明友也是人jīng,那里还听不出杨星的意思,才知道杨星刚才虽然没计较荣新友的作为,但现在这一句就是让他对自己的儿子做出点惩罚来。

    荣新友听得满嘴苦,杨星话里的意思竟是要把他派到澳大利亚荒漠里去开铁矿作为家族成员的他自然从中长集团那里见过那座人迹罕至的矿山模样,那周围一片荒凉,只有袋鼠蹦蹦跳跳,现在铁矿山才刚刚开,人员、设备和后勤物质都极度缺乏,被派到那里跟流放犯人无异,等矿山真正开始运转至少几年后了,他难道要呆在那座天然监狱里与世隔绝?杨星这一手果然狠毒。

    他一向天不怕地不怕,仗着自己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当初才不顾自己家族和杨星的关系悍然动了攻势,但现在他听到这里是真的感到恐惧了。投向杨星和荣明友的目光中第一次1出乞求的神s。

    荣明友也一阵犹豫,心中有些软,正想开口帮荣新友求情。“荣叔叔,澳大利亚的铁矿山可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人选一定要慎重啊。”恰在这时杨星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他心头一颤,记起了如果他的设想得到杨星的同意,中长集团可就是把前途都压在建设新港上了,而两者的实力差距决定了这种合作中星国际一定是主导者,在最重要的合作者和自己儿子之间,他只能牺牲儿子了,这次荣新友的确做得过分,既然先得罪了一下,今天又是负荆请罪来的,杨星这记荆条chou得他心上很痛啊

    “我想派他过去,年轻人热血冲动,喜欢蛮干,是优点也是缺点,在外面多磨砺一阵,以后就没那么冲动了。”想通了这点的荣明友指着荣新友轻描淡写说道,荣新友顿时面s如土,知道他的命运算是彻底被敲定了,听父亲的口气,如果他在澳大利亚那里不干出点成绩来,只怕他在家族中的地位还会下降,他只有沉默的点头离开。

    杨荣光看着有些不忍,刚想说话但被杨星用眼神给阻止了。杨星这样做除了他不喜欢被人算计外也是想潜在的对手出一个明确的警示信号。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敌人自然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喜欢杨星彗星般崛起。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杨星现在家大业大,无形中当了不少人的财路。这几年对中星国际觊觎的人有增无减,正当手段不行,自然想玩些歪mn邪道。他这次如果不使出霹雳手段震慑一下荣新友他们,只怕会有更多的饿狼扑上来。所以当初在南京和央视mn口,他高调的把京城官二代们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就是出明确的信息“不要惹我,惹了我就要有承担身败名裂的准备。”

    现在他的怒气纾解了大半,最大的反杨星联盟土崩瓦解,个个被收拾得老老实实,杨星不管荣明友有些幽怨的眼神,转而关心起新港口的选址,吩咐秘书俞歌在茶几上铺开了一张中国地图,仔细观察起中国海岸线来。

    名震天下第四百五十五章三都澳

    第四百五十五章三都澳

    “荣叔叔既然早有修建港口的想法,有没有选好在家乡哪里建港?”杨星先指着地图上荣新友的家乡浙江温州附近问他,按他的想法,既然荣明友早就谋有了兴建港口的想法,选择自家mn口建港自然是人之常情。没想到荣明友听了后摇了摇头道:“我在江浙一带做过考察,没有找到合适的深水港码头。”

    “荣叔叔的意思是浙江的港口都不达标?”杨星闻言有些吃惊。要知道改革这些年,沿海的省份一向领风气之先,基础设施的建设成熟程度远在内地省份之上。浙江作为名列全国产值前五名的大省,虽然面积全国最小,但省内海岸线的长度却是全国第一。尤其是省内的宁bo港名列全国第二,其他诸如舟山、温州等港口也是全国排得上号的名港,加上沿海岸线星罗棋布还有众多其他小港,每年全省的港口吞吐量都位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条件居然都没能入了荣明友的法眼,让杨星都惊诧起荣明友的标准之高。

    杨星虽然拥有星海商贸公司这样的物流企业,但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天才,对建设港口的条件不甚了解,他听荣明友的意思,莫非是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摆出虚心受教的样子听荣明友讲述其中的道理。

    “你看,世界上最优秀的良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水域要有足够深度,海面开阔。现代船舶运输的主流都是向大船舶方向的展,1o万吨级的货轮比比皆是,它们一次装载货物量大,节省成本。但是它们也都是吃水很深体积庞大的大家伙,如果水道狭窄,港口水位太浅就很难周转,还需要中间船舶转运,那就完全失去了大货轮进港的意义了。只这一条全国不少号称万吨级的码头就有一大半不行,这是天然环境决定的,暂时还不能用人力弥补。”

    “而且建一座港口需要有长远战略眼光,建港时间可能跨度十几年,必须在建港前就要考虑好将来港口吞吐量的需要,留出足够的余地来。否则即使勉强达到要求,也失去了将来港口扩展升级的潜力,所以港口的天然条件更是要往高处看。”一谈起修建港口,荣明友立即从刚才的消沉中恢复过来,眉飞s舞的谈起他的想法。

    “现在浙江省沿线的港口中,只有宁bo北仑港的基础条件较好,但你也知道那里是整个浙江海外贸易的中枢,好的港区都被国老大给占光了。我家乡附近的温州港更是被每天增加的入港船舶数目压的喘不过气来,成天叫嚣必须开附近乐清七里港来纾解压力。那里我跑过去看了几次,虽然号称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但周边条件差远了,停泊1o万吨级巨轮就顶天了,至于其他的浙江港口我更是看不上眼。”荣明友显然做了前期充分的调查,对着地图上浙江海岸港口评头论足,也让杨星和杨荣光听的津津有味,没想到光港口选址就有这么大学问在里面。

    “国际良港要求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水域面积广阔,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荷兰鹿特丹港之所以能长期把持世界头号港口的宝座,与它过1o米的水域面积和达到2o平方公的港口作业面积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国内号称开港条件第一的宁bo北仑港十米的水域面积不过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国内头号大港上海港为了减小周边自然环境对港口展的制肘,宁可耗费巨资修建跨海大桥把离海岸线32公里远的洋山列岛和上海市区连起来,就是为了在那上面兴修洋山港码头,也是看中了洋山港附近水深过15米,水域面积达3o多平方公里的巨大优势。”荣明友一番话让杨星对港口选址终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看来他当初只是准备投资,觉得选在哪里修建港口无所谓的想法过于草率了。

    分析完浙江省的海岸优劣后,荣明友的手指沿海岸线移到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海西省,指着其中一处地点道:“我年纪大了,最近准备把集团主要业务移jiao给接替人,考虑退下来。但在退下来之前,我想圆自己一个心愿,想在死之前亲眼看见海边建起属于我的一座大海港,港口里矗立着钢铁厂、化工厂、电厂,到时这座港口就是我养老的地方。那将是我一生事业的顶点。杨先生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呢?”他说的非常郑重,眼睛里渴求的神采让杨星深为动容。荣明友这样说,显然是认准了杨星这位合作伙伴,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压在了这个港口上面。

    杨星没有马上回答,慎重的端详起荣明友指着那个地点。那是离海西省省会海城不远的海边小城,上面有一行小的几乎看不清的介绍——宁海三都澳。

    “这是我跑遍了国内海岸线后现的最佳建港地点,你们看,中国绵延1。84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也是经济达区域荟聚的黄金海岸线,就像一张大弓向海洋深处sh去财富之箭。这张大弓的中点,也就是海西省北部基本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座像样的大港口。海西省作为海岸线资源仅次于浙江的省份,全省除了省会海城和夏mn、湄洲湾等稍有模样的大港外,一省港口的吞吐量加在一起还没有浙江宁bo港一个港多。这里是中国海岸线上还未被现的一个价值洼地,充满了机会。”

    荣明友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杨星,显然对此早有准备。杨星翻开文件,自言自语的念起报告开篇的一段话:“三都澳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开港条件综合指数世界一流。先从区位条件看,三都澳地处中国南北海岸线中部,居海城港和北仑港两个开放大港口之间。海上北距上海39o海里;南至广州561海里;东至台湾基隆港145海里,是中国南北海运和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与东南亚各国距离适中,与港澳距离也非常接近,与对面的台湾更是一水之隔。而且三都澳也是附近江西、湖南、安徽、湖北等中部内6省份最近的出海口之一。”

    “其次,从自然条件看,三都澳出海口排列着青山、斗帽、jī公等岛屿,与沿岸山岭、岬角jiao错,成为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来自太平洋的狂风巨*。岛屿包围中的三沙湾面积达714平方公里水域,1o米以上水深水域更达173平方千米,是宁bo北仑港的26倍,荷兰鹿特丹港的8倍在任何cho位上都可以随时航行和停泊3o万吨巨轮;深水岸线有8o公里长,是北仑港的5倍,可建万吨级至2o万吨级泊位112个,5o万吨级泊位3个,航道水深35125米,5o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进港,是国内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最理想的港址。且港口地形口小腹大,避风条件好,符合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趋势。”

    “第三,从配套资源条件看,三都澳拥有条件良好的临港沿岸开腹地和丰富的非金属矿石、海洋渔业、淡水、水能和旅游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25万千瓦,有中小水电站和装机容量近2oo万千瓦,特别是临海拥有大批未开的浅海滩涂,可为大型临港工业项目和港口建设用地提供宽阔的6域空间。”

    念完文件,杨星的确很是心动,如果荣明友这份报告水分不大的话,荣明友选择的这个三都澳港口的确潜力非凡。改革进行二十年,沿海各省一直处于改革排头兵的位置,我们这个一直喜欢闭关锁国的大6国家第一次现了海洋的魅力,沿海改革开放经已经步入了一个成熟阶段,沿海区位越明显。

    随着沿海省份的实力大大增强,这些省份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海岸线这种稀缺资源的潜力,有头脑商人纷纷开始在海岸边选址圈地,为了有朝一日让手中的海岸土地资源随着经济展水涨船高大大升值。

    浙江不少富商投巨资在海边修船厂建码头就是看中了黄金海岸的财富前景,如果真像荣明友讲述的浙江沿海港口资源已基本被瓜,只凭抢占海岸线资源这一点,从浙江向下选择这块离温州不远的地方修建新港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何况报告里提到的三都澳的地理位置和建港条件如此优越?

    当然杨星的生意做的这么大,远远不是旁人三言两语就能促使他下决定。他和荣明友约好时间,想要亲自实地考察一下三都澳。毕竟如果他们真决定在那里选址修建港口,还要引进大型钢铁、石化、电厂等项目,任何一个项目都涉及动辄上百亿的投资,估计前后至少需要近千亿元的总投资,这无论对中星国际还是中长集团来说都是事关企业生死的大事,需要慎之又慎的态度。

    名震天下第四百五十六章九都大变化

    第四百五十六章九都大变化

    送走荣明友后,杨荣光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拉着儿子滔滔不绝的谈起他对荣明友建设新港设想的看法。在他想来,只要港口项目能够立项,对于星豪重工以致整个星辰制造集团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修建港口之前就需要把大批港口疏浚设备、基建工程机械、集装箱吊运装置等早早定下,这都是星豪重工现在正在努力打入的产品市场。随之而来的还有建设工业港口必须的电厂、钢厂、石油天然气储存以及造船厂等设备制造单位所需要的大量工业机械,只要一想到港口周边的厂房里矗立着一排排标有星辰制造出品的机器,那订单足够全集团全生产好几年,他就感觉浑身上下被刺jī的一阵jī动。

    杨星看着老爸眉飞s舞的样子,好像明天就能看到一座新港口出现在眼前,实在不忍心给他泼冷水,只好先让老爸回去通知星辰制造下属各公司,开始为兴建港口做前期准备,并关注现在国际上对于港口基建所需工程机械的最新技术,并嘱托老爸,我们之前毕竟没有过建港口的经验,如果感觉准备活动中有什么拿不准的,最好多向国内外这方面专业公司咨询。

    他其实还有没对杨荣光挑明的话,在国内co作修建新港这样的基建大项目,需要的审批手续之繁复和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否则以荣明友的家底和多年搭建的人脉关系,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而是低声下气求到他这个mo头小伙子身上,甚至连儿子在杨星手下吃的亏都宁肯忍了?说到底还是他对兴建这么大的港口项目没有把握,需要借助杨星这个外人帮忙来分担风险。

    另外对于今天荣明友抛出的这个新港选址地点杨星有些猝不及防,如果那里的条件真那么优厚,他还需要尽快了解当地的情况和当地政fǔ对于在此建港的态度。他让他身边的秘书室成员尽快搜集中国沿海港口选址的资料,和三都澳的条件进行比对,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安排完一切,杨星总算有了几天休息时间。前一阵他一直忙着一系列收购和资本运作的事情,现在大事抵定,他好不容易回到九都这个家之地,决定干脆多在这里逗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顺便看看这几年九都是否有了变化,顺便看望一下这里的老熟人。

    范伟得知他的安排后,主动自告奋勇做了杨星的导游。因为自从他陪同马市长出席了和杨星的谈判,为九都制造业又赢来了一次技术升级的大好机会,事后马市长论功行赏,当然对他这位杨星的好友大加赞赏。他作为市政fǔ新人就能获得如此评价,他心知肚明是沾了杨星的光,所以马市长给他布置的任务就要陪好杨星这位活财神,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坐在范伟安排的商务车里,杨星沿着中州大道先进了市中心的群星坊步行街。只见往日热闹的街道现在更加喧嚣繁华,当初他亲自督建的步行街面积翻了一倍,仍然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不由感叹九都变化之大的确出乎意料。

    人群中有不少人看上去并不是本地人,口音来自天南地北。下车后,范伟拉着他一路挤上步行街里最繁华的星福百货大楼顶层,他倚着栏杆满脸大汗的喘口气,指着楼下中庭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心有余悸的说:“你现在放心了,今天不是周末都来了这么多人,要是节假日保证你的百货楼赚翻了”

    杨星看着这繁荣景象当然高兴,不过眼前的人cho还是让他心惊ru跳,这可大大出了他的预计,星福百货毕竟是自家生意,前世里他听说过不少大商场因为人群爆满而导致踩踏惨剧的事故,他可不想悲剧重演,连忙召来百货大楼经理询问生意为什么这么火爆?

    经理解释道这几年九都市政fǔ除了稳步推进市内国有大企业转产改制外,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两条tuǐ走路。九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旅游业自然就成了制造业之外的另一大支柱产业。为此市里不但将众多古迹景点保护修葺,还对主城区的市容环境进行绿化整治,上回阚东田推动改造九都市街景,建设宜居hua园城市的计划就从杨星手里诈到了捐献的一亿元电动客车。现在这些车身涂有各式广告,行动起来静音无尾气的电动客车俨然是九都的标志景s,前不久还被联合国环保机构评为世界城市展与环境保护的示范项目,引来了国内许多城市参观效仿。

    同时九都在y带河南岸建设的新城区也进度惊人,九都大型国企的整体搬迁安置和中央星城的建设,在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区,吸引了众多中小配套企业入进驻。另外星光娱乐正在南岸修建的星光娱乐城规模也过了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成为集拍摄、游玩、娱乐于一体的影视乐园。九都市政fǔ为此专mn开设了工业旅游和影视旅游等新项目,加大在全国宣传九都旅游业的广告,现在九都已经不用依靠每年一届的牡丹hua会吸引游客,全年任何时候九都街头都能见到祖国各地的游客在此一游。

    这几年九都市的经济在国企改制和旅游经济的带动下突飞猛进,市政fǔhua起钱来不再束手缚脚,最近正商讨在滨河区搬迁完毕的厂矿旧址上改建商业文化设施,准备把这里打造成下一个西城区,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相对鼓起了普通市民的腰包,九都的消费水平已经快赶上省会商城了。增长的财富必然带来周边商品的聚集,九都的关庙区已经成为是辐sh周边几省的商品批中心,而群星坊也就成了中原省公认的中高档消费之地。

    今年正赶上第一个五一黄金周,第一次享受到长假休闲的人们纷纷提前出来大采购。加上连通中原等北部三省的高公路刚刚开通,周边许多省市的游客都提前来到九都这座近年声名鹊起的旅游城市观光,正好今天又是群星坊仿古一条街举办每月一次的民俗文化庙会,种种原因叠加才造成了今天星福百货如此拥挤的局面。

    杨星这才放下心来,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吩咐星福百货的经理,人越是多越容易出事,群星坊步行街实际上是一座拥有酒店、商场、娱乐设施的综合xng商业建筑,内部设施复杂,道路曲折,一定要注意保持人流运动的畅通,安全第一位,有危险要向当地警方求助。

    看着他事无巨细的安排安全警戒,一旁的范伟没心没肺的笑起来,“想当年哥几个只能站在百货大楼橱窗外看着里面的商品咽口水,哪想到如今能拥有一座百货大楼?我们几个跟你真选对人了,查五哥现在居然还是这家百货公司的总部董事,当时说出来谁信啊。前不久我们招商办邀请他为关庙区他家的批市场改建提建议,毕竟他当年是地头蛇,结果人家吐出的洋单词连我都没听懂,这加拿大富商装得把我手下都给唬住了。”

    杨星敲打一下他道,“你声音小点,这座大楼老实说你也有份,你现在眼馋五哥的身家了,怎么羡慕人家财,你想辞职不干了?”范伟连忙摇头拒绝。杨星当初家时承诺分给他和张胜利一些股份,几年下来,张胜利那份已经变成了纳斯达克股市上的滚滚财富。而范伟虽然仕途通畅暂时用不到这些股份,但杨星坚持替他保管,放在基金会升值。现在这些中星国际原始股分的价值也是个天文数字了,范伟也算是隐形的千万富豪了。

    查国强已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九都最近想对关庙区的批中心改建升级,作为星海商贸集团的董事,他自然成了九都竭力争取的‘海外华侨“,难怪范伟会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范伟在杨星面前自然没有什么官架子,搂着他的肩膀低声商量:“听说你当年为博美人一笑把这整座百货大楼清空了让她们随便采购,我最近看上了一个nv孩子,你能不能帮兄弟一把,也来这么一手这?”杨星眉mo一挑似笑非笑的问他:“你老实jiao代,想追哪个nv孩子要这么大手笔,我要替你把好关,别是个拜金nv,我让祝经理给你看看他们这里一天的零售额,只要你能保证补上,我就同意你这么干”

    范伟听得分外ru痛,只看这楼上楼下的人流,他初步估计这一天销售额至少五六百万元,这封楼一天,他的身家就要缩水一半,他如何肯干。只好涎着脸对杨星软磨硬泡,但就是不肯松口告诉杨星他新欢的身份。

    杨星也觉得奇怪,他这几位老友都是心huahua,张胜利左楼右抱尽享齐人之福,范伟因为吃公家饭,不能在男nv问题上太招摇,但也有几个红颜知己,他也不瞒着杨星,但看来这位nv友的身份不简单,否则他何必遮遮掩掩?

    名震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少年得志

    第四百五十七章少年得志

    杨星再三追问范伟都不松口,他也只有作罢,反正有的是机会让范伟jiao代。问清整个群星坊内人cho涌动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布置后,杨星可没勇气再去“亲密无间”进行参观了,只好和赶来聆听他指示的群星坊大小领导亲切握手勉励一番,最后摆出亲民模样挥手致意完就赶快乘坐电梯离开了商场。

    范伟在一旁偷笑杨星现在已经很有领导风范吗,刚才再喊几句“同志们辛苦了”之类的口号活脱脱就是一副领导视察基层图。杨星出奇的没有反驳他的话,只觉得脸上有些烫。范伟的调侃倒是提醒了他,他一向不喜欢和基层员工jiao流,除了他事务繁忙外,也有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重生者,远比同时代的人物有远见的缘故。这些年他收购了大量的企业,目前手下员工近1o万人,但今天他和群星坊的这些管理者jiao谈时才现他对其中大部分面孔都感到陌生,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

    他坐在那辆商务车上就一直检讨自己是否太过关注公司业绩而忽略了一起创造财富的员工,对于绝大部分管理者来说,一个企业最珍贵的永远不是纸面财富,而是组成企业核心那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一路走来太顺利了,有些少年得志便猖狂,忽略了企业的核心资产,他需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弥补。

    他jīng神不集中,对于范伟滔滔不绝介绍阚东田大费心力推动的政绩工程,九都旧城改造项目的关注就不是很上心。倒是范伟并不因为他神情恍惚而懈怠,毕竟这个旧城改造计划最初是由他老妈于芬主持,也是他的官场领路人阚东田任内最得意的政绩之一,怎么也要吹嘘一番才成。

    当初阚东田是参观完新加坡城市风貌后产生对九都旧城进行改造计划的,又听取了杨星给的许多国外城市的经验之谈,并且改造中一直咨询了中原众多大学里城市规划方面专家的意见。最后的成果的确让九都市整体面貌有了改头换面的感觉。

    以九都主干道中州大道为轴心,主城区几条干道拓宽编织成网状,沿线建筑物进行统一外装修,形成新旧jiao织,汉唐风格为主题的城市外观。并对主城区多处心hua园和公路绿化带大力绿化,疏浚城市内部水系,打眼望去,颇有几分历史上盛唐时代“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的繁华景象,九都历史风韵尽显无疑。

    现在工程还只开了个头,但大致框架已然成型,现在正是net暖hua开时节,车子行进在八车道宽的中州大道上,只见沿线青砖碧瓦风格的仿古建筑错落其间,绿叶映衬着牡丹、芍yo、月季等娇huayn丽的hua瓣,彷如置身于一副中国古代工笔山水画卷之中。偶尔错身而过现代感十足的电动大客车,不但没有破坏眼前风景,反而让人有在古代和未来穿梭的新奇感觉,宛如游历在时间长河之上。

    这时杨星才从脑中构思的关于公司员工福利的言稿中chou离出来,他决定弥补自己的疏忽,会亲自承认关心员工不够,为了感谢员工的努力,公司将会推出一系列提高员工福利的计划。有了腹案他才能在范伟的介绍里,有些自豪的看着眼前的城市新貌。

    杨星当年坐在阚东田办公室里和他指点九都未来时,未尝不憧憬着有朝一日亲眼看见九都的成功。现在看着车窗外九都街景正一步步和他的设想逐渐重合,没有自得是不可能的。他当初那句“这是我的城市”的豪言正在变成现实,让一座城市的命运生如此巨大的,作为重生者这份成绩足以让他自傲。

    前世里他印象中十几年后的九都市依然充斥着五六十年代苏联风格的火柴盒建筑,千篇一律看起来和全国大部分工业城市没什么两样,毫无特s。但经过他的努力,九都经济这几年经济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九都原先的经济支柱工业企业顺利完成转制,高污染高?(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商海惊涛 http://www.xshubao22.com/4/40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