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铁匠铺 第 9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想象了一下这时候骠国战火纷飞的情况,杨大帝的心情很是舒畅。只能说这个家伙真的不是个好人啊。

    “小白,打开全息投影设备,连通电脑,将家园计划的地图调出来。”杨广开口道,手机中的智能管家应了一声。很快摆放在一边桌面上的电脑亮起,同时一边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装置射出几束色彩斑斓的光柱,在杨广面前组合成一个立体图案,是地球的立体模型图案,在海洋出有几个被单独圈了出来。

    只看杨广的动作,姚岚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直接说道,“最近还是没有发现更多的备选地。”

    杨广点点头,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实在是条件太多,哪怕地球却是很大,海洋很是广阔,符合那些要求的地方同样不多。能够发现几处已经很不容易了。

    家园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未来杨广连同强化人合成人的家园。嗯,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杨广未来要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正是他离开华夏之后的去处。

    家园计划开始的并不算多早,虽然几年前,杨广就对席雅父母等人提了以后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从而使得自己有几个女人为外人接受。但那时候只是个模糊的想法,他更多还是想着通过其他方式让世人接受。

    但随着后续各种事情的出现,杨广的想法渐渐改变,真正的有了建设一个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园的计划。

    时间虽然不长,但家园计划已经经过了几次改变。这完全是因为杨广的能力和实力变化的缘故。刚开始的家园计划,其实就是准备去抢地盘。不管面对国际社会的谴责还是干涉什么的,凭借着杨广的力量都可以摆平。尽管肯定被人鄙视,但杨大帝才不在乎那。这么多国家,有几个干净的。

    这个计划不是没有缺陷,既然要抢地盘,杨广自然想要个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地方。倒是对于矿产资源之类的并不怎么在乎,但就算如此,依然不好选择。首先好地方很多都被别人占据了,另外也是杨广要求高,环境气候不说,同时地盘还不能太小。之前他就对此发愁。

    如果是欺凌弱小,就算国际干涉,最终也无从阻拦。但如何涉及到各个大国或者同盟那就麻烦了很多。总不能为了抢地盘,直接和米国开战吧?!

    没等到确实选择好的时候。杨广发现自己又多出了一个选择。惊蛰实验室的某位实验员对珊瑚虫的研究让他发现,或许自己可以选择不抢,而是自行建设家园。和填海造陆有些类似。

    区别不过是通过特别的手段加强珊瑚虫的功效,直接在海中建立岛屿甚至大陆。尽管当时的实验,珊瑚虫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毕竟杨大帝可不希望一个家园需要个几百年,甚至几十年他都受不了。

    但他依然在这个实验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这方面技术可以提升。同时那时候杨广知道自己马上面临蜕变升级,蜕变升级后,铁匠铺的能力可以让这个技术再度突飞猛进。

    事实就是如此。升级之后,杨广在这个实验上加以干涉,使得这个技术提升到了令他满意的地步。从而家园计划变更为自行建设。但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

    看似通过这种技术,杨广可以任意在公海上选择地址。但事实并不是那样。海洋的深度不同,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自然不同。另外考虑到环境气候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周边国家的反应,避免领海专属经济区的交集等等。这样一来选择就少了很多。这其中最令人在意的还是选择位置的海洋深度问题。

    原本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考虑,比如海底是否有火山,比如说地下水之类的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杨广的装备能力解决,所以都被放到了一边。

    杨广手指在投影地球仪上拨动,地球仪随着转动。哪怕是投影装置,只凭手指的触感已经足以感应。不需要特意准备传感器。

    姚岚看着杨广迟疑的样子,不由问道,“珊瑚虫技术的耗费到底多大?让你这么难为?”(未完待续。。)

    三四四。 蓬莱?

    “很大,非常大。只是珊瑚虫也就罢了。通过强化和合成已经达到了需求。但是想要让珊瑚虫迅速成长分裂凝固,却需要高标号营养药剂。你想一想吧,我希望地盘足够大,到时候就相当于往海里倒营养液,你觉得需要多少?”杨广回过头看着姚岚,面带苦笑的说道,

    “之前我就算了算。如果不考虑深度关系,或者采用公海上的平均深度。需要的高标号营养液,把咱们现在储存的玉石原料钻石原料等等全部用完,估计都还不够。”

    姚岚愕然,之前知道花费大,却没想到花费这么大。如今灵仙集团储备的玉石钻石宝石原料有多少,她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只从以前偶尔看过的资料中,就知道这些原料价值绝对是天文数字。

    要知道这些年,尽管在外界,三尺矿业似乎没有多少存在感,但那是闷声大发财。其中三尺矿业近乎一般精力都投入了给杨广准备能量原料的开采中。凭借着探测眼镜能力,收获公布出去绝对令人惊悚。

    除了给灵宝提供原料之外,其他的钻石玉石之类的能量来源原料可都储存了起来。

    其实这些原料不能吃不能喝的,而且很多都还有着足够的矿产地。但是大范围大量的进口,让人怀疑不说。关键是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姚岚知道杨广已经不想继续等待下去了。

    “还是选择这里吧。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姚岚想了想,走上前,点住了地球仪的一处。

    杨广看了过去,姚岚指的位置在印度洋,位于澳洲和非洲之间,嗯。某种程度上以澳洲为中心的话,这个位置和纽西兰近乎对称。在这片区域海洋深度一般,更有大片的礁石。绝对是航海的噩梦区域。

    但对于杨广的建设却是可以节约许多的耗费。

    “虽然调查资料中,这片区域除了海水中漩涡多之外,有些季节气候恶劣。但我想这些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是吧?且不说形成陆地之后。气候肯定受到影响,就算依然恶劣,但通过装备就可以改善。我想不管选择任何地点。你都会通过能力对气候环境进行干涉的,不是吗?”姚岚看着杨广说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觉得那边是南半球,因为时间季节的差异感觉有些别扭。但这些总能适应。另外你觉得在南半球就有些脱离世界中心的意思,因为强国大国都在北半球。但这个更不是问题,说到底,只要足够强大。你在哪里,那里就是世界中心。

    相比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印度洋中进行建设,前期建设不至于招来太多不必要的干涉。以后发展中,同样不必顾忌周边环境。而且说到底,我们需要一个家园,但未必以后一直就是一个家园。

    如今的你就能施展这种如同传说中仙人造物的手段,以后随着你的变强。我们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

    杨广听着姚岚的讲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确实自己考虑的太多了。其实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只要环境气候好,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能生活的很好。类似澳洲和纽西兰都是数得着的宜居之地。

    至于是不是离华夏远了,以如今的交通方式,也说不上多远。至于离开北半球又不是没办法掺和世界形势了。以后感觉不爽,再换地方就是了。米国不久全世界各地都有基地吗?以后自己也可以朝着那些方向发展啊。

    相比其他地方,印度洋这个选择或许是最好的。耗费低,拓展空间大。

    “就这里吧。前期的各项准备计划都已经做好了吗?”杨广点点头,随即问道。

    “计划都已经完成。不过很多时候都要看后续发展,如今除了实验室方面各种原料的准备,至于剩下的计划已经做好。飞舟公司控制的货轮到时候可以随时抽调出来。至于其他倒不是什么大麻烦。关于家园到时候的土壤植物和生物圈构成。实验室的专家都做好了准备。”姚岚想了想说道。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想一想就觉得事务繁多。”姚岚忽然笑着感叹道,

    “是啊。”杨广点头。这方面确实很麻烦,比起抢地盘来差得多。当今世界哪一片大陆不是花费了无数年形成的。这不简单是土地的问题。好吧,事实上土地都是个麻烦,土壤的形成同样需要时间。

    而通过珊瑚虫建设的岛屿刚开始的情况就如同无数荒岛一样,并不是不能居住,但如果想要作为大量人口宜居的所在,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改造了。特别是这个岛屿相当巨大,犹如一片大陆的时候,工程量更是会令人疯狂。土壤植被微生物动物等等,都需要调配。

    这也就是杨广有着金大腿,不然的话,他还真不敢采用这个方法。通过铁匠铺的能力,这些麻烦的事情对杨广就变得简单了很多。他的很多装备都可以发挥出作用来。之所以依然要做准备,不过是个掩饰罢了。

    同时确实需要从外界引进一些物种和土壤微生物等等。

    除了感觉繁琐之外,还让人心中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的壮举真的如同传说中的神灵神仙的手段一般。而且建设的是自己的家园,让人充满了动力。

    “我想好了,咱们的家园暂且就叫蓬莱吧!蓬莱仙岛,是不是不错?”杨广看着投影地球仪,忽然开口道。

    “呵呵,你感觉好就行了。不过没什么创意啊。”姚岚嘴角勾了勾,很不给面子的说道。

    “呃,你应该知道,文采这种事情其实和智商没有任何联系。我就算再怎么智商高,在这方面都不能保证可以出类拔萃啊。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感觉很不错。”杨广丝毫不受打击,洋洋得意道。

    姚岚看着杨广那边自得其乐,心中好笑,之前这个家伙可还在迟疑到底在哪里建设那。不过想到被杨广命名为蓬莱的未来家园,她同样有些激动,开口道:“恐怕世界上没有比咱们的家园建设更烧钱的工程了。”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中东那帮子土豪再怎么烧钱都比不上凭空建设一个岛屿和国家啊。

    要知道杨广对蓬莱面积的设想,最低都要二十万平方公里起步,最大能多大,还要看到时候的情况了。这是近乎纽西兰的面积,甚至可能追上东瀛的面积甚至更大。

    这么大的区域,不说准备土壤动植物之类的事情,只是建设各类设施,比如说道路水电房屋等等,需要的花费都让人眼晕。那是最少上千亿美元的投入,甚至都让人看不到上限是多少。

    想着都不能确定的花费,杨广眉毛挑了挑,“这一下子立刻就显得穷了。还需要继续努力搜刮啊,谁知道到时候需要花费多少。好在有很多花费都可以通过能力直接抵消。”

    只从杨广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家伙的家底有多么的丰厚。尽管他日常开销很大,这个日常开销不是杨广生活多么的奢靡,而是用于平价医院以及仁心慈善基金的投入极大。同时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消耗更是巨大。

    但他的收入同样很高,哪怕和外国民众闹得很不愉快,影响了生意。但诸多别人无法拒绝的产品,诸如超级电池和药物都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何况在国内灵仙集团的产品很受欢迎。

    而这几个月来,灵书软件公司的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管家同样带来了大笔的现金收入。国内不说,国外原本对于灵仙集团极为抵制,但因为这几个月,类似苹果微软等公司根本无法拿出对抗的产品来。还是有大量贪新鲜和方便的人购买了灵书软件。只是这方面,就给灵仙集团带来了上千亿美元的收入。

    所以杨广才有底气进行自己家园的建设。

    “盘古在股市表现的怎么样?”杨广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看着姚岚问道。盘古就是杨广强化出来的最强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少许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味道。

    “效果不错,如今在全球各个股市中,每天都能带来大量的收入,尽管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失误。但并不是盘古的错误,而是网络延迟或者当地交易所出现了一些问题。”

    姚岚说起这个,不由微微眯起眼睛。显得心情格外愉快。

    “最近两个月来,已经有很多基金感觉到不对劲了。但盘古建立的大量分账户起到了巨大作用,直接在全球各地迅速流通转换,那些想要追查的人都被绕晕了。不得不说,盘古太给力了。”

    “这样就好,股市这种东西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喜欢,尽管确实起到了刺激经济乃至监管的效果。但给我的感觉总有种透支未来的味道。通过类似股市期货市场,西方那些资本家可是变着花样剥削着全世界啊。”

    杨广很有老古董风范的说道,对于经济学他已经学了很多。之所以对股市不喜,不是说他不清楚股市相关的效果。正因为清楚才不喜欢。他始终觉得类似经济危机之类的事情,有很多都是因为股市期货市场之类行为导致的。正因为透支未来才会出现波动。当然,他的想法太消极了一些。

    不管他自己的想法如何,既然如今人们都已经适应了股市,他也没有必要改变。(未完待续。。)

    三四五。 卫星

    至于盘古在股市的行动,倒不是让盘古这个人工智能去炒股,说起来就是一种见缝插针的行为。比如说股市上某些股票要涨,后续人们会纷纷出手购买。但这需要花费时间。而盘古通过人工智能的优势,可以抢在别人之前购买。股票下跌的情况类似,盘古可以抢在别人之前出手。

    就这样简单的一来一去,并不操作行情,通过一支支有所波动的股票,涓滴成流。以全球各大股票市场的交易量,这样的操作方式甚至可以保证稳赚不赔。

    这可不是杨广的首创,很久之前就有人有过这方面的设想,甚至一些操盘手赚钱的方式就是通过类似的方式。但盘古是人工智能,他同时的操作量和速度绝对不是别人能够比拟的。所以姚岚说,这两个月来那些基金和机构发展不对,绝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些家伙就靠在证卷市场赚钱,莫名其妙的大笔利润被别人拿走,自然不忿了。但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除非关闭交易市场,另外监督盘古操作的账户?别开玩笑了,谁知道盘古如今操作着多少账户。

    杨大帝不知道别人是否能够想出合适的办法应对,等到对方拿出办法再说吧。反正他可是很享受通过盘古如同吸血虫一样吸附在全球各大证卷交易市场上吸血的滋味。

    嗯,就算是杨大帝给世界做出了那么多‘贡献’的补偿吧!杨大帝如是想着。

    又在冰城停留了两天,随后留下助理保镖,许丽她们三个同样留了下来,准备陪着各自父母好好在北方各地转一转。杨广独自离开,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父母长辈都是很理解支持。

    杨广直接前往了海。南天宁湾,关于卫星的研发将在这里进行。而给张云辉准备的各种装备已经通过其他方式送了过去。如今果敢同盟军那边很是热闹。将政府军打的狼狈不堪,大片土地被张云辉占据。

    因为合成人中有着足够的人才,对于土地的掌握也不需要担心。至于民众,虽然对于果敢同盟军很多骠国民众不喜,但这个国家的民众还是很识时务的,特别是在张云辉展示了严刑酷法之后。

    关于骠国的战争其实在国际上并没有引发多大的风浪。国内虽然有所报道,却根本没有多少人在意。骠国发生战争已经不算是新闻。而且一个小国家如何,其实别人并不在意。而且对于华人,果敢同盟军不说厚待,却加以保护,更没有什么新闻了。就算国际方面,看似舆论压制,但民众同样没有多少在乎的。

    说到底,骠国距离大部分民众太远了。除了闲的蛋疼的人,谁会理会啊。

    倒是米国政府还有联合国方面倒是极为积极,这也是骠国政府在联合国不住呼唤帮助的关系。

    杨广并没有理会这些事情,这时候的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卫星和火箭的研发上。罗斯国米国乃至东瀛等国的火箭和卫星技术,通过探测眼镜,杨广已经可以通过合成能力直接复制出来。他所谓的研发,不过是将某些重要的部件进行强化,同时加载一些特别的部件。比如说可以加载一些装备增强功能。

    将装备的能力加载在卫星上。这是个不错的创意,可以极大的提升功能。这方面杨广之前就已经进行探索实验。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将铁匠铺的魔幻能力和科技结合起来。

    除了对卫星和火箭的研发外,杨广就在准备高标号的营养液,准备用来他的蓬莱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蓬莱建设,灵仙集团特意派人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惊蛰实验室的名义进行了一项报备。表明惊蛰实验室会在公海上进行一些实验,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其实这样的行动很有多此一举的感觉,那么多实验室在公海上实验根本没有报备的想法。甚至联合国关于海洋关于公海的法律很多就是扯淡。要说联合国有多大的权利完全就是笑话。

    别的不说,联合国的海洋公约,米国连参加都没有参加。就算是参加的国家有几个会遵守?!类似一些什么有能力开发海洋资源的国家在一定年限之后。有义务将技术教导给其他国家。这样的条约傻子才会遵守那。

    有能力开发海洋资源的,都是闷声发大财。联合国同样没辙。这方面的翘楚就是米国和东瀛。号称自由民主希望的米国根本不参加这个公约,表明这是对自由对科技发展的阻扰。

    杨广之所以多此一举,不过是利用联合国的名义,提前确定归属权。不说有用没用,反正又不费什么事儿。

    而且说道归属权,其实在这方面的法律乱得一塌糊涂。杨广只是简单看了看就烦了。丢在一边不再理会。

    去联合国那边报备了一下,倒是导致了一个问题。因为灵仙集团的关注度太高,哪怕这并不是多么起眼的事情,依然很快被各国了解,同时媒体也得到了消息。于是各种各样的采访要求再次让灵仙集团的电话线路和邮箱爆掉了。哪怕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但涉及到了惊蛰实验室,那么绝大多数人都很好奇那。

    这方面灵仙集团的发言人只表明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于是人们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杨广过年后这两个月就在中海和海。南来来回回,主要是不想多折腾。如今特意改造的两艘科考船就在中海港口,杨广在中海积蓄高标号营养液就免得多折腾了。

    因为前期的准备已经完成,在杨广准备了足够的高标号营养液后,这支蓬莱建设船队就出发了。除了科学家研究人员之后,还有专门持有武器的护卫团队。在这支船队后面可是跟上了不少媒体的船只,显然一些媒体准备追踪报道。这方面没办法阻止,也没有必要阻止。

    蓬莱的建设不可能瞒得住别人,毕竟又没有瞎子。反正早晚被人知道。让他们看到过程也什么。媒体们追踪报道,好吧,航海路上也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但很多人都习惯了每天扫一眼,准备看看久仰大名的惊蛰实验室第一次公开实验,到底是要做什么。如今全世界对于惊蛰实验室的好奇心似乎都爆发了。

    就在船队前往印度洋的时候,杨广完整了火箭和卫星的‘研发’,伪装一番后,杨广前往了骠国。这时候的果敢同盟军势如破竹,已经占据了骠国三分之一还多的土地。骠国政府军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好在来自米国的大笔援助已经开始到来,金钱不说,各种军事装备和军事观察团指导团才是骠国最为期盼的。同时更让骠国在意的还是米国后续还会有的支持,甚至米国都开始准备赤膊上阵拉偏架了。

    因为罗斯国和华夏拖后腿,米国准备成立联合国维和部队干涉骠国的想法破灭,但米国人家直接拉着自己的一票小弟做起了准备。这时候张云辉的想法,就在是米国干涉之前,尽可能的多占据地盘。

    在骠国,杨广停留了不到半个月时间。短短十几天,果敢同盟军再次脱胎换骨。杨大帝差不多一天都没有闲着,乘坐直升机在果敢同盟军占据的地盘上转来转去。直接通过各种能力建设合适的场所布置各种军事设备。

    等杨广回到中海之后,蓬莱建设船队在澳洲修整之后,已经接近了预定地点。之所以到了现在还是特意等待合适的天气。

    等蓬莱建设船队到达预定地点之后,诸多媒体振奋了一下精神,实验终于要开始了。首先媒体们将关于这片海域的情况播报了出去。这片噩梦海域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因为遍布礁石的关系,潜流旋涡密布,曾经可是吞噬了不少的船只。

    科考船上几艘直升机在附近海域飞行,不时留下一些标记。另外船上专门有人警告了诸多跟来的媒体一番,是让他们注意安全,如果不按照实验室的提示,擅自行动的话,出现危险概不负责。

    对于实验室人员的警告,媒体众人显然在意的不多,他们更在意的还是实验内容到底是什么,不少人直接询问那位研究员,可惜研究员根本没有告诉他们的意思。他们只能自己猜测了。

    通过直升机划分区域的行动猜测,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的捡取直升机投入海中的浮标。这个举动毫无疑问被严重警告,甚至遭到驱逐。这还不算完,他所属的媒体乃至他本人都将被送上法庭。通过这个教训,这些媒体们顿时老实了许多。

    还有不少附近国家的闲人,比如说澳洲那边的人员乘坐游艇来这边看新鲜。甚至还有军舰接近这片区域,军舰所属的国家有的是米国,甚至还有华夏方面的军舰。可见惊蛰实验室的实验吸引力。

    甚至天空中都不知道有几颗卫星瞄准了这片区域。就在这样另类的万众瞩目下,所谓的实验,实际上的蓬莱建设就要开始了。(未完待续。。)

    三四六。 神迹

    天气有些阴沉,不过风浪不高。

    这次蓬莱建设的负责人林康询问了一下实验室派来的负责人的意见。随后吩咐行动。科考船内携带的几台潜水机器人携带着一些被特别包裹起来的箱子被放入海水中。

    周围媒体都看得出来,潜水机器人是将那些有些奇怪的箱子放入海底。只不过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随着潜水机器人上上下下,科考船开始移动,花费了大概五天时间,才算是将诸多的箱子错落安放在这片海域的海底。

    媒体们这时候都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从科考船到达这边海域,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除了因为天气关系和补充物资回了一趟澳洲外,其余时间,就看着科考船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偏偏还不知道准备到底是什么。

    这一天,得到科考船通知,为了安全考虑,需要退出一段距离,媒体们顿时精神一震。看到科考船已经开始退后,诸多媒体都是同样的动作。且不说他们同样担心危险,而且也担心影响实验被驱逐啊。

    “开始吧,我这边可以看得到。”林康通过卫星电话联系杨广的时候,杨广说道。

    他这里确实看得到,科考船上有着卫星信号发射器,通过摄像机可以将眼前的状况传递回去。虽然不是自己的卫星,但这又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情况。而且不算杨广这边自己的准备,周围的一些媒体同样进行着拍摄。

    只不过因为根本不清楚实验的流程,倒是没有人特意安排直播罢了。

    “周教授,可以开始了。”林康收线之后,对实验室拍来的负责人说道。

    周教授点点头,直接通过计算机输入密码。随后点击了布放在海底的那些特制材料箱的遥控启动。做完这些后,周教授注意着屏幕上的显示,看着上万个箱子一一回馈信号,全部启动之后,松了口气。

    完成这个动作后,周教授同样走到了舷窗边。拿起望远镜看着远方。

    海面上依然一片寂静,周围媒体原本还很期待的望着前方,但是等了半响之后,还没有任何反应,不少人不由抱怨起来。偶尔出海工作顺便可以当成游玩,但时间长了,滋味可是不怎么好受,又不能在这边钓鱼什么的。

    就在这些人的碎碎念中,忽然有人感觉不对。周围海域似乎变得躁动起来。

    “不对,海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有人惊叫道,这时候海面的浪头变得高了很多,并且很是杂乱,让周围船只都跟着摇晃不定。特别是远处那片实验的海域,海面就如同沸腾一般,又仿佛海底有无数怪兽涌动。

    “这,这是什么声音?”有人扶住栏杆。哆哆嗦嗦的问道,这时候远处确实传来一阵沉闷并且细碎的声音。

    没有人能够回答。很多人脸色都有些发白,抓住身边的固定物,疑惑乃至惊恐的望着周边。

    这动静持续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因为一直没有其他的情况发生,人们倒是渐渐冷静下来。这时候他们就注意到科考船上的几艘直升机腾空而起,朝着实验海域飞去,进入那片海域后。几艘直升机中,有的开始抛洒一些粉末状的东西,还有的则是跟在后面,朝着海面喷洒如同药液似得液体。

    这自然是特意改造出来的珊瑚虫和高标号营养液了。之前海底那些特殊材料箱中同样是这些东西。因为珊瑚虫以及配套的营养液都是特别制作。不需要担心这种新型的珊瑚虫会影响改变生态环境平衡。至于高标号营养液是根据新型珊瑚虫特意的配套药剂,同样不会对其他物种发挥作用。

    之所以之前准备特殊材料箱。是为了未来的蓬莱岛根基稳固,起码不能让海底部分还有着明显的空隙。

    “哦,mygod!”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就看到远处海面水花迸溅,海面下犹如一头巨兽冲出海面。

    人们纷纷看去,不少摄影师手忙脚乱的瞄准那边拍摄,充分的表现出了强大的职业操守。很快人们的神情纷纷变得扭曲而震撼。刚开出冲出海面的‘巨兽’就如同发出了集结令,随后接二连三的巨兽开始冲出海面。

    又仿佛一头巨鲸从海底升起,巨大的脊背渐渐显露,就仿佛一个岛屿浮现。

    这时候的海面已经变得极为躁动,因为远处海域的变化,海浪越发密集高涨,一些小型船只已经渐渐撑不住了,不得不朝着远处退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片片怪异的陆地在海域中浮现,人们渐渐已经有些麻木了。

    “惊蛰实验室这到底是什么实验啊?新型的填海造陆吗?”诸多媒体人员互相交流着,知道没有危险之后,他们再次振奋起来。不只是这些媒体人员们在谈论,有的媒体将图片发回去之后,被放到了网上,诸多的网友同样在谈论着,类似的事情,各国政府同样在做。人们都在猜测这到底是什么实验,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到了晚上的时候,远处海域形成巨大岛屿已经一眼望不到边。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科考船上再次派出了人员对周围的媒体乃至游客发出了通告,算是变相证实了某些人的猜测,通告的内容很简单,首先这片岛屿是属于杨广的私人领地,外人不得擅自进入,否则被护卫队员击毙的话,后果自负。同时实验还没有结束,如果擅自接近,遇到危险,同样后果自负。

    除了这些警告之后,也表示随后会邀请媒体人员亲自前往采访。到时候可以集中回答媒体的问题云云。

    虽然再三警告,显然有人不信邪。或者说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乃至在上级命令下,趁着夜晚偷偷开始了行动。有的倒霉鬼因为不熟悉忽然变化的海况,直接翻船。还有的人更加倒霉被急剧分裂扩张的珊瑚虫包围卷入,想一想被迅速凝结的水泥包裹是什么下场。就可以揣测这个人的结局了。

    同样有人成功的到了岛屿上,并且进行了取样。这方面尽管科考船进行了警告,但一天时间形成了这么大的区域,就算想要巡视都没有办法控制的过来。更何况科考船方面根本没有派人巡视。

    “该死,太可怕了。你们不知道,我亲眼看到洛杉矶时报的泰瑞他们两个的小船突然被一片怪东西包裹。之后就看不到了。那片区域已经变成了你们眼前的东西。我差点想要跑回来。到了岛上都有些腿软,生怕这个岛屿突然变成一个活的怪物。真他麻的,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这样的生长速度太可怕了。”

    一个金发中年人在游艇上包裹着毯子,脸色苍白身体颤抖着说道。

    “有的地方还有些松软酥脆,但有的地方已经变得极为坚硬,根本取不下来。”

    除了这位金发中年人之外,显然还有两个同样参加了行动,他们这时候都包裹着毯子,这个时期南半球夜晚的海水绝对说不上温柔。

    这支队伍是属于华盛顿邮报的人员。为首的负责人将样品小心的放入小箱子中。这可是之前米国方面特意交代下来的任务。要不然他们不至于如此冒险。等到天亮,他就要派人送出去,估计军舰就在等待着那。

    “这东西似乎是珊瑚礁,虽然和寻常珊瑚礁有着很大区别,但感觉类似。倒是很漂亮。”这时候一位女记者捏着一小块样品开口道,她手中的样品确实漂亮,是很明媚的红色。这时候她惊咦一声,众人同时看去。都注意到了情况。这块样品的颜色正在迅速变化着,从明媚的红色渐渐变暗。不过十几分钟就变成了灰褐色。

    “这,这已经变成石头了。”女记者说着拿锤子示范性的敲了敲,之前还可以轻松敲碎的样子却丝毫没有变化。

    “似乎真的是岩石。不过具体情况还是等样品带回去,在实验室仔细分析才能了解。”负责人说道。

    “哎,这个惊蛰实验室实在是太奇怪太诡异了。真是无法想象,不过一天时间。就在我们关注之下,一大片岛屿竟然从海面拔地而起。他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这种能力都可以和神话中的神灵比拟了吧?”有人叹道。

    “谁知道啊!听他们通告的话音,他们的实验很可能就是这种新型的填海造陆。真是无法想象,填海造陆竟然可以变得如此简单迅捷。对了,之前他们宣称这座岛屿是属于杨广的。这方面到底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普及的话,那岂不是杨广可以轻松的占据大半个世界?”有人疑惑道。

    “我对这些不了解。不过听说公海上出现岛屿,最先发现的人可以宣布自己的主权。但如今情况不同,这是他们刻意制造的,宣布属于杨广应该没有问题。”有人说道。

    “这样的手段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算真的很容易,全世界都不会允许杨广如此轻松扩张的。谁知道他到时候会做什么?而且以他和华夏的关系。如果在各处简单的建设一个个岛屿,岂不是可以封锁全世界?”

    “算了,这些事情和我们无关,我们再怎么想都没办法控制。还是等到之后再说吧,各国乃至民众肯定要求惊蛰实验室提供一个答案的。好了,大家去休息吧,明天看看能不能申请去岛屿上拍摄。”负责人开口道。

    不过这个晚上,众人是休息不好了。因为远处岛屿的浮起一直没有停息,这也就使得周边海域的海浪变得忽高忽低很不稳定,这样的情况想要睡好可不容易。

    除了周围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人睡不着。连这些媒体人员都猜得到如果这种手段可以大面积普及的意义,各国高层自然同样知道。少不得多加防备,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刺探着消息。

    另外众多看到这则新闻,看到诸多图片视频的网友们惊呼着,不少人都将这当成了神迹。哪怕它明显是人为制造的。(未完待续。。)

    三四七。 战略价值

    挂断电话,杨广捏了捏眉心。虽然早就预料到蓬莱建设开始之后,肯定会带来极大的轰动,同样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纷扰,但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让他有些不胜其烦。

    亲人朋友们或是疑惑或是恭喜询问的也就罢了。关键其他人,特别是某些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看似没有丝毫头脑其实极为阴险狡诈的人,对这类人杨广又是厌恶又是无奈。除此之外,难免还有诸多人士询问。

    尽管这些事情有些闹心,但整体来看,杨广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蓬莱建设已经开始,自己未来的家园渐渐成型,心里很是充实。哪怕看到任妍这位联络员到来,也没有让他心情改变多少。

    看着板着俏脸英气逼人的任妍,杨广笑了笑,一晃似乎认识她都有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来,尽管任妍出现在身边的时候并不多,但杨广清楚,任妍大部分时间就在杨广周围,准备着随时和他联络。

    “我知道你想问些什么,我就先简单的说一下吧。听完之后,你再说还有什么要问的。”杨广开口道,

    “这次的实验可以叫做新型的填海造陆,尽管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另外这种建设陆地的方式没有普及的能力,耗费相当巨大不说,同时有些必要元素非常稀缺,我是从陨石中采集到的,是否再次采集到还不知道。”

    这自然就是借口了。虽然耗费确实巨大,但对于某些国家而言,并不是不能承受。关键是杨大帝可不想给别人去做工人。而且尽管看似如今玉石钻石之类的能量来源原料很充裕,但整体上肯定是有数的。

    在没有进入宇宙并且找到新的来源之前,杨大帝不想涸泽而渔。为了他自己耗费一些也就罢了。为了别人还是免了。对于自己国家自然不同,但说到底华夏并没有那么缺少土地。

    之所以土地稀缺不过是某些情况刻意集中起来造成的。杨广提供的高产良种。再加上沙漠绿化技术,足以改变这一趋势。而且杨广这样的建设,不过是单纯的土地,根本没有任何资源。

    或许在某些战略要地,乃至因为某些目的。这样的建设显得很有价值。但以华夏的国策,似乎根本用不到这些。所以综合考虑了一下。面对着任妍这位高层和杨广之间的联络员,杨广才会这样答复。

    “实际上这次实验的主体就是珊瑚虫,这些特制的珊瑚虫对这种营养液反映强烈,会迅速的生长分裂凝结,从而形成陆地。选择那片区域,是因为那里遍布礁石,可以节约很多资源。这样建设的岛屿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后续改造,因为形成的就是岩石地面,同时地下没有任何的资源。”杨广继续道。

    想了想,他没有提及为何不选择华夏周边的事情。别的不说,在黄海乃至在南海似乎都有合适的地方。但问题是,在那边建设,建设出来之后,这陆地是属于谁的?这个理由不好对外说明。同样还有其他理由。

    本身华夏周边关系就有些紧张,如果杨广在周边建设,国家高层未必希望看到。因为很可能导致周边形式越发恶化。在这个韬光养晦已经形成习惯并且渐渐有了成果的时刻,这样的事情显然并不合适。

    这方面杨广不说。国家高层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

    “回头我可以提供一些样本给你,珊瑚虫还有营养液,你可以带回去让别人去测试一下。如果国家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些。不过并不会太多。因为现在大型实验还没有完成,对于建设多大的区域需要多少珊瑚虫和营养液现在我这边也没有准确的数据。不过想来足够建设一些岛屿了。”

    说到这里杨广笑了笑?(精彩小说推荐:

    ) ( 超级铁匠铺 http://www.xshubao22.com/4/408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