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收藏家 第 24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而且,她也知道这一次的拍卖品很可能就是日后方明交给自己的拍卖公司进行拍卖的东西之一,也就是说,这一次的拍卖其实是为了自己的。

    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经过拍卖的东西一旦重新拿出来拍卖,而且是用一个新的的高价进行拍卖的话,那马上就会形成对比,配合宣传和火烤活人炒作,一定是会让自己的公司一炮而红的:

    这些在世界是最有名的拍卖会上以一个低格拍卖下来的东西其实是真正的好东西,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自己的公司那可是有着足够的眼光——对于参与拍卖公司拍卖艺术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是真的,现在自己的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名气自然也就飞升起来。

    这事情对于陆瑶来说意义再怎么样形容也是不过分的,也正是因为这样

    她才如此的重视,盘算了一次又一次,保证一点问题也不会出。

    陆瑶花了很多的时间,直整个的计划已经没有死角之后,才算是停了下来。

    拿出手机来,陆瑶给方明打了一个电话,把事情的进展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又给邓丽打了电话,说自己需要钱,至于邓丽早就已经得到了方明的电话,所以马上就让陆瑶过去找她。

    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陆瑶马上就去的邓丽,从她的手上要了足够的钱——在考虑之后,她还是觉得从邓丽的手上拿钱会比较好处理一点。

    方明现在在什么地方?

    他现在正和安妮在逛着——如果周雅芳等人在的话,一定会狠狠地鄙视他的,因为他现在很明显的又当成了甩手的掌柜了,把所有的味正心亦平都扔给陆瑶处理,然后自己就去玩去了。

    是的,没有错,方明现在就是当成了甩手掌柜,在开出名单给陆之后,他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处理,想了半天之后干脆就和安妮出去逛街了。

    “这个……方明,你就这样什么事情也不用管了?”

    安妮一边走着,一边奇怪地看了一眼方明。

    “呵,接下来的事情就让陆瑶去处理就行了,拍卖这事情我可不是太熟悉。当然,我也不是一点也不管的,等到拍卖的那一天,我还是会去现场的。”

    方明知道安妮所说的是拍卖的事情,不过这事情现在自己暂时确实是没有什么要去做的。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他是从来也不会去做的,至于拍卖的那一天到现场,其实是当“火力侦察点”去的——如果有人真的是认出自己来了,那自己只要一出手竞拍,肯定就会有人跳出来的,而且,那两个岛国的人,他还想教训对方一顿的呢。一

    第1028章安妮找到的地方

    “好吧,你这样说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对了,方明,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安妮对于方明和陆瑶的计划不是太清楚,她也不会问太多,在确定了方明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之后她就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去哪一个地方玩了。

    “这个……我对这里可是不太熟悉,你作主。”

    对于方明来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他自然不知道去哪里去玩,所以很干脆地就把拿主意的事情交给了安妮。

    安妮想了想,说:“好吧,那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吧,我想你应该是会喜欢那个地方的。”

    “好!没有问题。”

    一个小时之后,当方明看着眼前的一些建筑的时候,他有一点愣住了,在他看来安妮选的地方应该是去那些名牌店如包包、时装等的地方逛一下,但是现在自己身处的可不是这样的地方。

    相反,他看到很多熟悉的店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国内一般。

    “这个……这是什么地方?”

    方明有一点傻住了。

    “这个地方,应该就是所谓的古董店?你不是收藏这一行的么?我突然之间想起这里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所以就带你来看看了,你们不是有什么捡漏的说法的么?我们就去逛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够捡个漏什么的。

    安妮看向方明,脸上露出一丝诡计得逞的表情。

    “好吧,看来我得露一手才行的了。”

    方明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他知道这是安妮担心自己无聊,所以才带自己来这里。

    “走!我们去看看!”

    方明拉着安妮的手就大步往前走去,这样的地方对于方明来说就像是鱼儿和水一般,实在是太自在了一点。

    安妮带方明来的这个地方,确实就是一个古董街,虽然说小街不大,也就两百米左右的,但两边都是店铺,每一间的店面也不大,就是三十平方左右,最大的也没有超过一百平米,但是,只要是走进去,马上就发现那里面的所有一切和国内是一模一样。那一直顶到天花的货架,还有那上面摆得满满的都是各式各样的瓷器、青铜等的古董……这味道实在是太熟悉了一点。

    “这样的地方,多么?”

    方明一边随手拿起货架上的一只杯子看了一眼,一边对安妮说。

    摇了摇头,安妮说:”不太清楚,这个地方我也是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在无意之中路过的时候发现的,那个时候我也没有进来看,刚才突然之间想起来了,所以就和你来了。”

    方明这才想起来安妮自己是没有在玩收藏,就算是有收藏,那估计也只是油画之类,现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卖的可都是华夏传统的古董,她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已经算是不错了,很可能还知道有别的地方。

    “这里的东西怎么样?”

    安妮发现方明拿起来一件看一下就又放下,然后又拿起另外一件,不由得好奇起来了,连忙压低着声音问了起来。

    “一般的吧,有一些是真的,但是,大部分是假的。”

    对于方明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能够瞒得住他的。现在正在的这个店子,应该说还是有一些真的东西的,但是,价值却是不高,现在的他已经看不上这样的级别的东西了,所以就算是发现了,也只是看看,并没有出手的意思。

    不过,出国这样久了,能够在一个异国他乡的地方找到如此的有熟悉的味道的地方,还是让他的心情非常的好。至于有假的东西?这在古董的这个行业,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相反,如果说这架子上的东西全是真的,那才怪了呢。

    “哦?有没有你们所说的漏?”

    安妮好奇心很显然是大发作,又追问了起来。

    摇了摇头,方明说:“没有,至少这间店里是没有的。”

    方明看了一会之后,就发现这个店有一个特点,就是那些真的东西,开的价格都是非常的接近市场的价格,就算是假的,价格也开得不低,这证明这一家店的老板其实眼光是非常的独到的,要想从他的手里捡漏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这是一个老手。

    方明马上就得出了结论。

    这样的店,对于试图捡漏的人来说那绝对是“恶梦”一般的存在,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方明现在的心态早就已经不是那种特意去寻找所谓的捡漏的阶段,因此他倒是不急不燥地看着货架上的东西,对于他来说能够在国外看到这样的店子,确实已经满足了。

    李华坐在柜台后,看着一本书,他在国外开店已经三十年了,打小就在一个玩古董收藏的家庭长大,自然而然地就培养出对古董的兴趣。长大之后,特别是从剑桥的考古系毕业之后,虽然因为成绩非常的好可以留在学校里任教,但是他却放弃了,转而开了一家小的古董店,而且一开就是三十年。

    对于从小就不愁吃穿的他来说,玩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长时间和专注,都是成功的关键,李华就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更加不用说他自己家族就有人玩收藏的,所以,在国外的这个圈子里,他也是小有名气的,特别是从十年前开始就更加是如此的了。

    当然,在国外玩收藏,其实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毕竟这里的“群众基础”并没有那样的厚实,是属于小众之中的小众。

    其实很多时候古董店里并不是太热闹,不过,李华也不是太在意,毕竟古董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子的,要的并不是热闹,而是在圈子里的口碑,在这方面,他还是非常的自豪的,所以其实这些年下来钱也不少赚,丰衣足食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今天,李华和平时那样,打开店门之后,就给自己泡了茶,然后又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方明和安妮进来的时候李华看到了,但他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又继续看起书来——在他看来方明和安妮其实就是偶然路过,然后好奇才进来看一下的,一会之后就会走了,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古董其实是一件远离生活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更加是如此了。

    店里不时是会出现样的人的,所以其实李华一点也不在意。

    但是,让他惊讶的是,很快李华就发现这两个年轻人在自己的店里呆的时间有一点久——正常的情况之下跑进自己的店里能够呆上半个小时的都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了,可是他们已经呆了超过一个小时了。

    好奇之下,李华马上就打量起方明和安妮来,安妮的就不用说了,真正的大美女一个,那长相和气质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不过,他已经过了对美女很“欣赏”的年纪,因此,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方明的身上。

    很快,他就发现方明的不一样:怎么看也觉得象是自己的同行。

    有了这样的一个念头之后,李华就再也坐不住了,他马上就站了起来直到方明的面前,说:“您好,我是这家店的老板,我姓李,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古董?”

    方明打量了一下李华,发现是一个穿着相当普通衣服但是精气神地阳非常好的一个人,马上就知道这一定是个高手了。

    “李老板,您好,我姓方。”

    “呵,方先生,不如,我们到那边去坐?”

    走近来一看,李华知道自己十有**是碰到同行了,马上就着不远处的茶桌发出了邀请。

    方明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一套在国内也是非常的常见,玩古董是一件不急不燥的事情,所以到了古董店里之后往往就是坐下来喝茶,慢慢地喝,慢慢地聊,聊到了位置了,东西也看好了,这买卖也就做成了。

    安妮没有说话,看到方明接受了邀请,她自然也就跟了过去。

    坐下来之后,方明看着冲茶的李华,脸上更加是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呵,看来方先生你的心情不错的啊。”

    李华把冲好的茶轻轻地放在了方明和安妮的面前。

    轻轻地点了点头,方明说:“这出门在外,看着这茶就觉得熟悉的啊,所以说,这心情自然也就是好的。”

    方明这是大实话,出来也已经有一定的时间,虽然说因为自己现在是不缺钱,吃得好住得好,但毕竟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感觉那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此时看到李华这泡茶的姿势,自然而然地就生出一丝亲切来。

    “是的,没有错。”

    李华一听方明这样说,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虽然打小就在这国外长大,也生活了几十年了,但是还是觉得不太熟悉……怎么说呢,不是说对于这里的环境觉得不熟悉,而是说,对这里没有多少的认同感,毕竟再怎么样说这里也不是我们祖宗生活的地方啊。”

    “是这个道理啊,不过,能够在这里都喝得到如此正宗的铁观音,确实是很难得的事情。”

    方明现在也早就已经是个品茶高手了,因此他一喝马上就喝出来了。

    “哈!”

    李华也笑了起来,“真的是没有想到方先生你如此的年轻,但看来也是一个好茶之人的啊。”一

    第1029章建盏

    “我喝得晚,但确实是喜欢,所以也就研究了一下。”

    茶之一道,博大精深,方明其实接触的时间真不是太长,虽然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说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敢吹大气,毕竟自己在这方面可没有什么异能。

    “对了,方先生,我看你好像和我是同行?”

    几杯茶之后,之前的陌生感自然就消失了,李华也就问出这个问题来,这其实就是他之前非常好奇的事情。

    “是的,没有错,我们确实是同行,不过我的店可是在国内,这一次出来就是来到处看看。”

    方明的回答非常的直爽,李华听了非常的高兴,说:“哦?既然是同行,那我最近正好得了一件东西,不知道能不能让方先生你也给掌掌眼?”

    “掌眼就不敢了,如果能够长长见识那我就太高兴了。”

    听到李华这样说,方明那是一点也不敢小视。古董店铺的水都很深,很多时候一间表面上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的店铺里却是会藏着天价的宝贝的。

    “呵,方先生,你太客气了,这样吧,你稍等一下,我进去把东西给拿出来。”

    李华说着站了起来往里走去。

    “方明,这是怎么回事?他应该是有好东西的,但是,为什么不摆出来?”

    安妮小声地对方明说,在她看来这事情有一点“不正常”,这开店做生意,如果有好的东西那不是应该摆出来的么?这样客人才能够看得到,才有可能买。

    摇了摇头,方明笑着说:“在别的行业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在古董这个行业里却不是这样的。对于大部分的古董店来说,他们的主要的客户都是那些回头客,也就是说有固定的买家的。象我们这样的临时上门的买家,不是店里的主要的目标。”

    “哦?原来是这样,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位李老板为什么又说进去拿东西给你看?”

    “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简单来说,就是他觉得我和他是同行,有共同的话题,聊得来,所以就把东西拿出来给我看一下,这其实就是一种交流,比如说,就像是你们女人那样,碰到聊得来的朋友,就会把自己买到的鞋子之类的拿出来给对方欣赏研究一下。”

    方明的这个比喻很显然是非常的“通俗易懂”,他这样一说安妮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明白了。”

    李华很快就重新回来了,他的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盒子,在方明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就打开来,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个不大的杯子出来。

    “建盏?”

    方明一看李华拿出来的东西,马上就脱口而出。

    “呵,看来方先生确实是高手的啊,这一看就看出来了,是的,没有错,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一只建盏。”

    李华把手里的东西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对着方明伸手示意了一下,这是可以上手的意思。

    建盏也有叫天目瓷的,这是瓷器之中黑瓷代表,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宋朝的时候成为皇室御用的茶具,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

    烧制建盏的建窑是著名的古窑之一,这个地方出的瓷器在宋代就已经让很多人所熟知。

    宋代的时候因为斗茶成风,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在要有好的茶叶之外,同时也要有好的茶具,建盏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出来的。

    对于建盏的这些情况,方明是非常的熟悉的。但是,这些都是他从书上得来的资料,至于真正的建盏,他可是没有怎么样上过手,因为没有多少这样的机会,现在竟然是有一只建盏摆在这里自己的面前,他当然不会客气。于是他马上就拿了起来。

    “建盏很多都是属于口大底小的形制,仿佛是漏斗一般,圈足也比浅,足根的地方往往会出现修刀留下的痕迹,也就是所谓的“倒角”,足底面则是稍向外倾斜,往往给人一种造型古朴浑厚的感觉,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建盏的手感普遍较沉。”

    “李老板,你这只建盏确实是真的,只是说,不是太细致的东西。一般来说,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分大、中、小型等等,您的这只建盏是属于其中的小型器。”

    李华冲着方明竖起了一只大拇指,说:“没有错,确实是这样,这只建盏是我无意之中得来的,花不了几个钱,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捡漏的吧。”

    不管是哪一个人,只要是玩古董的,其实对于捡漏都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很显然李华也是有这样的一种特点,说起这样的话语气之中那可是透露着得意劲的。

    对于这种心态,方明是非常的理解,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建盏确实是好东西。现在的科学早就已经对建窑黑釉进行过研究,发现这是属于一种析晶釉,特点就是含铁很高的石灰釉,同时,更加是因为石灰釉的粘性极强,在烧制的过程之中会出现流动的情况,这也是形成其各种“窑变”的基本原因,当然,因为胎质含铁极高,所以在轻轻地叩击的时候会发出仿佛是金属一般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铁胎了。

    “建盏胎体比较厚重,而且瓷胎里有细小气孔,也就更加容易茶汤的保温,这就让它成为绝佳最茶具。”

    把玩着手里的建盏,方明轻声说道,建盏,其实流传于世的并不能说是少,甚至可以说数量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精品,同样不多。

    比如说,建盏之中的曜变天目,就是精品之中的精品,但是,真正的曜变天目现在却是非常的少见的,最为顶尖的那些,其中的一部分却是在岛国的收藏家手里。

    方明的手紧了一下,想到这个事情他的心情自然不是太好,但是,有些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比如说,收藏在岛国的曜变天目,就算他愿意出高价,别人也不愿意卖,所以要想收回来,那真的是遥遥无期了。

    李华并不知道方明此时心里的感觉,而是说:“建盏虽然说传世的也有不少,但是毕竟现在也不容易找了,我好不容易才从一个小摊子里找到这样的一件,好几年了,一直在想着能不能凑成一套的茶具,所以也就经常去那个地方逛逛,不过却是一点收获也没有,我想啊,估计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找得到一套了。”

    听到李华这样说,方明笑了起来,说:“李老板,我们这一行的,不就是这样的么?自己收集不了不要紧,传下去,儿孙说不定就能够做成这事情的呢。要我说啊,你如果真的只是想得到这样的一套茶具,那早就出钱去买了,普通的建盏还是不太难找的,特别是我看李老板你也不是缺钱的人。玩古董到一定的境界,不就是为了这个有遗憾的过程的么?”

    “哈哈哈!”

    李华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又大声地笑了起来,“方先生,你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确实就是这样的啊!玩古董到一定的境界,要的就是这个有遗憾的过程的么,如果没有了这个,我想其实玩古董也就没有多少的味道了。”

    “是的,我们这些人,哪一个留有遗憾的?不过,李老板,这进而除了你所在的这一条街,难道还有别的地方有古董卖?如果可以,我想去看一下,我这一次出国,玩是一方面,如果能够看一下国外的古董市场,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方明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件事情,就是李华刚才的话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对方手里的这个建盏是他捡漏来的,而且为了找到别的建盏,他还经常去那个地方逛一下,能够经常去的地方那自然就是一个固定的市场的了,而且看样子各式的古董那是不少的,要不李华是不会经常去的。

    这个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更加不用说之前的一番了聊天李华觉得方明非常的投机,于是听到方明这样问,李华马上就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也不远,也就一百来公里外的一个小镇的吧,那里有一个地方,确实是有一些古董之类的东西在卖的,属于跳蚤市场的那一类,不过是比较固定的那一种。那里的东西的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便宜,因为卖的都是二手或者是旧的东西,另外一个具体到古董上来,那可就真的是真假难辨——当然,和世界上所有卖古董的地方一样,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听到李华这样说,方明的心马上就动了起来了,立刻说:“李老板,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下怎么样走?我想去看一下。”

    李华想了想,点了点头,说:“这样吧,反正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不我陪你走一趟?”

    “哈哈哈!”

    方明笑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一

    第1030章仓库式?

    玩古董的人,兴致上来了,那自然是不会再等。所以,方明李华马上就开上车,直接就走人了,至于安妮,她自然是跟着方明一起走。

    一百来公里的地方不是太远,李华又是识途老马,所以很快就到了。

    下了车,方明抬头往前一看,发现李华所说的这个地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一点的集市,虽然还没有走进去看,但他马上就感觉到这个地方其实就得一个“杂货铺。”

    “方先生,这个地方原来其实是一个废物处理厂,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的破旧的东西才会收集到这里,然后进行分类处理。旧的东西那自然难免地会有重新利用的可能,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人把一些还能够用的东西挑出来摆出来卖,随着时间的过去,这里的市场也就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来,有人看出了这里面的商机,于是就进行投资改造,变成了一个专门卖各式的旧货的地方。”

    “这样说的吧,在这里,只要你想象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找得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如电视机之类,又或者是旧汽车之类,那都是应有尽有。当然,其中和我们有关的,就是那些古董或者是说艺术品,比如说油画之类,也是有很多的。至于我通常来这里就是去瓷器一条街,那里有很多的破旧的瓷器,我就是去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刚才方先生你看到的那一只建盏,就是我在这里淘到的。”

    一边往里走,李华一边给方明低声地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呵,看来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没有我们华夏的古董的吧,后来才出来的吧?”

    方明这下基本上明白这个地方是怎么样来的。至于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国内,正常的情况之下是不会形成这样的一个专门卖各式奖瓷器的地方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有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我心独何为做生意,那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所以才在这里开了店,慢慢地就越来越多,终于是形成了“一条街”这样格局的。

    “是的,没有错,确实是如此的,我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对于这里的情况是非常的熟悉的,这样的一条街确实形成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说到这里,李华停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笑意,说:“这几年随着我们的国家的强大,华夏的所有一切都引起了国外人的兴趣,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瓷器,说老实话吧,大多数的外国人对于瓷器这样高深的东西又有什么研究?他们只是看着好看就会买,所以其实在这里工艺瓷器是很有市场的,那些人会买回去当装饰品。正是有了这样的需求,所以这里才会出现这样的地方,当然,现在的外国人也有一些是高手的,或者是说他们对于现代的瓷器已经不太感兴趣,也想着在自己家里摆几件旧的东西,因此这里的破旧东西也是非常的多的。”

    方明脸上也露出了笑意,所谓的破旧的东西那其实说白了就是作旧的,在漫长的时间里,华夏早就已经发展出无数的作旧的办法,更加青海说现在可是高科技时代,方法就更多的多,同时,欺骗性就更加大,不要说那些咐知道皮毛的外国人了,就算是研究古董多年的高手很多时候也是会打眼的!

    李华对于这里最熟悉的地方当然就是所谓的瓷器一条街,所以他直接就

    把方明往那里带。

    所谓的“一条街”,其实和之前李华的店差不多,也就是一样一百来米的地方,不过,和传统的古董店不一样的是,这里那就是仓库式的。

    街道的两边是四层的楼房,然后被划成一个个几个百平米的大的仓库,走进去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满地都是一个个大的架子,上面摆放着很多的瓷器,大的一人高都有,小的也就拳头大小,甚至更多的就是直接堆放在地上。

    仓库,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仓库,区别只是货物是各式的瓷器罢了。

    “哈!方先生,这样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来的吧?”

    看到方明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李华也不由得乐了起来。

    “是的,还真的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

    方明还真的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你也知道的,最近的的二三十年来,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古董那可真的火热无比,现在确实就是所谓的‘盛世古董’的年代了。因此,凡是和古董沾上边的,那都是火热得很,瓷器这些就更加不用说了。”

    方明指了指面前那乱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的瓷器,接着说:“这些玩意,如果在国内那可都是宝贝得很,都是要摆在古董店的摊子上的,至少也是摆在小地摊上吧,哪可能是这样一堆望不到边地挤在架子上或者是地板上的?”

    李华虽然是生活在国外,但是毕竟是圈子里的人,所以对于国内的情况还是非常的了解的,当下点了点头,说:“是的,你说得没有错,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说,其实在国外收藏这一行,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至少遇到好东西的机会是比较大,但是,这就得要看眼光了。”

    “嗯,对了,李老板,我问一个问题,这里这样多的瓷器,都是怎么样来的?不会是国内来的吧?”

    眼前这大大小小的瓷器,粗略估计恐怕要在两三千件,而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仓库”,这里估计也得有个十个八个这样的仓库,加起来那是一个不得的数字。如此大量的瓷器,方明是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从国内来的?

    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成本大大增加,毕竟这里的瓷器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属于现代的、仿的、作旧的之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漂洋过海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问题我打听过——和这里的老板聊过,基本上都是他们从各地收来的。”

    “哦?从各地收来的?”

    方明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说:“据我所知,瓷器这可以产间我们华夏或者是说只是在东方才有的东西,西方不是说没有,但是如果说有很多,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特产的了。”

    点了点头,李华说:“没有错,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西方没有瓷器,当然,真正的本地生产的瓷器不多,质量也是没有办法和我们国家的相比。所以这里的瓷器更多的还是从我们国家来的。主要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随着东西方的贸易而是被带到西方来的瓷器,要知道,从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我们国家和西方就已经是有贸易的了,瓷器正是其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物品;第二,自古以来,我们是有很多的人移居海外的,这些人不管是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或者是别的原因,他们都带来了大量的瓷器,这样一来,慢慢地就积累得越来越多了;第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争,百年前的那几次大战,我们国家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很多东西被掠夺了,其中就包括瓷器这样的古董,多年下来,流出市场的也很多。这些东西,在有心人的收集之下,那自然是就集中了起来,所以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瓷器了。”

    方明想了想,发现还真的是这么的一回事。千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而积累下来的瓷品或者是别的古董那自然是非常的多了。当然,其中的更多可能是没有多少的价值的,毕竟这个世界上好东西都是比较少的。“

    在李华提到的三个原因之中,如果说精品的话,主要就是有两败俱伤个,一个是在东西方的贸易之中的那些瓷器,这样的瓷器因为是要“出口”的原因,那质量是非常的好,第二个,就是在百年前的那些战争之中被掠夺的那些古董。

    “看来,这里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好东西的。”

    方明看着眼前的瓷器,心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够有这样的好运气。

    “嗯,是的,没有错,确实是可以找到一些好东西的,我就在这里发现过,包括你看到的那一件建盏,但是,这里的东西绝大多数的都是很一般的东西,这就看个人的眼光了。”

    李华来这里的次数已经很多了,对于这里的一切非常的清楚的,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里的瓷器就是几千件,而且者阳乱七八糟的地堆放在一起,要想找到好的,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的了。”

    方明笑了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如此之多的古董里找出好东西来,那简直就是有如大海捞针,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一

    第1031章不相信

    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方明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打个电话让赵柱子开着车过来,因为如果这里的好东西多的话,那自己可是要扫货的。

    其实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对来说,国外的古董市场——特别是瓷器这类的市场里并不是太发达,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这这里的假府绸不多,也就是说作旧的、仿的之类的不多,更多的则可能是属于那种日常的用瓷。所以出现好东西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算了,等等看再说吧。”

    方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如果把赵柱子给叫来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东西,那这玩笑就大了——传回去的话,赵柱子这个不不算了,周雅芳、刘含烟、司空哲等等所有人那得笑一辈子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他决定还是暂时先不打了,看一下,发现如果说真的是有东西,那就再给赵柱子打电话,毕竟这里离得也不是太远。

    “老李啊,你又来我这里了?”

    方明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身后正走来一个年纪在六十左右的老产学研,和李华的长相不一样的是,这个人是个胖子,而且是属于高的那一种胖子,估计在一米九,走起路来那绝对是地都抖几抖的份量。

    “呵,老梁啊,给你介绍一下。”

    李华很显然和对方是认识的,马上就说:“方先生,这位是当老板,也就是这样瓷器店子的老板,我不时来他这里掏东西,所以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

    “梁老板,您好。”

    虽然不能说是他乡遇故知,但是毕竟是自己国家的人,所以方明还是非常的高兴。

    “方老板,你也是老李的同行?”

    梁石打量了一眼方明,胖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在这里做生意,他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外界人,自己国家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李华来自己这里淘古董,这一点他也知道,但是他也不在意,一个是所有的东西自己收上来之后都已经鉴定过一次,剩下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如果说这里一点好东西也没有,估计就根本不会有人来了。

    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这里所有的古董其实是主要的买家是那些人外国人,对于这些人,只要是样子有特点,至于是不是古董,那他们是大多数是分不出来的。

    “呵,是的,没有错,我和李老板是同行,不过我是在国内开店的,这一次只是出来玩的,到了李老板店里的时候他说有您这里的这样的一处地方,所以就来看看。”

    方明说着又指了一下周围的瓷器,说:“这些个东西,梁老板,价格怎么样算?”

    这里的瓷器很多,一会自己就要去看看有什么没有什么好东西,所以先把价格说好了,要不一会自己找到好东西,出了纠纷就不好了。这方面方明是非常的有经验,所以马上就把这个问题给提出来。

    梁石一挥手,说:“我这里的东西都是一般的东西,大路货,说老实话都是便宜收上来的,收上来之后也没有真的是很认真地鉴定,很多更加是连清理都没有清理,脏着呢,所以,来我这里买东西就得看自己的眼光。至于价格,我这里是这样算的,我是分成一堆堆来摆放的,第一堆的上面都竖着一个牌子,比如说离我们最近的这一个,上面的牌子是100,也就是说这是一堆每一件都是100美元,随便挑,稍远一点的的那一堆,上面是一个500美元牌子,就是说,那一堆的都是500美元一件的……以至类推。”

    方明轻轻地点了点头,这里的瓷器之类如此之多,如果说每一件都单独标价,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所以象梁石这样的那倒也是一个好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人产生在里面寻宝的感觉,是能够在无形之中刺激人的购买的**的。

    这绝对是一种做生意的好方式。

    “好,我明白了,那我就先去看看了,希望今天的运气不错,能够挑到好东西。”

    方明说着,就带着安妮往前走去,这样大的一个仓库,东西那样多,到底哪里才有好东西,他一眼自然也是不可能看得出来的,所以也只是凭感觉就往一个方向走去。

    “看来今天我又是要赚一点的钱了。“

    看着方明和安妮往前走去的身影,梁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里的这个地方,虽表面上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但是其实收入是非常的不错的。

    “呵……这个可不一定,你想一下,万一方老板在你这里捡漏了,你可就亏死了。”

    李华却是一点也不看好梁石的样子。

    “哈哈,老李啊,我看你真的是搞错了,首先,你不要忘记了,我这晨的东西——不管是不是有好东西,那都是以一个很低的价格收上来的,我的卖出价格就已经是高了,所以不管是不是被人捡漏了,我都是不会亏本的,只会是赚钱的。”

    李华来这里已经很多次了,两个人已经是很熟悉,所以这样子的话说出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第二,这个方老板年纪也太轻了一点,玩收藏的哪一个不是年纪大一点的好眼光?所以啊,就算是我这里真的有好东西,他也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我都是不会亏的。”

    李华笑了笑,说:“你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两个问题你也是要考虑到的,第一,这个方老板,虽然说年纪比较轻,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一些高手,说不定比我还厉害,所以你这里如果是有好东西,那说不定还真的是能够找出来的。第二,你说得没有错,确实是这里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用一个很低的价格收回来的,有时候你甚至还会几个美金一斤地收回来,而是你卖出去的价格已经不低,早就已经赚回来了,所以就算是出现了捡漏,你也不会亏,该赚的钱也还是会赚到。但是你如果知道有人捡漏了,难道不会心痛?比如说我之前从你那里捡漏的那一只建盏?”

    梁石的嘴角抽了一下,心里真的是抽了一下。

    没有错,虽然说自己确实是赚到钱了,但是在知道别人从自己这里捡漏了心情怎么可能好得了?比如说那只建盏,就是如此,在知道了之后他可是一天没有吃上饭。

    当然,李华能够淘到那一只建盏,是他的本事,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这就像是赌石一般,别人从自己这里买的毛料切出了翡翠那是别人的本事,可是道理是这个道理,要想做到淡然处之,那是不容易的事情啊。

    “我说老李啊,你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事情你每见我一次你就提一次,你不烦我都烦的啊。”

    “哈哈哈!”

    李华大声地笑了起来,说:“我就是要说,怎么着,我就是想看你这肉痛的表情的啊。”

    梁石摊了一下手,对于这种局面他虽然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是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谁叫李华真的是从自己这里捡漏了一件不错的东西的呢?

    是的,虽然说李华在自己这里也花了不少钱,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白花了,但架不住他确实是捡漏了一只建盏的啊,光是这样的一件建盏,他之前花的那些钱就早就已经不是钱了——赚大发了。

    这样的事情,梁石再怎么样“不服”也没有用,所以他也只能是让李华“笑话”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天才收藏家 http://www.xshubao22.com/4/409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