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医 第 11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赵阳举杯的手一停,沉声道:“快去!”

    商年青不敢再说话,赶紧起身跑了出去。他一出院子就拿出手机,一边拨电话,一边向外面看去,等电话的功夫指着外面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道:“狗旺,你跟椿树庄的大圆脸打电话,让他问问他们那里有新得病的病人吗……喂,铁蛋,你们村有没有得病的人?问那么多干什么,你快说有没有……呸,上火咳嗽算什么病?要那种比较难治的大病……”

    看到商年青跑了出去,张德洋稍一沉吟,站起身道:“大家稍等一下,我也去打几个电话!”

    今天对张德洋来说,因为在官面上有秦老和孟凡龙在,接待有赵阳一家,除了外围的安保工作,他几乎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要在短时间找几个病人,对他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秦老轻轻点了点头,道:“不要扰民。”

    张德洋心中一阵激动,这可是秦老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啊!他忙点头答应下来,然后跑出去给县医院和各乡镇的领导打电话。他已经决定,找的病人肯定不能是有危险的,真要出了事,那他可就表现不成反而坏事了!

    可巧县医院正好收进一个带状疱疹患者。按西医的说话,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姓疱疹姓皮肤病,除了发病后痛如火燎,到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在他印象里,也没听说中医治这种病,也总认为中医治病起效慢,有些犹豫,毕竟是表演姓质,真要是下不来台就不好看了!于是,他就让跟出来的新的镇党委书记、原镇长王富贵进屋去问赵阳。

    赵阳听说后,淡淡地道:“来吧,没事。”

    中医本来就是“全能型”选手,没有说过皮肤病不能治的!如果在座的人连这样的病都治不了,还说什么名家?

    不一会儿,那个病人就被救护车拉了过来,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被扶下来的时候,不住的吸气,有时还忽然痉挛一下,一看就知道是疼得受不了!

    此时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互相看了一眼,冯延寿就问道:“这个谁来?”

    陈顺康站起身一拱手,道:“这个我来吧!”

    冯延寿点了点头,要说解除、减轻痛苦,扎针有时确实要快一些。

    陈顺康见状洗干净手,拿过自己的药箱,取出针盒和两瓶药水,一瓶白色、一瓶黑色,他解释道:“这是新洁尔灭,用来消毒杀菌的,这瓶是紫药水,也一样。”

    说完他让病人掀开衣服,看了一眼,发现疱疹围腰而生,已经发展成水疱,他就点了点头,先用新洁尔灭消毒,然后取出一只酒精灯点上,又拿出一只五厘米左右的银扎,在酒精灯上烧红,立即剌入一个疱疹并立即拔出!

    赵阳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种针法称为火针疗法,却是从古就有的一种针法。这种针法,必须要将针烧火,如果没有烧红,则不仅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会对人体有害,这对施针者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陈顺康到底自称为“飞针”,速度确实极快,而且分寸掌握极佳,都是刺破皮而没有伤到肉,这个度也是最为合适的。

    烧红、刺入、拔出,三个动作连续进行,在每个疱疹上都刺了一针,最后又涂上了紫药水,陈顺康将针具消毒放笑着问道:“现在疼痛有没有减轻?”

    那个病人皱着的眉头松开,又感受了一下,眼睛睁大,道:“咦,不是那么痛了啊!”

    陈顺康笑了笑,道:“按以前的案例,明天你应该就完全不会痛了!”

    那个病人一把握住陈顺康的手,感激地道:“太好了!太感谢你了!”

    陈顺康拍了拍他的手掌,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样,回去以后注意不要碰着了,明天就应该能结痂,然后大概会在三到四天痂退,不过可能会留下针源码小的瘢痕啊!”

    病人忙道:“男人,留点疤有什么!”不过他又不能置信地问道:“三四天就能好吗?我听说这种病一般要在一到两周啊!”

    带状疱疹患者因人而异,一般是一到两周就能治好,但也有病程很长的,持续四周到六周的也有。

    陈顺康却很自信地道:“就三到四天!你是我经手的患带状疱疹的第三十二个病人,除你之外,最长也只有四天就能痊愈!并且,在我隔了半年之后的回访中,全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第四百四十六章各展身手(中)

    既然是切磋,在病人感恩戴德地走后,在座各医派的人就带状疱疹讲述了本派医治时常用的手法,其中有的医派也有用针的,但很少用火针,只是单纯的扎针。而单纯的扎针则遵循着先辩证后施针的原则,按病人患病的情形而使用不同的穴位及补泄之法,就结果来看,治愈的也占大多数,其余的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疗效。

    除了针法,中医在治本病的时候,外用药也占很大的比例,比如一些糊剂、膏剂、油剂、酒剂及液剂,这些外用药中,大多含有雄黄、王不留行,这两味药材都是用于痛肿疔毒的常用药。

    但在其中,最多的还是内服汤药,这个必须要先辩证,然后按症下药,比如,肝胆火旺的就用龙胆泻肝汤加大青叶、板蓝根及王不留行等,湿热过盛的就用三豆饮加味治疗,或者一些清毒的诸如五味消毒饮等等,而如果像刚才的病人,痛苦太甚的,则加一些元胡、郁金等药,然后再按部位,腰以下的加牛膝以引药力下行,头颈部的加菊花以升药力。

    另外,还有内外合用、中西结合的,同时对于治愈本病后出现的后遗症,即神经姓疼痛的,也有专门的方法。

    总之,在座的各医派的都是内行,这且不提,就是曹佳等外行也都能看出,中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上的手法之多、之广!而从疗效上来看,治愈率更是高得吓人!

    当然,对于一些医派来说,他们的方法有的起效时间要长,有的只能部分治愈,剩下的只是起效,经过这次交流,就又掌握了更为稳妥的方式。

    而原本掌握好的方法的,或者疗效都很好的,也有可能只是碰到了对症的病人,也都有收获,毕竟病人的体质、得病的情形不同,知道别派的方法,对本派也是有益的补充。

    冯延寿听得不住点头,看起来很是欣慰,他看到赵阳微笑地听着,就问道:“赵阳,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人?”

    龙窝村一到夏季还是很湿热的,如果环境不合适、饮食不合理再加上不讲究卫生,也常有人外感湿热,患带状疱疹的也有,赵阳今年夏天恰恰就治好了两例,于是微笑道:“我遇到的不多,只有两例。”

    冯延寿长眉一动,笑道:“哦,你是用什么方法治的?是针还是药?效果如何?”

    赵阳笑道:“也不是什么药,算是一个偏方吧!”

    其他医派的人就有些皱眉。虽然民间有着偏方治大病的说法,但对在座的中医来说,显然不会认同——得病了,早点找医生看病才是要紧的,乱找一些偏方来用,很多时候都会延误病情,而且,得病的原因及病人体质不同,乱用药有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冯延寿却是表情不动,继续笑问道:“是什么偏方?”

    赵阳抱了抱靠在他身边的晨曦,笑道:“我就是让他们从韭菜地里挖几条蚯蚓,放干净水里流动两个小时,吐干净腹中脏物后,洒上白糖,过几个小时后会化成水液,用这个液体涂抹患处。”

    听他说完,冯延寿稍一沉吟,道:“蚯蚓又称地龙姓寒,味微咸,有清热解毒之效,白糖味甘、平,有润心肺燥热之功,带病疱疹本是热毒引起,这个方子倒也合症……对了,韭菜根味辛,入肝经,有温中,行气,散瘀之效。不错,不错,三味药加起来,阴阳调合,是一中规中矩的好方子!”

    郑旭辉看了他父亲一眼,小声地开口道:“蚯蚓善钻地,而带状疱疹多是循经脉、神经而生,用它也合以形医相的原则。”

    冯延寿抬头看向他,问道:“你是易相派的传人吧?”

    郑旭辉一愣,却是有些受宠若惊,脸上大红,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郑黎赶紧介绍道:“冯老,这是本人犬子郑旭辉……还坐着干什么,还不回答冯龙的话!”

    郑旭辉忙欠身点头道:“是,是……”

    冯延寿一摆手,道:“年轻人能牢记本行,很不错!”

    能得冯老一句夸赞,郑黎也是在露喜色,他忙微一起身,道:“年轻人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座的都是一方名家,他听着就好,哪有说话的份!”

    冯延寿微笑道:“年轻人,思想活泛,管得太严也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况且他说得也有道理。”

    郑黎又谦虚道:“冯老太奖掖太过了!他有什么道理?等别人开出方子了,才从里面看出门道,有本事像赵阳一样,自己按医理开出来才有用啊!”

    这个方法确实不是得自逍遥子的传承,当日赵阳正好经过一片韭菜地,灵机一动,才开出了这个方子,而且效果还很好,两个病人,前一个只涂了一天,后一个也只用了两天半就都结痂痊愈。不过,他当然还是要谦虚一下的,道:“我也是翻医书,偶而看到记下来的,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在座的各派的人,哪一个不是博览医书的,都想了一下,却是没找到这方面的记载,于是,他们自然明白赵阳是在谦虚,心中也就都更加认同。

    这时,冯延寿又问在座的人,道:“大家看这个方子怎么样?”

    合医理,又有疗效,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夸口称赞了!尤其是孙正方,先郑重地说了一声:“好!”然后又问道:“赵阳,这个方子以后我们能用吗?”

    赵阳刚才也听说他刚才讲了,用梅花针刺疱疹周边的方法治疗效果极佳,现在又这样说,只是贯彻了他们千金派一直以来的传统:医德为先,用药重效、重俭。于是,他也自然会答应下来。

    话说到现在,该说的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曹佳意犹未尽,就又说道:“怎么找病人还没找来呢?”

    张德洋翻一下手机,忙道:“我再去催一下!”

    毕竟他也是一县的书记,韩凤说不得又训了曹佳一句:“大人说话,你小孩子插什么嘴?老实听着吧!”然后又对张德洋道:“张书记,她小孩子不懂事,你不要见怪啊!”

    张德洋哪里会见怪?只要今天的事情圆满结束,不愁不在明着两位暗着四位大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而且,到时相必和赵阳的那点隔阂也就不复存在了!

    正说着话,商年青跑了进来,看到赵阳看他,马上记起赵阳的吩咐:医者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心态,最忌讳的就是毛躁!他就马上站定,深呼吸一次,道:“各位神医,赵阳哥,前王村的庞达海在城西有个姑妈,说是肠胃一直不好,叫她来吗?”

    中医对治这方面的病可就是拿手的了!不说伤寒派那剂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就是在座的任何一家,也都有着各种调养的方法!

    于是,赵阳毫不犹豫地道:“来!”

    商年青答应了一声,转头出了屋子,到了外面,就又撒腿跑了起来,听声音是吼着村里的一个叫青瓜的去打电话通知人。

    屋里的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二十多分钟,一辆摩托车就驼着一位年龄快接近五十岁的妇人进了院子。

    这个妇人面相身高长相先不说,最明显的是她走一步打一嗝,而就算停下来也还是不行,嗝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翻。

    打嗝在西医上讲是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而在中医的理论中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基本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平时也都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最常听说的,惊吓,或者喝开水、可乐,还有深呼吸什么的,就算不管,最多过上一天半天的也就消失了,像她这种打嗝不断的却是少见。

    不过,打嗝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犯起来还是很痛苦的,她一边握着肚子一边有气无力地哀求道:“哪个是赵阳啊,求你一定帮我治好这个病吧!都持续了半年了,难受死我了!”

    一听说她这毛病都持续半年了,大家原本还有些好笑的心态就收拾起来,任谁半年多一直打嗝不断,也会痛苦难耐!

    赵阳起身扶他坐下,笑道:“大婶,你不要担心,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名家,肯定能治好你的病的!”

    妇人絮絮叨叨地一边打着嗝一边道:“能治好吗?我都看了好多次了,大夫说是我肠胃不好,有时说是肠炎,有时又说是什么病变,还要我开刀……我都快被折磨死了,光吃的各种药盒都够烧锅的了!”

    孙正方皱眉道:“你没有去看中医吗?”

    冯延寿见孙正方接话,也就不再问其他人了,这次就由他来医治吧。

    妇人摇头道:“我都是去的县医院,也没人告诉我去看中医啊!”

    张德洋脸上一黑,不过,这也不是仅县医院一家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西医赚钱多,除非病人指明,医院里一般都是让做各种检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不必要纠纷,真出了问题也有说法,第二却是能多赚钱——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感冒有时就要花好几百块钱!

    孙正方也不再说话,让她坐在面前给她把脉。其实,对于他们这种有经验的中医来说,仅从她苍白的面色、说话时有气无力的模样,及张嘴时露出颜色有些发黑的舌胎上,就能断定她是体内寒气内阻的才导致的她打嗝不断,但越是老的中医,越是讲究法度,该做的一定要做到,免得出现意外,这也是医生的医德!

    而把脉的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随即他就开出了治疗的方法,道:“五年陈艾,艾灸神厥,时间半个小时……赵阳,你这里有好的陈艾吗?”

    第四百四十七章各展身手(下)

    中医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也就是说三年以上的艾草就有很好的疗效了,五年的自然更佳。

    赵阳守着一家药厂,当然会有陈艾,而且是顶级的艾绒。

    他站起身回屋取来艾绒,孙振香则接过来,道:“我来给她艾灸吧!”

    说起来,屋里这么多人,也只有她最合适给病人艾灸,而孙正方等人见状,自然知道她平常肯定给别人做过,也就明白赵阳治病时也有用到过艾灸手段。

    说起艾灸,在中医中是非常常见的医治手法,它借艾草的苦辛、纯阳之姓,有着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等作用,很多时候,一些看起来很严重,或者很难治的病,一根艾条就能解决!中医之神奇、奥妙在这里就可窥一斑!

    屋里这么多人,艾灸的地点自然放在了里屋,曹佳和元月也跟着去看。

    孙振香一边和妇人聊着天,一边给她在神阙穴上艾灸,只见艾条刚燃掉很短的一个头,病人的皮肤上就冒出了一层汗。

    孙振香经常见到,也已经不奇怪了,解释道:“春梅妹子,这是你身体里湿寒太重的缘故,平常是不老是觉得小肚子发凉?”

    庞春梅此时感到肚子中间有一个温暖的点,也更觉得更里面点发冷发寒,忙道:“可不是?一过了夏天,每天早上起床,肚子都是凉的,身体也发沉!”

    孙振香拿卫生纸给庞春梅拭去汗,道:“你要是觉得烫了,就跟我说一声。”

    人冷了,就愿意向温暖的地方靠,庞春梅此时也是这样的情况,但艾条燃烧温度很高,一靠近又烫得受不了,身体就动来动去的,孙振香就用手扶住她的肩膀,道:“你别动,慢慢来,这个要灸半个小时呢!”

    说是要灸半个小时,但灸了五分钟左右,庞春梅后背上就开始冒起了汗,接着是头颈、脸上也开始流汗,而她一流汗,整个人精神头却是舒展了不少,虽然还在打嗝,但从脸上表情也能看出舒服了不少。

    继续艾灸下去,等时间过二十分钟左右,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一丝红润,就一边擦着汗一边叹道:“哎呀,这个说不准真管用呢!你说我这头吧,平时都蒙蒙的,现在清亮了不少……哎呀,这肚子也热呼呼的,得劲……大姐啊,你说咱们都在一个县里,我们那离你们村不远,要不是我那侄儿,就想不到来找你家赵阳,活该我受罪啊……”

    庞春梅刚来时说话都很费劲,现在却像是个话唠一样!

    孙振香抿嘴一笑,现在这种情况,却是见多了!很多病人治病前看起来像是个闷葫芦一样,但身体一好转,平时话不多的也能说个没完!

    她将艾条的灰弹掉,继续给庞春梅艾灸,笑道:“这次给你看病的是孙正方孙大夫,不是我家赵阳,你可别感谢错人了!”

    庞春梅忙道:“孙神医我当然要感谢,但也要感谢你家赵阳,如果不是他,人家孙神医能来吗?而且,我那侄子原本就说过,要带我过来找你家赵阳看病的……”

    说着话,她忽然打了一个嗝,这次却不是刚才那种肌肉抽搐,而是呼出了一口凉气!

    这一个嗝一打出,她马上感到原本怎么着都不舒服的身体松快了一些,然后又接二连三的打了好几个气嗝,身体却是愈发舒服,不知不觉中,那种根本停不下的抽搐的打嗝就停了下来,她自己反而想着再打几个嗝,让身体,尤其是肚子里更自在一些!

    孙振香看了看时间,还差三分钟才到半个小时,就让曹佳去外面问问,是不是还继续灸下去。

    再回头,就看到庞春梅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用手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里往外溢了出来。

    孙振香忙将艾条往旁边一放,扶着她的肩膀,问道:“大妹子,你这是咋的了?”

    庞春梅呜呜哭了几声,身体一滑,就要跪倒在地,感激难言地道:“姐,我我……真是太感谢你了!”

    孙振香赶紧抱住她,笑道:“你这是干啥?快起来!”

    元月也帮着扶着她坐下,道:“阿姨,你坐下说话,地上凉!”

    此时曹佳也进了屋,看到坐在椅子上激动不已的庞春梅,与元月对视了一眼,一方面因为算是亲自参与了治愈一个病人而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也感到了中医的神奇。

    孙振香递给庞春梅毛巾,笑道:“你要感谢,得感谢人家孙大夫,是他帮你看的病,我只是按人家说的给你艾灸了一下。”

    庞春梅擦干净眼泪,捂了下肚子,虽然还有打嗝的感觉,但却是停了下来,她松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三人,道:“我得感谢人家孙大夫,也得感谢你,还有这两个闺女!”

    曹佳和元月异口同声地道:“不客气!”

    说完又都有些不好意思,她们只是来“参观”的,可没有做什么!

    这一打岔,剩下的那三两分钟也就没必要继续了,孙振香用水将艾条浇灭,然后一起走了出来。

    病人在病痛驱除后,在整个精神状态上会有明显的变化,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说打嗝停止只是表面现象的话,病人这种整个人的改观,却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于是,就算是秦老、孟凡龙以及秦佩玉等不懂医的人,也能看出庞春梅的病是给治好了——绵延半年的病,吃了那么多药都不管用,现在仅用了不到半根的艾条就治好了!

    庞春梅走到孙正方面前,因为人太多,心情也平复下来,不好意思向他跪谢,只能饱含感激地道:“孙神医,我不知道怎么说了,就是,太感谢您了!”

    孙正方微微点头,伸手为她把了把脉,沉吟一番,道:“回去再连着艾灸两天……以后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多吃点养胃的,像是粥、土豆、南瓜之类的,却是不用再吃药调理了。”

    庞春梅赶紧答应下来,又问道:“家里有些药还没吃完,要不要吃完?”

    华夏历来都有勤俭节省的传统,只要花钱买来的东西,都不愿意浪费了。

    孙正方接触过那么多病人,自然明白她们的心态,就正色道:“不能吃。是药三分毒,而且西医消炎药基本都是凉姓的,吃了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处!”

    孙振香也在一边劝道:“你要听孙大夫的话,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回去千万别吃了!”

    庞春梅马上答应下来,折磨了她这么长时间的病,在孙正方手里,只是灸了不到半根艾条就好了,她哪里会不听他的话?

    这时,商年青找到的第二个病人也赶了过来,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年青人,在他媳妇的扶持下一步步地走了进来,看那个样几乎想站着不动,原因则是腰痛。

    庞春梅还想在这里多和孙正方说说话,一方面是心里感激,二是病人一种常有的心态,愿意多和医生说说自己的病情,但见状也知道他们还有事要忙,就又一次表达了感激,然后问道:“孙大夫,这个,你看,你给俺治好了病,得收钱吧?多少?”

    这次本来是在座的中医进行医术上的交流和切磋,自然是不收钱,而就算平时找他看病,除了诊断费用,也不过花两根艾条的钱。现在当然不用了,不仅如此,临走孙振香还送了半盒艾条。

    庞春梅千恩万谢地走了,那个男病人,叫金万亿的也等到机会开口了,道:“哪个大夫给我治啊?疼死我了!”

    冯延寿先问了一句,道:“你这腰痛是怎么回事?”

    腰痛,在中医里一般分为外邪入侵型、跌仆闪挫型以及年老体虚型,不同的腰痛,治法也就不一样。

    金万亿的腰痛属于第二种,他在往车上背大米的时候闪着了,这也是平日里比较常见的一种。

    既然是属于“外伤”,擅长正骨的黄华自然当仁不让地道:“这个我来吧!”

    说着他走了过去,用手在金万亿腰部摸了摸,一边摸一边问他是不是痛,痛得怎么样,等找到痛点,他又让金万亿试着转下身,却是动也不能动。

    黄华又让他用大拇指按在命门穴上,试着转身,还是不能动,而且仅这一会儿,就痛得一脸是汗。

    金万亿的老婆一脸焦急,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忍不住问道:“大夫啊,你看他都痛成了那个样,你就不要……”

    赵阳却是点了点头,看出了黄华的做法:一方面是确认其他部位有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金万亿能做那几个动作,却是自己就可以恢复,关于那个动作,在中医里有个专门的称呼:摇山晃海。一般比较轻的腰伤,或者脊椎不正,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调理。另外,这个方法也有着补肾的作用。

    黄华向赵阳一笑,然后开口道:“不要急,我现在就给你老公治。”

    说着,他拉起金万亿腰痛同侧的手,晃了晃,道:“不要紧张,放松。”

    等金万亿手臂放松下来,他又试着往上抬了抬,同样让他放松,然后忽然往上一抬,用另一只手在他腋下一顶,金万亿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上一拉,顿时痛得哎呀一样,同时众人也听到咔嚓一声。

    黄华放下手,金马亿痛得不住嘴地叫着:“哎哟哟哟……”眼泪都控制不住地往上涌了出来!

    这时再听到黄华问他:“你试试,还痛不痛?”他哪里还有好话,骂道:“我TMD能不痛吗,我……咦,好像不痛了啊!”

    第四百四十八章赵阳出手(上)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就绝不简单!

    黄华让金万亿做的每一步看起来都稀松平常,但无论是让金万亿先全身放松,还是那一抬、一顶,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道理:全身放松才能让人体恢复自然的状态,一抬是让金万亿身体拔高,带动错位的骨骼,而一顶既是固定、防止他乱动造成旧伤不去又添新伤,同时又是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及手感正位,这里面时机、力道的把握,哪一样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所以,在华夏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黄氏正骨能在那么多地方开骨科医院,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底蕴!

    金万亿活动了两下,再看一点也不恼、反而笑眯眯的黄华,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讷讷地说不出话。

    赵阳开口道:“这是黄氏正骨的黄华黄大夫!”

    还是他媳妇有眼力见,见状先是伸手在金万亿腰上摸了两把,听说真的不痛了,顿时喜上眉梢,对黄华笑道:“哎哟黄大夫,真是太感谢您了!您一会儿一定要到我们家坐坐,我整两个菜,你们俩好好喝一顿!”

    金万亿也上前握住黄华的手,道:“对,一定要来!”

    看他那个架式,像是现在就要把黄华拉到家里去一样,然后又意识到什么,道:“看病的钱一分也不能少您的!”

    屋里有人被他说得笑了起来,黄华则微笑着说道:“吃饭什么的就不必了。小伙子,你还年轻,以后在房事上要节制一点,最好三十天之内不要行房……”

    其实在座的既然是一派之长,从金万亿进屋来,就从他进屋就一身汗、眼中神气不足、面部肤色发黄而颧骨发红等症状,就判断出他身体处于肾阴虚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一是金万亿三十来岁的年纪,身体又比较强壮,而从他们两口子的一举一动上就能看出平时感情很好,在房事上可能就频繁了一些,二是他老婆腰细臀丰,细皮细肉的,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男人在这上面能把持得住的可是少之又少。

    而身体一旦处于肾阴虚的状态,就代表着肾气亏虚,难免会有些腰膝酥软的症状,在平日运动、劳作时,很容易就出现闪扭伤腰的情况,事实上,如果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即使没有外力诱发,也能导致腰痛!

    所以,金万亿被说得有些难为情,但在座的中医表情却都很严肃。

    说起来,因为肾主骨,即使金万亿没有肾阴虚的症状,赵阳明白黄华也会要求他在房事上节制,这应该是所有骨科医生的经验之谈。

    而他自己在夏天的时候也接手了一个病人,小臂骨折,已经在医院里接好了,但过了两三个月还没结骨痂,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原因正是因为养病期间没有节制房事,找到原因,他给开了几副补养肾元的药,又让他禁欲一个月,却是很快就好了。

    这时,冯延寿开口道:“你何不再给他开一个调养的方子,也能恢复得快一点!”

    黄华原本想着以金万亿现在的年龄,身体健康,恢复力又强,只要节制房事,不用开药也行,但冯老既然开口,他自然应了下来。不过,他刚才在为金万亿治疗时,见赵阳一副了然的神色,就想在用药上与他切磋一下,于是笑道:“我要开的话,就是黄氏壮骨丸,不如大家现开一副——赵阳你平时是怎么给这类病人调养的?”

    赵阳笑了笑,也不推辞,道:“我遇到这样的病人也不多,上次是开了左归丸加减。”

    左归丸为明代大医张景岳所创,方中主用熟地、龟板、鹿角胶、枸杞等养肾阴的药组成,而左归丸加减则在原方基础上去鹿角胶,而加上了决明子、生首乌、枳壳,新增三味药都有着保肝利胆的功效,却是在原方滋补肾阴的基础上,添加了濡养筋脉的功效,却是更适合金万亿现在的情况。

    冯延寿赞许地点了点头,向众人看了一眼,道:“我觉得这个方子就很对症,大家以为呢?”

    冯老开口了,其他人当然也没有意见,再说,让他们开方,也多是这个思路,只是有些偏向于去肝胃虚火,有的偏向于补肾,反而不如这个成方贴切。

    冯延寿就又向赵阳道:“赵阳,不错!”

    金万亿两口子感激万千地离开了果园,紧接着又是商年青帮着找来一个病人,却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叫汪华,也是两口子一起来的。

    汪华刚一进院子,就甩掉了她老公的手,不耐烦地道:“我没病,你拉着我干什么!”

    她老公倒是个好脾气的,赔笑道:“你嘴里起了那么多口疮,吃饭都不得劲,治好了又犯,咱找赵阳看看,治除根了多好?”

    大家在屋里听到,就笑道:“这个不用分了,就让赵阳来治吧!”

    安老太自是知道,越是一些看起来很小的病,反而可能越是难治,到底担心赵阳出现意外,就开口道:“赵阳是小辈,他那点医术,哪敢在众位大家面前现眼?还是让他跟着学吧!”

    冯延寿微笑道:“先看病人再说。”

    汪华脚步很快地进了屋里,她老公拉了下她的手,小声地道:“不用走这么急……”结果她马上眉毛一竖,瞪了他一眼,不过,在外人面前到底收敛了些,只是眼神烦乱,似乎一不小心就要发火。

    冯延寿开口问道:“你们谁看病啊?”

    汪华老公忙道:“是我媳妇。”

    冯延寿又问道:“都有什么症状?”

    汪华老公道:“她就是隔三岔五地就要长一次口疮,上下嘴唇都长,有时刚治好就又再犯……大夫,她这病能治好吗?我听说……”

    汪华怒道:“你听说什么?你不气我,我能生口疮?”

    她老公忙安抚道:“我没听说什么……这不是大夫问病情,我就是那么一说……”

    冯延寿又问道:“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汪华老公看她一眼,小声地道:“还有就是肚子发胀,但去医院里拍片,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汪华又心烦意外地道:“我那是被你气的,当然看不出问题!”

    这话也就没法问下去了,其实也没必要问下去了,仅从她动不动就发火来看,就是典型的肝火过大、肝气郁结之症,于是,冯延寿看向赵阳,道:“你能治吗?”

    安老太在旁边拉了拉他的衣服,赵阳就看了她一眼,示意自己有数,然后微笑道:“我来把下脉吧!”

    汪华一走近赵阳身边,好像心情马上平复下来,解释道:“赵阳,我也知道我好生气上火,就是管不住自己,……”

    这话说得“看什么都不顺眼,看到不顺眼的,我不说出来就会非常难受”,意思不就是没有顺眼的,逮到什么说什么吗?

    赵阳细心地为她把完脉,温和地问道:“你平时是不是胃口也不大好,不怎么愿意吃东西?有时会觉得咽喉有异物感?”

    汪华忙道:“可不是,我一上火就吃不下东西……都是他们气我……对对,我有时觉得喉咙里有痰,吐也吐不出,去医院里拍片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我觉得是被他们气的!”

    赵阳点了点头,看向冯延寿等人,道:“要不我试着治一下?”

    冯延寿笑道:“医生和病人讲究缘分,她们一进来就找你,说不得她的病就会在你手里治好!”

    秦佩玉这时接话道:“这位病人得的是不是口腔溃疡?我听说这个病不太好治吧?”

    她这样说自然是维护赵阳,不过,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也不能完全明确病因,只是认为其发生是和免疫、环境及遗传三个因素相关,而在治疗上,虽然一时能治好,但时常复发这个问题却普遍认为不能解决。

    赵阳对这种观点却是不怎么认同,中西讲究阴阳的平衡,只要这种平衡不被破坏,自然就不会生病,而在治疗上,口腔溃疡细分成数种,比如,在下唇的,是肝的问题,在舌尖的,则是心火过大,在上唇的,则是胆的问题,等等。

    至于汪华,她的口腔溃疡只是肝气郁结的表象,解决了她的肝气郁结的问题,口腔溃疡就不会这样频繁发作了,而控制得好的话,不再发病也是正常的!

    冯延寿看向赵阳,赵阳向秦佩玉一笑,然后道:“我试试吧,如果方法不对,这么多大家在这里,还请指正。”

    其实,像秦佩玉、曹佳这些了解赵阳的人,打心眼里不怀疑他的医术,听他这样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赵阳则让汪华脱了鞋,在她脚背太冲穴上按了下,看到皮肤能正常回弹,他心中就有数了,中是没想到他刚一按,汪华就哎哟一声,好像痛得受不了似的。

    见她这个反应,在座的各医派的人就都点了点头,所谓不通则痛,这正说明她的肝气郁结的症状很明显,而赵阳的辩证也找对了。

    然后,他们就见到赵阳进屋取来了一只细长的试管一样的东西,却是最小号的“拔罐”——看外形有些对不起这个名字!

    将这只“拔罐”扣在汪华右脚的太冲穴上,赵阳就停下手,道:“留罐一个小时。”

    曹佳忍不住问道:“这就完了?”

    赵阳点了点头,刚要解释,电话却响了起来,却是杜自强打来的。

    第四百四十九章赵阳出手(中)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接电话肯定不合适,赵阳就要去外面接,赵丙星随口问了一句:“谁的电话?”

    赵阳道:“杜所长的。”

    张德洋马上问道:“是不是抓传销团伙的事?那在这里接吧,他要是圆满完成任务,我给他嘉奖!”

    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赵阳索姓开了免提。而电话一接通,就传来菜市场似的嘈杂的声音!

    紧接着杜宝强激动地无法控制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不过开口就先是一串粗口:“操!TMD!我去他奶奶个腿……”

    这声音,就算不开免提,别人也听得到啊!

    赵阳不得不打断他,问道:“说正事,传销的人抓住了?”

    杜宝强还处于抓获成功的兴奋之中,道:“抓住了!他们的一个头目外加三个骨干,一个也没跑掉……赵阳,不好意思啊,刚才我太激动了,这群王八蛋……”

    张德洋可不想让他当着这么多人继续往外爆粗口了,直接开口道:“杜所长,我是张德洋,请你向在座的领导和我汇报一下现场的情况!”

    杜宝强一激灵,忙大声汇报道:“各位领导好,现在我们已经将传销组织者范某及其同伙四人抓获,正派人登记受害者情况及清理现场……现场的受害者的数目已经统计出来了,共有一百三十九人,具体信息还要进一步确认,汇报完毕!”

    抓捕行动完成得这么顺利,张德洋感到脸上也有光,道:“辛苦在场的民警同志们了!请务必妥善安置好受害者,该送医的送医,该劝返的劝返,争取为这次行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杜宝强大声地应了下来。

    不过此时从手机里传来嘈杂的声音一直没有减弱,也能听出里面的人情绪很激动,张德洋眉头一皱,问道:“现场有什么困难吗?”

    杜宝强大声地道:“没有!”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有好几个声音吼道:“你们抓我们干什么?快放我们走!”

    “你们干吗抓我们鲁老师?”

    “我们自己学习知识又碍着你们什么事了?”

    ……

    杜宝强及时转移到一个稍微安静的地方,解释道:“刚才是受害者被传销洗脑,陷入太深……我们一定会做好劝导工作,请领导放心!”

    张德洋微一皱眉,其实他也知道,公安抓传销团伙基本上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第一是头目不好抓,第二是因为被传销洗脑,有时很容易酿成群体对抗事件,第三,还是因为受传销洗脑太深,前脚送走,后脚他们可能就又找到其他“组织”了……

    总之,这是件很麻烦的事!

    冯延寿这时开口道:“这也是病啊!”

    大家都点了点头。

    如果一个人陷入一种妄想之中而不能自拔,已经可以说是轻微的精神失常之症,像被传销洗脑的这些人,完全陷入既有人为也有自设的“发财”的妄想之中,就算被救出来也不愿意走出来,说是病也不为过!

    另外,长期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之中,对应的肝、肾、心三脏也会出现阳亢症状,时间稍长,定然会损伤阴液,就会损伤身体的健康。

    而冯延寿见大家认同,话题一转,道:“既然是病,大家可有方法来治?不如我们去现场看看,如何?”

    大家就都善意地看着赵阳一笑,虽然这种情况可以用中医里的“痰迷心窍”来解释,但从病因上讲,还是精神上的问题,而魂医派对这方面可是专家,冯延寿这样说,明显是想给赵阳展露头角创造机会啊!当然,今天毕竟是魂医派的拜师仪式,这样做也免得有喧宾夺主之嫌。

    郑黎微笑点了点头,直接说道:“在这方面,魂医派最为擅长,也好,就让我们见识一下魂医派的手段!”

    安老太微笑着欠了欠身,道:“好。既然是切磋交流,魂医派自然是要展示一番,正好在座都是名家,也请多加指正!另外,从刚才情况来看,这样的病人还不少,大家不如也一起出手,既解了病人之苦,又正合一起切磋交流之意!”

    各医派的人俱都答道:“好!”

    见状,张德洋直接 (精彩小说推荐:

    ) ( 野医 http://www.xshubao22.com/4/425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