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代巨星 第 14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现在的新线电影就是那个黄袍加身的乞丐,不是说新线不行,而是7。9亿美元的投资根本就不是小小的新线玩得转的,哪怕是加上环球—金牌在背后支持。也让人怀疑,新线电影到底能不能将这部史无前例的投资《霍比特人》打造好。

    《黑暗物质:黄金罗盘》的惨败还在眼前,这部被新线寄以希望的大作。直接成为压垮新线的一根稻草,而且还是最具备分量的稻草。

    现在又来一个寄以希望的大作?难道就不怕步了《黑暗物质:黄金罗盘》的后尘?

    《黑暗物质:黄金罗盘》拖垮了新线电影公司,难道就不害怕《霍比特人》直接拖垮环球—金牌?哪怕是环球—金牌背后站在金牌集团,但数亿美元的亏损,恐怕金牌集团也要肉疼很久吧!

    金牌不是索尼,索尼背后站着三井住友银行,几十亿美元的亏损,对他们来说是毛毛雨,百亿美元亏损。才会让他们痛得死去活来。

    不过不管外界怎么说,新线和环球—金牌都已经在筹备了。

    7。9亿美元的资金不可能一次性打过来。但前期已经打过来一个亿,这一个亿主要是挑选场地、挑选演员。签订一系列的合约用的。

    一个亿听起来很多,但均摊下去,其实也没有多少,尤其是那些大牌明星的片酬,按照约定,会支付部分作为片酬。

    这些明星,尤其是一些一个人签约三部戏片酬的明星,动辄就是百万、千万的片酬预付款,一个亿有超过一半的资金是支付在这上面的。

    没有理会全球因为《霍比特人》三部曲开拍带来的震撼,李霖在亲自督促他们成立了这项预案之后仅仅敲定了几个角色就离开了美国。

    一个月之后,《木乃伊3:龙帝之墓》正式宣告杀青。

    就在杀青当天,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他。

    “鄙人中宣部罗永恒。”

    自称自己是中宣部的罗永恒脸上泛起了和善的目光:“这次过来,是希望李先生应一个邀请。”

    希望。

    是请求,而不是命令。

    单凭李霖的艺人的身份是不足以让中宣部的人这么和善,能够这么和善的,只有金牌。

    那可是百亿美元级别的大企业,放在国内,已经是财团了,但更重要的是李霖手中握着时代出版集团。

    在外界的人关注新线电影,关注《霍比特人》的时候,中宣部关注的是时代出版集团,是《时代周刊》。

    奥运会举办在即,所有的宣传都已经启动了,《美丽的华夏》纪录片也已经准备好了,并且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西方世界扩散,让更多的人知道华夏的美丽。

    但是这样还不够。

    对于奥运这种盛会来说,怎么样的准备都不够。

    所以,他来找李霖了,他代表中宣部来找李霖谈判了。

    “什么邀请?”李霖好奇了起来。

    什么样的邀请,居然可以让中宣部出面。

    “奥运会开幕式演唱。”

    什么!

    李霖惊了起来。

    奥运会开幕式演唱!

    居然是这样一个邀请

    08年奥运会是什么?那可是非常大的大事情,为此,中宣部准备了至少四年,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就在去年年中的时候,中宣部直接要走了张一谋,目地就是准备开幕式,他们可是霸道的连和金牌集团沟通都没沟通,等他们带走人,金牌集团才反应过来。

    当然,金牌集团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

    开玩笑,这个时候的中宣部何等的强大,而且奥运会即将召开,谁敢阻拦?在这个时候阻拦的都是罪人,别说是一个金牌集团了,连中石油、中石化那种老大哥级别的集团都不敢和中宣部对着干。

    李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自己会被邀请。

    道理很简单,资历。

    诚然,他现在的名气很大、人气很高,但不要忘记,在奥运会这种开幕式上,中宣部看的永远都是资历。

    而他恰巧资历不够,再加上他从别的渠道打听到的消息,知道中宣部早已经订好了人选。

    华夏演唱者是刘焕,英国演唱者莎拉。布莱曼。

    所以他直接死心。

    现在,中宣部来人告诉他,他们要邀请他去延长奥运会开幕式,李霖心中第一反应就是骗他的吧!

    论人气、论唱功,他敢自己不弱于刘焕,甚至在人气上还超过刘焕,但比资历,他拍马也赶不上刘焕。

    再说了,即便是刘焕不上,也轮不到他啊,在他前面,还有一大堆老牌艺人正等着唱奥运会开幕式呢!

    奥运会开幕式,那是多么大的荣耀?而且中宣部开口,谁敢不上?怎么看也轮不到他。

    “刘焕老师是出什么事情了吗?”李霖没有装傻,这种事情,在业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当然,不会有人随便爆出去的,哪怕是爆出去了也没有报纸和杂志以及电视台敢写出来。

    开玩笑,中宣部这尊大佛压在这里,谁敢不服?

    “否则的话,中宣部怎么会不选择刘焕老师?”

    “而且按照道理来说,我这个后辈,似乎没有资格越过那些前辈们去唱奥运会开幕式吧!”

    不解答他的疑惑,他是不会去的。

    一个你怎么也不可能上去的舞台突然邀请你上去了,这恐怕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天上掉陷阱。

    他如果是一个单纯的艺人,那倒是没关系,但问题是他手里还握着一个集团,怕就有人利用奥运会开幕式作陷阱来夺取他手中的集团。

    百亿美元的集团,足以让人壮着胆子做手脚了。

    罗永恒心里苦笑。

    如果不是需要借助金牌集团在欧美的渠道宣传,这一次的奥运会开幕式,的确没可能找李霖上去,哪怕是他新生代的扛旗人物,哪怕是他在国际上非常红火也是一样。

    只要不是到了mj那种地步,他的人气,中宣部都会可以无视。

    但问题是,中宣部需要金牌集团在欧美的宣传渠道。

    时代出版集团有十二家宣传媒体,其中报纸四家,杂志八家,最著名的,自然是美国三大周刊之一的《时代周刊》。

    而且,金牌集团作为好莱坞巨头之一,对好莱坞其他的巨头,尤其是传媒巨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中宣部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所以才有了这次邀请。(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全球宣传

    “其实……。”

    罗永恒沉吟了一下,说道:“刘焕并非是生病了,而是我们中宣部觉得应该让大家竞争一下。“

    竞争的意思就是你李霖若是让金牌集团配合中宣部的宣传,那么你李霖就这个机会上奥运会唱开幕式,若是没有,那就抱歉了。

    简单的说,中宣部拿出唱奥运会开幕式这个饵来引诱李霖和他的金牌集团配合,让金牌集团将自己的欧美渠道全面放开。

    一个集团,尤其是一个百亿美元的全球性集团的渠道有多么重要,所有人都清楚,这种渠道,任何人都藏着掖着,不会拿出来的,哪怕是挂靠在他们旗下的公司,也只会拿出部分来共享,真正可以完全共享的,只有那些被控股和吞并的集团。

    甚至连被控股和吞并的集团都只能够享受渠道,而不是分享渠道。

    道理很简单,哪怕是被控股和吞并的集团,也许有一天会脱离集团的掌控,就像是暴雪娱乐脱离维旺迪,集英社脱离小学馆一样。

    为了防止他们可能的脱离会为集团增加强敌,李霖直接拿走了所有的运营权和渠道,没有渠道,集团之下的任何公司想要脱离集团,都得重新建立渠道,而重新建立渠道,又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金牌集团最初打开全球渠道,凭的就是苹果的卖到哪里,李霖的渠道就打开到哪里。

    但那仅仅只是初步打开而已,真正打开全球渠道,是在金牌集团收购环球影视和暴雪娱乐之后。

    前者有广阔的全球电影发行渠道,后者有游戏运营渠道,两者结合起来。金牌集团才站稳根脚,至于后面的索尼贡献渠道和收购时代出版集团,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管是索尼还是时代华纳。对于有全球渠道的大集团是慷慨的分享渠道,但对于那些没有全球渠道的集团。他们是吝啬的。

    中宣部想要拿金牌集团的渠道来,就必须得付出代价。

    当然,若是金牌集团还是以前那个金牌集团,那么它哪怕是做得再大,中宣部都会强制性命令的,因为在华夏这块大地上,谁都不敢违背中宣部的命令。

    奥运会开幕在即,中宣部的权势已经大到仅次于发改委的地步了。百亿美元的企业算什么?君不见那些百亿美元级别的地产集团、网络集团都任凭中宣部拿捏吗?

    颐指气使,就是他们对待那些集团的态度。

    说让你配合,你就得配合,不配合,立马就有无妄之灾来到你的头顶。

    但自从金牌集团收购了环球之后,他们的态度就有所收敛了,好莱坞六巨头之一,即便是中宣部,也需要保持一点点的客气。

    而在金牌集团收购时代出版集团之后,中宣部的客气就扩大了。

    他们可以不在意好莱坞六大巨头。但他们不可以不在意一个拥有了《时代周刊》这种具备世界性影响力的金牌集团,尤其是在他们需要金牌集团帮助的情况下。

    所以才有今天的以奥运会开幕式作为诱饵,来引诱金牌集团全力配合奥运会宣传的事情出现。

    “除了刘焕老师。还有哪位老师?”李霖问道。

    “只有刘焕一位。”罗永恒意有所指的说道:“奥运会开幕式虽然在原则上选择资历深的前辈来演唱,但我们中宣部内部讨论觉得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所以才有了这次的邀请。”

    少年啊,路已经帮你扫清了,你只要走上来就行了!

    他心里想着,而李霖也没有让他失望。

    “行,什么时候?”

    《木乃伊3:龙帝之墓》刚刚拍摄完成,作为里面最大的反派boss,他应该跟着剧组开始为《木乃伊3:龙帝之墓》预热宣传才是。不过和奥运会开幕式比起来,《木乃伊3:龙帝之墓》就有些不够看了。

    在奥运会这种盛事面前。别说是《木乃伊3:龙帝之墓》了,哪怕是《泰坦尼克号》。都得为奥运会让路。

    “一周之后。”

    “不过……。”

    罗永恒话音一转,“奥运会虽然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在宣传工作上,还没有完成。”

    “这一次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怎么样的宣传工作,都不会充足。”

    “在此前,我们和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合作,借助他们的渠道宣传我们的奥运会,但这样远远不够。”

    “所幸的是,一些爱国同胞,也在自发到帮助我们国家的奥运会做宣传,这我们必须得感谢他们。”

    来了!

    李霖心里清楚,好事突然来临,不是陷阱就是要付出代价,而从罗永恒的话中来看,很明显,中宣部看中了他手中的渠道,想要和他做一次交换。

    爱国同胞帮忙宣传,当然有好处,好处就是上奥运会唱开幕式,至于不帮忙,那么对不起,你不是爱国同胞。

    不是爱国同胞让你上奥运会唱开幕式唱个屁啊!

    “作为一个华夏人。”李霖义正言辞的说道:“帮助国家宣传奥运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正好,我们金牌集团旗下有时代出版集团,手里握着一些宣传渠道,我等下就命令他们来帮忙宣传。”

    “我记得张一谋导演是奥运会的总导演吧,我会安排《时代周刊》来采访他的,并且给予一次封面。”

    李霖收购了时代出版集团之后,《时代周刊》曾经想要采访李霖一次,算是讨好,但李霖拒绝了,道理很简单,他丢不起那个人。

    不过现在,他却让《时代周刊》去采访张一谋。

    张一谋曾经凭借着《英雄》掀起华夏商业片大潮一举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不过之后他却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在票房上。接二连三的迎接着几个同等级的导演的围追堵截,可偏偏他又有一颗文艺的心,想要在商业和文艺上取得平衡、取得双丰收。

    尽管在李霖的威逼利诱下。张一谋重新走上了商业片的路线,并且取得了07年的票房冠军。但李霖深深的清楚,08年之后,才是华夏电影票房疯狂增长的时候。

    不看票房增长比率,仅仅看那一部一部突破十亿、二十亿华夏币的大片,李霖就动心。

    很明显,华夏市场有成长为甚至是超越美国市场的潜力,而美国市场早已经饱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司在上面厮杀。哪怕是好莱坞六巨头,一个不小心也会被干饭。

    制片最辉煌的年代,就是好莱坞巨头最没落的时代。

    而华夏市场不一样。

    在这个市场上,时代华纳、索尼、20世纪福克斯公司、派拉蒙等等好莱坞巨头还没有进来,而至于华谊、光线之类的影视公司在金牌集团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电影市场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市场,在这里,黑马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大制作就被小投资给干翻了,再一不小心,大制作就扑了。

    所以李霖尽可能的捧起自己人。

    正好中宣部找上门要宣传奥运会。李霖干脆将张一谋推荐过去。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我们中宣部这几年来为了奥运会日以继夜的工作,就是因为我们中宣部身上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罗永恒又道。

    “是这样的没错。”李霖点点头,“正好我们金牌集团和索尼达成一向协议,我们会借助索尼开放出来的渠道将奥运会的宣传海报铺满全世界。”

    “谢谢你,这个世界就是需要你这种爱国的华夏人。”罗永恒激动的说道,“作为我们华夏的一场盛会,我们中宣部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肝脑涂地……。”

    “对了。我们刚刚和时代华纳达成了一项交易,请他们旗下的电视网播放《美丽中国》系列的纪录片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霖直接打断了罗永恒的话。

    一出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要这么多。中宣部也是够了。

    “我听说金牌集团和新闻集团以及维亚康姆、华特迪士尼、索尼的关系很好?”罗永恒毫不觉得自己太过于贪心。

    吓!

    李霖被吓住了。

    中宣部这是要干什么?要将全世界的主流传媒集团一网打尽吗?维亚康姆和索尼也就算了,时代华纳、华特迪士尼、新闻集团那可是世界级别的传媒集团。影响力覆盖几乎所有主流国家。

    而且就算是要将世界主流传媒集团一网打尽,也不应该由李霖来联系,这种事情,单凭金牌集团想要搞定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高,中宣部自己不出面真的好吗?

    呵呵……

    罗永恒干笑着,中宣部早在07年的时候就已经和这些世界主流传媒集团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但是新闻集团等等传媒集团要求华夏彻底开放电影市场、开放杂志、电视台等具备媒体属性的传媒平台。

    这根本就不是中宣部可以接受的。

    杂志、报纸也就算了,电视台是什么?那可是中宣部的自留地,他们可不会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这块领域。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曾经以星空传媒曲线进军华夏市场,结果被迅速叫停,从这里就看得出中宣部对这块自留地的重视程度。

    所以经过了一年的漫长拉锯战,双方依然没有谈拢。

    眼看着奥运会即将开始,宣传工作也应该展开了,中宣部同样着急了,但新闻集团他们提出的要求中宣部又不可能答应,所以才找上李霖,希望可以通过李霖来让做宣传工作。

    “只要你帮忙,中宣部不会亏待你的。”罗永恒直接提出了条件,“只要你帮这个忙,我们将允许你进入报纸和杂志领域。”(未完待续)r655

    第六百二十三章换人危机

    报纸和杂志?

    李霖怦然心动!

    杂志还好说,报纸就难了,尽管华夏已经开放了民间资本进入这两个行业的限制,但想要过审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中宣部开口了,那么他只要答应下来,就肯定可以进入这个市场。

    其实,若是李霖没有收购时代出版集团,那么进不进入报纸和杂志这两个行业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道理很简单,报纸和杂志的市场太小了,而且影响力也在日益萎缩,强行进入一个新市场和那些老牌巨头对抗,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有那个精力,不如开拓网络传媒。

    这可是一块新兴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宣部在此时还没有发觉这块市场的巨大传媒属性。

    在李霖前世,中宣部也是2010年之后才逐渐重视起网络,不仅仅接二连三的给网络媒体下命令,要求他们删除不符合法律的视频,还接二连三的掀起净网运动,打压歪门邪道之风。

    不过他有了时代出版集团、已经一只脚踏进了这个市场,索性就在这个市场上扎根下来,若是可以做到时代华纳那种地步,未尝不可以拥有和电视台媲美的影响力。

    而且在未来,可是传媒集团的天下。

    连华尔街财团都有求于传媒集团,借助传媒集团的力量来攻击劳联产联,李霖怎么会不把握这个机会呢!

    “可以开放电视台吗?”

    李霖试探性的问道。

    中宣部将外国资本视为洪水猛兽,不许他们进入电视台领域,但是对于本国资本,倒是稍微放得宽松一些,而且又有星空传媒这个先例,李霖觉得。可以试探一下。

    电视台多赚钱倒未必,但电视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对一个集团至关重要,尤其是像李霖这样的娱乐集团。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电视台,立马就像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样飞翔起来。

    “不可能。”

    罗永恒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电视台是绝对不可能开放的,至少目前是绝对不可能开放的。”

    开玩笑,中宣部怎么会开放电视台,至于星空传媒,那是例外,而且星空传媒也是失败的产物,中宣部正筹划这将星空传媒收回自己的旗下。

    若不是奥运会召开在即,他们早动手了

    “仅仅只是报纸和杂志的经营权。恐怕无法补偿那些主流传媒集团,他们的胃口,可是非常大的。”

    大?

    要看什么人。

    若是中宣部来和他们谈条件,那胃口自然是大,可若是换成金牌集团,那胃口就小得多,道理很简单,一个是政治、一个是单纯的商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中宣部会记得爱国商人的好的!”罗永恒意有所指的说道。

    李霖闻言笑了笑,“你过些天就可以看见《美丽中国》系列登陆美国主流电视网。”

    ……

    两天之后。《时代周刊》的采访团队就从美国乘坐飞机来到帝都,而正在排练奥运会的张一谋导演也抽出时间来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

    “张一谋导演。”

    一个稳重的中年白人记者手里持着话筒,身后跟着的是一架摄像机。“听说你担任此次奥运会的总导演,你感觉这次的奥运会会做到哪一种地步?”

    “做到哪一种地步是观众来说的,我只能说尽量完美。”

    “请问在这次奥运会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在这次奥运会上,我们会将中国的元素加入其中,将中国的风采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

    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上,张一谋直接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华夏奥运会的总导演张一谋:我们要展现华夏的风采。”

    在采访里面,《时代周刊》不仅仅将张一谋的话原封不动的放了上去,还亲自书写了一些自己期待奥运会之类的话语。活脱脱的一个广告。

    与此同时,金牌集团买断了《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版权。并直接买断了美国五大电视网:abc、cbs、fox、bc黄金时段播放《美丽中国》系列。

    凭借着美国五大主流电视网的覆盖范围,《美丽中国》系列顷刻间就火遍整个美利坚合众国。

    “原来华夏那么美。我好想去华夏旅游,华南在哪里?”

    “怎么没有古装?我最爱的华夏古装。”

    “卧槽,谁这么大的手笔,居然直接买断了五大电视网的黄金时段来播放纪律片,看样子,这是华夏奥运会的宣传片吧!”

    不仅仅美国,连华夏本土都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金牌集团就是牛叉,发行的《美丽中国》系列纪律片居然直接覆盖了美国五大主流电视网的黄金时段。”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华夏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有人一起组团去华南旅游吗?”

    “这得浪费多少钱,如果把这些制作费用和宣传费用用来投入免费教育,那该多好啊!”

    “楼上傻逼。”

    “楼上+1,楼上上摆明了就是脑残。”

    “楼上上+1,楼上上上肯定还是小学生。”

    不仅仅如此,李霖还将《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送往艾美奖参与奖项争夺。

    艾美奖,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它和奥斯卡、格莱美一样,是属于美国最高的三个奖项之一。

    或许在国际上,它的影响力不如奥斯卡以及格莱美,但在美国本土,它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奥斯卡以及格莱美。

    李霖动手之后,中宣部也没有过河拆桥,而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对金牌集团开放了报纸和杂志领域。

    李霖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抽调时代出版集团的中层和高层成员,甚至有一位副总裁亲自坐镇华夏市场,为时代出版集团攻城掠地。

    帝都。

    故宫之中。

    刘焕面色复杂的看着这座雄伟的宫殿,也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这座宫殿了。

    从最初被定为《我和你》演唱者的兴奋到努力再到现在的失落,他经历的,让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

    “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刘焕的经纪人卢璞愤怒的吼着,“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刘焕为了这次的奥运会开幕式准备了多少功夫?

    他日以继夜的磨砺自己的歌喉,还花费大价钱请来营养师为他定制最优的营养搭配,目地就是为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够一展歌喉,拿下这个至高的荣誉。

    但是现在。

    中宣部随随便便就派了一个人下来,告诉他们还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者可能有变化,这让他怎么接受得了?

    订好了的事情突然反悔,如果不是对方是中宣部,他早就冲过去赏他两个巴掌了。

    “查到为什么会变化了吗?”刘焕低声说道。

    不甘心?

    当然不甘心。

    为了这一刻,他准备了多久,下了多少苦功夫,但是结果呢?铁板钉钉的事情变成了未知,这也许还是给了他一个面子。

    真正的情况是,他被取代了。

    “我可以失败,但我想知道到底是谁取代了我!”

    连中宣部都影响到,将定好的事情推翻,对方还真是手眼通天,他想遍所有人,都想不通到底是谁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硬生生的将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权从他的手中抢走。

    “可能是李霖。”

    卢璞也不怎么敢确定,“中宣部的那些人嘴巴很紧,我根本就没办法从他们的口中得到消息。”

    “不过据我所知,就在中宣部通知我们事情有变化第二天,张一谋导演就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而且用的还是奥运会总导演的名头。”

    张一谋若是在奥运会之后上自然没什么,以奥运会的风头,登上《时代周刊》,不是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奥运会还没召开,张一谋就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这明显就不对。

    “据我所知,金牌集团收购了时代出版集团,《时代周刊》也算是金牌集团的下属杂志了,它力捧同为旗下的张一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刘焕道:“如果不确定的话,最好不要乱说。”

    李霖不是以前那个李霖了。

    以前的李霖初出茅庐,还需要他来力捧,但现在,对方不仅仅是一个艺人,而且还是好莱坞六巨头之一的金牌集团的主人,连程龙那种级别的巨星都需要和李霖拉好关系,他绝对不想、也不愿意和李霖对上。

    “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我有八成。”卢璞立即解释道:“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随后,《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就登陆美国五大主流电视网,你不觉得这件事情太过于巧合了吗?”

    “你不要忘记,那位可是沉寂了接近一年,这一次,他接着奥运会开幕式的风头重新出现在世界歌迷的面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焕面色顿时铁青了。

    如果真的是李霖,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和他争?对方付出了这么多,他根本就争不赢,而且对方的身份,也让他非常忌惮。

    “刘哥,要不,我们把这件事情捅出去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爆料

    “捅出去?”

    刘焕眼睛一亮,随后就黯淡了下来,“这种事情,谁敢报道?”

    这里不是美国,中宣部压着,什么报纸和杂志敢将这种事情捅出去?捅出去就回迎来中宣部的雷霆大怒,到时候随便在审核上卡你几下,甚至让你修整停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报纸和杂志不可能冒着得罪中宣部的危险去报道这种事情。

    他们不是傻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们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可以踩红线、敢试探中宣部的底线,但绝对不会突破中宣部的底线。

    “报纸和杂志不敢,但有网络啊,不要忘记,网络可不在中宣部的掌握之下。”卢璞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而且我们也没必要直接将这件事情捅出来,我们可以换个迂回的方式,保证不会让中宣部察觉到我们。”

    “那就交给你了。”

    刘焕拍拍卢璞这个小舅子的肩膀,给予鼓励。

    “放心好了,姐夫。”卢璞笑着说道:“就算是不为了姐姐,为了我这份工作,我也会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当天晚上,卢璞就伪装好,往《当代歌坛》等大大小小的音乐杂志邮寄了几张照片。

    《当代歌坛》杂志总部。

    几个编辑正看着回馈过来的销量愁眉苦脸。

    “销量又跌了。”

    “这已经是第不知道多少次跌了。”

    “是啊,现在大环境不景气。”

    美国经济危机对他们杂志倒是没什么影响,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直接冲击了《当代歌坛》的销量,使得《当代歌坛》的销量不断的下跌。

    从02年到现在,《当代歌坛》的销量跌了三分之一不止。再这样跌下去,恐怕《当代歌坛》就要停刊了。

    至于将主力转移到互联网,他们也不是没想过。但经过短暂的试探之后就宣布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的新闻已经被几个门户网站给把持了。其他人想要挤进这个市场何其艰难,哪怕是他们是专业的,也没有任何作用。

    资金、渠道以及互联网思维的缺乏,让他们在互联网大潮中举步难行。

    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退回传统市场,然后想尽办法来抵御互联网大潮的带来的威胁。

    “劲爆的消息。”

    《当代歌坛》的总编贺文敲击着桌面,“最近的歌坛死气沉沉,连一点劲爆的消息都没有。这样怎么能让那些读者买我们的杂志呢?”

    嗯!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编辑,“所以还请大家辛苦一下,收集歌坛的大新闻。”

    大新闻?

    说得好像大新闻是我们制造的一样。

    在场的编辑心里腹诽了起来,歌坛死气沉沉,没有大新闻,他们也没办法啊,虽然《当代歌坛》的销量下滑是个很令人悲伤的事情,但他们能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办法?要是有,他们还在这里做编辑?早就当老板去了。

    “好了,散会吧!”

    总编贺文拍拍手掌。整理了一下稿子,扫了两眼,准备出去。不过他刚刚准备走就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打电话的人自称自己是快递员,有他的一份包裹。

    “我记得我最近没有在网上购物才是。”总编贺文呢喃了一句,“难道是有人邮寄错了?”

    心里想着,他走了下去,将包裹取了回来。

    上面写着《当代歌坛》总编贺文收。

    “居然是我的。”

    贺文嘟哝一句,拆开包裹,入眼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刘焕站在故宫之中大展歌坛,旁边还有几个他很眼熟的人。

    “中宣部的官员。”

    扑通!

    他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

    刘焕在故宫唱歌、中宣部的官员陪着代表着什么?别人或许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奥运会即将开始,这摆明了就是让刘焕唱奥运会开幕式。

    “大新闻、大新闻啊!”

    他刚刚还在惆歌坛没有大新闻。立即就有大新闻送上门来,简直就是瞌睡来了立马就有枕头。

    “只是……。”

    他迟疑了一下。

    刘焕唱奥运会开幕式这种大新闻怎么会以邮寄的方式邮寄到他们这里?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见不得人?

    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出来,想都没想,他就将《当代歌坛》的诸位主编、编辑全部都找了回来。

    “所有人回来开会,立即。”

    不过一会儿,刚刚才散会的诸位主编、编剧全部到齐。

    “我这里……。”

    总编贺文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他的心,在颤抖。

    如果他刚才的猜测没错的话,那么他们《当代歌坛》已经卷入了一个非常大的漩涡里面,这个漩涡涉及到刘焕这种级别的音乐教父、还涉及到了中宣部这个庞然大物。

    这可能是歌坛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大新闻。

    它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越张学友的《吻别》专辑带来的影响。

    “有一个新闻……大新闻……天大的新闻。”

    他一连用三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新闻,“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发布这个新闻,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祸端,但是,也可能让我们《当代歌坛》腾飞起来。”

    天大的新闻?

    几名编辑和主编面面相觑,什么新闻可以让自己的总编震惊到这种地步?难道是哪个歌坛天王天后离婚了?

    不对啊,即便是天王天后离婚了,也称不上是天大的新闻,更称不上会给《当代歌坛》带来祸端。

    作为华夏最大的音乐杂志之一,一个天王,是撼动不了《当代歌坛》的。

    “什么新闻?”一名主编问道。

    “奥运会的新闻。”

    总编贺文的声音在颤抖,“奥运会开幕式演唱已经确定是刘焕了。”

    奥运会!

    刹那间。会议室里就沸腾了起来。

    奥运会,那可是奥运会啊,奥运会开幕式。这么大的新闻,难怪总编会说是天大的新闻。

    这的的确确是天大的新闻。任何天王天后的新闻都比不过奥运会开幕式。

    这已经不单单是歌坛的事情了,这已经上升到了全民的高度。

    你可以不关注歌坛,但你不能关注奥运会。

    一个全民社会、一个歌迷,两者根本就没办法比。

    “刘焕,居然是刘焕来唱奥运会开幕式,不过也对,除了刘焕,还有谁可以来唱奥运会开幕式?”一名编辑呢喃着。

    “新闻。大新闻,我们明天就开发特别刊,这一次,我们《当代歌坛》要拿下首杀。”

    “总编,奥运会开幕式新闻是个大新闻,但远远称不上祸端吧!”一个主编疑惑的问道。

    “奥运会开幕式的新闻是有人通过邮寄包裹的方式邮寄给我的,而上面留的电话我看了,是一个空号。”

    总编贺文缓缓的说道,会议室里面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通过邮寄包裹邮寄、号码是空号,这代表什么?代表着爆料这个消息的人根本就不想别人找到自己。

    鬼鬼祟祟的。里面肯定有阴谋。

    恐怕这个消息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是个馅饼,说不定里面隐藏着陷阱。

    过了一会儿,一个编辑提问道:“这个消息可以确定是真的吗?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捏造假新闻给我们?”

    奥运会开幕式是何等的大事。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演唱者,中宣部也绝对不允许报纸和杂志乱写,如果不能确定事情是真的,那么还真是一场祸事。

    “基本上确定是真的。”总编贺文道:“照片上,刘焕在故宫之中唱歌,而陪同的人是中宣部,再想想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基本上确定刘焕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者。”

    如果爆料的人不鬼鬼祟祟,他也不用这么烦恼了。

    “根据我的猜测。恐怕是刘焕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出现了问题。”

    “什么?”

    “不可能吧!”

    “怎么会这样?”

    奥运会那是什么事情?定好的人怎么会换?铁板钉钉的五指山,怎么可能让孙猴子逃了?

    这也太惊悚了吧!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情。”总编贺文道:“我不仅仅认为奥运会开幕式起了波澜。我还认为和刘焕争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的是李霖。”

    “不可能。”

    当即就有编辑反驳,“绝对不可能是李霖。”

    “刘焕什么资历?李霖什么资历?奥运会和普通商演可不一样。那是一场举国盛会,中宣部挑选的,绝对不是有名气的,而是有资历的。”

    “除非李霖的名气直追迈克尔。杰克逊。”

    “否则的话,他是绝对没有资格争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的。”

    资历高的人一大堆,前辈一大堆,李霖凭什么去争夺?

    “是啊,总编,你这次可能猜错了,你说张学友去争夺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还有可能,李霖,不是我小看他,他资历不够。”

    另外一个编辑也跟着附和道。

    “你们不要忘记,中国很美丽。”贺文神秘兮兮的说道。

    “废话,中国当然很美……等等,你是说《美丽中国》?”

    一名编辑猛地反应过来,“你是说李霖以《美丽中国》来获取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权?”

    金牌集团大手笔买断美国五大主流电视网的黄金时间播放《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联想到突然爆料奥运会开幕式的神秘人,一条清晰的线索浮现了出来。

    中宣部首先订好刘焕来演唱奥运会开幕式,然后李霖以帮助奥运会做宣传为代价,从刘焕的手中抢夺走奥运会开幕式,刘焕不甘心,绝对将这件事情爆料出来,以借助民意对中宣部施加压力。

    这是两个人在斗法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舆论压力

    一个是流行音乐教父、老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一个是音乐鬼才、新一代的扛旗人物、最具备希望成为国际巨星的歌手。

    两个人的交锋,是新一代和老一代的交锋。

    当代歌坛卷入这种是非里面,恐怕会非常不好受。

    “爆?”总编贺文敲击着桌面,“还是不爆?”

    “你们拿个主意吧!”

    沉默!

    死一样的沉默。

    这件事情太让人为难了,消息一旦爆出去,《当代歌坛》立马就会销量大涨,整个歌坛立马就热闹起来,但斗法的双方,都不是好惹的,尤其是中间还掺杂了一个中宣部。

    爆出去,福祸难测啊!

    “要不,我们不爆了?”一个编辑小心翼翼的说道,与其冒着风险求销量大涨,不如求稳一些。

    “为什么不爆?”

    另外一名编辑当即反驳道:“这种可以让杂志销量大涨的事情,怎么能不爆?”

    “而且我们爆料刘焕成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至于其他的,我们可没有说,斗法双方,都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对,我们杂志只是收到了爆料然后爆出去,至于里面的厉害关系,我们可不知道,也没有人事先警告我们。”

    “我也觉得应该爆,那人既然将这些照片给了我们,难保不会给别人,到了明天,歌坛恐怕会热闹起来,法不责众,我们没理由不爆。”

    众人七嘴八舌。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至于斗法的双方。他们装傻充愣就是了。

    想到了,也当做没想到。

    反正李霖也看不透他们的思想。

    “那就爆。”总编贺文一咬牙。“大家连夜给我写文章出来,注意,不要牵扯到敏感的内容。”

    “这一次,我们要爆,但要谨慎的爆,不能让他们看出我们已经察觉出他们的行为了。”

    “大家记住,我们《当代歌坛》,只是收到了一组照片,然后凭借着媒体人的直觉察觉到了隐藏的含义。至于其他的,我们一概都不知道。”

    “是!”

    ……

    第二天早上,各大音乐杂志统一发行增刊。

    尤其是几本顶级音乐杂志,更是直接将奥运会开幕式的字样写在封面上,吸引读者的注意。

    中宣部。

    罗永恒坐在办公室里面,优哉游哉的喝着茶看着报纸,在他面前,放着一堆杂志和报纸,摆在最前面的是政治时事报纸和杂志。为首的是《人民日报》。

    而在后面的,则是各大娱乐杂志和报纸。

    时间滴答的过去,罗永恒看完了政治时事报纸,拿着《当代歌坛》正准备看。下一刻,他就怔住了。

    几个鲜红的字体,如果刀子一样狠狠的往他心上捅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时代巨星 http://www.xshubao22.com/4/439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