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神传奇 第 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金龙倒是没有注意晓雅的表情变化,接着说道:“如果动物实验确实有效,我们可以自己先建一座中医院,使用中药配方治疗病人,老中医开方子总不用去批准吧!通过在治疗过程中积累的临床资料,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说明情况,把保密工作做好,这样更稳妥一些,于国家、于我们都有利。如果循规蹈矩的去做,恐怕我们的新药还没有出来,倒被外国人抢了先。关于病人,我看可以同国内、国际上一些爱滋病医疗组织接触,挑选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患者,免费治疗,如果能把他们治好,我们的名气自然就打出去了。”

    金龙这个出人意表的办法再一次让大家感到了惊喜和认同。

    金龙接着道:“同时我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癌症、肝炎等一些疑难病症对应治疗实验一并进行,尽量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

    施默道:“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新药的研发,但是任何新药的研究都要经过几个必须的过程,时间最快也要两年左右。”

    “两年?要那么长时间!有没有更快的办法?”金龙问。

    “两年已经是最快了,国外很多新药研发往往要5到10年才行,因为这不单单是简单的药物合成,还要对药物的性能、适用性、副作用、潜在的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当然,要加快研发进度也是有办法的,就是利用科研死档!”

    “科研死档?是指的什么?”金龙问。

    “噢,是这样。”施默解释道:“目前国际上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有几十万家,在从事各种科研项目的研究,有的属于国际组织、有的属于国家投资,有的属于企业的研究所,也有的属于大学或者私人的研究所、实验室,这么多的科研机构进行的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万项,但最终能够成功得出科研成果的不到百分之一,大多数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归于失败,终止了研究,项目一旦终止后,关于这个项目前期研究的资料就会被编制成档案存放在研究机构的档案库里,成为‘死档’,虽然是死档,但前期研究的资料和实验数据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如果我们花钱,可以以准专利引进的方式购买这些‘死档’,这样就可以在我们的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大大缩短我们的研究进程。据我所知,目前国际上进行爱滋病药物研究的机构有几百家,而关于这个项目的死档应该有几千份,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些对我们研究有用的资料购买一些,当然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

    施默关于‘科研死档’的解释让金龙脑海中灵光一现,长时间困扰他的科研方向问题好象找到了答案。他问道:“按你这么说,那么关于其他高科技项目例如芯片、发动机、新能源、新材料等等都应该有一大批的死档啦。”

    “那当然了,例如芯片,当年就有很多研究机构在研发,但是由于英特尔公司率先研究成功并投入应用,其他研究机构自然也就停止了这个项目,那些研发资料也就成了死档。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金龙点上一棵烟,边抽边紧张的思考着,久久没有说话,其他人也都默默的看着金龙,了解他的人知道,这个老板又要作出令人吃惊的决定了。

    金龙默默抽完一棵烟,狠狠的将烟头掐灭,环视了一圈,缓缓说道:“我想把投资公司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定位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上。把我们在现有项目上获得的资金全部投入到这上面!我想建一个金龙研究院,选择生物医药、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个影响面广、技术尖端的领域进行科研开发,在这几个方面有选择的购买一批科研死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争取在这些方面有大的突破,达到国际上领先的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准备去当这个研究院的院长,其他人员可以从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的爱国华人中招募,也包括归国的留学生、国内大专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人员队伍要精干、可靠。”说完,他目视陈峻桥,征求他的意见。

    金龙的这个决定让陈峻桥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但出于对金龙的绝对信赖,他还是点点头说道:“金总这个决定虽然有些突然,但他考虑的是企业长远的发展,我完全赞成。目前公司现有的项目发展势头良好,每年的收益基本在40——50亿元,完全可以支撑研究院的科研投入。”

    “但是前期如果大量购买科研死档,再进行研究院的初创,可能这些资金就有点紧张了。”施默补充道。

    “如果想解决前期的大笔资金投入,可以考虑将我们的游戏公司运做上市,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笔的资金。”陈峻桥说道。

    金龙道:“可以,我看先将游戏公司美国公司、欧洲公司筹建起来,如果发展势头良好,可以选择在国外上市,为了争取时间,可以采用借壳上士的办法。这个事情就请峻桥和李正去负责,筹建研究院和购买死档、招募研究人员的工作就由施默、王刚、李自然负责——”。

    08年的奥运会渐渐临近,北京也一时间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心,人潮聚集,熙攘不堪。将公司一干大事安排妥当,金龙决定躲开喧嚣不已的北京,独自外出游历一番,感受一下世风和民情。这也是受了秦老将军关于不忘本的教导后萌生的想法。他想起李刚和淑英,他和这两个最早创办金元宝面馆的伙计已经近两年没见了,这对山东历城的老乡去年已经结婚,还托人给金龙带了喜糖,他们一起在家乡建立养牛基地办的红红火火,已经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金龙决定到山东历城走一趟。当他将这个想法和晓雅商量时,晓雅死活不依,说要出去也要把她带上才行。金龙花了两天的枕边时间好言相求,抬出了了秦老将军关于深入群众不忘本的理论,还答应每天同晓雅通一次电话汇报情况才获得首肯。

    第三十章黄金谷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金龙离开北京,开始了他的历城之行。他一路只坐长途车,有时还搭过路的货车,晓行夜宿,经过天津、河北,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倒也一路太平无事,7天后,金龙到了山东历城县的地面儿。他下车打听金元宝养牛基地,居然是尽人皆知,一路被指点着来到依山而建的兰山村,这是一个有二千多户人家大村落,金元宝养牛场就在村东头靠近山根儿的地方。正是盛夏时节,地里的庄稼长势正旺,一些农民正顶着日头在田间锄草,远处山坡上的树木密密的,将山坡染成墨绿的颜色。

    金龙顺着田间的小路边走边看着来到了养牛场,养牛场规模挺大,十几间高大的牛棚整齐的排列着,每个牛棚前面都建着牛圈,牛们三三两两的趴着反刍刚刚吃过的青草,几头小牛在圈里撒着欢儿的嬉戏。

    路过一个牛圈旁时,金龙看到里面有几个汉子正在清理牛粪,一个50多岁的老汉在最边上,遂凑过去招呼道:“大爷,歇会儿吧您!”

    那老头打量一下金龙,停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隔着牛拦问道:“您这是来看牛的吧?”

    金龙笑笑说道:“是,是来看看。”

    老头蹲下,顺手从兜里掏出烟荷包,从里面拿出卷烟纸,倒上烟丝,卷了个大炮,递给金龙说道:“您尝尝这个!”

    金龙也不客气,顺手接了,点着,深吸了一口,立时,一股辛辣、干炝的烟气直冲心肺,金龙咳咳的咳嗽着,眼泪都被炝出来,说道:“大爷,您这烟可真够劲儿。”

    老汉笑着说:“那时,我这烟是自家种的,自己烤了抽,就是带劲,那洋烟卷抽着不顶事儿,这烟你得柔着点儿抽,匀着往里吸,就炝不着了。”说着,自己也卷好一棵,点燃了,给金龙做着示范。

    见老汉歇下,旁边几个人也纷纷走过来,席地坐下边抽烟边和金龙聊天。

    一个中年汉自问道:“您是看牛的吧,我们这旮牛好,牛细嫩,没腥味,那是真正用青草和精饲料喂出来的,一点不搀假。”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补充道:“我们这的牛肉全国各地方都要,听说过金元宝面馆没有,全国那么多家店,都是我们这儿的牛肉,那味道没挑的。”

    金龙把自己的烟掏出来,一一分发给大伙,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村的吧?”

    “不是。”那中年汉子说道:“这个村的人都富呀,家家养牛,咋会干这苦活呢。我们都是临县郊县的,翻过这道山就是,我们几个是老乡,我们是东疙瘩村儿的,他们几个在西疙瘩村。”

    “哦?”金龙诧异的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在家种地或者也养牛呀?”

    老汉说道:“我们那瘩水土不行咧,别看就隔一道山梁,这边山青水绿的,那边就是光秃秃的沙丘和盐碱地,那地要用水冲上几遍才能种出点儿庄稼,养不活人呐。所以年轻力壮的都出去干体力活,家里老人孩子种种地,能收几个算几个。”

    “就是就是!我们那瘩水也不行,也碱大,喝着是苦的,而且常喝那水,骨头关节就大。”那年轻的小伙子说着,将手伸到金龙面前,金龙仔细看,确实手指的几个关节很突出,再看其他几个人的手也是一样。

    金龙不禁问道:“你们那边县里不给解决这些生计问题吗?”

    老汉说道:“怎么解决呀?荒原几十里没有几户人家,从我们疙瘩村再往西就是几十里的戈壁荒滩,连草都不长一棵,想解决也没办法,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这点儿苦还受的下。”

    金龙问道:“你们在这儿干累不累,收入怎么样?”

    中年汉子答道:“还不错咧,这场长从不狠劲儿使唤工人,管吃管住,每个月有四五百块钱,一个月顶我们在家里两年的收成,比我们在外面打工的那些乡邻强多了。”

    老汉说道:“这李场长四个好人,从不克扣工钱和伙食,象我这样的老头子也给开几百块钱,这要在别的地方不敢想咧。”

    “就是就是,我们场长说咧,他是学这个他的大老板,听说那大老板就是对咱穷人好着咧。”那年轻人补充道。

    听到李刚也能这样的怜贫惜弱,金龙不禁感到满意。

    正说着,李刚从那边走过来,边走还边和老汉他们打着招呼。几个工人也赶忙站起来,同李刚打招呼,老汉说道:“场长,这有一个客人要看牛咧。”

    金龙转过身,和李刚打个照面儿,李刚一眼认出金龙,嘴里喊道:“我的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说着,赶紧走上前,双手在衣服上使劲蹭了蹭,才一把抓住金龙的手,兴奋的望着金龙。

    金龙笑着说道:“呵呵,我是随便出来走走,来看看你们,两年没见了,你和淑英都还好吧?”

    “都好都好,只是我们结婚喜宴您没吃上,想请您,可怕您太忙,没敢请,正好今天补上,走家去吧。”李刚说着,兴奋的拉起金龙的手就走。

    金龙跟着李刚往村子里走,看到街道两边的庄户基本都是两层的小楼,院子也是整齐的高墙碧瓦的建的很漂亮,金龙问道:“看来你们这里的乡亲还真是很富裕呀?”

    李刚答道:“那是,这都是托了您的福,我们这个养牛场可是我们当地的一块金元宝呀!现在村里家家都和我们牛场签了协议,我们这个场负责种牛培育,小牛生下来断了奶就交给村里人养,还负责给村里人提供饲料和兽医服务,养成出栏的肉牛,再由牛场统一收购,送到各地的金元宝面馆,家家养牛,家家都在养牛上发了财,庄户人家,有了钱首先就是盖房子,呵呵。我们家也是两层的小洋楼,去年盖的,气派着咧。”李刚说着,抑制不住的流露出兴奋和自豪。

    不一会儿,李刚到了家,刚迈进院门,就大声叫道:“淑英、淑英,你快看是谁来了!”

    淑英小跑着从屋里奔出来,一眼看到是金龙,惊喜的叫着:“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快进屋歇歇,爸、妈,有贵客来啦!”

    一会儿工夫,李刚父母相跟着从屋里迎出来,李刚赶紧介绍道:“爸妈,这就是我们常跟您说的金总!”

    “唉呦!是金总您来了,您快进屋,您看您冷不丁的来了,我们这儿没预备什么,这可怎么办呢!刚子媳妇儿,快去地里摘点新鲜的好菜,再去铺子里买好酒来。”李刚夫妇显然是有点慌了神儿。

    金龙赶紧上前扶住二老,说道:“您别忙,不用太张扬破费,我们一起唠唠嗑吧。”众人一起进屋,坐定,拉开家常。金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淑英,两年没见,淑英已经不再是一副干瘪瘦弱的样子,身体长开了,显得丰满秀丽,和强健干练的李刚倒是般配的一对。李刚说道:“金总,今天无论如何我们要把喜酒给您补上,您别嫌寒酸咧。”金龙说道:“当然,我来就是要喝你们的喜酒,只是不要太破费了。如果方便,我还想在你们这儿住两天。”“行啊!我们这里房间富余,您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李刚说完,就拉着淑英去置办酒菜去了。

    当天夜里,金龙睡在李刚家二层的客房里,临睡前,他照例用李树林教给他的入定的方法,很快进入到空明的状态。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入定一会儿,而且进入空明的状态越来越快,有时甚至还在想着白天的事情,不自觉的就已经陷入空明,等解脱出来后,才发现刚才思考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恍惚中,他好象来到了养牛场,牛栏打开了,一群牛在齐声“懑儿懑儿”的叫着,金龙跑过去,那群牛开始奔跑,金龙跟在后面追赶,很快的,群牛越过山梁,在视野中消失了。金龙奔下山梁,循着牛群远去的方向奔跑起来,大地从两边飞速的向后倒去,他来到两个丘陵夹着的一块谷地,谷地一片荒凉,地面干裂着,泛着白花花的碱末,用脚踩上去硬梆梆的,很不舒服,不远处有个熟悉声音在叫他的名字,金龙问道:“你是谁!为什么要带我到这儿来?”那个声音说道:“我是你的朋友,你帮过我,所以我要报答你,这里是东疙瘩村,这里遍地是黄金,这都是你的!”

    “黄金?”金龙疑惑着,这分明是一大片盐碱地呀!他凝神望去,脚下的大地、两边的山丘突然间都变的金灿灿的一片,放射着耀眼的金光,刚才消失了那群牛也忽然间出现,变成了一头头金牛,金龙大喜,叫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是黄金,是黄金谷地!”

    金龙清醒过来,久久的回味着刚才的意境,那情景仿佛又回到眼前,他自言自语着:“黄金、盐碱地!东疙瘩村!”

    接下来的几天,金龙被当作村里的贵宾,被李刚的乡党们轮流请到家里去做客,十天后,金龙离开历城返回北京,而“东疙瘩村”这个地名他已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一天下午,金龙正在研究研究院的筹备小组提供的几份科技死档的有关资料,李自然推门进来,找他商量研究院建设选址的事情。筹备小组在北京选定了三个地方,一个是紧邻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一块地,优点是人才技术集中,缺点是地价太高;第二个是在西山八大处附近的一个倒闭的兵工厂,厂区很大,而且还有不少建筑可以利用,缺点是偏僻,收购费用也较高;另外一个在南城挨着京开高速路的一块建设用地,价格虽然便宜,但基础设施不具备,还要进行拆迁安置,建设周期比较长。三个地方金龙都不满意。他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好象早已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是哪呢?猛的,一个地名闪现在脑子里:“东疙瘩村!”

    两天以后,金龙带着李自然、晓雅和王刚一行人乘坐着一辆面包车出现山东胶县的公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东疙瘩村。公路在离县城20多里的地方就中断了,面包车下了公路,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一路向西行驶,开始,路两边还间或能看到村庄和稀稀落落的农田,越向西,越是显得荒凉,走出十几里才能看到几户人家,连农田的影子也看不到了。开车的司机是个当地人,他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里是一大片盐碱地,越向西盐碱化就越严重,而东、西疙瘩村是最靠西部的村庄,也是胶县最穷的地方,从那里再往西就是一块方圆几十里荒漠,寸草不生,没有人烟。

    晌午十分,一行人到了东疙瘩村。这是个只有30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街道很窄,一个人也没有,显得死气沉沉的,两边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子,挤挤挨挨的排列着,每家房前都是篱笆扎成的低矮的院墙,从院墙看进去,可以依稀的看到几小块院子中的菜地。大概是听到汽车的声音,各家各户开始有人出来,站在篱笆门里向外好奇的张望着,几个不安分的孩子,更是跑出门,跟在汽车后面指指点点的说笑打闹着。

    面包车缓缓穿过东疙瘩村,金龙指示司机继续向西走,司机说道:“再往西就是一大块盐碱地,可什么都没有。”金龙道:“我就想看看这块盐碱地,你就走吧。”

    面包车继续西行,地上已经没有路了,车在干裂的地上颠簸行进,地面上已经能明显的看出白色的盐碱末的痕迹,车子开出十几里,来到一个山丘前,金龙感觉有点眼熟,仿佛这里就是他那天入定时到过的地方。他赶紧叫司机停车,然后独自一个人慢慢登上山丘。放眼望去,东疙瘩村已经模糊不清了,周围方圆几十里都是白花花的干裂的地面,连棵树的影子都看不到,更看不到幻境中满地的黄金,但直觉告诉他,这里就是那块黄金谷地。

    金龙坐下,一边抽烟,一边琢磨着那梦境要告诉他的究竟是什么?“黄金,如果这里真的是遍地黄金会怎么样?”金龙想着,眼前的这片荒原开始出现人迹,一伙一伙的淘金工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搭起帐篷,生火做饭;开始出现酒馆、旅店,开始出现女人孩子,接着有了马路、汽车,然后出现了高楼大厦、飞机、火车,街上的人流摩肩接踵。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嘶!”不知觉间,烟头已经烧到手指,金龙一惊,从幻境中回过神来,他已经明白了黄金是什么,黄金就是脚下这块干裂的土地。现在如果买下这块地,不仅容易办,而且价格会很便宜,如果有一天这里成了繁华的都市,那么脚下的土地就会几倍、十几倍的升值,这不是黄金是什么!

    在返回的路上,金龙指示李自然:“迅速和山东有关政府部门联系,把这块盐碱地买下来,能买多大,就买多大;我想将金龙研究院就建在这里。”

    李自然不解的问道:“在这儿!金总,这里太荒僻,根本就不具备建研究院的条件,水、电、通讯等等设施都不具备,恐怕难度太大了。”

    金龙笑笑说道:“拉斯维加斯也曾是一片荒漠,现在怎么样,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了,这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基本设施可以慢慢建,量力而行,先建简易的水厂、小型的电厂,简易公路、办公房和住房,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吗,呵呵。不过有一条,就是要快。”

    “金总,您能告诉我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吗?”李自然问道。

    金龙沉思着,看着车窗外,悠然的问道:“在这块地上,你看到了什么?”

    李自然疑惑的看着窗外,说道:“什么也没有啊!”

    “可我看到了满地的黄金!”金龙肯定的说道。

    第三十一章科研突破

    购买黄金谷地的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这块地一直是山东省土地部门的一块心病,因为自然条件太差没人愿意开发,改造成耕地成本太大,这么一大片地荒在那里土地部门又感觉有压力。如今居然有人要买,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土地使用开发的审批手续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办好了,金龙投资公司花了很小的代价就拥有了这块40多平方公里谷地70年的使用权。

    为了加快金龙研究院的建设进程,金龙将投资公司的工作全权委托给陈峻桥负责,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中,09年的春节刚过,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晓雅,带着研究院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一头扎进那片茫茫荒原,而且一去就是两年。

    2011年的深冬,夜幕已经降临,天上正零散的飘着雪花,金龙一个人在雪中漫步走着,来到黄金山谷的那个山丘上。刚刚开完研究院成立两周年的庆祝会,金龙喝了不少酒,脸还感觉有些发烫,想着研究院两年来的发展历程,金龙感到自豪和欣慰。

    俯瞰着山丘下那一片灯火,几十栋小楼高低错落着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那里就是他们花了两年心血打造的金龙研究院。如今的研究院已经建成了18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最先进的,从世界各地招募的2000多名专业的科研人员陆陆续续的来到这里,在30多个科研项目上开展着研究工作。金龙从内心里感激和敬佩这批科研人员,这些人中,有70多岁的老科学家、有在国外研究所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学科带头人、还有从国内外研究机构聘请来的中青年科学家、研究员,也有不少是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舍去国外科研机构的优厚待遇,自愿到这里工作的,他们没有浮躁、没有奢求,有的只是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二年来,黄金谷地的基础建设工作一直在不停的推进,已经陆续建成了大型的自来水厂、电厂、直通济南的高速公路、通讯光缆铺设等建设项目,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了。

    金龙研究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数研究项目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其中二个项目还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一个是硅化物提炼技术。这项技术可以通过高温和化学催化手段使沙石裂解,提取其中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硅中添加其他物质生成合金,可以产生出不同硬度和韧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到建筑、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工艺品制造等各个领域。第二个是高储能电池。这个项目是在传统蓄电池的基础上,使用碳硅合金作为储能棒,可以将电池的蓄电容量提高几千倍。这两个项目都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现在基础研究阶段已经完成,接下来是要研究如何开发使用这些技术。

    施默在东北基地主持的红芝相关的药物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完成了治疗爱滋病、癌症、肝炎等三种专门药物的合成,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具备了进入临床研究的条件。

    当然,黄金谷地和研究院的建设将金龙投资公司在其他项目上获得的收入,包括游戏公司上市后获得的大笔资金消耗殆尽。越来越庞大的研究院和接下来要进行的几个项目的应用开发以及黄金谷地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光是高能电池和硅化物提炼两个项目的实验厂建设的预算就要50多亿元。在北京主持工作的陈峻桥那边已经捉襟见肘了,几次来电话敦促金龙回北京商讨资金调用的问题。“看来是该回去一趟了!”金龙心里感慨着。

    二年里,除了游戏公司上市签约等几个不得不出面的场合外,金龙一直待在研究院里,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每天上午,他的身份是院长,要处理决策研究院管理和谷地开发的相关事项;每天下午,他的身份是学生,每天安排一到两个专家给他讲解研究项目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协助他研究阅读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到了晚上,他则变成了老师,各个项目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会找他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金龙会就项目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睡觉前,金龙还是固定要入定一段时间,消化白天学到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刚开始时,那些专家们并不信服金龙的科研能力,毕竟他是个管理者,是个老板,只是象征性的汇报一下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但渐渐的大家发现,这个金总在研发思路的选择和研发方向的判断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往往会在大家一致认为项目已经进行不下去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指出前进的方向,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绝大多数都是对的。慢慢的,大家养成一种习惯,在研究进程中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要找到金龙,让他帮着给感觉感觉。

    雪越下越大,金龙头上、衣服上都粘满了雪花,湿漉漉的,金龙下了山丘,回到研究院。今天是两周年院庆,全院放假一天,但金龙看到大多数的实验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在科学家们的心里只有他的研究,没有节假日的概念。金龙走回科研主楼,看到钱庆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转悠,钱庆40多岁,长得高高大大的很威武,戴着一幅深度黑边眼镜,穿着白大褂,由于秉性敦厚、古板,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钱老夫子”。钱庆是电脑芯片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组长,他曾在美国休斯敦大学的一个生命科学研究所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生物电脑芯片的项目研究,后来由于资金困难这个项目被停掉,成了“死档”,他也转到教学岗位,当起了博士生导师,当他得知金龙投资公司将生物电脑芯片的死档收购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回国,继续他的研究,回来时还将原来从事项目研究的两个华人助手一起带了回来。金龙看到钱庆,上前笑道:“钱老夫子,你是在等我吧?”钱庆笑着说道:“金总,您可回来了。我着有点麻烦事儿,想让您给感觉感觉!”说完上前扯住金龙的胳膊就走。

    来到实验室,只见实验室中间的台子上摆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和瓶瓶罐罐,钱庆指着面前一排敞口的容器说道:“您看,这是我们正在培养的生物芯片,一共配置了5种营养液作为培养基,为了加快芯片生物体的发育速度,我昨天将微量的生物激素加在了四号A瓶里,结果一夜之间它的发育速度就提高了几倍,比备份的四号B瓶中的芯片大了一圈。”“哦!这是好事儿呀!芯片生长速度慢不是一直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吗?”金龙惊喜道。“但是问题也来了,您一看就明白了。您看看,就是这瓶。”说着指了一下面前的光电显微镜,金龙俯下身,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着镜头下的那块芯片,生物细胞密密麻麻整齐的排列着,细胞中间有很多明显的突起物,水草一般在溶液中摇摆不定。金龙直起身,问钱庆到:“那些细胞中间的突起是什么东西?”钱庆道:“这就是问题所在!这些突起物是细胞生长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将细胞的排列程序打乱,不能作为电脑芯片应用。”顿了一下,钱庆接着说道:“生物电脑芯片的培养技术其实早已经很成熟了,但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物芯片生长速度太慢,象我们这几瓶培养到指甲盖这么大要半年的时间,我们试了几百种培养基的配方,最快的也就是现在的速度。这种培养速度根本谈不上投入应用。所以我研究了很长时间,使用生物激素加快生长速度,但生长速度快了以后,新陈代谢旺盛,又生出这些杂质,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想请您给我们提提思路。”

    金龙盯着那芯片,陷入沉思。“嗒嗒嗒嗒!”一阵清脆的脚步声打断了金龙的思绪,王芳小姐从外面进来了,王芳是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也是钱庆从美国带回来的助手之一。王芳小姐只有20多岁,是个菲律宾籍华人,以前是钱庆的学生,毕业后跟着钱庆从事生物电脑芯片的研究,钱庆回国时,她也执意跟着回来了。王芳体态丰腴匀称,性感撩人,身体总是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是金龙研究院公认的院花儿。金龙见过王芳几次,每次都会有心慌意乱的感觉,他觉得大概是自己离开晓雅的时间太长了的缘故,才这么经不起诱惑,所以尽可能躲着她。王芳进来同钱庆打了招呼,径自走到金龙身后,顺着金龙的肩膀探头下去观察芯片,一对丰乳若有若无的贴在金龙肩上。王芳身上的那股香气刺激着金龙的神经,金龙又是一阵心慌意乱,身体也不由得起了变化,金龙讪讪的暗道:“有这么个尤物在身边,入定是甭想了。”他侧身站起来,冲钱庆说道:“哎!今天喝了不少酒,头有点晕,什么思路也没有,这事过两天吧,等我想清楚再找你。”王芳直起身,看着金龙微笑说道:“金总,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打扰您的思路了吧?真对不起”。

    金龙不敢直视王芳,敷衍着说道:“不是不是,我是有点喝多了,我得先回去了。”说完慌忙的转身走了。

    第三十二章后顾无忧

    金龙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回到了北京,年三十他是陪着那些“无家可归”的海外华人科学家们一起过的。金龙到北京的时候已是夜里十点,陈峻桥带着投资公司的几个高管到机场接他。在回家的路上,金龙和陈峻桥坐在一辆车里,金龙从侧面打量陈峻桥,仅两年的时间,陈峻桥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明显是操劳过度的表现,他轻轻拍了一下陈峻桥腿说道:“峻桥,这两年辛苦你了,我当甩手掌柜,把这么一大摊子仍给你,还不停的跟你这儿要钱,怪难为你的。”

    陈峻桥扭头看着金龙笑道:“我这算什么,您抛家舍业的在戈壁滩去创业才真是辛苦呢。我就是一条腿残了,不能给您去当开路先锋,只好给您看着家,押粮运草,当好后勤了,呵呵!”

    接着,金龙将科学院工作的进展和下一步的打算告诉了陈峻桥,最后说道:“两个项目的实验厂建设需要50亿左右的资金,前期最少需要30个亿,峻桥,我知道你为难,但是还是要想办法尽快筹集到,打仗讲究一鼓作气,我不想让实验停顿下来。”

    陈峻桥笑笑说道:“金总,您放心,其实我已经给您准备好了50亿资金,随时可以调用。”

    “哦!”金龙又惊又喜,问道:“我记得公司财务报表上只有4个亿的现金了?”

    “是只有4个多亿,但是我考虑到您下一步会扩大投资规模,所以提前和银行方面打了招呼,以我们公司几年来良好的业绩表现和现在的资产规模,几家银行都愿意给我们贷款,我已经把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要您决定贷款,我们随时可以得到,50亿没有问题。”

    “哈哈哈哈!太好了,峻桥,谢谢你,你真是我的萧何呀!”金龙高兴的说道。

    陈峻桥深情的说道:“金总,要说谢,我该谢您,当年我是个刑满释放的人,还拖着一条残腿,是您不嫌不弃的收用了我,而且一直做到今天这个位置,我真的知足了。青蝇振翅不过数午,附之骥尾能至千里,您是个做大事情的人,能做您的萧何,我今生无憾了。”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看看快到家时,陈峻桥说道:“好了金总,我看工作的事情我们先放一放,初四我们到公司祥谈。您还是赶紧回家吧,你这一去就是二年,人家晓雅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呵呵。”

    “哎!是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金龙无奈的长叹一声。

    金龙内心里对晓雅是充满了歉疚的,由于工作太忙,他们两年前结婚没有举办正式的婚礼,没有花车、礼赞;没有结婚照片和钻戒,只是双方家长和投资公司的几个同事一起吃了顿饭,他觉得委屈晓雅了。新婚蜜月还没过完,金龙就抛下晓雅到山东去筹建研究院,而且一去就是两年,中间回过几次北京,也是短短的相聚一下就又走了。金龙不能带晓雅到黄金谷地的研究院去,研究院里专家们除了个别几个夫妻都是的从事项目研究的人以外,都是抛家舍业的在忘我的工作,有的海外回来的科学家两年都没有回过家,他自己怎么能搞特殊呢。晓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每次通电话都要关心的问他身体怎么样,吃的、穿的怎么样这些琐事,好象一个母亲关心一个远行在外的孩子。

    金龙回到家时,晓雅已经等在门口,她还是那样娴静、温柔,不声不响的帮着金龙脱掉外衣,换上拖鞋,嘴里还絮叨着问晚饭吃了吗,外面冷不冷,好象他们天天在一起,根本不曾分别过一样。趁晓雅低头放拖鞋的时候,金龙从后面抱住晓雅,晓雅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她打了一下金龙的手说道:“去,刚回来就讨厌,我给你煮了汤,在桌上,赶紧喝了,压压凉气。把衣服换了,舒服一点儿。”金龙感到了家的温馨与自在,乖乖的喝了汤,换了衣服,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相拥着絮絮的聊天儿,半晌,晓雅脱开金龙的怀抱,望着金龙调皮的说道:“对了,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

    “什么事?”金龙笑着问。

    “我给你找了个秘书。”晓雅说道。

    “秘书?谁呀?”金龙惊讶的问。

    “安静姐!”晓雅笑着盯着金龙答道。

    “安静!安静回来啦?”金龙惊喜的问道。

    “怎么?想她啦?”晓雅狡黠的说道。

    听到晓雅的话里略带酸味儿,金龙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赶紧一把搂住晓雅掩饰着说道:“你看你,两年多没听到安静的消息,你一提我当然吃惊了。呵呵。”

    晓雅温柔的笑着说道:“你呀不用瞒我,我知道你心里还惦记着她,其实我也一直惦记着她,替她担心,她回来我真的好高兴。”

    金龙搂紧晓雅说道:“谢谢你,晓雅,对了,安静什么时候回来的?现在在哪?”

    晓雅道:“她回来3个多月了,还住在原来的地方,我们两个这段时间经常在一起,昨天还一起逛街呢。”

    “是吗!对了,你说的秘书是怎么回事?”金龙问。

    “我想让安静到山东的研究院去,做你的秘书,工作上可以帮你,还可以照顾你的生活,不然你一个人在那边我不放心。”晓雅柔柔的说道。

    金龙没想到晓雅会这么做,他摇摇头说道:“不用担心,我在那边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

    晓雅望着金龙严肃的说道:“你不用担心我会多想,离开你这段时间我才真正体会到当初安静离开你时会有多痛苦,我们都欠她太多了。分开两年我已经想清楚了,做你的妻子就必须去承受这些,你要做的事情容不得你儿女情长,你也不会局限在北京一地发展,我不能经常陪在你身边,我得留在北京守着家,帮你照顾好老人,在外面有安静姐在身边照顾你,我就放心了。”

    金龙紧紧搂着晓雅一时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晓雅接着调皮的说道:“再说有安静帮我看着你,省得你到处拈花惹草的。”

    金龙一脸无辜的笑道:“天地良心,我哪有什么拈花惹草的事,两年可都是苦行僧过来的。”

    晓雅凑近金龙,双手搂住金龙的脖子,盯着他的眼睛,轻轻的说道:“我不信。”

    金龙坏笑着盯着晓雅说道:“那我证明给你看!”说着猛的把晓雅扑倒在沙发上。

    春节这几天假期,金龙基本上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大年初二带着妻子回家看望了老人、亲朋;初三拜会了施老先生和秦老将军,汇报了科研院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打算,秦老将军还给他引见了解放军工程兵某部的两名少将,这支部队参加过青藏铁路和秦岭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经验丰富、能打硬仗,但本次被列入了国家整体的裁军计划,正在寻求整体化转成地方企业,秦老将军建议金龙将这支部队整体接收过来。初四金龙又同陈峻桥筹划投资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

    大年初六金龙主持召开了投资公司所有高管人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关于黄金山谷整体开发的专题会。

    通过3天研究讨论,会议决定金龙投资公司升格为金龙投资集团公司,陈峻桥任副董事长兼总裁。

    会议决定赵飞鹏任金盛集团董事长,陈峻桥不再兼任董事长;任命赵启龙为金盛集团总裁,赵飞鹏不再兼任总裁?(精彩小说推荐:

    ) ( 现代财神传奇 http://www.xshubao22.com/4/439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