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帅 第 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作者:笛子梧桐

    正文 序章 铁帅归来

    深夜,喧嚣的城市安静了下来,偶尔急驶而过的汽车陪伴着城市的夜色,恰到好处地昭示着现代文明之昌盛。城市道路宽阔而整洁,两旁高擎的路灯让夜的黑暗失去威力,桔黄色的迷蒙增添着抵挡不住的诱惑,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不知疲倦地闪烁着。

    2005年1月5日,这样的夜晚与往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这一天对于解放军上海蓝鲸医院是一个值得庆祝与纪念的日子。

    23时10分,20辆军车从蓝鲸医院列队开出,由二环路进入江滨大道,直驶上海国际机场。40分钟后,车队抵达机场,一位上校军官从第一辆车健步下来,走到值班站点,与值班人员简单交谈几句,同时从外衣口袋拿出机场特别通行证。立即,路中央的栏杆升起,车队缓慢开进停机坪。

    军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停机坪左侧,二百多名部队官兵和家属列队集合。院长史正道少将站在队列前,铿锵有力地说道:“同志们,今天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站在这里,为的是迎接从非洲维和归来的战友和同事们。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欢迎他们胜利归来。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将最真情的拥抱献给久违的战友和同事!我不多说了,稍息。”

    “是!”官兵们响亮地回答着少将院长,机场路灯似乎都感觉有了同感,轻轻地点了点头。

    零点20分,空中传来大型客机的轰鸣声,官兵中激动地地欢呼着“来了!来了!”。军乐队的大鼓凑出激昂的鼓点,小号则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客机缓缓驶入停机坪,5分钟后,维和队员们从飞机舷梯走下来,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穿绿色迷彩服,个个英姿飒爽,神采飞扬;他们的左臂佩有“地球和橄榄枝”与“五星红旗”图案标志的臂章。领头的是该院副院长、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队长、铁帅莫云飞,紧随其后的是副队长李义明,队长助理汪亮,护士长肖丽,林之然博士,还有曾晓云、曹泰春、张媛……。

    莫云飞与前来接机的妻子深情相拥,妻子手中的火红玫瑰在他身后跳舞般地抖动着。走下飞机的战友们和同事亲人们握手、拥抱,270多个日夜的苦苦思念,就在今夜成为美好的回忆。

    正文 第一章 受命组建维和医疗队

    莫云飞站在副院长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经过仔细的查找,终于在西部非洲找到了这个很小的国家——利比里亚。这就是中国准备派遣维和部队的非洲小国。

    莫云飞想,自己作为一名解放军,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当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服务于民。

    莫云飞坐回到办公桌前,方正的脸上写满刚毅与坚强,炯炯有神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右手拿起电话,开始拨号。

    “史院长。”莫云飞对着电话说道,“我请求去利比里亚维和。”

    电话那头,史正道院长对莫云飞的电话充满喜悦,强将手下无弱兵,史院长对莫云飞也是爱护有加,“好呀,很好,我也正想着这个问题呢。那就定了,你铁定出征。”

    蓝鲸医院接受上级命令,组建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前往该国建立规模为40人的联合国标准二级医院,参加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的维和行动。同时将要赴利比里亚的还有工兵、运输分队。

    蓝鲸医院军人们得知这一消息时,很多人在第一时间写下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医疗任务的申请书。这些申请书雪花般飞向莫云飞的办公桌。

    莫云飞看着摆在案前厚厚一迭的申请书,心里无比欣慰。接到命令不到3天时间,医院超过半数的人递交了要求参加维和医疗队的申请书。

    莫云飞组织召开医院高层会议,会议最后形成决议:“蓝鲸医院将认真执行命令,按时高质量完成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的组建、筹备等工作。即日起由副院长莫云飞负责维和医疗队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有关维和医疗分队的事宜一律优先办理。”史正道少将参加了这次会议,表态说支持莫云飞开展维和的各项工作。

    莫云飞深知,维和医疗分队的人员组成是第一步工作,必须首先完成,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其他事宜。莫云飞对几百份申请书进行认真细致的筛查,他要从中挑选出60人进行前期训练,而后经过考核选拔40人实行第二阶段培训。

    不过,这事难不倒莫云飞,从临床一线到医院高层,走过了二十年的从医之路,而今不仅仅是一名医学专家,同时成为了医院管理专家,对医院各级干部、医护人员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莫云飞首先花了两天时间,把初步的100人大名单拟出来。第三天下午,莫云飞召集相关管理人员开会讨论,从科室人员、工作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了50人名单。

    会议结束时,莫云飞对与会人员说道:“维和是医院当前头等大事,我们要确保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不过,也提醒大家,我们同时是对外为老百姓服务的医院,为了维和,抽调了许多同志,科里工作相对紧张,各位同仁要充分发挥协调和鼓动作用,把两部分工作都做好。现在还有10个名额没有定下来,先留着机动,通过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再作决定。”

    正文 第二章 俊杰美女入选维和医疗队

    莫云飞对摆在桌上的这份申请书沉思。这是心血管内科博士林之然参加维和医疗队的申请书。莫云飞对这位医生一直很有好感,只是林之然的父亲卧病在床,作为独生子女的林之然如果不在家里照顾,似乎从情理上说不过去。

    林之然同样处于矛盾的心情当中,父亲身患晚期肺癌卧病在床,而据为父亲诊治的胸科专家的意见和预测,老人家随时可能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林之然很想陪伴父亲走完他生命的最后里程,然而身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心血管专科医生,自己在国家的培养下,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及研究生教育,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全部学业的完成和多年的临床实践,使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已经具有了较为全面的水平,从心血管病症的判断分析、心脏超声的识别、各类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都能独挡一面。可是,赴利比里亚维和,是军人的天职,是报效国家、为国分忧的男儿本色,此次不去,更待何时呀。他在申请书中写道:为国出征,是最大的光荣,倘不能如愿,将是永远的遗憾。

    或许是英雄相惜,莫云飞最终还是将林之然放入了百人大名单。在第三天,莫云飞召集相关管理人员开会讨论时,有人提出了林之然父亲癌症晚期的实际问题,出于对他个人和家庭的关心,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不宜将林之然派往非洲维和。

    莫云飞重视人才,更相信他对林之然的看法,他认为林之然是一个干事业、必成大器的人,他会竭尽所能将其他事情处理好,因此,莫云飞力主让林之然入选医疗队。但是,反对的人超过半数,鉴于这种状况,莫云飞发表意见,先不作决断,待他找林之然谈话了解具体情况后再作定夺。

    莫云飞的判断一点没错。林之然确有过人之处,意志坚强、思路清晰严密。他在向医院递交申请的当天,和父亲作了交流。林之然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和父亲一人坐一张凳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聊天,在聊天中,林之然养成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个性,深得其父喜爱。那样的家庭,总是其乐融融,让人羡慕。遗憾的是父亲从市政府常委退下来之后,作为一名老干部在家颐享天年时,却被检查出患了肺癌,而且还是晚期。

    林之然为父亲的病尽心尽力,父亲也乐观向上,家里的氛围并不悲观沉寂。这会儿,林之然把有关维和医疗队的事情对父亲说了,包括对此事的看法、自己的愿望以及对父亲病痛的担心等。父亲充满关爱之情地看着这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儿子,心里早已经投了赞成票。他非常开朗地对林之然说:“儿呀,你安心去吧。我现在看病很方便,有你妈陪着我去就可以了,肿瘤医院熟悉我的情况,也很照顾我,不会有什么问题,你放心好了。”林之然内心感谢父亲对自己的理解父亲,他也理解父亲,因为从小到大,父亲时常教育自己“家事服从国事”。

    莫云飞的秘书将开会拟定的50人名单通过局域网发送到各个部门,通知相关人员作好准备工作,一周后将集合队伍开始训练。

    林之然得知自己没被入选后,立即来到医院办公大楼,三步并作两步上楼,径直找到主管医疗工作的莫云飞副院长。林之然敲门,莫云飞在里面大声说:“请进。”

    林之然推门而入,正要开口说话时,莫云飞动听的男中音已经弥漫在空气中了,“你来得正好,请坐。我正要找你。”林之然倾听着副院长的讲话,没发声。

    “你父亲的病情如何?”莫云飞关切地问林之然。

    “谢谢院长关心!我父亲目前情况还可以,主要是定期去医院做化疗。”林之然如实回答,他心里清楚莫副院长已经知道他父亲的病情。

    “你参加维和医疗队的申请我认真看了,很好!我们需要你这样的热血青年,维和医疗队需要你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但是,我们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况,没有把你选入集训的首批名单。”

    “院长放心,我会安排好家里的事情。我和父亲说了想去非洲维和的事情,父亲非常支持我,并且他还让我母亲表态同意。”

    “好,那就这样定了,一周后你来参加集训。”

    “谢谢院长。”林之然站起来,立正,给莫云飞敬了一个军礼。

    莫云飞心情是舒畅地目送着林之然离开副院长办公室。

    林之然前脚刚走,莫云飞副院长办公室又响起了敲门声。外科护士长肖丽秀美的手指轻轻地很有节奏地在上面表演着打击乐。

    “请进。”莫云飞在办公室里答道。

    “莫副院长,我要去参加维和医疗队。”肖丽走进莫云飞的办公室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莫云飞看着身材高挑、面目俊俏、充满活力,自己一直就很看重的护士长肖丽,缓缓地说:“你先坐下来吧”。

    肖丽在莫云飞对面坐下。“莫副院长,院里已经决定你负责维和医疗队的组建了,是吗?”因为熟悉以及平时良好的工作关系,肖丽说话比较直接。

    “是的,好象医院发的邮件中有说这事。”

    “对,我想问一下,我的申请为什么没有批准。”

    “这是经过讨论定下来的名单。你小孩不是才1岁吗?如果你参加维和医疗队,先训练4个月,而后在非洲维和将有8个月,整整一年时间,小孩恐怕离不开你。”

    “没问题,我小孩已经习惯了由他爷爷奶奶带,他们照顾他几个月了。”肖丽在心里舍不得刚刚一岁的小孩,虽说是爷爷奶奶带了几个月,但因为大部分时间肖丽在家,也不知道肖丽不在家孩子会不会哭闹。肖丽清楚,孩子这么小,哪有不想妈妈的呀,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一名军人,追求的就是奉献,如果不能在祖国需要时开赴前线,就有愧于军人的称号。

    “好,既然你有决心,并且也有安排,那你就和大家一起进入前期训练。”

    “是!莫副院长再见!”肖丽说完,步履轻盈地离开副院长办公室。”

    几天后,莫云飞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开会,确定了另外10名参加维和医疗队集训的人员名单,并在会后随即通过邮件发送至全院。至此,60名集训人员全部决定,这其中当然包括林之然和肖丽。

    正文 第三章 与美女护士长相互赏识

    这天,莫云飞特别高兴,蓝鲸医院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正式成立,总共有60名军人参加,这些人从各部门抽调而来,有医生、护士、技师、卫生员、司机、厨师等,分别来自于内科、外科、牙科、麻醉科、药剂、检验、放射、重症监护、手术以及通信保障等部门。

    莫云飞欣慰无比,因为医疗队人才荟萃,拥有硕士、博士多人,有成熟精干的各科专家;有青春年少、活泼可爱的护士姐妹。

    在解放军上海西山训练基地,维和医疗分队正式集结。

    莫云飞站在整齐的队列前,对大家铿锵有力地说:“同志们!今天,我们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正式组建。从今天起,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学习和生活三个月。现在我们的队伍包括我总共六十个人。三个月后,联合国负责维和的官员将来这里对我们进行考核,挑选40个人去利比里亚执行维和医疗任务。”

    莫云飞讲到这里,队列里有小声的讨论,对于三分之一的淘汰率大家认为还是很高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等大家安静下来,再接着说道:“我们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开展训练。一个队伍人人是强者,强中选强,集合起来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我们要进行多方位、高强度、全封闭式的训练。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这将比以往任何一次军训更苦更累。我们将要执行的任务是远赴利比里亚,是为国远征,事关国家荣誉。一定要以最优异的成绩完成训练项目。”

    “同志们,有信心吗?”莫云飞豪迈地说道。

    “有!”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震彻云宵。

    “好,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气、神。”莫云飞说道,“我们平时在医院里难得见面,现在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大家是一家人,全是兄弟姐妹们。现在我宣布一下,医疗队另外两名负责人。医疗队副队长由骨外科专家李义明教授担任,队长助理由行政管理专家汪亮担任。大家有什么事情或想法,可以给我们三个人说。”

    第二天,艰苦的训练开始,考验转眼就降临了,每人一天越野跑4公里,标准俯卧撑200个,然后翻过身来,再做150个仰卧起坐。一天下来,对于较长时间没有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大家来说,的确不容易,能够坚持下来已经相当不错。

    莫云飞注意到,那个美女护士长肖丽都成了“瘸子”。莫云飞看见肖丽从二楼宿舍下来,她左手摸着扶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挪动,显得步履艰难。

    莫云飞想去扶她一把,美丽女孩的柔弱总是让男人的心变得温暖浪漫起来。不过,莫云飞只是闪念一想,并没有走上前去扶她。战场是残酷的,训练就必须不怕皮痛肉苦。

    “肖丽,你能行吗?”莫云飞关心地问道。

    肖丽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队长一眼,满怀感激之请,连声说道:“谢谢,谢谢。没问题的,队长。”说完嫣然一笑。

    莫云飞更觉得肖丽的可爱,融合着坚强。

    “好样的,我们这是第一天,要准备打长久战。”

    “一定坚持,队长。”

    就这样,经过一周的体能训练后,肖丽和其他人一样适应了训练生活,毕竟大家都曾经在军校进行过规范化训练。

    莫云飞以三十岁的年龄,以新婚三个月的婚姻史,以强壮的体魄,为大家作出了表率,他的训练成绩在六十人中名列前茅。

    “队长,你真强大!”肖丽很欣赏队长的伟岸与雄健。

    “谢谢!你非常不错,做了妈妈还能够巾帼不让须眉。”莫云飞对肖丽赞誉有加。

    正文 第四章 与美女护士长夜查房

    莫云飞的强大不仅在体格上,在文化方面他也傲视群雄。接下来的英语强化训练,对每个人都是一场考验。美国老师规定每天每人必须熟记20个英文单词,学会3句日常用语,3句医学英语。这个强度,可是比当年的高考、研究生考试还要来得猛烈,应该不亚于托福、GRE之类。

    莫云飞喜欢在绿树下进行英语学习,幽静雅致,空气好,感觉这样子记忆力明显提高。李义明喜欢在宿舍里面学习,他用的方式更多的是默诵。

    莫云飞很高兴这样的学习氛围。训练基地处处可以听见队员们用英语对话或是背诵单词,从军营外面听声音,会让人误以为是外语学院。“Howareyou?”“Fine。Thankyou!Howare?”莫云飞与队员们坚持用英语对话。

    莫云飞坚持夜查房,为的是让队员们晚上休息好。在宿舍,为队员们盖好滑划落的被子。当然,查女生宿舍就不太方便,所以,夜查房时,莫云飞就会叫上肖丽。

    肖丽很喜欢与莫云飞一起进行夜查房,两人在宁静的夜里并肩走着,能够听见两人有意压制的脚步声,肖丽从这脚步声中感受着温馨,还有一丝丝浪漫。肖丽在心中感慨,莫云飞作为负责人,自己同时又是是队员,集两重身份于一身,辛苦和操劳自不待言,但他什么方面丝毫不逊于其他队员,在各个科目的训练中都取得好成绩,管理工作做得那么出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感到心疼,担心莫云飞累坏了。肖丽陶醉于这种心情,屡屡兴奋着神经。

    这天,莫云飞与肖丽一起查房,查到女生宿舍时,莫云飞在走廊等候,肖丽一个人进去房间。

    肖丽看屋里的女生都睡得挺香,高强度的训练,很容易入睡,也需要睡眠。但是,当肖丽查到最后一个床铺时,却吃惊的发现躺在床上的曾晓云眼睛睁得大大的,借助于月光,有些失神的样子。

    曾晓云在队里年纪最小,刚满18岁,正是如花的年龄,她刚刚走出军校大门,可谓风华正茂。肖丽看着18岁的青春玉女——曾晓云躺在上床,竟然没有没有发现她的到来,感到奇怪。

    肖丽轻轻推了一下曾晓云。曾晓云好象从梦中醒来。

    “护士长。”曾晓云很轻声地招呼道。

    “嗯,你怎么不睡呀?”肖丽叮嘱道,“训练很辛苦,早些休息吧。”

    肖丽走出门来,向莫云飞汇报了曾晓云的情况。

    莫云飞觉得可能曾晓云有什么心事,具体是什么一下子不清楚,他对肖丽说:“我们多注意一下她吧,小女孩可能有什么事情没和我们说。”

    肖丽点头道:“好的,莫院长。”

    “是不是女孩子都这样呀?”莫云飞问道,很正常的一句,肖丽却感到其中的暧昧。她心里想,在医院时,也常和莫云飞打交道,那时全部是公事公办,好象没有特别的感觉,在这里训练基地,好象感觉变了,有那么点儿女情长的滋味,其实这里更应该是离战争更近呀。

    正文 第五章 青春玉女夜失眠

    莫云飞与肖丽走远了,曾晓云依然没有丝毫睡意。房间里其他5位姐妹战友早已沉睡,齐声奏响淹以均匀鼾声为主弦律的睡眠曲,不时可闻及声音很轻、含糊不清的梦呓。封闭式集中训练强度大、任务重、目标高,对于年轻的曾晓云来说,虽然苦和累,但到底年轻,还因为刚从学校出来,天天出操的日子过去才几个月,底子还在,训练毫无问题。白天的大运动量千万肌肉酸痛,视线模糊,但晚上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什么事情也没有,感觉一切都恢复正常。

    可是,这一晚的睡眠远离曾晓云,她真担心如果一直睡不着,明天的训练就会很难坚持。曾晓云赶紧闭上眼睛,按照书上说的,开始数绵羊,书上说如果不停地数绵羊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睡眠。

    曾晓云闭着的双眼里,那一只只羊咩咩从栅栏上跳出,正欢腾着准备去草原吃草,它们白白胖胖的样子是那么可爱、那么清晰。书上说,失眠时在脑子里数羊,数着数着就很容易入睡,一般不用数到一百就能睡觉。

    曾晓云已经数到第89只羊,可是大脑意识清晰得很,清晰的意识当然标志着无法进入睡眠状态。睡眠是大脑等神经系统的休息和全身骨骼肌肉的放松和复原,学医的护士曾晓云无疑知道睡眠不足的害处,可睡眠这东西就是怪,瞌睡虫来了赶也赶不跑,醒觉虫来了你就怎么也睡不着。

    曾晓云不再数羊,干脆睁大眼睛看着天花板,心想或许再累点,自然就会睡着。这两个月来,在军营里,在天天熟悉的站军姿、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的温习中,在英语单词句子的背诵和练习中,神经外科曹泰春医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晓云的心海。

    曹泰春的脸飘在曾晓云的眼前,或近或远,近在鼻尖,远则数十米。曾晓云仿佛面对一台14英寸电视机,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常见的那种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正开着,播放着默片,有人,有景,就是没声音。曹泰春模糊而又生动地在上面表演着他在军营里这些日子的训练生活秀。他的走、跑姿势规范利落、刚劲优雅;单双杠上龙腾虎跃,短枪射击稳若泰山。。。。。。。

    这是曾晓云近距离对曹泰春的观察和了解,曹泰春是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以前在医院上班时,两人难得相遇。曹泰春在医院工作了整整4年,其间做了一年总住院医生,对于一个好学上进的年轻外科医生来说,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因此,他很少出去娱乐。'奇‘书‘网‘整。理'提。供'曾晓云刚从军医大学卫校毕业不久,分到蓝鲸医院后在老年科做护士,她与曹泰春基本没有业务往来,所以双方大概知道对方是哪个科的,并不知道对方姓啥名谁,他们两人当时属于擦肩而过偶而点头示意淡淡招呼的同事。

    或许这就是缘分,因为非洲国家的部落战争,联合国的介入,这才有了中国的维和,有了她和曹泰春的真正认识。

    正文 第六章 男女总关情

    曾晓云在楼下失眠,苦苦地想念着曹泰春。

    曹泰春住在三楼,也就是曾晓云的楼上,他早早地睡着了。曹泰春的睡眠之佳在朋友和同事中出了名,从小他的睡眠就很好,因此精力特别旺盛,碰上急诊大手术,工作手术一个通宵,第二天还能够接着干,这点让科里同事非常羡慕,因为这是做外科名医的资本。曹泰春很少有睡不着的时候,也没有睡不着的地方,在他还是幼儿园小朋友时,他常常在家属区四合院里的长石条凳上睡觉,好几次都是他爸把睡得正香的他抱回家,一路上也不会醒过来,回家了继续睡。

    此刻,在曾晓云辗转难眠之际,曹泰春正做着梦。走在碧绿的黄浦江岸,他清楚地看见对面岸上身穿一身红色运动服的曾晓云,象一团火,使他觉得温暖和想亲近,几百米的河面隔不断两人钟情的目光,曹泰春想着如何跳跃过去,去牵晓云的手。天遂人愿,宽阔的河面上立时出现一座木质浮桥,曹泰春急不可待地迈上了桥,他同时激动地看到,对面的曾晓云也在同一时间上了桥的那一端。然而,就在两人都快走到桥中央时,上游却涌来了洪峰,木浮桥迅即被冲跨,浊黄的水流奔腾而至,曹泰春跌落水中,让他绝望的是几乎同时曾晓云也跌落下水。。。。。。,就在这时,曹泰春突然醒过来了,摸摸身边并无水的痕迹,知是做梦,曹泰春感到庆幸,幸亏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是一个充满色彩的梦。

    莫云飞领导着维和医疗队,集训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虽说队员们的家都在上海,但是莫云飞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严格全封闭管理。因此,队员们没机会和家人见面。莫云飞与李义明、汪亮讨论后,规定不能携带手机,为的是要大家全力以赴准备这场非同一般的任务。

    营区里备有两部公用电话,让大家与家人和朋友联系用,上午和下午正式训练时电话关闭,中午和晚上休息时打开电话供大家使用,这个时候是大家每天都盼望的时候,也是营区里很热闹的时候。晚饭过后,当天边映出晚霞,西边落日美丽诱人时,所有队员都在电话机不远处学习着,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希望第一时间能够接通电话,和家里人多亲切交谈几句。不过,因为人多,不少人向莫云飞反应电话太少,家里人根本打不进来的情况,莫云飞与其他两位负责人商量后作出决定:鉴于电话只能打进不能打出,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听电话,每次单个电话通话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这一点得到全部集训人员的大力支持。女军人尤其喜欢这个时辰,差不多每天会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

    莫云飞当然是保留手机的,也是唯一拥有手机的人,因为要与上级机关和医院领导联系。他很少用作打私人电话,他要他的新婚妻子给他发短信,这样温馨,也不会影响工作。他的妻子很爱他,很听他的话,一天都要发好几个短信。

    莫云飞只在晚上睡觉时有时间好好地看亲爱的妻子发给他的短信,浓情蜜意。——老公,想我吗?——不想,不想,不想你我做不到。两人在无线的通信中恩爱着亲热着。

    莫云飞自然不用守着电话,他喜欢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涌读英语。

    还有两个人不守电话,但是他们的原因和莫云飞就大不一样了。这两人是朱闲和林慧。

    朱闲和林慧在队里有些特别,他俩的常规是不在电话机附近读书和复习训练内容。他们只在确实有他们的电话打进来时,让在附近的队友们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他们会立即一路小跑过来接电话。

    朱闲,男,32岁,抽调自消化内科,婚史5年,有小孩3岁;林慧,女,28岁,抽调至泌尿外科,婚史5年,有一小男孩3岁。两人的另一半分别在上海市实达科技公司、超大现代农业工作。他们两个家庭最大和共同特点,正是对婚姻家庭最具毁灭性的东西,夫妻之间由结婚时的万般激情转换成冷漠和无所谓。他们两人不盼望着电话打进来,而那边压根儿极少想起要打电话过来,好在两家的小孩儿都有外公外婆全权包办照顾。

    这一天与以往没什么两样,电话铃声照旧此起彼伏,接电话的人声音或大或小,或温柔体贴,或直说心情,总之是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情……。

    朱闲和林慧在营区小树林的西侧说话,这里幽静而雅致,既能略有似无听见不远处的打电话声音,又不致于太过寂静,这电话和与电话有关的人就成了典型的背景景物。当谈到各自家庭时,林慧陷入沉思中,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准确表达自己对家庭和婚姻的判断和认为。

    天渐渐暗下来,四周的灯光在一霎那间好象完全打开了,远处柔和射进来的光线映在林慧的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剪影。朱闲深感林慧作为一个女人的孤独和无奈,一种源自心底深处长期失望的情绪弥漫在林慧的脸上。突然传来“叭哒……叭哒”声,林慧好似对此没有觉察,朱闲知道这肯定是年少男女在激情拥吻。

    过了一会,不远处的“叭哒”声已经停了,是两个熟悉的声音在小声的对话,准确的说是在说悄悄话。经过两个月的一起训练,60多个人(加上教官)之间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了,所以林朱闲和林慧凭声音就知道那是曹泰春和曾晓云——两个青春男女。

    朱闲想起自己的过去,恍如昨日,一切变化太快,当初和女朋友(现在的老婆)不正是这样如胶似漆地过来的吗?曹泰春和曾晓云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出了小树林,可以知道,他们显然根本没注意到朱闲和林慧,恋爱中人最忘我,最会把很多环境理解成恋爱的环境。

    看他们走远了,朱闲轻声地对林慧说:“我们走吧。”

    林慧象从一个遥远的国度里被拉回到现实中,显得非常地迷茫。

    正文 第七章 实弹射击显身手

    这天,莫云飞正带领队员们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轮到他自己实弹射靶。

    “砰!砰!砰!”莫云飞连续三枪射击,无一发落靶。

    “院长三十环!三十环!”验靶的汪亮助理大声喊道。

    “吼,吼!”队员们也齐声欢呼,“莫院长,神枪手,莫院长,神了!”

    “不客气,不客气!手法没生疏,还能找到感觉。”莫云飞对大家笑道。

    李义明上前拥抱莫云飞,然后对大家说道:“莫院长在学校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神枪手,他在学校当时的射击比赛中年年第一!”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莫云飞依旧谦虚。

    “莫院长,史院长来看我们了。”担任值勤任务的一个队员快步跑过来对史莫云飞说道。

    “好,知道了!”莫云飞吩咐李义明与汪亮,“大家先休息。”

    “是,莫院长。”李义明与汪亮敬礼道。

    史正道少将是第二次来到训练基地看望维和医疗队员们。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强大信念支撑着解放军上海蓝鲸医院赴非洲维和医院集训队的每一位军人。他们在紧张而忙碌的训练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为国出征的光荣使命感。

    “史院长!”莫云飞向史正道敬军礼。

    史正道还以标准的军礼。“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史正道问道。

    “报告院长,一切正常。全部按照计划执行。”莫云飞铿锵有力地回答。

    “那就好,今天在练习什么?”史正道问莫云飞。

    莫云飞望了一眼靶场,“刚正在那边练习射击。这会在休息。”

    “哦,走,看看去,我也好久没摸枪了。”史正道兴致颇高,“我也试试看。”

    “好呀,大伙儿正想着看看将军的风采呢。”

    “史院长好!”

    “史院长好!”

    “史院长好!”

    李义明与汪亮还有全体队员们都向史正道敬礼,并向院长问好。史正道还以军礼。

    “同志们,辛苦了!”史正道慰问大家。

    “首长辛苦了!”

    “大家习惯吗?”史正道问大家。

    大家齐声回答:“报告首长,我们都习惯了。”

    “今天听莫院长说,你们在练射击,怎么样?中靶率高吗?”史正道靠近放枪处。

    李义明开口说道:“史院长,我们打靶的水平都还不错,有个七八环吧。”

    “嗯,勉强可以过关,但是面对敌人还不够,要争取枪枪命中要害。”史正道院长强调。

    “是!”李义明响亮地答道,“我们一定苦练,争取达标。”

    “史院长,我们队长刚才打了三个十环。”汪亮说道,“我们争取都达到队长的水平。”

    “是吗?莫院长,你还真是高手,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过呀?”史正道看着莫云飞。

    莫云飞谦虚地笑着,李义明道:“莫云飞呀,在学校就是神枪手,参加工作后,他很少露手。”

    “那我也来试试。”史正道对莫云飞说,“我们俩个一起来,每人打十枪,让大家热闹热闹?”

    “哦,好呀,两位院长比试啰。”肖丽这时也走上前来,夸张地叫道。

    “不敢,还是院长你先来吧。”莫云飞儒雅地说道。

    “什么叫不敢,你都连续三个十环,要说不敢,是我不敢呀。”史正道笑着,“肖丽,你说是不是呀?”

    肖丽何等嘴巴甜呀,“我就喜欢看两个院长亲自射击。”

    “就是,怎么样,莫院长。来。安排吧。”

    李义明与汪亮给予恰当的安排。莫云飞与史正道一起走向靶台。每人的枪上装上了十发子弹。

    “预备——”汪亮发出口令,“射击!”

    射击在几秒钟结束,最后一枪响是莫云飞这边发出来的。

    汪亮与李义明在那边验靶。“十环、二十环、三十环、四十环……、一百环!”汪亮读出了莫云飞的靶数。

    “十环、二十环、三十环、四十环……、九十环——”李义明读着史正道的靶数。

    “怎么只有九个洞呢?”李义明不解,“我没有看见史将军打偏呀。”

    肖丽这时上前,“李队长,我刚才听见史将军这边只响了九声,是不是子弹没装够呀。”

    李义明不解,“不会吧,我装的子弹,一个完整的弹匣呀。”

    汪亮取下史正道刚才用的枪,拆下来检查,里面居然还剩下一个子弹,原来是枪出了问题。

    “哇,两位院长都是高手,百发百中呀。”

    大家响起热烈的掌声。

    正文 第八章 与新婚妻子团聚

    莫云飞铁腕治军,集训3个月来,全体队员没一个人请假,因为大家知道,在铁帅面前,一般情况下的请假根本不会得到批准。

    当然,莫云飞也有温情的时候。春节到来之际,莫云飞决定集训队于除夕和大年初一放假2天,家住上海的队员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共迎新春佳节,而家住外地的就只能就地休息。这样,总共有9位家住外地的队员留下来,队长处理汪亮家在上海,但他主动要求留在营地陪伴这9位队员。

    莫云飞也计划回家过年,毕竟新婚妻子在家,可不能太冷落了的,新婚激情尚在,得温存呀。

    肖丽离队前找到莫云飞,邀请莫云飞一起走。莫云飞说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叫肖丽先走一步。肖丽温柔地答应了,但心中感到失望,这么好的同行机会却没办法变成现实。

    好在肖丽回到家里看到她的小孩子时,平复了失望的情绪。她回到家时已是傍晚,见到离开3个月孩子,高兴地看到1岁又3个月的小宝贝长大了,更可爱了,小宝贝能够很好地自己走路。小宝贝见着妈妈回来,挣脱外婆的怀抱,快乐地跑向妈妈。

    肖丽临去集训时孩子只能踉跄地迈步,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孩子变化发育就是快,肖丽甭提有多高兴。

    孩子伸出一双小小的胳膊,肖丽张大了怀抱,紧紧地将孩子贴在胸前,狠劲亲吻孩子粉嫩的面颊,惹得孩子兴奋地在肖丽怀中蹦跳。肖丽的丈夫在旁边看着母女俩的亲热劲,充满父爱和夫爱地笑着。肖丽侧头看他,两人四目相撞,神光传情,悄悄地说真想你,见你快乐我快乐。这是他们恋爱时的浪漫约定,如果眼神相撞,不用言语,就是很想你。

    屋里就只有他们三人,肖丽的爸妈雷打不动携手去进行每天必须的散步,老两口已经将除夕家宴的饭菜都准备好了,只等肖丽回来,将一些必须现吃现炒的菜加工就可以了。

    小孩嚷着要大人带着出去玩,肖丽丈夫对孩子说:“宝宝,妈妈累了,我们在家里玩好不好?”

    “不……不……我……我……出……”,小孩含糊不清却非常坚持。

    “你休息一下吧,待会爸妈就回来了,我带小孩出去玩会。”肖丽丈夫准备一个人带小孩去院子里转转。

    “妈妈……去……”小孩这么久没与妈妈在一起,自然非常想感受与妈妈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

    肖丽爱怜地放下抱着的小孩,说:“好,妈妈也去,妈妈换一下衣服。”

    肖丽脱下军装,换上了俏丽的家装衣裳,此时的肖丽更多了妩媚柔情。

    一家三口来到院子里,同事看见久违的肖丽都热情地打招呼,女同事还会拉着手夸上几句肖丽的天然美和人工美,天然美是身材和脸蛋,自然美就是衣服。肖丽当然立即回夸她们。对女人来说,朋友或同事间的赞美具有美容霜之功效,女人被夸一句会高兴好几天,而几天的好心情,无疑会让人显得精神饱满。一家三口绕着医院转悠了一圈,中间肖丽爸给她丽打来电话,说是年夜饭快弄好了,要他们早些回家来。

    三人到家的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最中间一条大大的鱼,有头有尾,完整得很,上面洒了红色番茄酱和嫩绿的香菜末,煞是好看,煞是调动胃口。不过,肖丽知道,这鱼是用来看的,用来祈祷年年有余,年年好收成;当然,其他可吃的菜肴很多,已经调动起来的胃口正可以用来对付它们。丰盛的菜肴之外,桌上还摆满了酒水,有五粮液、青岛干红、可口可乐等,是现今好世道常见的家庭奢华。

    肖丽喝着喝着就有些醉了,为爸妈对自己深深的爱护和关心,为夫妻间的相知不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个除夕夜,对于肖丽夫妇来说,是缠绵和多情之夜。。。。。。。

    莫云飞在处理完队里的一些事情后回家过年,是该好好休整一下。连续3个多月的训练,真刀实枪,说不累是假的,毕竟离开军医大学已经快十年了,在医院工作忙碌每一天,根本不可能有那么时间进行体能锻炼——尽管他很想这样,因为他知道良好的身体对于一个外科医生的重要性。不过,大概是底子好,训练对于莫云飞而言真没有感到过累,累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全队,无论是细节还是全局,都必须有充分的考虑,因为心累。

    汪亮作为队长助理,从分工上说是全力协助莫云飞完成各项工作。汪亮是职业管理者,他合上了莫云飞的节拍。此前,莫云飞和汪亮同在医院管理部门工作,但由于莫云飞一直在医疗和科研这条线上?(精彩小说推荐:

    ) ( 铁帅 http://www.xshubao22.com/4/446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