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而后面的几个人,莎拉这个角色,他倒是没有找到原本的演员。这并不奇怪,好莱坞对女人要比对男人严苛得多,年纪差了几岁,只怕就很难来面试了。只不过,在来面试的演员中,利维也看到了一个有些脸熟的演员:这个名字叫做艾米·亚当斯的演员,利维马上就看中了,虽然她以前只有过在明尼苏达的晚餐剧场表演的经理,不过利维还是选择了她。
而剩下的人中,尼克的角色,利维在面试的人中,没有找到了乔治·艾德斯——不过这个角色要求的本来就是中年帅哥,并不难找,他甚至还在面试者中,看到了乔恩·哈姆的名字,这也让他没有什么迟疑。
而在剩下的名字中,小g的候选人中,利维找到的,则是一个肥皂剧演员内森·菲利安,这个演员现在算是小有名气,不过肥皂剧的演员毕竟不如电视剧更让人满意,他也决定参演这部电视剧了。
90年代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名的人,实在太多了,随便找找,都足以让人收获颇丰的。利维挑中了他们,虽然这些人和记忆中不符,不过却也各有特点,这样搭建起来的演员阵容班底,虽然和记忆中有了很大的出入,可是一点都不比记忆中差了。
“这样都使用未成名演员的话,倒是可以节省不少的钱……只是不知道,拍摄的效果会怎么样。”
看着利维的选择,克拉克有些担心皱眉。利维只是笑笑,他挑选这些人,哪里是为了省钱?
演员们的收入,并不是一个电视剧花费最大的东西,尤其是一部新开始的电视剧,演员们的收入都是非常低的。至于日后能不能提升,那全看收视率。
举个例子来说,老友记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可是,在94年刚开始拍摄的时候,老友记的六个主演,是每人每集6500美元。而随后,在收视率很好的情况下,nbc的办法,也是给安妮斯顿和大卫·休曼两个人涨薪水到4万一集,其他人2万一集——在老友记原本的剧本中,瑞秋和罗斯的故事是主线,所以两个人片酬就高。不过老友记剧组的六个主演决心同进同退,而且安妮斯顿和大卫·休曼都主动提出了降薪,最终使得他们六个人的工资一同长高——不过在96年,他们的工资,也就是都是一集7万5千,一直需要等到最后一季,他们的收入才能够达到100万每集。
美国电视剧的演员收入,完全按照收视率走,收视率高了,就算演员本身再混蛋,也是可以收入很高,比如查理辛,臭名昭著的大混蛋,照样是电视剧第一高薪。收视率低了,再怎么有名的演员,都休想赚到钱——绯闻女孩的剧组,最高的收入才一集六万美金,就是因为收视率太次。
美国人很现实,收视人数多的电视剧,能够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那就是要给钱多的。而收视人数少的,怎么也不可能给钱。
电视剧给的工资低,也就决定了电视剧不太可能找来大排明星参演。在美国演电视剧的,一般来说都是小演员,出了名之后,怎么也不肯再演电视剧的。但是即使如此,电视剧开拍的时候依然会有数不清的人愿意投身其间——虽然电视剧的机会不如电影好,可是总比没有工作强。
现在利维挑选的这些人,虽然都名不见经传,不过在未来,他们都是很好的演员。作为一个穿越者,除了可以构思剧本之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于演员足够了解。身为穿越者,寻找演员的时候,要是找来的人来个差劲的,岂非是相当丢人?利维在心里的想法,可是龙套也要有顶级水准的。
而现在,自己挑选的这些人,绝对不会给自己丢人的。有了顶级的好演员,有了顶级的好剧组,剩下的事情,就是把电视剧拍摄出来了。
可惜得很,就在利维想着,自己的电视剧可以迅速征服好莱坞的时候,abc电视台那边,对于csi第一集的内部展映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他们拒绝了播放我们的电视剧?”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利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帮白痴,到底在想什么?”
第二十九节艾斯纳
abc拒绝了播放犯罪现场调查?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预料了。当亚历山大的消息告诉了利维的时候,利维震惊的简直说不出来话:五月份的展映会还没有到,怎么电视剧就被否了?
“我们的电视剧,质量不行?”当听到这句话,利维的脸色,马上就阴郁了很多,自己努力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到最后就成了不能播放的东西了?
“电视剧质量没有丝毫问题。”亚历山大马上做了回答。
“那么,是评论不好,还是广告市场反应不够热烈?”马上,利维就想到了接下来的两个可能性。
“不,评论很好,而广告商们,还没有阅片。我们的电视剧是被内部否决的——abc的人,没有考虑市场,就直接否决了我们的电视剧了。”
这个答案,让利维骇然:这算什么?电视剧还没有到展映就已经被否决了?内部否决算是什么意思?总得给个理由吧。
“abc方面认为,这部戏实在是有些……过于成人化了。从色调到剧情,都是过于成人化的,其中需要动脑子的地方太多,他们认为不适合播放。”看到了利维的不满,亚历山大马上就做了解释。
“就因为这个,他们不肯播放?我们拍摄的是罪案剧,罪案剧难道还要清新亮丽不成?而且,罪案剧要是都是蠢货充斥其中,还能看吗?”
“就因为这个,他们就是不想再继续投资拍摄下去了。尼克,你别着急,其实,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件事情,挽回的余地很小,否定了我们的电视剧的人,是迈克尔·艾斯纳。”
这个名字,让利维瞬间想到了什么:迈克尔·艾斯纳,现任迪斯尼的ceo,也是迪斯尼现在最富有权势的实权掌握者。去年的时候,就是他做主买下来了abc电视台,想要把abc电视台发展起来的,也就是他。
“我又没有招惹他,他为什么要否决我的电视剧?”利维有些不解的问道。
“你是没有招惹他,可是csi这部电视剧,招惹到了他。那不是别人,是迈克尔·艾斯纳啊。”
亚历山大的话,让利维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意识到了,艾斯纳为什么会否决自己的电视剧了。
自己的电视剧太过于与众不同了。
90年代的美剧,都有个极为特殊的风格:他们都喜欢用金橙色的滤镜,使得整体的效果,看起来带着一股暖洋洋的色彩。这和80年代美剧的自然光效果差别很大,和新世纪之后越来越重的冷色调风格,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的。
而利维这部戏拍摄的时候,在色调的使用上,更是偏向于冷色调的使用,这使得整个电视剧的风格都偏于阴暗,和90年代的整体风格差异很大。而且,利维的这部电视剧的剪辑相当的凌厉,音乐风格,整体的剧情也是相当的阴沉的。和大部分的电视剧破案如神不同,这电视剧,第一集上来的案子中,几个主角有的判断失误放跑了犯人,有的因为赌博耽误了破案,有的因为犯罪者长得漂亮干脆放走了她,还有最后一个本来人们以为是主角的,直接被枪杀……这样的风格,和以前的电视剧,实在是风格差异太大了。
利维创作电视剧的时候,想要做的是对电视剧风格做出翻天覆地的改变,可是他忽略了,审片的是abc,是迪斯尼公司,是迈克尔·艾斯纳。
作为迪斯尼公司这十年来的ceo,艾斯纳显然是相当成功的。迪斯尼交到他的手上之后,收益翻滚着前进,是任何一个大电影公司都不能比拟的。但是,艾斯纳这个人虽然为迪斯尼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却也有些很大的问题:在制作作品的时候,他一直都非常坚持他的三大原则。
迪斯尼这些年以来,一直都秉承着艾斯纳三个理念:全年龄战略,复制成功战略,以及布鲁斯海默模式。利维本来以为,这三个理念,只是迪斯尼在电影界才会执行的理念,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迪斯尼把这个理念扩展到了电视行业。
这三个理念,其实说白了也都很好理解:所谓全年龄阶段,就是不拍摄那些重口味,有观看年龄限制的电影,所有的电影分级,都不能够超过pg13——其实,迪斯尼第一部pg13的电影也是日后的加勒比海盗——他们喜欢能够对所有人播放的作品,而不喜欢那些播放起来有限制的作品。
而复制成功,就是说他们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更喜欢复制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作品的老模式。迪斯尼的战略,是宁可保守不去捞那一笔令人羡慕的创新收益,也要保证自己不赔钱。如果作品中创新成分太大,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再考虑使用了。
而最后一个,所谓的布鲁斯海默模式,就是**英雄式的主角的故事。有些痞气,带着些坏水的主角,比起来一般的英雄更具吸引力,这也是迪斯尼比较喜欢的类型。一直到了加勒比海盗,他们也还在用这一套。
这些理念,倒是没有什么错误,至少艾斯纳靠着他们,发展了自己的迪斯尼公司。只是,艾斯纳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三大理论,最适合用的范围,其实就是迪斯尼的动画片市场。
只有在动画片市场,全年龄,复制经典,颠覆性的英雄,才会让人觉得新鲜。而一旦到了真人电影中,这种思路,未必就是那么好。影视作品的全年龄段,意味着必须是能够满足儿童观看的,这样的作品,很难有成年人喜欢。而影视作品产量比动画片大得多,**英雄已经被用烂了,他的理念,至少有两条不太适合这个市场。
这个理念已经过时了,利维在心里吐槽着:甚至于,就连动画片市场,这个理论现在是否能够站住脚也很难说:为了执行艾斯纳的复制经典的理论,迪斯尼自己放弃了3d动画市场这一块,结果被皮克斯抢在了前面,现在他们的局势已经是非常被动的了。
可现在,艾斯纳依然是掌握着abc乃至于迪斯尼的大权的,给一群保守的家伙看激进的改革方案电视剧,他们当然不会接受。尤其是一群制作动画片多年的家伙,让他们审核解剖尸体的电视剧,他们能喜欢才怪。
“本来迪斯尼认为,你想要拍摄的,是一个类似于法律与秩序的电视剧,他们想看看,你拍摄出来的电视剧,是不是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可是你的电视剧拍摄出来之后,却正好赶上了艾斯纳在abc推行他的三条理念,咱们的电视剧撞到了他手里,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结果。还不等展映会,他们内部试映就已经否决了。他们让我告诉你,这样的电视剧,就算是再好,abc也是不考虑播出的。abc是有自己的理念的大电视台,不会播放这种阴暗又晦涩的电视剧。”
显然,在艾斯纳看来,自己的权威,比起来一部电视剧的死活,是重要的多的。这两年,因为迪斯尼内部的一系列错误决策,使得皮克斯在动画片市场超过了迪斯尼大放异彩,3d动画打得2d动画溃不成军,艾斯纳的话语权和地位已经下降了,甚至董事会里,已经有人在商量着谁是要换个ceo了。这些讨论,让艾斯纳很不满,他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战胜那些背后议论自己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论依然大有市场。动画片市场是技术问题,一时半会儿抢不回来,那么,abc这个新战场,他自然不会放弃。
在这种时候,csi自己撞过去,简直就是找死。艾斯纳好不容易逮住一个三条原则全都违反的作品,马上就否决了它。1000万对于abc来说,不算什么钱——他们每年的亏损都在三亿以上呢——而对于迪斯尼来说,这更是小菜一碟,损失这么点钱树立自己的威信,艾斯纳看来很合适。
利维沉默了。如果是他们拍摄的电视剧确实不够好,那么是他们的问题,可是,这根本不是他们拍摄电视剧的问题,只是因为别人不喜欢,就把他们的努力全都否定了,这让人太难以接受。
难道就因为一个混蛋,自己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他们不可能喜欢我们的作品的,迪斯尼连pg-13的电影都没有拍过,怎么可能喜欢这样的东西?”亚历山大叹息道,只是他的叹息有些事为时已晚“罪案剧拍摄了那么多了,遵照前人的路就是了,没有必要非得自己胡乱尝试。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侦探,再加上美女,一边乱搞一边破案,离奇谋杀,破案的手段不重要,哪怕你是靠特异功能或者伏都来破案呢,这就是一部电视剧了。故事有问题没关系,情节不严谨,被人猜出来了故事情节都无所谓,观众看的是侦探耍酷,谈情说爱,不是破案经过。真正的侦探片,不适合作为罪案剧来演。没有人愿意动脑子,没有人愿意看现实,看自己的生活还不够累吗,还要看电视剧动脑子。”
“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能够妥协的,”利维冷哼了一声,“耍酷的东西,再怎么拍摄都不可能成为经典。制作作品不想着做出来人人喜爱的经典,只想着敷衍了事做点追潮流的东西,那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潮流总会过去,经典才能流传。我们的目标又不是浑天度日,那种按照别人的模式走的想法,最好永远也不要有。”
“可是现在,不按照别人的路走,我们就没有路可走了。”
“只怕未必……阿历克斯,如果我们先要把电视剧从abc手里买下来,卖给别人,你看可行吗?”
第三十节赌博
利维的问题,让亚历山大瞪大了眼睛,“你还没有放弃?不会吧?”
亚历山大很清楚,利维说的自己买下来是什么意思:电视剧制作完成了之后,首播权就是归电视网的了。不过,电视网有些时候,会因为种种理由,直接把电视剧否决掉,决定不上映,这部电视剧也就算是完了——每年夏天,每个电视网都要否决掉20部左右的电视剧,有些是制作水平不佳,有些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大的电视网来说,损失这点钱不算什么。不过,有些时候,拍摄电视剧的人,对自己的电视剧有足够的信心,在电视剧被否决掉了之后,当然也可以花钱把电视剧的首播权再买回来,然后卖给别的电视网——反正电视网有四个,谁也不能垄断市场,也许换一家,就可以成功了呢?
只是,这样做,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本钱。要是自己的公司是布鲁斯海默那样的大公司,电视剧拍完了被拒绝,买下来,送到别处去,只是说句话的事情,一千万的资金,大公司掏得起。可是,像谜团这种小公司,这要是买下来,卖不出去,那可就是一下子背上了大量的欠款了。就算是亚历山大再怎么自信,考虑到了有可能背上上千万的债务,他也不敢轻忽。
“放弃?我们已经开始拍摄了,怎么放弃?”利维反问道,“现在放弃,我们手头凑起来也不够100万。现在已经快五月份了,制作新剧来不及,我们要是放弃了,就得耽误一年,手里只有100万可以去尝试拍电影——不过你也知道,这有多难。”
其实对谜团来说,现在是进退维谷。买下来,有可能赔的倾家荡产,不买?那就是浪费时间,而且还没有报酬。利维的范围,让亚历山大也是无语半晌,什么都说不出来。
“反正abc先否决我们在先的,我们就算是现在不好好干了,把后面两集敷衍过去他们也不能够说什么吧。如果那样做的话,也许我们还可以节省下来点钱……”沉默了一会儿,亚历山大说出来了自己的主意,“他们先无理由的否决我们的,这么做也不能说我们不道德。”
利维看了亚历山大一眼:这个主意实在是糟透了,真的这么干,败坏的是自己的名声,坑蒙拐骗这种事情,少干为妙。
不过,利维也能够想到,这其实也许就是abc提前放出风来否决的原因:abc不想和亚当闹的太僵,他们学本来就是希望谜团公司在这个时候,核算一下成本,想办法省下来点钱,付给剧组违约金,保证自己不赔钱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提前让谜团公司知道了这些事情,使得谜团公司最后不会赔太多的钱,这已经是非常仁慈的做法了。
只是……这些家伙,是真的把我们当成给点小恩小惠就能打发的笨蛋二代了?
“别灰心,只是abc拒绝了我们的电视剧而已,而且,他们拒绝的理由是我们的电视剧不符合他们的台风。我们可以把电视剧拿给其他的电视台,看看他们有谁愿意买下来。”虽然因为被拒绝,利维也有些失落,可是在面对自己的朋友时,他还是努力地表现出来了相当乐观的情绪,他是绝对不能够认同亚历山大的想法,直接敷衍掉了剩下的两集的,“我们可以去把电视剧推荐给别的电视台,现在四大电视网的合作很多,他们会有人愿意买下的。好的电视剧总是会有一些争议的,法律与秩序,海滩救护队都有过争议,我们的电视剧也有争议,在这方面,我们也和他们持平了!”
利维说的两部,都是非常著名的电视剧。法律与秩序最早的时候,是fox电视台定制的,在电视剧制作的时候,他们甚至已经下了订单要订13集,可是因为后来再次研究,认为法律与秩序太过于‘政治化’了,不符合fox的台风,所以不再播出这部电视剧。这部剧被否决后,制作商没有放弃,他买下来了首播权,去为自己的电视剧寻找别的电视台播放。这个过程很漫长,导致了这部剧88年制作完成,一直到90年,才在nbc首播上映——而上映之后,立即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
而海滩救护队,就是那部出了名的简单,以没有剧情,基本上就是穿着泳装的美女帅哥跑来跑去卖身材著称的电视剧。这部剧第一季播出后也是遭遇了低迷,甚至被砍。可是制作者觉得这部剧还有可取之处,就让它复活了。坚持下去之后,它成了全美国乃至于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甚至在93年,还被引入了大洋彼岸,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而就在利维记忆中,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就在95年,在nbc上映了的电视剧执法悍将,因为收视率很差,排名一路下滑到了77名,直接被nbc宣布砍掉。可是在砍掉后,cbs认为这部电视剧有价值,也就购买了播放权力,而后,cbs播放了九个季的执法悍将,之后则是拍了衍生剧海军罪案调查处,又拍了十几季,再然后,则是海军罪案调查处也出了衍生剧洛杉矶篇,接着拍摄……这部被nbc否决了的电视剧,日后成为了cbs的一座金山,用来挖掘了很多年。
被一个电视台否定了,不一定就是完全走上了绝路了。尤其是电视台都不能够说出来自己的电视剧不好,只是认为自己的电视剧不符合他们的风格的情况下,也许换一个地方,自己的电视剧,就可以得到通过。有过那些成功的例子,现在看起来试映失败也不算是就已经完全完了。
亚历山大看看利维,他也知道,自己劝说不了他了。自己的办法,说到底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不怎么赔钱,可是也赚不到钱。谜团公司忙活了三个月,为的不是赚这么点辛苦钱,这样做,利维不能接受,其他人也不能接受。
“如果和别的电视台联系……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先央求abc不要把电视剧完全否决,而是在展映会的时候参加展映,如果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广告商青睐的话,那么,abc说不定会回心转意,就算不会;展映会成功后,肯定也有公司是愿意向abc出资买下来我们的电视剧的。”到了此时,亚历山大能够想的,也就是如何降低自己的损失了,“我们手里没有足够多的周转资金,abc给我们的钱,用来还了艺能公司的贷款就基本上什么都剩不下来了。虽然最近我也在想着从加拿大那边找新的投资商,可我们的电视剧要是找不到播放的地方,那么,没有任何人,愿意给我们投资的。”
投资商们投资,为的都是赚钱,有着资本在手,他们做什么都很方便。如果电视剧拍摄的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贷款算作制作投资,坐着不动分走4成利润。如果电视剧拍摄的不好,没有人播放,那么,他们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直接收回来贷款,拍拍屁股走人——好莱坞也要遵守资本体系下的运作规律,在这里,有钱人永远不吃亏,投资者吃亏的可能性反而比制作公司更小。
而如果不引进资金,只是自己买的话……制作公司是买不起自己制作的电视剧的。
电视剧制作完了,就卖到了电视网,而电视网就算是否决了电视剧,制作公司想要买回首播权,电视网也是绝对不肯降价的:因为他们清楚,电视剧播放得有电视台才行,首播权买走了,总不能留着自己用,无非就是销售给自己的几个竞争对手,如果自己肯降价出售,那么就等于降低了制作成本,虽然自己可以挽回一部分损失,但是却有可能使得自己的竞争对手捡了便宜,便宜对手这种事情,电视网是绝对不肯做的。
正如亚历山大所说的,谜团公司没有钱,没有周转的余地。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在5月份到来的展映会上,展示自己的电视剧。如果展映会举行的顺利,能够吸引到了足够多的广告商青睐,愿意投钱到这部电视剧的插播广告当中的话,那么,这部电视剧就不用愁没人肯买下首播权。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自己的电视剧也就是彻底死了。
“就按你说的办,阿历克斯,再和abc联系一下,我们的仅有的最后的要求就是参加他们的展映会——我们自己开不起展映会的。我会和我父亲联系,让他也帮忙说服abc一下,我们不要求他们给我们订单,我们只要求,他们给我们一个让我们的电视剧卖出去的机会,一个展映的机会。”
谜团公司太穷,办不起展映会。不过abc财大气粗,一个展映会上的电视剧就有二三十部,他们不会在意展映会上多一个电视剧参展的。利维相信,自己的要求,abc不至于否决,毕竟对于电视台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自己让亚当出面,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这样做我想问题不大……可如果剩下的两集继续好好做的话,那么到了最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就真的什么都剩不下了。”虽然已经同意了利维的看法,不过亚历山大,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伙计,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已经是开始赌了,不是么?”利维笑了起来,“赢了的话,我们花的这点钱算是什么?如果我们输了,反正事业都毁了,还在乎这点小钱?阿历克斯,这是我们的事业的起点,如果连这次机会都不全力以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吗?我们需要向他们证明,我们不是他们眼中那些不成器的捞一票就走的废物白痴,否决我们,这会是迈克尔·艾斯纳为之后悔终生的事情的!”
第三十一节展映会
“布鲁斯,这一次你来展映会,是来看你弟弟的电视剧的么?”
听到再次有人提出来了类似的问题,布鲁斯·利维虽然还在谈笑自若的说着话,但是还在在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些不耐烦的神色。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在纠结着尼克的那部电视剧?他们是真的不知道那部剧已经被abc私下里否决了,想要表示关心,还是用这些话来恶心自己的?不管怎么说,这些话听起来都很不让人高兴。自己的弟弟怎么就真么差劲,再一次遭遇了扑街状况?
不顾他们到底是没有说错:布鲁斯是《综艺》的电影部门的主管,按理说,他是不该到电视剧展映会来的。他今天到这里来,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弟弟帮忙,看看还有没有机会,让他的电视剧寻找一个出路。只是,布鲁斯对此并不是非常看好——abc连展映会都没有开就已经内部否决,他们甚至说,这部电视剧把迪斯尼所有的信条全都推翻了。
一个电视剧要怎么拍摄,才能够把**英雄模式,复制经典战略,以及全年龄层次攻势全都推翻?布鲁斯没有见到这部电视剧,甚至连剧本都没有看过,但是在他心里,他却并不看好这部电视剧:也许迪斯尼有错误,可尼克又哪里有水平质疑他们?这样的大手笔,要是成功了,那就是经典,如果是布鲁斯海默这么做,他会感兴趣,可自己的弟弟这么做……还是算了,要是自己的弟弟真的有本事,也不至于穷途末路到拍摄电视剧。
这不是轻视自己的弟弟,这是作为顶级影评人的谨慎。自己的弟弟这种已经失败了不止一次的人,怎么可能会制造出来顶级的电视剧?有些人打破常规是因为他们是天才,有些人打破常规,是因为他们脑子不够用。联想到自己弟弟刚刚因为一部电影赔了近百万,说他精明强干,布鲁斯是不信的。
不过,还好,据自己在abc的朋友们说,这部电视剧是因为违反了太多的abc的规矩,才被拒绝使用的。也就是说虽然abc不看好这部电视剧,但是总归还是承认,这部电视剧还是有一定的拍摄水平的。这让布鲁斯还有一些期待:就算是把这些规则全都违反了,很难成为热播剧,不过,如果拍摄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话,那么,找个小电视台播放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这部电视剧如果能够在展映过程中吸引足够多的广告商的话,也许,它还可以卖给稍微小一些的电视台。如果广告商对它的评价还算不错,那么,四大电视网可能不愿意播出它,但是其他的电视台,总该有些愿意收下这部电视剧的吧?
毕竟,广告商的喜爱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电视剧的未来。
一般来说,电视台的节目播出,都是以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的,而这段时间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用于广告播出的。一部电视剧,剧情类的长度大概是42分钟,情景喜剧类的则大概是22分钟,目的就是留下18分钟或者8分钟的广告时间。
所有公共台的电视节目都是如此——如果是收费台的话则稍微有所不同,因为他们已经收过用户费用了,所以他们的广告略少,可以达到50分钟和27分钟的长度。
不管哪一种,广告费用都是电视剧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展映会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看看有多少人对电视剧投入广告费有兴趣,如果广告商很多的话,那么广告费也就可以水涨船高,如果广告费收的多的话,那么,自然也就不愁销路。
以公共台来计算,每30秒钟一段广告,18分钟的广告,一共是36段广告。一般来说,收视率前二十的电视剧,都是可以达到10万元30秒左右的广告费的,这样的电视剧,放在哪个电视台都是稳赚不赔的——例如说急诊室的故事,很多人看到了那一集千万恐怖的制作费,都觉得这部电视剧投资太高了,简直不可思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急诊室的故事的广告费,达到了每30秒60万的水准——也就是说,光是广告费,这部电视剧就可以赚取很多钱了,再加上其他的作用,这个价钱一点都不贵。
而如果是比较差的电视剧,收视率较差,那么,最低的时候,30秒的广告费也就是两万美金左右。可即使如此,这也代表着是70万左右的广告费了。对于大电视台来说,这点钱肯定不够看,不过对于小电视台来说,能够回收这样的价钱,已经足够电视剧拍摄下去了。
布鲁斯现在担心的唯一问题就是,利维的电视剧,是不是能够有足够多的广告商关注。广告商关注的人数的多少,决定了这部电视剧未来是否会播放,能够在哪里播放。
只是不知道会到哪种程度……如果是能够达到五万美金30秒的话,那么这部电视剧基本上就不愁销路了。艾斯纳做事霸道,看到一部电视剧不符合自己的整体规划就会放弃,五万美金30秒,他们看不上,可别的电视台,就不一定了,如果制作的水准不错的话,也许他们会把这部电视剧收下也有可能——电视剧是可以越做越好的,这个水准的电视剧,想办法救救,就绝对可以看。
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这部电视剧,到底怎么样?
“布鲁斯·利维先生,很高兴见到您。理查,理查·摩根,我是abc方面负责接待您的人。请您到这边来,那部电视剧,会在这边播映。”
当走到了abc的展映会厅的时候,远远地,就已经有人迎了上来。布鲁斯随意的扫了一眼周围,显然,csi所在的播映时间不是很好,在这里的人不多,这部电视剧,显然也不是abc今年主要想要播放的电视剧,相比而言,他们对自己的欢迎,远远胜过了对电视剧的热诚。
不过这种热诚,也让布鲁斯只是不动声色的挑挑眉毛:奥斯卡之前,他们对自己,对父亲都足够尊重,在奥斯卡评奖以前,他们怎么也不肯得罪评论界的大佬们。可是奥斯卡刚刚结束,他们就已经把电视剧内部否决了——这种尊重,到底能够值得了几个钱?
“理查,你准备一下,一会儿可能会到这个会场来评审的人不在少数。”布鲁斯也没有客气,直接开了口,“我刚才看到了罗威纳先生和约翰逊先生,他们都表示一会儿会过来,你稍微准备一下。”
明知道被人瞧不起,布鲁斯也只能够说出来两个大广告商的名字,希望用他们来震慑住了理查。可惜的是,他看到理查的笑容几乎没有变:abc电视台并不是小电视台,接待员也不至于什么世面都没有见过,他们不至于被一两个名字吓到。而且,这个展映会上,有无数的投资商和购片商,看哪部电视剧不是关键,选择那部进行投资才是关键。
希望这部电视剧,有些投资的价值——这个想法还在脑子里面没有消散的时候,布鲁斯也走到了会场,他看到的,也是在面前的csi的布置会场。
这几个主演长得倒还都不错。这是布鲁斯的第一印象。简单的拉斯维加斯的夜景,配合上五个主演的群像,倒是简单明了的告诉了人们这部电视剧是讲什么的。这个海报让布鲁斯点了点头,走进了会场。
会场里面,三三两两的坐着人。当布鲁斯进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了,理查道了一声抱歉,快步走开了,也让布鲁斯笑了起来:这电视剧,只怕是放给自己一个人看的吧?
那就看看,电视剧到底如何好了。
电视剧的播放开始了,随着音乐声,拉斯维加斯的夜景,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眼前,这并不是多么难以辨认的景色,尤其是配上有些阴冷的色调,一下子就让电视剧的地点,完美的展现出来了。而夜景中,不断穿插着的给枪上弹药的镜头,也让人知道了这是一部罪案剧。
只有拉斯维加斯,才有这样的色调,这样的夜景。
这个开头,让布鲁斯眼前一亮。色调,场景,主题完全融合得很好,这才是维加斯,颜色,场景,故事都是维加斯!
电视剧还在播放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朗诵着一封遗书,而镜头也是由远景推到了近景,镜头不断的靠近,背对着镜头的人影走进了一个房间,然后,枪声响了起来。
“砰!”一声枪响,让所有人的精神,都提了起来。
开篇就是死亡……而且,作为罪案剧,谁看到了这个开头,都会觉得这是一次他杀的。
一开始就是直接展示犯罪画卷么?
不到一分钟,就把一切都交待清楚了。难怪abc就算否定了这部戏,也不敢说这部戏拍的不好。
想到这里,布鲁斯也在椅子上稍微舒展了一下身子,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一块松饼,更加放松的看着电视。
电视展映会的会场里,总是会放着不同的零食和饮料的,来看片的人不是评论家就是广告商,都是些电视网惹不起的大爷,在这种时候,电视网伺候起来人,也是丝毫不惜余力的。
果然,如同布鲁斯想的一样,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取证之后,死者的家属,否定了这是死者的留言。这个过程,并不出乎意料,倒是期间,警官关于死者的死亡原因判定,以及用身上的蛆虫来判断死亡时间,倒是让人觉得还算可以。
而后,在揭破了这是个凶杀案之后,音乐声也响了起来。
“whoareyou……”布鲁斯轻声的念了一句。他关注的倒不是那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夜景,和那独树一帜的色调,他关注的,是这部主题曲——摇滚乐队thewho1978年的专辑的《whoareyou》,这首曲子不断地诘问着谁,谁,谁的简单明朗的音乐,电子音很强的摇滚风格,作为一部以拉斯维加斯为背景的罪案剧的主题曲,再合适不过了。
干的漂亮,就凭这一个主题曲,就足以吸引住很多人了。
主题,色调,音乐,全都融合,还不知不觉的讨好了黄金收视人群——布鲁斯突然发现,这部电视剧,也许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
自己再一次,低估自己的弟弟了。
第三十二节青睐
端起一杯咖啡,布鲁斯脸上带着一丝微笑,继续欣赏着这个电视剧。和刚才来的时候忧心忡忡不同,一个开头过后,他就敢于肯定,这部电视剧,肯定是不愁销路的。有这样的拍摄水平,绝对是可以找到一个愿意掏钱的下家的,如果故事情节好一些的话……那abc的决定是不是正确,也就难说了。
艾斯纳那个家伙,毕竟过时了啊。
而剧情的展开,倒是也没有让他失望。
实验室的架子上,泡在罐子里的动物标本,轻松的塑造出来了主角的科研人员的形象。打赌的黑人,温和的白人,两个竞争者的形象对比鲜明。迟到了都不忘了亲吻一下女儿的母亲,和一个初来乍到,根本不懂得如何做事的年轻女人……这个团队的人物,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全都介绍出来了。
“这些人到底谁是主角?”
“同时办几个案子吧,这些可能都是主角。”
“这么多人一下子全都演出来?可不简单啊。”
坐在一旁,布鲁斯已经听到了周围的议论声,这些议论让布鲁斯笑的更开心了:有议论声音,才能够更惹人注意啊。
电视剧质量真的很高,不到五分钟,就把人物全都说出来了,很好。虽然科学家就是怪胎,黑人好赌,帅哥是好男人,当妈的顾家这种设定相当老套,不过,布鲁斯打量了一群周围的人,他从广告商脸上,看到的是满意:这几个人,几乎包含了所有类型的人群,黑人,白人,学者,主妇,这样的安排,自然让人满意。
人们看电视剧,都是很喜欢电视剧中有个和自己类似的人物出现的。他们期待看到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有着相当惊人的成就,做出来让人目瞪口呆的事业——这可以说是个代入感的问题,各色人物齐全的专案组,至少在让人寻找代入感的问题上,是不存在什么麻烦的。
可是,这么多的主角,这么多的案子同时进行,就不怕闹乱了么?
多主角模式,每两三个人一组,每个故事都是平行推进,最后时刻汇合到一起,这样的故事情节,在好莱坞的电视剧领域并不算罕见。别的不说,那部老友记,就是典型的这种模式——多人分摊戏份,多人编织故事,使得电视剧有着很好的穿插。只是,这样的剧,比起来一个主角独挑大梁,其他人全都是陪衬的戏,这样的电视剧无疑更需要编剧的功底,罪案剧需要有案情才能够吸引观众,观众需要思考案情已经很累了,再去记忆多主角的不同进程,合适吗?
很快,布鲁斯就有了自己的答案:不怕。虽然是三个案子同时进行,主要任务出场的也有了五六个人,但是,他们却一点混乱的意思都没有。电视剧还在进行着播放,三个不同的案件,四个平行推进的支线,颇为让人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不过,这几个案子,却都不是很困难。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嫁祸的杀人,一个简单的迷魂党偷钱的案件,一个伪装成为自杀的杀人,全都是简单到了不能够再简单的案件,让人们的脑子里面,也没有什么可以混乱的余地,案件刚一摆出来,观众就都有了答案?(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