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 第 3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艾米丽是个天使,而懂得欣赏天使,怜悯天使的,自然就是上帝才可以。镜头是会说话的,通过这些镜头,电影已经把观众们引导到了独特的心境上面。

    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角度讲出来魅力——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之处,这就是导演的出色之处!

    第一二二节崇高之美,爱情之美

    电影还在继续,人们高兴地发现,艾米丽没有因为父母的对待失去了童真,她还是有着自己的生活的。她热爱动物,喜欢玩耍,甚至还一度找到了拍照这样的爱好,她从云中找出来各种美丽的图案,甚至还会在被冤枉之后施展恶作剧报复——虽然童年很不幸,可是,她的成长却依然有着那些让人高兴的部分。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些动起来的玩具,形状奇异的白云——谁都知道,这是童年的艾米丽眼中的奇异的世界,玩具是她的同伴,白云是她的画板。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些童趣和电影竟然结合的这么出色,一部并没有什么超能力,魔法的世界,竟然也可以有这样奇思妙想的拍摄方式。

    镜头没有停留,随着它的推进,艾米丽长大了。她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薇诺娜扮演的成年的艾米丽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绿色的长裙,黑色的短发,而后,随着阿尔帕西诺的声音,她在银幕上面,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这一个笑容,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骚动。那笑容中的甜美,天真,狡黠,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演的真棒。”在利维的身后,似乎有人在说着话。

    如果说小孩子时期的艾米丽拍摄出来那可贵的童真,还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未泯,那么,已经20多岁的薇诺娜能够露出来这样的笑容,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灵性,这样的甜美笑容,是任何演员都很难表现出来的,看到了这个笑容时,就连看电影的众人,都忍不住在心里点头。

    难怪薇诺娜和利维都对这部电影如此有信心——这样的电影自然会让导演有信心,而薇诺娜只需要着一个笑容。就足以让她的名声大涨。

    有几个人可以扮演好天使?她就可以!

    色彩的美,结构的美,剧情的美音乐的美,而现在还有最为重要的,演员的美。一切的美丽交织在一起,毫无瑕疵。

    而长成了少女的艾米丽,还是一样的天真可爱——旁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讲述着她的爱好:敲破布丁凝固的油层,在河上水漂,把手深深地插进大米里面,看电影的时候。回过头去看别人的表情。

    这些有些天真,可是却充满了情趣的事情,让人们对艾米丽的同情很快的转化为了好感。而依然还是和电影开始的部分一样的唯美的镜头和色彩,也让这个美丽的女孩的一切都像是梦幻一样。尤其是当艾米丽穿着一身红裙,站在绿色背景下打水漂时,水面泛起的涟漪,岸边站着的美人,让人觉得一起都不真实起来。

    利维把这些色彩运用的很好。电影还是没有改变一开始的风格:依然是美丽的让人觉得美丽的不真实的风格色调,绿色。红色,黄色,这些明快的颜色叠加在一起,显示出来极为明亮而光彩的风格。

    而很快。情节又推动了。电影推动到了戴安娜王妃的死亡,惊讶的艾米丽偶然发现了一个小盒子,开始决心去寻找物品的主人。而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后,他找到了要找的人——那个已经老去了的男孩看着自己童年的东西热泪盈眶。在随后和艾米丽说话时也极为感动,让艾米丽的心情好了起来。

    而在回家的路上,扶着盲人过马路的艾米丽。一路上讲解着他的视线之外的绚烂,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电影的拍摄手法也开始多样化起来。

    前面的远景的拍摄景致的手法依然还在,而在寻人的过程中,开始使用了很多的快推镜头,让艾米丽的辛苦和劳累直观的表现了出来,而在后面扶着盲人过马路的时候,从扶住盲人到分手,镜头一路跟随着,随着艾米丽的声音拍摄着这些东西,而最后分开后,艾米丽上了台阶后,追随者艾米丽的镜头从台阶上反过来看着盲人,镜头变为了俯拍——这是最直接的上帝视角的表现,而盲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也让人们立即就明白了,他看到了天使。

    这也让观众们开始了些许议论:艾米丽的行为看似无聊,却真的是很善良。

    而艾米丽做的事情,也让她自己感到快乐。不仅如此,在回到了家之后,她看着戴安娜的葬礼,幻想着自己的葬礼,近景镜头给了她,她开始决定要做些什么事情了。

    她决定开始帮助他人,为别人做些事情——这并不让人觉得突兀,电影前半部分说了很多她周围人的缺陷,有一个天使在身边,她怎么会不在意这些?

    而就在此时,在火车站,她邂逅了男主角。

    一部120分钟的电影,直到40分钟男主角才出现,而且和女主角没有任何互动就离开了,女主角对他的爱,是透视后的跳动的心直观表现——这样的爱情喜剧,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可是这却没有让人和观众觉得突兀:艾米丽在电影中,就是一个神经质而善良的女孩,对于这样的女孩子来说,对于一个男人一见钟情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电影的男主角,也一样不是一个什么特别出众的男孩。他是一个古怪的男孩,和电影中的每个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怪癖——如果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有着怪癖的人,人们会觉得这是个怪胎,可是在看到了这个男孩的时候,人们却是会心一笑。

    至少,在看到了这个男主角的时候,电影院里的人们,全都是在笑的。

    仔细想想,人们也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怪癖。旁白的声音,在每一个人出场的时候,就都把这些怪癖说了出来,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坏人,让人们也下意识的以为,人有怪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当人们都已经对怪癖习以为常的时候,这些怪癖,还算是什么怪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别人不一样不是嘲笑别人的理由。电影中透露出来的对边缘人群的独特的关怀,在这个时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已经深深地种入了人们的心里。

    前面的铺垫和衬托,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到作用的。虽然男主角一闪即逝,虽然他有着怪癖而没有体现出来任何优点,可观众们依然不会讨厌他。

    当站在上帝立场上看天使看久了,怎么会讨厌不成熟的人民呢?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如果我们不去留意他们生活中的细节,就不能找到这些人的可爱之处。而如果留心了这些细节就可以知道,这些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着美丽之处的。

    有缺陷不是人的弱点,这个思想,已经嵌入了人们的心里。男主角在这里一闪即逝,让艾米丽一见钟情,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一件事情:在艾米丽眼中,这些边缘人群是真的众生平等的,她不是怜悯他们,而是真的爱他们。

    而这也是电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一直都在继续表现的事情:如果说前面的部分,表现出来的是电影的色彩,音乐,人物之美的话,那么到了男主角出现后,已经升华为了一种更崇高的美丽了。

    艾米丽在不停地帮助着别人,过马路的盲人,不敢表白的酒吧女招待,孤独寂寞的老人,常常被老板训斥的伙计,思念去世丈夫的房东太太……她或者是欢快的如同天使一样直接施以援手,或是悄悄地帮忙,不让人知道,或是恶作剧一般的捉弄别人,让人付出代价,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任何人都没有歧视。

    只有这样的人,才算的是天使的称谓。一直到了80分钟,电影所介绍的,还是这个名为艾米丽的女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天使。

    而这样的女孩的爱情,需要的也不是没完没了的甜腻,不是纠结不休的爱情故事,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理解她,一个能够明白她的那些奇异的想法的人。

    而男主角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在电影到了80分钟之后,他的戏份才多起来。而很快,人们就发现,这就是人们期待中的男主角。

    他有着自己的小怪癖,他和艾米丽玩着侦察反侦察的游戏,他也和艾米丽一样,有着奇异的世界:小矮人会向他眨眼,照片上的人会争先恐后的为他出谋划策,他会为了一个照片,想入非非直到发现不过是个修理工……他和艾米丽一样,是个有着自己的奇异的世界的人。那些幻想色彩的拍摄手法,再一次和前面呼应上了,只有爱幻想的人,才能够让世界奇异起来。电影前后处处存在的前后呼应,让电影紧致起来了。

    而这个男孩,也让观众们都在赞叹了。

    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艾米丽——几乎所有看到了这里的人全都有着这种想法。虽然两个人还是没有什么对话,可是人们已经看到了爱情的萌芽。

    这才是爱情——爱情的关键不是两个人有多少言语,不是两个人追求对方的过程多么辛苦,多么搞笑,有多少付出,而在于两个人的灵魂是不是能够互相吸引,是不是有一样的想法,是不是有一样的心灵。

    这才是爱情——而这样的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开心无比的喜剧。有什么笑话能够比爱情本身更能让人觉得温暖和喜悦呢?这样的喜悦,超过一切。

    爱情本身,是最美的。

    第一二三节影迷

    整部电影,在男主角的性格逐渐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之后,已经进入了尾声。虽然艾米丽和男主角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电影中,两个人都已经展现出来的小怪癖,已经让两个人心心相印了。

    电影所需要反映的主题,到了这里几乎都已经出现了。温馨,关怀,爱情,这些主题,都已经让人们看的心里暖融融的了。而剩下的事情,就是电影需要的大团圆的结局了——这也是一部爱情喜剧片所需要的最后的东西。

    两个人之间,还是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和对话,从相遇,到相认,两个人在感情上玩着捉迷藏,一直到两个人真正的见面,两个人几乎还是没有对话。一直到了最后时刻,敏感的艾米丽在玻璃病老人的鼓励下,打开了大门,和男主角四目相对时,她和男主角还是几乎没有过什么正式的交流。

    可是,就算没有交流,也不妨碍两颗心的靠近,当两个人见面之后,艾米丽也终于在此时,对着男主角说出了表白的话语。

    和法国版本的不同,利维没有让他们一句话没说的就上床——太过于欧洲化的爱情,美国人恐怕也不能够接受。在这一版的电影中,女主角说出来了话语,而男主角的回应,是轻柔的亲吻。

    他的回应说明了他的态度,这样的恋爱,也让剧场里面,有了小小的感叹声:男女主角在说我爱你之前,竟然连正式的对话几乎都没有,这样的爱情,实在太另类了。

    可是,另类的爱情不一定不美,就像是另类的电影,不一定就是坏电影一样。天使爱美丽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结构另类,人物另类。情感另类的电影,可是这部电影,又有几个人能说它不好看呢。

    “1997年5月20日,一台机器在制作着棉花糖,一群修女在打着手球,温度摄氏18度……”

    旁白的声音,伴随着手风琴的声音,最后一次响了起来。男主角骑着自行车,艾米丽抱在他的身后,两个人带着欢畅的笑容。快乐的行驶着。

    这一对年轻的男女的恋爱过程没有猜忌,没有心机,他们的爱情结果,也没有婚纱,没有海滩。可是,人们看到的,却是真正的心与心的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男主角的相册再一次打开了,只是这一次。他的相册里面出现的,已经是电影结束后发布的演职人员的名单了。电影到这里也就算是结束了,放映厅的灯亮了起来,几乎与此同时。整个会场里面,已经爆发出来了一阵掌声。

    这部电影比起来窃听风暴,风格上确实有着很大的变化,可是任谁都不能够否认它的出色之处。一部爱情喜剧片可以让人看完之后真心的为男女主角祝福。并且开始思考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样的电影,比什么都要成功。

    “谢谢大家!”电影在放映完了之后。整个制作组,也在此时走上了舞台。按照首映式的流程,他们还需要在此时回答影迷的问题,和影迷进行交流。

    其实,不止是他们,就是其他人,此时也需要交流。

    “难怪小利维先生会对这部电影这么有信心,他的信心真的不是事出无因。”坐在台下看着电影的人们,在电影结束后,也开始了窃窃私语,斯皮尔伯格就颇为兴趣盎然的点着头,和自己的朋友们攀谈了起来,“电影就应该这么拍摄,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比起上一部电影来,能够突出这一点他就有进步。而且有多久没有看到过这么独特的电影了?这个色彩运用,叙事手法,镜头角度,确实都是独树一帜的——他说想要和我们竞争,这可不是狂话。”

    电影的质量超出意料的高,让斯皮尔伯格心里也是颇为惊讶虽然说他依然认为自己的电影更好,只是他也得承认,这部电影只论水平的话,并不比他的水平低。

    他的电影在场面上确实是别的电影无法比拟的,斯皮尔伯格也自负全美国都不会有第二个导演可以把这样的大场面操控的比他更好。可是,面前的这一部电影也是匠心独运,细节,人物,情感变化也是他很难玩得转的,他也得承认利维拍了一部好电影。

    虽然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太过于把利维说的争夺奥斯卡放在心上,不过看完了之后,他也得承认,这是个足矣媲美自己的电影的好片子。

    他才二十多岁啊……难道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色彩搭配是绿,黄,和红……这应该是拉丁人的艺术风格?这种大块的搭配,倒是确实有别致的美感,只是这种拍摄太脱离现实了,我从来都没想过,有什么电影竟然可以在讲述的故事之外,通过拍摄营造出来这种氛围。而且快推镜头和旋转镜头来表现幻想和对世界的观察,而且还能够前后呼应,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来塑造人物情感,做的相当出色,还有那段表白,你看出来拍摄手法了么?”

    坐在斯皮尔伯格身边的,是他的摄影师卡明斯基,他在电影结束后,也是一肚皮的话。只是他提出来的问题,更加关注的是技术上的创新,作为一个摄影师,更加让他震撼的,是拍摄手法的新颖和色彩搭配的艳丽:任何一个摄影师都知道,捕捉镜头的美感是摄影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而新颖的拍摄技术,是让神奇升华的手段。这部电影如此的奇妙的美感,最为激动就是他了。

    “没有,我只注意看故事了。罗宾,你呢?”斯皮尔伯格没有回应他的问题:他知道卡明斯基肯定是会去问这部电影的摄影师的,自己没有必要和他多说什么。他扭过了头,把目光扭向了另外一边的罗宾。威廉姆斯——他知道,威廉姆斯肯定也有话说。

    作为好莱坞首屈一指的配乐大师,看到了这部电影之后,他当然也注意到了一些东西,“这个音乐是谁配的,你们知道么?这个配乐太奇妙了,我敢打赌,写出来这个曲子的人,肯定是一个相当喜欢尝试不同的生活的艺术家,我倒是很有兴趣,认识他一下。”

    电影的音乐制作,基本上都是古典音乐为主的,可是有些时候,电影的配乐也需要一些新鲜的血液的注入。罗宾。威廉姆斯是个顶级的音乐人,他见识过很多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可是即使以他的见多识广,他依然觉得这首曲调新颖别致: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的运用也就罢了,可是在乐曲中,他听到的竟然还有玩具钢琴和打字机的声音——运用这些东西配乐,可是闻所未闻的。

    只有最为前卫,最为出色的音乐家,才能够制造出来这样的电影配乐。杨提尔森的音乐,在新意上以及和电影原著的配合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达到了最好。这位年轻时候学古典音乐,可是在成年后更多涉猎摇滚,总是在意图创新的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就算是罗宾。威廉姆斯这样的大师,在听到了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听到我们的技术人员们,都是怎么说的了么?”斯皮尔伯格扭过了头,看着汤姆汉克斯,“有何感想?”

    “很好的电影。”汉克斯的神色却还算是平静,“票房如何暂且不论,创意非常好。”

    汤姆汉克斯还是比较沉稳的,他看得出来,这部电影虽然可以说是无比新奇,从各个角度用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可是要说票房,那肯定没有办法和大制作比的。而要说和拯救大兵的争夺,也就是在奥斯卡上争夺了。

    听到了自己的几个伙计的话,斯皮尔伯格也笑了起来:他们的看法其实都算是一致的:这部电影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创造出来一部让人叫绝的电影。文艺片能够拍到这个效果,难怪利维信心满满。

    只是,这已经不是以前了——去年泰坦尼克能够拿到奥斯卡,今年商业片为什么不行?

    “只怕今年的奥斯卡过后,又有人要为利维叫屈了。”斯皮尔伯格笑了起来,就算这里充斥的都是别人对电影的赞美声,他对于自己的电影,他是自信满满的,“到时候说不定有人会说我靠着老资历打压新人呢。”

    “有兴趣去见见他,和他聊聊?”汉克斯问道。

    “没有,要聊也不在这里。这里是他的电影首映式,我们没有必要去搅了他的风头。”斯皮尔伯格摇了摇头,带着笑意拒绝了。他也看出来,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威尼斯,绝对是轰动效果,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个大导演,没有必要去迎合别人。

    “走吧,看看就算了。咱们也得考虑一下电影在欧洲的宣传了。”电影已经结束了,斯皮尔伯格也知道电影的水平如何了,他也就不愿意在这里逗留了。这么好的电影,他敢肯定,他肯定会被人提一些刻意刁难的问题的,“没有必要在这里停留了——不过,你们记得,如果谁知到了利维的下一部电影的拍摄消息的话,记得告诉我——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他会有什么新片了。”

    第一二四节改变人生的电影

    在斯皮尔伯格离开的同时,在同一个会场里面,另外一个人看着电影的热映,冷冷的哼了一声。

    哈维。韦恩斯坦现在可以说是面色如霜,在他的心里,对于尼古拉斯。利维这个名字,如果说以前提起来还只是让他不快一下,现在已经不知道让他用了多少个词语来大骂了。

    这个家伙,到底是跟自己有多大的仇?

    去年麦克米拉斯制作了心灵捕手,试映的时候,恰好与上了窃听风暴上映,铺天盖地的影评让心灵捕手的评价大为降低,甚至于后里面的评价,都跟着受了牵连。而这些还不说,到了奥斯卡评奖的时候,心灵捕手除了一个最佳男配角什么都没有捞到,本来被人誉为才子的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因为没有拿到奥斯卡,在电影热度过后,他们的名气也逐渐的失去了热度。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拿到了奥斯卡的,和没有拿到奥斯卡的,是两个概念,这使得他们现在找新片,还得看演技。马特达蒙还勉强可以凑合,可是本阿弗莱克的可怜的演技,实在让人着急。因为利维的出现使得两个自己一手提拔,原本很有可能成为影星的人路途不顺,已经很让韦恩斯坦不满了。

    不过好在,他们的艰难不是自己的艰难,反正自己通过那部电影赚了不少钱,也不必太着急。

    而在今年,他以为自己可以换上一个不一样的心情了——去年的倒霉过去了,自己也应该考虑未来了。可是谁知道这还不到九月份。这部天使艾米丽就给了他闷头一棍。

    作为外行,看着这部电影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对电影的奇妙的拍摄手法表示一下兴趣。可作为一个年年都在各个奖项间来回跑的人,韦恩斯坦几乎一看就看出来了,这部电影巨大的潜力。

    新颖的拍摄手法,艳丽的色泽,轻快的音乐,还有一个平凡无比,却靠着生活中的小机灵。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小女人——虽然电影中的艾米丽敏感脆弱,精灵古怪的不像一个现实中的人物,可是他也得承认。爱情喜剧的所有元素,这部电影都完美的做到了。本来他还可以说这部电影做到的有些夸张了,可是,通过幻想元素。通过特技手法。这部电影硬是让甜腻的化不开的味道,变成了一锅美味的浓汤。

    这部电影会让美国人赞不绝口的,普罗大众永远都会对这种小人物通过努力得到幸福的故事表示出来极为浓厚的爱。这部电影会让纽约人津津乐道的,把纽约拍摄的这么美丽,可是连伍迪艾伦都没有做到过的。这部电影也会有个好票房的——韦恩斯坦注意到了会场里面的女人看着电影时候的迷醉神色——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这部电影中的浪漫,敏感,善良。爱情这些东西,会让女人为之疯狂的。

    爱情喜剧片这种东西。关键不在于拍摄的是不是特别精致,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吸引女人观看。一部爱情喜剧片能够把女人吸引进了电影院,那就是成功的——要知道看爱情喜剧片的女人,人均提供的至少是两张电影票……

    而且,票房之外,这部电影的内涵,也是让人心惊的。

    关心边缘人群,浪漫主义,爱情的真谛,女性心理探究,仅仅是粗粗的一看,就可以看出来这么多的深刻的东西了。

    而韦恩斯坦作为一个电影人,眼光一向不错,很多细节的地方他也注意到了:电影立足于平凡人,而且处处都是黑色幽默,其中有着反英雄,反崇高,反宗教,反宏大叙事,甚至是反政治话语和反知识话语,其中解构正统,戏谑反讽处处可见,而且更难得的是这些东西和电影中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景象,完美融合,而且故事本身也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对照的彩蛋多到数不过来——韦恩斯坦不知道,这部电影会被影评界的人分析多久,从中得出来多少结论,不过他很清楚的是,和这样的电影比内涵完全是自找不痛快。

    甚至于,就算是电影中的服饰,人物的气质,布景的搭建,这些原本应该是古典剧轻松胜过现代剧的地方,他都没有什么信心了。电影中那些色彩鲜明的服饰,绝对少不了时尚界的帮助。剧中薇诺娜。赖德那种独特的气质,得到了最好的彰显,而布景的搭建上,这更是足以让人大吃一惊,把纽约拍的这么美丽,这科技手段太要命了。

    这么胡乱跳科技,这是破坏平衡啊!爱情喜剧片,怎么能跳科技!

    当然,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其实都不是什么重点,对韦恩斯坦来说一切的重中之重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本来应该是自己的电影的女主角,可是做出决定不使用她的人是自己。

    谁知道这个被自己否决的女人竟然拍出来了这么好的电影!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媒体会怎么嘲笑自己没有眼光!

    今年他想要主打的电影是《莎翁情史》,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相当新颖,可是电影的背景故事,确实完全的英国古典剧——古典剧一向都是深受奥斯卡的喜爱,美国人自己没有历史,也没有什么古装戏可拍,对于他们来说,英国的古典剧,就是历史剧了。历史剧里可以有华丽的服装,可以有彰显品位的台词,还可以有刻意营造的气质,他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在今年,是很有可能成为拯救大兵瑞恩的有力竞争对手的——不只是他这么想,格温妮丝也是这么想的,不然她也不会来争夺这个机会。

    在《莎翁情史》电影准备的时候,编剧提出来的最佳人选。是薇诺娜。赖德。他甚至明确的告诉了自己,这部电影的这个人物,原本就是以薇诺娜。赖德为模板写的。本来就是赖德的经纪人找人写的电影剧本,可以说是为她量身打造的。电影中的女人公有着很强烈的中性气质,编剧认为只有薇诺娜赖德,才能够表演到最好。

    剧本交到了他手里,他确实也去找了赖德。只是,就在把剧本给了薇诺娜之后,格温妮丝。帕特洛马上就找到了他——准确的说。不是她,而是她背后的那个名字叫做帕特洛的家族找到了自己,要求自己把这个角色给格温妮丝。

    这让韦恩斯坦不再理会薇诺娜赖德了。能够和帕特洛家搭上关系。那对于自己的未来可是大有好处的——帕特洛家几代人都在好莱坞,他们有着很好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平时看不见,可是自己需要办事的时候。他们就很有用了。和他们打好关系,绝对是好事。至于说这部电影剧本原本是给薇诺娜赖德准备的?薇诺娜叫它一声,看它答应么?

    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韦恩斯坦看来,薇诺娜赖德已经一连拍砸了三部电影了,就算找她来也不一定就能够演好,而且,自己把剧本给了她。她却连该信任什么人都不知道,这样的蠢女人。没有必要和她合作。而格温妮丝本来就是少有的可以参演英剧的美国演员,语音上,气质上,她都是能够和英国人找到一个节奏的演员,演好了这部古典剧也是不算特别难的。而且她可没有像薇诺娜。赖德那么唧唧歪歪,很多镜头都不愿意拍,身为帕特罗家的成员,她在好莱坞时间足够长,对圈子里的事无比了解,该露点时一点都不犹豫,这让韦恩斯坦更是满意。

    可是,她该为自己做的都做到了,自己承诺的最佳女主角,看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啊。

    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演得,竟然能够把这个戏演得这么好,难道说,她真的是被天使附身了?

    “感谢大家的到来,也感谢大家对电影的喜爱。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欢呼鼓掌,我突然觉得自己和艾米丽一样幸福。”站在舞台上,这个时候,薇诺娜正在开口说话,“实际上,我这一年过的非常糟糕。我在爱情上遭遇了挫折,一直都没有很好的缓过来。而后,事业上和友情上也都不顺利。我演的电影全都是一塌糊涂,不卖座是老毛病了,而现在又加上了不叫好。我真的一度以为,我的事业就这么完了呢。”

    薇诺娜说着自己的心事,这些心事,在电影成功以前,她是绝对不愿提及的。

    “可是幸运的是,我看了艾米丽的剧本,被故事感动了。开始的那一段童年生活,害得我以为艾米丽长大了之后,会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坏女孩呢,但是,后面的内容,却真的很让人感动。她变得敏感,脆弱,内向,腼腆,但是却依然是个内心充满热情的好姑娘,和她相比,我真的差了好多。”

    “在苦闷当中,看到了一个乐观积极的好姑娘的故事,是让人振奋的。你们能够想象,一个生活不顺心的人,看到了一个在艰难困苦中长大,却依旧乐观向上的天使时,受到的冲击有多大吗?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生活,至少它让我知道了,我的未来在我自己的手里,是不是一个天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希望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部电影,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振奋你们的生活,希望它能够让你们快乐——能够改变人生的电影,才是最好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才配得上天使的名字。”

    看着话语中带着强烈的自信和幸福的薇诺娜,韦恩斯坦突然明白了什么:薇诺娜赖德已经不是前一段时间的那个薇诺娜,现在的她转变了很多了。

    而转变她的关键,依然是这一部电影,天使爱美丽。

    好的电影影响人生——天使爱美丽做到了。

    第一二五节上映之后

    在利维记忆中,每一部电影的首映式结束之后,很快,媒体上就都会对这部电影进行各种宣传和歌颂——在国内的时候,利维记得,因为很多非常烂电影的首映式完了,宣传中都说是‘众多影评人好评’,因此还被人戏言,其实这只是有个叫做‘众多’的影评人,品味不算很好。

    虽然这些是戏言,可也说明了一些事情:在一部电影放映之后,各大媒体的宣传,专业人士的评价,为这部电影上映做着最后的准备。而他们的评价的好坏,也能够影响到电影票房。

    天使爱美丽自然也有这样的宣传,只是让人惊讶的是,这部电影的评论,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他的宣传规模。在电影播放之后,几乎所有的评论媒体,对这部电影都是一致好评。

    《天使爱美丽》是一部美妙非凡的电影。——美国《电影评论》杂志。

    一部看完保证让你觉得人生充满快乐的电影。——bbc电影评论;

    毋庸置疑,《天使爱美丽》跟她之前的标题一样,太不可思议了。——美国《纽约时报》;

    观看《天使爱美丽》就像在接受两个小时的赐福。——美国《华盛顿邮报》;

    毫无疑问,这是年度最佳电影——美国《首映》;

    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今日美国》;

    闪烁着浓郁的超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洛杉矶时报》。

    全美国的各个媒体,都在称颂着这部电影,一时之间,在电影上映之前,它的口碑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对于爱情喜剧,人们本来也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样的片子本来就在类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谁也不能要求爱情喜剧拍摄出来宇宙的奥秘,或者是有着特别深邃的哲理。这样的电影更多的就是爱情的细致,人物的刻画,还有电影的美丽程度。

    而在这些方面,天使艾米丽都做到了极佳。

    “电影的结构细密。形式另类,其中蕴含着的导演的多种深刻的思想感想,被出色的故事穿在了一起。多得数不清的彩蛋前后呼应,拍摄方法上面的潜移默化反复渲染。最为重要的是,电影用天使般的视角,去看待那些边缘人员,在拍摄一个天使的故事的同时,也让观众如同天使一样思考和生活,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在《首映》这部杂志上的评论,对天使爱美丽进行了一个相当详细的报道。虽然只是第一次播映。可是很多人都已经确定,这会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了——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甚至超过了大兵——大兵虽然也很好,可是思想性方面太老套了。

    “出色的导演,出色的演员。出色的故事,出色的拍摄手法——我努力想要找出来电影的不足之处,可惜的是我尽力了却做不到。”

    在《综艺》杂志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就更高了。

    “电影的配乐和拍摄,都极为富有技巧,可以说是今年最好的作品。电影需要创新。有了足够的创新的电影,才能够让人感觉到新意——天使爱美丽做到了这一点。”

    对天使爱美丽的盛赞,甚至不止是电影界的人,在电影结束后,乐评界也一样轰动,乐评界的杂志上就在说。扬提尔森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搭建了一个的‘精神纽约’,用完美的音乐构筑出来了纽约的一切美感,它的声音“犹如飘荡在春日秋千上,拂面而过”,。而这首乐曲也是“近期不可多得的视觉与听觉清泉”。

    在电影上映前还有一周的时间里面,这部电影的好评,已经是铺天盖地了。而现在,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就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票房到底会如何呢。”在媒体上面,也不乏有人这么说,比如说《好莱坞通讯》,就对此作了分析,“电影的创新是让人钦佩的,可是电影创新之后的票房究竟会如何,这可就是很难说的了。”

    有很多时候,一部电影拍摄完了,很多电影能够得到不少人的推崇,可是在票房收入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也许这是因为影评人们曲高和寡,也许这是因为文艺电影脱离生活,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电影不在少数。天使爱美丽的创新之处太多,影评人固然推崇,可观众喜欢吗?

    《好莱坞通讯》和《综艺》是老对头了,既然《综艺》说电影很好,那么他们自然就只会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去说。就算是这部电影确实是有着众多得到好评的理由,他们也可以找出点麻烦来。

    “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可是多得很,想要证明自己,还得拿票房说话。”

    因此,当九月份到来的时候,电影正式上映开始,所有的媒体,也都把他们的眼光转了过来,他们都在盯着电影,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是否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就在电影员外面,媒体也对观众们展开了采访。而出乎他们预料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听到多少对电影的恶评。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让人浑身舒适,特别感动。”媒体在电影票房数字出来后,也对很多观影者进行了采访,观众在谈到电影时,也都是非常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电影拍摄什么的,我是完全不懂的,只是电影里面这种感情,让人感觉很温暖,很动容。”

    “我非常喜欢这种机灵可爱的女生的形象,我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艾米丽和雷诺在纽约的某个老房子里面相互依偎,满脸皱纹,然后相视而笑的样子。”

    大部分的女性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都非常好。她们的评论,根本不去涉及电影的拍摄手法,甚至对于故事的逻辑和幻想也不去深究,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看电影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一段爱情是不是足够唯美,有这样的唯美的爱情,还有什么更多的其他的指望呢。

    任何女孩子的世界都是喜欢幻想的,她们的幻想世界和男孩不同,没有英雄,没有冒险,不过却总是充满着爱情,充满着瑰丽。当一部电影能够把她们内心深处的东西拍摄出来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引起她们的热爱?

    拍摄手法什么的,和她们有什么关系?她们是来看电影的。

    “我看了好几遍电影,对于爱情刻画的非常出色,等到dvd出来之后,我会收藏一生的,这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好电影。”

    这显然是对电影极为青睐的粉丝了。

    “你知道么,这部电影完全就是我的故事,艾米丽就和我一样,都是不断的奔跑,不断地追寻的天使……”

    这样的,显然是看电影很有代入感,喜欢把自己当成天使的。

    电影引起的轰动,这还没有算是结束,艾米丽的形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古怪而灵性的女孩,有着善良的心地和独特的个性,这本来就是最容易让任何女人都为之动容的角色,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说之不尽。甚至于这种喜爱,已经不再仅仅是女人们的特权,在越来越多的男人被女友拉着去看电影之后,也都逐渐的接受了这部电影。

    “音乐很好,就算是不看电影,听听音乐也是非常不错的。”在接受采访的最一开始,人们还是这么说的。

    “我很喜欢灯光和音乐,非常青睐这种浪漫诗意,童话般的颜色和美丽,就像我的女朋友一样。”这样说的,显然就是在讨好身边的女孩了。

    “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昏昏沉沉,到了第二次看的时候,就发现这部电影相当温暖了。”

    至于这位,估计他需要考虑的,是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他看了两遍电影,是不是陪着同一个人看的了……

    在媒体的评价之外,让人们非常惊奇的是,观众的评价也是一样的很高。如果说媒体的眼中注意的是拍摄手法,电影叙事结构和那些精巧的台词布局,那么,观众们更加注意的,是从始至终,电影内外弥漫的那一种淡淡的温馨。

    “每个女孩心底,都住着一个艾米丽——你不必是正义的,不必是美丽的,不必是年轻的,面容姣好的,不必是需要任何生活的意义的,你可以有偏执,有怪癖,害怕不会被爱,担心孤单,但是,只要大胆勇敢地活下去,乐观开心的对待生活,你的生活,就是完美无比的。”

    影评人的评价,更是把这部电影的精髓全都说了出来。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的,能够看到一个个性独特,生活怪癖的女孩得到幸福,而且毫无芥蒂的帮助其他有怪癖的人,这无疑是让 (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