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新电影的事情。
利维自己都没有想到,电影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瞩目:他并不是非得准备到了这个日子放出来消息,给世人一个惊喜的,实在是鲍勃刚刚把剧本弄出来,他才在此时公布的。他本来以为,现在正是颁奖季,人们更关注的,是那些获得了提名的电影,可是谁想到,人们对他的新电影,极为热衷。
楚门的世界虽然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可是那毕竟已经是属于利维过去的辉煌。比起来那部电影,人们更加希望了解到的,是这一部利维的新电影的消息。而之所以人们会对这部电影如此感兴趣,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一部电影,似乎跟以往的电影不太一样。
利维拍戏喜欢用成名的演员,这是谁都知道的——他自己的三部电影用的都是成名的演员,虽然他也有自己提拔人的习惯,不过都是以配角为主,最主要的演员,都是成名的明星。他要拍新片的话,当然也会找成名演员,这也不出人们的预料,可是,一口气找了四个成名演员。这可是震惊了一大片人。
好莱坞几乎人人都知道,一部电影中,如果有两个出色的演员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毫无疑问就会是一部双雄抗争局面的电影。只要有两个顶级演员,在戏中尽情的飚戏。就可以让很多人都为之兴奋了。而这一部电影,一下子找了四个顶级的演员——德尼罗可以说是早就封神的超级巨星,连姆尼森也是拿过托尼奖的顶级演员,皮特和诺顿,是年轻演员中很受推崇的,他们四个人。放到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是所有人都有着浓烈的兴趣的。
这四个人,任何两个人合作,都可以说是强强联手。四个人一台戏,这部戏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牵动了无数人。
更何况,这还是利维执导的作品——仅仅是四个明星,倒是也不一定就是好电影,明星们抱团捞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有个出色的导演执导,那就是另外一码子事了。这个导演刚刚拿到了金球奖。他一直都是注重电影的文艺性超过商业性的,他的电影,肯定不会是捞钱用的。
媒体都很清楚。利维的电视剧让他赚的盆满钵满,钱对他来说不算是什么大事,那么,他找来四个明星,肯定就是为了拍摄一部经典电影了——如果不是为了把电影拍摄成经典,何必找四个明星?他只找一个明星。也可以拍摄出来好电影,而一下子找来四个。这是不是说,他对自己的下一部电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
带着金球奖最佳导演的余威,一口气找来四个顶级演员拍电影,这会是一部什么电影?这也是人们全都感兴趣的。金球奖过后,这也成了热门最为热衷的话题之一。
“我们在筹拍的,是一部黑帮片。”对这个问题,媒体很快得到了答案——其实,利维本来也没有想要隐瞒。随着剧本写出来,在编剧公会备案,新剧组开始筹建,已经找来了很多的工作人员和龙套演员,这部电影也不可能一直都瞒着媒体了。现在这个时候,把消息爆料出去也不是坏事。
而在媒体面前,罗伯特德尼罗吐露了电影的消息,“这主要是一部描写警方和黑帮斗争的电影,我在电影里面自然是扮演黑帮老大……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是利维导演在香港看到的剧本,他自己亲自把它翻译成了英文的,然后交由里奇蒙德改编完成的。电影剧组依然是利维导演的老班底,我相信这会是一部好电影的。”
德尼罗的话,让很多媒体再次兴奋不已了。这本来也是利维希望的效果:其实,这部电影说是黑帮片或者是警匪片都可以,因为他描写了很多的警方的情况,但是其本质上,却又是紧扣着黑帮的无法脱离的这种背景的,怎么说都可以。可是,利维很清楚,说是警匪片,那么很多人不会怎么在意,可是,说是德尼罗的黑帮片,那效果会不一样的。
黑帮片?罗伯特德尼罗出演黑帮老大?这个消息,更是让很多的媒体都兴奋不已了。德尼罗可是出演过教父2的演员,而且他当初可是斯科塞斯的御用演员,他演过太多的经典黑帮片了,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个金字照片。显然,有他在,利维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而且,这部电影本身,其余的阵容也不差:导演利维身边的编剧,剪辑,摄影,可都是受到过世人承认的班底,这些人合作,怎么也不会把电影拍摄差了。那些其他的演员们,也都成色极高,这些人的组合,完全是用最强的班底,去打造一个电影。
而且,德尼罗的话语,还透露出来了另外的信息:利维竟然懂得汉语,还能够把汉语的剧本翻译成英语的?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到底多么看好这一个剧本,甚至愿意把它翻译成英文的,然后再改编过来?一个让利维如此看重的剧本,该有多好?
好家伙?疤面人?美国往事?甚至于,教父?利维野心的极限,到底是哪里?
黑帮片本身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经典之作的题材,不少的导演们,都是在这个题材上发挥出来了自己无与伦比的才华。把人性的美与丑,借助黑帮的生与死来放大,是一个能够让电影突出主题的好办法。而利维一贯拍摄的电影都很好,这一次选择的又是这个最容易出现经典电影的题材,难免让很多媒体全都浮想联翩。
只是,在媒体们浮想联翩的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另外的一些事情。
“如果利维导演真的准备拍摄黑帮片的话,那么他就得先弄清楚了,黑帮片不是文艺片,而是纯粹的商业片,他真的懂得商业片该怎么拍摄吗?”
在知道了利维的电影拍摄的方向后,有些媒体,也提出来了异议。毕竟,这种电影比起来以前利维拍摄的电影来说,已经是大不相同了。黑帮片除了思想内容深度之外,需要同时注意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得拍出来大场面,快节奏,在生离死别表现出来人性美丑的同时,也得有着商业化得元素在内,利维能不能拍好了这些,人们也是怀疑的。
商业片的要素,和文艺片是不同的,文艺片需要展现的是人物的内心,商业片需要展现的,是经典的场面。用文艺片的风格,拍不好商业片,这是好莱坞人的共识,他们也担心,利维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好。虽然说利维确实是大牌导演,可他确实没玩过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而且,看他找来的演员,更多的也是冲着演员们的演技去的,这样的心态是否能拍摄好了商业片?
当然,就算是利维把黑帮片只是拍摄成了一个文艺片,很有可能也会很成功。可是如果那样,总会让人觉得欠缺了一些什么东西。
而且,人们的另外一个怀疑,就是针对剧本的了。
“香港电影中,确实诞生了很多不错的黑帮电影,其中有些黑帮电影的题材,镜头,故事,都是值得好莱坞学习的。不过,香港电影毕竟是较为落后的电影地区,据说在香港,有些剧本连分镜头都不花就可以开始拍摄,甚至一些大牌导演,在拍戏的时候也有用飞页直接拍戏的情况——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诞生好的剧本,也是让人怀疑的。利维导演说他看中了一个好剧本,可是他为什么不是自己写一个更加贴近于美国社会的剧本,而是非得要买香港的剧本呢?香港剧本和美国的环境怎么可能完全相容?这些问题,他考虑到了吗?”
这个疑问,也是媒体更大的疑问:利维拍摄黑帮片不是不可以,可是干嘛非得找一部香港的剧本来?听说这个剧本,在香港都没有哪个公司愿意要,拿到美国来拍摄电影,这真的可以?
想要做经典,在美国找剧本不是更好吗?干嘛要去外国?
“这群家伙,连我们的剧本都没有看过,就开始对着我们大放厥词了。”对媒体的评价,利维也只能摇头笑笑:美国人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一直都存在。虽然他们的电影确实很好,可是,这种认为自己就是世界老大,其他人的作品都不行的说法,可真是让人无语。
“媒体怎么说,我是不在意的。我现在就想要知道,我们的演员们,对我们的剧本,是怎么评价的?”
“演员们都很满意,他们都表示,这个剧本可以接受,现在,他们随时等待开始拍摄。”利维的问题,克拉克马上就给出来了答案,“鲍勃改的很不错,现在的剧本几乎把你说的所有问题都注意到了。”
“那就很好,既然演员们都满意了,我也满意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要担心的?我们用这个剧本,是因为这个剧本好。准备一下吧,这部电影,开机拍摄!”
第一九零节约法三章
当二月份到来的时候,利维的电影,正式在纽约宣布了开机了。
这一次开机,引起了相当大的重视,顶级明星们的如斯聚会,吸引了相当多的眼球。
这部电影,是利维拍摄的第一部商业化的电影——虽然以前利维的电影票房也不错,可这次可是要考虑到商业元素的了。电影投资5000万,请来了一众大牌明星,同时还在纽约租下了一栋楼,临时改装成片场进行拍摄,这些做法,都不是以前的小成本电影可以比拟的。因此,电影并不是草草开拍的,在纽约,他们也举行了一个开机仪式,一方面是宣传,一方面也是表明了自己对电影的信心。
“在奥斯卡到来之前,利维终于决定开始拍摄他的新片了。在此时此刻,找来顶级的明星们拍摄电影,利维很好的证明了他的影响力和魄力和眼界:在颁奖季不去准备夺取奥斯卡,而是去筹备新电影,这样的做法等于是向着外界宣告:不是利维需要奥斯卡,而是奥斯卡需要利维。”
媒体的这些评论,也不知道是为了歌颂利维,还是为了让利维惹怒奥斯卡。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还是起到了为这部被定名为‘d’的电影的宣传的作用。
这是利维用来挑战更高水平的电影,这已经是世人公认的了。
而在剧组里面,利维似乎也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决心,在剧组正式开机之后,他就把剧组的主要演员们都召集了起来。和他们进行了谈话。
“我很高兴从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工作,我希望电影拍摄期间,你们能够做到三件事。都不是很难的事情,我相信对你们不是事情。”
虽然利维说的客气,不过谁都听得出来。利维一进组就对大家训话,其实也算是在告诉大家要听话了。显然,他对电影的期待确实很高。
“首先我要说的,我想大家也知道,我的要求:在我的剧组里面,我希望大家不要酗酒。不要吃药,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剧本开始拍摄的时候,利维也和演员们,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规矩。
利维的规矩,好莱坞的人还是知道一些的。只要工作起来。他就非常注重工作的效率,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到了拍摄进程的事情,他都是非常反感的。不过,一般来说,演员们也很清楚,给大导演拍戏,需要相当努力认真,无论是喜欢酒还是喜欢药。都可以等到戏拍完了再说,除非是压力太大了的人,也没有人拍戏的时候用药——利维的要求。演员们全都可以接受。
“第二,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我希望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们所有人,在自己表演的时候,有什么想法第一时间告诉我。这部戏里,需要把你们的魅力呈现出来。你们认为怎么可以更好的呈现你们的魅力,就告诉我。”
这个要求。则是利维以前没有说过的,这些话。也是他在翻动无间道德原始剧本时想到的。
在前世他就听说过一些事情,就是这个剧本在拍摄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对他进行了改动:比如说这部戏的动作指导建议删除了警官在楼上挨打的一幕,使得后面的死亡更具爆发力,而扮演警官的黄秋生自己加了分别时候的一句欲言又止,让电影多了一丝变化,扮演黑老大的曾志伟,在警局里面的话,也是经过了自己的改动的,更别说最为重要的,最后在天台上的部分,原剧本里面是一段打斗,而刘德华改成了对话斗智,成就了一段经典。
这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得是让演员们自己发挥,自己找出来自身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发挥出来了自己的魅力,才能够拍摄好了的戏。香港的演员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补充来让自己的角色形象更丰满,好莱坞的演员们也可以做到。生搬硬套香港的演技不是什么好办法,利维更希望的是让这些演员们自己演出来不同。
而这个要求,演员们倒是都很乐于接受:能够有自己的发挥空间,总比一味的死扣剧本强。
“而第三个,我想大家都能做到——我希望在这部电影拍摄的时间里面,剧本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平等对待,我不希望我们当中有耍大牌的现象。我们的剧组中明星太多了,要是耍大牌这种事情在我们当中发生的话,那么电影就没法拍了。”
这个也是利维必须强调的,弄了一群明星们拍戏,那么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得注意让他们不能有大牌脾气。利维可不想为了这种小事头疼,他希望这些演员们有自觉。以往的时候一组一个明星,他可以盯着点,可现在一组三四个明星,他可看不过来。
“这个请你放心好了,我们都是专业的演员。”
对利维的话,带头做出来保证的是布拉德。皮特,他知道利维说这些话,是为了把电影做得更好,他也知道利维会很喜欢有人响应的。
他也确实说到做到了。在电影开拍之后,在片场里面,只要没事的时候,他就在片场里面帮着工作人员们搬着道具,做着苦力,可以说是确实没有任何一点明星架子。
皮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利维对他另眼相看。
他一直有一种感觉:利维不喜欢他,找他拍戏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对他欣赏。这种感觉,让他多少有些不舒服,甚至有些难受。
他一直都自问自己很有魅力,别人不喜欢自己,这种事情他觉得无法想象。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他相信,只要他努力,他能够很快的扭转别人看自己的方式。
至于说为什么非得要扭转利维的看法——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进入剧组之后,皮特很快就发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在剧组里面,应该说是表演最差的一个主角。
对此,皮特也有些自知之明。和德尼罗比,他是没有胆子的,连姆尼森这样有着托尼奖的话剧演员,他也是不能够比拟的。甚至就连比他出道晚的多的诺顿,在演戏的才华上,似乎也要超过他不少。他看过诺顿的表演,虽然嘴上没有服软过,不过心底里面,他也得承认,这确实是极为天才的演员:能够在表演中注重到了各种细节是最难的。
相比之下,自己没有德尼罗的天才,没有连姆尼森的经验,也没有诺顿的痴狂和认真,如果导演再不喜欢自己,那自己可就要悲剧了。不过,自己虽然没有这些,可是自己有自己的努力。
他不想电影拍出来之后,四个人对戏的时候,被人认为自己是被完全压制的一个,如何拍摄的更好,让自己的人物也焕发出来魅力,这是他很在意的。
虽然利维说这是一个黑帮片,而剧组中也有人认为是警匪片,不过,皮特总觉得,这更像是间谍片。电影中需要展现智慧的地方很多,而展现内在的东西,是最为需要演技的。
正因为表演有压力,他才着意的讨好着利维,希望利维给他一些建议,让他不要被人压倒。
他的努力似乎也起到了作用,至少,在他去向利维求助的时候,利维对他的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你演戏的时候,演得最好的时候,就是把这个人物演的生活化的时候。你装扮不来过于嬉皮的人物,你缺少一种猥琐的气质。你也装扮不来克鲁尼的那种气质,你也缺少脱俗的气质。你能够扮演的是,是生活化的人,凡是从生活化的人出发的角色,你都可以扮演的很好,这是你的演出出发点,你自己需要想想。”
在和利维商量戏的时候,利维也指出来了他演戏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电影开头,我们给你设置了镜头:你所扮演的人物安迪,在警察学校里面,和队友们一起打着橄榄球。这个镜头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你的领袖魅力,你可以更多的考虑和周围的警察们的互动,通过这些互动来反映你的人物。”
电影中的两个主角的名字,利维直接用了安迪和托尼——反正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而对于皮特扮演的警察安迪,利维则是添加了一些美版中的情节。美国和香港的司法制度不一样,拍戏的时候自然不能够照搬,有些东西,必须靠着改动才能够合理化。
他的建议,皮特点着头接受了。
“从你自身出发,让你自身表现出来一些成功人士的气质,而不是强行模仿别人的样子。这是你的长处,你可以的。”
皮特和刘德华不同,他们的气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演戏的时候也要注意从自身出发。虽然利维的心里有个印象,但是这不妨碍他建议皮特注意自己的演技。
对这些建议,皮特也很快就找准了:从自身出发,给自己自信,让自己焕发魅力而不是模仿别人——这些事情,并不是很难做到。
“谢谢你的指导,我相信我会演好了的。”皮特点点头,对利维表示了一下感谢,“对我自己的魅力,我是很有信心的。”
“我也很有信心,只要你把你的魅力用在正确的地方,对电影而说,绝对是好事。”
利维点点头,有意无意的看了另外的地方一样:在那边,是女演员们在做着准备。
第一九一节备戏
看到利维的眼神,皮特有些讪讪的笑了起来。
他还记得,自己刚到剧组的时候,也是很喜欢和剧组里面的女人们调侃两句的——拍戏是个很累的事情,有些生活的调剂,也是很不错的。只是,那次的调侃,让他记忆犹新,在自己和安妮斯顿说着话,利维站在一边,只用一句话,就让他们两个都不想再说话了。
“我真的很好奇,”当时利维的话语像是开玩笑,可神色看上去怎么都有些像是认真的,“你们两个要是生出来个孩子,腮帮子得多大啊……演仓鼠估计都不用化妆。”
这句玩笑之后,安妮斯顿对着利维娇嗔了半天,可从那以后,皮特和安妮斯顿再也不想和对方说话了——皮特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帅,不过腮帮子比较大,也确实是个存在的事实,媒体上面,也有人拿这个笑话过他。而安妮斯顿确实也有这个问题,虽然她算是美女,不过脸型也不是特别标准。
在此之前,他们谁都没有觉得对方的长相有什么奇怪的,可是从利维一句话后,再在看到她的时候,皮特就总是想起来腮帮子的事情,怎么看她都觉得别扭。
他相信,安妮斯顿看他的时候,估计也是一个心情。他们看到彼此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对方的美丽,而是呈现在对方身上的自己的缺点,仿佛对方成了自己的丑陋一面的化身,怎么看都别扭。
利维估计也是故意这么开口的吧:他不喜欢演员们在剧组里面不好好拍戏而做些别的,才故意用尖酸的语言来打扰他们的。
不过,别扭就别扭吧。反正两个人对戏也一共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安妮斯顿不过是拿着100万片酬,来片场拍摄一个礼拜的次要演员,过了这段日子,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这部戏里,她本来也不算是女主角。她存在的意义,不过是象征着自己扮演的安迪对平静幸福的日子的追求,同时为了勾起安迪心底里的不安罢了——说起来,也许大型道具才算是她的分类。
她需要演的,和演别的爱情喜剧没有什么两样:她只需要在屋子里面,说着自己对新家的布置。说着自己的小说构思就可以——唯一不同的是,爱情喜剧里面,她得到的会是一个拥抱或者是男友的甜言蜜语,而这部戏里面,她得到的是敷衍的辞色。和男友勾起的忧郁。
这些地方,其实也是让皮特有些无奈的地方:自己在电影里面,连谈恋爱都要弄虚作假,和自己的女人之间,也是敷衍塞责,假多于真,说这是双雄,根本没有一点主角的待遇。相比之下。诺顿扮演的托尼则是好得多,在戏里面他不止有着和美女心理咨询师相遇相知的戏份,还有着前女友心甘情愿为他养孩子的事——说是让自己扮演出来成功人士的风范。可是,他这比自己成功多了。
而且,最让人无语的是,就连扮演他的女友的演员,也要比扮演自己的女友的演员演技好多了。
同在一个剧组,皮特也很快就弄清楚了一件事情:安妮斯顿虽然形象上很好。也很受美国人欢迎,可是演技真的没有多少。她出道也快十年了。可还是只能够在荧幕面前扮演甜心傻大姐,也很说明问题了。就算是利维这样的导演,让她扮演的,也只能是这一个角色。
相比之下,那个叫做娜奥米的演员,虽然名气不大,演技简直可以说惊人。在戏中,她扮演的人物难度完全超过了安妮斯顿角色的难度,可是,她演起来却更加出色。
她是演楚门的世界的演员,也是利维上一部电影中的女主角。现在虽然小有名气,可是不算是明星。听说她一直到三十岁,还在演着一些不入流的角色,直到利维遇到了她,才让她逐渐表演好了,不得不说,利维的眼光,确实很惊人。
看了一眼坐在一边,正在和别人说戏的娜奥米,皮特也有些赞叹的摇摇头:能够三十岁才成名,这个女人也真是励志。
不过,皮特不知道的是,在他赞叹着娜奥米演技出色的时候,其实娜奥米也是压力颇大的。
娜奥米的角色,确实不算简单:在电影当中,她需要扮演的,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剧中爱上了托尼的女人。这个人物,一方面要有着心理咨询师的一面:她在剧中需要发现托尼的焦虑,不安,对人的不信任,而她进行了治疗。通过对他的漠不关心式的态度,让他认为自己不在意他的秘密,是安全的,从而相信自己,在自己的诊所里休息,失眠和焦虑得到了好转,这些是一个咨询师该做的。
同时,她也还有这女人的一面:在需要表现出来对托尼的秘密不在意的同时,作为一个女人,她又被托尼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吸引着。开始对他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因为有着工作关系的阻挠,又只能够是流于**,不到最后的表白时刻,是不能够公开的。这种含而未发的情愫,需要在电影中若有如无的展现,才能够让后面的剧情不突兀。
本来戏份就有限,还要把这个角色的两面性都表现出来,这也算是一种煎熬了。虽然不是很多人都注意自己的角色的两面性,可是她也得表现出来。娜奥米发现,自己这样的角色,还真的不如一些戏里面,直接和男人上床来的爽快直接:简单粗暴的展现爱情,比这样玩**可简单多了。
可是,自己不能那么做:作为卧底,托尼是疏离于社会的,他不能享受正常人生活。作为咨询师,自己也是不能胡乱勾搭病人的。
这是对于一个行业的尊重:虽然就算是不尊重,最多也就使得这个行业协会不满,无关痛痒的抱怨几句,不过,尊重别的行业,也是一种尊重事实,这是利维看重的。
这个角色,需要更多的进行揣摩才可以。她也看了出来,利维要的是把人物和故事都展现的很好,自己的人物必须表现得更加真实细腻才可以。
这不是很容易,但是必须得做:别的不说,利维连续两部电影都用自己当了女主角,这份信任,就是让娜奥米相当感激莫名的。
她自己清楚,自己不是利维的缪斯,自己给不了利维灵感,倒是利维不断地给她以启迪。而她和利维也没有什么更加进一步的关系,让利维可以不顾一切的关注自己,他们两个人虽然合作过了,但是却也只是合作。这样的情况下,利维还肯连续使用她做女主角,这就很让人惊讶了。
她还记得,受利维邀请,做客串演出的查理兹。塞隆,听说自己演女主角时,打量着自己时那种审视和犹疑的目光:她是利维最早使用的演员,而且据说和利维关系有些**,可是她却一直都没有能够捞到再次出演利维电影女主角的机会,而自己却有这样的机会,也难怪她怀疑。
估计在她想来,也是觉得自己和利维有什么**吧——以己度人是人很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利维也确实不是什么人人称道的君子,她有这种怀疑也正常。
不过,她愿意怀疑,就让她怀疑去吧,自己犯不上和她解释。她有什么可不满的?利维甚至答应她以后专门帮她拍一部戏,犯得上妒忌自己吗?而且,怀疑的也不止她一个,也有不少媒体在议论,为什么以前每部电影都换女主角的利维这一次使用了用过的演员。对自己的议论,难道还差她一个?只要自己演好了戏,还怕别人说闲话?
只是,话虽如此,表演的时候,还是有不小的麻烦的。电影中她需要和诺顿做对手戏,这就是问题所在。
诺顿的长相,只能说是一般,他没有一张帅的让人嫉妒的脸,和同组的皮特比起来,差了相当多。因为对方不帅,所以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因为对方的长相犯花痴。没有脸的因素在,如何在短短的接触中,让有着职业操守的自己的角色爱上一个对周围事物警惕,怀疑,焦虑到了甚至有暴力倾向的人?这就需要他展现出来极高的演技,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可以。
可是两个演员对戏,一个人把自己的个人魅力飙到了极限,那么,另外一个就很容易沦为配角。娜奥米如果不想成为这段表演中的配角,不想在这段戏里表现得像个花痴一样,她就必须得展现出来自己的魅力。
如何从配戏变成飚戏,是个有难度的事情。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出色是公认的,自己得跟上他的脚步,能够和他飚戏,这也是自己的挑战。
“其实,你可以考虑,和导演说说,把镜头的角度调整一些,再侧过去一些,让你的面部线条显得硬朗一些。你的表情可以更多一些看透了对方的所有把戏的嘲弄和怜悯,这符合你的身份,也能够突出你的人物……”
坐在娜奥米身边,帮娜奥米出着主意的,是她的老乡希斯莱杰,这个比她小了十岁的演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她更加出色的天才,在演戏表达方面,能够给她不少的建议,也让她受益匪浅。在演好了自己的戏份的同时,他还能够帮助娜奥米准备戏,他的脑子显然很好。
“谢你了,这一段我会再想想的。”对着自己的同乡感谢了一句,娜奥米也再次开始揣摩起了戏份。
有导演的信任,有同伴的帮助,自己这一次的表演,应该会更加出色的。别人想要怀疑自己为什么可以连续做利维的女主角?那么,自己就用实力来说明一切好了。
第一九二节风格
在别人都有着表演的压力的时候,可以说,在这部戏里面,表演的压力最小的,就是罗伯特。德尼罗了。
他和别人都有些不一样,皮特在戏中表演的是自己没有表演过的类型,诺顿在戏里面,要更多的体现忧郁和压抑,而不是神经质的一面,连姆尼森虽然形象出众,可是演这个角色,也需要进一步的揣摩才能够演好,可是,对于德尼罗来说,演一个黑帮人物,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别的角色他不敢说,但是单纯说是黑帮人物的话,他绝对敢说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得怎么表演了。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一直都是出演黑帮电影的大师级人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为这类电影下足了功夫,有着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真正去开一年出租车经历的他,现在就算是老了,可是年轻时候的积累也还在,厚积薄发之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别人说,我可以去当警察,也可以去当罪犯。可当别人用枪指着你的脑袋的时候,警察和罪犯有区别吗?”
在利维面前,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站在年轻的安迪面前说着话,试图说服年轻人去为他做卧底。他的神色语气中,仿佛是在回忆着过去,可是那一丝讥笑的意味,又仿佛是在嘲弄自己过去的无知。他轻轻地混淆了黑白,颠倒了是非,向安迪灌输着错误的逻辑,可是那种泰然自若的语气和隐藏的惆怅,又仿佛是说着一个真理,让人们忍不住同意他的看法的同时。也发现这个人身上可能有着重重的过去,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和好感。
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切实的完成了这样的工作,从神情到动作,他把一个邪恶但是又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都展现了出来。
“cut!拍的很好,罗伯特,做的好极了。”
利维喊了停,也大步的走了过去。德尼罗只是笑笑,他先是拍拍对面和自己对戏的希斯莱杰的肩膀,鼓励了一下。然后才走到场边,一边任由化妆师在自己脸上进行着补妆,一边和利维攀谈了起来。
“尼克,你找来的这个年轻人演技不错,挺懂事的。拍戏的时候注意看到了他的手指和嘴唇了么?细节把握得很好。这么年轻就懂这些,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多见了。”
德尼罗赞叹了几句,而在一旁的希斯莱杰,则是也笑着开了口,“还是得感谢罗伯特的帮助,在刚开始演戏的时候,我看的出他的眼神对我有暗示,我还一直不理解。想了很久,才能够把他的暗示全都读懂了,我演得好。还是他带得好。”
“你肯去学就不错。”德尼罗也不谦虚,接受了希斯莱杰的吹捧,“好好学,你有前途。”
希斯莱杰答应了一声离开了,德尼罗则是向着利维,扭过来了头。“我认为这一段表演的,应该可以了。不过先别让他离开剧组。这部电影越是认真就越是觉得内部的东西很多,我对戏中的人物的分析。也是有了不少新的体悟。让他先留下吧,万一我对剧中人物有了进一步的深层次理解,我希望他能够和我把这一部戏重新拍一下。”
德尼罗和利维说着话,利维点了点头,他知道,对于好演员来说,很多时候不用导演告诉他们,他们演得不好,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一旦发现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就会对以前拍摄的部分不满意,要求重来——德尼罗在演戏方面的认真和惊讶都非常值得称道,他的要求,利维自然会同意。
只是,有件事情,他也很感兴趣。
“可以告诉我,这部电影里面,你解读出来什么了么?你和斯科塞斯合作过那么多次,对电影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可以说说吗?”
对于德尼罗的解读视角,利维还是很感兴趣的。作为和马丁。斯科塞斯合作过很多的演员,德尼罗对于黑帮片,有着足够深刻的了解,他的看法,肯定不会是黑帮片容易得奖那么浅显粗鄙的结论,利维也很想知道,他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你的这部电影,和马丁的电影都不太一样。”德尼罗当然知道利维想问的是什么,“在一开始,我也以为,你想要在纽约拍摄一部黑帮电影,有着向马丁致敬的意味。可是,在拍摄的时候,我慢慢发现,你的剧本,根本不是向着马丁致敬——你的剧本太干净了,这完全不是马丁的风格。”
干净,这是德尼罗开始了拍戏之后的最大的感觉。比起来看剧本不同,到了片场之后,人常常被各个层面上传来的信息影响,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方面,都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的。这部电影的片场,实在太干净了。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人物的对话,几乎没有可以营造出来的丑陋,没有故意营造的暴虐,全都是相当平实的话语和环境。比起来别的黑帮片子,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影没有靠着外界的肮脏,语言的暴虐,肢体的斗殴,和演员的痛苦来塑造一个罪恶的环境。剧本里没有太多的谩骂词汇,片场里面没有到处都是带着纹身的凶恶壮汉,动作戏中没有太多的搏击和折磨,场景布置上,也是趋向于冷冽而不是污秽——这些东西,是利维拍摄的黑帮片的不同。
比起来那些外在的表演,利维是希望通过内在的内心语言,来展现罪恶的。
“你选择的,是和马丁完全不同的路数。马丁的电影,喜欢用外在丑恶,来让人获得直观印象,而你则是没有这样做,你的电影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d’,你在剧情中,是通过人物各自的挣扎,来展现这些人物的心理,而通过所有人的挣扎,来勾勒出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心态的一致性——这两种做法,说不上哪个更好,马丁的更直观,和他想要反应的人类的抗争的主题更贴切,而你的手法如果玩好了,则会更让人纠结,和你所希望表现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主题更贴切。”
作为一个顶级的演员,德尼罗没有心情为了讨好这部戏的导演,就去污蔑另外一个大导演,既然让他评价,他就要更加准确而稳妥的,把两个人对比一下。和斯科塞斯相比,利维的电影拍摄时显然是更优雅,更文静的,而这种风格应用到了黑帮片上,他拍出来的电影,也是通篇带着阴冷肃杀的气氛——这些可以通过美术设计看出来,而且,,这估计也就是利维选择纽约派系的原因,大都市的环境下的冷漠,是符合他的主题。
马丁斯科塞斯的主题,大多都是反应人的抗争的,因此,他也不需要详细的勾勒人心,只要他能够塑造出来人的痛苦,然后通过简单粗暴的反抗方式深化主题,他就可以完美的诠释他的电影。而利维则是希望用人心的剪影来勾画世界,这本身就是不同的方式。
这说不上谁好谁坏——利维的这种手法太细腻了,如果去拍摄出租车司机或者愤怒的公牛,那就是典型的文青虐情了,可是马丁如果拍摄这一部,也很难抓住其中的精髓。
他的话语,让利维微微点头,也挂上了笑容:至少,德尼罗没有认为他拍摄的成了黑帮文艺片——德尼罗拍摄过的电影足够多,他对于电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都有着很深的见解,得到他的认可,利维很是满意。
“不过,你也小心,这样的电影,拍好了可不容易。”
现在的黑帮电影,大部分都是用斗殴,骂街,简单粗暴的作风和直观的人物形象,乃至于废弃工厂,阴暗小巷这些极为直观的外在景观来表现黑暗度的,就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很简单,容易学习,也容易上手。在德尼罗多年从影的经验中,他见过的这种不用暴力去演绎黑帮,而是用温和的方式来展现一个黑帮环境的,大概只有教父做到了最好。而利维的这一部电影,某种意义上说,和那部电影走的是一个路数。
这是一部想要靠着拼台词,拼表演,拼人物刻画取胜的黑帮电影。而这样的电影,对于配角,台词,剧本,演员,导演,要求的都是很高的。为什么人们总说教父是影史第一的电影?还不是因为那部电影把所有的方面都做到了最佳?
可是这一部,真的能够拍摄的那么好吗?这也是德尼罗心里最大的疑问。这样的表达,也是极为难以掌控的。
不过这样的电影,拍好了之后,也会更加出色的——有些时候,过于直观的表达方式,会降低电影的深度,让电影显得不够厚重。不得不说,利维的电影拍摄的方式,更容易出现经典:通过人心勾勒社会,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极为精彩的。
因此,德尼罗也不是特别担心:马丁表现人的愤怒,有他的手法。利维表现人的孤独,也有自己的手法。能够在不同题材的电影当中,有着自己的一以贯之的拍摄手法,利维的水平,绝对不低。有这样的能力,自己何必担心电影拍摄不好呢?
这个导演值得信任。
第一九三节超出预计
德尼罗对利维信心满满,可是利维自己,现在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却觉得压力很大。
“真够难啊……”
看着剧组中的演员们,把?(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